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优质护理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科优质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科优质护理

篇1

实行护士责任包干制护理:实行护理程序的护士责任包干制后,重新制定护士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对护士实行扁平式合理使用,整个病区为1大组,3小组6个责任护士,每位护士管7—9张床,高年资护士和低年资护士一起对所管病人实行连续的、全程的护理服务,即从入院时护士的入院宣教、病区环境和制度的介绍,疾病健康教育、治疗、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文书书写、健康需求进行全面评估并负责,使其真正明确岗位职责,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1]。

加强护理礼仪、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至2012年元月起,我院为深化优质护理工作,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得好、群众满意。医院进行护理礼仪培训,规范护士行为和服务用语,护理部组织护士进行十七项基础护理操作和二十项操作技能培训,本科对专科知识和技能培训每月进行,因为过硬的护理技术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并实行人人考核过关,不合格者与绩效挂钩。

树立榜样,激发热情,每月由患儿及家属评选出最好医师和最好护士,均给予相应的经济奖励,同时在医院月刊上进行公布,科务会上交流优质护理服务体会,激发了护理人员争创先进的热情,通过以上学习评比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学习兴趣和争创先进的热情。

儿科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儿科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增强,入院时热情接待,巡视病房及时,加强了对危重、特殊患儿的观察和护理,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积极主动落实患儿的基础护理,患儿家属表扬信和感谢信明显增多,本年度实现了零投诉,患儿家属满意度提高,规范了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流程,对患儿及家属实行全程化、无缝隙的护理,各环节热情接待、耐心讲解、细心观察、诚心帮助、温馨送出、爱心回访等优质的护理服务工作链,从而我科的满意度在98%以上。

篇2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儿科在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2例,女58例,年龄在2个月至6岁,平均3.2±1.3岁。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措施:①完善护理制度。对护理文件填写、出入院流程进行简化,为护理人员节省时间,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患儿及其家长进行交流,掌握患儿情况。实施责任包干制,每个护理人员对所管理的患儿实施全程、连续护理,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实施APN连续排班制度,强化夜班、中午时段的护理力量,减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工作压力。②加强沟通。护理人员要多与患儿家长交流、沟通,密切关注家长的心理变化,对于家长的各种疑虑,要耐心解答,多鼓励、安慰家长,消除其焦虑、担忧情绪,增强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改善护患关系。③改善住院环境。在病房墙壁张贴可爱的卡通图片,给患儿准备儿童书籍、生日贺卡、卡通贴画,通过电视为患儿播放儿科健康宣传片及动画片,在病区设儿童活动室,等等。让病区充满童趣,以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陌生感。④PDCA循环法。坚持“人本”护理服务理念,对护理服务进行改进,在护理工作中引入PDCA循环法,不断发现、总结、改进护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此外,对于恢复期学龄患儿,还要解决其治疗和学习问题。⑤强化护士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科室护士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课程,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水平。⑥健康指导。患儿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儿童常见疾病类型、发病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等。同时还要在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包括用药、疾病护理、饮食起居、康复等方面的指导。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家长发放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服务、病房环境等方面。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得分>80分;满意:得分60~80分;不满意:得分<6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数据应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3讨论优质护理理念要求护士与病人多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还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2]。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加强了护士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培训,儿科护理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开展优质护理,有助于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在本次研究中,对护士工作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推行了责任包干制度,全面落实了每例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指定专门的护理人员全程负责患儿的护理工作,对自己所负责患儿,责任护士要全权负责,不论是基础护理,还是其他方面的优质护理,都必须落实到位。在实施优质护理以后,我院儿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说明优质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护理水平,从而提高患方的护理满意度。另外,优质护理服务还有助于树立医院良好形象,提高人民群众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认可度,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3]。

篇3

【关键词】 优质服务;儿科护理;患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已经具有很强的健康意识,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而儿科护理,其关系着患儿家庭的幸福[1]。本文基于笔者的工作经验,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针对其服务效果进行一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包括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6例儿科患者,将186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3名。其中,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服务,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同时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及对本院的护理质量进行考评,并做详细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1.2 优质护理措施

1.2.1 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我院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我院儿科按照卫生部护士配备原则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配置,科室床护比达到1:0.4[3]。设置专门的优质护理服务区,成立分管小组,每组各配备一名小组长和责任护士。组长重点负责本组的为重患者和所有患者的护理质量,护士负责具体分管患者,并一直持续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所有治疗和护理流程。

1.2.2 建立完善的护理层级管理制度,保障各项基础护理有序进行 本科建立健全完善的护理层级管理制度,依据护士的年龄、职称、技术、护龄等设置高级责任护士、中级责任护士及初级责任护士三级护理人员,按照各级护理人员的具体任务制定详细的护理职责,保证每2位患者至少有1位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无间断、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1.2.3 规范护士的言行举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要面带微笑,以亲切热情的服务面对患者。着装得体,举止端庄大方,使用文明用语,患者入院后及时给患者家属一份详细的入院须知,采用一对一的入院宣教模式,细心、周到、耐心的回答患者的疑问。

1.2.4 营造温馨氛围 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本科特别根据小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对病区环境进行重新布置,例如,病房的墙壁改用温暖的粉红色,张贴漂亮、可爱的卡通画,病区壁挂电视播放儿童喜爱的动画片,病房的被褥、窗帘等都改换为可爱、温馨的卡通图案,改造后的病区环境温馨、宁静,充满了童趣和色彩,让患儿及其家属体会到家的温暖,消除了患儿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增加了患儿及其家属对医院的好感。在病区设立“文化墙”,张贴温馨提示、祝福语等,拉近了患儿家属和护理人员的距离[4]。同时,为了方便患儿家属能够及时得到护士的帮助,还专门设立了操作方便的传呼系统。

1.2.5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每个家庭都视孩子为宝贝,患儿生病入院后,患者家属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对陌生环境产生疏离感,对患儿病情的担心、焦虑等情绪都积压在一起,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工作。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一定要掌握好沟通技巧和方法,可以给患儿讲故事、送小礼物使其配合治疗,护理人员更要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工作,及时向患儿家属告知病情,安慰患儿家属,打起精神,协助护理人员一同战胜疾病。在交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耐心倾听,详细、耐心的解答患儿家属提出的疑问,不要轻易打断家属的讲话,要学会接受和忍耐患儿及其家属的行为和习惯,倾听和了解患儿家属的感受,有困难要尽最大努力解决,通过细致、周到、贴心的服务赢得患儿的喜爱和患儿家属的信赖。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我院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患儿家属的好评和认可,护患纠纷发生率也明显下降,不仅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高,而且也密切了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的关系。

1.3 优质护理评价方法 本文使用护理质量考评表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根据儿科护理规范的内容设计调查项目,按照患者的满意程度,将患者满意度分为差、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4个标准。本文设计了186份满意度调查问卷,有效收回183份,收回率为98.39%,满意度调查的平均满意率为(满意患者总数/抽查患者总数)%,根据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实施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统计学处理过程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间的比较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P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结果 见表1。

3 讨 论

护理工作不仅使患者和医生的纽带,而且也是患者和护士的最好的沟通平台,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5]。护理工作面对的直接对象就是住院患者,最终目的就是让患者顺利、安然的接受和配合治疗,恢复身体健康。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只有患者感受最深、最真,患者的满意程度就直接反映了护理工作质量。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享受到专业、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能够让患者以一种愉快、积极的态度面对和接受治疗,也免去了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对患者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工作模式得到转变、建立了优质护理理念、学习和考核的实施等,帮助和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工作技能和主动的工作态度都得到了实现,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不仅顺应了时展,而且也满足了患者需求,有利于护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2,(07).

[2] 郑翠萍,邵玉红.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27).

[3] 赵冬梅,吴晓蔚,李霞.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04).

篇4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12月在儿科住院的14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实验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1~10岁。症状主要为小儿肺炎及支气管炎35例,手足口病2例,消化道综合征6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0例,川崎病3例,其他14例,病程7天,住院时间7~12天。对照组男36人,女34人;年龄1.2~10岁。症状主要为小儿肺炎及支气管炎36例,手足口病1例,消化道综合征8例,化脓性扁桃体炎8例,川崎病2例,其他15例,病程为7天,住院时间7~11.7天。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病程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精细化管理,并通过一系列表格收集相关统计数据。对照组根据原来住院部护理规程,采用常态化护理模式,同样通过相关表格收集相关统计数据。

2结果

实验组儿科护理工作效率有显著提高,未发生医疗过失行为,危重紧急病患抢救及时,并成功率高;在健康宣教及辅导评价方面、基础护理工作评价方面、病房服务环境方面和医嘱落实程度方面的满意度都显著提高,关键是在病患及家属中对整体优质护理工作方面的满意度综合评价中满意的总评价为97%。

3讨论

“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是本科室建立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工作内涵,以此为出发点,按照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本科室深入学习精细化管理理论,创建管理模型,以此为主导,对儿科病房的医护工作进行了深化、优化护理服务,以提高病患的满意度。结果显示,精细化管理在本科室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满意度94.57%),与相关文献报道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患者满意度在94%以上的结论相一致。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精”和“细”,其改变了基础护理工作中的“粗放型”工作习惯和工作氛围,体现出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力。

(1)我们首先做到目标明确。

第一步是落实责任制,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分管病人,每名责任护士对口管理定点病患,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进行综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让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医嘱落实及检查告知等让病患和家属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6%、95%、96%和93%,效果明显。

(2)加强护理制度和规范流程的建设。

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儿科病房中,实验组根据现有的规章制度流程,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和《临床护理实践规范(2011版)》等要求,通过结合精细化理论对其进行了重新规划、梳理及修正,制定了相关的执行标准和护理操作规程,让儿科病房护理工作做到“责任精细到人人,人人精细到岗位”。有了具体的管理目标、细化的管理流程、严格的评价反馈体系,从而为优质、全面、标准、安全的护理服务提供了保证。

(3)完善的人事激励评价机制。

篇5

本溪市金山医院儿科病房,辽宁本溪 11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及观察儿科输液患儿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根据输液患儿护理方式,将我院2013年7~12月418例输液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对照组在常规的护理方式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成份,观察及比较两组输液所取得的实效。结果 观察组输液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满意度及信任度分别为90.83%、85.59%、93.45,而对照组分别为64.55%、72.48%、78.84两组指标进行比较P<0.05且差异显著。指标监测情况观察组及时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静脉输液、使用敷料、敷贴更换及时率分别为84.28%、47.60%、89.52%,对照组分别为50.80%、22.22%、82.54%,经检验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结论 儿科输液患儿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保障输液工作的有效开展,值得在各级医疗单位推广。

[

关键词 ] 优质护理服务;儿科;输液;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37.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b)-0102-03

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因此,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已成为当今护理服务的新领域,研究的一项新课题。儿科作为医院特殊的科室必然离不开优质护理服务,尤其是静脉输液。有研究表明,由于患儿对输液的恐惧出现的紧张、哭闹等会严重影响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率,有时会造成相关的并发症产生[1]。笔者为了寻求最佳的输液护理方式,特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儿科输液患儿中,为患儿提供最佳最优质的护理,降低各种不良风险。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7~12月418例输液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式。对照组189例,男性101例,女性88例,平均年龄(4.19±1.98)岁,输液平均时间(1.58±0.25)h/例·d,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4例,下呼吸道感染39例,感染性腹泻58例,支气管哮喘25例,心肌炎6例,其他7例;观察组229例,男性124例,女性105例,平均年龄(4.32±2.05)岁,输液平均时间(1.44±0.37)h/例·d,其中上呼吸道63例,下呼吸道50例,感染性腹泻72例,支气管哮喘28例,心肌炎8例,其他,8例。两组输液患儿发生的疾病均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患儿性别、年龄、疾病谱及输液时间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输液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于治疗室内将药液准备齐全及核对后,带至患儿床旁,进行穿刺成功后调节滴速,固定,整理好物品,记录输液时间、输注药物等相关信息。观察组输液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式,包括:①输液前,首先,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创造优越舒适的输液环境,保证室内空气清新、空间宽敞明亮。其次,护理人员针对不同类型的患儿,采取鼓励、体贴、循序善诱等不同的方式,逐渐分散其注意力,患儿信任后及时进行处置及输液。哭闹的患儿,通过对家属的健康宣教,让家属配合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输液。②输液中,护理人员要语言温和,面带微笑;穿刺时动作要迅速、及时、准确。适当调整输液速度,定时巡视,观察其不适及不良反应等[2]。③输液完毕后,护理人员要面带微笑,拔针时要分散患儿注意力,动作轻柔。针头拔出后,叮嘱家属用棉签压住穿刺部位足够长的时间,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1.3 观察的项目及指标

自制表格及自行设计问卷,其内容包括输液患儿基本情况、护士巡查次数、敷贴的更换次数、家属的满意度及信任度等,并计算穿刺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记录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输液患儿满意度及信任度等情况比较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两组指标两两比较,其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输液患儿监测情况比较

两组输液患儿监测数据进行比较,观察组输液记录情况、敷料的及时使用及敷贴的及时更换均要好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儿科患者是个特殊群体,儿童的情绪很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和刺激,自控能力较差。因此,患儿在步入医院及输液环境时经常会产生恐惧、哭闹的情绪后,刺激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造成血管收缩,从而加大静脉穿刺的难度[3]。此外,医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儿科输液环境较差,人员较多,噪音大,家属及患儿在此环境下容易烦躁,这样也会给护理工作增加一定难度。所以,在患儿进行输液前、输液时给予患儿一定的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增加患儿及家属的满意,还能够得到患儿及家属的信任,患儿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及处置,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有效地满足了患儿及家属的要求[4]。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信任度及穿刺成功率分别达到了90.83%、85.59%、93.45%,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儿童患者中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儿输液及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陈清对儿科输液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行研究,发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期患者满意度高达93%,而笔者此次研究患者满意度为90.83%,基本与陈清的研究相一致[5]。此外,在患儿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对输液情况、敷料的使用及敷贴更换的及时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尤其是输液记录情况及敷贴的及时更换其率值达到了84.28%、89.52%,而对照组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不能及时记录患者输液情况,巡视次数明显下降,输液期间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以至出现事故及纠纷。因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加护理人员同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次数,保证了护理人员巡视次数,增加了护理人员观察时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起到了协同效应,有利于患儿的积极治疗。根据儿科输液的特点,结合患儿的需要,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之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落实,最大限度的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信任度及满意度,促进医院健康持续的发展[6-7]。因此,儿科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符合医疗发展的需要,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

[1] 王春香.静脉输液患儿的心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6):1033-1034.

[2] 陶丽蓉.儿科输液患儿100例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21-22.

[3] 尚银鸽.小儿输液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08,6(10):2667-2668.

[4] 吴玲.对儿科输液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1):72-73.

[5] 陈清.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1):103-104.

[6] 张宏玲,张彦.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9):212-214.

篇6

1.1细化注射护士健康教育内容本院将注射流程细化,将要交代的事项全部列入规范当中,比如:输液前需仔细核对患儿床位号、姓名、病历医嘱、医嘱日期、皮试,检查药液质量,查看患儿诊断、了解病情,评估心肺功能、药物过敏史。需告知患儿家属:所用药物名称、主要作用;配合固定患儿的方法;穿刺后抱孩子方法;指导其避免触碰穿刺部位;输液皮条保持垂直,避免扭曲等;告知输液室内有专人巡视,输液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联系护士等。

1.2儿科输液室安排专职巡诊护士[3],重视输液过程中患儿安全本院将巡视工作要求细化,如协助家属安置患儿,将输液瓶安全挂于输液架上;根据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调节滴速并记录;告知患儿家属所用药物名称及作用;疾病相关知识、安全及健康教育;指导其不可自行调节滴速,不能随意更改位置,如有不适及时联系护士;巡视过程中观察输液滴速、穿刺局部有无液体外渗、输入是否通畅,及时解决患儿输液过程中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巡诊护士责任制,一个巡诊护士负责两个输液厅,保证巡视到位。

1.3儿科输液室开展人性化服务,拉近护患距离本院开展了“大手牵小手,我们是朋友”系列活动,制作了精美的文化墙,有“勇敢之星”、“文明宝宝”、“宝宝给阿姨贴星星”等栏目,在日常开展激励输液及患儿选护士活动的基础上,每月组织“勇敢宝宝”及“文明宝宝”的评选以及“宝宝给阿姨贴星星”的互动评选活动,一方面是对勇敢面对输液的宝宝及讲文明懂礼貌宝宝的鼓励,同时对其他宝宝也起到榜样的作用;通过“宝宝给阿姨贴星星”活动,每月评选出服务态度好,穿刺技术高的护士,列入每月最佳护士评选条件之一,对护士也起到激励作用,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1.4组织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比试,深化穿刺技术及沟通规范操作比试本着全员大练兵的原则,要求将新制定的工作规范贯穿其中,科室护士踊跃参与,有近工作30年的老师,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大家都精心准备,从操作的准确度到动作的精美度,每个环节,每个动作,每句话,都经过反复推敲,通过操作比试,全体护士的操作水平及沟通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更好地服务于患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5设立健康教育园地,提高健康教育水平作者发现许多年轻父母缺乏育儿知识,小儿稍有不适,就手足无措,不会处理。在平时的工作中因为时间关系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也比较简单,为更好的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真正使患儿家长从中受益,本院成立了健康教育园地,开设了专门的输液厅,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中健康教育。针对疾病特点,每月一个主题,预先布置任务,分配给护士查找资料、备课制作成PPT,护士长审核内容。比如在秋季结合腹泻小儿多的特点,组织小儿腹泻健康教育,细化内容,指导饮食、生活、用药及预防知识等。针对感冒发热患儿讲解发热的原因,指导其如何测量及观察体温,在家中如何采取降温措施,如何护理发热患儿等。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一方面对患儿家长进行了教育,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同时护士自身也加强了学习,丰富了知识。

1.6弹性排班,满足患儿需要为最大程度满足患儿需要,尽最大努力减少输液等待时间。根据工作量特点,弹性安排人力,比如夏季输液患儿早晨较多,安排护士提前上班,缓解夜班工作压力,冬天患儿来院相对较晚,将人力重点安排在9:00以后,这样一方面方便了患儿,同时也相对缓解了护理人力不足的矛盾。

2结果

近2年来,儿科输液室通过开展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加强了护患交流,融洽了护患关系,营造了护患人性化合作氛围,护士通过对患儿的优质服务,不断学习,规范服务,提升技能,对患儿关爱多了,微笑多了,关心的话语多了;患儿家长也从优质护理的开展中得到了实惠,对护士的理解多了,尊重的话语多了,满意度也从88%提高到98%以上。

3小结

篇7

1.1一般资料

本科室为小儿消化内科,实际开放床位45张,注册护士15名,包括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3名,配备护理员2名。

1.2方法

由护理部专职人员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住院≥3天患儿每月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30份。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10条项目组成,内容包括入院介绍和接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护士是否经常到病房巡视、对责任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健康教育等。每个条目分5个选项:满意10分,较满意7分,一般5分,较不满意3分,不满意0分,满分100分。发放问卷时要求科里的护理人员回避,有认知能力的家长填写,当场回收,统计每月满意度得分,然后与开展优质护理前进行比较。

1.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举措

(1)转变思想观念。护理部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过程”高度重视,召开全院护士会议,详细解读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精神,住院病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强调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质是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供全程、全面、连续、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让每一位护士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2)实行责任小组包干式管理。开展“我的病人我负责”的小组责任包干制,将病区分成2组,每组设责任组长1名,组员2名。责任组长由主管护师担任,每天根据本组病人病情轻重及组员年资高低来分配所管病人数量,组长负责病情较重的患儿,并检查整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指导下级护士工作。每名责任护士包干患儿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实施治疗,交流沟通,健康指导等。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收集反馈信息,改进工作中的不足。责任小组要求组内互助,组间调配,确保护理安全。

(3)夯实基础护理。我院对护理员先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录用,并制定相关制度和职责。护理员每天协助护士做好晨晚间护理,主动为患儿修剪指甲,发现床单位有污渍随时更换,保持清洁、舒适。协助家长私人物品整理,归位放置。一日三餐送饭到床旁,提供开水到床头,出院时护送至电梯口。护理员工作时间要求不断巡视病房,保持病房整洁,同时为家长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4)提供全面易懂的健康教育。我科重新装订了常见疾病健康宣教手册,悬挂于每个病房内,以便家长随时取阅。全科医务人员通过网上查阅资料、积累的书本知识和临床经验,制作成PPT课件,每周2次在示教室集中宣教,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责任护士为每一位入院患儿建立健康教育评估单,内容包括:入院指导、安全告知、疾病指导、用药指导、检查指导、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根据病人病情转归、家长需求、陪护更换情况随时进行宣教,每隔2~3天复评宣教内容,对未掌握内容强化宣教。出院时做好出院后的复诊、活动及喂养指导,让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5)营造温馨氛围。我科采用了许多温馨的细节管理。如制作了温馨园地,供患儿张贴心愿纸,画画等。举行护患联谊活动,拉近彼此距离,融洽护患关系。放置便民箱,提供吸管、一次性杯子、笔、纸,万能充电器等物品,为患儿家长提供方便。病房内张贴患儿喜欢的卡通图画,护士主动购买儿童书籍、玩具,减少陌生感,使患儿有家的温馨感。

(6)节约非护理时间。加强医院后勤系统的支持,如供应室消毒物品的下放下收;总务科每月有专职人员来病房对公共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使用安全;药房送药至病房,对长期口服药用透明塑封袋包装,并贴上标签,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方便了护士的核对。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根据儿科病人特点设计表格式护理文书,以电子版形式书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病房为患儿提供服务。

(7)每月召开一次科务会议。讨论近期工作情况,听取大家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问题及时商讨,提出整改措施,共同改进,提高护理质量。对工作出色与受到家长提名表扬的护士,护士长在科务会上及时提出表扬,提高工作积极性。

1.4统计学处理使用

SPSS15.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开展优质护理前与开展优质护理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三、体会

3.1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开展优质护理后,保证了基础护理落实到位,床单位保持更清洁、舒适,病房的环境更整洁、安静、温馨。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儿及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患儿有什么变化,护士能及时地反馈给医生;家长有什么需求,护士能有效地解决。彼此的距离拉近了,患儿及家长也更依赖、信任护士,关系更融洽。反复、强化的健康教育,减轻了患儿尤其是家长的心里压力,增加了她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掌握了正确的育儿方法,更能积极配合治疗。

3.2开展优质护理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责任制护理使每一位护士认识到质量控制不是护理部、护士长个人的事,而是要落实到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工作中,护士自觉地将质量标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个个尽心尽职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责任制护理要求每位护士更重视专科知识的学习,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双翼,其中的任何一支不够丰满,腾飞的速度、高度就会受到影响。只有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3.3开展优质护理促进年轻护士快速成长

实行责任小组包干式管理后,责任组长对自身价值有更多认识,对本组护理质量的提高能发挥一定作用。而年轻护士也由以往功能制护理转变成责任制整体护理,要为患儿解决每一件事情,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进行循序渐进的健康宣教,迫使她们不断地去学习。在护理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责任组长的指导,不断累积工作经验。同时这种护理模式也提高了年轻护士的沟通技巧,当工作成绩赢得家长、同事、医生的认可时,增强了她们的责任感,工作积极性更高,形成了护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3.4开展优质护理护士职业认同感提升

护士职业认同感是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积极看法和情感,决定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里状态,开展优质护理后,护士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患儿及家长的认可和尊重,融洽的护患关系使护士工作更加主动。同时也认识到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了责任心和竞争意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业务知识学习有了原动力,更能积极主动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学习,能自信地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儿科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the medical service for patients with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Methods 124 children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62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62 cases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of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quality.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nursing satisfaction parents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aged 98%,nursing quality examination score of 93.1.Conclusio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are services,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to meet the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with satisfaction.

Key words: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Degree of satisfaction;Pediatric nursing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希望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因此,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儿科应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实施优质规范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了2011年6月~2013年9月本院儿科的住院患儿124例,其中男70例,女54例,年龄10个月~6岁,平均(4.7±1.8)岁,病程4d~2个月。将所有患儿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62例,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显示不具有显著性,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组的患儿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2.1为患儿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多数患儿一进到医院就对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往往表现出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从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应为患儿营建一个温馨的住院环境,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为其布置特殊的病房,病房内物品及陈设尽量与患儿的心理相符合,在摆放绿色植物和鲜花的同时,可为患儿提供不同的玩具,让患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可以进行玩耍。同时墙壁可选用浅粉色并粘贴患儿喜欢的卡通漫画,使患儿对病房内的环境充满喜悦感,患儿用的被褥改变以往的白色,尽量使用各种花色的面料,以消除患儿的害怕心理,有一种家的感觉。另外,护士的服装业改为粉色,使患儿不再对穿白大褂的护士产生畏惧感。病房内的电视可随时为患儿播放不同的动画片,使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放松心情。

1.2.2健全完善和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各项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化,从而使得护理工作在整体上逐步实现规划化、标准化。在平时的工作中,护理人员的每项工作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将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工作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儿科中的各项质量标准、工作流程等进行细化,从而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2.3定期培训,强化学习,提高护理操作技术作为一名儿科的护理人员应在平时不断学习专业的护理知识,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使得科内的每一位护理人员都享受到学习的机会,使其掌握新知识,学习新理念,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每月对专业的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知识考核,成绩优者给予奖励与表彰,从而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并根据科室内的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示范,以不断提高患儿静脉穿刺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2],从而激发了护理人员努力工作的热情,不断展现出自身的优点,为患儿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1.2.4提高护士职业素质,规范护理服务作为一名护士首先应具备精湛的技术,同时还应有一颗爱心,能够真心为患儿服务,将全部的心思投入到患儿身上。在儿科病房中,护士与其接触的时间最长,护士的言行举止对患儿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护士应保持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仪表、语言上都应得体,且要注意礼节,对于患儿家属提出的疑问应耐心地予以解答;注意平时的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主动去关心患儿,多给予微笑,多抚摸,多夸奖,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要有耐心,尤其在患儿哭闹时应从各方面找原因,并不时地使用玩具逗其开心;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应主动为其讲故事,耐心地询问患儿心中的需求,并尽量地予以满足,拉近与患儿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3],与患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赢得患儿的信任,使其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

1.2.5提高服务意识,转变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始终以患儿为中心,将这种理念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从而为患儿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转变以往被动服务的状态,主动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服务,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了解其不同的需求,用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增进护患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4],同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不断完善护理服务。

1.2.6建立护理层级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基础护理实施到位在科室内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根据护士的级别、资质等进行分级管理,分别分为主管组长、主管护士及分管护士,按照护理职责进行逐级管理。主管护士对于所负责的患儿提供全程、不间断的护理服务,保证每位患儿均有护理人员的监管,并在护士的护理下不断康复。

1.2.7提供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 ①做好儿童的教育宣传工作,在每个病房内设有宣传架,上面可摆放多种报纸及健康教育资料,以供患儿家属的阅读;病房及走廊内的墙壁上可张贴或手绘各种形式的宣传资料,或是漫画,或是不同形状的文字,颜色多种多样,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增强其观看的兴趣;②制订健康教育宣传卡,卡上的内容包括:相关疾病的简单介绍、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等,将卡片发放到患儿及家属的手中,并进行阅读指导,做好解释工作,即对于患儿及其家属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予以解释,以使他们掌握更多的预防疾病的知识;③进行集体的沟通与交流,就患儿的疾病组织家属进行沟通、讨论,从而提高他们对疾病预防的意识[5]。

1.2.8绩效考核,实施护士奖金分配在科内实施全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并进行奖金分配,绩效考核主要包括护理工作质量、工作量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以上几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比赛,并建立一个考核登记表,实施奖励制度。奖惩以护士长、主管组长巡查记录为准。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并采用调查的方式总结护理满意度,从而分析护理质量。满意情况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统一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并进行χ2检验,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若P

2 结果

2.1两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中患儿及家属非常满意28例(45.1%),满意22例(35.4%),平均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中患儿及家属非常满意24例(38.7%),满意17例(27.4%),平均满意度为6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理质量考核成绩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平均考核分数为(93.1±1.7)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分数为(85.4±2.3)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儿科属于一个特殊的科室,其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工作量大且具有一定的难度。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服务理念为以患者为中心,做好患者各方面的护理工作。尤其对于儿童、老年等特殊群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十分必要的。在儿科的具体护理服务中,各医院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患儿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满足患儿的身心需求[6]。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转变以往的服务观念,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在平时不断努力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极大地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认真完成每一项护理操作,主动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针对患儿的情况实施有个性化的护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将护理差错降到最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平均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的66.1%,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为(93.1±1.7)分,高于对照组的(85.4±2.3)分,由此可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儿科基础护理的质量,激发护士以最好的工作态度和最佳的技术水平投入工作,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艳.亲情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071-1072.

[2]孙亚林.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0):3924-3925.

[3]安海燕.绩效奖金考核管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85-2087.

[4]黄慧根,陈凌,黄红友,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10-311.

篇9

关键词:优质护理措施;儿科院内感染;降低效果分析

院内感染指的是患者在入院之前没有感染发病,而是在医院治疗时新出现的感染性疾病,并且不包括患者在入院前就有的潜伏期感染疾病。患者的院内感染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项目之一,院内感染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对于治疗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安全也造成一定的威胁。优质护理服务是基于临床护理提出的新型护理方法,其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要加强基础护理,还要对护理人员实行护理责任制,从护理专业的角度出发,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1]。儿科院内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区,因此对儿科进行降低感染护理非常重要。本文研究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12月收治的儿科患者2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按照护理时间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选入标准:患儿均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并且患儿在入院前没有感染疾病。男145例,女115例,患儿年龄2个月~11岁,两组参与实验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不纳入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中。同时,对两组患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最终P>0.05符合临床对比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基础护理,护士要向家属讲述医院管理的基本制度,并且进行安全教育,保持病房内的干净、舒适,若是呼吸系统高发疾病的时节,要对空气进行消毒。患儿在入院后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要采集标本进行检验,感染的患儿要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对患儿的日常进行教育,并且详细的记录。实验组在对照组患儿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要转变护理的观念,转为责任制护理,对于患儿治疗期间加强管理,在护理的各个环节之间加强护理,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护士要结合儿科感染疾病的特点和护理基础要求,观察患儿的各项指标,强化口腔、皮肤、引流管、留置管等护理,从而减少院内感染的途径[2]。护士要采用温和的语气安抚患儿,一般来说儿科患者的起病急,病情恶化快,患儿年纪小,不易配合治疗,因此要提升护士人员的沟通能力,从而减少医患之间的纠纷。护士要理解家属焦急的心情,详细的告知患儿疾病的治疗方法,让家属配合治疗[3]。护士要定期的对患儿的各项生活用品进行采样检测,严格洗手,减少病菌的传播。

1.3护理效果评价 医生要仔细观察患儿的感染情况,对于患儿出现的感染病例详细的记录,主要包括患儿基本信息、感染情况、主治医生等,并且经由院内专职人员检查核实。

1.4统计学方法 行SPSS17.0对儿科所得数据进行检验,将感染发生率用[n(%)]表示,患儿感染率采用χ2检验,并且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感染率为6.9%,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7.5,实验组患儿的感染率要少于对照组(P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将人文化的护理观念应用到患者的护理中,为患者提供基础、专业的人性化护理,并且加强对患者的交流,提升医患之间的关系[4]。在护理中要采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包括护理行为,护理态度、语言等,对患者的生活、病情、用药、恢复指导等进行护理,从而减少患者出现意外情况,应用在降低儿科院内感染情况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在优质护理服务中,要以患儿为护理中心,并且加强各个环节中的护理,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患儿的年龄不同,在护理中要根据患儿的理解能力,采用患儿易懂的语言、温和的语气进行护理。对患儿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家属了解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不要让患儿在病房内大小便、随地吐痰等,对患儿的日常物品进行清洁,保持病房内的通风,严格的进行消毒和采样检测。护士要及时的发现易感传染源,减少病菌的传播途径,避免易感患儿感染上疾病。

综上所述,在儿科院内预防感染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患儿感染的情况减少,医患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提升,护理意义积极,可以在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付晓荣,贾鲲鹏.浅谈儿科院内感染控制[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6(6):536.

[2]缪大宏,张小鸥,全和和.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1:2011-2013.

篇10

【摘要】该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儿科陪护家属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服务的认知情况。方法论文以自行设计的优质服务认知调查问卷对500例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知识技能、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在陪护家属与护理人员认知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儿科陪护家属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服务的认知上有共同的观点,也有其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优质服务;陪护家属;护理人员;护理管理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1],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客观上对医护人员的质量、效果、及时性、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病人尽可能在生理、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是我们护理服务的根本目标[2]。儿科护理具有高风险、高负荷、繁琐等特点。患儿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不能准确或是根本不会主诉。我们对儿科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进行了一次优质服务认知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自2010年1-12月在我院救治和住院超过7 d二级护理以上的250名患儿家属,患儿年龄0-14岁。纳入条件:患儿的主要照顾者,年龄21-70岁,其中男102人,女148人。学历:研究生2例,本科35例,大专129例,中学76例,小学8例;同时,选择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250名,其中男4名,女246名,年龄18-54岁;本科98名, 大专122名,中专30名。

1. 2方法自行设计优质服务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将代表优质服务的项目分5个主题共20项。调查前,先使研究对象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遵循自愿的原则,由研究组成员亲自发放问卷,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对不能自己答卷的家属,由调查者一对一提问后书面记录,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 3统计学方法收集的问卷由研究组成员从研究对象的答案中找出代表优质服务的项目术语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和百分率的计数,优质服务项目主题总百分率为各项的总数占所调查优质服务项目总人数的百分比,统计学采用U检验。

2结果

优质服务主题技术操作、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认知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 1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理论及技术操作考核成绩61. 5%以上的陪护家属和53. 0%以上的护理人员均认为技术强和护士工作认真负责是作为一个合格护士最基本的条件,在护士操作轻快准和良好职业道德两方面,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认知差异较大。分析原因可能

表1陪护家属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比较[人(% )]

为:目前临床护理人员短缺,聘用护士越来越多,他们对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加之护理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时间连续性强、服务要求细[3],疲劳的身躯使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极少,繁重的工作使个别护士操作忙乱、动作不轻柔,甚至用呼叫器找病人或家属,影响其他病人休息,病人也认为是对他们不尊重的表现。

3. 2有针对性做好健康教育,强化告知,可以减少医疗纠纷

从表1可知,健康教育在家属和护士之间的认知上不一致。随着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保健,尤其是初为人父母者,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小孩患了什么病、治疗方法及效果、各种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疾病康复知识的获得等,虽然医生能解释主要的病情,但许多家长想了解的知识是通过护士解答、宣教或经过护士把信息传递给医生来解决,而护士本身掌握的知识不全面,水平不够,不敢盲目解答或担心医护回答不一致,引起护患纠纷。由于护士自身素质原因及健康教育宣教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还存在宣教流于形式、能力不够、临床护理人员不充足等问题。所以,护士要精通业务,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观察病情并发现病情变化。儿科是“哑巴科”,许多患儿是有口难言,一切的病情有待于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所以护士要善于观察,及时地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做出精确判断,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使患儿能转危为安[4]。及时化解不满意,拓展同社会公众的沟通,努力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3人性化管理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士是与患儿及家属接触、交往、沟通最多的人,护士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护理效果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当今就医者可直接根据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价格选择医院的形势下,我们应更加重视医院的服务态度,对患儿态度和蔼、有耐心,尤其是护士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精神,让家属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34. 5%的病人认为护士不怕脏、累、烦就是优质护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士的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专业技术水平、服务的硬件设施、护士素质和服务态度等也是满意度评估的因素[5]。虽然总体满意度为85%,达到了三级医院的要求,但在某些方面仍然需进一步改善。例如:护士在为患儿提供方便、护理操作前后告知、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耐心的满意度构成比相对偏低。因此,需要继续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其内化为护士的自觉行为。

3. 4对患儿的关爱与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爱不同于亲情之爱和世俗之爱,是一种职业之爱[5],许多护士不安心儿科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家属难缠,易受气,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前呼后拥,就怕孩子遭罪。护士一针没扎到血管,家属张口就骂,认为你是在练手艺,不负责任,不当一回事。护士不但难受、憋闷,还不能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持平衡心态,多从患儿父母角度看待他们,理解他们的心情,要采用宽容与忍耐的态度,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其次,要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要多说“对不起”,使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与过激行为的发生。

3. 5医疗质量强调最终的业绩数据,而服务强调病人的感受对护理质量重要程度的认同差异进行了调查,病人、护士、医生对评价护理质量内容重要程度总体认同存在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护理质量观。而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家属和护士对患儿在住院期间的各种感受已达成共识,如一些护士能意识到“管一个患儿就是交一个朋友”;护理管理者力争改变病房环境,设立家庭化病房;追求“让医生满意,家属放心,患儿舍不得出院”的护理境界。可见,患儿感受最多的是优质护理带来的感受。

总之,在现代护理以人为本、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今天,护理人员只有用充满和善与关切的语言、热情的服务态度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患儿沟通,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能会相互交流真感情,把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化作一份关爱、一份理解、一种智慧融入患儿的生命情感里,把护士职业的品质、性格、思想、理想、情感、智慧用自己的语言、行动体现在护理过程中,才能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增加护士间的合作意识,提升护士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全面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实现医患双赢,使医院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扩展[6]。

参考文献

[1]方贵蓉.量化考核在急诊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 2008, 22(1B)∶166-167.

[2]许佩珍.提倡感受型服务对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2009, 6(10)∶65.

[3]贺美玲,许艳玲,韩美英.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12)∶34-35.

[4]樊静.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5)∶1 085-1 086.

[5]陈泽红,陈玉英,李雪雁,等.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