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专业实践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专业认知实习
会计专业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抽象且枯燥的,因此我院在大一第二学期的暑假之前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专业认知实习,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机构设置、走访会计部门,认识真实的会计资料,与财务人员交流,到生产车间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使学生通过感性的观察与认知消除其对会计工作的陌生感,进而激发其对会计专业学习的兴趣。
2.专业社会实践
专业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大三的暑假时间,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当面访谈、网上调查等方式进行一些专题调查,并根据调查的内容和结果撰写出相应的调研报告,进而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写作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技能实践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我院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技能实践,并将创新技能学分的获取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各类技能竞赛、社会实践以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活动来获取创新学分,以此来提高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毕业顶岗实习
毕业顶岗实习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接触具体的会计岗位并完成相应的会计工作,将其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会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从而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有效对接。
二、实施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学院在已有的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先后建设了ERP沙盘实验室、审计实验室和会计开放实验室,先后配备了用友、金蝶、网中网等财务教学软件。在会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受现有实验资料的限制,学院成立专门团队收集不同行业的全真会计资料(包括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外贸企业、房地产企业、小企业等),形成了一整套多行业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全真会计实验资料,有效保障了轮岗开放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与此同时,学院加大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先后与2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学生校外实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此外,学院还成立了专业建设校外专家委员会,聘请知名企业财务总监、事业单位会计主管、金融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关专家前来参与,共同探讨社会各界对会计应用型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探索有利于会计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和方法。
(三)优化师资队伍
一方面,学院通过积极选送教师参加财政部门的有关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联合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横向的项目开发与课题研究、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执业资证书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院积极聘请来自校外的财务总监、会计主管、财务经理、注册会计师等实践经验丰富且业务素质高的专业财会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除担任具体校外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外,还积极邀请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案例开发、实践教学资料收集、实践教材编写等工作,为我院的实践教学提供了非常有益的补充。
(四)强调“多证书”培养
“多证书培养”是指学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各种能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如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能力等级证书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职称证、理财规划师证等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我院毕业生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获取率接近100%,会计职称证书、理财规划师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接近20%。
(五)积极开展并参与各类技能竞赛
多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各类技能竞赛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积极作用,学院每年组织的“会计技能大赛”“、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和“创业设计大赛”等比赛,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激发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此外,学院还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的各项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2014年,我院学生多次荣获“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企业沙盘模拟大赛辽宁赛区团体第一名和全国总决赛二、三等奖。
(六)改革毕业论文形式
我院自2012年开始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试点改革,将原有的毕业论文环节调整为学位课程综合考试和实习单位专题调查报告及答辩两个部分,2013年在会计开放实验室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将学位课程综合考试调整为综合轮岗开放实验。学院对毕业论文的改革,主要目的是要改变近年来学生不深入企业调研、单纯通过“东拼西凑”的方式编造论文应付了事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状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公司治理、投资策略、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等某个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撰写实习单位专题调查报告的形式,针对实习中所发现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改进建议。最终,通过答辩的形式,教师可以更真实地掌握学生实习的实际状况,辨别其专题调查报告中所写内容的真伪,以便减少杜撰与抄袭等现象。我院对毕业论文形式所进行的改革探索,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学生在实际调研中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其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七)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篇2
关键词:中职教学;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建立思路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第一,会计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由于会计学科的部分专业技术知识更多地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够较好地掌握,只有经过实践教学,在足够的练习之后,会计专业的学生才能透彻地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技能以及原则。会计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在会计学科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学的基本途径,是会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部分。实践性教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对已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巩固,检阅、修正当前形成的理论体系,培养会计学专业思维,树立职业伦理道德观念。与此同时,实践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利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科技专业人才的有效手段。
第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目标要求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会计专业的初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这也是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为达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要加强学生在会计职业方面的判断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应用性知识上,同时以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性技能训练,增加实践性教学在教学总课程中的比重。
第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低下,需要建立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就目前中职学校教学现状而言,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会计实务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在当前的教学中没有科学的启发式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缺乏,学生在问题的分析上缺乏批判性思维,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自主解决的能力。从另一方面看,学校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观念滞后。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活动中,还是以教师板书等常规手段进行教学,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的教学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设置上较多地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应用型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思路
(一)在会计教育中体现人才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在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以就业为向导,培养满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专业要求,具有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知识全面且职业道德高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改变以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理念
与普通高中与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不同,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与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知识深度与广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即立足于为中小企业培养中等专业应用型会计职业技术人才来进行课程结构的设计,其教学内容需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应当以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为中心建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观念的限制,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实践性技能培养,将相关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所学能够胜任社会岗位。
(三)改进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应当转变传统模式下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在会计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作用是提供学生与教师交流沟通的一个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地位,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分组讨论式以及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加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与学生的参与性。
(四)多样化教学形式
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准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安排任务,让学生了解企业中会计处理模式的实际情况,例如让学生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在增加学生与社会交流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日后所要就业的岗位的直观印象。社会调查可根据其内容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对被调查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解,让学生对会计组织机构的岗位分工、处理会计信息的流程以及具体会计业务的核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其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当前社会上会计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为主题进行调查报告的编写。在被调查单位的帮助下,学生完成调查表的填写,并以调查结果为根据进行初步分析。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社会上时事热点的思考,帮助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的形成。
(五)加强信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新科技手段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不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让学生对会计领域高新技术成果与行业发展趋势有直观的认识。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能够丰富授课内容,计算机以及先进财务软件的应用还能够提高会计教学的教学设施水平。
(六)规范课程考核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使以往“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转变为重视学生素质和技能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同时,教学过程在教学效果评判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中通过期中与期末两次考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的模式已经难以在新模式中适用。建立综合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以及实践技能掌握等多元评价标准则十分必要。
(七)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实训基地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校内的模拟室或者是校外实训基地都是其必要的基本设施,建立实训基地才能够保障实践性教学以及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顺利进行,尤其是当前社会对于会计行业从业者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的技能学习与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目前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明显缺乏的现状,需要学校完善实训基地这一基本建设。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从业者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提升岗位胜任能力。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中职会计专业需要投放更多的注意力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张瑞梅.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7).
[2]郑中文.大力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
[3]张惠英.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的探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0(12).
[4]程春秋.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1(03).
篇3
Abstract: "Employment-oriented" and "Practice-focused"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training mode under "employment-oriented, practice-focused" horizon.
关键词: 就业导向;实践;培养模式
Key words: employment-oriented;practice;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42-02
1 构建“岗位主导、能力本位、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职业教育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的特点,围绕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学生职业能力掌握为核心,专业技能培养为主导,在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岗位主导、能力本位、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1 岗位主导 以行业需求调研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对会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制定会计岗位课程标准,开展岗位模块教学,并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开展跟岗实践,培养学生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综合技能。
1.2 能力本位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学生形成以会计岗位能力为核心,基本素质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为支撑的综合岗位能力体系,其中会计岗位能力主要包含会计基本操作能力、财务会计核算能力、财务报表编制能力、成本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申报与税务核算能力、出纳实务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等,见表1。
1.3 学做结合 课程教学与跟岗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实训实习环境开展手工岗位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沙盘演练实习、财务咨询公司的真账演练、暑期拜师跟岗实习、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实现做中教,做中学,拉近课堂与工作岗位的距离,实现校与企、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会计主要岗位及其核心能力分解
会计专业主要岗位能力,以期待对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职业标准、教学过程、生产过程、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的有效对接融合有一定借鉴意义。会计主要岗位及其核心能力分解如表1所示。
3 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及实训基地建设
3.1 “三模块三融合”课程体系 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对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分析,制订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三模块三融合”的课程体系,以真实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形成学习情境,培养岗位能力。通过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就业适应性。“三模块”包括基本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三融合”是指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融合、课程教学与跟岗实践相融合。
3.2 “学做结合,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通过“学做结合,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岗位教学研究,设计教学项目和任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岗位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实施“学做结合”的教学模式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强化校内实训环境建设,为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提供良好的平台。
3.3 “多主体多形式”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行业、企业、教师、班级、学生都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二是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引入考查、实践操作、项目测评、调查报告、口试、竞赛、资格认证、岗位鉴定、毕业生跟踪回访等多种考核方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3.4 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①实训室建设。在现有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基础上,新建成财税一体化多功能模拟实训中心、ERP沙盘模拟实训室、审计模拟实训室,进一步改善教学实训环境。引进一家财务咨询公司为学生搭建真账演练、顶岗实习的平台,开展记账、税务、财务咨询等业务,学生可随时在校内参与“全真”会计实习,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岗位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②完善实训管理制度。结合新建的会计实训中心(室)的管理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使用及与维护管理制度》、《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社会共享使用管理办法》,规范实训基地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实训基地服务专业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柯艳霞.“岗位定制”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
[2]杜庆.“岗位定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构建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3]奚立平.“能力导向,层次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篇4
近年来,人们获取先进的会计思想、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接受大学会计教育或是财务培训学习,为了促进大学会计教育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大学的会计教学体系亟需从多方面进行调整。
曾辉华(2000)认为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比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为此设计他“以案例分析教学法为主线,以复案教学法作保证”的新的会计课堂教学模式。
李晓慧(2009)提出在全球经济国际化背景下,必须将新型教学与会计国际化(主要指会计政策、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教育、执业会计、会计事项处理和报告国际化)结合起来,促使各国会计事务处理的协调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要探索出可行的具体路径和方案,需要借鉴前人的优秀经验,为适应新形势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调整提供思路。
二、我国当前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授课模式下,学生对会计专业的概念和观点的获取途径比较单一,对知识的辨别、理解和评价都来自于固有的课本知识,没有养成没有批判性思维,不利于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大部分院校重理论却轻实践,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即使进行实践也很难将系统的东西深入,需要在工作中长期累积才能获取经验。
(三)会计教育课程设置没有与会计专业机构资格考试相协调进行,从学历教育我国会计学专业教育体系分为中专、大专、大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五个基本层次。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会计教育目标表述较为笼统。会计教育的重心环节是知识还是能力,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目标中尚不明确、具体。
第二,各层次会计教育目标界限模糊。中专与大专之间,目标表述上的差别仅体现在“中等”与“高等”的差别上,大学与硕士研究生都是“三位一体”,各层次之间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别还不清楚。
第三,中、高会计人才的界定不尽合理。一方面,会计教育层次结构日益多元化和高级化;另一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会计队伍中有学历的比重显著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明显提高。面对新情况,中高级会计教育的含义应当重新界定。
第四,职业性和专门性太强。各层次目标表述中,都有“会计专门人才”的提法。从实践看,过于强调会计科学的专业教育,对通才教育重视不够。
第五,目标定位偏离现实环境。在新形势下,培养教学型和科研型会计人才的任务,也应当有个“梯度”转移,即转向研究生教育层次。
三、西方发达国家在会计教学中的优秀经验
(一)计教学目标。按照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对教学目标的(即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学会的技能方面的质量要求)规定,开设有会计专业的大学都会围绕着专业知识的构建、认知和智力技能、核心和转换能力、实务操作能力4个方面对其5个层次的教学阶段分解教学目标,其中第13层次的教学要求是针对获取会计学士学位而设计的,第4层次的教学要求是针对获取会计学硕士学位而设计的,第5个层次的教学要求是针对获取会计学博士学位而设计。
(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英国不同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很大差异,在英国大学单纯的会计专业学位很少,更多的会计与经济学、管理学学位结合在一起,且会计专业在不同的大学可能隶属于不同的学院。
(三)会计专业课程的考评对于会计专业课程的考评,主要是通过课程论文(作业)、小组作业以及期末考试来完成。课程论文或小组作业成绩占学生考核成绩的30%50%。
四、结合中西方不同国情提出的建议
(一)重视会计教育的职业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训练。长久以来,会计与数字打交道已经成为人们对这门学科和这个行业的最初印象,账簿和算盘作为这个行业最初的职业标志,表明这个行业与数据之间的不解之缘。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应摒弃以准则为主的、讲授/问答式的课程模式。改革必须注意课程内容和能力训练的整合,在专业教育中嵌入通用能力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要更具多元化,使用研讨、模拟、书面作业、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去体验职业环境中遇到的各种情况,提供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
(二)缩小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职业能力需求之间的缺口。我们的课程设计必须贯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零基设计思想和创新思想,突破传统会计学科驱动的既有思路。会计教育不能因为固有的学科藩篱和专业认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自我设限,局限于将学生培养成传统的数据加工者,而忽视对其后续职业成长极为重要的通用能力等的训练。
(三)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先进的会计教育教学方法。在许多方面,会计教育仍然象20或30年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会计教育环境比美国十年前还要脱离实践,教学内容以准则为主,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一方面,会计准则不断增加,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会计准则的讲解越来越冲击基本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扩招带来的师资相对短缺,使得小班讨论在大部分学校难以实现。因此,必须通过国际会计教育合作,在限制应试教育局限性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会计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体系,真正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对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提升中国本科会计教育的质量,为中国企业开展国际竞争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持,从而达到“让我们的学生更多地被社会重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傅磊.会计教学的借鉴与思考[J].会计研究,1994(5):5357
[2]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J].会计研究,2009(10):7782
[3]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12(1):2535
[4]朱小平,姚颐等.中国会计教学改革走向何处关于我国会计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J].会计研究,3436页,1995.9
篇5
关键词:财务会计;实训;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084-02
财务会计课程是各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更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课程。据《中华财会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实际工作中应具备能力的调查中,“实际操作能力”为65%排在第一位;能容忍会计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最长时间依次为:3个月40%,6个月以内34%,1年以内24%。因此,财务会计课程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研究其实践教学对加强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会计实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模拟资料缺乏必要的“仿真性”。目前我国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内会计核算实验来进行。由于学校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育成本的束缚,与课程配套的实训资料以文字描述为主,缺乏必要的会计仿真情境;实践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静态,这与企业真实业务的复杂性、动态性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让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时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调整过程,无法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实训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涵盖面广,专业性强,更新内容比较快。而教师仍难以改变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原因是由于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工作的阶段性和时间性、工作环境的限制及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性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校外实训大部分只是走过场,应付实习任务,无法接触真正实际业务,也无法全面掌握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流程,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局限于校内实训,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服务于实践。
(三)考评上缺少对实训环节的关注度。现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仍倾向于闭卷考评,或者实践考核最终无法实现质变、无法转化为卷面形式,形同虚设,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且课程考核中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较少,大纲要求校内实训占20%,校外假期实训占10%,而且基本以平时分形式出现。这与社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不相符,严重影响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鉴于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加上目前我国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会计专业,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就业形势明显供大于求。因此,对财务会计等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尤其是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解决财务会计实训过程在存在问题的建议对策
(一)按照财务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优化实训内容体系,突出岗位能力培养
1.布置学生调查任务,明确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首先得让学生通过发调查表的形式向企业调查对各会计岗位的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归纳汇总调查结果,明确企业对会计主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现金出纳等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让学生对各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实训起来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起到更好的实训效果。
2.细分财务会计岗位层次,确定相应岗位层次的岗位能力要求。根据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岗位能力要求,本人认为财务会计岗位可细分为出纳岗位、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三个层次,针对不同的岗位层次确定相应的岗位能力要求,如出纳岗位要能完成支票等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编制以及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成本会计岗位要求具备综合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并能协助参与成本控制。
3.建立财务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训同步进行的实训模式。通过上述细分会计的岗位来确定岗位的能力要求,并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分模块进行教学,建立财务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训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构建并优化财务会计实训内容体系,使财务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更强针对性和适用性。因此建议将财会会计的实训内容将划分为出纳岗位实训、债权债务核算岗位实训、材料会计岗位实训、资产核算岗位实训、工资核算岗位实训、负债核算岗位实训、财务成果核算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模块来进行实训操作。此外,通过细分财务会计职业岗位,明确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还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财务会计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即岗位的能力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就业。
(二)开展情境实训、小组合作实训模式,让学生分岗、轮岗进行实训,突出岗位意识培养
1.模拟企业的职业环境
(1)模拟企业的职业环境和实训工具准备。“将企业搬进课堂”,在课堂中营造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模拟企业运营过程,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到“真实的企业”工作,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组建实训小组
根据财务会计实训需要科学组建实训小组,各实训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公司。小组成员要注意性别结构,活跃程度等因素进行科学组合。会计角色大致为总经理、会计主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现金出纳;每次实训要选定各小组的组长,组长负责分岗、轮岗、传达实训任务、收缴实训作业,并安排实训结束后的小结发言人等工作,强调每次的单项实训角色扮演要进行轮换,直至全部角色扮演完成。
篇6
正因为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骨干课,其教育教学所起作用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在现实的成本会计日常教学却不容乐观。
一、成本会计教学现状
1.理论基础差,知识点的掌握分散
成本会计课程相对基础会计课程、财务会计课程,有其独特的特点,表现在费用归集、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同一事项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试用。例如,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就有直接分配分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等多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有学生对单个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对每一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则了解得不透,对每种方法在最终形成的成本信息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没有系统的认识。
2.账证意识模糊,成本核算流程无法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计算量大,并且是大量的计算表格,是成本会计课程区别于其他会计专业课的特点。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只重视各种费用成本的计算,忽视了会计凭证的制订,导致成本核算的各个环节无法像其他会计课程那样衔接紧密、条理清晰。
3.只重于算,轻于管理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如何核算成本,却忽视了成本分析。在很多情况下,数字只能说明表面现象,远不能说明实质问题。会计实践证明,成本会计只算不管,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成本会计算成本只是基本的职能,通过算成本,利用成本资料进行分析,并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这才是成本会计的根本。只有通过分析现有的成本数字,才能比较,才能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才能更有利于降低成本。
二、成本会计传统教学出现弊端的原因分析
1.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
现有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主,以课本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其实质就是理论教学。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成本会计教学的最终目的。
2.教学目的与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不匹配,制约了成本会计教学的质量
成本会计教学不应仅仅立足于如何解决会计主体核算成本,还应解决会计主体如何利用成本进行分析,解决会计主体在实际经营中如何去降低成本,更好地发挥成本领先战略。在传统的财会教学中,相关的部门只要求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考试达到教学目的,而学生根本不了解成本核算的实质,只是为了完成学分或应付考试而学习,是为了学而学,效果很不明显。
3.现实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时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包括模拟实验和会计专业实习。其中,成本会计模拟实验被融于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之中,而且仅对生产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核算进行模拟实际操作。所以,教师只能完成传授知识的任务,却无法实现使学生具备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如何改善成本会计教学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存在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从教学观念上进行改变
从思想观念打破传统成本会计教学方式,使教学模式发生实质性变化。
(1)教学形式由演绎法向归纳法教学转变。所谓演绎法,是从理论出发,到实践结束,就是先讲理论,然后再把理论引入到实践中去;所谓归纳法,是先讲实践,然后再由实践引出理论。这种方法变化就是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其实质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授课内容上由强调章节讲解到强调综合讲解的转变。分章讲解容易造成知识的脱节,学生很难将知识理顺,不能达到前后贯通。综合讲解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变传统的讲课逻辑。传统讲课,遵循逻辑性,因此侧重了理论讲解。笔者认为,应打破这一传统观念,提倡任务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白上这一节课的任务是什么。这样,目的明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4)从教学目标上看,由模仿型向创造型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是学生模仿老师去做。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尝试如何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也可以叫做由传授型向探索型转变。
2.加强实践教学,做到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改善实践教学措施
在改善实践教学措施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目的,对实践教学形式进行选择和使用,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组合,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达到高度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1)建立职成本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完成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以教学目的为出发点,将实践教学的各种形式和手段,在成本会计理论教学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广泛有效的应用。
(2)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具体做法是:为了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尽快地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一种能力,学校应定期从有关厂矿企业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一线”财会人员,来学校给学生讲授会计实验课。同时,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深入厂矿企业的财会部门调研实习,实习结束,每位学生将自己的收获以调查报告形式在同学之间交流,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篇7
关键词:成人教育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许多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无论是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选择、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很明显的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化的特征,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忽视了实践性教学。
一、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理念滞后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仍然是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在会计教学中“重会计职业能力、轻会计拓展能力”,缺乏对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的培养,使毕业生知识面狭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强、人文知识欠缺、企业文化意识淡泊、综合应对能力及操作能力差,难以胜任管理者的角色,未来的职业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二)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成人高等教学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实验、校内实习、校外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构成。这些环节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师主导型和应试型的教学范式,再加上人、财、物、管等教育投入的不足,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大打折扣,如基础性实训偷工减料,缩减课时;综合实训资料仿真性不强,内容不够全面;校外实习少。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实训软硬件建设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许多普通高校的教学资源优先保证普教,而其成人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挤压。普通高校往往把成人教育当成副业来办,将其视为创收的手段,在其教育投入上较为匮乏。正因为如此,成人教育会计专业实训的软硬件建设滞后,有些只有手工会计实训,没有电算会计实训;有些虽有电算会计实训,但是财务软件没有及时升级;实训资料不够完整,连贯性不强;内容单一,一味强调会计核算能力,综合性不强。
(四)教学师资实践经验不足
从事会计专业一线教学的教师均是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的,其中大多教师没有会计和审计的实践经验,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有的已在单位重要的会计岗位任职,甚至担任会计主管,操作能力甚至高于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普教的指导教师,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普教上,成教只是他们的副业,因此,其流动性强、责任心差等也影响到学生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构建适合成人教育特色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培养职业会计师,更是培养“管理者”(Manager)。因此,教学指导理念注重的不仅是给学生“更多的会计知识”,更多的是对学生会计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在构建成人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应注重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文所构建的适合成教特色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
(一)增加课程实训内容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于课程实训,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主干核心课程进行实训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税收、审计学课程,开设纳税申报实训、审计流程实训,将理论和实务结合,提高学生对单项业务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增加财务分析实训、证券投资实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课程实训的安排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二)完善综合模拟实训
综合模拟实训应在会计专业学生全部课程之后进行,其内容涵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综合实训包括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等专业技能训练以及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等。在此阶段,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指导教师为学生设计情境,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实训情况。
1.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以制造业经济活动为背景,学生在实训中按会计业务分工,分别担任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主管会计、出纳、成本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往来核算等,首先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然后进行财务分析和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的审计,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业务处理、财务分析、审计等业务工作。另外,利用计算机处理手段,对手工模拟实训资料通过财务软件进行信息化处理,并将手工处理结果与财务软件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力求一致。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管理与分析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综合业务实训虽以会计内容为主,但在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税务问题,因而有必要适当地增加一些税务会计内容。
2.ERP沙盘模拟实训主要是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软件的使用相结合。该实训要求学生直接利用ERP企业管理软件对仿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将模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经济业务融为一体,实现动态管理、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以及企业资源(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人才流)的有效配置与协调。ERP沙盘模拟实训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整体运营过程,实现了其实训目的从核算监督为主转向预测决策为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各单科知识并运用于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企业MIS方案设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校外社会实践
校外社会实践是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中认知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企业的组织和业务流程的认识,可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单位参观,了解企业组织结构、生产流程等情况。社会调查是会计专业学生利用暑假或校外实习的机会实地从事一些专题调查,调查完毕,撰写调查报告。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毕业实习主要是利用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资源,采取学校联系、组织和学生自己联系组合的方式完成相关的实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认知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设计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检验。目前,成人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缺少这方面的内容,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完善,培养学生的会计综合职业能力。
三、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成教实训室经费投入
普通高校首先应从思想上进一步重视成人高等教育,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加大校内成教实训室经费的投入,单独建立成教会计实验中心,实训内容涉及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电算会计实训等,保证有足够的实训时间、全面的实训内容,最后达到较好的实训效果。
(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许多高校成人教育在校外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学生的校外实习基本处于放任自由状态,对学生实习缺乏监督和检查,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笔者认为,为了保障社会实践的教学质量,学校应建立校政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在科研课题、应用项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基地保持友好的合作与协调。
(三)提升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教师在重视学历学位的同时,重视会计职业资格。一是利用寒暑假或脱产进入实习基地或其他单位参与企业实践,参与企业会计实务的处理,为教学准备实际案例资料,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根据研究方向在实训室亲自动手完成现有会计专业实训项目两项以上。三是学校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聘请在行业享有较高权威的企业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任兼职教师,同时要求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作为他们的助手,配合他们指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加快会计实训教材的建设
成人高等教育会计实训教材的建设应围绕会计专业培养总体目标,依照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要求进行研发。应积极鼓励本专业指导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和成教学生特点自主开发实用实训教材,而且应随着实践内容和设备的更新而不断修订完善,保证向学生提供完整、真实、全面的辅助资料,提供企业财务活动方案。
(注: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11]315号)
篇8
[摘要]开展电算化会计的实训是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切实开展专项训练需要认清实训目标、调整实训并解决一些现实。
[] 会计电算化与电脑化管理的调查报告 中华会计网校
作者简介:应连军(1978- ),男,浙江宁波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投资理财系教师,主要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和
随着机在我国的普及,推广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我国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到2010年,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一般都开设有电算化实训课程,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实训时间。但效果是否满意是否满足要求,还有待进一步证明和探索。作为一名电算化会计专业授课老师,在四年多的实训指导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高等职业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高职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那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具体到电算化会计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电算化会计的实践性教学。这里就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谈几点看法。
首先,必须把对电算化会计的认识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在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教学占主导地位,在专业课课时中安排了各类传统会计课程,电算化会计课程安排的课时不多。随着高职教育的,认识到实训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践时间,但主要集中在纯手工操作上,包括成本会计、审计等,依靠的还是一张桌子一套习题一支笔,信息化元素很少。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促使会计核算、管理的、理念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会计信息电算化的重要性是提高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前提。
其次、我们必须认清高职学生的现实情况。在我国目前的招生录取过程中,高职是第五批。虽然在一些学校当中,财会类学生录取分数相对与其他专业要高一些,但总的看来他们普遍素质不高。即使是财会专业的学生,从生源上说,普高生和职高生也有区别。普高生相比较而言态度和方法要好一些,但在会计核算和计算机基础上略有欠缺。这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应该有所关注和区别。此外,学生们在对待财务核算管理上不会从管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容易单纯的理解为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使得无法更好的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管理电算化。加上课时不足等原因导致授课内容上不得不做一定的限制和修改,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实训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就业时所面临的工作不会太过于复杂,而且目前能够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企业也不是太多,过分提高实训目标和要求也是不合适的。
再次,我们必须认清实训目标。从学的角度来看,学校如同生产者,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社会需求。
根据最近一份对湖北、湖南、广东的400家大、中型的调查报告显示,调查的企业中,90%的企业开展了电算化,但是66%以上没有甩手工账或手工账与电脑账并行。企业不敢甩手工账的主要原因是怕丢失会计资料、有关人员的机运用水平低和管理不规范;同时软件公司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90%以上的企业主要运用会计软件的总账和报表处理功能,其次是工资和固定资产核算功能,电算化整体状况基本处在替代人工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的水平。虽然这不能代表全部,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阶段,我们学生的培养不能脱离这个实际。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中等电算人员。他们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并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相关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参与部分企业管理。这在我们的实训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和体现。当然,随着进步和发展,实训目标和都应当做适当调整。综上所述,在开展电算化实训过程中需要更加合理全面的考虑。第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时机。目前不少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大多数学校仅设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70-80学时。为适应课程需要,老师还要传授部分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这一点应该同企业里的专项突击培训有所区别。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单设实训时间,但却包含在了正常课程教学时间内,并没有增加课时。要更好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学生,可以对部分相似课程进行整合,腾出课时满足实训的需要。此外,如果有可能,单设的电算化实训最好安排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结束以后,通过老师的编排和指导以电算化的方式实现会计信息的获取和综合利用,并和手务做比较,相信这会更好的促进教与学。其次,实训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十分重要。作为学历教学,系统合理的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电算化专业学生应掌握至少两种软件的使用);EXCEL操作和使用,学生应掌握使用EXCEL动态图表的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包括单机版和版);企业财务信息电算化仿真案例实践,包括电算化审计等,并注意引入企业综合管理(ERP)的理念.之所以把excel的操作和使用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是因为Excel在我国普及率非常高,用Excel可以较灵活地实现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中的编程功能,而且可以直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如进行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一般核算等。这一点非常实际也很实用,在对很多毕业生的回访中得到证实。例如,使用Excel处理会计业务前要设定公式,这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具体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步骤,因此它还会提高学生完成其他会计课程作业的质量和速度。曾经有部分同学将这一知识用到财务管理计算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该课程授课老师的赞许。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辅助理解Visual Basic编程的原理,这就使这部分内容学习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但是,由于时间、认识等因素,往往很多教材或教师授课中会忽视这个内容。第三、我们还要注意防止或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而不是简单一种操作。电算化实训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很多实训由于时间、理解不同、老师业务水平或其他原因,会演变为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其实就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但学生到最后也只是知道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那如果参加工作后面临另外一种软件环境呢?重基本会计核算而轻视了核算的目的——监督和管理,这不可取。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的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如果这种认识或做法不转变,就会出现一个有电算化上岗证的同学到了单位连一张内部生产所需的下料单都不会开的情况;或由于涉及较多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个计算机专业教师辅导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的情况。当然,把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到运用到实际还需要努力和时间。
2、防止实训内容大而全,不切实际。不少软件供应商看中学校的培训资源,会主动和学校联合搞培训。高职学校和社会职业培训相辅相成,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学历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可以不断提高社会培训的职业教育层次,使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该说,校企联合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不考虑高职学生及相关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按照诸如用友、金蝶等公司的培训模式来辅导我们的学生,站在ERP的角度,综合介绍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功能,全面铺开,涉及诸如生产制造、物料管理等内容是不妥的。这些都过于专业而且主要针对与企业专业人员,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很难理解,如果不增加大量课时,至少在目前是不切实际的。
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模拟仿真;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参加高考人数却是逐年下降,加之经济危机的影响,高职高专本来就已经非常严峻的招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为更好的制定和完善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对高职会计和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真正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开展了此次“财经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调研活动”。
一、调研的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研通过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交流,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听取对学生教育、管理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有价值的建议。用人单位涉及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财经专业类型的企业,也有建筑、生物、物流,工业等其他企业。
本次调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定量方面: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性方面:对市场上各企业进行深入访谈和研究。两种调查方法结合最终形成本报告。
二、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研共收集455份调查报告,通过对425份调查问卷的整理、分组、累加、计算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单位类型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1)用人单位在未来的五年内社会对高职财会人员的需求趋势:
此次调查用人单位中,有55%的单位表示将提升对高职财会人员的需求,有31%的单位表示持平,仅有14%的单位表示将降低聘用高职财会人员。这表明高职毕业生的文凭还是能够胜任会计人才市场需要的。
(2)单位对财会专业的学历要求
调查数据显示,有65%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本科学历,29%的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另有6%的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这部分单位主要是上市公司和大中型国企。
(二)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评价
(1)单位需要的专业人类型
调查结果表明要求财会专业人员是复合型人才和“通才”的用人单位高达66%,仅有14%的用人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是“专才”。这说明中小型企业希望财务人员是“通才”的比例较高,大型企业则更希望财务人员是“专才”,但所有企业都很重视人员的综合素质。
(2)影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因素中,排列在前三位的因素为:是否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思想品德;高职学院强调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水平被用人单位排列在第四和第五位。可见用人单位在人才选用时,更为关注的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和后续职业培养的潜质。:
3、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
企业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合作能力还是基本满意的,但对于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满意度不高,同时认为高职学生在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方面较为欠缺。对于部分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的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高职学生还极其缺乏。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数据如表一:
表一 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
4、单位认为财会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职业能力
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分析能力、涉税业务处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会计人员核心技能;而沟通协调能力则反映了企业对会计人员“情商”的要求;部分企业提出对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资金筹集运作能力的要求,这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表如下:
表二 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表
5、用人单位认为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最突出问题
调查结果反映会计专业技能不熟练,会计专业知识不扎实以及动手能力差是用人单位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最突出的问题。 毕业生职业能力缺陷如表三
表三 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问题分析表
(三)高职财会毕业生职业能力证书的需求情况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财会毕业生职业证书要求调研数据表明,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最低门槛,同时高职财会毕业生还应具备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2、用人单位对财会课程的评价
统计结果表明,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课程排列在前三位的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企业纳税实务。单位认为最不必要开设的课程是政治经济学、会计制度设计和英语。用人单位最希望毕业生具备明确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取向,另外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形象,得当的行为礼仪也是单位较为关注的因素,对于具备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多媒体应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等综合素养的毕业生也颇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调研结果总结
(一)专业方向建议
可以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在财会专业下设定核算会计方向、财会文员方向和税收申报专员方向。
(二)课程设置建议
1.对职业素养课程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财经应用文写作和社交礼仪等人文素养方面有较高求,因此建议经济应用文写作进行整合,改称“文化素养课程”,并在课程体系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财经应用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社交礼仪学时。值得一提的是,调查发现,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学校应该开设“奢侈品识别”一类的课程,以提高毕业生对奢侈品的鉴别能力。
2.对专业技能课程建议
从调查可知单位对人员的要求, 最注重 4 种知识和能力: 会计核算知识、 税务专业知识、会计电算化能力和其他业务能力的培养。因此, 专业课程体系也应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可分 4 个模块来设置, 第一模块是会计基础课, 包括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第二模块是税法、税务实务等; 第三模块是会计电算化模块,包括会计电算化、 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第四个模块包括:审计、 经济法、统计学原理和证券投资学等。
在课程改革上, 为了强调学生的税务处理能力,将“税务实务”课程改为“企业税收申报实务”课程;为满足中小企业对会计核算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将“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课程改为“EXCEL在财务数据统计中的应用”;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师考试需要,在专业课中强化经济法、财务会计实务和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整合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财务会计的部分教学内容,将中小型企业常规业务类型作为课程重点内容。
其次对不必要开设的课程调查中发现证券投资基础知识占调查人数40.58%,会计英语占23.19%,会计制度设计占10.14%,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证券投资基础知识、会计英语和会计制度设计可以改为选修课。
3.对实训课程建议
第一,新增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内部会计控制实务实训和银行会计业务实训,实现理论与企业经营实务的对接;
第二,实训内容应增加对各类企业工作环境的认知。目前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包括日常业务会计核算, 涵盖了财务管理、税务、工商年检等工作。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核算特点,设计适当的实训内容。
第三,开设纳税实训处理企业报税实务能力是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要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办税能力的需求,财会专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开设纳税实务实训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议
开设会计类专业,应确保有一支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尤其是专业师资队伍。会计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风尚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参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与实践活动;具备现代职教理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4、校企合作建议
篇10
【关键词】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三段双轨递进式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各方的共识,同时也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尽快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在构建适合会计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上,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三段双轨递进式”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全方位实践教学模式。
一、“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所谓“三段”,即按照项目课程的开设,实现从单项实训到岗位实训到最后综合模拟实训的阶段性实训,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谓“双轨”,即以一个典型的制造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要求学生既能手工操作,又能运用计算机完成从填制凭证到编制报表等一整套账务处理操作。通过双轨运行,强化技能,总结提高,以形成职业岗位综合能力。所谓“递进式”,即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开展实习,撰写岗位实习报告,从而顺利完成由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真正胜任企业工作。
二、“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层次分明的阶段实训
第一阶段:单项实训
该阶段的实训主要是根据《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税收》、《会计电算化》、《审计》等课程开设的随课分散实训。如《基础会计》课程中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简单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单项实训;《会计电算化》课程中针对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总账子系统等进行的单项实训。这些实训都需要老师体现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可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注意前后的连贯性,边讲边练,讲练结合。
第二阶段:岗位实训
即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根据岗位技能和课程的特点,适时地将有关会计岗位的实践信息进行传授。这一阶段的实训主要通过对专业主干课程《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整合而设置的针对会计基本岗位进行的实训,具体可包括:出纳岗位实训、往来结算岗位实训、固定资产岗位实训、存货岗位实训、工资核算岗位实训、成本费用岗位实训、资金岗位实训、财务成果岗位实训、总账报表岗位实训等。
岗位实训实施教学时,对业务举例要彻底颠覆文字表达经济业务、会计分录讲解账务处理的模式,按理实一体化的构想,先给出相关岗位涉及的原始凭证,再分析说明如何识别这些原始凭证,如何根据这些原始凭证确定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然后用记账凭证填写会计分录。此外,课后所附实训题中的原始资料也应以证、账、表等会计载体或辅以文字表述。该阶段的实训必须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场所和模拟材料(各种形式的账证表),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使学生既能全面地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业务内容、工作职责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又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去思考、分析、判断经济业务,把握会计工作的实质,从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应当包括分课综合实训与毕业前的专业综合实训两部分。
1.分课综合实训
这是对会计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系统实训。实训时间可安排在各自课程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会计软件操作各为期一周,财务会计实训为期两周。如基础会计综合实训可选择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进行,使学生不仅系统地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一整套会计工作的技能和方法,同时也掌握了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2.专业综合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是在会计专业学生全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一次专业综合实训,其内容涵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可安排在学生实习离校前。专业综合实训包括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ERP沙盘对抗模拟实训等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在此阶段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为学生设计情境,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
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熟悉模拟企业的生产流程、相关的财经法规与制度;其次,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代表一个财务科,在组内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设置出纳、记账、成本、主管等不同的会计工作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任务与职责;然后,按照会计核算流程采用真实的账证表等进行规范化会计业务实训。每一循环结束后,将岗位进行轮换调整;接着对编制的财务报表从报表结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编写出财务分析说明书;最后,将手工会计核算资料运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电算处理,并与手工处理结果进行对比。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将学生置于会计、主管等不同的岗位,进行全部业务及全过程的会计处理,为顶岗实习和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ERP沙盘对抗模拟实训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的互动学习模式,它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课程,该课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物流、财务、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之上,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企业的模拟运作,亲身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和完整的企业管理流程。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课程的开设,不但培养和考察了学生综合各单科知识并运用于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难题,为学生就业和未来成才构建了平台。
(二)相互验证的双轨实训
“双轨实训”法是针对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实训手段,并将其紧密结合的一种会计实训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使用同一套模拟数据,让学生先手工完成会计循环的全过程,然后利用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上机操作,从记账凭证的输入到自动登记账薄和生成会计报表,合理地将手工核算的方式与方法运用到电算化实践中。如此,实验内容相同、实验步骤和进度均相同,最终的实验结果应该也是相同的。这一过程体现在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实训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将两种不同的会计模拟实训中生成的会计资料进行互查对比,以检查其正确性,比较两者操作的异同点;另一方面还可在实践中感受到两种会计数据处理方法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
“双轨实训”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同时也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顺利地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拓展延伸的递进式实训
高职教育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将校内模拟实训拓展延伸至校外,呈现递进式的飞跃。而认知实践、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都是校外实习的有效形式。
校外认知实践是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经营现场、会计机构,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组织结构情况,初步了解企业财会机构的设置,认知会计的基本资料,使学生在对专业岗位进行实质性接触之后,能了解并热爱专业,树立对本专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获得对会计的感性认识。认知实践的开展,通常可安排在第一学期。
社会调查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的机会实地从事一些专题调查,调查完毕,让学生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调查结果并结合自己的观点撰写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实习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专业课内容。学生进入毕业实习,要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学会分析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实习报告,由学校组织统一考核确定成绩。为了保证校外专业实习的质量,应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实习导师,全程督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保障实习效果。通过校外实习,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的“零距离”。
三、“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保障措施
“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其合理建设和有效实施,必须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
(一)加快会计实训教材的建设
会计实训教材建设要根据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依照实践教学逐渐扩充的内容体系和梯次提升的层次体系的要求进行研制与开发,鼓励本专业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自主开发实训教材,以保证每个实践环节有实用教材,且随着实践内容和设施的更新而不断修订完善。同时引进国内外优秀的职业教育教材,结合教材的编写与引进,重新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使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具体来说,单项实训教材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模块设计实验,尽量选择实务型、设计型的内容;综合实训教材则应将手工模拟实习和电算化实习相结合,选取实务中发生的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建立模拟业务部门,以经济业务相关的内、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程序等为模拟实训对象,使之“再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身份界限在不断模糊和弱化,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显得尤其重要。
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用以下途径:第一,建立教师定期校外实习制度,鼓励和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或顶岗锻炼,让他们参与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实践活动;第二,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会计师、财务总监等会计人员来校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也可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校兼职,承担一些模拟实习课程的指导任务;第三,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岗位职业资格的职称证书。
(三)建立稳定、高质量的教学实训基地
会计基地建设应注重数量和质量并重。在数量上基本满足实习及实训的需要;在质量上达到优质标准。会计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注意校企共建,可以从校企合作单位请财务部门负责人,按各岗位工作流程设计实习环境,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另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尝试成立会计公司,对外提供服务,对内提供实践机会和场所。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中,要十分注意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发展。实习基地要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在选取实习基地时要兼顾各个行业,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直观的实践教学场地或环境;提供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现场、师资或其他条件,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企业实际工作全方位的预演。
总之,“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将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抽象的会计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消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毕业生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体现出高职会计教育的特色,使高职会计教育具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玉珍.会计“三维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3).
[2] 侯丽平.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7)下.
- 上一篇:高中数学中复合函数的定义
- 下一篇: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