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定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定

篇1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水利部和流域机构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规定、办法,结合区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制定《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第二条区水利局是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区水利工程建设的行业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建、续建、扩建和维修加固的小(二)型水库、塘坝、大口井、河道治理、供水、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第四条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按《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执行;中央投资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按水利部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第五条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水利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行全过程的管理、监督、协调、服务。

第二章建设程序

第六条水利工程建设程序,分为:立项准备、项目立项、施工图设计及审查、招投标、开工许可、建设实施、工程验收、资产移交、后评价等阶段。

第七条立项准备

立项准备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文件的编制和审查。

1.文件编制单位的选择

(1)拟列入区级及以上政府财力投资计划、市级及以上财力补助的项目,由区水利局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的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编制。

(2)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投资,以及拟列入区级财力补助的项目,由项目法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编制。

2.文件编制要求

(1)项目建议书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编制。

(2)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3)初步设计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4)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可以合并编制的项目包括:

①工程估算造价在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的项目;

②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投资,工程估算造价在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含200万元)的项目;

③拟列入区级财力补助,工程估算造价在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含200万元)的项目。

(5)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合并编制,初步设计应单独编制的项目包括:

①拟列入区级及以上政府财力投资计划的项目;

②拟列入市级及以上财力补助的项目;

③工程估算造价在2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含2000万元)的项目。

(6)对工程估算造价在2000万元以上或有特殊要求的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均单独编制。

(7)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须经区水利局初步审查;初步设计文件须经区水利局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通过后方可进入项目立项。

第八条项目立项

在完成项目立项相关准备工作后,应按以下审批权限进行项目立项。

1.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投资,以及拟列入区级财力补助的项目,由区水利局审批立项。

2.列入区政府财力投资计划的项目,由区发展和改革局审批立项。

3.列入市级及以上政府财力投资计划、补助的项目,经区发改、水利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市发改、水利部门审批立项。

第九条施工图设计与审查

1.项目法人按照项目立项批复意见,组织施工图设计。

2.对列入区级及以上政府财力投资计划、市级及以上财力补助的项目,水库、塘坝、供水设施等项目,或工程预算造价在50万元以上的河道治理工程,以及其他须进行施工图审查的项目,应进行施工图审查。

3.项目法人组织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并将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或专家组的审查意见和修改完善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报送主管部门核准备案。

第十条招投标

1.政府财力投资占主导地位水利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阶段招投标按以下要求执行。

(1)应进入有形市场招标投标的项目包括:

①单项工程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项目的监理、施工;

②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土石方、桩基础等专业工程项目的监理、施工;

③使用市级及以上资金工程项目的监理、施工;

④勘察设计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或项目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

(2)所有区政府财力投资占主导地位水利工程的招标应以工程量清单报价、合理范围低价中标的方式进行;有市级及以上建设资金的项目,执行市水利局有关规定。

(3)对有政府财力,估算投资在50万元以下的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要求建设单位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选定施工队伍,施工队伍要求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及以上资质。

2.抢险救灾、以工代赈等特殊工程的招投标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3.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投资工程的招投标依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执行。

4.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应具备相应的水利专业资质,严禁在同一经营实体范围内同时承担全部设计、施工、监理或同时承担施工、监理作业。

5.区水利局对招投标全过程监督,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及时办理招标申请,并将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报区水利局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对外;严禁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擅自提高招标要求。

6.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格式,与中标单位签定合同,实行合同管理。合同副本和招投标情况总结资料报区水利局备案。

第十一条开工许可

项目法人在开工前,应在主体工程具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规定》明确的条件后,向区水利局提出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经批准后方能正式开工。

1.项目法人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区政府或水利局予以确认。

2.项目法人将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文明施工、项目划分等文件报区水利局备案,并向区水利局提出工程开工申请报告,区水利局审查后对项目划分和开工报告予以批复。

第十二条建设实施

1.区水利局依法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管。

2.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的组织和实施者,按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总额、质量安全实行全过程管理,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对国家或投资各方负责。

项目法人要充分发挥建设管理的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建设条件,依法授权工程监理,使之能依法行使监理职能。

3.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委托,根据所承担的监理任务,组建项目监理机构,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批准的项目建设文件、建设工程合同以及建设监理合同,对项目建设工期、质量、投资实施优化管理。

4.施工单位应遵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要求履行施工合同,负责项目的工程建设,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第十三条工程验收

工程实施阶段结束后,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工程验收。

1.验收标准:工程造价在200万元以上或政府财力投资的项目,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执行;工程造价在200万元以下的项目,参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执行。

2.验收主体和责任:项目法人主持完成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等;区水利局主持完成阶段验收、专项验收、竣工验收等。

3.工程验收资料制备由项目法人统一组织,有关单位按要求及时完成并提交;项目法人对提交的验收资料进行完整性、规范性检查。

4.工程档案资料整理跟随工程进度同步进行,数据真实,签证齐全。

5.涉及到水库、塘坝、重点堤防的工程,应具有相应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工程质量检测报告。

6.项目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后,项目法人应按《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的要求,报区审计局进行工程结算审计。

第十四条资产移交

项目竣工验收后,项目法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国资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并向项目运行管理单位移交。

第十五条后评价

1.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一般经过1至2年生产运营后,要进行一次系统的项目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影响评价——项目投产后对各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经济效益评价——项目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财务效益、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可行性研究深度等进行评价;过程评价——对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评价。

2.项目后评价一般按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即项目法人的自我评价、项目行业的评价、计划部门(或主要投资方)的评价。

第三章建设监理

第十六条水利工程建设实行建设监理制。要全面实行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逐步实行设计阶段和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实现全过程监理。凡工程估算造价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施工阶段应进行工程监理。

第十七条监理单位应按批准的资格等级和核准的经营范围,承揽相应工程的建设监理任务。严格禁止监理单位无资格等级和超越资格等级规定承担建设监理任务,禁止监理单位转让、分包监理业务。

第十八条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监理工程师应持证上岗,监理人员上岗应经过岗前培训。

第十九条监理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建设监理细则,使监理工作有章可循。应根据所承担的监理任务,向施工现场派驻身体健康、专业对口,并具备监理资格,能够胜任实际工作、足够的监理人员。

监理人员应认真履行监理职责,按规定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形式,按作业程序即时跟班到位,对工程进行全过程控制,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工程不予签证,并有权责令返工,有权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监理单位应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检测试验力量,对大型项目要设立相应的监理试验室。工地试验室所做的试验项目应经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技术部门认可。

第四章质量、安全管理

第二十一条区水利局受市水利局质量与安全监督站委托,对本区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代表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强制监督,质量与安全监督贯穿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第二十二条区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法人负责、企业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质量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各单位在工程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在工程现场的质量安全工作负管理责任,各单位的工程技术安全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技术责任,具体工作人员对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

第二十三条水利工程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各参建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在工程开工前与区水利局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安全生产持证上岗管理制度,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安排专职安全员负责工程安全工作。

第二十四条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各司其职,严把工程质量、安全关。若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视情节依法处理;若发生质量、安全事故,除依法追究相关单位、人员责任外,对负有责任的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三年内禁止进入区水利工程建设市场。

第五章工程档案

第二十五条水利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水利部《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凡在区内进行的所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项目法人均应在竣工验收前完成资料整编;在工程移交前,完成归档工作,一式三份分别提交区水利局、区档案馆和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存档。

第六章建设市场管理

第二十七条区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实行准入和备案制度。

1.在区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工程咨询、招投标等业务的单位,每年应到区水利局办理企业准入登记备案,未办理备案手续的将不允许在区内从事水利工程建设活动。

2.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大对进入水利工程市场的工程咨询、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3.实行抵押金制度。为避免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对外地入区企业收取“农民工工资支付押金”;为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保护生态资源,对在建水利项目收取“资源保护及施工现场清理复原抵押金”。

第七章附则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思考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前期准备匮乏

水利工程时效性的特点是众所周知的,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以防御抵抗自然灾害为目的,这就要求水利工程应该严格按照时间规定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着眼点比较狭隘,建设者过分注重功名利益,甚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建设资金匮乏的现象。有时由于对周边环境、抗灾防洪能力了解不到位等因素,在建设期间会多次变更最初的设计,这便使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工程的后期建设有很多漏洞。这样,最终的工程建设结果会与预期结果有很大出入,质量问题便因此显现出来。这都是缺乏充分的前期准备的结果。

1.2项目法人权责不明确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业主负责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三项制度”的关键问题。但是有一部分工程项目的项目法人建立的不够全面,更有甚者还没有组建,这便成了很多问题的导火索,比如一些工程建设资金匮乏、为了追求完工日期而忽视工程质量、政府频繁施压等。加之由于一些水利工程项目的项目法人、督导机构、设计单位、建设施工单位归在同一个行政部门下,便形成了责任权利不明确的现象。

1.3招投标管理缺乏规范化

目前,一些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进行工程的招投标时,经常出现委托那些资质较低甚至缺乏资质的企业、单位投标的现象。这便极有可能使得资质较低甚至完全缺乏资质的单位进入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管理工作之中,造成招投标工作的低效率坏结果。这些单位由于整体素质的匮乏,极有可能进行违规操作,造成水利工程项目以违法分包或进行不真实的招标过程等方式承包给不合格的项目承包商,给工程项目按时按量完成埋下很大隐患。

1.4不规范、不科学的项目立项

立项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步和关键入口,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立项时,应具备科学、规范、合理、完备的技术比较报告和研究报告。虽然这一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在很多地区,一项水利工程项目缺乏前期的可行性报告分析,在对当地经济状况、环境状况、人民群众要求不明确的情况下便盲目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深入程度不足,缺乏具体的备选方案,并且还存在一些其他难以避免的因素,比如设施更新不及时、项目效益不达标、工艺技术跟不上步伐等。有部分项目工程甚至只追求规模和创新,运行时超过其所能承受的极限,致使运行时需支付较高的费用。缺乏详细、全面的前期计划,没有结合本地各方面实际状况,出现项目最初的立项便缺乏规范性、科学性的现象,阻碍了工程项目以后的建设。

1.5工程资金使用情况混乱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我国经济起重要作用,因此规范化管理水利工程项目的资金是十分必要的。但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成本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最终完成情况。水利工程项目综合人、财、物等各方面因素,牵涉范围广泛,这一切必然离不开资金的保障。但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资金被有关部门扣留、资金不能按规定落实、资金被挪为他用等现象,这便成为工程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的现实障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人民群众参与到水利工程建的队伍之中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出现人民群众阻碍工程项目正常进行的项目。

1.6质量监督力度欠缺

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重中之重的问题,项目建设的各方都应该认识到质量的决定性作用。但目前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存在很多问题,这是由多方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比如监督机构不明确、缺乏检测质量的工具、个别监督人员不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质量监测和监督机构不能协调一致工作等。这些原因便成为质量监督的绊脚石,使质量监督举步维艰,并且经常出现监督延时、片面、抽样调查次数少等问题。与之有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正规明确的相关制度也未出台,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急待强化。

2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对策

2.1优化前期准备

水利工程项目的前期基础打牢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最终结果。在进行工程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时,应该明确保证勘探测量的质量,要求技术工作者到工程项目的现场进行实地的考察,全面把握工程项目地区的各种实际状况,尤其是水资源的状况,广泛听取当地人民群众的建议,准确掌握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极有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还要以工程项目的等级和预期目标为标准,完成工程项目总体布局、关键结构、地理框架、工程建筑物细节等各方面的规划。

2.2依法遵守法人责任制

水利工程项目的法人在整个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设管理、施工人员管理、质量监督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建立完善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最基本的是重视项目法人的基本条件,严格按照标准审核项目法人的资历。而且确立项目法人的工作不能推迟,项目立项之后应该立刻明确项目法人,不允许不符合规定的法人进入最后的审批。与此同时,应该增大对项目法人的管理力度,切实使责任落实到项目法人,以全局的视角审视项目法人责任制。

2.3改进招投标制度

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招投标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进行招投标时应该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招标文件的编制。招标文件在招投标工作中是极其基础的,科学的招投标文件为日后建设过程中细节性的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首先招标文件要达到清晰合理的要求,这样投标才能顺利进行。标底应该由有资质的专家进行撰写,恰当的标底是筛选合格承包商所必需的。最后就是要有恰当的报价,这样才能保证此项工作正常进行。

2.4项目立项科学合理化

规范科学的项目立项能够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进程以及最后的项目效果。在项目立项之前,应该严格调查当地的环境条件、经济条件、人民意愿,使整个项目的立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立项时应该生成必要的研究报告,这样也能从理论的角度做出合理的立项规划。

2.5规范项目工程资金管理

资金的合理规划是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工程项目中,相关部门应该做好资金管理,对于用于工程建设的专项资金要严格控制,不得挪为他用。支出资金时要根据相关程序,划拨资金时也要根据工期进行,使资金能够被高效率的使用。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坚决拒绝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工程项目拨款。高效率的资金利用是工程资金管理中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这样也增加了达到预期效果的可能性。

2.6重视监控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是任何工程建设必须关注的问题,是其亘古不变的主题。若想得到可靠的基础设施,质量是前提,质量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是各工程项目必须遵守的,工程应达到施工单位严格保证、建设单位明确责任、监督部门严格监督的目标。水利工程的每个项目都应该明确到个人,使责任细化,这样每个单位的责任心更强,会严格把好质量关。

3小结

综上,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对水利工程的要求便越来越高。因此,各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民生工程的重要性,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并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希望通过对以上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探讨,可以给相关人员一定的帮助,借以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秀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探讨.内蒙古水利,2008(2).

篇3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建设管理费 超支原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超支原因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费包括:建设管理人员工资及相关的保险费、福利费、会议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等,以及建设管理工作中的工器具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零星购置费、车辆使用或租赁费,通讯费,技术资料费、职工教育经费、咨询费、业务招待费、临时设施费、竣工验收费、安全生产管理费等一系列管理性质的开支。总结近几年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费的开支情况,超支原因主要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

(一)主观原因

1.建设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大多是由县级及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的指挥部、建设处等临时性机构,其管理人员基本上是从水利系统中抽调人员来组成。有不少人在参与工程建设管理中缺乏专业化的管理经验,在工程质量、工期及投资控制等方面难以满足管理需求。为了加强管理,建设单位往往增加人员,导致配置的管理人员较多,同一个工程有时多达几十人,造成了建设管理费的增加。

2.建设管理费开支不规范。建设管理费的开支基本未实行预算管理,费用开支计划性不强,随意性比较大。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多方面工作,建设单位为了跑项目、争资金,招待费支出上较随意,加之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时需要对项目进一步论证、地方关系协调等,都相应增加了管理费的支出。工程建设中管理人员经常要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工作,需要购置或租用车辆,并支付数额巨大的车辆使用费。而管理单位在交通工具的配置和使用上自较大,这部分费用很难进行控制。另外,有的建设单位随意扩大管理费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其它项目发生的会务、招待、车辆使用、办公等费用,在本项目建设管理费中列支,胡乱挤占建设管理费,导致费用增加。

3.工程竣工后未及时竣工验收。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工程全部完工并满足一定运行条件后,一年内应进行竣工验收。不少项目竣工后没有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其原因大多是竣工决算审计和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滞后。各级领导在工程建设前期非常重视,经常对建设项目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但在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后就较少过问。建设单位往往也在单位工程完工验收后有所松懈,对竣工决算编制和竣工资料收集整理抓得不够紧。因此导致建设管理机构和人员均不能撤销,仍要开支不少管理费用,造成建设管理费增加。

(二)客观原因

1.概算批复的建设管理费偏低。根据《江苏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12年版),河(渠)道工程建设管理费为建筑安装工程费总额的0.96%~1.88%,枢纽及建筑物工程建设管理费为建筑安装工程费总额的1.68%~3.24%。对比项目建设管理的投入,批复概算中建设管理费偏低。例如某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批复总概算2876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2550万元,按河(渠)道工程取费标准计算,建设管理费应为39.91万元,但实际批复的建设管理费为35万元。

2.建设周期长造成建设管理费增加。水利工程往往需要在枯水季节施工,无法在同一年度内实施完成,从项目前期筹备、批准建设到竣工验收,客观上需要的时间跨度较大,造成建设周期内的管理费持续支出。在项目前期筹备中,部分项目需要到规划、土地、环评、稳评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才能立项,间接增加了工程建设周期。而批准的概算中没有前期筹备经费,只能摊入建设管理费中,造成项目刚开工建设就已开支了大量管理费。

二、控制措施探讨

建设管理费是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的组成部分,在建设成本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该项费用的显著特点是支出弹性大,即同类型、同规模的建设项目,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由于管理方式、方法的不同,在建设管理费的支出上将会产生较大差距。为了控制好该项费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对建设管理费实行预算管理。

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将建设管理费总额分解到各年度,分年度实行预算控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分为筹建期、建设期和收尾期,这三个时期工作量各不相同,需要的人力物力也有区别。根据部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费的实际开支情况分析,筹建期支出的建设管理费比例为14%左右,建设期支出65%左右,收尾期支出21%左右。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物价水平和项目的实际情况,将项目批复的建设管理费总额合理地分解到各年度中,按不同项目的筹备期、建设期和收尾期的费用测算情况,在项目筹备时就做好各年度建设管理费开支的预算,做到量入为出,认真做好年度经费控制。

根据年度经费预算,按各分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大小,科学地测算出分项年度工作经费,将项目年度建设管理费分解到各分项使用,实行总额包干。各项费用都应根据批准的数目做好支出计划,规范管理,尽量控制子项目费用不超支,从而做到整体控制。比如预算中车辆使用或租赁费分项是10万元,那么无论采取什么管理方式,实际支出就不能超出10万元。同时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检查和征地拆迁纠纷,因此在将费用细分到各部门时,应该预留一定数量的机动费用来处理这些不可预见的问题,保证整个项目工作顺利地进行。

(二)精简人员、控制车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要使管理费控制在年度的预算包干范围内,首先要做到精简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工资及津贴在实际开支的建设单位管理费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35%,人员增多不但增加工资及津贴的开支,还会增加相应的办公、差旅等费用开支,因此必须做到定员定岗,杜绝因人设岗的现象发生,使人员组成精干,工作效率更高。水利工程建设往往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管理者经常要深入到工地建设现场,交通车辆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车辆的折旧费、油料费、养路费和保险费的开支也很大,占到建设管理费总额的27%。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筹备期和收尾期车辆使用较少,建设期使用最多。因此宜选择租赁车辆,尽量避免采购车辆,并严格控制车辆总量,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和降低车辆使用成本。

(三)积极做好接待工作,努力减少业务招待费开支。

根据基本财务管理规定,业务招待费支出不得超过建设管理费总额的10%。但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很多单位和部门,有很多上下左右的关系需要协调,日常业务接待必不可少。同时由于工程战线都比较长,管理人员经常是早出晚归,在外用餐是比较普遍的事情,有的业务招待费已超出管理费总额的10%。因此,建设单位可以考虑把职工食堂作适当装修,聘任两个较好的厨师,大部分的接待都在项目驻地食堂进行,这样能大大降低业务接待费。鉴于工程路线比较长,各种检查接待及日常工作很难返回驻地就餐,此时应该充分利用工程沿线各驻地监理部和项目经理部的食堂进行接待,过后再由建设单位按规定向其支付招待费和工作餐费。对于必须在酒店进行的接待,要认真按接待标准进行接待并严格控制陪同人员的数量,尽量减少招待费的开支。

(四)加快竣工资料收集和竣工决算工作,减少费用开支。

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及时督促各参建单位做好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避免全部的竣工资料都在项目完工后再整理归档的现象发生,这样不但竣工资料难整理,也会发生较多的管理费用。在项目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尽快与各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和项目的竣工决算工作,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报告,按规定进行竣工审计,审计结束后及时申请竣工验收,并办理建设档案资料移交工作,从而减少管理费用的开支。

三、政策建议

(一)增加建设管理费批复数额,完善具体执行时间的规定。

根据已竣工项目的调查情况,大部分项目建设管理费普遍超支,有不少项目超支还非常严重,费用能控制在批准概算和财政总控制数范围内的很少,很多项目不管怎么节省和严格控制都无法做到不超支。因此应适当增加概算批复中的建设管理费,使该项费用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经过管理者的努力可以将建设管理费控制在批准的概算范围内。

(二)大力推行代建制,选择专业的单位对项目进行建设管理。

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一般人力资源丰富,复合型人才多,管理水平较高,经验较丰富,可有效地对工程投资、质量和进度进行控制,其投入的工作人员较少,可有效地降低管理费的开支。代建制模式是国家为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的新举措,应大力进行推广。对项目实行代建制,必须签订好科学的《项目代建协议》,要规定好项目管理公司和业主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9月

[2]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6月

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解决措施

在我国,水利工程是构成水利事业的中枢和灵魂,在国民经济中的命脉和基础产业的地位已经越来越突出。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事关水利发展大局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大有提高,但一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如何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是摆在每个水利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本文就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探究。

1.招投标中的不当行为

1.1 项目单位行为不规范

主要是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有违规操作现象发生。个别领导干部非法插手干预工程项目招投标,或存在有的业主评委利用职权便利,引导或影响专家评标甚至左右评标结果的现象。有的项目单位不公开招标,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违规设置限制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以达到满足自身利益的目的。

1.2 投标过程违规

一些参加投标的承包单位相互勾结,通过“私通报价、合伙投标、有偿陪标”等手段进行围标串标,或借用资质进行投标,破坏招投标市场的正常秩序。另外,还有招标机构违规操作,私下透露标底;参与评标的评委违规为请托人打高分的现象。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条件不良的或不符合投标要求的投标单位入围甚至中标,给工程建设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2.项目建设过程中较易发生的问题

这一阶段的问题主要是各参建单位在工程管理、质量及安全方面产生的问题。

2.1 建设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部分业主单位由于缺乏与工程相适应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力量,所建立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在行使工程建设管理职能过程中不能充分有效发挥作用。甚至抛开规范要求,只强调业主意志,随意性大,任意改变建设内容或压缩合理工期,协调工作不及时、建设资金不到位,因此对项目的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2.2 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质量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在目前的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普遍存在人员设备配备不足、不到位,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造成质量体系缺陷,暴露出以下一些问题。

(1)勘察设计工作设计深度不足,如地质水文勘察与实际不相符合。结构设计或布局不合理,部分设计图纸直接抄袭或照搬过来,甚至都不进行必要的修改,致使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图纸的错误而频繁进行工程设计变更。

(2)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虽有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但不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施工。不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却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野蛮施工、敷衍了事的办法,以牺牲工程质量和安全来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个别施工单位还出现私自违规转包、分包工程的行为,给工程的质量及安全管理带来更大难度。

(3)监理单位存在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监理人员无证上岗,技术、管理水平得不到保证。总监理工程师兼任多个项目,现场管理缺位,项目管理与控制能力薄弱,难以全方位全过程进行质量及安全控制。同时易受业主和承包方等方面影响,原则性不强,不能充分发挥监理的独立第三方作用。

2.3 质量监督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的专职机构。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采取了三级设置,但是中小型工程基本都由市、县一级承担,而这一级的质量监督机构还在逐步建立过程中,所以基层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质量监督人员、经费不足,致使监督难以及时到位,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

3.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严格规范招投标活动,完善监督机制

(1)规范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行为

为保证招投标活动的规范进行,应该要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禁止领导干部干预和插手工程招投标的有关制度规定。同时,对违反者给予严厉惩处,以起到教育、预防和震慑的作用,使有意违反者不敢再越雷池一步。确保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招标范围、组织形式、招标方式开展招标活动。

(2)完善监督机制和监控体系

继续完善水利工程评标专家库及中介咨询机构管理办法,以制度和相应的惩处措施保证评标的公平性。加强围标串标治理,有效打击水利建设领域围标串标、借用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监督机制和监控体系,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条件具备的地方实行招投标集中管理,建立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心,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便于监管。加快推行网上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增强招标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使工程招投标工作有序依规进行。

3.2 以质量和安全为核心,规范行为、强化管理

要坚决贯彻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格执行各项规范规程、技术标准,这是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参建各方的所有活动都要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展开,以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协调来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一、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性质应为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首先,从水利工程的服务功能看,它是以兴利除害为主的,多半是公益性的事业;其次,从工程建设的投资渠道来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水利的投融资体制在不断发展变化,但绝大部分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公益型水利建设项目尤为突出,这点即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是如此;再次,从危害性来看,水利工程一旦失事,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危害大,而且影响恶劣,不仅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1998年全国性的洪涝灾害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事实。因此,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受政府委托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专业化质量监督机构,在从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分离出来的同时,必须明确为纯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从而对受监工程的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管理。

二、转变观念,重新界定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职责

水利建设项目具有地域性、流域性属性,项目建设过程还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每个项目的建设周期少则几个月,多则十几年。不能单纯地依据投资性质来界定各级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职责。按照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恢复行政执法主体地位后,在具体工作职责界定上,应侧重于监管,尤其是水利部质量监督管理总站和省级质量监督管理中心站,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把主要精力运用在管理上,放在工作的统筹安排上,如果部、省级质量监管机构一味去拿项目,一来容易引发矛盾,二来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了,口头上讲监督工程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但容易给具体从事监督工作的项目站一个错觉,似乎上级站多拿项目是为了解决一个经费问题,这样部、省级质量监管机构再去统筹规划本行业、本省的质量监督工作,力度很难得到保证。部、省级质量监管机构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委托,既肩负着推动本行业质量工作的重担,又面临其他一些繁重的工作,应尽快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站在客观的角度,研究推动本行业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带头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应承担的工作职责,从根本上规范、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着手修订《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中与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不相符的部分条款,澄清模糊内容,在职责界定上杜绝“协商确定”等含糊词语,维护部门规章的法定性和权威性,解决好部总站、流域分站、各省级中心站及地区级监督站的职责界定,搞好行业管理工作,促进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水平的提高。

三、依法深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程序改革,从根本上实现“六个转变”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程序改革离不开政策的配套和支持。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为质量监督程序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水利部应该依法修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的相关内容,给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程序改革以更大的支持。同时,结合建设部出台的有关规章,制定深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配套文件,加强宣贯力度,营造强烈的改革氛围。针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程序改革,必须从根本上实现“六个转变”:(1)实现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2)实现由监督实体质量向重点监督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转变;(3)实现由“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4)实现由传统的“看、问”向用科学检测数据监督转变;(5)实现由过去的“传、帮、带”保姆式监督向行政执法监督转变;(6)实现由为建设单位核验质量等级向为备案机关提出备案报告转变。

四、改革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经费的获取方式,实行财政拨款,强化政府

质量监督的权威性、强制性和公正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属政府主要公共管理职能,所需经费和工作条件,应由政府财政预算全额拨款予以保障,而不宜向被监督对象收取,收业主(建设单位)的钱再用于对业主的监督处罚既有失公正又难以客观。也就是说,国家维护公众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的公共管理成本不应由工程建设单位来承担,这样不仅容易促使质量监督机构为增加收入而加大处罚,甚至派生出腐败现象,而且更不符合国际规则。显而易见,以收费维持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弊大于利。作为受政府委托依法行使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的质量监督机构,虽然具有专业化、社会化的特点,但其工作实质是政府行为。我国为公有制国家,项目投资的主体是政府和公有制企事业单位,私人投资的项目数量和规模都很少,这方面水利行业尤为突出。因此,我国的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体制不同于私有制国家。私有制国家除少数国有投资项目以外,绝大多数项目为私人业主投资,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是对项目的“公共利益”的监督管理,如项目建设对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周围居民的影响等,而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政府是不过问的。我国政府对建设项目的管理,除了对项目“公共利益”的监督管理外,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建设布局和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适应性等,要进行严格的审批。

五、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自身素质建设,建立优质的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自身建设,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程序和内容,切实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加强水利部总站的宏观管理,流域机构分站的流域管理、省级中心站的区域管理,地区级监督站的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相互协作,做好全国、各流域及省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推动质量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强质量监督机构自身建设,建立一个明确的、结构完善的系统性的管理体系,即质量体系。形成较有效的、一体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并以高效、快捷、科学的方式指导监督站内部的各项工作,逐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邹蔷.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2]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师培训教材编委会.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邓波.试析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5(2)

篇6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理顺和明确建设管理体制

(一)项目类别

1、按照《若干意见》规定,凡报送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批及核报国务院审批的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报送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增加项目类别(中央项、地方项目)的建议内容,如项目中有不同类别的子项目也应提出子项目类别的建议内容。项目审批部门在批准文件中明确项目类别。

2.项目类别一般按以下原则划分:

(1)中央项目是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大水利项目及大江大河的骨干治理工程项目,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跨流域的引水和国际河流工程项目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对国民经济全局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2)地方项目是指局部受益的防洪除涝、灌溉排水、河道整治、蓄滞洪区建设、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项目。

3、在《若干意见》之前已经开工或已经审批但未划分类别的项目,应根据项目类别划分原则,由流域机构与项目所在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后,提出项目类别意见,报水利部核准。

(二)项目法人组建

1、项目主管部门应有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施工准备工程开工前完成项目法人组建。

2.组建项目法人要按项目的管理权限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和备案。

中央项目由水利部(或流域机构)负责组建项目法人。流域机构负责组建项目法人的报水利部备案。

地方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建项目法人并报上级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总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地方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建项目法人,任命法定代表人(以下简称法人代表)。

新建项目一般应按建管一体的原则组建项目法人。除险加固、续建配套、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原管理单位基本具备项目法人条件的,原则上由原管理单位作为项目法人或以其为基础组建项目法人。

一、二级堤防工程的项目法人可承担多个子项目的建设管理,项目法人的组建应报项目所在流域的流域机构备案。

3、组建项目法人需上报材料的主要内容:

(1)项目主管部门名称。

(2)项目法人名称、办公地址。

(3)法人代表姓名、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称、参加工程建设简历。

(4)技术负责人姓名、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称、参加工程建设简历。

(5)机构设置、职能及管理人员情况。

(6)主要规章制度。

4、长江重要提防隐蔽工程按照《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5、大中型建设项目的项目法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法人代表应为专职人员。法人代表应熟悉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有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2)技术负责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负责过中型以上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能独立处理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3)人员结构合理,应包括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技术、经济、财务、招标、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人员。大型工程项目法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总人数的10%,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总人数的25%,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一般不少于总人数的50%。中型工程项目法人具有各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比例,可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参照执行。

(4)有适应工程需要的组织机构,并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项目法人的建设管理定员编制,按照水利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项目法入的职责

1、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管理和生产安全负,总责,并对项目主管部门负责。

项目法人在建设阶段的主要职责是:

(1)组织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审核、申报等工作。

(2)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批准的建设规模、内容、标准组织工程建设。

(3)根据工程建设需要组建现场管理机构并负责任免其主要行政及技术、财务负责人。

(4)负责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报建和主体工程开工报告报批手续。

(5)负责与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好工程建设外部条件。

(6)依法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材料及设备等组织招标,并签订有关合同。

(7)组织编制、审核、上报项目年度建设计划,落实年度工程建设资金,严格按照概算控制工程投资,用好、管好建设资金。

(8)负责监督检查现场管理机构建设管理情况,包括工程投资、工期、质量、生产安全和工程建设责任制情况等。

(9)负责组织制订、上报在建工程度汛计划、相应的安全度汛措施,并对在建工程安全度汛负责。

(10)负责组织编制竣工决算。

(11)负责按照有关验收规程组织或参与验收工作。

(1)负责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包括对各参建单位所形成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现场建设管理机构是项目法人的派出机构,其职责应根据实际情况由项目法人制定,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协助、配合地方政府征地、拆迁和移民等工作。

(2)组织施工用水、电、通讯、道路和场地平整等准备工作及必要的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建设。

(3)编制、上报年度建设计划,负责接批准后的年度建设计划组织实施。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禁止转包、违法分包行为。

(5)按照项目法人与参建各方签订的合同进行合同管理。

(6)及时组织研究和处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经济和管理问题,按时办理工程结算。

(7)组织编制度汛方案,落实有关安全度汛措施。

(8)负责建设项目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劳动卫生和安全生产等管理工作。

(9)按时编制和上报计划、财务、工程建设情况等统计报表。

(10)按规定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11)负责现场应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四)对项目法人的考核管理

1、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和技术、经济负责人的考核管理工作。

2,项目主管部门要根据项目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和经济负责人等岗位的特点,确定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对其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重点考核工作业绩,并建立业绩档案。

3、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遵守国家颁布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管理与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2)年度建设计划和批准的设计文件的执行情况。

(3)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情况。

(4)概算控制、资金使用和工程组织管理情况。

(5)生产能力和国有资产形成及投资效益情况。

(6)土地、环境保护和国有资源利用情况。

(7)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8)信息管理、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情况。

(9)其他需考核的事项。

4.建立奖惩制度。根据项目建设的考核情况,项目主管部门可在工程造价、工期和生产安全得到有效控制,工程质量优良的前提

下,对为建设项目做出突出成绩的项目法定代表人及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奖金可在工程建设结余中列支;对在项目建设中出现较大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项目法定代表人及有关人员进行处罚。

(五)地方人民政府在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1、工程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应负责协调工程建设外部条件和与地方有关的征地移民等重大问题。

2、负责接工程投资计划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二、加强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

(一)加强设计文件审批管理

工程项目的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杜绝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开工报告等各阶段文件的审批权限,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要按照有关编制规程审查设计文件,并注意审查建设管理体制是否明确,筹资方案是否落实等。

(二)项目报建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管理办法》(水建[*]275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加强建设管理

(一)加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管理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建设管理职责,严格监督、检查基建程序、招标投标、建设监理、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等有关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要及时纠正和查处。

对在项目建设管理中因人为失误给工程项目造成重大损失以及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人员给予必要的经济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加强招标投标管理

1、建设项目招标活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34号)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水利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2、项目法人应合理划分标段,分标不得过细。标段的划分应有利于现场管理,有利于公平竞争。

3、项目法人要严格核验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资质等级,不得让无资质或资质等级不够的单位参与投标。

4、自行组织招标和不宜进行招标的项目,项目法人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在项目可研报告中注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5、水利部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活动进行行政监督,对招标过程不规范、标段划分不合理、中标单位不符合资质要求、转包和违法分包等问题,要依法进行处理。

(三)加强建设监理管理

1、承担水利工程监理的监理单位必须具备经水利部批准并与所监理工程相适应的资格等级。监理单位应采用招标方式择优选定。

2、项目法人应与监理单位签订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授予监理单位全面开展监理工作的职责,保证监理单位权利和责任的统一,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

3、监理单位要依据监理合同选派有资格的监理人员组成工程项目监理机构,派驻施工现场。监理工作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项目监理机构要按照“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合同规定的职责开展监理工作,并承担相应的监理责任。

4、监理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根据合同的约定,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采取旁站方式进行监督检查。要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上一工序施工质量不合格,监理人员不得签字,不准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5、监理单位应按国家有关取费标准和与项目法人签订的合同收取费用,项目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和借口压减监理费用。

6、监理单位从事工程监理活动,应遵循守法、诚信、公平、科学的准则。监理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廉洁从业、公正办事,严禁。

(四)加强和完善合同管理

1、编制监理、施工合同文件应采用已颁发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示范文本》(水建管[*]47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水建管[*]62号)和《堤防和疏浚工程施工合同范本》(水建管[*]765号)。

2、签订合同各方应严格履行合同,加强合同管理。

3、在水利工程中推行合同争议调解制度。

(五)加强施工管理

1、加强施工企业资质管理

(1)施工企业承担水利工程施工业务,必须持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资质证书。按照《若干意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施工企业的水利水电施工资质前,须征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2)对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已取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资质证书的施工企业,在参加水利工程施工投标前,必须到水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备案)。水利部负责一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资质证书的确认(备案),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二级及其以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资质证书的确认(备案)。

(3)加强对施工企业资格的预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招标前,项目法人必须加强对投标企业的资格预审。即要核验施工企业的施工资质证书和确认证明,还要核查施工企业是否具有承建同类工程的业绩和技术力量,又要核查所需的施工设备是否落实。

2、施工企业在签订承包合同时,必须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及施工现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承诺,建立质量承诺制度及生态环境保护承诺制度。

3、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分包管理暂行规定》(水建管[*]481号),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

4、施工企业必须按照承包合同的约定,派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施工人员及机械从事中标项目施工,不得用从事修造、房建、服务等施工为主的非水利专业施工队伍,防止以次充好从事水利工程建设。

5、承担一级堤防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二级以上项目经理资质,承担二级堤防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三级以上项目经理资质。上述项目经理同时应具有三年以上从事堤防工程或土石坝施工经历。一、二级堤防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且在中级职称技术岗位上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必须是投标书中填报并经招标单位审查确认的人员。

6、项目经理原则上只能承担一个堤防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确因工作需要,经项目法人同意,可允许一、二级项目经理同时承担不超过两个相近堤防标段施工的管理工作。项目经理应对承建的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负直接责任。

7、施工单位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水利部颁布的技术标准和档案资料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配备现场检测人员和设备,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

(六)加强对群众投工投劳参加堤防工程建设的管理

1、一、二、三级堤防工程,应由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施工队伍承建。如确需群众投工投劳参加堤防工程建设,地方人民政府(或项目法人)须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群众投工投劳参加堤防工程建设申请报告》,经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群众投工投劳只限于取料、运料的施工,摊铺、碾压必须由承包工程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

2、《群众投工投劳参加堤防工程建设申请报告》的内容包括:地方人民政府(或项目法人)所指定责任人的基本情况,拟投劳建设提防工程的范围(堤段校号)、内容、投劳人数、机械设备名称和数量,施工组织和安排,质量控制措施以及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申请报告及其批复文件作为工程施工依据并纳入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档案。群众投工投劳施工的工序(取料、运输)须与项目法人签定工序承包协议并接受堤防工程建设施工责任单位的管理。

3、群众投工投劳为主的四级和五级堤防工程建设,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建专门的建设管理机构,并指定责任人对工程建设负全责。建设管理机构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报水利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批准。建设管理机构应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取料、运料、摊铺、碾压等工序施工进行指导、质量检测记录并负责保存资料。对未按设计及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的,项目法人和质量监督机构有权要求整改、返工直至停止施工。

4、群众投工投劳进行建设的堤防工程,必须按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测(如土料的含水量、土方的干密度等指标),并形成质量检测资料或报告等。未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测和检测资料不完整的堤防工程,不得进行验收。

5、地方人民政府对群众投工投劳进行堤防工程建设的工程质量负总责,责任人负终身责任。

6、对群众投工投劳参加建设的工程项目,是否实行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由项目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七)加强质量管理

1、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供应等单位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部第7号令),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各单位要对因本单位的工作质量所产生的工程质量承担责任。

2、质量监督机构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建[*]339号)开展质量监督Xi作。

3、中央项目原则上由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或其流域分站实施质量监督、地方项目由地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质量监督,也可采取联合质量监督的方式,但必须明确责任方。

由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组织实施质量监督的项目范围为:

(1)水利部直接组织建设的项目;

(2)流域机构主要负责人兼任项目法人代表的建设项目;

(3)国家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包括中央项目和地方项目);

(4)水利部和地方政府要求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进行质量监督的项目;

(5)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需要重新调整工程质量监督职责(权限)的水利建设项目。

4、建立质量缺陷备案及检查处理制度

(1)对因特殊原因,使得工程个别部位或局部达不到规范和设计要求(不影响使用),且未能及时进行处理的工程质量缺陷问题(质量评定仍为合格),必须以工程质量缺陷备案形式进行记录备案。

(2)质量缺陷备案的内容包括:质量缺陷产生的部位、原因,对质量缺陷是否处理和如何处理以及对建筑物使用的影响等。内容必须其实、全面、完整,参建单位(人员)必须在质量缺陷备案表上签字,有不同意见应明确记载。

(3)质量缺陷备案资料必须按竣工验收的标准制备,作为工程竣工验收备查资料存档。质量缺陷备案表由监理单位组织填写。

(4)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项目法人必须向验收委员会汇报并提交历次质量缺陷的备案资料。

四、严格工程验收制度

(一)验收工作要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和《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19-*)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建设项目应在验收前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审计工作按照《审计机关对国家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实施办法》(审投发[*]346号)执行。

(三)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验收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初验工作组和竣工验收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包括各相关专业的专家,其人数初验工作组不少于总人数的2/3,竣工验收委员会不少于总人数的1/3。

(五)验收入员要严格把住工程验收关,并对所签署的验收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五、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稽察

(一)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稽察办公室应按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稽察暂行办法》(水利部令第11号)及有关规定,负责对中央投资为主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建设进度、资金管理以及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三项制度”情况进行稽察和监督,对稽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二)工程项目主管部门对稽察中发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并督促有关项目法人落实整改意见。

(三)流域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设有工程建设稽察机构的可参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稽察暂行办法》开展工作。

(四)水利部和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制订举报问题处理办法,完善举报管理制度。

六、其他

(一)原水利部颁发的有关文件,如有与本实施意见不一致的,以本实施意见为准。

篇7

在我国现阶段水利工程事业的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基本的制度形式充分的满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责权不明的现象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从而在根本意义上造成了建设管理部门中的相关人员不明确的现象,而在现实水利工程工作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政府部门的权力相对较大,却不承担任何责任形式。对于政府而言,水利工程从筹划、计划直到竣工验收的过程中项目的监管都是源于政府,可以发现政府是最高的权力拥有者。

2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基本现状

2.1项目管理过程中缺少科学性

在现阶段水利工程的建立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项目法人采取委托招标公司进行招标的技术形式,但是对于招标单位而言,在整个公司资质以及人员素质管理的过程中,专业的招标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很容易使资质相对较低的施工企业进入到招标的过程中。在现阶段水利工程的项目立项过程中,应该建立全面性、科学性的研究性报告,但是在一些地区以及单位的水利管理过程中,并没有搞好水利资源、经济水平等项目的研究,在整个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基本的方案存在着一定不充分的现象。在水利施工时,技术设备较为陈旧,工艺较为落后,导致整个水利工程的运行及成本费用逐渐增高,在根本意义上超出了实际项目设计中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因素考虑的不够周全,导致整个设计的标准低于实际性的项目管理。

2.2工程资金的管理不完善

而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成本的控制决定着水利工程的整体性,同时也决定着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因素。在水利项目实施及管理的同时,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消耗是整个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阶段,工程量相对较大,影响因素也逐渐增多。但是,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地方配套、资金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的制约,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群众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为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及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性。

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建议

3.1优化水利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水利工程项目准备工作的建立过程中,基本项目的建立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建立中的成败。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性发展,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的开展不断深入,造成了工程设计不够深入的现象。因此,在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优化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逐渐优化项目建设的准备工作,确保侦测工作的整体性质量,提高技术人员的项目设计,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提高水利资源的处理水平。其次,应该选择信誉相对较高、施工质量较好的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的准备,完善工程图纸的审查工作,强化水利工程的基本程序。保证项目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工程项目的整体性,为整个水利使用的技术优化提供充分的保证。

3.2优化水利工程处理中的项目招标

在现阶段水利工程的招标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开展基本的项目流程,从而完善工程招标的制度。在招标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有效的施工单位,才可以为水利工程质量的开展提供充分性的保证。首先,应该采取公开性的招标方式,让优秀的施工企业与投标单位相竞争,减低工程投资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的整体性;其次,应该强化编制标底以及评标专家的保密性工作形式,在项目招标合同分析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对于文件中的相关项目应该详细分析,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按照招标规则进行项目实施,最后,应该不断完善招标程序以及评价的办法,实现招标程序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为水利工程的监理及发展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3.3优化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建议

对于水利工程的项目施工而言,工程的质量是建设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组成形式,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永恒性主题。因此,在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时,应该严格的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中的要求,进行完善性技术应用,完善建设单位的基本责任,优化人员的责任制,使整个工程的建设完善设备以及材料的质量处理。对于相关的技术施工人员,在项目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完善基础设备,项目材料等质量性的问题应用,改善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性问题,减少工程技术以及项目施工的质量问题。所以,在水利工程项目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合同的建立为基础,提高相关设备的应用能力,使专业的技术人员掌握最基本的技术应用形式,坚持以合同为主要理路线,实现多样化的质量保障体系。

4结束语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和实施工作的不断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不断更新,档案管理工作也应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部分水利工程档案仍存在整理速度慢、内容不全、不规范、质量不高等问题。科学地进行档案管理,大力开发水利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向水利部门和社会提供利用,是实现水利工程档案自身价值和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下文将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科技档案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信息材料,是生产、科研及其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它客观的记述和反映了整个历史过程和真实原貌。因而科技档案的有效管理必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经过前期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复杂的阶段,内容繁多,周期较长。在整个过程中,资料档案是项目建设的依据。因此,需做好科技文件材料的日常收集、分类储存及规范化管理的工作。科技档案的形成自工程立项开始,与工程建设进度同步,并贯穿其各个阶段。科技档案的有效管理,有利于资料备查、后期审核,是提高项目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也可为以后的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参考。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档案资料,是企业文化的积淀。也为积累工程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供了参考。

二、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和制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招投标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监理制度、市场稽查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为适应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内容、形式,以及各种档案载体都发生了相应变化,但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档案管理制度、法规却未能及时地调整和修改。目前,水利企事业单位或者是专业的档案馆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档号不规范。第二,案卷标题不规范。第三是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第四是组卷混乱现象比较严重。

2.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素质不高

工程项目资料管理人员大多是临时抽调、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且身兼数职,致使档案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上远没有达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有许多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档案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3.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期投入和管理不足

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期投入精力不足,往往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后期,才开始着手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从而造成档案资料的复印件较多,原件很少,特种载体档案严重缺失。这是因为:第一,负责工程项目的领导及工程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有的仅在口头上说一下,并不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平时只注意抓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工作;第二,施工单位不注意施工过程中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不是按照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来产生资料,往往是工程施工快结束了,才突击搞竣工资料。

三、完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措施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针对问题,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的档案负责制

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取得和积累的一种手段,在整个档案管理系统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收集及时就会形成档案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就可以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造良好的条件。水利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工期长、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如何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料的系统收集、连续完整及真实有效呢?一是应从加强组织领导力度着手,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二是各施工标段的现场档案室建立,对项目的招标、合同签订、工艺技术论证、方案确定、施工组织、设备到货验收、资料整理收集等方面进行管理,形成工程资料收、发、转、整理、归档及竣工档案收集等日常工作,这样从组织机构上就形成了一个专、兼职档案资料收集的网络体系,保证档案管理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确保了工程资料的完整收集,避免了工程资料收集上的疏漏。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不断的进行培训,要不断的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管理范围的要求,要对管理人员自身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也就是活从事水利工程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和其他行业的管理人员不同,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要更全面些,不仅仅要求他们懂得文书档案,必须还要懂得和水工部门相关的专业类别的档案。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想要达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高水平,就必须对专业管理人员进行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才能满足新时期下的水工部门档案管理的需要,也就是说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对相关在工程中会形成哪哪些文件、是否是有保存价值的、具体归档的范围、都要进行指导,另外还要参照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作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对档案内容提前了解,工作中注意积累资料。只有将培训与档案管理、工程项目听不进行,才能真正的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使档案更加标准、完整、规范化。

3.加强完善各项制度的管理

建立内部的管理激励机制,具体把档案管理工作分解开,每一层都要加以落实,把它划分为年度目标的任务中,不但要落实到分管领导的目标中,还要落实到相关的人员的目标责任中,在年底的时候要写总结,严格的执行赏罚制度,真正的把各项档案工作贯彻到各基层,贯穿到建设项目立项直至工程建设结束,档案资料管理通过验收全过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水工建设的部门中,档案管理是非常关键、重要的管理部门,因为它直接的掌握着整个项目工程的核心命脉,稍有差池,就会直接影响着水工项目的规划、设计、及整体安全。现阶段,我国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着一些不足,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因此作为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成、掌握科学合理的管理的思想观念,加强对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延玲.浅谈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J].中国西部科技,2011(6).

[2] 梁毅.加强现代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12).

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如何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个治黄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搞好建设管理工作的基础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我国投资建设领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全面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的可靠保证,是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根本前提。

项目法人制是龙头,是核心,如果项目法人责任制不落实,其它建设管理工作也将无法深入开展。我们认为,落实好项目法人制,一是要认真贯彻执行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针对目前黄河水利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体制,按照项目类别不同组建项目法人。二是要严格项目法人资质审查,在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应明确项目法人,没有按规定要求组建项目法人的不进行项目的各项审批工作。三是要严格项目法人单位人员配备,不仅专业齐全,而且人员素质要高,有经验。

二、开展好建设监理工作,是搞好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建设监理的目的是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开性,强调市场之间的合同关系及监督、制约与协调的机能,以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通过监理的有效工作,从而保证投资方投资效益的发挥,同时也通过监理的监督,来保证承包商的利益不受损害,维护合同的严肃性。黄河水利建设监理工作已经有了很好发展,监理人员的数量、质量都在不断增长和提高,各项监理制度也正在不断完善,特别是98年大水之后,监理制在水利建设管理中的得到了充分的落实,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监理人员老化、素质低、机构不完善、项目法人对监理工作不重视等。为此,首先要继续加大监理人员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监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监理的培训学习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学习《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能够熟练掌握并通晓建设监理法规体系。通过学习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熟悉和掌握合同条款,通晓整个项目建设的合同文件体系。通过学习建设管理和行政管理知识,提高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能够因人、因事、因时间、因空间、因环境、因目标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方法和领导方式,使之与实际情况尽量保持协调,从而使监理工作真正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通过学习经济知识,能够准确地分析资金使用计划和工程变更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准确地对概预算和工程结算进行分析审核。其次,监理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监理工作属于服务行业,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监理行为要控制在业主的授权范围内,要以合同为准则,坚持“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则。监理工程师要真正起到工程施工现场重要管理者的作用,在合同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监理公司还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密集,技术专业齐全的优势,增添必要的检测、试验设备,拓宽服务范围。三是“实行小业主,大监理”,推行全方位监理。推行“小业主,大监理”除了监理单位自身的努力外,最关键的是业主必须转变观念,充分相信和利用监理单位的工程管理优势和业务专长为工程建设服务。四是建议黄河水利部尽快出台监理规范、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的示范文本。还要出台监理取费标准、监理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等政策性文件。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监理工作的规范动作,进一步规范监理市场,促进监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全面实行招标投标制,是搞好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黄河水利水电工程招标投标工作已经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今后,招标投标工作应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尽量采取公开招标,严格限制邀请招标,保证优秀的施工企业中标。二是加强标底编制和评标专家的保密性。不允许在招标工作中曾出现标底泄露和评标专家泄露等不正常现象,给招标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和大力度做好保密工作,同时,对违法违纪人员要进行查处,并给予响应的纪律处分,以至追究刑事责任。三是进一步完善招标程序,制定先进的评标办法。要积极吸取外行业的先进经验,改进现有的招标程序和评标办法,使其更加合理和科学。

四、逐步完善水利建设

中介服务组织、规范市场,促进黄河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目前,黄河水利建设市场中仅有监理服务体系形成的较完善,其它如造价咨询、招标投标咨询等方面的中介组织基本上是空白,造成了项目法人单位和施工企业需要这方面服务时还只能找政府部门彩缤纷和设计单位,有许多不便,同时也不利建设市场规范运行。因此,应完善水利建设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建议黄河水利部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制度等,规范中介组织的服务与管理。

五、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建设项目质量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要求,完善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分工负责的局面。

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水利工程前期准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文件材料,是整个工程建设的缩影。水利工程档案是衡量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对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维护与管理将会起到积极地指导作用,同时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管理水平,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档案是从施工过程中直接提出相应的资料并形成了以各种形式保存的材料。水利工程档案是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直接且真实的反映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也是检测水利质量的重要依据。水利工程档案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经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实际应用中,在拟定计划、水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水利工程设计等方面档案可以作为考察凭证;②档案在防讯抢险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对过去的水情、水利工程的情况有清楚的了解,使得决策者作出更好的决策;③可以借助档案进行水利方面的学术研究,通过前人的真实的记载资料,得出更好的研究成果;④水利工程会随着实际的需要而变化,因此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维护和扩建时,档案可以作为合理设计和施工的依据,既节省的时间。有节约了开支,总之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第五。档案也可以作为工程质量鉴定、事故原因的查明、事故责任的追究的有效依据。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是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也是保持工程质量长期稳定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为了满足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及国家和水利部的共同要求,必须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建设和强化。国家水利部在档案管理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在档案管理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竣工验收,否则,不可进行竣工验收。水利工程档案只有在管理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那么就无人管理水利工程档案,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以及工程档案的日常工作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同时对水利工程的验收工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立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为后人提供有效的、真实可靠的资料,促进水利工程顺利的发展。

二﹑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发展。国家档案局1992年颁发了《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办法》,1997年又与国家计委联合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这些规定和办法为重点项目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不断更新,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足,一些水利工程档案仍然存在着整理速度慢,内容不齐全,编写不规范,质量不高等问题。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期投入和管理不足

一般情况下,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后期,工作人员才开始着手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致使档案资料复印件多、原件少,特种载体档案严重缺失。

(二)缺乏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

工程项目资料管理人员大多是临时抽调、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且身兼数职,致使档案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上远没有达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有许多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档案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三)档案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招投标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监理制度、市场稽查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为适应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内容、形式,以及各种档案载体都发生了相应变化,但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档案管理制度、法规却未能及时地调整和修改。

三﹑加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006年,水利部出台的《关于印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①加强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②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③加强检查指导与监督;④提高工程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⑤认真做好水利丁程建设项目档案登记工作。这些都为我国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健全制度、强化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水利工程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全面负责,对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人员,在各业务部门,指定专人担任兼职或专职档案员。

②把学习、宣传有关档案法规与增强工程技术人员的法制观念结合起来,把宣传正反面典型与提高档案人员的自觉性结合起来,形成人人理解和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风尚。

③企业应建立完善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强化工程管理部门及施工单位、质检及监督、审计等部门的实施力度,并制订相应的措施,使档案部门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同时,建立内部管理激励机制,把档案管理工作目标分解、细化,层层加以落实,真正地把岗位责任制贯穿于从建设项目立项到工程建设结束,档案资料管理通过验收的全过程。

④对项目档案的验收做到规范、严格把关。这是保证项目档案质量的重要环节。按照国家档案局重点建设项目整体验收的组织原则,认真做好档案验收工作。

⑤设计出可使用的档案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将输入的数字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排列和编目,实现档案数字化、信息组织与管理的有序化。

⑥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修订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

⑦建立科学的归档制度,归档时应对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在内容方面,检查归档的文件是否齐全完整。无论是在工程各阶段还是单位内的各个部门,都应从组织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针对工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大档案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①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理论学习,并取得相应的管理资质,做到“持证上岗”。②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全员档案意识,认真抓好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3个关键环节。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于各级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未能将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业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为了使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制订一系列措施,对水利工程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并根据水利工程复杂性的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从实际情况看,水利工程建设是比较复杂的,从项目申报到工程竣工的阶段比较多。这种工程形成的文件材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多、经历的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而小型水利工程大多施工要求急、建设周期短,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加上施工人员组成复杂,往往是工程任务一完成,临时机构就解散,档案材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的齐全、完整,应当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工作流程及分阶段的工作安排,掌握每一阶段工作中需要形成哪些档案资料,对每种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可采取以下收集方法:①追踪收集。即档案人员或兼职档案人员主动到现场询问和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程信息,并指导和督促技术部门有针对性地收集档案资料。这种方法收集速度快、档案资料齐全,质量也比较高,但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大,适用于工程周期短、形成档案材料快的工程。②分阶段收集。即档案人员始终保持与兼职档案员及施工、建设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并加强催收,尽力避免档案原始材料的散失。该方法适用于建设周期长的工程。③强制性收集。即采用收取档案资料押金的做法。当一项水利工程报建后,施工单位先交一定金额的资料押金,将完整的档案资料移交给档案部门后,才可退回这笔押金。这种方法对一些内部较复杂的施工单位具有一定的约束力,适用于对某些人员分散、临时机构较多的施工单位。

(三)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档案的形成是水利工作者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

(四)加大投入,实现档案管理手段现代化

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它包括以下几方面:保管条件的现代化,载体材料的现代化,翻拍、复印、装订手段的现代化,档案工作手段现代化,咨询业务智能化等。实现档案资料的数据化管理和网络化报送、传递,可满足水利工程建设者多方位、多区域利用档案资料的需求,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档案服务。

(五)加强对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应定期对国家制定的适应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法规进行学习、研究,及时制订一批既符合工程档案自身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档案法规、规章。鉴于计算机技术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应大力加强对重点水务工程档案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研究。

(六)资料分类科学化、档案工作标准化

档案工作标准化是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应根据水利工程文件材料自然形式的特点和相互间的有机联系,按照《档案法》、《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等水利工程档案法律和规章,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完善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度,按照统一标准实现档案编制、收集、整理、编目、保管及提供利用的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