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安全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诊护理安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输液室;护士
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病人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量大,病人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安全。本文分析了急诊输液室存在护理安全隐患,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确保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和人们就医观念的改变,来急诊治疗的输液患者越来越,他们在输液治疗期间,急切盼望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救治,渴望了解疾病的转归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限度的减轻病痛,早日康复。就需要输液室护士除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及时准确的完成治疗任务外,熟练掌握和不断新常见各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指导患者,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急诊输液室护士每天要接待疾病各异、轻重不一、患病时间长短不同、对病情和健康方面有各种需求的不同患者,所以要求输液室护士要掌握内、外、妇、儿等多科健康方面的知识,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洞察患者的需要,有主动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能够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健康问题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和更新自身的理论水平,才能在强化服务意识的同时,了解患者的所患、所忧、所需、所求,才能针对不同的情况解答患者疾病中存在的健康问题,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健康习惯,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把握时机、掌握技巧、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前提,由于输液室24h全天开放,病人流动性大,重病人多,患病种类多,陪伴、探视者多,很难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健康教育。但是这些患者和家属又有迫切接受健康教育的愿望,所以输液室护士应结合体特点,一边为患者治疗,一边不失时机的为其进行健康教育。
输液室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必须掌握娴熟技能,不仅能准确及时完成治疗任务,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而且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度,更有利于健康教育的进行。因为这时护士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提议,患者及其家属都容易接受,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是以护患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作为主导方面,护士必须学会并掌握相应的技巧。要了解最急于解决的健康问题,最好有的放矢进行健康教育。
输液室护士要学会针对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理解力灵活掌握宣教次,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出现的健康问题给予指导。对文化层次较低、疾病知识了解较少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多采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对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患者,宣教时语言应亲切、简明厄要、反复多次,对听力下降的患者要大声而不失和谐,使患者觉得医护人员可亲、可信,自觉遵守宣传。
合理利用输液室环境,创造良好健康教育氛围
篇2
急救护理的着眼点应视安全第一优先科室安全文化可以理解为将安全第一优先整合到每一个单元,注入到每一项操作规范之中,并付诸于每天的工作实践中。安全文化将文化的所有内涵向以安全为目的的方向推进,构成全科的统一行为。急诊科早期救治工作的特点是病因尚未明确,抢救时多以一种重症危象为首发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迅速,因此抢救患者死亡危险性高。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对重危患者能够做到快速评估病情,果断决策,因人因时因病不同,分秒必争地抢救患者生命。越是如此越应视护理安全为护理工作的命脉,一切抢救工作如果没有安全保障,即为100×0=0。急诊工作随机性、时限性强,急诊抢救患者就诊有一定的逆时间性。晚间小夜班往往是就诊高峰,急诊护士尤其抢救室护士一定在认真工作的同时,注意护理安全。既要在有效时间内进行繁重、紧张的抢救工作和技术操作,又要承担护理工作责任。我们在急诊护理技术上视安全为先,提出细致严谨,求实慎独。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尤其是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上。用熟练准确的操作和急诊抢救技能,尽力挽救患者的生命。时刻将安全摆在首位,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抢救风险,保证护理安全,增强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强化内涵建设,实行科学管理科室安全管理实行科学化管理,管理手段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必须强化内涵建设,坚持科学管理。科室为危重症抢救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核心制度,如抢救制度、查对制度、转送危重症制度、抢救物品管理制度等,要求科室护士严格遵守,并随着工作中发生的问题随时修订以持续改进。规章制度带有强制性,是提高各级人员事业心、责任心,增强团队凝聚力,预防各种事故、差错、矛盾发生的保障。制度建设内涵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和稳定性,是护理抢救工作的安全设计。科室团队组成安全质量控制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护理工作进行评价,教育全体护士既要遵守制度,更要尊重制度。我们通过制度来规范抢救工作,也通过制度文化保障全体护士对制度的自觉遵守,以双重作用来保证制度的执行力。
强化管理功能,实施系统管理急诊抢救是多人协作的群体劳动,科室医护之间、护护之间、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与交流互动是护理安全文化的重要环节,这种良性互动交流应该是经常的、自觉的、坦率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帮助的。急诊抢救中高风险服务还有着许多不确定性。如单位时间内来多个抢救患者造成急诊环境拥堵,使抢救资源严重缺乏带来的安全隐患;成批伤员造成的患者身份识别困难等。需要当班护士对各个环节的协调性、各项制度的统一性、抢救安排的科学性、抢救过程的严肃性做到系统实施,才可取得安全管理的主动权。如患者身份识别我们采取至少两种以上方式进行核对;对昏迷患者、有沟通障碍的患者及老人、小孩均由陪伴家属参与核对等。其他方面如患者防跌倒的醒目标识、各种管道的清晰标记、复苏设施及药品的完好与便利、急救技术的灵活应用、紧急及意外事件的处理能力、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医院感染的预防等每个环节均有系统的制度流程及防范措施。从环境设施的规范及完备、护理技能、问题的妥善处理和解决,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从而保证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安全。
强化责任意识,实施量化管理急诊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急救物品的管理,抢救速度再快,操作技能再高,但抢救物品发生故障,不能形成抢救功能,这种高技能和快速就是无效的。而急诊科又是半开放的医疗场所,每天行行各类人群都有,物品的管理尤为重要,尤其是抢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管理,在平时工作中要保证做到急救物品管理的“一专”、“四定”。即专人保管,定数、定位、定卡片、定期检查。我们除设一名富有责任心和有专业能力的器械护士专人管理抢救物品外,在物品管理制度上主要的措施有:(1)健全各类登记本,建立药品登记本、抢救车登记本、贵重药品物品登记本、毒麻药品登记本及各类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和维修登记本,并认真登记。每月科室指定一人协助器械护士共同检查急救药品物品,并及时更换,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2)班班核对,每班护士认真交接班,贵重物品药品共同检查并签字,急救器械有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尽快修理。(3)随时检查,每周二护士长抽查,急救车内药品及用物完好率应在100%。(4)及时补充,抢救后药品及时补充,抢救器械用后及时清理、消毒清洁整理,并做好下次使用准备。抢救物品完整的应急管理状态,应是一应俱全﹑百分之百有效的物品,是放置位置固定、不易在紧急抢救中发生使用错误的物品;最主要的是用在患者身上立即能够迅速形成抢救功能的物品[3]。只有在管理中层层把关,才能确实保证抢救物品时刻处于完好的应急状态。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我们在抢救物品管理中,不断优化物品管理,做好物品的明示,使标识清晰,每月在科护理总结会里分析物品管理中的漏洞,不断持续质量改进
篇3
【关键词】急诊输液室;患儿;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30-02
引言:在实施整个护理的过程中,病人没有发生法定和法律规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机体结构、功能或心理上的缺陷、伤害或死亡,称为安全护理。[1]在急诊输液室中,给药方法在最常见的,是治疗患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门诊病人多,就会造成护士的工作压力增大,容易出现护理上的问题,对此,我科室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的输液室负责全院门诊输液,但在14岁以下患儿的急诊抢救和治疗门诊输液量占90%以上。从中选取急诊输液室从2012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急诊输液患儿中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之前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归纳总结平时护理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制定相关的措施。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安全护理措施
2.1 实行皮试签名制度
为了防止患儿未做皮试而出现过敏反应,应规范皮试工作制度,实行皮试签名制度。由于上午输液的患儿比较多,因此,可以设置一名专门的皮试护士负责皮试工作。由注射室护士专门负责皮试工作,对每位输液的患儿,皮试护士都要对其进行初筛,根据医生开具的皮试要求执行医嘱进行皮试,对于应做皮试而没有开具皮试说明的,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申请补开皮试。[2]当皮试护士作完皮试后,应根据相关的要求在注射单上填写实验结果,并用签名来落实责任。同时两人观察结果。
2.2 构建安全操作环境
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噪音会刺激到人的神经系统,使人产生抑制的心理,如果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就会严重危害到人的听觉器官,甚至造成损 坏听力。[3]由于在急诊科输液室中,有家长的斥责声、孩子的哭闹声,陪人的嘈杂声,这样的喧闹环境会影响护士的心情,会容易出现差错事故。因此,应为急诊输液室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允许可以设置专门的输液操作室,并设有操作台和治疗车,安装柜式空调,并规定在静脉操作室内一次只能进两名患儿,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就为护士操作提供了安全保障,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2.3 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工作
在输液的流程中,应防止输液反应发生。输液反应就是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用药不当或者进行不规范的操作,环境不清洁等而导致。因此,应严格要求护士在配药、穿刺等环节中严格按照规范来操作。护士在进行输液和配药时,应遵循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的原则,对操作的过程要规范。这包括有效的手部清洁与消毒、治疗台的清洁以及患儿穿刺部分皮肤的消毒等。[4]另外,还应每日对治疗室进行清洁和消毒,注意输液室的空气流通,对输液床、输液椅应每日消毒,为患儿准备一次性隔离单。每月对物品、空气质量进行监督。
2.4 加强人员管理和护理安全防范教育工作
针对输液的高峰期,在护士人员的安排上非常重要,因此,护士长在排班上应以弹性动态调整为原则,以满足患儿的护理为中心。护士长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各个班次和各个时间段的输液的工作量做好统计,在护士人员的调整上,应防止病人多和排队所 造成的忙乱现象,避免护士工作疲劳而导致工作注意力分散引起护理缺陷。[5]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请求护理部要求增援。对于护理差错高发人群的护理安全,应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并进行考核。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采用t检验组间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结果
5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进行安全护理后的实验组的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而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医嘱缺陷、药品问题、药液外渗、穿刺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但是通过安全护理,就能够有效的减少这些安全隐患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另外,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提高,各种新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速,再加上小儿输液难度大,而患儿家长的要求高,就导致了小儿急诊输液室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通过本文提出的一些安全护理措施,提高了护士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提升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康秀芹.门诊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J].临床误诊误治.2010,12(01),156-157
[2] 王昕,刘迅,董健.儿童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5(17),235-236
[3] 闻亚军,王娟,梅云霞,王晓凤.儿童输液室潜在安全隐患的分析[J].江苏医药.2010,8(21),102-103
篇4
关键词:急诊室;护理工作;质量管理
1 急诊室内存在的护理风险
1.1常见的高危因素
1.1.1高危人群 根据有关统计显示,护理缺陷大部分由低年资护士引起,比重为91%。和其它科室相比,急诊科的工作更加繁忙、紧张,很多护士均不愿在急诊科久待,因此,急诊科内多数为新进护士或低年资护士。这些护士由于工作经验较少,业务能力及应急能力也较低。
1.1.2高危环节 在开展急诊工作时,以下环节最易出现管理漏洞:患者流动管理、交接班环节、医护合作环节、护理记录环节、医疗报告等。
1.1.3高危时段 通常医院的工作高峰时段集中在上午9~11点,下午18~23点。在高峰时段,患者较多,护理人手不足,因此,此时的护理质量比较薄弱,难以满足所有患者的要求。
1.2制度落实不到位 尽管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但不少规章制度却未严格执行,导致工作中常常出现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问题。另外,对"三查七对"制度也未认真落实,时而出现打错针、输错液体等问题,也不重视巡视工作,导致不能及时处理一些护理问题。
1.3急救仪器管理不到位 急诊科工作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不强,不重视对急救仪器的管理。交接班环节不严,出现未备齐相关药品与器材,仪器损坏后未及时维修等问题。
1.4不能正确处理危重患者 在处理急、危、重患者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不能准确评估,无法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导致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不能根据病情变化而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
1.5护理记录方面 护理人员的文书水平较低,在记录护理信息时,毫无条理、主次不分,导致护理记录不全面、不准确,未能体现出护理的重点内容,也不能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具体的疗效。
2 加强急诊科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岗前安全培训,提高服务意识与法律意识 急诊科应结合科室特点,制定培训考核制度,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共同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如《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护理差错制定标准及处理方法》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1]。由护士长于每月末组织科室安全质量会议,选取典型实例或反面事例进行讲解,以强化全体护士的安全责任意识,从而起到举一反三、警示教育的效果。此外,还可在早会时间宣传一些法律法规,从而让科室护士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患者与自身的利益。
2.2加强细节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2.2.1重视对年轻护士的业务技能培训 年轻护士由于工作经验少,业务知识掌握不全面,导致护理水平也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应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在业务方面的领军作用,由她们负责对年轻护士的指导培训工作,让年轻护士的业务能力能得到提升。一方面能调动年轻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能向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学习,便能有效提高整体科室的护理水平。作为一名合格的急诊护士,必须要熟练掌握急诊业务知识。因此,在培训过程中着重加强相关急救技能的培训。同时,还要学会熟练应用各种急诊设备,如除颤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吸痰机等[2]。
2.2.2增强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 在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应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告知交接护士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输液过程中,应认真核对有关信息是否正确,避免出现注射差错,并把好三关:用药关、查对关、输液关。另外,为输液患者制作巡视卡,为重症患者制作交接班卡,进一步加强细节护理,让患者信任我们,增强安全感。导诊护士要注重自身业务技能的提高,并增强责任感,从而能准确、及时地估计患者的病情程度。导诊护士必须增强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面对问题,保持沉着、冷静,耐心周到地为患者服务,使他们能尽快得到救治。
2.2.3加强护理监控,形成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 急诊科应成立专门的安全质量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责任务护士、护士、责任组长为成员,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监督。对急诊室护理工作进行每周、每月、每季度的检查,从而把牢安全质量关,确保及时查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进一步强化科室人员的"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3]。另外,小组成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定期开展关于急救工作的模拟演练。对于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护理问题,护士应及时向上级报告,确保及早查出安全风险。
2.2.4实施弹性排班制,保证护理质量 急诊科的工作任务重,强度大,并带有明显的季节性与时间性。通常春秋两季的就诊人员较多,每天晚上的17~23点也是患者的高峰期。根据这一特点,应采取弹性排班工作制,在就诊高峰时段安排更多护士参与。可实施双班制排班,以确保患者就诊时有充足的护理人员,从而使抢救更及时、到位。节假日也应科学分配护理人员。
2.2.5准备足够的科室物资,并积极和患者交流 急诊工作的明显特征就是快,争分夺秒地救治患者。因此,要准备好各种急救物品、药品、器械,并保证器械能正常运行。对物资管理可实行责任制,让大家分工协管。对待患者,急诊护士首先要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切忌手忙脚乱。同时,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交流,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
3 讨论
医疗安全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医院急救工作的主要阵地,急诊室必须注重对护理安全质量的管控,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护理安全; 急诊输液室; 措施
[中图分类号] R826.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因此,保证输液室的患者护理安全至关重要。输液室护士每天要接待大量各类输液患者,面对各专科、各病种、各种文化层次、各种性格、各种就诊经历及各种经济状况的患者,工作面临很大难度[1]。我院急诊输液室对2010年3月-2011年2月对出现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2月,我院急诊输液室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8起,主要包括未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4例,占50%;业务水平低2例,占25%;医院其他环节出现的问题2例,占25%。
2 急诊输液室不良事件发生的常见原因
2.1 未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 有个别护士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组患者中有1例是接错瓶,1例是打错针,1例是液体不对,1例是未打完针就拨掉。
2.2 业务水平低 我科护理队伍较年轻,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本组患者中有1例打针时损伤患者的神经,引起患者的手麻木不适;1例化疗药物外渗。
2.3 医院其他环节出现的问题 年轻护士较多,有1例药房发错药未核对出来;1例医生开的处方错误护士照样执行。
3 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3.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开展护士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教育,规范护理行为,并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使其真正意识到医疗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行业,对工作必须高度负责,才能有效避免或降低事故的发生。
3.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学习 “十个护理核心制度”,强调双核对制度的执行,护士长严格督促检查把关,督促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实施情况,真正落到实处。另外,据报道,有58.9%的护理差错是由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引起[2]。为此,我科把“三查七对制度”挂在治疗室醒目的地方,使执行操作的护士随时看见,从而小心办事,按章办事,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对实习护士、低年资护士、轮科人员加强核心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作为用药安全管理重点,从而减少或杜绝因用药环节发生的差错事故[3]。
3.3 弹性排班,合理安排人力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是防范差错的关键。针对我科新护士较多的情况,采用高低年资组合排班。另外,护士长根据输液高峰时间弹性排班,而且每班有一名护理组长把关,减轻了低年资护士对疑难技术的心理压力。
3.4 制定合理化流程 我们对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首先申请一台电脑及打印机专门打印输液卡及输液瓶签,避免护士转抄医嘱的错误;对于需要做皮试的患者优先安排,取药回来后不用再排队即可以输液,避免患者等候时间过长引致的不满;对于急诊患者做到随到随时执行各项治疗。
3.5 提高护士的综合技术水平 周一至周五医护晨会交班完后护士留下,利用10-15min对上班护士进行每日一题学习,每日一题的学习内容以急诊急救及药物相关知识为主,目的是加强专业理论的继续学习。要求化疗的患者一律使用留置针,避免药物外渗。管理者为护士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在人员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安排人员到ICU、心电图室学习。
4 结果 经过近一年来的护理安全管理,我院急诊输液室的病人满意度由89%提升到95%,近半年来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5 讨论 安全是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程序和社会治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包括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弹性排班,合理安排人力、制定合理化流程、提高护士的综合技术水平五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任国英,方云等.护患沟通流程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15):52.
篇6
关键词:安全文化;急诊用药;护理
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为急危重症患者,患者救治过程中,用药安全十分重要,护理人员作为患者用药的执行人员,如果给予患者药物时自身的安全意识比较差,较易引发用药护理差错事件,影响患者救治的效果。本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起在用药护理中应用安全文化,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12月(未应用安全文化)收治的患者150例,男80例,女70例;年龄16~78岁,平均(56.8±3.4)岁;疾病类型:食物中毒57例,头部外伤23例,创伤性休克17例,急性胰腺炎33例,纵膈囊肿12例,脑干损伤8例。另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12月(已应用安全文化)收治的患者150例,男76例,女74例;年龄18~79岁,平均(57.3±3.2)岁;疾病类型:食物中毒51例,头部外伤25例,创伤性休克18例,急性胰腺炎30例,纵膈囊肿15例,脑干损伤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急诊用药护理未应用安全文化之前,采取常规用药安全管理模式,包含管理给药剂量,检查药物名称准确性等。应用安全文化之后,用药安全管理方法如下:
1.2.1培训护理人员:结合急诊科患者用药的特点,制定用药安全培训计划,组织整个科室的护理人员参与到培训中,促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促使其形成安全用药意识。在科室中宣传“第一次即做对事情的”护理理念,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督促及自觉的保证用药安全。
1.2.2建立安全用药干预机制:①预警机制:护理人员管理急诊科药物时,采用分类管理的方法,比如专柜存放常用的急救药物,毒麻药物、贵重药物存放柜管理时应加锁,避免护理人员慌忙中拿错药物,对于易混淆的药物,分开摆放,并采用显眼的标识标记,预防用错药物;护理人员执行医嘱时,如医嘱中存在特殊的用药要求,比如静脉滴注药物的速度要求,应利用红色笔标记出来,避免执行医嘱时发生错误或遗漏,保证医嘱执行的准确性〔1〕。②护理不良事件自愿上报机制:所发生的用药护理差错对患者影响非常小时,可采用自愿上报的原则,鼓励护理人员自觉的发现用药差错,并积极的改正,由护士长设置专门的安全护士,核实科室中发生的用药差错事件,每月定期进行总结,分析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的原因,持续的改进用药护理质量,保证用药安全。③用药安全分享机制:对于用药过程中发生的差错事件,选取典型案例,在科室护理部会议上组织所有的护理人员参与讨论,促使护理人员形成预防的意识。
1.2.3营造奖惩结合的安全文化:每月定期检查急诊科用药护理质量,统计用药差错事件、患者投诉事件、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赋予每项相应的评分,经过加减之后,形成每名护理人员当月的用药护理质量考核分数,依据分数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以此来激发护理人员主动提高用药护理质量的积极性〔2〕。
1.2.4形成多方参与的安全文化:急诊用药过程中,涉及的参与人员比较多,包含医生、药房护士、临床护士、患者等,除了临床护士外,应鼓励其他各方参与到用药安全监督与管理中,比如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写医嘱时,要对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方法等再三明确,确保无误后再下达医嘱,药房配药时,应先对医嘱中的药物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在配药过程中密切注意,防止发错药物,护理人员在药房中领到药物后,应再进行复核,发现药物发错时,立即与药房进行沟通。
1.3观察指标
观察应用前、应用后急诊科用药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由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应用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应用前后用药堵差错事件发生情况
急诊用药护理中未应用安全文化前,150例患者中,发生用药堵差错事件8例,发生率5.3%,其中,给药剂量不足3例,给药时间错误2例,给药方式错误1例;应用后,150例患者中,发生用药堵差错事件1例,发生率0.7%,为给药剂量不足。
2.2应用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急诊用药护理中应用安全文化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院急诊每天收治的患者数量中,病种复杂,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在患者救治的过程中,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用药作为急诊患者救治时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的用药安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用药安全与否。在传统的急诊用药护理中,由于并未充分的重视护理人员用药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用药安全文化的构建,用药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比较高,降低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医患纠纷的发生风险〔3〕。急诊用药护理中应用安全文化之后,以培训的方式培养护理人员的用药安全意识,并改变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促使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护理时自觉注意用药安全〔4〕。为了促进安全文化的落实,急诊科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构建了与科室相适应的安全机制,比如预警机制,通过相应的管理促使,提前预防用药差错事件,而且预防措施延伸到各个相关的环节中,有效的避免了和给药剂量、方式、时机错误等差错事件,保证了用药安全,同时,建立了用药差错事件自愿上报系统,对于用药差错事件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小时,鼓励护理人员自愿上报,且不会给予护理人员处罚,促使护理人员有效的发现用药护理中的错误,并主动改正,避免相同或类似差错事件的再次发生〔5〕。此外,在急诊科中还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不仅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而且医生、药房及患者的安全意识也明显提高,从整个用药环节上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在本研究中,急诊用药护理中在应用安全文化之后,用药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这说明,急诊用药护理中应用安全文化后,可提高用药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投诉事件及医患纠纷发生率。综上所述,急诊用药护理中应用安全文化后,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用药安全意识,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的护理质量,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减少用药差错事件,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提升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更加满意护理人员的用药护理操作,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的风险,可在急诊用药护理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叶诚栋 单位:福建省立医院
参考文献:
〔1〕穆爱兰,张秋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加强急诊科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81-183.
〔2〕马轶群,周海萍,戴素萍,等.SHEL模式在患者急诊静脉用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0):117-118.
〔3〕陈昌群.安全文化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3):2-3.
篇7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
一、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①一些年轻护士存在应急能力低、法律知识缺乏、护理安全意识不强、工作经验不足、护理规章制度掌握不牢固等现象。②导诊护士缺乏专业训练,护理经验积累不足,导诊不准确,工作时出现麻痹松懈。在运送患者入科途中,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够仔细,患者病痛折磨和家属的心情焦急,易发生护患关系冲突等现象。③护士责任心不够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由于输液室患者周转快,擅自调换座位,而护士未认真查对,易导致打错针、接错液体或液体漏输;不注意巡视病人,未及时发现液体外渗、输液反应等现象。④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不扎实,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差,抢救技术不熟练,急救药品使用不及时,病情观察不仔细;医生不在场时,护士没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护理人员态度不好给患者造成心理伤害。⑤抢救仪器未及时检修而发生故障,如吸引器吸引无力、洗胃机进水故障、监护仪显示故障等。⑥由于工作忙、护士少,常常易忽略对留院观察患者的病情观察,存在护理记录不认真或漏记、错记、记录不及时等现象。
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2.1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加强急诊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掌握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危重患者抢救技术及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苦练基本功,定期进行理论操作、应急能力的考核。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的规范、法宝,是行动的指南。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使每位护士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2加强导诊人员的严格管理及相应的专业培训,提高导诊护士的责任感,使其具备较强的急诊意识,对就诊患者按轻、缓、急、重预检分诊,对危重患者先护送入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做紧急处理,协助诊室的医护人员搬运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每位导诊人员应做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热情服务,主动迎接患者,沉着冷静,迅速做出正确判断,保证患者快速有效的救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讲究语言艺术,搞好护患沟通,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2.3加强学习,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输液工作中,认真填写输液卡和输液记录单,密切观察输液患者的病情变化,多巡视,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带领护士认真学习输液反应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措施等。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诵一遍,并保留空的药液安瓿,抢救结束后核对补记。
2.4加强急诊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急救技术水平,患者到达科室后积极组织护理人员抢救,制定完善的护理抢救计划,逐条落实。健全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使护士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有章可循。常年不懈地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中毒抢救、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监护、留置针穿刺、复合伤处理等专科技术的培训和考核。
2.5认真做好抢救仪器设备的交接与管理工作,确保急救仪器设备的完好率达100%。各种急救药品、物品、设备到位,时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抢救仪器设备的管理,要做到责任到人。
2.6对留院观察患者要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察其病情,及时准确地做好各种护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忙而不乱。:
三、体会
3.1安全管理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不安全护理不仅给医院的形象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篇8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 安全管理
1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①一些年轻护士存在应急能力低、法律知识缺乏、护理安全意识不强、工作经验不足、护理规章制度掌握不牢固等现象。②导诊护士缺乏专业训练,护理经验积累不足,导诊不准确,工作时出现麻痹松懈。在运送患者入科途中,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够仔细,患者病痛折磨和家属的心情焦急,易发生护患关系冲突等现象。③护士责任心不够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由于输液室患者周转快,擅自调换座位,而护士未认真查对,易导致打错针、接错液体或液体漏输;不注意巡视病人,未及时发现液体外渗、输液反应等现象。④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不扎实,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差,抢救技术不熟练,急救药品使用不及时,病情观察不仔细;医生不在场时,护士没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护理人员态度不好给患者造成心理伤害。⑤抢救仪器未及时检修而发生故障,如吸引器吸引无力、洗胃机进水故障、监护仪显示故障等。⑥由于工作忙、护士少,常常易忽略对留院观察患者的病情观察,存在护理记录不认真或漏记、错记、记录不及时等现象。
2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加强急诊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掌握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危重患者抢救技术及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苦练基本功,定期进行理论操作、应急能力的考核。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的规范、法宝,是行动的指南。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使每位护士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2 加强导诊人员的严格管理及相应的专业培训,提高导诊护士的责任感,使其具备较强的急诊意识,对就诊患者按轻、缓、急、重预检分诊,对危重患者先护送入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做紧急处理,协助诊室的医护人员搬运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每位导诊人员应做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热情服务,主动迎接患者,沉着冷静,迅速做出正确判断,保证患者快速有效的救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讲究语言艺术,搞好护患沟通,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2.3 加强学习,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输液工作中,认真填写输液卡和输液记录单,密切观察输液患者的病情变化,多巡视,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带领护士认真学习输液反应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措施等。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诵一遍,并保留空的药液安瓿,抢救结束后核对补记。
2.4 加强急诊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急救技术水平,患者到达科室后积极组织护理人员抢救,制定完善的护理抢救计划,逐条落实。健全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使护士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有章可循。常年不懈地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中毒抢救、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监护、留置针穿刺、复合伤处理等专科技术的培训和考核。
2.5 认真做好抢救仪器设备的交接与管理工作,确保急救仪器设备的完好率达100%。各种急救药品、物品、设备到位,时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抢救仪器设备的管理,要做到责任到人。
2.6 对留院观察患者要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察其病情,及时准确地做好各种护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忙而不乱。
3 体会
3.1 安全管理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不安全护理不仅给医院的形象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篇9
【关键词】小儿;输液;安全隐患;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8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83-0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医院门急诊的主要工作之一。作为特殊的病人群体,小儿在沟通和体质上都有异于成人,其静脉输液具有操作难度大、事故风险高、身体承受弱等特点,如果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疏忽大意,造成安全隐患,那么产生的后果将是无法估计的。本文对我院急诊科输液室2010年至2013年小儿输液工作中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做回顾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改良工作方法。现汇报如下。
1安全隐患
未核对医嘱是否正确,对错误的医嘱不能及时发现。比如需做皮试的药物没有做皮试,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有些医生因为没有详细询问患儿的用药史及过敏史,或者不知道开出的药物是否需要皮试而未开皮试医嘱,也因为少数家长没有认识到皮试的重要性,害怕患儿皮试疼痛而否认有药物过敏史[1]。
药物剂量错误,与患儿年龄或病情不符。一方面由于医生的粗心大意将药物的剂量和单位写错,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药物的规格、制剂、商品名种类繁多,尤其是医生对新的药品使用方法不了解导致剂量错误。患儿的年龄出错主要是因为真实年龄和就医时告知医生的年龄不相符,或是因为填写年龄的笔迹过于潦草,导致无法辨认。在工作中还发现就诊的患儿使用父母的医保卡造成用药混乱的现象,经教育后患儿父母均认识到错误。
多次注射,输液外渗。急诊患儿年龄大多在6个月到3岁之间,制动性差,不能配合护士的操作,并且婴幼儿血管腔细小、管壁薄,对护士的技术提出很高的要求[2]。另一方面,就诊的患儿大多为独生子女,急诊就医时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要陪在身边,他们心疼孩子,对护士的操作技术也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给护士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容易紧张,从而影响了穿刺的成功率。
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懈怠。个别护士不遵守操作规范,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造成输液错误。有的护士忙于治疗操作,不能主动巡查输液患者,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不能及时接瓶、拔针,不能及时处理液体渗漏引起局部肿胀和其他输液故障。护士没有耐心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没有认真交待注意事项,未告知患儿家属不能提着输液瓶随意走动。
看病费心费力,病人心情激动,情绪不佳,造成医患冲突。医院看病程序复杂,从挂号,缴费,取药到治疗都在不同的地方,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医院里一些标识指示不清,也给就诊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高峰季节、高峰时段,输液场所会很拥挤,而小儿输液经常要哭闹,导致整个输液室环境和气氛浑浊嘈杂,而家长容易将不满、疲惫与焦躁的情绪发泄在急诊输液室护士身上。
2护理对策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了整改,一方面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一方面加强患者的教育宣传,主要有以下几条。
加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掌握小儿静脉的分布及特点,穿刺后固定牢固,使用5条胶布固定,其中针柄、针眼各l条,针柄下方l条,皮针软管固定1条,另有I条将皮针软管固定于患儿的耳朵或手背上[3]。这种固定方法有效防止了针头脱出,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强化责任意识,遵守职业道德。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避免输液错误。改善服务态度,做到有爱心、耐心和细心,爱心就是对患儿要和蔼可亲,细心就是操作要仔细认真,耐心就是要对患儿和其父母的要求有足够的耐心。在巡视时要能够及时地发现患儿病情变化,及时接瓶和拔针等,并指导家长对输液患儿的护理,减少事故的发生。
优化人员调配,满足患者需求。在高峰季节高峰时段,适当增加上班人员。合理安排排班人员,带班护士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配护理人员,保证24小时都有充足的人员在岗,这样既缓解了急诊输液室护士的工作压力,也缩短了患者排队的等候时间,使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减少医患冲突。
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对于情绪失控、无理取闹的患者家属不要发生语言和肢体冲突,及时向其他护士或护士长寻求帮助,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改进医院服务流程,改善医疗环境设施,可以将小儿输液厅布置的美观温馨,如播放电视卡通,墙壁贴墙纸,悬挂彩色气球等。
3讨论
急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接触患者的面广,工作量大,对专业水平的要求也高。小儿输液是急诊输液室的主要也是重要的部分,做好这部分工作不仅关系到患儿的健康,还关系到医院对外的整体形象。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却发现急诊小儿输液存在着不少的安全隐患,给患儿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这其中有医护人员的失职造成的原因,如注射的药物剂量、名称出错,换液、拔管不及时等;也有医疗体制不健全的原因,如患者急诊时等待时间过长,护理人员不能满足需求等;还和患者的不配合以及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有关。总之,造成这些安全隐患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总揽全局,多管齐下,才能保证急诊输液室的医疗工作较好完成。
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针对上述问题的护理对策,其中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道德素质和岗位职责,也优化了整体医疗环境和人员调配,从整体上杜绝了小儿输液面临的安全隐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急诊小儿输液存在安全隐患,需要综合治理,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工作失误,提升小儿输液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朱璐兰.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室静脉穿刺与输液相关护理体会[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14(3:58-59.
篇10
【关键词】安全文化;急诊;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3-0123-02
急诊科的患者往往年龄跨度大,病情、伤情错综复杂,病情危重且变化快,急救药品多、各项操作技术也众多、各项仪器应用也比较频繁,故此科室为风险比较高的科室,其有很多的危险因素易于发生。给予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应要严格注意安全,其也是评判护理质量的有效标准,而如何有效地提高此项安全指标是所有护理工作者都需要重视的问题。整个医院都把安全作为一种文化进行建设,让护理人员随时随刻都重视安全,这是医院管理层应重视的项目[1,2]。为保障患者的各项安全,2008年1月起笔者所在医院把安全作为一种文化进行建设,并把其实施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建立安全文化实施措施
1.1 确保实施的护理项目,责任到人。①给予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有此意识,护理部开展“患者至上,真诚关爱”的价值观教育,让其把此意识落实到工作中,时刻想着安全意识。科室通过加强日常性教育,护士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患者的安全意识,把此项意识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注重患者的安全性,整个科室都注重此方面工作,互相监督,互相促进。②对科室内的所有人员都给予强化,并让其在工作中关注此项服务,安全作为工作中的重心[3]。并举办活动以加强每个人的意识,活动过程的每个人员及每个环节,护士长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提醒各位护理人员要对自己职责重视,进行各项操作都应按照规范来进行,并要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职业修养,把对患者进行安全服务作为工作中的重点项目来执行。各项护理工作都应进行规范记录,并把其坚持下来,以把其作为发生纠纷时的法律证据,有效地保护自身[4]。③对主要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工作,让其注重此项意识,把其作为所有人员的模范,让其起到带头作用。如:新上岗的人员、工作责任心差、理论水平差、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差等薄弱环节。护士长针对每个护士的特点制订详细的分层次培训计划,加强其安全教育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患者安全目标措施,进行专科技术操作训练如徒手心肺复苏、心电监护、洗胃等。每周组织理论学习并进行考核记录,每月进行死亡疑难病历讨论及护理业务教学查房一次,讨论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过程中存在不足,分析原因引起重视并进行整改,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1.2 预防为主,及早识别护理方面的风险。建立专业的质量监控小组,让小组人员对每个人都进行监督工作,并定期进行汇报,小组人员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帮助发生护理差错的人员找出发生的原因,以便避免再次发生[5]。护士长每天进行日检,查找安全隐患及工作缺陷,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每周末质量小组对全科水、电、消防、管道、仪器设备、药品等进行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如在工作出现问题要立即进行会议进行讨论,找出原因,并把责任下放到个人,及时改正不合理的措施。把预防工作作为重点,从而防患于未然。
1.3 让所有护理人员都要进行互相协作,互相进行监督工作,工作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情况。在工作要集中注意力,但如果时间太长的话会致使人会有劳累,这样就会出现护理差错,致使事故发生。故应建议护理人员进行互相协作,相互进行监督,在工作中时刻提醒,并严格进行规范操作,相互间多互相查看,避免出现差错[6]。
1.4 加强对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进行管理,并制定出相应的规范进行防范。护士这一职业有特殊性,其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专业的知识,在给予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应保障其的安全,这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所以在工作中应避免风险,并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讨论,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来进行预防,这是预防出现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在制定规范时应考虑到科室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规范应细致入微,并进行落实执行。比如针对科室的环境方面的安全事宜应制定如下的方案:防止地面过滑,并有小心滑倒警示标识。轮椅、平车处完好备用状态;氧气悬挂空或满标识。仪器设备安全的控制措施:要求每个仪器上有定期检测保养消毒登记。笔者所在医院还特别定制了一些进行警示的标识:小心滑倒、小心坠床、小心烫伤、静脉注射注意事项等。
1.5 加强风险评价监察,设立征求意见制度。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的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学习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了解护士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检查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抢救制度是否落实。
2.结果
2.1 增强了护士的护理安全和服务意识。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把“安全第一”作为护理活动的首要价值取向,使科室形成愉快的工作环境,浓厚的安全氛围。护士从内心树立了安全护理的思想,把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一切从患者的安全出发,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培养护士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2.2 提高了护理风险识别、防范能力。护理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7]。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全科护士整体素质。通过查找安全隐患,识别主要风险,制订可行的预防措施。
2.3 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差错事故发生。通过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强化法制观念,加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使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我科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护理安全得到保障。3年来住院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大96%以上。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降低0.3%。
3.体会
患者的安全文化方面的建设是医院应重视的一种文化,把安全意识放在工作的首位。护理安全观念是指在从事护理活动中人们所持的安全观念[8]。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急诊护理管理中,使护士明确护理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倡导护士团结协作,加强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建青.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与思考.护理研究,2007,21(1A):67-68.
[2] 黄祖瑚.医疗安全与患者安全文化.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18(4):1-3.
[3]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4] 谭琳玲,李亚洁,李洪亮,等.构建医院安全化 保障患者安全.护理研究,2006,20(4A):856-857.
[5] 杨青,邓懿文,韦凤媛.谈谈零度宽容与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2,22(6):41-42.
[6] 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 防范护理差错.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
- 上一篇: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背景
- 下一篇:旅游文化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