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传承
民族文化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最根本的手段,而美术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升我国国民的文化艺术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一些高校在开设美术课程时,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方面,忽视了对于民族文化的追求。这类教学方式注重技术、技巧和理论的传授,对于学习者主观情感方面的塑造不足,导致一些学习者缺乏审美能力和艺术文化素养。因此,高校美术教学除了要加强美术相关技艺、方法的教育外,还应该提高民族文化相关内容的所占比例,有效提升学习者美术学习的全面性。
一、高校美术教学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美术历来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对个人、群众情感及社会各类现象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了文化和艺术内涵,成为表达文化、艺术、社会百态的一种渠道,也成为相关爱好者之间乃至个人与群体之间沟通的独特语言形式。一般而言,每个时代的美术作品都具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特殊印记;从微观而言,则有着美术作品创作者独有的风格特点。可以说,欣赏美术作品成为人们了解特定民族、特定时代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高校开展美术相关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技能,使其了解笔法运转的技巧、颜色搭配、构图设计、比例协调等,更能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读懂创作环境、背景、想要表达的内涵和抒发的情感等。此外,高校美术教学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学习者理解当时的文化,更能使学生明白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过程及其在当代环境中的发展现状,使学生主动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让美术不局限于成为反映民族文化的工具之一,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实际生活。
二、高校美术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高校美术教学与民族文化的体现与传承的关系密不可分,由此才能在美术教学中呈现出多元化、跨地域、跨时代的丰富文化内涵。民族文化赋予美术深厚的文化底蕴,美术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高校美术教学则是解读美术中民族文化的手段。1.挖掘区域民族文化资源美术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绘画,还包括印染、雕刻、设计等,一些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如剪纸艺术、刺绣艺术、印染艺术、雕刻艺术等,都属于从民众生活中提取的具有区域性民族文化特点的美术形式。高校美术教学将这些民间艺术作品纳入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中国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体现的民俗信仰、道德素养、精神追求等,从而让区域民族文化资源中所体现的民间智慧与才华得到有效传递。2.民族文化丰富教学资源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高校美术教学是一种传承文化的有效手段和渠道。单纯从组织教学的角度而言,在教学大纲中加入民族文化资源内容或者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民间艺术文化活动实践,将极大地丰富课堂内涵,帮助教师进行美术教学。如泥塑课程、剪纸课程、民间风俗插画课程、雕塑课程等,都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课堂交流也有帮助。3.促进学习者传递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引导者和接受者。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习者才是课堂的主体,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一般而言,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比较纯朴、自然,创作者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与工具,如纸、木、泥、竹、布等,设计出多种不同的艺术形态。民族美术作品精湛的技艺和大胆的创造都能够激发学习者对于民族文化的兴趣,从而完成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为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更推动了地方民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民族文化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高校首先应当加大其在美术教学中的课时与学分比重,合理配置课程内容与资源。美术教师是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习得艺术技巧和内涵的媒介,在教学前应注意收集各类地方性、区域性、具有代表性的富含民族文化的美术作品和信息,在教学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进行实践和教学内容安排,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允许学生发表对民族文化和美术的独特见解。同时,校方要不定期组织美术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和能力素质。此外,高校应该具备美术教学应有的硬件设施,配套先进、实用的工具材料供师生使用。结语民族文化是我国历史积淀的瑰宝,在信息技术快速崛起的当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水平,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高校美术教学真正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利器。
参考文献:
[1]王艳艳.略论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美术教育研究,2015(8).
[2]宫清泉.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融合.美术教育研究,2016(9).
篇2
关键词:广告创意;民族情感;民族文化
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由此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类共同体。民族文化,是一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出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族文化与其他亚文化现象相比有明显的区别,即民族文化是特征性文化,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是特征性差异而非优劣高下的差异。由于各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由此形成的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也自然不同。因而,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
广告创意与民族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广告创意总是处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并依附于某一特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意识、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会处处打上该民族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处于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广告受众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广告创意也会有鲜明的判断和选择。因此,研究广告创意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
一、文化定位
广告创意源于社会、生活,源于物质方面及精神方面的一切。因此,文化正是广告创意的重要源泉。文化中物的部分为广告创意表现提供了素材。如在不同时期的广告中,其画面、语言、音乐都反映了该时期文化发展的状况,这些文化元素是广告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创意的精华;另外,文化中的意识、精神部分则使广告产品有了灵魂,使没有生命的产品升华为一种有灵性的文化载体。在供过于求的当今社会,商品同质化已成为普遍现象,人们的消费已经从物质追求演变为精神追求。消费者对广告所宣传的商品的认可,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广告传达的商品的文化价值的认同。广告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可以为广告所宣传的商品塑造一种感性形象,为其品牌增加信誉度和附加值。
二、民族情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积淀着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一脉民族血缘,一股民族情结。民族情是中华民族凝聚人心的一面旗帜。我们一些民族工业企业在面对国外品牌抢摊国内市场、冲击民族工业时,往往注意抓住民众的爱国感情纷纷祭出“民族”牌。长虹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联想以“不敢忘记为振兴民族计算机事业而肩负的一份重担”抒发了中华儿女为振兴民族供应而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娃哈哈推出的“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渲染得淋漓尽致。
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好事接连不断,国人为之鼓舞,激动,自豪!这种民族情感一旦被激活,所焕发出来的力量无与伦比。聪明的广告主借机抓住国人高涨的民族情结,大打广告。神州五号的成功返航,标志着中国向世界航空领域第三大国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令全球华人深感骄傲和自豪的民族情结。农夫山泉敏锐地抓住这根“情”弦,喊出“这一刻,有点甜!”,提升了农夫山泉地品牌内涵;同样,当刘翔在28届奥运会110米栏中技压群雄,跑出了中国人的神气,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时,白沙集团及时推出“这一刻,我已经飞起来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注入民族文化内涵,增加产品形象的文化附加值
什么是产品的附加值呢?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硬性商品价值,是指商品实际能提供给消费者的功能。如化妆品就是保护皮肤,服装就是御寒;另一种是软性商品价值,是指能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某种文化,如香水就是品牌的高贵感、魅力感等。由于大众消费已日益从“物”的消费转向“精神”的消费,日益倾向于感性、品位、心理满意等抽象的标准,所以,产品形象的文化附加值在市场上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了,它与产品卖点难以分割,日益融为一体。
针对不同的民族文化,广告创意为产品赋予的文化定位就会有所不同。就如一款同样的音响产品,在美国销售的时,广告创意就要以产品的品质与实用为诉求点,而在日本则要从情感诉求方面下手,表现出音响是你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朋友,他能帮助你排遣寂寞,打发无聊的时候,如果两者倒过来,那么恐怕在美国和日本,这种音响就不用想生存下去了。这样的安排当然也和两国的民族文化有关,美国人崇尚个性,强调自我,在他们身上更多体现出来的是自我文化,而日本作为一个东方的岛屿国家,他们的文化是岛国文化,人们之间很有凝聚力,他们更多的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情动人是征服他们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四、中国元素的运用
文化是个多元多解函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也就是说,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精神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相应的就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国的历代商人深知儒家道德修养与经商的关系.良好的信誉和人格是取胜于商界的关键。因此许多商业广告都把“仁义诚信”作为广告的主题,甚至商号中都充分体现了“仁”的思想,如:“同仁堂”“乐仁堂”“药仁堂”等。有些商业对联更让人感动,如:“童叟无欺.人品高于商品;货真价实,卖货不卖良心”;“货无大小皆添备,物纵零星不厌烦”;“只愿世间人无病,不怕架上药生尘”;“客至必常熟,人走茶不凉”。人们走进这样的商店,看到这样的对联,自然会生出几分信任,也为店家带来更多的商机。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和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思想基础。20世纪初。大量洋货充斥中国市场。严重冲击着我国的民族工业,于是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抵制日货、推销国货的斗争。在时期福州南门外立的一块石碑上,赫然刻着“请用国货”四个隶书大字,作为一种公益广告,它表明了中国人民的决心。
“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其实在中国,只要赋予他新的时代内容和形式”。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可运用到广告设计中的元素很多,中国的设计要想健康发展,必须汲取中国文化元素的营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王伟.“中国”气韵:国产广告创意和文化的交点[J].服装
界,2007(7)
篇3
民族音乐的现代反思下的理性选择
长期以来,我们所说的民族音乐是指中华民族在过往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面对这类音乐文化进行反思,又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非常明显的文化和社会思潮。我们可以看出在一系列的文化反思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华也有诸多的肯定,其中也不乏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的消极负面因素进行理性的清理,以求厘清传统音乐文化对民族历史前进的阻碍所在。以今天的眼光回头看前段时间的民族音乐舞台,不论是对其精华的肯定,还是对其负面因素的清理,目的都不是为了单纯地继承和批判,而是为了把事实上不可能割裂的传统音乐文化分析梳理之后,使其中大部分得以延续,并创造出新的民族音乐文化。
在全球文化浪潮的威逼下。民族音乐文化的延续生存及与之相关联的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也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更促使我们对反思后出现的新形式的民族音乐形式作出新的冷静而理性的选择。那新颖的表现形式和成熟的市场运作,民族音乐的流行化。是一个让人期待又彷徨的命题。究竟是坚持传统特色,还是尝试流行化改革?
所谓理性的选择,就是我们不仅要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在培育我们下一代民族精神时的重要意义,坚定一个基本立场。要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延续民族文化命脉,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音乐文化,并且我们还必须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扩大民族音乐文化对下一代的教育机会,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以大众传媒和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传达给我们的受教育者。让青年学生解读蕴涵着东方美学情趣和人文理念的中国民旅音乐。
在这样的传达过程中,不论是大众传媒还是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是让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而是要提高民族文化的自责意识,不仅使受教育者形成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形成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从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到它发展的历史,从民族音乐文化的表达方式到文化形式的审美演进,都可以形成生生不息的动态理解。只有那样,我们才可能更好地通过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继承发扬,培育学生更有价值的民族精神。
民族音乐的文化意义与教育价值
在我们的理性选择中,认为民族音乐文化对于民族精神教育有着特定的地位,那还是由于民族音乐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与教育价值。
所谓的民族音乐的文化意义,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自己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对民族的延续、祖国的兴衰始终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过去,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不少思想观念和精神因素为维系和延续封建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受到近代以来人们的批判。然而其精华部分所蕴涵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不论是过去和现在,都在培育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方面起着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从上世纪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等重大历史演进,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大有以外来文化取代传统民族文化及民族音乐的势头,但经过一段现实冲撞和激荡之后。多数人还是可以清醒而冷静地看到,传统的民族文化,包括传统的民族音乐,其中蕴涵着巨大的民族精神,它的精华不仅凝结了它的过去,也蕴涵了新的未来。尤其是其中的包含我们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对民族的发展,祖国的进步都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它的文化意义、民族意义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从音乐文化自身来看。人们普遍主张的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保有民族文化的特色,才会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世界意义”。这就意味着民族音乐对一个国家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意义。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教育价值,就是指将民族音乐文化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通识课的文化意义,教育价值不可与具体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相比较,它应该是一个人深层文化底蕴的组成部分,这也正是我们多年来教育改革的方向之所在。
民族音乐文化中蕴涵的优秀精神品质,可以通过欣赏实践的动态解读,与现代思想及现代生活相结合。在形成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它所蕴涵的意义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哲学、政治、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所凝结的审美意识,都可以汇聚成人们自身的素养并逐渐积淀为民族品格、民族心理,使我们的民族不断获得精神动力,而不致因精神力量的疲软或坍塌失去生存发展的支撑力。
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包含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还包含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启迪。所有这些在现代化如此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彰显出它不朽的光辉价值。
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在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个重新解读、积极思辨并开启我们心智的过程。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素质的教育同然有着多种方式和渠道,但是,最便捷易行,最终可为学生接受和发挥作用的,就是这类以审美教育为特征的文化教育,它可以把学生带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在那里解读我们民族的艺术、审美、心灵历程,发现那里的真、善、美。从而形成自己优秀的精神品质。
民族音乐的外向吸纳与教育活力
倡导民族音乐的民族意义与教育价值,还必须认识到,在过去的民族文化研究与教育中,有人认为,我们民族音乐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凝固和封闭的,因而不太适合用作现代教育内容,更难适应现代民族精神教育。就是在一些以此为专业方向的学科中。也不乏民族音乐虚无论的人。从客观而理性的历史角度来看,我们不仅应该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与丰富,而且必须同时看出,民族音乐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一直有着外向的吸纳融合与动态流变的特征,形成内涵与外表形态的多样化与巨大的阐释可能,即使在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交融的过程中,也散发着巨大而鲜活的教育能量。
第一,民族音乐文化流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同思想碰撞、激荡的过程,不论是春秋时期的“百家异说”中的音乐审美论述,还是汉唐以来外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相互影响,或是近代的欧洲音乐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的冲突与交融,都使民族音乐文化融入了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因素,它完全可以把受教育者带入动态的思想与思维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在审美、辨析的过程中,进发出新的思想观念,而激变感悟出新的人生智慧。
第二,我们今天的音乐审美教育,更多的是在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与异质文化相对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的,那些来自域外的各族文化形态与思想观念,不断地冲击着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既有体系,形成了审美中不可规避的精华与糟粕的参照体系。所以我们民族音乐文化审美的教育内容从来就不应该是一种凝同形态,它必然包含着不同理念的对峙、不同表现形态的比照、不同感受理解的交流。因此,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教育只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富于清新的活力,而不是僵硬乏味的教育过场。
篇4
可以说,符号是一种意象并且带有一定意义的,它不仅是图形、图像,还可以是建筑、模型、声音信号,更可以是一种思想、一件实事等。此外,民族文化符号的分类同样多种多样,既包括实体文化符号,如长城、颐和园、故宫,又包括图腾文化符号,如龙凤呈祥、十二生肖等,还可以包括语言文化符号,如汉语、朝鲜语、藏语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绘画、建筑,还是艺术设计等领域都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运用。尤其是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可谓是达到了极致,大大提升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底蕴,丰富了现代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特点。具体如下:首先,含蓄性。中国的艺术讲究含蓄,低调而不张扬。诸如中国画,十分注重“藏”与“露”。许多艺术家都认为杰出的画作是要藏而不露,要委婉含蓄。如画作《寒江独钓》中就将这种含蓄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虽然只有一个垂钓者和船头,但是却展现出了滔滔江河的景象。其次,以形传神。经过设计者的构思和创造,在绘画、剪纸、雕塑作品中都能反映出设计者的思想感情。这种将客观实际与主观情感相结合,在艺术创作中反映出的美感,往往是人的思维活动的惯性。比如,景观设计中的假山石,通过一定形式的创造设计,会给人一种温暖、坚定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神”。再次,抽象性。民族文化符号高度发展的象征便是其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抽象性。抽象性的存在,能够给人以深层次的启迪。以我们最为熟悉的文字来说,从具象到抽象进行转化,抛开自然形态,形成最后的抽象符号。这种转变蕴含着自然的美,同时对现代艺术设计具有极大的启发,使得设计者情感的传递更加强烈。
二、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艺术设计,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科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一直以来,设计者们都在努力维护民族文化的发展,尽量在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塑造全新的现代艺术设计。在这一形势下,民族文化符号便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被称为广告界“奥斯卡”的第三十六届奥基国际广告大奖赛中,中国的平面作品《家——中国人的故事》获得银奖。这幅作品借鉴了中国古代的门锁作为外包装,同时将颇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和民俗建筑的文化符号融入其中。又如,陈幼坚针对北京奥运会设计的招贴广告“新北京、新奥运”,将民族文化符号中的建筑符号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使奥运五环的形象巧妙地和北京天坛的建筑剪影联系起来。由此可见,无论设计师或者艺术家持何种艺术态度和观念,民族文化符号都会出现在其作品中。因此,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巧妙地运用民族文化符号一直是设计界十分关心的话题。虽然许多艺术家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并且得到了莫大的认可,但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三、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艺术设计者在将民族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时,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上,由于过于注重某一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而忽略了设计的整体布局和构思;实践上,时常出现肆意滥用、误用民族文化符号,机械式地拼接、嵌入文化符号的现象。
1.民族文化符号的误用
我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对民族文化符号含义的正确理解是我们现代艺术设计中合理正确运用民族文化符号的重要前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民族文化符号已经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远离了人们的生活,这就对我们理解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产生了巨大阻碍。在当下的艺术设计领域,将民族文化符号融入其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渗透到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如招贴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等。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些设计作品中,民族文化符号与设计意图往往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尽管许多设计师大量运用了民族文化符号,但是却不能体会到其真正的内涵,不能准确地把握这些民族文化符号所传承的民族文化精神,仅仅只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是满足自己的主观需要而对其进行肆意的解读和嵌入。
2.民族文化符号的滥用
伴随着中国现代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日趋成熟,一味效仿西方设计的理念已经转淡,许多中国设计师开始对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加以应用,希望将这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使用民族文化符号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是很多设计者并没有找到传统文化符号表象下的文化精神内涵,仅仅锁定其表象含义,照搬照抄或者机械拼贴,让作品失去了浑然天成的美感,显得娇柔造作。
四、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真正领悟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
理解是良好运用的前提。众多的民族文化符号背后都蕴藏着不同的复杂的文化价值,如果对这些文化价值不能很好的理解就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文化符号。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太极图,它以两条鱼形阴阳相拥为图形,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在永恒不定的动态中有着和谐与统一,以及一生二,二生阴阳,生生不息生万物的道家精神。之后,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在其“香港现代艺术家联展”的海报中对传统的太极图做了再诠释,他运用水墨和粉彩笔将太极图重新绘制,借助道家和谐完美的精神,巧妙地表达出香港的艺术文化融汇西方的本质。
2.尽量选择公众识别度高的民族文化符号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应用艺术,需要考虑受众的欣赏和接受水平,不能只考虑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这也是衡量一件设计作品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由于许多民族文化符号已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接受民族文化符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选择的文化符号辨识度越高,受众的接受能力就越强,作品的成功率就越高。比如中国联通的标志,它取自于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盘长,取意源远流长,其回环往复的线条既象征着现达的通信网络,又寓意通信事业井然有序。
3.积极寻找创新点
在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找到与现代审美的切合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将民族文化符号与现代图形进行新的整合,将某些符号加以改造,使之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传达出一系列的文化价值,突出现代设计理念,是我们在使用民族文化符号时的创新点。创新点的使用,不仅能使得艺术作品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还能将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诸如陈幼坚先生在民间传统图形“四喜人”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公司标志,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设计等,都很好地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符号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巧妙结合。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艺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措施
在新形式教育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虽然有了很多革新,但是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因此现代高校教育难免还会受其影响,尤其是高校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都还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并没有真正做到与民族文化的联合,这不仅仅是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巨大挑战。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在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应对传承民族文化予以高度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艺术的真正含义并能感受民族文化的深远意义,以协调高校大学生文化知识与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高校大学生通过高校艺术教育继承和接受民族文化
艺术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追求,人们往往会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了解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精神文化素养。而高校艺术教育则通过向大学生传播艺术文化知识,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技能,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民族文化艺术是重要内容之一,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也需通过艺术教育继承与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积累、深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是宝贵的文化财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繁荣昌盛都有一定的影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撑,而民族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发展必须依托于教育,所以在高等院校里面,艺术教育就是大学生继承和接受传民族统文化的重要途径。[1]
(二)传播社会文明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校艺术教育是培养社会艺术人才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背景下,艺术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其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都与社会文明传播紧紧相连,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艺术教育需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只有不断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确保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才能繁荣社会文化、服务社会文明建设,而高校艺术教育必须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艺术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高校艺术教育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
民族文化的发展反映着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进程,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思想指导和内在动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竞争力。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十分重视,在党的十七大中也明确指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也明确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的要求。高等院校是我国教育机构里面被赋予传承民族文化使命的重要基地之一,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应当担当起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责任。艺术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艺术知识、培养艺术审美以及把握艺术技能,它已经肩负了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和推动民族思想文明进程的重要历史使命,所以高校艺术教育必须坚守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使高校艺术教育服务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二、高校艺术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结合的现状
(一)艺术教育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俱进
长期以来,受“中国式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教育都处于迷茫状态,再加上外来文化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入侵,使得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障碍重重,曾经还出现了崇洋的现象。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亦是如此,教育思想观念往往落后于现代文明发展进程,因而阻碍了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其中艺术教育就是中国式应试教育观念下的一个牺牲品,一直以来,艺术教育都是高校教育体系中一个无足轻重的构成,在教育过程中,内容陈旧、方法呆板,忽略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直到最近十来年,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教育观念逐渐转变,各大高校才渐渐重视艺术教育,才渐渐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历史责任。[2]
(二)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虽然我国已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遗留问题对现代教育影响颇深,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方式的滞后。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虽然得到了重视,但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让学生形成艺术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所以对高校艺术教育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是传承族文化的必须手段。
(三)学生个性选择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存在矛盾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精彩灿烂,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并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如民族歌舞、民族乐器、民族音乐、书法、绘画等。而在艺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影响,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时候,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这就给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结合带来了另一种挑战,因为高校艺术教育师资、设备、课程设置都有限,所以很难根据学生个性要求开展艺术教育,这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科学技术和语言艺术完善教育
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语言艺术作为辅助。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点,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明符号和历史标识。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他包括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生活习惯、自身独特的政治、宗教、价值观念和乡土知识等。由于民族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使它始终保持了不断创新、传承发展的性质,而传承民族文化必须在尊重民族的传统生活习俗、语言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来发展民族传统技艺,民族文化需要吸收那些自己能消化的东西,在冲突、磨合、调适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同时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掌握自己的语言文字,千百万年来,民族人民的生存、发展、繁荣、进步,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语言存在;同时它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人民生产劳动创造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3]。
(二)建立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队伍
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深受其益,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渐渐摆脱了过去口耳相传的模式,目前高校艺术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意外丢失的现象,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建立起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队伍,在艺术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结合的道路上不断研究,发展新思想,探索新方法,以更加准确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建立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队伍,首先是要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因为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必须是挑选其中精华而非笼统的学习传承,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在继承的同时也要不断发展,以给我民族文化增光添彩。其次是要注重教育方式,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应用最科学最合适的方法把优秀的文化知识授予他们,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做到艺术审美培养和民族文化传承两不误。最后是要注重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与交流,不能一味排外也不能一味崇内,要积极与国际民族艺术文化交流协作,以丰富民族文化内容[4]。
(三)完善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和实施方式建设
高校艺术教育背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在设置艺术教育课程的时候需考虑区域实情和学生学习能力,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这样才能使艺术教育发挥其真正功能。同时要根据课程内容深化教学方式建设,在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方法,时时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合,切实做到全方位、多渠道的传承民族文化。主要做法如下:首先是加强艺术教育教育力量建设,如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等等。注重教师的专业技术和民族文化素养的培养,加大教学设配的投入,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其次要结合本校学生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效率。第三是要丰富教学实践活动,比如不定期具备校园民族文化艺术作品展,还可与其他学校联合举行民族文化学校间交流会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理解民族文化,在实践中更好地完成民族文化传承。
(四)大力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的民族文化活动
校园是教学的主要实施场地,因此校园环境氛围对于教学来说意义重大,高校在实施传承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丰富校园文化,尤其是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民族文化研究交流会,还可以与其他学校互动,建立民族文化交流友谊组织等等,以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比赛、书画大赛等,深入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学习;还可以根据区域特点,在校园内集体庆祝民族节日、举办民族节日相关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带动学习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热情。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需要教师课堂上的言传身教,更需要学习切身实际的深刻体会,校园民族文化活动的建设,是学生能在生活中切实体会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让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手法[5]。总之,一切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民族文化的传承也需要靠艺术教育来完成,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如今,中华民族发展渐渐步入和平、繁荣,无论是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还是自身综合能力的增强,都离不开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促使民族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共同进步。高校艺术教育应当以此为教育思想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把艺术基本知识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联合起来,切切实实地把握社会文明动态,借助我国社会经济实力和世界文明多元化力量促成民族文化传承,完成新时代赋予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许琛.豫文化资源与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共建模式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12-115.
[2]刘晓军.基于文化多元化视角下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学中国人,2014,(6):58-61.
[3]杨智伟.高校艺术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J].艺术科技,2013,(2):33-35.
[4]肖珣,王德芳.艺术教育亟待做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J]戏剧之家,2014,(16):44-46.
篇6
关键词:公共利益、民族文化利益、司法定性
中图分类号:DF08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141-03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8月,笔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开展主题为“民族风情园文化经济互动效应探究”的调研,考察该地中华回乡文化园的文化经济双层效应。调研之后得出的结论符合前期的理论假设:中华回乡文化园对回族文化的存续和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这些积极效应背后是永宁县农户因土地被征收而迁居的事实:中华回乡文化园一期工程占地300亩,二期工程规划新增用地700亩,因二期规划建设拆迁安置的居民约220户,为打通中华回乡文化园―纳家户清真寺―县城利民街的道路而营建的纳家户回族商贸一条街需拆迁道路沿线180户现有农宅,扩建纳家户清真寺前广场需拆除农宅40户。①
矛盾贯穿于物质世界,事物总存在着两面性。中华回乡文化园及其配套工程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但规模化带来的征收行为,却面临着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根据宪法与法律,公共利益是启动征收征用程序的实质性要件,也是政府从事征收征用活动的最终目的之所在[1]。那么,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否能够成为征收的法定事由呢?民族文化产业辐射而来的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中是否具有与公共利益耦合的因素呢?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法律规范的切入与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重申了宪法条文,第45条至49条规定了土地征收的具体程序以及安置补偿的办法。《土地管理法》由于其公法属性,私权保护的气息并不浓重,而其在安置补偿方面的规定是细致的,实践指导意义很强。但问题是,“ 能否征收”的问题尚未解决,关于“如何补偿”的规定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呢?
2007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被视为私权保护的,但其仍未对“能否征收”的问题做出明确回答,理由是:“在不同领域内,在不同情形,公共利益是不同的,情况相当复杂,物权法难以对公共利益做出具体的界定,还是分别是由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单行法规规定比较切合实际。”[2]我们反观《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法律事实:公共利益的内涵与外延在立法上是个空白,其界定成为了一个司法问题。
三、民族文化产业规模化与“民族文化利益”
(一)民族文化发展的规模化需求
规模化指将性质相同或相似以及联系紧密的产业集群,获得区位优势的一种竞争策略。规模化所带了的产业集群效应是十分显著的,特别是对于旅游业而言,民族文化产业是一种双重性质的产业。对外它就是旅游业,旅游客体为民族特色文化;对内它则是民族文化的存续地和陈列馆。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都需要形成产业化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而产业化在特定经济环境中则意味着规模化。
(二)“民族文化利益”的提出
民族文化产业具有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目的。经济目的是该产业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外部因素,文化目的则是其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最终价值。比较两个目的我们可以发现,经济目的不能成为该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因素,因为凡是产业都能带来经济效应;文化目的则较为特殊,因为民族文化产业的核心与重点均在于文化,文化效应是发展该产业的主要目的,再者,文化保护本身就象征一种人文主义关怀,其人文价值不可估量。
文化效应(目的)要与征收的结合起来,还需要“利益”的中介。从本质上来讲,利益是社会主体的需要在一定条件的具体转化形式,它表现了社会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动关系,构成了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3]。人们追求文化效应(目的)是基于他们要求文化续存的内在动因,是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具体转化形式,因此,文化效应本质上是一种“利益”。这种“利益”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保存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并利用该文化实现民族的整体利益。笔者将这种“利益”称作“民族文化利益”,它就是民族文化产业规模化所追求的。那么,法学理论层面的问题是,“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是什么关系?两者是否耦合?如果存在耦合,法律解释在界定的过程中要扮演什么角色?
四、法律的合理性解释:“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耦合
(一)如何对法律进行合理性解释
“在法律秩序中,大量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和一般条款决定了法律语言的不准确性和开放性,这也为新的事实和评价标准留下了余地。”[4]这是笔者认可的法律解释的角色。法律是具有合目的性的,法律解释要从法律目的出发评价不断出现的社会现象,使之与法律规范映合,形成一套评价标准。
公共利益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是对公权力的限制,但另一方面它更是对私权利的限制。当法律缺乏明确性,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解释时,不仅要考虑现实需求,更要衡量公权与私权的价值。如果“民族文化利益”能够界定为公共利益,征收与拆迁就成了必然,而征收与拆迁又不可避免形成对公民物权和其他权益的侵犯。“民族文化利益”与“公民权利”的利益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公共利益”的解释就必须合理、合法,不仅要分析“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普遍性耦合因素,更要排除随意性解释,明确禁止某些情形。
(二)普遍性耦合因素分析
萨维尼在1840年总结了当时法律方法讨论的状况,并提出了法律解释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1)语法要素;(2)逻辑要素;(3)历史要素;(4)体系化要素[4]。笔者将从该四要素出发,分析“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耦合性因素。
1.语法要素
首先,“利益”是共同宾语,两者具有利益的共性。重点是,“民族文化”与“公共”关系如何?首先,何为“民族”。一般认为,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的共同体,其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5]。民族是一个稳定共同体,其利益具有公共性。在民族聚居区,该民族的利益与该地区范围内的利益是一致的。其次,“文化”也是一个争议概念。获得较多认同的是泰勒的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6]。由该定义可见,文化也是公共的,其主体是不特定的群体,内容也由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共同享有。从语义上来讲,“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民族文化利益”可以界定为公共利益。
2.逻辑要素
从法逻辑上来讲,不是所有的公共利益都能对抗私权,只有高于个人利益的公共利益才能对抗私权,成为征收的合法性依据。那么,民族文化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价值如何衡量呢?
要比较两种利益,我们必须把它们放入特定的时代环境。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要特殊保护[7]。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的外来冲击日渐增多,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的现象在我国很普遍。民族同化一方面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受损,另一方面使少数民族人民对自己的文化消退产生忧虑,生成对其他民族的畏惧感和仇恨感。应该说,在目前我国步入完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上述现象使得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变得极为紧迫。
所以,从法逻辑上来看,民族文化利益值得以牺牲部分个人利益的方式加以特殊保护。在这一点上“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是耦合的,将其界定为公共利益也符合国家的民族政策。
3.历史要素
历史要素指的是法律与其颁布时的历史状态的相关性[4]。当我们比较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时,要从提出公共利益概念的法律渊源的立法背景进行考量。
公共利益概念提出的立法背景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那么,将“民族文化利益”解释为“公共利益”是否是对公共利益的扩大解释呢?是否会扩大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侵犯呢?笔者的回答是,不会。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是人,规模化的民族文化产业不会产生像一般征收行为剥夺土地原使用人劳动对象的问题。相反,它创造了更多劳动形式,让失地者可以扮演民族文化的展示者。我们知道,农民在拆迁中最关心的是安置补偿以及日后的职业生计,在民族文化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将农民的土地作价入股或采取其他措施,这些问题都不复存在。①
从立法背景上看,民族文化利益没有扩大公共利益的外延,也符合耦合性解释的历史要素。
4.体系化要素
体系化要素要求法律解释使各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我国宪法序言: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第四条规定,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国务院实施若干规定》、《文物保护法》中都有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规定。①
如何定位“民族文化利益”才能使之与我国宪法与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相协调,是界定该概念时应当关注的,特别是《宪法》第四条将“民族文化利益”处在了很高的法律地位。宪法是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法律体系的灵魂[8],法律的适应必须从宪法精神出发。笔者认为,将“民族文化利益”界定为公共利益是与宪法与相关法律法规中“民族文化利益”的地位相协调的法律解释方法,符合法律解释的体系化要求。
(三) 禁止性情形
尽管“民族文化利益”与公共利益存在普遍性的耦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滥用“民族文化利益”之名随意侵犯公民私权利。“民族文化利益”的司法界定要严格进行,而且其界定也要如公共利益的界定纳入程序控制。此外,某些情形应当排除。
1.非客观的民族文化利益
民族文化利益与民族文化是社会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假想的民族文化利益是不能被界定为公共利益的,更不能因此启动征收程序,侵犯公民合法权利。
2.非法和糟粕的民族文化
文化本无优劣之分,但在目前我国民族问题较为复杂的局面下,我们必须抵制、改造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糟粕。民族分裂主义、大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想应坚决被排除出“民族文化利益”之外,而且应给予法律制裁。某些民族地区将以上这些非法思想伪装成民族精神,要求加以宣传,在司法认定中应予以警惕。对那些妨害或者不利于民族团结、不利于法律贯彻实施的风俗习惯应当予以抛弃[9]。
3.披文化外衣,行商业之实
现代社会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交叉存在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民族文化产业也可以具有盈利性。但如果纯粹为了追求商业目的,披上民族文化的外衣,该行为也不能被界定为“为了公共利益的行为”。
4.没必要形成规模化的民族文化产业
某些民族文化(如民族绘画、歌舞)虽然是值得保护发展的,但没有必要做成一个集群产业。这些文化利益不能被某些人利用,成为征收的理由。这一点在现实界定中极为重要,正如公共利益,只有必要时才能成为限制私权的理由。如果存在其他方法使得“民族文化利益”得到保护,就绝不能将其界定为成为征收条件的公共利益。由此可见,笔者认为的“民族文化利益”也并非都能被界定为公共利益,只是某些必要的“民族文化利益”才与公共利益耦合。
结语
相关法律缺乏对公共利益的定义,对司法实践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在司法中要对公共利益进行具体的界定,这实际上构成了对公共利益的法律解释。根据法律解释的法理,从民族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出发,我们可以将某些“民族文化利益”界定为公共利益,从而论证了规模化所需要的征收行为的合法性依据。但在现实界定中要引进程序控制制度,进行严格的司法认定,禁止随意性的解释。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利益得到切实的司法保障,使其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利明.论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J].政法论坛.2009,(2):22.
[2] 王胜民.中华人共和国物权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88).
[3]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5.
[4] 魏德士.法理学[M].丁晓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96,304,305.
[5] 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3.
[6] 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浓,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87.
[7] 韩轶,刘雯.刑事政策与刑罚目的的关系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1):206-211.
篇7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芭蕾舞;运用
1中国民族文化内涵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生活,而生活中的种种又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因此,艺术也是对文化的一种表达。中国文化伴随着五千年历史的滚滚车轮而不断繁荣。中国民族文化有丰富的内涵,这是因为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各地的风土人情、民族习惯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生活、文化和风俗习惯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的融合,共同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另一方面是指精神文化,这种区别于物质文化的具体性,主要是指在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下所形成的语言、文学、艺术、科技、和风俗习惯等。在很早以前,中国的艺术家们就开始探寻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与芭蕾舞结合的方法,将外来的芭蕾舞与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化进行加工重塑,用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结合民族文化的风格特点来创作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芭蕾舞艺术作品。这种形式不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简单填入,而是与芭蕾艺术融合后具有创新意义的产物。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积淀,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华儿女,同时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的发展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在借鉴的同时融入自己的风格,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淹没在历史中。中国民族文化的民族特色明显,如民族舞蹈、民歌、传统民间戏剧等,这种具有深深民族烙印的文化,往往让人更加能够了解历史的厚重和神秘,更能够感受民族发展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久久难忘。芭蕾舞艺术通过其优雅的舞姿表达的意境更加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性。中国的芭蕾舞艺术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文化风格。它将西方的芭蕾舞剧的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相结合,让二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实现了融合,这种形式既是对西方芭蕾舞艺术的超越,同时也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再次创新。中国芭蕾舞艺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部芭蕾舞剧《鱼美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正式走入芭蕾舞艺术的殿堂,可以说这部剧是民族文化与芭蕾艺术结合的代表作品。
2中国民族文化在芭蕾舞艺术中的运用
芭蕾舞是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艺术类别。受历史发展的影响,芭蕾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风格多样的不同派别。芭蕾舞是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元素相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舞台艺术,如众所周知的《胡桃夹子》《天鹅湖》《睡美人》等芭蕾舞剧作品。而与这些不同的是,中国的芭蕾舞剧是对中国元素的融合,它通过对中国舞、戏剧舞和民族舞的不同程度的结合而产生的舞台艺术,更加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如《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牡丹亭》等经典的民族芭蕾舞剧。中国的芭蕾舞剧是对西方芭蕾舞剧在内容、形式和情感表达上的丰富和创新,这对世界芭蕾艺术的发展也是极大的促进。中国芭蕾舞艺术在发展之初,就有学者对中国芭蕾舞艺术的长远发展表示了担忧,这是因为在中国芭蕾舞艺术的发展初期,主要是对西方经典芭蕾舞剧的模仿和传演,没有什么创新可言,直到《红色娘子军》的诞生,才彻底打破了这种发展困境,也让中国的芭蕾舞艺术家们为之一振,明确了中国芭蕾舞艺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让芭蕾舞艺术从“高冷”的冰美人,变得更加可亲可爱,被大多数观众喜爱、认同。《红色娘子军》之后,又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白毛女》诞生,这是对芭蕾舞剧民族性的深化,用中国民族的文化表达方式来展现芭蕾舞,使中国的芭蕾舞剧在艺术表现上更具感染力,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人物造型上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更加具有吸引力。芭蕾舞艺术与中国民族文化的融合经历了很长一个时期。经过无数芭蕾舞艺术家的努力,具有浓郁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芭蕾舞剧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在世界芭蕾舞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艺术家们从中国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大胆选材,无论是古老的神话传说还是历史故事都能够通过芭蕾舞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让中国的芭蕾舞艺术不仅有保持了古典芭蕾舞的形式,同时还加入了民族舞、传统戏剧舞蹈的元素,中西合璧铸就了中国特有的芭蕾舞艺术形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芭蕾舞蹈团开始尝试演出民族芭蕾剧目,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中国芭蕾舞艺术虽然繁荣发展,但是想要在世界的舞台上站稳脚跟,通过喜爱中国的芭蕾舞剧进而爱上中国文化,这就需要一代代芭蕾舞者的不断传承和创新。因此,芭蕾舞教学就应该注重对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学习,让芭蕾舞者在学习阶段就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了解它,喜爱它,进而表达它。在芭蕾舞艺术中加入中国民族文化元素,让中国民族文化与芭蕾舞艺术完美融合,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艺术,不仅是芭蕾舞艺术在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芭蕾舞艺术的创新性发展。除了舞蹈教学中要注意对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学习,在芭蕾舞剧的编创上更是少不了民族文化的参与。中国的芭蕾舞剧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问题,当前不乏新的芭蕾舞剧作品出现,但是较之经典著作《红色娘子军》来讲,没有人能够撼动它的神坛地位。那么中国芭蕾舞剧想要发展、想要突破,就要把编创作为突破口,在编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要有方向,针对不同的题材要有不同的角度,强调感情的表达。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芭蕾舞剧在融入民族文化时也要考虑时代特点,要与时俱进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引起共鸣。
3结语
芭蕾舞作为一项高雅的艺术门类,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观众去关注它、喜爱它。中国芭蕾舞艺术发展时间短但取得的成绩确实令人瞩目。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芭蕾舞艺术要想得到发展,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是必然选择,因此,中国芭蕾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民族文化的吸收,使芭蕾舞艺术之花在中国民族文化的沃土上枝繁叶茂。
作者:刘晓甜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于平.红天鹅:你到底能飞多远?[N].光明日报,2001.
[2]罗辛.芭蕾中国学派的创立及其近年来的创作实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2):11-16.
[3]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6.
篇8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和大开放;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03-04
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贵州在较长时间内与外界处于相对隔绝状态,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不经意间使得其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其原生形态得以完好保留,使贵州成为一个“活着”的民族文化遗产宝库。其中少数民族约三分之一的人口仍保持着相对古老的生活方式,各个民族的精神信仰与习俗、节日与典礼、传统工艺、音乐、语言与建筑等,形成一幅美妙而独特的民族风情画卷,粗犷而不失精美,淳朴中透着灵动,完整而系统,与其他地区的零散和不纯粹相比,贵州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优势。
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大开放的不断推进,给贵州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随着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人流一道来的还有外来文化的流入和渗透,对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了强劲的挑战和威胁。如何在西部大开发和大开放的大背景下对贵州民族文化遗产实行恰当而有效的保护,如何平衡贵州经济发展与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且不得不解决的急迫问题,也考验着我们的理性和智慧。
贵州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区域,基本上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果仅仅依靠当地政府和民间力量,是难以对其独有的文化瑰宝进行较高层次的合理开发和保护的。而当下大量的、低层次的观光旅游则可能使该地区发展经济的目标落空的同时,还会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也毁掉不存!如此惨痛的事例正时不时地在我们身边发生着,严峻的现实催促我们要集各方之力迅速行动,政府则必须在其中担当起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一、对贵州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开发实施严格的管理和监控
随着西部开发力度和对外开放度的不断加大和提升,地区间的相互交流将快速增长,区域经济将空前活跃,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优质经济资源被关注,进而被大规模的商业化开发利用。从经济角度看,这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给经济落后地区带来脱贫致富的新希望和新机遇。但是,如果我们在对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商业化开发的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控,那么商业化带来的经济利益驱动会让人无法理性平衡开发与保护的相互关系,就会使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面临前所未有的保护危机,我们发展经济的新机遇、使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等良好愿望和美好前景也会遭遇随之湮灭的威胁。
因为:首先,要使基于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开发出来的商业产品更具吸引力和商业竞争力,就必须顺应市场需求,立足于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最具民族性的、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民风民情、民居环境、民间艺术、民生习性等,加以优化组合,充分展示其独特的美感,使人们从生理到精神都获得审美的愉悦,使产品在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有效培育和迅速发展起市场规模及规模效应,使商业利润最大化,这就难免使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遭受资本疯狂逐利行为的严重损害。其次,在商业经济的博弈中,原住民(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处于明显的劣势,可能导致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成果分享发生严重偏移,从而引发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可能是开发商利用其商业优势享大利,原住民吃苦受累挣小钱,此时,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往往会因原住民对其价值认同失衡而遭到破坏和遗弃;另一方面,可能会是原住民出于过保护心态,利用本土之利,挟持开发商签订城下之盟,开发商无心久留,对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掠夺性开发,尽量快速获取利润,以求脱身自我保全。
因此,政府有必要对贵州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开发实施严格的管理和监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利用一切手段调动各级政府及基层组织进行管理制度和开发机制创新,比如,在对贵州民族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经济开发的商务谈判中引入专家协同机制,引导相关专家适时介入商务谈判,动用多种渠道及时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商务谈判结果的公平、合理、共赢,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才作为。因为不是所有的损失都能在事后得到挽回和弥补的,尤其对于脆弱且不可再生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而言,更是不可大意而失,盲动而毁,短视而弃,小利而损,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实时监控、专业指导、及时保护则更具现实意义。
二、加大政府立法探索力度,推动立法进程提速
法为行之范。我国有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严重滞后于现实所需。为弥补不足,贵州省有关部门正在就我省有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立法进行积极探索,且有所成效。但较之现实需求的紧迫性而言,还是需要进一步强化立法探索,推动立法进程提速,使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有章可循,有范可遵,有律可守,有道可从。与此同时,也可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立法,贡献我们独有的智慧。
笔者以为,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基本准则应是有利于合理保护和适度开发,立法的核心是明晰产权归属及由此派生出的相关权利义务关系,立法的难点在于明晰产权归属的方法。
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合理的保护能为开发提供不竭之源,使经济发展可持续,从而真正能够帮助我们把脱贫致富的良好愿景落到实处;适度的开发则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引入必要的资金,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稳定的财务支持,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得以有效进行。使贵州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在为民造福的同时仍然能够得以完好保存,当是立法的要旨,故有利于贵州民族文化遗产合理保护和适度开发应是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基本准则。
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独特财产。其唯一且不可复制的特性,决定了继承者对其的独占性,而其有别于一般物质财产的继承方式,使得遗产传递的有效性取决于遗产拥有者。独占性可能带来的垄断利益会驱使人们争相模仿,标称正宗,鱼目混珠,从而使得真正的文化瑰宝蒙羞含垢,在世俗文化的淹没下损毁于无形;有别于一般物质财产的继承方式会因为遗产拥有者的不当作为或不作为,导致贵州民族文化遗产因传承失当或传承缺失而使标的物灭失的恶果。因此,对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产权归属明晰,摈弃假冒伪劣,彰显出真正的瑰宝,对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权属人明确其享有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才能使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法律的强力维护下得到切实的保护。可 见,明晰产权归属及由此派生出的相关权利义务关系是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核心所在。
由于民族文化遗产的特别存在方式,使得其产权归属的明晰说起来不易做起来更难!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立法难点。可否考虑运用以下办法来破解立法难点:
1、组建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专家来源于国内外,在征得本人同意并公示后以立法程序加以认定,入库专家不可因此产生经济收益,以确保录入专家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由入库专家组建项目组,编撰贵州民族文化遗产目录,进行文化遗产产权归属调研,并出具报告公示,接受公众质询,保证目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权属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在接受公众监督的同时,也对贵州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了有效宣传。
3、贵州民族文化遗产的权属,按文化遗产目录分类、分级,实行多层级所有制,颁发载有权利、义务、责任的所有权证书,上一层级所有权人(团体或个人,下同)对下一层级所有权人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和经济收益权,履行相关保护义务,承担相关损毁责任,从而组建起一张文化遗产权属网络,把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以利益共享方式落到实处。
4、所有贵州民族文化遗产权属人,均有权向专家项目组直接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专家项目组给出的正式解决方案在公示无误后,具有强制实施的法律效力,以便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公正、合理的解决。
5、建立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为文化遗产的维护、整理、挖掘、修复等提供资金支持,为专家项目组的活动提供经费保障。资金可从国家拨款、社会捐赠、商业税收等渠道筹集,专款专用,接受公众监督。
三、组建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自愿者协会
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依靠合理的组织架构集合起各方力量才可能顺利完成。可否尝试由当地政府牵头,组建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自愿者协会,广泛聚集各方资源,一方面协助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的专家项目组完成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一系列能吸引大众广泛参与的活动,对我们独特的、古老的民族文化进行重新认知和定位,彰显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价值,抵御外来文化侵蚀,将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深的根植于广大民众心中。
编撰贵州民族文化遗产目录,进行文化遗产产权归属调研,以及相关的公示、质询、答疑、制定问题解决方案等,都是一些费工费时、工作量极为庞大、工作性质也比较专业的事情,而进入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的人员毕竟有限,仅仅依靠他们的力量是无法独立完成相关工作的,且考虑到立法的紧迫性和资金筹集的困难,其工作的时效性和经济性方面也均不可行。如果由当地政府牵头,组织建立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自愿者协会,采取免费旅游、社会贡献积分(这种积分既可以针对自然人也可以是针对法人,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之中,个人、社团、企业等形象的好坏已经成为影响其竞争力的越来越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等多种鼓励措施,把其他相关学者和当地民风、民俗、民情、地理、方言等的熟识者、企业、社团等汇集旗下,在项目组的专家指导下为项目实施提供义务服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效地分解工作量,协助专家组高效、经济、准确地完成相关工作,那么,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可以做到的。
篇9
关键词:民族舞;特点;内容;形式;文化意蕴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其中传统民族舞蹈也是我国特色的艺术元素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特定的社会结构以及文化结构、集体审美意识演变的视觉信息的结晶,主要包括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等,并且,在我国民族舞蹈中也有所体现。我国舞蹈文化是我国主要的艺术文化。舞蹈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和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细细相关。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积极以传统文化为基点,然后在对民族舞蹈进行赏析,才能真正领悟到民族舞蹈中的精神内涵,从而推动民族舞蹈的持续发展,实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
民族舞是一种对情感进行抒发,表达情意,对生活进行展示的艺术,这是一个民族独特文化的重要标志,见证民族演变的整个过程,也是不同民族之间互相区别的标志。不同民族因为生活方式、习惯风俗、和地域的不同,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和文化,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众多的少数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民族舞,民族舞非常丰富,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分布,而且不同民族舞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这一民族的特点。环境和地域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民族的性格与舞蹈形成和地域有直接联系,这就塑造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意蕴的舞蹈。
一、民族舞起源和发展的特点
民族舞演变可以看出民族历史发展和变化的整个过程,其起源可以在上古时期找到踪迹,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借助伸缩或者拍打手,或者踩踏脚等熟练的肢体语言,使各种动作变的更加优美,在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转形成了民族舞这种消遣娱乐的艺术。民族舞源自于生活,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民族舞有很多独特的特点,在长时间的历史中不断探索和融合。首先民族舞内含有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习性,甚至还存在有工具介入的特点,在我国的北方,蒙古族由于生长在非常宽广清新的环境内,在辽阔的草原上不断驰骋,这就形成了蒙古族大气英勇、慷慨彪悍的性格,在蒙古族的舞蹈中,男性一般都显示出刚劲英武的美感,女性则开朗热情、优美欢快,这是地域和自然带给他们的积极与开阔。而且,在广阔的草原上,蒙古人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马在蒙古族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丰富。所以在蒙古族的舞蹈内,就有马刀舞,还有筷子舞和鼓舞等,从这些字面中就可以看出舞蹈内有各种工具的使用,这是人们对舞蹈的创造。其次,民族舞还经常在盛大的集会中出现,具有一种虔诚的意识和信仰,大部分都是表达出欢乐情绪。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盛大节日,这时全部族人都会身穿盛装,一起欢乐跳舞。而且,舞蹈是在长期传承中不断发展的,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是对文化的积淀,和时展相结合,不断创新,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民族舞内的文化意蕴
1.从内容出发。民族舞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节日中,都经常上演民族中最有盛名且享誉世界的舞蹈,这些不同的舞蹈对本民族生活的方式、习俗风情、传统文化和发展的历史进行叙说,展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说起我国的彝族,就会想到世界闻名的火把节,彝族人崇拜火,火在彝族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彝族人信仰火神,在彝族的火把节内,他们欢聚一堂,相聚集会,唱歌跳舞,就是对现有的收获进行庆祝,又是对来年的风调雨顺进行祈祷,其中还含有对火神和自然的敬畏。这种借助民族节日,把舞蹈当做中介,传达了对自然或者神灵的敬畏,这样的民族还有很多,在这些节日中,其舞蹈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充分的展示出民族舞包含的文化意蕴。
2.从舞蹈的形式出发。从舞蹈的形式出发看其文化意蕴,简单的说就是民族舞在表演时使用的各种凭借物,地域环境的不同是不同民族之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也是使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这对人们生活的方式和交通工具以及所穿服饰的样式等发挥着决定作用。现代化的发展,人们也可以借助多种媒介对世界各地的地域进行了解,欣赏各种异域风情,我国也有很多文学作品都对这种地域差异有详细的描写,比如沈从文的《边城》这本书,其中对湘西地域有着详细的描述,使人们了解到一种简朴、神秘的湘西民风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和土家族等民族,他们的生产生活也确实受到这种地域的深厚影响,比如,土家族有摆手舞、花鼓子和跳丧舞等,这些独特的舞蹈主要借助人们手脚动作进行表演,比如,摆跨、屈膝和哈腰以及绕手等,有时也会使手脚、头和肩、腰部、手臂和跨等一起动作,动作粗狂、夸张、古朴,有时还会使用土家族常用的工具――马。在八宝铜铃舞中,其中的八宝铜铃其实是一根长度为一尺,直径是两公分的硬杂木,顶部会刻画马头的形状,底部会砍出三寸左右半弧形叉当做马脚,两端会各自系上四个和鸡蛋差不多大的铜铃,马头上还会系上麻丝当做马鬓。在这一舞蹈表演中,其先后的顺序主要是:首先是牵马,然后是喂马,接着是上马,然后是摆郎,接着是下天坑等,其中,马这一工具在整个舞蹈中都始终出现。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民族舞中,形式有很大的不同,都显示出民族舞独特的文化特点。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不同民族因为各种原因,其舞蹈的形式都各不相同,舞蹈形式非常丰富,其中都包含深厚的文化意蕴,这些文化意蕴对民族舞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是民族舞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民族舞的意蕴与意境
1.虚实结合的意境
在实际的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的意境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的虚实结合的意境主要指的是观众眼睛看到的内容,虚主要指的是观众看过舞蹈以后,在脑海中的印象。 通常来说, 舞者在跳舞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传递自身的情感,在一些特定的舞台上,舞者只能通过面部表情展现舞蹈作品的内涵。观众通过对舞者动作以及表情的捕捉,通过想象获得相应的感悟,真正的舞者能够让观众看过舞蹈之后难以忘记,能够利用有限的人物形象,使得观众能够在脑海里面产生画面感。另外,在此过程中,编舞和舞者在意境创作中的作用巨大,编舞人员需要在脑海中构建舞蹈动作,并且还要考虑舞者将动作展示出来的效果,两者的共同努力能够营造一个完美的意境。另外,在意境营造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的意境美也需要读者进行想象,舞蹈的意境和文化息息相关。
2.情景交融的意境
舞蹈演员在表演工作中,舞者必须要对舞蹈角色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积极体会角色内心情感的变化,然后在通过肢体动作将角色的情感展现出来,让观众能够认识道舞蹈的内涵。例如:傣族舞蹈《水乡》在演绎过程中,情感饱满并且其中还包含着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民族感情与深刻的民族文化。傣族舞蹈《水乡》通过对不同形态的展现,向人们展现出了傣族人们热爱生活、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通过对自然花草动植物的表现, 体现出傣族人民对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向往,水是傣族儿女代表,体现了品行纯洁、精神高尚的傣族儿女;因此,舞者在演绎过程中,需要将自身的情感和舞蹈本身的情感进行结合,才能赋予舞蹈灵魂。在舞蹈内涵诠释过程,舞者需要对当地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明确舞蹈的中蕴含的文化底蕴,用心去感受,才能将舞蹈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我国民族舞蹈发展过程中,其形式各种各样,并且抒发的情感也各不相同,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人们,又善歌善舞的维族人、善良的藏族人,南方有热情的土家人、白族人等,不同的地域环境所形成的舞蹈文化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舞蹈底蕴赏析过程中,人们应该从实际状况出发,明确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领悟到民族舞蹈的内涵,才能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的差异美,才能领悟到不同地域的舞蹈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舞内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这种不同的文化对民族舞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在对民族舞进行创新和发展时,注意对民族舞内含有的文化意蕴进行扩展,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结合时展的特点,使民族舞拥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进而促进各个民族舞蹈的发展,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徐敏. 风吹草低,策马奔腾――浅谈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意蕴[J]. 大舞台, 2010(4):36-37.
[2]王磊. 试论民族舞中的文化意蕴[J]. 通俗歌曲, 2015(6).
[3]钱剑琴. 感知舞蹈文化意蕴 提高艺术表现能力[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 12(2):226-226.
篇10
【关键词】维吾尔族 汉族 民族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现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维、汉、哈、蒙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新疆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维吾尔族人口为1011.98万人,汉族人口为841.96万人,分别占了全部人口的46.42%和38.99%。占据新疆人口总数前两位的族群关系是影响新疆政治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共同的经济生活将各民族的利益更加紧密、直接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初,有100余户汉族农民自发来疆并在维吾尔族人聚居的民丰县定居,当地各级政府帮助他们解决住房、用水、用电、子女入学等问题,维吾尔族农民主动为其中的贫困户、缺粮户捐钱捐物,以后这些汉族农民带头进行科学种田,传播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等方面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状况,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经济交往的不断加深,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各种文化因其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碰撞甚至冲突。
二、民族文化的差异
文化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使人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和风俗习惯。实际上,在民族关系的整个过程中,文化的差异始终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文字
人类交际工具的种类是繁多的,有手语交际、旗语交际、音乐等多种形式,但语言文字是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交际工具。一个民族的存在,是以其使用的语言为标志的。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是这个民族认识、解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与此同时,一个民族往往将自己的历史,以及自己对于环境做出反应的一些经验积淀在自己的语言中。在民族关系的实际中,差异最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符号化行为中。
人类的思想文化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的。语言的差异导致文化的差异是必然的。维吾尔族是以维吾尔语为母语并作为日常生活用语,而且保留了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民族关系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成为了两个民族隔阂的重要因素,语言的不同,言语的不理解,思想文化表达的制约成为交际的阻碍因素。由于语言的不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的民族意识,弱化了彼此接纳的心理,进而强化了民族之间的差异。
2、
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大约在十世纪初,即我国唐末至五代时期,比中原地区晚了两个多世纪。大约在十五世纪伊斯兰教取代了其他的宗教,成为全体维吾尔族共同信仰的宗教。从此,伊斯兰教就根深蒂固地影响着维吾尔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内,宗教属于文化的重要要素,维吾尔族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表现在维吾尔族的经济、社会生活当中。维吾尔族的行为准则都是以伊斯兰教的典籍《古兰经》以及“圣训”为指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维吾尔族的里的禁忌:维吾尔族不食自死的牲畜,维吾尔族不食猪肉、狗肉、兔肉、驴肉、骡肉等等,不食一切动物的血。在维吾尔族的清真餐厅吃饭,不能把非清真的食物带入餐厅,这样是对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的不尊重。
汉族不是一个全民信仰宗教的民族。汉族对各种宗教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吸收并成为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在整个汉族群体里,是不同的。
之间因的不同引发的民族关系问题以伊斯兰教和非伊斯兰教尤为突出。部分伊斯兰教信仰者总是在强调自身与异教徒的对立,强调正统与异端的区别,由此构成了不安定的因素威胁着新疆的政治稳定和安定团结。
3、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人们积久而成的风尚和行为模式,是一定社会中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规范。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文化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之间的跨文化传播。维吾尔族风俗习惯主要是依托《古兰经》伊斯兰文化而形成的独特的、完整的民族风俗。维吾尔族喜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物,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最重大的节日是“古尔邦节”。
(1)饮食禁忌。穆斯林的饮食禁忌种类很多,但几乎都是对动物性食品及其脂类,而且要求比较严格。禁食猪、狗、驴、骡肉和猛兽猛禽的肉。禁食未经宰杀而自死动物的肉,也禁食所有动物的血。禁食不是穆斯林宰杀的牲畜。这种禁忌的行为准则来源于《古兰经》以及“圣训”。
(2)生活习惯。维吾尔族在生活上是非常严谨的民族,维吾尔族忌讳洗过手后甩手,忌讳在别人面前剪指甲、擤鼻子等不雅不礼貌的行为。但是,在汉族文化中没有对饮食的禁忌,也没有严格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生活习惯。
三、民族关系需要和谐发展
民族交往需要两个民族彼此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并需要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里相互协作、协调发展。民族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两个民族的团结发展,两个民族的团结发展是建设和谐新疆,使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
之间的交往障碍主要是由于语言的不同、的差异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民族问题的时候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中,维吾尔族学习汉语语文显得尤为重要。维吾尔族学好汉语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能够学习到更多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在维吾尔族学好汉语的同时,同样对汉族也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在新疆维吾尔族聚居的地方工作的汉族干部,只有掌握好维吾尔语,汉族干部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才能够更好地与维吾尔族群众沟通交流。
新疆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日趋深入的现代化进程中,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隐含的封闭性、排他性和落后性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本民族的发展,这就需要维吾尔族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与其他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融,只有在不断交往中才能够凸显出自己民族的先进与落后,才能够推进文明与进步。两个民族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彼此之间的长处与文化精华,逐步使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拉近,逐渐淡化彼此之间的文化分歧。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看,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强,社会分工愈加细化,世界犹如一个大的工厂,需要一种高度统一的高效率的管理来指导、协调和组织社会生产,而经济活动的本质是无民族差异的。因此,在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需要新疆民族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扬弃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模式,认同与接受适应社会化管理与发展的新文化观念,新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①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②彭岚嘉,陈占彪:《中国西部文化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③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④牛丽红:《新闻报道中的西北民族问题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7
⑤蔡帼芬、徐琴媛:《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3)
⑥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黄泽:《民族文化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0)
⑦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拆除文化的围墙》[M].黑龙江出版社,2000
⑧[英]・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⑨陈青,《跨文化传播中的中西方差异及传播策略》[J].《声屏世界》,2005(3)
⑩常燕荣,《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