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管理学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百家讲坛管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角是一个学生们交换书籍的平台,教室里的知识宝库,其好处不言自明。然而通过一年以来的带班管理,我发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愿意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放在图书角与同学们分享。调查后我才知道,因为放置在图书角的书籍容易破损丢失,小孩子们不愿意承担这无谓的损失。为此我重新任命了五位图书管理员,他们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非常明确的任务。
为了鼓励学生们捐书,我实行了积分奖励制度,根据学生们捐书的内容决定加多少分。与普通积分每周清零不同的是,捐书的积分可以存入“银行”,在最需要的时候取出,因此需要有图书管理员专职管理学生们的“福利”。这一制度出台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捐书热情,很快班级图书角便“书满为患”。此时我们的清理员便出马了。清理员的任务是每月清除书架上借阅次数较少或者班级同学大都阅读完的书籍,及时为图书角“换血”,维持同学们对图书角的新鲜感。防损员的主要工作是每天放学前检查书籍是否有丢失和破损的现象并及时解决,他的工作需要借阅登记来配合。为了防止学生们无意间将书带出学校,我们将校牌定为学生的借阅卡。
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图书角策划员,这一职务是图书角“地位”的关键,他需要策划出关于读书的各种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目前策划员主要组织同学们开展了知识竞赛和“百家讲坛”两个活动。
知识竞赛是利用每个周末的班队课时间举行,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策划活动,文学、历史、地理、科学、自然不限,以图书角近期书籍的内容决定申报活动的优先权,从选定题目到制定规则,全程由策划员和申报活动的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在其中充当活动审查的角色。开展这样的活动对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是十分有效的。班上一个大大咧咧的调皮小男生为了完成自己策划的历史知识竞赛,查阅了大量资料,连续四个晚上向我咨询出题的相关信息,最后在活动正式开展的前一天晚上11点完成了PPT。我相信通过这次锻炼,他获得的不仅仅是节目策划的经验。另外,因为这一活动的内容需要紧扣图书角书目的主题,为了能在班队课上好好表现为小组加分,大部分学生都会利用活动预报后的一个礼拜恶补相关知识,图书角又成了最吸引人的地方。
篇2
[关键词]知识生产 新媒体 深度报道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生态平衡和产业格局,引入了新的竞争元素,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李希光认为,网络媒体和数字媒体给传统新闻界带来了十大挑战:“一是很多城市将会成为没有报纸的城市,二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不再准确和真实,三是新闻制作和传播的个人化,四是多样的新闻采写者,五是新闻定义的多样性,六是生活方式新闻压倒公共事务新闻,七是主观新闻盛行,八是新闻生产方式和运作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九是新闻传言取代新闻核实,十是社会正失去由共享现实构筑的交流平台。”[1]传统新闻的定义在新媒体时代已经被颠覆,新闻采写和制作的方式也受到挑战,这就需要从新媒体营造的新的媒介环境去思考媒介内容的生产方式。
一、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内容生产:从信息生产走向知识生产
1.信息与知识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渐进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部分到整体,分阶段进行。与此相适应,人的思想也有层次。美国学者史密斯和梅德利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建立了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金字塔,艾米顿又在数据、信息和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增加了智慧的概念,提出了知识阶梯的要素,如图1: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产生的思想是以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四种形式存在的。
(1)数据。数据是人通过自己的感官感觉到和通过工具探测到的关于事物以及事物运动变化的信号,它以事实、图片、数字、文本和影像等方式存在。数据之间通常没有关联,它们独立和分散地存在。一种数据只反映和记录事物的某个属性和某一个状态,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数据是大脑对事物的最浅层次的印象,呈碎片化储存于大脑中。数据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组成信息的原材料,没有它们就不可能产生信息。
(2)信息。信息是按照一定主题排列组合起来的一组数据,是有意义的数据。大脑出于一定目的将先前互不相连的数据,按照一定逻辑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不再是感官层次对事物的认识,而是经过了大脑的加工,比数据更高一个层次。
(3)知识。知识是加工过的信息。马斯·达文波特和赖瑞·普鲁萨克认为:“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语境信息、专家见解和直觉的非固定混合体,它为评估和利用新经验与信息提供了环境和框架。它源于所知者的头脑,并为之所用。”[2]在信息层次,信息仍然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它与客观事物保持紧密的联系,而在知识层次,知识混合大量人为的因素,它包含人的经验、判断、直觉和价值观等主观元素。知识相比信息又进一步加入了抽象,是思考的结果。
(4)智慧。智慧是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的是一种创造力和预见力。获取知识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需要动用人的全部能力,包括感官能力,归纳、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收集、加工、传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是一种预见力,它要在具体运用之前来决定使用何种知识、什么时候使用以及如何使用的问题,只有具备智慧,才能恰当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再到智慧,人的思想逐步得到提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逐步得到深化。
2.知识生产
信息与知识分属知识阶梯的不同层次,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两方面:一是在知识中融入了人的信念,而信息没有。根据经典的知识“三元定义”,知识是一种确证了的真实的信息,也就是说知识由信念、真与确证三个要素组成:“1)命题P是真的,2)S相信P,3)S的信念P是确证了的。”[3]这表明知识是与人的信念相关的,人类世界存在许多真的命题,但只有那些被人相信和确证了的命题才是知识。二是在与行动的关联性上,知识与行动相关联。人的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人出于目的和意图而采取的行为,是有意而为之的。人也只会根据自己认为是真的东西来确定自己的行为,这种自己认为是真的东西就是知识。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须纳入人的主观意识,转化为知识,才能与行动相关联。因此,信息与行动之间需要知识作为桥梁才能发生联系。
在新媒体时代,传媒必须从信息生产转向知识生产,实现更高层次的转换。“随着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编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也在此意义上成为知识生产与管理的工作。”[4]
二、知识生产的主要形式
现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由于社会交往范围的显著扩展、人们教育程度的大幅提升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每年产生的信息数量呈指数增长。传统媒介产业作为专业的信息生产行业,已经受到了新媒体的剧烈冲击,传媒组织不再是唯一的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因此,传媒产业应向知识生产和传播者过渡,这是传媒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的知识生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1.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实现“who/what/where/when/why”到“how”的跨越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描述,解决的是“who/what/where/when/why”的问题,这与新闻的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相联系。知识是要解决“how”的问题,是与人的行为相关联。人认识世界就是要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需要人的行动来执行,人对世界的认识也必然要用来指导行动。因此,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要为它加上一个“目的”,即新闻生产是为了促使人的行动。这样新闻也就从信息转化成了知识。
深度报道是新闻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的一个有效途径。所谓深度报道,《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法。”[5]深度报道系统地提供关于新闻事件的所有相关信息,并探求新闻事件发生的因果联系及其社会意义。其深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道的广度,即详尽地报道关于新闻事件的一切信息,还原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二是报道的深度,即深入探究新闻事件的内部因果关联,阐释其对社会的意义。
深度报道将新闻事件放在社会背景中去考察,将其看做是动态的过程,有其引发的社会缘由也有其产生的社会结果。因此,深度报道在原有的新闻报道五要素之上增加了一个“how”,变成了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和如何(how)六个要素。这样,在深度报道中新闻具备了“how”的成分,与知识中的“how”相对应,新闻也就从单纯的信息走向了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度报道就是在向受众传递关于新闻事件的知识。
2.整理和传播现有知识
媒体组织除了从新闻信息中提炼和创造新知识之外,也可以成为现有知识的管理者和传播者。当今是信息社会,尤其在新媒体兴起后,传统媒体组织不再成为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垄断者,人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生产和传播。信息不再是稀缺品,反而成了富余物,并由消除不确定的因素变成了不确定本身。这些变化,将促使传统媒体组织从信息生产走向知识生产:一是丰富的信息需要转化为更可贵的知识;二是传媒组织的专业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身份受到冲击;三是传媒组织作为一个专业的机构,与个人的知识生产相比,在知识生产上仍具有天然的组织优势。
传媒组织成为知识的生产和管理者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传播现有的知识。比如电视台开通专门知识频道和制作专门的知识性栏目,以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和《百家讲坛》栏目为典型案例。《百家讲坛》以讲座的形式在电视上广泛传播历史、文化、生物、医学和经济等方面的各种知识,“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大的反响。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读《论语》,王立群讲《史记》,在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知识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引发了新一轮的传统文化学习热潮,传媒机构也在传播知识产品同时,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二是整合现有信息生产出新的知识。比如报纸可以增设以行业为特征的专门性副刊,提供行业的关键性信息。以汽车为例,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同级别车辆的有关参数,并加以对照,可以为人们购车提供必要的决策知识。
3.提供社会化的知识生产平台
与传统媒体信息生产的“专业化”相对应,网络媒体则可以提供一个平台实现知识生产的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就是知识的生产由“未经选定的人群”来完成,它向所有人开放。互联网上的知识社会化生产有两种方式,一是以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为代表的大规模协作生产的模式。大众可以围绕一个开放的词条不断进行更新,创造出一个任何人都不拥有的“百科全书”,而这个“百科全书”也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另一种则是以百度知道和新浪爱问为代表的问答式知识生产模式。这种方式是任何人都可以提问,任何人也可以回答问题,且答案也是向所有人开放的。
注释:
[1]黄楚新主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珂平主编:《知识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中国记者》2007年第1期
篇3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必修课程,如何能在有限的学时内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传统教学方法形成挑战,本论述试以思想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为例,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来阐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拥有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的文化创造和积累。这些历史性的文化遗存,既真实记录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生存、成长所走过的漫长历程,也为我们今天乃至将来创建新的文明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因此,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阐释和研究我们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过程,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以及提高全体人民的人文素质,都将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青年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1999年,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体系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是“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具有其他专业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文化概论课程的基础性,将传统与现实结合,开拓学术视野,延伸思维触角,一直是文化概论课程努力的方向。其中,中国思想文化作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让学生把握先哲思想的精华,领会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并能融汇到自己的人生思维中,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思考的。笔者试以道家哲学中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个案,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道家思想以老子为初创,《道德经》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老子以深邃的智慧,探讨了宇宙的形成与自然的规律,国家的治理与人类身心的修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给人们以无穷的思想启迪。两千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学、科学家乃至普通平民,纷纷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如果学生文史功底薄弱,在理解上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状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首先明确“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
无为而治最早的出处源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常被误解为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其实,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无”,表面上守弱处静,无所作为,实际上遵循万物的本性而不违逆,顺应自然之道而知足知止,就已经是有所作为,也能无所不为。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最生动的说明了“无为”与“无不为”的关系:治理国家犹如煎小鱼,煎小鱼乱搅就会搅烂,不乱搅,就是无为。用这种“无为”的办法煎好了鱼,治好了国家,就叫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样也就达到了“无不为”的目的。
在解释清楚“无为而治”的基本内涵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对“无为而治”的最好实际应用。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例如图片与科教片结合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学习兴趣,之后进行相关的总结。这里我们进行简单的说明。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李冰创建都江堰,2260余年来,川西10余州县“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成为天府沃土。故史称之为“川西第一奇功”。而今,都江堰也是正使用着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地区1010万亩良田和提供7市36县的城市、乡镇的工业用水、城市用水,养殖业用水,旅游业用水。如此通古贯今,造福于人类的大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全世界唯此一处。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坚持以和谐为本。表现出来就是“无为而治”、“因势利导”。都江堰无坝,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结晶。都江堰主要功能是灌溉农田。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是为“避沫水之害”、行舟、溉田。防洪排涝,是那时保全川西居民性命,改造川西湿地,发展农业的当务之急。都江堰建成后,创造出了川西平原“江村事事幽”的优美人居环境。
通过介绍都江堰的文化意义,学生在无形中对“无为而治”的抽象思想就有了形象的把握。但是如何与自身、和现代生活相结合,让自己能够智慧生存,我们可以适当的举例,引领学生举一反三。
用现代管理学的事例来让学生感受“无为而治”的奥妙。老子的思想是管理哲学,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却是将管理引人新的境界的“大道”。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治大国如烹小鲜”,直至无为而治,是管理的至高境界。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艺术中,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种趋势,恰恰也为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利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中,成员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领导支持、指导、协调成员的工作,激发成员的智慧。这时领导就是集体智慧的网络,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形成一种“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人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纵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事实是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复体味这一思想,从终汲取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可以使我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标与动画结合的方式来说明无为而治的现代管理学应用,形象生动,便于说明。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初接触中国文化理论的学生,大都会因其茫如烟海和博大精深而产生畏J嗅心理,故而教师必须始终做到把自己真正消化的知识和体悟用最简单明了的形式表达出来,必要时辅助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打消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困难和顾虑以后,就可以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性上倾注心力。我们认为,文化情怀的熏陶和文化生活的创造,是该门课程的最终目的之所在。通过研修课程,希望学生都能过“一种有文化气质、有文生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生活里,华贵而不可有铜钱臭,简朴清素而不可遨遏无礼数。”。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师生课堂讨论(按各重点、难点章节安排):在上课时事先提出讨论任务,学生听完课后,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课程讨论。事先指定个别同学带头,其他人自然跟上。教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听完一位发言后,先让其他学生提问,然后作出点评。随后下一位学生发言,照此进行下去。每学期可以安排2次一3次课堂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说辩论能力。
(2)多媒体演示、参阅网络:尽量结合学生自己的专业,思考文化现象,在作业中体现出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篇4
一、四教并行,雁阵效应
集团制订了校本培训三年发展规划与学期实施计划,系统策划校本培训,形成校本培训资源库。精心组织“菜单”培训,精心策划“四教”行动,精心培育“四动”机制。在集团内部推进“骨干教师带教、集团教师走教、优秀课例点教、团队契约支教”四教模式和“文化互动”、“校区联动”、“骨干带动”、“教师主动””四动机制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发展模式。
1.“集体婚礼”,团队契约式支教。
到底采用怎样的方式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各个校区的发展,集团对校区展开调研,结果发现,支教或结对,派去一个或几个老师,只会影响所在班级,对提升整个集团校区水准力度不够。要改变校区教育现状,就要努力消除本部、校区二元结构,将新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理念植入学校,再加以积淀,形成新的合作理念和文化,真正提升校区教育水平。我们称之为“团队契约式支教”。
我们认为“选择管理者、骨干教师很重要”。本校区各个学部精心挑选具有丰富的教学或管理经验的骨干教师,分别派出一个学部的骨干教师到合作校区,其中包括管理人员和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集团本部优秀教师的到来给校区注入一股清新空气,每月周一至周五全天候派老师到各个校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在校区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打破当地教师固有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通过选派有经验的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负责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管理工作,在为期2年的时限内,通过“团队契约式支教”的方式输出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切实提高合作校区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使每个校区培养自己的名师,人人成为骨干教师。
“团队契约式支教”是湖小集团化办学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合理配置全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的创新之笔。采取“团队契约式支教”模式对于推进校区内涵发展主要凸现四大价值:一是切实解决了现行体制下学校人、财、物等资源跨区域流动难的问题,实现集团本部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校区;二是通过引进专业化的服务,有效提高了校区管理水平与教学效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组织优质教师团队实行合作,为校区植入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管理办法,有利于促其转变思维方式,塑造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学校文化,有助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四是对相对薄弱的校区实行“团队契约式支教”,推进行政管理、品牌学校独立参与评价的管、办、评分离与联动模式。
2.“柔性流动”,专职教师走教。
学校教育集团积极构建校区和谐、竞争的机制,营造校区良好的内部生态系统。一方面学校将通过学部与校区签订“团队契约式”的支教方式,另一方面实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及人才政策的创新。
(1)积极倡导“银行效应”。在不与学校重大利益矛盾的前提下,参照“足球队员摘牌转会制”的操作模式,拟推行“教师摘牌交流、合理转会”的尝试,使教师在校区校际之间“合理、自由、自愿”活动;提高教师对学校品牌的忠诚度;
(2)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做到“关系不转,刚柔相济,以柔为主;引人与引智结合,以引智为主”。引进名优教师、专职教师到各校区兼职、讲学、带徒。语、数、外教师定期轮岗,校区间互相交流,其他学科教师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推行跨校区上课,走校区上课。
签订团队发展契约后,各个学部与校区的教师打通使用、两个校区的教师进行轮岗,一方面尽可能为各个校区配备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的专职教师,如给周家巷校区、花园校区配备音乐、美术专职教师,给新湖校区、花园校区配备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等专职教师,对于大坝和何留校区则让本部优秀专职教师到各个校区走教进课堂,专职教师进驻校区,使校区单一的语文、数学教育转变为多样化的体艺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等,让校区学生接受到完整的、规范的课程教育。二是教师安心扎根校区教育。由于受本部、校区二元结构的影响,校区优秀教师总是单向流往本部,很难形成一支稳定的优秀教师队伍。团队合作后,两校教师打通管理,消除以往的“城乡”教师的身份差异,即使在校区任教也可享有与本部教师同样待遇,到校区走教的教师还享受一定的课时津贴。三是校区家长放心将子女就近入学。通过走教,变“学生家长跑、校区孩子跑”为“集团本部主动送优质教育资源下校区”,有效缓解校区学生择校矛盾,各个校区首次出现学生回流的局面,真正实现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3.“鱼渔兼授”,骨干教师带教。
学部的入驻管理,各个校区普遍表示欢迎。周家巷小学的吴忠校长说,这是集团优质资源辐射校区的一次大联动。集团优质资源的到来,可有效提高校区的管理水平与教学效率,使校区孩子在家门口就能聆听名师讲课,校区教师也能随时随地得到名师指导。
大坝校区的殷建平校长说,两校(部)“联姻”后,将采取“人员互换”、加强联合备课、“师傅带徒弟”等形式,切实提高当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各个校区除和学部签订团队合作契约外,还委派一名副校长负责蹲点该校区的工作。校长、教师到校区直接从教是湖塘桥中心小学输出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我们强调,更重要的是输入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教师培训机制、教育教学方式等全套服务,激活合作校区自身的“造血”功能,盘活人力资源,最终自立发展。
4.“优质反哺”,优秀课例点教。
把优秀教师的成功课例公布在信息平台上,各个校区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这些菜单,邀这些优秀教师走进自己的课堂为学生授课,让优秀教师的资源最大化。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各个校区的发展,在全区教育系统和湖塘镇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在这基础上逐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转,错位竞争,田忌赛马,赛出骏马,人人成才。
“理念”要先行,“操作”也要跟上,要把理念变为可以操作的环节。我们建议各个学部对自己的管理经验进行梳理,并将其还原为过程和细节。细节化才能规范,规范才能有效率。学校办学质量提高的核心是师资,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抓住这个关键,把重心放在师训机制的输入上。本校区向各个校区输出特有的师训模式,让校区青年教师在模仿、理解中学习先进的教学法,并把教学论坛作为备课组、教研组活动的有效载体,在教师热烈探讨课堂教学长短的过程中,教研风气逐日养成。当然,各个学部并未抛弃传统师训方法,在各个校区建立师徒带教制度,请名师现场诊断、现场示范,同伴互助,脱产培训……师训在新旧方式结合中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分层培养,价值融合
在全体教师中形成“人人争做发展型教师”的教师团队发展愿景,学校设立“名师课堂”,给教师施“经验之肥”;开设“百家讲坛”,给教师施“理论之肥”;成立“导师团”,给教师施“操作之肥”。制订《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快车道行动计划》,设置快车道发展。
1.启动“动车组”。
引导湖小教师成为自身有动力装置的“动车”。 动车组重点吸纳集团内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个性帮助。引领教师人人挖掘并形成持久的内源性动力,“自我发展、发展自我”。教师自我申报、自寻良师,集团提供平台与保障,为实践双导师制提供发展的外源性动力。
2.助推“青研组”。
青研组成员主要是走在发展快速道上的青年教师,集团通过组建青研组帮助他们缩短成长期。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缩短成长期。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业余党校、道德讲堂、师德师风建设,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手抓师能,每周相约进行集体培训学习,开展课例辅导,科研辅导。
集团名优教师培养成效突出,骨干教师群体不断壮大,三年内新增五级梯队61人,目前学校五级梯队人数已经达到全体教师数的45%。
3.建构“指导组”。
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为了加强学科的建设,成立九大学科专业指导组: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英语学科、音美学科、校本课程、体育学科、健康教育、综合思品、信息这些学科专业指导组,选派集团中具有专业话语权、有学科影响力的校长作为学科指导组领衔人。成立了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为首的工作室。
大自然中有一种现象,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专家们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即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们将这种有趣的雁群飞翔阵势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
篇5
论文关键词:教学研究;创新教育;发展
一、引言
教育作为由来已久的一种人类实践活动,通过系统、有序、规范的方式传授人类生产、生活经验。教学作为传递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与手段,通过相对有效、集约的途径,使个体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培养人、造就人是其不变的主题,但是具体的培养目标、规格、方式和手段则表现各异[1]。教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活跃学术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当创新的理念与要求和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时,现有的教育体制、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规格等必然面临挑战与革新。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全局,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育学学科的不断完善与成熟。
二、加强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对教学研究的探讨,既可以从目的论层面,凭借缜密的哲学思维,对教学的目的进行价值探讨,用应然的规范属性或价值法则予以说明;又可以从工具论或方法论层面,凭借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对教学的手段、方式、方法进行科学的探讨。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研究必然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核心,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无论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重要性的再认识,还是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中对创新教育、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确立,都对教育的改革发展、教育对社会发展贡献率的提高寄予厚望,教学研究通过对教学领域各种现象的剖析和改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二)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复杂、长期、持久、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历程,每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都引起了教育的大发展。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都是教学研究的成果。可以说,没有教学研究的发展,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教育进步。今后教育要发展、要创新,教学研究就需要永不止步,不能停止。
(三)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众所周知,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完美实现,离不开两支队伍:一是教师队伍;二是学生队伍。其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力量,因此我们教师要认真完成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努力成为一名名师。教学中教师的品牌对教学研究的成效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名师名堂、百家讲坛,表面上看与我们的普通授课没什么两样,但为何会给听讲者的感觉和收获却截然不同呢?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这些是名师在讲。名师一流的水平、一流的方法、一流的手段加一流的设计使讲课几近完美,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建立在高水平基础上的高水平的教学设计。要想成为名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新方法和模式,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推动教学研究的建议措施
(一)育人为本,完善教学
1、创新教育的实施强调以育人为本,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深刻理解创新教育的内涵,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除了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外,娴熟掌握教学方法也是其履行教师职责必不可少的,教有教法、学有学法,教师教法得当是为了学生学有所得,教学研究中对科学方法的关注研究有助于对人类知识文化的传递、继承乃至发展、创新。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渐次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随受教育层次逐级提高渐进发展,这一过程符合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个体的身心发展、学识积累的规律。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研究在教育目标的框架内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作出合理有序的安排,满足不同时期学习能力发展关键期的要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寻求个性化培养与学生身心发展共同规律的契合点,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把握差异,联系实际
现代教育规模不断扩充、形式类型多样化的进程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间的差异性日益显著,即使是同一层次的教育也由注重共性向彰显个性转化。由于学科边界的存在,同一学科的教师往往会形成特有的学科语言。因此,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对各科教学法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确认共性的前提下,寻求产生差异的内在机理,把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由于其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学生来源的不同,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实践手段上的差异。通过教学研究,将教育活动的三要素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在客观环境与社会交往的共同影响下,把握教学规律,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既需要具备创新精神的一大批高层次拔尖人才,同时对普通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现有的教学研究中,对职业教育特点与功能的把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明晰职业教育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构建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教学体系。
(三)用制度强化教学研究
离开水平去谈教研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离开发展去谈实践智慧,就是为落后寻找借口。因而,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水平、完善制度的设计与实施环节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其中,政策就是导向,制度就是保障,起到的是先导和预设的作用。因此,让一切教学研究的创新源泉充分涌现,让一切有志于教研创新的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设立制度去调节行为、规范关系,促使现实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保证行为主体能获取与其努力相一致的收益,在政策支持、评价激励、培养人才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有力的、可持续的制度保证,建立合理化、规范化的教研创新制度势在必行。
篇6
doi:10.3969/j.issn.1006-9682.2011.12.030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和职能,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数字时代,信息素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信息素质的培养也成为教育界和图书馆学界老生常谈的话题。高校图书馆具有资源、技术、设备、人才等优势,担负着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重任。研究高校图书馆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其目的一方面在于探索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的做好信息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深化教育过程中的指导理论和实践;另一方面在于以高校图书馆为试点为众多公共图书馆提供信息素质教育方式的参考。笔者认为进行信息素质首先要改变观念,信息素质本身就是一项综合的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的提升必须汲取其他素质的营养。同时针对信息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力图为图书馆学界在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一定借鉴。
一、信息素质教育
(一)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概括起来可理解为通过先天遗传与后天培养,经过长期内化的积淀,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可以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特征。素质教育就是对公民的基本品质的教育,它是符合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观,按照当今社会的多元化需要,依据个人的智能差异、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等进行开发、完善、塑造以达到全面提高综合质量的教育目标[1]。素质教育的内容可概括为:文化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众多内容中,讨论尤为热烈的当属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的,并被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能”。 所谓信息素质就是在信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机构的作用下,社会个体成员所应该具有的比较稳定的信息特质。2002年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图书馆馆长Hanelore rader说:“信息素质是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有效的定位,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2]信息素质的内涵主要可归纳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培养读者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
如果把信息素质比做一台要正常运做的计算机,那么信息意识无疑将是软件,信息能力是硬件,而信息道德则作为保障进程顺利运行的各项标准而存在。如何让这台计算机存储的资源更丰富,格局更合理,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素质培养的主战场,担负着巨大的责任。
(二)信息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
通过对信息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概念的比较,不难发现素质教育的实质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其中当然也包括信息素质方面的教育。而信息素质教育从其广义的含义和目的上来看,它强调的是各种信息品质的综合,如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与信息道德品质的培养涉及到素质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等多方面。由此可见,信息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不可分割,相互统一的,从其概念外延来讲,信息素质不仅仅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综合素质,信息素质教育不是单纯的检索能力的培养,它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从信息服务角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图书馆实行信息素质教育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3]这也是信息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校图书馆立足于自身各项职能优势,在对服务用户的心理,生理,专业知识积累等状况调查之上,进行了一系列教育计划的设计和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以文献贮存流通开放为基础
在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中,高校图书馆以其基本职能为基点,大力发展馆藏文献资源,合理调整文献资源布局,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推荐导读服务等,为读者学习研究中获取丰富的文献资源提供了保障。加上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开放自由的信息贮存体,其自由互动优势无可替代。众所周知在高校教育中,教与学一直是一对基本的矛盾主体,所教授的知识可能受教材内容陈旧,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积累各异或表达方式不同,学生的素质水平参差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教学双方往往对教学结果不甚满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高校图书馆的开放自由恰恰避免了师生面对面交流问题时学生存在心理压力这一问题,从另一个侧面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与潜能。
(二)以课程教学专题讲座为核心
高校图书馆一贯重视用户的教育与培训,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培训讲座、参观辅导等活动,帮助用户了解图书馆、熟练使用图书馆资源,全面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高校馆在发挥其教育职能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用户的心理特点,信息需求特征开发部署了不同时期的教育计划。如,针对刚入学的新生,图书馆重点进行图书馆的应知应会教育,图书馆参观辅导,信息检索课程入门等工作。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图书馆着重培养学生在专题调研方面的能力,各类型专题讲座,电子文献数据库操作培训是对这一群体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点。目前,在我国各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计划中,“文献检索与利用”等系列课程一直以公选课,通识课的形式贯穿大学高等教育始终。
(三)以图书馆文化教育为辅助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越来越注重将图书馆自身的文化内涵通过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到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中去。读书文化节,图书漂流活动,高校名师讲座,百家讲坛等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学生在不自觉中关注图书馆,接近图书馆,从而开始主动的认识图书馆,最终加深其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兴趣。借用公共图书馆的这些文化讲堂形式,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讲坛模式在高校学子中也大受欢迎。这也是高校图书馆间接将其文化职能贯穿信息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突破。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问题分析
(一)强调信息能力,淡化信息意识教育等因素
据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源主要还是来自于课堂,很多同学除了写毕业论文,平时一般不会就某个研究目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人根本没有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专业数据库获取信息的意识,大学生中从未翻阅过百科全书,科学年鉴和本专业核心期刊的大有人在。而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入校时参加过高校图书馆检索课程定期和不定期学习的,但由于他们对信息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信息意识和科研意识淡薄,因此无论接受多少信息能力培训,他们的信息素质都不会得到质的提高。
(二)重技术服务,轻效果评估
无论是从读者培训时的信息检索,数据库利用,还是导读服务的开展,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用户掌握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能力,然而对学生掌握信息后的吸收利用情况是很少进行评估分析的。这就好比一位医生只把药开给病人,却不甚关注病人是否治愈。也就是说图书馆用户对获取的信息是否是满足其先前期望的那个信息,这类信息有多少能够转化为知识,同时这些知识对学生用户哪部分素质有所提升等问题的研究是不够深入的。从学生角度来看高校图书馆只是侧重于完成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相关的信息素质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其他方面则更多的交给了读者用户自身或是院系,社会的其他等机构。
(三)与高校科研教学配合不协调
高校图书馆的众多信息服务项目中,与具体教学,院系直接联系的服务项目并不多,以学科馆员服务为例,尽管是分派至院系,但针对目标是教学科研,与学生的面对面接触几乎是空白。此外的诸如文献传递服务,课题查新等对学生群体而言利用率极低,咨询服务,书评,培训服务对学生的吸引度不足。例如,在平日学习过程中多数同学都迫切希望图书馆根据不同专业的阅读心理,列出传统素质拓展相关书目,进行定期新书导读工作,而图书馆在了解学生阅读心理方面总处于被动。集中于科研,对学生信息需求心理研究不足,信息服务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不强。
(四)文化特色应用性不强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的硬件和软件方面无时无刻不追赶着时代的步伐,然而当回首我们所取得的有限成绩时,往往整个图书馆学界都会陷入沉思。国外有的教学理念,特色方法,不经多少时日我们也能借鉴,然总是收效甚微。借用著名中科院院士李幼平的话说就是我们对图书馆服务的理念理解不够,引申为对图书馆文化特色的应用不强。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第一步是吸引读者从而留住读者,如果说文献资源是物质基础,那么图书馆的品牌文化特色就是无形的精神基础。而纵观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过程,将本馆文化应用到影响读者的高校馆并不多。这样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也只能大多停留于图书的借还。
四、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调整信息素质教育方针
针对信息素质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高校图书馆一方面应对目前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力求与学生日常专业学习相结合,降低其对选修课不重视感;另一方面从影响高校学生思维,心理,行为的其他素质及社会现象出发进行研究,努力增加与学生用户沟通的近似认同感,如通过导读服务积极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修养,科学精神,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等,开拓学生的思维,再如就近期某一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开展图书馆文化论坛等,贴近读者生活激发学生探究信息知识的热情。只有当读者真正体会到利用图书馆的意义时才会更积极主动的去配合图书馆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完善自我。
(二)信息素质教育标准化
针对前述问题二,高校图书馆急需呼吁信息产业部门或高校就信息素质培养评估做出相关标准的明文规定。急需在高校或图书馆建立独立的信息素质教育专业机构或部门,推动素质教育走向标准化,量化考核。
1、信息素质教育标准化
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认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中心任务是培养终身学习者,信息素质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关键。因而在其起草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标准》中不仅将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细化为88项指标,并且还明确指出哪些方面由教师负责;哪些方面由图书馆员负责;哪些方面由教师和图书馆员共同负责。[4]而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在这方面几乎将信息素质教育的重任多半交予高校图书馆,忽视了信息素质教育同时也是综合素质教育这一问题。
2、信息素质教育内容标准化
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遵循的模式大相径庭,“入馆教育―信息检索课―专题数据库培训讲座”,但在课时设计,教学教材,课程深度,教学方式等方面因高校馆的师资力量不同存在很大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做参照很可能使得学生因高校在教材选择的差异产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差距。这也是及不利于信息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
3、信息素质教育效果评估标准化
学生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道德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信息素质教育的最终成果,对于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度量评估这是高校图书馆在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中很少关注的一方面。这与信息素质教育的非强制性,考核无标准性有相当大的关系。高校图书馆应该也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建立自己的评估考核部门,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建立图书馆的教学信息服务网
众所周知在图书馆建设中为了促进馆间合作建立了图书馆网,在图书馆基层信息服务中同样也应建立一个个相应“据点”,联结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
1、建立教学信息服务的硬件基础是校园网络的普及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把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素质培养的新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教育宽带网实现电子教育、远程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多媒体课件共享等诸多服务内容,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广阔的场所和多样的途径。然而,将资源仅集中在图书馆这个圈子内信息素质教育的辐射面将是极其有限的,高校图书馆应呼吁高校信息化建设更加深入学生群体,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维护。
2、建立教学信息服务的软件基础是“人”
高校图书馆工作者,也是高校教师的一部分,为了传道授业解惑,其队伍信息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信息素质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近年来众多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通过在职培训、进修、开展知识讲座、组织相关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加强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信息敏感意识、信息分析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外语水平。同时高校图书馆招聘门槛日趋伸向研究生,博士生更能体现高校馆对高素质馆员的需求。这从另一方面也为高质量的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可靠保障。
3、图书馆员嵌入信息素质教育计划
ACRL关于信息素质标准的研究结果得到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大学的广泛采纳,图书馆员除了独立承担普通的信息技能课程的教育外,还与专业老师一起共同承担纳入专业课程体系的信息技能课程的教学,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分工讲授课程内容,一起开展学生辅导,使学生的信息体验不再是孤立地学习传统的检索课程,他们以信息技能为核心,以各专业知识为背景,直接参与到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美国和澳大利亚高校图书馆界关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作为信息和技术的集散地,同时也拥有大量信息技术人员的图书馆,在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4]。
(四)推崇高校图书馆文化,打造图书馆精品“文化大餐”
图书馆文化是本馆多年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的积淀,确立图书馆的文化特色并积极介绍给用户,是吸引读者关注,带动读者学习,从根本上建立读者与图书馆“情结”的基础。如果一个图书馆毫无特色,在管理或是服务上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不能给人以特别的感觉,那么对于读者而言这个图书馆就仅仅成为一个“工具”。这与当今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显然背道而驰。
图书馆是思想文化的汇源地,拥有相应的图书馆文化同时,积极向学生,社会推荐发展自己的文化特色是图书馆文化发挥效用的保证。这些需要通过一系列相应的图书馆文化活动来实现,此时就能够利用到图书馆在其信息服务网中所取得的分析数据,结合高校教学,学生社团活动周期性,规律性的特点,就不同时期读者信息需求的应急,方便,求全,求新,从众,猎奇等心理有目的性的开展“图书馆文化论坛”“读书文化互动交流会”“读书导读”等活动,全面调动起学生的求知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顺利开展[5]。
五、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仍以“文献教导”或“图书馆教导”为主,而这种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有效的使用新的检索工具的需要。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进行多途径、多渠道的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勇于实践,利用图书馆这个资源宝库更好的发挥其各项职能,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完成时代赋予图书馆工作者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俞培果.论高校图书馆为素质教育服务[J].图书馆杂志,1998(5):45-46.
[2]刘瑞林.信息素质教育与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106-108
[3]郗少青.信息检索[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P1
[4]刘秋林.论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创新[J].图书馆论坛,2004(01):222-223
[5]汪建林.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心理探析[J].情报探索,2006(2):11-12
[6]徐军.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浅谈[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6):23-25
[7]柯平.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8]杜道群.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1):78-81
[9]李武.构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应用体系[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1):65-67
[10]王锦贵.论信息素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35-37
[11]郭启松等.高校图书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创新探讨[J].情报杂志,2008(1):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