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等学校;外部设计;发展;建设规划
现代建筑设计理论认为,校园规划设计和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的性质是一样的。判断一个校园规划方案的好坏的重要标准,就是验证其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有专家研究指出,一些校园户外活动对于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的时候,学习效果甚至要超过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良好的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是有效整合学校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此,探究新形势下校园外部空间规划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外部空间规划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1.城市外部空间的形态学角度分析
近代对于城市外部形态学的研究起源于对“图-底”关系的研究与思考,这对于当代城市设计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即在设计之初就开始关注虚体空间形态的设计以及如何促成虚体空间特征的形成,这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空间虚体设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研究空间实体之间的线性关系的整体性,在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规划之前,强调外部空间设计中动线与连接体之间的重要性。现代规划理论指出,基地的边界线、建筑实体的外部轮廓以及轴线或边缘建筑物等共同组成了空间影响因子,而这些因子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连接系统。这个连接系统的整体性与合理性思考是未来建筑规划理论的发展重点,也是建筑设计师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2.城市外部空间的行为学角度分析
场所意识与环境意识理论表明,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认知已经从原来的物质层面逐渐向精神层面过渡。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神文化的挖掘上。这就促进了建筑规划理论与其他人文学学理论的有机结合,给城市建筑规划的发展赋予了新的生机。这一变化的直接体现就是20世纪60年代环境行为学的兴起,社会学家将人类行为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注重探究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环境行为学的出现,改变了建筑设计师的规划理念与思考重点,指导他们从人类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出发,创造了人性化的空间,其研究成果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基于城市规划建设理论的校园外部空间环境规划设计
校园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具有本质上的相同性,即从人性化和整体化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和教师们提供一个优美的、合理的、适宜个人发展的外部空间环境。这是未来校园整体规划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今各大高校校园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校园环境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发生在户外的自发性和社会性的行为,因此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重点就是为户外活动的发生创造最大的可能性。
1.校园外部环境的构成要素
(1)场所
所谓场所就是校园内学生与教师集中活动的区域,这些场所满足以下两个特征:不同的场所需要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用以表达校园整体空间布局的延续性;处于不同空间层次的场所需要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营造不同的气氛,用来满足学生和教师学习交流活动多样性的需求。综合起来讲,校园场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开放的绿色空间绿色开放空间是人工或自然形成的绿色植被集中覆盖的区域,这里有大面积的草坪或山坡、清澈的湖水、郁郁葱葱的树木等,给学生们放松心情和交流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绿色空间的建设是校园个整体规划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规划者来说,应该从景观学和美学的角度来综合考虑绿色植被的类型、位置和搭配方式等,这将对场所设计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广场广场也是校园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职能和规模不同,可以分为礼仪性广场、集会性广场以及娱乐性广场等,这些广场的造型设计以及职能选择等往往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属性以及学校发展需要等。许多高校新校区的前区设计中,校方往往要求在校前区设置一个礼仪性的广场,用于举行升旗仪式、开学典礼等。位于校区主干道上或是主干道旁,设计风格应该宽敞、明亮,并把握好规模建设尺度。兰州大学校园前的圆形广场就是一个结合了周围建筑风格以及山川、绿化等自然人文景观的生动场所,如图1、图2所示:
(2)院落结构
院落结构由建筑物以及周围的建筑元素(院墙、柱等)等共同组成,为学生和教师们提供了最便捷的室外活动空间。在实际设计环节可以将教学楼群、实验楼群等建设成多层楼群围合成大小不同的院落结构的形式。在实现了基本功能的同时,兼顾了美学和合理性的设计原则,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在学习和工作间隙休息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2.校园建筑要素之间的连接体
连接体是将校园各建筑要素组合成为有机整体的关键因素,具有连接作用、现行的空间形态两种特征。校园整体规划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对“线性”元素的探讨,包括街道、人行横道、线性开放空间等都是线性元素中的重要内容,共同构成了校园外部空间的交通系统网络。
(1)道路
目前,大学校园中普遍采用树状结构的道路交通设计原则,强调轴线的作用,并与其他道路分枝相连,形成主次分明、导向明确的整体交通骨架,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使人们对校园布局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有些校园以一条或几条林荫大道作为校园精神的象征,两侧高大的树木见证了校区的历史和变迁,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成为了校区内全体师生的精神支柱。这样的主干道往往连接着校园内最著名或是最古老的建筑。
(2)街道或步行街
步行街为他人提供了更好的欣赏园区人文景观的机会,也是校园内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校区内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群相对集中,步行街道可以在不同学科的教学楼或实验楼之间相互串联,架起了一条各学科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桥梁”,更好地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互动,实现共同发展。如兰州大学就有一条以走廊形式贯穿教学楼群的步行街道,两端入口处分别与一个休闲广场与另外一个重要的教学楼区相连,将园区建筑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校园外部空间的整体性设计
校园户外空间的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可否认,具体规划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众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可能产生一种成功的设计方案,但是设计的出发点决定了方案的具体属性和设计特点。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对于高校校园建设提出的要求,有必要将校园外部虚体空间的设计作为设计出发点与落脚点,为全体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交往环境,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将校园外部空间规划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从校园内本身的历史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出发,将校园特色融入外部空间设计中,创设出合理的设计“语境”,并用丰富的建筑因素予以表达。目前,普遍采用的户外空间设计原则是“图-底”翻转设计方案,校园的户外虚体空间在初期的设计草图中就要体现在实体的合理搭配上,将建筑物作为实现户外空间设计的手段。根据设计原则和设计职能需求综合考虑建筑群、道路交通、人工绿化以及自然景观之间的合理搭配,实现美学设计和功能设计的协同发展。
四、结语
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校园外部环境建设与总体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外部空间的环境来源于优质的规划设计方案,而空间的完善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水平。本文在介绍校园外部环境空间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对校园外部空间的构成因素以及连接体的构成进行了重点探究,并相应地提出了外部空间的设计原则与发展策略,完成了校园人文内涵的表达,实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作者:彭勃 贾晓浒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燏梅.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
[2]姜云.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模式探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3]龙敏.我国新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4]马瑞.上海百年高校老校园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篇2
关键词:农业院校;校园绿化;专业教学;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TU98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09302
1引言
校园绿化建设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搞好校园绿化,对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优化学习环境,强化育人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虚拟仿真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然而园林专业的课程实践性都很强,校园绿地就成为了园林专业学生的练兵场,从校园规划、树木栽植、养护管理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学生全程参与,既可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又减少了校园绿化管理成本,同时也锻造了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现就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校园绿化理念、模式及成效探讨如下。
2创新管理思路
2.1出发点
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5个需要:“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要;校园绿化养护质量提升的需要;“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实施的需要;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
2.2管理机构及职能划分
(1)学院办公室:发挥整体规划、综合协调、档案管理优势,负责校园规划、费用管理、监督检查、验收等。
(2)总务处:发挥后勤集团资源整合优势,负责校园绿化的具体实施。
(3)园林专业团队:发挥技术和团队优势,负责校园绿地的日常养护管理。
2.3建设目标
使校园绿地成为园林专业的实训基地,营造工学结合的真实场景,形成“教、学、做、产、用”五效合一的产业链条。
3管理成效
3.1工学结合课改效果显著
绿化部门提供树木、花卉生产项目和教学实训基地,绿化工人辅助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训现场指导;专业教师为校园绿化提供大部分绿化所需花卉和苗木、绿地规划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养护的技术指导。通过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
3.2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显著提升
教师需要进行课程设计,以树木、花卉产品生产作为学习任务,通过产品质量与任务量作为评价指标来提高学生能动性,形成“教、学、做、产”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收到课程改革成效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掌握市场相关行业动态信息的能力,为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奠定基础。
3.3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在相关课程开设过程中,通过使用环节考核、过程考核、态度考核、任务量考核、质量考核等手段,既考查独立操作技能,又考查团队合作能力;既强调专业技能的提高,又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最终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园林专业毕业生连续3年就业率超过95%。
3.4资源充分整合,节省绿化成本
(1)通过“教、学、做、产、用”的产业链条,将学生生产产品直接用于绿化,降低绿化用树木、花卉的购置成本。
(2)通过课堂与绿化基地的学习场景的转换,学生在绿地上操作相关技能,大大降低用工成本。
(3)将专业建设投入的相应园林机械及设备使用在校园绿化上,降低绿化专业设备成本,节省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
(4)将办公室、总务处和专业团队的管理优势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充分整合资源,降低管理成本。
3.5校园绿化质量提档升级
校园绿化受到师生员工、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好评,连续多年被省教育厅、省高校后勤绿化专业委员会、牡丹江市政府等部门评选为“花园式单位”、“绿化工作先进单位”,被教育专家誉为“最适合学生读书的地方”,并正在申报3A级景区建设单位。
4打造可持续发展力
学院以“做强示范, 做响品牌,做出特色”为长远发展目标,在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内涵的同时,结合学院实际,立足生态型校园建设不动摇,与周边的自然山水相融,通过采用野生花卉和山林植物进行绿化,义务绿化学院周边沿江带和滩涂地,结合观光农业区、高尔夫球训练场和3A级景区等建设,全力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5创新之处
5.1管理创新
院长办公室、总务处和园林专业团队三方共管,各司其责,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增加团队协作力,促进社会和谐。
5.2理念创新
借自然之势,定位绿化建设理念,结合绿色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回馈社会。
5.3模式创新
“教、学、做、产、用”多赢,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办学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结语
农业院校的校园绿化要符合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和党的“十”厉行节约的号召,坚持与学校整体规划相吻合,以建设生态型园林校园为目标,以与专业教学结合为过程,以降低绿化成本为实效,力求创新,突出特色,使校园绿化回归自然,全力打造生态型园林校园,实现校园绿化与教学改革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杜兴臣,周淑香,王崇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花卉生产技术”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1):181~182.
[2]杜兴臣,周淑香,徐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花卉生产技术”课程内容设计与模式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篇3
【关键词】校园扩张;景观总体规划;问题;对策
1 项目概况
巢湖市位于合肥南部,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巢湖学院位于巢湖市区东北部的巢湖经济开发区内,紧邻省道巢宁公路,与巢湖市区距离约8公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是巢湖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
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将巢湖市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高地、全国著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山川秀美的生态之城”。指明巢湖市将大力发展旅游业,那么做为巢湖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日后将会成为巢湖校园旅游的重要站点,因此巢湖学院校园环境的规划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巢湖学院背靠汤山,校园建设时序也是以汤山为起点,由北向南逐步扩展至现状规模。规划后的校园范围在现状的基础上继续向南扩展至巢宁公路、局部向东扩展,形成新的用地范围。规划后的校园总用地面积约89公顷,新增用地主要为教学办公用地和文化体育用地。
本次校园景观总体规划需结合现状校园的具体情况对新的校园用地范围进行统一规划,最终形成功能上安全合理、风格上协调统一的校园景观。
2 规划设计难点
2.1 现状功能分区较混杂
现状校园按功能可大致分为教学办公区、休闲游憩用区、体育活动用区、生活配套服务区、教师公寓区、学生公寓区、山体区。各功能区之间存在穿插,相互影响,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不便。
2.2 现状道路系统不完整
现状校园道路系统存在以下问题:路面宽窄不一,道路等级不明;没能形成连贯的路网,路面材料不统一。
2.3 建筑风格不统一
由于巢湖学院建校以来的校园建设没有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来进行,导致校园内的建筑风格不统一,未能形成立面上连续整齐的景观界面。
2.4 校园南北高差变化大
巢湖学院起始于汤山脚下,由北向南逐步发展,校园建在山地上,南北高差变化较大,使得校园内部分建筑布置于台地上,道路纵坡较大。
2.5 现状绿地形式单一
现状绿地系统缺乏整体规划,功能定位不明确,绿地空间形式单一,开敞空间所占比例过多,缺少变化,绿地缺乏人性化设计,缺少供人使用或欣赏的服务设施,使得空间利用形式单一,最终成为单纯的交通空间,未能提供满足师生需求的交往空间。
2.6 现状水系形式生硬
校园内现状水系发源于汤山,由两座水塘与连接两座水塘之间的一条水渠组成,沿水系设置了若干滚水坝,水系驳岸形式为浆砌块石的矩形断面形式,视觉上较为生硬,景观效果差。
2.7 缺少表达校园文化的景观元素
校园内部缺少表达校园文化的景观元素,缺少人文气息。
3 规划设计方案
针对以上校园存在的问题,本项目作出以下解决方案:
3.1 完善功能分区,置换老校区建筑功能类型
随着校园范围的向南扩展,主要的教学办公功能也将南移,新的校园主体将形成,扩展后的校园区域将形成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南北向景观轴线,轴线南端与外部巢宁公路相连接,形成新的校园主入口大门,轴线区域将成为日后校园的形象展示区。规划后的校园景观在功能上新校区以教育办公为主,老校区以生活服务为主,在新校区建成后,逐步将老校区内以教育办公为主的建筑进行功能置换,使其在功能上转变为以生活服务配套为主,逐步替换掉老校区各功能区域内夹杂的其它功能性质的建筑,最终完善各功能区的范围,使得规划后的校园,在功能区域的分布上更加合理高效。
3.2 形成新的道路骨架
由于新的校园范围形成,主要的功能主体将向南转移,本项目将在新校区范围内建立完善的道路系统。新建的道路系统将与老校区路网相衔接,并对老校区内有条件改造的道路进行整改,在道路等级与路面材料上与新校区路网相一致,最终形成连接校园各区域完善的交通路网。
3.3 局部统一建筑风格
新图书馆以北为老校区范围,以南为新校区范围。新图书馆立面以浅灰色与橘黄色为主,与老校区建筑所采用的色系相接近,因此考虑新校区建筑在造型与立面颜色风格上参照图书馆建筑,与其保持一致。规划后的校园在建筑风格上,基本形成了以图书馆为分界的南部新校区与北部老校区两种建筑风格,但由于在建筑立面色系的选用上,新校区在建设时与老校区保持一致,因而校园总体的建筑风貌不会有太大差异。
3.4 利用地形,形成丰富多样的空间环境
利用校园南北高差较大的地形环境,将部分绿地游园设计成台地花园,增加游憩空间竖向上的层次。
3.5 丰富绿地功能类型
本次规划对校园内绿地功能进行了分类,根据绿地所处不同校园区域,规划不同的绿地类型。学校入口的形象展示区为学校重点绿化区域,种植形式以对称种植为主,彰显学校庄重典雅,大气包容的精神风貌。植物选择上以色叶类树种以及花卉类树种为主,给人迎宾之感。教学办公区植物配置上要求光线明亮,环境优雅,应选用低矮的花灌木和小乔木,不宜种植高大的乔木和茂密的灌木,应以乔木为主。绿地在平面构图上应注意图案构成和线性设计,创造适合师生在楼上俯视的优美景观。文体活动区植物配置以规则简洁为主,运动场周边种植绿化隔离带减少运动对外界的干扰。休闲游憩区为学校重点绿化区域,通过地形营造,植物搭配,戳山理水等手法营造丰富多变,独具特色的校园活动空间。生活区为教师与学生日常生活区,植物配置上应当灵活自由,种类丰富,选择树形优美有季相变化的树种。宿舍楼北侧种植落叶乔木,夏日能遮阴,冬季能晒太阳。
3.6 突显校园山水骨架-自然景观脉络
现状校园背靠汤山,自然降水经山体汇入滋兰池并一路向南抵达清水塘。规划将清水塘水系继续延伸至校园中轴,形成中轴水景,并在轴线端点设置暗管与外部水渠联通。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贯通学校南北的景观水系,充分的利用了校园的自然资源,最终形成巢湖学院一条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脉络。
3.7 突显校园文化内涵-人文景观脉络
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南北向景观轴线为日后校园的景观主轴,起到对外展示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作用,属于门户景观,规划在中轴景观中融入文化元素,展现校园的发展历程,以“大树”的概念对中轴景观进行整体布局,将大树的成长过程比喻成校园的发展过程,由北向南展开,与学校的发展方向相对应。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将面临在原有校区的基础上向外拓展土地的情况,那么校园的总体景观规划作为日后建设的蓝图,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巢湖学院景观总体规划的案例,旨在探讨类似此类型规划项目中会涉及到的困难及对策,为日后的校园规划项目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哈成.既有校园的改造与发展[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
[2]姜连馥,满杰.高等学校校园规划与设计[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高冀生.老校园改造规划中的矛盾──兼论改造规划的原则[J].建筑学报,1994(6).
[4]U世行.台湾大学校园纪行[J].城市发展研究,1995(2).
篇4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1-0007-03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中小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各功能教室的建设、内部配备就成为了必然。
规划设计者智慧的一笔,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资金,还可以惠及子孙后代,如出现失误,不仅浪费资金,还会贻害无穷。如何做到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实效性相统一,本文结合我县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科学性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是中小学办学的基础,是实施教学大纲、推进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功能教室的装备、建设要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要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要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保证建设装备的科学性,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1.深入调研,充分论证
教育装备主管部门应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加强调研,了解教学所需。
2.整体规划,科学布局
立足全县实际,放眼发展愿景,优先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应用效果好的示范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惠及更多教师,推动全县装备水平的整体提高。
3.区域定位,特色发展
一个优质学校的发展需要在先进教育思想引领下的特色发展。特色学校是立足于本校实际,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个性化会形成较为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理念的形成需要课程支撑,教育装备为课程的完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必须立足于学校特色和定位,从设施配备、队伍建设、管理应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等诸多内在要素着手,深入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深入到师生的心里,成为培植教育文化、提升教育质基、铸造五莲教育品牌的重要手段。
比如: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升级改造,由于室内卫生环境较差(考虑到安全因素,全县平房教室全部拆除。室内天棚),若选用投影机,灰尘是无法克服的难题,若选用“液晶触控-体机”,价格贵,农村教师年龄结构欠合理,许多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可采用推拉式黑板镶嵌液晶电视模式完成多媒体教室的更新。城镇学校,学生人数多,卫生状况、师资力量强,可选用短焦投影机、电子白板等模式;五莲县实验学校等一批新建县城学校的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室、演播室、报告厅、机器人实验室、理科实验室、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等内部设施配备全部采用当前先进的设备进行建设。
二、规范性
1
新建中小学功能教室在面积、间数、建筑要求、环境要求、水、电、通风设施、信息传输等方面,要严格按照《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及《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设计、建设,并要请县教育装备相关部门审核、指导。已建成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要加以改造,力争3-5年内使全县中小学基本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
1.注重标准化
严格按照“依据不同层次、规模,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整体推进、标准统一、合理配置,一切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原则,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尤其注重在城乡一体上下功夫,高标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装备的高标准并不是盲目追求教育设备的高档次,因地制宜,能用、好用、适用于教师的装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才是高标准。
近几年,有些学校用推拉式黑板镶嵌“液晶触控一体机”或“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模式对多媒体教室进行了改造,设备非常先进,但设备的核心价值互动性、生成性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仅仅起到了电子显示屏的作用。
2.加强特色建设
特色一定是与众不同,也可能是标新立异,但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引领,注重教育信息化、实验室建设标准化与特色化的统一,提倡将教育信息化、实验室建设与学校特色建设结合起来。
例如:实验室内部设施的排布,采用排排坐式、岛式、中央台式及自由组合式等多种类型,满足了不同实验类型、不同教学模式的需要;生物标本室开放式的设计,学生可自由出入,标本橱为全玻璃结构,并设置局部照明,通体透明,便于学生参观学习,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
再比如:莲海学校实验室实行教室化管理,突出“教室”元素,积极倡导、鼓励理、化、生、科学各科教学都在实验室进行,逐渐形成在实验室里解决科学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
三、前瞻性
教育信息化、学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把教育信息化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纳入五莲县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
1.队伍建设
教育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规划、统筹、协调和执行能力,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才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关键,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才是最具前瞻性的工作。
茅盾在《风景谈》中说过的“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疲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2.理念建设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结合《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大力推进具有五莲特色的数字校园建设,推进县域单位数字校园数据支撑中心建设,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管理服务一卡通、网络学习环境“人人通”的数字校园环境。
跟踪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推进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升级换代,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技术装备水平,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备,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要。
3.规划建设
在具体规划建设时应做到:一是坚持标准,又不拘泥于形式;二是坚持均衡发展。尤其强调镇域内均衡发展,又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布局及装备发展趋势统筹考虑;三是设计立足实际,又留有发展空间。
例如:县实验学校、洪凝小学等一批新建、改建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各现代化的功能用室较多,网络上要通过大量的视频数据,这需要比较宽的内网带宽,最好六类布线,万兆主干,但受资金的制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算,于是采用了一个折中设计方案,主干网络采用六类布线,可升级到万兆,使信息化建设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能满足学校需求。
四、实效性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各功能教室建设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及学科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实际应用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室内文化切忌同质化
各功能教室室内文化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学校调研时发现,大多数学校的室内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与本校文化特色相融合;室内张贴、悬挂的内容不少,但能结合用室、学科特点并能给人启迪者甚少,名人语录有时有那么一两句就够了。
例如: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段话强调了学生学习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应该让学生动用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句话不知道开启了多少儿童智慧的大门。
再比如:实验学校图书室入门醒目处有一句话:“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两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通俗的语言、与环境非常协调的标牌、红色的启功体,再加上开放、整洁、宁静、温馨的环境,使进入者会产生读书的冲动。
2.内部建设应方便管理应用
各功能教室在设计、建设上,应尽可能地突出学生元素。
例如:莲海学校物理教室,设置了边台用于放置公用实验设备,在边台上方设置仪器架,用于存放分组实验用品。一是可弥补仪器室不足仪器盛不下的缺陷;二是让仪器更贴近学生,减少来回到仪器室取用仪器的麻烦,方便使用。在实验台中间设计为突起的用品架,上面可放置实验用品,架内镶嵌常用仪表,方便使用。
在生物教室边台上方安装标本架,用于存放标本、模型,使该室可兼用做生物标本室,标本开放式管理,方便学生参观学习。实验台中间的用品架里面镶嵌生物灯,避免按普通模式安装生物灯时妨碍操作空间且易损的弊端。
五、结束语
篇5
【关键词】: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生态型
【引言】:近年来,高新区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1993、1998、2003、2008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为把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平台,产学研的重要基地,体制创新的试验区,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生态型科技新城区”,各方面都需要拉高坐标,才能实现高新区的跨越式发展。
本次对彩虹花园建筑外观构想的研究和设计主要目的是对建筑设计及建筑立面材质、形式美、空间组合、空间穿插关系进行更全面的了解,该项目实地选址是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彩虹花园。整体区域大致长1公里、宽50米左右的长条形地块,方向几乎是朝向西北方向。就现状将进行彩虹花园建筑外观整体规划设计构想。
1. 彩虹花园――建筑外观设计方案构想提出及其合理性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到彩虹花园于1993年6月全面开工,1995年9月竣工,由24幢分别体现美、英、法、德、意、日、希腊等国家和阿拉伯民族风格艺术、园林艺术、雕塑艺术的建筑组成。建筑材料多为外墙漆、瓷砖、木等,现已脱落。建筑群的利用率较低,形成废弃建筑,建筑表皮破旧,个别建筑经过翻修被利用,已买足不了周边人群的使用需求。
本着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宗旨,达到“人文关怀”的目的,兼顾社会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需求。考虑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把文化注入于建筑中,体现出地域风格特点。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打造出时代感较强的建筑体,突出贸易,餐饮,娱乐,居住,展览于一体的绿色区域。
2 彩虹花园――建筑外观设计方案的实现
在本次方案的设计构想中,设计主题是以建筑外观为主,空间设计为辅。运用简单几何形体为建筑形式,着手于建筑体的功能之中。在初期构思阶段,利用几何形体反复的变形、挖空、扭转,尝试各种形式来进行建筑外观设计,考虑到每个建筑体的功能性,楼与楼之间的链接性、功能空间的紧凑性,以及在跨渠地块部分做文章,使整体建筑有贯穿于自然中的感觉,同时能带动白杨路商铺的经济发展。大体的建筑表面上存在点线面的运用,从形式中相统一。运用类似元素附加于各个建筑外观――“三角形的加减法”,打破安静的建筑表皮。使建筑充满灵动性,同时又在建筑的三维空间上加入了“扭”这个动作,使主体建筑有了曲线的美感,在美学方面也达到了要求。
2.1设计构思过程
(1)设计信息收集和分析
对该区域的环境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整体的分析。交通分析:此地段主要车流量、人流量均在瑞达路,起到交通承载的重要作用。白杨路无大型车辆,但在考察期间发现许多车辆占用人行道,出现乱停现象。因此,在新构思中可利用建筑架空手法,预留出停车场空间来改善乱停车现象,同时也增加相应的收入。以瑞达路为主要交通干线,采用直线形路线,利于人流量的分散。光照分析:彩虹花园地形狭长,朝向西北方向,建筑西南方向受光照时间长,可设东方为主入口方向。噪音分析:受交通干线上车辆噪音影响较严重,学校噪音、周边医院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有限的地块中植绿色植物来降低噪音源,建筑室内采用隔音板等,营造一个舒适的娱乐、工作、居住环境。周边环境分析:彩虹花园周边为居住区、学校、医院,形成人口聚集区,现结合周边环境,在新构思建筑中设娱乐、大型卖场、停车场、幼儿园、办公区等满足人们物质、精神双重需求,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2)方案构思
由以上整体分析可见:利用自然的优异区位、光照条件、黄干渠等引入建筑设计中,而不利因素则可摒弃。从整体建筑功能的需求来看,把建筑功能分为六大块:娱乐型建筑、商业公共型建筑、公共办公空间建筑、医疗建筑、幼儿园建筑、居住型建筑。从体块上划分建筑的功能使人们对每个建筑的识别性有所提高。此建筑群必须含有一定的科技感、时代感,达到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生态型的建筑感觉。为此打破常规把正方体进行叠加、挖空、扭曲,得出不同形体,同时在原构思建筑外观上增添“三角形”的运用,打破建筑的死板性,增添活力,形成特有的特色,使科技感、现代化更强。
下面介绍娱乐型建筑的设计构思。设计灵感来源于空间组合、分割。借助于自然的渠道,引渠水与周边景观中,达到节约水资源、相对环保的目的。建筑底层部分采用架空形式,虚实结合,融入景观中,提供一个绿色环保的停车场,使“人文理念”更突出。渠道西侧部分地块采取拓展应用的构思,在保留原有的渠道基础上,采用架空、跨河的手法,增加了建筑的视觉中心,使渠道两侧整体化。建筑外立面为清水混凝土,在部分墙面上留有种植墙体植物的凹槽,一旦被利用则与景观融为一体,不被利用则形成凹凸的外立面。利用魔方的灵活性,改变方形形式,使建筑体具有魔方转动的感觉,给整个建筑增添了动感。建筑的开窗是利用三角形的拼接形式,当光线透过玻璃时,建筑内部的光影效果更佳完美。
商业公共型建筑,运用建筑“加减法”,采用点线面成景的方式,营造一个具有高雅气息的娱乐购物、文化休闲的环境。室外空间设计以“绿色人文”构筑,如人流和街道的关系,河渠与街与住宅的关系,将商业空间融合到周围环境中,使其不仅有现代商业的冲击力,又蕴含着自然的气息。以三角形为出发点,寻找适宜的面,通过几何形体的变化、重组,展示出个性的门洞。利用各种元素,夸张建筑的外立面,利用各种材质来解决商业空间的标识性问题。
公共办公空间建筑为主体建筑,建筑表皮波动起伏,利用凹凸的流线围合出几何形体所构筑的空间场所。外立面营造出一种“木乃伊”的感觉,被层层布条所缠绕、所包裹。在彩虹花园整体建筑规划中,视觉中心集中于主体建筑上。用逆向思维扭曲原设计的建筑造型,得到曲线之美。巧妙的留有通道,使交通路线主次分明,达到行为意识的最佳点。一高一低的坡屋顶相呼应,似母子,长长的廊道相连通形成庞大的建筑整体。建筑的表皮大部分采用不锈钢圈缠绕,小部分用铝板条缠绕,其余处是通透的玻璃幕墙。考虑到建筑的防火性,在原材质的表皮上涂刷防火涂料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医疗建筑,与其他建筑相比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医疗建筑的形象给患者的第一印象将决定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进而直接影响该医院的社会竞争力。因此,医院设计理念应突破常规,使医疗建筑形象达到一个质的飞跃,更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家庭化”、“园林化”、“艺术化”和“人情味”的现代医疗建筑形象。从用地布局、建筑物的外壳、自然通风与空调、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等方面均作设计上的相应考量。医院周围布置绿化区,通过不同植物颜色,高低等设计配置给人亲切舒适的第一印象。建筑西侧紧邻黄干渠,阳光充沛,置健身步道及树林于游园硬地中,从整体上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活动场地。
幼儿园建筑,以营造现代时尚且适应幼儿心理感受的建筑形象为宗旨。幼儿园建筑始终要重视安全问题。加高栏板、玻璃门窗防撞、开窗位置和玻璃的选用等都要出于幼儿活动的安全做出考虑。建筑外立面用彩色防水涂料,以彩虹7种颜色的渐变为序布置。色块与建筑构件结合形成完整的画面,给人美妙的感受和趣味。
居住空间建筑,架空建筑下部营造景观使人和自然可以随时随地的交流,并与周围的渠水、道路保持默契,和谐共生,全方位 营造自然风情的居住氛围。打破“小区―组团建筑―组团绿化”的做法,采用圆形空间,强调每户建筑光照的均好性,分散式的布局,将绿地布置在屋顶之上,起到绿化协调、隔热、美化环境的作用。建筑外立面材质采用防火涂料,圆顶周围设置自动喷水保护装置,一旦发生火灾可自动启用保护措施喷水灭火,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庞大的建筑群在细节处打破了常规的平静,利用三角形的打散重构、组合等手法贯穿于整个大建筑中,形成统一体,在统一中有变化,各具特色。
3总结
本次设计项目的构思不仅是一个建筑外观的设计,同时也是对社会许多安全性问题的思考。彩虹花园整体建筑的功能性不能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黄干渠的废弃破坏了自然景致。建筑群的重建将有助于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精神双重需求,对日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链条式的连锁反应。
参 考 文 献
[1]林宪得.绿色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荆其敏.生态建筑学.建筑学报,2000.
[3]张绮曼.设计 人文 修养 中国期刊,2005.
[4]帕高.阿森西奥.侯正华,宋晔皓译.生态建筑.南京.江苏出版社,2001.
篇6
1高校校区建设项目风险识别
1.1建设项目的财务风险
高校校区建设投资巨大,虽有国家、地方共同支持,但是财政拨款确是杯水车薪,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从世界范围看并不高,2000年财政对教育拨款占GDP的2.4%,2008年为3.47%,2012年为4%,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1]。财务状况既是高校校区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还易于转化为其他风险(如工期风险),如果财务状况良好,项目容易完工。(1)政策风险。大多数高校属于全日制公办院校,省市财政每年划拨的款项,基本足够支付高校日常开支。目前,我国在大力鼓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府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实行利息贴息、追加财政拨款,开辟“绿色通道”,降低风险。从2007年开始,我省高校招生指标受省教育厅统一管控分配,所以招生名额受到限制,因此,在影响财务风险的诸多因素中,招生政策的变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在扩建时,往往需要征用土地,在市政府的协调下,与各方斡旋谈判协调,完成选址、原居民拆迁等繁琐工作,应尽快完成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方案,减少风险。(2)创收风险。高校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每年几千万至上亿不等,加上校区建设动辄上千万的项目,自行创收每年要达到一定水平才不会导致财务危机。创收主要来源于学生学杂费,因此,足够的生源是创收风险的关键。从办学层次这一视角来分析可以得知,各高校的办学活动主要涉及了如下几个层次,例如中职、高职院校、成人专科、本科院校,又或者是自考、短期培训等。有统计显示,在2008年至201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各高校的生源实现最大峰值,但是,随后又呈现出逐年递减的发展态势。根据当前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应充分考量和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因此要优化专业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完善学校软硬件设施,符合省教育厅的招生条件,才能扩大生源指标。当然,也要加强市场调研,研究风险,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既要扩大校区建设,也要保证生源稳中有升。同时学校要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在市政府的指导、协调下,发展职教集团,联办“五年专”,与企业联合举办“订单班”、“定向班”、“函授班”及各种培训班,摆脱招生困境,推进多元化办学开辟了新的路径。(3)融资风险。高校校区建设投资,除政府投入一部分,大多以学费和银行贷款等筹资方式筹集资金。据专家分析,贷款金额控制年收入的1~1.5倍是安全的,否则将导致金融风险[2]。目前,高校运营具有的稳定性和增长性优势,促使银行以主动的态度与高校合作,最大程度满足高校贷款的要求;财政部门为高校提供的贴息政策,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高校债务融资的完成。当然,如果高校建设过分依赖银行贷款,一旦国家紧缩货币政策,银行降低贷款规模,或停止发放新贷款,那么资金链断裂,影响着高校建设和发展。(4)财务管理风险。控制财务风险的最有效方法是严格财务管理。必须严守会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据省市财政局要求,每年定期公布上年的预决算说明,公开、透明,依法治校。
1.2建设项目质量风险
工程建设的关键是质量安全,一旦项目质量不合格,不但影响工程进度,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高校校区建设工程质量风险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和施工水平不达标,致使工程竣工期内不能竣工验收。如有些教学楼楼板出现裂缝,渗水,导致教室下部的水泥漆吊顶脱落,需要定期保养,这是由于质量控制不好,施工没有做好防水措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质量风险,而对大部分的高校来讲,由于缺乏自己的建筑公司,工程都对外招标,第三方只要没有重大的安全事故,都会想方设法去实现利益最大化,导致质量风险。(1)客观因素。①自然因素,如火灾、泥石流等。②在开展前期工作过程中,缺乏详细的调研和勘察。例如,未能对项目地址的地质条件展开详细的勘察活动,这样一来,倘若在施工后才发现,增加工程质量风险。③资金发放没有及时到位,施工人员偷工减料,使用假冒伪劣材料;承包方如果不及时发放薪酬或随意剥削工人,势必会影响工人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出现怠工现象,从而给工程质量带来风险隐患。(2)主观因素。通常是人为因素①技术原因:竞标时没有技术资质或技术资质弄虚作假;又或者是承包方缺乏专业的技术工作者,或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够认真,做事草率等。②相关工作人员的权责未明确界定和分配,缺乏有效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遇到问题,相互推脱,影响工程质量。③项目监理人员或应付了事或与承包商狼狈为奸,任由承包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1.3建设项目工期风险
校区建设工期较紧,大多都要求在9月之前竣工结算,以便新生入住使用,当然过渡追求工期进度,也将影响工程质量。(1)项目规划方面。前期调研不透彻,反复修改设计方案,耽误工期;工期没有全面估计,未注意雨季带来的影响;过分追求进度,影响工期。(2)项目经理方面。良好的管理水平和对项目的熟悉了解是优秀项目经理的必备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倘若项目经理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能够对各相关部门和承包商之间实现有效的协调,那么,必然会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同时,项目经理善于利用高层授予的权限,如奖惩权,用合同约束工期,实时监督承包商如期完工。(3)承包商方面。一旦承包商承接项目后,发现其施工水平有限,方案不合理、措施不当、组织散漫,必将耽误工期。
1.4建设项目安全与法律的风险
安全是最大的利益,所以,在项目执行期间,人身和财产安全是生命线。有的建筑材料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施工方安全意识不强,不按规章操作,导致安全事故,如设置围栏时没按要求设置[4]。校区建设项目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合同上,责任界定不清,需要用完整合同来相互制约。这些合同的签订,既要保证学院的利益,也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若出现问题,双方无法协商,则诉诸法庭,形成法律风险。
2高校校区建设项目风险防范与对策
风险管理的关键是风险防范,其成败的关键在于防范措施。要针对其风险因素,分析成因,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策略。
2.1建设项目财务风险防范
校区建设的坚实基础是高校财务管理。校区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倘若出现资金链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工程的进展,导致工程出现停工甚至作废,这样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校区的建设,通常需要建立在雄厚的资金基础上。故而,高校一定要实现开源节流,争取上级财政、当地政府的支持;在保证正常教学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大力发展当地的成人教育和中职教育,走与高校联合办学之路,扩大财源,不断挖掘资源优势,为企业输送人才、技术服务,与企业联合办学。在校区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加强校区建设规划费用预算,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预先估算每个项目支出,严格把控施工期间的成本、人工核算,制订招投标方案。同时充分发挥风险决策的作用,有效的实施风险管理。高校校区在建设过程中,为有效的转移风险,可以采用项目融资来实现这一目的,在最近几年间的实践经验中,这一观点就已得到有效证明,但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贷款规模及管理。高校务必全面认识到贷款利息支出造成的负面影响,全面实施效益第一的理念,基于这一观点,高校应该重视内部潜力的提升,在融资方式的选取中,而非将贷款作为重点,应对自身的各类资源实施有效整合,对资金展开合理的调度和使用,尽可能的减低贷款所占的比重,从而不断缩减高校成本。(2)融资方式与风险管理。目前,在项目融资手段的选择中,主要存在如下两种常见模式,一是BOT(建设—经营—转让),二是TOT(转让—经营—转让)。通过融资商投资建设某一项目,经营一段时间后,归还经营权,这是一种双赢模式,可根据学校营运情况进行选择[5]。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公共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合作模式),是以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这一模式被普遍应用于高校校区建设中,是降低新校区建设风险的有效途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前,学院面临一定程度的资金压力,基于这一现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通过融资来进行缓解。但值得注意的是,贷款比重并非愈多愈好,否则,高校自有资金的使用和效果就会受到一定限制,如此,必将影响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实现,进而给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损害。
2.2建设项目质量风险防范
项目建设的关键是项目质量问题,其首要任务是规避质量风险,这是因为质量风险会造成一系列其他风险的产生(例如重复建设风险、安全风险等),严重时,甚至会对项目的整个工期产生影响,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小处着眼,防微杜渐,应从小事做起,重视对物资采购、施工各环节的监控,在项目完工之后,还应该重视对现场清理的监控,避免出现质量问题。(1)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制。伴随着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把事后检验变成以预防和改进为主,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把诸多影响因素查出来,进行科学管理,虽然是针对施工企业,但是高校可以参考。因此,质量管理人员应具有专业技术基础、工作踏实、有大局观念,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质量、施工质量。(2)以合同形式保证工程质量。无论是在招标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还是在合同的签署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均应该重点关注,根据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在合同中进行明确界定,以此来约束承包商的行为,迫使他们确保项目质量。与此同时,还应该明确界定违约责任,并将其纳入合同。一分为二来看,第一,当由于受到质量问题,而使得院方受到严重的人员或财产损害时,院方通常会借助合同的法律效率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从而确保自身不会遭受严重的损害,除非在招标过程中未进行严格审查,亦或者是对方不能承担相应的理赔。一旦发生,院方遭受的无形损失还是巨大的,如建筑物倒塌,就需要重建,这样就会造成工期延长。因此,即使签署了有效的质量合同,院方也不应该放松警惕,应该充分发挥合同的法律效力,借助这一效力,对承包商实施监督,使其能够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而不是在出现违约行为之后,再去追究各方责任。第二,承包商对一些辅助工程偷工减料,一旦没有监督到位,后期发生维修可能无穷无尽。(3)由管理人员来保证质量。项目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国家工程质量标准和合同要求,严格监控材料和施工过程。即便是在质管工作人员缺乏全面的建材质量检测工具的情况下,也不能让不合格产品流入建筑物,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建材抽样送检。毕竟宿舍楼和教学楼通常都会集聚大量的人员,质量是否合格,关系到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只有严格把控质量,才能够确保实现最佳的质量效果。
2.3建设项目工期风险防范
工期管理的好坏决定了投资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回收,因此要引起重视。(1)合理的施工工期安排。工期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影响工期的重要因素。项目经理应按照整体规划实施,有条不紊安排工期,胸有成竹。尤其是当出现多个不同项目共同施工时,应尽可能的协调各工程之间联系,确保各个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倘若未能有效处理好各工程之间的联系,很容易导致矛盾的出现,如此一来,势必会给工程工期带来严重影响。(2)保证资金到位。项目的运行,不仅需要技术和施工人员,还需要购置相应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倘若资金链缺乏,必然会影响工作人员薪酬的发放,影响施工材料的购置,由此导致工人罢工、工期延长等现象的发生。(3)由管理人员保证工期。为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应按照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相应的监管工作者,根据合同约定的条款,当承包人未能按期交付项目时,应向学院赔偿一定的违约金,但是,尽管学校获得了一定的收入,但由于工期未能按时完成,必将影响学院的发展,而这一损失确实无法估计的。因此,当工期存在延迟交付时,应积极同项目经理沟通,尽快制定合理的措施予以补救,追加人力或施工机械,确保按时完工。
2.4建设项目合同风险防范
工程项目合同,不仅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法律依据,更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点所在。签署科学有效的项目合同,不仅有助于规避风险,更有助于双方树立正确的合同意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对合同当中所约定的款项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有助于全面把控项目所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
3结束语
将风险防范理念引入到高校校区建设项目中,对其进行风险管控,能够确保高校校区建设顺利进行。探求一条符合现阶段国情、可持续性的校区建设项目发展道路,是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高校校区建设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现实要求。因此,针对校区建设项目风险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尤其是应用在教育相关的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刘玲 单位:三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余彬.高校负债筹责办学风险问题探讨[U].现代商贸工业,2011(10):57-59.
[2]郭智辉.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质量管理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3]解建新.某学院新校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郑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