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集合的笔记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一数学集合的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一数学集合的笔记

篇1

摘 要:病理学检验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互相交叉、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要重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按照实验准备、操作、总结和报告书写的步骤高质量完成动物实验,也可将显微互动系统作为教学平台,综合应用PBL、PCMC等多种实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得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病理学 医学检验技术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232-02

病理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病理学之间关系密切。但病理学实验教学却还停留在老旧的教学方式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课堂师生交流有限、学生对于病理结合临床的理解片面等诸多问题。实验教学水平与实习和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改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实习和就业需求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教学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所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教学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重视早期病变的分子和生化水平的改变,加强病理学与检验实践的联系,增加病理检验的内容,并在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考试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1 病理学与医学检验的关系及其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病理学与医学检验的关系

病理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可能从事病理检验工作。该课程以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紧密相关,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检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检验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病理学涉及了医学检验的免疫检验学、微生物检验学、血液检验学等主要学科,病理检查属于定性诊断。可见,医学检验技术与病理学是互相交叉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

1.2 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观察标本、切片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和病理讨论等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并绘制镜下所见图像能够观察到炎性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特点及其与正常细胞的区别,借此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病理检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病理讨论能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复习和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和鉴别能力。应增加并强化学生检查手段、方法、内容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等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内容和素材。在病理讨论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疾病和问题为中心,通过具体实例来训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宜适当安排病理检验工作程序和规范、熟悉病理学常用仪器设备及其操作、常用制片操作与各种染色技术等病理检验技术并进行考核,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2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动物实验教学的基本步骤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应整合多个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必须自主完成查阅文献、实验操作到书写实验报告的全过程。通过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实践与创新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完成实验目标,从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2.1 实验准备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实验应以病理学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结合检验医学知识来分析并解决病理学实际问题。要高质量完成病理学实验,学生必须与教师通力协作,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探讨并不断完善实验步骤、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这一过程,完成实验设计。

教师应通过集体备课来讨论实验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如何进行师生互动、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同时教师要通过预实验提前摸索和总结实验条件,达成实验目的。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了解实验目的、要求和基本流程,了解实验技术特点、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要按照伦理学要求对待实验动物。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查阅相关实验原理、操作流程、实验安排设计的文献资料,并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最后教师批阅学生实验整体设计方案,进而修改实验方法步骤,完善实验设计方案,为高质量完成实验奠定基础。

2.2 实验操作

这是实验教学的关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为每个实验小组设立组长,促使其合理分工,指导学生按照规范完成饲养动物、消毒手术器械、制备模型、护理术后动物、观察病变和制备病理切片等整个实验操作流程,同时客观记录实验结果。

2.3 实验总结与报告书写

每组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认真总结在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失误,分析失误的原因并提出具体措施予以改进。之后,学生要用科研论文的形式书写实验报告,摘要和正文、参考文献为实验报告的主体框架,同时附写实验总结和建议。实验器材、试剂、操作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是正文的主要框架。教师应根据实验设计方案结合实验操作来批阅每份实验报告并给出综合评分,最后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总结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3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将显微互动系统作为教学平台,综合应用PBL、PCMC等多种实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得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1 应用显微互动系统作为教学平台

病理学实验教学可在显微互动室进行。教师借助显微互动系统在每位学生计算机屏上显示镜下示教图像,通过实时动态查找演示、借助软件进行标注讲解和局部放大来实时分析目标图像。为掌握学生观察情况,教师应实时检阅切片观察的动态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镜下观察中出现的问题。

3.2 PCMC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PCMC法是以临床典型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是通过问题作为获得和整合新知识的学习方法。PCMC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选择临床典型病例,设置典型病例中隐藏的问题;以适当数量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将精选的典型临床病例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对病例进行讨论,教师可适时启发和引导,先寻找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设法解决问题,最后形成学习小组意见,同时整理好相关资料;各学习小M推选代表,阐述各自观点看法,教师归纳总结并评价各组表现。

实验教学是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教学质量的重点。这要求学校应重视该专业病理学师资队伍建设,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实验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实践来探索和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改进实验教学,达到启发思维、激发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轩,罗峰,方克敏,等.Motic显微互动系统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管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9):2651-2653.

[2] 安锦丹,赵洪涛,王洪伟,等.PCMC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92,136.

[3] 资源,程庆,赵文健,等.综合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5,21(23):244-245.

[4] 云芬,贾永峰,孙勤暖,等.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0):64-65.

篇2

一、高一学生数学成绩落后的原因,及应对办法

【原因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提高。因此会有少部分新高一生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都听懂,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误,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因此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在初中数学考试都接近满分,怎么到了高中会考试不及格?!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高一年级的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梯度太大,以至集合、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因此,形成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应对方法:要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有时要反复思考、再三研究,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并在勤学的基础上好问。

【原因二】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数学的不同要求所致。高中考试平均分一般要求在70分左右。如果一个班有50名学生,通常会有10个以下不及格,90分以上人数较少。有些同学和家长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重点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会特别有压力。

应对方法:看学生的成绩不能仅看分数值,关键要看在班级或年级的相对位置,同时还要看学生所在学校在全市所处的位置,综合考虑就会心理平衡,不必要的负担也就随之而去。

【原因三】学习方法的不适应。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课堂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 “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的区别。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不能抓重点难点,不能体会思想方法,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应对方法:课堂上不仅要听懂,还要把老师补充的内容适当地记下来,课后最好把所学的内容消化后再做作业,不要一边做题一边看笔记或看公式。课后尽可能再选择一些相关问题来练习,以便做到触类旁通。

【原因四】思想上有所放松。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的想法,因为离高考毕竟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如果高一基础太差,指望高三突击,实践表明多数同学会落空。部分智力较好的男生“恃才傲物”,解题只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书写不规范,考试时丢分严重。

经过升中考后,高一年级的学生有的思想开始松懈,尤其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同学,甚至错误的认为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而高中数学的难度远非初中数学能比,需要三年的艰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拨性,想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其缺漏的很多知识是非常难完成的。

应对方法:高一的课程内容不得懈怠,函数知识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始终,函数思想更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利器,学好函数对整个高中数学都很重要,放松不得。在高一开始时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非常重要。高中数学有十几章内容,高一数学主要是函数,有些同学函数学得不怎么好,但高二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却能学得不错,因此,一定要用变化的观点对待学生。鼓励和自信是永不失效的教育法宝。

二、学好数学,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学生不仅要想学,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2、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上课更能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篇3

一、高一数学学习的几个不良学习状态

1、思想松懈:好些学生把初中那套搬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初二并没怎么用功,到了初三才努把力,很轻巧的就考上了高中,有些还是重点高中,所以他们认为高中学习也如此。这种想法是错误之极的,中考不是有很明显的选拔性,而高考的选拔性很强,只有少部分优秀的才能上大学,所以,到高三才努力学习就想考上大学是不可能的。

2、学习的依赖性太强。上初中时,老师一贯把每种题型归纳的清清楚楚,给大家一个特定的模式;家长也全力参与其中,有能力的就自己给孩子辅导学习,要不就请家教。在高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家长也不能辅导孩子了。而很多学生还是像在初中一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等到老师“喂”,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上课也不太了解老师要讲解的内容,忙于记笔记,而没有听出其中的道理。

3、不重视基础。好多学生自我感觉很好,对难题感兴趣,做难题显示自己的“水平”高,不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知道怎么算就可以了”,而不认真仔细的运算。其实,计算也显现出很强的能力,计算中蕴藏着精妙的方法,圆锥曲线部分,很多的题都知道方法,但就是算不出来,这是历届学生的通病。所以,做题要重量重质,规范解题才能完美的做好题。

4、认真听课是关键。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讲清楚每个知识的来龙去脉,突出重点,突破知识的难点。有的学生一知半解,自以为听懂了,感觉这一节课的知识就是套公式,代结论,而没有对知识进行消化,很多问题沉积下来。或者,有的学生上课不听老师的,以为自己还像初中一样,老师讲你的,我自己独创一种方法来,以显示自己的能力不与常人一般,结果是事倍功半。

二、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不同

1、初中的数学语言形象、通俗;高中数学语言抽象,一下子就变得难以理解,比如:集合,逻辑运算的语言,函数,空间立体几何,它们会让人感觉数学里生活好远。

2、初中的教学,老师已经为学生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解题套路,先干什么,然后做哪步等等;而高中数学在思维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语言的抽象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的新生不适应,导致成绩下滑,兴趣渐失。

3、初中的知识点比较少,而高中的容量剧增,消化的时间相对减少。

三、科学合理的学习高一数学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学习目标明确,合理安排时间。计划要切实可行,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磨练自己的学习意志。

(2)课堂认真听课是关键:很多高中生都没有什么时间进行课前预习,所以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成了更为关键的事情。学习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要听出重点和难点,不懂的要记录下来,而不是全盘记录,顾此失彼。

(3)及时的复习:反复看书和笔记,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将新旧知识进行比对,整理笔记,把上课没有听懂的彻底的弄明白,不要让问题沉积下来,对新知识要懂更要会。而不是忙于应付作业,没有好好消化知识,囫囵吞枣。

(4)独立完成作业。这是检验自己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只有独立的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让问题犯在平时”,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5)对疑难问题,自己屡犯的错误,准备一个改错本反复强化训练,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长期坚持,知识就会由生到熟。

(6)每隔一周或者两周做一个系统小结,参照笔记与资料、课本,尤其是针对自己已经犯过的问题,对知识做一个分析、综合、概括,解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篇4

为解开这个谜底,我分析了《数学大纲》、教材,调查了部分教师和学生,以翻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发现造成高一学生数学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材因素。

首先,一方面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方面相比,一个明显的不同是在知识“量”上急剧增加,部分数学内容(如算法初步等)移到高一学习,这样就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另一方面,辅助练习及消化小结课相应减少,高一新生对此不是很适应,因而产生了数学如迷宫的感觉。其次,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在难度上“台阶”跨度较大。再次,教学内容在直观与抽象程度上的变化较大。

第二,学法因素。

首先,被动学习。许多学生升入高一后,还像初中那样,习惯于跟着老师转,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缺乏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不能较快地适应高一数学教学。其次,学不得法。高一阶段课程设置多,自习课少,学生疲于应付当天作业,预习、复习时间极少,陷于了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第三,环境因素。

首先,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习惯于原来的学习环境,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法不是很适应。其次,学生情绪松动。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学生数学成绩从初中到高一的大滑坡。要提高高一学生数学成绩,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基础是关键,课本是首选

我们要明确的是:高一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刚进入高一,有些学生还不是很适应,如果直接学习高考技巧,仿佛是“没学好走就想跑”。任何的技巧都是建立在牢牢的基础知识之上,因此建议高一的学生多抓基础,多看课本。在以往的应试教育观念中,好像只有多记公式,掌握解题技巧,熟悉各种题型,把自己变成一个做题机器,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最好的成绩。我以为在高考中只会做题是不行的,一定要在会的基础上加个“熟练”才行,小题一般要控制在每个两分钟左右。高一试题约占高考得分的70%,只要把高一的数学掌握牢靠,高二、高三则只是对高一的复习与补充。所以进入高中后,要尽快适应新环境,上课认真听,多做笔记。因此,我们应该在熟记概念的基础上,多做练习,稳扎稳打,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数学。

二、教师如何教

高中数学教材容量增多,学生心理特点、认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决定了初、高中教法上的不同。如何改变学生因应付中考而造成的“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加快学生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适应性,改变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为此,首先要适当放慢起始教学进度,待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节奏后,再酌情加快教学进度。其次,采用逐步渗透,新旧类比的教法。众所周知,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和前提,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和提高。因此,讲授新课应注意与旧课密切联系,以旧引新。第三,重视思维方法的教学。数学过程要始终体现“思维”这一主线,把数学的思维美展现于学生面前。第四,加强阅读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有关学习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能力及独立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做好小结,拓展巩固,做相关习题,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三、引导学生如何学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为此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这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课前就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带着问题听课。第二,教师应有意识地强化学生促成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渡,指导学生把研究的对象从复杂的背景中抽象出来,进而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抽象结论具体化,抽象方法通俗化。如讲授“集合”概念这一节时,引导学生以教室里桌子等切近生活的实物为对象从中抽象出元素的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从而使集合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第三,通过测试,建立错误库。根据学生在数学解题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加以统计,分类指导,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学习方法。

四、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些学生觉得高中数学难学,学起来枯燥乏味,因而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改变学生这些思想认识,除向学生讲清数学这门基础课的重要性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做法:第一,用事实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因和兴趣,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和成就,介绍当今中学生进军国际“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的历程等,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性、实践性,把抽象的数学内容生活化;做到不同类型的课新课导入不同;精心设置悬念,抓住学生的思维,布置问题;注意练习的多样性,避免机械重复,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消极学习为主动积极学习。第三,有意识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口说、动手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篇5

关键词: 高中数学 特点 学习方法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逐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别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再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

二、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只有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多个方面。

①制订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②课前自学。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③专心上课。“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④及时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⑤独立作业。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⑥系统小结。这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篇6

一、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

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幂函数的分类问题(在幂函数中,由于指数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图象)。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笔者曾在二届高一召开过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带着问题笔者多次听了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上述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二、搞好高一数学教学的对策及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一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大纲和教材。

高中教师应听初中数学课,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开学初,要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新高一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根据笔者实践,新高一第一章课时数要增加。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为引人映射概念创造阶梯。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3.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测验,课前5分钟小条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篇7

关键词:学习困难;成因;教学衔接;对策

数学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思维品质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刻性,这样才能在数学的学习中顺势而上。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由于现行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有一定的脱节现象;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发生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以及学习环境的变换、基础的差异、学习方法的欠缺等,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陷入困境,感到前途渺茫,认为数学太神秘、太深奥,高不可攀,不可接近。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学生成绩下滑,学习上困难较多,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上。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一、高一学生学习数学困难原因

1.教材的原因

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2.教法的原因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且课时较充足。因而课容量小,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但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课时少,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高中教学中往往会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现过程,注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3.学生自身的原因

(1)心理原因:高一学生一般是16岁,在生理上,正处在青春时期,而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与教师的日常交往渐有隔阂感,即使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也不大愿意公开自己的心事。心理学上把这种青年初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称为闭锁性。高一学生心理上产生的闭锁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表现学生在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

(2)学法原因: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形成了习惯于围着教师转,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思维,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碰到问题寄希望于教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而到了高中,许多学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难以完成当天作业,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帮助学生渡过学习数学“困难期”的对策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4)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听课时有针对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教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下课后要反复阅读书本,回顾堂上教师所讲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或向同学请教,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加思索地请教老师或同学。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加强学法指导应寓于知识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中。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介绍学习方法和进行学习目的和学法的交流。

4.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1)处理教学内容时多举实例,增强教材趣味性、直观性;多用教具演示,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加强定义、概念之间的类比,逐步提高学生对教材理解的深刻性;对易混淆的概念(定理)对比学习;对公式、定理各字母的含义、适用范围、特例等作补充说明等来帮助学习,这些学习方法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亲身实践后,才能成为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于知识的结构性、整体性和问题的归类方法的选用要为学生作好充分的引导。

(2)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给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加之教师适时点拔,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暴露思维中的错误观点。

(3)课堂教学的导言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一开头,就能把学生深深吸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如:在高一数学学习集合初步知识,集合是一个学生未接触过的抽象概念,若照本宣科,势必枯燥无味。我们可以这样引入:“某同学第一次到商场买了墨水、日记本和练习本,第二次买了练习本和钢笔,问这个同学两次一共买了几种东西?学生会回答应是4种,然而为什么不是3+2=5种呢?这里运用了一种新的运算,即集合的并的运算:

{a,b,c} ∪{c,d} = {a,b,c,d},可见,这一问题中所研究的对象已不仅仅是数,而是由一些具有某种特征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集合论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在19世纪创立的,它是现代数学各个分支的基础和重要工具,等待我们去学习、研究、开拓、创新。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会使他们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5.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不少学生之所以视数学学习为苦役、为畏途,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注意创设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导入“似懂非全懂”、“似会非全会”、“想知而未全知”的情境,避免让学生简单重复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者去学习过分困难的知识,要让学生学有所得,能发现自己的学习成效,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2)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在高一阶段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时,要少责怪学生,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学困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习热情。

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3.

[2]张立兵.新课程怎样教[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篇8

1.不能及时调整学习心态,被动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坐等老师逼他们学习,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表现在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无法掌握老师的精神实质。所以无法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不改变学习方法。一部分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学习不够扎实,好高骛远。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时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对高中数学学习的难度认识不够。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集合知识、向量知识、立体几何知识等与初中知识联系不大,而应用的数学方法,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等都是前所未有的,加上高一数学内容多,难度大。学生稍有不慎就会一落千丈,谈数学而色变。

5.一部分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老师的教法。比较而言,初中老师注重展示解题过程,而高中老师更侧重于展示思维的方法,学生若是被动接受则很难跟得上老师的思路,导致学习困难增大。

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一、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思维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情感投资,把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矫正学生对数学恐惧心理的突破口。课内多启迪、多提问;让学生开口说话,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课外适当开展数学讲座,开辟“数学角”,成立兴趣小组等,引导他们在数学海洋中遨游,让他们看到数学天地的无限宽广。

二、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学习数学最佳心态的催化剂。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习起来就会兴趣十足,积极主动,思维机制的运转就会加速。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有:

1.各抒己见,发扬民主,展示学生思维个性与特点,因势利导,产生归属感、认同感。从而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2.解题活动中,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是思维“体操”的魅力。

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化解抽象知识为生动形象的知识,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化解了难题,可谓一石二鸟。

三、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亲密交往

篇9

一、高一数学成绩普遍下降原因分析

针对高一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下滑的实际情况,教师要进行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是因为客观教学内容造成的,也有师生主观上教与学的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与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梯度过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着重强调实数集内运算教学,在对概念进行严谨定义方面做得不够,没有进行深入阐述。例如函数和三角函数定义等内容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梯度缓冲,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在概念教学过程中都设置了不少的范例和练习题。但是高一数学教材就不一样了,课本第一章内容是集合、映射等,接下来就是幂函数的分类,函数单调性证明又是教学上一个难度较大的环节,加上立体几何教学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高一数学教材存在概念数量多、符号种类多、定义过程严谨等状况,高一新生会感到数学非常难学。另外,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而言,教学内容也多得多,课堂教学容量远大于初中阶段。这就形成了高一数学成绩普遍下降的客观原因。

2.高一学生不太适应高中教师教法。针对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笔者多次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和他们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笔者发现初中数学教学注重直观形象,教师在分析结束后,一般都会安排一些相应的题目,让不少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为了强化解题方法训练效果,一些初中数学教师还会采取一些题型分类的办法,叫学生将解题方法与步骤像背书一样记下来。在初三年级,这种情况尤为常见,一些重点题型都做过若干次。但是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注重的是数学思想引导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喜欢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举一反三式的训练,着重在严谨的数学论证和逻辑推理上做文章。加上高中正常搞循环教学,高一数学教师都是刚送走高三学生的前毕业班教师,他们在教学中习惯于用高三毕业复习时要达到的高度来要求高一学生的学习。所以形成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的较大差异,加之中间又缺少过渡阶梯,造成许多高中一年级新生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时难以接受。

3.高一学生的学法滞后于数学学习。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当中早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但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重于听讲,很少有学生养成课堂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在思维方式的拓展上也存在一定的惰性,在学习中碰到疑难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独立思考来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是希望老师将整个问题的解题过程全盘托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在自学能力的培养上还有不小的差距,甚至还有学生在上高中后,思想上有所松懈,感觉上轻松了,没有意识到面临着更重的学习压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这些现象或多或少的存在,也影响了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搞好高一数学教学的对策及方法

针对以上存在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弥补不足,解决这个问题。

1.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深入钻研。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回头看一看初中数学教材,有条件的还可以听几节初中的数学课,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讲课方式有初步了解。在高一新生刚入学的时候,要开展数学摸底检测和召开学生交流会,及时搞清楚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形成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等。在深入了解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特征、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等方面的基础上,同一数学教师应结合高一年级课本及大纲,拟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2.教学工作要适当放缓进度适当降低难度梯度。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实用的经验,高一新生在学习数学时,第一章内容要增加一些教学时间,进一步强化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增强形象与直观程度,例如教学映射时可例举“某连队80名新兵安排到80张单人餐桌的分配方法”等,采用直观手法为教学映射概念奠定认知基础。因为高一学生在严谨的论证能力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在开展证明函数单调性内容时可开展系列训练,刚开始可进行模仿性证明,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设扮演的机会,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当中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在章节考试拟定试卷时注意难度不要太大。教师可通过这些方式降低教学难度梯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篇10

关键词: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问题 改进措施

我经历了由高中到初中,再由初中到高中的这种大循环的教学体制,亲眼目睹了一批初中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不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在高一阶段就逐步变为数学学困生的过程,心中替他们感到万分的遗憾和痛心。为此,我结合高一实际,对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教材难度跨度大

初高中数学教材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题型少而简单,且每一种题型的解决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高中数学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各种数学思想极其繁多,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不仅注重计算,而且注重各种数学思想的综合运用。其次,当前初中数学教材的难度普遍降低了,而高中数学教材的难度却没有发生改变,并且初高中数学教材中还存在着知识脱节的现象。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没有进行重点讲解的知识有很多都是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如:初中教学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这无形中就加大了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难度差距。

2.课时安排差距大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因此课时较充足,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高中数学由一周至少6节课变为一周仅有4节课,必然导致课容量增大,以必修一第一、二章为例,概念、性质、法则、定理多达五十多个,而且在这两章中渗透了高中所有必须掌握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集合与对应、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反证法、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方法。由于课时少,进度要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也使一些高一新生因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3.学习方法变化大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归纳得全,练得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机械性记忆的依赖性比较强,在解题过程中总是偏好于套路,对于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缺乏全面的理解与认识,对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把握也不是十分到位。所以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都能取得好成绩。这导致部分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非常机械的学习方法,善于死记硬背解题方法和步骤。而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规律和做到举一反三。但到了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培养能力。因此,还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不善于归纳总结,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然后机械地照抄照搬;缺乏积极的思维,不善于总结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还有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

4.思维方式改变大

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虽然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直观具体的观察也发挥着十分积极的功能。所以初中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但是,高中数学的学习则基本都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学生不仅要理解众多的抽象概念,而且要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进而运用所学的概念以及定理等,进行繁杂的推理与判断,并逐渐培养起辩证思维的能力。特别是高一第一学期到高二第一学期属于理论型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证思维过渡。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搞好思想上的动员工作。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所占的位置和作用;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搞好教材上的衔接。

刚升入高中,好多学生对初中所学的知识已经遗忘了。因此,在讲授高中新课时对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约用一个月时间补习有关的初中知识,从而把初中知识与高中教学内容衔接起来。复习的主要内容有:

(1)函数:包括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重点是二次函数;

(2)因式分解:包括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补充十字相乘法)。重点是十字相乘法;

(3)解方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重点是一元二次方程(补充韦达定理);

(4)解不等式: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把一元二次不等式提上来讲)。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

例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时要完成下列任务的探索:①十字相乘法;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讲授时可通过求一些简单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值域让学生理解值域的概念。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3.搞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对于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要求做好以下几点:(1)课前做好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2)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这样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3)课上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因为高中课容量大,扩充内容比较多,部分内容需要课下进行消化;(4)作业要求及时订正,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反思错误的习惯,在订正过程中加深理解;(5)课后及时完成复习和小结工作;(6)对个别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不按时交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影响课堂纪律等)应限期改正。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订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能使学生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

4.搞好思想方法上的衔接。

(1)函数思想与数形结合。掌握方程、数、式、函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函数的知识分析解题。(2)分类、对比、类比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方法在数学中应用相当广泛,在高一集合一章中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3)整体和化归思想。从整体上考虑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4)归纳、演绎思想,许多数学命题都是通过观察、分析其特点,归纳出某种规律而得到的。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教学初始阶段,分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能够帮助学生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和发展数学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