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小结范文

时间:2023-09-22 17:5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科护理小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科护理小结

篇1

一、科室基本情况

其中聘用护士5人,1全科护理人员共9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护士4人,大专2人,读本科2人,中专5人。共有40张床位,全年收住院病人1313人,上半年总数489人,下半年总数824人,下半年比上半年病人总数增加了25.5%下半年抢救危重病人126人,死亡9人,抢救成功率92.9%静脉采血468人,其中颈静脉12人,股静脉2人,皮试472人,肌注148人,输血人,导尿126人,洗胃抢救18人,死亡3人,洗胃抢救成功率83%气管插管3人,成功插管2人并使用呼吸机正压呼吸。严格护理操作常规,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对于内、儿传染综合科室无院内交叉感染,无差错事故发生。

二、科室设备、物资运行及相关制度情况

婴儿温箱1台,1科室拥有抢救设备:洗胃机2台。除颤仪1台,成人吸痰器1台,幼儿吸痰器1台,运行正常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所有抢救设备由责任班杨冬芝专人管理,每周定期检查运行情况、保养、作记录;抢救柜、药柜由责任班褚礼梅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如出现缺药、漏药现象,予即时补上备用并记录;各种消毒液及用物每周定时更换,专人治疗班负责,主班每天检查1次,出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并即时解决。

班班查每周五大查,2科室执行严格的查时制度。环环相扣。半年来堵科室药品漏洞10次,查出漏处理医嘱5例,已及时填补,未造成不良后果,各班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合作,未出现明显拖班造成人员的过度疲劳现象。

三、科室护理工作完成情况

危重一级护理95分,半年来我科护理工作完成情况:基础护理平均93分。护理表格书写94分,急救物品平均89分,病区消毒合格率95分,满意度调查875分科室管理86分。严格了一次性医疗用品(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等)得管理,用后全部做到分装、消毒、毁形、焚烧并记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无一例输液、输血反应。

四、科室业务学习及引进新技术开展情况

经过多次学习,1吴院长、熊真主任的指导下。科每位医生都能使用心电图机,每位护士都能看懂临床常见异常的心电图。科室对每例死亡病例、疑难病例都进行讨论,从中总结不足,制定出完整的治疗方案并上墙,备工作参考。现已上墙的治疗方案有:脑出血血压调控方案,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流程图,小儿呼衰、心衰急救流程图,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治疗方案及快速性心律失常抢救治疗方案(有一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在科得到及时的抢救并治愈出院)大部分脑出血的病人在科得到全面、科学的治疗与护理,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留住了很多病人。今年还在科开展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例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呼吸的先例,病人身上进行了眼部、口腔、气管、导尿、褥疮、生活、心理等一系列护理,并整理装订成册。护理人员还学习了从省医引进的新技术:留置针的运用与护理,硫酸镁湿敷运用,褥疮患者使用氧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已在科运用。同时我还学习了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能够即时、准确的为医生提供诊疗依据。

五、内部管理

科室每月定期召开二次会议,1一年来。将这段时间出现的问题及患者、患者家属提出的意见、建议在会上相互沟通,进行疏理,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收集意见、建议,1向患者家属发满意度调查问卷。使我及时掌握和了解部分病人对我医生、护士、病房管理的满意程度。

通过学习,2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尊重和维护患者权益意识。大家基本了解和掌握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促进了医患、医护之间的关系和谐,增进了感情,让病人相信我愿意留在科。

围绕了树行业新风,3为了给病人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创一流服务”活动主题,从细小环节入手,要求医护人员做到四轻”七声”服务,对一些无法解决最基本的生活及住院费的患者,全科人员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切实让病人感受到温馨、耐心、细心爱心的四心服务,感受到家的温暖。

使我认识到管理不够完善,4经过今年“医疗质量管理”大检查后。主要问题出现在对医疗安全入手不足:病历书写不及时、不规范,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不规范,滥用抗生素,收费不透明,对各种记录不完整。

科室学习了护理部制定的护理人员量化考核评分制度”但是为了让值班人员心理轻松、不带情绪上班,5为了实现人性化的管理。科并没完全按照制度扣分罚款,而是要求大家相互帮助,各班相互检查,出现问题立即纠正帮助填补、循环进行,未得到即时纠正的上下两班共同受罚,半年来只是环境卫生、上岗形象及协调问题上个别被罚。

六、护理工作获得的社会效益

两位责任班护士都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科护理人员对于常规技术都能熟练掌握。对小儿头皮细小静脉的穿刺技术能做到动作准确、娴熟、一针见血率高。为每位患者做好入院的环境介绍、生活上的帮助、解释治疗护理计划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回访,搬迁的第一季度满意度调查获得100%好成绩,获得病人送来感谢信3封,第二季度获得病人送来锦旗一张、感谢信一封,但是满意度调查下跌到75%说明了责任班的工作没有做到持之以恒,忽视了心理治疗与回访。如果每一次的回访都能让病人觉得你用心为他治疗、记得他关心他有亲切感,就会使我得到很好社会效益。

七、存在不足

不好管理;1护理人员轮换太快。

篇2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儿科门诊输液室收治的患儿200例,男130例,女70例;年龄1岁-10岁。基于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服务,而研究组给予细节化护理服务措施,具体作法如下:(1)规范护理操作,提高工作责任心护理工作的对象为患者,属于一项繁杂的工作,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护士应具有严谨的慎独精神和工作态度,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并在输液的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查对患者的药物批号、药物有效期、使用方法、药物名称、剂量、姓名、浓度、年龄、性别,特别是小儿的用药剂量更要慎重,务必要在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穿刺。(2)儿科门诊输液室布局人性化人性化护理既在护士素质方面有所体现,更会体现在整个儿科门诊输液室的环境与布局中。众所周知,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马虎不得,针对这种情况,儿科门诊输液室要设计地更加人性化,提供足够的凳子,同时还应该配备饮用水等配套服务。同时,还应该准备各种宣传单,讲解儿科门诊输液室的输液流程,以满足患儿家属的需求。(3)细节入手,加强输液安全服务输液安全是输液成功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落实。第一,增强法制观念,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对医院及输液室所制定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应该对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认真解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重视和完善护理文书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第二,加强护理人员素质的培养。输液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往往与护士的素质能力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那些新入职的年轻护士,她们的业务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对于那些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第三,完善并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的有力保证,务必要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建立起三级护理质控管理体系(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监控员),在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引入细节管理,从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细节化等方面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医疗事故,减少护理差错。

1.3观察指标

调查患儿家长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问卷有效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8%,74例满意,24例较满意,2例不满意;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为70%,45例满意,25例较满意,30例不满意。两组患儿家长对于护理满意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3

[关键词] 小儿解表颗粒;清热解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5-0045-03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xiaoer jiebiao gran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CHEN Cuipi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Earl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Fangshan District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Beijing 10248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xiaoer jiebiao granule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Methods 128 children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June 2016. They were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4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64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ntibiotics granules for th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xiaoer jiebiao granules for the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 condition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During the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0.94%),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Xiaoer jiebiao granules; Clearing heat and removing toxicity;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ntibiotics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狭义上也称普通感冒,主要包括鼻腔、咽喉部位的急性炎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幼儿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生率极高,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感染而导致的,其临床症状以流鼻涕、鼻塞、发热、打喷嚏等为主,在其临床治疗中,大多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1-3]。本研究以我院门诊部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儿解表颗粒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部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0.5~3岁,平均(1.9±0.4)岁。观察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0.4~4岁,平均(2.2±0.3)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不同患儿的病情实际状况,合理使用青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药物剂量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观察组:口服小儿解表颗粒(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0.5~2岁的患儿每次1/3包,每日两次;2~4岁的患儿每次1/2包,每日两次。以7 d为1个疗程,患儿最少坚持服药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

1.3 评价标准

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儿服药1~2 d后体温恢复正常,流鼻涕、鼻塞等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大幅度好转;有效:患儿服药2~3 d后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好转;无效:患者服药3 d之后体温无明显变化,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4-6]。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行t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有7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10.94%),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幼儿群体中发病率极高,每年可发病数次,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小儿胸廓解剖特征,其肺容量较小,呼吸浅而快,在呼吸过程中换气不够充分,肺活量较小,呼吸系统功能具有很大的限制,加上小儿抵抗力较低,很容易引起病毒性感染,从而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7-10]。在对其治疗中,抗生素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使用原则较多,在治疗中必须要谨慎使用,否则,滥用抗生素不仅疗效较差,而且还会导致临床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对患儿的体质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抗生素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逐渐受到医学领域的广泛质疑和讨论。

3.2 小儿解表颗粒及其功效

小儿解表颗粒主要由连翘、金银花、紫苏叶、葛根、牛蒡子、蒲公英、荆芥穗、黄芩、防风和人工牛黄等中药材组成,其中金银花、连翘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牛蒡子、黄芩、荆芥穗、牛黄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这些药材配合使用,不仅能够增强药物的清热解毒效果,还能宣肺解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其头痛咳嗽、咽喉肿痛、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11-13],且这些药材的药效较为温和,对患儿的损害较小,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3.3 小儿解表颗粒的临床应用

在本研究中,使用小儿解表颗粒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75%,且无一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而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5.00%,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4 两组患儿在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在治疗中,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7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出现少尿现象,3例出现恶心呕吐现象,2例出现腹部疼痛,一旦发现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立即对其进行停药,并对症处理,经过治疗后皆逐渐好转。对照组患儿采用抗生素治疗,虽然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抗生素的剂量控制不好很容易对患儿的免疫功能、消化功能等造成损害,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小儿解表颗粒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不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安全性,不存在毒副作用,在临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小儿解表颗粒具有抗菌、抗病毒、止咳解热等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还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耐药现象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14,15]。另外,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要首先从预防出发,尤其在冬、春季节,要讲究卫生,定时开窗通气等,减少儿童的患病率,从而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参考文献]

[1] 卜繁慧. 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17-2218.

[2] Matsuse H,Fukahori S,Tsuchida T,et al. Effects of a short course of pranlukast combined with systemic corticosteroid on acute asthma exacerbation induced by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 The journal of asthma,2012,49(6):637-641.

[3] 李先茂,李素芝,闫春城,等. 宣肺解表活血颗粒治疗高原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 科技,2015,(1):46,50.

[4] Van Benten IJ,van Drunen CM,Koopman LP,et al. RSV-induced bronchiolitis but not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d nasal IL-18 response[J].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2003,71(2):290-297.

[5] 焦平,何芳. 自拟清解利咽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8例[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15(2):11-12.

[6] 傅培鑫. 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J]. 福建中医药,2004,35(4):38-39.

[7] 盖芸,刘伟华. 中医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探讨[J].河北医学,2002,8(4):379-380.

[8] Gern JE,Stone CK,Nakano M,et al. Effect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on AIR inhaled insulin pharmacokinetics and glucodynamics in healthy subjects[J].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2008,83(2):307-311.

[9] 崔素英. 合理用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0):5920.

[10] 代娟. 中医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6):270.

[11] Bodewes R,Kreijtz JH,van Amerongen G,et al. I nfection of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with seasonal influenza A(H3N2)virus induces protective immunity in ferrets against infection with A(H1N1) pdm09 virus after intranasal,but not intratracheal,inoculation[J]. Journal of Virology,2013,87(8):4293-4301.

[12] 杨茂辉,闫平. 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28.

[13] 杨华萃,李丹,陈建灵,等. 黄虎解热袋泡剂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2005, 23(11):74-75.

[14] Lee PC. Cough induced by airway vibration as a model of airway hyperre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 Pulmon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2004,17(6):337-342.

篇4

作者单位:200062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急诊科

祝秋萍: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教学内容结合网络CTM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成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三年制成人夜大学护理专升本学员, 2011级护理5班103名为对照组,2012级护理5班107名为试验组,试验组进行优化教学内容结合网络CTM教学法的尝试,对照组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法。比较两组学员的期末成绩,同时对试验组学员进行有关优化教学内容结合网络CTM教学法的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学员的期末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70%以上的学员认为该课程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应用于临床实践。结论:优化教学内容结合网络CTM教学法对提高成人《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教学内容;CTM教学法;成人教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63

目前,成人教育科目中的《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部分与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重复,导致学员课时负担过重,查阅课外资料的时间太少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成人护理教育学员的学习特点来看,学员大多来自基层的医疗单位,有一定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提高和更新固有的知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1]。本研究通过采用优化教学内容结合CTM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学》成人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来源于某大学三年制成人夜大学护理专升本学员,均使用相同的教材和教学大纲,选择2011级护理5班103名为对照组,男3 例,女100 例;年龄21 ~ 42岁,平均(28.9±8.4) 岁。选择2012级护理5班107名为试验组,男2 例,女105 例;年龄22 ~ 43岁,平均(27.9±9.4) 岁。两组学员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法,以多媒体及板书为主要教学手段,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将规定的内容逐一讲授给学员,课程结束时进行反馈调查,征求学员对《儿科护理学》课程改革的意见。

1.2.2试验组(1)征求对照组学员对《儿科护理学》课程改革的意见。(2)优化教学内容,减少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重复的课堂讲授,如除风湿热以外的其他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溃疡病、甲亢等;而对其他学科不讲授同时又是本课程重点内容的则侧重讲授,如传染病中的麻疹、脊髓灰质炎等。将课堂授课时数自24学时精减至16学时。(3)增加8学时网络CTM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①课前设疑。在每次课堂授课结束前,安排网络CTM教学时间,把案例资料发给学员,让学员带着疑问查阅相关资料。②案例导入。在规定时间通过新浪UC聊天平台,教师利用问题导入授课内容,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③案例讨论。学员们通过网络采用讲演陈述式及讨论交流式等形式进行,让学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④案例点评。 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引导和把握问题,调动现场气氛,控制讨论进程。通过学员踊跃发言和激烈讨论后形成的各种观点和看法,教师给予正确评价,点评总结。⑤案例小结。 归纳知识要点,帮助学员抓住重点内容,对学员易出错的难点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学员《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总成绩,两组试题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命题,试题内容、难易度无显著性差异,评分标准相同,满分为100分。(2)课程结束后对试验组学员进行有关优化教学内容结合网络CTM教学法的问卷调查,总结问卷,评价效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照组学员对《儿科护理学》课程改革的意见反馈和试验组学员对优化教学内容结合CTM教学法的效果评价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两组学员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对照组学员对《儿科护理学》课程改革的意见反馈98.1%学员赞同优化教学内容,95.1%学员认为应减少课堂课时,92.2%学员认为可增加网络课时,84.4%学员认为在教学中应增加互动环节。

2.2两组学员期末考试总成绩比较(表1)

3讨论

3.1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员需求随着我国护理教育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成人护理教育已经成为护理人员更新与补充知识、提高护理理论和技术以及取得一定学历和文凭的重要途径[2]。但目前成人护理教育的课堂教学存在明显的矛盾,由于课时多,学员学习和工作负担过重,影响学习积极性,甚至造成厌学而降低学习效率。如何才能更科学地分配有限的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呢?首先,我们对对照组进行摸底,收集学员们对课时改革的意见,绝大部分学员认为《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需要优化,课堂授课负担过重,赞同增加网络授课学时及互动环节。学员们的反馈意见反映了目前成人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教材内容繁多,课堂授课负担过重,学员之间合作较差,不利于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也是促使我们实行本次教改新举措的根本原因。优化教学内容,由于删减了部分与相关课程雷同的教学内容,课堂授课学时数虽然减少了,但内容更加充实、新颖,安排更加紧凑、合理,充分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成人护理教育的大多数学员都要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并且可能已结婚生子,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家庭的时间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手机及数码产品的普及,使网络教学的实施方便可行,通过网络CTM教学法,不仅能让每个学员都能感受“面对面”同步教学,可以和同组人员进行案例讨论,协作学习,也可以和老师实时沟通,同时也节省了学员们来往学校的次数和时间,满足了学员们“既不耽误学习,又不耽误工作和家庭”的需求。

3.2激发自学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儿科护理学》是成人护理教育的专业必修课,为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儿科护理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3]。随着人们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成为新形势下护理教育的主题[4]。但由于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护理教育,其大多数学员有一定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和评价能力,他们更注重知识的独立性和应用性,课堂授课学时数的减少,学员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同时,增加8学时网络CTM教学法,可以提高独立获取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员的自身发展[5],在每次课堂授课结束前,安排网络CTM教学时间,让学员带着疑问根据案例资料内容查找相关文献,阅读专科书籍,通过案例导入、案例讨论及案例小结,加深学员们对儿科护理学专科知识的理解,激发自学潜力和积极性,学习效率随之提高,取得的成绩也更显著,表1显示,试验组学员《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优化教学内容结合网络CTM教学法确实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

3.3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法由于学习内容局限于书本,学习空间固定在课堂,学习时间花费在过多的重复上。临床教学是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6],在成人护理教育中,学员大多来于临床护理第一线,临床案例中的情景是他们最熟悉的,临床案例中的问题是他们最关注的,与他们的经验世界最易产生共鸣。CTM教学法能激发学员听课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学员思考问题的积极性[7],本研究借助网络CTM教学技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案例为中心,学员们通过讨论,查询资料、自主质疑、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有助于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文献检索、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表2显示,有70%以上的学员认为该课程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研能力,有助于应用于临床实践。

4小结

优化教学内容结合网络CTM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成人教学中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虽已初见成效,但其具体实施细则(如教学内容优化到什么程度最合理,课堂授课同网络授课学时数最恰当的比例是多少等)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唯有坚持教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代亚丽,姜元方,孙晓莉.基于Delphi法的成人护理本科课程设置[J].护理学杂志,2012,27(15):63-65.

[2]朱丽丽,孙娟.《儿科护理学》成人护理教育教学方法探讨[J].全科护理,2010,8(4C),1116-1117 .

[3]曲凡,陈建,刘翠萍,等.儿科学临床教学创新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5):754-755.

[4]刘春凤,田亚茹,祝英.现场教学法在高职学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6):121-122.

[5]宗胜蓝.影响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0):88-90.

[6]艾素梅,须玉红,贺伟. 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41 -642.

[7]刘芬,张晓文,赵瑛,等.案例导入与多媒体结合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97-98.

篇5

关键词儿科护士;夜班;压力源;对策

儿科护理作为一个职业,有其特殊性,不仅24小时值班,而且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前临床护士大都不愿上夜班,更不愿意在儿科上夜班。我们用现象学的研究法,从人文关怀角度对儿科夜班护士进行访谈,探索其压力与有关的解决办法,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充足的休息时间,减轻压力源,维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41名护理人员41名中其中33名先后曾在儿科工作,其余7名现仍在儿科工作。年龄20~25岁10名,25~30岁10名,30~50岁20名。现在儿科工作的7名护理人员中20~25岁2名,25~30岁1名,30~50岁4 名,其中大专学历3名,中专学历4人。儿科工作时间为2~15年。

1.2方法

采用逐个访谈,进行沟通与交流,最后总结分析。

2结果

经调查造成儿科夜班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工作较繁重,担心不能很好的完成,唯恐发生差错事故

由于夜班护士值班只有自己一个人,必须独当一面。小儿的发病特点恰恰是在夜晚多见,好多患儿之前没有一点儿症状,家长不容易发现,到了半夜就开始发烧,病情来势凶猛,情况紧急。小儿是家庭的太阳,家属的期望值一般都会很高,而其血管比较隐匿,静脉穿刺难度大,晚上灯光下难度比白天更大,又难以配合,给值班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2.2护理人员缺乏,倒班频繁,长期睡眠不足,打乱了正常的人体生物钟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的影响愈加明显,睡眠质量下降,脾气变躁,敏感,记忆力减退,易衰老,疲乏无力,精力不足,惧怕上夜班,出现疲劳、恐惧综合征。

2.3社会地位低下,工作无成就感,得不到社会的认同

我国护理专业起步较医疗专业迟一些,缺乏相对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护理管理与监督体系,护理仍然相对从属与医疗,社会上甚至有人认为护士上班时间长了就可以转成医生,对此不得不常常进行解释。儿科夜班护士工作辛苦,成就感低,心理挫折大,易致护士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心态。

2.4儿科护士自身素质有待于提高

护理学发展到今天,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一直到近几年才设有护理高等学院,98%的护理人员接受的是中等教育,起点低,知识面窄,无论专业知识还是其他方面的知识都较匮乏,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3讨论

针对以上压力源采取相应对策,减轻儿科夜班护士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儿科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相当的实际经验,方可在患儿啼哭,家属焦灼,光线欠佳的情况下做到一针见血。医院或科室领导可以组织进行定期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年轻护士进行轮换短期参观、培训,有经验的护士讲解、汇报经验。提高她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减轻心理压力。

增加1~2名护理人员,降低倒班率,增加休息时间,使夜班后的疲倦及时恢复。特别在冬春二季,因天气变化,患儿发病率猛增。

合理安排夜班工作,设立奖励机制。培养较多的儿科护理人才,灵活调配,鼓励愿意上夜班的护士,适当增加奖金或者夜班费。鼓励年轻护士多上夜班,年轻护士精力充沛,睡眠好,不易受到夜班的影响,相对家庭负担轻,同时给于奖励。

护士要适应社会,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护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学科。作为一名护士,具备护理知识远远不够,还须具备医疗知识,人文知识和其他知识,这就要求护士须不断克服客观因素,通过自学、函授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拓宽知识面, 博中求精。增强自信心、荣誉感、责任感。

4小结

儿科夜班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特殊性,探究其压力源,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压力,保证护士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队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文、张振路、徐朝阳.关于护士工作疲溃感及相关因素分析思考.现代临床护理,2003,1(4):47~48.

[2] 刘锡均.实用药物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67~379.

篇6

【关键词】儿科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效果

【中图分类号】R1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37-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儿科的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面对病人年纪小、合作性差、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大、用药上特殊性强这一特点,护士所面临的风险与其他成人科室相比显得尤为突出,作为护理安全管理组就要不断地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寻求防范的措施,提高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尽可能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儿科护士如处理不当,轻则影响护理服务质量,严重者甚至造成重大差错事故,给医院、科室和病家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我科从2010年1~12月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组,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我科住院病床为58张,每年平均住院人数为3400人次左右,护理人员13名(包括护士长),年龄38岁,本科学历1名,在读本科2名,大专5名,中专5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8名,护士2名。

1.2 方法

1.2.1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组设组长1名,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1名护理知识性强、技术比较过硬的护士组成。

1.2.2 儿科不良事件分类①护理安全:患者身份识别、用药、输液、输血和标本送检等问题;②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差,技术不熟练,病人呼叫不及时到位等;③意外情况:即输液、输血反应、患者烫伤、坠床、走失、器官异物等;④护理记录:记录不全、不准确、不及时等。⑤仪器设备:功能不良及操作不熟练等。

1.2.3护理安全管理组任务

1.2.3.1加强培训 利用晨会及业余时间组织护理专业知识、各种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操作技术的培训及各种应急事件模拟的演习,并定期进行考试和不定期抽问。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和应急能力。

1.2.3.2加强检查 不定时抽查科室护士是否遵守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科内的各种仪器设备功能是否完好呈备用状态。督促护士自觉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服务行为,增强慎独精神。

1.2.3.3建立护理安全册 记录科内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分析原因、整改措施及效果;每月底交护理部,护理部根据科室的记录事件进行指导和提供相应措施。护士长每月第1周的星期一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护理安全讲评,针对上月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内存在潜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分析,吸取经验教训,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1.2.3.4不良事件上报如果科内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护理部,同时组织科内召开科会,通过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护士长采用鱼骨分析图记录科会的内容上交护理部,护理部将此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并定性为意外、差错或事故,以作相应的处理。同时将此事件作为反面教材在全院各病区内的护理人员学习讨论,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防止类似的不良事件发生。

2 结果

我科自2010年1~12月份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有了显著的增强,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与2009年度相比,科室的护理质量达标率由95%上升至100%,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由1%下降至0.01%,患者满意度由93%上升至97%。

3.小结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在不断提高护士安全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责任感及业务技术能力,增强了护士慎独精神,完善儿科护理的内涵质量。因此,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篇7

【关键词】急诊儿科;护理纠纷;原因;管理对策

急诊儿科疾病急,家长心情急,患儿年龄小、静脉穿刺难度大,护理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急诊儿科护理人员少又年资偏轻,大多数没有做妈妈的经验,护理人员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急诊儿科的护理风险尤其突出,因此急诊儿科护士在工作中应建立起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预见问题的能力,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1]。现将本院对急诊儿科护理投诉进行管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急诊儿科共开设留观床位16张,输液卡座30张。本科于2011年1月至12月共收治患儿1460人次,发生护理投诉30起,占住院总人数的2.05%。其中无菌观念不强造成的投诉4起,查对制度不严造成的投诉8起,护理业务水平差造成的护理投诉6起,服务态度不好沟通不到位造成的投诉8起,责任心与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预见差错事故发生而造成的投诉4起。

2原因分析

2.1人员配备问题

2.1.1护理队伍配备不足仍是目前护理的一大问题,而我院的急诊儿科还兼产科及儿科的急救转运,人力不足致使许多护理工作不到位,更不用说优质护理服务及细节服务,而到急诊儿科就诊的患儿多是起病急而又危重的患儿,家长的心情更急。这些使儿科护患关系异常脆弱和敏感[2],更别说是急诊儿科关系更是紧张,家长动不动就投诉。

2.1.2儿科工作岗位有其特殊性,压力是实实在在沉积在心上的[3]。而急诊儿科有的护士出诊回来还要帮着做治疗,在做治疗时又担心有出诊,到处有风险,到处是思想压力,又都年轻情绪容易波动一说话口气很冲容易与家长发生争执,家长就会投诉。

2.2护患沟通问题

2.2.1缺乏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医疗服务和行风建设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有些护士还没有完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服务态度欠佳、说话语气生硬等,缺乏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4]。急诊儿科的护士在忙碌的工作中会忽视家长的需求与权力,而家长们因为不了解治疗的过程就会责怪护士从而引起投诉。

2.2.2急诊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差,基本技能不娴熟,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和留置针穿刺时,一次不成功家长就会很不满意很有敌意,两次还不成功就容易引起投诉甚至纠纷;在无菌操作方面不注意某个细节的消毒,家长就会质疑而产生投诉;输液点滴速度根据小儿年龄大小、体重、病种、病情而调节点滴速度,由于护士未交代好速度调节的原因及注意事项,家长不理解而引起投诉;输液完毕后拔针时,针头划破了皮肤或没有按住穿刺部位导致有出血,患儿哭闹家长以为对小孩的损害有很大,稍微解释不到位很容易引起投诉;抽血时由于查对不严弄错了凝血管导致患儿要重新抽血,家长不理解火气很大稍微不注意就会有投诉甚至纠纷。

2.3患儿家长的问题由于家长对医护人员期望值过高,缺乏医学知识,对护士的技术操作效果难以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易造成投诉[5]。个别家长认为自己出了钱就可以享受高人一等的服务,对护士指手划脚要求护士一切听从他的指挥。对护士的操作期望值很高,要求护士必须一针见血,而护士由于年资低缺乏应对措施,心理素质差,患儿家长更加认为是新护士拿他儿子做试验品,这很容易引起护理投诉。

3管理对策

3.1完善人员配备争取领导的支持多加两名护士,让出诊与治疗护士成为相对两个护理组。这样护士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3.2加强服务意识,开展急诊儿科服务新举措,促进护患沟通

3.2.1儿童贴贴画关爱――从心灵开始。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位家长都无比心疼自己的宝贝,不愿宝宝受一点点痛,对我们护士的工作也是百般挑剔,恨不能我们个个都是百发百中的“神针手”!愿望都是美好的,现实确不尽人意!输液是一项有创操作,大多数患儿都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儿童因其生理特征,静脉穿刺难度较成人也更高,如何让宝宝消除恐惧,积极配合我们的穿刺,并得到家属的理解呢?因此,科室的姐妹们联想到幼儿机构老师们为激发儿童内心超强的“自我”,诱导相互对比,谁是勇敢宝宝、谁是聪明宝宝、谁是爱美宝宝、谁就有机会获得小红花、小五角星的奖励等等创意,引申出我们也可利用儿童这种喜欢赞扬、表扬、爱表现的心理,开展了“我是勇敢宝宝,我为宝宝发贴画”的感动服务。护士根据儿童的年龄,发放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动漫贴画,积极调动儿童天真童趣,让家长积极参与我们护士的静脉穿刺活动中,使宝宝开心,愉快地接受静脉穿刺,消除内心的焦虑和身体的抗拒!通过这项服务的开展,更好地满足患儿及家属的身心需要。

3.2.2预约输液服务为了让患儿的输液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缩短等候输液的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我科开展了“预约输液服务”,预约输液服务是指学龄儿童因白天上课但需要连续几天输液时,科室结合患儿病情和家庭具体情况,与患儿家长一起商定次日来院输液的时间段。

3.2.3“高热病人输液绿色通道”的开通为了让高热的孩子能及时得到输液治疗,从而减轻孩子的痛苦。我科开通了“高热病人输液绿色通道”。病人一进院看病,值班护士在第一时间为患儿测量体温,当确定患儿体温在39℃以上时,即盖“高热”印章的单据,办理就诊相关手续,在取药、输液、治疗等过程当中可立即优先处理,并确保非皮试病人整个输液过程在10-15分钟完成,让高热的患儿能及时得到输液治疗。

3.3不断提升护士素质

3.3.1急诊患者具有发病急、病种复杂、病情重而且变化快的特点,因此要求急诊护士具备专业的急救知识、精湛的急救技能、较强的工作能力,方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急救要求,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技术和最优质的服务[6]。组织护理人员分批到上级医院进行参观学习,如如何做好优质护理;如何做到有效沟通;如何提高护士小儿静脉穿刺的准确率;如何增强护士法律意识,维护护患双方的利益。

3.3.2科室组织穿刺能手培训班,由护士长亲自培训,自制小儿静脉模型,告诉每一位护士必须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位置,如何选择静脉,如何固定,如何让家长配合从而提高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率和静脉稳固不发生漏肿。

4小结

护理投诉如果没有处理好,就会升华到护理纠纷,一旦形成纠纷,就会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护士的心情及工作积极性。所以必须完整配备好人员,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做好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优质护理细节服务。通过我们的整改,明显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好多患儿家长一旦小孩生病都不愿上其他科室,直接上急诊儿科也直接找到我们的护士,要求其为他们的孩子进行静脉穿刺。通过家长宣扬形成了口碑都说我们急诊儿科的护士态度又好技术又好能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家长满意护士受点名表扬的机会就增多,科室的满意度自然就高了。

参考文献

[1]张红兵.儿科护士慎独教育与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3,3(1):4.

[2]葛卫红,李承.说说我们小儿科[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0,12:16-17.

[3]无尘.感谢轮科[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0,9:19.

[4]杨雪.儿科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6:172-174.

篇8

关键词:儿科门诊;静脉输液;问题探讨;策略分析;护理体会

引言

在我国的各项常规门诊中,静脉输液是非常普遍的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一般是提供营养或者是急性疾病治疗[1]。在进行静脉输液的工作中,重点是如何一次性成功,尤其在儿童静脉输液工作中,要尽量保证一次性穿透成功。对儿童进行静脉输液的工作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正因为如此,才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静脉输液工作经验和工作素养,最大限度地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从而有效地减少患儿的痛苦[2]。

1儿科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工作存在的问题

患儿在进行静脉输液的穿刺过程中,往往情绪比较激动,常常伴随着哭闹、好动等状况,这一问题是不能避免的,但是也会影响医护人员工作质量的正常发挥,最终导致穿刺失败。所以在儿科门诊中,应该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值得思考:首先,在患儿的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常常伴随着哭闹等现象,导致实际的工作环境相当嘈杂混乱,而且在输液中,往往存在着查对不严的现象,最终导致护理工作不能够顺利开展[3]。其次,静脉穿刺才是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和需要不断提高的内容。患儿在进行静脉输液中,往往采用的是头皮静脉输液,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但是有的医护人员由于静脉穿刺经验不足,工作水平不高,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不能准确地进行静脉穿刺的情况,这也为患儿和家长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4]。再次,在输液过程中也存在着护理问题。主要是在为患儿进行输液的时间段内,相关医护人员并没有对输液过程进行及时的巡视和管理,甚至还会刻意地回避一些有静脉穿刺障碍的患者。最后,护理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有着更高的护理工作素质和专业素养。反观当前的儿科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常常缺失这些必备的素质和素养。有些医护工作人员严重缺乏服务意识,导致其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态度恶劣,对患者和家属的一些激烈情绪不能做到体谅和谅解,导致各种纠纷不断[5]。

2儿科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工作问题的对策分析

通过对儿科门诊患儿在进行静脉输液中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探讨,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儿科门诊患儿在进行静脉输液时,由于环境的混乱和嘈杂使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一些影响患儿静脉输液顺利实施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行总结,从而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第一,应该对医护人员加强药理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这样才能将药物污染降到最低[6]。那么,在工作中应该不断地加强对医护人员在药剂的使用量、用途以及不量反应等方面的培训学习,在药物使用中,要不断地对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及时的查看,从而保证药物的正常使用,一旦发现患儿出现超过药量规定的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和医生联系。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无菌要求进行无菌操作,从而避免感染[7]。第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的工作素养、专业素质以及服务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解决护理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基本技能,不断训练相关医护人员在面对突发性情况时的处置能力,在护理工作中,应该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在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提高工作技能,还应该不断地提高工作素养,使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最终和患者和家属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8]。在为患儿进行输液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对患儿进行定时的观察,从而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在进行多次静脉输液穿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患儿和家属的情绪,恰当地安抚好他们的情绪,从而保障后续穿刺的成功[9]。

3小结

静脉输液是儿童进行疾病治疗的最不能绕行的最快捷的治疗方式。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存着一些问题值得深入的反思和探讨。儿科门诊患儿的静脉输液过程,涉及了用药、药量等基本的护理知识,还涉及了由于患儿的特殊性和环境问题而导致穿刺失败的客观因素,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不断地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伟煊,莫迪威,廖友明.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处方用药调查与分析[J].海峡药学,2016,28(4):246-247.

[2]王娟.细节管理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0):1198-1199.

[3]杨序军.儿科静脉输液中的风险因素及对策分析[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9):00014-00014.

[4]李林权.儿科输液流程对提高输液质量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0):140-141.

[5]阳惠芹.门诊静脉输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药,2016(1):00138-00138.

[6]胡海燕,王瑶.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及作用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6(4):31-34.

[7]黄敏.浅谈儿科静脉输液中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0):338-339.

[8]王亮.儿科门诊患者静脉输液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2):27-27.

篇9

【关键词】

现代科技手段;儿科; 健康教育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精神,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从服务到沟通,从给药到宣教,从态度到行为,从生理到心理,涉及到患者的各个环节,儿科护理人员都力争做到安全、优质、满意为服务目标。儿科执行一年以来,存在最突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健康宣教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1影响儿科健康教育的因素

1.1儿科护理工作自身存在因素的影响儿科护理工作繁杂、任务重、要求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难度大,护理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致使健康教育时间减少[1]。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存在差异,缺乏健康宣教的意识或能力不够,只是满足患者治疗,不带情感的机械式护理。

1.2患儿自身因素的影响小儿表达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配合护理要求;出于条件反射,患儿打针产生疼痛联想到白大褂,见到医务人员哭闹,导致家长为了安抚小孩,分散注意力不能很好接受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甚至为了照顾小孩的情绪不愿意医务人员过多的接近小孩,难以实行现场指导。

1.3陪护人员多,不固定,小儿自理能力差,陪护受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性影响,对患儿照顾方式存差异。文化层次高的家属对患儿的疾病健康知识求知欲高,对患儿疾病的病因,表现,治疗,护理,预防需要全面了解,对护理专业素质提出较高要求。面对留守儿童,陪护多为年老者,相对健康知识淡漠。没有主动求知的欲望,患儿的病情及治疗完全依赖医护人员。加之方言带来的沟通障碍和阅读能力限制,导致健康教育难以实施。

1.4住院治疗时间短,周转快 护士在短时间内需对多个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没有足够时间与家属及患儿沟通,普及常识性知识,如小儿喂养及辅食添加、喂养方法,预防接种及新生儿抚触等。

1.5家长溺爱患儿,对护士提出过高要求,难以建立信赖关系 如静脉输液时,要求护士必须每次都能一针成功。若失败,家长会暴怒,认为护士无能,对护士的偏见和信任程度低。

因此,针对儿科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传统健康教育方式难以满足现代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引进现代先进的科技教育手段(如: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育信息。结合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口头语言教育,文字教育,示范性教育),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儿科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2现代科技技术手段的教育特点

2.1形声化,直观形象将图像、文字、声音,艺术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光、形、声迅速及时普及知识,加之形式新颖,内容生动、丰富,感染力强等特点,乐为人接受。且容量大,直观性强、形象的将几百字,上千字才能弄清楚的问题(如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通过图像和声音简单明了清晰地呈现在患者面前,将抽象的概念,繁琐的文字描述,有声有色的表现出来,化无形为有形[2]。我们儿科护理面对的是特殊群体,沟通难度较大,加之大部分患儿又来自农村,更需要对农民加强卫生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面对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大篇文字宣传)可能会“望而生畏”,通过采用现代科技教育手段,可以化繁为简,将深奥难懂的疾病知识,浅显,生动地诠释出来。

2.2功能的多样性,再现性和广泛的适应性。现代科技教育手段,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化慢为快。能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反复播放。再现患者需要的疾病知识,加深印象。现代科技教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住院部、门诊、社区可以用,家庭也能用,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群体能用,个人也能使用。既适合集体教育又适合个别化教育,灵活多样,简易方便,是最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教育方式。

2.3教育方式,方法的先进性,引用至医学护理领域,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健康教育信息,具有高效率,优质量的特点,是实现儿科健康教育的最优化,最有利的保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效率和队伍素质。

2.4经济方便,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共享资源,可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3现代科技教育手段在儿科的应用

3.1软件我们根据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流行病,如:毛细支气管炎、秋季腹泻、手足口病、肾炎肾病、过敏性紫癜、新生儿黄疸等,制作了针对各疾病宣教视频,内容包括疾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预防、保健技能(呼吸功能的锻炼,有效拍背的方式,皮肤护理)、以及科学育儿知识等(新生儿抚触,小儿辅食添加原则,喂养方法,预防接种)。收集的视频资料来自各大网站专家儿科疾病健康教育讲座视频和综艺节目的健康育儿视频(辣妈宝贝,宝贝一家亲),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运用现代计算机软件剪裁与合并、刻录等技术,增添儿童喜爱的卡通动画(喜洋洋,灰太狼,奥特曼)制作健康小贴士,分别提示疾病需防范的轻、中、重内容,创作适合儿童群体喜爱的生动的宣教片,具有吸引力,有很强的针对性,且是可行的。

3.2硬件作为三级医疗教学单位,我们贯彻温情式服务理念,病室有电视机,广播,DVD机,病区有多媒体教研室。有利于开展现代科技教育模式。

3.3实施每天晨间交班结束,由主班护士根据病区病种间断(9:30-10:00,10:30-11:00,16:00-17:00)播放各疾病的语音宣教。每天下午安排资质高的责任护士组织患者按病种10人左右到教研室观看教育视频,观看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讲解。观看结束,组织家属及患儿讨论,让患儿及家属提出问题,护士进行现场解答与指导,产生互动效应,达到解决患者共存的护理问题,掌握正确的护理技能。强调个体化教育,我们制作的视频,通过信息下载,可被携带走进家庭,社区,提高家庭科学健康育儿知识。疾病流行期间,杜绝疾病的传播。

4小结

在儿科优质护理工作中,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现代科技教育手段进行宣教,健康教育质量明显得到提高。其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易于激发家长和患儿学习的兴趣,为掌握疾病知识建立了基础;视听结合易于理解,便于记忆,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动画的立体性具有模仿性,准确掌握护理技能;广泛的适应性避免了方言障碍、文化局限,不受时空限制,又具有再现性,扩大了教育范围;按疾病种类宣教,按需宣教,既有适应性,又具备争对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护理人员反复施教过程中,潜移默化提高护理专业队伍素质。

参考文献

篇10

【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静脉留置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间我院226例进行静脉留置穿刺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226例患儿留置部位多为手背静脉和头皮静脉,分别有96例(42.5%)和77例(34.1%),其次为足背及足踝部静脉留置31例,大隐静脉留置22例。静脉留置天数3~6天,平均留置3.8天。置针后出现堵管4例,脱管2例,皮肤轻度压伤2例,液体外渗1例,穿刺点感染发炎1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6%。结论 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留置针韧性好、成本低的特点,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益,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患者;护理

患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主要途径,目前儿科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其不仅减轻了反复穿刺输液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患儿家属的担忧,还有利于危重患儿快速使用急救药物,争取抢救时间。但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脱落、阻塞及局部渗漏的问题,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因此,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规范护理操作行为非常重要。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护理工作体会,探讨科学合理的静脉留置针新生儿临床护理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226例患儿均为0~30天的新生儿,平均年龄11.9天。留置部位多为手背静脉和头皮静脉,分别有96例(42.5%)和77例(34.1%),其次为足背及足踝部静脉留置31例,大隐静脉留置22例。静脉留置天数3~6天,平均留置3.8天。

1.2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

1.2.1 操作前的准备:选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设计的24G×19mm型留置针,选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透明敷贴。首先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准备2.5%碘伏、75%酒精及消毒棉签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另备1套留置针、2副一次性注射器、止血带及无菌绷带。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部位,原则上应选择富有弹性、粗直、易于固定的血管。

1.2.2 护理操作:穿刺时操作人员站在穿刺侧或头侧,左手紧压患儿皮肤,固定待穿刺静脉,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见回血后退出针芯2mm,然后将外套管按血管走向缓慢送入血管内,观察周围无渗漏后,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住针外套管,右手拔出针芯。穿刺完成后用3M透明敷贴行全封闭式固定,贴膜一端紧贴穿刺点前上方2cm 处,不宜贴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及舒适度。另一端紧贴皮肤,拉紧松弛的皮肤,待皮肤呈现轻度皱纹时为宜,以便留置针固定更加牢固。使用4~ 5ml生理盐水推注封管,输液结束后每隔6h~8h封管一次,保证留置针管内充满封管液。

1.2.3 穿刺后的观察及并发症处理:每日观察询问穿刺点局部有无红肿、疼痛及感染发炎情况,输液时须先检查留置针是否在血管内,防止脱管和外渗引起静脉炎。针对感染发炎情况进行抗感染治疗,当患儿出现哭闹不止或烦燥不安时,应及时检查穿刺部位,发现药物外渗后立刻停止滴注,重新建立输液通道。

2 结果

本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26例患儿中,出现堵管4例,由于固定不牢出现脱管2例,皮肤轻度压伤2例,液体外渗1例,1例2岁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留置3天后出现穿刺点感染发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消失。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6%。

3 护理体会

本次针对儿科静脉留置针患者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6%,与杨秋芳[1]的研究结果相当,其护理的有效率为97.3%。但在静脉留置针护理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堵管、脱管、皮肤轻度压伤、液体外渗及感染发炎的问题。因此,只有进一步规范留置操作方法才能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有效率。

护理人员应在操作过程中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每日仔细观察患儿穿刺点皮肤的情况,若穿刺点局部有压痛或稍感不适,提示有静脉炎的可能[2]。穿刺部位每日用碘酒、酒精消毒清洗,并更换无菌敷贴,以预防感染。当并发症发生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处理,减轻患儿痛苦。

封管后的留置针在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才可接上液体,如遇阻力,切忌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推入血管内[3],以免发生堵管。封管后应避免局部肢体受压及封管部位下垂,保证血液循环。

置管时间应有严格的控制,不仅要保证留置针使用率,还应达到达到治疗疾病,减少并发症,减轻患儿痛苦的目的。本次研究静脉留置天数3~6天,平均留置3.8天,据文献[4]报道: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我国一般为4~6天,建议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得超过4天,当患儿机体免疫状态较差时,浅静脉留置时间应在3天左右为宜。

随着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医院对留置针的使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留置针在对病人使用安全的同时对医护人员也要安全,同时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对环境无害[5]。因此,应积极研究设计新型安全留置针,并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4 小结

静脉留置针作为新一代的诊疗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留置针韧性好、成本低的特点,明显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且降低了治疗费用。同时减少了护理人员每日频繁的静脉用药及静脉采血,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益,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秋芳.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9):96.

[2] 田月玲,宋歌,宋莉辉.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的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6):169.

[3] 王春丹.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科的应用与护理[J]. 吉林医学,2008,29(2):99.

[4] 周海莲.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