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护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nursing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Wang Lingjian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Yunnan Gejiu 661000 China
[Abstract]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established a bedside nurses working system, everyone involved in the canal bed, nursing records transferred to the ward bed.Increase of patients and families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understanding and sympathy, reduce nurse-patient disputes.Treatment plan according to patient needs 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timely care given to patients with human help.Improve 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Quality nursing care;Basic nursing;Nursing Care
1 临床资料
我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活动过程中,自201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共收治住院患者321例,留观静脉输液患者613例。年龄从出生6天的婴儿到93岁的老人均有。我科室共有病床52张,护士人数12人。针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要求,将床位划分为4个责任区,为A、B两个责任组,一个夜班小组,两个小组由三名护士组成,每个护士根据年资分管4~8名患者不等,对分管的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保持持续性护理。
2 护理措施
2.1 入院时优质护理
2.1.1 主动热情做好入院宣传。介绍病区环境,并让患者知晓责任护士是谁,并协助患者熟悉周边环境。
2.1.2 做好护理评估,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理素质、家庭经济状况较熟悉和了解。巡视病房,主动关心患者,消除患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对疾病的防治有初步的治疗护理措施。
2.1.3 掌握患者治疗的进度状况,责任护士做到对每一位分管的病人治疗及康复治疗的程序熟悉和掌握。
2.1.4 熟悉患者的用药方案,对患者治疗的药物剂量、药物的副作用、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提前进行干预,做好相应的治疗护理工作。
2.1.5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给予饮食治疗的相应指导。
2.1.6 输液治疗前应进行静脉评估,根据患者年龄及每天需要静脉滴注的次数对静脉穿刺作出预案,选择留置套管针或者是普通静脉输液针。
2.1.7 根据患者和患儿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穿刺方式,即是头皮静脉穿刺或者是上、下肢静脉穿刺。
3 治疗期间的优质护理
3.1 保持病室的整洁,做好晨间的基础护理工作,并在操作过程中,给家长和家属作适时的健康宣传。
3.2 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副作用,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如盐酸多巴胺,立其丁在治疗小儿疾病中的运用,应严格保持在每分钟滴速不超过20滴。过快可使患儿呕吐,腹泻,鼻塞症状出现。左氧氟沙星在留观病人的输液过程中,应告知患者会有强烈的胃肠道反应的可能,并做好即时的观察。阿奇霉素会有腹疼及胃肠道反应症状。让患者认识到自行调节输液速度会造成对机体的伤害,积极配合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4 住院期间的优质护理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减少和防止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保证。
4.1 每个住院患者不分老幼,都让其在手腕上佩戴身份鉴别标识,标识所包含内容有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疾病诊断、药物过敏状况。根据腕带的粉蓝和粉红两种颜色,区分性别,进行相对应的操作。
4.2 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鼓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护士进行医疗安全事故的防范,护患可在一问一答中完成再次的核对,以保证其医疗安全,这些都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4.3 输液治疗过程中增强巡视,勤观察。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优质整体护理服务。
4.4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有蓝色的隔离标识,降低传染源,争取每一位住院或留观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和预期出院。
4.5 尊重患者隐私,在日常生活中,给患者提供住院区域周边食宿的信息。提醒患者注意保管财物,防盗窃,以减少不必要的财物损失。对患者提出的一切要求。在工作职责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援助。
5 护理效果评估
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工作中出现护理误解时,及时对患者家属进行答疑,患者对就医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和家属普遍对责任护士给予好评。通过改进工作模式,改善服务品质,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与求知欲。
6 讨论
优质护理有效促进了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过程的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
对确保患者安全,体现护士技术价值起到了积极作用。流动护士工作站的前移、治疗、基础护理、记录都在病房的床旁完成。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护士对病情观察的客观资料及采取护理治疗措施的过程[ 1 ]。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满意服务奠定了基础[2]。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对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和重返家庭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管理,对患者治疗中的安全保障有着积极的意义。避免了护患之间产生芥蒂,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能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促进了优质服务“病人和家属满意,医生和护士满意,社会和政府满意”目标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高职医专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以教学为重点,而教学的重点又要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要重新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传统意义上,我们习惯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虽然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但从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来看,还是把实践放在从属的地位。教学改革要颠覆这一观念,提升实践的主导地位,变理论为服务于实践的从属地位。教学做一体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共同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在模拟病房或在示范教室中进行项目化的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工作任务),学生分组承担某一个项目,通过自己动手,边做、边学,遇到问题时同学之间共同探讨,老师在必要时给予专业指导或点拨,理论指导完全融入到项目驱动教学实践之中,淡化了理论授课与实训的界限,根据《基础护理学》课程的特点,将课程内容科学性、艺术性整合,使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动脑及动手融为一体。
2实施
2.1优化教学环境,实施一体化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强调了做的地位,做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和纽带,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是通过实践实训这一平台来实现。因此,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教学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理论教学教室无法满足实训实践的需要,而传统的实验实训室又无法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对实验实训室进行改造,使理论教学教室与实验实训室融为一体,按照现代医院病室,以1:1比例建成仿真式的实训大教室或基地,实现实际护理工作岗位的职业情景,保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另外配备优质的足够的、先进的教学设备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2.2强化教学团队,加强师资建设,实现教师一体化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有书本理论而没有实际职业操作技能的老师或者只有操作技能却理论知识欠缺的老师,显然是无法满足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简单说,教师必须是名副其实的双师,既为能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的讲师,又是能规范指导学生实训操作的护师。在国外护理课的教师全部都是硕士以上的学位,担当护理教育者、研究者、社会职业工作者等多种角色。而我校教师除少数护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外,大多毕业于医疗专业,缺乏对护理专业系统理论知识及业务水平。我国护理师资队伍的现状,很难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因此,加强基护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整体业务素质,已是当务之急!开展进修与培训,分期分批选送青年教师到省、市“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临床护理新知识、新技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定期派教师到实习医院临床实践上班;另外,外聘省级医院护理专家、教授担任部分《基础护理学》课程,以老带新、以传帮带方式、以拜师学艺的形式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落实带教措施,定期检查带教结果。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训操作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于有一支技能一等,艺高一筹的基护课专业教师团队。
2.3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将理论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这一教学模式顺应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基础护理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能手,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过硬的职业操作技能。实训室里不仅有必备的专业实训设备,还配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一体化教室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如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临床见习与实习等。在一体化教室里,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充分凸显出来,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师生围绕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或者项目共同探讨,互相交流摸索,以技能训练与提高为教学目标,提高护理生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增强实际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2.4增加了实践考核成绩的比例
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技能型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以满足医院护理岗位群,又要满足社区护理岗位群的需求,必须修改《基础护理》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将实践考核的比例由原来的30%增加到50%,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起到了积极的督促作用,明显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明显加大实验课成绩考核的比例,有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2.5操作项目的综合测评
传统的基础护理课实训操作考核仅根据操作步骤设立评分标准,教师依此判定考核分数。这种考核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操作技能,忽略了学生整体素质及沟通技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评判思维能力的发展。改革单一考核变为综合测评,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及意义
第一,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第二,从目前学生的素质状态,适合一体化教学来提升高职医专院校的教学质量。第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现了“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理念。着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第四,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第五,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增加了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例如各种注射法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人亦教,二人一组,一对一的“真人真做”,交换操作。由二位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及护士的角色,“病人”角色者亲身感受了注射前的紧张害怕和注射时的疼痛;在扮演“护士”角色
篇3
关键词:护理带教;问题为基础;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5-0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变中,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实践对医护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护理带教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能力和性格不相同,教学结果也不相同,因此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有很多种带教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主要是围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本文选取2014~2015年护理实习学生60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临床护理带教中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4~2015年在我校在校的60例护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学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代交方法。实验组学生的年龄在17~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5±1.4)岁。对照组学生年龄在17~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1.7)岁。两组学生在年龄、学历和成绩方面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1)实验组带教。为实验组学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老师先备课,将课程中的病例设计成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然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老师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到答案,得出结论的小组可以向老师进行汇报,最后老师进行解答和归纳总结。例如脑卒患者,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脑卒的概念,发病率、致残率,发病因素等问题[1]。老师才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最后得出最终的答案。老师将不同小组的知识进行汇总后,给予学生鼓励,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进行指导和补充以及纠正。(2)对照组带教。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以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为主,学生在课上听讲,例如老师讲解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护理等等,护理病历的书写,讲解其具体格式,如何提出护理问题,找到依据,制定计划等。
3、评价标准[2]。实习最后一周,对学生进行护理知识和护理病历书写的考试,向实验组学生发放教学的调查问卷。
4、统计学标准。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
二、结果
1、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实习最后一周,对学生进行护理知识和护理病历书写的考试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2、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向实验组学生发放教学的调查问卷,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满意27例,满意率90%,是否主张推广教学为24例,占80% 。
三、讨论
老师将课程中的病例设计成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然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老师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到答案,得出结论的小组可以向老师进行汇报,最后老师进行解答和归纳总结。例如脑卒患者,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脑卒的概念,发病率、致残率,发病因素等问题。老师才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最后得出最终的答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极大优势,值得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整体护理;胃癌化疗;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
胃癌在我国各种临床医学中的恶性肿瘤中高居首位,而随着内镜技术的逐渐进步,在胃癌早期就将其诊断出来的几率也不断提高,极大增加了患者获得治疗的时间。在临床医学中对胃癌进行治疗通常采用的是化疗的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肿瘤细胞的增长,从而达到减少肿瘤细胞、缓解患者病情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为一些身体不支持做手术的患者提供做手术的机会,而且还能够对做了手术的胃癌患者的疗效进行一定程度的巩固[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过病理学和影像学协同检查后,确定没有其它严重的系统疾病,也不含化疗禁忌症。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2~71岁,平均(60.72±6.96)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42±1.29)年;其中腺癌患者30例,鳞状细胞癌患者5例,未分化癌患者2例,其它1例;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24例,Ⅲ期6例;在使用胃癌治愈性切除术后巩固治疗患者14例,晚期胃癌患者24例。观察组42例,男性患者18例,女24例;年龄43~75岁,平均(61.56±7.68)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56±1.32)年;其中腺癌患者32例,鳞状细胞癌患者6例,未分化癌患者3例,其他患者1例;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26例,Ⅲ期6例;在使用胃癌治愈性切除术后巩固治疗者14例,晚期胃癌18例;根据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可以看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整体护理方法。而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个体化护理:从患者入院开始,尽可能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熟悉医院环境,降低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根据病情特征与疾病特点向患者及家属传授自我护理知识,并及时解决患者提出的疑虑。并主动关系和关注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患者进行共同交流并分享经验,给患者治疗的信心。鼓励患者日常多喝水,尽量吃清淡的、易消化且营养比较丰富的食物,其中对于一些食欲较弱的患者可以适当从静脉补充患者营养。
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家庭条件等因素作为护理参考外部指标,通常情况下,由于年龄因素的不同,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距,如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社会阅历较多,对于胃癌化疗的认识也会更深,甚至一些患者已经接受过多次化疗,在情绪等方面表现相对稳定,能够配合医生的治疗行为;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患者在得知自己所患疾病为胃癌的情况下,大多出现抑郁、焦虑甚至轻生等思想,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与这类情绪较为激动的患者多沟通,特别是无明显情绪波动,但也不配合治疗的患者,属于抑郁症高发性人群。在对患者采用护理指导与健康培训的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的知识构成与家庭经济因素等,尽量选择患者经济水平能够接受的范围进行护理,避免给患者的家属在未来的生活中造成过大的经济负担;同时,对患者以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自身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把控,如患者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尽量通过口头传授或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
1.3观察指标 分别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需求护理,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LES(生活事件量表)和S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比较[2]。
2结果
2.1护理前后的SAS和SDS比较 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加上个体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明显减弱,并且减弱程度大大小于对照组,P
2.2对出院前SCL-90比较,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加上个体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CL-90中躯体化(1.28±0.39)、强迫(1.59±0.51)、人际关系(1.59±0.64)、抑郁(1.60±0.48)等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躯体(2.86±0.69)、强迫(3.16±0.61)、人际关系(3.01±0.52)、抑郁(3.72±0.58)等因子,P
2.3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比较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加上个体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由于癌症化疗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心理与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初次化疗的患者来说,会增加其莫名的恐惧感,以此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患者和患者家属介绍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并通过以其他化疗成功患者为例尽量消除患者的顾虑,让患者放松心情接受化疗[2-4]。癌症化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家庭条件等因素等作为实施护理细节的观察指标,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情绪、心理承受能力等进行排查,同时,根据患者家属配合提供的患者资料,要对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进行科学衡量,制定符合患者经济接受情况与文化接收能力的化疗护理方案,为患者排除忧虑,同时也减少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其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减弱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等因子评分则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看出,再对胃癌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改善,还有利于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曹芳.整体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心理及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2):4219-4220.
[2]李小云,何新,黄玉,等.整体护理在胃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7):724-725.
篇5
关键词:基础医院;护理层级管理;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2
由于我国多数人口分布在农村,基础医院[1]担负的责任就意义非凡。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基础医院的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护理又是患者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保障患者的健康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引入层级管理,有利于基础医院进一步将临床护理进行完善。层级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其基本框架结构为: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成层级结构由上到下。通过实行层级管理,可以更好地合理分配和利用医院的资源,在明确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将分内工作进一步做好。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前景,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必要性
1.1 基础医院存在的问题[2]
基础医院的机构设置较为臃肿,盲目向大医院看齐;人员超编,有许多的乡村医院常常处于休假状态,医院对其本身的服务群体的定位不到位,导致严重浪费了资源。除外,基础医院的岗位混乱,分支机构有时只有一人或者两个人,但是他们要负责各项事务,涉及的职能过多,影响了医院效益。
1.2 医护者的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
护士是临床护理的直接执行者,也体现着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士自身的素质,保证了医护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而全面的服务。相反,如果护士缺乏责任心,不能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就会导致责任风险。比如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比较仓促,“三查七对”没有做到仔细,医嘱查对时不够认真;一级护理没有按规定进行巡视;晚上值班时没有戴口罩就进行无菌操作等,上述情况都是造成差错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3]。护士习惯于按医嘱被动工作,被动应急传呼,将重点大多放在有形的操作性工作中,却将病情观察等无形工作忽视了,对病情变化缺乏预见性,也成为造成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
1.3 医护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足
临床护理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提升的一个关键是医护工作者综合素质较低。我国大多数医院为了达到获得更大效益的目的,对护士实行了聘任制,导致很大一部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科生一毕业就走上了临床护理的岗位,进而造成在护理的过程中不能够满足患者的健康和心理需求。在工作中,医护人员护理记录不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护理记录缺失的问题,在进行护理时,如果没有及时记录患者的情况会造成患者病情与抢救记录出现缺失,从而为医患纠纷埋下了隐患。
2 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可行性
2.1 医院加强了对内部的管理
医院自身已经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渐加强了对医院工作者的作风管理,对医院人员的服务管理,对自身收费医疗等项目的管理。
2.2 基础医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要求
目前基础医院招收的护理人员均是专科毕业或者本科毕业的人群,他们的技能比较高,知识丰富,服从度高。为进一步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提供了人员保障[4]。
2.3 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国家三农政策的支持,医改的实施,无疑为基础医院提供了资金、技术和法律上的支持,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更为方便。
3 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措施[5]
3.1 确定护士各层级的标准
第一级为专门负责患者的基本护理;第二级专门负责重症患者的护理;第三级专门负责运营护理程序的开展工作、健康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其余护士的护理能力;第四级负责护理方面的科研工作。
3.2 确立各层级护士的职责
3.2.1 护士长:为第四级负责人,能够做到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直接参与护士的护理工作和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每周日负责查房,每月开展护理的科研会议。每月填写、上报护理质量统计表,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估。
3.2.2 高级责任护士:为第三级及以上级负责人,专门负责重症患者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合理分配合适的护士,并做好监督下级护士的护理工作。
3.2.3 初级护士:为第二级负责人,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帮助高级责任护士做好患者的病情监测工作,并将不良情况告知上级护士。
3.2.4 助理护士:为第一级负责人,配合专业护士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针对个别的农村患者做好卫生方面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4 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发展前景
关于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发展前景[6],国内不少专家对此都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基础医院的专项款、医疗器械比以前更多,这就为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提供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但是也有不少专家表示了消极的看法,他们认为即使护理层级的管理的实施工作到位了,但是人们的素质有待改善。有的患者不能配合护理工作,认为医院不会对他们全心全意的负责。还有患者对基础医院的设施有所担忧,这就为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加大了难度,不能保证护理的有效性。但从整体来看,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还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
5 结语
层级管理的特点是管理层次得以简化,领导的重心下移,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有助于管理从宏观粗放向微观细致转换,可以保护患者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护理,在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方面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除外,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可以满足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各项需求,有利于增加治疗的成功率,护士的各项业务素质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对于基础医院来说,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可以大力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势必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同时,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医院的信誉度,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
综上所述,基础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可以为护士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不仅可以满足经验丰富的护士的成就感,而且为年轻护士工作者创造了更为安全、规范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德辽,刘成霞.开展护士人性化护理培训干预的效果与研究[J].重庆医学,2010,38(6):685―687.
[2] 李锐,董春苗,辛丹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18-119.
[3] 亚洁,张立颖,李玉英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39(12):918-920.
[4] 陶新莉,陶立新,裴新平.手术室环境的噪声污染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34(4):230―231.
篇6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基础护理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61-02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病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是专科护理的基础,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护理专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不仅要求从业者具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求其具备娴熟的技能[1]。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一直以来受到了国内外护理学者的普遍关注。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有助于培养其认识和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等能力[2]。本文以“青霉素过敏试验”为例,介绍我校中职护理专业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方法改革,并进行了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青霉素过敏试验”是一个集皮内注射和药物过敏于一体的三基内容,在《基础护理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涉及的基础医学知识复杂,信息量多,理解难度大,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且充满风险,操作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乃至生命安危。该部分内容在《基础护理学》第七章,课题分两个学时完成。根据以“技能”为中心的职教理念和教学大纲,确定本次课的重点是青霉素过敏试验的评估、皮试方法、皮试结果的判断,过敏反应的预防,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措施。难点是过敏反应的原因、过敏性休克的处理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对象是2012级中专护理1班的学生,这个学生群体的特点是:初中毕业,基础薄弱,年龄小,活泼好动、自律性差,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但是动手的能力很强。学生已经学会了皮内注射的操作,完成了部分知识的储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非常重视,对教学充满期待。
三、教学目标
根据《基础护理学》的课程目标,体现基本知识够用,强调动手能力,重视素质培养,将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①熟悉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②掌握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和临床表现;③记住青霉素皮试的剂量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
2.能力目标:①能够准确地配制皮试液;②规范地进行皮试操作;③正确地判断过敏试验结果;④能熟练地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
3.素质目标:①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②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操作作风;③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关心、体贴的人文情怀。
四、教法设计
在进行教法设计的时候,要始终贯穿目标引领、教做一体、动静结合、重点鲜明,中心突出。基本知识采取讲授法、角色扮演、游戏教学法来进行。技能操作则采取演示法、视频观摩、角色扮演来进行。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则采取精讲、归纳、图片展示、观看录像、教师示教、学生回示、回示后的评价等,全方位的刺激,以加深理解。
五、学法指导
在进行学法指导的时候,要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督促指导学生多观察、善归纳、多模仿、勤动手。记不住的、理解不了的先做,在做中去领悟,在做中去体验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六、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网络、多媒体设施、课件、理实一体化教室、基础护理多功能操作系统、教材、教案、皮内注射的所有用物、摄像机、照相机。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7分钟)。①设置问题,提问学生,检查自主学习的情况。置问题:青霉素有什么不良反应?在药疗原则中,对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我们在使用之前要做什么?让学生从已知的领域平稳地过渡到未知的领域,慢慢接近主题。③接下来播放一段骇人听闻的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视频,提问学生刚才视频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新内容的学习上来,从而拉开新课的序幕。④陈述学习目标,告知学生本次课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2.讲授新课(27分钟)。①用10分钟时间讲述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和过敏反应的预防,配合形象的幻灯图片和不断地板书刺激。②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以一个护士的身份,按照临床治疗护士的工作过程,从评估、计划到实施、评价的步骤,用20分钟的时间边讲边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方法。对于皮试结果的判断,除了清晰地讲述、形象的图片和板书刺激以外,为了加深印象,要求学生在自己前臂掌侧下段画直径是1cm、1.5cm、大小的皮丘。让学生把这些大小的皮丘牢牢记在脑子里,因为在临床上观察皮丘大小护士不是用量具而是用眼睛。③板书,进行课中小结,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3.第二节课(45分钟)。①用案例教学法,给学生讲述教师在临床上亲身经历的一个典型的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案例,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吸引到课堂上来。通过这个案例用23分钟精讲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并将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步骤板书在黑板上。然后以击鼓传花、盲人摸象、或者抛绣球等方式请学生按抢救的顺序一一说出抢救的步骤,或者描述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说错不扣分,说对奖励一次平时成绩,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②板书,再次进行小结,强化重点和难点。然后请学生提问,教师答疑。③对于基本技能的练习则采取课堂做一做(15分钟):出示一个典型案例:患者:男,11岁,化脓性扁桃体炎。医嘱:pnc80万,im,q12h。你作为一个治疗护士怎样用160万u一支的青霉素配制一管皮试液?皮试前你怎么去完成评估?皮试后你怎么去和患儿沟通交流?设计三个临床小情景,分别请4个同学通过角色扮演来完成,其余学生在下面关注或者做场外指导,然后师生共同点评。④对于基本知识的练习则采取课中练一练、考一考:做6道和资格考试有关的题,检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⑤布置作业,课后完成网上作业。思考一个问题:还有哪些药物要做皮试?引出下次课题,布置预习内容。本次课到此结束。
八、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书面知识[3]。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遵循教师引领、学生自主的原则,摒弃单纯灌输、枯燥填鸭,采用灵活多样、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把更多的时间和舞台留给学生。从教学设计、备课到实施都尽可能地让学生全程参与,课堂不再是教师的孤军作战,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相得益彰。另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数字化资源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网络、理实一体化的教室和数码器材搭建课堂教学平台,营造立体、丰满、形象、直观的教学氛围,用强大的气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敢于大胆地整合教学内容,把基本知识的教学和技能操作的教学融会贯通。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在课堂设病床,在床边学操作,做到教中做、做中学,也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理念。
这两节课由于教师和学生精心准备,积极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开展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护士生提高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等多种非技术能力,对提高护士生的综合能力及在今后工作中的竞争力大有帮助[4]。
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下有一些学生反应他们习惯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对新的教学方法不适应,认为搜集的信息量大、耗时多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5]。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关注“教师教什么”转变到“学生学什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水平等因素的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杭丽,夏秋蓉,邱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效度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4):93-95.
[2]赵志清,陈先华,刘以娟,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对培养护生创新行为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3):752-753.
[3]饶艳.建构主义理论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2,29(3B):1-4.
[4]曾冬阳,袁爱华,李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情境教学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46-47.
篇7
[关键词] 舒适护理;急诊消化道出血;舒适度;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b)-0158-02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涉及系统器官多等特点,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上的不适与痛苦,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高质量的护理有利于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1]。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8月对50例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出血的判定均以呕血或胃内抽出咖啡样胃液,柏油样黑便,潜血试验强阳性为依据。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51~78岁,平均(62.5±5.2)岁;均为急性起病,出血原因:消化性溃疡4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2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2例,胃癌10例,不明原因5例;文化程度:本科28例,高中46例,初中19例,小学及文盲7例。将该组患者按照数字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出血原因、家族遗传史及病情严重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环境的舒适护理温馨、舒适的环境是体现人性的关怀的反应,患者的病房需安静、舒适、整洁,病房内的室温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为50%~60%,定时通风换气。可采用淡蓝色、苹果绿色等轻松的颜色作为主色调,消除不良声音、光线刺激,避免环境的不适引起患者烦躁和焦虑。护士在出入病房时,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为患者设置专门的活动空间,可为患者提供报刊等读物。
1.2.2 心理舒适护理不良的情绪可加重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以淡定从容的态度和熟练的技术操作使整个医疗环境充满安全感和信任感。加强护患沟通,详细说明各项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向患者宣讲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疾病知识,指导患者找出病因,放松情绪,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运用交谈、触摸、微笑、聆听等多种沟通方式,收集愉快语言因子的主题刺激患者[2],激发正性情绪,支持适当的亲人陪护和探视,以消除患者的孤独感。指导采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音乐、全身肌肉放松疗法缓解情绪。
1.2.3 生理舒适护理呕血期间要严格卧床休息,呕血时头偏向一侧,下肢略抬高以防止血液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呕血后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消除异味,必要时给予他们雾化吸入,改善鼻咽部异物感,满足患者的生理舒适需求。每次排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肛周,涂擦无菌凡士林油,可增加患者舒适感。指导患者变换保持床铺整洁无渣屑,调整床位角度,使患者卧位舒适,经常更换,预防压疮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3.1 舒适度采用KolcabaL研制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按舒适度分为5个等级。
1.3.2 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爱患者及心理支持方面5个方面,总分为100分,≥90分为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 得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适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的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护理后观察组在4个维度方面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宣教、关爱患者、心理支持五个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3。
3 讨论
舒适是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身心健康,轻松自在感觉,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满足患者舒适需求是护理人员的责任。舒适护理(comfort care) 理论在1995年由Kolcaba[3]提出,其将舒适护理与整体护理相联系,以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和舒适度为前提,以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注重创造性、个性化及整体的护理为依据,使患者社会、生理、心理、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进而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4]。上消化道出血是以交感神经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患者的情绪变化更容易加重病情。
本研究将舒适护理融入急诊消化道出血的日常护理中,有针对性地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利用知识和技巧对患者实施专业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获得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的情绪,把医疗服务做深、做实、做细。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舒适度及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这提示舒适护理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在治疗过程中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和避免诱发因素、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7]。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5)。这提示舒适护理的实施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进而提高了治疗的配合度,缩短了治疗时间。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有利于增加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提高其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玲,李瑶,刘爱芳.预见性护理对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60-61.
[2]陈珠,刘菁,杨少颜.舒适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8):9.
[3]Kolcaba YK. Comfort theory and practice:A vision or holistic health care and research [M]. 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2003:1-17.
[4]Aguilera IM,Pale D,Maeakin GH,et al. Perioperative anxiety and postoperative behaviours disturbaneeg or inhalation induction of anaesthesia [J]. PaediatrAnaseth,2003,13(6):501-507.
[5]吴时新,徐红,李妹芳.舒适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舒适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33):3023-3024.
篇8
角膜是眼球暴露于体外的一个透明无血管组织, 也是观察事物的主要组织, 因处于眼表, 故易受外界伤害。在劳动和生活中灰尘、沙粒、金属碎屑、煤渣等异物易进入眼内, 造成角膜异物。角膜损伤后易感染、变混沌, 可不同程度影响视力, 并且患眼刺激症状明显, 属眼科急症, 应引起必要的注意和重视, 积极采取措施, 妥善处理。现将内蒙古海拉尔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眼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19例角膜异物的处置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19例(628眼)患者中, 男573例(580眼), 女46例(48眼), 男女之比为12.5:1;左眼243例, 右眼367例, 双眼9例;年龄最大67岁, 最小2岁, 平均39岁, 其中20~45岁480例(77.5%);就诊时间为伤后30 min~5 d, 平均为1d;患者中以电焊工和各种修理工为多数;异物以铁屑和吵轮颗粒较多见。
2 处置方法
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仔细检查, 确定异物的数目、部位、形状、方向、深浅和大致性质, 刺激症状重者滴表麻剂后再检查。针对不同类型的角膜异物采取适当的处置方法。
2. 1 粘附于浅表的异物 对于非常细小、表浅的异物如沙尘、煤渣等, 用蘸有生理盐水或爱尔凯因表麻剂的棉签沿着角膜中心向周边的方向轻轻拭去, 异物即可脱落在棉签上。亦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利用水流力量将异物冲掉。
2. 2 嵌于角膜表层的异物 先结膜囊内滴爱尔凯因, 每5 min滴一次, 共2~3次, 待患眼充分表麻(无瞬目反射)后, 用4.5号一次性注射针头或无菌的11号尖头手术刀片剔除异物, 角度呈15°~30°[1], 自异物的边缘插到异物的深处, 拨取时方向应背离角膜中心, 注意保护角膜。
2. 3 铁质异物 铁质异物易与泪水发生化学反应[2], 若存留超过12 h, 其周围产生铁锈环和周围组织浸润, 故应在剔除异物的同时轻轻刮除锈环, 尽量一次刮净, 以免锈环持久刺激影响角膜上皮愈合。剔除中央处异物时要非常小心, 防止异物穿透角膜进入眼球内造成球内异物。若异物过深时忌勉强挑取, 以防过多破坏角膜而留斑翳, 可滴抗生素眼水2~3d, 待异物在眼内自然松动后再取。
2. 4 对爆炸伤所引起的深浅不一多个角膜异物 应先剔除浅层的, 位于基质层中的较深的异物, 待逐渐排斥移至浅层, 再分批剔除。
2. 5 预防感染 异物剔除后患眼涂红霉素眼膏, 并用无药眼垫包盖2 h, 取下眼垫后滴抗生素眼药水, 同时配合具有加速角膜损伤区修复作用的贝复舒眼药水[3]。深层异物剔除后要斟情使用散瞳剂, 防止虹膜粘连。对继发性感染者, 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万U, 并用无菌眼垫包盖至少2 h, 次日复诊。感染重者加口服或静点抗生素。
3 护理体会
3. 1 心理护理 由于角膜异物是用针头或刀尖剔除的, 而角膜的感觉神经非常丰富, 患者异常敏感, 有的担心自己眼睛是否会失明、有的担心经济费用问题, 常有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故术前要多与患者沟通, 签手术知情同意书, 用温和的态度和语言向患者简要介绍角膜异物剔除术的方法和合理的收费标准, 告诉患者只要按要求治疗, 就有治愈的希望。同时指导患者在取异物时要固视一个目标不动, 争取患者配合, 以便于操作。对于需分次取出的多处角膜异物及不易取出的深层角膜异物, 必须向患者说明原因, 以取得病人的理解。
3. 2 剔除异物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洗手, 戴口罩, 用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或无菌手术尖刀, 麻药保持无菌, 结膜囊不够清洁的先用0.9%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后再取异物, 否则有引起化脓性角膜溃疡的危险。同时操作时动作要轻、准、稳, 针尖或刀尖与角膜角度不宜过大, 尽量减少对角膜组织的损伤。
3. 3 向患者介绍相关知识 眼痛、流泪、畏光等都是由于异物损伤角膜后引起的刺激症状, 待角膜上皮层愈合后, 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外出时可以戴有色眼镜用来遮光减轻这些刺激症状。
3. 4 饮食护理 告之多食含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 如动物肝脏、鸡蛋、瘦肉、胡萝卜、青菜等, 以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 忌烟酒及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以减少结膜充血和流泪。
3. 5 指导患者定时正确使用眼药水 滴药前洗净双手, 眼药水瓶口不能触及结膜和眼睑皮肤以免被污染, 注意卫生。使用扩瞳剂如阿托品眼药水不能流进健眼, 以防引起健眼瞳孔扩大、视物模糊, 还要用手按压患眼泪囊处数分钟, 以免药液流进鼻腔吸收而引起中毒反应。
3. 6 进行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对角膜异物危害的认识 。角膜异物大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工人生产劳动中, 金属异物通常是工人在电焊或机床磨砂轮时碎屑飞射或弹伤角膜, 另外春秋季节风沙大也是高发期, 因此要注意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 做好防范措施, 劳动中戴防护眼镜, 光线要充足, 以减少角膜异物的发生。一旦发生角膜异物, 切忌用手揉或用舌舔, 不能用不洁的工具自行处理, 而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 以便取得及时的诊治。无论是何种角膜异物都应及早剔除, 以免引起角膜炎甚至角膜坏死, 这对保护患者的视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陶方.裂隙灯显微镜下280例角膜异物的处理及护理体会.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 27(5):518.
篇9
【关键词】急诊患者;抢救;观察;护理质量;策略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96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97-02
急诊患者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特点是急、危、重病人多,工作节奏快,病人及家属急躁。如果护士在患者就诊、抢救过程中处理不当,不仅使患者人身受到损害,医务人员人身也会遇到风险。为了能使急诊患者顺利就诊,保障其生命安全,避免发生医疗纠纷,保证护理安全,现总结多年来我们对急诊患者的抢救和护理工作实践,作出防范措施。
1.急诊患者的抢救观察
1.1 采集病史资料。根据患者的主述、护士观察和护理查体来进行。观察室设1~2名责任组长,当患者入住观察后,负责接待病人并采集病史资料。在采集病史时一般遵循“一看、二问、三查体”的原则。一看就是仔细观察病人,如面色、皮肤黏膜、意识瞳孔、精神状态、面部表情等,从外表感知病人的经历;二问就是询问发病的经过、症状、体征等;三查体就是做一些常规的护理检查和特殊检查。在采集病史时要注意对不同疾病、不同心理状态、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及家属采取相应的交流技巧进行交谈询问,使患者尽可能的将病情的经过、感觉、感受和压力说出来。在聆听病人的主述时,要集中注意力,耐心细致地听完病人的陈述,并适当给以反馈。对不清楚的地方可采用复述、意译、澄清等方式,但要避免诱导,影响资料的真实性,尽可能地采集到一份详细准确的临床资料。病情较重者应尽量缩短询问的时间,应在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的同时进行病史资料的采集,以免延误救治。
1.2 诊断。根据采集到的病史资料、护理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找出患者急需解决的健康问题,病情轻重及所属专科,给予准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一般按病情的轻重分为四级:A级:病情危急必须立即施行紧急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如心跳呼吸骤停、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中毒等;B级:有潜在性危及生命的可能,如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儿童高热惊厥等;C级:急性症状持续不缓解的患者,如高热、寒战等;D级: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如慢支急性发作。根据分级按A-B-C-D顺序评估患者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1.3 计划实施。做好详细的记录,仔细填写护理记录单和护理计划表,并付诸实施。需要抢救的患者送入抢救室或EICU(急诊监护室),怀疑有传染性的病人要做好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一般的观察病人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积极做好健康宣教。需要马上解决的护理问题和心理问题应该在急诊室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记录,在转送至住院部时对病房护士交代清楚。对入院、检查、手术的患者,护士要带齐各种护理记录单及相关的医疗文件陪同前往,并做好交接工作,让患者及家属感到每-环节都得到了重视和周到的护理。
1.4 效果评价。急诊患者的病种多样,发病急、发展快、病情复杂,初步的护理计划不一定都很正确。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的同时要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地观察病情,处处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健康需要为重,随时听取患者意见,发现不恰当的护理计划要及时进行修正,使之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有专科情况的,要及时通知专科医师进行会诊,对已确诊的患者应专人护送至住院部,并与病区护士做好患者病情、治疗用药、心理问题等的交接,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这一过程中都得到完善、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服务,尽可能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2.急诊护理人员的护理对策
2.1 护理人员要做到反应敏捷,随机应变。护士在抢救病人时观察要敏锐、镇静、机智、果断,操作要做到稳、准、快,要做到急而不乱,尽量为抢救成功争取时间。急诊患者工作不仅没有规律,而且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护理人员首先要做到忙而不乱,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如汹酒、服毒自杀等有法律纠纷的急救工作,这就要求护士及时、准确的观察、记录病情,服毒患者的呕吐物或洗出胃内容物保存送检等。在严格操作规程的情况下,要求急诊护士向患者以及家属做出解释,说明操作的必要性和危险性,争取他们的理解,并签名支持。这样既为抢救患者解除顾虑,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篇10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128-0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来源于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出血,属祖国医学“血证”范畴,其发病突然,发展迅速,是内科最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迅速有效的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护理人员除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外,密切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更是患者预后的保障。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对3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干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均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36例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41.23±5.43)岁;其中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3例,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7例,应激性胃黏膜损伤6例,其他2例。对照组36例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1~64岁,平均(40.75±5.80)岁;其中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4例,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6例,应激性胃黏膜损伤6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类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开放静脉通路,止血、输血、输液、纠正电解质等支持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内镜治疗及手术治疗。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方法。绝对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保暖、禁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精神、意识变化及生命体征情况,记录24 h出入量,迅速的建立静脉通路,至少2条。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
1.2.2.1 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血不循经而外溢于胃及肠腔,是因为气不摄血。胃热及阴虚火旺而致。而心理应激是导致胃黏膜应激性损伤和导致出血增加的重要因素。因此,护理过程中,应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应急原因,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并通过按摩、穴位按压等中医护理中常用手段给予心理疏导治疗,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1.2.2.2 辨证施护 胃中积热型:脘腹胀痛,吐血鲜红或紫暗,口臭、口干渴、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施护原则为清胃泻火,化瘀止血[1]。肝火犯胃型:吐血鲜红或带紫,或便血如柏油,口苦肋痛,心烦易怒、舌质红绛、脉弦数。施护原则为泻肝清胃、凉血、止血[2]。脾胃虚寒型:便血或吐血紫暗,脘腹隐痛,喜暖、喜按,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无力。施护原则为健脾益气,摄血止血[1]。
1.2.2.3 中药止血 党参15 g,黄芪30 g,白术15 g,生地10 g,仙鹤草20 g,白及20 g,三七粉(冲服)4 g,乌贼骨15 g,黄芩10 g,生草5 g。对于急性出血期,加用黄连10 g,地榆炭30 g,丹皮10 g,煎水分次冷服,每天1剂,服3~5剂[3]。
1.2.2.4 出院指导 出血停止后,患者由于失血,真元大伤,气血未复,余邪未消,若调护不当可导致出血复发。嘱患者出院后劳逸相宜,起居有规律,保持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饮食有节,忌生冷、辛辣食物;戒烟戒酒,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1.3 观察指标
参照文献[4],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最为常见的危重疾病,大量出血是指失血量超过循环血量的20%或失血量达1000 mL以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基本上能够做到止血与预防再出血的目的,然而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主要原因在于发病迅速,因此有效地治疗与积极科学的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积极有效的整体化护理措施,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最终治疗效果,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重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该类患者常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医护人员首先要镇静,安慰患者及家属,指导患者缓慢深呼吸以放松,加强患者的沟通,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5-6]。向患者及家属简要说明治疗措施及目的,提高治疗依从性。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房安静,并注意保暖,准备急救物品,患者绝对卧床,减少翻动,轻者家属可陪伴患者在室内做适当活动。做好患者口腔、尿道口和会护理,防止感染[7]。出血期间禁饮食,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流食一半,易消化饮食,要少量多餐,以软食为主,避免进食过硬、过热等刺激性食物。
健康指导:而中医护理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冶”的原则,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有关病证的病因、预防、治疗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鼓励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精神,正确对待疾病,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戒烟戒酒。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36例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上消化道的出血起病急,病情危重,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护理技能、密切配合医生,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的护理,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郁颖.个体化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0):1726.
[2] 杨光,徐淼,邵海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6例急救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8):139-140.
[3] 郭得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371-372.
[4] 冯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15-316.
[5] 葛俏洁,杨丹东.中医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859-860.
[6] 甘会,韦延会.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3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