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感知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文化感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文化感知

篇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为人们进行文化体验和文化实践的重要方式,成为影响海岛与大陆之间文化传播和扩散的重要人文因素之一。并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三大方面对旅游目的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于经济影响可以准确计算,旅游的社会文化具有滞后性和抽象性并难以量化,无法制定出衡量影响大小的标准尺度。本文通过考察三亚居民对旅游文化影响感知及其影响因素,洞悉旅游行为对于目的地文化的深刻作用,探讨旅游地居民、旅游活动开展和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制定相应的文化保护政策和调控办法,对于探索旅游地的文化机理和旅游发展策略的实施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旅游文化;影响;三亚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旅游者与东道主日渐接触产生的各种特定社会关系的结果。旅游活动中,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交融碰撞,必将对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和价值观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尤以外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产生的冲击最大、影响最为深远。旅游目的地居民对自身居住空间范围内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客关系、人地关系及文化环境改变产生的主观认知,就是旅游地居民旅游文化感知,旅游因其复杂本质,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旅游目的地多数居民而言,旅游发展对于当地文化的积极效应有目共睹,基础服务和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本土传统文化的修复、关注和保护,生活方式和选择的多元化。与此同时,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犯罪率的增加,赌博、的侵入,社会道德和自我认知的悄然变化……因旅游产生的正反两面的复杂影响,既可以彰显、巩固原有的文化认同,也可能打破原有的认同心理,逐步模糊旅游地的标签和特色。旅游地居民对文化的感知结果因旅游发展阶段、居民个体差异而各不相同,不同的文化感知决定其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三亚作为我国海岛型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典型城市,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优良的滨海旅游资源和悠久浓郁的民族风情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旅游重镇,在海岛型旅游城市,居民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考察三亚居民对旅游的文化感知,要以社区居民为核心,构建居民、旅游业和社会文化三者的关系。

1调查分析

本文以三亚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样本分析,在三亚市主要社区和主要景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9份,有效率93%,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问卷调查者的主要社会文化特征(表1所示),第二部分为三亚市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评估,以此作为一手资料分析本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感知及影响因素。由表1可知,从年龄构成上看,问卷调查者遍布各个年龄阶层,但以中青年阶层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8~45岁,占整个调查问卷总人数的77.4%,这一群体属于当前社会的主流人群,了解海南旅游发展情况并参与到海南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来,基本可以代表主流群体的看法和认知;从教育构成上看,初中高中文凭达到79.6%,占受访人数的绝大部分,说明本地教育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从职业分布上,涵盖社会上多数主流职业,其中尤以从事服务业人员和农牧民比例最高,这也体现出海南旅游大省和农业为主的特点;从收入情况看,2000~2999元群体占比最大,其次为3000~4999元和2000~2999元,这三部分收入构成占整个调查人数的92.8%,由此可见,三亚居民的收入整体仍处于偏低的状态。本调查运用里克特量表的使用方法(见表2),将调查表的每一子项分成五级评分项,针对认同程度,在1~5分之间打分,1表示极不赞成,5表示非常赞同,最后将问卷结果汇总并计算每一项的最终平均分,即为均值。

若等级评分值为1~2.4分表示反对,2.5~3.4分表示中立,3.5~5分则表示赞同。在积极影响感知的10项因子中,均值都在3.5分以上。其中在提高本地知名度、学习外来文化、保护文化传统、促进观念进步和提升自豪感等方面的感知强烈,大多数居民予以肯定,均值在3.6分以上,这体现出旅游开发对于丰富居民社区文化内容并吸纳外来文化方面的积极贡献。负面感知的5项因子中,居民普遍持中立态度,旅游发展带来的信任度降低以及引发不良社会现象两个子项里,均值在3.2分以上;对于旅游导致的本土语言流失、传统民俗受到冲击、服饰的改变和信仰的淡化等方面,均值在2.9分以上,可见居民对此感知并不十分强烈,但对于这些消极影响,居民之间存在一定的感知差异,所以对于持负面感知的居民,也应予以足够重视。在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旅游地居民对外来文化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认同心理。但总体而言,三亚居民对旅游的感知是积极正面的,且正面感知明显强于负面感知。具体来说,居民对旅游正面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强烈且较为认同,而对负面影响的感知明显不一。究其原因,不同群体的感知结果受到旅游地经济发展的阶段、居民个体的文化背景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是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情况分析

分析居民对旅游文化影响的感知,其受各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Harrill把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因素划分为个人特征因素、空间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具体到文化影响上,结合三亚实际情况,可以从旅游地发展阶段、个人特征因素和居民与旅游相关度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旅游地发展阶段是影响旅游文化感知的要素之一,不同的旅游发展阶段居民群体的感知迥然不同。根据巴特勒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将旅游地的发展演化分为起步、发展、稳固、停滞、衰落或复兴六个阶段。基于这一理论可知,三亚旅游起步较早,开发水平较高,对旅游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三亚本地经济基础薄弱的局面,旅游产业处于稳固期,经过旅游起步期和发展期的磨合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旅游的文化效应开始凸显,大量游客的探访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关系成为主要矛盾,主客文化关系处理得当旅游的正面文化效应明显,如果游客和居民的矛盾激化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文化问题。三亚在旅游发展进程中能够兼顾景点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较少出现激烈的文化冲突。其次,居民的个人特征对其旅游文化感知也起到重要作用。

旅游文化感知的结果因受访群体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等个体情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18岁以下和19~25岁年龄层的人群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对外来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对外来社会文化的传入较为敏感;26~35岁、36~45岁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看待问题更趋于理性,看待文化的传入和发展的角度相对客观;50~60岁的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最强。教育上,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社会文化正面感知越强烈,从问卷样本可知,海南的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收入水平的差别也影响旅游感知的结果,收入水平越高,对正面感知越强烈。最后,居民与旅游产业相关度也会影响旅游文化感知的结果。居民与旅游业的相关程度如参与程度、对旅游产业熟知程度、与旅游者接触频率、与旅游地居住距离、依赖旅游程度等与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有很大相关性。章锦河认为直接从事旅游行业的居民对旅游的正面感知强于那些间接从事旅游业和从事其它行业的居民。同时,距离旅游中心越近的居民对旅游的支持态度越明显,实质体现的是经济利益分配不均对居民态度和决策的影响,距离旅游中心越近,从旅游行业中获益越大,支持态度也更加明显。无法与旅游产业直接接触的居民群体难以获得直接效益却承担同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导致正面文化感知弱化。

3结语

旅游地居民是旅游地重要的建设者和旅游行为的参与者,其对文化的感知关乎旅游地整体发展的成败,如何在强化本地传统文化认同和吸纳外来文化间找到平衡,是旅游经营者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三亚市作为我国海岛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取得本地社区居民的包容态度和积极配合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本文问卷调查的结论,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居民的文化感知并分析影响因素,在实际旅游决策中寻求居民和游客协调发展的模式,将负面感知降到最低,促进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平稳发展,使居民成为旅游发展的忠诚支持者和拥护者。

参考文献

[1]戴凡,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人文地理,1996,11(02).

[2]GeoffreyWall,AlisterMathieson.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M].肖贵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02).

篇2

【关键词】甘肃文化 知名度 英语旅游推介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地方文化即当地的文化、传统、文学、风俗习惯等,它具有永久的魅力,所以潜力极大,当前全国多个地区均以地方优势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以此,大力提高地方知名度、美誉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立体营销是提升旅游文化产品海外形象的有力手段,高效的宣传营销必然带来更大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参与度。在科技要素不断丰富的大背景下,宣传推介手段亦愈来愈丰富多彩。除传统大众媒体的宣传渠道之外,网络推介、微博推介、微电影推介等各种推介宣传途径对地方文化产品尤其是旅游产品海外形象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甘肃自然条件酷劣、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相对滞后、贫困程度深,要实现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奋斗目标,必须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甘肃文化资源丰富,保护性开发潜力巨大。我省的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富度排名全国前五位,是名符其实的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但是,甘肃旅游发展相对缓慢,拥有好的资源、好的品牌却没有利用起来,主要表现在市场知名度、美誉度低;旅游产品单一、老化,吸引力不足;市场促销力度小,投入不足;观念陈旧,思想不解放,宣传推介工作落后等方面。因此,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前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重点应围绕以文化建设为主题,统筹全省文化历史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推动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提高甘肃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文化大省。

2. 甘肃旅游英语的现状问题及英语推介的重要性

甘肃旅游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位置,如何加快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对外宣传本省的文化历史、旅游资源,提高甘肃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就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甘肃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但利用开发程度较低,大部分旅游资源的国际知名度低、海外宣传力度不够。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如何把甘肃整体旅游形象作为吸引物推向英语国家、推向国际,使之成为受英语国家乃至全球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外国游客中国游的首选之地。

当今,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第一或第二语言,还有些国家将其纳为必学外语,正是由于英语已成为全球最普及的一门语言,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性,承担着文化交流、人文交际的重要使命。现在,全国各个省市都对本地旅游景点进行大力的海外宣传推介,在宣传策略方法中,新颖的英语节目、英语推介交流活动、旅游节庆和旅游翻译工作都起到了特殊、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英语宣传推介甘肃的人文历史、旅游景观和民俗民风,让英语国家乃至世界了解甘肃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对于当前我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化大省、提高甘肃文化知名度美誉度的工作任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研究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全面的利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来宣传甘肃文化历史、推介甘肃旅游,从而促进华夏文明传承新区的建设,真正提高甘肃的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国的旅游景区从不同的程度展现着各自丰富精彩的旅游文化,但是对甘肃文化缺少了解的海外游客很难凭借简单的视觉欣赏就能完全领略甘肃文化历史的内涵。如何成为旅游强省,原因很多,但主要是软硬件因素。硬件建设随经济发展可以很快改善,而提高软服务质量要慢得多,目前很多英语旅游推介即使能注意到不犯低级错误,也仍未意识到中西宣传推介旅游景点的思维差异,而这将是今后提高旅游宣传质量的关键。英美旅游广告注重感官享受和幸福感,详细介绍活动项目,游客的体会感受被放在最显要的位置;而中式旅游宣传推介多以景色描绘来引人入胜,有时语焉不详,这会使英美游客有些不适应。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媒体效应,如果再能产生国际游客的口碑效应将会极大地改变甘肃旅游国际知名度较弱的现实,特别是能显著地提高甘肃旅游品牌在英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海外旅游者来甘肃旅游的热情和期望值,让世界了解甘肃,让甘肃走向世界。本课题拟以甘肃省面向英语国家旅游推介现状为出发点,以提高甘肃文化知名度、美誉度和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目标为指南,通过结合旅游学、语言学、翻译学等相关知识与甘肃文化对外宣传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我省知名度,打好旅游宣传牌这一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重视研究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真实性,采取实地调查和向相关部门索取相关数据两种手段收集资料,根据对相关材料的分析展开研究。

2)实证分析法:本研究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甘肃省旅游英语宣传材料的研究,归纳出英语景区介绍文本的特点和缺陷。

篇3

根据对影视旅游所做的定义,以下分别从资源和文化的角度,对影视旅游所凸显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电影是高于生活的艺术,通过影视作品,观众往往能从感官和意念上拥有模糊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了解日常生活中无法经历的事和物,亦或者从影像中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作为艺术创作、文化创作和经济运作相结合的成果,影视作品是能使观众产生感情共鸣的文化消费品。因此,由影视所衍生的旅游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特质是无可厚非的。同时,影视旅游资源是具有强烈的可感知性的。影视作品本身所创造和展示的意境是对资源文化内涵的一种烘托和渲染,影视旅游还原了影视作品中相关的自然景色、人造景观、人文古迹等丰富资源,物化的影视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心理上和感官上最直接的感知。《梅兰芳》热映后,有许多海内外的京剧票友专程前往北京游览梅兰芳故居并在什刹海胡同细细品味梅府家宴。除此,泰州梅兰芳纪念馆更是将梅兰芳生前使用过的练功镜、梳妆台等家具进行了原样陈设,为旅游者传递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影视旅游用一种直观的、可感的形式为各类旅游者提供了一项文化之旅。

二、影视旅游文化的概念探究

作为一种文化体验过程,如何将影视旅游的文化功能最大化,使旅游者在参与影视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得以获取最大的文化满足是值得思考的。因此,有必要对影视旅游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影视旅游文化的形成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文化都是人的活动,而且具有实践性。影视文化是狭义文化的类存在,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感知方式。传媒科技的发展使得影视艺术得以被广泛接受和传播。因而,影视文化具有广泛性。同时,影视艺术具有被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层次观众所接受的可能。因而,影视文化具有普及性。影视的最终目的在于使观众在感官上和精神上得到认可和愉悦。因而,影视文化还具有娱心性。从审美到观念,包括影视旅游的出现,影视文化广泛性、普及性和娱心性的特质使影视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旅游使影视旅游文化得以产生和表现。旅游活动中的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介体——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势必会产生文化行为和文化影响。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者的客源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文化和东道文化、在旅游过程中旅游经营者所展示的服务文化等等融合组成旅游文化的内容。因而,旅游文化具有融合性、综合性。同时,由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差异、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接受服务和提供服务的人员差异都使得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多元性。旅游的最终目的是愉悦身心,接受文化和精神享受。因而,旅游文化势必也具有娱心性。王恩涌在其《人文地理学》中认为“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影视文化与旅游文化是具有一定相同特质的文化,这两种文化最终表现为愉悦的心情和满足的精神享受,在相互吸纳、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催生了影视旅游文化的形成。

2.影视旅游文化的涵义

影视旅游是由与影视相关的各类旅游资源所构成的文化体验过程。旅游文化扩充了影视文化的内涵,而影视文化则为影视旅游所服务,可视其为影视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资源,它提升了影视旅游活动的意义,使这一专项旅游为更多人所接受,是旅游文化的实践。因此,影视旅游文化是以影视旅游活动为载体所展现的文化交融和文化整合现象。(图1)影视旅游文化的“源文化”——影视文化、影视旅游资源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影视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化关系是影视旅影视旅游文化具体特质表现为:(1)综合性。影视旅游文化所包含的要素众多,所表现的形式丰富。从影视拍摄地的静态景观到各种影视城的动态演艺节目、各类旅游资源和文化产品无一不体现出影视旅游文化这一整合文化的丰富内涵。(2)广泛性。作为感染力最强的艺术,影视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信息传播方式。影视旅游虽还只是一项新兴的旅游活动,但影视和旅游是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娱乐方式,热爱影视和旅游的人们众多,只要能有具备吸引力的影视旅游资源,人们自然会对影视旅游产生兴趣,影视旅游文化具有被广泛传播的可能。(3)可感知性。文化的概念是宽泛的,但是介于影视旅游资源的感官体验使得影视旅游文化可感可知。从影视作品影像中所抽离出的逼真的旅游资源驱使旅游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文化感受。(4)娱心性。影视旅游是能带给人们精神享受的文化体验之旅,影视旅游文化宣扬和传递影视和旅游的魅力,使旅游者得到文化需求的满足。

三、探究影视旅游文化涵义的启示

篇4

[关键词]文化空间;文化旅游;空间形态;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3-0070-08

1 引言

文化旅游在近一个时期的方兴未艾,源于制度层面和学术层面的双重影响。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这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进入实施阶段;2009年11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09年9月,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把分属不同领域的两个产业相提并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文化旅游创设了浓厚的发展氛围。另一方面,关于旅游学的研究体系和学科建设一直是近些年旅游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经过多个视角的解构和重构之后,旅游学的研究体系渐趋复杂,但其主流仍然是“应用导向”和“热点导向”,旅游经济学一直处在核心的位置。旅游的社会影响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研究处于一种游散状态,旅游文化本体论一直没有得到确立,其影响是文化旅游研究未能与外部的发展氛围保持协同。

空间研究一直是探讨目的地社会关系和人文活动的重要领域,空间形态可以较好地反映文化旅游的要素构成和结构关系。由于“空间”常被视作单一的地理学概念,很容易对文化旅游空间的属性和内涵形成误导,而文化空间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体系。借助于文化空间的研究视角,在对文化旅游研究概况进行系统评述的基础上,建构文化旅游空间形态的分析体系,将有助于厘清文化旅游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本文就此作管窥性探索。

2 文化空间的研究概述

2.1 文化空间的非物质形态

“文化空间”本义是指一个具有文化意义或性质的物理空间、场所、地点。文化空间的形成与特定的历史场景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受到了政府、社会团体、民族精英、普通社区居民和外来旅游者等多元主体的主导,表现出明显的非物质特性。文化空间的非物质特性源于“空间”内涵的复杂性。法国都市理论研究人员列斐伏尔等(Lefebvre,et al.)在“空间理论”阐述中,认为空间是通过人类主体的有意识活动而产生,赋予了“空间”以丰富的哲学意义。显然,空间观念源自人的实践,是事物的关联性、结构性、有序性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方式。文化空间表现的是人类世界的空间维度,本身与时间相对称,即文化空间必须通过时间得以纵向延续和发展。这一时空结构对于“文化”的表现,既是聚集、积淀、传承以前各个阶段城市精神与文化发展的成果,又是在当代特有的“物质条件”与“精神基础”上创造出的文化模式。因此,文化空间是人和文化存在的重要场所,一定文化空间的形成既依赖于当下的文化创造,更需要从时间的演进中获得支持和培育。文化空间与时间的耦合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甚至已发展成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形态的专属概念。1998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5次大会上,“文化空间”被界定为:“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这些视角多从人类学或社会学的角度,诠释了文化空间是对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进行有规律性表达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具备十分鲜明的“生活文化”性质,表现的是特定活动方式和共同文化的形式及氛围,兼具空间性、时间性和文化性的特点。

2.2 文化空间的地理学研究

地理学视角的文化空间是人文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关注的交叉领域,文化区是其主要表现形态。文化区的概念是20世纪初欧美人类学者在地理学者有关文化地理区(cultural geography)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巅峰。美国人类学者博厄斯(Boas)提出了文化区的内涵,认为过去遗存下来的文化特质会展示在当代的空间分布中,透过当代空间所见到的文化特质可以重建一个族群文化的过去历史。吴文藻认为,巴斯堂(Bastian)提出的“地理省区”开了近代“文化区”概念的先河,区别是“地理省区”可由直觉悟到,而“文化区”主要凭着器物标准的分类切身体验得来。其后,学术界将文化研究与地理研究相结合,从地理学角度来分析文化现象,这已经有别于传统的文化研究。人文地理学侧重于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人文地理学视角的文化区,指的是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表现的是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同时也是文化地理学者关注的重要领域,是最能集中体现文化研究的地理特征的内容。20世纪初,美国地理学家索尔(sauer)创立了现代文化地理学,主张地理学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李凡和司徒尚纪认为,城市文化景观是传统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也是文化地理学解读的对象;文化地理学在做出文化空间格局判断时,理论基础多来源于德国哲学家赫德尔(Herder)提倡的文化相对论,进而发展为多元文化论,而多元文化论现已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成熟的理论。文化地理学视域的文化区,也可界定为文化圈或文化地域,是以居住在同一地理区域中不同人群之间相关联的文化特质为基础和前提,是文化时间与空间所共同建构的产物,通过空间分布的文化特质重建文化历史的顺序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

2.3 文化空间的形成与影响研究

关于文化空间特征,周尚意等在研究北京城区文化产业空间分布时,发现了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明显、文化产业内各行业的集聚中心各不相同、文化企业更多地分布在城区北部等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了解释。从空间形态的角度看,文化空间是城市空间架构的高级表现形式,是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维度的体现。陈宇光提出,城市文化空间由传统文化的历史空间、现实文化的多元化实时空间和未来文 化的伸展空间等三维向度构成。张敏等通过对南京文化战略及空间效应的系统研究,指出南京文化战略的实施加剧了城市空间重构,不仅加快城市空间外向拓展,而且通过功能空间置换、特色空间营造和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促使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转化。王承旭从文化需求的角度,将城市文化空间统一划分为基础型、提升型和标志型三类文化空间,并针对人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的策划及场所感的强化,从文化空间的营造角度揭示文化空间的形成机制见图。

3 文化旅游空间研究进展

3.1 文化旅游空间的形成基础

文化是旅游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对文化旅游的价值认知是建构空间关系的前提。贾祥春认为,文化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只有文化介入和沟通的旅游,才能摆脱单纯的旅行活动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当地居民对文化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他们以合作的态度参与文化旅游发展能够有效地保护当地特色文化,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文化”概念比较宽泛,所指各不相同,专家眼中的“文化”往往指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而大众游客偏好的“文化”是指他们能直接感知与观看的文化。将大众旅游中的文化感知与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糅合在一起,将历史文化价值等同于旅游吸引价值,显然偏离文化旅游的主旨。

从旅游消费需求变化的动向上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旅游兴趣已转向于“发现过去”。文化旅游的核心,不仅是独特文化的展示与体验,而且是将某种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其品牌符号附着于已经存在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其他旅游产品上,提高其附加值。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尤其是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存在本质的区分,但基本认为文化旅游是立足于文化资源、满足游客文化需求。文化旅游有两个重要的构成要件,一是强调产品属性,认为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体验、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二是强调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

因此,对文化旅游的基本属性可以从时间维度、形式表现、旅游动机和需求市场四个方面来认识(表1)。文化旅游与区域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和传播过程密切联系,具有民族性、多样性、互动性等基本特征。文化旅游以旅游文化的互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旅游者在不同的文化区内进行各种不同的经历,在感受多元化与异域文化的过程中,所接受的多元刺激与图景将成为个人或其他人旅游动机以及旅游文化传播的动因,这是文化旅游空间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3.2 文化旅游的空间关系研究

目前学术界针对文化旅游空间研究的文献甚少,国外学者多侧重于目的地意境空间与游客总体感知之间的关系研究,且多数都与宾馆食宿、风景和景观特色有关。国内少数学者对此方面有所涉猎。李蕾蕾在比较了旅游地理学和文化研究两个不同视角所建构的两种不同的海滨旅游空间模式后,指出从文化研究角度探讨海滨旅游空间是传统旅游地理学研究视角的重要补充。曹丹和李小波将斯图尔特和沃格特(Stewart&Vogt)的经典旅游空间模式应用到四川省历史文化城镇的旅游开发中,总结出双核市场模式和依托型模式两种新的模式,以及四川旅游在空间结构形成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和解决途径。滕春惠等从文化构成视角将旅游资源解构为物质的文化景观、制度与行为的文化风情和意识的文化艺术三个层面,进而由时空组合而成旅游文化区、旅游文化系、旅游文化丛、旅游文化因子等四个层次。黄泰等研究认为,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精神内核,空间是旅游存在的载体形式,文化、空间与旅游的互动关联系统则是旅游开发与组织调控的基本对象(图3)。翟文燕等采用地域“景观基因”的理念,以古城西安作为研究对象,对西安古城格局、标志性建筑物、传统民居进行分析,揭示了西安文化空间认知结构的特点,即城市建筑文化空间布局深受“风水”文化因子的影响、城市布局中轴对称的特点明显、古城建筑风格的地域文化构成受皇家文化和黄土文化两种景观基因影响等三个方面。

文化遗产和民俗旅游空间是相对集中的研究领域,帕克(Baker)运用“刺激――组织――回应”(SOR)量表建立了一个概念模型,以此来描述诸多元素如何在一个空间环境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马克等(Mark,et a1.)在研究文化遗产旅游吸引物时提出了意境空间的概念,其可以影响游客评价或重游的感受和意象,管理者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实际方法来传递意象、表达态度或帮助唤回现存的积极态度,使其成为营销和促销的工具。王德刚和田芸有针对性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传承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舞台化生存景区旅游模式”和“生活化生存――社区旅游模式”两种空间模式。谢明礼分析了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差异及开发问题,指出“大分散,小集中”,“中心扩散式分布”是典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库瑞和陈锋仪研究指出,民俗文化旅游空间构成的“三要素”是指民俗魅力、民俗环境和民俗气氛,只有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人、物、景三者紧密相连,方可使民俗气氛达到最佳程度。

4 相关研究述评

4.1 文化旅游研究的不足制约了空间关系的探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提升旅游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研究对丰富旅游地理与文化地理的理论内涵,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因而是旅游地理研究的热点课题和重要方向。但目前国内对文化旅游的研究相对不足,基本上还停留在浅层次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属性和类别探讨上,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非常缺乏,经常将文化旅游混同于“旅游文化”。无论是把文化旅游当成一种设计产品的思路的观点,还是将其主张类似于“民俗旅游”的观点都缺乏理论性的定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文化旅游的空间关系研究。

4.2 文化空间的研究范式拓展了文化旅游空间的研究视野

文化空间是旅游空间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已有研究集中于文化空间的“非物质形态”和“地理空间状态”两个层面。“非物质形态”的文化空间已经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表述和界定,而人文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视角的文化空间则更多关注空间结构要素,将族群和社区的文化特质和空间关系作为研究主线。这一研究范式拓展了文化旅游空间的研究视野,但由于两者尚缺乏有机衔接的渠道和机制,旅游事项所体现出的文化空间现象尚未得到科学的诠释。旅游地一般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多元化文化体系,能够承载地域文化特色,如民俗文化、休闲文化、商业文化与艺术文化等,这是文化旅游空间的物质 载体,融“非物质”与“物质”文化于一体。在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依据旅游地的资源特色与地域背景进行审慎的选择,应探讨如何通过“深化”、“扩展”、“移植”等多样化手法形成渐趋完整的文化旅游空间结构。

4.3 研究文化旅游空间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尚未得到重视

针对文化旅游空间的专门性研究很少,将旅游空间结构与地方文化元素进行嫁接,或者将旅游资源及空间分布进行文化解构是两类常见的研究手法。研究视角和内涵的缺乏一方面表现为少量模式化、同质化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文化旅游空间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文化要素作为地区竞争的软实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现实背景存在很大偏差。文化旅游研究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等问题。产品开发和市场形象更能凸显空间的概念,以旅游文化圈为载体的资源体系是文化旅游空间架构和关系优化的基础。旅游地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旅游资源,资源价值的开发既需要科学的转化机制来挖掘和表现文化的精华,以经营旅游业的手段来经营文化,并能全方位地展示和弘扬文化精品,同时,更需要将文化的空间概念和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旅游竞争力。具备丰富文化内涵的地方旅游产业和空间关系,容易使旅游目的地形象更加丰满,这也是旅游地理学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

5 文化旅游空间形态的分析框架及研究启示

从表现形式上看,空间本身是多样的、多元的,可以笼统地概括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种,物理空间指实体所限定的空间存在,具有明确的空间表象或空间载体;而心理空间指人与物之间的心理联系和感性参与。按照此种分类方法,文化旅游表现出三个层面的空间形态:

其一,文化旅游空间的物质维度。物质层是构成文化旅游空间“点”和“线”的单元,既包括业已形成的、客观存在的、依靠历史积淀和人文传承的有待于组合旅游空间的“材料”,并赋予目的地文化旅游提供方以情感和体验的组合,这是创设文化旅游空间的基础素材,是文化旅游空间形态的主要节点,同时还包括公共文化事业的旅游资源群,以及立足于物质形态的区域文化景观。侧重于传播地域文化的文化景观无论是延续传统还是人为造设,其特点都是已经固化的、可以明确感知的、具有很强旅游功能的文化资源,将节点资源有机串联,以“点”成“线”,联动发展。物质维度是文化旅游空间的初级表现形式,是最容易被识别和感知的文化旅游形态,其中尤以物质形态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代表,资源的价值等级、开发条件和营销能力等往往关系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成效。

其二,文化旅游空间的时间维度。时间向度主要从纵向剖面的角度密切文化资源的原始组合与欣赏者的联系,尽管在形态表现上与物质维度有一定的交叉,但时间维度本身是动态的发展阶段。从欣赏的角度考量目的地文化旅游遗产赋存及开发状况,需要从尊重历史、观照现实、惠泽未来的角度,审视文化遗存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目前学界和社会关注较多的是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加大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国务院自1961年起公布了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正在筛选中。自2006年起,文化部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得到公认的文化旅游资源相比,表现时间断面的文化旅游空间,需要给市场一个认知和熟稔的过程,除了兼具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少数资源,众多历史文化资源需要在效益诉求与文化保护两者间处理好关系。当然,资源综合效益的放大需要科学的渠道和机制,将现代展示手段和表现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例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围绕富有地域特色的优势文化元,建设符合现代社会旅游需求的主题性文化产业园和主题公园等,借以呈现或维护时间维度的文化旅游空间。文化旅游的欣赏者对目的地文化遗存的体验与感受往往超越知名景点景区的范围,需要从时间剖面的角度全景展现目的地的文化沿革和独特的文化生态。

其三,文化旅游空间的区域维度。其主要体现在基于地脉、文脉形成的目的地文化意象方面。对意象空间的感知,尤其是应和了心理空间和经验空间的独特文化意象,往往是旅游者出行的重要驱动力。无论是区域性的江南意象、三峡意象等概念,还是古都意象、皇城意象、古村落意象等城市或地区的形象概念,尽管促成意象概念的动因和因素复杂,但文化传承与演化无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旅游地意象的文化区划与文脉整合,旨在搏取和强化区域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处理好各类特色文化元的相互关系,确立特色文化元的最佳组合体系。因而,目的地的文化意象多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排他性,超越了传统的旅游资源的概念范畴,一些无景点式的旅游方式体现的是旅游者个体情感的倾情融入,这种情感交融的旅游体验既促进了主客体文化的交流,也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旅游地的文化空间。此种对文化旅游体验的深层次挖掘,在一种渐变的状态中形成了文化旅游空间形态的立体架构。

围绕文化旅游的三层空间要素,笔者建构了从文化旅游要素系统到文化旅游空间形态的演化路径及结构关系,从物质维度、时间维度到区域维度是一个逐步递进的从属关系,而在资源开发利用、整合路径以及评价指标上同样也表现出了递进结构,最终的效用体现在文化旅游空间是一类特殊的空间形态,经历了从感知性和可达性到功能性和创造性,进而发展至指向性和排他性的演化和提升的过程。

结合上述框架,当前有下述问题值得深入探究:如何将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态来开展专门研究?文化旅游是旅游市场结构优化的产物,还是一直伴随着旅游市场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对文化旅游的价值进行测度?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等级如何划分和评价?在各地日益重视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文化旅游如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整合各类资源,去更好地体现文化旅游对旅游业和地方文化的双重反哺作用?如何实施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空间是否也存在“同构”问题,相同或相似文化资源如何进行区域旅游的协同开发?等等。此类问题具体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旅游的地域特征及旅游文化的价值测度研究、区域旅游发展的文化驱动机制研究、文化旅游空间的管治与协同发展研究等。

6 结语

篇5

(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摘 要]文化是旅游者出游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业的灵魂。面对目前文化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本文在对文化旅游产品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文化旅游产品对旅游目的形象塑造的作用机理。最后,通过《印象·刘三姐》的案例分析,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也对其他旅游目的地提升形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关键词 ]文化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形象《印象·刘三姐》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30.

旅游目的地形象一般认为是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旅游地在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头脑中的总体印象。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任务是要挖掘旅游地的核心资源,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在旅游者心目中形成鲜明独特的印象。而文化旅游产品正是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旅游者的消费方式和特征来看,文化旅游产品应该是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链接线路。这条线路包含了旅游者文化旅游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要素: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蕴涵与主题、文化旅游设施的文化内涵与风格、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文化指向等等。所以文化旅游产品不仅要具备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的功能,还要具备文化艺术内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1 文化旅游产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作用分析

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因子十分复杂,其中旅游者的心理作用机制对整个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消费价值理论,当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时,如果他们认为得到了较高的价值,那么这个旅游地就有较鲜明的形象,亦即形象能从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期望利益中形成。

1.1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增强旅游目的地实用价值属性

实用价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它完成其实用的、功利的或物质的目的的能力结果。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核是文化,但其通过迷人的物质设施、有形的文化景观等表现出来,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实用价值可以让旅游者对目的地有较深的印象,通过这些显著的、物质的属性取得的实用价值又获得了文化的熏陶,让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深化。

1.2文化旅游产品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价值属性

社会价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其与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社会团体相联系的结果。现在旅游产品的竞争上升到旅游地文化的竞争,并且,当今旅游者对追求文化的渴望,决定了文化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炙手可热。这说明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可以让其与社会上的需求接轨,提高社会价值属性。

1.3文化旅游产品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情感价值属性

情感价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其唤醒情感或感情状态的能力的结果。替代物当其与特定的感情或情感相联系或能推动或保全其情感时取得情感价值。文化旅游产品挖掘了旅游目的地特殊的地域文化,向旅游者传达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其中包含的吸引要素和服务要素都足以唤起旅游者心中的共鸣。

1.4文化旅游产品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猎奇价值属性

猎奇价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其唤起新奇、提供新事物及满足求知欲望的能力的结果。替代物通过提供新的或不同的事物的能力取得猎奇价值。文化的内涵是复杂的,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由该地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并且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着,如文化旅游产品就通过开发旅游目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当地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等,这些可以激起旅游者对异文化的好奇,满足他们对异文化的求知心理。

1.5文化旅游产品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附加价值属性

附加价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选择者所面对的特定的情景或背景作用的结果。替代物在能提高它们的实用或社会价值的先前自然或社会可能性的展现中取得附加价值。在前面提到的文化旅游产品中的特殊的服务属性可以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到超值的享受。在旅游过程中设施的文化内涵和风格、文化服务与管理的文化指向可以让旅游者感受到其中附加价值,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印象具有加分作用。

2 《印象·刘三姐》对桂林形象的影响及启示

面对文化旅游市场的蓬勃兴起,我国各地也推出不同形式的文化旅游产品,其中广西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这一文化旅游产品创意得到了成功的运作,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推进了桂林旅游形象的传播,成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一个典范。

2.1《印象·刘三姐》对桂林形象的影响

第一,《印象·刘三姐》借刘三姐这一人们心目中的经典,让观众徜徉于自身的美好回忆当中。它借着观众们心目中对刘三姐的美好印象,加强演出本身的感染力,既能引起年长观众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又能引发年轻观众们对曾经经典的向往。所以说,《印象·刘三姐》已不单单是一场单纯的演出,已逐步发展成为了桂林旅游的另一个招牌景点。

第二,桂林一向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闻名于世,给人们带来的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但如今人们对旅游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为了获得单纯视觉上的享受,更希望挖掘到更为深层次的内容,比如精神层面上文化的冲击,最终追求心灵上的愉悦。而《印象·刘三姐》让游客走进山水,将桂林的文化内涵深入到游客心中,真正为文化的本质所感染,那么在游客心目中桂林的旅游形象就不单单是山水了,而是桂林所包涵着的文化魅力。

通过以上文化旅游产品对旅游目的地各种价值属性的影响分析,我们了解到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合理设计开发,可以增强旅游者心目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生成,加深对旅游目的地印象,并为重游提供了可能。

2.2启 示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产品蓄势待发,但在开发过程中切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目的地形象的提升而肆意开发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否则物极必反。因此,为了达到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的作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更应注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因为目的地形象在相对可变性下更具有稳定性,特别是通过开发文化旅游提升了形象的旅游目的地,内涵更丰富而具有长久不变的特点。所以,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时应把握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度,合理地对目的地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保证文化旅游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注意创意的提升。因为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是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这说明文化旅游追求的就是创意,即创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这样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特殊文化需求,让创意的文化增强其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感知。

(3)文化旅游产品还应注重社区的参与。Murphy(1985)认为 “地方的友好,居民的文化、生活方式等都属于旅游产品的成分”,因此,强调社区参与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内容,社区参与的意义就在于塑造旅游氛围的真实性,减少旅游与社区之间的矛盾。而且,只有社区积极参与,才能够让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具有整体性,真实性。

总而言之,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旅游目的地应着力寻求该地文化旅游产品与其形象提升的内在的契合关系,深层次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设计文化旅游产品,从而实现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参考资料:

[1]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以桂林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篇6

近年故宫博物馆花式卖萌系列的文创产品引起了惊人的销售热潮,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设计做出了新思考。在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注重体验的趋势下,本文欲从“体验”的视角审视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在产品的体验设计、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等理论研究基础上,探索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新模式――体验设计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以期为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提供更系统有效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体验设计 文创产品 设计与开发

21世纪,整个社会迎来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物质需求升级为情感诉求和精神诉求,因此提升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体验价值成为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体验经济刺激了体验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基于体验的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将迎来新契机。

1.绪论

1.1论题来源

伴随着各大文博创意体验园、旅游文化体验产业的兴起,体验经济迎来文化体验产业的发展热潮,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趋势。近两年,印有清朝康熙皇帝真迹复制品的“朕知道了”纸胶带等一系列文创萌物引发市场热潮,这些现象引发了我们思考当今社会的“消费文化”,一件消费品可区分为实用功能类和无用功能类,一件物品也可以同时属于两类。文化产品除了充分认识文化内涵(无实际功能)表达外,应该合理地添加相应的实际功能,才能让消费者在充分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知文化。当今的产品创新设计经历了从追随功能――追随形式――形式追随情感――追随体验的演变过程,基于大众越来越注重产品体验的生活习惯,将体验设计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重视体验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载体)中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1.2论题创新点

理论切入点:分别对文化层级、用户体验层级进行理论研究,发现映射关系。

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从层面的角度来看,可包括物质文化层面、社群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三个层面。用户体验层级理论主要来源于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级,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需求组成的层级刚好符合人们从本能层面(感觉需求)-行为层面(交互需求)-情感层面(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与情节、品牌、用户追求的个性)的一个发展规律。

如图表1所示,将两大理论层级对比,不难发现文化层级、用户体验层级存在某种――对应的关系。所以,下文主要围绕多层级体验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的应用。

2.体验”视角下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

体验设计是主张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并以用户体验为设计目标,坚持用户为中心的一种行为方式设计。文创产品的体验设计强调文创产品在设计开发的各个阶段均考虑用户的体验,更重要的是用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方法将文化内容创意的表达体现在产品上,这样才能创造出让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文创产品,并享受产品背后的文化精神内涵。

2.1概念生成阶段:文创产品的文化-文化载体-用户的定位分析

人-产品-文化,这三个主体诠释了人体验文化的过程。人是复杂的群体,产品种类繁多,文化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只有准确定位这三个主体,文创产品才能准确、高效地将文化传达给用户。

文化的定位前提是建立在对文化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涉及文化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社会背景等。文化的定位决定文创产品要表现的文化,是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文化载体即物品,指的是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形象所要融入的物品形态,一般包括收藏礼品、文化用品、玩具等。文创产品的受众即消费群体,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对同一种文化的理解不同,从而对文化消费的偏好也不一样。

2.2产品设计阶段:文创产品的本体体验元素分析

人与文创产品本体产生体验实际上就是人(用户)与文创产品的形态、功能、色彩、材质、纹理等元素发生关系,从而产生丰富的体验。形态与色彩会给人视觉的第一冲击感,功能给人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操作体验,材质与纹理给人更多的是触觉上的体验。这些元素形成的感官体验结合用户所拥有的丰富生活经验、不同生活方式一定会形成深层次的心理感受和文化感知。如图1从左到右所示,①陶瓷+木材材质组合,②飞利浦的自然唤醒灯将光、声音应用到产品表达,③汉堡包的味觉、嗅觉冲击感,均体现文创产品中五感官元素的应用。

2.3文创产品商品化阶段:文化创意的品牌体验

品牌体验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强势的品牌标签会让人产生丰富的品牌联想和个性化的优越感。文化创意形成品牌效应,需要定位明确、个性化、系列化的产品输出。日本著名文化创意品牌――无印良品,从品牌自身的定位、输出的产品、产品展示等都是一个完整的品牌文化体验。

3.体验设计在文创产品中的具体应用

3.1文创产品的体验层级分析及设计方法

根据用户的体验需求层级可分为本能层、行为层、情感反思层,文创产品同样可以通过这几个体验层级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传承文化。

3.1.1文创产品本能层级的体验设计

本能层次的体验设计原理源于人类本能,即由于人的生活经验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下意识的反映,存在于意识和思维形成前。人类对外界的本能感知主要来源于产品的形态、色彩、表面纹理及质感等,这个层级是实体物质层,是有形的、直观可触的。

基于文创产品的本能层级主要是注重文化的物质特色表达,可用具象转化的方法将传统文物的造型、装饰纹样等直接通过工艺和技术表现在现代产品上。这类文创产品比较适合博物馆文物、旅游观光纪念品等。

3.1.2文创产品行为层级的体验设计

行为层级的体验设计主要是源于人的生活方式、人使用产品的方式、中间过程等,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功能性、易用性、完全性等。在文化中,对应的仪式风俗层面,比如民族祭典行为、行为等。例如,2008年红点奖作品“上上签”就是将生活用品――牙签结合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用符合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产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赋予产品行为层级的新体验。

3.1.3文创产品情感反思层级的体验设计

情感反思层又称精神层、心理层,它是在人看到产品第一印象和产生使用感受后而产生的―种使用感受的反思、产品价值的衡量,对应产品的意识形态层面。对文创产品而言,反思层可包括产品的故事性、产品情感、产品文化特质,注重产品的内部意涵和文化意义等。这类产品主要通过故事情境法、比喻的手法通过产品传递文化内涵。如图3无印良品CD机。

3.2文创产品的体验设计原则

3.2.1强化产品文化主题,提高文化识别度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明确主题即明确定位文化概念、文化载体以及文创产品的受众,在此基础上展开设计,从而在产品上准确、有效地传达文化内涵。后期可以展开系列化家族产品设计,用不同形态表达统一的文化理念,如今年文创热潮中的故宫娃娃系列就是用不同的元素、相同的材质和手法表达、强化故宫这一主题文化。当然,在产品的后期展示过程中将购物环境打造与产品文化一致的主题,从而增强了产品文化的整体体验感。

3.2.2多感官参与唤起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是人们生活方式、精神观念的积累,存在内心深处。产品信息是感官先感知,形成最初感觉,接着在使用产品、与产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某种认知行为,最后基于认知行为的情绪反馈便是用户对产品的主观认知即情感了。从宏观角度讲,多感参与能激发人深层次的心理体验,长期积累便是一种文化印象及文化记忆了。多感官体验是最有效、最直接刺激用户产生美的兴奋感,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2.3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文化交融体验

信息全球化促进了全世界的文化交流,只有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差异,认真分析东西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文化差异矛盾,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交融目标。中国文创产品要打造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片,同时彰显本土个性文化,可以在设计方法上借鉴国际化的设计风格和现代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