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职业道德师资建设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福州船政局1866年附设的船政学堂,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形成我国职业教育雏形。1917年5月,由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纪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在相应调整其教学制度,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各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渐渐演变成为科技与教育的较量。作为社会与学校的“中间站”,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与意义。
2.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
(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这类学校以招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或四年。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
(2)技工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这类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也有二年和四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这类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在职人员为主)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二年或三年。
21世纪后,传统的这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
(二)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1)学生现实状况
从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生源锐减,生源素质差。
199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滑坡。据统计,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由1996年64.7%下降到1999年的33.4%,尤其是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更为严峻,很多职业学校报名人数不及计划招生的一半。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严峻,中专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观念保守,毕业生就业困难,到今年为止,此种状况仍未有一个明显的改进。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方面:
首先: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要求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并带有一种“补偿心态”,希望子女读大学,读好书。
其次:由于“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使中等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上课睡觉,打闹,逃课等不良现象。
(2)部分学校教学状况
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入学校中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中专的“专”字等历史原因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在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职校学生的德育。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办学指导思想还不够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端正,这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道德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有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还不是十分明确和端正,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缺乏对职业道德教育在过去、现在特别是将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一种“副业”。
其次,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权宜之计,把主要精力放在普通教育上,认为只要把普通教育的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而把职业道德教育看作是“次等教育”
同时,忽视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以及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标等的深入研究,对教学的基本条件也不注重改善和提高。
2)师资队伍还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教育观念上存有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是:只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式,而不能适应职校教学;并且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
“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职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二: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的完成这项任务,是保证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上述种种情况都说明,如今的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德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笔者从学生和师资两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一)德育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1.基本理论教育
2.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
4.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5.纪律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6.国情、厂(场、店)情教育
7.专业思想教育
8.劳动生产教育
9.职业道德教育
10.身心健康教育
(二)德育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工作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学校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认真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属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2.建设两支骨干队伍:德育师资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
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学生干部”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
(1)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
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具体实施者。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积极帮助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3.抓好三个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
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要分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等三个层次很好地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
4.利用四种教育方式: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针对每个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灌输教育:通过开展“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教育、法制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模范激励:要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激励学生更好的开发自己的潜力。
活动陶冶: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活动(技能大赛、田径运动会、球赛、文化艺术节以及通过各社团组织开展的日常活动)让学生增长才艺,陶冶情操。
情感凝聚: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情感凝聚教育,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针对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大力实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程”,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提供坚强保证。
3.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任务,因此,他们的职业德育的养成直接关系着职业德育工作的成败。
(1)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
(2)教师需终身学习,是学习性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如电子商务,同样是讲求诚信的,同时也有了新要求—严格守时。自觉学习、掌握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要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养成的。
职校教师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下,要把师德和相关职业的道德规范融合在一起,构建起教师的道德平台,以次作为起点,在教育学生中教育自己,自觉成为职校德育的对象。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教师与学生都是职校教育的对象,是德育新理念的新认识。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要影响教师;在教学相长和自己教育自己的德育氛围中,师生共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必须明确职业德育的特点,使职业德育的预期结果,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以争取最优的教育效果。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合群主编
2.《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马学平耿学超刘志
篇2
【关键词】创新能力;职业素养;教学模式
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使用为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机会,给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计算机教师,应重视和思考如何快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很多教法、学法没有一定的模式,我们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灵活的实施教学。
一、课堂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在目前的实践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它是一种注重引导学生去主动搜集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它能使学生的学习进入综合应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层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是因为:其一,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利于学生主动广泛而快捷地搜集信息;其二,信息的多样性就更需要学生去主动地判断、选择和组合。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对研究课题进行剖析。然后,我们再让学生带着各自的疑问,在网络上独立搜索、阅读,合理选择、融合有关信息。
从这样的实践中,我们得到了两点启发:一是学生学习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灵活的学习空间和更为丰富多样的背景资料 (如数据、文字、图片、视频等),学生就完全能够去独立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二是面对大量的信息,虽然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尚待提高,但他们在信息面前所表现出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和充满灵气、体现创新的独特见地是值得让人钦佩的,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将会得到新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以开发学生的能力为主。对于新授课,只要学生能自学弄明白的问题,就不必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一不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可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会学生学习比教给某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它要求教师在教给某些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掌握这类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把“学会”与“会学”统一起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积累。
教育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会创造,构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这需要教师本身彻底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弄清“教”与“学”的辨证关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教学以其信息的大容量、超强的处理能力、丰富多彩的对象以及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这样还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追踪新技术的能力。
如果仍然以陈旧的、过时的知识去教育我们的学生,这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他们离开校门后不适应社会,什么都要从头学起,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又究竟在哪里?因此追踪新技术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职业教育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和作用,这已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所证实。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学内容注意吸收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果。通过网络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新技术,追踪新技术,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有关新技术的教学内容对设备要求较高,一般学校设备更新的速度目前还不能与之同步,无法让学生有机会感受这些应用技术。比如:在处理如何看待学校设备与科技更新换代方面的问题时,有必要告诉学生,我们学习的任务是掌握一种技能,计算机课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我国古代就有“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每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授之以渔。
三、合理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
由于普及教育年限的延长,现代学生们的职业意识建立得比较晚,加之其毕业后的出路复杂多样,所以中职阶段的职业指导尤为重要。学校应十分重视,广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培养学生对社会职业的兴趣以及独立选择职业的能力。一般按照各年级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指导,各年级有不同的指导主题。一些发达国家中学阶段职业教育强调基础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基础职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社会职业,培养职业意识,做好就业准备,进入职业角色。
1、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或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这种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常常形成一种循环效益。学生通过实践的体验和感受,将会更深切地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从而激起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去,并能广泛猎取知识,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让更多的成功带来兴趣,让成功-兴趣-成功成为一条规律。如:学生在学习新授课的表现成果,我们可以将它们保存起来,让学生互相传阅;对学生提出的任何做法,都会加以重视,并将它们付诸实现,让学生觉得自身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互相管理学习,成果好的介绍操作方法,这比老师在堂上讲的效果要好很多,而且学生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
2、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利用计算机网络促进个性化学习。让学生通过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重温发明家、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并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此相应它的评价也应重学习过程,重知识技能的运用,重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创造实践过程,强调评价的激励性,努力形成有助于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通过实施这种学习,将真正地赋予学生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能是以往传统教学无法体现的,但是它的价值却是人所共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当作我们的责任。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重在参与,都能得到发展。然而,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在学习的起始状态、学习的速度、学习的方式以及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等方面都存有显著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适应这些差异,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却能较好地解决此问题,使个性化学习能得以实现。如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双向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在网上质疑问难。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或解答。同时,我们还利用监视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在网上学习状况,为学有困难者指点迷津或做出示范操作,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促使他们能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去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篇3
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将大有可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形成了一套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系和机制,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些体系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体制要求,必须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进行教育创新。原内蒙古电子学校以前在自治区中专办学领域里一直名列前茅,有许多较成功的办学经验,在升格为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后,学院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保留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形成以培养、培训相结合,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共同发展的格局。学院将立足为自治区电子信息产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面向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以发展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学院办学层次和科研水平,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区战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
1、观念创新是职业教育创新的先导
21世纪教育管理中,决策者对任何一种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应重视实施效益。要把学校作为产业来经营,使学校管理产业化,把学校置身于社会经济大背景下,参照全社会共同的运作规律来进行学校管理,对学校的发展建设项目,要重视投资回报,包括经济和非经济回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管理运作具有经营意识,形成与社会同步的机制。例如,学院要设置一新专业就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回报率如何,这种回报率可以是一种短期效益,但更多的应是对学院中长期建设目标有益。要用这种投入产出的审视眼光,构件管理理念,实施管理方案。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拥有一位善于经营的管理者,及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共同打造出一所示范性的名牌院校。同时还要本着“发展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改革创新,努力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制度创新是职业教育创新的关键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必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探索、构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衔接沟通的“立交桥”;制定政策,允许校际之间、相近专业之间以及在教育学历学分的相互承认机制和跨学校、跨专业选择听课制度,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多项技能的需求。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要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的教育资源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学校的效益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扩大规模就要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其需求的过程就是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的过程。职业院校要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拓展有形、无形的空间,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师资、设备、场地、办学经验等资源优势,坚持“无长不稳,无短不活”的办学方针,积极面向社会开展短期培训服务。举办短期培训班,即可以不断满足社会需求、逐步扩大学校知名度,还可以为学校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学历教育生源不足的形势下,职业院校一定要转变观念,坚持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的方针,面向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下岗或待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初高中毕业生以及新增劳动力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在岗、转岗、继续教育等技能培训,以及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把职业院校办成面向各种社会成员的、开放的教育和培训中心。所以职业院校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凡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的,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或优先录用;从事一般职业的,必须优先录用,取得相应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证书的人员;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3、体制创新是职业教育创新的保证
必须克服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统筹乏力的弊端,建立和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克服办学体制中存在的政府包揽过多的弊端,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同时要扩大学校的办学自,提高学校自主办学、自主发展的能力。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体制,在各级政府增加经费投入的同时,落实企业承担教育与培训经费的责任,鼓励社会各界及公民个人提供资助和捐赠,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
还可以尝试以合作单位股份制的形式解决资金难题,学院可以用部分校舍入股,合作单位以资金入股,为学校融集发展资金。既能加强与行业的融合程度,又可加强各方面的办学责任感;既发展了职业教育,又密切了合作各方面的关系。树立起为我区、为全国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加强与区内外企业的沟通和联系,主动适应市场规律,抓好人才就业,促进人才的转移,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依靠行业、企业,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1、面向市场,突出特色,灵活设置专业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决定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建设的重点,这对职业教育及其专业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使职业教育提高质量和效益、满足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所以职业教育要密切注意人才市场变化,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否合理,最终要看它同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是否适应和吻合,对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就一个职业学院而言,专业设置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必须根据学院的实力,把握和超前预测市场走向,从专业设置寻找突破口;同时,不断改造老专业,赋予老专业新内容,使其成为优势专业,以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我们根据新世纪的新特点,同时根据职教界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出的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改善专业结构的基本原则,在设置和调整专业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第一、超前性的原则;第二、地方性原则;第三、灵活性原则。内蒙古电子信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将本着这些原则立足为自治区电子信息产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面向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以发展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学院办学层次和科研水平。学院将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50%以上的课时要在计算机中心和电子技术实验中心进行实践性教学。
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调整专业的同时,深化课程改革。调整教学计划,依据现在被广泛应用的“宽基础、活模块”的改革思路,在各专业建立起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结构,使课程设置做到“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同时提倡职业学院自编教材,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努力使培养的学生成为掌握高新技术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改革方面要本着公共基础课为专业必修课服务的原则,公共基础课要坚持“精练、适用、够用”的原则,在遵循知识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大胆取舍,重新组合;同时,兼顾部分学生急需升学的需求。专业必修课的设置和课程内容要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和择业需求,做到与本专业劳动技能鉴定的要求相统一,使学生毕业时能取得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另外,“双证”的沟通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所谓“双证”沟通指的是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以学历证书为标志)与职业资格培训(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之间的一种融合、互认和沟通,其实质就是两类证书内涵(即综合文化水平与职业技术/技能等级)的衔接与对应。
2002年在全国40个工业行业就业人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从业人员326万人,比2001年底增加了20万人。正是这种好的形势,为电子信息职业教育带来好的发展时机,电子信息学院的专业设置将紧贴电子信息这一本世纪最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培养目标是在电子信息产业从业高级技能型、管理型、实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软件开发和自动化生产系统、医疗电子、机械电子、通信产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从事产品试制、工艺设计、现场管理、经营服务、调试维护、质量检验等工作。根据规模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学院切实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形成了包括实验室、实习车间、校外实习基地、开放实验室等结构优化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图书馆藏书12万册,配有电子阅览室和电子检索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将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教职工住宅和学生公寓相连接,形成了网络化教学、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并已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远程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站、多媒体电教室、校园闭路电视等构建了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宿舍内安装有全国直拔电话以及互联网接口。
2、坚持教育改革以质为本的原则
电子信息的职业教育要发展,既要着力改善外部环境,更要切实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这才是电子信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教育质量直接决定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如果还像职教发展初期那样一味地追求数量规模上的扩张而不去努力充实自己、下工夫提高自身素质和办学质量,职业技术院校是不可能有出路的,近年来一些学校因办学质量不高而招不到学生导致最终关门,就是有力的证明。
电子信息职业教育要有充足而先进的教学设备作为前提,能力本位的教学活动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提高,从而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所以学院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设施建设,应努力自筹教育经费,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否则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就成了一句空话。
电子职业信息学院实行教学班为基本单位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把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成绩、各项技能的考核结果,以及学生的特长、业绩等都折合成学分。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允许毕业,并优先推荐工作。实行“学分制”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发展的宽松环境,还克服了因生源基础的参差不齐和课程设置“一刀切”造成的“教”和“学”的矛盾。
3、高职院校要同企业加强联系,要面向企业进行教学改革
我们还要大力发挥行业或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在聚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学,走集成化发展之路方面将进行积极探索。在产学研结合发展的过程中,为处理好发展、创新和管理的关系。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同大中小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为企业服务的方向,应侧重于对学生“能力”转化的培养,即把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原内蒙古电子学校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还积极开拓办学思路,与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及北京航空运输培训中心等多所区内外院校联合办学,打造高精尖人才,同时学校还与TCL集团、创维集团等7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培养输送关系,近年来,出现了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内蒙古电子学校也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同时学校还注重对外交流,与日本星美学园短期大学结为友好学校,达成互派留学生协议,2001年以来,经学院日语培训班的培训,已有两批学生通过了考核,被推荐到日本留学。学院今后将抓住升格为高职的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扩大对外交往,坚持高等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中职和高职的衔接,注重对学生的外语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新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学院将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本专业和职业岗位群应有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技术管理、技术应用、技术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学院今后在加强同企业联系的同时,还构想与TCL、创维等企业的老总或董事长组成学校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参与对学校发展战略的咨询和研究,其中部分企业家将被聘为名誉校长。组建良好的"产、供、销"经营网络。学院还拟聘请名行业、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学者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组成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请他们来校,对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产教结合、实习基地建设等献计献策,参与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订和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
4、要实施“三名”战略
所谓“三名”,即要强化校长的法人地位,打造名校长;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一批名教师;对外要加强形象的塑造,树立起“名牌”意识。
21世纪需要职业校长,职业院长,职业校长不仅要管理好一所学校,还要把学校作为服务性的产业推向社会,会服务、会经营、会公关、会参与教育市场的竞争。具体的说,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必须具备5个方面的素质;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服务意识和服务热忱,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事业意识和产业意识,公关意识和公共能力。长期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办职教重要的是要选好学校带头人,如果一个学校的带头人是一个庸碌之人,那么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很难有所作为。
师资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质量。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起到根本的保证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持续发展得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努力培养出一批在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名教师。在高职教师的资格认定上要实行“双师型”资格认定制度。所谓“双师型”教师主要是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的教师。现在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现有教师124人,本科以上学历115人,副教授以上教师42人,讲师、工程师48人,其它专业技术人员34人。其中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1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双师型"教师37人。
同时,对外要加强形象的塑造,树立“名牌”意识。这首先要狠练内功,即狠抓学校的管理,使学校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能够及时适应社会并能够有所作为。其次,要加强学校的宣传,通过媒体的介绍,使人们对职业学校有一个明白的认识,并最终达成共识。原内蒙古电子学校去年被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并据自治区行业信誉调查系列公报显示,内蒙古电子学校各种调查数据名列前茅,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
篇4
案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8―0020―01
职业倦怠是指任职于需要连续、紧张地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工作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教师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城镇和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进行了调查和对比并进行分析,为缓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提供借鉴。
一、城镇小学教师情绪衰竭程度高
情感态度或情绪的衰竭是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情绪衰竭指感到精力耗尽,身心极度疲惫,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对开始新的一天是否有热情、能否接受即将开展的各种活动、是否愿意和家人经常谈论自己工作方面的事情。
城镇小学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很不满意,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工作热情,只是一味的上课、改作业、考试,他们经常抱怨自己所做的工作。更让他们感到头疼的是学校的各种形式主义的活动,虽然很不愿意参加,但是不参加又会受到批评或者扣奖金,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促使城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加重。
二、城镇小学教师去个性化程度高
教师职业倦怠还表现在个体消极、冷酷,以否定或麻木的态度来对待教师或学生。城镇小学教师不能有效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而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小学教师在这一方面的符合度非常小,只有极少部分的乡村教师认为自己符合这一情况。
去个性化更重要的表现在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上。面对学生的吵闹,职业倦怠程度越高的教师表现出的暴躁程度也越高,对待学生也就越没有耐心,而没有耐心的教师是不可能教好学生的。相对于乡村小学教师而言,城镇小学教师往往更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更容易产生暴躁的情绪。
三、城镇小学教师个人成就感低
教师职业倦怠还表现在教师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性降低。很多教师在选择这一职业的时候是希望自己的职业能给学生带来些什么,而渐渐地他们发现,他们什么都做不了,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在访谈中得知,很大一部分城镇小学教师都想要换一份其他的工作,男教师表现的更为突出。
而学校用学生的成绩来评定教师让他们更有压力,很多城镇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们做人做事方面的教育,但现实是如果学生的成绩上不去,工作评价降低,升职的机会也将减少,简言之,学生的成绩上不去,所有的好处都靠后。
四、城镇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大
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没有精力照顾到和照顾好每位学生。教室规模一致,过多的学生挤在一起,上课的效率,学生学习效率都会大打折扣。对小学教师而言,学生升学压力大,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而心理上的压力更让他们喘不过气。
五、合理认识,寻求解决方案
1.情绪衰竭方面。要减轻城镇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师自身加强体育锻炼,放松心情,听舒缓的音乐,多与同事、家人、朋友谈心,进行交流;教师要提高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必须坚定地认为教师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并为此而感到荣幸;学校应当减少形式主义的活动,或者选出专人来完成这一任务,不再给教师增加过多的负担。
2.低个性化方面。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因为只有爱才是最伟大的,爱是可以融化一切冰窟、越过一切坎坷,教育学生更应如此,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3.低个人成就感方面。适当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社会地位,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但并不代表教师是神圣的,教师也是平平凡凡的人,也需要过柴米油盐的生活,没有物质的保证,没有别人的认可,很难让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多参加培训,多与优秀人士进行沟通、交流、学习,要不断创新,勇于从教学的一些小事情中挖掘不足,让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篇5
论文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世界来说都是办的比较成功的,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办的很成功,除了它的历史原因外还有几个关键因素:一是支持;二是企业的全面参与;三是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师资队伍;四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我国的职业教育也要抓住这四个关键因素并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
德国职业教育办的成功的四个关键因素
政府的支持
德国联邦政府对职业教育支持的力度是很大的。一方面在经费上,它们有专用的职业教育基金。这些资金一部分分配给有实训基地的企业,为学生创造实训条件;一部分分配给职业学校,用来加大师资等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有比较健全的教育教学法规:德国
《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培训,而且对培训的期限、学徒工作时间、试用期、休假时间支付学徒的报酬以及解除合同的先决条件都有具体规定。此外联邦政府还颁布了指令性的培训标准,规定实习基地对学生的培训必须达到这个标准。
企业的参与
在德国企业愿意培训学生,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有教育法规的约束;二是培训学徒的企业可以从联邦政府得到职业教育基金,并且企业可以降低劳动成本,学徒在企业培训期间可从企业获得相当与熟练工人30%的培训津贴;三是企业可以优先选择适合本企业工作岗位的优秀学员;四是可以节省新职工的培训费用。基于以上原因,企业很愿意对学徒进行培训。有了企业的参与,就为学生的“双元制”学习提供了保障。学生每周在校学习1——2天,在企业学习3——4天。在校的学习内容与在企业的学习内容是一致的。都是从具体的岗位出发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师资队伍
在德国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教师大约要经过七年的培训,并且要求专业教师有三年以上的岗位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有相关的教育学与心理学学习背景。此外教师在任教期间,每年都要求有一个月左右的行业培训。这样,他们的老师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紧贴市场,紧贴企业。有了这样的师资队伍就保证了学生的在校学习。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设计三个基本步骤,在实施过程中要完成两次转变,即从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导出和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化【1】。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对企业实践专家访谈,分析某个教育职业与工作过程之间的关系,确定某个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和顺序,并对其内容进行描述。
第二步学习领域设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根据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系会议”指南内容,对各学习领域进行扩展和描述,给出学习目标、内容和基准学习要求并将学习领域按照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完成学习领域设计。
第三步学习情境设计,在整个专业的每个学习领域框架内设计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使与本职业相关的职业生计和社会行动情境中的职业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反映。【2】
因此与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相比,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更注重对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而且这种课程设计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学生也愿意学。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
与前些年相比,政府这几年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与德国相比还相差较远。因此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学校的经费支持,特别是对新疆、青海、西藏等几个西部地区省份的支持。尤其在专业设备设施上的投资;另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职业教育法规,并加强执行力度,形成全社会认同的职业教育。关心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局面;还有国家要采取措施尽快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均衡。使家长和社会转变考高中上大学才是孩子就业发展的唯一出路的观念。
校企合作
与德国的企业相比,我国的企业似乎不是很乐意培训职业学校的学生。究其根本原因:企业觉得培训职业学校的学生得不到利益或者说得到的利益很少。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的作用。而职业学校的实训条件毕竟有限,所以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的路子。
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改变目前学校一头热的现状,可以采取两个措施:一是政府既要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企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又要制定诸如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措施;而是学校层面也要考虑与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通过与企业的共同介入,共同管理,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3】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对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推进学校的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大都理论较强,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借鉴德国的先进经验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首先联系企业让本校的教师下企业进行学习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尽早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具有现场操作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兼职;再者,可以进行短期学校之间教师的互换,让内地一些比较发达的职业学校的教师到西部地区的职业学校任教,传播先进经验;同时让相对落后地区的职业学校老师到内地一些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去任教,学习先进的方法和经验。
(四)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为根本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课程,大都理论性,学问性较强。课程内容多是普通高校学科性课程的压缩或简单化,导致培养的人才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差太远。德国职业教育关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无疑为我国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在职业世界里寻找与情境相关与实践结合的理论知识,并将承载这些知识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遵照职业者从入职的新手成长为职业的专家的成长规律,对这些学习性的工作任务进行排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自主完成每一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培养、锻炼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此外,课程的开发应是职教专家和行业专家的共同参与,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作出明确的要求。
参考文献
[1]Felix Rauner.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6
[论文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压力
“……每当我看到别的教师与学生相处甚好,而我教的学生不服管教,内心就十分自卑,担心别人说年老没用。为拉近师生距离,我只能留披肩发,穿艳丽服饰、细高跟鞋,描眼影、涂腮红……”
“最近不知怎的,在办公室与同事们相处时我还是和颜悦色,但一走到教室看到学生不注意听讲或回答问题出错,就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借机训斥挖苦,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总控制不住自己……”
上述两则案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教师的职业压力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教育报公布的“当今我国中小学教师心态及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有95.5%的教师认为,现在的精神压力太大。中国科技大学许燕教授指出,从事付出性工作的某些职业,如医生、教师和警察等助人行业是职业枯竭的高发群体,其中20%的教师受到“职业倦怠”的困扰。目前,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虽然没有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但已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如果教师职业枯竭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业,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职业枯竭的阐释
职业枯竭(job burnout)也可称为“职业倦怠”或“心理枯竭”。它是一种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是现代人的一种“流行病”。患有职业枯竭的人有以下六大主要症状:第一是生理耗竭,身体疲乏虚弱,伴有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第二是才智枯竭,知识不够用,注意力无法集中;第三是情绪衰竭,工作热情丧失,容易悲观沮丧;第四是价值衰落,自我成就感降低,消极怠工;第五是“去人性化”,冷漠多疑,人际关系恶化;第六是行为症状出现攻击他人的行为或自残行为。对教师个人来说,职业枯竭会使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不愿和人交往,对待自己周围的人态度极其冷漠,行为上的攻击性增强,甚至导致失眠、酗酒和药物依赖,进而带来婚姻和家庭的问题,极端的职业枯竭状态还会使部分教师出现伤人或自杀。
二、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
(一)职业性质引发的角色压力
1、社会的高期望令教师不堪重负
夸美纽斯赞扬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新闻媒体也频频报道教师舍己救人、带病工作、慷慨捐助的感人事迹,一方面是对教师的颂扬,另一方面,社会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压力,迫使教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使一些教师形成了极端的完美主义观念,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一些人眼中,教师应具有高超的教学水平和优良的整体素质,要积极热情、严谨负责、带头示范、有效自控,力求适合他人的需要和要求。这种“完美”的角色要求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愉快的心情走进教室,一再压抑消极的情绪,日积月累形成了潜在的能量即“感情势能”,这种能量一旦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限度,就会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笔者在对我校160名教师进行的scl-90调查中发现,教师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五项因子显著高于常模,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师的工作置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监督之下,处于社会舆论的焦点,很容易导致心理枯竭的产生。
2、对象的不可选择性引发教师成就感低
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所面对的是一群心理不稳定的成长中的青少年。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个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个小时,娱乐时间少0.5个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笔者曾作过一次调查,我校毕业班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每天从早上6:30,到晚上10:30,都必须紧盯着学生,集知识的传授者、家长、高级保姆、大管家、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于一身,工作成就是间接的,很难“立竿见影”地看到工作的成绩。工作成就往往滞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对职业的信心。
此外,教师终日忙碌无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反思和规划,缺乏职业方向;高付出和无法与之匹配的低回报造成教师强烈的心理落差;高社会关注造成教师过大的心理压力,家长在独生子女的教育方面输不起,于是便对学校教育有强烈的期待,当孩子的成长同自己愿望出现偏差时则会迁怒于教师。
(二)工作过程中的压力
1、教育改革带来的压力
新的教育模式提倡学生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仅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建构专而博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会用先进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势必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否定的痛苦感、新旧矛盾的冲突感以及由于无法适应而带来的焦虑感和无助感等,长此以往,必然会引发一些身心问题。
2、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引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学校之间的竞争已逐步转化为生源与升学的激烈竞争。另外,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评优晋级、按绩取酬、片面强调升学率等制度,使教师之间相互戒备、相互抵制,引发了严重的心理焦虑。笔者对我校教师进行的焦虑(sas)和抑郁(sds)调查发现,在职评与非职评期间,教师抑郁值有显著差异(p<0.01),焦虑值不明显。由此可见,造成教师大面积存在心理疾病的根源是评价机制带来的压力。教师经常要在责任、良心、利益中做权衡与取舍,既不能“得罪”同事,也不敢“得罪”学生,只能做“老好人”,这不能不说是件痛苦的事。
(三)教师个体因素引发的压力
1、对压力的不恰当评价
笔者在访谈中得知,教师对感受压力的事件等级排列分别是:学生难管、课程难上、工作得不到承认、同事难处、职称难评。教师在对消极事件的评价方面经常表现出“糟糕之极”和“灾难化”倾向,即当面临压力时,他们不是以理性的态度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以非理性的态度把可能出现的不好的结果无限扩大化,将之视为灾难降临一样。这种对事件的认知评价方式无疑会增加个体的焦虑感,甚至导致心理衰竭。也有一些教师不重视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不但教学中不善于运用心理知识,自己心理出现问题后,也不会进行调节,这就增加了患职业枯竭症的机会。
2、个体自我保健意识差
因心理不健康而导致生理不健康是有些教师英年早逝的一大原因。事实上,有些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心理自我保健意识还十分淡薄。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56.2%的教师对自己心理健康的认识还不清楚。不少教师面临各种压力挫折时缺乏积极的自我调控的意识和方法,而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
三、缓解教师压力,避免职业衰竭的措施
职业枯竭又称心理枯竭,与教师的压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说:“职业枯竭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的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们——教师们已在逐渐地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压力,预防职业枯竭,笔者所在学校作了以下努力。
(一)为教师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条件
我校在班主任培训班和教职工大会上,曾邀请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赵志毅教授以及安徽师范大学李山川、姚本先、孙德玉教授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心理调适方法;邀请教育心理学专家赵凯、都炜博士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学校率先建立了安徽省首所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设立教师心理咨询室,开辟教师心理保健热线,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等活动,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学校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管理育人战略,利用教师节期间,集中为教师办六项实事:组织教职工体检,食堂重新招标并设立教工食堂,更换教师通讯工具,发放节日慰问金和慰问品,开放教工活动室和女教工活动室,看望离退休老教师,丰富了教职工的课余生活等,促进了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二)为教师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研究证明,环境与组织因素在导致枯竭的各种因素中所扮演的角色比个人因素更重要。因此,我校给予教师足够的重视和鼓励,力争减少不公平现象;加大物质投入,为教师办公室安装中央空调,配送花草盆景,美化教师的办公环境,净化了教师的心灵;提高了岗位补贴,安排了新教师的子女人学和家属工作,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同时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学校通过建立领导和群众谈心制度、成立妇委会、开展先进性教育进课堂活动、实施火炬接力计划等,使广大教师拥有广泛而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身心健康,不易枯竭。这样,教师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能及时得到情感和实际的支持,比如关怀、鼓励、建议等,没有孤军奋战的感觉。同时,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拓宽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建立了多层次的交流沟通网络,让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校、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另外,学校还邀请省先教报告团成员叶子林老师作师德报告,编印教职工荣誉册和发放师德学习文件汇编,在教职工大会上表扬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营造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建立课堂质量跟踪制度、教研组外出考察制度、学科竞赛奖励制度,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宽松的工作环境的创造,能防止教师承受过重的心理压力。
篇7
关键词:教育实习;实习教师;满意度;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的实践性决定了职前教师教育过程应该关注实践取向。美国学者格罗斯曼(Grossman.P)认为在教师教育课程中,“教学实践是串连教师教育课程的经线,和实践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是纬线,教师的关注与需求则是课程的核心”[1]。也就是在教师教育课程中要以实践为核心,“发展教师的知识、技能与专业认同”[2]。近年来我国的教师培养也已经开始关注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学期制度。”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再次提出:“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教师职业的实践性、情境性,决定了教师的培养与成长一定是在实践中的自我建构过程,而教育实习就是建构关于“教”的个人知识的重要开端。然而,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教师是怎样改变的,是否发展了自己的观念、能力与技能,坚定了自己的教师专业认同,这是检验教育实习作为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是否有意义的关键点。
一、研究假设
为此,我们提出这样的假设,通过教育实习,提升了实习教师的专业自我效能,以及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当然,这两个假设需要建立在两个前提基础上:第一,实习教师确实经历了实习,也就是他们确实体验了实践过程,有相对充分的教学或班主任等实践经历;第二,实习教师的这种体验是有效的,并且对实习过程是相对满意的。在这两个前提基础上,教育实习引发了教师专业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感的变化。具体假设如图1。
在研究假设中,实习教师职业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是两个重要因变量,也是教育实习应该提升的实习教师的重要技能与观念。其中,(1)实习教师自我效能感。20世纪70年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它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3],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行为活动的预测与判断,体现了个体对完成行为活动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在各个领域都有延伸性的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包括两个方面的成分,一是一般教育效能感,二是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作用,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个人教学效果的评价。”[4]本文中的实习教师自我效能感主要指实习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是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实践问题,自己能否成功地预测与判断。(2)实习教师职业认同。职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是个体能否坚持从事该职业的态度。研究者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不是固定的或预先决定的,是从对自身的行为、语言和每日实践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解释和归因中引发的。[5]教育实习是特殊的教师职业体验,这些体验会带来有关教师职业理解的反思、意义的判断,以及自己是否会坚持从事教师职业的思考。
二、研究样本与研究工具
(一)研究样本与时间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D师范大学2014级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问卷462份,有效回收率92.4%。其中男实习教师94人,女实习教师341人,缺失10人;体育17人 ,音乐12人,地理24人,小学教育33人,心理科学6人,物理27人,生物16人,汉语言文学46人,历史29人,思想政治教育34人,数学80人,美术31人,化学33人,英语44人,教育技术学13人。问卷调查的时间为教育实习结束后的第四天。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问卷包含三个部分。
1.实习教师工作满意度部分。采用自编的“教育实习满意度问卷”,包括①实习教师对学校设施、工作生活条件的满意度;②对学校文化的满意度;③对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情感支持的满意度;④对大学指导教师管理与协调的满意度;⑤对大学实习规则的满意度等五个维度。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共26个项目。问卷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88-0.928之间,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5,符合心理测量及统计学的指标。
2.实习教师职业认同部分。根据Hong提出的实习教师职业认同的构成维度和魏淑华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6],改编形成“实习教师职业认同问卷”,问卷包含24个项目,由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承诺3个维度构成,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4。
3.实习教师自我效能感部分。内容维度参考俞国良等[7]1995年编制的教师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部分)问卷,结合实习教师的实际工作范围,改编形成“实习教师自我效能感问卷”,由人际环境、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教研工作4个维度24个题项构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6。
(三)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统一录入SPSS 20.0和lisrel8.51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积差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和Sobel检验等。
三、结果
(一)实习教师满意度、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一般情况
1.实习教师满意度情况
实习教师满意度总体情况良好,其中女实习教师满意度高于男实习教师;小学学段实习教师满意度高于初中教师、高中教师;重点中学实习教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学校实习教师;有家教经历的实习教师满意度高于没有经历的(见图2、3、4、5)。
2.自我效能感总体情况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感最强的维度是人际环境的自我效能,其次是教研工作,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是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管理(见图6)。自我效能总体差异情况是女实习教师高于男实习教师,小学实习教师高于初中、高中实习教师,重点学校高于非重点学校,有实习经历的高于没有实习经历的实习教师。
3.实习教师职业认同情况
作为师范大学的实习教师,职业认同均值较高,且各维度比较均衡(见图7)。同样,职业认同总体差异情况是女实习教师高于男实习教师,小学实习教师高于初中、高中实习教师,重点学校高于非重点学校,有实习经历的高于没有实习经历的实习教师。
(二)实习教师工作量、教育实习满意度、实习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情况
如表1所示,我们以实习教师教学工作量“3节以下”、“3-5节”、“6-12节”、“12节以上”作为实习教师工作量的统计标准,发现实习教师工作量、教育实习满意度、实习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其中实习教师工作量与自我效能感以及职业认同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水平明显低于其他。
(三)实习教师工作量与教育实习满意度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根据研究假设,教育实习工作量、实习满意度都会影响实习教师自我效能的产生。我们假设教育实习满意度对实习教师工作量和自我效能感产生调节性影响,就是加入满意度的因素,实习教师工作量越大,自我效能感显著性越强。笔者对假设进行检验,发现实习教师工作量与自我效能感之间虽然相关性显著,但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即并非工作量越大自我效能感越强(见图8)。散点图上看到,不同工作量实习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高低并无规律,实习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会随着工作量的增长而发生对应性的提高。在满意度的各项维度中,本研究提取其中的中小学指导教师满意度检验其对实习教师自我效能的影响,发现其相关性达到了极度显著的程度(见表2)。
也就是说,教育实习满意度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为进一步探究工作量、满意度、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将教育实习满意度变量的得分进行标准化之后分为高低两组,分别进行交互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当满意度较低时,工作量与自我效能感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并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表示当实习教师对教育实习满意度较低时,工作量大小与实习教师自我效能感高低无关;当教育实习满意度较高时,工作量与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135,p
(四)实习教师自我效能:满意度与职业认同间的部分中介效应
同样采用逐步分析方法检验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实习满意度和职业认同之间的中介作用。先以教育实习满意度为预测变量,对职业认同及其不同维度进行回归分析(表4回归方程1)。然后考察教育实习满意度对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以教育实习满意度为预测变量对自我效能感进行回归分析(表4回归方程2)。最后,引入自我效能感,与教育实习满意度同时对职业认同进行多重回归分析,以观察教育实习满意度β值的变化(表4回归方程3)。如果β值下降但仍显著,说明自我效能感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如果变得完全不显著,说明其发挥了完全中介的作用。
根据表4中回归分析的结果,标准化回归系数情况如图9所示。
经检验,教育实习满意度是实习教师的职业认同及其不同维度的有效预测因素,并对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607,p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1.充分的工作与令人满意的指导共同影响实习教师的自我效能
实习教师的工作胜任水平很难大范围测查,为此,本研究中考察了替代性指标实习教师的自我效能,但自我效能只是其能否胜任工作的自我感知,并非实际状况。研究发现,实习教师工作量与自我效能感之间没有明显线性关系;中小学指导教师满意度对实习教师自我效能影响极其显著。工作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受教育实习满意度高低的影响,当满意度较高,即对实习学校和指导教师的指导较为满意时,实习教师的工作量与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并成正比;当满意度低时,工作量大小与自我效能之间不能解释二者的关系,也就是当指导教师的指导及学校环境不能令实习教师满意时,工作量越大并不能必然带来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2.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实习满意度与职业认同中起到中介作用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实习满意度和职业认同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并且在实习满意度和职业认同不同方面的关系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在教育实习满意度和职业认知的关系中,自我效能感发挥着完全的中介作用;在教育实习满意度与职业情感和职业承诺的关系中,自我效能感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见,自我效能感对实习满意度和职业认知间关系的影响更大,对实习满意度和职业情感及职业承诺间关系相对较弱。自我效能感对职业认知起完全中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实习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包含了职业认知的大部分层面或因素,实习教师在实习之后通过在教学能力、人际环境、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自我效能评估来进一步影响实习教师对职业的认知和了解。因此,实习教师在职业认知形成的过程中,教育实习满意度需要借助自我效能感这一关键中介变量来发挥作用。
(二)关于改善教育实习的讨论
1.确立实践、反思、指导作为教育实习的关键要素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谈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给出了一个关键公式:教师专业发展=经验+反思。对于实习教师而言,这个公式应该拓展为实习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有意义的指导)×反思。从实习开始,实习教师是在创建一种自己以前没有体验过的思维与行为的结构,所以实习教师的学习往往从模仿成熟教师开始的。由于教育场景的独特性,模仿不可能是简单的行为重复,而是在复杂行为中抽取他们认为的核心环节作为自己教学的标准样式,当然这样模仿的课堂不会有太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实习教师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在自己与成熟教师课堂的差异中,在试误中寻求改进。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他们认为可以信赖的标准样式,同时,自己抽取的核心环节是否恰当,需要有人给予确认,为什么学习了行为却没有理想的效果,需要有人指导,甚至是情感支持。在这样的过程中,师范大学和中小学实习基地学校,为实习教师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以体验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必要的,但未必是充分的,为实习教师提供专业性的、循序渐进、多维度的指导与支持更是保证实习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
2.建立发展性的教育实习方案与评估体系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育实践课程,也是教师学习的开端。如同任何课程体系一样,教育实习也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循序渐进的内容安排、多样的实施方式,多元的评价方法,对学习做教师的过程进行引导、规范。然而,教育实习又是特殊的实践课程,学习目标不仅是从教技能的提高,还有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学习的内容很多是缄默知识、个人知识,学习过程依赖实习教师个人体验与反复实践,学习的效果的表现是复杂的。此外,课程主体也是多元素的,至少包括学习者即实习教师,代表大学履行培养责任的大学指导教师,实践课程的施教者中学指导教师。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实习规划方案与评估方案相融合的实习课程方案,为课程的多元主体规划教与学的进度。比如,以周为单位,依据实习教师的不同关注确定实习任务,或者引导实习教师自定一周的实习任务;通过定期提交实习教师反思日记等形式,使实习教师观念外显化,以此作为指导教师调整指导方案的依据,也作为实习评价的依据;拟定多维度考察点,并要求实习教师收集实习过程的证据作为评价的依据,像用教案证明自己掌握了教学设计的流程,用案例证明自己能够解决一般的班级突发事件,用作业评语证明自己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等。评价考察点即为实习教师学习的内容,考察方式即为实习教师学习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案,把实习教师学习过程中的行动、反思、指导串连起来,把学习过程与评价统一起来,把多个课程主体联系起来。
3.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培训、人事管理制度
实习教师成长中,有效指导非常关键,尤其中小学的指导教师是重要的教育者、引领者、示范者和支持者。因此中小学指导教师应有很好的专业资质,要有指导实习教师的愿望,要会指导,还应有持续从事培养实习教师的动机。因此,应建立关于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制度、培训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资质标准,遴选具有专业资质、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同时这些指导教师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毕竟会教学和会“教”教学是两件事,怎样根据不同实习教师的特征、需求去“教”教学更需要很好地规划。同时,大学、中小也应建立机制,在职称、称号、待遇等方面认同、激励指导教师从事的教师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2]Grossman,P.,McDonald,M.Back to the Future:Directins for Research 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al,2008,45(1):184-205.
[3][4]俞国良,辛涛,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5(5):159
篇8
【关键词】烹饪职业道德 课程设置
烹饪类专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45-03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烹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其自身的优势使烹饪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在烹饪行业的各个方面也有所反应。我们已经震惊地看到了厨师集体跳槽,超标准使用化学添加剂,使用廉价的地沟油,厨师缺乏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等带来的损失。分析这些事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菜品的生产者缺乏基本的厨师职业道德仍是主要原因,这也正是当前烹饪教育体系的缺陷所造成的后果之一。
一、烹饪职业道德规范
(一)烹饪职业道德的内涵
烹饪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职业道德的共同特点。同时,根据烹饪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它还有独特的内涵。在烹饪职业活动中,必然要在其外部和内部产生各种利益关系,包括该职业与社会、与国家、与市场、与服务对象,该职业与其他职业、与从业人员及该职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都会存在利益关系。这些关系中包含着各种伦理道德要求。
烹饪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职业道德关注的内容。首先,从事烹饪职业,就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责任是社会对该职业的职能、目的、任务以及工作方式的规定,是职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否履行了烹饪职业责任,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从事烹饪职业,就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利,也就是对自己岗位上的某些社会资源具有使用、操作、管理、支配的权利,具有一部分的社会公共权利。是否公正、合理、有效地运用社会公共权利,是烹饪职业道德关注的重要内容。第三,从事烹饪职业,必然享有一定的利益包括职业群体的利益、从业人员的利益,处理好各种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烹饪职业道德关注的核心问题。
(二)烹饪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1.遵纪守法、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既是行政和法律的要求,又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搞好企业经营管理、纠正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制定纪律的目的,在于确立和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与生活秩序。遵纪,就是遵守规定的行为规范;守法,就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与烹饪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廉洁自律就是不贪不占、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作为以制作营养美味菜点为己任的餐饮行业全体从业人员,更应该学法、懂法、守法。
2.讲究卫生、保证健康。讲究卫生、保证健康,是厨师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厨房菜肴生产和对客服务工作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要讲究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个人卫生要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洗换工作服。俗话说“病从口入”,食品加工过程应遵守卫生制度,不加工变质原料、不加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原料。工作时,工作服、工作帽必需穿戴整齐,不抽烟、不穿工作服到厕所等。保证广大顾客就餐时不受病毒的传染、危害。
3.敬业爱岗、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忠于职守是烹饪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规范,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烹饪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一条职业道德规范,是发挥从业人员潜在能力、提高服务质量的道德基础。敬业就是尊重所从事的烹饪事业,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就是严格遵守职业纪律,尽职尽责,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事业心。把自己从事的工作看成生活的目的、生命的一部分,并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这种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有高尚职业理想的烹饪从业人员的道德基础。
4.钻研业务、提高技能。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是烹饪职业不可缺少的基本规范之一,是烹饪从业人员搞好本职工作的关键。它的基本含义是:只有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以及过硬的基本功,才能为餐饮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尽到自己的责任,为企业赢得声誉,为我国烹饪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既是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履行好职业责任、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前提,又是烹饪从业人员求得自身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之一。
5.热情友好、宾客之上。热情友好、宾客至上是烹饪职业道德中最基本和最具特色的一项道德规范。它是烹饪行业热诚欢迎宾客的直接表现,是烹饪从业人员敬业、乐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发展我国烹饪行业的需要,也是我国烹饪行业指导方针和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热情友好,既是一项道德情感,又是一种道德行为。要求从业者倾注满腔热情,真诚友好地接待每一位客人。宾客至上就是把宾客放在第一位。在烹饪活动中,就餐者、住店者等是宾客,从业人员是主人,把宾客放在首位,一切为宾客着想,一切使宾客满意,尽力为宾客服务,是每一名烹饪从业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将烹饪职业道德纳入烹饪类专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烹饪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烹饪职业道德纳入烹饪类专业教育体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于解决烹饪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烹饪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烹饪职业道德现状呼唤烹饪职业道德教育
由于烹饪行业的特殊性,烹饪高等教育不够发达,因而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总体上不高,短时间内很难有质的飞跃。如果任凭当前的职业道德继续下去,将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行业中的一些从业人员见利忘义、以次充好、牟取暴利,或以消费能力决定服务态度,甚至有人烹制出售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加深,外国服务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服务水平高的地区往往烹饪就兴旺,地区经济效益就更好。因此,大力开展烹饪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显得十分重要而且非常紧迫。
(二)将烹饪职业道德纳入烹饪类专业教育体系,有利于促进本行业健康发展
各类职业教育机构是厨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对塑造人的灵魂、培养理想信念、保证方向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烹饪职业道德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有职业道德的共同特点,又具有进步性、崇高的目的性、广泛的适应性和高度的自觉性及实践性等特点。抓好烹饪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烹饪从业人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增强他们爱岗敬业和服务意识,不仅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烹饪行业的形象,也能充分开发我国餐饮文化资源,让中国餐饮走向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烹饪大国。
(三)将烹饪职业道德纳入烹饪类专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烹饪行业具有服务层次多、接触面广、服务对象流动性大等特点,因此烹饪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状况,可以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方式,在众多成员中产生影响。烹饪行业从业人员道德感情的感染力越大,其对社会的影响就越深远。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社会风气的好转,社会的安定团结,往往就是在道德感情潜移默化的传递和感染中实现。因此,将烹饪职业道德纳入烹饪类专业的教育体系中,必将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促进整个社会道德面貌不断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三、目前我国烹饪类专业教育中烹饪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影响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正规的烹饪学校教育已发展成为包括烹饪初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中等专业学校和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或大专院校烹饪系)等在内的不同层次的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的形成不仅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中高级人才,而且为我国烹饪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不断变化,餐饮企业竞争的多样化及服务对象的多样化,社会对烹饪行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我国的烹饪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烹饪技艺的传承、烹饪理论的传授,至今尚未开设厨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而且社会劳动培训机构也是如此,通常是七门课程:烹饪基础技能、中餐烹调技法、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营养配餐、烹饪原料识别与选用、中国名菜制作技术、面点制作技术等,严重影响了烹饪职业道德的养成。当前烹饪教材种类很多,有部委组织编写的教材、有行业组织编写的教材、有相关学校联合组织编写的教材,也有书商组织拼凑的教材,但其中涉及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几乎是空白。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实际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另外,目前我国烹饪专业教育仍然注重于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演、学生看”。整个教学过程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述原因导致烹饪职业道德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削弱了烹饪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大大影响了烹饪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修养,使烹饪人员的职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随着餐饮市场的日益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烹饪职业道德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时代呼吁有良好职业道德水准的员工,作为这一行业的教育者,我们更应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分量举足轻重,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会在教学过程中有地放矢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四、将烹饪职业道德教育纳入烹饪类专业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
烹饪类专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在毕业时成为一名烹饪工作人员,还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烹饪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烹饪职业道德教育就是为了使烹饪类学生在毕业以后履行烹饪职业道德义务,遵守烹饪职业技术道德规范,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这就需要改革现有的烹饪教学内容,改革烹饪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提高烹饪类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市场变化对烹饪工作人员的新需求。
(一)健全烹饪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
职业道德有很强的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烹饪工作人员应当以优良的“厨德”指导自己的职业行为。因此烹饪职业道德教育应包括以下方面:
1.职业基本教育,即对学生从事烹饪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进行的教育,包括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讲究卫生、保证健康、敬业爱岗、忠于职守、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等教育。该类教育可以通过设置思想品德修养、烹饪职业道德等课程完成。
2.法制教育,即培养学生遵法守法的意识,让学生知法守法,培养学生学习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该类教育可以通过设置法律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规课程,将相关法规知识渗透到烹饪专业课程之中。
3.专业素质教育,即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向学生传授完成专业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经验,使学生掌握烹饪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烹饪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教育可以通过各类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综合实训课等课程完成。各烹饪学校应通过专业设置,有计划地把烹饪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专业教学体系之中。同时,应在烹饪教学中相应增加烹饪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烹饪职业道德的专题讨论,让学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
(二)创新烹饪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
在当今信息时代,许多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性在日益缩短。因此,必须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项目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从专业灌输转向综合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得能够使其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以便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其成才成人的基础,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新课程需要全新的教师,但更需要“师德高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师。这就需要烹饪类专业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专业教师经常深入一线进行调研,积累实际经验,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烹饪技术的同时,及时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四)培养学生省察克制的方法
省察克制既是一种自我修养能力,也是一种职业道德实践的方法。省察,它要求经常自我反省,即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克治,就是自我改正,即克制自己感情用事并自觉修正其言行。通过省察克制,自觉克服不足,使自己的行为始终遵守道德规范。烹饪行业从业人员每天与形形的人打交道,接触各种各样的事,只有不断地反省、不断地做自我批评,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熊四志,唐文.中国烹饪概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
[2]刘彤.旅游烹饪职业道德[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江南雨,刘思羽.职业道德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01
[4]刘本基.厨师的职业道德[J].烹调知识,1997(8)
篇9
论文摘要:加强学生团队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己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管理学专业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灌输和渗透效果明显,比直接的、正面的、枯燥的职业价值观说教方式效果好得多。主要探讨在小组协作法中进行合作精神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方法。
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的内部标准,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在当今的课堂教学过程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学生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和选择,就决定着今后拥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己经意识到拥有更多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更多地得到社会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也可以满足自身的个人需求。但还有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价值观向“自我”倾斜,一味地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在思想上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把个人位置摆到最前面,忽视自己是属于社会的,抛弃了职业价值观的社会协作和团队精神。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团队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己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通过管理学专业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灌输和渗透效果明显,比直接的、正面的、枯燥的职业价值观说教方式效果好得多。对于还未走向社会,职业价值观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实施职业价值观的灌输和渗透,可以巧妙地避开学生心理上的逆反情绪,做到说教自然,不露痕迹,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将要讲授的课堂内容与管理案例、小组协作的教学方法株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来完善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己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有诸多优点的教学方法,用在日常的讲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协作的方法。我国台湾学者林生傅在论及小组合作学习理论时,直接将合作学习称之为合作教学,他指出:“合作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败关系团体的荣辱。”这种方法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许多问题,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职业以及职业价值观的要求,增强案例的针对性,选择恰当的、有深远教育意义的、又暗藏幽默的案例至关重要。小组协作的案例教学法是快乐的,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过程将所要传递的思想表达充分,学生接受起来也就轻而易举。
在此举一例说明小组协作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笔者在讲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时,精选管理十大哲学故事中的一个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有7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阉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几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3人的分粥委员会及4人的评选委员会,每次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大家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故事没讲到最后,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讨论成一片,但问题同时出现了:故事本身给人们什么启示呢?用这个很笼统的问题来提问,目的是不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框架内,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形成发散性思维,出现创新性的问题和意见。在进行案例分析时,笔者将班内50人分成7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可委托一名成员做小组秘书,负责记录每位成员的意见和思想,当小组成员意见和思想有分歧时,可积极协调,并且将小组成员的不同意见拿出,进行新一轮讨论。结合头脑风暴法,鼓励成员创造性思维,最后总结出本小组的意见,并在班内小组间进行交流。当小组的意见和思想形成后,这份意见总结己经代表小组成员每个人的思想,其是否有深度和广度,是否有代表性,己经充分体现为小组自身形象。经过小组讨论后,案例本身已经引发出无数的问题,比如:同样是7个人,为何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呢?组建一个团队,如何建造组织文化?应该是学习型的,还是创新型的,还是竞争型的?在企业是经验重要还是创新重要?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能多长时间不过时?……无数的问题后面隐藏着无数的思想,在对问题的解答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企业文化中软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还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价值观受到深刻的教育。
这种小组协作学习在职业价值观教育方面起到5大积极作用。
1)小组内各成员积极配合,相互依赖。在讲解西安杨森企业文化中,笔者重点给学生分享“大雁的启示”:当每只雁展翅高飞时,都为后面的队友提供了向上之风;当某只雁离队时,它立即感受到孤独飞行的困难和阻力,它会立即飞回队伍,善用前面提供的向上之风继续前进。
启示:分享团队默契的人,善于帮助别人,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帮助,能更轻松地到达目的地,因为他俪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携手前进。
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时,小组成员有着一种共同的认识,即认识到做对组内成员有益的事或提出对大家有意的想法对全组也有益,做对组内成员有损的事或提出对案例毫无干系的思想和问题对全组也有损。小组成为组员的利益及学习共同体,组员需要在几次案例讨论过程中逐渐树立起“荣辱与共”的意识。提高小组积极的相互依赖方法有很多,在小组内可形成积极的目标相互依赖、积极的奖励相互依赖、积极的角色相互依赖、积极的资源相互依赖等多方面的相互依赖,这样学生在这种训练过程中就能意识到团队对个人的重要性,而不会只是一味地崇拜个人英雄主义。
2)组员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沟通。为了完成整体任务,实现共同目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等对彼此会有很大的帮助。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沟通有以下主要特点:小组成员间相互提供有效帮助、支援;共享所需的学习资料并有效地加工这些资料:用挑剔的眼光审视彼此的结论和推理过程;提供反馈以改进日后工作。在沟通的过程中创建高效的沟通渠道,创建通畅、透明、多向、经常性的信息交流机制,创造一种小组成员无话不谈的沟通环境。
3)每个人均为责任体。小组成员需要认识到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完成分配的任务,为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使每一名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通常应注意几个方面:保持小组的小规模,最好介于3~7名组员间,如果人员过多,可能会使部分组员出现消极态度;在最后案例分析总结时对组员进行口头答问、情景测试、思想形成文字等个体评价;每组选派一名“检查员”或教师自己进行制度化的观察和记录。只有做到以上几方面,每位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在小组内既是小组成员,又是小组的主人。
4)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小组协作既是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教学的目的,它可以表述为“通过合作,在协作中,为了协作”教学活动。与竞争学习和个人学习相比,只有协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把同学当成学习的一种资源,而其他2种学习方式则把他人当做学习的敌人或无关者。小组协作学习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技能。为了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小组成员应具备有效合作的技能: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建设性地解决矛盾与冲突等。要鼓励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应用这些技能,建立合作规则。合作是要学会高效沟通和倾听,这也是学生走上社会要具备的职业价值观之一。学会把“我听大家说”这一美好品德长久使用,真正成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才能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和合作。
篇10
关键词:图书馆员 刻板印象 未来职业者 专业教育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2-0053-05
1 引言
纵观学者们对图书馆学教育的讨论,不难看出大家基本认同图书馆学教育中充满了各种头痛的悖论,包括图书馆学的逆增长现象(“高涨的事业与低落的教育”)[1]、未来职业者背离职业和职业背弃未来职业者现象[2]、专门化人才培养和复合型人才需求现象、人文让位于科技现象等等[3],有学者认为这种现象部分源于对图书馆职业形象的低评价[2],但鲜有来自于未来职业者的全国性数据支持。本文尝试从未来职业者的职业评价入手,探讨专业教育在未来职业者形成职业评价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2 方法
在本研究中,专业教育是指未来职业者目前接受教育的程度,它作化为学历和年级两个指标,在问卷中对应的题目和选项为:
你现在是: ①本科 ②硕士 ③博士
你所在的年级:①1年级 ②2年级 ③3年级 ④4年级
使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专业教育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与图书馆员交往意愿的各因素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依指标不同有相应差异。
3 专业教育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影响分析
3.1 对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状况描述
如表1所示,样本基本反映了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分布状况(截至2003年,图书馆学全日制学生2507人中,本科生占87%,研究生11%,博士2%[4]),由于博士人数较少,故本文未做博士群体内部的差异比较。
3.2 专业教育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分析
专业教育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各因素的影响、对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各因素的影响以及对于交往意愿的影响。下面,我们分别从学历、年级两个方面考察专业认知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对这种影响我们将从倾向差异(认为是/不是)和程度差异(认为多/少)两方面把握。
3.2.1 学历
3.2.1.1 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
如表2所示,不管学历高低,未来职业者都认为图书馆员让人感到亲近、不疏离,在强技能和弱技能上表现尚可。从F值的显著性水平可以看出,学历对图书馆员印象各因素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亲近感和强技能没有影响,对疏离感的影响较强,对弱技能的影响最为显著。这就是说,不同学历的未来职业者都一致认同图书馆员是让人亲近且强技能表现突出,但相较于本科生,硕士生眼中的图书馆员略显疏离、弱技能表现相对较差。
3.2.1.2 对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的影响
如表3所示,从倾向差异来看:硕士与博士对图书馆工作复杂性不置可否,而本科生则认为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就舒适度而言,本科生和硕士生一致认为这份工作是舒适的。从差异性来看,学历仅对舒适度有影响(这与专业态度对工作印象影响大于馆员印象的特点恰好相反):与本科生相比,硕士生眼中的图书馆工作更舒适。
3.2.1.3 对交往意愿的影响
如表4所示,尽管本硕博均表示非常愿意与图书馆员进行交往,但本科生的交往意愿显得比硕士生略弱一些。
3.2.2 本科教育
3.2.2.1 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
如表5所示,尽管本科生对图书馆员印象均表现尚可,但不同年级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各因素的认可程度不尽相同:随着专业教育的深入,未来职业者对职业形象的认同度反而有所下降,即认为图书馆员不那么让人感到亲近、不疏离,在强技能和弱技能上的表现也不够突出。另外,疏离感和弱技能上年级间的认同差异比疏离感和弱技能要更显著(F值更大),这就是说,高年级的对图书馆员在疏离感和弱技能上的表现相对更不满意。这是否意味着教育程度的深入使得未来职业者对图书馆专业人员的要求更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2.2.2 对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本科二年级以上对图书馆工作的复杂程度、本科一年级对舒适程度不置可否,而其他年级则认同图书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舒适度,不过认同的程度有所差异:随着专业教育程度的深入,未来职业者对复杂性的认同显著降低,但对舒适度的认同则显著提高。不过,从F值来看,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的总体水平要低于图书馆员刻板印象,这意味着教育程度对工作印象的影响不及图书馆员印象,这与专业态度的影响特点相反。
3.2.2.3 对交往意愿的影响
如表7所示,尽管各年级均表示非常愿意与图书馆员交往,但随着专业教育的深入,与图书馆员的交往意愿也显著降低。
3.2.3 硕士教育
3.2.3.1 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
从表8可以看出,与本科类似,硕士各年级均认为图书馆员亲近、不疏离,在强弱技能上表现突出;但硕士教育程度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不及本科教育,仅影响馆员印象中的亲近感和强技能,相较于二年级,硕士一年级的则认为图书馆员在亲近感和强技能上表现更好。
3.2.3.2 对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的影响
如表9所示,硕士各年级都对图书馆工作复杂性不置可否,但认同其舒适程度。相较于其他维度,硕士教育对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的影响不大,刚到达显著性水平,表现为:硕士教育对复杂性没有影响,对舒适度的影响刚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一年级的硕士生对舒适度的认同显著低于三年级。
3.2.3.3 对交往意愿的影响
如表10所示,硕士的教育程度对其交往意愿没有影响,硕士各年级程度一致地表示,非常愿意与图书馆员交往。
3.3 专业教育与专业喜爱程度、满意度、印象来源的交互作用
根据刻板印象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分析过程详见《未来职业者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一文),除个人情绪特点外,专业教育、专业喜爱程度、满意度和印象来源均为能够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起预测作用的独立变量。事实上,专业教育与其他因素之间也同样存在着交互作用,了解这种交互作用有助于理解专业教育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影响特点的部分原因。
根据卡方检验的结果,如表11所示,学历与专业喜爱程度和印象来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满意度无关;这就是说,随着学历的增长,未来职业者对专业的喜爱程度有所增加,更多未来职业者对图书馆员的印象来源于亲身经历,但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并未发生变化。
本科教育与专业喜爱程度、满意度和印象来源的关系则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随着年级的增加,未来职业者对专业的喜爱程度略有增加(刚达到显著性水平),对图书馆员的印象来源也更多来自于亲身经历,但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却显著下降。
硕士教育不会改变专业喜爱程度和使用图书馆服务的频率,但会降低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程度。
3.4 专业教育与专业前景、专业选择、职业选择的交互作用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专业教育对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的影响不及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显著,而工作刻板印象是未来职业者选择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我们不禁猜测,这是否意味着专业教育对未来职业者的职业选择也无法产生影响。数据分析显示,专业教育对专业前景的预期有正面影响,教育越深入对前景越看好,但对未来职业者的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几乎没有影响,差异仅表现在不同学历之间,学历越高越不会改换专业且愿意从事图书馆工作(但这种差异与其说是专业教育造成的毋宁说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3.5 教育年限对普通大学生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
可能有学者会质疑,认为未来职业者的这种随年级而变化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并不一定来自于专业教育,可能仅仅因为年级增长而带来的与图书馆服务接触频率的增高(尽管表10的数据表明,接触频率确实随着年级增长有所提高)。为了验证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确实受到专业教育(而非仅仅是接触频率增长)的影响,我们又分析了普通大学生(即非图书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数据来源为“普通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调查”中的部分学生数据)图书馆员刻板印象随着年级的变化趋势。这里存在的假设是:普通大学生接触图书馆的频率也必然会随年级有所增加,如若教育年限对普通大学生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没有影响,那么未来职业者显示出的印象变化便主要来自于教育;相反,如若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与未来职业者趋同,那么上文提到的影响特点便与教育无关,而是与年级变化带来的其他因素有关了。
如表13所示,除本科教育对舒适度的微弱影响外,本科与硕士教育均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认为未来职业者随年级而变化的刻板印象是专业教育的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通过前面的分析结果我们不难看出,专业教育是影响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关键指标之一,教育程度越高,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各因素的分值越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对图书馆员的印象偏差。从专业教育各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未来职业者接受教育的程度越深(学历越高,本科或硕士接受专业训练的时间越长),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各因素的评价越低,越认为图书馆员在亲近感、疏离感、强技能和弱技能上表现不够突出。这种低评价尤其表现在疏离感和弱技能上。
(2)认为图书馆工作相对更舒适。专业教育对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影响不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但在部分维度上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图书馆工作舒适度的认同度越高;对于复杂性的影响只存在于本科各年级之间,同样表现为受教育程度越深,对图书馆工作复杂性的认同度越低。
(3)对交往意愿的影响相对较小。总体来看(F值及其显著性水平),专业教育对交往意愿的影响较其他因素相对较小,整体上仍呈现出受教育程度越深、交往意愿却越弱的趋势。
(4)本科生受专业教育影响较大。数据分析显示,本科各年级之间在各个因素上都有显著差异,但硕士各年级的组间差异就表现的不那么明显。换言之,专业教育对本科生印象的影响要强于硕士生,并且,结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影响是负面的。
(5)专业教育对刻板印象的影响与个体的专业认知、满意度和印象来源有关。随着专业教育的深入,个体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与职业的直接接触程度有所增加,但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却显著减少。另外,在对专业认知、满意度和印象来源等变量控制后,专业教育仍对刻板印象影响显著,并表现出不同特征。这意味着专业教育对刻板印象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与个体的专业认知、满意度和印象来源有关。
(6)专业教育对未来职业者的专业和职业选择几乎没有影响。不管是对专业还是对职业的选择意愿,未来职业者都没有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而表现出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说,专业教育对未来职业者的专业和职业选择几乎没有影响。
4.2 讨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未来职业者对图书馆员和图书馆职业的印象越来越趋于负面;并且这种负面影响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图书馆员刻板印象中的疏离感和弱技能上。我们已经证实了专业教育是教育年限对刻板印象影响的主因,伴随着教育的深入,未来职业者对专业的喜爱程度、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与图书馆员的实际接触频率也会有所变化。根据上述数据结果,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未来职业者刻板印象与专业教育呈负相关的部分原因。
专业教育使得未来职业者表现出专业偏爱和职业焦虑并存的矛盾特点:一方面,专业教育使得未来职业者对专业的喜爱略有增加,尽管专业教育在这方面的成效并不那么显著;另一方面,专业喜爱度背后是专业教育向未来职业者描绘的一幅与现实差距较大的理想图书馆服务和图书馆员模样,以至于在更多地亲身经历现实后,未来职业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骤减,对图书馆员的印象也更加负面,尤其对图书馆员在疏离感和弱技能方面的表现不满。
进一步可以得出的推论是:第一,至少在未来职业者看来,图书馆职业的现状水平与其应有的专业化程度相距甚远,这意味着图书馆职业亟需专业的介入;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不少图书馆明确表示他们不太欢迎图书馆学专业背景的学生。第二,专业教育并不能使未来职业者坚定从事图书馆职业的决心,反而使可能存在的决心被削弱。同样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近些年图书馆在人事招聘时并不愁没有应聘者,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却有众多的高学历求职者寻求图书馆员工作。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图书馆职业对未来职业者的吸引力远不如这些可能从未接触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人。
这就给我们的专业教育乃至整个图书馆事业发展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应该如何提升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专业化程度?专业教育在这一进程中事实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第二,专业教育对未来职业者的专业和职业选择不能提供正面的影响(反而有微弱的负面影响),不能增加反而降低了未来职业者的专业认同感,古南辉[5]从武汉大学本科生的部分数据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大部分未来职业者虽然表示未来愿意从事图书馆工作,却有改换专业的意愿,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专业教育的失职?
参考文献:
[1] 程焕文.高涨的事业与低落的教育——关于图书馆学教育逆向发展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1):67-70.
[2]于良芝.图书馆学教育呼唤战略思维[J].图书与情报,2006,(4):28-33.
[3] 毕强.悖论的价值:关于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思辨[J].图书情报工作,2011,(15):32-36.
[4] 程焕文等.1993-2003年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进展(续二)[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1):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