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饮水安全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饮水安全调研报告

篇1

为全面掌握全县农村群众饮用水现状,促进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顺利推进,我们深入乡(镇)、村(屯),实地视察了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水利局和乡(镇)关于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的说明,对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为实施好今后的工程建设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建议。

我县农村常驻人口22.4万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关系农村常驻人口的身体健康。我县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地下水水源较为充足。在我县的农村饮用水水源中,水质情况不容乐观,部分村屯水质铁锰招标、水源污染。

20__年至20__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__5处,20__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__处,20__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__处,20__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31处,20__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49处,20__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35处,20__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17处,20__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9处。建设的饮水安全工程全部为地下水源井取水,取第四第水,水量充足,但部分村屯水质铁锰超标。

截止到20__年底,我县共解决高氟水、污染水、锰铁超标等农村饮水不安全的村屯325个,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25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7.5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截至目前,全县农村还有部分地区由于村屯小、分布零散,地方配套资金较大等原因没有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由于自然灾害、缺少建设资金及维修养护资金、建后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一部分饮水安全工程停用。现有__0处饮水安全工程已停用,其中:20__年冻层深度达到2.6米,使管网冻坏46处;缺少电力设备配套资金__处;水质铁锰超标45处;管理工作不到位、运行经费不足、农民自家有小深井等停用18处。仅2__处工程正常使用,全县农村饮用安全水的人数不足__万人,占农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总人数的 80%,占全县农村常驻总人口的62.5%。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利用率正在逐年呈下降趋势。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饮水、节约用水、健康用水的意识,增强群众节水意识,教育农民牢固树立水是商品的意识,不断提高工程效益,以点带面,广泛宣传,加大安全饮水工作宣传力度,推动工程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二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利用国家逐年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力度的有利契机,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财政投入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加大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力度。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引资及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多种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三是做好工程建设规划。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前,充分考虑建设地的环境、气候和土质等条件,既要满足当地农民用水的需要,又要保证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可以长期安全运行,提高使用率。

四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农户的身体健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规划、设计要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水源的选择及供水形式应因地制宜,工程施工要确保工程工期及质量,建后管理保征良性循环。在建设中,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篇2

(一)重点摸清我县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及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解决库区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完善库区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及政策措施,推动库区各项工作。

(二)认真研究国家及重庆市对库区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政策措施,围绕解决库区产业发展、扩大移民就业、提高移民生活水平、维护库区稳定等问题,结合我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移民、扶贫和民族等特殊政策,进一步加快三峡库区绿色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步伐。

(三)为起草好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议文件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课题及分工

(一)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现状分析

调研重点:移民生活现状(包括土地占有情况、收入水平、居住条件、就业状况)和移民失业、养老、最低生活、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现状及新的保障措施,分城镇、农村的不同情况予以调研,提出意见。

牵头单位:县移民局

参与单位:县统计局、县劳动保障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库区各乡(镇)。

(二)库区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

调研重点:“十五”期间库区产业发展现状,库区“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经贸委、县农办、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三)我县库区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调研重点:结合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和推进库区新农村建设,对“十一五”库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和规划。

牵头单位:县农办

参与单位: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局、县辣椒办、县扶贫办、县医药公司、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四)加快我县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调研重点:库区集镇体系、道路交通、供电、通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现状,“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步骤安排及项目推进。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建委、县交通局、县市政园林局、县经贸委、县水利局、县国土房管局、县供电公司、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库区各乡(镇)。

(五)促进库区对口支援及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对口支援及招商引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移民局、县经贸委、县农办,库区各乡(镇)。

(六)提高移民安置质量和确保安得稳的对策措施

调研重点:移民工程推进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确保剩余移民搬得出,如何提高已安置移民的生活质量,确保稳得住。

牵头单位:县移民局

参与单位:县级相关部门,库区各乡(镇)。

(七)开发西沱古镇特色旅游的政策措施

调研重点:充分利用西沱古镇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发展古镇特色旅游,活跃第三产业的具体政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旅游局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文广局、县建委、县交通局、县移民局,西沱镇。

(八)加快我县库区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调研重点:库区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现状,在移民搬迁和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争取或制定的相关政策,促进其加快发展。

牵头单位:县经贸委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农办、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县辣椒办、县医药公司、县信用联社,库区各乡(镇)。

(九)加强我县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途径及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库周绿化带建设、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三期地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消落区治理、清漂等规划的实施、项目的推进。

牵头单位:县环保局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县国土房管局、县建委、县移民局、县市政园林局。

(十)我县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政策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五年库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的目标、规划和服务管理的工作措施。

牵头单位:县农业局

参与单位:县农办、县劳动保障局、县教委、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十一)库区社会事业发展专题调研

调研重点:摸清库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工作现状,分别提出推进以西沱一职中为基地的职业教育、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化阵地建设、实用科技推广应用等政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参与单位:县教委、县卫生局、县文广局、县科委、县财政局等县级部门,库区各乡(镇)。

(十二)确保我县库区社会长期稳定的思路和办法

调研重点:库区稳定(、治安、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现状、影响库区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措施。

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

参与单位:县法院、县办、县公安局、县安监局等县级相关部门。

(十三)我县库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调研重点:库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现状,加强库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库区基层民主,加大新型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领导干部及干部人才队伍素质,建立移民干部选拔任用的激励机制等。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参与单位:县人事局、县编办、县民政局等县级相关部门。

三、调研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这次调研活动的组织领导,县委成立以陈航同志负总责,李成群、李奎同志具体负责,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委研究室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整个调研活动的统筹和领导工作。

(二)强化责任。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要落实一名领导担纲,成立专门的调研组,指定主笔人员,并于4月15日前将牵头领导、调研组、主笔人员名单及联络电话书面报县委研究室。牵头部门负责起草综合调研报告,参与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部门的职能分工及牵头部门的要求分别承担各自的调研任务。各重点课题综合调研报告必须送县分管领导审阅签字后送县委研究室(县综合办公大楼413室)。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对调研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篇3

关键词:用水安全地下水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地处山区,广西部分地区存在供水方式落后、农村贮水基础设施安全卫生条件差、供水及水质净化消毒设施匮乏等问题,给当地群众的健康带来不利。为此南宁市大力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改善农村饮水条件,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和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的问题,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

1南宁市农村饮水现状

1.1绝大部分农民靠挖水井或接山泉水等方法解决饮水问题,但受地形和地质条件限制,供水水源、水量、水质的保障程度较低。水库水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地下水的水源与水位与周边的地形,地质情况有关。

1.2人畜饮水多采用地面水和地下水及降水,地面水主要是用江、河水及水库水,因江、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不少农村人口曾经饱受高氟水、高砷水、咸苦水、污染水等不安全水质困扰。

1.3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水量,而且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充沛且较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

1.4降水因不同地区降水量各异,水质好坏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有关,部分地区,自然降水成为当地的唯一水源,雨季采用水池、水窖等蓄集降水,以供人畜饮水之用。这些水没有水处理过程和水质检测设施,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分析

2.1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农村饮水工程应当由县(区)政府部门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水利、发改、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组成,在水利部门设立办事机构,并配备一定的人员和办公条件,明确职责。其职责是指导饮水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并对水管单位的工作进行考核。工程运行管理主要目标是实现工程产权明晰,运行管理科学规范,责、权、利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实现一系列激励机制,加强水费计收,满足工程维护管理和更新建设的需要。

2.2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农村饮水水源污染比较严重,无论是水质还是水量问题,最终的解决办法都是归结到工程设施的建设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基础条件太差,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很多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需要地方配套资金,有些乡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存在不能及时到位或者到位率偏低的情况,多数工程的地方配套资金由群众投工投资来完成。工程队伍缺乏勘测、规划、设计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大多是施工单位临时组织当地附近的群众进行施工,导致因工程技术的落后,影响水质、水量。

2.3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供水水质、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4项,在安全程度上分为安全与基本安全,有1项指标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的,视为不安全。

2.3.1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的为基本安全。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证用户饮用安全。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集中式供水出厂水中消毒剂限值、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消毒剂余量均应符合要求。

2.3.2 生活用水量。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中规定的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核定居民生活用水量为50升/人/日。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 L为安全;不低于20~40 L为基本安全。

2.3.3用水方便程度。按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的标准,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

2.3.4水源保证率。严重缺水区不低于90%,其他地区不低于95%。

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3.1建立管理责任制。将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将任务层层分解,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好各项任务。监督有关部门职能管理,在密切配合的同时,加大力度,共同努力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发改部门、卫生部门和工商部门,落实规划的编写、报批、项目审核、计划执行以及建设和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利、卫生多部门负责编写工程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初步设计计划,组织并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及实际管理。

3.2组织好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要把工作抓好、做实的难度很大,在中央宏观规划的指导原则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由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的任务目标、建设的规模与标准等规范下,编写细化辖区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分步的实施计划,制定出管理办法,培训技术管理人才,组织好设计力量,培养典型和示范,用点带面,逐步推广,加强监检力度,严格把好质量关。实施方案要尽量选择水质良好、净化难度较低、方便卫生防护的水源,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

3.3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力度。人畜饮水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正常供水,发挥其效益。

3.3.1 取水工程的管理。取水工程包括取水源、引水渠、管道等,引水渠,管道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应及时处理。取水口的污物应经常清理,防止进入管道,造成阻塞。排砂孔应定期冲砂。冬季还应防止霜冻损坏管道。一般采用的防冻措施是打开水龙头,让水流畅通,多余的水可放进调节水池内,防止浪费。

3.3.2净水工程的管理。净水工程在整个工程系统中不可轻视和一部分,为了保持水质良好,过滤池中的砂、碎石填料,每年应清理一次,并按级配要求重新装入新料。沉淀池要经常清淤或冲洗,特别是雨季引水,应防止大量泥砂进入管道,水渠。

3.3.3配水工程的管理。供饮水用的水池,应保持不垮不漏,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开敞式水池,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池底每年清淤一至二次,并防止牛马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保持水质卫生。

3.2.4供水设备的管理。供水设备主要包括闸门、水表、水龙头及水泵、电机等。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防止工作失职,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3.4完善监督评估制度。应建立针对项目建设期的监督制度和运行期的评估制度。建设期中,有关部门要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巡回 监督,并重点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工程是否达到要求、工程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运行期中,主要评估工程的管理情况和实际用户的满意程度。农村饮水安全的项目必须实行中期的管估和后期的评估制度。

3.5加强饮用水的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对饮用水的水源、水厂以及用水点的监测工作,对取、制、供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及时掌控饮用水的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等状况,做好定期检查。供水单位则应建立起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好取样、检测以及化验制度。水厂应采取必须的消毒和净化,以保证水质达标。

参考文献:

[1] 牛文臣.山岳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篇4

沼气作为一种新能源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农村能源短缺,资源浪费及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的重要举措。##镇##村积极响应旗委的号召,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镇##村沼气建设,使其发挥更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结合本村实际,对发展沼气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一、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必要性

大力开展以沼气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较为实用的有效方法。

1、显示出良好的生态效益。

一是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人畜粪便直接排放造成的污染问题。二是作为优质有机肥的沼液和沼渣的大量使用,减少了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了农产品中农药和重金属的残留量,为发展无公害农业奠定了基础。沼液具有很强的杀虫效果,可谓“生态农药”。用沼液培育的水果个大、色鲜、味美,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用沼液和沼渣种植的蔬菜产量高,色泽鲜嫩,在市场上很畅销。三是有效地减少了农户烧柴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乱砍滥伐和剃枝削杆现象基本杜绝,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

2、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各地在引导农户建沼气池的同时,把建池与改厕、改圈、改厨相结合,实现了圈厕分离,厨圈分离,有效地改善了农户的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高效清洁的沼气燃料替代了低效污染的秸杆、不锈钢沼气灶具、沼气饭煲替代了电饭煲、电池炉,节约了电。臭气熏天的敞口粪坑改成了配备沼气热水器的水冲式厕所,蚊蝇满屋的猪圈改成了粪水自流入池的洁净猪圈,彻底改变了农村昔日“煮饭满屋烟,粪水满庭院”的状况。二是有效地保护了农村饮水安全。人畜粪便直接进入密闭的沼气池厌氧发酵后,阻断了污染源和病菌的传播渠道,保证了禽畜的安全生长,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农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3、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沼气建设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辐射农产品加工业,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年产沼气350立方米,既可用作生活燃料,又可用来日常照明,每年减少燃料和电费支出300-400元左右,利用沼渣对农作物进行浇灌、施底肥、追肥,可减少化肥的支出200元左右;利用沼液浸种,可以增加出芽率,提高幼苗抗病、抗虫、抗逆能力,增加粮食产量8%-10%;沼液用于叶面施肥,可有效杀灭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可增收300-400元左右,折算起来,建有沼气池的农户一年可增收800至1000元。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二、农村发展沼气的有利条件

1、1998年德大养鸡在我村落户德大养鸡13户,每年为市场提供12万只肉鸡。鸡粪的处理是一个难题。20__年蒙牛入驻兴安,##村开始发展养牛业,目前养牛户有320户,由最初几十头奶牛发展到如今1210头奶牛,牛粪的大量堆积,对村容村貌及生活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养殖业的不断扩大,粪便不断的增多对村里环境构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发展沼气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能变废为宝。

2、##村耕地面积7611亩,绝大部分都用于种植玉米,秋天的秸秆可以说是遍地都是,有的用不了的就在地里烧了,即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秸秆也是沼气很好的原料,农村秸秆用于沼气可以节约存放的空间,可以利用这个空间多种一些菜,多植一棵树,美化了庭院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当地政府重视沼气建设,推广和管理机构健全,技术先进,为沼气实施和跟踪服务提供有利条件。

三、对策及建议

篇5

机关下基层 调研到支部

为深入贯彻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团中央工作要求和团省委“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调研活动部署,近日,团省委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分为4个调研组,以“机关下基层,调研到支部”为总体要求赴全省13个市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开展调研。

此次调研活动以了解基层工作实际、广泛听取意见、分析查摆问题、总结经验做法、谋划未来工作,研究推动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取得新实效为目的。调研方式主要包括,一是实地考察走访。结合调研内容,深入乡镇、街道和社区、行政村,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及其他新兴青年群体,听取现场介绍、了解实际工作。二是进行座谈交流。分别拜访各地党政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并组织社区、村干部,机关、乡镇、学校、企业团组织负责人,城乡青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志愿者、弱势青少年群体、少先队辅导员等青年代表召开座谈会,积极听取意见建议、交流学习工作生活体会。三是开展问卷和文献调查。通过查阅资料、浏览互联网及面向基层团干、不同类别青年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资料和数据。

兵分四路 耳听八方

在此次大调研活动中,团省委书记盖文启带领第一调研组深入海口、琼海和澄迈,重点围绕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青年志愿者工作进行蹲点调研,并与当地青年深入交流、共同劳动。盖文启同志一行先后实地走访考察了万福社区、潭门镇海上民兵连连部、藻花香养猪场、思源学校膜法饮水工程、北京大厦物业团支部等15个单位和部门;分别召开6次座谈会,与部分乡镇团委书记,餐饮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负责人,民间志愿者组织带头人,社区工作者、致富带头人等130余名青年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调研中,盖文启同志详细回答了青年代表提出的疑难困惑,并结合个人的工作体会和思考给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团省委副书记曾锋率第二调研组前往文昌、临高、陵水、白沙,就青少年思想引导工作、“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及深化举措、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工作等内容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还与大学生村官、基层团干等青年朋友们进行了微信互动,并一起参加了“青春绿化宝岛”植树活动和清洁卫生志愿行动。

团省委副书记陈屿率第三调研组来到儋州、昌江和屯昌,在当地有关党政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基层单位和团支部,并在南吕镇等地围绕基层团组织现状及建设、“两新”组织相关工作成果和经验、共青团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品牌工作、“青春绿化宝岛”和服务青年就业创业行动情况等内容进行调研。

篇6

关于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20XX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面上致贫原因

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村内无集体企业,20XX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条件差。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

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因病致贫是主因。在调查中了解到,黄马河村贫困户171户,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142户,占贫困户的83%;缺劳力12户,占贫困户的7%。比如,黄马河村五组的常昌贵,患有癫痫病,妻子患有先天性的精神病,夫妻都是残疾人,儿子读初一,家中无任何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二是观念落后是根源。调查发现,贫困户绝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既无劳动,又无技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观念比较传统、保守,守摊子的思想比较突出。

三是保障不足是诱因。在农村,大病救助、灾害救助、农村低保、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严重不足,标准不高,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因病因残,极易返贫。

三、黄马河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要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武装骨干,统一思想,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克服项目争取难、资金筹措难、群众组织难、短期脱贫难等思想障碍,主动适应新常态,提高扶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充分发动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投入到扶贫攻坚的热潮中来。

二是要完善发展思路。根据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重新调整发展规划。在产业上,积极探索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养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进一步优化方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减少浪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班子建设,村民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软环境建设。

三是要充分体现精准。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一家一户的脱贫上。根据对黄马河村贫困原因的分析,要在大病救治、社会保障和土坯房、危房的改造上再加力度,再添措施,使每个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的居所。

四是要精心谋划项目。中央发出精准扶贫的号召后,各级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要能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就要认真谋划项目,并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力争有较多的项目落地,并产生较好的效益。

五是要保护生态环境。黄马河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植被良好,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资源环境的破坏,着力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房靓物丰、人和家兴的秀美风光,为夷陵区保留一方净土,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四、对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根据在黄马河村了解到的有关情况,现对我区即将展开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进一步弄清情况。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在进一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贫困状况,扶贫才能有的放矢。现有的贫困村是根据每年年报上人平纯收入的多少确定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是根据历年减少的脱贫户、人口的基础上确定的,与实际不完全相符。建议对全区的贫困户统一设定标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根据统一标准,对贫困户、人口和致贫原因进行调查摸底,准确识别,把这些基础数据汇总后,根据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比例确定重点贫困村,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规划。

(二)进一步完善规划。根据全区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结合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和政策,进一步完善1十N的精准扶贫规划,即一个总体规划,外加扶贫搬迁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基础设施(水电路网)建设规划、无能力脱贫人口的基本保障规划等,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使全区精准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均衡发展。

(三)进一步突出重点。本次精准扶贫的重点是贫困人群的脱贫,要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一家一户贫困人口的脱贫上。为此,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通过扶持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增加收入,这是治本之策。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调查发现,现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因此要增加医疗救助的投入,放宽大病救助的条件,提高新农合报销的标准,加强基层卫生事业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同时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解决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三是大力改善基础条件。贫困地区面上的贫困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畅、信息不灵。要下决心集中一定资金,进一步改善边远贫困地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为面上的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四是适度发展养老产业。由于客观因素,边远贫困地区光棍家庭呈增长趋势,未来十到二十年内五保户将大幅增加,乡镇福利院要适当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现在,子女在外打工挣钱或在城镇落户,老人不愿离开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也将有一定市场,另外,现在城市居民也有季节性到农村居住的愿望,这将给农村的养老产业带来机遇,应统筹规划,逐步发展。

五是统筹考虑扶贫搬迁。扶贫搬迁无疑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实行搬迁扶贫难度很大,多种原因不愿搬迁,囊中羞涩无力搬迁,有求于人难以搬迁。要做好搬迁扶贫工作,必须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核心是三点:①科学合理规划居民点。②加大对居民点基础设施的投入。③结合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扶贫搬迁的相关政策。做到这三点,然后逐步引导,必有所成。

(四)进一步创新方式。总结以往扶贫的经验,这次精准扶贫在方式上要有所创新,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实效。具体就是搞好五个结合。

1、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政府在做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建专班、强力推进的同时,要充分动员,武装骨干,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脱贫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才有不竭的动力。

2、行政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如在扶持产业发展时,先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利用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占有股份,既让贫困户受益,又促成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后,又反过来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此外在资本下乡、社会救助、志愿服务等方面,动员和组织好了,潜力巨大。

3、扶贫开发与城乡统筹相结合。要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夷陵区全域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去谋划部署,在产业布局、项目安排、城镇化建设上丰富完善、同步推进,不搞成两张皮。

4、帮助发展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重点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这无疑是正确的。有些贫困家庭,因年老体弱、长期生病、智障残疾等原因,通过帮助发展不可能脱贫,需要通过提高保障水平、实施社会救助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完善政策。

篇7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一是完成了市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节水项目建设任务。其中耿镇王家滩村、耿北村埋设低压输水管道11.25千米,新打120米机井5眼,配套水泵5台,护井工程5处,埋设出水桩325个,新建节水面积3500亩。工程总投资70万元。药惠北樊村、东升村衬砌D80渠道0.8公里,D60渠道2.9公里,D40渠道10公里。新建渠道配套建筑物344座,包括生产桥17座,便桥36座,斗门12座,分门18座,引水口261座,建成节水灌溉面积2000亩。工程总投资74万元。二是完成了年通远镇灰堆农业示范园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任务。整个工程敷设滴灌Ф110主管道2290米,Ф16PE管331500米,新打150米深配套水源井3眼,井房3座;IC卡充值机1套,变频设备2套,建成滴灌面积400亩。工程总投资95.31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资金65万元,群筹30.31万元。三是完成了2013年通远镇华邑村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申报工作;申报了药惠江流村渠道及暗管工程、张卜乡新建村渠道工程、通远镇杜家村渠道工程2013年市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节水灌溉项目。

(二)河整治工程进展顺利。河段综合整治工程建成堤防16公里,新建雁翅坝132座,累计完成土料填筑690万方,石方砌筑75万方,完成投资3.37亿元。左岸西铜桥上游新建堤防工程、河左岸泾河口西段堤防加宽工程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准备验收。河左岸县经河口以东至临潼交界段堤防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鹿苑大道桥两侧1公里高边坡绿化试点工程已全面完工,完成投资150万元。

(三)防汛抗旱工作扎实有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县级领导调整情况,及时修改了县级领导分片包抓防汛工作相关文件,形成了全县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完善防汛预案。我局已于5月汛期之前编制完成泾、河和城区、暴雨、泾十路等各项防汛度汛预案;三是加强汛前检查。对沿泾河两岸的险工工程和防汛物资进行检查,全面落实防汛抢灾人员、资金、物资和装备,确保人员、资金到位;四是开展业务培训。按照市防办要求,我们已对防汛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了水务干部应对汛情、处理汛情的能力;五是完善后勤保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防汛通讯建设,保证汛期通讯、联络畅通,确保雨、水、险、灾情及时传递,为指挥机构决策提供确切的科学依据。

今年上半年我县持续干旱,我们大力抓好抗旱工作。截至去年冬灌来,我县共投入11万人次,开动灌溉机井2116眼,调配泾惠渠近1600万立方水,全力进行我县夏粮抗旱工作,对于未浇灌的田块,及时督促要求各镇街、管委会查漏补缺,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抗旱。在我县上半年抗旱工作中,全县95%以上的田块进行了浇灌。

(四)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强化全民水法制意识及“节水”观念。利用3月22日“世界水日”和3月22日—3月28日“中国水周”以及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5月12日—5月18日)活动,集中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期间共设立宣传咨询点20处,悬挂横幅40余条,发放资料2万余份,发放科普知识读本1万余册,发放宣传纸抽1万余套、节水纸杯8万多个、组装宣传车辆20余车次、接受群众咨询100余人次。5月16日我们组织了节水宣传进校区(通远中学)活动,倡导同学们开展节水知识有奖征文竞赛、节水手抄报等形式强化节水意识。宣传活动中,发起“爱水、惜水、节水从我做起”万人签字活动,开设节水QQ群、微信,在电视台开展水法规宣传专题栏目大力开展宣传《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水法律法,不断提高全民的水法制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扎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水资源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要求新建、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审批,并对新建项目要求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将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纳入论证范围。根据各自备水源用户申报的年度用水量,结合各用水户实际用水情况和县域实际,合理的分配各用水户的用水指标,严格落实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控制用水总量。督促高耗水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强节约用水,在近代农药及中化近代等企业开展了水平衡测试工作。配合市水务局在河段设立水质监测点两处,提取水样两批次。开展了地热水动态调查工作,完善了地热水用户资料。有序开展自来水管网覆盖区内自备井的关闭工作,1-6月份共关闭自备井3眼。加强水源热泵用户地下水回灌力度,提高工艺,涵养地下水源。三是规范和加强水资源费的征收工作,对各自备水源用户严格按照一井一表计量征费,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严格按照征费标准足额征收,做到不漏征、不少征,确保收费工作规范有序。截止目前征收水资源费142.4万元,完成全年征费任务的64.7%。四是加大自动化动态监测项目的建设,为我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详实的水文依据。水资源动态监测工作我县起点已30余年,虽年年对设备更新、维护、抢修,但由于长期运行,毁损严重。今年,我们向市局水保总站争取资金,更换了4台新监测设备,确保了监测数据在时间上、精度上的及时性、准确性。

(五)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按照今年市县各级下达的目标任务,逐一对照分解至各成员单位,并将任务内容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体现,将工作细化,明确分工,为扎实有效地完成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继续推进工业节水的管理、监督、指导工作,提高水的重复利用效率,把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作为今年一项工作重点,做好20多家万元工业用水量月报台账统计工作。在六月初我们已经开始着手拟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考核办法》,该办法的推行将进一步加快工业节水的步伐,并促进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指标的完善。同时加大雨水再生水利用工作。今年雨水利用我们又有新突破,现已向市局申报,峰火汽车零部件雨水利用项目,厂方正在做可行性报告工作,此项目的落成将用于该厂区绿化及冲洗道路防尘工作。四是做好配合,积极完成水质达标工作。对于泾河断面水质达标不低于60%的考核任务,因涉及部门过多,我们积极配合采集水样,并与有关部门协调,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事实及问题,全面协调相关事宜,以便年终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六)依法治水有了新进展。完成了农村供水工程调查摸底,规范农村用水秩序。今年4月份,对全县各村镇供水工程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摸底,并统计造册。目前全县共有水塔105处,其中13处分别与县城自来水厂、泾水长、皇渠湾水厂对接,其余92处为水塔供水。解决了农村10余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开展了一次违法违规用水检查活动,共查处张卜庙西和新建两村20余户村民和企业有私接管道及违法违规用水行为。目前,农村用水秩序明显好转。

(七)涉水工作有序开展。一是着力抓好大中型库区移民项目建设工作。两个年度、四个批次共计兑现了移民后期扶持到人资金9万元整,完成资金到人扶持75人,资金全部落实到人,兑现及时,无占用、挪用、拖欠等现象,受到了移民群众的好评。移民扶持到人资金的兑现对广大移民生活、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移民规划农田水利项目实施中,联合县财政部门完成了该项目的招投标程序,选定了项目施工单位,编制和评审了移民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签订了施工承建协议,与移民受益户见面,落实了项目实施部位等。目前上述两项目正在紧张实施中,按照计划,预计下半年即可全部完工并进行竣工验收,届时可改善近8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二是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完成了2013年中央和省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和市级支农资金(抗旱水源工程)等项目的编报工作,为我县农田水利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抓好我县农田水利建设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农田水利项目各参建单位,严把质量关,积极听取群众合理意见,保证工程如期发挥效益。三是完成健全完善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编制和上报工作,年底前将进一步提升我县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四是以药惠管委会为试点,开展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和灌溉机井调查工作,摸清底子,找准问题,为我县农田水利建设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资料;五是完成了八份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议案、意见和建议的回复办理工作。六,完成了《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及《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办法》起草工作。

(八)扎实开展河道安全整治工作,确保河道安全度汛。一是切实做好维修养护工作:对堤防顶面、堤坡、上堤路的养护;对全部草皮进行除高杂草、修剪、浇水、喷药除虫;组织技术人员对根石进行探测,对所有的标志牌进行修复、刷新,对各工程连坝路顶石渣进行补铺;3月20—5月20,对夹滩险工9#坝垛进行加固,对9#坝段100m连坝路恢复并拓宽。机械清基800m3,机械压实土料500m3,外运土1810m3,铅丝笼石护根1100m3,散抛石护根1350m3,干砌石护坡790m3,浆砌沿子40m3,人工铺磨耗层600m2,埋设砼道沿石,混凝土块12m3,泥结石路600m2。年我局河管理站严格落实黄委新颁发的一系列文件、规定,努力抓好日常维修养护工作,被江河局评为“维修养护”先进单位,并通报表彰。二是做好河道执法整治工作。针对我县泾河工业区处在泾河地带、河道生产生活活动复杂而又频繁,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三月份按照局里安排,结合《河流域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深入沿河、乡镇、村组进行河道管理法律宣传,提高全民守法爱惜河道的意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严格执行河道管理法律法规,开展执法工作。(1)清理在梁村铁路桥下堤防上违法建房1处200m2。(2)对影响较大地神延科工贸公司和光昱公司两家“黑煤场”进行集中整治。自今为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减污治霾”的整治行动,我们队泾河店子王滩地的两家“黑煤场”进行了集中治理,主要采取蹲点值守,只出不进的原则,共劝返运煤车辆120余台次,扣押不服管理强行闯关车辆10台。目前两煤场的生产已全部停止。为彻底清除污染,确保河道正常秩序,我们已向县政府提出黑煤场的综合执法请示。三是严格执法程序,建立完备法律资料。泾河店子王形成滩地从事违法生产经营活动由来已久,经多次打击联合执法等手段,虽有处理,但不明显,从根本上无法取缔,店子王村将河道滩地违法租给驾校、煤场、农家乐、建生态园等企业或个人,我站多次下发各类通知,法律文书都达不到目的。为此水政执法人员建立各种档案卷字14套,为上级采取措施拆除提供依据。四是坚决制止企业、个人向河道倾倒垃圾,影响城乡环境现象。前半年共纠正倾倒垃圾行为5起,扣押不听劝阻、乱倒垃圾车辆4台,清理、复平、掩埋白色垃圾5000m3,建筑垃圾2000m3。

(九)水利经济工作稳步开展。水利施工队共完成钻井任务31眼,其中工业井2眼,小水项目5眼,农用井24眼;顶管施工200米,前半年总收入94万元,完成税收3万元。水泥制品厂大力拓宽产品销路,完成工业产值40万元,工业销售收入26万元,完成税收1.8万元。做好城区供水工作发展新用户44户,完成昭慧天街项目部、北方信息工程学院项目部、三阳怡心苑、公路段家属楼、方兴公司5个单位的供水工程。2013年上半年水表抄见率达到90%以上,水费回收率达到98%以上,收缴水费289万元,劳务收入38万元,上缴税金19万元。

(十)多措并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深化水务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一是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县安委会统一部署,从年初至6月底,在全系统集中开展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在建水利工程施工工地、饮水工程进行排查整治,积极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开展汛前安全专项检查。从今年2月开始,先后2次组织汛前安全大检查,采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乡(镇)自查。我局复查,县安委会重点抽查的办法,重点抓水塔安全、防洪工程、在建工程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登记造册,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下达整改通知书,并对实施整改情况和制定度汛方案跟踪检查,确保度汛安全。三是抓机关办公场所、家属楼的防火防盗和消防安全工作,确保了上半年无盗窃现象发生。四是抓单位车辆,人员方面的安全管理,确保了车辆出行安全及干部职工的人身安全。

(十一)扎实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对全县河道采砂情况进行检查,由于我县泾、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泾河、河河道内采挖砂石的通告》要求,我县泾、河河道内已全面禁采。但仍有个别采砂场站在利益驱使下从事违法偷采活动。针对这一具体情况,我科严格落实禁采要求,把专项行动的重点放在了对违法偷采砂石行为的查处整治上。进一步加大了排查巡查的力度,尤其加大了夜间巡查力度,增加巡查人员巡查次数,严防一切采砂设备进入河道从事违法采砂活动。同时还对无堤段的下河路口进行了封堵,从源头上制止违法偷采行为的发生。

(十二)加强办公政务处理工作。严格把关,截至6月底,共起草核发各类文件102篇。加强信息采编报送工作。制定了水务系统信息报送方案,调整了信息工作机构和人员,准确把握水利工作动态和政务信息报送重点,去粗存精,着力提高信息质量。1-6月共编印信息53条,被上级录用7条。三是按照县上标准及时完成了我局泾阳光365工作室建设工作,并顺利通过县纪委检查。

(十三)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一是积极主动的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调研工作,及时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及《调研计划》,安排部署了调研工作的开展,全系统干部职工按照《调研计划》深入工作领域、乡镇、相关部门开展调研,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局党委在各单位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建议,并经多次修改,完成了我局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二是以开展“三问三解”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切实抓好泾街办西营村、鹿苑街办古城村的“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按照要求正在核实困难家庭具体情况。三是以落实“八项规定”为主题,突出抓好水务系统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教育活动,监察室坚持对局属各科室、各单位干部职工上班工作纪律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坚持实行党务政务公开的工作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水利工程“四项制度”,着力强化水利工程投资资金的监管力度和水利工程招投标工作制度。五是坚持不懈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点名接待工作机制,及时调解化解各种矛盾,维护水务系统良好的社会环境。六是着力抓好全系统的车辆管理工作,特别在节假日,严格按照纪委要求,及时封存我单位的公车,坚决杜绝公车私用问题的发生。七是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活动,促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有序开展,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展板、多媒体等形式,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走向深入。八是继续开展四城联创工作。共悬挂横幅4条,制做宣传栏4块,办黑板报2期,营造了浓厚的巩固国卫氛围。不断加大治污减霾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城市达标工作。今年以来,我们主要对各施工工地加大环保要求,截止目前,共宣传横幅6条,设置永久警示牌两块,开展沿街宣传2次,集中检查2次。处理反馈问题3次,迎接县级检查2次,圆满完成前半年工作任务。九是全系统建设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对困难职工和贫困党员进行了慰问;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了县上的拔河、跳绳比赛及植树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芦山地震募捐和慈善一日捐活动,共收到各类捐款16350元;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体检;开展了消防知识宣传活动;6月29,组织机关全体党员赴铜川薛家寨革命根据地参观,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广大党员爱国、爱党、爱岗的热情。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做好抗旱工作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保证秋粮灌溉丰收;

二是完成移民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工作,对移民数量进行双核,发放下半年移民扶持到人资金;

三是完成2013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四是加强对我县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力度,严把质量关;

五是做好2014年度中央小水项目和实际市级支农资金等建设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

六是完成灌区建设的相关工作。

篇8

根据#人办发(20__)7号文件安排,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县乡人大联动的方式,对我县疾控工作进行了视察检查。同时县人大常委会抽调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卫生、疾控部门负责人,组成两个视察调研组,于3月下旬开始分别到6个乡镇及10多个医疗机构、个体诊所,采取听汇报、查资料、走访了解等形式,对我县疾控工作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视察调研,并召集相关单位负责人座谈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疾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了以《传染病防治法》为重点的健康教育活动。结合我县“双创”,县疫控中心制定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施方案》,有具体的目标任务、有检查落实措施,并在3.24、12.1、12.4等宣传日 ,组织开展以《传染病防治法》为主的疾病控制宣传活动。采取办墙报,挂标语,图片展,播放电视录像,印发健康教育宣传单、册等进行宣传,共印发健康知识读本1万本和健康教育防病资料10种16000多份,发放到学校、干部、群众手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病意识。

(二)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实施。从我们调研看,县疾控中心能认真执行国家免疫规划,能立足自身职责,加强对防治接种管理,指导全县25个乡镇完成儿童计划免疫信息软件的安装及操作。能按时发送疫苗到各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及防疫专干能履行自身职责,定期开展适龄儿童接种工作,全年共接种95047针次。各种表、卡齐全,疫苗管理比较规范。开展了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做了大量补证补种工作,解决了部分流动人口接种难问题,减少了免疫空白人群。

(三)积极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调研数据显示,20__年我县共发生传染病1093例(具体情况见附表一),对发现的重点传染病都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处理。对部分人群进行了艾滋病、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的筛查工作,20__年共发现艾滋感染者10人,肺结核病人739例,并针对我县肺结核病人较多的情况,积极与合疗办协商,将肺结核病人的用药纳入新农合补偿范畴,去年共有137人享受了补助,人均补助601元。

(四)突发事件处理及时。能及时有效处理疫情,去年城小水痘疫情发生,在省市疫控部门的指导下,及时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今年又处理了洄水镇、毛坝镇腮腺炎疫情,控制及时,稳定了人心。

二、疾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统一,对疾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县疾控工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与老百姓对健康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在具体工作中,尚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就整体而言重医轻防的思想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穷于应付,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宣传不够深入,健康教育机制有待完善。疾病防控牵涉到千家万户,而现在的宣传多集中在城镇及公路沿线,由于乡镇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卫生系统宣传力量单一,一些防控政策、防控手段难以落实。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卫生单位的宣传单、册还不能满足群众的医疗保健需要,部分干部群众对疾病的防控措施不清楚,政策了解不全面。

(三)疾控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业务素质亟待提高。一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县疾控中心承担着全县34万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按照《陕西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规定,人员配置标准为0.18人/千。应配置61人,但只有25个编制,实际能工作的人员仅22名,与编制、人员配置标准相差甚远。二是人员结构极不合理。22人中有一半的人不是学公卫和医疗专业的,55岁以上5人,40岁以上11人。从技术能力上讲,已不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短期培训和进修效果不明显,再加上人数少,一个人身兼数职,抽出来培训的人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就没有多余的人来补充承担,造成恶性循环,业务技术人员出现严重断代,已严重威胁全县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乡村来讲,乡级防疫人员中没有一名全日制大专学生没有一个是中级职称,基本素质不高,工资待遇低,财政只负担基础工资,津补贴未落实,要靠业务收入补充,卫生院对防保的投入仍然不足。由于乡镇卫生院严重缺编,部分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不能专职专干 ,兼职过多,致使防保工作大打折扣,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按照安康市卫生局关于乡镇防保人员配置的指导意见要求,乡镇卫生院应按1-2/万人的比例配备防疫人员,而目前25个乡镇当中有10个乡镇防疫专干是临时聘请人员,防保人员不能保持相对稳定。村级防保网网底不牢,作用发挥不够。全县村级防保人员246名,有33个村防疫人员年龄在60岁以上,占13.4%,50岁以上的有68人,占28%,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各种资料报表不能按时按操作规范要求收集、填报,处置突发事

件反应不迅速,措施不力;有12个的村无村卫生室,只有村防疫员,报酬很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想干就干,不干随时可以放下,致使防保工作存在死角。

(四)卫生设备老化,且数量不足。县、乡、村级的冷链设备是1997年卫生项目配备的,有的已损坏,有的已维修多次,在双安我们看到,村防疫员用的冷链包,外面用棉花裹了几层,根本不能保证疫苗的效价,而现在又将过去的“七苗防九病”提高到“十一苗防十二病”,疫苗增加了,冷链设备根本难以适应当前工作需要。

原配备给各乡镇卫生院的电脑,全部是128mb的内存,大部分面临淘汰报废,卫生部要求要将儿童预防接种的信息资料全部录入电脑,并按时上传卫生部,此软件要求电脑配置必须是256mb以上内存,否则,软件无法安装和正常使用,造成此项工作无法开展。

(五)重点传染病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__年元月-12月,全县共报告传染病1093例,发病率为321.5/10万,与20__年966例相比上升12.42%。从表一可以看出,位列我县传染病前五位的是肺结核、乙肝、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发病上升的病种是肺结核、梅毒、艾滋病、腮腺炎,而肺结核发病我县去年共739例,分布在全县25个乡镇,城关镇发病110例,蒿坪镇发病74例,是我县的重点区。在调研中有代表反映这仅只是发病后在医院看病进行的门诊统计 ,这些区域没有进行全面体检筛查,其绝对数要大大高于统计数。其次是艾滋病呈扩散漫延趋势,据调研统计,我县hiv累计30例,居全市第一位,累计死亡17例,现有5例在接受治疗,外出2例,余下6名未达到治疗标准。其中20__年发现艾滋患者10人,检测重点人群500人(6名发廊服务人员,发现感染者3例),试想,我县号称有8万务工大军,这些应是传染病扩散高危人群,他们没有进行过体检筛查,但他们当中肯定有一部分人已是感染者。根据传染病发病规律,此问题迟早会暴露出来。另外,一般性传染病如:腮腺炎,水痘等时有发生,多次的疫情警示,我县的疫控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应引起决策层面的高度重视。

(六)流动人口儿童防疫接种困难。我县近年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一方面,这部分人往往是传染病高危人群,是结核病、hiv、性病等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其子女由于跟随父母到处流动,导致很多应接种儿童未接种疫苗,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七)医务人员服务质量不高,座谈时部分群众反映,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对待病人态度冷漠。

三、建议及意见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更加注重自身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疾病控制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过去由于对“一个中心”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注重的是单方面突进,遗留问题已成难点,制约因素无疑在增多。在“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已将改善民生提到重要位置。为此社会各界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把疾控工作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来抓,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控意识。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 ,不定期对群众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疾病预防等知识的宣传教育,使预防为主的理念深入人心。政府要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和落实乡镇政府在疾控工作中的职责,使疾控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形成共同参与、人人明白的良好局面。

(三)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县政府要将疾控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针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疾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是要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切实解决乡镇卫生院职能转换问题,要让他们更多地承担公共卫生职能 ,而不能像过去那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将卫生院办成了医院。对向阳、城关卫生院应改制重组,避免资源闲置或者产生新的债务。二是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解决防控人员断层问题。要建立人才引进长效机制,逐步改善和优化专业队伍人员结构,以适应新形势下对防控工作的新要求。三是要提高现有防控工作人员待遇,逐步提高乡村防疫人员报酬,各卫生院应在分配方案中,把防保人员的工资差额从整体医疗收入中补齐,并保证专人专用。四是增加公共卫生投入,要认真落实现有的疾控政策,严格组织措施,保证各项疾控经费全部用在疾控上。五是加强应急协调指挥力度,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防控任务,以应对疫情突发事件。

(四)疾控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公共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基本保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积极协作的良好局面。乡镇政府对疾病防控担负着重要职能 ,要加强对社会事业 工作的领导,积极主动的搞好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好村级卫生室建设,选配好村级防疫人员。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及扶贫重点村建设,引导扶持群众解决农村人畜饮水、改圈改厕,倡导文明新风,整治农村卫生环境,有效遏制疫病的发生与传染病的流行。

篇9

一、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安全工作

1、及早安排,及时传达。一是于2月20日、8月18日分别下发潢教体办〔2012〕5号、58号“关于开展2012年安全教育月活动的通知”;于4月25日、11月16日分别下发 “关于加强夏季、冬季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于9月20日下发“关于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和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的通知”。二是及时转发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共21个,并提出相关的要求和落实意见。通过下发、转发文件,保证了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

2、活动开展,扎扎实实。一是二月份、九月份,配合开学检查,对全县各校在寒暑假期间和开学初的安全隐患排查及安全教育情况进行检查;二是三月份、九月份,各校均开展了安全教育月活动,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其间,突出了第十七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和第八个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月活动主题,积极开展了针对地震、消防等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三是四、五月份,落实县安委会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制定了教育系统“打非治违”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四是六月份,集中开展了学生防溺水专题安全教育;五是十月份集中开展了学生交通安全专题教育和对接送学生车辆的治理。同时,组织人员参加2012年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国家级远程培训;六是十一月份开展了消防安全专题教育,突出119消防宣传日主题教育活动。

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学校均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一是开学初、放假前集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二是每学期不少于6节安全教育课,有教师、有教材、有课时、有考评、有教案;三是通过悬挂有关安全教育的横幅、刷写和张贴标语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四是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园网、广播、图片展等形式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五是各学校均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电话联系、手机短信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均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家长必须承担起监护人责任,切实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坚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隐患排查,防患未然。共组织四次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的专项检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179项处,现场出具整改通知书75份,责令学校进行整改。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整改,学校无力解决的要书面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对所辖学校安全工作的监管和指导责任。

5、专题调研,组织竞赛。一是积极参加信阳市教育局开展校园安全工作专题调研活动,并提交调研报告5份;二是积极参加信阳市安委会办公室开展“山信杯”安全有奖征文比赛活动,上报征文5篇;积极参加市局举办的“祥明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影片观后感有奖征文比赛活动;三是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2012年河南省中小学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四是积极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特别是潢川二中、实验小学、付店中学参加了省教育厅开展的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比赛活动。以上活动的开展,在广大师生中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卫生工作

1、切实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春秋季开学初,各学校集中开展预防流行病和传染病教育,提高普及师生预防疾病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与县卫生局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转发了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结合流行病发病时间,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预防春秋季传染病为重点,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集中讲座、张贴宣传画、防病知识竞赛等形式,全面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2、认真开展了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教育,积极创建卫生先进单位。要求各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做到五有: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评价。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生视力保护宣传活动,宣传普及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爱眼、护眼意识,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加强卫生工作组织管理,提高卫生行为形成率和卫生知识知晓率,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教体局今年荣获省级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3、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监管,确保师生饮食安全。一是实行定点采购,建立完善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严把学校食堂食品的准入关。二是会同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卫生局等部门定期进行食品安全督查,深入到各学校食堂详细查验,并下发整改通知书,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监管。三是利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教学片开展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四是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学校持证经营,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4、认真做好学校食堂等级认定工作。为进一步搞好学校食堂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师生服务,保障师生饮食、饮水安全,防止学校食堂食源性疾患和中毒事件的发生。组织人员对学校食堂跟踪督导、整改完善、申报认定,经省、市局检查验收,一中被省教育厅认定为“一级食堂”,有效提高学校食堂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深得师生好评。另有仁和中学、黄岗中学、魏岗中学、来龙中学、踅孜中学、付店中心小学六所学校申报二级食堂,现在认定中。

三、积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1、完成文字材料。一是为县政府起草了《潢川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二是为县政府召开“潢川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会议”准备会议材料;三是先后印发《关于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工作意见》(潢教体[2012]44号)和《关于印发潢川县学生营养餐管理规范的通知》(潢教体[2012]61号),从硬件建设、软件建设、配送存放、明确责任、食餐管理、进行监督、应急处理、责任追究等八个方面进行规范;四是完成潢川县学生营养餐工作自查报告和工作总结。

2、分组开展工作。体卫科工作人员分成四个组:两个组分四次分别对全县学生营养改善学校进行储存室的验收和实施过程的检查监督;一个组对营养餐专管员进行两次培训;一个组负责实名制名册的统计、汇总、上报及月报工作。

3、参训监测工作。根据上级安排,体卫科先后三次派人到郑州参加培训,学习政策、掌握程序、规范操作、安全实施,并于十月份对付店、仁和、伞陂、黄岗、魏岗、小吕店六乡镇开展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工作,为做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县今年上半年有249所学校59733名学生享受40—50元不等的营养餐;下半年有242所学校55618名学生享受100天营养餐,其中,付店中学、仁和中学实行的是学校食堂供餐。

四、其它工作

1、完成了县政府安排的督导乡镇安全工作。一是三月份督导来龙、踅孜安全生产工作;二是九月份督导白店、传店、江集、张集四乡镇的交通安全工作;三是十月份督导白店、仁和、双柳三乡镇的百日安全生产工作。

2、协调工作。积极主动协调公安、消防、交通、卫生、工商、食监、安监等部门到中小学校检查、督导,规范安全、卫生工作管理,效果比较明显。

3、学平险工作。五月份召开了学平险工作座谈会,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提高参保率。

4、积极配合局的中心工作。主要是配合中招、高招工作,对涉及到的招生食宿宾馆、学校、场地、食品卫生服务所进行卫生督查和监督,严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配合公安交警交通部门做好学生在城区考点往返的交通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篇10

为做好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报告的准备工作,8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昌政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就我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先后深入盂县、郊区、平定县,实地视察了采煤沉陷区治理及搬迁工程、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农村清洁工程、易地移民搬迁、文化古村保护等新农村建设项目,并召开座谈会,集中听取了市农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等部门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全面了解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情况。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推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4月份,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正式启动。我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其列入全市转型综改重大项目来抓,半年来,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面部署,有效组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达到预期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划部署动作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全省动员会后,市委、市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很快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永奇为组长,市委副书记王旭明、副市长董仙桃为副组长,市农委、发改委、住建局等1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组,设立了办公室。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与巩固两轮“五个全覆盖”成果、办好“五件实事”相结合,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与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相结合,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充分调研摸底,研究出台《阳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2014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和今年工作的重点。随即,召开全市动员会议,细化分解部门职责任务,各项工作启动实施。同时,成立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组,专题召开规划编制研讨会,落实六个专项规划以及县域规划的牵头单位,确保各类规划编制有重点有方向,科学引领。目前,各类规划按照既定要求进行,规划编制资金正在落实。

二、严格部门责任,统筹协调力度大。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顺利推进,市农委作为牵头部门,严格按照《规划纲要》要求履行职责,积极承担领导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相继建立完善了领导组调度会议、进度通报、信息报送、办公室协调会议、项目管理和督查落实制度等八项工作制度,不断规范、促进各部门工作有效落实。市农委还按照分工职责,在实施美丽宜居示范工程、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以及畜禽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方面理思路、定措施、建制度,主动作为。其他17个相关部门也都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重点,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人,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工作推进有力度、有质量。平定、盂县、郊区全部由县(区)长或分管县(区)长亲自主持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组和领导组办公室,出台《规划纲要》和《2014年行动计划》,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顺利启动实施。截止目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7月份,陈永奇市长亲自召开工作推进会,就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分管副市长董仙桃针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多方协调,为全面推进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宣传大力跟进,营造氛围聚能量。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组办公室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把信息交流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适时收集、整理各县区、各部门的工作进展实况,及时梳理并向领导组反映汇报。随着各项工作正式启动,充分借力各级各类媒体,深入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调动群众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还在《阳泉日报》开设专版,全方位、多角度跟踪解读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市住建局也开辟专栏,宣传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的相关支持政策,选树先进典型。与此同时,市县两级通过组织各类相关调研,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逐步深入人心,赢得支持,全民的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群策群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氛围正在形成。

四、力求投入到位,“四大工程”推进好。我市创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法,确立了以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四大工程”。工程实施主要依托公共

财政投入来支撑、引导和保障。2014年,全市共确定23类项目,涉及市级财政投入约8000万元。目前,各类项目已陆续开工,各项投资陆续到位。在县级层面,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有效整合资金,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与此同时,市、县两级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在用地用水、税收规费、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倾斜,力求各方面投入到位。目前,用于农村道路改造的1亿元投资已落实,郊区河底镇和全市45个自然村实施了农村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乡村植树造林与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紧密结合,村级幼儿园改扩建和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数字电影入村、“一村一场戏”等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改造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盂县路家村镇采煤沉陷区治理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全部开工,启动了4个村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避让搬迁、12个村的生活污水防治项目和15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以及1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平定县西岭、盂县闫家沟、郊区桃林沟属省级创建村)。总的来看,完善提质工程在原有基础上扎实推进,农民安居工程按照“一启动三加快”要求重点突破,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宜居示范工程以示范引领启动创建,“四项工程”推进顺利,见到了实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牵扯部门多,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要想扎扎实实推进“四大工程”落地,切实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正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作推进不平衡。一是资源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村经济发展较快,搞好人居环境改善的主动性强、动力足,村容村貌变化大。二是缺乏支撑产业的部分偏远山区农村发展相对缓慢,人居环境改善更多停留在村容村貌的零碎整治上。三是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难度大,进展不快。比如,盂县路家村镇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繁杂、配套资金落实难、整体搬迁难度大。

(二)规划编制相对滞后。当前,规划编制仍处于前期资料收集阶段,县域、乡镇、村级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缓慢,今年8月底不能如期完成各类规划编制任务,影响工作进一步深入铺开。对古村落的保护性建设,没有整体的、高站位的编制规划。因缺乏具体规划指导,一些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零敲碎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三)资金到位存在困难。今年以来,市县两级财政压力较大,加之没有引导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和筹资合力,单靠政府投入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类工程难度很大。资金不能按时足额到位,环卫设施不足,后期管护无法跟进,短期整治易、长期维持难现象存在,有的村还会面临二次污染隐患。

(四)机构编制需要落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需要建队伍、充实力量。目前,除成立市级领导组、设立领导组办公室外,还要比照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组办公室的运作模式,在市县两级成立实体化工作机构,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种种原因,目前市县实体化工作机构仍未成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开展。

几点建议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启动时间短,推进力度大,农村环境越变越好,老百姓由衷拥护。然而,让全市更广大的农民享有像城市一样完善的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宜居宜业的环境,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继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统筹推进,确保实效。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激发全民参与热情。继续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发动,让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重大意义家喻户晓,让各级各部门狠抓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有效传递。通过宣传教育,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扭转部分村干部工作依赖政府、且等且靠的旧观念,激发农民群众“户户行动、人人投工投劳”的参与热情,引导大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设置监督台,曝光开展工作不认真、标准低、走过场的行为,依托舆论监督促进整改。

(二)加强领导,严格责任,统筹推进形成合力。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投入大,战线长,惠及面广,需要树立“一盘棋”观念。近期,市政府要尽快组织一次新一轮工作推进会,全面了解18个责任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搞好工作衔接和统筹协调,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动员会精神上来。各相关部门要严格对照各自分工职责,切实建立一项重点任务、一个牵头单位、一个责任领导、一个责任机构、一套工作方案的“五个一”机制,明确工作方向和节奏,谋划好工作思路和方法,把握好工作重点和难点,全力以赴抓落实。特别是目前阶段性工作进展缓慢的部门,要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跟进,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确保工程总体进展和重点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