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营销营销策划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市场营销营销策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我国婚庆旅游发展现状
婚庆旅游从狭义上讲,是以结婚旅游为主的旅游。它是区别于一般观光度假旅游,以婚庆为目的,把婚礼策划、服务、婚龄纪念和旅游服务结合到一起的一项复合型旅游产品。婚礼设计、执行,接待来宾、度假等婚庆活动都包括在婚庆旅游范围内。根据我国婚姻产业报告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有1327.4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因婚姻产生的消费总额高达1.3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4%左右。新人结婚时,大概31%的个人存款用于婚庆消费。婚庆消费拉动了珠宝首饰、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宴和婚庆旅游等将近43个关联行业的发展。其中,67.66%的新人安排蜜月旅游。而在美国、欧洲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有90%左右的新婚夫妇选择蜜月旅游,选择出国度蜜月的比率分别是68%、85%、88%。我国的蜜月旅游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可开发空间。蜜月旅游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市场需求量很大,市场前景也十分可观。2006年,电视剧《金婚》的热播,使全国熟知了婚龄的说法,从而也掀起了人们对婚龄纪念旅游活动的热潮。越来越多的旅游机构开始把旅游产品和婚庆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开发。由于婚庆旅游产品比其他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强,旅游机构在婚庆旅游活动开发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旅游机构对婚庆旅游产品的开发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此婚庆旅游产品特色性不强,没有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
二、婚庆旅游产品分类及特点
婚庆旅游产品主要指依托新婚蜜月游和婚龄纪念游开展的婚典仪式、婚庆纪念、婚庆节事以及观光度假等旅游产品。婚典仪式包括,集体婚礼、民族婚礼、草坪婚礼、水上婚礼、风景名胜区婚礼等,如湖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谢娜和著名歌手张杰的婚礼,2011年9月他们在云南香格里拉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婚庆纪念游指已婚夫妇结婚周年纪念游,包括纪念晚宴、纪念活动。婚庆节事指以婚庆旅游为主题而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如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万达百货珠宝婚庆节。观光度假由指针对新婚夫妇、婚龄纪念夫妇开发的蜜月游、金婚游、夕阳游。婚庆旅游产品拥有普通旅游产品的所有特征,但与普通旅游产品不同的是婚庆旅游产品对参与婚庆旅游的游客而言的唯一性。这种唯一性使婚庆旅游游客对婚庆旅游产品的要求极高,使婚庆旅游具有消费水平高、对旅游目的地资源要求高、对相关服务部门服务要求高、季节性强等特点。
1.婚庆旅游消费水平高。结婚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大事,为了在新婚蜜月期间享受二人世界的幸福和快乐,也为了在彼此心里留下永久而美好的回忆,大部分人新人将31%的积蓄用在了婚庆上。因此对于不惜重金操办婚礼的婚庆旅游者来说,他们对婚庆旅游的价格不是十分敏感。当前旅游机构推出的婚庆旅游产品大部分是豪华团、高档路线。在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没有变化的前提下,旅游机构对婚庆旅游进行了文化提升和创意包装,从而使婚庆旅游产品的价格空间逐渐被放大。如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平时5天4夜的千元地接旅游产品,经过旅游机构的创意包装成为每对报价8000元的集体婚礼旅游产品。虽然婚庆旅游价格不菲,但仍然吸引着很多婚庆旅游者。
2.婚庆旅游对旅游目的地资源要求高。婚庆旅游者通常要求选择浪漫色彩浓、基础设施良好的旅游目的地。为了满足婚庆旅游者的要求,旅游机构一般都向婚庆旅游者推荐国内外浪漫氛围较好,旅游交通便捷,住宿设施、餐饮、通信设施较好,旅游救援服务体系较完善的景区。在国内有举办“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的浪漫之都三亚,有“亚洲婚庆旅游文化基地”之称的四川成都。在国外有“情侣蜜月天堂”之称的美国夏威夷,有“百塔之城”爱情古城捷克布拉格,有承载神仙神话故事的韩国济州岛,有浪漫之都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等。
3.婚庆旅游对服务质量要求高。婚庆旅游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新婚夫妇、婚龄纪念夫妇,因此婚庆旅游对他们来说是人生中最浪漫和温馨的时刻。婚庆旅游过程留下的深刻记忆将是他们生活的又一个美好的开端,所以旅游机构在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的设计上要注重浪漫、温馨、时尚性。旅游机构要针对不能年龄段的婚庆旅游者设计不同的旅游产品。如针对年轻人喜欢挑战、刺激的性格,可以设计登山、潜水、汽艇、攀岩等旅游产品;很对老年人身体素质不易做剧烈运动的特点,可以设计品茗、夕阳漫步、老歌、老电影回放等旅游产品。
4.婚庆旅游季节性强。婚庆旅游的景区是婚前旅游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婚庆旅游者的婚庆活动体验场所。一般而言,婚庆旅游的旺季也恰好是旅游的旺季。因此景区内游客的数量会严重影响到婚庆旅游者的体验舒适度。2007年,我国对假期制度进行了改革,假期变得更加分散。婚庆旅游者由于受到假期零散和工作时间的限制,不得不避开假期旅游高峰,另选婚庆旅游时间。另外由于婚庆旅游景区不同,季节环境景观也截然不同,因此大部分婚庆旅游者会选择最适宜度假的季节前往婚庆旅游目的地。
三、我国婚庆旅游市场细分化
市场细分化又称为市场分割和市场划分,是指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差异性,把市场划分为若干个更加细小的市场。企业根据细分市场,针对不同消费者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使企业利润最大化成为可能。旅游机构由于自身资源实力有限,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婚庆旅游产品。为了使现有资源能够合理有效利用,旅游机构必须要进行市场细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有利可图的目标细分市场。
1.新婚蜜月游细分市场。随着我国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婚后去蜜月旅游。据统计2013年全国有1327.4万对新人登记结婚。新人中,青年人人数最多。青年人活泼好动,追求浪漫和新奇事物的思想促使他们通常会选择蜜月旅游。我国每年结婚登记的数量和新人的消费偏好决定了婚庆旅游市场中新婚蜜月旅游有巨大的可开发潜力。
2.婚龄纪念游细分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逐渐在发生变化,特别是中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我国中老年人传统的观念里“子女第一,自己第二”,“积蓄第一,消费第二”,然而《金婚》、《金婚•风雨情》、《父母爱情》等一系列电视剧的热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婚龄纪念。中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开始向高品质、多元化方向发展,他们把闲暇时间和部分积蓄用来享受晚年的幸福和快乐的追求上,重温青春的温馨。另外,越来越多的子女选择以安排父母婚龄纪念游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希望父母能够享受天伦之乐,在开心和幸福中度过余生。因此婚龄纪念游也是婚庆旅游市场中具有巨大潜力的细分市场。
四、营销策略分析
1.整合营销婚庆旅游产品完善婚庆旅游服务一体化服务。婚庆旅游是旅游新的产品形式之一,涉及到婚庆服务、旅游服务等多个服务部门,因此婚庆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要走整合营销的道路。整合营销是指联合产品价值链上所有的企业和部门为顾客共同服务。婚庆旅游整合营销其核心就是以婚庆旅游者为中心,以旅行社和相关各部门联合出发开展各项服务工作。旅游机构可以联合婚庆公司、景区、酒店等相关部门共同打造浪漫的婚庆旅游产品,从而为婚庆旅游者提供完美、协调的婚庆服务。结婚时人生大事,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所有的事情新人都要亲力亲为,结果本应该享受喜悦和幸福的新人被各种繁杂的事情弄得身心疲惫。因此完善婚庆旅游一体化服务,能够使新人身心解放,获得更宽松和轻松的婚礼感觉。婚庆旅游服务一体化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和选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在国内外蜜月游,婚庆旅游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婚庆旅游服务一体化不仅代替新人解决了各种烦琐的问题,而且对于旅游机构和婚庆公司、酒店等相关部门节约了成本和资源,使各个部门能够资源共享,提高竞争力。
2.设计婚庆旅游路线,提升婚庆旅游品质与价值。按照市场细分化原则,婚庆旅游服务机构应该根据婚庆旅游者的年龄、家庭条件、教育背景、生活消费水平和理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婚庆旅游路线和产品,以满足各个阶层婚庆旅游者的选择。婚庆旅游的游客明显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游客,婚庆旅游基本上婚庆夫妇出游,不会参与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团队游。因此在设计婚庆旅游路线时,不仅要设计不同性质的婚庆旅游路线,如“新婚蜜月游”、“婚龄庆典游”、“夕阳红专列游”;而且还要对同一性质的婚庆旅游路线进行价格、消费水准做出不同程度的区分,以便丰富婚庆旅游地旅游活动的层次,来满足不同阶层婚庆旅游者的需求。以“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举办地三亚为例,举办方设计了:传统节庆婚庆游,如二月二龙抬头、黎族和苗族的三月三,七夕戏水节;影视作品情节体验婚庆游,如电影作品《非诚勿扰II》中“情迷小月湾”。这些旅游路线和产品的设计不仅针对不同需求的婚庆旅游者设计了不同的婚庆路线,同时还提升了婚庆旅游的品质和价值,能够给婚庆旅游者一次毕生难忘的体验美好的机会。
3.强化营销传播手段。当前人们的婚庆旅游意识还很薄弱,因此旅游机构应加大对婚庆旅游的宣传和营销力度。传统的营销手段包括电视、杂志、报纸等纸质媒体的广告,以及公共事件和公共关系营销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旅游机构应该强化互联网营销和自媒体营销等手段。越来越多的年轻拥有移动互联网设备,和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因此利用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营销,不仅降低了营销成本,而且能够扩大目标客户群。如山西宝华国旅2014年6月28日举办的“以爱的名义出发———蜜月国际旅游节”,就是在利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结合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营销,吸引了大批客人前去咨询。另外还要加强婚庆旅游展览会等现代化旅游营销传播手段。如举办“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的三亚,不断开展业界交流,扩大合作,通过婚庆旅游展会使三亚作为一个婚庆旅游胜地的形象深入人心。
篇2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经济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贸易往来频繁,改变了当前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对促进市场结构改革,提升人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大力开展市场化改革,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贡献巨大的力量,以便促进进入机构的良好发展,提升金融盈利水平,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充分展现出利率市场化优势,解决利率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结构发展形式进行调整,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
一、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一)改善利率结构体系
利率结构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形式,对强化市场发展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利率化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现有市场的特殊性,加强对利率市场的控制,明确利率市场发展结构,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合理构建利率市场发展渠道,确保利率市场运行的合理性,强化利率市场发展,提升利率市场应用价值。在传统的理论市场存款中,通常会出现利率为零或者利率倒挂现象的出现,造成利率发展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影响着货币市场政策应用结构,无法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对利率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针对利率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利率市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利率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阻碍,加强对利率市场的控制能力,为利率市场的发展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金融市场机制
加强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对促进货币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发展机制进行了解,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要求,对货币形式进行积极调整,强化资本市场应用能力,对资本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充分展现出利率化市场的发展优势,强化对利率市场的控制化智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控制作用。由于拆借市场存在主体不明确和市场交易规模小等情况,需要对价格信息进行及时的调整,完善市场发展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对商业银行的现有资金进行合理调整,充分发挥银行资金调节的重要作用,完善金融市场发展体系。
(三)调整货币政策形式
利率化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性,为了确保利率化市场的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对市场发展形式进行不断调整,强化市场控制能力,完善市场发展形势,展现出货币市场的发展特征。利率市场化的出现,给货币市场的正常效力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利率化市场展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出现延迟货币政策,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对货币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展现出后续干扰形式的作用,了解更多货币决策环节,延长货币政策的时间,降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二、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促进经济体制合理运行
要想促进经济市场发展,需要强化利率改革,将利率改革作为利率改革作为重要的应用基础,充分展现出经济机构体系和利率发展形式之间的重要作用,强化金融市场的应用能力,确保金融市场和资金市场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金融市场发展为基准,加强对价格形势的控制和发展。利率化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整体干预,确保市场发展形式的规范性,强化货币政策应用能力,对利率化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解决资本化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取得良好的发展和设计效果。
(二)强化宏观控制能力
通货膨胀是经济市场发展中的一种状态,影响着利率的发展形式和管理制度,需要强化对利率市场化的宏观控制能力,制定出合理的利率管制结构,确保利率市场的持续发展。但是利率化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管控不当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利率市场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和上升情况。因此,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强化市场主体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市场利率的平稳,需要强化宏观控制职能,对现有的市场利率进行调整和优化,展现出设计形式的优越性。
(三)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在现有的利率市场发展中,没有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行及时合理的控制,导致资本市场在发展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给资源的合理应用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基础控制和应用功能的有效实施,需要对利率市场发展形式进行进一步调整,展现出利率市场对经济市场发展的引导性作用,对利率市场整个发展阶段进行控制,发挥货币政策的最大化作用,对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满足经济结构发展要求,促进结构体系产业升级。
三、结论
利率化市场是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循序渐进的发展形式。利率化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现有的应用形式呈现出较多的问题,为了确保利率化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对发展中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经济结构形式的合理性,强化应用职能,展现出经济结构形式对应用介质造成的影响,加强对经济体系的合理化控制。
参考文献:
[1]兰璇.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
[2]刘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3]刘莉.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旅游从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增长。但是我们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企业对我们的学生持怀疑态度,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大多数觉得我们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欠缺,我们的学生去了企业后往往不能直接上岗,必须经过企业的继续教育培训后才能上岗。因此,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塑造和培养旅游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已经迫在眉睫。笔者认为要想决定这个问题,只有进行职业相关的课程开发,即建立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开发。“学习领域”――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正是这一符合职业活动规律的课程开发模式。
学习领域是理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它是“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通过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描述的课题单元”。据此,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至少包括三项内容,即职业描述、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时间安排。这些内容应该包括实现该专业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是通过学习领域来完成的。一个学习领域由描述职业能力的学习目标和描述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所构成, 同时包含相应的学习时间。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 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的学习领域的学习, 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行动导向教学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实现,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程定位
《旅游市场营销》是导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市场营销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营销理念、掌握实用的旅游营销手段与方法,具备旅游市场营销策划能力,为旅游相关企业的产品服务开发与调整、旅游市场调研以及促销、沟通工作打下坚实的任职基础。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想
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确立了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即:在行业专家和教育理论专家的指导下,以旅游市场营销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基于旅游营销计划制定的工作顺序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以岗位技能及标准、行业规范及标准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要内容,设计了4大工作任务11个子工作任务训练项目的教学内容。
2.课时分配
3 制定营销组合策略
三、课程考核
(一)《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考核及方式说明
学生的成绩评定以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为指导,以评奖激励为手段,主要根据理论认知的掌握(为总结性考核,占60%)、考勤(10%),课堂讨论的参与度(20%)、作业、实践报告(10%)等四方面构成。除理论认知和考勤外,其他两部分的考核要遵循态度与业绩兼顾、规范与创新兼顾的原则,必要时可吸收合作企业的评价意见,做到客观公平。
(二)《旅游市场营销》过程考核说明
1.理论知识的掌握以试卷形式考核,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等;
2.考勤及课堂讨论的参与度考核的依据是平时学生的上课出状况、回答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及正确率;
3.作业、实践报告是指每个教学单元要求学生完成的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报告,市场营销组合方案及市场营销计划书等作业。以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给予成绩。
四、课程具体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创新
教师要改变以前老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弊端在于:一切为了应试,关注于对知识点的灌输,对考点的背诵。由于没有和实践相结合,没有任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都空洞而宽泛,很少有细节能力和品质保障。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仿真训练、实地操作、“体验式”教学、“融入式”教学等方法。同时,利用师资优势,积极推行双语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篇4
20xx旅游社旅游营销策划方案范文1一:前言:
歌乐山风景区是重庆市重点风景名胜区,规模和接待能力都在重庆旅游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重庆旅游市场火暴的最近几年中,歌乐山风景区却显得没那么强劲。在重庆崛起,人均收入急增的宏观形势下,各旅游点加快了市场化运作,从而加快发展的脚步。歌乐山风景区也应该重新寻找有效的营销策略,在未来几年内甚至更加长远的时间里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行业特点和消费趋势分析
旅游已经从最初的集中化消费变成今天的普遍型消费,其经济效益日渐巨增。(20xx年的中国旅游市场情况)
国内旅游人数
21亿人次,比20xx年增长幅度为10.6%
国内旅游收入
1.26万亿元,比20xx年增长23.5%。
入境旅游人数
1.34亿人次,比20xx年增长幅度为5.8%;
出境旅游人数
5739万人次,比20xx年增长幅度为20.4%;
全国旅游业总收入
1.57万亿元,比20xx年增长幅度为21.7%。
据专家分析预测:
(一)今后旅游消费市场的趋势将变为以自行旅游为主体,市场转向多元化,主题细分越来越明显,消费者越玩越转。而旅游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同样重要。
(二)近距离和农村旅游高增长,特别是三农政策的出台,加速了城镇化建设,推动了消费,但同时这部分消费增长不如消费人数的增长。
(三)出境游继续增长。
(四)特色旅游将继续成为亮点。
按正常的经济规律,旅游业的发展必随着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而进步。旅游这一迅速前进的行业必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经济角色。
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重庆市在国家提出西部崛起的政策之后,经济得到飞快发展。20xx年,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7532元。
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重庆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经济实力大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文化观念的改变。他们对时尚的敏感度也越来越高,从前把旅游当成奢侈消费,渴望但不可及,现在则把旅游当成一种经历,挑战,享受自我。
重庆文化氛围总体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保守,对新鲜事物的尝试决心不够,同时对消费计算比较精细。
在重庆市,还是一红色旅游为主,歌乐山附近的旅游景区是重庆市民经常游玩的地方。可是经观察发现,歌乐山旅游景区的空间较小,而且设施简单陈旧,经常出入的是老人,小孩子,而且并不能给人以特别的体验。而瓷器口风景区距离相对较近,属于文化资源,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严肃单调,同样也缺乏自由娱乐的空间。所以,在节假日,重庆实在是一个没什么好玩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渴望挑战,追求个性,敢于释放自我的年轻群体。
红色旅游在重庆得到政府的更大支持。红岩魂纪念馆等革命景点,与重庆的历史有着很多契合点,增加了他们的关注点。
2:微观环境分析
在消费者和旅游景点的中间环节上,旅行社往往扮演着专业桥梁角色。旅行社普遍存在的诚信问题使得部分消费者无法获得旅游渠道。 学校往往处于安全考虑,禁止学生自行组织旅游,也抑制了一部分潜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季节变化影响消费者出行次数,在重庆,晴朗的天气比较少,所以在下雨天旅游人数比较少,在天气较好的时候人数比较多。
3.市场概况
根据调查显示,重庆市民在5年内每人出游3次以上者达到52%,以重庆人口2389万算。5年内出游次数为345052%=702(万次)。其中还不包括人口结构,消费能力等因素带来的变化。
重庆旅游业发展迅速,20xx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057.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0.02亿元。
未来几年内增长速度依然不减,可以说市场是巨大的,前景也很广阔。
4,总结:
我们的机会随着重庆市学生群体人数的增长和社会经济收入的增长而增加。而梅岭在年轻群体特别是学生中,已经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我们并没有很好的针对这块市场来规划,广泛的争取消费者和宣传自己,使得产品信息显得表面化。
六:我们的机会SWOT分析
在重庆市,很难找到一个短距离内兼顾接近自然和自我体验娱乐的场所。歌乐山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宽广的空间正好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地方。
优势: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空间,交通方便,接待游客能力特别是短距离路线空间巨大,团体和个人都适合游玩。游玩项目有一定的刺激和挑战性,游客自我体验度较高。
劣势:特点不鲜明,比起瓷器口的文化,歌乐山显得比较模糊笼统。景点范围广,内部管理相对协调程度较低。
机会:在经济日渐增长的宏观形势下,旅游消费也随之提高。旅游行业正受到政府大力支持。年轻群体数量的增长,对短距离旅游的刺激较大。旅游趋势走向主题细分越来越专,旅游体验越来越个性化。而在重庆市旅游市场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中,歌乐山有机会寻找突破口,拉动经济效益的提高。
威胁:来自行业内竞争对手的竞争。消费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对消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消费结构的变化则影响大众旅游需求的转移。 机会和问题:通过历年的经营数据表明,重庆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是大中专学生和部分走入社会的年轻一族。而这一群体的旅游需求并未得到很好的满足,市场潜力很大。为了挖掘这部分主力市场而又不失去剩下的消费群体,我们的定位应该在释放活力,亲近自然,主要功能是给年轻群体提供一个追求体验,自我释放,寻求挑战的自然空间,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一个在短距离接近自然,休闲娱乐的环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建立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印象,强化受众对景点的认知,与其他景点形成明显差异化。
七:整合营销策略
1,STP分析
(1)市场细分
虽然旅游整体市场增长迅速,但同时个性程度也在增加。旅游市场区隔化形成趋势增强。在重庆旅游市场,高收入个人或者集体的变化对中低端旅游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价格浮动对消费者的经济实力要求不高。在中低收入层,消费观念改变带来的不一定是消费行为,他们渴望的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实现他们的欲望。
20xx旅游社旅游营销策划方案范文2前言:20xx年对于广东的旅游景区来说,是集体遭受了一次寒流:7月份,森美反斗乐园负责人因负债外逃,导致曾热闹一时的乐园被迫关闭;9月份,东方乐园因白云机场的集体搬迁,乐园重新调整定位而歇业;同样9月份,因遭受游客急剧下降之压力,世界大观改变发展战略,将改造成集美食娱乐、旅游购物、商务酒店等为一体的商业购物休闲中心。华南地区的一线品牌的集体震荡,也直接影响了许多二三线品牌的发展。如何在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是摆在二三线品牌经营者的一道思考难题。但是华南地区旅游景区的集体遭受寒流,并不代表市场萎缩。反而在这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与物质水平的提高,国内的旅游市场份额在扩大。只要旅游项目具有可竞争性,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地大。但市场的空间大,并不是说就可以盲目地投入。现阶段,无论是对于新的市场切入者还是已经进入市场者来说,其管理、营销策略、品牌宣传,都必须有其独到的、新颖性,才能在这个相对来说竞争激烈的行业分一块蛋糕。下面,笔者想浅显地谈谈中小旅游景区如何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
市场定位
投资旅游景区的,一直以来,跟风现象非常地严重。90年代引入国内的机械乐园,曾引起新一番投资机械乐园热。作为一种新鲜的项目,当时也确实引起了消费者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少年朋友这一特殊的消费者群体,更对机械乐园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可以说,青少年这一消费群体,烘热了机械乐园这一旅游项目。也引得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这一行业。但机械乐园投资大,在项目更新上难以时时保持新鲜感。进而引发了机械乐园有闹哄哄中开张,落寂中退出的无言结局。几年时间下来,机械乐园倒闭的倒闭、歇业的歇业。这几年,随着人们享受意识的加强,久居都市,厌倦了都市熟悉的一切,倡导一种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旅游消费观念,形成一种返璞归真热潮。正因为看准这一市场前景,华南地区各地,涌现出一批新的旅游景区,如以农庄项目为主的、以户外拓展运动项目为主的,其投资热情不亚于当年引发的投资机械乐园的趋势。面对此热潮,笔者想这批新兴的景区的命运,也必然会重蹈当年机械乐园的命运。盲目跟风在各行各业中都深深地体现出来。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说明目前的旅游项目投资者在市场运作上的一种投资短见。
品牌的宣传
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品牌形象的建设已成为经营策略的重点。如何通过品牌形象的建设,培育市场、培育忠诚的消费者,是品牌建设的核心。中小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还是处于一种萌发阶段,各地区都形成了区域性品牌。而没有行业中的强劲品牌。(当然,这里所指的是中小旅游景区而言,对于象五岳、张家界等因地形地貌形成的旅游景区,对于国内的人们来说,其不需宣传,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都能了解其情况,这样又另当别论。) 中小旅游景区相对来说,投资规模小,资金不是很充足。因此,在品牌的宣传上,无法与大品牌巨额广告费投入相比。但只是掌握诀窍,把有限地资金用在刀刃上,对其品牌有效地进行宣传,还是可取的。这其中有以下几点:
1、区域广告宣传:中小景区的主要客源,是在其景区附近的人群。因此,在广告宣传上,可选择区域性的媒体,集中优势,重点突破。在媒体的选择上,也是多样性。现在每个城市,针对每个行业,都有行业的DM杂志,选择DM杂志,一方面,其有针对性,免费投递到旅游社、高档写字楼、事业单位、住宅小区、酒吧等这些具有一定消费水准的准客户手中。另一方面,DM杂志相对于公开发行的媒体来说,广告宣传费用要低一些。但对中小景区的品牌宣传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节假日,可在报纸媒体上投入广告。这样,通过DM杂志的窄众传播与通过报纸媒体的大众传播相结合,能在区域品牌宣传上,形成强劲的优势。
2、软文宣传:这就要求中小景区与媒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通过其媒体这一平台,把中小景区的游乐项目的优势、核心的业务,运用系列化的图文结合,向消费者灌输,从而引起其注意,进而产生游玩的欲望,以拉动消费市场。
3、户外广告宣传:户外的墙体广告,目前在一些城市在政策上是限制的,但失去这一宣传载体,并不是说户外的广告宣传就没有载体。我们还可以选择车体广告、候车亭广告等这一宣传载体。在选择这一类宣传载体时,也需考虑是否有针对性。一般来说,要考虑其客源量、地域性。
大卫奥格威说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广告品牌的长期投资,广告的诉求重点应具有长远性。品牌形象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因此,在品牌的宣传上,我们应进行系统性、阶段性地对品牌进行宣传。
市场开拓与营销策略
中小景区的市场目标群主要是开拓二个大的市场,一是针对旅游社,作为景区来说旅行社是主要客户来源;因此,景区在市场开拓上应把重点放在与旅游社合作渠道的建设上。如果能与各旅游社建设好合作关系,其市场份额也得到了保证。当然,与旅游社合作,关系到彼此的利润空间的问题,因此,景区在给旅行社定价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二是散客。随着旅游意识的提升,散客的也日益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为抓住这一客源,景区必须靠营销活动,才能带动这一消费群体。
在景区营销策略上,一般实行事件营销、优惠促销。事件营销因为其特殊性,常常能引起公众的注意力。如某动物世界在20xx年春节举办天启星空马戏某乐园举行生存技能大挑战。又或者有利用别人的资源和优势,比如电信进行客户推广活动、国际什么节、什么挑战赛之类的事件营销以吸引着众多的旅游消费者,这种方法也能提升品牌的形象。而优惠促销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营销手段,如实行折扣优惠,这种方式较常用,但操作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针对目标消费群体,运用有效地市场开拓与营销手段,才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提升服务质量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上,作为旅游景区一方面要提升项目与园区环境建设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也要提升服务质量的软件设施。对于前者,各旅游景区都在加大力度投资建设,但相对于服务质量提升的意识,其景区的投资者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百研资记认为对一些小型的景区的服务意识的感受总体上来说还差强人意。一些小型的旅游景区,因为其投资规模小,在人材管理运作上,考虑到成本问题,招收的一些素质不高的人,招进之后,又缺乏统一系统的培训,从而导致人员的服质意识不强,对待游客态度生硬,不懂得如何处理游客与景区之间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导致其景区的形象大打折扣。而游客对于其消费的景区的好恶,直接影响着人对人的口碑宣传。
在当今旅游景区项目处于同质的时代,其服务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景区的市场份额。因此,对于中小旅游景区,想要快速发展与景区形象提升,必须
加大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倡导一切以顾客为中心,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个景区的发展,一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但同时,也必须加强内部的管理。两翼齐飞,才能塑造品牌形象,以品牌拉动带动市场的消费,才是景区的发展之道。
20xx旅游社旅游营销策划方案范文3在惠州,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也迅速地成长起来。但是作为在旅游业中提供中介服务的旅游公司,却没能跟上其发展的步伐,不但未能从中获取暴利,而且在组织出外旅游这一块市场上也做得不是很理想。针对这一状况,我们以惠州市旅游公司为例,策划了一个营销方案。
一、市场分析
1、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随着惠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交通工具的越来越普遍,再加上拥有天赋的旅游资源的惠州,旅游业的发展可谓是得天独厚。而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政策更是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一良好的宏观环境。
2、市场潜在力分析
除了以上的条件以外,由于惠州市是刚刚发展起来的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一下子提高起来,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这一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方式,很想走出惠州,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走一走。
3、竞争者状况分析
在惠州,旅行社有三十几间之多,而且彼此提供的服务都是大同小异,区别不大。因此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每个公司能得到的市场份额都很校
4、服务分析
在惠州,旅行社提供的服务并不是很齐全,而且在广告宣传这一块却是远远落后于其它城市旅行社。
5、公司的市场表现
知名度还可以,但美誉度不高,产品价格过于偏高,品种不够多,可供选择性小,公司生存的基础在于其是国有企业,政府对其进行了大力的扶持。
二、公司诊断
该公司成立于1986年10月,已经运行了十几年之多,但美誉度却还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公司规模一直未能扩大,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该公司的发展呢?经调查研究发现:
1、经营管理粗放随意,尤其在营销系统上,没能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专业高效的营销队伍。
2、营销人才短缺,由于营销人才不足,造成只知道提供服务,却不知如何打开市场;只知道节省开支,而忘了加大对广告宣传的投入等。
3、无市场调查,任何公司如果无市场调查,就像让瞎子打前战,战果不预而知。
4、营销乏术,由于营销人才短缺,造成服务的营销水平很低,没有市场研究,无战略策划,无长远规划,营销策划不系统,广告定位模糊,力度不够,手法落后,盲目开拓市场,无重点主次等。
5、服务的包装手法太过于落后,包装的品种不够多、不新颖,很难吸引旅客。
三、战略规划
1、战略思路:与其它旅游公司划清界限,不打价格战,采取包装的手法吸引旅客,给旅客提供更多的价值。同时要与其他的旅游公司发展战略合作,使资源达到最优化的配置。
2、战略步骤:树立品牌,做地方老大;强化品牌,做广东老大;延伸品牌,挤身全国旅游公司前列。
3、战略部署:以惠城区为重点市场,延伸至周边县城,进而扩张至广东,稳住阵脚后,走向全国。
4、消费人群定位: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以家庭、学生、个人为突破口。
四、营销策略
(一)营销理念
1、品牌理念:提供安全、热情、舒适的服务,同时为您省钱。
2、营销理念:以现代的旅游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可行的营销方案。
(二)营销组合
1、旅游产品/服务组合
(1)产品组合:与其它行业不同,旅游产品有它自己的产品组合,提供的服务有旅游的路程,员工的行为、外表和制服,运输设备,以及与旅客和其他公众的沟通等。
(2)产品组合的特点:仅仅提供旅行服务是不够的,要在员工对旅客的服务态度以及活动的安排方面突出个性,以进行差异化营销。
(3)服务的延伸:除了组团旅游以外,还可以经营与旅游相关的飞机、火车等乘票的业务。
2、人
(1)员工:这类人是旅游公司生财的工具,所以对员工的选择应雇佣那些有很强的与人接触的技巧,行为比较灵活,具有感染力的人,并要激励和保留员工,加强对员工的控制以保证服务的质量。
(2)客户:这一类人是旅游公司生存的根本,如何对其细分并赋予高质量、高品质的服务是关键所在,因为客户就是上帝。
3、包装
(1)包装种类:对不同的产品应进行不同的包装,同一种也进行不同的包装,以让旅客觉得它能带给他更多的价值。具体可采用全方位包装,陪同观光包装,特别事件包装,假日包装,季节包装,非高峰期包装,团体全方位包装等不同的包装。
(2)包装定价:在考虑固定和可变成本、客户量和边际利润(最低获利点)的基础上,进行价格决策。
4、分销渠道
(1)必须与在分销渠道上担任旅游中介的各成员进行合作,如营运商、机构、旅游目的地等,以保证旅程的顺利。
(2)具体措施如下:
A.研究和选择贸易细分部分。
B.决定定位手段和市场营销目标。
C.为旅游中介设置促销组合,如贸易广告,贸易促销,交易展示和小册子等。
5、广告与促销策略
(1)广告计划
A.设置广告目标以向旅客传达信息并劝说其进行旅游,同时形成口碑广告效应。
B.聘用广告机构做广告,使广告做到有专业化的效果。
C.设置广告预算,保证广告费用不会超过预算范围。
D.考虑合作的可能,利用优势与政府联合广告活动,扩大影响程度。
E.决定广告信息策略,保证广告有创意,以便通过广告传达信息观念,影响旅客的抉择。
F.选择广告媒体时,尽量采用报纸、电视、杂志、直邮广告等多种广告媒体相结合,以使各种媒体进行优劣互补,从而保证广告达到最佳的效果。
(2)人员促销:主要面向的市场是各类旅游团体组织,通过业务人员扩大这块市场份额。
(3)销售促进和交易展示:如进行订购数量多有优惠,与其它行业合作,与他们的公共活动结合起来,让他们利用销售派发旅游券,交易展示方面,主要是举行旅游与观光交流会等以扩大影响力,对外展示公司良好形象。
(4)事件营销:塑造公司形象,提高美誉度,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5)公关与宣传:举行特别事件公关活动,如庆典等,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要有开展危机公关的准备,以保证能进行及时补救,从而不使公司的形象受损。
五、营销预算
1、预算能从公司得到的预算分配。
2、确定市场营销目标。
篇5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品牌营销
[abstract]AlongwithOlympicGames''''arrivalandtourismvigorousdevelopment,touristmarketmarketingdevelopmentfacedwithabiggeropportunity.Therefore,ourcountrytouristmarketmarketingmustadaptthetimedevelopment,setsupthenewmarketingidea,theimplementationnetworkmarketing,thegreenmarketing,thebrandmarketingstrategy,causesthetouristmarketmarketingtrendtobemorescientific,thehealthdevelopmentpath,thusleadsthetourismtodevelopfast.
[keyword]Touristmarketmarketing;Networkmarketing;Greenmarketing;Brandmarketing
一、旅游市场营销含义
市场营销是指一个企业为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从产品开发、定价、宣传推广到将产品从生产者送达消费者,再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回企业的整体企业活动。企业的经营导向经历了生产观念导向、产品观念导向、推销观念导向、营销观念导向、社会营销观念导向五个阶段渐次递进的演变过程。
旅游市场营销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的出发点是旅游市场需要,研究的目的是获取效益。可见,旅游市场营销是获得效益的重要环节,对发展旅游事业起到重大作用。
二、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且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目的地国。在这种供需双向互动下,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市场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国民出境旅游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带薪假期的延长使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长使人们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这些都为我国国民创造更多出游的条件和机会。同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外出旅游次数的增加,人们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变得理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然而,在此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下,我国的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营销中盲目进行削价竞争,营销策略科技含量不高,不注重售后服务、不能形成良好客户关系,以及法制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我国的旅游业要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必须灵活运用目的地整合营销(IMC)理念,改变营销的思考重心,由4PS(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转向4CS(顾客、成本、方便、沟通),建立一种由外向内的营销策划模式,做好市场营销。尤其在奥运的到来为我国旅游业和旅游市场营销到来了更大的机遇,至此良机时,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将更加科学、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三、未来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一)加快发展旅游网络营销
1.大力发展网络营销。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营销策略的多样化,旅游业也积极改变陈旧观念,挤身于网络营销的大潮之中。旅游业网络营销是利用电子网络这一载体的营销活动,是利用互联网,对旅游市场进行更有效的细分和目标定位,对分销、渠道、产品的定价、服务、产品理念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划和实施,创造满足旅游者与旅游产品销售者之间的交易。
旅游业发展网络营销具有产品和网络两大优势:一是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具有生产消费同步、远距离异地消费、消费者无法对产品预先感知等特性,成为最宜于网上查询、浏览、购买的产品类型之一;二是网络拥有丰富信息源和传递速递快、覆盖面广、自主性强、反应及时、营运方式更合理等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营销、销售成本,节约顾客精力、时间、资金成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力发展网络营销是旅游市场营销模式的必然趋势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申奥成功后,奥运带来的巨大市场为旅游网络营销带来一个难得的机遇。2.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网络营销仍处于较低阶段,存在着信息源真实性和更新速度、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致使旅游网络营销还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成为制约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瓶颈。在此转变时期,只有把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二)加强绿色营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们都开始追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业“它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现实发展中,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已受到质疑,“旅游者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随着旅游业的推进,世界有太多精美如画但很敏感的环境受到破坏,而且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有损环境资源现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因此我国旅游业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绿色营销。首先,树立以资源价值观为中心的绿色营销观念。其次,确定绿色营销目标。再次,树立绿色营销组合战略。旅游业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价格、包装、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最后,开展绿色认证。从1993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0),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比如我国浙江省、山东省开展的创建“绿色饭店”活动以及武夷山景区实施的ISO14000认证,为旅游业的绿色营销注入了新的内容。
加强开展绿色旅游营销,是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与环境友好、和谐的产业,是符合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爱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潮流,是走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极富生命力的营销策略。
(三)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旅游品牌营销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建设,以品牌为核心进行营销也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
我国旅游业品牌建设的的精髓应在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但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品牌营销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还远远不够,致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不能有效延长。因此,必须首先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才能使旅游产品利于不败之地。比如,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再现,这个主题公园正是因为很好地挖掘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在全国主题公园旅游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它却能以年均效益1,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发展。同时,要注意“深度”挖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不断融入创新因素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原有基础的延续。其次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要走品牌化道路,要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这是品牌营销的主要任务。依据我国旅游文化,策划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赋予旅游产品品牌强大的生命力,然后根据成功地塑造品牌目标形象的要求、目标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综合条件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组合传播的方式,所选择和组合的传播方式要能够全面、准确、直观地表现出品牌的目标形象特点来,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经济条件,要注意对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研究,尽量花最少的钱而取得最大的效果。另外,旅游公共部门(政府及各旅游行政部门)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营销方面主要集中于对地区、省和全国的整体性促销上,从而带动旅游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张广瑞,等译.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篇6
朱万峰:“三山五园”,是明清皇家宫苑园林文化的集大成,见证了北京800年的古都史。从海淀区来讲,它是海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典型代表,也是海淀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北京市来讲,它是组成北京古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代表了古都文化最辉煌最璀璨的历史,确实是北京的“文化绿肺”,也是古都北京的DNA。从全国来讲,“三山五园”内涵深厚,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朝代的政治文化缩影,诠释了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是中国皇朝文化的一块高地。从国际角度分析,“三山五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符号,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所以,保护好、规划好、建设好“三山五园”,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中关村》:在发展“三山五园”旅游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朱万峰:“三山五园”当然应该好好地发展旅游,因为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那就要热情接受游客的瞻仰和感知、体会,传承文化精髓。但是“三山五园”的规划更应该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历史文化积淀是旅游开发的灵魂。一定要把握好适度原则,要有严格的规范和立法,不要因为旅游项目的进入而破坏“三山五园”原有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在对“三山五园”景区规划时,要划分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缓冲区、游览区、接待区等。在开发旅游的全过程中,从总体规划时就应根据资源状况,进行科学估算载客能力,建设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使之体现人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永久和谐。
《中关村》:对于提升“三山五园”的现代旅游价值,您有什么创意?
朱万峰:“让躺着的历史站起来、亮起来、活起来”,“创意点亮旅游”是这几年我对国内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议。
一是用创意再现辉煌。“三山五园”,从当代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好好利用海淀区的人才优势,积极依靠科技力量、创意的魅力,来丰富“三山五园”的内涵,用创意再现“三山五园”往昔的辉煌等。
二是强化旅游休闲功能。“三山五园”是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园在城中、城在园中,且生态及文化资源禀赋非常高,是疲惫的城市人休闲生活的向往。如何利用这个优势提升“三山五园”的现代旅游价值,建议可以考虑完善两种业态:慢生活综合体和养生旅游综合体。
慢生活综合体:慢生活是现代人们生理心理最重要的一种需求,讲究慢饮慢食、慢步慢游、慢声细语等,“慢生活综合体”就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元素,打造相应慢生活业态,作为城市休闲配套。“三山五园慢生活综合体”就是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营造国内典型的慢生活街区、慢文化园区、慢旅游景区等。
养生旅游综合体:以养生养老服务为核心,体现“三山五园”的生态养生与“文化绿肺”养生理念的和谐统一。满足旅游者康体、乐活、智慧、快乐的全面要求,配套居住、餐饮、娱乐、度假、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
据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人,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所认知的疗养概念,而是要创造适用于大部分亚健康人群的一种养生理念。“三山五园养生旅游综合体”主要突出“山水养身、文化养神”的高品质养生养老休闲方式。
《中关村》:现在各种旅游文化节很热,但是缺乏新意,您认为香山红叶节的效果如何?有哪些改善之处?
朱万峰:“香山红叶”的确已经成为了北京的一张旅游名片,自1989年开始举办香山红叶节,今年是第24届。据我所知,每届的红叶节,除了观赏红叶,还推出登山比赛、文艺演出、写诗作画、音乐茶座等各种类型的活动,以及插花艺术作品展、果实盆景展和奇石艺术展等。可谓活动多样,丰富了游赏内容,充实了旅游过程。但是,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是品牌国际化问题。虽然香山红叶节已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也是北京市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但与国际性知名度较高的节庆活动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西班牙的奔牛节、日本的樱花节、青岛的啤酒节等,这主要是从国际化意识与节庆产品创意上下功夫。
二是拉长节庆产业链问题。创意一定的长效产品,调节淡旺季旅游市场的需求,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对“香山红叶”要分重点的阐释“香山”与“红叶”关系,以“红叶为媒”传递四季香山的品牌内涵。
《中关村》:在“三山五园”中,除了香山、颐和园、圆明园名气较大,其他几处文化景区(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应该如何提升知名度?
朱万峰:的确,游客对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景区知晓不多,从营销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傍名牌”,进行“三山五园”的打包整合营销。
《中关村》:结合您以往策划过的经典案例,“三山五园”应该如何打包整合营销?
朱万峰:国内旅游市场“傍名牌”打包营销的成功案例很多,例如,一句“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毗邻的“太极湖景区”短时间就火了;开封“清明上河园”与周边“天波杨府”等几个小景区打包升了5A,带活了小景区旅游发展;“张家界”带出了“袁家界”;“西湖”延伸了“瘦西湖”等等。
“三山五园”的整体打包策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只是提一些建议。
首先,强调“整合品牌”,完善“三山五园”品牌体系(例如有共同的LOGO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品牌营销体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品牌营销,在市场中打出“三山五园”品牌的号召力,树立来北京必游“三山五园”的习惯意识。
其次,“整合产品”,规划“三山五园”旅游产品,推出“三山五园”精品旅游线路,设计“三山五园”粘连度比较高的旅游项目,不游完“三山五园”就找不到答案,给游客留下想像空间,留下一些遗憾。
再次,“整合营销”,成立“三山五园”旅游营销联盟,定期举办“三山五园”皇家旅游节、论坛等节庆活动。同时,“三山五园”虽然资源类型相似,但也要推出各自的特色产品,针对需求市场,达到互补合作的效果。也可以尝试推广“三山五园”旅游年卡等。
链接:朱万峰简介
篇7
业主向老猫抱怨,旅游规划做了跟没做没有多大区别,说了那么多条条框框,实际跟没说一样,市场分析就是给画三个圈,营销策划不过是一些营销手段的介绍和解释,基础保障设施规划就是罗列条文,投资分析和测算更是不靠谱,有什么意义呢?规划师也憋屈,一个规划要做到面面俱到不算,业主还要求细化再细化,事实上很多要求已经超出了旅游规划的范畴,但却恰恰是业主最关心也是最迫切想解决的。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
老猫认为,是业界对旅游规划越来越细致和具体的需求与旅游规划本身一直停留在全面而肤浅的状况造成了目前的矛盾。一言以蔽之,业界需要规划师变身为行业专科医生,能够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而规划师本身还停留在启蒙教师阶段,只能传授知识和理念,却无法进行具体指导。旅游规划的理念、技能与业界实际需求的巨大差异导致了现在业界对旅游规划既迫切需要又强烈不满,而规划师在大而全的框架下疲于应对业主不断细致的要求,越来越力不从心。
中国旅游规划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当时中国旅游业正处于懵懂与混乱的状态,从政府到投资者对旅游业的认识都是一片茫然,这个时候急需启蒙教师来点拨迷津,旅游规划应求而生。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旅游规划,更多像启蒙教科书,面面俱到,重基础知识和理念与理论的灌输。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规划过于浅显和学术化,但是在中国旅游的起步阶段,对业界还是有巨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功不可没。但是中国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需求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注重落地实施。规划师需变身为专科医生解决以下几种专科规划。
旅游宏观战略规划:目前旅游规划中的战略研究部分过于空泛和浅显,无法从宏观战略层次对政府的政策进行引导和建议。未来应有专门解决地区旅游发展战略的旅游战略规划,能够对地区旅游业的定位有精确的把握,能够详细理清旅游业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关联,提出合理的发展政策与措施,并有严谨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旅游市场营销规划:目前旅游规划中的市场分析部分深受诟病,过于主观和浅显,对市场的划分基本都是“三个圈”,根本不具有实际价值。未来应有专门的旅游市场营销规划,能够对目标客源市场进行细分,详细研究各细分市场的旅游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和人群比率,对细分市场受众群体各自应采用的营销手段,营销广告应采用的媒介、各种媒介所占用的比率、频度和时段等等,能够真正指导旅游发展的市场战略。
旅游投融资规划:目前旅游规划中的投资分析与测算基本不靠谱,未来应有专门的旅游投融资规划,能够明确区域和景区开发所需的资金总额,准确测算细分项目所需的资金数量,明细融资渠道、招商引资措施、盈利模式、利益分配等等,解决业界最关心的招商引资和盈利模式问题。
篇8
关键词:旅游营销 政府 公共产品
一、引言
近年来政府直接利用财政预算参与旅游营销和旅游地形象策划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了。而实践经验明示,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对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尚不平衡,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旅游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和内容也有所不同。为此,应当调整好政府在旅游营销中的作为,寻求更加有效的发展途径,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向作用,科学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和谐繁荣。
二、旅游营销中政府作为的目标和作用
旅游营销中政府作为即政府旅游营销,也就是政府做为主体对旅游地形象进行宣传促销,对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战略性旅游产品进行管理和促销、组织并管理重大节事活动。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旅游营销策略和长期广泛的旅游地形象建设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途径。
(一)树立旅游地长期发展目标。
绝大部分企业为了竞争和生存,其经营战略重点往往只考虑短期战略,必然忽视对大量全局性的、具有战略价值的和不具有直接产出性的营销的投入。长此以往,一个区域容易出现宣传上的混乱和整体形象的模糊化,从而带来区域旅游吸引力的减退和社会、经济效益的不良循环,因此有政府参与营销的必要。
(二)解决旅游业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的不完全必然会影响到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和资源配置效率。在旅游产业中,旅游服务的无形性、旅游设施的不可移动性和旅游产品的非存贮性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无形的旅游服务在销售时是无法展示的,而且通常在远离消费地点被预先销售。交通、住宿、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必须根据旅游者复杂多变的需求进行包装和组合。不同的组合给旅游者带来的可获得性、价格、质量、位置等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都依赖于信息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单个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建设解决不了全局的问题,大量的公共性的、对各个企业有直接作用的信息缺少相应的收集传播政府如不介入,显然会使旅游产业链出现缺位。
三、当前政府作为在旅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营销缺乏完整的营销规划
(1)主要从产品角度出发,考虑的是尽可能增加旅游产品的销售,缺乏从市场需求角度对区域旅游经营和整体功能进行体系性规划。
(2)主要采用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等手段和工具向旅游者传递信息,但缺少市场细分,也缺乏产品和价格的定位,缺乏其他具有针对性的和可测度性的营销,手段也较为陈旧。
(3)所传播的信息缺乏信息的系统性和对信息的反馈性。因而没有旅游产品提供者与游客的经常性沟通渠道。
(4)营销行为的完整性包括市场研究、沟通、反馈和控制等环节的完整流程,在不少地方政府或组织的营销活动中只剩下沟通(且只是单向的) 这一环节。
(二)对旅游营销的效果评估十分薄弱
1.实践需要通过评估改进现有的做法,提高营销水平;
2.政府营销的资金来源是公共资金,甚至直接来源于税收,这些支出需要有严格的监控和效益审计。
四、提高政府旅游营销的对策措施
(一)准确把握政府作为在旅游营销的定位
1.准确定位目的地形象,围绕该主题加以推广。政府营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形象。为了达到预期效果,首先,政府在确定营销方略之前,必须对目的地形象进行明确的定位。其次,组织具有足够份量和影响的目的地形象推广活动。
2.抓宣传,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在旅游市场上,无论是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如果不重视宣传工作,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距离,都将不断扩大,买卖双方的信息就得不到沟通。
3.把握好旅游市场调研与营销决策的关系。旅游市场调研基本功能是收集、加工、提供市场信息,为营销决策服务。做好旅游市场调研工作,是政府的职责。优秀的营销策划创意来源于现实,来源于对现实大量信息的占有、分析和提炼。政府利用自身的资金、人才优势来进行这项系统的、繁杂的工作具有自身的先天优势。
(二)协调好政府营销和企业营销的关系
首先,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明确角色,各尽其责,显得有条有理。其次,要抓住重点。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的销资金有限,必须发挥最大效应。最后,要抓住“龙头”、带活全盘。这些角色中,旅行社是最重要的角色,它既要根据市场需求采购原料( 六大要素作为基础),又要有针对性的做成产品,还要想方设法推销出去,使产品成为商品,成为牵头的“卖家”。
参考文献:
[1]陈卫民.关于中国旅游业行政管理行为与特征的若千认识[J].旅游学刊,1999,4.
[2]成伟光.大篷车促销:中国旅游市场营销创新的成功实践[J].旅游学刊,2002,6.
[3]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 理论与实践[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P133.
[4]刘锋, 董四化.旅游景区营销[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P271.
[5]黄少军, 何权华.政府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P21.
[6]杨之纲.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叶振鹏,张馨.公共财政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8]银淑华.论政府的旅游营销职能[M].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
篇9
Goodrich、Pearce、Phelps、Calantone、Echtner和Ritchie以及Milman和Pizam分析研究了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认为旅游感知形象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旅游决策、服务质量的感受以及满意程度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11-16]Mayo认为旅游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景色、气候和交通等方面的差异[17]。Anderssen和Collberg也作了类似研究,发现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存在8种属性差异[18]。Goodrich则对旅游者关于旅游目的地感知和判断的相似性做了评估,发现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在娱乐和文化生活模式方面有相似性影响因素[19]。Po-JuandDeborah在调查中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主要取决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和社会人口等统计变量[20]。态度、行为和社会阶层方面的文化差异,会影响旅游形象的感知[21,22],在旅游目的地吸引下,在旅游客源国的影响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旅游者会产生不同的旅游满意度;收入较低和教育水平较低的旅游者、低层社会的旅游者、老年旅游者对旅游形象感知的期望较低,会认为到国外度假是奢侈消费,因而旅游满意度较高。
由于旅游决策归因于目的地形象,国外许多研究者试图解释影响选择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因素,Crompton的实证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形象因素都会影响旅游决策[23]。旅游形象的感知属性,可以通过感知的目的地之间的类似性,识别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对于其他目的地形象的优势与劣势[24-31]。John认为通过RG方法对旅游感知形象进行评估,避免了其它方法所产生的固有偏见,使旅游感知形象更利于解释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各自特有的旅游环境结构,更有可能成为决策的相关因素[32]。Dann、Crompton、Iso-A-hola、Uysal和Jurowski则根据推拉理论,认为旅游者以及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从本质上受制于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理解旅游者所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能够有助于更好的研究旅游者以及潜在旅游者行为动机以及相关因素[33-36]。
1.2旅游形象感知的类型研究
Gunn把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形成的旅游感知形象概括为原生形象和诱导形象,原生形象指潜在旅游者还未到旅游目的地之前所形成旅游感知形象,而诱导形象则在旅游者实地旅游之后形成[37]。Fakeye和Crompton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所形成的旅游感知形象概括为原生形象、诱导形象和混合形象[38]。Gartner在旅游感知形象形成过程的研究中,把旅游感知形象分为明显诱导、隐藏诱导、自主原生等8个类型[39]。Gartner和Hunt在旅游感知形象变化的分析研究中指出,由原生形象和诱导形象构成的混合形象,决定着旅游感知形象在非本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变化[40]。Echtner和Ritchie为了构建更为精确的旅游感知形象,衡量旅游者所形成的海外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分析了许多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类型特性,对旅游感知形象的评估起了很大作用[41]。
Baloglu和Brinberg则提出了旅游形象情感模型,运用了Russel等提出的情感环绕丛模型,由于旅游目的地的积极与消极形象的差异,旅游感知形象的情感模型可以作为旅游市场战略定位手段[42-46]。Robert认为旅游感知形象是心理预景,只有积极的旅游形象才能影响潜在旅游者,可以运用分类法对旅游目的地积极的感知形象进行分析[47]。只有当积极的形象对旅游者的影响超过了消极形象的影响时,潜在的旅游者才会选择该旅游目的地[48]。由于旅游感知形象具有持续性,形象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不会改变[49];实际上,旅游感知形象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形成旅游目的地因素改变后,仍可持续相当时间;同时,由于潜在旅游者的体验经历、文化背景、地理缘源、对目的地的熟悉程度、以及对目的地的期望值不同,因而对目的地形象感知也会有所不同或改变。
1.3旅游形象感知的行为模式研究
Carmen等认为大多数旅游者在旅行时,会选择一个以上的旅游目的地,然而,对多目的地旅行的感知模式结构研究仍相当薄弱[50]。Lue、Crompton和Fesenmaier关于多目的地旅行的感知行为模式研究,以及Lue、Crompton和Stewart对特定地区的多目的地旅行的感知行为模式的实验性研究,证实了许多因素与多目的地旅行的感知行为模式有关[51,52]。Seyhmus和Ken发现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在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中存在明显差异[53]。尽管大量研究都认为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对旅游地形象起着重要作用,旅游感知形象影响着旅游行为选择,但衡量旅游目的地的最主要特性仍需探讨,研究旅游感知形象、预测旅游者旅游感知选择行为模式仍需深入[54-58]。Joseph和Chenting在此基础上,运用消费研究中的自我概念,解释了旅游形象感知的行为基础,建立了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自我协调的综合旅游行为模式[59]。
1.4旅游感知形象的营销管理研究
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对潜在旅游者的有效促销与引导,目的地管理应为旅游目标客源市场提供特殊、长期、有效、有吸引力的旅游感知形象[60,61]。Kotler和Barich认为旅游感知形象应建立在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利益、价值的预先假设基础之上[62]。Sheth,Newman,Gross建立了旅游感知形象的市场选择消费模型,包括功能、社会、情感、认知、环境等多维消费营销管理的价值研究[63]。由于女性社会地位和出游率不断提高[64-67],ErcanandSevil认为旅游市场营销者、广告宣传者和旅游目的地促销者,应注意旅游营销中男性和女性的关系[68]。Butler根据游客需求周期理论,认为新型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市场营销可能会过度吸引游客,当供给方需求的推动力增加时,超过了目的地承载力的临界线,旅游者就会不再选择这个旅游目的地[69]。Gartner依据GartnerandHunt的研究数据,运用了多层面的尺度分析,以帮助市场营销者确定更为有效的旅游市场细分[70]。
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旅游目的地营销不但要充分了解旅游者心目中的感知旅游形象,而且还要对竞争对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深入了解,目的地营销人员应充分了解自身与竞争者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拓展旅游市场定位战略[71,72]。旅游市场战略定位是旅游者心目中对旅游目的地树立与众不同旅游形象的感知过程[73-75]。拓展旅游战略定位包括目标客源市场中的目的地形象感知识别、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竞争比较以及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需求和差异[76-79]。如果该目的地的形象感知特色不突出、营销管理不得力,旅游者的旅行选择几率将大大减少[80]。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近年来,我国旅游学者在吸取了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拓展了旅游形象感知的理论领域,特别对旅游形象设计的概念、内涵和营销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实证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林炎提出了旅游形象设计是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81];陈传康在旅游形象设计的实践中,提倡抓住地方文脉进行形象设计导入,并将企业形象识别理念引入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中[82];保继刚认为旅游者感知的旅游形象受到感知距离和目的地的人文事象等因素的影响[83];王家骏认为,如果旅游感知形象和旅游者的期望与偏好之间差异性越大,潜在旅游者选择的可能性越小,而同一性越大,中选机率会增大[84];吴必虎等则对中国居民的旅游目的地行为进行了研究[85];谢飞帆介绍了旅游形象地研究在西方的掘起[86];张安等则提出了旅游感知形象的策划设计内容、方法和旅游感知形象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形象感知策划是多学科、多阶段的系统工程[87];屈海林、聂献忠、谷明则分别以香港、上海、大连等城市为例,探讨了都市旅游形象营销的思路[88-90];李蕾蓄则系统地介绍了旅游地形象策略的理论与实践[91];王磊等从旅游主客体的角度,探讨了实际发射性、传播发射性、个体化、社会化等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旅游形象感知的主客体关系[92];宋章海从旅游者感知出发,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可感知性与不可感知性,提出了应用正确运用旅游形象要素进行营销策划的观点[93];谢朝武等则探讨了旅游形象感知策划的系统组织程序,提出了旅游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94]。
3结论
国外同类研究,从研究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形象感知类型、形象感知行为模式、形象感知营销的研究等方面;从研究方法而言,不但有定性研究,而且有定量研究;从技术方法而言,不但有单因子分析,更有多因子分析,有的还运用了GIS及SPSS等研究手段;从研究区域而言,不但有国内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而且有跨国多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从研究结果而言,相当的研究结果依赖于市场抽样调查数据,结果分析具有客观性,主要为旅游企业营销管理提出市场定位战略。
国内同类研究,从研究内容而言,主要是对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划研究;从研究方法而言,大多是对旅游形象策划的定性研究,对定量研究则处于起始阶段;从研究区域而言,只局限于对国内和区域性旅游形象的策划及设计研究;从研究结果而言,相当的研究成果是从区域性旅游市场开发,具有主观性,主要为地方政府经济和社会的战略发展提出建议及对策。
【参考文献】
[1]Goodall,B.HowTouristsChooseTheirHolidays:AnAnalyticalFramework[A].InMarketingintheTourismIndustry:ThePromotionofDestinationRegions[C].editedbyB.GoodallandG.Ashworth.London:Routledge,1990,pp.1-17.
[2]Gartner,L.ImageFormationProcess[A].InCommunicationandChannelSystemsinTourismMarketing[C].editedbyMuzafferUysalandDanielR.Fesenmaier.NewYork:Haworth,1993,pp.191-215.
[3]Fakeys,P.C.,andJ.L.Crompton.ImageDifferencesbetweenProspective,First-Time,andRepeatVisitorstotheLowerRioGrandeValley[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1,30(Fall):10-16.
[4]Boulding,K.TheImage.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M].1956.
[5]Gartner,C.M.TheMeaningandMeasurementofDestinationImage.[J].JournalofTourismStudies,1991,2(2):2-12.
[6]Chon,K.S.TheRoleofDestinationImageinTourism:AReviewandDiscussion[J].TheTouristReview,1990,2:2-9.
[7]Moutinho,L.VacationTouristDecisionProcess[J].TheQuarterlyReviewofMarketing,1984,9(spring):8-17.
[8]Woodside,A.G.,andS.Lysonski.AGeneralModelofTravelerDestinationChoice[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89,16(winter):8-14.
[9]Um,S.,andJ.L.Crornpton.TheRolesofPerceivedInhibitorsandFacilitatesinPleasureTravelDestinationDecision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2,30(3):18-25.
[10]Gensch,D.H.Image-MeasurementSegmentation[J].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1978,15:384-394.
[11]Goodrich,J.N.ANewApproachtoImageAnalysisthroughMultidimensionalScaling[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77,16(3):3-7.
[12]Pearce,P.L.PerceivedChangesinHolidayDestination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2,9:145-164.
[13]Phelps,A.HolidayDestinationImage-TheProblemsofAssessment:AnExampleDevelopedinMenorca[J].TourismManagement,1986,7(3):168-180.
[14]Calantone,R.1.,C.A.diBenedetto.A.Hakam,andD.C.Bojanic.MultipleMultinationalTourismPositioningUsingCorrespondenceAnalysi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89,28(2):25-32.
[15]Echtner,C.,andJ.R.B.Ritchie.TheMeasurementofDestinationImage:AnEmpiricalAssessment[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3,22(4):3-13.
[16]Milman,A.,andA.Pizam.TheRoleofAwarenessandFamiliaritywithaDestination:TheCentralFloridaCase[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5,33(3):21-27.
[17]Mayo,E.J.,andL.P.Jarvis.ThePsychologyofLeisureTravel[M].Boston:CBI.1981.
[18]Anderssen,P.,andR.T.Colberg.MultivariateAnalysisinTravelResearch:AToolforTravelPackageDesignandMarketSegmentation[M].IntheFourthAnnualConferenceProceedingsofTTRA.Sunvalley,ID:TravelandTourismResearchAssociation,1973,pp.225-238.
[19]Goodrich,J.N.TheRelationshipbetweenPreferencesforandPerceptionsofVacationDestination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78,16(Fall):8-13.
[20]Po-JuChen;DeborahLKerstetter.Internationalstudents''''imageofruralPennsylvaniaasatraveldestination[J].JournalofTravelResearc,1999,29(Feb):256-266.
[21]Lewis,BarbaraR.ServiceQuality:AnInternationalComparisonofBankCustomers''''ExpectationsandPerceptions[J].JournalofMarketingManagement,1991,7(1):47-62.
[22]Mayo,EdwardJ.,andLanceP.Jarvis.ThePsychologyofLeisureTravel:EffectiveMarketingandSellingofTravelServices[M].Boston:CBI.1981.
[23]Crompton,J.L.AnAssessmentoftheImageofMexicoasaVacationDestinationandtheInfluenceofGeographicalLocationuponThatImage[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79,17(spring):18-23.
[24]Anderssen,P.,andR.T.Colberg.MultivariateAnalysisinTravelResearch:AToolforTravelPackageDesignandMarketSegmentation[M].IntheFourthAnnualConferenceProceedingsofTTRA.SunValley,ID:TravelandTourismResearchAssociation,1973,pp.225-238.
[25]Goodrich,J.N.TheRelationshipbetweenPreferencesforandperceptionsofVacationDestination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78,16(Fall):8-13.
[26]Garther,W.C.TemporalinfluencesonImageChange[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6,13:635-644.
[27]Fenton,M.,andP.Pearce.MultidimensionalScalingandTourismResearch[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8,15:236-254.
[28]Gartner,L.TourismImage:AttributeMeasurementofStateTourismProductsusingMultidimensionalTechnique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89,28(Fall):16-22.
[29]Crompton,J.L,P.C.Fakeye,andChi-ChuanLue.Positioning:TheExampleoftheLowerRioGrandeValleyintheWinterLongStayDestinationMarket[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2,31(Fall):20-26.
[30]Baloglu,S.,andil.Brinberg.AffectiveImagesofTourismDestination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7,35(4):11-15.
[31]VanRaaij,W.Fred,andDickA.Francken.VacationDecisions,Activities,andSatisfaction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4,11:101-112.
[32]John.T..Coshall.Measurementoftourists''''images:Therepertorygridapproach[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00,38(Aug):85-89.
[33]Dann,G..AnomieEgo-Enhancementand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77,17:155-169.
[34]Crompton,J..MotivationforPleasureVacatio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79,6:408-424.
[35]Iso-Ahola,S..TowardaSocialPsychologicalTheoryofTourismMotivation:ARejoinder[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2,9:156-262.
[36]Uysal,M.,andC.Jurowski.AnEmpiricalTestingofthePushandPullFactorsofTourismMotivation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3,21:844-846.
[37]Gunn,C..Vacationscape.Austin:BureauofBusinessResearch[M].UniversityofTexas.1992.
[38]Fakeye,,P.andJ.Crompton.ImageDifferencesbetweenProspecfive,First-Time,andRepeatVisitorstotheLowerRioGrandeValley[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1,29(2):10-16.
[39]Gartner,W.C..ImageFormationProcess[J].,JournalofTravelandTourismMarketing,1993,2:199-212.
[40]Gartner,W.C..TourismImage:AttributeMeasurementofStateTourismProductsUsingMultidimensionalScalingTechnique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89,28(2):16-20.
[41]Echtener,C.,andJ.R.B.Ritchie.TheMeasurementofDestinationImage:AnEmpiricalAssessment[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3,22(4):3-13.
[42]Russel,J.A..ACircumplexModelofAffect[J].JournalofPersonalitvandSocialPsychology,1980,39(6):1161-1178.
[43]Baloglu,S.,andil.Brinberg.AffectiveImagesofTourismDestination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7,35(4):11-15.
[44]Russel,J.A.,andG.Pratt.ADescriptionofAffectiveQualityAttributedtoEnvironment[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0,38(2):311-322.
[45]Russel,1.A.,L.M.Ward,andG.Pratt.AffectiveQualityAttributedtoEnvironments:AFactorAnalyticStudy[J].EnvironmentandBehavior,1981,13(3)259-288.
[46]Russel,J.A.,andJ.Snodgrass.EmotinandEnvironment[A].InHandbook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C].editedbyD.StockolsandI.Altman.NewYork:JohnWiley,1987,pp.245-280.
[47]RobertWaryszak.AnExaminationoftheRoleofBeneficialIimageinTouristDestinationSelection[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00,Aug:37-44.
[48]McLellan.R.W.,andK.D.Foushee.NegativeImagesoftheUnitedStatesasExpressedbyTourOperatorsfromOtherCountrie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82,22(Summer):2-5.
[49]Crompton.J.L.,andC.W.Lamb.MarketingGovernmentandSocialServices[M].NewYork:JohnWiley.1986.
[50]CarmenTideswell,BillFaulkner.MultidestinationTravelPattemsofIntemationalVisitorstoQueensland[J].JournalofTravelRosearch,1999,May:364-374.
[51]Lue,C.C.,J.L.Crompton,andD.R.Fesenmaier.ConceptualisationofMulti-DestinationPleasureTrip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3.20:289-301.
[52]Lue,C.C.,J.L.Crompton,andW.P.Stewart.EvidenceofCumulativeAttractioninMultidestinationRecreationalTripDecision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6,35(Summer):41-49.
[53]SeyhmusBaloglu,KenW.McCleary.U.S.InternationalPleasureTravelers''''ImagesofFourMediterraneanDestinations:AComparisonofVisitorsandNon-visitor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9,Nov:144-152.
[54]Gartner,W.C.,TourismImage:AttributeMeasurementofStateTourismProdectsUsingMultidimensionalScalingTechnique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89,28(2):16-20.
[55]Gamer,W.C.,andJ.Hunt.AnAnalysisofStateImageChangeoveraTwelve-YearPeriod(1971-1983)[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87,26(2):15-19.
[56]Echtner,C.,andJ.R.B.Ritchie.TheMeasurementofDestinationImage:AnEmpiricalAssessment[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3,22(4):3-13.[77]Javalgi,R.G.E.G.,Thomas,ansS.R.Rao.U.S.PleasureTravelers''''PerceptionsofSelectedEuropeanDestinations[J].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1992,26(7):45-64.
[57]Milman,A.,andA.Pizam.TheRoleofAwarenessandFamiliaritywithaDestination:TheCentralFloridaCase[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5,33(3):21-27.
[58]Court,B.,andR.A.,Lupton.CustomerPortfolioDevelopment:ModelingDestinationAdopters,Inactive,andRejecter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7,35(1):35-43.
[59]JosephSirgy,ChentingSu.DestinationLimage,Self-congruity,andTravelBehavior:TowardandIntegrativeModel[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00,May:340-352.
[60]Salah,S.Hassan.DeterminantsofMarketCompetitivenessinanEnvironmentallySustainableSourismIndustry[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00,Feb:239-245.
[61]Um,S,J.L.Crompton.TheRolesofPerceivedInhibitorsandFacilitatesinPleasureTravelDestinationDecision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2,30(3):18-25.
[62]Kotler,P.,andH.Barich.AFrameworforMarketingImageManagement[J].SloanManagementReview,1991,32(2):94-104.
[63]Sheth,J.N.,B.I.Newman,andB.L.Gross.Cons-umptionValuesandMarketChoices[M].Cincinnati,OH:South-Western.1991.
[64]Andes,N..SocialClassandGender:AnEmpiricalEvaluationofOccupationalStratification[J].Gende&Society,1992,6(2):231-251.
[65]Chafetz,J.S.,J.Lorence,andC.Larosa.GenderDepictionsoftheProfessionallyEmployed:AContentAnalysisofTradePublications,1960-1990[J].SociologicalPerspectives,1993,36(1):63-82.
[66]Skelly,G.U.,andW.J.Lundstrom.MaleSexRolesinMagazineAdvertising,1959-1979[J].JournalofCommunication,1981,31(4):52-57.
[67]Tuchman,G..Women''''sDepictionbytheMassMedia[M].Signs,1979,4:528-542.
[68]ErcanSirakayam,SevilSonmez.GenderImagesinStateTourismBrochures:AnOverlookedAreainSociallyResponsibleTourismMarketing.[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00,May:323-362.
[69]Butler,R.W..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J].CanadianGeographer,1980,24(1):7.
[70]Garner,W.C.,andJ.Hunt.AnAnalysisofStateImageChangeoveraTwelve-YearPeriod(1971-1983)[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87,26(2):15-19.
[71]Ahmed,Z.U..TheInfluenceoftheComponentsofaState''''sTouristImageonProductPositioningStrategy[J].TourismManagement,1991,12(December):331-340.
[72]Calantone,R.J,C.A.diBenedetto,A.Hakam,andD.C.Bojanic.MultipleMultinationalTourismPositioningUsingCorrespondenceAnalysi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89,28(Fall):25-32.
[73]Crompton,J.L.,P.C.Fakeye,andChi-ChuanLue.Positioning:TheExampleoftheLowerRioGrandeValleyintheWinterLongStayDestinationMarket[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2,31(Fall):20-26.
[74]Kotler,P.,D.H.Haider,andI.Rein.MarketingPlaces:AttractingInvestment,Industry,andTourismtoCities,States,andNations[M].NewYork:FreePress.1993.
[75]Echtner,C.M.,andJ.R.BrentRitchie.TheMeasurementofDestinationImage:AnEmpiricalAssessment[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3,31(Spring):3-13.
[76]Aaker,D.A.,andJ.G.Shansby.PositioningYourProduct[J].BusinessHorizons,1982,May-June:56-62.
[78]Crompton,J.L.,P.C.Fakeye,andChi-ChuanLue.Positioning:TheExampleoftheLowerRioGrandeValleyintheWinterLongStayDestinationMarket[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2,31(Fall):20-26.
[79]Ahmed,Z.U..TheInfluenceoftheComponentsofaState''''sTouristImageonProductPositioningStrategy[J].TourismManagement,1991,12(December):331-340.
[80]Mayo,E.J.,andL.P.Jarvis.ThePsychologyofLeisureTravel[M].Boston:CBI.1981.
[81]林炎.旅游形象设计: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3).
[82]陈传康,等.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J].旅游学刊,1996,(1).
[83]保继刚,等.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84]王家骏.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决策行为研究[A].旅游地理纵横谈[C].1997.
[85]吴必虎,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2).
[86]谢飞帆.旅游地形象研究在西方的崛起[J].社会科学家,1998,(1)
[87]张安,任黎秀,丁登山.试论旅游地DI设计[J].社会科学家,1998,(4).
[88]屈海林,邱汉琴.香港都市旅游的形象及竞争优势[J].旅游学刊,1996,(1).
[89]聂献忠.旅游形象建设与都市旅游业发展——以香港、上海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1998,(1).
[90]谷明.大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整体策划[J].旅游学刊,2000,(5).
[91]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92]王磊,赵西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篇10
【关键词】市场特征;客源市场;市场开发;旅游营销
1.项目背景
新疆生产建设农六师一O五团始建于1959年,是农六师西线植棉团场之一。该团地跨昌吉和呼图壁两市县,距乌鲁木齐98公里,五家渠57公里,昌吉市49公里。甘莫公路穿团而过,交通便利。105团坚持科技兴团战略,在国家支持下,团场积极落实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团场增效、职工增收。同时中央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示精神,使兵团城镇化建设进入一个全面快速推进的时期。105团近几年来收入位于农六师乃至所有兵团团场的前列。
新疆枣园风景区地处105团团部西南侧,北接甘莫公路,枣园风景区包含东侧部分农田、西侧现状苗圃基地,至南,以冲沟为界,规划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枣园风景区交通便捷,植被茂密,景区有部分的沙枣树分布,枣园风景区南侧有部分天然胡杨树。现拟对现状胡杨林景观进行总体规划,通过培育壮大旅游业,充分利用105团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参与自治区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的建设,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兵团特色的旅游景区。开拓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渠道,建立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做强旅游企业,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拉动新型团场建设的一架马车。
2.项目基本情况
2.1市场特征分析
新疆枣园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游人可以随意进入林区,开展的旅游活动以自发徒步旅游、摄影为主。本次规划根据目前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地区旅游发展特色、风景区旅游资源特征及区位条件,确定新疆枣园风景区旅游市场定位。
105团居民及五家渠、呼图壁等周边乡镇居民:主要指105团团场居民以及周边团场乡镇居民。风景区距呼图壁县40公里,据芳草湖团部40公里,距五家渠也不超过60公里。这些地方距离风景区较近,可达性强,并且周边没有与新疆枣园风景区包含相同景观资源的风景区,优势明显。
产品开发重点――沙枣林和胡杨林生态观光旅游,结合枣园文化体验与野炊、野外活动和爱国主义文化教育,根据周边居民的休闲需求设置野炊基地,野外娱乐等休闲旅游产品,比如户外运动、野外体育娱乐休闲、自助烧烤等。
乌昌地区居民及周边地区:风景区位于乌鲁木齐都市核心圈内,利用沙枣林和胡杨林风景资源,与枣园文化结合,打造红色旅游项目中具有唯一性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因此乌昌地区及景区周围100公里范围内县镇客源市场将成为景区的近期主要客源市场。
产品开发重点――沙枣的景观展示、衍生产品介绍推广、胡杨林生态观光旅游,结合枣园文化体验与野炊、野外活动和爱国主义文化教育,比如户外运动、野外体育娱乐休闲、自助烧烤、沙枣林、胡杨林自然生态观光、枣园文化红色之旅、胡杨林徒步旅游、摄影旅游、婚庆旅游、特色采摘、种植体验、果树种植采摘、苗圃种植培育、野外垂钓区、垦荒餐饮体验、有机蔬菜与杂粮健康饮食等等。
北疆、南疆及东疆及周边地区:是疆内唯一一个以沙枣林与胡杨林的自然风光为主体,以广袤、丰饶的农田风光为烘托,包括胡杨林、冲沟地貌、农田等多种景源类型,整体构成了一个人工沙枣林景观、自然胡杨林风光与新兴农业景观兼备的特色风景区。同时加入枣园文化相糅合,结合沙枣、胡杨与枣园文化的渊源,将枣园风景区打造成疆内唯一的沙枣主题景区。
产品开发重点――沙枣的景观展示、衍生产品介绍推广、胡杨林生态观光旅游结合枣园文化展示与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种植与采摘的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可以根据胡杨林与农产品的生长周期设置一些季节性的旅游产品,比如春季的草莓、夏季的西甜瓜、秋天的葡萄、蟠桃、苹果等、晚秋的胡杨林。
2.2客源市场定位
基础客源市场――105团居民及五家渠、呼图壁等周边乡镇居民;
主要客源市场――乌昌地区居民;
机会客源市场――南疆、北疆、东疆游客 。
2.3旅游市场开发重点
市场开发重点:目标群体为城镇居民,以家庭、朋友聚会、休闲、度假为主的生态旅游和农业、果业、渔业休闲度假旅游、企事业团体以徒步等野外体育娱乐的沙枣林、胡杨林生态观光旅游、学校等教育团体以徒步或红色军垦教育结合胡杨林生态观光旅游。
重点开拓沙枣的景观展示、胡杨林生态观光与枣园文化精神相互提升和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夏季、秋季观光旅游,延长旅游旺季持续时间。积极培育自然生态观光、垂钓、文化教育、农业度假休闲、摄影、婚庆、野外体育娱乐等专项旅游市场。
2.4旅游产品开发方向
主导旅游产品:沙枣的景观展示、自然生态观光、枣园文化红色之旅、渔业观光休闲、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主导旅游产品、野外体育娱乐休闲旅游产品
辅助旅游产品:科普科教旅游产品
特色旅游产品:沙枣的景观展示及衍生产品介绍、胡杨林徒步旅游、摄影旅游、婚庆旅游、枣园文化红色之旅
节庆旅游产品:春季沙枣花摄影节、秋季沙枣采收节、金秋胡杨摄影节、胡杨林婚庆活动、垂钓节
要素旅游产品:食(垦荒餐饮体验、自助烧烤、有机蔬菜与杂粮健康饮食等)、住(农庄、野餐营地、休闲木屋)、行(徒步、电瓶车、越野自行车)、娱(兵团军垦介绍、特色采摘、垂钓)、购(特色瓜果、无公害、有机蔬菜、水产品等)、游(冲沟两侧胡杨林游览、田园风光游览)
其中,自然生态观光旅游产品――体验原生态环境为目的,开发以沙枣景观展示、衍生产品介绍、推广以及文化传播为核心的生态观光旅游产品
枣园文化红色旅游产品――体验并了解枣园精神、枣园文化,开发以枣园文化与胡杨精神相互提升的旅游产品
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农家美食、农产品购物旅游、农业观光、农产品采摘、农耕体验、植树栽花等
垂钓娱乐旅游产品――野外垂钓、购买、野外烧烤、鱼塘观光等
野外体育娱乐休闲旅游产品――主要集中体现为野外拓展训练、户外运动等相关休闲运动体验旅游产品,同时开发具有游乐性、趣味性及易参与性的大众运动游乐活动。
2.5旅游营销策划
2.5.1 价格策略
在旅游客源市场营销中合理利用价格策略,可以招徕和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市场占有率,可以有效调整游客的流向、流量,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对旅游资源以及环境进行保护。本规划旅游价格策略主要有:
对旅游旺季与旅游淡季实行不同价格;
对节假日、周末与平日旅游实行不同价格;
对团队游客和零散游客实行不同价格;
对预定购买与现场购买的游客实行不同价格;
对老客户游客、会员游客实行优惠价格;
对购买风景区(点)组合门票的游客实行优惠价格;
对待定游客群体在特定时间实行优惠价格,如6月1日对少年儿童优惠,9月10日对教师优惠等;
对学生及老师实行优惠价格;
对70岁以上老年游客实行免票或优惠门票;
对残疾人实行免票或优惠门票;
对少数拥有珍贵资源或环境容量较小的风景区(点)采取高价策略,以控制瞬时游客人数,有效保护旅游资源。
2.5.2 营销渠道
2.5.2.1直接面向旅游消费者
包括向旅游消费者散发旅游宣传品;赠品销售,即通过向旅游者赠送能够传递景区信息的小物品,以刺激旅游者的购买欲望;展销,即举办展销会,向旅游者宣传枣园景区及旅游产品,增加销售机会。
2.5.2.2针对旅游中间商
首先,旅行社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营销渠道,景区应加强与区内外旅行社的业务联系;其次,部门或单位也是旅游营销的重要渠道。针对中间商的宣传方法主要有:同业优惠、批量折扣、现金折扣、经销津贴、经营指导等。
2.5.3 营销手段
2.5.3.1广告营销
在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乌鲁木齐晚报、晨报等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上刊登景区旅游信息,旅游产品介绍;在新疆卫视、乌鲁木齐电视台等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台及旅游车载电视上播放景区景点介绍、风光片;于客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放置供游客免费索取的景区旅游宣传资料;于机场、火车站、城市中心、乌昌大道及高速公路设立大型景区旅游平面广告。
2.5.3.2节事营销
通过举办节事活动的方式,有计划地策划、组织、实施针对节庆活动的系列营销活动,以吸引媒体、社会公众和目标市场的兴趣与关注,提高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
2.5.3.3网络营销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输高效、快捷、不受地域限制,且受众范围越来越广的特点,建立专门的景区旅游网站,刊登旅游产品的信息,介绍其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背景,并天气预报,旅游线路,交通、住宿、餐饮等信息。
通过稳定的、功能全面的网络技术平台以及标准化管理,与旅行社等开展适时的互动合作,使开发成本和交易成本最小化,规模和利益最大化。
2.5.3.4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营销网络,景区、企业、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游客共同构成网络成员,关系营销的目的在于减少每次交易的成本和时间,把游客的购买行为转变为惯例,培养游客的忠诚度,从而取得景区的稳定长期发展。如与各大旅行社建立业务联系,将乌昌地区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重点景区,广泛组织客源,发挥整体优势;与大型企事业单位联合,将景区作为会议及培训基地;与各大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吸引以美学观赏为目的的专业人士。
2.5.4 重点市场营销策略
2.5.4.1休闲旅游市场
以乌鲁木齐、昌吉、五家渠为依托城市,以“枣花节”、“红色军旅体验游”、“兵团乡村旅游节”、“垂钓节”、“水果采摘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为联动伙伴,充分发挥出景区在乌昌地区的地缘优势作用,突出枣园文化与地域特色,兼顾高、中、低档消费需求,增强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不仅是人们的休闲旅游度假区,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更是弘扬胡杨精神、兵团精神、枣园精神的极好场所。游客在此不仅能感受到五十年前开拓者的艰辛,对比现代,更是一种强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