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09-01
基础护理为整体护理重要部分,是护士和患者之间进行沟通的有效桥梁,为护士观察个体病情基本途径,需分析总结现阶段基础护理存在问题,采取优质措施,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主动护理,增强护士成就感、责任感及使命感,全面提高基础护理效率及质量。此文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6年1月,纳入患者120例,总结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措施及效果,汇报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6年1月,纳入患者120例,抽签分组。60例入对照组,不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均龄(51.22±3.27)岁,范围是24-78岁,女患者为23例,37例男患者。其余60例入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均龄(51.62±3.08)岁,范围是24-77岁,女患者为22例,38例男患者。组间有均衡性,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岗前培训 针对新聘护士,组织岗前培训,包括护理学基础、医院制度规章、岗位职责、护理制度、护理规范及要求等,并考核上岗。科室内开展“帮、扶、带”活动,倡导年长、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带动年轻、新入职护士,提高基础护理技能和水平。
1.2.2 制度规范学习和执行 要求护士学习护理制度规范和常识,并严格按规范执行基础护理。建立工作评价制度及体系,定期评估人员工作能力及质量,并评选出微笑护士和优秀护士等,对于不好的行为,采取批评、惩罚等予以限制[1];对于好的行为,采取物质奖励、荣誉奖励等予以促进,实现整体提高。
1.2.3 进修培养及继续教育 定期选派护理骨干去往其他医院进修学习,更新工作理念及护理观念,学习先进知识及机能,促进质量提高。指导护士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参加培训,获得新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及理念,并借鉴先进观念,实现整体护理水平提高。
1.2.4 基础护理流程细化 按时间将护理流程进行细化分级,并明确责任人。具体流程有梳头、面部清洁、穿衣、口腔护理、拍背、翻身、床单位整理、进食、导管或会阴护理、床上移动等。护士长应充分发挥管理及组织作用,调动人员,尽量满足个体需求,如洗头、买饭、擦浴、打开水等。此外,也应重视健康教育,按照个体职业、病情变化、文化水平及生活习惯等差异,给予动态、针对性教育,改善不良健康方式,保持恢复健康[2]。
从服务态度、基础知识、设备仪器、表格书写及操作技术五方面,评定比较两组质量。调查满意度,予以比较。
1.3 效果标准 满意度调查共100分,>95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对照组服务态度(80.15±2.36)分,基础知识(77.58±2.69)分,设备仪器(79.31±2.32)分,表格书写(81.33±5.27)分,操作技术(81.25±3.26)分。研究组服务态度(93.26±3.44)分,基础知识(92.25±3.51)分,设备仪器(90.32±2.58)分,表格书写(93.22±3.39)分,操作技术(93.79±4.05)分。两组中研究组护理质量更高,有显著差异(P
2.2 满意度 比较满意度,对照组取得86.67%,研究组取得95%,两组中研究组更高,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篇2
【关键词】 急诊;护理;问题;应对措施
急诊科是医院医疗活动的第一窗口之一,也是医患矛盾,护患矛盾与纠纷容易发生的敏感地带和多发区。在急诊科工作三年来。我们总结了医院急诊医疗活动与医疗纠纷中产生的护理问题,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完善了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的两个文明建设。
1 常见问题
1.1个别护士专业技术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及护理常规。比如阑尾炎引起的腹痛,有些护士预分诊时失误,导致诊治时间相对延长引起纠纷;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或在抢救过程中争取时间,部分护士在操作中忽视准确性、规范性,导致患者家属不满服务质量而投诉。
1.2服务态度欠佳。急诊病人起病急,病人和家属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心情急,急诊护患关系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护士没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易引起纠纷。比如:护士在给病人进行操作时,因操作失误不但不道歉,还说是病人的原因,从而引起纠纷,纠纷发生时解释不到位,态度欠佳;个别护士不能做到以为病人服务为宗旨,缺乏耐心和热忱,对患者及家属提到的问题不够重视,解释不到位,不热心,在处理问题时细心不够,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
1.3年轻护士被投诉的几率相对较高,这和护理队伍日益年轻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很大关系。由于年轻护士缺乏实践经验,基础不扎实,技术不熟练等,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
1.4忽视心理护理在工作中的应用,由于急诊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和压力很大,心理上希望医生护士给予安慰,而护士因为工作繁忙,导致护患间缺乏交流,造成病人误解而不满。有的护士单纯以病为本,不以人为本,造成病人心理失衡,而引起护患纠纷和投诉。同时因为社会环境因素,病人维权意识过强,病人认为花了钱,就该得到满意的服务和疗效,对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不理解,就向医院讨个说法,要求经济赔偿。在纠纷中护士无过失,由于家属不理解,故意发难导致纠纷产生。
1.5单独值班的时间工作人员人手少。在节假日、晚夜班、中午班及交接班时间,由于值班人员人手少,家属的期望值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矛盾,容易引发纠纷。由于急诊病人发病急的特点,患者及家属都希望医护人员以最迅速,最有效的方式治疗,但是因为急诊抢救注重轻重缓急,往往不能满足轻病人立即就能得到治疗的要求,引起病人不满。
2 应对措施
2.1首先坚持原则。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做到“质量零缺陷”,就是保证一次性把工作做好,预防和杜绝发生纠纷,不留后患。具体措施和策略如下:护士要定期进行学习,总结护患关系中的经验教训,避免犯同类错误。协调好和患者家属的关系,取得其配合和理解。若出现患者死亡,要积极协助家属处理善后工作,避免引起纠纷。护士平时应熟知抢救器械,抢救药品放置地点,熟练掌握各种疾病抢救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1]。
2.2提高专业素养,保证工作质量。急诊病人发病快,病势急,时间就是生命。急诊护士要牢记“抢救第一”的理念,严格规范操作技巧。同时应具备良好的判断力和应变力,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互相监督学习基础知识,通过护理查房,小讲课、技术演练等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好过硬的技术,操作娴熟就能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3作为急诊抢救护士,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与立足点。把握好抢救治疗的大方向,促进治疗护理向着正确方向发展。医护人员只有维护好患者权益,才可避免患者和家属的不满,避免医患矛盾与纠纷。
2.4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我们要轻言细语,用心呵护。尊重患者感受,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建立平等合作的护患关系。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给自己准确定位,注意语气、表情,分清场合、地点,做好沟通、告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配合、支持,并在执行治疗护理中,常换位思考,学会忍让和谅解,防止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一旦护患纠纷发生,护士应以保护自身安全为首要措施,应做到:(1)少语。在患者与家属情绪失控,谩骂指责时,学会倾听,让其适时发泄,千万别对着干,以免火上浇油。(2)多思。从自身出发,寻找矛盾产生和激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3)慎行,管住自己的手与腿,以免做出过激行为,导致事态恶化。(4)矛盾上交,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交给上级或者科里负责人,尽快恢复急诊正常秩序,防止新的纠纷与矛盾出现和恶化[2]。
2.5提高年轻护士综合素质,包括专业,医德,技术,身体和心理等和各方面的素质。对刚工作的护士,应该严格岗前培训,强化三基,加强安全文化,法制知识培训[3]。安排高年资,能力强的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带教指导。科主任与护士长加强对低年资,技术水平不高或经常被投诉的护士的监督管理。加强检查工作,尤其是在节假日及抢救期间。遇到纠纷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做到早汇报,早解决。积极发挥护士长的监督指导作用,要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消除安全隐患。
2.6加强安全文化宣教。在与病人或家属沟通过程中,应该努力与病人达成“安全共识”。将医疗护理中潜在的危险及防范措施的要点告诉病人。进行各种操作前告知病人程序和操作方法,指导病人正确配合。详细介绍各种不遵医行为造成的后果,从而引导病人与家属主动配合。
2.7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强化护士优质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克服急诊科工作忙,压力大的认识。遵循互信原则,给予病人知情同意权互尊,互配合的医患关系。与病人谈话要有艺术性。做思想工作要细致。要及时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服务及收费的意见,做到解释要耐心,细致,若遇到问题要及时补救,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3 讨论
3.1转变观念,以服务病人为中心。在工作中推行〈护患沟通条例〉。经常换位思考,要乐观积极地对待病人,做到对患者要关心,对工作要尽心,宣教要热心,解答要耐心,护理要细心,服务用心,做事专心。护理工作人员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解决困难,加强互信。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减少护患纠纷,把工作做到位,做到好[4]。
3.2健全护理监督机构,提高护理质量。要大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先进人物及团体要大力表彰,对医德医风败坏的现象要认真查处,使医德医风建设深入人心,从而提高工作质量。急诊护理辛苦,紧张,要求高,风险大。但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在治疗过程中把医学、心理、社会等因素融入进来就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加强专业技能的掌握,还要学习相关的事故处理条例,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护患矛盾与纠纷,提升护理整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席淑华,周立.15起急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2,1(37):43.
[2]宋静.急诊病人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J].中原医刊,2003,30(6):64.
篇3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护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14.46+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84-01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容易并发失血性休克、产后贫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因此,研究及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时采取合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孕产妇病死率。总之,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作用。
对进行阴道分娩的200例产妇进行观察,旨在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护理效果与预防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0年8月对进行阴道分娩的200例产妇,根据实施护理干预情况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年龄、孕周及孕产次,明显高危因素(多产、巨大儿、双胎等)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胎儿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严密观察阴道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职助产士给予产妇持续的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全程陪伴,实施心理护理、疼痛、行为、第三产程、产后等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发生尿潴留及护理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数据资料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发生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比较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0.05,**P <0.01
表 2两组护理效果比较[例(%)]
3 护理与预防
3.1 产前护理:产前检查时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凡高危评分>5分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均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1]。
3.2 产时护理:第一产程重点要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口开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出血情况,采用容积法收集出血。指导产妇适时及正确使用腹压。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者,应安排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医师在场守候。有指征者适时适度作会阴侧切或会阴正中切开。接产技术操作要规范,正确引导胎头、胎肩及胎头顺利娩出。对已有宫缩乏力者,当胎肩娩出后,即肌注催产素10U,并继以静脉滴注催产素,以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待胎盘自然剥离征象出现后,轻压子宫下段及轻轻牵引脐带帮助胎盘、胎膜完整排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如2小时阴道出血量>200ml则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2]。
3.3 产后护理:因产后出血约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故胎盘娩出后产妇应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小时。应重点监护,密切观察一般情况、生命指征、阴道流血和宫缩情况。但也不能忽视12小时以后的出血情况,应向产妇交代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失血较多尚未有休克征象者,应及早补充血容量,其效果远较发生休克后再补同等血量为好。
3.4 预防: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率。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孕早期开始产前检查监护,不宜妊娠者及时在早孕时终止妊娠;对具有较高产后出血危险的产妇做好及早处理的准备工作。
4 讨论 对后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树立患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配合治疗与护理[3]。另外,通过预防措施,增加护患间的沟通,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丰富了护理内容[4]。本组资料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发生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综上,给予产妇产前、产时及产后系统的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缩短产程时间,提高分娩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产后出血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洁,汤军,沙凤丽,等.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4):458-459.
[2] 刘虹,李秀玉.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出血的影响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203-204.
篇4
【关键词】耳鼻喉门诊;护理;处理措施
门诊为患者接触各个医院的窗口,耳鼻喉门诊患者在就诊时,有其自身的特点。考虑到门诊患者多,病种复杂,患者常常处于焦虑状况等特点,因此,了解我院耳鼻喉门诊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1 耳鼻喉门诊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患者就医过程繁乱
患者在我院耳鼻喉门诊就诊时多比较着急,对医院环境不熟悉,不了解诊治的流程。在进行相关检查的时候,通常要到采血室、检验室、诊室以及处置室等处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如果对于就诊过程不了解,地址不明白,就容易出现走冤枉路的情况。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更加烦躁不安。如果在就诊及治疗过程中出现沟通不畅或者由于就诊患者较多,使得患者对于病情不甚了解,就容易出现医患纠纷。
1.2 患者对诊治的配合度较差
患者在进行诊治时,不能完全了解医务工作人员所提出的专业术语,部分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疾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导致了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度较差。耳鼻喉门诊的治疗中部分治疗伴随着疼痛,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可能会出现躲避、哭闹的表现,导致治疗的不顺利甚至失败。如果治疗伴随着对咽部的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等等,严重时可能会拒绝治疗,甚至发生危险。
1.3 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患者在进行耳鼻喉门诊相关操作治疗时,会使用门诊内的器械进行操作。在诊治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器械的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和医护人员近距离接触,且患者的鼻腔气管分泌物在治疗时容易直接接触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服、手套等等,如果患者呕吐、咳嗽时将分泌物喷射在医护人员面部,将更加的增加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同时,这些分泌物在空气中播散,也加重了其他患者感染的几率。
1.4 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不过关
部分护理人员在工作时,由于自身的操作不娴熟,技术掌握程度不高,对于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不了解,则有可能导致反复操作,例如:下鼻甲粘膜下注射时,由于操作掌握不熟练,则容易出现重复穿刺,加重了患者的疼痛,引起患者的厌烦情绪,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1.5 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大
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数量、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随着患者对自身健康的愈加关注,导致了对护理工作的高标准和高要求。目前,人性化护理逐渐成为了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能够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思考患者所需并积极的提供护理服务。这在提高医院形象的同时,也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导致了护理人员的疲劳和工作中精准度的下降。
2 耳鼻喉门诊患者护理中的相关对策
2.1 简化诊疗流程,提供方便服务
在制定诊疗流程时,要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尽量将相关标识设置的简洁明了,让患者能够充分理解和运用。在安排患者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楼层、时间、人员密集等各方面的问题,使患者能够节约时间,同时达到医疗设备的充分使用。
2.2 讲解医疗常识,提高患者配合度
在患者候诊时,可以发送相关疾病的知识普及手册,使患者在就诊前就能做到对自身疾病的大致了解。在候诊区的电视中也可以循环播放耳鼻喉科疾病特点。对于部分可能难以配合的患者,要着重讲解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疼痛、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特点,并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指导,使其放松心情,尽量能够配合医生的治疗。
2.3 控制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要着重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器械的消毒,在医护人员接触了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血液等等之后,要注意洗手消毒,避免将病原菌传播到其他患者中。同时,要做好空气消毒,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注意避免人员收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其他空气消毒剂等等进行。在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查看使用期及有效浓度。一次性使用物品要严格禁止其重复使用,如果出现性状异常要杜绝使用。
2.4 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
做好医护人员的技术训练,提高其熟练程度,是解决医护人员工作质量不过关的重要途径。护理人员在平时就要做好技能训练,可以采用技能操作大比拼的方式进行。只有当做好操作提高服务质量后,患者才能满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痛楚。
2.5 增加护理人员的人员配备
在护理人员的配备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科室的门诊量、病情严重程度来分配。如果专科护士人数不够,就要做好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的培养,以及护工的培养。在部分患者需要陪诊时,就可以采用护工陪诊制度进行,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其专注于提高专业知识及人性化护理等方面。
结果:在耳鼻喉门诊中实施有效地护理管理措施,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能够减少医患纠纷,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邵静.耳鼻喉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639-640.
[2]王文莉.耳鼻喉门诊患者疾病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22:155-156.
[3]胡爱龙,胡素娟.耳鼻喉门诊病人隐性投诉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2,06:561-562.
篇5
【关键词】升钟湖;湿地;调查;管理;初探
1.湿地概况
1.1自然环境
升钟湖湿地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西北部,嘉陵江中游,地跨北纬31°04′―31°40′,东经105°27′―106°24′,面积4393.84hm2。境内丘陵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海拔298-826米。湿地由升钟库区和西河构成,总库容13.39亿立方,是将西河流域拦腰截断而形成的高峡平湖,目前四川地区已建成的最大水利工程.属于以河流、人工湖、沼泽和环湖森林组成的森林复合生态系统。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平均气温为16.4℃,常年降水量为997.6mm。湿地及周边区域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土层为主。
1.2植物资源
升钟湖湿地处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种类较多,类型主要为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等。所构成的植被类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不仅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价值和康娱保健价值,而且还具有生态科研价值。森林植被水平分布上呈团块状和片状。植被类型分为陆地生态类型和水生生态类型。陆地生态类型的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有三个层次,乔木层主要有柏木、侧柏、桤木等;灌木层有黄荆、盐肤木等;草本层以荩草、狗尾草为主。水生生态类型常见蕨类植物11科13属15种;种子植物41科104属123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被39科、102属、121种。沼泽湿地植物84种,隶属于23科、58属。其中6种为蕨类植物,隶属于6科、6属;在蕨类湿地植物中,3种为沼泽蕨类植物,如芒萁、凤尾蕨等。67种为沼生草本植物,如水芹、水蓑衣等,生长在地滩、水沟边,是湿地植被的优势种;2种为沉水植物,如金鱼藻等;4种为浮水植物,如浮萍等;3种为浮叶植物,如睡莲等;2种挺水植物,如菖蒲等。
1.3动物资源
升钟湖湿地是由河流、沼泽、库塘构成的复合型湿地类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茂密的森林和充足的水源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动物种类,尤其鸟类种类丰富。常见兽类有16科37种,国家Ⅱ级保护兽类3种,有水獭、大灵猫、小灵猫。两栖爬行类12科32种,其中虎纹蛙为国家Ⅱ保护两栖类。国家重点保护鱼类15科116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鱼类6种,有白鲟、胭脂鱼、、白甲鱼、岩原鲤、福建纹胸。长江上游特有种14种。鸟类种类丰富,有鸟类44科15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种,有鸳鸯、苍鹰、雀鹰、赤腹鹰、普通、大、鹊鹞、燕隼、红腹锦鸡、领角、斑头鸺,全为国家Ⅱ级保护鸟类,鸟类居留类型组成以留鸟为主,夏候鸟次之,冬候鸟和旅鸟种类最少。
1.4景观资源
地文景观,升钟湖湿地属深丘地形,有奇特的香柱山奇石地质景观,香柱山地势险要,群石环保,风景秀丽,巨石壮观,是川北地区奇特的洞天福地。由于湿地区域内不受工业和城市污染,天象景观比较丰富,且观赏条件极佳,主要包括壮观的日出日落、清冷如霜的明月、绚丽的霞光和变化莫测的云雾景观。这种由山区特有的大气环境作为要素构成的天象景观,具有典型性和奇特性。
2.升钟湖湿地资源调查与定性评价
(1)湿地可分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三大类。其中,河流湿地包括季节性河流21.27hm2,主要是升钟湖上游的入库支流等。沼泽湿地包括草本沼泽10.44hm2,主要分布在河流、水库的周围,尤其以废弃的农田形成的沼泽湿地为代表。人工湿地包括库塘4078.28hm2由升钟湖的主蓄水区组成和稻田283.85hm2升钟湖周边的稻田组成。整个湿地及周边区域森林均为湿地汇水区,保障了湿地充分的水量供给。
(2)独特性在于升钟湖水库是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人工湖,经过不断的生态演替过程,湿地生态系统能够逐渐稳定下来,并且水库周边有较丰富的中亚热带柏木种群,且位于嘉陵江上游生态过渡区和脆弱区,生态地理位置重要,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突出,在西南地区具有非常显著的独特性。
(3)湿地环境质量良好。据南充市南部县环保局测定,环境质量优良,其中水环境质量达到GB3838-2012中Ⅱ类水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达到GB15618-1995中一级标准;空气环境质量达到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噪声环境质量大部分区域达到GB/T3096-2008中0类标准。
(4)湿地生态系统发育典型而独特,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环境优良,区域地位重要,在湿地学、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升钟湖湿地的重要作用
(1)升钟湖是嘉陵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是嘉陵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对保障嘉陵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湿地生态特征突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科研单位开展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教学实习、青少年自然知识教育的基地。
(3)库区良好的水质环境,保障下游数十个县(市、区)灌区工农业生产用水。
(4)有效调节气候,保障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4.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
(1)周边乡镇较多,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现象较严重,湿地生态功能趋于退化。
(2)人为活动的频繁威胁到湿地野生动物栖息环境。
(3)不合理开发时有发生,湿地资源不断萎缩。
(4)植被覆盖率较低,部分区域水土保持面临压力。
5.对策与建议
(1)通过封育管护,人工造林等措施,优化流域森林质量,恢复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防护功能,构建沿江森林生态屏障。
(2)在水库及其周围划出一定范围建立湿地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和鸟类栖息地保护。
(3)建立湿地公园,主打生态保护、科普宣传、生态旅游、保护湿地范围内珍稀野生动植物,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形成与升钟湖连为一体的休闲度假观光胜地。
(4)严格控制湿地开发规模,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立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部门。将湿地保护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科]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常见的故障;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由于微机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运作过程不同于模拟式保护那样直观,对造成微机保护装置所发生的故障也有自身的特点,在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发生的故障原因进行相关的总结和分析及在处理方面的特点时,主要在于要掌握其规律性,进行快速有效的对故障进行处理,从而避免由于继电保护的原因而引发相关的设备或电网事故的可能性,要确保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运行。微机保护与常规保护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经常会发生一些简单的事故是很容易被排除的,但是对于少数的故障仅凭自己掌握的经验是难以进行排除的,对其应该采取正确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解决。
一、继电保护的特点
通过实践和研究表明,和传统中的继电保护相比较,其微机保护有许多的优点。(1)能够改善和提高在继电保护中的性能和动作特征,其主要表现在能够得到在常规的保护中不容易获得的特性,其超强的记忆力能够更好的来实现对故障进行分量保护,也可以通过引进自动控制和新的数学技术和理论,其在运行中有较高的正确率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明;(2)可以方便的进行扩充关于其它方面的辅助功能,如波形分析、故障录波等,可以方便的进行附加低频减载、故障录波、自动重合闸等功能;(3)在工艺的结构条件上比较优越,在硬件方面比较通用,再制造方面的标准很容易进行统一,装置的体积也非常少,从而也减少了盘位的数量,功耗低;(4)其可靠性很容易被提高,主要体现在数字元件的特性上,不容易受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使用年限、电源波动、元件的更换而影响;而且在自检和巡查的能力方面都很强,可以通过用软件的方法来监测相关的主要元件、部件的工作状况以及功能软件的本身;(5)在使用方面非常的灵活,人与机器的界面建立的越来越友好,在调试和维护上面也更加的方便,从而也缩短了在维修中的时间。同时通过依据运行的经验,在现场可以通过软件的方法来改变其结构和特性。
(一)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上分析
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准确和迅速的把相关发生故障的元件进行脱离,并由最近的断路器进行发出跳闸的命令,从而使发生故障的元件能及时的从电力系统中进行分离,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电力系统中元件的本身所造成的破坏,要大大的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其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
(二)安全提醒问题上的分析
有效的反映出电器设备的不正常工作的状况,并根据所发生的不正常工作状况的原因和设备的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所发出相应的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或者由自身的装置进行自动的调整,或者把那些正在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相关电器设备进行有效的切除,那些反应出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工作。
二、容易引发的故障
从电压互感器方面来说,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压回路在运行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故障是继电保护工作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作为继电保护测量设备的起始点,电压互感器对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在PT二次回路时设备不多,接线也不复杂,但出现在PT二次回路上的故障却不少见。由于PT二次电压回路上的故障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保护误动或拒动。根据相关的运行经验来说,PT二次电压回路的异常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在PT二次中性点接地方式异常;其主要表现为二次未接地(虚接)或多点接地。二次未接地(虚接)除了在有关变电站接地网方面相关的原因,更多的则是由接线工艺所引起的。这样PT二次接地相与地网之间产生了电压,该电压是由各相接触电阻和电压不平衡程度来决定的。而这个电压叠加到保护装置的各相电压上,使各相电压产生幅值和相位的变化,从而引起阻抗元件和方向元件误动或拒动。PT开口三角电压回路产生了异常;PT开口三角电压回路处断线,有机械上的原因,其短路则与某些习惯做法有关。在电磁型母线、变压器保护中,为了达到零序电压定值,往往将电压继电器中限流电阻进行短接,有的则使用小刻度的电流继电器,从而大大的减小了开口三角回路阻抗。当变电站内或出口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比较大,回路负荷阻抗较小,回路电流较大,电压(流)继电器线圈过热后把绝缘体进行破坏从而发生短路。短路持续时间过长就会烧断线圈,从而使PT开口三角电压回路在该处断线,这种情况在许多地区也发生过。PT二次失压;PT二次失压可以说是在困扰使用电压保护中的最经典问题,纠其根本就是各类开断设备性能和二次回路不完善所引起的。
三、处理的相关措施
(一)要用正确的心态来对待事故
有些继电保护事故发生后,要按照现场的指示信号灯来进行处理,要是无法找到其故障发生的原因,或者在断路器跳闸后没有相关的信号灯进行指示,无法来判断其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设备引起的事故还是人为所引起的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跟工作人员的运用措施不利、重视的程度不够等相关的原因有关。如果是人为的事故就必须如实的向上级进行反应,以便分析事故的原因和避免的过多浪费时间。
(二)在故障的记录方面要加紧落实
微机的事件记录、装置灯光显示的信号、故障录播的图形,是事故在处理方面最重要的依据。根据有用的信息来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通过一、二次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一次系统的故障使继电保护系统能够正常的工作,则不存在继电保护事故所处理的问题。如果判断事故出现在继电保护的上面,应尽量的维持其原状,要做好记录,要在故障处理的计划完成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开展工作,从而避免了原始状况被破坏的可能性,造成给事故处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应该充分的利用站内的设备功能,进行综合的对事故的现场进行有效的分析,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结束语
根据电力系统自现场实际的运行状况和以上的事故与故障的经验和方法,对微机保护系统所产生的一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一般性的分类,并在一定的范围内总结了处理事故的思路和方法,还介绍了有关在提高处理相应的事故和故障的最基本途径以上的思路和方法,都具备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进行安全正常运行的最重要保障,目前为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继电保护技术日益的呈现出向网络化、微机化、智能化,控制、保护、数据通信和测量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沈诗佳,程琳,周艳.电动机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功能[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01).
[2]朱广伟.微机继电保护在企业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03).
[3]董立天.供电系统微机继电保护事故分类及处理方法[J].电气试验,2005,(02).
篇7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处理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由于我国建筑行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带来了建筑行业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对于施工深基坑支护的技术与质量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也为我国高层建筑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阻碍。对此,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反思施工深基坑支护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质量事故,建立深基坑支护施工档案资料,以期为以后的深基坑工程施工提供经验,改善我国的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情况。
一、我国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问题
深基坑的开挖都是分层进行的,从上到下依次逐层开挖,禁止超挖与掏底开挖,并且开挖过程要和支护结构的架设施工一起展开。开挖段的长度根据建筑基坑的深度与坡度合理地确定,不能开挖的太长。一般在施工中会出现如下几类问题:
1、深基坑的边坡坍塌和失稳问题
这两种事故是比较常见的深基坑质量问题。一般发生于基坑开挖和支护施工结束不久以后。造成原因往往是由于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一种科学合理的设计或者是没有按照设计严格施工。(1)、边坡坍塌,从边坡坍塌的坡面来看,尽管进行了相应的支护措施处理,例如土钉支护,却没有严格按照质量规范进行。有些土钉注浆后, 浆体没有注满;而很大一部分土钉根本就没有注浆,仅仅只是打一些孔就把钢筋去。这些情况都是导致边坡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2)、边坡失稳问题经常是由于开挖土体后,土体的剪应力超过它的抗剪强度,使得边坡发生了滑动。在开挖土体时没有对影响土体抗剪强度的因素进行仔细分析,从而没有采取相应的预控处理措施。应该在进行降低坑外的地下水位的同时,对坡顶进行卸载,对未出现滑动的区段也要加强监测和保护,防止滑动进一步地扩大,在滑动区段的坡底可以堆砌砂石袋,周围没发生滑动的区段设置木桩或钢管桩等,适当加快封底混凝土的施工。
2、深基坑施工中土层开挖与边坡支护问题
因为土层开挖技术要求比较低,进行质量管理组织起来也相对地容易一点。但是边坡支护的技术含量要求较高,所以其施工组织与质量管理等都比土层开挖要复杂。在实际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比较大一点的工程都是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来完成,绝大部分还是以两个平行的合同进行。从而在施工过程中沟通协调的管理难度大,有一些土方施工单位会出现抢进度,拖延工期并且开挖顺序混乱,下雨期间也进行施工,甚至不留给支护施工所需要操作面,时间上也不允许去完成规定要求的支护工作。对本属于岩土类的地下施工单位的资质限制不严,基坑支护工程分别发包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基坑施工单位根本不具备施工的技术条件,片面为追求利润而修改设计,降低了结构安全。现场管理制度处于无序状态,从而出现险情,也没做到动态化管理与信息化施工,成为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3、深基坑边坡修整不达标问题
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经常会存在挖多和挖少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管理不规范和机械操作水平不合理等因素所造成的,使得基坑开挖的边坡表面的平整与顺直度不规则,让工人进行修理时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也不能作比较深的开挖,所以经常会出现挡土支护后的超挖与欠挖现象。这也是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4、深基坑施工导致的附近建筑物变形问题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有时候基坑会紧挨着建筑物,如果处理稍有不当,就会引起附近建筑物的变形。一般地,在建筑物出现较大变形以后,会对建筑物楼上的居民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危胁,对正在施工的工程也会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使得工程难以继续进行。
5、深基坑施工设计和实际施工的差别问题
在深基坑施工进行到支护施工时,往往会用到一种深层搅拌桩。但是水泥掺量不够就影响了水泥土的支护强度,甚到导致水泥土产生裂缝现象。在实际支护施工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偷工减料的现象,在深基坑的挖土设计中一般为了减少支护的变形问题会对挖土的程序有所要求,并进行图纸交底工作,但实际深基坑施工中通常不理这些要求,一味抢进度,考虑自身利益,往往就造成了偷工减料的发生。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是按传统的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处理,在不能进行空间处理之前需要按平面应变假设理论进行设计时,支护的构造也应该要适当地调整,来适应深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但是这在设计和施工中相差很大。
二、对于深基坑支护问题的处理措施
1、形成新进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思想
对于深基坑支护设计者应具备深厚的力学知识与地基基础等多学科的知识理论,还应该具有深基坑支护设计经验,熟悉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特点,结合建筑和周围环境特点,而设计出一套经济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随着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积累经验的增加,我们已初步了解岩土变化与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情况,但是对深基坑支护的实际设计与施工仍处一种缺乏状态,目前,我国也没有出台统一的支护设计规范与标准。土压力的分布还是按照库伦或朗肯定理来确定,所采用的支护桩依就用“等值梁法”计算。这些理论所计算出的结果和深基坑支护的实际受力差别较大,不安全也不经济。所以,对于深基坑支护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应该继续采用传统的“荷载法”,应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的一种信息反馈的动态设计体系。
2、对于支护施工中的过程控制
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中, 应该加强过程控制。支护施工中要严格按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与相关规范要求等进行施工。如出现施工异常情况,首先由现场技术负责人确定情况性质、大小,再向深基坑支护设计者报告, 最后根据实际现场情况进行设计变更, 将问题解决。
3、支护施工中的基坑进行坡顶堆载
对于坡顶堆载问题,应结合现场情况,充分考虑深基坑施工阶段的现场堆载要求,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的荷载选择时要考虑全面。在设计总说明中,也要明确基坑边坡堆载量和坡顶距离的关系。在今后的施工中明确基坑边坡的堆载要求, 可以有效避免基坑坡顶的过量堆载而导致的边坡变形与破坏。
4、对于施工中塔吊位置的布置和吊装
基坑施工中,塔吊的位置应考虑总承包单位的要求, 但在深基坑支护和进行土方开挖时必须考虑进去, 要是布置在槽内, 需对塔吊位置处的土方进行开挖清除;如果布置在基坑边坡处并和基坑边坡的下口线一致,需要考虑塔吊处的土方的开挖与边坡支护问题。进行塔吊的安装时, 深基坑支护应留出大吨位吊车离开边坡上口线的最小距离。
5、对于施工中临时建筑的布置
在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要最大可能地考虑总承包单位临时建筑的布置情况,方便在支护施工设计时能够考虑坡顶荷载。
总之,对于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的管理, 需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1)考虑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依据与条件,是设计的根本,也是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前提;
(2)深基坑支护应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面控制和管理;投标时应该单独提供深基坑的支护设计方案;
(3)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是工程能够安全、顺利进行的保证,所以要加强施工的过程控制;
(4)因为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还未得到人们的充分关注, 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设计与质量管理对于减少深基坑的工程事故、规范施工能起到积大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全面把握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和有效的解决措施会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今后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会出现,施工单位必须对其引起充分地重视,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并做好现场管理措施,提前制定充分的事故处理方案,一定要做好深基坑工程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绍武.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J].山西建筑,34(15).
[2]黎锦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J].施工技术,2008(8):61-62.
篇8
关键词: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处理措施
0 引言:
近年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过程不像模拟式保护那样直观,造成了微机保护装置故障发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与总结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原因及处理特点,掌握其一般的规律,以快速有效地处理故障,避免因继电保护原因导致电网或设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 故障种类及原因分析
1,1 定值问题
1.1.2人为整定错误
人为整定错误的情况主要表现:运算过程中数值错误;TA、TV变比计算错误;保护定值区使用错误;运行人员投错连接片等。防范措施:定值整定部门在下发定值单前必须再三核对定值无误,把好第一把关;在设备送电之前,继保人员与变电运行人员至少应有2人共同进行装置定值的校核,确保执行无误。
1.1.3装置元器件老化
(1)元器件老化及损坏。元器件的老化积累必然引起元器件特性的变化和损坏,不可逆转的影响微机保护的定值。现场曾发生过因A/D转换精度下降严重引发电网事故的案例。
(2)温度与湿度的影响。微机保护的现场运行规程规定了微机保护运行的环境温度与湿度的范围,电子元器件在不同的温度与湿度下表为不同的特性,在某些情况下造成了定值的漂移。
(3)定值漂移问题。现场运行经验表明:如果定值的偏差≤5%,则可忽略其影响,当定值的偏差≥5%时应查明原因,才能投入运行。变电所要加强宣传的核对工作,且应选择有良好运行工况的装置
1.2 电源问题
1.2.1逆变稳压电源问题
(1)纹波系数过高。纹波系数是指输出中的交流电压与直流电压的比值,交流成分属于高频范畴,高频幅值过高会影响设备的寿命,甚至造成逻辑错误或导致保护拒动。因此要求直流装置有较高的精度。
(2)输出功率不足或稳定性差。电源输出功率的不足会造成输出电压下降,若电压下降过大,会导致比较电路基准值的变化,充电电路时间变短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到微机保护的逻辑配合,甚至逻辑功能判断失误。尤其是在事故发生时有出口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重动继电器等相继动作.要求电源输出有足够的功率。如果现场发生事故时,微机保护出现无法给出后台信号或是重合闸无法实现等现象,应考虑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否因元件老化而下降。对逆变电源应加强现场管理。在定期检验时一定要按规程进行逆变电源检验。长期实践表明。逆变电源的运行寿命一般在4-6年,到期应及时更换。南方电网要求每6年就更换一次微机保护电源。现场的熔丝配置是按照从负荷到电源,一级比一级熔断电流大的原则配置的,以保证在直流电路上发生短路或过载时熔丝的选择性。但是不同熔丝的底座没有区别,如运行人员疏忽,会造成上下级不配合,故必须认真核对,或建议设计者对不同容量的熔丝选择不同的形式,以便于区别。
1.2.2带直流电源插拔插件
现场发生过多起在不停直流电源的情况下,插拔各种插件造成装置损坏或事故。因此,必须加强设备厂家和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现场加强监督,严禁带电插拔插件。
1.3 TA饱和问题
随着系统短路电流急剧增加.在中低压系统中电流互感器TA 的饱和问题日益突出.已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正确性。现场馈线保护因电流互感器饱和而拒动,主变压器后备保护越级跳开主变压器三侧开关的事故时有发生。由于数字式继电器采用微型计算机实现,其主要工作电源仅有5V左右。数据采集部分的有效电平范围也仅有10V左右,因此能有效处理的信号范围更小。TA的饱和对数字式继电器的影响将更大。
1.3.1对辅助判据的影响
有的微机保护中采用IA+IB+Ic=3Io,作为正常运行时的闭锁措施是非常有效的;但作为TA回路断线和数据采集回路故障的辅助判据,在故障且TA饱和时,就会使保护误闭锁,引起拒动。
1.3-2对基于工频分量算法的影响
在TA饱和时,工频分量与饱和角有关,故数字式继电器的动作将受到影响。
1.3-3防止TA饱和的方法与对策
对TA饱和问题,从运行设计和故障分析的经验来看,主要采取分列运行方式或串联电抗器来限制短路电流;采取增大保护级TA的变比,以及用保护安装处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和互感器的负载能力与饱和倍数来确定TA的变比;采取缩短TA二次电缆长度及加大二次电缆截面;保护安装在开关处的方法有效减小二次回路阻抗,防止TA饱和。
1.4 抗干扰问题
微机保护的抗干扰性能较差,对讲机和其他无线通讯设备在保护屏附近使用,会导致一些逻辑元件误动作。现场曾发生过电焊机在进行氩弧焊接时,高频信号感应到保护电缆上使微机保护误跳闸的事故发生。基建、技改都严格执行有关反事故技术措施.要尽可能避免操作干扰、冲击负荷干扰、直流回路接地干扰等问题的发生。
1.5 插件绝缘问题
微机保护装置的集成度高,布线紧密。长期运行后,由于静电作用使插件的接线焊点周围聚集大量静电尘埃,可使两焊点之间形成了导电通道,从而引起装置故障或者事故的发生。例如2007年8月份端州变电站1lOkV线路刀闸辅助接点就因为静电尘埃而造成测控装置遥信接点后台机显示错误。
1.6 软件版本问题
由于装置自身的质量或程序漏洞问题,只有在现场运行过相当一段时间后才能发现。因此在保护调试、检验、故障分析中发现的不正常或不可靠现象应及时向上级或厂商反馈情况,更新程序版本以便改进。公司每年都进行2次定值和版本核查。
1.7 高频收发信机问题
在220kV线路保护运行中.收发信机问题仍然是造成纵联保护不正确动作的主要因素,包括元器件损坏、抗干扰性能差等。应注意校核继电保护通信设备(光纤、微波、载波)传输信号的可靠性和冗余度.防止因通信设备的问题而引起保护不正确动作。另外.高频保护的收发信机的不正常工作,也是高频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之一。广东电网就曾发生多起收发信机电源消失而造成高频保护误动作时间。
2 故障处理的基本思路
2.1 正确充分利用提供的一切故障信息
利用故障录波和时间记录、微机事件记录、故障录波图形、装置灯光显示信号是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若判断故障确实是出在继电保护上,应尽量维持原状,做好记录,做出故障处理计划后再开展工作,以避免原始状况的破坏给事故处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2 动作正确的检查方法
(1)逆序检查法。如果利用微机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事故发生的根源时,应注意从事故发生的结果出发,一级一级往前查找,直到找到根源为止。这种方法常应用在保护出现误动时。
(2)顺序检查法。该方法是利用检验调试的手段来寻找故障的根源。按外部检查、绝缘检测、定值检查、电源性能测试、保护性能检查等顺序进行。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微机保护出现拒动或者逻辑出现问题的事故处理中。
(3)运用整组试验法。此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动作时间是否正常,往往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再现故障,并判明问题的根源。如出现异常,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检查。
2.3 故障处理的注意事项
(1)对试验电源的要求:在进行微机保护试验时,要求使用单独的供电电源,并核实试验电源是否满足三相为正序和对称的电压.并检查其正弦波及中性线是否良好,电源容量是否足够等要素。
(2)对仪器仪表的要求:万用表、电压表、示波器等取电压信号的仪器必须选用具有高输入阻抗者。继电保护测试仪、移相器、三相调压器应注意其性能稳定。
3 提高继电保护故障处理能力的途径
掌握和了解继电保护故障的原因和处理的基本方法是提高继电保护故障和事故处理水平的重要条件,同时要强调下述几个问题:
(1)必须掌握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根据保护及自动装置产生的现象分析故障或事故发生的原因。迅速确定故障部位。
(2)运用正确的检查方法。一般继电保护故障往往经过简单的检查就能够被查出,如果经过一些常规的检查仍未发现故障元件,说明该故障较为隐蔽.此时可采用逐级逆向检查法.即从故障现象的暴露点人手去分析原因.由故障原因判别故障范围。如果仍不能确定故障原因,就采用顺序检查法,对装置进行全面的检查
篇9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7-0086-02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 h内,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轻者可引起贫血、休克、席汉氏综合征等,重者可危及产妇生命,因此,护士必须认真、全面地观察病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处理,预防产后出血。
1 临床资料
近2年来,我院出现6例产后出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4例,胎盘剥离不全2例,经及时抢救均治愈出院。
2 产后出血的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如巨大儿、多胎儿、羊水过多、妊高征、前置胎盘等。其次为胎盘滞留,如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软产道撕裂等。别外,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3 预防及处理
3.1 加强产前检查,注意孕妇一般状态。对贫血、肝炎、血液病、妊高征之类的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有流血史,可能发生产后流血的产妇,如妊高征、双胎、巨大儿、过期妊娠、羊水过多、前置胎盘等应提前住院,进行全面检查治疗。临产时严密观察产程,做好输液输血准备,对不宜继续妊娠,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等的产妇均应早期终止妊娠。已确诊为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或死胎者,应及早处理,并注意防止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3.2 加强分娩期心理护理 进行分娩的生理知识宣教,解除产妇紧张、恐惧的心理,避免体力过度消耗,防止人为的因素导致产程延长。
3.3 正确处理三个产程
3.3.1 第一产程 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关心产妇情绪、饮食等。宫口开全前,避免使用腹压。
3.3.2 第二产程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注意保护会阴,适时作会阴切开术。
3.3.3 第三产程 不要过早地揉挤子宫或用力牵拉脐带。在胎盘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必须时应用宫缩素。仔细检查软产道,如有裂伤要及时缝合。剖宫产时,待胎盘剥离后,再协助胎盘娩出,可减少出血。
3.3.4 产后 产后2 h内,产妇需要在产房继续接受监护,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宫缩、阴道流血及会阴等情况,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对高危孕产妇,注意保持静脉通道,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准备。
4 护理措施
4.1 应急护理 产前要详细了解病史及检查情况,采取预防措施。临产后应针对出血原因,采取止血措施,组织有关业务人员积极抢救。
4.1.1 止血 子宫收缩乏力者立即按摩子宫,压出宫腔内积血,并应用宫缩素,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清理宫腔,软产道损伤时及时缝合。
4.1.2 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每隔半小时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至平稳。
4.1.3 防止休克 产妇平卧,若出血过多及时采取补充血容量、输血、给氧、保暖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4.1.4 以上处理无效时应考虑产妇可能凝血机制障碍,应做检查并给予相应处理。
4.1.5 记录 尿量、补充的血容量和估计流失的血量应由专人记录。
4.2 产房观察 做好心理护理。止血后,密切观察产妇的精神状况,面色、呼吸、血压、脉搏、阴道出血的量、子宫硬度及其他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医师。产妇在产房观察至止血后2 h,无异常时可送回病房,严格交接班,由专人护理。
4.3 病房护理 产后24 h内仍要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保持会阴清洁,预防尿潴留,以防晚期产后出血。加强营养,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防贫血。休克者暂禁饮食。
总之,对入院的每位产妇都要认真询问病史,仔细观察,正确处理三个产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产后出血,使产妇转危为安,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篇10
【摘要】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首,其危险因素有自身因素。包括全身性疾病、多次妊娠、流产史、妊娠期前置胎盘、双胎、巨大儿等,产时宫缩乏力、难产、胎盘滞留;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会阴保洁不当;产妇精神因素的影响。相应护理对策:加强育龄妇女宣教,落实避孕措施,减少意外怀孕,加强产科人员技能培训;作好家属及产妇心理疏导。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措施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我国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29%39%[1]。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因此,提高防治产后出血水平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通过对51例例产后出血的病例护理,总结如下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
1 相关因素
1.1 产妇自身因素①有产褥期感染史、剖宫产史、人工流产史、人工剥离胎盘史、多次妊娠分娩史、子宫肌瘤史。②有凝血功能障碍、重症肝炎、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
1.1.1 妊娠期危险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巨大儿、双胎、妊娠高血压、胎位不正、妊娠合并糖尿病、严重贫血。
1.1.2 产时、产后高危因素。
1.1.3 临产时精神因素。产妇,特别是高危孕产妇,担心生产是否顺利,常表现紧张、焦虑不安,引起宫缩乏力。产时、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抑制宫缩。长时间宫缩痛,使产妇不止,甚至彻夜不眠,产妇食欲下降,极度疲乏,宫缩减弱且不能使用腹压,产程延长。早产,胎盘滞留。产妇为了保护自己的稳私,有意隐瞒孕产史,导致医务人员对产妇生产过程预后估计不足。
1.2 医源性因素。
1.2.1 病史询问不详,合并检查不完善,无产前、产时防范措施。
1.2.2 助产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会阴、阴道、宫颈撕裂或缝合不当、留有死腔。
1.2.3 家庭因素,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产妇及其家属岐视女婴。家属对产妇疏于关心,或夫妻感情不和,均可使产妇情绪悲观,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宫缩乏力,同时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发生冲动减少,垂体后叶分泌的产素减少,引起产后出血。
1.2.4婴儿健康状况也是直接影响产妇心理状态好坏的因素。婴儿健康状况不良,产妇一时精神崩溃导致产后出血。
2 护理对策
2.1 加强育龄妇女宣教,落实避孕措施,减少意外怀孕而造成多次流产、引产,减少前置胎盘发生的机遇。对有全身疾病的不宜妊娠者,及早终止妊娠。
2.2 加强产前保健知识宣教,定期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并积极治疗,及时纠正不正胎位。对有剖宫产史、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巨大儿、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有产后出血史等高危因素的孕妇要求提前住院,分娩前制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
2.3 产妇入院时,热情接待产妇,取得病人信任,详细询问病史,对孕产史有疑问时,要认真做好解释,让产妇了解隐瞒病史的危害性,并为孕妇做好孕产史保密工作。
2.4 对孕妇做好分娩期知识指导。在第一产程期间,实行全程导示,可使产妇以最佳心理状态对待分娩过程,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必要时用镇静剂。指导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少量多餐进食高热、高蛋白易消化饮食,自然分娩产妇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产程进展,防止产妇酸碱失衡的发生。对产程迟缓、停留者,遵医嘱使用催产素静滴引产。
2.5 在第二产程期建立静脉通道。指导产妇宫缩时同时使用腹压的方法。接产过程中规范操程序,防止软产道损伤。调整好胎儿娩出的速度。防止胎儿娩出过快,使子宫有缩复过程。加强会的保护,杜绝Ⅱ、Ⅲ撕裂伤的发生。
2.6 胎儿娩出后,及时检查有无软产道损伤并及时缝合,且缝合时要防止留有死腔,及时清除残留胎盘并立即使用宫缩素20止血。不能过早强行牵拉脐带和粗暴手法按压子宫。胎盘滞留者实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剥离失败者切勿强行挖取。行保守治疗,口服米非司酮,使胎盘坏死脱落后自然娩出。产后以腹带收紧腹壁,并加压沙袋6小时。
2.7 产妇2小时内密切观察血压、脉博、血色、宫缩、阴道出血量、排尿情况,防止膀胱膨胀影响宫缩,特别注意识别失血性休克症状。如打呵欠等大脑缺氧症状。定期按摩子宫,对出血量超过正常者及时查找原因,对宫缩乏力者可使用缩宫素,舌下含服米素前列醇。
2.8 在无母乳喂养禁忌症时,产后半小时进行早吸吮,使垂体分泌释放内源性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
2.9 积极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工作思想,劝导其家属关心体贴产妇。护理人员对情绪低落者给予心理疏导,提供心理缓助,保持产妇有良好的心态。
2.10 在分娩过程中,及时向产妇反映胎儿健康状况,助产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
2.11 产房药品及抢救设备保持齐全,性能良好,便于及时抢救。
2.12 进行产褥期保健知识宣教,注意休息,保持会阴清洁,预防产褥期感染,防止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