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篇1

学校管理者是学校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办学理念。农村小学要立足实际,根据新时代办学方针,结合农村小学实际,树立“每位学生的成长提供终身服务,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办学理念。目前,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还不是很理想,怎样在现有的条件下使学校具有特色,在管理上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是当前农村学校管理者必须面临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在农村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每个学校都用统一的模式管理,追求分数,造成教师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的局面,所以学校管理者特别是在条件不好的农村学校,要克服种种困难,积极采用各种手段,精心组织,培养教师的群体意识,让教师们不断形成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并在吸收、借鉴一些先进学校成果的同时,积极地鼓励教师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改革,营造宽松、和谐、活泼、向上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从而使学校彰显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师从事的工作是培育人的工作,教师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言行举止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目前,我国职前专业教育起点比较低,小学教师队伍的文化业务素质受到严重影响,需要接受再教育。现代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科学技术知识的惊人发展和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接受终身教育,不断进行知识与观念的更新。要做到以下几点:在信念上,热爱教育事业,立志为教育事业献身;在学习和传授知识上,应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育目的上,一定要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放在首位;在行动上,应当以身作则,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形象更加光辉,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能受之无愧。学校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又“理”,重“管”更重“理”,实现制度管理的三个结合,即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权力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校内资源管理同校外资源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加强教学管理,在教改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一般要落后于城市,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落后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首先是缺乏先进的理念,面对一些古板的检查,老师只能服从,没有商量和探讨的余地,比如对教师的备课还是老传统的要求,统一格式,统一检查时间,这样必然造成老师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制定出一套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使课改落到实处。当前一些农村学校中的课改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专人负责课改工作,更不存在科学管理,老师也就懒得钻研,教研部门也没有加以指导,使得课改成了一盘散沙。其次是培训不到位,培训应该对全体老师的教育观念进行革新,让全体老师了解课改的标准,否则在全面推进课改时就会有很大障碍,到现在很多老师还是在教教材,课改的精神是要让老师用教材,要求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要求教师本人所任教的学科按年级、分学科写好教学工作计划,学习教学大纲、新课标,通读全册教材,明确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通盘考虑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安排好学期教学进度,为上课做好各项准备。教师上课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要站立讲课,紧扣内容。学生自学或做作业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学生作业要针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的实际科学设置,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并写清批改日期,适当做好批改记载,并抓好培优、促中、补弱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对学困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指导学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强化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小学教学重教轻学、重“主导”轻“主体”的现象已使学生的主体性受制于教师的主导作用,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低下,面临失去竞争力的危险。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辩证地统一起来。教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营造和谐的氛围,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各有所得,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学习环境,实现自我教育,活跃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篇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规划,同时,部署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2012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做出了采取措施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安排。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称“计划”),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着眼,从切实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入手,提出了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八项措施,从提高教师素质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提高物质待遇到给予精神鼓励,从师资配置的编制数量到质量等多维度,从乡村教师队伍实际出发,综合施策,打出了组合拳,精准施策,制定出了有效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务实措施。“计划”及时、务实地落地,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综观我国教育发达地区和国际教育发达的国家,他们的教育之所以强,最根本的是教师队伍强,教师队伍强的基础是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强。由于营造出了比较突出的职业吸引力环境,才将优秀的人才聚拢起来,教育强区、强校的建设才有人才的保障。上海、北京等地区,北京十一中学等学校的教师职业吸引力强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芬兰的教育质量是国际公认的,他们国家的师范类高等教育是最难报考的专业之一,从事教师职业必须有师范类教育专业硕士毕业学历,教师职业是社会上最受羡慕的职业。

我国乡村教育在整体教育格局中是薄弱环节,而乡村教师相对薄弱的现状,是乡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中的关键因素。解决乡村教师薄弱的老大难问题,抓住了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无疑是抓到了关键。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工作的重点难点均在乡村。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于教师等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乡村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一靠国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二靠地方政府同心协力的落实。落实国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实实在在提升,真正使乡村教师职业成为教师羡慕的岗位,这是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试金石。

持续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让教师职业更有尊严。我国教育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提升,教师职业越来越受到尊重。但也应看到,由于社会劳力待遇的普遍提高,教师职业收入比较优势在下降,一些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在农村教师招聘中,出现了女生比例大大超过男生的状况。从社会择业的维度分析,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有所下降。

扭转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趋势,持续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形成优秀人才愿意选择教师职业的局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专业成长建设,让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形象,进一步发扬大,助力于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提升。

篇3

一、小学全科教师:未来卓越教师的发展走向

发达国家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成功经验。小学教师作为小学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直接影响小学教育质量,所以小学教师的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怎样培养优质的小学教师?培养什么类型的小学教师?这些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重点。

推进我国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需要顺应国际教师教育的共同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基于“小学教师是一种综合性职业”的理念,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学阶段一般不实行分科教学而采用小班制、包班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其小学师资普遍采取全科培养方式。如美国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主要有4年制模式、“4+1”模式和5年制模式三大类别,各个教育学院所要求的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主要是根据各州小学所开设的课程来设置综合性专业课程。针对英国小学教师培训的教育学学士课程,要求学生同时修习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小学教师还要能够胜任全国统一课程中任一学科的教学。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分科教学模式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我国的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更需要全科型教师。虽然我国一些师范院校正在探索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但大多还处于初级阶段。

乡村教育对优质师资的现实诉求。我省农村教学点广泛存在,且点多面广,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偏远山区,与城市师资相比,愈发呈现出优者越优、差者越差的“马太效应”。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村教师配置失衡,“被全科”现象普遍。乡村小学教师数量不足,体音美等课程教师结构性缺编较为普遍。若将现有分学科模式培养的师范毕业生补充到乡村小学,通常只能胜任一到两门学科,解决不了开足、开齐、开好规定课程的问题,而培养小学阶段各个科目的全科教师,能帮助乡村小学教师从“被全科”到走向真正的“主动全科”,解决教师配置失衡问题。二是农村教师流动无序,稳定性差。由于农村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差异,乡村学校教师涌向城镇,无序流动现象较严重,导致一些学校的优秀教师不断流失,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教师学历低,专业素质偏低。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乡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师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目前乡村教师普遍学历不高,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优秀、年轻的教师大都在城镇小学或者被调至初高中从事教学,这样层层“掐青苗”,使教队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本科层次的全科小学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乡村地区教师专业素质偏低和“断层”等问题,从整体上提升小学师资的专业水平。

教师培养体系转变的历史缺失。本世纪初,我国原有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逐步向两级甚至一级师范体系过渡,形成了以师范院校为主,综合大学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培养格局。而原来由中师承担的培养文理兼修、体艺兼备的小学全科教师任务却无处落实,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也多是进行分学科教学的培养。另外,由于教师职业吸引力的下降,使师范生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因此,恢复免费师范教育是吸引优秀学生读师范的重要尝试,从2007年起,6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作为试点招收免费师范生,毕业时均按国家政策在教育系统就业。2013年就业单位分布统计显示,他们中的60%到省会城市、直辖市市区、地级市以上城市任教,到县级地区就业的占33.98%,鲜有到乡村小学任教的。优秀师范生高位选择就业学校,“下乡难”“下不去”成为优秀师范生就业选择中的常见现象。乡村学校得不到高质量的新鲜师资力量补充,导致师资短缺和师资质量不断下滑。而小学教师全科培养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符合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应对农村教育实际、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

基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国情,2014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未来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是“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 因此,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全科型小学教师队伍,不仅是我国当前农村教育的应时之需,也是培养未来卓越小学教师的需要,更是未来小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洛阳模式: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机制的实践探索

坚持师范特色,创新“洛阳模式”。洛阳师范学院在2016年率先以单独招生的形式,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定向培养、公费教育、定向服务”的原则,启动实施高中起点专科层次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在洛阳市农村地区招收150名专科学生。这在河南省创立了定向招生培养的“洛阳模式”,产生了广泛影响。恰逢当年河南省招收小学全科教育本科层次教师,我院又积极承担了100名本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任务。从培养的情况来看,本届免费师范生素质较高,职业意识较强,职业认同感较高。2017年4月,洛阳市教育局局长带领各培养县的教育局局长和部分小学校长对我院小学教育免费师范生工作进行调研,对培养情况给予了高度认可。2017年,河南省专科小学全科教师招生推行了“洛阳模式”,目前已完成全省的专科层次的小学全科招生和录取工作,国家教育部对此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建立“三位一体”培养机制,实行定向公费培养。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我们建立师范院校、教育局和小学合作培养的“本土导向、免费教育、全科培养、定向就业”的新机制,采取定向招生、进编定岗、定期服务的方式进行招生和培养。在具体实施中,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优化录取标准,按需培养。由当地教育局按照各县乡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提出定向培养招生需求计划,与当地考生签订初步意向书。师范院校负责考试、招生,考生通过严格、规范的笔试、面试程序,择优录取,公示后与报考的设岗县(市)和培养高校签署培养就业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和责任。师范学院负责全科培养。二是公费培养,定向服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并与同类学生享受各项奖助学金同等待遇。学生毕业后,地方政府和教育局按照协议规定安排进入乡村教学点就业,服务期为6年。相关部门将为其办理录用、入编、工资等手续,确保有编有岗,保证毕业生能够回到当地,安心执教。

创新培养模式,突出全科专业化特色。一是重建目标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体现全科、公费、卓越的培养特点,突出小学全科教师的核心素养,积极探索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新模式。二是体现知识整合与课程平衡。为培养小学全科定向师范生“量身定制”课程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模块,突出全科性和综合性,打造“综合培养+学科特长+实践教学小班化”培养模式,采用网络课程、慕课等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三是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结合小学全科教师的核心素养和职业要求,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定期举办各类比赛,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建立了20多所小学教育实践基地,提前进行职业角色体验,保障教育实习的实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四是实行大学和小学合作育人模式。邀请当地教育局领导、小学校长、优秀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思想教育、课程设置、职业技能指导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参与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形成高校教师和小学名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五是强化职业体验。为了保障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乐于从事师范教育,愿意到农村任教,我们非常重视专业思想教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情绪稳定,学习刻苦,职业意识强,职业认同感较高。

三、发展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育的长远规划和最终愿景

完善资源配置体系,形成乡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小学教师建设的需求,需要有长远和统一的战略规划。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培养学校等单位应通力合作,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招生―培养―就业”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各种力量的多措并举,恢复免费师范生教育,吸引优秀学生读师范,改善师范生生源质量,严格招生选拔环节,全力打造全科教师培养的良好环境。同时,要解决好教师资格证书、职称晋升方面的分科限制与教师全科培养要求之间的矛盾。

形成范生跟踪培养和评价工作的长效机制。为确保免费师范生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教育行政机构应与培养院校通力合作,确保培养高质量的免费师范生。培养院校要定期向生源所在地教育机构通报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和思想状况,使各县教育部门知晓学生的发展培养情况。同时,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到培养院校,听取培养院校的意见和建议,既发挥行政督导作用,也起到支持服务的作用。

篇4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教育;城乡差距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53-1对我们来说,音乐几乎在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电脑甚至走在路边,都有可能会有音乐来刺激我们的听觉。从小就听着音乐长大的我们,可想而知,音乐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而良好的音乐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开始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然而,如今城乡之间的音乐教育资源配置却极为不合理,城乡之间音乐教育差距过大,可能会导致城乡居民素质修养的差距,进而阻碍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所以本文针对于城乡音乐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一、 城乡音乐教育现状

在城乡音乐教育中,首先是设备上的差距,一般在城市中,教育设备都比较完善,音乐教育都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有配备良好的音乐设备供学生使用,帮助学生来学习和了解;而农村音乐教育中因为资金原因,可能根本没有或者很少有多媒体教室,这些教师根本不舍得或者不足以用来给学生上课,而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没有多媒体教室也许根本无法进行教学。

其次,城乡之间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一般城市中各学科教育的课程都是经过严格安排的,除了老师生病、事假,基本不会有调整,就算调整但课程总数却不会少,该上的课还是会上完;而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因为音乐教育不是考试、升学的主课,所以,一旦到了学业紧张的时候,音乐课就有可能被数学、语文课代替了,甚至包括美术、体育、劳动课等等都会被取代。

最后,城乡之间音乐教育中师资力量的差异也非常大,一般在城市中想找到一名高质量的音乐老师是非常简单的,所以城市中音乐教育质量都相对较好;但是在农村,因为环境、条件的限制,很多老师不愿意去到乡村学校教书,从而使乡村处于缺少音乐教师,甚至没有音乐教师的尴尬境地,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取消这门课程或者变的空有形式,没有实际作用的课程。

二、 解决城乡音乐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重要性

音乐的主要作用是陶冶情操,而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素质的培养,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同步发展的。首先,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调节竞争的学习生活,调节和疏导学生心中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的淤塞,因为学生一般认知还未成形,良好的音乐教育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性情。

其次,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左右脑的均衡发展有很大帮助,相对于善于逻辑思考的右脑而言,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的左脑,这对于长期学习语文、数学、化学等知识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必备的调节课程,充分挖掘人体的智慧潜力,也有益于学生学习生活。

最后,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因为任何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如果没有感情为基础,都是无法起到任何作用的,而音乐教育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音乐来树立学生的理想,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音乐中寻找到鼓励和共鸣。

三、 实现城乡音乐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对策

对于乡村音乐教育来说,教师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决定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对于音乐教育不够重视,那么无论多好的教学设备、多完善的师资力量也不足以提高音乐教育水平。因为音乐教育关系到的不止是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涉及到思想境界、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等,关系重大,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所以需要各级领导对于乡村音乐教育设立审核制度,确保乡村音乐教育是在正常进行,而不是被其他“主科”替代。

(二) 改善学校音乐教育设备条件、环境条件

乡村音乐教育设备环境差,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校领导还不够重视音乐教育,随着对音乐教育认识的提高,学校自然就会将资金使用在设备之上。改善学校教学环境,一来是为了提升教育水平,增加学生认识以及有兴趣,二来良好的教学环境还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高质量教师愿意过来教学。只有良好的设备基础,才能保证音乐教育的高效的展开。

(三) 提高学校师资力量

如何拉近城乡之间音乐教育的差距,资源配置是关键,首先是不能因为学业紧张和忽略了音乐教育,影响学生素质的提升;其次是乡村基础设备不完善或者音乐师资力量不足而影响教学。在教师足够的重视和学习良好的设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政府的鼓励政策或者学校更好的待遇来吸引高质量音乐教师来乡村工作,平衡城乡音乐教育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苏同芳.浅谈农村与城市音乐高考生的对比[J].东方青年・教师,2012,(12).

[2]蒋李彬.浅谈城乡中学音乐教育的差异[J].神州(下旬刊),2013,(03).

[3]刘琰.浅析偏远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城乡差异[J].才智,2012,(09).

[4]田向弘.缩短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差距的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文汇,2010,(02).

篇5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98—02

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柱。西部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事业,关系到农村学生有效升学,对促进农村学生平等参与社会竞争、促进西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关注西部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总书记指出,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就要解决当前存在的城乡差别、东西差别、贫富差别等问题。我国西部地区地缘辽阔,但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失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实现西部教育公平、提升西部教育的质量开始抓起。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西部农村人口素质的持续发展,关系到西部农村地区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对广大西部农村地区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当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隐患

近年来,国家增加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成绩。但随着“撤点并校”制度的广泛推进,西部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给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和质量带来了挑战。

(一)一刀切的“并校”制度带来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我国农村地区普遍推广了中小学的“撤点并校”制度。客观上而言,“撤点并校”对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是,另一方面而言,许多农村公共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学校的撤并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生活、交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就西部农村地区而言,在学校布局的调整过程中,当地普遍的做法是撤并一些村小和初中,重点发展中心小学和中心初中。由于西部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学龄人口相对分散,这种不顾实地情况的并校措施,使得合并后的中心小学和初中寄宿学生人数大量增加。笔者所在地区的一所小学寄宿学生人数达到50%以上,由于教师编制不足,低年级学生基本的洗衣、吃饭以及晚上的学习都成问题。并校制度同时还带来了寄宿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导致部分小学生缺乏约束,过早产生厌学情绪,一些学生的理想、责任意识不强,从小就没有树立起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而为了照顾孩子上学,经济条件稍好的家长不得不租房伴读,客观上又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象值得重视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在2003年对全国17所农村初中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初中最高辍学率达到了74.3%,平均辍学率也有43%。2006年以来,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加大了投入,使农村初中辍学率得到有效降低,但在一些西部农村仍然没有达到国家教委在《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中规定的“3%左右”的底线标准[1]。西部农村学生辍学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以笔者所在县的乡村为例,大部分农村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为种地收入,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不需要缴纳学费,但是上学的其他费用开支对家庭的压力仍然很大,加之目前农村大学生就业普遍处于劣势,因学返贫的事例屡见报端,不少农村家长因而选择让孩子辍学,“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不仅在部分农村家长中开始动摇,甚至在部分学生的心目中新的“读书无用论”也正在抬头。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重视。

(三)教师社会地位低,师资力量薄弱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西部农村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但是目前在西部一些边远乡村的小学,由于师资力量薄弱,使得老师往往身兼数职,劳动强度很大,他们缺少像城市教师参加的正规培训、继续教育、理论进修等机会,对自身的工作认可度不高。加之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不高,致使许多农村教师难以安心教学,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强,教师转行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对甘肃省3 00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调研发现,该地区有1/3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具有不同程度的离职意向[2]。另一方面,农村教师的逆向流动也是造成师资力量薄弱的因素。据了解,农村学校花费大量财力和人力培养起来的好老师,经常被城市里面的学校“挖走”,而农村中小学想要引进城市里的优秀教师人才,却受到各个方面的掣肘。笔者所了解的西部农村中小学中,年轻有为的教师补充得很少,教师老龄化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一些教师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仍然返聘教学,他们中整体素质偏低,学历多为函授、自考等,教育观念也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情势,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的课改远远落后于城里。

(四)城乡教育质量落差加大,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由于我国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让现实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演变成为了教育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和城市在教育资源供给上就存在巨大差异。在一些西部的城市初中,每张课桌上都配备了宽带插口,而在有的农村学校,孩子们连上学必备的纸和笔都买不起;一些西部城市的小学拥有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不止一个,而在农村小学连一个可供学生玩的篮球也拿不出[3]。西部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层次下降,最终导致城乡义务教育教学的质量差异越来越大。农村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接受到的义务教育质量都不如城市的孩子,他们被迫成为了输在起跑线上的一代。

篇6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通称赣南,是中部地区的一个典型农业大市;地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辖1区2市15县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有877.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6.03万,占总人口的79.36%。全市现有小学2336所,乡村小学教学点1006个,在校小学生93.04万人,专任教师3.88万人;初中385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初中生41.31万人,专任教师2.17万人。由于诸多原因,赣州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学校间教育资源的占有存在巨大差异。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快速发展,赣州市乡村学校教师危机现象日益明显,亟待有效化解。

1.教师编制紧缺,工作超负荷

现行赣州市乡村学校教师编制配置标准,小学师生之比为1:23.5,初中为1:18。乡村学校由于教学网点分散,成班率较低,教师普遍显得严重不足。以某县乡村小学为例,全县共有乡村小学383所,其中初小、教学点就有150多个,并有40个学生以下的校点22个,占全县小学总数的14.67%。显然,如果按1:23.5的比例配置教师是极其不合理的。调查表明,乡村中心小学教师每周课时普遍为16~20节,村小教师大都在20节以上,教学点教师实行包班包课,每周都有30节。而且大多数教师都跨科目、跨年级任课。在偏远村小,不少学校是一个年级一个班一位教师,有的甚至几个年级一个班一个教师,教师既是教员,又是炊事员,身兼多职。此外,他们还要承担学生的个别辅导、家访等工作。

特别是“打工潮”以来,乡村学校留守孩子逐年增加,有的学校留守孩子占到学校学生总数的91%,少的也达到了70%多。由于留守儿童的迅猛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大量增加。很多教师不仅要当教师,还要当“爹”当“娘”。我们在走访中,得知村小大部分教师每日累计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一村小负责人说:“我们学校1~4年级,71名学生,只有2名教师,只好实行复式班教学,我包二年级和四年级,另一位教师包一年级和三年级。我们不仅要管好孩子学习,还要管孩子生活,冬天还要帮学生热饭菜,自己还要买菜、做饭,这之前的备课全都是头天晚上在家进行。双休日也常常被全乡统一的新课改培训、教研活动占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2.教师收入水平低,工作、生活条件艰辛

现在,赣州市乡村学校教师的工资收入全部是由县级财政拨付的职称工资和绩效工资,除此之外无任何补贴收入。笔者调查发现,赣州市乡村学校高级职称(小学特高级教师)教师的月收入一般为2500-2800元,但小学特高级教师在乡村学校比例不到1%,中级职称教师的月收入为2000-2500元,中级职称以下的教师月收入水平大都在2000元以下,代课教师的月收入为400~700元。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低,是造成乡村教师队伍不稳定,乡村学校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原因。

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辛,无论是办公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很难与城市教师相比。以住房为例,不少地方乡村教师住房仍然存在政策盲点,国家现行住房改革政策未能惠及乡村教师;多数乡村教师既无建房的宅基地,又不能享受城镇职工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等房改优惠政策;绝大部分乡村学校无力建设教师“周转房”,给青年教师及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困难。

由于乡村教师不能像城里教师那样,享受优厚的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福利,为应付子女就学、婚娶、建房、住院治病之类的支出,薄薪的教师常常是节衣缩食。调查显示,教师在寒暑假及“五一”、“十一”长假及双休日的闲暇生活,选择的结果依次是:在家里干活、看电视、完成教学任务、学习,几乎没有人选择到外地旅游休假。

乡村教师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造成当前乡村学校教师“留不住、进不去”的根本原因。

3.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滋养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究文化的缺失

篇7

【关键词】城乡 义务教育 公共服务 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103-02

近几年,随着各项政策法规的颁布,我国的义务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快速发展,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了城乡之间实际上的不均等发展。尤其是在义务教育这一阶段,表现得尤其明显。而简单地从教育层面来完善教育制度已不能保证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应运而生的公共教育服务则从服务型政府的教育政策层面来指导教育改革具体实施。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这是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对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和结果状态,其含义就是全体公民不论其地域、民族、性别、收入及社会地位差异如何,都能公平地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果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1]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解释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重视教育资源的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合理配置,基础公共服务资源的分配与城乡义务教育的需求基本均等,使得义务教育这一国民教育奠基工程在城乡之间呈现一定程度上的均等发展,加速国民整体素质提升。但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平均化,平均化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公平,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具体标准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实现真正的公平与均等。

二、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实体现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会进步,义务教育整体上有了较长足的发展。但城乡仍有差距,尤其是广大乡村地区的义务教育的普及起点较低,且是短时期内实现的,无法避免的存在基础薄弱、质量不高、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不健全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队伍和素质

现如今,我国师资队伍城乡差距较大,虽然在数量上都比较充足,但质量上城市教师素质更高些,特别是在中西部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更为明显。有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71.7%,比城市低18.9个百分点;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54.4%,比城市低25.3个百分点。乡村义务教育从业教师的学历水平也远低于城市。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看,二者之间存在不小差距。

2.学校办学条件

总体来看,虽然近年来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与城市相比,我国的乡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办学条件还有待提升,还有相当数量的乡村中小学的校舍投入、仪器设备配置、生均信息化经费、图书量等很多方面都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城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2009年,在生均教学仪器方面,乡村小学和中学生均值为359元和542元,分别比城市小学和中学少475元和398元。少数省份城市中小学生均值是农村的4倍,个别省份甚至达到7倍以上。[2]

3.教育经费的投入

同样,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造成了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虽然随着乡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乡村义务教育经费明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投入经费的差距,但其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不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的目标还未实现,与国际教育经费投入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样,分配的“蛋糕”还不够大,自然就影响了城乡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第二,城乡教育经费的投入绝对差距仍然在扩大,相对差距的缩小有限。经费是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样就造成了城乡义务教育间的落差。这是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过程中一个难题。

4.教育质量

长期以来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由于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和早些年的打造“重点学校”、“实验学校”的政策倾斜,义务教育的优质资源在有限的情况下,主要集中在城市学校。这就导致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现实表现就是:“择校”和乱收费的现象依然无法杜绝,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些城市公办学校时而会出现收取“入学借读费”。同时,乡村学校出现“空壳化”,而城市学校多“大班教学”等多种不合理教育现象的出现,扰乱了教育的正常秩序,进而进一步的影响了教育质量。

除了上述之外,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还面临着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三、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健全造成的。以公共服务为出发点,科学系统的作出义务教育政策选择,将会是一条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的重要途径。

首先,政府要把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义务教育是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城乡义务教育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而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要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即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投资者、管理者、监督者“三位一体”的政府教育职能应转变为为教育服务,努力为受教育者提供有效、优质、快捷的公共服务。

公共教育财政保障机制不健全,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不均等,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最直接的原因。所以,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教育经费保障制度,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均衡配置和统筹安排。从财政支付制度角度来说,要合理划分中央、省级、县级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经费投入比例标准。除了从整体上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如期实现4%目标的实现;还要注重公共教育投入结构的调整。就城乡义务教育来讲,要缩小两者之间的经费投入差距,为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此外,在财政政策制定上,还应加大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的力度,改善弱势,这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

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是由于长期的城乡教育供给二元分割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所造成的。为此,国家加快了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建设,标准一致,二元化就没有了政策依据。在国家办学标准的指导下,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教育的实际,制定一系列办学标准。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具体规划更是要从这个要求出发,促进其均等化发展。

建立有效的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评估监督机制,将标准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引入公共教育服务,实现绩效管理,注重评估与监督。当前,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已开始积极探索。其中,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更成为关注的重点。将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同时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能极大地保证城乡义务教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总之,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综合运用政策、法规、体制、公共财政等方法,来规划、引导、管理和监测公共教育服务实践,实现在城乡之间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流动,合理配置,构建覆盖城乡义务教育的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何鹏程、宋懿琛.教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8(9)

篇8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五月中旬,记者到合作市四小采访。温暖的阳光洒在错落有致的校园里,富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建筑墙上藏汉两文的校训、教风、学风、名人名言等标语格外醒目,各花坛和绿化带内百花争艳,绿草茸茸,操场上的人造草坪和塑胶跑道一尘不染,树木、喷泉、亭台、雕塑、宣传栏等相互映衬,十分和谐。置身于花园般的校园中,孩子们的读书声伴着徐徐微风拂过耳畔。

合作市四小的前身是那吾乡藏族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2008年更名为合作市四小成为市直学校,但许多人继续叫“那吾藏小”。由于合作市农牧民居住分散,孩子们到乡中心小学上学,有的要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山路。跟全市各乡村寄宿制学校一样,这所学校以前基础设施很差,家长把在校园空闲地方自己搭建的简易窝棚当宿舍,低矮潮湿,很不安全,冬天靠烧煤炉或烧牛粪取暖。那时候更没有学生食堂,多半学生在学校周围租房子,自己做饭或由家长陪读。

为了2011年“两基”迎国检,合作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三年时间内教育投入超过1.1亿元,全部用于各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重建、扩建学校9所,总建筑面积24102.65平方米;翻修、维修校舍4441平方米;拆除危房10958平方米,新建起了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餐厅,中小学生均校舍面积达到7.21平方米,D级危房全部消除;投资430多万元更新了全市中小学课桌凳、图书、电脑等教学设备;投资300万元,建成27个计算机室、18个多媒体室、9个校园网,各学校实现了宽带接入;为各学校配备了校警和校医,安装了电子监控器;市直中小学都有标准的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及其他教学辅助用房。通过一大批学校建设项目的实施,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彻底改善。全市寄宿制学校学生全部住上了公寓楼,吃上了免费营养餐,还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学生每周都能洗一次热水澡。合作市四小成为合作市乃至甘南州最具规模的寄宿制小学。

教育,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一座城市幸福指数的民生面孔。去年以来,合作市把“全面改薄”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2014年教育投资3342万元,新建校舍1.50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7543万平方米,中小学生均建筑面积分别达到9.58平方米、7.6平方米;完成7所幼儿园教学楼及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2个藏区专项“双语”幼儿园的项目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市政府对农牧村自主供暖学校取暖缺口给予每年6万元的财政补助,给全市各寄宿制学校拨付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264.91万元,惠及全市4890名农牧民学生和学前幼儿。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宿舍、健康放心的餐厅成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固基石。每个新学期到来时,家长和孩子们欣喜地看到,学校又有了新的变化。

合作市教育局副局长苟晓明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教育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合作市的校园面貌在当地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牧村学校校园环境可与城市学校相媲美,校园漂亮,校舍安全,饭菜可口,学生幸福,家长放心。2015年,合作市还要完成市第一小学的迁建和合作市初级中学新建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合作市藏族小学等4所学校的教学楼、运动场等硬件设施的开工建设任务。这些建设项目竣工之后,合作市的基础教育设施将变得更硬、更强。”

落实教育民生项目,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无论学生是啥民族,来自哪里,都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向教育公平迈出的坚实一步,也是合作市认真落实教育民生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合作市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列入政府重点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纪检、财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把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教育事业经费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2011―2013年市财政学前教育投入分别为178万元、186万元和276万元, 2013―2014年为441名农村学前幼儿拨付营养改善补助资金53.9万元。2014年学前教育幼儿园藏区专项下达18所“双语”幼儿园,省政府民生实事下达2所幼儿园,共下达20所“双语”幼儿园,总建筑面积19471.34平方米,总投资5092.73万元。这些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全市适龄幼儿入园率进一步提高,为每一个农牧民群众的孩子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

积极开展助学帮扶活动。近年来,合作市坚持不懈地抓控辍保学工作,依法保障所有适龄少年儿童接收教育的权利,将义务教育范围逐步向学期教育和高中教育延伸,巩固提高高中免费教育成果的同时,积极开展助学扶贫活动。2014年,拨付高中免费教育专项资金73.7万元,惠及市中学737名学生;给高校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475人次,发放总额为248.34万元;将2012年度、2013年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奖补资金共计16 万元特设为“合作市国家助学贷款奖补专项资金助学金”,按每生1000元的标准资助100名本市籍贫困大学生,按每生200元的标准资助300名本市籍贫困中小学生;通过国家助学金、“万名计划”、“励耕计划”、“滋蕙计划”项目,共资助家庭贫困学生276人次,资助中小学、幼儿园贫困教师11人次,资助总额达到54.2万元。这一举措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关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合作市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合作市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对待,享受合作市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政策,全市各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加收任何费用;城市低保家庭学生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合作市一小形成了师生结对帮扶模式,每位教师结对帮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对学习后进者、家庭困难者给予照顾,有的老师还自费给孩子购买书包、校服、学习用品等,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合作市二小积极倡导全校女教师每人“承包”一名本校学生中的留守儿童,与他们结成“手拉手”帮扶对子,担当起“临时妈妈”的责任……这些教师为孩子们付出了很多。

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待遇。近几年,合作市积极争取和认真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藏区基层工作生活补助、农村教师以奖代补等各类优惠政策。2014年以来,已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藏区基层工作生活补助48.24万元;在晋升职务(职称)和评优选先时,向农牧村学校、薄弱学校、一线教师、长期扎根基层的教师倾斜;积极争取市政府落实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和班主任岗位补助两件民生实事,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2012年,将全市21名代课教师全面转为基层学校正式工作人员,经费由市财政承担,工龄从任代课教师之日起连续计算,至此,合作市历史遗留的代课教师问题得到彻底解决。2014年,通过积极协调,争取项目,佐盖多玛乡中心小学、勒秀乡中心小学、加茂贡中心小学的教师周转房项目已开工建设,确保这些教师安有所居,安心从教。

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受到老百姓的欢迎,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注重教师培训工作。近年来,随着教育惠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合作市农牧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中小学生生源持续增长,但各学校学科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乡村学校汉语文、汉数学教师过剩,藏语文、英语、音体美、计算机教师,尤其是“双语”教师、幼儿教师短缺。为加快解决紧缺学科和学前师资短缺难题,市教育局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借助全省招教、事业单位招考、特岗计划等项目,通过“培、招、转、聘”等方式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了“分层、分岗、分类”培训。2014年,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多渠道培训教师360多人次,通过“校本培训”、“市级培训” 教师820多人次,促进了全市中小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新分配23名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对15名乡村富余学科教师转岗培训后分配到新建成的市第二幼儿园任教;2013―2014年,利用寒暑假对全市教师进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集中培训,教育引导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

合作市中学在探索民普合校办学模式中对教师队伍适应藏区的教育环境作出了新要求,提倡普通班任课教师学说藏语,要求双语类教师在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和集体会议时间讲普通话。实行校级领导包级制度、中层领导包班制度、任课教师包生制度,让全体教师参与学生管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让老师们充分走进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让师生零距离接触,不管是晨读、查夜,还是学生放假回家车辆联系,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温暖。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012年初,《合作市关于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问题,造就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市教育局制定了《合作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启动了“塑造新时期人民教师新形象工程”,跟各学校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严格执行师德师风建设基本标准,把师德师风建设同教育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的全面转变。

针对个别学校存在的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滥发教辅材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师德师风等各类违纪违规行为,合作市严格执行《合作市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2014年,通报违反师德规范教师2人,表彰优秀教师71人,表彰奖励优秀校长5人,先进集体7个;市二小董凌青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市中学桑吉扎西荣获“甘肃省园丁奖”称号,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全市教师队伍的阳光形象进一步提升。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为巩固《合作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高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成果,合作市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规范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提高信息化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质量上来。同时,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示范先导作用,统筹市级、学校、一线教师三级教研力量,紧盯高效课堂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薄弱学科教师研训一体化教学实践培训,切实提高教师抓教学提质量的能力和水平,着力破解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困境和难题,努力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期盼。组织全市各学校教师积极参加“一师一优科,一课一名师”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开展了全市中小学藏汉双语优质课竞赛、多媒体课件大赛、送教下乡、城乡互动等教研教改活动。2014年,申报省级课题14项,已立项4项,创造了全市近几年课题申报、立项数量之最,为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搭建坚实的成长平台。

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职能。在推动督政、督教、督学工作方面,合作市着眼全市教育发展大局,主动适应教育督导全覆盖的新要求,认真开展综合性教育督导和专项督导,督促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切实落实教育发展责任,督促学校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促进学校精细管理、规范办学、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实现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篇9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分为3类:一是基础教育服务对象,即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受教育者,其中幼儿园阶段问卷由家长作答,小学阶段问卷由家长和学生共同作答,中学阶段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二是教育工作者,即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三是社会公众,即网民。针对3类调查对象8个群体设计了8套问卷,单题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7分,分值越高表示各群体对教育的满意度越高。每个群体的教育满意度指数满分为100分。每个群体的满意度调查内容均包含总体满意度指数和期望指数,教育服务满意度调查包括教育公平感知和教育质量感知指数;教育工作满意度调查包括条件与保障、学校管理、发展与机会等;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包括规划与保障感知、管理与服务感知指数。

本次调查基础教育服务对象和教育工作者采取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按照国家―省―县―校分层,在各学校内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社会公众按区域、年龄、性别、家庭收入等指标抽取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份370个县(市、区)、4 925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近8万人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2 420份,其中学生(家长)46 306份、教师17 578份、中小学校长3 718份,社会公众4 818份。

学生和家长对教育工作总体满意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指数为79.16分,教育公平感知指数76.34分,教育质量感知指数75.27分,教育期望指数76.68分,反映出其对当前教育工作比较满意。

(一)在区域上东部地区满意度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

各学段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呈东、中、西部逐渐下降趋势,东部比西部地区高2~4.2分。教育公平感知指数的地区差异略小,各学段的地区差异在2.03~3.85分之间。教育质量感知指数地区差异较大,各学段的地区差异在2.03~4.95分之间。西部地区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期望也较低,各学段的期望比东部地区低2.03~4.95分。

高中学段的满意度指数地区差异最大。不论是总体满意度指数,还是公平感知和质量感知都是各学段差异最大的,东西部地区各指数差异在4~5分之间。

(二)在城乡上城市满意度指数高于农村

城区学生总体满意度指数及各有关指数大部分高于乡村学生,最大差距超过6分。幼儿园总体满意度指数城乡差异达到6.11分,幼儿园教育质量感知和教育期望指数城区均比乡村高5分以上,而教育公平指数几乎没有城乡差异。

(三)在学段上小学满意度指数最高,高中最低

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指数为83.9分,小学生及家长满意度指数为84.9分,初中为76.7分,高中70.6分。幼儿园四个维度的反映趋势与中小学略有差异,教育公平感知与本学段其他有关指数相比相对较低。

(四)不同群体间满意 度指数存在一定差异

1.外省户籍中学生满意度指数低于本省户籍学生。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流动儿童满意度及其各有关指数与当地儿童差异不明显。但初中和高中省外户籍学生的满意度各指数则多低于本省户籍学生。省外户籍高中生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感知指数只有65分左右。

2.住宿生的满意度指数低于走读生。住宿生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以及其他3个指数均低于走读生,学段越低差异越大。小学阶段住宿生和走读生的差异最大,4个指数差异在2.26~4.9分之间。初中在1.9~2.77分之间,高中阶段的各个指数上住宿生略低于走读生1分左右。

3.家庭社会阶层高的学生满意度指数高于低阶层学生。社会阶层一般采用收入、学历和职业3个指标表示。如将家庭经济条件根据当地的相对水平排序划分为5个等级,家庭经济条件最好的比最差的群体总体满意度指数及有关各指数高12~20分。监护人学历越高总体满意度指数及有关各指数得分越高,各个学段学生父亲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比小学及以下的高5~8分。从父亲职业来看,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子女比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总体满意度指数高5~6分。对母亲学历情况的分析结果也大致相同。

(五)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工作态度最满意而对课业负担重与校际质量差距大最不满意

各学段的学生及其家长高度认可教师工作态度。在单题满分为7分的情况下,班主任认真负责以及学习困难时老师给予帮助方面,各学段学生和家长评价较高,均超过6分。

小学及家长、中学生对教育工作评价最低的方面集中体现在课业负担重和学校质量差距上。小学生对放学后没有时间玩的意见最大,初中生抱怨睡眠不足,各学段均认为学校在国家课程之外的教育活动组织不够,突出表现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社团、选修课、阅读支持等方面做得不到位,评价最低。学校间质量差距也是学生和家长突出不满的问题,幼儿园阶段的评分只有4.04分。幼儿园“入园难”和“入园贵”等热点问题在本次调查中评价也很低。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和家长对上学路远问题集中表达了不满。

(六)人均GDP高的省份满意度较高

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3年的人均GDP水平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人均GDP高的省份基础教育总体满意度及其3个有关指数得分均最高;处于人均GDP低水平的省份,其在4个指数上的得分均相应较低。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在人均GDP最高组和最低组之间分别相差4.70、2.81、4.33和4.58分。学段越高,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影响越大。尤其在中学阶段,教育公平感知和教育质量感知的指数在GDP最高和最低组之间相差5~7分。

教师和校长对教育工作基本满意

(一)教师表示工作愉快但对保障条件不满

1.各学段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均达到60分。按照教师群体工作性质差异分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两个群体,幼儿园教师总体满意度、学校管理和总体期望等指数在70分左右,中小学教师的3项指数得分在60~68分之间。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政府保障指数均较低,分别为56.85分和57.97分。

2.教师满意度指数东高西低。东部地区教师在4个指数上的得分均最高,西部教师得分均最低。东部地区幼儿园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69.41分,比西部地区高3分,学校管理指数、政府保障指数和总体期望的差异均约为5分。东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63.56分,比西部地区高5.67分,其他3个指数东部比西部高3~6分。

3.西部地区教师满意度城乡差异较大。从全国总体来看,城区、镇区和乡村教师的满意度指数依次降低,但实际分值差异只有1~2分左右。但分地区看,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各个指数城乡差异较大,总体满意度城乡相差达4分,表明西部地区城乡更为不均衡。

4.未评职称和高级职称的教师满意度指数较高。各学段都表现为没有评职称的年轻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的满意度指数较高。对教龄的分析也证实了新入职教师满意度最高,随着教龄增长满意度下降,教龄11~15年的教师满意度最低。

5.各学段教师学历与满意度关联性不明显。幼儿园教师学历越低,教师满意度及各有关指数越高,中等学历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指数72.82分,高于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将近9分。在小学阶段则是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满意度最高,达到71.5分,专科和本科学历的教师没有差别,中等学历教师满意度最低。初中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学历越高教师满意度越高的趋势。研究生学历的满意度指数63.91分,比本科和专科学历教师高了5~7分。本科学历的教师在高中是主体,但满意度最低。

6.收入越高教师满意度指数越高。各学段都表现出教师月收入水平越高,满意度指数越高的趋势。收入提高对中学教师的满意度指数的影响比低学段教师更大。

7.教师对工作氛围和办学条件认可程度高,对待遇低、压力大、缺乏社会尊重等问题表示不满。教师最不满意的5项事项依次为:待遇过低、工作压力过大、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法规时教师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缺乏社会尊重。幼儿园教师强烈反映工资、保险、编制等方面保障严重不到位。

(二)中小学校长满意度指数约71分

中小学校长总体满意度指数71.30分,发展与机会指数65.31分,保障与环境指数61.19分,总体期望指数69.97分。

1.中小学校长满意度指数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中小学校长满意度的各项指数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总体期望指数地区间差异最小,地区差异为3分。保障与环境指数、发展与机会指数差异较大,达8分左右。

2.校长满意度指数城区高于乡村。城区中小学校长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2.75分,比乡村校长高3分。其他相关的3个指数城乡差异在2~4分左右。发展与机会指数城乡差异最大,城区67.1分,高于乡村校长4分。

3.小学校长满意度指数高于中学校长。小学校长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3.4分,比中学校长高3分,发展与机会指数、保障与环境指数也较高,但总体期望低于高中校长。

4.校长学历越高满意度指数越高。研究生学历的校长总体满意度指数比中等学历的校长高5.37分,期望指数、发展与机会、环境与保障指数分别高3.63~7.2分。

5.校长对本地教育普及、本校影响力和家长支持认可程度高,对待遇、均衡发展和教师数量等方面评价低。校长最满意的5个事项依次为:所在地区中小学教育普及水平、本校在本地区同类学校中影响力、本校学生家长支持学校办学、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尊重中小学校长。家长、学生等服务对象与教育工作者对彼此态度的评分都比较高,互相认可,呈现出积极关系,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校长最不满意的五项问题为:与本地公务员相比,校长待遇较低、本地中小学发展差距较大、本地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本地政府落实办学自不到位、制定相关教育规章制度时校长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多。校长与学生和家长群体都认为学校间差距较大。

(三)中小学教师、校长满意度与学生满意度呈正比

将中小学教师、校长对教育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得分标准化后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比较学生满意度指数的差异。所在学校校长、教师教育工作总体满意度水平高的,其学生在总体满意度及其3个有关指数得分均最高;而所在学校校长、教师教育工作满意度水平低的,学生在4个指数上的得分均最低。校长满意度指数处于最高组的中小学生,其总体满意度指数比最低组中小学生高12分。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关联性更高,两组学生的满意度指数相差达17分。

社会公众教育满意度较低

社会公众是教育的评判者,其调查对象是依据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从网民群体中配额抽样的。本次调查结果显现,社会公众的总体满意度指数52.64分,教育期望指数为55.11分,规划与保障感知指数为51.69分,管理与服务感知指数为49.89分,均低于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

(一)东部地区社会公众满意度指数高于中西部

东部地区社会公众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55.61分,高于中西部约9分。中西部地区之间各指数得分相近。

(二)城区社会公众总体满意度指数高于乡镇

居住在城区、镇区和乡村的社会公众总体教育满意度指数分别为53.97、48.87和44.47分。

(三)社会阶层越高满意度越高

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满意度越高。将调查对象的家庭经济条件划分为5个等级,在当地属于条件非常好的群体其总体满意度指数为67.39分,非常差的则仅为35.58分。

社会公众学历越高满意度越高。4个指数均是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大专及以上群体总体教育满意度指数53.13分,小学及以下的得分为39.76分,相差13.37分。

(四)社会公众比较认可就近入学而对城乡和地区差距最为不满

社会公众最满意的方面是本地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情况;其次是本地政府保障基础教育质量;本地政府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方面满意度排第三。社会公众最不满意的方面是本地政府缩小城乡学校差距的成效;其次是本地基础教育水平与邻近区县之间的差距;最后是群众向本地政府反映教育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畅通性。

政策建议

提高教育满意度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共同努力,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沟通协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战略新理念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精气神,汇聚正能量,从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和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等多方面入手实现人民对教育的期盼。

(一)加大教育投入

一要发展经济提高教育保障能力。调查显示地区经济越发达、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教师收入越高满意度就越高,可见大力发展经济是提高教育满意度的一项关键举措,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扶贫脱贫步伐,提高低收入人口保障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二要增加教育投入向薄弱环节倾斜。对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短缺、义务教育阶段个别地区班额过大、缺少活动场地和设施,普通高中中部镇区大班额等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重点投入加大建设力度补短板,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

三要提高教师待遇稳定队伍。教师待遇低是造成教师满意度低、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教师校长满意度低的学校其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也低。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激励教师积极工作是提高教育满意度的必要手段。各级政府应严格遵守《教师法》有关规定,健全中小学教师权益保护机制,落实聘任教师、编制教师同等待遇。

(二)促进教育公平

一要保障各个群体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调查显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学阶段的满意度非常低,这主要与中考高考户籍壁垒有关,要逐步清除户籍对学生的升学限制,理顺学生流动的通路。

二要缩小学校间发展差距,保障各群体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父母为农民的学生满意度水平在多个方面都最低,与最高得分存在几十分的差距。改变这一状况,根本途径在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尤其是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市郊区学校建设,加快教师交流机制建设,落实农村教师待遇倾斜政策,增加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高中阶段还应严格规范招生秩序和招生行为,控制跨区招生,维持乡镇普通高中教育的良好生态。

三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多样性、选择性,加强社会实践,丰富社团活动和其他课外活动,提供心理服务和生涯指导教育等,从而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加强各类活动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针对教师职业生涯不同阶段开展分层培训,针对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激励措施,保障教师队伍的活力。

(三)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更加注重引导社会合理预期。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引导社会特别是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合理预期,是营造保障和改善教育发展良好社会氛围的基本要求。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把政策讲透彻,把思路举措讲清楚,把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争取社会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篇10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教育公平化;乡村地区;农村义务教育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公平化与教育平等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它需要国家、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

们,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有创造优良、平等、公正的氛围,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研究起因与过程

2016年5月以来,以“供给侧改革”思潮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平等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成为热议的话题。教育公平与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公平涉及千家万户,影响每个人的终身发展,是人民群众的重要关切;教育公平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旨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命运。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迈向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理解教育公平与平等?如何准确把握教育公平与平等的发展阶段?如何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与教育公平和平等的关系?这些都成了教育改革所要关注的地方。21世纪是义务教育阶段蓬勃发展的时机,这样一来,义务阶段的教育公平化与平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新时期下,如何顺应供给侧改革,如何实现供给侧改革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与平等,这成了我们应该探寻的焦点之一。

乡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公平化与平等问题已经有所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觉悟,遵循教育改革的规律,努力完善。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坚守“以生为本”的原则,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既要不断提升教育供给端的质量、创新和效率,又要不断丰富和优化教育供给结构,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元化和可选择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

三、研究所得与反思

要保证义务教育的平稳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与平等,有制度方面的问题,也有政策制定的问题;有政府部门和教育系统的执行能力问题,也有大学和研究机构基础数据支持与研究的问题;有学校的责任,也有社会要克服偏见的问题。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或者增加财政经费,或者取消政府干预就能解决的。这有待于我们长期地探索。

教育公平化与平等问题对于我们乡村来说,就显得任重而道远了。我们乡村地区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们都是留守在农村的祖辈在带,年事已高、文化素质偏低的祖辈往往与孩子缺乏沟通,而老师也因难以与孩子父母沟通而苦恼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乡村孩子的教育公平化问题需要从他们的心理、生理、成长环境等方面入手,这是一个个长远的课题。同时,乡村的教育问题,也要加强乡村教师的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教育公平化与平等问题,除了需求政治保证、经济保障外,更需要教育自身的力量支持。具体如何发展,如何顺应供给侧改革的趋势,这无疑还有一段较长的探索之路。目前城乡教育还存在明显差别。由此看来,以“供给侧改革”思想应用于教育,从而推进教育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教育公平化和平等问题,还有待于社会上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也还有待于我们的共同探索。总之,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既不意味着否定需求侧的重要性,也非一味满足教育自然需求,而是以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学生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教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提供“引领性”的教育供给、“精准性”的教育供给、“有效性”的教育供给,即“科学的供给”,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德祥.关于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