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影像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PACS-RIS教学系统;医学影像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09-02
随着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像医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医疗机构对影像医学人才的需求亦进一步增加。如何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医学影像学人才,成为高校教育者亟待解决的课题。医学影像学内容抽象,涉及学科广泛,检查方法多,疾病表现多种多样,学生理解和记忆困难。因此,探索出适应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尤为重要了。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于2004年筹建了专用于医学影像学教学的PACS实验室,2011年改造升级成PACS-RIS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强化学生在校期间临床工作环境模拟与技能水平的训练,形成了PACS数字化影像教学模式。
一、构建PACS-RIS教学系统的意义
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和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主要应用在医院的影像科,它以计算机设备存储式硬盘为基础,保存医院影像资料,通过DICOM、网络等多种接口将影像设备连接起来,以高速网络传输并显示影像设备产生的数字化图像[1]。传统的影像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讲解基本病变的原理、概念,通过附加图片、图像、文字说明等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有效的学习。但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图像存在分辨率低、窗宽/窗位不可调、单个病例图像数量少、图像畸变和无图像后处理功能等缺点,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我院医学影像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等方面工作,具备临床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达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使本科毕业生在毕业时具备良好的医学影像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在就业以后很快能适应临床工作,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构建了PACS-RIS教学系统,并在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学教学的优势
1.缩小学生在学校学习和临床工作之间的差距。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都是学习教科书和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病例缺少系统的影像资料,学生很难具备系统知识,很多的知识依靠死记硬背来掌握,而现在的二级以上医院一般都具有局域网或各种类型的PACS系统,影像学诊断都是通过PACS系统阅读分析图像、书写报告,这就造成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临床工作之间具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学生开始实习或毕业工作之后,很长时间不能适应临床工作方式,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学习[2,3]。PACS-RIS系统恰恰就是模拟临床工作模式,学生在实验课学习中就学习在系统中调取图像,可以进行图像的窗宽窗位的调节,可以进行病灶的测量和图像的后处理;学生能在电脑上模拟书写诊断报告,其程序和模式与临床工作一致,这样就可以体现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的目的,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通过模拟临床工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他们开始实习或者毕业工作之后,很快就可以熟悉临床工作程序,尽快融入临床实际工作中,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的顺利转变。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理论课一般是教师提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从某种疾病的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等方面去讲述,再附上疾病的几幅典型影像表现,内容都是这种疾病最典型、最普遍的东西,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很难对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有共性的认识。实验课一般是教师提前准备典型病例的胶片,学生分组轮换使用观片灯读片。这样的实验课,一是教师要反复讲解费时;二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读片量少;三是环境差,学生容易相互干扰,影响实验课的质量。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其在校期间阅读分析病例的数量和能力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临床工作能力,要培养具有较高临床能力的应用型医学影像学人才,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阅读大量、系统的医学影像学图像,这样他们才能积累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工作后很快适应临床工作。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受课时的限制,课堂上学生只能看到为数不多的图像,课后为了避免胶片污损或丢失,一般都要求胶片入库,这样学生实际接触胶片的时间很少,很难把疾病的图像读懂读透。PACS-RIS系统的建立,所有的影像资料都储存于服务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多阅读图像,遇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带教教师,课后利用课余时间访问服务器,调阅图像反复阅读,更好的消化教师所授的知识,还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有关的解剖、病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某种疾病从临床表现到影像诊断有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概念,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4,5]。
3.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由于某些疾病表现复杂,且存在“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的现象,单纯使用一种影像检查方法很难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这就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影像学检查互相验证,提高影像诊断的正确率。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检查图像上表现各异,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采用多媒体授课,幻片灯教学,先由教师逐一讲解,学生再轮换读片,分组讨论,由于课时和胶片数量的限制,学生实际读片数少,且由于读片环境影响,使很多人不能看清图像,不能认识和完全理解图片,造成学生一知半解或糊涂,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学习质量不高,效率低下[6]。应用PACS-RIS系统之后,教师把提前准备好的病例发给学生,教师只需对典型病例稍加讲解,学生就可以在各自的终端电脑前进行阅片,还可以利用PACS系统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进行图像的处理,如调节窗宽/窗位、分辨率与对比度、缩放、旋转、测量、二维及三维重建等,学生可将图像调整至最佳状态,还可以分屏显示,亲自感受并书写诊断报告[7],并且输入一次检查号,该患者所做的所有影像学检查图像都可以显示出来。学生一方面可以比较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检查方法图像上的特点,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优劣,从而有助于学生了解比较影像学。如果对图像理解不充分,可以查阅高年资医师审核后的诊断报告,包括图像描述和诊断结果,与自己书写的报告相对比,不仅能够学到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熟悉诊断报告的书写规律,提高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8]。利用PACS-RIS系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疾病的异同点,也可以观察某种疾病的影像学动态变化,还可以了解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变化,这样就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为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良好资源。在PACS-RIS系统建立之前,教师在讲课中所需要的图像资源都是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及时的积累所获得的,所以记录、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漫长而烦琐。而在应用PACS-RIS系统之后,教师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轻松检索到相关的病例资料,而且包括相关的病史、病理、各种影像检查的结果等。PACS-RIS系统图片存储量大、种类全且及时更新,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不但可以在PACS-RIS系统中直接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演示影像图像,还可以把典型的图像进行编辑,输出到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中,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制作成优美的多媒体课件,供学生拷贝,让他们随时随地学习。
总之,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影像专业的学生需要反复大量的阅读相关的病例图像,才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融会贯通。PACS-RIS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有助于构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梅.PACS系统及构建医院PACS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271.
[2]田芳,祝乐群,鲍虹,等.基于RIS/PACS的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85-86.
[3]张松,张镭,丁毅,等.PACS/RI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病案,2011,12(6):65-66.
[4]中宝忠,王可铮,赵东亮,等.PACS辅助教学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523-525.
[5]李浩,李睿,袁远.PACS系统在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4):697-698.
[6]龙金凤,蹇兆成,董鹏,等.基于PACS的PBL自主学习模式对影像研究生专业知识学习促进作用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130-131.
篇2
【关键词】 一词多义 认知 原型理论 隐喻 转喻
1. 引言
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项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切相关的意义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常态,就是说,大多数词汇都具有多义性。多义词的不同义项之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一直是语言学界很感兴趣的问题。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构成一个以基本义为原型的语义范畴,范畴成员之间通过不同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这种解释为英语词汇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启示。目前,利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多义词教学进行理论或者实证研究的文献不少(如马明,2011;曹巧珍,2010;李佳, 蔡金亭,2008;赵群、罗炜东, 2005; 任朝华, 2009等),但把认知语言学理论和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的理论或者实证研究几乎没有。
在中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环节,教师在处理多义词时,要么一次只介绍一个词项在某一个语境中的意义;要么一次性把该词项的多个意义笼统地介绍给学生。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学生对于多义词不同义项之间的联系没有认知,词项信息多且零散,学生记忆负担过重,学习效果不好,也加重学生对单词学习的畏惧心理。如果教师能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并结合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在讲解多义词时,帮助学生了解词项不同意义之间的认知联系,那么学生的记忆负担将大大减轻,学习效果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
范畴化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或者说一种基本认知能力。人类在千差万别的世界中看到相似性,并据以对世界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这样的过程就是范畴化。(钱冠连,2001)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对哲学范畴进行系统阐述的学者,他把范畴视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逻辑工具,是人类认知和思考的根本方式。(见吴世雄,陈维振,2004)亚氏的范畴理论(通常被称为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共同定义的,一事物要么属于某一范畴,要么不属于这个范畴,而不能既属于又不属于该范畴。范畴特征是两分的:一范畴的定义中要么包含某一特征,要么就不包含该特征;一事物要么具备该属性,要么不具备该属性。范畴有清晰的边界:范畴一旦建立后,就将万物分为两类――范畴成员和非范畴成员。没有模棱两可的情况,没有“以某种方式”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某一范畴的成员。所有范畴成员地位平等:任何具备了范畴定义的所有属性的事物都是该范畴的完整成员;没有具备所有定义属性的任何事物都不是范畴成员。范畴内的成员没有隶属程度的差别。
在1953年出版的《哲学研究》中,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对经典范畴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以“游戏”(spiel)这一词语为例来提出了他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概念。根据这一概念,日常语词的语义范畴具有以下属性:
(1) 无法用一组共同的语义特征来描述一个语义范畴内的所有成员;
(2) 语义范畴的边界是开放的,无法明确地加以界定;
(3) 语义范畴内的各个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也就是说,范畴边界其实是模糊的,并非所有范畴成员都具备一组共同的区别于其它范畴的特性。范畴的建立并非基于一组共有特性,而是基于相互交错的相似性网络。(Taylor, 1989:38-39)维特根斯坦的这一理论为后面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原型(prototype)范畴理论是由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1973, 1975)提出的。原型范畴具有如下特点:
(1) 决定范畴内涵的属性及其数目是不确定的,相对于人的认知需要而有所变化;
(2) 特征也有中心的、重要的区别属性和边缘的、非重要的属性之分,其中心属性有更大的区别性,其边缘属性与临近范畴属性相交叉;
(3) 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
(4) 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具有更多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
在此后,George Lakoff(1987)、John Taylor(1989)等人对语言中的范畴现象做出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Rosch等人的原型范畴理论。这些研究一起构成了现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对一词多义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3. 认知语言学视角的多义词意义模式
现代认知语义学认为词语意义的发展反映了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构成一个以基本义为原型的语义范畴,范畴成员之间通过不同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在这一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是Taylor的链状模式和Lakoff等人的网络模式。
Austin在1961年就提出了多义词意义发展的链状模式。其后,Taylor(1989:108)又在分析climb一词意义的时候描述了这种链状结构。Taylor认为,多义词不同的意义不能统一在一个共同的语义“分母”之上。反之,不同的意义是通过“意义链”联系起来的。也就是说,意义A通过某一(或某些)共同属性,或者某种相似或相关性与意义B联系在一起。意义B又成为意义C的起源。依此类推,C又链接到D,D到E,这样不同的义项就形成如“A B C D E, etc.”这样的链状模式。在该链状结构中,意义A为语义范畴的原型,越靠近意义链后部的义项越近范畴的边缘。具体到climb这个词,其原型意义是四肢的攀爬动作,其后发展出向上的运动、生长意义,再往后又通过隐喻发展出社会地位、价值等抽象概念的上升之意义。这些意义都由原型意义通过转喻和隐喻机制发展出来,构成链状结构。
Langacker (1987)、Lakoff(1987)与Taylor(1989)都谈到了多义词意义范畴的网络模式。Lakoff观察到范畴结构呈一种辐射状,亦即网状,他称其为辐射范畴(radial category)。在辐射范畴中,靠近边缘的范畴成员被视作中心成员的变体或者延伸。这种延伸并非是任意的,相反,其中有着认知理据起作用。范畴的中心成员决定着延伸的可能性,以及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的关系。他提到了四种范畴延伸的认知理据:(1)命题结构;(2)意象图式;(3)隐喻;(4)转喻。在这四种认知理据中,对语义范畴延伸起到主要作用的是隐喻和转喻两种理据。隐喻基于意义之间的相似性,而转喻则基于意义之间的临近性或者相关性。以常见词hot为例。作为形容词的hot有①(温度)热的/烫的、②(味道)辛辣的、③(争论、性格等)激烈的、④(事物痕迹、新闻等)新鲜而强烈的、⑤(音乐)节奏感强烈的等几个主要义项,其中①为原型意义,由①到②基于通感,或者说主要是隐喻机制,由①到③④⑤也是基于隐喻机制,但是③④⑤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也就是说,义项②③④⑤围绕原型意义①,构成辐射网络模式。
4. 认知范畴理论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能利用认知范畴理论,在词汇教学环节对多义词的不同义项之间的关联进行认知建构,并且以易于接受的方式给学生进行讲述,将大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下面以两个典型多义词为例来说明认知范畴理论如何应用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环节。
首先以一个常见颜色词green为例。按牛津高阶英语词典所录,作为形容词的green主要有以下义项:①绿色的,青色的;②长着青草和其它植物的;③(水果等)未成熟的;(木头等)未干燥的;④无经验的;⑤面色苍白,带病容的;⑥精力充沛的;⑦非常嫉妒的;8政治上持环保立场的。从词源来看,义项①是最原始义,也是原型义。义项②③均由颜色这一相关性由转喻理据衍生而来。义项④则由隐喻衍生而来,其理据在于人的不成熟、无经验好似植物未成熟时呈青绿色。义项⑤应该基于转喻和隐喻机制的共同作用,因为人在生病时经常面色发青。植物绿意盎然,则生机旺盛,人精力充沛好比植物之生机旺盛,由隐喻机制,可得义项⑥。义项⑦的理据,应该也类似于⑤,人在嫉妒的情况下,大约脸色也是发青的。义项⑧的由来,多数也是由转喻机制,因为持环保立场者需保护植物,而绿色是植物的颜色,由绿色这一相关性引申出环保主义者这一义项。这样,green的多义网络可以图示如下:
再以另一个常用词break为例。该词是一个典型的多义词,部头稍大的词典都收录该词数十条义项。在综合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和21世纪英汉汉英双解词典的义项基础上,我们把该词数十条复杂的义项归纳为以下几条主要的关联义项类:①(使)弄破/断/碎,如break a cup, one’s arm broke, break into pieces;②(使)损坏、失灵,如My watch is broken;③分开、拆散、换零等,如break a machine, break a hundred dollar bill;④打破(连贯性的事件或状态、规则、和平安宁、记录、沉默、单调等),如break a journey/conversation/strike, break one’s sleep, break the peace/silence, break the record, break one’s education, break the law/rules/agreement/promise, break a relation;⑤开辟(道路)、开垦(土地)、开拓(局面、领域)等,如break a trail, break ground;⑥减弱或毁坏(事物、情绪、情感等),如break sb’s morale/resistance/resolve/spirit, The death of his wife broke him completely. 在这些义项类中,①很明显为原型义,表示物理意义上的破坏。由①到②、③的延伸,可以从转喻机制得到解释,破碎与损坏、拆解之间存在语义上的相关性。而在③中,由拆解义到换零义,是一种隐喻机制,大面值的钞票换成小面值的钞票,被隐喻为数额的拆解。由①到④是基于隐喻的意义延伸。连贯性事件、状态的中断被隐喻为可以被打破或打断的物体。义项类⑤主要是基于转喻机制,开辟道路、开垦土地等与义项①有语义上的相关性,而在⑤中,从开垦、开辟,到开拓局面的抽象意义,则是一种隐喻。义类⑥也是基于隐喻机制而来,抽象的事物、情绪、情感被隐喻为具象的物体,因而可以被毁坏或减弱。
5. 结语
由上文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义项复杂的多义词汇,如果能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其语义结构进行分析的话,其语义网络可以清楚直观地得到体现,学生识记、运用都会有理据可循,既能减轻他们的认知负担,也能激发他们对于词汇意义和运用的学习兴趣,从而对英语词汇的教学起到推动作用。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中向学生简单介绍认知范畴理论、隐喻、转喻机制,并在词汇教学中结合理论分析多义词语义结构的话,学生也能很快掌握这些认知分析方法,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认知过程,从而促进自身的英语词汇学习进程。
■
[1] Austin, J. L. Philosophical Papers [C]. J. O. Urmson & G. J. Warn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Taylor, J. 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M]. New York: Oxford Press, 1989.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婚恋责任意识 客观因素
大学生是否具备婚恋责任意识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成才发展,而且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对影响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为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影响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的客观因素进行探讨。
一、影响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的学校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和阶段性,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婚恋观”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婚恋的有效教育是高校的重要任务。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婚恋的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存在失位
对大学生恋爱的现象,各个高校制定了 “不提倡,不制止,重在引导”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但基本上还是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与相关的法律校规在新时期的变化有关。高校在上世纪80年代对大学生谈恋爱是禁止的,90年代不提倡不反对,到2005年高校禁婚令的解除,使许多高校对学生恋爱问题的管理似乎变得无所适从,对学生夜不归宿、留宿异性、在外同居等不同程度的违纪违规行为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处理起来也是比较手软,没有起到警示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起到了无言的助长作用,使一些大学生变得有恃无恐,为所欲为。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和改变办学条件,高校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管理机制,创办企业实体,兴办公司或开辟商业铺面,使高校周边环境日益复杂,问题诸多。高校周边的娱乐场、游戏厅和网吧比比皆是,这无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影响。另外,高校周边的出租屋更是成为大学生选择在校外同居的热门场所。
2.教育形式单一及内容片面
在现行的教学中,许多高校将思想道德修养课作为大学生恋爱教育的主渠道及最有效的形式之一。但从实效看,很多大学生认为这是“理论说教”,因为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采用简单“灌输式”教育,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忽视学生个体素质的层次性和个体认识的阶段性,或是对学生的心理在不加揣摩的情况下轻易地定原则、提要求,对恋爱中出现的问题不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只知道粗暴指责,结果造成学生情绪对立。
另外,恋爱教育的内容比较片面,没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教材,没有设置专门的有关爱情的课程,我国大学生接受到的有关恋爱、婚姻和性方面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初中阶段开设的青春期发育常识,高中阶段开设的青春期性生理常识,以及大学阶段性生理和心理选修课中的教育内容,但由于经济体制转轨、政治生活变动、中外文化的交错,人们的爱情观、婚姻择偶行为摆脱了过去的种种束缚,产生了许多新的因素,大学生所需知道的远远不止课堂上所了解的那些知识,他们还需要学会对爱情负责,培养恋爱的抗挫折能力,等等。而高校的恋爱观教育没有及时把握这一变化,进行内容更新。
3.教育观念保守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性是隐秘且不公开说的。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开放,大部分人已不再“谈性色变”,但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性教育在我国的高校中仍然停留在较为初始的阶段。对于处在青春发育期,正需要正确性知识引导、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没有课堂上科学、系统的教育,他们将可能把目光投向课堂外的其他资源,如各种黄色影片、。这种资源中所含的内容极易误导学生,并最终导致学生做出错误的行为。
二、影响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的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性因素。在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的形成中,父母的情感态度、家庭氛围和教育理念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父母的情感态度和家庭氛围的影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是他们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用什么内容、方法来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未来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因为家长不仅造就了孩子的身躯,而且深深影响着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的形成。大量调查研究和现实状况也表明:如果父母对子女灌输金钱观念比较多,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择偶标准,甚至出现“金钱至上”的恋爱观。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家庭不和睦或父母一方对婚姻家庭不负责任,那么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容易产生缺乏安全感和责任心等心理障碍,甚至对婚姻产生怀疑,否认婚姻的价值。[2]
2.父母教育理念的影响
许多家长把家庭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智育,他们只重视子女的智力提高,子女文化知识的增长,却忽视子女个性、精神、品质的塑造和发展,对爱情道德教育漠视、回避,有的干脆管、卡、压,性知识更是。他们以为这样做就可以“收住孩子的心”,减少很多的“麻烦”,却不知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正常成长,反而会助长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错误的爱情观,甚至走上性犯罪道路。
三、影响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的社会因素
当代大学生正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型不仅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社会态度、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多元的取向和标准导致人生观、世界观未成熟的大学生对婚恋的选择和婚恋价值取向感到迷茫和紊乱。
1.市场唯利价值论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极大地丰富了社会财富,为现代婚恋及家庭生活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丰富的物质生活也增强了人们的功利化心理,使得一部分人在婚恋中表现出世俗性和功利性的倾向。因为在现代化生活中,物质生活的起点对今后家庭生活有极大的影响,许多青年极想拥有良好的经济条件,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想通过家庭、婚姻这一捷径获得物质生活和工作事业的高起点。尤其是在女性中,流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2004年,亚洲女性发展协会、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亚洲女性论坛进行的一项《当代中国性别期待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有40.5%的女性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一观念表示认同,而男生也渴望少奋斗几年,提前过上好的生活,因此以恋爱作为砝码,寻找家庭条件好的对象,或是傍大款、富婆的现象层出不尽,这加剧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恋爱群体的道德沦丧趋势。
这正如上海市委研究室的部斌所表示的那样,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使人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展示,带来了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方面积极的、革命性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功利性与道德性的内在矛盾,也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性和个人本位主义。这些变化给大学生的婚恋观带来极大冲击,使得他们在恋爱和婚姻中不注重素质,只在乎感觉,不在乎实质,只讲究过程,忽视爱情的本质,视爱情如游戏。
2.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准则逐渐渗入人民的日常生活。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推动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如科学的理性精神、社会民主意识、个性发展意识等。然而,在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背景下所滋生的嬉皮士、雅皮士文化及其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诱使我国大学生放弃崇高理想、背离道德去片面地追逐感官刺激和瞬间的、极致的所谓“心灵体验”。在“跟着感觉走”、“潇洒走一回”、“过把瘾就死”等流行语中,充斥着一种空虚、无聊和玩世不恭的道德虚无意识。在这一类所谓“超前”意识的鼓噪和支配下,部分大学生丧失责任感和正义感,逐步走向平庸和颓废。在婚恋生活方面,他们的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被享乐至上和消费人生的狂澜所湮灭,热衷于 “网恋”、“闪婚”、婚前、非婚同居等各种形式的婚恋模式。
3.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逐步解开了生育之迷,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避孕措施有利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艾滋病的防御,但也成为当代大学生无所顾忌地谈恋爱,甚至同居的重要原因。
网络的出现是信息化时代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开放性有利于人们从网上获得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但在网络成为孤独寂寞的现代人追求亲密沟通的新途径时,它所具有的隐蔽性和虚拟性特点使现代人在网上的沟通不受理想、道德的约束, 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 忘却社会责任, 丧失道德感。并且,网上那些外来的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渐渐地侵蚀着人们的思想, 致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滑坡。不少大学生就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健康或不健康的情爱观,甚至还有人浏览,在网上进行尝试性体验。
尽管网络以冰冷的机器做中介,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但网络还是成为一种时髦的交往方式,在大学生中被广泛接受。根据“在校大学生零距离接触网恋情况”的在线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有过曾匿名登陆网上聊天室或网络虚拟社区的经历,而且他们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聊天交友,即使是在查阅学习资料,他们也会习惯性地把QQ挂在网上。并且有70.5%的大学生表示对网恋感兴趣,有10.6%的大学生有过虚拟体验。
4.大众传媒的影响
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显著,大学生常常通过这些媒介获取各种社会信息,但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阶段,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对某些媒体出于利益的需要而承揽某项业务或广告宣传所作的不实报道容易轻信。诸如,很多征婚广告就明确指向高学历的单纯的女大学生,对于这种带有明显功利诱导的广告,某些媒体非但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反而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成为个别人利用的宣传工具。
一些影视作品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吸引观众,对恋爱、性进行夸张的描写和渲染,一味强调超越生死的盲目爱恋、展现风花雪月的浪漫、描绘无病的醉人情节,这些为大学生涉足爱河起了“示范”和“指导”的作用,让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把恋爱看做是生命的全部,从而为爱疯狂,为爱迷失自我。
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曾在一本叫《大失败》的书中指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地下流行的暴力、黄色音像,正在迅速动摇着人们的信仰,改变着人们的追求。”他说:“音像传播比手拿炸弹冲进人群更易于被人接受,而且更为有效。”[4]
可见,不健康的书籍、报刊、影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只是直接的感官刺激,还改变了他们的观念,引起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行为上的巨大变化。
爱情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生活相联系,不能离开现实社会条件而存在。它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大学生的婚恋责任意识的形成除了其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外,还与其所处的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一系列客观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加强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必须重视客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婚恋的管理和引导,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优化社会环境,整顿社会风气,积极为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周先进.高校德育环境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紫薇,佐桐.中国校园性观念调查――一份来自中国高校的性观念调查报[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4]布热津斯基.大失败[M]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
篇4
关键词:任务导向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典型商品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80-02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群包括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报关与国际货运等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是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一般商品买卖的实务操作程序,以买卖合同为中心,介绍交易的磋商、价格术语、合同条款和合同的履行等内容,是后续《国际商务单证》、《外贸函电》、《国际商法》、《外贸跟单》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然而,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技能掌握的需求。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目前,许多教师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以理论为主,教学内容与实际业务没有直接的联系,沿袭了理论教学的合同条款、交易磋商、合同履行和国际贸易方式四部分内容。虽然有的引进了一些教学软件,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仍脱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条约、国际贸易惯例以及国际贸易操作法规也在不断调整。如大家熟知并使用了13年的UCP500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从2007年7月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商会制定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600号出版物(简称UCP600)。然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讲解UCP500的内容,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严重脱节。再如,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新通则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实施。通则将原来的13个贸易术语减为11个,由E、F、C、D四组改为适用于所有运输方式的术语(EXW、FCA、CPT、CIP、DAT、DAP、DDP)和适用于水路运输的术语(FAS、FOB、CFR、CIF)两组,并增加了大量指导性解释以及图示,适用电子交易程序,贸易术语同样适用于国内贸易等内容。然而,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教材都未相应更新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 许多教师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递知识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学生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四模块——合同条款、交易磋商、合同履行和国际贸易方式很难理解,所掌握的都是零散的知识点,很难形成完整连贯的外贸流程体系,导致学生觉得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对课程的兴趣降低。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面向全社会,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国际贸易业务涉及企业客户资源等商业机密,使得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步伐缓慢,远远未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目前,大多数院校通过购置南京世格软件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对学生进行模拟实训。但软件操作毕竟只是模拟,不能真正代表国际贸易环节和流程,加之软件系统存在自我缺陷,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因此难以完全满足学生国际货物买卖实务操作需要。
任务导向法介绍
任务导向法是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普遍运用。“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模式对德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产品的高质量以及保持其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务导向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多个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任务导向法主张,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再以过去的“章节”为主线,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岗位要求,改用以任务为主线来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实际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具体来看,任务导向法就是教师结合实际工作岗位所需技能设计教学任务,然后由教师做指导、学生具体实施和完成任务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
教育部在《关于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笔者拟采用典型商品贸易任务为导向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开发研究。
以典型商品贸易任务为
导向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应构建符合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基于进出口业务的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实务操作技能的训练。《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发应通过对典型商品的选取、对外贸工作过程分析,创设突显国际贸易实务任务情境的教学模式。
篇5
【关键词】益智仁;水提物;镇静作用;改善记忆;中草药
The effect of water extract of Alpinia oxyphylla Miq. on Sedative and Memory in mice
Lin Geng , Guo Yi, Si Jian-yong,Yang Xin-quan, He Ming-jun
Hainan Branch, Institute of Medicine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Wanning , Hainan 571533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water extracts of Alpinia oxyphylla Miq. on sedative and impove learning in mice. Methods: Tests of independence activity and sodium pentobarbital-induced sleep were employed.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f mice was performed in Y-maze. Results: The extract could reduce the number of independence activities of mice, obvious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mice falling asleep and sleep tim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egative group. After administrated with extract of Alpinia oxyphylla Miq ,mice made less mistakes in Y-maze. Conclusion: The water extract of Alpinia oxyphylla Miq. has obvious sedative and it plays a role in ameliorating scopolamine induced l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s.
中药益智仁是姜科多年生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之功效。近年来随着对益智仁研究的深入,又陆续发现它有许多新的药理作用。本课题主要研究益智仁神经方面活性,实验的设计是针对益智仁水提物在抑制小鼠自主活动,以及在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上的活性观察。本实验采用对小鼠分组,不同剂量的口腔灌胃的方式分别观察:益智仁水提物对小鼠自主运动的影响;对睡眠引诱剂所致睡眠时间延长的影响;对睡眠引诱剂剂量的影响。同时,通过由东莨菪碱造成大鼠记忆障碍模型,通过行为实验观察益智仁水提取物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以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和海马脑蛋白含量为指标,进一步探讨了益智仁水提取物对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 益智仁水提物,益智仁经破碎,水煎,过滤,浓缩到适当浓度而成;安定,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批号:20100421-4;戊巴比妥钠,江苏盐城制药厂生产,批号:20091117
1.2 动物:选用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作镇静活性实验,200只,体重18-22克,购于北京实验动物中心;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做改善记忆活性实验研究,60只,体重200~250克,购于北京实验动物中心。
1.3 方法
(1)对自发活动的影响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益智仁水提物分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当于原生药的200 mg/kg,100 mg/kg,50 mg/kg益智仁,阳性组口服安定2mg/kg,空白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30min,将小鼠放入XZ-4型自发活动计数器内适应5min,然后记录5min内小鼠的活动次数。(2)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小鼠75只,雌雄兼用,随机分成5组。益智仁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00 mg/kg,100 mg/kg,50 mg/kg益智仁,阳性组口服安定2.5 mg/kg,空白组给予同容积生理盐水。给药后30min,每组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记录小鼠的睡眠时间(以翻正反射消失为入睡时间,从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复时间为睡眠持续时)。(3)对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剂量影响小鼠分组及给药同2,给药后30 min,各组动物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0 mg/kg,观察给戊巴比妥钠后30min内各组发生睡眠的动物数(以翻正反射消失1min以上为指标)。(4)对改善记忆力的影响
大鼠适应环境两天后,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益智仁低剂量组(100mg/Kg)、益智仁水提物中剂量组(200mg/Kg)、益智仁高剂量组(400mg/Kg),每组12只,雌雄各半。
给药方法:益智仁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灌胃100mg/Kg、200mg/Kg, 400mg/Kg益智仁水提物,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5天。实验过程中各组均自由饮食饮水,在温度(22±2)℃条件下饲养。
Y迷宫学习记忆行为训练:末次给药1小时后开始Y迷宫学习记忆行为训练。训练前15min模型组及益智仁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行为实验在三等份辐射式迷宫中进行。迷宫每个臂的顶端都装有一15W的指示灯,臂底为平行相间的铜棒。灯亮臂为安全区,其余两黑暗臂底通电。每只大鼠适应环境5分钟后,接通电源,随机变换安全区的位置。安全区灯亮2秒后,如动物仍停留在黑暗臂或跑向另一黑暗臂内,足底即遭到电击,直到跑到安全区即完成一次学习任务。间隔30秒开始下次训练。如动物由起始臂直接跑向安全区,即为正确反应。每只动物每天训练20次,连续训练7天,以正确反应率达到90%作为学会的标准,以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作为学习成绩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大鼠海马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脑蛋白含量测定:行为实验结束后,立即断头处死动物,在冰块上快速分离双侧海马,准确称重,按重量体积比加9倍生理盐水制成10%脑组织匀浆,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测定按说明书方法进行,同时用双缩脲蛋白测定试剂盒测定海马脑蛋白含量。计算海马匀浆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脑中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单位定义:每毫克组织蛋白在37℃和底物作用20min,分解1umol乙酰胆碱为1U。
主要观察指标:(1)Y迷宫行为实验各组大鼠达标所需的训练次数。(2)海马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及海马脑蛋白含量。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0.0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2.2对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
2.3对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剂量影响
2.4改善记忆力实验
与对照组比较:a P
3讨论
3.1通过以上研究发现:益智仁水提物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可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剂量引起入睡的小鼠数,即对小鼠睡眠的影响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提示益智仁水提物有镇静、催眠作用。
3.2益智仁高、中、低剂量组达标所需训练次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
随着人的寿命普遍延长,但步入老年之后的许多问题又造成生活质量的降低,其中失眠和老年的退行性记忆丧失尤为显著。近年来由于中药在老年人的益智保健方面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所以在健脑的保健品开发中应用的非常广泛。益智仁为我国四大南药之一,随着近年来的不断研究,益智仁在脑保健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多,本课题的研究为益智仁脑保健品的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597
[2] 冯淑香,刘耀明,董军兴.中药益智仁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5):58-61.
篇6
摘 要:传统教学认为外语学习的意义在于语言本身,严重影响了学习者外语水平的提高,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笔者认为语言学习更在于语言教学之外的学习策略和自主精神的培养,西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人的潜能,和谐气氛、学习策略以及人的情感在学习中的用。它的基本观点对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本主义;外语教学;教育改革;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它倡导的 “以人为本,人格深化” 的思想以及自我实现理论,对于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这就对只注重学科知识教学的传统教育目标提出了挑战,主张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教师为学生而教,人本主义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对我国教育教学具有启示性和指导意义。
一、 人本主义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1.意义学习的学习观意义学习是罗杰斯提出的学习观的核心和根本。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义音节学习,这是一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效率很低;另一种是意义学习,指那种不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且是指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2.教育要研究、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
这是根据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提出的教育观点。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对于自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从一定意义上说,马斯洛认为教育的职能和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从而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3.教育要培养创造型人才
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提出,教育要培养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富有创造性。因此,教育必须进行创造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马斯洛说,“伟大的作品不仅要求思想的闪光、灵感、高峰体验,而且也要求艰苦的劳动,长期的训练……”,即创造潜能的充分实现需要长期教育的开发和培养。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关键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人格,因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人格……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发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
4.教育要以人为中心
罗杰斯把“患者中心疗法”运用到教育领域,主张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的前提下,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变化;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责任,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条件,帮助学生学会自我选择、自我发展和自我学习。(2)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全面的能力,“能够使自己的有机体表现出最恰当和有效的功能”。(3)教学过程是学生自由学习、自我选择并学会主动承担责任的过程。教师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还要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
二、 人本主义学习观对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启示 我国目前正围绕着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外语教育改革, 外语教学过程中应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 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理解、 关心、 尊重和帮助学习者,培养良好的情感,将语言教学与学习者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增进师生间和谐的关系, 更好地促进语言学习。笔者认为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无论是对我们教学的多个方面均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一) 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意识和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语言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健康的人生观,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第一条明确提出: 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充分吸收和运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新课程改革以来, 我们试图改革传统外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强调个人情感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学习者既有认知和思维能力, 也有对认知思维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的情感要求,并不是毫无情感特征的装纳知识的容器。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 学生一旦对英语发生了兴趣,会把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 愉快主动地探究英语的魅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学习者的心理和体力因素,理解、 关心、 尊重和帮助学习者,尽量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 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 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加以接受,把学生作为具有各种感情的一个尚未完美的人来看待,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过程。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是助产士与催化剂,教师应由衷地相信学生有潜在的能力, 注重发挥学生的潜力。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好英语的无限潜能, 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身的潜能并通过各种渠道将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促进学习和变化, 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外语教学不能停留在机械仿句型操练段,而要在句型操练、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活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而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的内容。
(五) 加强师生互动,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认为教师必备的态度品质是: 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 自身表现应表里如一;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 重视他们的情感和意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训练是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在师生交流中, 要加强目的语文化的传授,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表达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机会,降低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良感觉,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51~80.
[2] 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6:71~931
[3] 靳玉乐.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4] 毛亚庆.试论人本主义的教育图景[J].西南师范大学
[5] 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报(哲社版),1997,(6).
[6] 张庆辉.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安康师专学报,2005,(2).
[7] 曾城,姚成建.人本主义教学观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和指导[J].成人教育,2005,(2).
[8] 薛斌.罗杰斯的“非指导性”理论对研究性学习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5,(9).
[9] 从爱玲.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评述[J].甘肃高师学报,2003,(6).
篇7
【关键词】农村高血压病人 高血压 难以控制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512-01
为了减轻高血压病人并发症的发生,原则上要将血压降到患者能耐受的最低水平,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140/90mmg,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g,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水平为收缩压140~150mmg,舒张压90mmg但不低于65~70mmg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由于各地区之间生活环境不同,发病率也不相同,2013年重庆市成人高血压的发病率是24.5%,大多数为农村患者,因为受如下主观和客观原因的限制,导致血压难以控制和维持。
1 血压难以控制的原因
1.1主观原因
1.1.1农民的健康意识淡薄 在农村,高血压患者多数都是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文化水平低,多数都是文盲或半文盲,对高血压病的知识缺乏了解,出现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一般不会到医院就医,所以难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自觉症状一旦减轻,就会擅自停药,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难以消化接受。
1.1.2不良的生活习惯 由于农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多数农村人每年都会喂养1----2头大肥猪,用于腌制腊肉, 供一家几口全年享用,造成长期进食高盐饮食,有的甚至认为要
多吃盐才有力气。红白喜事,逢年过节,更是毫无节制的大吃大喝,部分高血压患者还有吃烟酗酒的习惯,医务人员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往往被当着耳边风,不以为然,在社区服务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高血压病人重视药物治疗,按时按量服药,但是对于饮食的辅助治疗难以接受,认为:吃得就是福,饮食治疗没有意义,导致饮食失调、药物疗效降低,致使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盐、高脂、高胆固醇、暴饮暴食,吸烟喝酒)难以控制,血压反复升降,导致心、脑、肾的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1.1.3遵医行为差 部分患者不了解自己的合并症,不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毒副作用,根据自己的自觉症状,随意的停药、减药、加大药量、联合用,于是就在自己认可的药店自行购买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导致了用药不合理,增加了靶器官的损害的程度。
1. 2客观因素
1.2.1医疗资源的缺乏 在基层医疗机构,注重的还是临床治疗,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人员配备不足,难以实现也预防为主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农民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了农民对慢性病的认知不足。
1.2.2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较差 部分基层临床医生,对高血压病的知识掌握不全,用药不精,有的甚至听从高血压病人的安排,自购药品,不给病人测量血压,不了解病人的合并症,做不到合理用药。更谈不上健康教育。
1.2.3受政策的限制 我国大多数农村都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改善了农村的医疗条件,提高了农民的医疗水平,但是,在基础药物目录里,高血压药物品种单一,难以达到理想的联合用药状态。
1.2.4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高,温饱问题已解决,但是经济基础仍然很差,绝大部分人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固定收入,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意味着必须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经济难以支撑,服药的连续性中断,血压的波动大,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2 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下:
2.1 扩大和稳定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员队伍,让农民人人享有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的平等权利。
2.2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的健康教育能力,以便能全方位的为农民提供各个方面的健康教育,也满足农民健康服务的需求。
2.3 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对高血压的认知能力,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性,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争取用最优化的治疗方案获取最大
的健康效益。
2.4 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尊重患者,对患者做到细心看病,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针对个体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产生依从性,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
篇8
一、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现存问题
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虽然我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中对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有明确指出,但多数独立院校由于自身专业发展有限,加之学生本身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向不明确,目标模糊,针对性不强。
2.课程设置与实际脱节。独立学院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决定着其课程开发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然而很多院校选用的教材老化,内容不能反映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最新动态;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缺乏新意,重理论轻实践;课程类型单一,重语言轻商务,两者知识技能严重脱节,课程体系建设缺乏有效操作效果。
3.教学方法过于守旧。一些院校仍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商务英语的专业特色不够突出。许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堂讲授,练习商务英语主要依靠对话或者角色扮演等传统方式,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商务意识和技能薄弱。
4.教师素质亟待提高。目前我国独立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大多数是语言类专业出身,很少具有国际商务学习或工作背景,致使他们的教学往往可能只是注重英语而忽视商务能力。因此,教师更应通过多种途径推动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以有效满足商务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
二、以市场需求为职业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从商务英语专业本身特点及现存的问题不难发现,独立学院如想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水平,培养适应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应当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认真分析当前市场形势和与商务英语专业关系比较密切的行业特点,并结合自身院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保障商务英语课程满足学生商务英语学习和未来职业需求,注重商务英语的职场适用性,重点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第一,用行业需求指引学生树立未来方向。商务英语专业要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合理地设置课程,让学生了解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及行业对从业人员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求。研究表明,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商务英语口笔译及外贸从业方面。而大部分学生的理想岗位倾向于社会地位较高,形象较好的管理工作。这种差异表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个人职业需求与社会需求部分脱节,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准确、客观定位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以便他们毕业时更顺利地找到工作,提高毕业生一次性选择就业岗位成功率。
第二,根据市场的职业需求,改善现有课程体系。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特点设计符合自身发展出路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普通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包括理论课,实践课和综合素质类课程培养体系,但其中比重分配各校都有所差异。独立学院学生相对普通本科院校来说英语语言基础一般,所以在课程开发上更应有其特色,在低年级时应加大夯实语言功底的课程配比,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同时提高商务英语知识及文化素养。高年级需要着重强调学生对职业的敏感性及倾向性,因此商务技能实践的比重要重点加大。这就要求学院从市场出发,加大商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资金等投入,积极诉求多方的支持,进而建立起本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实践基地、商务英语仿真实训基地等,更要加强与市场企业的合作,努力建立以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的教学为式,进而为商务英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第三,加强师资力量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就商务英语教师而言,应加强商务知识学习和商务经验积累,寻找机会到涉外公司实地体验、参观或工作,熟悉所教课程的业务。这样,商务英语教师就能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与国际商务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国际商务知识欠缺、国际商务概念运用不当等现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院校而言,应制定商务英语教师培养计划,包括外派教师到国内外商学院学习相关国际商务知识,或派送教师到其他院校跟随有经验的商务英语教授做访问学者。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进行和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现存问题,并从市场需求的职业导向角度提出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方向,如用行业需求树立方向,根据职业需求改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等,期望能推动独立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良性发展建设。
篇9
关键词:宽容型教养方式 初一年级 心理韧性
一、引言
初一是小学升入初中的转折点,学生面临着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转换,从比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再加上刚刚告别了熟悉的小学生活、熟悉的老师和熟悉的交际圈,走进中学校园,难免有很多不适应,期待、迷茫和困惑,面临着家庭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和学习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从家庭方面加强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做好他们的心理调适工作,对他们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发展智力,形成健康、良好的个性品质,顺利地完成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概念界定
1.心理韧性的内涵及及发展
心理韧性(resilience),原是物理学的概念,后来被借用到心理学领域当中。“resilience”有多种译法,如“回复力”“强韧性”“复原性”(台湾学者)“抗逆性”(香港学者)“心理韧性”(大陆学者)“弹性”“适应行为”等等。早期探索阶段,有学者Turner 认为,心理韧性是一种卓越的能力,能帮助个人对抗困难、面对逆境,以及以一种健康的感觉持续的过有功能的生活,这种能力能让个体克服各种厄运的挑战[1]。随后,许多学者将心理韧性与积极心理学结合起来,如美国心理学会就将心理韧性视为一种在遭受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巨大的压力时,仍旧可以适应很好的能力。
总的来说,学者对心理韧性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李海垒(2006)总结研究大量文献资料,认为主要存在三种定义:品质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结果性定义。(1)品质性定义是指个体的某些人格特质或者能力在面对压力情境或危机时,能够表现出心理稳定、健康的应对策略。例如:心理韧性是个体从负性生活事件中恢复过来,并且能够适应各种外界变化和突境的能力。(2)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认为心理韧性是面对压力和逆境等,而期望生活事件与保护因子相互作用。例如:心理韧性指在个体经历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时,个体能够迅速恢复,并且能够主动应对,成功应对的过程。(3)结果性定义是把心理韧性看做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 例如:在个体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后,仍然能够积极乐观,个体迅速恢复适应,发展良好。[3]
2.家庭教养方式的概述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4],早期研究中,林磊、董奇等采用聚类分析法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和积极型;黄河清则分为溺爱型、纵容型、专断型和民主型[6];加里福尼亚大学的鲍姆林德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三种: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7],笔者则着重讨论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分析。
三、家庭宽容型教养方式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
1.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
在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环境中,家长乐于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充分尊重孩子的自身特点来培养兴趣爱好,家长与孩子相处融洽、经常进行心灵的沟通,并且孩子犯错时,家长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为主。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积极给与支持与帮助,例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都可以帮助孩子重拾信心。
2.初一年级学生在初小衔接时心理发展特征
初一年级是青春期的开始,是个体身心开始全盛发育的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通常会有更多的期待,而相对的,也会遇到更多的阻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时就会造成身心的不平衡。初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脱离了小学时轻松的环境,离开了熟悉的伙伴圈子,进入到发展空间更大的初中,面对学科的增多,课时的增长,学科内容的复杂性,再加上学生们没有掌握一套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很容易就造成困扰;而面对崭新的人际关系,怎么样才能成功的融入到新的圈子,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有不小的挑战。在家庭方面,如果个体在家庭中得不到安全感,那么就会加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感,个体很难在负性生活事件中恢复过来,适应性会比较差。
与初一相比,高三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知识储备、潜能开发、升学择业、交友恋爱等一系列重大人生课题[8],但是已经历过初一、高一的适应性挑战,高三的学生没有崭新人际关系的挑战,在学业方面也已适应,遇到困难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自我调节。而初一的学生还处在懵懂时期,在遇到困难时自我调节能力很差,所以更加需要外界的正面引导。
3.影响分析
3.1重要性
Hunter 等人提出了心理韧性的层次模型。他把心理韧性分为三个层次:低层次的心理韧性仅具有生存功能,如暴力、挑衅、侵犯、行为等;中层次的心理韧性具有防御功能,如离群、冷漠、不与人接触等,这时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高层次的心理韧性积极向上,如灵活性、选择性的保持距离、自尊、信任他人、社交行表现良好等。只有少数人天生就具有高层次的心理韧性,其余大多数人则是具有复原的潜能。在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环境中,父母会教孩子很好地发挥和利用这种潜能,教会孩子如何抗压,帮助孩子如何发展高层次的心理韧性,快速适应周围的变化,从挫折中反弹,积极乐观的面对困难。如果子女处在和谐、欢乐、紧张而有秩序的家庭, 并从他们的家庭中获得安全感, 将使他们顺利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反之子女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取决于父母的感情、思想文化修养和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态度[9]
(1)利用孩子已知情绪和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初一的孩子在遭遇到困难挫折时容易 一蹶不振,这时家长要利用亲子间的依赖关系,充分了解到孩子此时此刻的情绪并进行积极引导,好静的孩子给予独处的时间来释放压力,外向的孩子则进行积极沟通交流,使孩子获得从逆境中成长的经验,迅速恢复,成功应对挫折。
(2)培养孩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技巧。有研究表明,积极应对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会提升复原能力,发展更高级别的心理韧性。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宽容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把焦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这种正面积极的情绪可以拓展个人的认知能力,使孩子锻炼解决问题的技巧并慢慢形成自动化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最终从困难中反弹。
(3)给予孩子积极期望的力量。积极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可以帮助事情的解决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孩子遭遇挫折,父母在宽容的教养方式下可以使他们充满乐观向上的心态,想象出自己所期望的一个状况,用这种方式引导和激励自己来采取针对性措施,这会增加孩子的反弹机会,从挫折中增强心理韧性,从而做的比以往更好,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失败者。
(4)榜样的力量。挑战逆境的故事可以催人奋进,有着高强度心理韧性的人会把每一次挫折看成人生的转折点,经历这个破坏性事件,也是一次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惊喜的新方向的机会,从经历的苦难中学会了更好地应对技能。如海伦凯勒,身残志坚,顽强学习,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一直努力学习,她没有被疾病所压垮,反而生存了下来,甚至恢复到比以前更强更好地状态。她把每次受到的磨难当做一次挑战,努力奋进,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奋力向前,永不退缩,向世人展示了无比强大的心理韧性。在宽容型的家庭环境下,父母和孩子积极沟通的时候,可经常做一次故事会,给孩子的心中埋下永不言弃的信念,能够使孩子在面对压力情境或危机时,表现出心理稳定、健康的应对策略。
(5)鼓励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情绪。当初一的孩子陷入困境时,他们容易焦躁不安,容易用其他方式和途径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安,有时还会有暴力等倾向。这时,宽容型的教养方式对他们来说是一剂良药,慢慢的化去他们的焦躁,使他们从对困难挫折的不安与痛苦中转移注意力,发现自己的长处,将不幸转化为机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解决问题。
2.局限性
鲍姆林德认为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最为有利的。因为权威型家庭中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但是,处于权威型家庭中的孩子对父母没有很大的依赖感,在其遇到挫折时父母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这类孩子有着很强的自尊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冷静沉着的态度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处于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焦虑不安,遇到挫折易产生敌对感,和父母的沟通不多,家长无法得知孩子真正的情绪,无法进行激励和引导。这类父母喜欢对孩子所有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很少考虑孩子的意愿,当孩子遭遇困难挫折时经常采取的措施是愤怒及惩罚,更谈不上帮助与鼓励了。
四、发展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所需要克服的障碍
1.“好孩子”倾向。好孩子在家里是父母骄傲的资本,在学校是老师表扬的对象,他们听话、守纪律,循规蹈矩,不会给家长“添麻烦”。他们的生活风平浪静,一帆风顺,可正是这种令人满意的表象背后的隐忧是不易察觉的。当一个好孩子的世界遇到变故而坍塌时,他的成长经历将阻碍他的复原[10]。所以一味的“好孩子”也是不可取的。
2.一成不变。有的学生已经被塑造成了一种样子,例如不管做什么都会觉得“我父母会给我摆平的”之类的想法,这种学生一旦受到重压就会崩溃,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受不得一点风吹雨打。
3.过高的看重压力。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不停的补课,为了达到父母的认可,老师的认可,身上背了很重的压力,有的学生每天被压得喘不过气,有的学生就自暴自弃。要注意的是正确看待压力,在重压之下要保持冷静。
五、总结
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家长要格外重视在初小衔接时期孩子能力的发展,多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在挫折、困难来临时,不仅是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上的一种挑战,也是孩子发展心理韧性的一次良好机会。其次要重视家校合作,注重家校实行措施的一致性,提高孩子面对困难时的反弹能力,为孩子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莹. 家庭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对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 胡寒春. 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 2009
[3] 李海垒, 张文新. 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4] 陈陈.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6)
[5] 刘美丹, 刘晓艳.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影响[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6] 王莹. 浅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07)
[7] 李丹. 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8] 凌华明,凌华龙.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应付方式的相关调查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4)
[9] 徐慧.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 2008
[10] Al Siebert著, 杨柳译. 韧性[M]. 中国人大出版社, 2009
篇10
[关键词]就业导向 民办高校 广告学 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马志远(1984- ),女,河南许昌人,武昌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系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广告学、教学管理。(湖北 武汉 43006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告学人才培养与就业现状研究――以武昌工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3B210)、2012年度武昌工学院重点课题“基于市场需求视角下的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告学为例”(课题编号:2012JY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15-02
根据国际社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指出,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其中着重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广告、出版发行、文化会展等重点文化产业。可见,广告行业将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广告人才将呈现大量需求的态势。然而,现实是每年都有大量广告类毕业生因所学与用人单位所需不符而转做他行的现象,这就从一个侧面暴露出目前广告学教育存在学非所用的困境。
诞生于改革开放中的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方面如何冲破传统办学体制的束缚,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广告学专业得以发展成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几年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能力的高低是检验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直接方式。结合广告学专业,笔者通过对武昌工学院2009~2011级广告学专业182位学生发放问卷,就其自身实习、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就业能力进行评价,本次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138份。
1.对就业环境的整体认识。通过问卷反馈,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目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的了解较为感性,只是停留在“同学说”“老师说”“新闻说”的层面,自身在校期间对本专业的就业信息关注程度较少,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虽然口头表示担心实习与就业问题,但在实际中却没有真正努力去寻找机会和提升自己。
2.对自身知识、能力的评价。对该问题的调研分为四块:一是专业理论素养,是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专业软件的操作,是对专业操作技能的评价;三是实际工作经验、人际交往和组织写作能力等;四是外语等职业技能,两者是对工作经验等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能力的评价,分别对应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实际应用三大部分。有81%的同学反映自己的实践能力较为欠缺,实际工作经验较为不足,人际交往和组织协作能力需提高;35%的同学认为自己专业理论素养不够,需要加强理论课程的学习;33%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例如Photoshop,Coreldraw(以下简称PS,CD)这样的专业软件操作技能。21%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差。可见,目前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最欠缺的仍然是实际工作经历;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实习后、工作后的学生反过来检验了在校专业理论知识的需求程度,并不像在校生想象中的那样,理论知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与实际操作技能同样重要;同时,广告学专业的毕业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欠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暴露了出来。
3.广告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量化分析,可以得出,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学生目前的综合就业能力不很理想,大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清楚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就业时,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过低,不够自信;与一本院校和高职技校的学生相较,特色性不够凸显。
二、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的广告学专业突出应用型,学生在毕业后应该具有自身明显的优势与特色,既比一本院校的学生有实际操作优势,“沉得下去”;又比高职高专类学生有理论涵养,“拔得起来”。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人才培养的问题。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是沿用一本院校的,在此基础上删减一些理论课课时,增加一些课程内实训课时。这使得该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和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行业特色,使用的教材与学生实际脱轨,学生受到的实际训练项目减少,对本专业的行业相关领域的了解和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分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