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市场营销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养老院市场营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青年志愿者管理系分队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随着本学期期末的临近,我们青年志愿分队的工作也接近了尾声。回首这学期的工作,我们充满着自豪与喜悦。我们这学期组织的志愿活动如下:自从开学开始,我队外联部的人员就开始跟校外的有关机构进行联系,寻找我队的志愿服务基地。最终我队确立了六个服务基地,并通过抽签的方式分配给大一各班,由他们定期到自己的服务基地做志愿活动。这样不仅能大大减少我队人员在寻找服务基地的时间,而且还有利于各班更多更好的做志愿活动。与此同时,我队还联系了一个长期的志愿活动——听王叔叔讲那最好听的故事公益活动。并且该活动是我队付出心血最多出活动也最多的一个。3月20日,我队邀请了“王叔叔讲故事”公益活动的发起人王先生到我校专门为我队人员及各班组织委进行了培训,为以后我队出活动打好基础。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不仅对该公益活动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而且激励了我们做该项活动的信心。培训之后,我队分别于4月2日、4月16日、4月30日、和5月14日开展了四期活动。并且每次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获得了快乐我们的志愿者们也都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要将该活动继续下去。就在王叔叔讲故事活动进行的同时,各班在自己的服务基地开展的活动也在有条不絮的进行着。
3月10日,管理系09级市场营销一班在保定市植物园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学雷锋青年志愿活动。经过一下午的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的开展,参加活动的人员获得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也用自身行动向同学们展示了雷锋精神。并且他们认识到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将雷锋精神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并影响到他人。在收获自我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营造这一种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3月10日下午,管理系10届市场营销二班志愿者前往保定市春辉养老院开展志愿活动,看望养老院的老人们。经过此次活动他们对敬老院的老人们有了更好的了解,体会到了他们的孤独与寂寞,并表示希望以后能更多的进行这样的活动。3月24日10届市场营销本科班开展了“爱我家园环保校园”系列活动。活动虽仅仅持续三小时,但环保意识深入同学心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3月31日我院管理系10级市场营销一班志愿者前往市春辉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们送去快乐与温暖。4月9日10级工商企业管专科班的志愿者们前往保定市民族敬老院开展主题为“春暖大地、爱献夕阳”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过程中,老人们主动和我们的志愿者说起话来,直夸他们都是好孩子。听着这些话,同学们心里既温暖又感动,希望能给老人没带来更多的快乐。
4月21日,市场营销本科班在火车站开展了以“文明出行--火车站志愿服务活动”为主题的活动。4月23日,工商管理本科班同学在保定市客运中心开展主题为“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
5月14日,工商企业管理专科班在学校音乐广场开展了“宣传环保知识,垃圾分类处理”的志愿活动。
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民营养老机构;政策法规;现代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064-01
1 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
民营养老机构从最初开始出现到目前为止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中也广泛认可兴办养老机构的前景十分广阔。就威海市而言,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来健全养老机构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机制实现了一定的市场化,服务对象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全市75家养老机构中有村办敬老院、老年公寓8处,企业投资建设的敬老院4处,全市12处敬老院和老年公寓实行了市场化运作,部分民营养老机构的经营状况良好,甚至出现床位不足,入住老人需提前预约的繁荣景象。
但是,民营养老机构由于来源于民营资本,它不可能摆脱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在当前这个特殊的经济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其所追求的双重目的是:既追求经济效益又能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在此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问题。
1.1 外部环境
1.1.1 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法规,养老机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政策法规原则性太强、体系性较差、落实难度大等问题。颁布的政策法规过于强调服务活动的福利性、公益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间投资的资本属性,使民间投资的热情受阻,也致使已进入这一领域的服务单位举步维艰。
1.1.2 观念落后
在中华传统美德中,赡养老人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如果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会被认为是“不孝”之举,一些老人尽管希望到养老机构安度晚年,却迫于社会舆论而不敢入住。另外,从养老机构的角度出发,养老服务机构长期以来是政府兴办的福利事业,所以福利性、计划性已在老百姓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民营养老机构市场化的进程,压抑了现有养老机构的市场活力。
1.2 企业自身
1.2.1 资金来源紧张
资金是民营养老机构壮大的主要瓶颈。民营养老机构享受不到政府拨款等待遇,向银行贷款的难度很大。单靠自身资本壮大,对于微利的养老服务业而言难度可想而知。另外,多数村办、集团办的养老机构其资金规划和调度都要受制于村委和集团企业的财务规划,自身的财务独立性极差。
1.2.2 宣传不够,社会知名度较低
在当前国内养老机构行业能叫响的品牌寥寥无几,多数养老机构缺乏利用现代市场营销的能力去打造其所经营养老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知名度。笔者通过对威海市部分养老机构内入住老人的走访,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是根据距家远近做的选择,这种状况不利于社会优胜劣汰和自由竞争的实现。
1.2.3 人力资源匮乏
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直接影响到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民营养老机构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2)结构不合理,以女性为主,文化水平偏低;(3)专业教育背景和训练不足,缺少护理经验和专业培训。
1.2.4 缺乏分类管理, 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全国各地尚没有按某一标准对养老机构分类,对每一类型养老机构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与要求以及收费标准等,从而增加了政府主管部分监管的难度,老年人的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根据笔者对威海市部分养老机构的调查,无论是民营还是国营的,普遍存在功能紊乱的状况,有些不具备护理条件的养老机构也收住一些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致使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1.2.5 管理水平较差
多数民营养老机构沿袭了国营养老机构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服务理念严重落后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养老机构内的管理人员虽具备一定的现代企业管理技能,但缺乏老年学的相关专业知识,无法将目标群体的特点包含在日常的管理策略上。实行集体化宿舍管理,大多数老年人几乎过着单调划一的生活,不能自己做饭,只能集中用餐;洗衣、打扫由工作人员统一包办等,这种方式不利于最大限度发挥老年人的自主性,而且使养老机构失去“家”的感觉。
2 发展民营养老机构的相关对策建议
针对民营养老机构面临的问题,需要政策的指导同时加强民营养老机构的自身能力建设,需要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全力协作,来打造合理高效的老年化市场。
2.1 尽快使相关政策法规具体化
养老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建立有赖于一个统一、规范、公平、有序的养老市场管理环境。政府不能只停留在鼓励的层次上,而应该在具体落实优惠政策上多做文章。2009年,笔者在走访威海老龄办时了解到,当时关于规范威海市民营养老机构的具体政策还在研究当中,笔者相信随着具体政策的落实,威海市的民营养老机构将会朝着规范化快速发展。
2.2 多方筹资,解决资金匮乏
国外及香港地区的福利事业发展,以政府作为强大的后盾,并倡导多渠道筹资,兼顾资金储备的稳定性及流动性,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在这方面政府应起到重要作用,除了对民营养老机构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和按照床位指标给予一定的补贴外,还应积极为民营养老机构寻找投资人。建议企业和个人兴办和管理非营利基金会,直接投资公益项目。
2.3 加大宣传,提高民营养老机构的社会知名度
养老服务的实质也是一种商品,是商品就可以建立品牌从而进行广告宣传,通过树立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来拉动广大的市场需求。通过宣传,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民营养老机构环境温馨、服务人性化的形象,转变社会对养老机构的传统偏见。因此,民营养老机构要积极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采取相应的公关策略和品牌策略来提高社会地位。
2.4 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为改善培训效果,可引进考核机制,从而对养老护理员进行级别分类。另外,积极吸纳社会工作者进入养老机构是建立高素质的人员队伍的有效举措,目前,多数高校内都设有社会工作专业,把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引进将有助于民营养老机构的各方面能力大大提升。
2.5 建立民营养老机构间的资源、信息等的沟通平台
由于我国的养老机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行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有的只是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规,除此之外,各养老机构尤其民营养老机构之间没有渠道来进行交流管理经验。在威海市,经营状况良好的养老机构入住率可达到100%,甚至床位不足,经营不善的养老机构年年亏损。部分民营养老机构希望尽快建立一个可供彼此间交流的平台,来学习优秀养老机构的管理经验。
篇3
随着老年人突发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某品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从人性化关怀守护老年人的角度设计制造出的老年人多功能急救盒,运用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当前某品牌老年人多功能急救盒产品和某品牌有限公司做SWOT分析,发现产品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制定出适合公司运营发展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对某品牌医疗今后的发展在营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某品牌;多功能急救盒;市场营销;营销战略;营销策略;线上线下
一、产品分析
医疗急救产品目前在市场上有几种,其中多为简单的物理方面携带式,其特点基本上就只是体现在急救盒内的药物储存功能。然而,简单物理处理并不能百分百的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其次绝大多数的急救用品并没有真正地从人性化角度为使用者考虑,从某品牌团队对中国使用者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国人都存在忌病心理。基于对以上几种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某品牌老年急救盒研究团队从人性化角度入手,在快速求救自救方面做了充分的探索,解决和完善了这些问题。
1)产品优势所具有的潜力:a.某品牌团队具有创新的人性化的设计。本产品将药盒巧妙的植入到收音机内,让老年人更容易去接纳,并且用药操作更加简单。相较于市场上现有的各类型急救盒产品,某品牌老年人多功能便携急救盒做到了人性化设计。b.高效自救,与之前的急救盒相比某品牌医疗急救盒引用含化技术,通过含化袋将药品含化成粉末状,可以在突发状况下病人通过快速舌下用药使药品快速被吸收,从而使病人因救助不及时造成的危险情况大大减少。打破了传统急救药盒只是做物理处理而没有从技术方面进行探索的枷锁。c.简单、快速求救:某品牌急救盒装配着蜂鸣器和蓝牙连接系统。分别是用来向路人求救和向家人求救。并且急救盒上装配着电子病历储存卡储存着病人的病历信息,能够方便快速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
2)对于产品劣势的认识:a.市场上并不存在此类急救产品可以作为参考,此产品是在探索中研究出来的,对于市场的客户实际需求并不完全了解。b.目前某品牌公司只制造出了一款产品,产品不具多样性,市场占有率不多,宣传困难,起步期长。
3)公司存在的机会:a.该产品的目标客户为老年人,而如今正是老龄化严重的时代。会有很多的目标客户,公司容易获得发展。b.较于同类产品本产品具有许多适应市场并超越现有产品的优点,对于公司的市场进入是很好的帮助。
4)公司存在的威胁:a.当前的社会对于医疗急救产品认可度不高,民众大多数采取抵触态度,市场认知度不高,不利于产品的销售。b.产品的最终效果没有实际的反馈,大范围用户缺乏实际体验,公司的起步初期销售工作艰难。
二、营销战略
1)初期(1~2年):基于前期团队的市场调查,某品牌老年人急救盒市场前景广阔。凭借人性化,技术性等全方位的设计,基本上可以满足老年人应对各种突发性疾病上的需求。但由于公司处于成立之初,没有大范围的用户实际体验,产品尚处于宣传推广期,使某品牌老年人急救药盒在市场上缺乏广泛的认知度,不利于产品的销售。因此公司着眼于通过社会性公益慈善活动,建立企业良好的信誉,打造优质品牌价值。分别是与各大疗养院、养老院和各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合作,提供基础服务,打造产品口碑,加入老年人社区活动,与老年人进行有效互动,为老年人提供基础医疗知识教学平台,普及产品基本性能,赢得消费者信任,提高产品知名度,为后续产品推广积累打开道路。公司主攻东北地区,以此作为产品销售中心网络,逐步实现产品市场占有率50%的目标。
2)中期(3~5年):经过产品对市场的适应,在销售过程中与顾客的交流与反馈中,发现潜在市场,逐步改善产品功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技术,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形象。在前期销售基础上逐步发展,建立更为完善的供销链,借此渗透全国老年医疗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
3)长期(6~9年):此时企业在消费者市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对于市场的反应足够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因此企业在保证产品品质基础上寻找互补产品,完善企业机制,开拓内在价值,提高企业品牌效应。
三、营销策略
(一)初期(合作宣传推广期策略)
我们将通过对于消费人群的喜好调查,确定基础材料的选择。即对于收音机外壳、内部配件选择和使用,寻求可靠的基础供应合作对象,并建立长期良好的工作关系。同时应对产品初期的市场需要,对公司的产品进行包装宣传。例如此时期找到值得依赖的项目合作伙伴提高产品知名度、线上线下的双方向宣传、多渠道可能销售链的探讨等。
1)在各大老年社区流动性的提供体验式服务。采用抽奖送奖品的形式扩大宣传,让老年人免费试用公司产品,并对老年人进行耐心讲解。
2)在人流量多的商业街设立展台,进行宣传和推销,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层次。
3)同医院、诊所、卫生中心、社区服务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基础医疗产品,利用医患资源,对公司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
4)与医疗网站合作,运用线上广告进行宣传。
(二)中期(销售策略)
1)采用厂家建立专卖店进行直销模式,并建立优良的销售团队,在线下做最直接有效的销售方式。本着一切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进行人性化销售。
2)通过线上的网络宣传,借助电子商务方法,采用厂家直销的模式来进行线上直销,更加增加销售的宣传范围。
3)通过各式的医疗服务站销售,以此扩大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同时减少仓储,加快回本。
(三)长期战略
1)打造品牌效应,以高质量的产品赢取消费者的信赖,完善的服务体系吸引消费者,打造一流的服务团队,提高服务品质,以优秀的服务平台人性化的服务态度来培养顾客对于公司产品忠诚度,扩大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2)树立企业形象,一个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必须需要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对此企业应该逐渐完善企业经营体系,传承一切以客户为主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不断进行反思总结,进一步提炼制定出企业自身独特的发展方式,为后期的企业发展积累无形资本。
3)巩固并进一步开拓市场,在原有的市场基础上,保持稳固发展,同时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企业能够长久运营,完善销售网络,扩大销售渠道,实现消费者市场的最大化目标。并且加大资金投入,开发新型医疗器械,实现企业多样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总结
篇4
【关键词】保险产品;促销;创新
随着加入WTO过度期的结束,我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保险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保险促销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如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保持国内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转变营销模式、调整营销策略,是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要进行卓成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企业不仅需要开发优质的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建立高效率的分销网络渠道,还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促销策略。而促销的本质就在于沟通。即通过各种促销活动,与顾客进行沟通。使其对企业及产品产生兴趣,进而产生购买行为。一般常用的促销工具主要有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
由于保险产品具有无形性、非渴求性,以及保险需求的滞后性和保险消费的隐形性等多项特点,使得促销对保险产品的销售显得尤为重要。而各保险公司的营销活动,大多依赖传统的人员推销方式,主要依靠“人海战术”来提升保费,存在品牌意识缺乏、销售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
一、我国保险产品促销的主要形式
目前我国保险产品促销中,最主要的促销工具是人员推销、其次是广告和营业推广,而公共关系则使用较少。人员推销是我国保险促销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保费的主要来源。根据中国保监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保费收入为1.113万亿元,通过渠道获得的保费占比82.26%,并有一半以上的保户是通过保险人购买保险的。广告近年来逐渐被各家保险公司青晾,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平人寿、新华人寿等各保险公司纷纷在央视媒体等投入重金,黄金时段的各种保险广告应接不暇,姚明、刘翔、葛优、李娜等体育名人、影视名星纷纷成为其形象代言人。
营业推广在终端促锖中效果最为明显,也受到众多保险公司的关注。常见的有教育储蓄险种和重大疾病保险中的保费豁免功能等。但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打折、赠送、抽奖等针对消费者等直接促销工具使用范围有限,但以游戏、赞助、联合促销等提升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的促销工具使用甚少。
公共关系目前在我国保险行业中使用程度相对较低。除了中保财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进行了公司形象展示,以及中国人寿赞助“中国人寿”杯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阳光保险赞助“我要上春晚”等大型文娱活动外,参与各种大型社会活动及文体事件中的保险公司甚少。可见。我国保险产品促销方式比较单一、落后。究其原因,其营销活动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创新性等,尤其是在创新性方面,表现最为明显。
二、保险产品促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过度依赖人员促销,负面影响大
一方面,与现行的保险营销员“制”有关。我国保险营销员管理主要采用“制”,这个制度本身就存在很多诟病,导致营销员存活率很低。有的营销员为追逐业绩或面临生存压力等原因,道德风险事件时有发生,表现为客户投诉多、退保率上升和续保率下降等,在社会上的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从操作过程来看,一些营销员由于缺少保险及相关知识,或缺乏职业道德,出现了误导陈述、恶意招揽、保费回扣等违规现象,甚至还出现了个别保险人携款私逃的现象。而且由于保险环节和其余环节的脱离,使得很多保险人售前殷勤,大搞黏性推销,售后服务冷淡。另一方面。与对保险营销员的促销力度有关。各保险公司为完成保费任务,大多采用物质利益激励营销员方式。长此以往,持续的奖励措施换来的是营销员的利益至上原则和精神麻木,表现为公司的奖励力度越大,营销员则进单越多。反之,公司的奖励力度小,就少进单或不进单。而且,营销员逐渐熟悉公司营销节奏,懂得在最佳时机获得最大化利益。长期激励的最大负作用就是越来越难以调动营销员的工作激情,只有不断加大激励力度,导致经营成本也越来越高。
(二)缺乏品牌意识,不注重塑造企业形象和营造企业文化
目前,我国大多保险公司品牌意识非常淡薄,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等,目光还停留在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业务规模上,而忽视了企业形象的塑造和企业文化的建立。其结果是除少数公司外,其余的都或多或少存在经营短视行为,而忽视了对长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考虑。例如,平安保险公司在2008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公司利益、客户利益均受影响,究其原因,公司急功近利发展思想与企业文化的缺失有着直接联系。
(三)公共关系应用程度较低
公共关系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与外界积极沟通,创造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的重要策略。由于我国保险产品的费率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所以产品价格、保障内容等差别不大。在产品相似的前提下,有90%以上的客户会首选企业形象好,口碑好的保险公司。而在一些大的活动及文体事件中,很难看到保险公司的身影,难以在公众心中树立“高大”、“可信”的形象。
(四)各种组合促销策略没有充分运用
所谓的组合促销策略,就是将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四种主要促销工具,根据企业产品特性及营销策略进行最佳组合并加以运用,发挥其最效用最大化。而我国保险公司在这方面表现为管理经营方式粗犷,营销水平层次低,只是过分注重某一种促销方式的运用,例如人员推销或广告。
三、保险产品促销创新的几点思路
(一)强调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及企业文化建设
保险营销中的品牌战略核心就是树立企业形象,现代经济已由产品竞争时期进入品牌竞争阶段。一个有公众影响力的品牌可以分的愈来愈多的市场份额,而只看重眼前利益的企业的生存空间会愈来愈窄,强化国内保险公司品牌意识势在必行。品牌建设对外离不开公关、广告和社会公益活动。
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运用公司的名牌形象成为该产品的市场相对垄断者,对新进入竞争者形成障碍,降低其进入的可能性,从而形成垄断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另一方面,名牌保险公司能够获取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可见,强化名牌意识,注重企业品牌及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是保险公司可持久有效实施的促销策略。保险公司还可利用公司的品牌效应,开发品牌产品,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例如,中国人寿的重大疾病保险,基本上都是以“康”宇开头的,康宁、康恒、康宏等;分红险基本上是以“鸿”字开头的,如鸿寿、鸿盛、鸿泰等。
(二)加大保险知识宣传及公共关系力度
近年来,尽管各保险公司加大了保险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力度,但是公众对保险知识的了解远远不够。而新闻宣传具有成本低、可信度高等特点,可做为保险营销创新工具。但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通过新闻来宣传,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例如,近来年发生的“11.15”特大火灾事件、“7.23”动车追尾事件等,许多保险公司就通过新闻、报纸、杂志等工具就保险理赔、意外风险防范等进行大力宣传,既为政府排忧解难,又增强了人们的保险意识。应该说,每一次重大灾害的赔付,就是一次产品推广的机会,只要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精心策划,就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促销效果。
(三)促销的重心应逐步从人向客户倾斜
过去,寿险公司的促销费用大多用于人促销,意在激励人提高销售业绩,而花在消费者身上的促销费用相对较少。因此,各保险公司应将促销重心逐步向客户倾斜,即加大对客户的促销力度,从而吸引客户购买保险产品。例如,增加保险的服务功能,诸如免费体检、联谊活动、亲子教育、保险养老院、驻院客户代表探视、全球SOS紧急求助、保费豁免、商户消费卡等,由保险公司整合相关资源为客户提供多层次、便利的各项服务。在这一点上,中英人寿表现相对较好。很多客户坦言,购买中国人寿的产品,首先看中的就是该公司提供附加值服务。
(四)重组促销工具,确定最佳促销组合,发挥集合效应
所谓的促销组合,就是保险公司根据促销的需要,将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促销方式,进行组合搭配使用。应该说,不同的险种或同一险种在不同的时间应有所侧重,并相互配合。相对而言,条款简单的寿险产品可以广告为主,配以人员推销;条款复杂的寿险产品和财产险产品以及团险产品应以人员推销为主,配以广告宣传。但不管是何种保险产品,都要主要考虑购买者特点、险种特点及市场生命周期等因素选择促销形式及组合,而且适时运用公共关系、营业推广等促销工具。
总之,随着市场上,中、外资保险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保险市场的竞争会日益激烈,保险产品除了在险种、费率、渠道等方面要不断寻求差异化竞争策略,不断进行创新外,还要在产品促销方面不断采用新的促销手段,重新促销手段组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市场营销职能。
参考文献
[1]孙金霞.市场营销知识[M].工业出版社,2007(第3版).
[2]杨伦超.促销策划与管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第1版)
[3]何平,曾宪伟.浅论保险产品促销策略的创新[J].经济师,2007(7).
[4]徐昆.保险产品的目标市场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9).
[5]李元旭.论中国保险业的营销策略[J].保险研究,2000(5).
[6]洪兴著.兵行诡道[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7]黄景清.保险营销员成功营销:蛊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8]李源源.保险营销艺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9]袁辉.保险营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0]李凌著.关于我国保险营销制度的讨论[D].中央财经大学网络图书馆,2004.
篇5
关键词:医养融合;养老社区;泰康之家
中图分类号:D6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2
一、研究背景
国家统计局近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6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1亿,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亿,占总人口的10.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日益严峻,探索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日渐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2013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之政府的鼓励,使得许多地产、保险、金融企业纷纷涉足养老产业,通过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不断探索先进的养老理念,建设高品质的新型养老社区。
二、“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
随着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的增长以及人口高龄化、空巢化,失能老人照料、护理和医疗问题日益突出,一种能够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和医疗需求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几年美国以提供“养老社区+康复医院”整合型医养服务为主的“凯撒模式”引起了国人的关注,不少企业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符合中国人价值理念的“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
1.“医养融合”的内涵
区别于传统模式的单一生活照料服务,将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合理规划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在医院毗邻位置建设养老社区,引入优质医疗设备。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或是遇到一些突发问题时,能得到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减少了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间周转的时间,降低老年人陷入不必要生命危机的风险。在提供必要养老服务的同时,提升了养老床位的综合功能和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仅实现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加强了养老社区的市场竞争力。
2.“医养融合”模式框架
服务供方以社区卫生(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医院、护理院等机构为主;服务需方为面临慢性病、残障、大病恢复期、绝症晚期等情况的依赖中长期医疗卫生服务的老年人;服务项目涵盖了日常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的方方面面,诸如专业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及临终关怀;服务形式主要有整合照料、联合运行及支撑辐射三大类。
三、“泰康之家・申园”医养社区介绍
1.社区概况
泰康之家・申园位于上海历史发源地松江,总投资42亿元,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可容纳2400户居民。作为上海首个大型“医养融合”社区,申园在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同时,创建具有二级资质的老年康复医院。围绕高龄老人的健康需求,创新“多学科联合诊疗”方式,打造“1+N”管家式标准化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从“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高质量的闭环整合型医养服务。
2.“医养融合”特色医疗服务模式
不同于其他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申园一开始就瞄准综合高端医养社区的定位。对内设立上海申园康复医院,对外与全球最著名的医疗机构霍普金斯医院建立国际转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开通“全球医疗直通车”服务。此外,泰康也与国内多家知名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逐步搭建起“三甲医院临床诊疗+社区配建二级康复医院+多功能持续关爱养老社区”三层次的医疗养老服务体系。
四、医养社区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1.营利性医养社区的政策导向不明确
尽管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类型企业开发养老社区,但这些政策支持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并未细化,没有实质性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建设养老产业,不管是在土地、金融方面,还是民众最关注的税收方面,政府并未给出明确支持的信号,这对以营利为导向的医养社区来说是一个考验。
2.医疗护理专业人才缺口大,易陷入人才储备困境
医养社区整合了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因此无论是专业医生还是职业护工,医养社区对人才都有超越其他类型养老企业的极高的需求度。据统计,我国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人员仅有3万人,而老龄护理专业人才应占劳动力市场的10%。根据中国国情,一个医护人员服务两到三个老人,那么劳动力市场上应该有3000万人从事这个行业,可现在的情况是,不管有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护理人员的现有数量最多也不超过200万人,人才缺口非常大。此外,由于我国缺乏对养老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指导,且机构内工作人员整体学历偏低,严重影响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根据上海市的一项统计发现,由于养老护理行业人员工作强度大,但是薪酬水平较综合性医院偏低,加之社会上对该职业认可度低,使得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差,人员流失率高,各养老机构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不得不放宽一定的年龄和技能要求,养老护理人员低素质化和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人才储备困难。
3.产品风险
医养社区属于新兴产业,因为庞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着它的发展,同时也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而不断调整其产品。社区不仅对建筑产品提出高要求,还需对养生、医疗、护理、娱乐、保险等多个领域的产品质量负责。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社区在财务活动方面始终面临着一定的流动性风险,这对各个环节的产品购买和兑付也带来了不确定影响。
五、医养社区未来发展的优化建议
1.健全政策管理机制,引导医养社区良性发展
尽快出台与医养产业相关的优惠政策及法律条文,在土地、税赋等方面明确政府的支持条件和程度;其次,在法律上明确界定医养社区中老年人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做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间的衔接工作,并针对医养企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设立规范,更合理、科学地维护老年人的权益。最后,以老年人利益为切入点,完善医疗保险报销制度。针对那些符合医保条件并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社区,应将其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并简化报销手续,切实改善老年人的养老环境。
2.多层次、高质量构建医养企业人才库
一方面,政府出资开展培训和技能鉴定,充分动员因结构性调整而等待就业的产业工人,为他们提供培训、特岗津贴、公益岗位扶持和社会保险补贴等多种资助,鼓励他们抛除偏见,加入到养老护理人才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医养企业内部应当设立培训机制,为员工定制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并鼓励员工学习新的技能增长项目,使其护理行业有深刻地、客观地认知,发现自我价值,同时也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减少员工流失率。
此外,医养企业可与国内大中专职业院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定向人才培养协议确保企业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稳定的保障。针对医学院“兄弟学科”的毕业生,企业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内部教育培训系统,对他们进行康复医学、老年医学、长期护理等方面的训练,帮助他们转型为合格的护理从业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企业在国外考察时发现,医养行业做的最好的社区一般都是由宗教团体在运营。虽然中国大环境和国外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员工招聘时,除了考察个人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在个人方面予以考虑。
3.监测风险,提升经营能力
针对医养社区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的外部性,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对重大风险如资金风险等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测。根据社区内的消费水平及成熟度,灵活调整投资方案,采取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借鉴国外最新养老资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实际情况,在不同地区实施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策略,降低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景亮.建立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冷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
[2]黄佳豪,孟P.“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06:63-68.
篇6
【关键词】应用型 人才 培养方案 构建
一、研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2014年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建成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转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2015年2月西昌学院被批准为四川省第一批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构建,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目标的关键,培养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现状分析
西昌学院体育学院在2008年申办了社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主要参照其他院校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结合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师资状况。这势必造成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规格的方向不明确、定位不准确。虽经过重新修订,始终没有脱离体育教育专业的束缚和影响,未突出本专业特色和课程体系,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本质区别。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课时数基本相同、专业选修课合班教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教案,甚至考试内容都是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几乎一样,完全没有区别两个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不同。社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扮演一个几不像的角色,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社会及岗位需求,缺乏就业竞争力。这也是为何我国市场经济越发展,越感觉高校教育问题凸显,人才匮缺的原因。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规格的不明确、课程设置的不科学、教学内容及课时的不合理,严重影响社会体育服务与于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看不到希望,存在很多的不理解、不明白,不知道毕业后自己到底能干什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出现历年报考本专业的人数减少现象。
因此,必须重新制定社会体育与服务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三、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面向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重在为地方、企业、社区培养应用性人才。通过前期的考察调研和与企业的研讨,为适应社会及岗位需求,根据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师资队伍现状及专业特色,社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可以在社会体育范围中的商业健身与休闲、体育旅游、公益性大众健身及其相关领域中,从事健身服务、指导、经营、管理及老年运动与康复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规格:学生毕业后主要到体育健身俱乐部(中心)、游泳池(馆)、社区养老院或学校,从事俱乐部大众健身指导和游泳教练与救生员、老年健身康复以及中小学体育教师等方面的岗位技能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突出应用型及实践性
强调以应用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教学,保持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行“注重实践、强化应用”的培养模式,结合教学,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注重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将实习实训时间纳入教学总体安排。采用集体集中实习方式,让学生实训实践真正落到实处。
(三)构建联合办学模式
1.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针对健身行业及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健身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岗位需求,主动适应地区人才需求。在地方、企业、社区专家参与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人才市场预测,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2.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市场和企业的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技术、技能及综合能力。学校与企业或行业专家一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3.共同实施教学活动。校企共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实施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采用所学专业与相同岗位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用人单位岗前培训,直接上岗。
4.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将职业规划纳入全程教育和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针对企业及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共同编写就业指导实训教材。在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及岗位体验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和企业需求,实习结束后继续签订就业合同,共同寻求和推荐就业岗位。
四、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设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和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等,是通过所学习的课程和内容完成和达到的。课程设置主要围绕职业核心能力、专业素质拓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几个方面进行。特别注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同时结合市场发展及岗位需求,确定专业方向。
(一)通识教育模块
教育部规定全国高校统一执行。包括了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检索、思想及特色理论、应用与写作、中国近代史纲要、军事理论、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基本原理、就业指导,共计11门课程。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块
社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重点必修课程,其中专业主干课程是根据市场发展和岗位需求而设置的。通过学习,完全具备作为健身行业服务与管理、教练员及老年运动与康复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同时具备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素质。课程包括了专业理论、专业术科、专业选修、产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理论:人体解剖、运动生理、教育心理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推拿与按摩、社区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导论、健身概论。术科: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游泳、武术、健身健美操、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体育舞蹈。
专项选修课是就业岗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通过学习取得专业教练员资质,从事该专业服务与管理及教练员工作。主要包括:健身俱乐部(中心)服务与管理、健身教练、游泳教练与救生、老年健身康复与管理、小球项目(羽毛球、网球、乒乓球)。
产业实习是进入社会市场及企业岗位的体验式工作,了解并熟悉岗位流程及所需知识、技术、技能,同时检测自身需要完善知识,提升岗位适应能力,产业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5-7月,集中再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则是毕业生结合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选择性的到健身俱乐部岗位进行的适应性实习,为毕业后的工作做好铺垫,安排在第八学期3-6月。毕业论文:在第八学期结束前开始。
(三)专业素质拓展模块
通过选修课形式完成。拓展体育知识,开阔视野,一专多能,多渠道就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课程包括理论和技术部分。理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社交礼仪、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术科:身体素质及训练方法、体育游戏、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中学说课、专业大联赛、团体操组织与编排。
(四)综合素质提升模块
通过综合素质课程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课程有理论及技术部分。理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营养学、体育经济学、康复心理学。术科:基本体操、散打与拳击、太极拳、定向越野、器械健美、瑜伽、轮滑、门球、民族舞蹈。
五、结束语
西昌学院做为四川省首批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有义务和责任承担起重任。各专业学科需通过不断地摸索、探究和创新,科学合理的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社会、企业岗位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转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夏明忠.新建应用型本科办学特征西昌学院第一届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讲话,2014.04.
篇7
根据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统计,从1993至2003年,按在泰投资额计算,前5名为日本、欧盟、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省,中国大陆排在15名以外。2003年,获得BOI优惠待遇的中国新来泰投资企业11家,中方投资额0.49亿美元。截至2003年底中国在泰投资企业共计245家,中方投资额累计达2.64亿美元。
近年对泰投资行业比较分析
下表为1998年以来西方和我国在泰投资企业申请BOI促进优惠措施的主要行业分布及获准情况比较:
表1所列的是外国投资较为集中的行业,其中电子、机械为重点,表2中我国投资重点为农业和化工造纸,从统计口径可以看出泰国对上述行业的重视。两表比较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投资的获准成功率远高于我国,且保持稳定。我国申请成功的数量和比率呈上升趋势,也说明我国对泰投资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西方国家投资技术含量高,使用新型现代化设备和先进生产技术,符合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增值额高、注重环保要求,则容易获准,仅为将国内的剩余生产能力转移到国外、技术含量低则不易成功。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赴泰设立的企业多为承包类、金融、服务贸易类企业,投资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无法在泰国商界形成规模。近年来,我国华源、华为、中富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技术企业和生产类企业纷纷到泰国投资建厂,受到泰国的欢迎。目前,一个显著特点是民营和私营、股份制企业来泰投资数量呈递增趋势,中国投资日益受到重视。
中泰两国投资成本分析
中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资本市场上主要的引资国家。近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给泰国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为此,泰国政府加大宣传比较优势的力度,不断推出引资措施,吸引更多投资商到泰国投资。表3为中国和泰国几项主要投资成本的比较:
从比较可以看出,泰国是一个适于投资经商的国家,近几年不断采取措施加大引资力度,放宽外资准入,加强投资促进工作,在用地、劳动力、关税减免、国内税收负担、生活环境等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1999年起将增值税率从10%降为7%,使得其更具竞争力,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东南亚市场的跳板。据了解,福特、克莱斯勒、GM、INTEL、朗讯等许多大牌公司早已落户泰国,并取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为吸引更多外国公司到本国落户,创造就业机会和扩大出口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泰国为曼谷以外的府提供更多投资优惠措施,尤其对第三区的一些边远府给予特别优惠待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就业,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
在泰国投资重点行业分析
BOI于2002年推出了新投资政策,引导产业投资方向,重点包括三个方面:
――重视投资质量而不仅仅求数量,重视知识和技术性投资;
――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可为优质投资者专门制订一揽子优惠措施。
根据以上原则,BOI与工业部、泰国工业联合会等相关部门对各行业的相对优势、市场潜力等进行分析比较后,将5个重要行业确定为优先促进的“目标行业”,即农业、汽车业、时尚业、电子业(包括信息技术和电信)及高增值服务业。
一、致力于现代农业发展
泰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8%。农业部门是泰国经济中就业人数最多的部门,占总劳动力人口的45%。随着泰国增值产业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增加,农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逐年降低。2003年,农业在整个GDP中所占比重约为10%,农产品出口额3766.7亿泰铢,占整个出口总量的8.3%。
农业和农业加工是政府促进投资时优先考虑的行业,包括从食品加工、农作物种植到动物饲养的多个部门。在2003年的前11个月里,BOI向105个农业相关项目颁发了投资促进许可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潜力很大,重点是从基础农业向高增值的农业加工转变,发展生物农业,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泰国在土地、水源、食品加工经验方面具有优势,使得泰国成为亚洲最成功的食品出口国之一,政府的鼓励措施使这些优势得以更好地发挥。目前,受到重视的投资项目包括食品加工及相关产品、橡胶产品、生物技术及建立冷藏库、农产品贸易中心等。
食品业包括的种类涉及植物繁殖和种子筛选、食品配料的生产、水果蔬菜保鲜以及食品的初级及深加工等。其别重视的项目包括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肉类、水果蔬菜、粮食作物的加工和保鲜,生产奶制品、甜味剂(食糖除外)、利用水果、蔬菜及其他植物生产非酒精类饮料等。
泰国重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食品或食品配料生产及保鲜处理。在这个领域,政府特别强调加工新鲜食品必须遵守严格标准,尤其对出口的新鲜、罐装及冷冻食品更加重视。国外投资者应当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保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达到公众健康标准。
BOI对农产品的促及措施最近已经扩大到农业管理、食品包装、冷藏、食品加工设备及农机的生产及运输等方面。深海捕捞、虾饲养及生产生物和有机肥也划入这个范畴。
泰国是橡胶等多种原材料的供应大国,在增加和扩大原材料生产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天然橡胶生产可享受BOI投资优惠政策。
对南部经济欠发达各府,投资于农业项目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免缴机器设备进口税;免缴法人所得税8年,期满后再连续5年获减免上述税项的50%;免缴用于生产出口产品所需的进口原料的进口税5年;允许将运输、电、水等费用的两倍作为成本从利润中作税前扣除,从项目有收入之日起,为期10年;允许将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25%从企业经营之日起10年内在净利润中作税前扣除(可在1年或几年内扣除上述费用,设备折旧仍按常规进行扣除)。
最南部的北大年、也拉和陶公三个府是生产清真食品的集中地区。为鼓励更多人前来投资,对新获BOI投资许可的农业和农产品项目取消法人所得税免税期的上限,并对成立清真食品生产和销售中心,包括在北大年设立清真食品加工工业区给予特别重视。
二、汽车配套产业存在发展空间
泰国的汽车制造业十分发达,是世界第14大汽车市场,且有望在两至四年内上升到第10位,是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国,拥有15家汽车装配厂,年生产能力107.37万辆。政府正努力将泰国打造成“亚洲的底特律”。
泰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皮卡车生产国,已成为如丰田、五十铃、三菱、福特、通用等世界知名品牌的地区生产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其中日本丰田、五十铃和三菱公司在2002年已正式将泰国作为一吨皮卡车的全球生产基地。产业分析家及政府官员认为,当地销售及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将使泰国的皮卡车产量从目前的36万辆增加到2006年的70万辆。
泰国的汽车如此活跃,因此在发展汽车、摩托车的装配及零配件制造工业方面存在较大投资机会和空间,包括发展主流和配套产业集群。2001年,泰国汽车出口17.53万辆,零配件出口14.49亿美元。除了生产用于终端产品的配件外,为泰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生产替换部件,作为地区配件供应中心,也有潜在机会。
为鼓励汽车配件业的发展,政府对外来投资者的投资形式无强制性要求,无出口比例限制,在制造部门无外资比例限制和业务本地化要求。从事配件行业可获免法人所得税8年,降低或免缴进口设备和原料的关税,允许雇用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允许拥有土地及产品自由出口,并保证不强制实行国有化。
泰国尚不能生产的零部件包括轿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泵、变速器、差动齿轮、喷嘴、电子系统和电子控制装置等,在上述方面拥有先进技术和开发能力的企业来泰投资设厂,为现有的各大整车厂供应零配件或提供服务,会有较大获利机会。
罗勇府是泰国的汽车及配件中心,属于享受BOI最高优惠的第三区,距离曼谷180公里且靠近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完备,是汽车配件行业投资建厂的最佳选择。
三、高科技电子业具有竞争优势
电子业包括信息技术和电信业,是泰国向知识型经济转型的基础,对泰国至关重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高增值的电子电器产品、软件、硬件及多媒体的发展。从1960年起泰国电子业的发展经历了进口替代、初始出口、扩大出口、集群发展四个阶段。从最初的贴牌生产装配起步,一步步发展起来,1997年以后电子产品进出口呈现顺差。
2001年,泰国的电子、电器产品出口总额达228亿美元,占工业品出口总量的43%,出口总量的35%。在出口产品中占前五位的是集成电路(IC)、硬盘驱动器(HDD)、硬盘驱动器配件、打印机和空调器,主要销往东盟、美国、欧盟和日本。
泰国的电子行业中,日本和台湾公司数量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占了总量的50%和16%。在软件行业中,日本占25%,美国占13%。泰国是东盟国家中空调器、冰箱、微波炉、复印机和打印机的头号生产基地,是硬盘驱动器、汽车音响、彩电和传真机的第二号生产基地。作为东盟自贸区的主要成员,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较低的工资水平。泰国的电子产业的发展战略包括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集团公司在东南亚进行战略性布局,发展工业产业链,以及从原始制造(OEM)向产品开发(ODM)转型等。
尽管泰国的电子产业比较发达,但在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仍存在较大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网络服务、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策划、数据存贮、数据开发等高科技方面。泰国政府重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网络教育的发展,电子政务将为软件、硬件及服务业发展创造较大的空间,而开发教育网络可使教学科研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该网络预计将把全国一万所学校和七千多个村庄联系在一起。为促进软件业发展,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软件工业促进机构(SIPA),为外国专家提供签证许可方面的便利服务。
投资于硬盘驱动器(HDD)及配件、印刷电路板(PCB)及PCBA、电子零配件、白色家电(冰箱、空调器、压缩机)等行业是较好的选择,表四为2001年上述几个行业的产值、生产商及进口情况。东盟自贸区建立后,泰国具有广阔的国内和周边市场,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还可以自由向其他东盟国家出口。中国厂家可利用技术成熟、质量保证、产品价格低、售后服务好等优势,先通过商推广产品,或寻找合作伙伴合资办厂,稳步开拓泰国市场。
四、时尚业是新生重点行业
时尚行业是具有巨大上升潜力的行业。以注重创新、质量上乘、领导潮流、产品增值为目标的泰国时尚业发展势头在BOI促进的五大重点行业中高居榜首。泰国政府希望通过开发产品设计,塑造产品品牌,将泰国打造成地区时尚业的中心。2004年1月份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报告显示,泰国在时尚业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主要包括拥有技术熟练的劳动力资源、国内充足的纱线和织物供应、较高的缝纫技术和大量能够灵活追踪流行服饰趋势、进行复杂时装设计的小型加工厂。
时尚业中重点促进的是皮革制造业、珠宝业和时装业的发展。泰国的皮革业发展已有较长历史,主要出口产品是鞋类,目前年出口量约4500万双。为鼓励这些行业从低端加工向高端产品转变,BOI专门定制投资特惠待遇和鼓励措施,以吸引国内外投资。在原料领域,BOI鼓励用于制作时尚皮鞋和手袋的高档皮革业的发展,在生产领域则鼓励能够提高设计水平、品牌效益及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的投资。
泰国的服装业世界有名,服装和纺织品出口在2003年达到51亿美元,是世界第13大服装出口国。BOI对服装业的优惠政策主要是鼓励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和设计、使产品打入国际服装市场的投资项目,而非仅仅扩大生产能力。如鼓励投资开办具有国际水准的培训学校,从事时装设计人才的培训等。能够保证高品质原料稳定供应的投资项目也受泰国欢迎。
BOI对时尚业的特别投资优惠集中在产品设计和成立设计中心等方面。对于产品设计项目,无论设在第几区均可获得免缴机器设备进口税和法人所得税8年的待遇,但投资额要高于50万泰铢,且泰方持股不少于51%。投资于设计中心开发同样享受上述优惠,设计中心包括以下几个范畴:与生活(Lifestyle)有关的,如展示中心、展览中心、商业发货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等;与创造性空间(Creative Space)有关的,如和产品设计、开发有关的信息展览等;与销售有关的,如图书、信息资料、设备等的销售等;与商务有关的,如顾问咨询、信息、图书馆、教育课程、研讨、租赁(Leaseing)等。
五、高增值服务业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从国际上来说,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趋势是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制造业比重有升有降,服务业比重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步提高,高增值服务业可以帮助泰国提高在国际市场的声誉。主要促进项目包括公用事业及基础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ROH)、长线旅游,信息软件服务,电话服务中心(Call Center),以及印刷厂及印刷业等。
服务业涵盖的范围广,具有投资较少、回报高的特点,和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以下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与旅游相关的投资,包括游船项目、游乐园、文化或手工艺中心、赛车场、海洋动物园等,以及与旅游业配套的基础设施投资,如大型会议中心、会展中心、酒店等。投资于福利养老院、康复中心等医疗服务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另外,与人力资源开发有关的商务培训、职业教育、国际学校等日益得到重视。
泰国税务厅和BOI专为ROH订制了一揽子鼓励措施,包括对来源于主营业务的净利润、版税收入及将从其他途径得到的贷款转给分支机构或相关联企业而得到交回的利息收入,减按10%征收法人所得税,同时,对来源于关联企业的股息收入免税。另外,2003年BOI对电话服务中心业务也批准了新的奖励投资种类,以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和层次。
与投资相关的建议
第一,实行跨国经营,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利用国外资源和资本市场拓宽发展空间,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为产业集团的跨国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内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应尽快实施海外投资战略,对资源进行全球性、地区性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充分了解目标国的市场情况及投资促进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全球生产销售网络,向跨国公司的目标迈进。目前,中国华源已在泰国投资设立棉纺、家纺等四家工厂,凭借生产规模、产品质量、成本竞争力等优势,取得较好的效果和社会影响。
第二,投资于我国生产要素短缺的领域,更好地利用国外自然资源。就要素禀赋而言,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相当稀缺,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海外开办一些渔业、林业和矿业、石油开采的企业来补充国内资源的不足很有必要。投资于资源开采业,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或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是对外投资的一个重点。泰国的一些自然资源,如钾盐、橡胶等比较丰富,是我国企业可以探索的重要领域。据探查,泰北的钾盐矿储量丰富,我国明达化工矿业等公司已在泰注册成立公司,将进行钾盐资源的勘探、开采、加工、销售等业务。如果运作成功的话,将弥补我国内钾盐矿缺乏、钾肥需求缺口大、进口成本高昂的局面。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近年来的价格不断上涨。泰国是世界第一大橡胶生产和出口国,在泰合作进行橡胶的种植和开发,也是不错的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