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公园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放性城市公园成为许多城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开放式公园作为现代城市中的基础设计,如因设计不当出现的安全隐患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及其财产安全。所以,在开放式公园的设计前期,充分地考虑安全性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1.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安全性及存在问题
安全性开放式城市公园发挥出其基本功能的基础条件之一,包括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环境及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城市的品质等,因此在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方面,需要着重考量整个公园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游客的身心健康。
2.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安全设计对策
2.1活动空间设计
开放式城市公园游客量大,地理位置良好的公园将会出现节假日中人流量超过公园的可接纳范围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游客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活动空间,使得正常游园活动无法很好地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并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需要及时解决活动空间拥挤的问题,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①边缘空间利用 将开放式城市公园中的边缘空间全部利用起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包括公园入口、拐角、广场、草坪边缘、凹处、树木周围等,游客经常聚集的各类空间内。另外边界处于线型的展开线,能够有效的引导公共秩序,的设施能够强化安全性,边界闭合会构成合围的空间,提高人们的安全感[2];②少布置大面积的花坛或者花境 大面积的花坛、花境等景观,并没有实质的意义,该类景观应尽量少布置,不仅能够减少建设成本,也能够扩大游客的活动空间;③合理组织活动空间,对活动空间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能够有效的消除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包括密度较大的植物、暗淡的光线等,避免在该环境中出现各类犯罪行为;④重视场地的实际作用 场地的作用是为人们提供活动空间,应将活动场地设置的人们较为容易达到,并考虑气候带来的影响,包括夏天需要注意遮阳,冬天注意透光或者挡风等。设置休息设施应合理选择位置,且占地面积不宜过大,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其空间的面积;⑤扩大面积 可以选择构建丘陵起伏的地形,增加活动面积,或者大面积的疏林及耐践踏的地被植物,不仅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也能够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避免出现活动空间拥挤的情况。另外在空间照明方面,城市公园照明不但能够构建开放式城市公园优美的夜环境,还是保障游客安全的基本条件之一。合理选择位置,设置人工照明设备,城市公园晚间更加明亮,提高公园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意外事件,也能减少犯罪行为,提升安全性。
2.2游乐设施的设置
城市公园内的活动设置一般是运动及娱乐设置,包括运动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其需要功能全面、外观和谐、交接新颖,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舒适性。考虑到适应各类器材的人群的特实行,包括老人、儿童等,需要做好安全措施,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首先活动场地表面需要避免出现尖利的零件、设施及其他凸出的构件。选择可达性良好,阳光充足且较为平整的场地作为活动设施的地点,地面需要采用渗水性良好的且防滑的软性防护材料进行铺装,避免小朋友或者老人在活动中摔倒引起伤害。如果活动器材较为特殊,需要在较为显眼的地方设置安全标志牌,其内容应包括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人群等。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活动设施进行相应的管理及维护,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警示,禁止使用,并妥善维修。在游戏场地边周边,需要设置休息场所,更加人性化[3]。
2.3道路设计
2.3.1道路规格设计。城市公园的道路一般人群较为密集,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其规格,使得人员能够顺利的疏散,因此设计人员不必拘泥于各种规定中管理园林道路宽度的死板规定数据,如宽度在0.6~0.9m之间的小路,仅仅能够容纳一个人通过,其设置的位置或者引导区域,会在密集游客的踩踏之下,逐渐扩展,应该很据开放式公园的实际情况,将游步道扩展至1.2m左右,可以容纳两个人通过,如果步道长度较大,并将其中适当位置的空间扩大,设置休息点,使得游客能够更加舒适的进行各类游园活动。
2.3.2道路系统设计。在公园道路系统的设计上,需要注意其连通性合计安全性,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导向性简单 避免园路出现较为复杂迷宫的格局,需要其取向简单,且位置清晰。各个道路的拐弯处、不同道路的家差点或者终点,需要设置叫诶标志性的物体,包括植物、路牌、景观装饰物等,使之方向性较为强烈,辨识度高;②道路曲折幽深有度 园内的道路的曲折性及幽深度适当,避免出现安全死角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空间;③应急行车路线设置 园内需要设置经济车行路线,一点出现意外情况能够保障交通的便捷,如救护车、消防车等,节约行车时间,提高安全保障。
2.3.3安全标示的设置。温馨的安全标示设施能够让游人对于公园的各项要素、安全事务的了解及空间认知度更加深入。安全标示设施不仅是各项游园活动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之一,出现意外情况时,也能够使得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其正确有效的疏散群众。因此开放式公园应结合公园的基本情况,在各个位置设置安全标语及温馨提示,包括公园各道路交叉口、花坛、草坪等。如果公园中有较深的湖,河流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应在周边设置引导及提示标识等,约束游客的行为,引导其安全文明的进行游园活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4植物配置的设计
相较城市封闭式的公园,开放式城市公园的管理力度较弱,应选择成本较低,管理简单的造景材料,并合理规划公园的景观,构建经济型的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各种植物的造景材料,需要较为经济适实用,安全性良好,且具有一定景观性的植物,最好是无毒无害,扬絮较少,没有尖的植物品种。在选择地被植物时,耐践踏的性能、维护成本低是需要重点考量的要素,不仅需要达到开放式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要求,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节约了公园建设的各项消耗,也使得城市公园绿化与更加和谐、更加人性化。在保障园林植物自身的安全性的同时,也扩展了游客的可活动范围,满足了人员游园的需要。
3.总结
篇2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安全事故;监管;管理措施
我从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十多年,通过对《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践行,深知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对此均有明确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深感一些施工企业不按规定要求,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安全投入少,安全设施上打简省算盘,设防简陋,对工人缺发应有的安全教育……现结合建筑业发生过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并就有关安全生产的防范及防控措施提出管理对策。
1 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案例1、某大厦15层,民工甲和两名电焊工在10层进行对焊埋弧焊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绝缘鞋和手套,当甲右手拿起焊把钳要往钢筋对接处连接电焊机二次电源时,不慎触及到到焊钳的部分,致使触电倒地。焊工乙见此情景,立即拉开民工甲手中的焊把钳,使甲脱离带电体,但由于甲中午喝过酒,加剧了心脏的承受力,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原因:一是民工安全防范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不强;二是焊工对安全检查不认真,没有发现安全隐患或采取措施;三是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检查不及时,制度落实不力。
案例2、工人甲在某工程上剔除保护上的裂缝,由于没有将工具带到工作面,便回去取工具,行走途中,不小心踏上通风口盖板上,铁皮在甲的踩踏作用下塌落,甲掉到首层地面(12.5m高),经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原因:一是“四口”、“临边”防护不到位;二是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安全体系不健全。
案例3、某工程完工收尾时对外墙进行清洁,在对外墙进行擦洗作业时,在东立面消防楼梯门口两侧部位,工人在9层消防平台北侧靠近护身栏杆处,擦洗距地面约2.5m高的墙面砖,因高度不够,工人甲将右脚站在1.2m高的?18螺纹钢焊成的护身栏杆横栏处,左脚站在90cm高的马凳上,要探身擦拭外侧面砖时,由于未系安全带身体失稳,坠于底层行车道顶部,坠落高度为24m,送附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一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高处及危险部位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的规定;二是安全教育不够,工人安全防护意识差;三是安全检查不到位;四是安全交底工作欠佳,安全措施不到位;五是项目经理部未对该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除以上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外,究其主要原因还有:
(1)建设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施工中容易发出现安全事故。且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与周期的延长,安全事故更是时有发生。因此要在建筑施工现场设置配套的安全设施,并使用科学的工艺技术,以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建筑工程参建单位严重缺乏管理和以人为本意识。建筑工程参建单位由于自身利益的不同,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关注点也就不相同,建设方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投资人员,因此比较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而不重视,因此严重缺乏管理和以人为本意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及时,因此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直到目前,这种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3)工程的承包企业因如下因素减少了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①低价投标:在建筑工程竞标的过程中,工程承包企业为了能中标,以低于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进行报价;②分包: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层层分包的命运,因此在转包的过程进行了多次的收费,这就导致建筑施工队伍实际获取的经济利润极低;③拖欠工程款项: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承包商款项拖欠的现象非常普遍。
(4)工程未在合理状态下施工。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规模较大,因此建筑工程的工期常常出现拖延的现象,而政府部门又为了面子工程非得提前竣工,有的私人业主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不断压缩承包商的建筑施工工期,导致承包商不得不夜间加班施工,建筑施工人员的超负荷施工导致疲劳作业现象严重,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
(5)建筑施工队伍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施工队伍普遍都来自农村,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没有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且在事故发生后,不知道通过法律来维权,这也导致了承包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
2 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行三重控制
篇3
最近一个时期,本市部分建设、施工单位在承发包房屋拆除工程中,连续发生伤亡事故,给国家财产和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损失。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一些单位忽视安全生产工作,违反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盲目签订工程合同,滥用施工队伍。在施工中又将工程层层转包,造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违章作业冒险施工。为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特作如下通知:
一、各有关建设、施工单位在“三通一平”及房屋拆除工程中,要认真按照《关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1991年第15号令),理顺工程承发包关系,明确各自安全管理责任,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安全管理。
二、建设单位在发包各类房屋、建筑物拆除工程中,一律不准将工程发包给无施工资质及安全生产认可证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承接工程后,也不准以任何形式再次进行转包,更不准将工程转包给个人。否则,一经查出将按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者严惩。
三、签订拆除工程合同或协议时,建设单位必须认真审核承包单位的施工资质。
审核内容主要包括:
1.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和所确认的经营范围;
2.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等级证书》和《资质审查证书》;
3.检查是否持有《施工企业安全资质审查认可证》及工程负责人是否具备安全管理资质和《安全生产资质证书》。
签订的工程合同或协议书,必须列入安全生产管理的条款,确定各自的管理职责,并报当地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四、拆除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必须协同施工单位共同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经双方基建、技术、安全部门审批后,到当地劳动部门办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施工。
篇4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引言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在城市建设发展中,随着城市建设对景观多样性的美学需求、对保育湿地资源重要性的认知和开展科普教育、休闲游览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一些城市正在申报和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但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类需求与自然生态资源供给之间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矛盾统一体,如何从环保角度评价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使项目建设能符合生态安全,又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环评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2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生态功能保护论”的基本原则,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立足于“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切实维护好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基本功能和生态平衡,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方可达到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开发建设的目的。
城市湿地公园与其他水景公园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与展示,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能。
因此,城市湿地公园环境影响评价与一般城市公园环境影响评价的最大区别,前者是以自然为主体,人为客体;后者则是以人为主体,公园为客体。即两者评价的立足点不同,保护对象的优先顺序和功能取舍的从属顺序不同。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把握住这一本质的特点和区别。
3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影响评价比一般城市公园的环境影响评价要复杂得多。除了两者都要阐明项目对环境,以及环境对项目的水、大气、噪声、固废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之外,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一般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有着较大的区别。
一般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侧重于以人的美学感受和对人的服务功能为出发点进行评价,评价多采用生态满意度分析(即人对生态服务功能的满意程度)和美学景观分析作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该生态满意度的指标体系以人为核心而建立。比如以公园实现保障绿化的义务、服务设施比例、便利程度、绿地比例、园路场坪比例、可提供的环境质量、景观效果等作为生态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公园内部景观效果美好程度和与周边环境景观的协调性作为景观评价的评价要素。
而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更侧重于评判城市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合理确定开发强度,以保障湿地资源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为出发点进行评价,在强调保障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兼顾其服务功能。即着眼于在对拟议建设用地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现状评价的基础上,从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入手,预测其环境功能的变化及程度,并寻求保障湿地生态功能和合理利用的有效措施。在其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中,优先考虑的是保障生态功能,其次才是服务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围绕着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原则而建立。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3.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主要应是反映拟建设用地建设前后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变化的生态指标。可选取湿地形态指标(类型、蓄水量、面积、形态、水系联通性);理化指标(水质指标、富营养化程度、底泥成分、土壤);水平衡变化指标(补排平衡、补排规律、水源来源、生态需水量、水质变化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标(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水禽水鸟、保护物种);重要生物种指标(植物、动物);功能指标(水文调节、气候调节、生物生境、资源生产);整体性指标(面积变化、水系隔断与河道通畅性、河道和河岸自然性、河流整体性维持);可持续性指标(生境维持、恢复保育、压力趋势)等反映拟议建设用地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现状、演化的指标作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3.1.2选取反映城市湿地公园服务功能的指标,包括服务设施比例、便利程度、绿地比例、园路场坪比例、可提供的环境质量等服务性指标。在对服务性指标的分析评述方面,应注重服务性指标与湿地生态功能指标的协调性,包括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的协调性、建构筑风格与湿地功能与特征的协调性、优先保护与利用的协调性、各种管理服务设施配置的合理性等。景观效果分析方面应分析项目建设前后的自然、人文、社会景观变化情况,分析项目内外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提出景观资源保护在原物、原位、原状这“三原”标准基础上整治,推崇自然野趣,使公园环境保护达到景观相融性的要求。
3.2 注重城市湿地公园选址的环境适应性论证
由于湿地是一个开放的、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和干扰的生态系统,因此,城市湿地公园选址的环境条件如何,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生态要素在受到城市化发展影响和压力下的演化趋势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湿地公园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关系到湿地公园建设的可持续性与成败,因此,在湿地公园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特别注重项目选址与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论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谋求解决途径。
在城市湿地公园选址的环境适应性论证中,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3.2.1不能违反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国家对湿地资源采取分区、分类保护政策,城市湿地公园不能建于湿地自然保护区之内,应当依照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要求,建于允许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区域。
3.2.2应分析、论证项目选址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包括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利用规划、河道防洪和岸线利用规划、排水工程规划等规划的适应性和协调性。
3.2.3应通过对构成湿地生态系统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查明环境条件,分析项目实施的资源可行性。
3.2.4以反映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指标和服务性指标为评价指标体系,用开放、系统、前瞻的视角分析选址环境条件中各环境要素对湿地公园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论证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连贯性、完整性、稳定性的演化趋势和服务功能的可实现性。
3.2.5在全面分析项目建设环境制约要素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应针对性地提出防止、减轻或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以及对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提出环保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3.3 注重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论证
城市湿地公园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当注重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包括功能分区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判别其规划设计方案是否会对地域的连续性造成切割、使生境趋于破碎、自然性降低,是否会使植被盖度减少或斑块化、使物种多样性减低,是否体现了对稀有、重要物种的保护,是否会使系统生产力衰退、生物量减少,是否会使生物组成的协调性受损,是否会造成土壤流失贫瘠化、使生态用水减少导致环境匹配条件的恶化,是否造成环境功能的衰退,也即规划建设方案是否能有利于维护和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避免开发建设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造成破坏和损害。其基本原则应是基于湿地自然生态特性上,保障和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提高其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连贯性、完整性和稳定性朝着良性的方向保育和演化。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立湿地保护政策。城市湿地公园既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种植湿地植物,营造“自然”湿地景观;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城市湿地+城市公园”;更不应利用宝贵的天然湿地资源,开辟成人工气息浓厚的水上乐园。
3.4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论证
城市湿地公园开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与合理规模不仅取决于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及开发项目的污染与非污染生态影响程度,还取决于开发项目所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力度。有效的生态环保措施可使开发活动对湿地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使其已受或可能受损害的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保育,使工程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所以生态环保措施论证使湿地公园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和精华,也是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和有效性的主要体现。因此,在城市湿地公园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论证。
篇5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conform to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cities, regional urban park construction appeared hot trend. Combining Huanggang spare love lake park part section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is paper communicates and explores urban park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ssues.
关键词:公园建设;施工;管理
Key words: park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43-02
0引言
近年来,地级城市公园建设如火如荼,黄冈遗爱湖公园于2008-3月开工建设到今天,苗木成活率达到99%以上,景色初成,规模已具,游人如织,社会各界赞赏有加,但遗爱湖公园后续建设工程任重道远。为提高城市公园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结合黄冈遗爱湖公园前期工程建设施工质量进行如下探讨。
1公园建设施工现状分析
遗爱湖公园建设施工外观质量和施工整体质量良好,建设上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现分析如下。
1.1 独到特色
1.1.1 装饰施工,样板段先行遗爱湖公园工程建设中存在大量的装饰工程:各场地铺装、文化墙、外墙装饰、各条游路、风情吧、各建筑物室内、外装饰等,工程量大,时间紧。设计图纸的优势是选型,而建造则是全面的定型造景,为确保装饰施工质量,在施工中,任何一型装饰,均推行样板段施工评审制度。施工前选材料,在施工方、设计方提供的多种样品中由甲方、专家评审定材定价;施工中,由施工方依据设计图案进行干法组砌,并试拼二种及以上不同于设计的图案,同时监理方与施工方及时研讨、修正施工中工序、结构层等问题,经改进后从中选定施工初步方案,然后进行样板段施工,样板段施工完成后,组织领导、专家会审,通过后才进行全面施工。如图1中所示的装饰,先由施工方在地面上依据墙上尺寸,组拼三种图案,确定后,编号,再由下而上按编号进行组砌而成,效果突出。
1.1.2 开园建设,意义深远遗爱湖公园建设中,实施开园建设方式,在施工中有组织地进行一些开园活动:2009-3月前,多次组织市领导、专家观园;2009-4月湖北省经济工作会议在黄冈召开,邀请与会省、市、县领导观园,然后征集建议进行研究修改;2009-9月邀请文化名人余秋雨教授观园,并进行文化活动交流报告;组织举行了二次大型演唱会,吸引市民前来观园;又于2010年元旦至春节期间进行试开园,广泛邀请各级领导前来指导建设施工,广泛听取黄冈市各界人士对遗爱湖公园建设工作的建议和反映,使遗爱湖公园建设在开放环境中进行,及时变更了原设计中大家认为不满意的地方,同时也使已经完工的分项工程在开园中得到检验,为公园建设锦上添花。
1.1.3 施工组织科学化、过程控制程序化遗爱湖公园建设,领导重视。2006年8月28日,市府成立了“黄冈市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遗爱湖整治工程,办公地址设在黄冈市园林局。市委书记刘善桥、市长刘雪荣分别担任政委、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项目编制、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土地征用、组织施工、综合协调、治安保卫等八个工程专班[1]。
工程建设程序依法实施。工程建设各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均由黄冈市园林绿化管理局组织公开招投标筛选确定。工程建设施工中,黄冈市城司通过邀请招标方式确定相关造价单位从事工程造价监管工作。
工程施工严格质量管理。建设用材料、各苗木均由设计、施工方提供样品,再建设各方评审确定,最后由财监管询价定价、下文通知采购。施工中,严格按图施工,工程量通过图纸无法确定的,由建设方代表、财监管方、监理方、施工方共同现场鉴证确认。
施工质量严格施工材料质量关、送检复查关;工序平行检验关、分项工程评审关、施工自检关、监理验收关、设计验评关、开园评价关、竣工交接关。全面实施施工质量过程程序控制,确保施工过程质量达标。
1.2 美中瑕疵工程建设施工中,早期施工验收标准不够具体,为提高质量,因此施工中调整较多,造成了时间和经济上的一定损失;设计不全面、深度不够,造成部份施工细部质量存在一定的瑕疵:个别游路中出现倾斜路面;排水系统设计存在一定的欠缺,在特殊时期发生倒灌现象;排水量定量设计不实际,中雨以上排水受阻,造成雨水泛滥和冲毁地被等。
乔木一次性成活率没能达到100%;封闭施工管理不够,施工中和养护期间经常有摩托车等小型车辆穿行,造成地面铺装石材、路灯、苗木一定程度的损失。
2公园建设实践探索
2.1 全方位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建设各方至少施工方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意图是质量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全方位明确施工验收标准:一、详细的文字描述。二、配套齐全的平面图。三、必要时配备立体效果图及音像资料。四、重点部位绘制施工工序结构大样图。
公园建设涉及到园林绿化、雕栏画栋、飞檐斗拱等,专业面广,式样新、工艺复杂,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只有细化具体全方位,才能让施工、管理人员认识并掌握。公园设计构想之际,免不了参观考察,值得借鉴之处应拍照、录相,进一步探究其材料、结构、做法、造价等,再根据需要加工整理成音像资料。遗爱湖公园建设后期施工别注重此项工作,多次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到附近相近工程实地参观,组织观看江苏张家港梁丰公园、常州青枫公园、南京中山陵相关音像资料,施工质量明显提高。
2.2 细化公园设计重点细节公园设计涵盖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所选设计院,应该具备各类设计人才。公园建设过程中,针对设计图理解和施工中的困难,施工现场最好有设计方常驻代表,配合、协助施工方解决。
排水系统设计应该考虑几点:注意雨水与污水分系统排放;排水坡度方向要一致;要有跌水井;增设单向止水阀,确保在城市排水系统水位高涨1.0m以上的特殊情况下,雨水不倒灌;埋设的雨水排放管要有足够的排水量和合适的排水坡度;滤水板要满足排水量要求,同时兼顾美观。
水幕影院的木观赏台,设计中钢筋砼梁间距过大,导致开园中出现木板下陷挠度过大,存在安全隐患,整改方案为加焊槽钢,控制木跨度≤1.2m,此方案较科学经济。
对没有现成音像资料的设计方案,遗爱湖公园建设中,有些方案的样板段施工反复多次不能达到要求,若能进行3D设计,对节省施工样板段的施工时间和成本意义重大。
游路等设计只简单文字补充说明,不足以用作施工和结算依据,给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量结算带来麻烦。
2.3 施工探索
2.3.1 乔木成活实践遗爱湖公园建设中,名贵乔木成活率100%,大乔木成活率100%,但一般乔木和灌木的成活率只有90%左右,有些色块苗木出现成片死亡现象。分析其原因有:
2.3.1.1 施工方的重视程度不够,苗木护理不到位苗木一次性大批量进场,三天、五天不能及时栽植,炎炎烈日,不采取任何如遮阳、洒水护根、护叶、修剪、假植等保护措施,不作任何技术处理。
2.3.1.2 施工、养护不规范乔木栽植时间抢在6月份,天气炎热,不易养护;个别乔木栽植在积水坑内,没有设置排水坑、槽和透气孔;乔木未设堰浇水,浇水不透、不及时等。为了确保树木成活,必须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各树种的生态习性,选择最适当的季节进行栽植[2]。黄冈地区,乔木适宜栽植时间应是8~12月。
2.3.1.3 气候不宜的影响一些色块不适应黄冈的气候条件,如洒金珊瑚等,七月天成片死亡。对不宜苗木,主管部门应建立档案并进行公布。
2.3.2 环湖路涮黑成亮点遗爱湖公园建设中,环湖路涮黑成亮点。环湖路涮黑分部工程施工中:
2.3.2.1 领导重视指挥部领导、甲方领导、监理方领导多次到场督促、检查。
2.3.2.2 组织保障涮黑分部工程单独分包给经验丰富的施工方;监理方也派出最强六人阵容。
2.3.2.3 关注细节从砼路面修复、路面清洗、道路两旁排水沟施工、路缘石铺设到路面粘层、无纺布粘贴、沥清油喷洒、粗沥青骨料铺筑、细沥青骨料铺筑等施工,每步工序严格认真,质量从优控制。
2.3.2.4 精心设计粗细沥青骨料的铺筑,组织甲方领导、施工方技术负责人、监理人员,认真现场查勘研究,明确铺筑顺序、铺筑厚度、纵坡、横坡控制,什么地方单坡?什么地方双坡?叉路口先后铺筑次序?如何放坡?道路起伏如何分段控制纵坡?确保铺筑后无积水;路宽10~14m不等,要求一次成型,确保无接缝现象;与沥青砼供应站联系,确保沥青砼供应有绝对保障。
2.3.2.5 重点控制铺筑施工中,施工方、监理方严格按照事前研究设计方案控制,三人随时监测铺筑厚度,多人远、近观察控制,及时适度调整厚度,严格控制道路的纵、横坡度,铺筑二天二夜,亮点显现。
3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的技能,在保障施工质量前提下,才能较好地把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作品[3]。
遗爱湖公园建设中遗爱亭景区施工基本完成,建设施工质量是公园建设的基础,建设施工是阶段性的,而公园建设管理是长期的,目前游人的摩托车等小型交通工具已经在公园管理处保安人员的督促下,自觉有序地停放在指定位置。遗爱湖公园建设施工仍在继续,其它城市公园建设也正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中,想以此文献给公园建设、施工、管理人员,希望城市公园建设施工中创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饶学刚.东坡贬谪文化重显辉煌[A].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5.
篇6
昆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改善城市水环境,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利用雨水资源,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昆明市城乡规划条例》《昆明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昆明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20xx〕7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xx〕6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昆明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项目立项、土地利用、项目建设、竣工验收、移交、运营维护管理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海绵城市建设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的原则,注重规划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通过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
城市新建区、成片开发区、各类园区应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要求;城市建成区应强化区域整体治理,并结合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的有机更新,最大限度地控制城市雨水径流和面源污染,治理和保护城市水环境,综合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内涝。
第四条 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导、监督全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市发展改革、财政、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滇池管理、水务、节约用水、防汛抗旱、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气象、水文水资源、城管综合执法、交通运输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工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应按照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负责本区域内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推广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多渠道、多形式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管理。
第六条 各级政府鼓励和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及材料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意识。
第二章 规划、立项与土地利用管理
第七条 市规划局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昆明中心城区和晋宁区(东城和南城)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其他县(市)区政府,国家及省级开发园区管委会应结合实际,组织编制本区域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按规划报批程序批准后公布实施,同时报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时,应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削减率等控制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提出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开发管制要素;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或修编时,应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落实到基本地块;城市水系、排水防涝、水污染防治、绿地、道路交通等相关专项规划,应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充分衔接,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和有关控制指标。
第九条 政府投资项目在项目建议书中应当对海绵城市建设设施适宜性进行阐述明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及措施,对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投资估算。
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在项目申请报告中应当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措施、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以及各项社会效益满足情况。
第十条 海绵城市建设改造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根据汇水分区,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绩效考核的科学性、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原则,组织编制分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方案,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的相关指标要求,并报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项目所属辖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管理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和专家进行技术审查。
第十一条 新建项目土地出让时,市规划局和县(市)区规划管理部门应按照法定控规确定的海绵城市管控要求核定建设项目规划条件。市规划局和市国土资源局应当监督土地使用权人在开发和利用土地的过程中落实相应指标要求。
第十二条 城市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水系等基础设施用地选址时,应当兼顾其他用地、综合协调设施布局,优先考虑利用或保留原有绿地、河湖水系、自然坑塘、闲置土地等用地,项目选址应当符合土地利用规划。
海绵型城市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等基础设施用地,未经批准,不得改变用途。
第三章 建设管理
第十三条 市规划局和县(市)区规划管理部门应将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和要求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控内容,纳入昆明市城乡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规定中,并依据法定控规的相应要求核定建设项目规划条件,审批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查时,市规划局和县(市)区规划管理部门应要求设计单位依据建设项目条件提出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说明,并予以审查。
第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同期配套建设海绵设施:
(一)建筑与小区工程项目应当按照节水三同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和建设技术要求,同期配套建设海绵设施。
(二)城市道路与广场市政工程项目应按照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和建设技术要求,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海绵设施。
(三)城市公园与绿地市政工程项目应结合周边水系、道路、市政设施等,按照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和建设技术要求,配套建设海绵设施,增强公园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为滞蓄和净化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
第十六条 既有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等项目,具备条件的,应当纳入海绵城市建设等相关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按照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要求统筹有序进行提升改造。
第十七条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建设,应当重点加强城区易涝点整治和雨水管渠、泵站、雨水调蓄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实施城市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改造,排入自然水体的雨水须经过净化,控制初期雨水污染。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与海绵城市建设各项措施的衔接,增强雨洪径流调控能力。
第十八条 城市河道水系整治应注重保护和恢复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实施河道生态修复,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保护现有湿地,构建良性水循环系统,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河道水系输排水能力。
第十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海绵设施建设资金,应当纳入项目主体工程总投资,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既有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纳入海绵型改造的项目,以及城市排水管网建设、防洪排涝、河道水系整治等项目的投资应由相应的实施主体列入海绵城市建设或水污染防治等投融资计划。
第二十条 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指导、督促涉及海绵城市建设的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时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滇池管理、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能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海绵设施同期配套建设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当按照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规划条件及相关技术标准,编制海绵设施建设专项设计方案或者在项目初步设计文件中编制海绵设施设计专篇,并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报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查或备案。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同级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审查或备案情况。
城市道路与广场工程项目在项目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当编制海绵设施设计专篇;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时应当对海绵设施设计方案进行专项审查,初步设计审批意见应当有海绵设施设计专项审查的内容。
城市公园与绿地工程项目在项目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当编制海绵设施设计专篇,或者编制海绵设施建设专项设计方案;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对设计专篇或方案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
建筑与小区工程项目应当编制海绵设施建设专项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后,报节约用水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第二十二条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部门和专家,对既有项目海绵设施提升改造初步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既有项目海绵设施提升改造初步设计方案应满足汇水分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方案的相关要求。
第二十三条 各相关主管部门按职能职责指导、督促列入海绵城市建设年度计划的城市排水设施、防洪排涝、河道水系整治等项目建设,全面掌握项目建设进度情况,并定期向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项目建设进度。
第二十四条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施工图审查阶段,将海绵设施专项设计纳入审查范围,与主体工程同步审查。对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施工图审查不予通过,不予核发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第二十五条 市滇池管理局和县(市)区排水管理部门在进行排水技术审查时,应当审查项目是否符合海绵城市建设及区域雨水排放管理要求。
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海绵设施的设计、监理或施工。
第二十七条 建立海绵城市动态监测考核及一体化管控平台,对入滇河道断面、地下水和区域管网排放口的水量、水质以及降水等进行监测,为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章 竣工验收和移交
第二十八条 新建城市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等市政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海绵设施竣工后应当纳入主体工程项目统一验收;新建建筑与小区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海绵设施竣工后应当纳入新建项目节水设施竣工验收。
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节约用水等主管部门在验收过程中,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项目是否按照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海绵城市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对配套建成的海绵设施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应当要求建设单位限期整改。
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应当健全完善统计台账,并定期向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新建海绵设施信息。
第二十九条 既有项目海绵设施提升改造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及与海绵设施提升改造项目相关的主管部门参加验收。未按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海绵城市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提升改造的,不予通过验收,并限期整改。
第三十条 在申报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规划核实时,建设单位应当将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滇池管理、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出具的海绵设施建设相关验收材料作为必要的申请材料,市规划局和县(市)区规划管理部门对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条件和要求的,不予出具建设工程规划核实意见。
第三十一条 海绵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随主体工程同步移交相关单位。
城市道路与广场市政工程项目的海绵设施应当移交城市道路主管部门、广场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
城市公园与绿地市政工程项目的海绵设施应当移交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或公园绿地的实际权属部门。
建筑与小区工程项目的海绵设施应当移交产权单位或物业服务企业。
以上项目中采取PPP模式建设的海绵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按照PPP合同约定进行移交管理。
第五章 运行维护管理
第三十二条 城市道路与广场项目的海绵设施由负责城市道路与广场管养的管理部门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公园与绿地项目的海绵设施由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或公园绿地的实际权属部门负责日常维护管理。
建筑与小区项目的海绵设施由产权单位或物业服务企业负责日常维护管理。
以上项目中采取PPP模式建设的海绵设施,在合同约定的运营期内由海绵城市PPP项目公司负责设施运营和维护。运营期期满后,海绵设施移交相关管理单位负责维护管理。
第三十三条 负责海绵设施维护管理的单位应当做好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海绵设施正常运行:
(一)建立健全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配备专人管理,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二)对设施进行定期巡查、维护和维修,避免擅自占用、堵塞、拆改、废除海绵设施和向海绵设施倾倒垃圾等废弃物;
(三)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四)建立健全设施运行管理台帐,并做好记录和统计。
第三十四条 在海绵设施上或者周边进行施工作业可能损坏设施或者影响设施正常运行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制订保护方案,并在建设前通知设施运行管理单位;施工作业损坏设施的应当按照设施原有功能及时修复。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的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实施“春秋”季战役为重要契机,以建设“城市森林工程”为主要抓手。全面完成年各项建设任务,高水平、高质量打造绿化靓点工程,全面提升我区绿化建设水平和档次。
二、实施计划
一)城市森林工程
春季战役实施完成12个,城市森林工程绿化项目今年计划完成23个项目。秋季战役实施完成11个。重点抓好六大工程:
1.形成城市绿色骨架。城市干道绿化工程2个。即九龙园区拓展区B3区道路景观绿化、石坪桥至水碾道路景观绿化。全面提升我区主城区的城市干道绿化景观质量。
2.城市生态林建设工程2个。即民主村生态林、五台山立交生态林。
3.突出立体绿化特色。立体绿化工程2个。即袁茄路荒沟护坡、五台山立交桥立体绿化。对市重点项目新建的堡坎护坡进行全部绿化。
4.新建设一批社区公园,社区公园6个。即思畅园(二期)荒沟社区公园、民主村社区公园、文化村社区公园、劳动村社区公园、五一新村社区公园。结合拆违建绿工作。让老百姓出门500米见绿,充分体现城市森林工程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宗旨。
5.城市公园5个。即彩云湖城市湿地公园(二期)人和场公园、九龙园区C区中央公园(一期)尖刀山郊野公园和白塔坪郊野公园。
6.消落带示范段及其它项目6个。
三、工作要求
一)组织领导
1.落实责任。为了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加强领导。区级各责任部门要加强领导、认真抓好落实。要“早谋划、早安排、早启动”要把今年城市森林工程各项目(春、秋季战役)任务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主要领导亲自督促,分管领导具体抓,承办部门全面落实,按期按计划高质量完成任务。
2.全力推进。打造一批精品亮点工程。要做到部门之间既要分工,加强协调。又要全力协调配合,各责任单位既要突出森林建设特点,又要加快项目的进度。做到全区一盘棋,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3.充分准备。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城市森林工程项目的整体安排及园林绿化的要求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提前谋划。做好经费预算,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工程前期的各项工作,现场查看和确定设计方案、项目招投标、精选苗木、场地处理、土壤改造等都必须在栽树季节前做完准备工作,确保植物栽植工作及时启动和按要求完成。
4.促进创建。各责任单位要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做好宣传。把城市森林工程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和“全社会参与情况及时报道出来,营造氛围,以促进工作,同时激发广大市民、社会单位积极参与建设城市森林工程的热情和行动。
5.严格督查。区政府督查室、区市政园林局,加强指导。要加大城市森林工程各项目的进展情况的督导,区市政园林局要加强对新栽植物的技术指导,保证新栽植物成活。对已经完成的园林绿化项目,必须强化管理。
二)时间安排
尽早开展“春、秋季战役”相关工作。时间安排如下:各责任单位要抓紧今年春秋两季有利时机。
1.准备阶段
完成项目实施方案。落实项目地块、现场查看、审查报批、落实资金、方案论证、苗木准备、落实人员、宣传发动等前期准备工作。3月20日前。
2.实施阶段
按“五个”建设要求实施城市森林工程项目。
3.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及要求
主要道路、广场、立交节点、城市公园、社区游园、单位、立体绿化等,为了达到最好的绿化面貌和景观效果。各类型绿地总体上应达到协调大方、配置合理,绿量充足、整洁大气,特点突出,功能完善,生态美观,绿化面貌优良,管护到位。
特色明显栽植有序无断点;树冠丰满,道路绿化:行道树规格合理。林冠整齐;枝下高合理;无残株、缺株、死株,无明显病虫害,无牵绳挂物;花坛布置精美,植被丰满;绿带整齐、丰满、无残缺。
整形植物修剪规范;地被丰满;小品体量适当,广场、立交节点绿化:地形处理得当;植物生长茂盛。造型美观与环境协调;铺地规范美观;水池体量适当,线性美观;绿地植物配置合理;休憩设施完善,维护良好,无明显虫害;绿地内清洁卫生。
地形处理得当;植物种类、形态、色彩、立体层次配置合理,社区公园绿化:因地制宜。生长茂盛,地被丰满;整形植物修剪规范;无明显虫害;休憩设施完善,维护良好;绿地内清洁卫生,专人保洁。
要能充分体现公园生态、景观、休闲、文化及防灾避灾功能;公园内各项设施完善、景观优美、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植物种类多样、乔、灌、草搭配科学合理,4公园(郊野)按照《公园设计规范》要求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使用乡土材料,提倡节约型公园的建设;公园出入口明显,管理规范。
管护好,园林式单位、社区绿化:绿地达标。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种植面积占单位绿地面积80%以上,水体清洁,无污染,设施完善,路面平整清洁卫生,管理佳、绿化面貌好。
黄土不露天,立体绿化:护坡、堡坎绿化地被丰满。墙体绿化覆盖率60%以上,特殊明显,灌溉及管护措施到位,绿化面貌好。
必须进行土壤的整治,7所有绿化新建设项目中。保证所栽树木对土壤的厚度和良好的土质要求,新栽的苗木必须是健康树,保护好原有的绿化成果,严禁以树换树。
4.资料要求
包括数据说明和文字介绍,各相关责任单位应做好绿化项目的情况介绍。如绿地指标、建设规模、主要植物、景观特色、功能特点、基础实施等内容说明,于4月25日前将电子文件报送区市政委园林局。
五、保障机制
一)资金保障
各责任单位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城市森林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以区级资金投入为主。并动员社会单位参与。
篇8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县城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城市绿地包括:
㈠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㈡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㈢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等;
㈣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㈤其他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第四条县建设部门主管本县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县园林绿化处具体负责城市绿化管理工作。在城市规划区内,由林业等部门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有关部门、街道应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县建设部门实施本细则。
第五条城市中的任何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其他绿化义务。
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和保护城市绿地有功的单位、个人,由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六条城市绿化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分期实施计划。
第七条各类绿地单项指标必须严格按照县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书限定的指标执行。
第八条新建城市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其中公园绿地的植物种植面积应不低于陆地绿化面积的70%。
第九条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由持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城市各类绿地的设计方案,应由县建设部门参与会审或审查同意。
第十条县规划部门在向新建项目出具建设项目建议书时,要明确应建绿地面积;在审批建设工程项目方案时,应严格按要求审批建设工程项目规划方案,确保城市绿化用地面积。
建设单位因特定条件限制,其绿化用地面积达不到相应指标的,须经县建设部门批准,并由建设单位按规定缴纳绿化补偿费,其易地绿化由县建设部门负责。
第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其绿化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并按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
建设工程主体建筑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拆除绿化用地范围内的临时设施,清理和平整绿化场地。绿化工程的完成时间,不得迟于主体工程建成后第一个绿化季节。绿化工程竣工后,须经县建设部门组织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城市居民,应充分利用房屋周围的空闲地搞好环境绿化,推广垂直绿化、屋顶绿化。
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经营具有游乐功能的公园绿地。
第三章保护和管理
第十三条城市绿化管理按下列规定分工负责:
㈠城市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行道树及河道绿化带的绿化由县园林绿化处负责管理;
㈡单位附属绿地及其管界内的防护绿地,由该单位负责管理,并接受县园林绿化处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㈢居民庭院内的绿化由居民自行管理;
㈣居住区绿地的绿化由县园林绿化处和社区共同管理或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管理;
㈤生产绿地由其经营单位管理。
第十四条绿地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持树木花草繁茂和绿化设施完好。
城市树木所有权按以下规定确认:
㈠县园林绿化处负责管理的树木,归国家所有;
㈡单位内自行种植的树木,归单位所有;
㈢居住区种植的树木,归居住区业主所有;
㈣私人宅院自费种植、管理的树木,归个人所有。
第十五条禁止下列损坏城市绿地及绿化设施的行为:
㈠依树盖房、搭棚、架设天线;
㈡在绿地内放牧、堆物、倾倒废弃物;
㈢进入设有明示禁止标志的绿地;
㈣破坏草坪、绿篱、花卉、树木、植被;
㈤其他损坏城市绿地和绿化设施的行为。
第十六条城市树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砍伐、移植,确须砍伐、移植的,须报县建设部门批准,除按规定补植树木和向树木所有者赔偿损失外,要按规定缴纳绿化补偿费。
因不可抗力致使树木危及交通、管线等安全必须修剪或砍伐树木的,交通、管线等管理单位可先行合理处理,但应在48小时内向县建设部门和绿地管理单位补办手续。
第十七条城市新建管线应避让现有树木,确实无法避让的,在设计和施工前,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县建设局确定保护措施。
因交通、管线等建设需要临时修剪树木的,须报县建设部门批准,并按照兼顾管线安全使用和树木正常生长的原则进行。树木修剪由县园林绿化处组织实施,费用由建设方承担。
第十八条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绿化用地和已建绿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其性质。确需占用或改变的,须报县建设部门批准,并按规定缴纳绿化补偿费。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已占用的城市绿化用地应当限期退还。
因建设或其它特殊原因,确需临时占用绿地的,须报县建设部门批准,按期恢复原状,并按规定缴纳绿化补偿费。
第二十条在城市公园绿地内从事商业服务和其它营业性活动,须向园林绿化处提处申请,经县建设部门同意,持营业执照在指定地点从事经营活动,并应遵守公园绿地管理、市容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规定。
第四章绿化经费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县人民政府在每年度的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安排相应比例的经费用于城市绿化建设、维护和管理。在城市基础设施总投资中,相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城市公共绿地建设。
第二十二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绿化任务量和管理标准,列支一定的绿化经费,用于绿地的管护、空闲地绿化、义务植树和门前绿化。
第二十三条按照本细则收取的绿化补偿费,列为绿化专项资金,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专项用于城市绿化事业。
第二十四条本细则收取绿化补偿费的标准,按照绍兴市物价局、财政局批准的具体标准执行。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城市各类绿地设计方案未经批准或未按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的,由县城管执法部门依法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进行绿化工程施工的,由县城管执法部门依法责令其停止设计或施工,并可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工程建设项目完成后,但未按规定期限完成与主体工程相配套的绿地工程的,县建设部门责令其限期完成,逾期仍不完成的,县建设部门可以指定绿化施工单位代行完成,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并可建议县城管执法部门对建设单位处以绿化工程投资额1倍以下的罚款;工程项目完成后绿化用地面积未达到审定比例的,由县城管执法部门责令限期补足,并按不足的绿化用地面积,处以绿化补偿费3至5倍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未经同意擅自占用城市绿地以及临时占用绿地超过批准时间的,由县城管执法部门责令退还,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处以被侵占绿化用地面积绿化补偿费1至3倍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未经同意擅自在城市公园绿地开设商业服务摊点或设立广告牌的,由县城管执法部门责令其限期迁出、拆除,并可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公园绿地范围内从事商业服务或广告经营等业务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公园绿地有关规定的,由县城管执法部门给予警告,可并处1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提请县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城管执法部门责令停止,并可处以树木价格1至5倍的罚款。
㈠擅自修剪、移植、砍伐城市树木的;
㈡擅自砍伐、迁移古树名木或因养护不善致使名古树名木受损伤或死亡的。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细则第十五条规定,由县城管执法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并可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在接到罚款决定书后,应当在规定的限期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缴纳罚款,逾期缴付的,从滞纳之日起,每日加收罚款总额的3‰的滞纳金。
第三十三条违反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的罚款数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篇9
关键词:茶文化;城市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景观元素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1、茶文化公园设计的背景及内涵
茶文化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是探索文化在景观方面的延伸和文化景观在设计中的表现手段背景中进行的设计案列探索,是打造城市文化景观中的茶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化,体验化,景观化的公园景观。所有设计都要基址周边的特定文化,方案设计之初就立足于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和周边的现有景观。以茶文化的内涵为景观塑造元素,依托厚重的茶文化传统,沿着茶文化的发展延续的主线,融合茶文化中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建筑器具,美学观念以及休闲体验的多重造景元素。
2、公园茶文化景观的表现
城市公园的设计过程是依托一个城市区域的地理,气候,文化,风俗等综合背景因素集成设计的过程。设计构思契合城市的背景,为公园设计提供了灵感的来源,也是公园景观表达的结合点。茶文化的融合是城市公园设计中以茶的文化主题结合城市当地文化背景为主要出发点的主题景观公园。设计方案设计的景观表达主要将茶文化的景观潜力着力于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两大类的表现上。
2.1物质景观
物质景观(物质性)是在大自然提供的物质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满足使用,美学等功能性为主的凝聚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如道路、建筑、小品等,其主要的特征是可视性。主要是认为建造的景观,是物质化的形象化的具有一定美学和表现利益的物质实体。文化主题公园较一般公园多了一个贯穿适中的要点――文化,这类公园的特点是――文化是景观和活动的共性。满足设计所包含的三个层次(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的同时,文化主题公园更加重视文化性的物质景观设计【1】。
茶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主要立足于区域背景中的茶的历史底蕴和受众群体,以茶为主题,以文化为特色,融合生活休憩,文化展示、科技示范、品茗休闲等功能,在城市中设置的主题茶文化公园,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和茶文化内涵,力求将景观规划设计与茶文化相结合,以茶文化吸引游客,形成公园的生命力。
2.1.1茶文化主题公园的物质景观
首先从设计功能划分上,公园围绕茶的使用,体验,教育,展示等因素划分功能分区,不同的功能结合不同的环境,融入茶文化的元素,或抽象,或直白的塑造茶文化景观.设置诸如茶园体验区,包括茶园采茶,做茶,喝茶的一系列功能空间的设置,体验学习的同时,也是另一种茶文化景观的体现;观光休闲区,主要是一些游憩空间,满足居民的休闲游憩需求。
雕塑是景观设计中体现文化的重要景观小品,多数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都于文化具有关联。作为重要的文化景观塑造手段,将与茶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或重要历史场景片段做为雕塑素材,可以体现有关茶的重要传说、历史事件;以喝茶器具或者制茶器具作为雕塑素材,可以传播茶文化,体现成都茶艺内容的文化小品的设置,如:茶礼、茶俗、茶具文化、茶人等与文化景墙上刻画诗文、对联、图画,配以植物,就构成了一幅体现茶文化的立体图画【2】。这便是物质景观最为真实的展现文化景观的事例。
茶文化公园另一不可或缺的物质景观或者说建筑物便是成都人都熟悉的茶馆,茶馆的设计不仅仅是外观建筑造型的景观的塑造,更要注重使用空间划分,使用人群的定位和习惯,更深层次的便是茶馆所显示出的非物质景观――茶客的生活形态,这便是令很多人沉迷的茶馆文化。同时与整个场地的基础设施的物质体现都应是茶文化的展示和应用,如灯具、休息设施、小构筑等景观设施。
公园景观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物质元素――景观铺装设计。人们走路大都会注意地面效果,首先是关注安全,再者具有设计感的地面铺装也使得地面成为视线的焦点。在硬质表现手法上,地雕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法,在地面上,采用这种方式,形成地面的凹凸面,更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使茶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发扬和展示。所以,重要节点以及其他铺装方面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它可以体现很多茶文化的内容,例如:雕刻介绍茶叶种类的文字,雕刻表演茶艺的女子、雕刻赞美茶的诗文、具有代表性的茶事名人等【3】。
2.2非物质景观
非物质景观及文化的外延性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这一词自20世纪20年代起即已普遍应用。C.O.索尔在1925年发表的著作《景观的形态》中,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主张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色来研究地理特征,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文化地理【4】。
我国是茶的故乡,中华民族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重要的产茶和饮茶区域,茶文化的深厚积淀已经和当地居民的传统民俗,审美,建筑等融合,形成了浓郁的茶文化氛围和文化认同。区域的茶文化的非物质景观最重要的体现便在人的活动中体现出来。当着用被潜移默化的活动被作为一种景观表象展示时,更容易引起景观体验者的共鸣。茶文化公园中的非物质景观的设计定位于游客的体验性。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多设置体验性景观的景观空间和设施。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5】。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茶艺景观,公园中的茶园,茶馆,茶文化展馆中都设置有茶文化的体验性的茶艺。另外在非物质景观的文化景观中茶文化公园以“茶文化”为立足点,将 “琴棋书画诗酒茶”作为景观节点的主题与公园的体验结合,让市民和游客感受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
3、结束语
从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以茶文化为背景的主题公园是以区域茶文化所形成的深厚历史积淀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及其延伸为基础,以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文化景观为依托,以城市公园建设为载体,同时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城市休憩活动结合,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具有特色文化主题公园。由于茶文化景观具有休闲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茶文化景观设计也就有其区别于其他景观设计的特征,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它的物质景观(表象景观)包括:以茶景观、茶文化、茶、艺术等为吸引物的核心部分,非物质景观(深度景观)包括物质景观自身所包涵的丰富内容和内涵。
参考文献
[1] 闵亮.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分类及发展趋势研究[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2009.
[2] 旭彤,肖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实验基地景观规划设计―探寻茶文化与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结合之路[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5):209~212.
[3] 徐虹钗,吴志峰.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J].广东茶业,2008(1):15~18.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都市主义;城市生态学;理论体系;实践案例
一、城市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建筑物决定城市的形态,而城市则被当作放大的建筑来设计。从文艺复兴时期,城市作为艺术品和图案,到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关于城市的模式和设计理论都是以建筑和建筑学为基础的。管道、路网和各种铺装构成没有生命的灰色基础设施连接一个个同样没有生命的建筑,规范着人们的活动,定义着所谓城市和城市性。这种城市和城市设计理论可以被称为建筑城市学或建筑都市主义。这种主流意识主导了设计学院的课程和实际的工程项目。其后果是我们看到的城市对自然生态过程的忽视、对城市空间系统的吝啬、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与冲突,城市形态的随意与混乱等等。城市由单个物体主导,典型的例证是各种标志性建筑堆砌而成的上海浦东和北京及迪拜近年来的城市建设。
二、景观都市主义
在过去10年间,一种新的关于城市和城市设计的理论―景观都市主义,开始在北美和欧洲的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领域开始被议论、被宣扬、并广受学生们的欢迎。景观都市主义的核心论点是:景观,而不是建筑,更能决定城市的形态和城市的体验。这一观点把景观设计学推到了城市设计的前台,可以认为是对景观和景观设计学的再发现。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景观的这次再发现,主要是由建筑师和建筑学背景的学者发起的。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一词的创造者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是建筑师和建筑学背景的景观设计学者,让景观都市主义在全球掀起波澜的是建筑学教授莫森.莫斯塔法维及其当时领衔的英国AA建筑学院,在全球推波助澜的学者和实践者或多或少都与AA有关。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是建筑学和建筑师从他们的角度发现了景观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建筑师屈米和库哈斯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设计,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景观都市主义实践的最早案例。在这个案例中,不但建筑师主导了一个公园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这个公园在组织城市和人们的行为体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景观在这里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园”本身,而是开放的、组织城市形态和功能的空间结构和触媒。
三、景观都市主义的几个实践项目
案例一:拉・维莱特公园,巴黎,法国。在20世纪80年代巴黎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项目中,获得设计竞赛前两名的方案――分别来自屈米和库哈斯―如今被认为是景观都市主义最早的实践。他们的设计方案抛弃了传统的公园设计手法,而采用了一种景观与城市语汇紧密交融的设计策略―一种“城市化的景观”或“景观化的城市”。屈米认为拉・维莱特虽然名为“公园”,其实是一种新类型的城市,是“巴黎最大的不连贯城区”;而库哈斯同样认为无法用传统的“复制自然”的公园设计手法达成设计目的,他期望拉・维莱特成为“社会工具的稠密森林”。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不约而同的运用了一种秩序系统控制了大尺度空间,让景观成为一种容纳和安排复杂的城市活动的媒介。
屈米的方案最终获得头奖并付诸实施。他摈弃了传统的城市和园林设计中那些中心、轴线、等级等组织空间的手法,以一个“点-线-面”相叠加的系统覆盖整个场地,成为公园的基本架构。这一系统是无中心、无等级和蔓延的。“点”是按120m方格网排布的被称为“疯狂”(Folies)的红色构筑物。“线”是主要的交通系统,包括两条长廊、林荫道、中央环路和一条将10个主题花园联系起来的蜿蜒步道。“面”即是这10个小型的主题花园和其它场地、草坪及树丛。10个主题小园包括镜园、恐怖童话园、风园、雾园、龙园、竹园等,分别由不同的风景师或艺术家设计。
屈米把这些风格迥异的主题园比喻成一部电影的不同片断,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游人在其中进行不同的活动。同时公园中的几座公共建筑也都常年安排多样的公共活动。从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事件”在公园中上演,事件景观代替自然景观成为公园的真正内核。同时,拉・维莱特是开放的,与城市之间没有明显的隔断。从某种意义上说,“点-线-面”的系统正是一个基础设施网络。
库哈斯的方案尽管最终排名第二而未能实施,但也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评价。库哈斯设置了4个策略性的“层”的叠加:“人流集散点”是不同尺度的服务区;“东西向带状区”是一种并置的条带系统覆盖,整个场地,相邻的条带是异质的,包含着不同的自然和人工地形;“大的组团”是线形和圆形的树林;“交通组织路线”是不同类型、等级的道路。与屈米方案相类似,容纳多种城市事件、活动以及未来变化的可能性是这一方案的中心理念。库哈斯声称:“可以有把握地预言,在公园的一生中,计划将经受不断地变化和调整。公园越是运作,越将处于一种不断修正的状态……计划的不确定性是根本的原则,作为形式概念的基础,允许任何转换、修正、置换或是替代的发生,而不损害最初的前提。
案例二:弗莱士河公园,斯塔顿岛,纽约州,美国。该项目创造性地将890.3hm2(2200英亩)的弗莱士河垃圾填埋场改造成纽约市最大的城市公园,其特色是广阔的潮汐湿地和溪流,超过64.4km(40英里)的小径步道,以及重要的娱乐、文化和教育设施,包括一个引人注目的山顶纪念碑,用于纪念“9.11”事件失踪者和为修复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场,9.11事件后世贸中心的残垣废墟就填埋与此。其主要创新在设计中融入长效变化机制,打破陈规,在最初的阶段就构建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动态灵活框架。詹姆斯・科纳Field Operations景观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展现了如何将原来的垃圾填埋场改造成一座比纽约中央公园大3倍的城市公园。这项长达30年的规划项目涉及大型景观的恢复,改造并利用原来垃圾填埋场上被污染的湿地。除景观设计师外,项目的整体规划还需要建筑师、规划师、生态学家、交通工程师、土壤科学家和水文学家的通力合作。
四、景观都市主义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在强调城市生态和谐发展的前提下,作为国际城市发展的新理论,景观都市主义对我国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比如对城市工业废气地的处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均,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已经显露了一些后工业化的特征,大量遗留的工业废弃地面临回收再利用。大量工业遗产地,不应仅仅只是保留原样的工业文化。这样并没有达到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应该学习国外的较好实践,利用景观生态主义理论的精髓,重新打造地块形象,提升价值。
考虑自然演变的过程融入设计,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强调设计是一个过程,不可以设计某些生硬的人工景观,而是在总体框架的引导下,充分尊重场地中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变与发展,减少人为活动对场地发展的影响,使场地的景观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
五、结语
景观都市主义给了建筑学、景观设计学一次大融合的机会。它敲打去长期以来学科之间的藩篱,给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反思;更重要的是,给景观设计学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当然,它的理论还远远没有成熟,它的论点需要更多的实践来验证和说明。而史无前例的中国的城 市化和城市建设,将为景观都市主义的发展创造最大的机会,必将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理查德・马歇尔;美国城市设计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 上一篇: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细则
- 下一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