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多样性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多样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文化多样性

篇1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文化多样性;世界格局;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上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回顾人类文明史,世界上各国家、各民族都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所拥有的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1.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面对全球化浪潮,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现代许多国家民族都大力保护民族文化,培养统一的民族文化意识、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1.1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和独特文化气质。是该民族在发生和发展中所有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多层面的完整复合体;是其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创造方式、信仰方式、感受方式、表达方式、道德习俗的历史积淀和知识系统;代表了该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潜意识中的社会心理趋向,铸造了最核心的民族性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民族精神,强化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1.2民族文化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是一个国家、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后续力量,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民族文化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又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民族文化产业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可持续地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消费,拉动内需增长。所以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保护就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问题。

1.3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文化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这个民族步入文明、发展文明的特殊路径。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能力的文化软实力,对社会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发展发生起着深刻的影响。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能在国际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纵横驰骋的国家,历来都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兼具的国家。而现实经验表明,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格局下,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2.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对抗文化霸权主义

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经济、技术和综合国力的优势,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从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的全面输出,从某种程度上讲,全球秩序是西方的价值观念、体制和规则的扩大和延伸,其中不可避免地带有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色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体化是一种压力,是对传统民族特性的冲击。面对西方经济霸权、政治强权和强势文化的刺激,民族国家出于维护本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本能地以民族主义来抵抗,特别是中、小国家由于受到自身实力所限,不能借助某种国际机制来抗拒这种压力,民族主义便成为唯一有力武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为文化之间的竞争具有了战略意义。

2.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经济、政治等综合优势在全球化进程中推进文化霸权。在冷战结束以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关于全球政治的一个共同认可的假设是谁赢得文化,谁就将赢得世界。也就是说,谁的文化观念、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在全球赢得更多人的认可,谁将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因此,推广传播各自的文化成为当代各个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不遗余力的战略目标。

2.2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各民族的自我意识普遍增强。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权利的分布。19世纪以西方殖民主义表现形式的西方权利和20世纪美国的霸权把西方文化推广到当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随着现代化所带来的非西方社会权利的日益增长,却导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那些本土的、植根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及体制正在自我伸张。

3.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减弱民族冲突

伴随着日益紧密的国际、族际交往,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减弱文化民族主义冲突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上很多不安定的因素都与人们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有关。由于认同所造成的异差而产生的民族、种族、文化上的歧视、纷争与冲突比比皆是,其中很多国家及地区发生地缘冲突、宗教冲突、民族冲突等不安定因素大都可以从政治文化或政治亚文化的变异上找到原因。这些冲突往往或者是由权力观念、、民族特质的狭隘利己性、排他性所引发的,或者是由于存在着对其他文化不平等的态度而导致的。正因为当今时代此起彼伏的国际地缘冲突和动乱事件中,常常显现文化的动因、文化的矛盾,所以,人们认为当今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进入了“文化的时代”,而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则是减弱民族冲突的有效途径。

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别的优长之处,人类社会或国家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吸收全人类文明的成果。文化繁荣更需要宽容、兼容、包容。如果世界文化趋于一元化,人类文化繁荣就无从谈起。因而,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文化多样性,前提是认识与尊重文化多样性。而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文化的独立性、异质性和完整性。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文化能趋同,文化亦可立异。这既需要各民族在理性地看待自身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更需要理性地面对其它文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国各民族必须要遵循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多样并存,共同繁荣。

4.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重新配置世界格局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文明之间的交往是间断的,或者说规模有限。大约自公元1500年始,西方民族国家--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德国和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征服、殖民,决定性地影响了所到之处的文明。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一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与一个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甚至是军事的竞争。但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巨变,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

冷战的结束,彻底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亨廷顿指出,从此“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人们认同于部落、种族、宗教、民族以及在最广泛的层面上认同文明,这是因为:首先,冷战的结束使民族主义超越了意识形态主宰国际秩序的局面,使一些民族国家摆脱了外国的掣肘获得了完全独立和,使其有可能走上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也使一些民族摆脱了异族的束缚走上了独立建国和自主的发展道路。民族文化在此时获得了释放的机遇,因为冷战时代的民族文化被两极对峙的需要所压制。其次,冷战的结束,使民族主义对国际战略力量的配置和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依据共同的历史传统结成联盟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那种用意识形态来组织联盟的方式结束后,政治集团的形成主要寻求那些具有相似文化和相同文明的国家集团。那些在冷战时期分别是不同的超级大国的伙伴,现在则重新确定他们的利益,寻求反映他们文化政治现实的新的合作。这一政治需求刺激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

近些年来,经济的步伐所到之处,少数民族的原有文明迅速改变,人们不禁思考:由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进步”,难道必然要以原住民的文化原型的变迁或同化为代价么?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经济的步伐和民族文化保护加以整合,即在开发生经济的同时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延续,成为目前学术界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在开发中保护

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群体一致认同,经过世世代代传承、淘汰而得以保留,至今仍为本民族共同遵守的行为范式、价值体系、民间信仰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源泉,若无民族文化,民族旅游资源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地旅游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民族旅游开发中迅速脱贫,已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必要性,但是由于认识还很不到位,许多旅游经营者还是把片面追求旅游规模、争取游客放在第一位,从而导致破坏性开发。例如,一些珍贵文物因过度开发而遭破坏,一些传统风俗也因被过度舞台化、艺术化而失去了原有韵味和风貌。少数民族地区一些传统文化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或毁灭,就再也不可能重现。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发民族旅游时,一定要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2、在保护中开发

诚然,经济开发给民族文化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决反对以“保护传统文化”为名来限制民族旅游业发展的行为。保护不是保守,更不是自我封闭和与世隔绝,因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主流相悖,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不相符。采用封闭式、隔离式的保护违背了少数民族人民追求富裕和现代化的美好愿望,其本质是阻止民族文化的进步。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是独特性、传承性、整体性的统一体。为了充分展现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应多挖掘一些优良的、高尚的、易于教化和传播的风俗。要想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好民族文化,我们应当把能表现民族精神、民族特性、行为偏好的文化广泛传播和推广。因为少数民族文化价值是在开发、保护、传播及其与主流文化的相互撞击与交融的辩证过程中得到体现的,所以,对民族文化资源既要合理开发利用,又要充分保护。总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保护性开发”的道路。

二、关于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关系的思考

1、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1.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共同需要。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陆地、水域、海洋中所有的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它们所构成的系统之间的丰富度、多样化、变异性和复杂性的总称。文化多样性是与生物多样性相对而言的,笔者以为,文化多样性就是指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异质化以及文化所依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世界上可能并不存在完全未被侵扰的自然环境,就像世界上并不存在未被侵扰的原的文化一样,任何自然环境都承载着许多人类文明入侵的痕迹,而任何文化都打上了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烙印。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中形成的,具有各自的地域特点。文化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正是后者为人类社会和特定的生存方式以及文化的建立提供了无数的物质材料。正如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物种类型都有其生存的合理性一样,每个民族的文化也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其实,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有机的自成体系的环境系统,像生物一样有自己平衡发展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在历史上是协同进化的统一体。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在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的进程中应被视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共同追求。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一直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旅游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领域的应用。1995年,《可持续旅游发展》指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即旅游与自然、文化、环境相统一,以形成一种旅游业与经济、文化良性协同发展的模式。虽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文化变迁等问题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但旅游业的开发却强化了这些问题。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造成民族地区环境的恶化,更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民众的价值观受到震荡,并使很多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的部分面临着衰退变迁的困境。

三、关于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整合的思考

保护与开发是世界性的课题,至今没有完全成功的例子。但有效的方法,就是从的视角审视旅游活动和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民族生存方式的本质是文化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民族文化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两者相互依存,自然和文化交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民族生存空间。民族文化的保护只能植根于本土环境,只能在体现民族氛围的地域中进行。保护民族的生存空间必须重视民族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保护,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必须保护这个区域原住民的有形的、无形的文化,只有重视这一点,才可能维持一个民族长期完整的环境体系。

搞旅游开发,民族文化及其遗产的保护是第一位的。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的基本吸引物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文化因素,但通常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文化或倾向,或者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倾向变化情况。

要想处理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必须进行保护性开发。要想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必须明确保护对象,并针对不同的民族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措施。此外,还须正确分析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体系,使各主体的合力最大限度地推动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举―――PECC第二届国际旅游论坛综述.

[2]徐国祯.是适应,是选择[J].绿色中国,2005,(12).

篇3

贵州民族众多,因此文化是多元的。比较有代表性、能真正体现贵州多彩文化的应当说是历史比较悠久的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化。其中,苗、布、侗、水、仡佬、彝等民族的文化最为典型。所以笔者认为,研究贵州民族文化,着力点应该放在这几个民族的文化上。重点是民风民俗、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体育、歌舞、传说故事、服饰首饰、农耕、民居建筑、民族工艺、宗教、史观、对宇宙世界的认知等。因为其他少数民族不仅不是贵州少数民族的主体,而且其文化中心点也不在贵州。这样做,可在短时间内取得立竿见影之功效。即有利于打造民族文化名片和品牌,实现文化产业化,提升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度,推进旅游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有助于提高贵州的美誉度,有助于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弘扬,并且突出贵州的文化特色。

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地位与价值

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沐浴下,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是其所归属并为之服务的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是民族生存与发展,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民族全部成员生活物质资料的根本动力,是民族团结,增强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精神力量。民族文化从多个角度反映所属民族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宗教观、历史观、世界观、伦理观等等,是研究所属民族心理、思维与创造动力的价值所在。没有了民族文化,人就没有了精神的力量,也就把握不住发展方向,成了没有精神家园的“自然人”。若是没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只有单一的同质文化,就没有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如同没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就不可能调出千变万化的多彩色调,即使绘画技艺再精湛、再高超的艺术大师也绘制不出栩栩如生的令人倾倒、精妙绝伦的画图来。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地位与价值就在于此。正如布依学著名专家周国茂先生所说的那样:与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样,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一种文化是一种智慧类型。人类多样性文化的存在实际上使人类能不断获得智慧源泉,促进自身发展。文化类型的单一化无异于文化沙漠,将是人类的悲剧。美国人类学家基辛说:“文化的歧异多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人类资源,一旦失去了文化间的差异,出现了一个一致的世界文化———虽然若干政治整合的问题得以解决———就可能会剥夺了人类一切智慧与理想的源泉,以及充满分歧与选择的各种可能性。演化性适应的重要秘诀之一就是多样性;这不仅是指个人之间的多样性,也是指地域族群与地域群族之间的多样性。去除了人类的多样性可能最后会付出持续的意想不到的代价。”他还指出:“文化人类学家研究世界各地人类的生活方式,他们最后获得的智慧就是有关多样性的智慧———多样性的范围、多样性的本质、多样性的根源。这项智慧若能善加利用,可以成为人类的一项重要资源。因为人类差异的研究,我们对人类社会的新可能性会产生灵感。”他警告说:“如果我们不能透过对于人性———生物性、社会性、文化性———以及人类可能性之极限的健全知识启发出这些(社会)现象,那很可能会加速人类的毁灭。”[1]在我国,由民族文化熔铸而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切分裂、侵略我国势力累累不能得逞的根源所在,同时各民族文化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所以说贵州民族文化是激励贵州各族人民兴黔富民的精神力量。

三、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濒临边缘化

贵州世居民族文化不是主流文化,之所以和汉文化一样,绵延几千年而不曾中断,是与其所归属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其生存生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有密切关系。然而,反过来也恰恰说明,一旦这种文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必然导致其弱化和边缘化。其结果,除了势力比较强大的习俗文化、节日文化,还有所谓的巫术(或者说自然宗教)文化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得以保存延续外,其余的会逐渐被人们所淡漠、遗忘,而转向推崇趋同的主流文化———汉文化或英美文化。比如:而今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所谓的西方节日崇尚有加,反而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淡化,更不了解其文化内涵。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原因有二:一是社会开放性的结果。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衰,与孕育它的母体文化的兴衰密切相关,母体文化———大概念上的民族文化的兴衰则与其根植的土壤和生存生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基本上植根于传统农耕社会。少数民族基本上居住在农村,从事农牧业生产,是农、牧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其社会经济的主体,而小农经济的社会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以血缘关系为社会纽带,以住地附近的社会空间为活动范围。故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发展的传统文化,无不和与之对应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密切关联。因此,一旦与之对应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结构(环境)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必然随之而变化。迄今,我国已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30多年,社会环境不再封闭,已变成完全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导致各种价值观、世界观、生存发展观蜂拥而至,民族文化所依赖的社会生态结构自然而然发生相应变化,直至质变。当然民族文化的地位与作用相应就弱化。纳西古乐之所以保存完好,传承至今与其相对闭塞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母系社会遗存结构)分不开。若不是闭塞的环境而是开放性的环境也许早就有可能不复存在。据说纳西古乐前身是唐朝宫廷音乐或者说其基本元素是唐朝宫廷音乐,然而由于中原的开放性社会环境,唐朝宫廷音乐早已在中原地区无影踪。水族的许多民族工艺品诸如马尾绣、印染、翘尖鞋、儿童帽子制作工艺,石雕石刻艺术而今正濒临失传;民歌当中的单歌、双歌能唱的人屈指可数;“开控”(对死者的一种悼念活动)的内容和仪式越来越简化。在贵州,苗族据传由九大部落合而为一构成,所以其分支最多,文化内容最为丰富多彩。但她也和贵州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越来越开放,社会结构不再是民族文化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原来结构,致使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一点点地消失。因为民族文化是需要其所属民族的全体成员传承和传播的,而今民族成员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剧变,其传承与传播的自觉性必然锐减。二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之后,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资源社会化,人们的谋生手段多依赖于掌握更多普同性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信息资源,而民族文化对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功用必然渐渐减弱;随着民工潮的加速互动,很大一部分人不再依附于土地和原有社会形态、经济形态,远离故土谋生,见多识广,加上外面光怪陆离的生活很精彩,对从闭塞山村走出来的人们无不是很大的诱惑,再加上各种各样外来文化的冲击洗礼,可供选择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审美方式多种多样,即使再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各种各样民族文娱活动,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而言,不再是唯一选择,甚至成为一种审美与参与的疲劳,渐渐失去民族成员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这从水族的水书、马尾绣,苗族的锦鸡舞、给哈舞和布依族的八音坐唱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得到佐证。说明其濒临失传的严重程度。水族的石雕石刻、民居建筑也正在丧失其民族风格。其民居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杆栏式建筑上,石雕石刻主要体现在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墓葬上。而今杆栏式建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没有任何民族文化元素的混砖结构建筑所取代,墓葬形式越来越简化,具有水族风格、富有水族文化内涵的墓葬石刻几乎荡然无存。虽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们必须看到民族文化日益被严重的侵蚀与弱化、边缘化的另一面。

四、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的措施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除了极少部分歌舞、音乐进入专业院校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得以传扬外,大部分植根于乡野,自生自灭。根据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灭失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民族工艺、服饰首饰、民居建筑艺术与风格等等。若对此置若罔闻,既是对民族文化的极为不尊重,也是对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与人类的思维灵感的源泉认识不足。可见,对民族文化艺术采取相关拯救与保护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一)端正态度,尊重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各民族文化,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和展示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心理、伦理道德、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以及等,反映人类的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密码。它是人类生命的创造力的高度展现,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是展现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有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文化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提高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的崇高地位。可见,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就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同时也是尊重人类本身。因此必须以虔诚的态度,对待民族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整理、保护、开发和弘扬工作,促进民族相互尊重和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不但是体现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一律平等的政治理念,而且是粉碎一切图谋分裂中国的外部势力的前提条件,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建立拯救、保护与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艺术的制度体系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保护、拯救与开发利用,要有大局观,要从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着眼,要从有利于实现文化产业化,助推文化旅游业良性发展切入。如果财力、物力、人力有限,可以根据某种文化的濒临灭失程度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对症下药。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是转变理念,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走文化产业化道路,成立各种各样研发机构和文化传播公司、开发公司、贸易公司等等。夯实经济基础,反过来就有经济实力加强文化的研发与传播。二是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抢救、保护、开发体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对此,可借鉴世界其他国家与组织的通常做法。(1)对文化现状、生境、种类、分布、保护力度等开展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归类;(2)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制定代表作标准,建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3)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和可提升地方美誉度、文化品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4)建立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的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各种资助、扶助手段,激励文化的传承与传播;(5)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护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区域,进行动态性的整体性保护,任何保护与开发措施都必须以不破坏谐调的原有文化生态为原则,与此同时,对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6)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深入人心,造就人们的文化自觉性;(7)普及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意识,提升全社会对民族文化对社会进步与开启人们智慧源泉所起作用的认知度;(8)建立起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机制;(9)创造条件,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热爱民族文化,并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文化传承、传播、研究、保护、开发工作者队伍。

(三)把优秀民族文化教育纳入现代教育体系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大部分(比如口碑文化、民歌、传统工艺技术、生产生活工具制造、编织技艺、服饰首饰纯手工打造技艺、音乐、舞蹈等)依靠言传身教和在生产生活中自然习得。只有极少部分如水书、彝文可靠师传生受等文化传承教育方式进行。但是一般均为零星传授,带有师徒性质,没有形成规模化和社会化、科学化传授教育体系。一旦该传授链条断裂,文化的延续性就会中止、消失。比如:水族、布依族、苗族的许多村落,自解放后,随着汉化的加速,老一辈人去世后,年青一代甚至连母语都不会说了,更谈不上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因此,应当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把民族文化艺术,特别是民族文字、民歌、诗歌、音乐、舞蹈、曲艺纳入小、中、大学教育体系之中;而有关手工艺品、乐器制作、酿酒工艺、服饰首饰制作技艺以及挑花刺绣、织布、印染工艺、剪纸等可纳入旅游资源范畴来开发,设立作坊进行规模加工和不断再创造,使民族文化技艺得以延续、传承、弘扬。

(四)加工、提炼民族文化优秀成分,打造文化品牌,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资源优势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极难得的最为宝贵的旅游资源,要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利用,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资源优势,即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这不光带来源源不绝的滚滚财富,而且大大提升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没有丰厚文化底蕴作为基础和内涵的旅游资源开发,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一时风光无限,时间长了,也是不可持续的。云南省知名度之所以很高,成为全国旅游大省,与其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不无密切的关系:其一,有几首旋律优美的民歌;其二,有几部好的电影、电视剧;其三,着力打造和宣传东巴文化和纳西古乐,加上优美的自然风光。这是民族文化艺术与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成功范例,对贵州可资借鉴。因此,贵州可以与高等院校、音协、舞协、作协等单位与组织合作,请各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沉下去采风、调查、搜集、整理原生态民族文化,着力开发、提炼和打造几套精品的少数民族文化歌舞、音乐、戏曲节目、电影、电视。旅游产业的发展,总是离不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尤其离不开丰富的差异化文化和差异化旅游产品。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所谓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以实现在民族文化开发利用与发展方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五)注入时代文化元素,吸取各种文化养分,在文化交流互动中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民族歌舞,为了满足更多人的审美娱乐需求,需要走出山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保持各自原汁原味等原生态的前提下,在形式上可以进行适当的包装。在内容上,可以吸收更多的时代文化养分和各种外来文化因子,以丰富和充实民族文化的内涵,适应市场之需要并最终转化为民族的新生文化。民族乐器、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首饰的制作工艺可以多吸收现代的科技手段,既可以使生产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又可批量生产,同时又可培养更多的民族工艺技术传承人才。至于款式,在不违背民族特色的原则下,可以赋予更多时代文化元素(或因子),要尽可能打造成一种民族文化品牌,一方面,利于适销对路,拓展市场空间,实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切忌面目全非的没有差异化文化内涵的所谓民族工艺品。

篇4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3)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媒介:

①传媒的形式(略)

②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为什么---------------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D、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E、坚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态度)

高中文化生活第四课知识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是什么?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继承性的表现)及 各种形式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为什么---

--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4)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A、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E、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高中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1、为什么要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四个关系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篇5

一、以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国民共同体认同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国民共同体来说,文化认同都是国家有效实行政治动员、社会整合的基础。文化认同分为理想信念层面、心理精神层面和行为模式层面。

第一,信念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拥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从来都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核心,即共同价值观最深层的内核部分。在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当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无疑是强化中华国民共同体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核心所在。

第二,心理的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各民族人民固有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共同精神,是中华国民共同体政治、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时候,正是这样一种文明历史传统所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了凝聚华夏众多民族的坚强力量,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整合。从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叩开中国的国门,到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独立奋起反抗,成为近现代中国革命志士和全体人民的共识,近百年共赴国难的艰苦努力使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高涨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这些成就对于全体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进一步强化的作用。

第三,行为的认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外显部分,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共同体认同的行为模式层面。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数千年的社会伦理构建和社会道德实践中,中国各个民族形成了许多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继续发扬光大。然而,必须承认,我们的传统美德主要体现在传统礼俗社会伦理方面,而在公民社会伦理、法治社会规范和市场经济规范方面,中国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强化以社会主义公民职责为本位的社会公德,强化以法治社会规范和市场经济规则为基准的职业道德,同时也强化社会主义新型家庭美德的实践,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尤其是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道德力量,正是当前中国国民共同体认同建设的最基本的环节。

二、以和谐文化建设加速推进文化整合

中国是一个区域广阔、历史悠久的大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区域文化的复杂性、历史文化的丰富性都十分明显地存在。在这样一个复杂格局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巩固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坚强文化纽带。

一是巩固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存的和谐统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庞大的中国社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共存与和谐统一,奠定了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文明历史基础,并最终使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在打开国门,广泛接触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使人们更加注意到国内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文化的整合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近些年来,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及文化互动日益频繁,尤其是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全社会的大舞台上更领,汇入现代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潮流,为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整合,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融汇,必将使现代中华民族文化焕发出更加动人的东方文明的光彩。

篇6

【摘 要 题】民族文化

【英文摘要】China is of multi-ethnic,multi-eco-enviromental and multi-cultural.In China the etnic cultures have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environment.The idea and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e from the process of searching harmonious relations among humanity,resources and eco-environment.How to make us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function which is favorabl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now an important task worthy of deep research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关 键 词】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ethnic cultures/eco-environ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正 文】

一、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的多元现象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国家。由于地域辽阔,地理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各民族生活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在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概括说来从新石器时代起,在中国多民族文化中,就形成了下述几个主要的生态文化区:

北方和西北游牧兼事渔猎文化区,具有以细石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文化遗址缺乏陶器共存,或陶器不发达,这体现出随畜迁徙的“行国”的特点。

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文化区,中游以仰韶文化及河南龙山文化为代表,后来发展为夏文化,下游以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及山东龙山文化为代表,后来的发展应为商文化。

长江中下游水田农业文化区,中游以湖南石门皂市下层、大溪文化及京山屈家岭文化为代表,文化的主人尚待进一步研究。下游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松泽文化及良渚文化为代表,发展为百越文化。[1]

以上三大文化区,除黄河中下游的旱地农业文化区为中原的华夏族——汉族所创造外,北方的畜牧业文化和南方的稻作文化,则分别为我国古代民族胡人和越人所创造,而且基于其经济、文化力量,各自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力量。

此外,在我国南方尚有山地耕猎文化区,包括部分滇黔山区、湘桂山区及武夷山区的苗、瑶、畲等民族文化,垦殖山田,辅以狩猎,部分低平地区间种水稻,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康藏高原有以耐寒青稞为主要作物和畜养牦牛的农作及畜牧文化区,以藏族为主创造出独特的藏文化。在西北则有经河西走廊至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边缘的绿州灌溉农业区兼事养牲业的维吾尔、乌兹别克等族,创造出具有特色的绿洲文化。此外有西南山地火耕旱地农作兼事狩猎的文化区,包括分布在藏南、滇西北至滇南的横断山脉南段山区的珞巴、独龙、怒、傈僳、景颇、佤、基诺等民族,他们创造了适应亚热带山区环境,具有一定共性而又各具特点的文化。其他如海南岛五指山区的黎族和台湾的高山族,也都有各具特色的文化创造。[2]

如上所述,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类型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致处于类似生态环境的民族其文化创造虽各有特点,但却具有一定的共性,例如,傈僳、景颇、佤等族。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不同,处于相同或相似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民族,在适应和改造各自的自然环境过程中,却创造出不同特点的文化,例如藏族和傣族。当然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还受其他历史因素和民族关系等的影响,以及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历史条件的作用,因而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三大文化区即北方和西北游牧兼事渔猎文化区、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文化区和长江中下游水田农业文化区,在全国各地区中只有云贵高原才能较清楚地看到这三大文化共同存在。换言之,云贵高原是三大文化延伸、接触和交融的地区,犹如地壳上三大板块的接触和碰撞,从而形成云贵高原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原因在于:

第一,云贵高原是青藏高原到东南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往东便下降到海拔1000到2000米的高原和盆地,是即云贵高原(主要指滇东及贵州等地)。云贵高原东缘一线往东是1000米的以下的丘陵和200米以下的平原。云贵高原总的说来北高南低,滇西北的横断山脉虽然海拔3000米以上,但怒江、澜沧江、沅江等由北往南纵贯其间,山势愈往南愈开阔,形成不少海拔较低的亚热带河谷盆地。由于这种独特的地形和地势,使云贵高原呈现出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具有热、温、寒三带景色,有的地区,主要是滇西北和黔西北宜于游牧经济的延伸,低平的河谷盆地则适宜于稻作文化的存在。甚至在同一地区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垂直分布着不同的民族。

第二,由青藏高原东部南下的横断山脉诸山,山谷深切,形成纵贯南北的几条大江,由西往东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岷江。这个六江流域地带,形成历史上纵贯南北的民族流动的走廊地带。

较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关这个地区的民族流动,是西北以游牧为业的羌族。战国时期羌族主要居住于今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位于上述民族走廊的北端,青藏高原东麓之间。秦兴起后势力向西扩张,部分羌人首领“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与众羌远绝,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3]这些羌人即沿上述民族走廊南下,以后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这自然并不排除秦兴起之前,已有羌人游牧于走廊之南的一些地区。

云贵高原东缘乃是广西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区,地势低,气候湿热,自古就是百越民族分布的地区。《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的话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就是说自今越南北部经广西、广东、福建至浙江,都有越人各部杂居共处,支系不同,互不统属,故称为“百越”。然而百越的分布尚不止此。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岭南越人地区将其纳入郡县制度进行治理,在南越地区设立南海郡(今广东),在西瓯、骆越地区设立桂林郡和象郡。值得注意的是象郡的地域竟然包括了今贵州乌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把这块地区也视作越人分布区。这说明越人在稻作文化延伸的地区有所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百越民族及其文化是后来才迁移到云贵高原上去的。例如今贵州乌江以南和云南滇池地区,考古工作者都曾发现具有越人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这说明云贵高原的某些生态环境是适宜于百越文化延伸和扩展的。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心理;职业教育

一、少数民族文化与心理的特点

1.少数民族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文化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产物的总和,少数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特定的环境中从事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产物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文化是人类适应特定的环境的产物。

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形态多样性。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造就了民族文化千姿百态的个性特质。少数民族文化以其多样性的特征闻名于世。以宗教文化为例,几乎世界上的各大宗教以及各大宗教的主要流派都有中国少数民族在信仰,宗教文化多样性的特征非常显著。另外,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文化亦以多样性而著称于世。二是环境适应性。能够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而积淀下来的文化,都与其特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三是传承的神秘性。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往往带有神秘的色彩。比较典型是讲述本民族历史渊源的神话史诗,其传承过程中伴随有传统的宗教祭祀,或神圣礼仪。四是认同的全民性。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一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发挥其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就难以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2.少数民族心理的概念及特点

少数民族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构成少数民族的人们通过共同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形式表现出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的自然环境特点在该民族成员心理上形成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它和风俗习惯有密切联系。少数民族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对稳定性。由于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等是该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状况等诸多因素的自发的、综合的反映,因此,它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一方面,它成为团结本民族成员的重要精神纽带,有力地维系着本民族的存在;另一方面,它又使外来心理、精神难以渗入,起着因循守旧的作用。民族心理也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化,只是在很多情况下它是缓慢的一个过程。二是两面性。人的心理中存在积极内容,也有消极成分。同样,少数民族心理也具有这一特点,存在两面性。三是全民性。少数民族心理是同一民族人们认同自己属于这个共同体民族一员的心理,因此共同心理特点作为民族的基本特征,表现于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然而,这种特点也从另一方面增大了民族心理中消极的力量。

3.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基本现状

发展职业教育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成效显著、示范性强的骨干职业学校,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不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据有关调查和数据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不容乐观。到目前为止,我国西部大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比例低于50%,总体数量、规模相对较小;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以及办学形式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民族地区忽视职业教育的现象还程度不同地存在,其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办学效益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到省外就业的学生只有10%,边疆地区职业中学的学生就更少。这对职业学校的发展很不利,因为很多专业在省内需求很有限,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二、改善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心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旧的传统观念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和存在的。传统的、旧的观念束缚着少数民族的头脑。因此,要改善少数民族的文化及心理,必须克服闭关自守的思想,打破封闭局面,促进各民族的思想、文化的交流、汇合,这对于消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必须进行民族意识的启蒙,使之看到自己的差距,明确本民族所处的历史地位,从而改变对传统盲目依赖的心态,吸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新成就、新思想,推动观念更新,激励各民族的时代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树立起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意识和观念。同时要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观念,从自身来寻求力量,通过国家的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扶持,打好基础,依靠自身的努力实现发展。

2.利用民族文化促进民族职业教育

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精神结晶。各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对自己民族的各类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如果在教育中,注意引入各自民族文化的内容,势必会极大地调动起各民族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比如,将各民族民间工艺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之一,可以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既适应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能使学生的学习被社会认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有不少著名的民间艺术,如白族的扎染,苗族的蜡染,壮、傣族的织锦,阿昌族的刀具、银饰等,都是蜚声海内外的。将这些工艺作为民族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的内容,既能发扬民族文化,又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还能使学生学到一门技术,极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挑花刺绣是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著名的手工工艺,又是衡量一个妇女是否能干的标准,很多女童为了成为一个世俗公认的能干的人,在学习的黄金年龄由于世俗的压力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学校去学习挑花刺绣。如果挑花刺绣能成为女童的手工课内容,图案纹饰能成为图画课的内容,那么,女童的入学率就自然会提高。将民族文化引入民族教育的其他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之上,如果注意民族教育内部的结构调整,使民族教育真正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民族教育肯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加大职业教育宣传的力度

由于长期的地区性封闭,少数民族地区中,尤其是西部地区,很多人不了解先进技术,一些地方还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所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非常必要。首先,把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宣传到每个角落,让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真正了解职业教育,关心、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使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其次,做好本地区职业学校的宣传报道工作。把学校规模、特色、招生就业等情况经常通过媒体向群众宣传。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宣传牌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成果,并让一些优秀毕业生的现身说法,增强宣传报道的实效性和说服力。这样用事实说话, 可以吸引更多的初、高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就学。还可以到少数民族地区举行技能展示和招生咨询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全面深入报道和宣传职业教育。

4.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不发达和因人口分散等带来受教育成本高的现状,需要教育投入优于全国的其他地方。教育的分级管理、地方负责的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是不适宜的。少数民族地区因经济的贫穷,很难承担教育任务,必须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才能彻底改变“穷地方办穷教育”的现状。另外,要沟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横向联系,使社会能够直接参与教育过程,将社会外部需求与学校内部改革结合起来。学校还可以向使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收取适当的培养费;还要发挥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从创收中提取部分经费作为办学之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并重。首先,领导要了解教师的需求结构,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心理特点,创造条件满足其合理需要,如青年教师需要进修提高,中老年教师需要适当减轻工作负担和家庭负担等。学校领导者要对青年教师学习上培养、工作上信任;要改善中老年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及心理环境,保持其工作热情。

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最直接的一个方面是要增加职业学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职工和少数民族专任教师的数量也应有所增加。因为在艰苦的西部少数民族山区,这些人才是最愿意留在家乡贡献才能的。

参考文献:

[1]王玉玲.少数民族地区基本经济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马丽华.民族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3]滕星,哈经雄.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谢国先.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自尊的保持和重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084-01

中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五千年文化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中国最早的文化活动和成果都闪耀着各民族的智慧之光。

虽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打破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为其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丰富多变的现代生活也给这些单纯,朴实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本土文化在走向开放的同时也悄然蜕变。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已全部汉化;由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削弱了人们的群体意识,一些集体性传统民俗活动逐步减少乃至消失;一些民间曲艺、传说开始失传;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可以说,很多都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云南通海的哈尼族有很多人已不会写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民族传统、习惯有了很明显的改变;在彝族,人们将懂得古彝语古彝文、通晓本民族风俗礼仪的知识分子称为毕摩,对于云南峨山县8.35万的彝族群众来说,人数不足20的毕摩已成为稀世珍品。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和易灭失性,它们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各少数民族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维系着本民族的存在,发展和民族特性。一旦缺失,不仅是本民族自身的悲哀,也是人类不可挽回的损失。因而我们要加大保护民族文化的力度,使其得以继承和发展。为满足文化的多样性需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完善立法,依法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等虽然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准则,但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备,对于一些文化遗产还存在重开发利用、轻法规保护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各部门各方面着手,建立起一套完善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与世界法规接轨。

二、建设民俗旅游景区,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挖掘和利用一些少数民族发祥地或聚居区特有的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建立起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在观光的同时了解该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如回族一些地方建立的伊斯兰风情一条街、傣族的风情村、苗家的民俗村寨等都是以发展旅游业的形式,使文化与经济完美结合,共同发展。在开发的同时,也要注重正确引导合理规划,不能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缺失。

三、举办民族文化展,免费开放当地博物馆,使更多群众更广泛地接触到民族文化史

像文化艺术节、民族书画展、歌舞表演等也都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播的有效形式。这样不仅体现人文精神,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和生活需求,还可以充分地体现文化价值。

四、调动和激励各少数民族人民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篇9

关键字: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教育;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423

一、多元文化

美国学者霍拉斯・卡伦在1915年发表的 《民主与熔炉》 和1924年出版的 《文化与民主》中,提出多元文化的思想,但未获积极响应。多元文化正式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加拿大,又称文化多元,是西方主张民族文化多样性、关注弱势群体、尊重差异、追求民族文化多元共存与社会和谐的一种理论。

1. 多元文化的基本主张

多元文化强调文化平等。它承认文化差异,认为每种文化都有权利保持其独立性,反对以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其他文化的是非优劣反,对某种文化居于统治或霸权的地位。多元文化认为,文化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于不同群体在政治经济权力占有上的不平等,要实现文化平等,必须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结构和权力资源分配机制。在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是与主体文化相对而言的。多元文化的实质是主体社会如何对待和整合弱势文化、消除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多元文化主义认为,传统的政治理论忽视了不同族群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特殊要求,疏于保护弱势文化群体应享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使他们无法真正充分地享有民主、自由和平等。

2.多元文化的影响

首先,多元文化得到弱势文化群体的支持与拥护。西方很多国家,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族裔的文化得到尊重与保护,他们自然对其表示支持与拥护。 保持多元文化的发展, 就是在尊重和理解异质与别样文化的基础上,给予它们足够的发展空间,使其按照应有的模式持续健康发展。这对于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民族来说都是平等的权利。 文化多样性所承载的开放、包容的丰富内涵,无疑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表示支持,甚至将其提升到普世价值的高度,认为多元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蕴涵,将惠及一切民族、种族和文化集团,并将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多元文化也引起反对之声。有人认为,多元文化缺乏共同价值观念的引导,容易导致社会分裂和“虚假联合”,是国家分裂的根源。而且,也会导致以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其他文化的是非优劣反,有些国家甚至会强力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使某种文化居于统治或霸权的地位。

我认为,虽然多元文化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但它确实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各民族在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欣赏并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共同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这一点是很好的。但是近年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世界贸易体系的强势地位和科技优势,将自身文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海外文化传播。有些国家甚至强力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实行文化霸权,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受到严重挑战。既然多元文化具有两面性,那么为了更好的发挥其长处:首先,我们要尊重他者,尊重差别,提倡多样文化的共存与互补。其次,了解自身文化的最基本的特点,并在如今全球化的环境下对其进行现代解读,向未来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最后,还要有全球视野,使自身文化成为全球文化多元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多元文化教育

文化多样性是当代世界和历史的客观事实,多元文化教育的出现与发展,印证着新的世界格局之下人们对教育与多样文化关系的新认识。随着多元文化教育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多元文化教育内涵的日益丰富, 当前的多元文化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培养目标。

1. 树立多样文化和谐发展的文化观

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也使不同文化在交往中的冲突变得不可避免 ,但不同文化的互补和

融合依然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这一发展过程离不开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传播与传递, 并通过多元文化的教育探索引领世界文化新体系的建立。所以, 多元文化教育应当在对各民族自身文化的传递过程中,渗透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沟通与传播, 建立起开放平等的文化观,使人类文化图景在统一性与多样性中达到平衡。多元文化教育必须抛弃工具性和功利性取向,抛弃外在于教育的社会本位论极端, 而要以多样文化的和谐发展为多元文化教育价值的最终诉求,保护文化多样性。

2. 培养跨文化的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是提高年轻一代跨文化发展力和适应力的教育。它不仅倡导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珍视、热爱与自豪感, 同时倡导对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尊重与接纳。总而言之 ,多元文化教育通过让学生掌握文化间的交流、对话和理解,培养积极的跨文化情感,养成参与民主决策的政治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的局面下能够敏锐把握文化动向,调整自身行为与观念的跨文化发展力与适应力。

3. 培养学生与国际教育合作接轨的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跨地区的国际合作已成为人们共同合作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向学生提供了解和接触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机会,培养他们对多样性与差异性敏锐的洞察力与批判思考能力。为此,应该打破东西方民族教育对峙的局面, 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中, 借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优秀成果中, 来扩大本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

三、结论

总之,所谓多元文化,简单地说,就是指生活在社会中的文化群体以平等和相互尊重为特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环境。但是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少数民族也有权自由地保留自己民族特有的语言以及文化传统,主张这些所谓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和谐共存。同样,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也是以多样文化和谐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为使命,最终达到与国际教育合作接轨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边疆;文化旅游;文化安全

[作者]张春霞,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乌鲁木齐,830046

[中图分类号]G05;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2-0185-00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特征、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却又常与经济贫困融为一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似乎在新一轮的文化旅游开发中迎来了新的曙光,使当地政府和旅游者都看到了发展、繁荣、摆脱贫困的便捷路径。因此。以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为首选的民族旅游发展已经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亮点。伴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热潮的是来自学术界的理性反思。自上世纪80年代始,国内不少经济学、人类学、旅游学、社会学专家学者便开始从正反两个方面关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政策性建议。但是,这些研究很少上升到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因此,本文尝试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对我国文化安全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文化安全的主体维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日益成为时代的课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而对于文化安全概念的界定则是文化安全研究的逻辑基础。纵观这些年学者关于文化安全概念的界定,大都是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界定这一命题。

贾磊磊和肖庆对学术界关于文化安全的界定进行考察,归结为四种,并从文化战略角度提出对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考虑应兼及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向度,认为应该从广义文化,即文化新陈代谢的历史规律和历史进程中的人为因素去考虑,认为文化安全是一直存在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在的基本问题,它不仅指现代民族国家面临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文化安全形势,还指民族文化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断层与消亡。

严兴文在《试论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特点和作用》中把不同学者的研究角度归结为三类:一是外部冲击论;二是文化安全内涵泛化论;三是文化安全纯洁论。最后得出国家文化安全应该从内部和外部因素考察国家文化体系安全。

李金齐在《文化安全释义》中从哲学的角度对文化安全进行了界定,“文化安全是指对文化主体(包括人类、民族、国家、个人等)生存权利、生存方式(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及其文化成果的认同、尊重和保护,从而使文化主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威胁、危机和危险。”笔者认为这一文化安全的概念涵盖了不同的文化主体所面临的不同的文化安全现状与境遇,是比较全面的。

根据实践唯物主义,广义文化即是“人化”。“人化”是哲学对文化本质的高度抽象的界定,它包括“人化”和“化人”两个互相作用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和存在状态,涵盖了属人的一切现象、过程和结果,具有很广阔的外延,包含了一切文化形式。当前大家所公认的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而从文化的主体看,不仅包括类主体、国家主体、民族(族群)主体,还包括个体主体。广义的文化安全就应该涵盖以上四类主体所拥有的生存方式(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文化成果以及各种文化表征受到认同、尊重和保护,尤其是其核心价值体系不受外来思想的侵害、消解与侵蚀,能够沿着文化主体的自主文化选择得到稳定健康发展的状态。那么相应的,关于文化安全的研究应该从以上四个维度考察。从类主体的角度看,文化安全是指族群或民族文化消亡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它体现的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从国家主体看,文化安全是指现代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格局面临的危机现状,它体现国家文化战略视角;从民族(族群)主体看。文化安全直接涉及到民族(族群)的存亡,它从属于国家文化战略层次;从个体主体看,文化安全指涉个体灵魂的安放与自我文化身份的构建。

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危机

旅游只是东道主文化遭遇不同文化社会因素的一种形式,但是显然是能够决定文化的转变一种重要形式。“在文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条件下,古朴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资源,它以奇异风格的‘他者’身份被吸纳到当代审美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中,服务于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及其运作,对这种文化资源的投资与运作不仅仅关系到文化的丰富性问题,而且关系到该族群文化表征机制的命运,也就是说,这种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有风险的。”而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时代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看,旅游文化发展中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开发无疑是促成其文化危机的直接动因。

1、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主体看,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带来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文化安全问题。

民族文化是特定的民族群体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并为该民族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有形或无形的影响共同体中个体的认知、思维及行为。而这些独特的、有形或无形的传统与习俗恰恰是不同于他文化的异质性所在,从而成为旅游发展的卖点。但是,相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特色民族文化只是潜在的旅游资源,它不能被市场所直接消费。因此,它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审美、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等进行开发、设计和加工等转化过程,使其商品化,变成文化产品和体验,从而成为旅游吸引物。在此过程中: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或改变。基础设施的改变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展的物质基础,如大型的现代宾馆、娱乐设施等的建立,这一过程往往伴随传统文化存在的文化生态基础的彻底颠覆与改变。而文化生态则是一个民族文化不竭的生命力来源,是民族文化的根。为了符合大规模文化旅游的市场运作,尽可能的实现文化旅游产品的规模化销售,一些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节日仪式和活动庆典因各种原因被移植、改变,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了避开春季多雨寒冷的天气,将原来每年农历三月三举行的传统民歌节改在秋高气爽的秋季举办。“从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角度看,这一改变是意味深长并且影响深远的,说明它已经脱离其自然和文化的基础,成为某种符号性的文化。”根据文化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文化和生命体一样,都有自己的生态特征。文化现象也有自己的内在的秩序与规律,即文化是人与其生存环境互动的产物,原生文化的存在、延续和发展必须要有原生的文化生态环境。无根的传统文化很容易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走向消亡。

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各个层面的变异。伴随着大量游客到来的多元、异质的高势能文化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当地民族文化的原生形态,并逐步解构,促使其瓦解或流失。“传统社会中相对的文化自

主性和原生的单纯性遭遇到威胁,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在本土语境中的‘旅行’。”来自游客的高势能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与示范效应,并引导着少数民族的消费方式和模式,瓦解了当地文化的传统根基,加速着少数民族文化从物质(衣食住行的各个层面)到制度层面的变迁,促使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成员逐步放弃自己的文化特色,年轻人向往游客的现代生活方式与模式,放弃自己民族的语言与文字。正如有学者研究表明:“…东道主文化的语言凝聚力受到旅游发展同化力量的严重威胁。使用本土语言的退化扰乱了确立完好的社会模式,以及当地社会和文化的同一性。White(1974:35)从罗马天主教语言使用的衰退得出结论,旅游是当地社会文化特征消失及其被更大程度的同质性所代替的主要原因”;传统社区的社会凝聚力衰退。民风变得不再淳朴等;最后东道主居民的审美、价值观、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等深层文化心理的改变。而共享的价值观念、信仰、准则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格,是维护一个民族可持续认同、民族文化同质性、内聚力的必备因素。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被肢解、“碎片化”和“符码化”。针对旅游者的猎奇心理,当地旅游开发商只能对游客感兴趣的少数民族文化成分进行拣选,从而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碎片”式开发。这种断章取义式或碎片式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中截取的文化成分可能是对旅游者最有价值的,但是却不一定是当地所珍视的文化成分。尤其是脱离文化生态的文化运作,如把民间艺术变成舞台化的文化演出,实质上变相的加速了特色文化的消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异了。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旅游业发展的潜能也就消失了。

“当迎合被旅游者趣味而对自身文化的某些成分进行拣选时,这些被拣选出来的文化成分往往具有文化身份的象征意义。以至它们在被作为特定旅游符号的同时。也被作为了某种文化的符号。孔雀舞之于傣族文化,蜡染之于苗族文化,十二木卡姆之于维吾尔族等。当其象征被其族群普遍接受的时候,它们就构成另一种文化身份的认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被迅速“符码化”。

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滚滚旅游热潮中被庸俗化、被嫁接,甚至被伪造,产生许多“伪文化”。伪文化的存在使得民族文化变形、变味,失去其本真性,对下一代少数民族成员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人作为文化的人。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中浸润,潜移默化的具备该民族的文化人格,伪文化的产生使其不能产生相应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其影响无疑与不看西游记原著的中国年轻人只看美国版《西游记》所产生的影响,这不仅是民族文化的歪曲,更是恶意的篡改与渗透。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完整性、相对稳定性和创造性消失,即文化本身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地被强大的外来力量削弱,文化丧失了其民族特质,而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族群的“根”。如果这条“根”萎缩,那么这个民族、族群的文化很可能就消亡了。

2、从文化个体的角度看。失根的民族会产生没有精神寄托的个体主体。从而导致个体认同焦虑。

民族是一种归属感,一种位置感。而文化及其表征则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边界。建立在共同历史传统,共同的行为思维方式,周围世界共同的音乐及熟悉的语言、声音等认同基础上产生的归属感是民族个体存在的文化根基。伴随大量游客的涌入及相应文化生态的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血缘关系和社区纽带遭破坏,商品化、世俗化、失真化、碎片化,经过旅游文化产业化的民族特色文化在脱离了支撑其文化存在的文化基础后,变成一种纯舞台的表演性质的、与原生态文化“形似神不似”的文化形态,民族文化主体本身也变成这种新的文化形态“他者”。原有文化形态的文化认同功能极大削弱。如,南宁的歌墟如此,维吾尔的木卡姆歌舞也是如此。经过改造、加入现代文化元素的舞台化木卡姆歌舞,一方面,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而增加了舞蹈的成分,只有少数演员参与的表演使得广大的维吾尔的群众成为事实上的观众和“他者”;另一方面,即便一样的舞蹈,一样的动作,但是其神韵已经与绿洲旷野中自娱自乐的老艺人的神韵相去甚远。少数民族原生文化及其构成成分的逐步流失和消亡,会增强民族个体的失根感与文化焦虑感,从而引起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认同功能的衰落。“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游荡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而民族文化对于塑造个体的民族身份、民族认同,对于个人的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共有的历史、传统、习俗以及文化符码,为历史变迁之中的人们身份认定提供一个相对稳定、连续的意义框架。而对于民族成员个体而言,个体正是从小到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不断社会化,不断掌握该社会环境中的各种道德准则、规范、习俗、礼仪等,从而建构起对整个民族、社会的认同,并对自己的身体和言行进行符合社会规范的管控,获取信任,建立自尊、自信等,获取自己的荣辱感、道德感、安全感和方向感。随着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巨大冲击,本民族文化的急剧萎缩与消亡,文化的认同功能以及为个体所提供“主体性安全感”的功能衰退,从而使民族个体成员处于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的无意识状态或者焦虑状态,从而引起行为的失范。“每个民族的道德准则都受到他们的生活条件决定。倘若我们把另一种道德反复灌输给他们,不管这种道德高尚到什么地步,这个民族都会土崩瓦解,所有个人也会痛苦地感受到这种混乱的状况。”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结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同时也是该民族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的深层历史积淀。文化旅游开发引起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断裂、流失和消亡,极大的影响了少数民族个体文化身份的构建,从而引起个体的身份危机及文化焦虑,从而带来文化危机与认同危机。民族地区原有社会结构的内部凝聚力下降,随着各种各样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园”消失,原有文化的认同维系功能逐步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失根感、焦虑感和危机感。

3、从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和国家建构角度看,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也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文化格局面临的危机。同时也给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认同带来深远影响。

认同是多层次性的。少数民族的认同具有双重性:一是对本(民族)族群及其文化的认同,二是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的认同。少数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在构建少数民族个体的文化认同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共同的历史传说、共同的英雄、语言等“想象的共同体”促使现实共同体的建构。但是。旅游为目的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开发导致传统文化各个层面及文化生态变异,导致民族个体文化认同的危机:一方面,一部分人找到了快速致富的手段而无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则在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等极具诱惑力的强势文化面前则产生了深深的文化自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身份失去兴趣或者拒绝接受。文化断裂导致民族认同稳定性的根基被抽空。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在开发中,开发的主体大都是当地政府或者文化企业,那受益及受惠的都是这些主体,而当地的少数民族成员个体却要承担相应的环境、资源、社会

问题等代价,而且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成员都参与旅游过程分享旅游带来的益处。因此,伴随外来文化冲击的有少效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对本民族文化消亡的担忧以及对本民族被同化的忧虑。都会导致强烈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甚至引起强烈的文化对抗。而族群认同与民族认同并不都是重合的,如果两者出现此长彼消的现象,国家认同建构的凝聚力就会受损。整体上看,文化旅游开发使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处于断裂过程中,一面是认同的危机,另一面是对危机的反应――认同的强化。旧的认同面临危机,新的认同尚未建立。这种文化危机应急反应下的族群内部的认同的增强不仅不利于中华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的建构,而且也成为影响边疆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心理因素。因此,保持和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少数民族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与创造力也是保持“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需要。因为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是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根基,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4、从类主体角度看,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消亡危机就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危机。

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承认和肯定。”相对于世界民族文化的花园而言,任何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都是无可替代的财产,对于维持整个世界文化花园的文化生态平衡,保持文化的交流、革新与创新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包含了后天获得的、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行为及思维习惯是我们正确理解不同民族思维差异、寻求世界和平之旅的根本保证。也正是通过对不同特色的民族的研究我们获得了“从外部观察我们自身文化的观点和视角”,这是民族乃至人类文化不断进步,实现文化超越性的思想根源。同时。正如人在与不同的人交往的过程中变得聪明一样,人类也正是从保持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基础上交流与沟通实现文化的创新。因此,文化多样性是创新的源泉,更是我们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很多共同问题的智慧之源。

三、确保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的几点建议

思想上,各级各类政府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要从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充分考虑到文化旅游开发对各类文化主体带来的危机,从根本上处理好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

旅游东道主区域文化的异化与变迁主要是受旅游者影响的。一方面,东道主地区要根据旅游者本身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品味开发文化资源,以迎合、满足其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来自旅游者本身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消费方式对被旅游地而言是强势文化或高能量文化,它不仅具有吸引力,还带有强烈的文化自负和文化自豪感,因此会对旅游地的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全面提升游客的文化品位及对“他”文化的尊重与了解无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然而,这一问题太大,似乎没有什么可操作性。但是从提高民族国家整体的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角度而言,它事实上很必要。游客的文化品位低及其审美情趣肤浅化,本质上是因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无知并表现出盲目的文化优越感与自负。政府可以适当加大新疆文化旅游宣传的力度,建立专门的网站,详细介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使游客提前有一定的了解,并引导游客尊重异域异质文化。同时注重导游民族文化知识内涵的提升与培训,并禁止避免低俗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宣传介绍。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的开发与优秀作品的创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避免强烈文化落差的出现。

1、注重文化旅游过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主体创新人才培养。唤起并引导民族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豪感。

资金与人才是制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当前的民族文化开发的主体而言,主要是政府主导性质的,其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提高GDP。而多数的文化开发主体就是政府或者文化企业。虽然也有民族文化主体成员参与文化产品的开发以及销售,但是毕竟是少数。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文化企业和追求政绩的政府为开发主体的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往往不能够切实的执行保护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愿望,更谈不上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因此。我们要着力培养一批少数民族的旅游文化产品研发人才和学者,使两者能够实现良性的互补。根据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真正标志民族象征的文化成分,并在开发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2、要合理开发特色民族文化。并注意保护民族文化的文化生态环境。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全球化背景和汉族文化的高势能影响下,其本质上是脆弱的和易变的。如果不假思索的、不知深浅的全部开发,无疑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要合理、适度开发。同时要注意保存少数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因为那才是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存活、沿袭,不断发展的文化土壤。由于我国旅游文化开发发展的不均衡性,旅游文化开发相对较早和较成熟的地区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后发地区的学习和借鉴。如,丽江古城在1997年被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但是如今的丽江古城却变成“空巢”。据调查,2002年古城人口大约2.5万人,居民6000多户。从1987-2002年间,已经有1527户,6000多居民从古城迁走,除小量民居闲置外,大多数的民居有本地人出租或出售给外地人。古城商贸区基本上是外地人开设的商铺。原住民大量迁出和外地人大量迁入,古城的文化发生巨大变迁。失去自身文化的古城不知会变成什么样?下一代的古城人对自己本真文化的认知从何而来?还保留多少?失去文化生态的古城文化到底能走多远?这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开发中应认真思考、借鉴的。

3、处理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出现的利益分配问题,加强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建构。

由于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地缘政治地位及在国家能源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其稳定与团结一直是边疆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但同时,它也是境内外不断进行渗透、颠覆的重点区域。以新疆为例,新疆境内外的分裂势力不断地在利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问题、民族发展差距问题、文化问题等,不断促使经济、文化等问题政治化,不断挑拨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感情,从而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问题、民族文化式微、消亡带来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就会给分裂分子以口实和机会,就会在认同层面及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出现问题。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我们先不要把身份看做已经完成的、然后由新的文化实践加以再现的事实,而应该把身份视作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而且总是在内部而非外部构成的再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identity都是构建起来的。人们是在程度不等的压力、诱因或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identity的。”现实利益也是人们选择认同的重要因素。由于旅游文化开发直接导致的少数民族文化危机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族群认同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认同问题。无根感、不安全感和没有方向感的产生,恰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没有在少数民族地区牢牢建构起来的一个反映。思想和人的精神需求是不能够出现真空的,因为的思想不去占领,非的思想就一定会去占领,在当前日益严峻的文化软实力竞争和意识形态斗争中我们一定要坚定思想的指导地位,并不断建构少数民族地区的“四个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