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的职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告设计的职业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告设计的职业规划

篇1

1.1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前要对一些知名企业进行相关方面的调查,首先要了解企业对广告设计人才技术、人文、职业素养等各方面的需求方向,还要考虑到各种需求间的联系;最后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将其分解成更细致的教学目标,使未被目标更完善、更系统,使教学目标能够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联系。

1.2教学内容更全面,课程设置更合理

由于广告设计自身的特点,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兼顾其专业性和系统性,学校应该根据广告设计不同类型的应用需要制定与其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坚持“专业、系统”的原则,使其能够适应行业的发展,突出行业应用性、针对性和独特性。由于大多数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都没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也没有通过美术基础考试,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增加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可以在学生刚入学时开设设计素描、色彩、素描、创意图形设计、平面设计基础、字体设计等课程以加强学生对广告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然后再逐渐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标志设计、创意思维表达、CorelDraw、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来辅助设计,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清楚地了解计算机只是辅助设计的工具,为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中职学校还要开设设计学概论、艺术欣赏、设计史等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另外,课程设置还要增加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而且要从学生入学开始进行有计划的职业规划教学,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能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1.3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运用多样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经调查发现,互动式教学方式是一种很好教学方法,而且很适合广告设计教学,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我探索找到其中的关键,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最终让学生找到问题的,并能够更扎实的掌握知识点,这样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这样能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合作和讨论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思维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将来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运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学习、领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1.4综合设计实践教学

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中职学校要与企业内部较高水平的设计师一起讨论教学模式,还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加强校企合作,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除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实际的实践流程,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可以开设综合设计课程,让学生以实际项目为基础,在校外完成实践任务,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成为拥有专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不仅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还能够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另外,学生还要注意实践教学反馈,不断总结教学中的不足,改进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使广告设计教学能够适应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2、结语

篇2

一、国内广告人才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广告人才队伍结构看,我国的广告专业人才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事广告创意设计的艺术型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别人的创意思想进行艺术创作,恰到好处地满足客户的广告创意需求;第二层次是市场营销型人才。这类人才深谙品牌传播的规律,具有良好的媒介营销能力。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广告设计与制作能力,并兼有良好的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和市场营销能力,即整合营销能力;第三层次是广告策划与创意人才。这类人才既有前面所提到的两类人才的专业特长和能力,同时还能够进行战略性的策划和战术性的创意;第四层次是广告的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兼具前面所提到的三类人才的职业素养,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是“统帅型”人才。从以上四个广告人才类型的划分中,我们不难看出:广告设计人才在整个广告人才结构中处于最基础、最核心的重要位置。因此,如何通过大学期间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实现创新型广告设计人才的培养,成为各高校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二、广告设计毕业生的专业需求分析

根据广告公司对广告设计人才在工作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同时结合广告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将高校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确定为:培养专门从事广告的创意设计、制作执行以及运作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结合目前国内广告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广告行业对广告设计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将广告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为职业素养方面,主要包括:第一,具有明确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及行为规范;第二,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第三,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很好的进行团队合作;第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第二个方面为专业技术方面,主要要求毕业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第一,有良好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广告媒体及客户需求,产生优秀的广告创意,并提出相应的广告设计方案;第二,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艺术设计软件,具有良好的艺术造型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第三,掌握一定的包装设计技术及各种文字造型能力,熟悉现代摄影、影视技术等广告制作手段,并能在设计中灵活运用;第四,能够有效地综合各种信息,并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各种广告设计方案,进而根据这些设计方案,提出正确的施工(制作)计划,并准确预算出各种广告的制作成本。

三、问题的提出

尽管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与广告设计相关的专业课程,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量的广告设计人才。然而,我国目前的广告专业课程设置仍明显落后于当前广告行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前我国各高校广告设计专业的具体教学实施现状,现将这一专业的学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1.对广告发展史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够重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广告设计是一门前沿性的学科,在这一专业的教学培养过程中,没必要重视对广告发展史的学习。因此,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都比较重视美学和广告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广告专业相关历史课程的学习。实际上,学生对广告发展史本身的理解和重视是其更好地从事广告行业的宝贵财富,只有在历史中找寻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广告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2.广告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目前我国各高校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安排多是从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中衍生出来,因此受传统美术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大。这种艺术培养教育体制往往非常强调从美术基础训练开始,过分重视在设计基础方面的能力培养,却缺乏与其他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必要联系———这就容易导致高校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很多高校被迫在学生大学就读期间对其进行艺术实践及理论等方面的教育工作,进而造成学校广告设计专业知识教育体系不完善,忽视市场营销学、媒介策划基础、广告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重要教学内容现象的出现,形成很多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在走出校园后、快速适应岗位需求、融入社会的局面。

3.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较弱,专业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脱节从目前国内各高校的实际运作情况看,学校与社会之间正处于一种相对隔离的状态。从高校走出的广告设计人才在步入社会的那一刻,表现出很多的迷茫和彷徨。他们往往空有满腹的专业知识,却不知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市场运作和行业需求对接起来。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事必躬亲的细致传授,却没有养成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行为习惯。因此,到了实际的工作岗位上,由于他们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无法进行独立有效的广告设计创作活动,便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四、对策与建议

1.借鉴外国先进的设计教育理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广告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西方的现代设计教育理念是由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始人沃尔特•格罗庇乌斯的设计教育思想演变而来的。格罗庇乌斯提出了艺术设计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的设计教育理念,同时认为在设计艺术中要充分强调艺术性和实用性,反对在设计教育过程中过于教条、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的传统做法,并提出学生的“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先进教育理论,为世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包豪斯的这一教育理念正是目前我国广告设计教育体系中所缺少的重要成分,它所提出的很多设计教育理念都可以应用于我国现行的设计教育实践中。

2.革新国内各高校现行的设计教育课程体系广告行业是一个更新速度很快的特殊行业,它必须紧随市场发展的步伐,引导消费潮流。因此,大学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安排必须按照行业的职业能力需求作出相应调整,形成一整套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行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我们可以将广告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细分为若干层次,从确立培养目标,到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再到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接,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广告设计专业人才。

3.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通才教育市场需要的是具有通才素养的广告专业人才。作为大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只有通过多元的知识传授,学生才有机会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及职业规划,进行有选择性的深入学习。大学期间的广告专业教学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有关国际广告的运行规则及典型案例等方面的信息,以便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外广告行业从业人员的思维特征、创意渠道及操作管理流程,同时,掌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了解外国人的文化心理,也是实现我国广告设计人才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型的必要条件,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将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得以实现。

篇3

(1)项目教育法的教学目标往往是多层次性的、多元性的和多面性的。首先,项目教学法转变了教师的根本教学模式,将教师和学生用全新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社会实践项目的设计;其次,项目教育法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起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自行设计结业作品,这也是对学生的技能的一种深度考察;最后,学生在进行项目教育法时,往往大大增加了与社会相接触的机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大加强,同时在日后踏入社会后更容易融入社会。(2)项目教育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来说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这两种限制性的特点往往直接决定了项目教育法有着实施效果明显,教学效果优良的根本性特点。(3)项目教育法往往比传统教育法更为注重实践的重要性,这也是现代高校教育的必然走向。理论往往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验证和运用,同时实践往往也直接决定了学生日后踏入社会后自身能力。这也正是项目教育法的优势所在,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项目教学法在现代广告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广告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思维、观察全方位素养培训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个人要求也是非常之高的。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广告教育来看,一方面,学生的广告教育并未收到公众的重视,很多人仍然对广告教育存在着“玩”的偏见,这种偏见甚至存在着许多教育学者的心中,这对于广告教育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另一方面,虽然说今年来高校广告教育对于艺术素养的培训的重视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关于艺术素养的教育仍然不能和其他各个方面的教育相结合起来,艺术教育不能够与各个实践教学相融合,无法达到艺术教育应该发挥的教育只能。以上两种广告教育的方法,往往最终会导致广告专业的学生专业素养不够完善,学生空有一腔艺术技能,然而难以运用到实际的广告设计中去,这也是现代广告业人才存在着的主要问题。笔者分析了目前广告产业中所存在着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其相关的解决办法。根据多年的高校教育经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合理运用项目教育法。项目教育法在高校广告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是,将广告教育中的广告文案、广告设计和广告创意等多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均以社会项目实践的方式来完成和实现。在进行社会实践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学习到的各种理论知识,通过这种必要性的运用,往往可以让理论知识更为深入人心,同时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大大提升。项目教育法的实际运用结果表明,合理运用项目教育法后,学生在日后踏入社会后的职业规划生涯中,个人创新实践能力大大提升,所做出的广告的质量较往年毕业生也有着极大的进步。种种实践数据表明,项目教育法在现代高校的广告教育中的确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各高校广告教育中项目教育的运用方式,归纳出了以下三步教育步骤:第一步,课堂教育前,教师应该提前向学生介绍广告项目的相关任务,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资料和搜集,以便相关课堂的设计。同时,教师也应该提前设计好相关的教学流程,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以方便教师课堂教学的进行。第二步,详细设定项目教育中的各个步骤,确保每个学生在项目教育中都可以得到实践能力的提升,即保证项目教育法的根本目的能够得以实现。这也是项目教育进行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以全国性的高校广告设计比赛为例,在设计广告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既要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思路,即让学生明确到可以运用到现在所学的各方面知识,同时,又不能过于引诱而导致学生思维受限制。可以让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自行选择合适的主题,对于选取了相同主题的学生可以归纳为一类,例如都选择了百事可乐的学生可以成立起一个百事可乐广告工作小组,在这个小组中,各个成员可以互相交流意见,在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达到自身广告设计水平的提升,同时,相互协作的工作模式往往可以带来更为完美的设计作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所在。第三步,对设定好的项目计划进行实施。这也是项目教育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成功与否,往往直接决定了广告成功与否。在进行这个环节时,教师可以适当选取让学生协同合作工作的方式,通过互相之间协同合作,往往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到自身广告的问题所在,起到了查缺补漏和开拓思路的作用。在项目完成后,教师也应当适当给予建设性的意见,但仍然应该以学生自主的思路为主,不应该过多的干预和干扰,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正确选择合适的实施项目。这一点至关重要。合适的教学实施项目往往能够更为有效的锻炼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增进学生自身的广告设计素养,激发学生对于广告设计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进行项目教育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应全新的教学角度。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充当课堂主体,而项目教育法中则应该以学生为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全新看待自身的角色问题,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最后,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顾全“大局”,不能够遗落任何一个学生,要让全体学生在项目教育中得到自身水平的提升。

4结语

篇4

广告公司是指专门经营广告业务活动的企业,那么广告公司的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广告公司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广告公司调查报告范文1:在线国际商报讯 尼尔森媒体研究公司近日研究报告称,本土品牌正在主导中国广告市场,它们在电视和平面媒体上的广告投入远远超过国外消费品巨头。

就在中国市场的广告支出而言,中国品牌在前10名中占据8席。5年前该趋势逐渐显现,本土公司开始对营销和推广投入巨资。

宝洁公司旗下护肤品牌之一玉兰油,排在中国市场广告支出榜首位,共投入人民币16亿元。排行榜的另一外资品牌为宝洁公司的飘柔洗发水,排名第10位。

然而根据该调查,排行榜中的其他品牌都是中国品牌,诸如青岛健特生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脑白金,该品牌去年广告支出为人民币15亿元。国内主要移动电话运营商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以人民币13亿元的广告支出排在第5位。

该调查没有包括诸如售点促销和户外广告牌等其他形式的广告投放,也没有考虑广告客户按常规从媒体公司获得的折扣。

专家表示,许多国外公司的广告投放更为集中。它们的许多成功都来源于对细分市场的专注。

但是,他指出许多当地品牌运营良好是因为相对于国外公司而言国内品牌拥有更为广泛的分销网络。国内品牌在广告上投入巨资是因为它试图将自己的产品由分销主导转为品牌主导。

中国公司的大量广告支出正在影响外资广告公司的经营战略。外资广告公司也期待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大多数外资广告公司的国际客户依然多于中国本土客户,这意味着它们还未能从一些当地公司挥金如土的广告投入中占据完全优势。根据尼尔森媒体研究称,上次外资品牌称霸中国电视和平面媒体市场是在1998年期间。

据尼尔森称,整个中国广告市场价值逾100亿美元,今年前8个月该市场较上年同期增长35%

广告公司调查报告范文2:广告公司调查报告

———广告公司对广告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调查机构:文化与传播学院影视广告专业 调查小组:新意组 负责人:张国胜 撰写人:刘佳静 完成时间:2012.6.5

-1-

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影视广告专业

目录

摘要.....................................3

引言.....................................4

正文...................................5-10

附录..................................10-11

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影视广告专业

摘要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郑州的个大广告公司对广告专 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通过对郑州市广告公司的拜访了解企 业在招聘时的要求,广告公司更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了解 郑州市广告公司的现状及发展,为自己制定目标提供依据, 使自己做出最还得职业规划,为自己提供一的努力地方向。 是自己在学习中有侧重点。

郑州市广告行业的发展现状

1.郑州市的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众多,主要以小型的广告公

司为主,一家广告公司有 10 到 20 人左右。 2.公司众多就导致行业的竞争较大,公司整体水平不高。广 告行业没有自己的领军企业。 3.广告行业的门槛较低,作为一个广告人大多数会选择自己 开公司。 4.广告公司人员的保障较少,公司较小,没有一个良好的人 才成长环境。 5.单独的只从事广告的制作的公司较少,更多的是向广告与 营销传播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影视广告专业

引言

(一)调查背景

广告作为一种有偿的、付费的信息传播形式,它利用各种 传播媒介把广告内容传播给大众。同时,广告也是文化价值 观念的载体之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就会产生适应这 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广告。一方面,广告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 环境的影响,是反映特定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 广告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文化有 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因此, 广告除了宣传具体商品之外, 还宣传了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

广告所起的作用是重大的, 广告的形式众多, 电视, 平面, 杂志,报纸,车载,等等。同时广告专业要求掌握的只是众 多,如文化知识,策划能力,市场营销,文案写作,品牌推 广,传播,制作等方面的知识。广告是一个复杂的专业,涉 及的面广,作为一个广告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与掌握的知识 众多。

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影视广告专业 现今社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较大,在 找工作时,有许多人找不到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工作,了解 相关专业的信息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

更好的知道自己的学 习方向。

广告专业要具备的能力

掌握广告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具有现代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的基本能力,以 及市场调查与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市场场分析、数据处理的基 本能力; 熟悉有关广告的政策法规; 具有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与活动能力; 了解中国广告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了解外国广告事业 的发展动态。

(二)调查目的 了解广告行业的现状,知道自己应该学习哪些方面的知 识。 了解广告公司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招聘时对广 告人才的要求,以及其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技能,给自己的学 习找一个明确的方向。

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影视广告专业

正文

(一)调查方法

调查公司:郑州恒为广告策划有限公司,郑州视觉圣火影视 制作公司,子昂影视传媒,奥格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调查对象:广告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调查方法:访问法 调查人员:刘佳静,王姣姣,刘云梦,朱丽洁,李姗姗,齐 亚威

(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调查对象不愿意接受访问

2.得到的信息较笼统 3.得到的信息不是特别真实

(三)调查结果

1.调查的公司对学历没有较严格的要求,但要求专业技能较

强。 2.主要要掌握的技能有文案写作,策划,制作,传播,创意, 等方面的技能。 3.对职员的要求:要能吃苦,敢承担,有团队意识。针对郑 州的广告公司由于广告公司的规模较小,要求职员的综合素 质较高,要能面面俱到。 4.广告公司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看法:有热情,有想法,敢 做,敢冲。但是对社会的了解不深,太理想化,在面对挫折 是心里的承受能力较低。 5.公司在招聘时主要判断的依据:在校期间的的获奖情况, 参加的社会活动,自己写的文案,策划案,实习情况。在招 聘时还要看获得文聘,如四六级考试,计算机水平。还可以 再面试时当即出一个问题让被招聘人员给出解决方案。还有 一些根据你的成绩,招聘时的方法众多。 6.大专学历的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好,但是理论知识的掌握情 况较差,所以在工作是就有差距,所以要求学生在学好课堂 知识的同时要求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工作时 也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

7.郑州是一个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广告行业将朝着广告 与营销一体化,专业化与集团化是方向发展,郑州的广告业 也要与其接轨。 8.要学会选择良好的传播方式。这也是你在学习重要好好掌 握的知识。广告的宣传方式越来越多,其中互联网在器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平面,电视,广播。充分利用传播媒介传 达出要传达的信息, 用合适的方式传播信息, 得到良好的 传 播效果是广告的目的。 9.由于产业的整体化,需要的人员有市场营销,策划,制作, 服务方面的人才。 10.广告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面较宽,如营销,文案,传播, 策划,制作,创意,品牌管理等,所以广告专业的学生的就 面较宽,可以由许多不同的选择。 11.由于广告专业的特性需要与大量的人员接触,所以要求 有较好的交往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要能说服顾客。

(四)结论及建议 结论: 1.广告公司多,规模小,整体水平较低,没有形成一 条完整的产业链是郑州市广告公司的现状。 2.公司招聘时要求专业技能过硬,对文凭及工作能 力没有严格的要求。 3.小公司要求全能,大公司要求专攻。 4.在招聘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方式,要能遇事冷 静的分析能力。 5.对毕业生要求不高,但要能吃苦,踏实。学习能 力强。

建议:

1.在学习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要能吃苦,不要眼高手低,要能全面考虑问题,要 有团队合作意识。 3.要有良好的素质,在面对问题时要冷静思考,不可 盲目,要有自己的看法。多学传统文化知识,只有有良好的 文化底蕴才能有好的创意,才能在工作时更好的分析市场。 有句话是: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文化很重要。 4.在在工作是要用全面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选择 对自己发展有利的公司, 从基层干起, 你会得到很大的特高。

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影视广告专业 不能有以金钱至上的思想。 5.在学校要关注广告的发展,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 基础。 6.多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处理事件 的能力。 暑假多实习, 让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7.在学校时的实践作业也是你的经历,所以在校的实 践作业要认真做,有的在完成以后,可以长期跟踪调查不断 完善,在找工作时是你的重要简历。

附录 关于郑州广告公司对广告专业毕业生需求 情况的问卷

1 贵公司对学历有什么要求? 2 贵公司在招聘时对工作经验有无要求? 3 贵公司在招聘时对员工有无性别要求? 4 贵公司对四六级证书及计算机证书等各种证件有无硬性要 求? 5 贵公司在录用毕业生时其应具备的首要素质是什么? 6 贵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对其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 7 贵公司是否要求广告专业的求职者同时具备前期策划和后 期制作能力?

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影视广告专业 8 贵公司认为广告专业应届毕业生最缺乏的是那方

面的能 力? 9 在录用时,广告专业毕业生那些方面的能力令贵公司心 动? 10 您认为广告专业毕业生工作的优势和劣势在哪? 11 您对应届广告毕业生的看法? 12 现在广告公司最缺少那种类型的人才? 13 您对郑州现在广告界的发展状况有何想法? 14 对于未来广告界的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有哪些观点和想 法? 15 您觉得在校广告专业学生应注重培养哪些方面? 16 请您给现今广告教育提出宝贵建议。

参考资料 《中国广告现状与发张趋势分析》 《中国广告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广告学专业就业自我分析调研报告》——钱蓓蓓

广告公司调查报告范文3:10级广告设计与制作(2)班

调查对象:南京俊科广告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调查目的:了解广告公司的发展状况和成绩

调查主题:广告公司的发展

调查范围:南京地区的广告公司之一

南京俊科广告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南京俊科广告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俊科广告)是一家集广告设计策划、品牌推广、户外广告设计制作安装、企业标识标牌设计制作、户外亮化工程、户内外高清高精度写真制作、吸塑发光字、金属字制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告公司。公司拥有一支高端的广告设计策划团队和高素质的专业生产队伍,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优质服务,本着以“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为宗旨,籍着提供“质量好、交货快”的口号,一直以来赢得了客户公认的认同和支持!公司硬件条件优越,拥有一流的现代化设备、大型的制作加工厂房、专业的设计加工人才,精心的设计,科学的施工,尽心尽力的完成每一项工程。公司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引进高科技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完善公司的服务,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服务不打折、质量精益求精、价格透明合理的原则,精诚的为广大新老客户服务.

中国一级广告企业;江苏省“AAA

年被中国广告协会授予

业务领域涵盖:

· 平面广告:策划、设计、制作、推广;

· 户内外写真:设计、制作、安装;

· 广告装饰:吸塑字、雕刻字、发光字、水晶字、钛金字制作安装;

· 标识标牌:商业标识标牌、企业标识标牌制作安装;

· 亮化工程:霓虹灯设计制作、楼宇建筑亮化设计制作安装;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成的,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的生产力,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现在的中国,世界中国,伴随着广告产业的快速发展,广告企业文化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南京俊科广告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形成了丰厚的企业文化积淀,培育了以“俊科精神”、“品质服务”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文化,激励了俊科广告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追求创新,成为俊科企业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俊科广告产业的不断发展。

企业发展:

2009年9月南京高新开发区消防支队宣传标语制作

2009年10月南京浦口区红月宾馆招牌设计制作

2009年11月南京江宁区汉瑞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招牌设计制作

2009年12月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国际城市广场项目指挥部广告策划制作

2009年12月安徽省马鞍山市金汇地产售楼中心招牌形象设计制作

2010年1月南京市江宁“八味私房菜”店铺形象设计制作

2010年1月安徽省滁州市海澜之家店铺形象制作

2010年1月安徽省滁州市水石购物广场招牌设计制作

2010年3月江苏省南京市地铁一号线南延线标识牌导向系统制作

2010年3月安徽省滁州市时代超级购物中心招牌制作

2010年4月中铁十五局集团南京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形象标牌制作

2010年4月安徽省滁州市雄狮数码广场整体形象广告推广设计制作

2010年5月中国石油管道防腐公司南京分公司形象设计制作 2010年6月南京乐天玛特超市招牌广告制作

2010年7月先声药业总部 楼牌标识系统广告制作

2010年8月 浩扬文化 立柱灯箱广告制作

2010年10月 奥体中心奔驰杯网球大赛广告制作

2010 10月 车爵士连锁门店 梅山店广告制作

2011 3月至善教育机构高楼门、银城东苑店广告制作

2010 12月 江东软件园广告制作

2011.2月江苏明发集团

背景墙广告制作

2011 4月中国移动 12580龙江总部广告制作

2011年 1月 河西富士通空调旗舰店广告制作

2011年 3月 大厂门店广告制作

2011年 4月 君心服饰连锁门店 桥北大洋百货广告制作 调查结论:

通过对南京俊科广告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公司的业绩还是挺好的,广告承接项目不断,公司潜力很大.实力强,团队分工明确,协调合理.涉及领域广泛,辐射范围广.生命力强.现代化设备、大型的制作加工厂房、专业的设计加工人才,精心的设计,科学的施工,尽心尽力的完成每一项工程。服务好,效率快.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着.前景广阔.

组员: 03号:高敏星 06号:李飞 07号:牛芳芳 08号:张衡

篇5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式已延续多年,当前,不少高校教师和学生已经习惯这种课堂方式,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不愿对这种课堂方式进行改变,或者说很难去主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导致课堂上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学习效率低、对专业知识理解不到位等问题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会阻碍广告学的发展,学生对专业知识提不起兴趣,也难以形成他们立志成为“广告人”的信念,甚至有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有的学生甚至在大一就形成只为有个文凭而不好好学习的想法。

(二)学生对广告学缺乏认识

目前,广告学的教学主要有三个专业或者说大体上分布在三个学院:一是艺术学院,广告学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偏向于设计;二是工商学院,广告专业主要偏向于营销方向;三是新闻传播学院,偏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处学院的特色,对广告学的学习留于表面,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学广告就是学设计。但是,设计只是广告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方面或方向,它还包括广告文案、广告创意、广告调查等诸多方面,而这些人才也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对广告学缺乏认识,往往会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准确,影响其今后的学习以及就业。

(三)片面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过度强调应用型

虽然职业化教育侧重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就像上面所说,广告学的培养主要分布在三个不同学院,那么各个学院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往往有在美术基础差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对平面设计、影视制作缺乏热情,针对这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引导其对广告其他方面地深入学习,从而逐渐加深这类学生对设计类的学习。所以,我们在强调广告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要注意我们强调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广告设计方面,还包括广告专业的其他方面。如果过度强调或片面理解“应用型”,不仅会影响该学院广告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实施,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可能会“弄巧成拙”。

二、“广告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几点意见

(一)以应用型教育为导向,建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广告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强的学科,在实际的广告运作过程中,包括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作、广告媒体策略及宣传策略、广告效果的评估,这些都要求理论与实践能紧密结合、相互交融。“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实习与设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求教师可以边教边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以及课堂的主角。二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愿意根据自己的能力或爱好选择学习的方式、过程、进度。

(二)因材施教,以广告类相关比赛促进应用能力转换

大学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哪怕是同一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本应具备不同的特色。“广告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年级进行教学。如对于刚进入大一的学生,采用辩论赛、小组讨论等方式引起他们对广告学的兴趣。大二、大三专业性培养更强,更多鼓励他们走出课堂,参加广告类相关比赛,如金犊奖、大广赛等,还包括各省市、企业所举办的广告大赛。通过参加这类比赛,学生不仅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还能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团队能力、组织能力,也许还能获得进入某企业参观或者实习甚至是加入某企业的机会,这对学生的未来肯定是有利的。而对于大四的学生,就需要在就业创业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信息与指导。

(三)强化新媒体意识,实现多种教学方式内涵化

新媒体带来的不仅是媒体的巨变,也必然会给教学方式带来新的生命力。一是通过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学会思考与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案例。二是采用分组竞赛法提升学生实战能力,这里具体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让每个小组进行策划、设计、创意、预算以及提案,并对完成的结果进行辩论以及评判。在辩论与评论环节,可以邀请广告行业专业人士或者由其他小组成员组成评委团,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广告表现、判断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分。三是引入项目教学法。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将实际的项目引入课堂,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教学真正“接地气”,让学生走出课堂、课本,对他们理解广告、应用广告都是大有裨益的。四是角色扮演法。这是一种模拟的教学方法,赋予学生不同的身份或是角色。

(四)整合网络课程资源,搭建自学自练平台

篇6

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关健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5-3570-02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普遍开设有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都比较“新颖”和“时髦”,但因实用性不强、以及未引入职业认证考核,导致职业针对性不强,就业质量低下。该文从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探究能与职业岗位需求无缝链接的新的课程设置方案,以提高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1 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应以健全的职业人格为核心,以企业的基本需求为导向,以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应弱化理论深度,重点突出职业特点和职业技能,体现实用、实践特色。

2 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2.1 课程设置要贴近市场需求

从目前毕业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因此,中职学校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实用型、技能型[1]人才上,合理确定专业课程的设置及学生的培养方向,让专业课程设置更符合行业技术的需求,培养出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

2.2 课程设置应动态调整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而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不断地予以调整、补充和更新,使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真正做到教育服务于社会。

2.3 课程设置应以技能强化为主,理论专业课的设置为辅

衡量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的标准主要是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实践操作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应多一些,理论知识应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精选,以“必须和够用”为度,也可以寓实践课程之中讲解。

2.4 课程设置模块化

为了增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职业的针对性,学校可以按职业的性质和需求引入国家职业考核,将岗位课程模块化打包,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与爱好选包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降低就业竞争风险。

3 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1) 方案一:与企业深度合作,了解行业需求,订单式开设课程。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操作性技术人才,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最有力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将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引入学校。即在设计课程时,核心课程由企业提供,专业的必备基础知识可由学校承担,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的各自优势,双方共同培养,定向就业。

2) 方案二:以就业为导向[2],合理确定专业课程设置,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倾向性。

1) 深入调研,对职业岗位群做市场调查,明确培养目标。

通过近几年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群主要有:①计算机操作员;②网络管理与维护人员;③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人员;④影视动漫制作人员;⑤电脑广告设计与多媒体加工类人员。因此,针对市场需求,教学目标可确定为以下几个培养方向:办公应用、网页制作、网络管理、计算机组装维修、平面设计、影视动漫。

2) 依据培养目标,构建“课岗一体”的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设想由四大模块组成: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考证模块。

第一、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文化知识基础模块(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和社会知识基础模块(如职业道德与职业规划、法律基础知识等)。该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同时也能为部分基础好的学生继续深造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如计算机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这个模块是所有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该模块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

第三、专业课程模块:该模块中的专业课程是根据就业岗位群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来设置,该模块体现职业针对性,实现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要求对接。

①办公应用模块

核心课程: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系列办公软件、Internet的应用。

适合岗位群:办公文秘、文印店店员、收银员、信息化工作人员等。

②网页设计与制作模块

核心课程:网页设计三剑客、web站点架设与网页设计、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程序设计。

适合岗位群:网页设计师、网站维护工程师等。

③ 网络管理模块

核心课程: 网络工程与构建、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安全与管理、交换机与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配置。

适合岗位群:网络管理与维护员、网络设备调试技术员、综合布线技术员等。

④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核心课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基础、局域网技术等。

适合岗位群:计算机管理员、网络维护员等。

⑤平面设计模块

核心课程: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PageMaker、AutoCAD。

适合岗位群: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平面策划员、美工等。

⑥影视动漫模块

核心课程:photoshop、3Dmax、maya、premiere、CorlDraw、After Effect、Flash等。

适合岗位群: 毕业学生可在影视广告公司、影视特技公司、电视台、游戏公司、影视广告制作、动漫设计制作公司等从事动画片制作、数字媒体及多媒体设计公司等工作。

第四、考证模块

这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完成学业可获得毕业证书,同时获得与未来可能从事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以便将来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多一分竞争优势。因此课程设置要与国家劳动部门颁布的行业标准接轨。

4 教学环节的改革

1) 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采用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学习的“以学定教”的新型学习模式。

2) 采用“任务驱动”[3]的教学方法

对应某一模块以项目任务为驱动进行教学,从模块整体知识考虑,将任务用模块的局部知识逐层分解处理,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采用专业模块化[4]教学

学生进校后的前两个学期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从第三学期开始,要求学生对专业课程模块进行选择定位,同时安排各个专业课程模块指导教师,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在第五学期,教师可指导学生参加一些职业资格的考试,真正落实岗位技能型专业培养目标。

4) 增加技能训练课时,突出实践性教学

职业学校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时安排上,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为5:5或6:4为好。实践课程应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5 结束语

中职教育应以岗位技能为核心, 课程设置应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前提,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一定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多层次的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闫志英.浅析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定位问题[J].科技信息,2007(10).

[2] 张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吗[J].职教论坛,2011(29).

篇7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计算机设计类;专业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41-03

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网页设计、广告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软件设计等)的课程属于实践训练所占比重较大的课程体系,技能的训练以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前导,在形象思维层面上非常注重对学生美学思想的引导,培养学生美学形象上的感受、体验以及美学素养的积累,在专业技能训练上强调电脑软件平台操作的熟练性、实现意图的明确以及实现效果的评判,在设计作品中又非常强调美学理念的表现力和公众的可接受性,在抽象思维层面上强调把作品的设计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对视觉空间想象力、形象表现力、图形图像评判认知能力、语言智力、逻辑智力、音乐韵律、人际沟通智力等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应用,简单的灌输式的教育是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如何进行让学生参与性强,并能自主积极训练的素质教育是计算机设计类改革面临的一个大问题[1,2]。

体验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充分强调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形象化,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全新教学模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其精髓是老师不轻易给出问题的结论,而是采用启发式的方法让学生在预设的体验环境和氛围中借助学生先前已有的生活体验或知识体验,发挥想象力,流露情感,表现感受,讨论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在老师主导启发下利用群体的知识体验认同,主动收集分析问题的思维点和知识点,提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应的知识体系,具有学生的参与性强,知识体系和学生的思维活动结合紧密,容易被学生接受,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特点[3-8]。其理论思想和实践模式在教育学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在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应有较高的探讨价值,本文旨在做一些探讨,为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体验式教学在计算机设计类课程上的应用类型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表明:体验式教学在计算机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可归结为课堂上把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形象体验、思维体验、技法体验及操作实践体验等基础上,引导提升成涵盖设计视角、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在课余又注重培养学生在设计知识上的情感体验、形象体验、思维体验、技法体验及操作实践体验形成专业素养,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贯穿在整个计算机设计类的课程教学体系中。

(一)情感体验

主要指计算机设计类的学生在开设专业课程之前“先入式”的对已有的好的设计作品及设计要素(线条、平面、空间)、环境、美术作品、图片以及作品与用户的交互性等感受体验和美学认知的心理倾向的积累,在与这些事物经常性的接触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对色彩、线条、平面、空间感、质感、构图、作品效果的愉悦性等建立起简单而朴素的认知和美学倾向,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形成正确的美学认知和专业素养,培养起正确的美学表达方式对后续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起到很好的基础作用,在完成设计作业或参与项目中就会带有思维的活性,使作品具有灵性,而不是技法上简单地模仿和机械地实现。

(二)形象体验

主要指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里对老师所教授的对象具有形体上生动的认知和形象记忆[9]。把老师讲授的各种软件操作技法与实现效果对照,把电脑影像效果与真实客观对象的仿真差距对照,这样对知识点的接受就不会落入空洞的表述和抽象的记忆,与教师课堂讲授的结合,大大突破有限学时的限制,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成为鲜活的知识点的积累记忆,形成学生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利于作品设计实践活动中独立的创新思维的激发,而不是盲目地模仿。

(三)思维体验

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而是采取案例教学、组织讨论等方式,从学生们所熟知的生活例子中引导学生们思考、讨论[10]。在教学过程中,把思维发散开,然后逐个分析各种情况和方案,把思维聚合起来,筛选出优化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升出需要讲授的知识原理,以学生的知识认知为起点往上提升的教学方法取代以老师的经验认知往下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整个分析的过程,学生容易吸收结论,知识点记得活,能主动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平面设计、网页设计、3D建模设计、课件制作等课程中根据不同需要做案例教学、分组调查、分组讨论等教学设计。

技法体验及操作实践体验:计算机设计类的实践技能需要和设计的理论知识结合较紧密,在进行专业实践训练时,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反复参与到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环境中,在实践―总结―辅导―再实践的环节中反复进行,找到自己实践的心理体验,帮助他们总结出实践技能的认知,提升实践技能背后的专业知识理论。实践技能的熟练掌握需要和理论功底的积累结合起来,要避免“理论熟,实践生”或“理论浅,实践熟”的两种错误倾向[11]。

二、体验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上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全覆盖所有计算机设计类课程,探索以形象思维认知引导切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教学模式,从体验的环境设计入手营造教学气氛[12-16]。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多采取互动的,分析型的教学,课堂的图片展示、视频教学、网络教学要与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结合,增加作品案例分析、作业讲授的学时,揉和情感体验和思维体验于教学气氛中。在提出每一种技法、思路或方案时,要重视与学生形象思维的交流,注意引导讨论情感体验,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美学思想,或做方案时具有人性化的思考,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又要注意逻辑思维的条理、层次,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习到专业特点的思维方式,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形式可融合案例教学、分组讨论、野外认知等多种形式进行,在效果表现力与技法实现上引导学生反复体验,找到技法的自我感受,探索含实践技能测试、作品评比、实习考核、口试等多种考核办法的考核机制。

同时,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一方面,积极在每一门课程中抽出一定比重的学时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课程特点相近的教师组合或衔接,制定专门的训练教学计划,分年级分课程实施小班教学,强化基础训练(电脑技能测试),分方向交叉训练,延伸强化综合训练(带项目的概念性设计),实践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技法体验和操作实践的体验,小班分组进行,加强个别辅导,增加学生交流经验和接受辅导的机会,注意课堂与课后的结合,布置一些项目性的课后作业给学生去做;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走出学校,面向社会的技能训练,与多家广告公司、景观设计公司、网页设计公司等合作,积极建设集社会服务与专业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推荐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可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积极探索校外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帮助学生对未来职业角色和职业环境进行职业体验,是专业教学在学生职业规划上的积极育人的实践行径,每个实习基地的实训内容与对应的课程匹配,集中在某个专项的技能训练上。

三、体验式教学在第二课堂建设上的应用

单凭课堂教学进行专业训练是不够的,也不符合“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人类认知实践过程的反复渐进的要求,需要把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起来组织好第二课堂,开发出专业训练的潜在课程[16]。可通过开放管理计算机房、整合教学资源、组建以学生为主体,专业教师参与辅导、培训的一个学生的专业学习型的团队等举措来加强,集专业书籍阅览、专业资料收集、组织专业比赛、社会实习等功能于一身,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营造课余专业学习氛围,适时举办专项技能提高的辅导班,帮助那些在课余时间有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愿望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由专业教师授课,根据授课学生的情况制定专门的培训方案,对专业的正规课程不能触及到的深度和答疑辅导进行补充,辅导了很多专业基础弱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同时也辅导了一些有志于在设计类领域就业的学生进行就业培训。

四、体验式教学在专业文化建设上的应用

除了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需要体验式的教学之外,计算机设计类的师生在专业价值观上的自我认知也需要加强“育人体验”和“职业自信心体验”[8,17-19],我们借鉴企业文化的建设思想,从教师和学生两条线入手,整合专业课程教学、第二课堂训练和校园文化等教学资源,加强专业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教学与育人的职业认知感,引导学生复合型人才的成才模式,营造激励学生们热情参加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专业学习氛围;通过鼓励教师组织学生专业训练、作品评比、参加设计比赛等活动延伸专业课程教学,丰富专业学习资料,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以激励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通过建立作品展室、到企业项目实习等举措,活跃专业气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在价值观上的自我认知感,提升学习热情和专业自信心,综合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五、结语

体验式教学在计算机设计类教学体系中的系统化应用,需要情感体验、形象体验、思维体验、技法体验及操作实践体验以及职场体验五种类型的有机结合,在专业素质培养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比传统的“灌”式教育更符合计算机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可提高专业的整体教学效果,促进专业教学与行业发展的对接,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同时,也要看到,这需要在整个教学体系上加大改革力度,给予更大的软硬件上的投入,需要建立和谐的教学团队,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统筹管理,也要求各位任课教师具更高的教学热情和事业心,研究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特点,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形式,丰富教案。

参考文献:

[1]王礼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2,(11):22-22.

[2]祝朝映.五段体验式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2,(9):98-99.

[3]林思宁.体验式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李海滨.体验式教学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创新教育2011,(31):181-1,82.

[5]刘爽.体验式教学在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1,(1):93-94.

[6]周觅.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演讲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14(5):66-68.

[7]王志红.体验式教学的实践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6,(4).

[8]梁东.以就业为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实证研究[J].长江论坛,2011,111(6):86.

[9]费娜,原英.生态体验式教学在妇产科课堂中的应用[J].教学探讨,2011,29(20):94-95.

[10]史燕.论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1,(3):266-267.

[11]王洪亮,王丙丽.体验式农业昆虫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11,(10):173.

[12]周觅.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演讲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5(84):66-67.

[13]陈丽丽.创设体验式教学环境的尝试[J].新校园,2011,(8):178.

[14]朱浩亮.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管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9):186

[15]顾俊锋.美术学科体验式教学的设计组织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36):234.

[16]胡忠艳.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分析[J].文学教育,2011,(8):150.

[17]刘爽.体验式教学在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1,(10):93.

[18]李松,夏维奇“体验式教学”在《民俗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6):140-141.

[19]丈军,贾立敏.体验式教学在《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2011,(17):58.

篇8

关键词: 设计素描课程广告学专业学习造型训练创新思维 应用型专业人才

设计素描课程一般是侧重传播理论和设计实践结合、以培养应用型广告人才为核心的广告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第一门专业设计类基础课程,这一课程教与学的成功与否对于学生四年广告学专业的学习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却往往有比较多的问题出现,比如学生的文化基础、绘画能力、学习习惯等都有比较大的差异。更为紧要的问题是,不少学生对于设计素描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训练方法等有很多的不理解,从而表现出茫然不知如何下手的状态。很多艺术类学生对考入大学前的高考美术补习班中所谓的绘画基本功优势的丧失感到失落,个别学生甚至采取固守传统绘画训练的方法,对新的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采取回避的学习态度。随着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即专业类代码不是0504的有关专业)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进行限制性清理审核工作的展开和落实,广告学专业的生源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对于专业设计类课程包括设计素描等在内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予以解决,将不只是影响这一门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更会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影响到整个广告学专业的学习,严重地讲,还会影响今后在广告行业的就业和立足,以及广告事业的发展前景。

但是,即使是许多已经进入了大学广告学专业学习的学生,他们当初选择学习绘画或者是报考相关美术类专业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和考虑的。比如,有的认为艺术类高考对文化成绩的要求相对低一点,或者是认为学习绘画将来能当画家、艺术家,填报大学志愿时有的甚至连具体的专业名称内涵都弄不太清楚。当进入大学投入专业学习之后,已经习惯了在长期的高考美术补习班中进行几何体――人头像――半身像等应试性的基本绘画素描训练的他们对于设计素描这一概念的认知会自然而然地延续那种描摹对象的写实再现性表现的定式思维。所以,不只是专业教师需要认真考虑设计素描的教学问题,而且,已经进入广告学这个具体专业学习的学生也必须弄清这个问题。

目前,在几乎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素描的教学中都已经引入了设计素描的概念,这一点,大家不再有异议。但什么才是设计素描?它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在具体的广告学专业的教学中它又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如何教?如何学?等等问题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困惑。

其实,设计(Design)一词的原意是来源于其拉丁文原词Disegno,就是指素描(Drawing)的意思。设计素描首先就是要解决造型的问题。它一般和设计色彩、设计构成等课程共同构成了包括广告学等非纯艺术类相关专业的专业设计类的基础课程。因为就广告学人才的培养中其设计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目前对于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的本专科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更是如此。先不谈广告如何有创意,最起码你的创意最终必须以广告作品的形态呈现出来。如今广告公司等用人单位招聘时大多首先就要求看求职者的广告设计作品,还最好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如果你打算在广告方案的创意、广告文案的写作等方面有所作为,可能用人单位会对你的学历层次、学科专业等有更高的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要求,比如硕士、博士或者是中文、传播等。我认为,在目前的广告人才市场需求状况下,本专科学历层次中在广告的视觉设计表现方面有所专长的人才更为广告公司等用人单位所需要,进而才能谈得上在更高层次的策划和管理工作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在第一门的专业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素描中就要重视作为广告视觉设计表现最重要的视觉造型的训练问题。

广告的视觉造型往往较之文字等要素能更直观、快捷、有效地传达广告作品需要传达给目标受众的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而且广告作品中的视觉造型又常常被要求是变化的、凝练的、有寓意的、具有较强形式美感的、能最好地体现商品或者服务的本质和特色的,并不都是直接对商品或者服务内容本身的直接展现(如果是那样简单的话,也许只要有台相机就解决问题了),当然更不可能只靠口头的语言阐发就会“天花乱坠”。所以,在作为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素描的造型训练中,对于视觉形态的造型训练主要是以空间认识能力与表现能力为核心的,不仅是物象外部形态的描绘,还包括物象的结构形态、光影形态、质地形态、平面轮廓的形态、空间构造的形态等课题练习;“再现”已经不是主要的目的,“像不像”也不是评判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也不只是画结构和作分析,还可以由具象到抽象,甚至是“无中生有”,通过观察、分析、联想、转换等创造出新的形象。这里,创造性是其本质特征,正如设计一样,从来就是要创造出本不存在的物象。

设计素描也并不否定传统绘画性素描的作用,它所要求的艺术性表现手法和相应的审美标准在设计素描中还是具有很高的价值,否则就不能达到很完美的境界,也会导致“眼高手低”的现象。因为广告的设计表现过程中设计师的手上功夫还是很重要的,扩展开来说,设计师灵活、自由的手头表达能力还应包括各种专业设计软件的应用,等等。

从更高一个层次来看,设计素描的教学还承载了对于广告人才正确的设计观念的树立、创新的设计思维的培养等功能。看起来,设计素描的课题练习也是在“画画”,但我们在“画画”的过程别提倡学生能多方位、多维度地“观察”对象,艺术性不再是最为主要的目的,实质上就是一种对于视觉思维方式的训练,特别强调主观的对于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画面表现出来的就是画者在视觉思维指引下的“观察”和“思考”,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视知觉表现。我们认为,设计素描的课题练习也是设计,从课题训练对象的选择、观察角度的转换、形式内容的分类、画面布局的安排、主题思想的展现等方面都具有设计的特征,注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对象、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对象,引导学生培养深层次的视觉经验,创造更为新颖的视觉造型,是对思维方式、观察角度、表现内容、表现手法等全方面的造型训练。

篇9

[关键词]土地 节约集约利用 区域发展 营销策划专业

[作者简介]孙玲霞(1973- ),女,河南濮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宋涛(1972- ),男,河南南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河南 濮阳 457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27-02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国际产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不断转移,为进一步加快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快推进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国家提出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就对河南省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好河南省人口大省的人力资源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搞好专业建设,培养出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服务、人才支持,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策划专业建设的要求

营销与策划专业是财经类高职一个颇具特色的专业,它是在市场营销、企业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专业。它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行业培养具有营销策划基本技能、初步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涉足企业营销策略制定领域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因此,营销策划专业的定位应与区域一、二、三产业职业岗位紧密结合,严格按照企业岗位标准、服务面向和教学工作规范制订课程方案,校企与市场高度衔接和融合,教会学生怎么做营销与策划,使学生入校两年后可基本顶岗工作。在此基础上,着重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示范性专业,对全省、全国同类专业起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营销类专业的开设要始终把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河南经济振兴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教学工作出发点和归宿,始终坚持服务宗旨和就业导向,遵循“紧贴市场设专业,面向市场办专业,服务市场强专业”建设路径,使所培养的人才逐渐贴近市场和企业行业需求,直接服务企业市场营销与策划工作第一线。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策划专业建设途径

(一)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适应新时代专业建设需求

1.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专业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始终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和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何为“先进”?就是要紧扣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关于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通俗讲,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如何要求就如何做,全国优秀示范院校的成功经验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标杆。办学理念走在全省和全国前列,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思路决定出路。只要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端正了,就没有设不准的专业,就不会有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调研,紧密贴近市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和企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根据企业需要调整教学计划。

2.教学建设和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教学团队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两翼。把课程建设作为专业教改的核心,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到底三项建设谁为先?改革初期基地和团队为先,到中后期必须把课程建设放在首位,特色办学和创新思维的落脚点是课程开发与教学建设。只有教师教学方法充满高职教育特色,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否则,水平再高的专业教师和再精良的实训器械也无法发挥它的应有效能。课程建设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到学生就业,每个环节都发挥核心作用。

3.把就业导向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风向标,贯穿教育教学改革始终。坚持服务宗旨和就业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基本方针。抓好就业是办好营销类专业的基础,研究就业导向是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灵魂。学生就业情况如何、怎样促进就业、就业导向如何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去思考和研究,要由单一抓营销策划专业转向抓商科类专业群的就业,就业区域由地方转向全省乃至整个省际交界区。

4.构建和谐校园,建立稳定、和谐、充满关爱和激情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办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二者都不能偏废。发挥各种办学资源最大效益,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构建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这是由营销类高职教育特点所决定的。营销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要面向市场、研究社会、把握企业行业走向。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把专业教师和学生放置到开放型校园和企业行业大环境中,使他们平等共处、相互接纳、资源共享,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进步,把师生之间、校企之间、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好,形成温馨、健康、充满激情和朝气的教学环境。

5.坚持特色办学。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根本,是专业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落实到学生身上就是要有别人没有或没有你过硬、企业不可或缺的应用技能。特色办学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归宿。从一个专业的“订单培养”到专业群的校企合作办学,再到深层次工学结合,都要不断追求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和培养特色。不论专业建设的软工程,还是硬工程,都要有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地方,紧扣时代脉搏,培养学生独具专长的技能。而且,特色也要不断创新,体现时代最新劳动成果。

(二)一切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核心,抓牢学生技能和素质培养

1.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在营销策划专业教学中,教学任务可以让学生团队来组织和完成。以一个教学班为例,可以组织5~8人的几个学习团队,以适宜的性别比例和性格搭配为基础,以团队组长为带头人,分工协作,在企业、流通市场和实训基地独立或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从旁辅助和指导。依照营销策划专业特点,每个学习团队可采用不同形式的学习模式,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形成形式各异的团队作品,教师针对团队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指导与协助,如广告市场调研、产品推销广告方案制作、公益性广告设计、企业产品服务策划书撰写、企业产品策划方案分析等。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确定每个学生在职业技能、管理水平、创业能力、营销天赋、特殊技艺等方面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路径,然后把他们编入不同的学习小组或团队。根据小组(团队)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制定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实现不同人得到不同的教育、达到不同的培养目标。建设学生团队,可以在学习中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消除不和谐现象,同时给予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建立对同伴的信任,学会处理良性冲突,养成对彼此负责、对团队负责的态度,这样的职业素养只有在实际的团队合作中才能够得到培养和训练。

2.三场联动,培训学生基本技能。三场联动指的是教师走下讲台,师生走进企业,共同走进市场,在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共同协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市场、职场、会场三场联动,把课程教学放在实训室、企业、市场和职场中进行,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和实训工作,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比如,在商品学、广告学和营销策划教学中以班级和团队的形式在中小企业门店、大中小型超市进行,在实际的企业经营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让企业的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现场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然后师生一起进行会议讨论分析,写出心得和总结,不明白的地方再去实践学习。每个学年都进行集中的实习和实训,按照合作企业需求把学生分成团队真正进入企业顶岗工作,在实践中学习职业技能,教师在企业进行教学和指导,与学生同甘共苦,共同成长和进步。

3.二化融合,把职业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需要依靠校企双方和社会各种元素的广泛参与,特别是产业因素、行业资源的不断充入,将会对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无限动力。但人才培养是一个文化渗透的过程,时时处处都蕴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现象,最终把学生培养造就成一个具有先进文化的现代化事业建设者。为此,创设新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模型,是学校教育者新时期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要继续扩大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推进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多样化,努力培养具有不同性情和情格特点、不同技能水平、不同市场适应能力的有用之才,实现培养就业零距离。二要把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产业特性引进校园,把学校变成区域经济振兴主战场,使各方面社会精英汇集入校,变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支主要力量,把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下让学生感受职业氛围,提升职业素养。三要成立产业经济研究所,吸引民营资本注入,举办各种高端经济论坛,把学校变成政府部门研究和指导经济工作的大舞台。这一系列措施,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创新之举,也是二化融合的深层次内容,实质是在创设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4.积极参加竞赛和考证,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倡导和举办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奖励证书和职业资格证的多证书教育,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把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充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更有激情,使职业教育这项事业更有生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省、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职业规划大赛、营销技能大赛,可以使师生增长见识,团队经受锻炼。同时,把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教学体系,深度整合课程体系和资格证书考证内容,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大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5.多方考核,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学生课程学习、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提高等诸方面的考评,是日前职教界极力摸索的一个理论问题。它涉及让学生如何学、学什么、怎样学才能学好等一系列职业教育核心问题。在学生入校和接触到每门课的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必须要始终把握一个问题,就是对学生技能水平、管理能力、创业精神、营销技巧、特殊技艺等方面,要有一个科学规划,而且要向后设计10~15年,在学生35~40岁之间可能干成什么事情。对学生学习的考评工作,要与其职业发展过程相联系,使其遵循科学的规律。为此,应发挥每个学习小组或学习团队的作用,动员全体同学与专业教师一起参与对每个学生或团队的评议,提高评价质量。如课堂同学互评、实训现场展示、团队之间展示作品与评议、不同年级之间同学互评互学、考评小组评判等形式,使全班、全专业、全系学生共同参与到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议当中。同时,顶岗实习和已经毕业的学生评价,由企业行业和社会说了算,对学校及专业教师进行评判,也是一种负责任之举。

6.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首要问题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要靠师生的积极参与,动员全体师生把教学工作和学习过程融入教学管理之中,人人都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学生自我管理管什么?首先是管生活,要培养自己完美的个性特征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把自己塑造成生活的强者;其次是管学习,必须让学生自觉学习、自己检查、不断完善自我;最后是管教师,要主动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是师生,课下是朋友,生活是知己,实现师生共同进步,同时还可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演示做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在全员管理工作中,教学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团队带头人和专业任课教师共同制订工作方案十分重要,必须形成一种氛围、一种机制,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师生社会服务能力。

近几年来,全国各省区掀起了建设产业集聚区,培育骨干企业、重点产业的热潮,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摆在全省1亿人民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和崭新课题,各类企业、行业、产业对市场营销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作为高职院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区域发展主旋律,努力培养适销对路的市场营销类高技能优秀人才,是自己的神圣责任。要始终坚持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创业就业需求入手,使得营销策划专业教学改革迈上新的台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营销策划岗位工作奠定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帮助营销策划专业毕业生更快地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篇10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是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学习者特征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借鉴了“‘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2014)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在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收到来自国开系统32所地方分部(原省级电大,含地方开大)、3所实验学院和1所直属学院的问卷2,746份,其中有效问卷1,095份。使用SPSS21.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特别是维度(或因素)间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学习者专业知识需求高于基础知识需求;第二产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相对最高;学习者对专业基础能力最为重视;年龄显著影响了专业能力需求;学习者更青睐线上线下融合式的学习方式;希望强化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期盼提供高效的互动渠道;建议考核内容贴近实践、方式更为灵活。在这些研究发现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讨论,并提出了初步建议和研究展望。

【关键词】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特征;定量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7)02-0018-09

一、引言

需求是人体在缺失状态下,对内外环境客观要求的反映(冯惠敏, 1994; 岳俊芳, 等, 2013)。根据生理和社会心理两个维度,需求的内容又分别对应具体物质和抽象事物两个范畴(倪传斌, 刘治, 2006)。束定芳(2004)认为,学习需求(Study Needs)隶属于需求,“可以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习者知识或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习者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就个人需求(学习者学习需求)而言,存在多种解读,如学习者的“目标需求”(Widdowson, 1981, p.2)“期望与渴求” (Berwick, 1989, p.57)“(弥补)欠缺与不足”(Robinson, 1991, P. 8)“期望与现状之间的差距”(Kemp et. al., 1998, p.21),等等。

作为国家远程教育及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国开”)转型成立以来,积极定位于“不断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杨志坚, 2011 a)。严冰(2012)指出,国开转型图变的基础在于“加强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研究与分析”。“需求变化是公共服仗逑嫡铰宰型的最强大的驱动力,而主动适应需求应该包括发现需求、培育需求和引领需求”,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已经、正在和可能发生的多方面变化”(严冰, 2015)又客观存在。由此,调查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成为当下亟须深入和加强的课题。

二、文献回顾

以“学习需求”为检索因子,通过万方数据库检索出7,756篇文献,其中近五年文献5,593篇;再将“学习需求”依次与“成人教育”“开放教育”或“远程教育”组成配对检索因子,分别检索出近五年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依次为86篇、53篇、86篇。进一步展开期刊分类,统计核心期刊(含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中“开放教育”视阈下的学习者“学习需求”研究数量,所得仅为14篇。初步的文献数量统计表明,对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研究是开放教育(包括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比较薄弱的环节,在质与量两个层面都有待提升。

“学生与学习需求分析是课程教学设计的起点”,全面的分析能够为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定、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用和教学服务的完善提供依据(冯立国, 杨孝堂, 2011)。对于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大部分学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林翠平, 唐涌, 2014),也有采用质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文献回顾中,本研究扩大了检索年限,以国内核心期刊为例,简要梳理了国内开放教育领域关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研究。

在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中,以问卷形式开展的定量研究相对居多(周济等, 2007; 张信和, 2013; 陈海建等, 2014; 林翠平, 唐涌, 2014; 何苗, 许宇翔, 2015),亦有杨敏(2013)根据“广播电视大学多年来远程开放教育积累的教学记录”数据,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了数据支持”。基于问卷的定量研究中,周济等(2007)通过《手机使用情况与可学习时间片段》问卷,以学习者的泛在学习方式需求为切入点,探索了使用手机、PDA等移动终端设备,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他在反思中也指出“移动学习不是万能的学习,而是作为其他学习方式的重要补充”。张信和(2013)以广州电大广告设计专业为例,发现“导学结合”模式下学习者学习需求存在的三个问题:“学习者专业基础的参差不齐形成的导学需求差异性”“技能训练要求量大”“行业对职业能力与素养的要求”。陈海建等(2014)在实证研究中,重点考察了学习者“对面授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学习需求,发现最为突出的是“大多数学生倾向于教师在面授课上讲解课程的重难点”,其次是对学习方法的需求,讲解所有知识点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位分别是对学习方法和讨论交流的需求。林翠平、唐涌(2014)对省级电大“校本部开放教育四个重点专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展开调查,发现学习者“由于工作性质和专业特点的不同”,“在学习需求上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对应用能力的需求较大”,在方式需求上更倾向于“网上学习”,但“针对困难课程也希望得到教师的面授辅导”,结论是建议导学方式应“适应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何苗、许宇翔(2015)以省级电大“直属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1,147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发现,超过半数的学习者的“主要教学辅导需求”是“知识点总结”和“考试重难点讲解”;接近四成的学习者关心“所学知识与就业、工作前景之间的联系”;学习方式的需求方面,网上自主学习需求(54%)高于面授课需求(45%)。

有些学习需求相关联的研究还应用了质性研究方法。李莹、陈荷男等(2013)通过访谈分析,认为开放教育“其实不是没有门槛,而是对学习者本身提出了较强的能力要求”,因而学习需求还应包括“学习中必需的相关能力,包括使用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良好的知识基础、自我约束与坚定的意志信念”,而“入学后,学生缺少相关能力的后果逐步显现”。该领域的研究中,王同军(2015)还采取了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其“技能型人才学习需求的调查”,依据了1,164份有效问卷及79位受访者,发现学习内容随学习者“岗位性质和技能等级的不同而主体需求不同”;学习者“在技能培训上更希望参加由专业机构组织的短期集中培训”;学习者对考核形式和资源呈现形式也比较关注,“希望教育机构提供生动、直接的学习资源和简易、便捷的考核形式”。

综上所述,较为全面的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研究,目前尚不多见,连续性的跟踪调查仍是空白。现有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相关的调查研究,在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借鉴的基础上,也存在差强人意、有待完善的环节。譬如,其一,整体研究数量与质量存在不足。大部分研究者并没有深入分析挖掘学习者学习需求,换言之,该项研究还有待发展成一门显学。其二,样本提取范围相对局限和样本数量有待提升。大多数研究样本往往锁定某一省级电大,甚至某一学院,聚焦某几个专业,甚至某一专业,再加上样本数量逾千的研究屈指可数,这都难以形成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的整体概观。其三,学习需求的内容范畴设定有待商榷。广义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存在关联或者重叠的部分,但从教学角度来看,狭义的学习需求似乎锁定为知识需求、技能需求和学习方式(包括教学方式)更为妥帖,但现有研究往往多有混淆,需要根据相关学习者特征理论框架进一步厘清。其四,就统计方法而言也存在进一步完善的必要。由于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构成多样性,简单的百分比统计或者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思维定式,仅仅以性别作为自变量来考察学习者学习需求未免有些单一刻板,似乎多维度地统计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联分析更为必要。

但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在开放教育视阈下,“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2014)开展了跨区域的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等特征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实则是该研究的延续性跟踪调查,锁定并深度挖掘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特征。

三、研究方法与样本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网络{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样本、提取数据。调查沿用了“课题组”(2014)编制的问卷,并于2014年10月31日至2015年3月23日,通过国开门户网站向全国范围的开放教育学习者发放,总共回收问卷2,746份。自愿参与问卷调查的学习者来自国开32所地方分部(原省级电大,含地方开大)、3所实验学院和1所直属学院(学院),样本提取范围在“课题组”(2014)研究的基础上(15个省市级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者)有了进一步扩大,且具备了地域代表性,覆盖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包括了东北地区的开放教育学习者。研究者期望在可操作性原则下,通过样本来源的地域代表性,尽可能地勾勒出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概貌,填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调查问卷的编制依托了王迎、黄荣怀等(2006)构建的远程学习者特征DSMS研究模型,包括人口学特征、学习动力特征、支持性特征等内容。由于深度分析挖掘的客观需要以及篇幅限制,本研究仅报告其中的学习需求部分。问卷中,学习需求部分内容围绕三个维度展开,即知识、能力和学习(教学)方式。其中,知识需求和学习方式期待两个Likert五段量表,共包含17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完全不需要”(或“完全不符合”)“不需要”(或“不符合”)“说不准”“需要”(或“符合”)“非常需要”(或“完全符合”),依次编码为1至5分值。两个量表的Cronbach’s α分别是.864和.884,信度均>.7的标准。此外,问卷关于学习需求中能力需求方面的内容,则是结合学习者自身发展和专业设置,对13项具体能力进行选取来考察测定的。

样本提取中,严格控制了有效样本数量,按照问卷的完成情况最终筛选出1,095份有效问卷,仅占回收问卷总量的39.88%。通过这些措施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对于取得的数据,借助SPSS21.0软件进行了均值比较、单因素方程分析和相关的事后检验等统计分析。

四、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通过三个维度报告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特征。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和学习方式期待。

(一)知识需求

1. 学习者的知识需求整体水平相对较高

就现有样本将学习者对于知识需求的均值降序排列,如图1。其中,有四项知识需求均值>4.00分别是专业技术知识、计算机相关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其余三个项目的知识需求均值≥3.50。由此反映出学习者整体知识需求水平较高。

在本研究报告的现有统计数据中,学习者在专业技术知识、计算机相关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需求对照方面,“课题组”2014年的调查分析可见均值保持稳定,仅略有下降。其中,专业前沿知识取代了外国语知识,成为第四位需求较高的知识类别,其均值达到了4.14的较高水平。与此同时,外国语知识的需求均值排名居末,但均值依然达到了3.50的水平。这反映出学习者的外国语知识只是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相对需求弱化。

2. 学习者专业知识需求高于基础知识需求

进一步将学习者知识需求项目按照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两个维度进行合并统计,并比较其均值,见表1。其中,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基础知识包括外国语知识、计算机相关知识、自然科学类知识和人文社科类知识。从表1可知,专业知识需求(M=4.19)依然高于基础知识需求(M=3.88),表明开放教育的学习者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基础知识方面,结合知识需求整体情况的分析可知,相对而言,学习者仅认为计算机相关知识较为重要。

3. 学习者专业与职业相关性与知识需求

在问卷调查中,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分为对口、相关或相近和完全不同三个层次,样本反映出三个层次的比例依次为33%、49%和18%。对照2014年“课题组”的报告发现,除专业与职业完全不同的学习者数量有小幅度下降外,其余两组学习者都有小幅度上升。

通过one-way ANOVA对专业相关度和知识需求进行显著性检测,发现专业相关度不同的学习者在三个维度知识需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分别是:自然科学类知识(F(2,1092)=5.961,p

相关的事后检验进一步表明:对“自然科学类知识”的需求,专业相关性为“对口”和“相关或相近”的学习者均显著高于专业相关为“完全不同”的学习者(M差=.238, p

4. 学习者专业与职业相关性与专业知识需求

在专业知识需求上,学习者在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上,按照口(M=4.25)、相关或相近(M=4.16)和完全不同(M=4.14)三个层次,需求依次降低,与 “课题组”(2014)报告的特征趋同。现有数据统计中均值都>4.10,表明整体达到了较高水平。

按照专业知识包含的三个维度(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以专业与职业的关联作为自变量,继续考察三个维度知识的需求情况,见图2。

在这三个维度中,对专业技术知识的需求比较突出,且专业与职业完全不同的学习者与相关或相近的学习者在这方面的需求处于伯仲之间。这反映出开放教育的学习者较为重视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需求次之,专业前沿知识需求水平相对弱化。但“专业知识”三个维度与“专业与职业”三个组别所交叉析出的知识需求均值都>4.05,整体水平令人满意。

5. 不同职业领域的学习者对于知识的需求

学习者所从事的职业领域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根据现有数据,统计比较了三个产业学习者对于知识需求的均值。第二产业学习者对于整体知识的需求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居末位(M=.146),且知识需求均值接近或大于4.00。

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依次取值为1至3分,通过one-way ANOVA对职业领域和知识需求进行显著性检测,发现不同产业学习者的专业前沿知识(F(2,1092)=3.372,p

事后检验进一步表明,在“专业前沿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第二产业的学习者的知识需求显著高于第三产业的学习者(M差=.142, p

三个产业学习者的进一步各项知识需求的均值统计见图4。对于外国语知识、计算机相关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M第二产业>M第三产业>M第一产业;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M第二产业> M第一产业>M第三产业;在自然科学类知识和人文社科类知识上,第一产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高于其他两个产业。但整体组间差距较弱,反映出各项学习者知识需求在三大行业的学习者之间,整体需求较为均衡。

(二)能力需求

1. 学习者能力需求的整体特征分析

问卷中,能力需求是通过13个项目,结合学习者自己是否最迫切需要提高而展开调查的。“是”标记为1分,“非”标记为0分。按照均值降序排列,见表2。前5项迫切需要提高的能力是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Ms>.40)。此外,信息处理能力的均值也达到了.40的水平。其中,对于学习者自身发展而言,又以分析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需求最为突出(Ms≥.50)。

13个项目的能力需求,又可以归类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遵循 “课题组”(2014)报告的归纳方法)三个次级维度,具体涵盖内容见表3。在上述六项迫切需要发展的能力中,前三项加上信息处理能力,均属于专业基础能力;第四、第五项属于专业核心能力。

按照能力需求的三个次级维度,就现有样本比较其均值,见表4。发现学习者整体对于专业基础能力的需求较为突出(M=.47),对于专业拓展能力的需求最弱(M=.32)。由此可见,开放教育主要是顺应了学习者对于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学习需求;学习者对于专业拓展能力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激发。

2. 不同年龄学习者对于能力的需求

对于不同年龄的学习者的能力需求也进行了均值的比较,见图5。现有数据显示,只有20岁以下的学习者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最重要,而其他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则较为重视专业基础能力。此外,只有40岁以上的学习者对于专业拓展能力的重视程度略微高于专业核心能力。由此可以推断,满足学习者的专业基础能力需求是国家开放大学的重要使命,其培养目标并非高精尖人才,而是服务基层的专门人才。

(三)学习方式期待

学习方式严格意义上属于学习风格的范畴,在问卷编纂过程中,将学习方式具象化为学习方式期待,这种处理更便于了解学习者在学习方式方面的需求,从而有助于开放教育有的放矢地改进学习支持服务。

1.学习者倾向的学习方式

开放教育学习者对学习方式的倾向性,同样也是学习者学习需求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现有标本的均值统计,学习者对于在线(网上)学习认同度较高,在是否希望增加网上学习的调查项目中,均值>4.00;对于是否希望多组织一些面授辅导的调查项目,均值依然较高,接近4.00的水平(M=3.83)。两者综合反映出,学习者更喜欢融合式的学习方式,网上学习的同时面授辅导依然相对重要。均值第二位的学习方式调查项目是学习者希望多提供一些动手操作及实习、实践的机会(M=3.99)。

在网络化学习倾向颇高的同时,在是否希望通过纸介学习资料进行学习的项目中,均值也依然较高(M=3.71)。这种情况也间接地反映出学习者自身对于传统的纸介信息输入方式依赖性较强,数字化素养有待提高,如在“希望通过传统纸质课程的方式进行学习”方面,20岁以下的学习者显著高于31-35岁和36-40岁的学习者(M差=.341, p

2. 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期望

在问卷中,也涉及了学习者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期望调查项目:“希望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技能培训”“希望提供多种渠道的联络方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希望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三项均值均>4.00,见图6。

第一,W习者之间具体的工作岗位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工作岗位相关的技能培训属于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范畴,如何细化技能培训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相关程度,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对于多种渠道的联络方式,学习者感觉平日使用QQ、电话或者面授辅导时解决问题较为高效,国开此前沿用的电大在线平台的BBS在线答应方式较为低效,但随着国开基于Moodle技术的新平台的启用,学习者的体验有待跟踪调查。第三,在职业规划指导方面,国开现有的多数专业大纲中内容目标也有待充实强化。

3. 对考试内容及方式的期望

对于考核内容及方式,学习者在“希望考试内容注重实践,强调应用”和“希望考试时间灵活,随学随考”方面的均值都达到了>4.00的水平。这说明学习者认为,开放教育的考核内容和方式仍然存在进一步调整的必要。其一,考试内容要避免理论化、脱离实践的情况。同时,理论化的考察方式也无形中增加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的任务,并不适合成人的认知习惯,客观上额外增加了学习负荷。其二,在考核方式的灵活设置中,形考比重的配置、形考时限的进一步弹性放宽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五、学习需求现状概括及讨论建议

(一)现状概括

遵循2014年报告的体例,在现有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和学习方式期待三个维度跟踪调查研究了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现将发现的相关特征简要概括如下:

1. 专业知识需求高于基础知识需求

学习者专业知识需求明显高于对基础知识的需求(M差=.31)。专业知识包括专业技术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在知识需求的均值统计中依次居第一、三和四位,居第二位的是计算机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范畴。

2. 第二产业学习者的知识需求最高

在三个产业的学习者中,第二产业学习者对于知识的整体需求相对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居末位。但知识需求均值都接近或大于4.00水平,表明差距并不大,整体知识需求水平较高。分项目的知识需求统计分析,也显示学习者的知识需求较为均衡,对专业知识的需求相较于基础知识需求占有微弱优势。

3. 对专业基础能力的学习需求最强

专业能力中,学习者对专业基础能力的需求较高(M=.47),其次是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居末位(M=.32)。在13项能力需求中,专业基础能力维度下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最为突出(Ms≥.50)。可见,年龄显著影响对专业能力的需求。

20岁以下的学习者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最重要,其他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则较为重视专业基础能力。只有40岁以上的学习者对于专业拓展能力的重视程度略微高于专业核心能力,但在所有年龄组中,对于专业拓展能力最重视的是20岁以下的学习者。

4. 融合式学习方式更受学习者青睐

学习者认同在线学习方式(M>4.00),同时希望多组织一些面授辅导(M接近4.00),两者综合,就学习方式而言学习者较为倾向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方式。此外,学习者也提出了希望通过实践和实习的方式进行学习(M=3.99)。在认同网上学习方式的同时,对纸介学习资料的依赖性依然较高(M=3.71)。这种情况也间接地反映出,学习者数字化素养有待提高,或亦可说明适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仍然不足。这两方面可能性也增加了学习者对融合式学习方式的需求。

5. 希望更强化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

学习者希望学习支持服务中进一步强化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Ms>4.00)。在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培训环节是学习者期望所在,国开在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6. 希望提供多渠道的联络答疑方式

就联络和答疑而言,相对于QQ、飞信、微信等新型网络联系手段,电大在线平台的BBS在交互的时效性上显得有些滞后,学习者希望学习支持服务中提供更为迅捷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答疑(M>4.00)。对国开基于Moodle的教学新平台,学习者体验调查有待开展。

7. 考核内容更重实践、方式更灵活

对考试环节,学习者希望考核内容更贴近实践,贴近理论的应用,同时减少理论部分死记硬背式的考察;在组织形式上,特别是形成性考核的比重、考试时间等方面都希望进一步增加灵活度(Ms>4.00)。这反映出学习者希望进一步调整考核内容与方式。

(二)讨论建议

聚焦到开放教育,多元化的学习主体对“教育形式、内容方面……职业能力教育的追求”等需求的满足(杨志坚, 2011 b),需要依托于学习者特征特别是学习需求的相关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对开放教育的教学及质量保证工作提供积极的借鉴。

第一,在课程设置方面,基础知识的比重应当逐步缩减,专业知识应当进一步加强;在基础知识需求中,外语知识的设置应增加灵活性,传统的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公共外语教育的思路面临学习需求减弱的挑战,外语教学与专业加强结合,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转化势在必行;相应的调整业已展开。

第二,在培养目标上,有必要针对专业能力的需求区别对待。其中,专业基础能力应成为开放教育培养目标设定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原因,与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者构成密切相关,学习者来自基层、来自一线,他们更多地看重专业的基础能力;新入职的学习者也同时重视专业核心能力的发展;40岁以上的学习者对于专业拓展能力的关注相对较多。那么,由此也带来新的问题,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如何积极引导基层一线的学习者关注专业拓展能力的发展,这不仅与学校培养的内部环境有关,还与产业升级发展的外部环境息息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与我国的创新与创业发展结合起来,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第三,对于学习方式,恐怕在向完全在线教学支持服务转型之前,还有必要在一段时期内坚持融合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方式。虽然学习者主观上认同在线学习,但是就阅读(或者信息获取)媒介的依赖程度而言,对传统纸介资料依赖程度依然较高,学习者大多还属于数字移民,其整体数字化素养还有待引导和提高。教学支持服务环节中,只有该部分的不断完善与强化才能够催生出更为真实的网上学习行为,促进自主学习、自适应式学习的开展,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第四,教学环节需要更加侧重实践实操环节。虽然“开放大学……真刀真枪的实训和由表及里的实务有时往往会难以运作”(徐皓, 2015),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薄弱环节的解决带来契机。不仅要延伸到实践环节之后,还需要涉及职业规划的相关指导,这对教师发展、教师团队构成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此外,对于学习平台的建设,在联络手段和答疑环节上,现有平台的互动手段的用户友好度以及实效性,比起学习者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在线联络手段还存在差距,在泛在学习方式层面还有待发展。

第五,对于考试环节,在信度与效度容许的范围内,考核的内容和方式需要做出进一步适应性调整。形成性考核比重的进一步增加、终结性考核的内容更加侧重实践能力,也许将成为开放大学区别于传统高校的重要特征。但相关比重的调整,以及考核内容的转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六、研究的意义、局限性及展望

对于国家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及“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而言,持续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因应措施,将会有力地推动国家开放大学的转型升级。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建立以来的第二次学习者特征调查,本报告专门聚焦了学习者需求的研究发现,在充分借鉴了“课题组”(2014)报告的基础上,在维度分析以及维度间的关联分析中做出了新的尝试,也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但本研究也难免有局限,譬如相对于注册学习者总数而言,问卷的数量仍然相对薄弱;由于采取的是W络问卷的调查方式,调查容易受到干扰,社会赞许效应的负面影响也难以完全规避。但是,被调查对象的构成具有地域广泛、问卷编制理据充分、问卷调查自愿参加、有效问卷严格筛查、统计中Cronbach’s α数值较为理想等特点,都有力地保障了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作为“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还将不断跟踪深入调查,包括学习者需求在内的学习者特征,以便于了解和掌握学习者学习需求“已经、正在和可能发生的多方面变化”(严冰, 2015),为开放教育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这既是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研究方法的进程。特别是在样本数量及取样范围方面,将适时组织更大范围样本的调查,在不断完善研究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参考文献]

陈海建,韩冬梅,陈蕾蕾,等. 2014. 开放教育多模教学模型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7):38-44.

冯惠敏,黄明东,杨旭生. 1994. 大学生学习目的的调查、统计与层次分析[J]. 电力高等教育(2):27-29.

冯立国,杨孝堂. 2011.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模框架[J]. 中国电化教育(9):53-60.

何苗,许宇翔. 2015. 开放教育学习者心理需求分析与对策――以四川电大直属学院为例[J]. 成人教育(6):41-44.

“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2014.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研究报告[J].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5):20-26.

李莹,陈荷男,牛健,等. 2013. 远程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辍学现象追踪调查(三)――辍学发生再探析[J]. 开放教育研究19(1):85-94.

林翠平,唐涌. 2014.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学习需求及导学方式比较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10):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