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和医学影像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和医学影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护理学 临床医学 就业 影响因素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以济南市、泰安市共三所医学院高校护理本科生和临床本科生各10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2.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与临床本科生的基本资料、就业意向、影响就业的主导因素、就业前景、就业指导等部分,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回收率100%。
3.统计分析。所有问卷均建立EXCEL 数据库,采用IBM SPSS V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意向。从表1可以看出,护理和临床本科生就业意向主要集中在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和考研或继续深造,分别占84%和80%,其中对于考研或继续深造,护理和临床分别各占10%和30%,临床本科学生较高,仅有极少数愿意去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民营医院从事护理工作。 表1
就业意向
护理本科(n=100)
临床本科(n=100)
三级医疗机构
59
40
二级医疗机构
15
10
考事业编
8
9
创业
2
3
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民营医院
4
7
考研或继续深造
10
30
其他
2
1
2.影响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的主要因素。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护理和临床本科学生都把工资待遇和稳定性作为自己就业考虑的首选,分别各占79%和82%,其次是个人发展前景,仅少数人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就业意向。
表2
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护理本科(n=100)
临床本科(n=100)
工资及待遇
59
55
个人发展前景
14
13
稳定性
20
27
自己的兴趣爱好
4
2
其他
3
3
3.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信息渠道。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社会招聘会及网站是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的最主要渠道,分别各占79%和78%,其次是父母或亲朋好友推荐。
表3
就业信息的渠道
护理本科(n=100)
临床本科(n=100)
学校招聘会及网站
52
53
社会招聘信息
27
25
父母或亲朋好友推荐
12
13
导师推荐
7
6
其他
2
3
4.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形势评估。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形势认为比较困难和很难的分别占61%和78%,临床本科认为就业形势比护理本科更加困难。大学扩招使得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医院对临床专业学生学历要求更高,更使得临床本科学生就业更加严峻。
表4
就业形势评估
护理本科(n=100)
临床本科(n=100)
很容易
15
5
还好
24
17
比较困难
41
43
很困难
20
35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为提高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率,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自身方面。第一,对自身定位不准。护理和临床本科生应积极调整心态,准确定位,张春梅等的研究发现患者和家属的评价会直接影响护士的职业认同。对于护理和临床本科毕业生要学会扬长避短,个性化地择业,把握好就业期望与就业现状之间关系的平衡。同时也要降低就业层次,对于“经济欠发达,缺医少药”的边远山区、基层单位或专业不对口,但相近或相关的工作都可以试着去了解去接受。近年来国家开始采取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很多护理、临床本科毕业生仍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上,过高地估计就业期望值,盼望高工资、高福利、环境好、不艰苦的工作岗位,去选择有发展前途的三甲医院,忽略了民营医院、私立医院等,而一些大的医院人员已经出现饱和,就业更难。第二,护理和临床本科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当前不少本科毕业生认为就业的成功率与学习的成绩有很大的关系,从而对有效信息的收集以及推销自己的方法和策略重视不足,还有一些人以为不需要努力学习,只靠人际关系就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此外,有的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与辅导员身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其实就业准备要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活,日常生活中就该锻炼自己的能力,融入社会,敢于展现和表现自我才艺,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学校方面。据有关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护理教育的年招生量已经超过护理教育年招生总量30%,招收学生越来越多,加剧了学生就业的难度。有些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待改进,就业指导是指学校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给他们介绍职业知识解答询问,提供职业选择意见,辅导他们规划、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应当多举办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座谈,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加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面试过程中,会经常碰壁,从而出现心烦、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学校应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分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保持健康良好的就业心态。构建与社会需求以及护理学发展相适应的护理道德体系, 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护理和临床人才。
3.社会方面。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护理和临床本科毕业生喜欢去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这些城市交通便利、医疗设备先进、环境优美,但是这些城市就业异常的激烈。对于广大农村的地区来说,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偏远山区急需大量的医学人才,但是很少会有学生去考虑这些地方。医疗卫生单位也应该深化改革,改变用人观,加强人才储备,目前高校扩招后护理和临床毕业生充足,单位选择的余地大,这样可以积极的储备各层次的毕业生,同时把握卫生机构改革的良好时机,不要忽略人才培养与结构对医院发展的长期效应,给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环境,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优化配置。目前有些单位抬高了学生的学历等方面的标准要求,使得护理和临床本科生就业更加困难。社会就业体制也不完善,我国卫生医疗机构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的步伐相对缓慢,缺乏人才流动机制,就业中就会出现“关系竞争”而不是“素质竞争”,滋长了毕业生“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想观念,这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的间接原因。
4.政府方面。对于大学生参加基层就业项目,国家应大力支持,服务期满后毕业生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对到基层就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等服务期满的毕业生,优惠可以体现在公务员的招录、事业单位的招聘、升学、国家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对于服务期满自主创业者,享受到的优惠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以及各基层就业项目服务年限计算工龄;对于服务期满到企业就业者,享受到的优惠就是按照规定转接社会保险关系等。还要充分体现政策的调控功能,当它形成一定的气候后,不仅能解决护理和临床学生在大城市的撞车,更能帮助国家合理配置医疗人才资源,带动卫生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卫生发展。同时还应积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使护理和临床本科毕业生这一资源的合理配置,毕业生自己的观念要发生转变,但是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林桦,1978―,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山东省泰山医学院讲师、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晁毓菡,1984―,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山东省泰山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圆圆,泰山医学院2012级护理学本科学生;柳莹颖,1980―,女,山东泰安人,泰安市实验学校中教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傅蓉.同辈群体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2008(7):78-82
[2]蔺桂瑞.职业自我概念与大学生职业指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增刊):107-109
[3]肖池平.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程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73-74
[4]杨运秀.从护理学发展谈现代护理道德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5,20(5):76-77
[5]宋泳红.护理专业毕业学生在就业应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32-833
[6]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4):85-90
[7]Bet z N E, Hackett G. T he relationship of career- related self- efficacy expect at ions to perceived career opt ions in college w omen and men[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1,28(5):399-410
篇2
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透析患者58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协同护理模式,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生活质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04
近年来,终末期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因此,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人数也每年递增[1]。据相关文献报道[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生活质量较差,导致病死率较高,因此,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成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协同护理模式[3](collaboration care model,CCM)是在Orem自理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它建立在责任制护士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家属的主动参与能力,是一种集责任护士-患者-家属为一体的整体、协作式护理干预方式。本文旨在以CMM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透析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男27例,女31例。年龄18~64岁,平均(50.10±6.30)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年龄均≥18岁。(2)血液透析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且每周2~3次。(3)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知识水平,能读懂并同意接受调查问卷。(4)无急性病和精神性疾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发放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护理、透析过程的护理、并发症护理、营养指导、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CCM干预。其实施步骤包括评估患者、制订CCM干预方案、知识指导、技能培训和效果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1.2.1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制订CCM干预方案责任护士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并给予信念支持,消除患者的病情恐惧感。交谈过程中,要做好对患者疾病知识需求、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状况知识的收集评估工作。同时,向患者和家属讲解CCM的护理方法和重要性,引导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CCM护理计划,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家属照顾能力。在全面评估后,由责任护士、患者、家属三方共同完成CCM干预方案的制订。
1.2.2患者和家属知识指导通过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视频讲座光盘等,向患者传授血液透析的基础知识、主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饮食控制的重要性、过量水分摄入的危害等知识;帮助患者理解医师制订的治疗方案,让其明白规律透析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严格遵守服药时间、服药剂量和服药方法,禁止服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指导患者认识各类化验结果(如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告知患者血液透析会造成体内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流失,同时向患者发放食物营养表,让患者选择食用高蛋白质以及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让患者和家属养成每天记录饮食的习惯;指导患者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1.2.3患者和家属技能培训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测量腹围、体重和记录尿量/进出量以及生命体征(脉搏、呼吸、血压以及体温等)的方法;现场模拟培训患者及家属内瘘穿刺处的护理、培训患者和家属检查内瘘有无颤音或血管杂音的技巧,以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禁止内瘘侧手臂提重物、受压、测血压、输液以及输血等;向患者和家属模拟演示透析结束后压迫带的松解方法(15~20 min后稍松-1 h后再松-2 h后如果不出血完全松开),在松解过程中如果一旦发生出血立即采用压迫血管方式止血。
1.2.4其他指导措施指导协调家属对患者的监督辅助作用以及患者自我护理管理工作,充分发挥CCM护理干预措施的优势;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指导工作,树立患者和家属面对疾病的信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定期召开“病友会”,邀请血液透析时间较长、日常生活中自我护理能力较强的患者,或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解和讨论,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
1.3评价指标3个月后从依从性、生活质量2个方面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具体评价内容如下:(1)依从性。治疗依从性评价指标自行设计,包括饮食依从性、液体摄入依从性、透析治疗的依从性、用药依从性4项指标。其中,饮食依从性以患者3个月后血钾水平>5.5 mmol/L,血磷水平>2.0 mmol/L作为不依从依据;液体摄入依从性按照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即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与干体重的比值)以>5.7%作为不依从标准;透析治疗依从性以透析期间,有违背医嘱作为不依从依据;用药依从性以是否遵从医嘱服药、是否忘记服药、是否擅自增减药量为依据。(2)生活质量。应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定。该表共包括8个维度,36个条目,其中8个维度为生理机能、生理健康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和精神健康。各个维度的得分在0~100分之间,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3个月后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2)
3讨论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血液透析的重点也开始转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现实社会中,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长期病休在家、社会角色转变、经济负担繁重、长期服用药物等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消极对待治疗,进而造成患者依从性差,病情加重,生活质量远低于常人。有学者研究表明[2],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对于延长患者生命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依据相关文献统计,维持性透析患者中不依从现象的发生率高达48.9%,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治疗效果[4-5]。因此,探讨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就成为维持性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CCM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它建立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并最大限度地鼓励家属参与到患者的健康护理工作中。该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和“单向护理模式”,将护士的传统角色转变为教育者、信息支持者和协调者,并吸纳了患者和家属的参与,从而将护士、家属、患者三方协调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护理支持体系,充分体现了护理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5-6]。在本研究中,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依从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CM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总之,CCM护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方式,充分发挥了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作用,显著提高了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芳,吴恩亮,刘玉芳,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34):104-105.
[2]田群芝,郑芳,张彩云.护理干预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11):31-32.
[3]赵雪萍,薛小玲,卢珏,等.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64-1666.
[4]刘艳艳,刘秀玲.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224-225.
[5]向秀芳.协同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5):51-53.
[6]芦慧,骆燕芳,孙张瑜.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效能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3):24-25.
篇3
6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脑出血; 不良情绪; 依从性;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6-0084-02
doi:10.14033/ki.cfmr.2016.6.045
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老年人群,该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危重、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均造成严重的威胁[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由于该病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因此患者多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良情绪,对治疗和康复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2]。对收治的55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患者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第四次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3],均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干预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41~83岁,平均(65.6±8.6)岁。对照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39~80岁,平均(65.1±9.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主要包括降颅压、营养神经细胞、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抗感染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1)心理干预。患者患病后,由于病情较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心理十分恐惧,产生紧张、焦虑、绝望的情绪,对于康复十分不利,有的患者甚至拒绝治疗。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清醒后,采用轻柔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2)健康宣教。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对于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欠缺,导致对治疗和护理措施不配合,影响康复。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比较舒适的时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并重点介绍后期的治疗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康复训练等;向患者解释经过后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3)康复锻炼。脑出血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需要进行功能训练以恢复肢体的功能。初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训练,以增加膈肌的活动。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练习坐起、翻身、扶床行走等;患肢进行被动训练,比如上肢伸展、下肢弯曲、肩外展等。可以指导患者采用健肢按摩患肢,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可以指导患者加强生活自理练习,比如穿衣、吃饭、喝水等,在生活自理的同时锻炼了肢体功能。在进行功能训练时,应循序渐进,避免患者过度劳累,且要有家属的陪同,以免发生跌倒等意外。(4)预防并发症。由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导致多数患者长期卧床,发生较多的并发症。指导患者家属每隔2 h为患者翻身1次,使用气垫,衣物保持舒适、干燥、清洁,防止压疮的发生。为患者勤拍背排痰,防止喂食过程中的呛咳,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坠积性肺炎。对于导尿的患者要定时更换引流袋、定时消毒,防止逆行感染。禁止在患肢上进行静脉输液和穿刺,密切观察输液部位有无红肿,防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4]。(5)生活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多进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少食多餐,多饮水,戒烟戒酒。减少探视,以免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不良情绪。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两个量表均共20项,每项分1~4级,最高80分,得分越高表示情况越严重。(2)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3)并发症。主要包括便秘、坠积性肺炎、应激性溃疡、压疮、尿路感染及DVT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篇4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7(c)-0113-04
急性脑出血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起病急,病情较重,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1]。急性脑出血常伴有不同程度偏瘫、失语及认知障碍,心理压力较大,大部分伴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加并发症发生,延迟患者的康复,影响了其预后,需积极处理干预[2]。近年来研究发现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早日康复具有正面的效应[3-4]。本研究观察了急性脑出血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状态及并发症改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天台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74例。纳入标准:均符合2004年脑出血诊疗指南中的相关标准[5],并经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脑出血发生脑疝、应激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或需手术治疗清除血肿治疗的患者;②以往有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及精神病史患者;③意识不清、失语、文盲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本研究的7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37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发病时间和教育程度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时间均为4周。早期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干预:通过多种方式的沟通、交流以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其心理感受,采用支持性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改善抑郁、焦虑等情绪,稳定并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障碍。②认知干预:详细介绍急性脑出血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情况,重要着重介绍急性脑出血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并发症,向患者和家属说明心理干预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③康复干预:康复锻炼采用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早期以患肢关节被动运动为主,后逐渐过渡到患肢关节的主动运动,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下床活动进行肢体的康复功能锻炼,发挥身体残余功能带动肢体功能恢复,先进行站立平衡训练、短距离行走,后逐渐独立行走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抑郁和焦虑症状的评估[6] 分别采用17项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14项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抑郁和焦虑情绪,每项评分0~3分,其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越严重。
1.3.2 并发症的评估[7] 包括压疮、应激性溃疡、便秘、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状态变化
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干预4周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明显下降(t = 2.31、2.39、3.10、3.07,P < 0.05或P < 0.01),且护理干预组干预后HAMD和HAMA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25、2.27,P < 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4周后,护理干预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 < 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科的常见的危重症,病情进展快,患者颅内压迅速上升压迫脑组织常造成脑水肿,严重可易引起脑疝,病死率以及致残率非常高,有必要进行及时治疗和处理,改善其预后[8-9]。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急性脑出血发病率、致残疾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脑出血发病后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心理、肢体或语言障碍,出现抑郁、焦虑、烦躁、易怒等心理障碍,从而降低对治疗和护理干预依从性,影响患者生理功能恢复,出现褥疮、应激性溃疡、便秘、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10-11]。随着医疗设备及医疗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急性脑出血在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病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患者的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及精神负担。因此,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是急性脑出血治疗与护理的热点问题[12-14]。
篇5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5(a)-017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on the efficacy and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ITP who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6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of 30 cases, in the clinicians to give activ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o give routine care intervention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are to give the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linical Results The treatment adherence was 96.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3.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Nottingham Health Questionnaire (NHP) ,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 Whole nursing;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Effect; Complianc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以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或齿龈出血、鼻衄及月经过多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出血症状反复存在,病情容易反复,加之治疗过程中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致使患者心理、生理产生恐惧、不安,对治疗配合的依从性不好[1]。由于身心方面发生的微妙变化,病程中可能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将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该院 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 60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资料来自于方便选取该院收治入院的60例 ITP 的患者,其诊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26.6±2.3)岁。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其中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1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1岁,平均年龄(25.2±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泼尼松(批号:H12020123)口服,2 mg/(kg?d),3次/d,持续用药2周后减量至停药,21 d为1个疗程;丙种球蛋白(批号:S19994004)静脉滴注,400 mg/(kg?d),1次/d,5 d为1个疗程。
1.3 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实施上述常规护理外,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模式:(1)病情宣教:患者入院时介绍病情特点、疗效及注意事项,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2)体重和心率监测:早晨餐前便后测体重1次/d,体重增加1 kg以上及时通知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测2次/d,如有胸闷、心悸或心率异常即刻检查心电图并及时治疗;(3)皮肤护理:每日检查全身皮肤及下肢情况,发现患者水肿则适当抬高双下肢,予柔软干净的病服与被服,及?r更换,以防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而发生压疮;(4)心理指导与运动指导: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生活保持乐观情绪,告知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过性、可逆性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气功、太极拳以及简单的家务等;(5)饮食指导:指导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且清淡、易消化的软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辛辣、油炸等刺激性强食物,注意保持大便通畅;(6)出血倾向护理:①皮肤出血的控制与处理:皮肤出血大多数为人为损伤,此种情况会使出血现象加重。保证床单位卫生整洁,衣物被褥应清洁柔软;谨慎避免发生外伤导致出血。②鼻出血的控制与处理:预防由于鼻粘膜干燥导致的出血:维持室内相对湿度于 55% 上下,秋、冬季必要时需在局部给予抗生素软膏或液体石蜡油进行保护;预防由于人为活动导致的出血:提醒病人不要用力抠鼻、洗鼻以防导致鼻腔出血或鼻腔内压力增大,从而使毛细管发生破裂导致出血;出血时需以明胶海绵或棉球进行填塞,使用 0.1% 盐酸肾上腺素棉球进行填塞,且进行局部冷敷以控制鼻腔出血。③牙龈与口腔出血的控制与处理:告知病人刷牙时选用刷毛较软的牙刷且禁用牙签剔牙以免导致出血;避免食用煎炸、带骨或带刺的食物;坚果类食物也需注意,防止造成出血. 吃饭时注意要慢嚼细咽,防止损伤口腔粘膜。(7)出院指导: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持续服药、按时复查,避免服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1.4 评价指标
①生活质量评定[2]: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ottingham healthy profile,NHP)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精力、情绪反应 、睡眠、社会孤独感和身体活动能力5个方面。由被调查者回答“是”或“否”。根据选项不同给予得分,任一方面的可能得分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越多,生活质量越低。②依从性[3]: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即能够完全遵照医嘱和治疗方案接受治疗)、部分依从(部分遵照医嘱和治疗方案接受治疗)和完全不依从(不能够完全遵照医嘱和治疗方案接受治疗)3类。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6.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8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组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患者在5个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篇6
1.1河南省医学院校医学类专业设置现状
2013年,河南省招收医学类专业的院校共81所,其中13所本科院校招生专业20个,30所大专院校招生专业26个,38所中专卫校招生专业26个。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控制专业,以本科层次招生为主,5所医学专科学校招收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其他专科学校招生以相关医学类专业为主。在本科、大专、中专三个层次学校的招生中,专业设置差别不大,如护理专业开设率为100.00%,药学专业开设率为59.03%,检验专业开设率为44.51%,医学影像专业开设率为33.54%,康复治疗专业开设率为28.04%,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率为27.34%。
1.2河南省各层次医学类主要专业招生情况
护理专业招生数量最多,其次是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位居第三。其他专业招生人数均在5.00%以下。在招生层次比例中,大专比例最高,其次是中专。
1.3河南省卫生技术队伍需求调查
笔者对河南省3986所医疗机构(省级21所,市级174所,县级1444所,乡级2292所,村卫生室55所)的卫生技术队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省81%的医疗机构,其中2013年~2015年各级医疗机构卫生人才的需求情况,是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和各级医疗单位工作需要,结合单位人事编制数量,填报各单位拟于2013年~2015年招聘人才的实际数量,虽然目前该数据有一定滞后,但从中仍可以反映出医疗机构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各级医疗机构对人才需求仍以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其次是药学、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专业。对学历要求以本科层次为主,其次是大专,对中专层次的需求数量很小。
2河南省医学教育现状与卫生人力需求适应性对比分析
2.1河南省医学专业设置“趋同性”现象严重,不同层次院校专业设置差别不大
目前,医学类院校专业特色不明显,千校一面的现象比较突出。河南省医学专业设置趋同性现象严重,护理专业是82所学校招生专业中趋同性最高的专业,各层次学校布点率均达到100%。其次是药学、检验、康复治疗、医学影像等。这种趋同性将会与卫生服务需求多元化和人才需求多元化发生冲突。
2.2医学类专业招生数量与人才需求失衡,短线专业人才告急
医学类专业招生数量与人才需求失衡,护理专业存在严重的培养过剩现象。护理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是直接导致河南省护理专业人才过剩、护士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014年河南省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十分突出,部分医院招聘呈现“百里挑一”的局面。临床医学专业供需矛盾突出,部分短线专业如麻醉、康复治疗、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专业需求均大于招生数。在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现场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临床缺乏的除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层次的人才外,医学影像、临床药学、康复治疗、超声技术、麻醉及医院管理等专业也亟需补充新生力量。严重的人才缺乏,导致某些县医院、乡镇卫生院虽然购置了影像、超声、康复设备,但缺乏使用设备的人才,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卫生服务的缺陷。
2.3医学类专业招生层次与人才需求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有明显差距
河南省医学专业招生层次偏低,与临床人才需求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有明显差距。本科以上层次需求远远大于招生总数,而大专、中专层次培养明显过剩。尤其是中专层次招生比例大而需求小。2.4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缺乏,县乡医院需求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医学专业供需矛盾突出,招生数量不能满足卫生机构需求,尤其是本科以上层次人才缺乏。据原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11年全国医学类本科招生21.7万人,平均每万人口年均招收医学类学生1.6人。而河南省同期医学类本科招生平均每万人口只有1.2人,与全国相比有较大差距。
3对策
以上分析显示,河南省医学教育现状和卫生行业需求有一定差距,医学教育必须调整结构,构建适合当地需求的医学教育新体系。
3.1调整层次结构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已联合下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以“5+3”的培养模式,即完成5年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指临床、口腔、中医)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办法。河南省第一批培训基地已启动,通过这种举措,可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数量,为临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了稳定的长效机制。目前河南省独立设置的本科医学院校只有2所,从区域卫生规划考虑,应从现有医学高等大专学校中升格一批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扩大医学类本科层次的招生。在目前不可能短期升格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选拔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大专学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和质量控制,是目前加快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应急措施。
3.2调整专业结构
鉴于河南省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明显的趋同性现象,原河南省卫生厅(现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于2013年下发了《河南省高等院校医药卫生类专业设置审核评估办法》,对医学类专业设置提出下述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行业需要、规模适度,坚持标准、从严掌握,支持特色、防止趋同。以省辖市为区域统筹规划单元,区域范围内已设置有能够满足需求的医药卫生类专业,原则上不再新增相同专业,从源头上遏制专业趋同化的状况继续发展。在专业设置评审中,按区域规划合理布局,优先审批人才短缺专业。
3.3整合医学教育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层次的合理化
全省现有各种类型中等医学教育办学机构38所,中专层次占招生总数的32.14%。而目前中专层次的毕业生已不能满足医疗卫生机构的需要,目前河南省中专卫校正在进行医学教育资源的调整整合,独立设置的中专卫校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调整:
(1)在政策允许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升格为大专学校;
(2)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并入当地高等院校,目前河南省已经有5所中专卫校整体并入当地高校;
(3)在政府支持下并入当地医院,转型为医学在职培训。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可根据市场需求,举办相关资格考试的短期培训和适应市场需要的特色人才,如养老护理员、妇幼保健员(月嫂)、健康管理员等。
4结语
篇7
关键词:PACS系统;影像设备;图像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也在不断进行着变革。有效提升影像设备的图像质量,对于提升医院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医院数字化发展的今天,这种问题更为严重。从目前来看,图像归档与通讯系统( picture arch 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的控制标准,容易出现兼容性差的问题。因此,PACS系统关于影像设备的图像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就对PACS系统影像设备的图像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研究。
一、传统的图像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保存胶片需要提供非常大的空间,而为了有效提升胶片的质量,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可利用的价值,需要有片库来提供充足的储存空间,将影像胶片有效保存于此,从而有效提升影像质量。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归档”。
然而,随着人们对图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图像数量的不断增大,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无法有效保证影像的质量。比如说医院中的常规X射线摄影,其一般采用的是胶片增感屏系统,在其成像时,会存在胶片记录,需要利用暗室来进行冲洗,而冲洗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显影、定影、冲洗、烘干、归档等环节,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仅如此,胶片库往往采取的是手工管理的方法,使得管理的效率非常低,大大降低了查询资料的效率。而在传递图像的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效率非常低下,根本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而数量庞大的胶片也让归档工作变得异常复杂,常常会出现错误归档的问题,胶片也很容易出现损环和变质的问题,这会让胶片中的信息出现丢失的问题,这让资料的再次利用非常不便。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PACS系统的优点分析
1、PACS系统能够非常快速地调阅胶片图像,医院中,工作人员能够通过PACS系统来开展相应的读片与诊断工作,且能够实现随时调阅,这势必会大大提升其工作效率,从而非常有效地降低了胶片传递过程中出现丢失问题的几率。
2、医院能够通过利用PACS系统有效开展复合影像诊断,实现多学科的会诊,这样就能够非常有效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在这种背景下,医护人员能够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服务。
3、通过利用PACS系统,医院各部门之间能够更好地利用图像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就实现了图像数据的有效共享,能够满足医院工作以及相关教学科研的应用。这样一来,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就得到了有效提升。
4、通过利用PACS系统,传统的影像科与其他科室的关系得到了有效的改变,其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应用,这样会对放射学实践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其会变得更加专业化,加速行业内的竞争,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促进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5、PACS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胶片的使用率,这大大降低了胶片的开支,同时也有效节约了其他的相关的管理费用,从而打造无胶片的工作环境,在节约资本的前提下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PACS系统关于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的设计思路研究
PACS系统关于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一)DICOM信息的修改
主要包括修改patient name、patient sex、pat ient age、pat ient ID / study ID 、orienta tion以及初始窗宽窗位值等。
(二)信息匹配
能对远程HIS或PACS数据库进行信息查询,并且能够将远程信息与本地采集到的检查信息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初步比对匹配。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信息不一致的内容,发现与申请信息存在的不足。这样一来,就能够更为有效地实现自动化的匹配,有效降低人工的工作量。
(三)采集和发送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子系统在采集到影像设备发送的D ICOM 图像, 确认影像正常后, 需要将影像发送到DICOM网关, 从而完成正式PACS采集过程。因此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子系统需要具备storage/ retrieve的功能, 并且一定是符合D ICOM 标准的。
(四)规范检查信息
规范检查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目前来看,很多厂家的影像设备质量千差万别,这也带来了设备影像形成的DICOM信息内容参差不齐,没有形成规范的体系。不仅如此,厂家在设定发送规则时,也是各有不同。例如,在某一个设备中,一个图像在被检查时,会被分成不同的多个Study InstanceUID来进行发送。而通过利用IQCS提供的有效的规范检查功能,能够将相同检查但Study InstanceU ID不同的图像合并在一起,从而有效避免在经过DICOM网关采集时被认为是不同检查。
(五)管理功能
要能够实现定时定点对科室检查的阳性率、工作量等进行统计。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到自动提示。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保证科室诊断工作的质量,提升其标准化水平。
结语:本文通过对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系统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通过深入分析PACS系统的优点,然后根据其特点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环节,实现在最快的时间内有效发现错误的影响或者那些质量不达标的影响,然而更快的进行修改和完善,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提升PACS系统的质量,有效保证影像质量,为相关的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振涛.基于原有PACS/RIS系统的医院影像平台的实现[J].中国医疗设备,2011年07期
篇8
以往,人们对于医学影像领域的关注集中在伦理道德层面的居多。热点话题包括影像医师的职业操守;选择检查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患者隐私保护和知情权;辐射剂量的安全性等等。实际上,在医疗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个被人们长期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医学影像医师的定位。影像医师实际承担了临床医师的部分职能,多数三级医院放射科均已设置了介入治疗病房和护理单元;但在体制和管理上,绝大多数医院,依然将医学影像纳入医疗技术部门。名不正则言不顺,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放射科开展已有多年,这项技术对于肺内实质或间质性病变的确诊价值极大。但影像医师为此要面对的困难是多方面的,比如,术前的麻醉药品获得使用;当术中发生气胸或出血等并发症。作为影像科医师身份,能不能制定紧急处置方案?能不能下抢救药品使用医嘱?再比如,当增强扫描中,发生碘过敏反应后,应立即启动抢救预案,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临床科室人员参与抢救。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执行中,在抢救人员未到场的这段时间,影像医师进行急救措施的权限是什么?其行为有没有超越执业内容而失去合法性?目前在很多医院的业务管理上,并没有明确规定。从而给患者和术者均带来了不必要的诊疗风险和医患纠纷的隐患。对此,有人提出,应参考临床专业在这一问题解决上的成功经验。将影像医师的影像诊断资质,有创操作资质与治疗处置资质区别化管理;心内科医师,从事心脏介入治疗需要专门的认证,影像医师从事有创性诊疗活动,也可以给予专门的认证,并且与医院等级管理相结合,建立更为严格的专业资质审查与准入制度。影像医师所提供的诊断意见,临床医师有甄别的权利,也有不予采纳或提出质疑的选项,这种防火墙式的安排十分必要,它清晰界定了两者在诊疗环节中的权力和责任。因此,任何对影像医师临床化管理持有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同样,如果对现代医学影像临床属性认识不足,就不能有效调动影像医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激发影像医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现代化的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发挥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导致消极后果。医学影像与临床间普遍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系和反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者在诊断流程间的“错位”。影像诊断区别于其他医疗技术诊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形成过程并不局限在影像分析本身,还要结合患者的个人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种信息,最终形成诊断结论。它与临床诊断往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实际工作中,影像医师面临的,往往只有一张不够详实的申请单,临床信息的收集十分困难;临床医师拿到的,也只有一纸诊断结论和经过处理、取舍后的图像胶片,影像资料的阅读不够全面。其实,高度专科化的临床医师,往往认为原始的影像信息更有价值。笔者所在医院的许多心内科医师,会经常来到放射科,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数据,自己动手进行重建和重组处理,完成介入手术前的准备。其实,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并不复杂:将影像科的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和临床科室电子病历管理系统(electronicmedicalrecord,EMR)进行有限的开放和授权,以消除两者间在信息流上的障碍;将电子病历中影像诊断部分纳入到病历质量评价,从而使影像医师努力提高诊断的质量和诊断报告符合率;将手术,病理结果与出院诊断实时传输至PACS,帮助影像医师进行及时总结和持续性改进。
2影像诊断主体的越位和失位
质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去技术水平外,诊断工作者持有的工作理念尤为重要。影像诊断者肩上有双重的责任,一是对患者负责,二是对临床负责。两者必须兼顾。所谓越位,就是忽视了对临床的责任,表现为诊断中的主观性较大,过度凸显了影像诊断的作用;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轻易排除可能性稍小的诊断;或轻率得出了唯一性的诊断;甚至对临床诊断路径形成干扰和误导,并导致误诊发生。查阅影像诊断报告,诊断部分诸如“左肾透明细胞癌”,“右顶叶弥漫型胶质瘤(三级)”的“准病理式”用语比比皆是;描述部分类似“左上肺可见一肿块影”的“纯主观式”的词汇屡见不鲜。何为失位,就是漠视了对患者的责任,其认知尚停留在影像是辅诊断的观念,表现为自身不愿承受压力或过度规避风险,反映在诊断报告中往往莫衷一是,含糊其辞,内容空洞,推卸责任。将检出的一些有价值的征象简化处理。其结果是,延缓了诊疗流程,或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因此才有了超声报告建议做CT检查,CT报告建议做MRI检查,MRI报告请结合临床这样的情景模式在许多患者身上反复上演。从表面看,这两种现象反映了不同的极端,看似矛盾。实际上,二者本质上却没有什么不同。影像医师的工作态度与当前的行医环境恶劣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作为医院和科室管理者,应该给影像医师打造更为宽松的工作氛围,健康的学科文化。把握好技术失误与责任失误的尺度,引导青年医师既有认真、严谨、细致的责任感,又有大胆探索、科学求证、不断完善的进取心。在实际工作中,诊断的越位和失位除了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医师自身能力限制。影像医师欠缺系统的临床知识背景,需要在工作中加以学习和充实,影像征象辨识等基本功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强化。影像医学生从学校教育到入科后培训间缺乏有效衔接。新分配人员没有系统化专项基础训练,转科制度执行不到位,甚至有一部分还停留在口授心传的层面。这一现象在基层医院犹为突出。上述问题的解决,除了持续岗位培训,规范绩效考核等手段外,现实的措施是要落实双签字制度,对夜间或急诊报告的再审核制度。加强对低年资医师报告的审核和监督,保障医疗单位影像质量的稳定性。
篇9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构建 作用
医院和医疗机构的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要求高的系统工程。这其中不仅包括了日常的医疗和护理功能性项目,也涉及到医技、药剂和设备等方便开展日常功能的辅项目,甚至也会涵盖科研和行政后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完善的、成熟的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可以使得各个部门的管理和日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这很明显地会促使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
1、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
从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角度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层次模型来描述其基本组成。第一个层次是用户层;第二个层次是用户实际使用的终端,可根据用户的应用作业给以不同功能的终端(如无盘或有盘微机、多媒体微机、图形工作站等);第三个层次被称为应用环境,也就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硬件和系统软件提供给用户应用时的各种装置的混合体,诸如窗口操作、屏幕表格处理、键盘上的功能键、打印工具、辅助设备等;第四个层次是应用程序或医院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在这个层次,用户得以进入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完成相关的功能;第五个层次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它实施来自下设层次对数据库的要求,应用层次的所有应用程序都可以与DBMS通信并访问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也能被各种应用程序访问、共享,并符合一致性的要求;第六个层次是实在的数据库,大量存储着医院各部门有关管理、患者诊疗等各类数据,这些数据来自用户、应用程序并通过DBMS而获得。
2、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2.1 门诊管理系统
门诊划价收费系统是门诊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划价和收费是密不可分的两个过程,操作员录入处方,系统自动划价,打印收据清单,从而减少患者的排队划价次数,缩短病人就诊时间,系统可以实时动态调整价格,堵塞人为造成的收费漏洞,使患者感到放心。
门诊管理系统采用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患者就诊环节为轴线,使病人挂号,就诊,交费,取药的活动在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上连成一个整体,实现门诊治疗单,化验单,检查单的计算机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医疗就诊的效率。
门诊管理系统提供门诊信息的查询和统计功能,支持医院财务部门的经济核算,财务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和报表。使医院对本院的经济财务状况有了详尽全面的掌握。
2.2 住院护理信息管理系统
住院护理信息系统分为两个组成部分,患者入出院结算系统患者在院护理信息记录系统。患者入出院系统,包括住院病人的入院,押金的缴纳,病人的转科,医疗费用的续交,出院患者费用的结算,费用发票的打印等一系列的流程。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强力支持下,得以高效无差错的实现。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诊疗和医院的管理。
护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在院病人的床位管理,患者诊疗项目费用的记录,一日患者费用清单的生成,开接单医师工作量的统计,患者检验单的打印等功能,系统通过对住院病人动态的准确管理,住院费用的及时核算,增加了医院对患者的透明力度,提高了医院系统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了临床科室的病床周转率。杜绝了病人漏费和欠费现象。系统数据库采用海量大容量存储,提供计算机系统建成到现在所有记录信息的明细查询和分析
2.3 药品信息管理系统
药品管理系统包括,门诊中西药房的库存账目管理,住院中西药房的库存账目管理,中西药库库存账目管理。实行药库,药房二级核算管理,通过物流和资金流的并行管理,实现统一的价格管理和采购分析。并提供各类药品的统计数据和实时分析,,减少库存药品的资金占用,防止药品过期和流失现象。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2.4 物资卫生材料管理系统
物质卫材管理系统包括,消耗材料的管理,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提供符合财会制度的规范管理,接受科室物资卫生材料的申请和领取,统计各个科室物资卫材的消耗情况,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全面取代原有帐务管理。并建立完整的医疗固定资产档案,提供医疗设备的动态数据分析。
2.5 病案信息管理系统
病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完成病案首页数据的登录,存储,检索和查询;病案的入库,出库,借阅,方便了病人对病案的打印和复印。
2.6 临床检验信息管理系统
临床检验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检验单申请的输入,当病人需要进行各种检验时,医生能够根据需要化验的项目在计算机上选择,然后生成申请单,通过网络传输到检验科室。检验科在采集样本时从计算机中调出检验申请单,对检验项目进行编号,通过计算机打印出条形码,将条形码贴在试管上。自动分析仪对检验样本进行处理,将结果传回计算机。计算机将上述检验申请和结果记录下来,作为检验科的工作登记记录,收费处也根据这些记录进行划价处理,并把检验结果打印出来交给患者。计算机通过网络将检验结果传输到门诊医生诊疗室,供门诊医生查看患者检验结果进行诊疗。
2.7 临床影像信息管理系统
医学影像(PACS)信息一般包括6类数据,(1)定性结果,如一般的定性检查;(2)数值型结果,如血压,体温,各种检验结果;(3)文字结果,如病理检查报告,心电图检查报告,超声检查报告等;(4)图形结果,如心脑电图等;(5)图像结果,如X光片,CT片,核磁共振片等;(6)动态图像结果,如血管造影检查记录,内窥镜检查记录等。由于医学影像数据比一般文字信息数据量大几个数量级,所以影像的存贮,传输,显示都与一般文字信息的处理有很大的区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用计算机的设备性能越来越强,医院可用较小的投资来建立一个功能强大,能满足绝大部分临床需要的医学影像系统。系统建成后,医院的影像检查设备可以和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临床医师可以在每一个病房中使用联网的计算机显示出所需的图像,包括CT图像,X光图像,核磁共振图像,超声图像,内窥镜图像,病理切片和电镜图像,血管造影图像等。
2.8 电子病历,医嘱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病历,主要以建立病历模板为主要内容,临床医生在每天书写病历的过程中,可以重复地调用模板,进行修改来生成新的需要的病历,减少了医生重复内容的多次输入。和过去手工书写病历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医生书写病历的效率,把医生从每天繁重的书写工作中解放出来。
医嘱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自动生成药疗单,治疗单,护理医嘱,膳食医嘱等处置单,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医生开列的医嘱传输至科室护理站,由护士根据医嘱内容执行并把执行情况在计算机上记录下来。
3、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3.1 正确无误的综合信息统计分析是医院领导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
医院医疗信息通常包括,患者的流动情况,住院科室病床的周转和使用情况,患者在院的诊疗情况等,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医院的患者收治情况,病人的人员结构情况,同时从管理上,掌握了目前医院的治疗水平高低和病种分布信息。经过统计和计算,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和数据作出一系列相应的调整,出台一些适应当前情况的政策,使医院在收治上适应病人分布,在经费上减少流失和浪费,药品采购上少占资金,技术力量调整上渐趋合理。
3.2 病案信息是科研,教学,总结经验,提高医疗质量的最好资料
病案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全部检查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病案信息的管理既为科研教学提供了原始的信息资料,又为医疗质量的控制提供依据,同时反映了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
3.3 影像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像信息是通过录像,照片,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媒体存储的医学信息,它既有医院重大改革的现场记录,也有特殊病例的治疗记载,还有科研论文的精辟总结,它在促进医院建设和科研指导上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4、结语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医疗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使医疗信息管理实现了完全数字化、管理规范化的目标。操作方便,查询、统计信息快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必将对数字化医院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仝选甫,王海东.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3(4);24-26.
篇10
第一条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本规定所称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一)放射治疗;
(二)核医学;
(三)介入放射学;
(四)X射线影像诊断。
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以下简称放射诊疗许可)。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放射防护、安全与放射诊疗质量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执业条件
第六条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二)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三)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四)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五)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第七条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人员:
(一)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应当具有: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4、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
(二)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应当具有: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或核医学技师。
(三)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应当具有: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影像医师;
2、放射影像技师;
3、相关内、外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应当具有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
第八条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设备:
(一)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至少有一台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并具有模拟定位设备和相应的治疗计划系统等设备;
(二)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具有核医学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
(三)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具有带影像增强器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数字减影装置等设备;
(四)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有医用诊断X射线机或CT机等设备。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要求配备并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用品:
(一)放射治疗场所应当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二)开展核医学工作的,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三)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应当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下列设备和场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一)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容器,设有电离辐射标志;
(二)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三)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四)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第三章放射诊疗的设置与批准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设置放射诊疗项目,应当按照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的类别,分别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和设置放射诊疗项目申请:
(一)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工作的,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二)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向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三)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同时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的,向具有高类别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第十二条新建、扩建、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医疗机构应当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申请进行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带回旋加速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等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卫生部指定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出具的预评价报告技术审查意见。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预评价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核决定。经审核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要求的,方可施工。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在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资料,申请进行卫生验收:
(一)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申请;
(二)建设项目卫生审查资料;
(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四)放射诊疗建设项目验收报告。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带回旋加速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等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当提交卫生部指定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出具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技术审查意见和设备性能检测报告。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在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前,应当提交下列资料,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放射诊疗许可申请:
(一)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复印件);
(三)放射诊疗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四)放射诊疗设备清单;
(五)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
第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应当即时受理;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资料或者不予受理的理由。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对合格的予以批准,发给《放射诊疗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见附件)。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到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执业登记部门办理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手续。执业登记部门应根据许可情况,将医学影像科核准到二级诊疗科目。
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或未进行诊疗科目登记的,不得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第十七条《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申请校验时应当提交本周期有关放射诊疗设备性能与辐射工作场所的检测报告、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资料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医疗机构变更放射诊疗项目的,应当向放射诊疗许可批准机关提出许可变更申请,并提交变更许可项目名称、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等资料;同时向卫生行政执业登记部门提出诊疗科目变更申请,提交变更登记项目及变更理由等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做出审查决定。未经批准不得变更。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原批准部门注销放射诊疗许可,并登记存档,予以公告:
(一)医疗机构申请注销的;
(二)逾期不申请校验或者擅自变更放射诊疗科目的;
(三)校验或者办理变更时不符合相关要求,且逾期不改进或者改进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四)歇业或者停止诊疗科目连续一年以上的;
(五)被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兼)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二)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
(三)组织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
(四)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五)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设备和检测仪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二)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者校准用于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
(四)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应当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
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和出租。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同库储存;储存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泄漏等措施,并安装必要的报警装置。
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应当有专人负责,有完善的存入、领取、归还登记和检查的制度,做到交接严格,检查及时,账目清楚,账物相符,记录资料完整。
第二十二条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放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
第二十五条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应当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
实施检查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二)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三)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X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四)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
(五)实施放射性药物给药和X射线照射操作时,应当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
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使用放射影像技术进行健康普查的,应当经过充分论证,制定周密的普查方案,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应当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放射影像健康普查,应当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放射影像健康普查,应当报卫生部批准。
第二十八条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在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前,应当进行影像学、病理学及其他相关检查,严格掌握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对确需进行放射治疗的,应当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实施:
(一)对体外远距离放射治疗,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在进入治疗室前,应首先检查操作控制台的源位显示,确认放射线束或放射源处于关闭位时,方可进入;
(二)对近距离放射治疗,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使用专用工具拿取放射源,不得徒手操作;对接受敷贴治疗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防止放射源被患者带走或丢失;
(三)在实施永久性籽粒插植治疗时,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随时清点所使用的放射性籽粒,防止在操作过程中遗失;放射性籽粒植入后,必须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确认植入部位和放射性籽粒的数量;
(四)治疗过程中,治疗现场至少应有2名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并密切注视治疗装置的显示及病人情况,及时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严禁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治疗场所;
(五)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放射治疗操作规范、规程实施照射;不得擅自修改治疗计划;
(六)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验证治疗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偏离计划现象时,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本科室负责人或者本机构负责医疗质量控制的部门报告。
第二十九条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应当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规程,防止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人体、设备、工作场所和环境;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接受体内放射性药物诊治的患者进行控制,避免其他患者和公众受到超过允许水平的照射。
第三十条核医学诊疗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液及患者的放射性排出物应当单独收集,与其他废物、废液分开存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和处置放射事件的应急预案;发生放射事件后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防止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第三十二条医疗机构发生下列放射事件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如实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一)诊断放射性药物实际用量偏离处方剂量50%以上的;
(二)放射治疗实际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量25%以上的;
(三)人员误照或误用放射性药物的;
(四)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和污染的;
(五)设备故障或人为失误引起的其他放射事件。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定期检查放射诊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保证放射诊疗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一)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等情况;
(二)放射诊疗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健康监护制度和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放射事件调查处理和报告情况。
第三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的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被检查的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阻碍、隐瞒。
第三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的执法人员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授权实施检查、检测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检查时,应当保守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三十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建立健全对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二)未办理诊疗科目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校验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变更放射诊疗项目或者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条医疗机构违反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有关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一条医疗机构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购置、使用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的;
(二)未按照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检查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的;
(五)发生放射事件并造成人员健康严重损害的;
(六)发生放射事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七)违反本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造成放射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放射治疗:是指利用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技术。
核医学: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诊断或治疗疾病或进行医学研究的技术。
介入放射学:是指在医学影像系统监视引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技术。
X射线影像诊断:是指利用X射线的穿透等性质取得人体内器官与组织的影像信息以诊断疾病的技术。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