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林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林设计方案

篇1

(1)实习时间:2014年2月~至今。(2)实习地点:北京盛妍园林设计有限公司。(3)实习经过:首先熟悉景观设计的整个流程,熟练掌握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施工图的画法,包括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景观设计整个流程

前期调研—收集资料—做出方案设计—出平面图—重要节点平、立、剖及效果图—文本编排—汇报方案—方案通过后—进行初步设计以及扩初(确定每个局部的的景观以及小品、景观建筑的尺寸)—施工图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2]。

3工作中参与的主要设计项目

3.1聊城市徒骇河景观规划设计(1)项目分析定位。聊城市要构建“江北水城”,首先应该在构成水系的水体形态上尽量丰富完备。东昌湖以辽阔的水面和与古城的相互依存为特色,古运河是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为特色,而徒骇河则以自然生态为特色。因此,徒骇河的景观设计对于聊城市展现城市形象是极为重要的[3]。这几个水系要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徒骇河是贯穿聊城市南北的主要的生态廊道,其南部融入城市的水源涵养地,北侧与城市防护林带交融在一起。宽阔的水面和两侧茂密的树林为城市输送新鲜空气(图1)。(2)设计特色。体现聊城市地域文化内涵,要把聊城市徒骇河景观设计做成聊城的、现代的、徒骇河的。植物的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层林尽染、漫步花镜、芦荻荡影”。地形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坡地和台地相结合。人有亲水性,因此,在设计时,80%的游览路和停留空间滨水,让人可以自由、安全地亲近水面。在真正的下笔绘图之前,设计师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胸中有丘壑。而笔者的导师正是这样一位“胸中兀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的设计师,跟他真的学到了好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仔细的分析解读徒骇河,最终确定了徒骇河的设计方案,徒骇河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就是植物造景为主,硬质景观少而精;适度的原则;基面整,亮点突出的原则;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就是徒骇河以高大乔木为主,主要目的是隔断外界的噪音,提供一个安静休息区,内部以疏林草地为主,更好地为游人提供休憩游览的环境,常绿树种与落叶树搭配,营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特色。重要节点做重点处理,搭配以聊城特有的景观小品,营造一种徒骇河特有的景观特色。

3.2聊城市湖南路南侧水系景观绿地设(1)项目分析定位。首先,湖南路改造后作为聊城中部最主要的交通干道和景观走廊,南侧绿地首先应该作为景观大道两侧道路景观的一部分,应该与北侧的绿地一起展示简洁大方的道路景观。同时,其宽度达到110m,中间包含一条景观水系,因此,它兼有城市公园的功能,应根据地形和水系的总体布局,在其间适当加入游憩和表达聊城历史文化的内容。但总体上应简洁大气,形象突出。其次,它是城市的重要廊道之一,因此,在设计时,不但要形成东西向的开放空间,引导疏通东西向的新鲜空气,还要在南北方向上留出导风通道,使空气能够快速地南北流动。第三,它还是聊城市南部与北部的连接线。因此,在设计时应统筹考虑在湖南路向南观看和由绿地南侧向北观赏的效果,在山水格局、植物配置等方面作出相应处理。(2)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把湖南路南侧绿地纳入城市绿地系统、水系规划以及南部新城区的总体规划中来分析和定位,确定其主要功能、景观特征,强化与其相交叉的道路、水系、绿廊的联系。使其成为整个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时要统筹考虑聊城市近远期的发展规划;保留利用的原则,现有绿地中,一些长势良好的植物,再次设计时,应注意保留利用,既能降低造价又能形成较好的景观特色;土方平衡的原则,挖河产生的土方就近堆筑于河道两侧,既丰富了景观,又可以减少工程量。挖填方在总量上应保持基本平衡。(3)主要设计概念。回流萦玉,七水连珠。规划30m宽的河道贯穿东西,并形成流线和开合的变化,使其成为形态自然的景观河流。在道路交叉口、重要节点等处,将水面适当加宽,共形成七个较大的水面,构建“七水连珠”的景象。将挖水产生的土方就近堆筑一系列带状起伏地形。根据尺度计算,地形高度最高不超过6m,以2~3m为主,东西向共形成5处较大的带状地形,形成“五岭逶迤”的主地形格局。十里樱花情。在湖南路两侧种植五公里长的品种各异,花色各异的樱花,形成十里长的樱花大道,花开烂漫,独具特色。(4)植物种植设计。主要地形上植物密植,多用常绿树种,高大乔木居中,向南北两侧形成层次,兼顾路上和河边效果;道路交叉口和水面较宽处以疏林草地为主,选择景观大乔木成丛栽植,重点突出,视线通透;在地形制高点多种植高大乔木,是林缘线变得更加丰富[4]。植物种植设计的主要概念可以概括为:水木润春华,西岭含秋色,一带红樱花,半池黄菖蒲。

3.3聊城市昌东乡愁园景观景观提升设计方案(1)项目分析定位。本设计方案是关于景观提升的,所谓景观提升是指在保留观赏效果较好的景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总体的观赏效果[5]。原聊城市昌东公园位于徒骇河畔,是垂钓者、郊游者的乐园,亦是聊城市乡土植物园。但是,由于植物空间杂乱,灌木过密,游览服务设施缺乏,景观主体不突出等一些制约因素,导致公园内杂草丛生,不能很好地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憩的环境。这也是要对昌东公园进行景观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此次景观提升的整体思路就是去芜存菁,完善设施,适度提升,刻画主题(图3)。(2)设计理念及原则。聊城市乡土树木形成骨架,结合现有植物形成枣树园、杨树园、榆树园、槐树园、柳树园、藕池、牡丹园等七个乡土植物园。浓郁的郊野气息使城市中人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来此享受安静、美好的时光,营造出城市山林的意境[6]。聊城市的民谣、土胚房、石磨、水井都能很好的表达设计主题。(3)植物种植设计。植物种植以乡土植物为主,形成种植骨架,在原有植物基础上稍加点缀花灌木,形成一片浓郁的乡野气息,使得植物的种植既简单又不失去主题特色[7]。植物种植还是以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为主要原则。

4实习心得

篇2

关键词:园林空间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给园林行业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为人们设计、建设高质量的园林环境是专业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笔者力图从园林空间角度为园林设计提供一些建议。

1园林的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园林的定义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

2空间的概念

从古至今,人们感知空间、思考空间、使用空间、营造空间、存在于空间,但空间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理解和研究却是从19世纪开始的。空间不是事物本身,但要依赖事物来构成;换言之,空间似乎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远近距离等)。这些事物的主要角色或功能,似乎是一种边界或门坎。

3园林空间的概念

园林空间是一种相对于建筑的外部空间,意指人的视线范围内由植物、建筑、山石、水体、道路广场等组成要素所组成的景观区域,既包括平面的布局,又包括立面的构图,是一个综合平、立面艺术处理的立体概念。简言之就是人观赏事物的视野范围,主要是垂直视角(约20~60度)、水平视角(约50~150度)以及水平视距等心理因素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因此,园林空间的构成须具备三因素:一是植物、建筑、地形等空间景物的高度(H);二是视点到空间景物的水平距离(D);三是空间内若干视点的大致均匀度。一般来说,D/H值越大,空间越开朗,D/H值越小,封闭感越强。

创设园林空间的物质基础就是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和道路广场等要素,每一个要素对园林景观的品质都很重要,甚至成为园林景观的代表物,例如留园的冠云峰等等,并且可以影响人们对园林空间的感受。但园林不单是艺术,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和写照,也是生活所在的环境,是人们生活展现的舞台,更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空间。

4园林空间的类型

不同的构思和处理手法,可以创造出性质不同的园林空间。

4.1按形式分

按形式可以分为安静的空间、封闭的空间、孤立的空间、豪华的空间、喧闹的空间等等。

4.2按形态可分为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

静态空间是指相对固定空间范围内的内外审美感受;动态空间是指对游人来讲,园林是一个流动的空间,一方面表现为自然风景的时空转换,另一方面表现在游人步移景异的过程中。

4.3按开闭情况可分为开敞空间、闭锁空间和纵深空间

开敞空间指人的视线高于周围景物的空间,如辽阔的平原、苍茫的大海等;闭锁空间是指人们的视线被周围景物遮挡住的空间,如山沟、林中空地、四合院等;纵深空间是指在狭长的地域中,如道路、河流等两旁有密林、建筑等物挡住视线的狭长空间;

5园林空间设计

园林设计就是将各种园林组成要素进行有机组合,配合日月风雨等自然现象,创造变化多样的园林空间,再将这些空间有机组合在一起就形成完整的园林。

5.1园林设计应该注重其空间性

园林不存在于虚空之中,而有其具体的脉络,即通过空间的创设,使园林各要素之间建立联系,造园手法才得以运用,园林才能被人们欣赏和体验。

5.1.1分隔

在园林设计时,常把全园划分成许多功能不同、景色各异的景区,并用景物屏障视线,这种手法即为空间分隔。分隔可以打破园林一览无余、空旷、平淡的感觉,防止主题不同、情趣各异、各有特色的景区互相干扰,同时使空间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深度,造成空间的大小、开合、动静等方面的对比效果。

5.1.2联系

分隔产生对比和差异,但隔死堵严,使景区之间不相往来,就会破坏园林的整体感,因而在空间分隔的同时,使景区之间保持有机联系,隔而不死,这就是园林空间的联系。

分隔能突出个体,联系是为了统一。既分隔又联系,富于变化,使整个园林成为一个有节奏、统一和谐的空间整体。

5.2园林空间具有时间性

在园林空间中,人们的感受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所谓步移景异就是人们在园林空间中的时间轴向运动的体验。

5.3序列

在划分园林空间时,根据各景区的功能和造型因素等条件,来安排各个空间的先后顺序,就是空间顺序。园林空间是一种连续的、有节奏的相互协调的空间体系,就像戏剧一样,有起景、有展开、有、有结尾,可通过空间形状、大小、开合、高低、明暗以及景物的疏密等对比艺术处理手法,使空间层次分明,前后连贯成为序列。

6存在的问题

由于园林组成要素的物质实在性,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进行园林设计时往往忽视了园林的空间设计,导致极易出现以下问题:

片面注重对园林各组成要素的表现,过分追求设计的实物美,忽视人在园林中的空间感受,难以达到人景相融的境界,景观缺乏生动的立体感。

不能通过园林空间设计展现个性特色和文化内涵,难以达到最高艺术境界。仅是简单套用园林要素的形式,而不充分考虑园林空间的组织,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使人毫无归属感。

篇3

关键词: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Abstract: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is different from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city park, is different from the city square and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outdoor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s,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residents psychological physiology and spiritual life. So in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be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riority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principle context inheriting principle people-oriented and economic adapt to the principle, beautify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can create a pleasant environment edify sentiment of ecological home, provides the high quality for the residents of outdoor space.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examples, the landscape design scheme is expound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village;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及品位越来越高,一个好的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方案及景观生态模式,必定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居住区环境的质量。

一、项目概况

某小区规划面积12.20hm2,约183亩,建筑面积达329400m2。园区地处城市中心区块,交通出行便利。

图1总平面图

二、景观规划总体定位

(1)在总体的设计风格上独具匠心。总体设计理念以“平安、幸福”为核心理念,结合建筑特点,营造现代建筑与景观相结合,最适合国人居住的现代住宅典范。

(2)该小区现状地形高差较大,东西尤为突出,依据现状的特点,结合落差和层次,营造别具一格的生态化人居环境。

三、设计原则

(1)宏观上以创造自然环境为主题,以人为核心,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愉悦舒适、尺度适宜、亲切宜人的自然环境。

(2)把人的行为与环境设计结合起来,为居民提供交往的空间与机会。

(3)吸收大自然中自然山水的意境,并加以现代设计元素,实现 21 世纪人们既有方便、舒适、愉悦、安全的现代生活环境,又有与自然对话、亲和的自然环境空间。

(4)利用乡土树种和玲珑简易的小品,采取形式多样的规划手段,形成千姿百态的各种小型绿地,达到芳草遍地,花开满院,绿树成荫的效果,改善和美化居住环境,满足居民多种要求。

四、设计方案

该小区整体方案以“两轴四区”为景观格局,主打营造一种和谐人文化、时尚现代化的生活环境,该方案设计依托巍巍山岳,根据地形的落差,围绕中心水景,打造舒适化简约的居住环境。

(1)入口设计

入口作为标志性空间,开场的入口广场结合弧形跌水墙圆形花坛、规整的树阵、线条刚硬的标志营造出宏伟大方的整体气氛。各种要素在形态上相得益彰,起到了围和景观空间的作用 ;水的流淌显得生动,软质绿化嵌入广场的硬质铺装中,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变化,丰富整个空间的感受。乔木繁茂的枝叶、挺拔的树干将入口宏伟大方的气势充分展现。

跨过主入口,经过流水林荫道,采用依托地形的跌水作为主景,成为进入小区的第一道风景,跌水采用流线型构成,弱化高差形成的生硬线条,跌水采用自然细流,给人以温和,清新的感觉,跌水中放置小区的标志性雕塑,雕塑简洁,沉稳,配合层叠的绿化,给人以平静,祥和的视觉感受。

次入口主要为人行步道入口,故设计以柔性、安静的处理手法渲染静谧的氛围,植物绿化和水体等软质景观为主要造景材料。入口的设计以刻有小区名字的大体量石材为中心,结合涌泉及花坛营造静谧的氛围,向住户暗示此入口为休闲步行道入口,远处的绿墙、小水景等装饰为入口增加和丰富的园内的景深。

(2)水景

水是具有灵性的、它代表了天地自然界的智慧和美德。万物皆因水而生,因水而活。水景主要依附于中心主轴线,以两大水景广场为中心,沿轴线散射,或大型喷泉跌水,形成气势,或静水细流,静谧而温婉,或冒出汩汩涌泉,点缀如颗颗明珠。同时根据人对水有极强的亲水性,在水景的空间营造方面,结合水景设计相应的亲水设施,使中心组团充满动感。

水景贯穿东西南北轴线,结合地形落差,形成不同形式的跌水景观。

会所水景:水面以直线条为主,配合折线廊桥,通过景墙、错层花坛增加立体空间,水边放置休闲座椅,躺椅,水底采用蓝色瓷砖铺装,局部点缀雕塑喷泉,增加空间的活泼元素,整体营造舒适惬意的会所前景观。

中心水景:中心水景结合落差,形成双层跌水,高层三米落差处,立面采用块石穿插,并在立面设计凹凸景观,形成层次不同的水幕,并将小区景观标志镶嵌墙体中,上下两层通过栈桥连接,增加亲水性。

溪流水景:溪流景观由中心水景向南侧延伸,蜿蜒曲折,驳岸采用自然式石块堆置,在宅间组团形成水潭,亲近人居生活。

(3)活动广场

活动广场设计服务于人们的健身活动,其目的就是增强居民的身体素质,改善心理素质,增进邻里间的交往。在“健身环境”设计过程中,结合人体工程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原理,满足“量”的要求, 又要满足“质”的要求,(包括场地的平坦度、地面材质、色彩、场地的位置、周围环境以及安全设施、管理等), 同时还根据不同的参与者,不同的活动形式来具体考虑,尤其分析不同年龄层次的心理需求。

依附两大中心广场,设计两处主要的健身广场,儿童活动广场,配合适当大型林荫广场,构成景观主要活动中心,在每个组团的景观节点,配合主题景观,设计组团区域内的小型活动,两类区域交互作用,形成整个小区的活动区。

点线面的结合:以组团内部的简易健身场地设施为点,以组团间的道路、绿地系统等提供的健身地带及设施为线,活动场地及设施为面,以点由线带面,构成整个社区健身环境的覆盖面,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激发居民的健身热情,真正做到在社区内持久地、全方位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重点突出:依据居住区内的每一个景观组团为分区,以住区中心活动场地及设施为主,以组团之间及组团内部的活动场地及设施为辅;以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健身场地及设施为主,同时兼顾中青年人的健身需求。这样,不仅组织管理方便有效,场地及设施利用率高,而且集中的健身场所有利于增进居民间的交往沟通,自然形成社区内的向心力、凝聚力。

(4)宅间绿地

宅间绿地分为四个组团,分别为:苹苑流沙(苹果园)、雨樱落花(樱花园)、柿柿如意(柿子园),桃李为家(桃李园)

①苹苑流沙(苹果园)

该区域植物群落主体树种选用苹果树,该区植物主要是渲染一种苍翠静谧的小区氛围,为整个小区的“平安区”,植物主体树种选用苹果树,以苍松,翠柏,水杉为主,搭配适当的玉兰,腊梅,碧桃樱花等适当的点缀活泼因素活化气氛。

②雨樱落花(樱花园)

该组团的景观节点基本以小活动中心为主,结合小型的沙场,水池增加景致的丰富性和跳跃感。该区定义为浪漫的情调,主调树种采用樱花和芙蓉这两种春季和夏季的观花植物,营造一种温情的区域氛围。同时结合树冠浓郁的垂柳,法桐等植物、广玉兰,雪松,桧柏等常绿植物,增加冬季的观赏效果,形成季季有景,春夏烂漫的景观环境。

③柿柿如意(柿子园)

该组团的植物景观特色以春秋时节最具表现力,主体树种选用柿子树,穿插种植紫薇,榆叶梅,珍珠梅,樱花,广玉兰,白玉兰等春季观花植物同时搭配木瓜、银杏等,旨在描绘一种“春华秋实”欣欣向荣的绿化景观效果。

④桃李为家(桃李园)

植物配置从嗅觉的角度出发,主要种植碧桃、紫叶李,局部点缀樱花,腊梅等,同时配合适当的常绿树种,让人“未见其景,先闻其香”。局部景点种植竹子,映衬桃红,从而获取“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独特景观。

五、结束语

篇4

关键词:环境;低碳生态技术;雨水收集利用

Abstrac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oday's world is the theme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scape design.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low carbon garden the design of the main method and combining garden design cas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using low carbon landscape technology and ecological elements, aim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Keywords: environment; Low carbon ecological technology;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using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大力提倡环保意识的当今社会,“低碳、生态、环保”的词汇无疑成为了一个高频词汇,时时刻刻在各式媒体中频繁出现。2009年12月,世界气象组织在哥本哈根公布报告: 2009 年已成为历史排名第5的最热年份。大气中CO2含量升至390×10-6,离理想值350×10-6已越来越远。“低碳、生态、环保”已经成为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而作为一名环境景观设计师,应采取节能环保的技术,改善环境,实现环境工程的目标。

1 低碳园林设计的方法

1.1 雨水储蓄利用

保持和修复自然界的水循环将成为低碳园林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一方面,大量的雨水随着市政管网白白流失;另一方面,大量的景观用水来自于洁净的自来水。建立区域性的雨水利用设施,实现“就地滞洪蓄水”是解决城市雨水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也解决了园林景观与植物灌溉用水问题。

1.2 绿色园林构筑物

园林构筑物可以通过形式的巧妙构思达到增汇的目的园林建筑采用半地下、地下或底层架空的设计,以及墙面、屋顶立体绿化,增加绿化面积或绿地面积,同时提供多种建筑设计风格,为人们提供不同的观景视角,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地下与半地下园林建筑也使建筑在冬夏季的能源消耗减少,达到减排效果。

1.3 污水净化循环

城市污水净化循环问题亦可以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借助自然的力量予以解决。具有净化功能的人工湿地系统可以设计成污水处理地。将城市污水排人湿地系统,配合植物根系以减缓水流速度,利用多层异质土壤对悬浮物进行拦截沉降,促使杂质的沉淀和排除,并在湿地中种植具有净化功能的植物,如芦苇、千屈菜、小香蒲、花叶芦竹等,以有效地吸收过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1.4 选择建造材料

降低碳排放量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通过选择碳成本低、耐久度高、后期维护少以及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的材料进行园林建设。选择本地或就近材料,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来减少碳排放。尽量采用木材、竹藤等“低碳”材料,少用钢材、玻璃、水泥等、高碳材料,减少园林建设中的碳成本。

2 园林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本项目规划中,总体定位为低碳、生态的集星级酒店、商务办公、休闲商业、人文历史、滨江景观于一体的高档国际滨江商务休闲区。地块拥有天然优美的沿江景观面,而本身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所以对该项目的设计提出了在生态、低碳、自然造景的要求。

2.2 设计理念

(1)由于拥有绝好的观江视线,因此建议散落的独立单体建筑设计降低建筑一层高度, 并充分利用屋顶及建筑外形配合生态水景景观,使观江景面最大化,形成水江一体的景观效果。

(2)利用建筑沿江面层层递进的设计,将沿江绿化带引入建筑并延续至每个建筑屋顶,使建筑与绿化带自然融为一体。

(3)利用建筑天然弧面结合景观溪流水景设计,将屋面排水功能自然地融入到整个景观设计中,并巧妙的与各种景观功能相结合,创造低碳、生态、环保且有趣的滨水商业氛围。

2.3 景观生态技术的运用

2.3.1大雨收集过滤池

下大雨时,雨水通过道路事先设计好的坡度,流到两侧雨水口,再迅速排到市政雨水管网中,未经过滤和处理直接流入河流。因此利用道路的绿化带作为收集池,使雨水先汇集其中,给土壤更多的下渗空间和时间,减弱道路雨水的流速以缓冲对江河的污染。应建设一些生态洼地和池塘,在解除洪水威胁之前储存雨水,也可用于补充地下水。

由于建筑沿江面至滨江驳岸地形自然形成坡度,视为可改造设计部分。将绿化带分为大雨收集池和普通种植池两种,大雨收集池设计种植水生植物和砾石,并在道路和人行道两侧设有开口,雨水和从此处汇入池内,达到过滤沉淀的设计目的,在池内设计比土壤标高高出5cm的雨水口,当下大雨时,雨水下渗达饱和后经雨水口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2.3.2 雨水收集花园

基地南面为沿江绿化带,设计概念是将其打造成为主题性的商业滨江后花园。其中绿地部分主要为雨水自然下渗为主,用绿地涵养水源,减少绿化灌溉。因此,尽量采用下凹式绿地或通过绿地自然坡度将屋面雨水及绿地雨水导入景观水系或引入进行雨水利用的设施。

绿地比周围路面或广场下凹5~10cm,路面和广场多余雨水可经过绿地入渗或外排。增加设施采用PP 排水片材、排水型材、排水管材以及渗滤框、渗槽、渗坑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的绿地内也设计了一定数量的雨水口,雨水口高于绿地5cm,只要超越设计标准的雨水才能经雨水口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绿地可进行细致的地形设计,通过减缓地面坡度,增加起伏形成洼地或景观水系等方式来增强渗水能力。为配合这一设计,洼地、水系部分设计了一些禾本科植物,并与周边已建沿江景观带相呼应相联系。

2.3.3 屋顶花园

采用绿化覆盖建筑屋顶,可以大大增加建筑的保温性能,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手段。由于建筑屋顶上的风力和荷载,种植大型乔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植物根系很发达,会穿越钢筋混凝土的屋面,破坏防水层,补救和修复工程浩大费时费钱等原因,设计师在设计绿色屋面时必须对各种因素全面考虑。

(1)屋面风力减弱策略。建筑设计高出屋面120cm的女儿墙,阻挡部分风力。靠近两侧女儿墙设计中层小乔木和灌木篱,以形成绝佳的围合感,大乔木尽可能种植在中间区域。大风季节,树枝的剧烈摇晃造成根系松动而使大树成片死去。因此需要在混凝土板上增加隐形支架固定大乔木。

(2)屋面减重设计策略。屋面覆土不能太厚,所以种植设计主要以中层小乔木为主,局部点缀大乔木。而普通绿色屋顶大多种植草坪和景天科植物,只需满足20cm左右覆土。如需种植大乔木至少满足120cm 左右的覆土需求,结合本项目中屋面阶梯状特点,并在建筑设计的扩初阶段参与进来,同建筑、结构工程师沟通,将大乔木和小乔木的种植位置在景观设计前期就确定下来,创造出最经济节约的空中花园。屋面种植设计引入禾本科植物,其特点为有较高的观赏性,低维护,减少除草剂、 农药等的使用,可水生可旱生的浅根系植物。轻质土壤与轻质填充物混合使用,轻质土壤配比:腐植土50%~70%,蛭石10%~40%,砂土10%~20%。

(3)排水层。排水层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在降雨和浇灌时让土壤多余的水分流走,即使在每小时降雨量为100mm时,也不会产生屋面积水。此外,如果是开放式而有人进出的话,还要考虑人的载重,必须要保证排水层不丧失排水功能的强度。有的排水层材料具有保水功能,对薄层土壤的绿化有更好的效果。

(4)屋顶雨水收集。屋顶雨水收集需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节水指标,统筹、 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景观用水不宜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宜利用非传统水源,达到标准一般项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达到优选项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30%。可收集的雨水可分为3 类:道路雨水、草地雨水、屋面雨水。3 种水源中,最节约成本和利用率最高的是屋面雨水。屋面雨水的收集水量是根据收集后的用量以及径流系数来决定的。

2.3.4 生态景观材料

生态景观材料分为以下3个特质:可减少,可再利用及可再生。只要满足上述可视为生态材料。如屋顶排水格分PVC和HDPE 2种,价格相差不大,那么HDPE的排水格相对PVC 排水格就更环保些;硬质铺装能透水的材质当然也比不透水的材料更环保,如透水混凝土、土壤硬化地面、碎石铺地、生态砂、透水砖、陶土砖,比混凝土相对环保些;竹材比木材更环保,因为竹是速生植物,3~4年即可成材;塑胶实际是透水材料且内部能有组织排水,所以下面的基础最好选用透水混凝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布置与利用城市园林绿地,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建筑能耗、引导绿色交通、形成城市农业基地,减少城市的总体能耗,达到减排的效果,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赵彩君,刘晓明.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作用[J].中国园林,2010(6).

篇5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园林的基础知识

1.1园林工程图是根据投影原理和有关园林专业知识,并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绘制的一种工程图样。园林工程图是园林设计师与园林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实施园林工程的图纸表达形式,是设计人员按国家规范及标准,经设计而成的技术语言,它直观地表达了设计人员的园林工程设计主题、设计思想、设计创意及各类技术指标与参数的应用,它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技术文件。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是施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全为前提,加强施工组织,以达到实现绿化工程在园林工程中的最佳效益的目的。现对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是绿化施工队伍良莠不齐,难以充分理解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意图。由于绿化施工的严谨性、技术性都比建筑施工低,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许多素质不高的施工队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他们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要求不严,致使树木生长不良,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还有就是由于施工管理水平低,造成返工率高,施工进度慢,管理成本高,树木成活率低。最后是园林工程施工不规范,造成环境污染。那么如何解决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呢?解决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工程绿化的实施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随着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园林工程监理制已全面进人园林工程绿化施工行业。

1.2园林工程绿化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遵循科学准则,以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园林工程实施中绿化监理工程师既维护业主的利益,又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能够做到全过程跟踪,一旦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和产品,及时整改,以确保园林工程中的绿化工程每个环节运作流畅,从而保证了园林工程中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

园林工程图中要表现的对象是山水泉石、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等诸多自然和人工景观,其种类繁杂、形态各异。

园林工程图所表达的对象种类繁多,且大都没有统一的形状尺寸,尺度比例变化较大,特别是自然的湖池、山石及园林植物更是形态各异,因此使用工具仪器作图相对较难。为了满足园林工程图自然美、图线流畅的要求,徒手画法就成为园林绘图的重要方法。

园林工程图所表达的自然景观及人工景观,是通过人的设计创意、艺术加工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创造出的符合一定要求的园林景观,它是集多门学科为一体的景观环境再现,综合了美学、艺术、建筑、绘画、文学等多学科理论,因此,其具有较强的综合表现特点。

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和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提供高质量、合理低价、工期短,工艺新的园林绿化产品。但是,要生产一个品质优良的园林绿化产品,除合理的设计、工艺、施工技术水平、材料供应等外,还要靠科学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前提。我们知道,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好坏取决于随机应变能力、现场组织能力、科学的人财物配置、以及市场竞争能力。实际上,园林绿化工程在开始建设以前,就已经审查了建设企业的资质与条件。同时,还对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进行了考察对比。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看企业能否保证园林绿化的施工质量和履约能力如何。现场施工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中对上述各投入要素的综合运用和发挥的过程,所以,控制管理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要想扩大市场竞争能力,必须首先要着力抓好施工现场管理。只有搞好了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不断地开拓新的市场。

准备阶段:

工程的准备阶段就是有关人员到现场搜集信息资料,了解掌握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等。一般主要搜集环境、水源、电源、土地、交通、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材料、人力资源、对工程施工有利和不利条件等各方面的数据资料,并及时与市政建设等有关部门进行联系、沟通与交流。只有详细了解和掌握这些数据资料, 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研究、分析各种可能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因素,利用有利条件,发挥当地的优势,通过分析、计算、比较,进行积极研究解决,才能避免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管理误区,避免出现影响工程质量和耽误工期的现象。

3质量管理保证主要技术措施

3.1质量责任制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责任制,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鉴定质量保证书,实行风险工资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能、责任权限,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使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施工工艺、技术状态等,满足施工规范定的必备质量要求,以达到质量管理目标。

3.2奖惩措施

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责、权、利挂钩,出现质量问题,奖惩分明,决不放过。并设专职质检员,具体措施待工程开工后,项目部协商来决定。

3.3准备工作

3.3.1 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主要施工技术人员参加图纸会审,接受设计院的设计交底,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和关键部分的工程质量要求。

3.3.2 组织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及施工队骨干工人认真熟悉图纸,做到心中有数。

3.3.3 认真编制施工指导书,进行特殊工艺及新工艺的技术交底,以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交底。

3.4 质量检查与验收

现场质量检查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的手段。它包括:工序交接、隐蔽工程、停工后复工前和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检查。

3.4.1 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各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质检方法有:目测法、实测法和实验法。

3.4.2 质量验收按照工程合同的质量等级,遵循现行的质量检查评定标准,采用相应的手段对工程分阶段进行质量认可。

3.4.3 验收资料和文件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从施工开始就应完整地积累和保管,做到与施工同步。

4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4.1责任管理

施工项目承担控制、管理施工生产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目标的责任。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体系,有组织、有领导开展安全管理活动。

4.1.1 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抓制度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上报。

4.1.2 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第一人。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从经理到工人的生产系统做到从上到下,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人人有责。

4.1.3 施工项目应通过检查部门的安全生产资质审查,并得到认可。

4.1.4 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与施工项目签定安全协议,向施工项目做出安全保证。

4.1.5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应认真详细的记录,做好分配,补偿的原始资料之一。

5 总结

以园林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对负责种植任务的工人进行种植培训,要严格施工中的劳动纪律,切实落实责任与义务,从而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做到不浪费一颗树苗、不浪费一寸土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设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2(b)-0156-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design quality of adverse events monitoring in clinical drug trial of Ji'nan Military General Hospital (“our hospital” for short) and to promote normalization design of adverse events protocol. Methods The Ⅱ-Ⅲ period clinical drug trial protocol from 2007 to 2013 in our hospital was investigated, in comparison with score criterions of design quality for adverse events, the average scores per year and the score rate of items we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score rate of items and the missing rate of each score point from 2012 to 2013 clinical drug trial protocol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The design quality score of adverse events in clinical drug trial protocol of our hospital, as well as the score rate of item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some defects in 2012-2013 clinical drug trial protocol. The missing score point of design items, with the missing rate more than 50%, were shown as follows: pregnancy events, exclusions of adverse events, monitoring time of adverse events, criteria for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xperimental test value, the methods of association evaluation between adverse events and trail drugs, reporting requirements of significant adverse events and adverse events which caused the withdraw of subjects, the source file record requirements. Conclusion Establishing of a 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plan of adverse events in protocol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assessment guality of project safety. By the discussion in details to each step of adverse events monitoring plan, normalization design of adverse events monitoring protocol is proposed.

[Key words] Clinical drug trial; Adverse events; Design quality

药物安全性一直是药物研发过程乃至上市后的临床运用中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临床试验中监督试验药物的安全性是临床试验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不良事件的监测及管理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1],从试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记录等各方面对规范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是指导临床试验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根据GCP要求,试验方案中应对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指导研究者和申办者进行相应的安全性评价[2]。试验方案制订的好坏是药物临床试验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为了探索不良事件管理的方案设计质量,笔者探索并建立了不良事件的方案设计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照评价标准,回顾性分析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7~2013年药物临床试验方案中不良事件管理的设计质量,探讨设计中的不足,旨在切实提高我院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的方案设计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检索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专业科室进行的Ⅱ~Ⅲ期药物临床试验。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从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检索Ⅱ~Ⅲ期药物临床试验,调查其不良事件监测的方案设计情况,调查材料主要是试验方案和研究者手册。

1.2.2 不良事件方案设计的质量评分标准 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及文献调研[3-5],制订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方案设计质量的评分标准,实行百分制,分为8要素:已知的不良反应事件(4分)、不良事件严重性评价(14分)、不良事件的收集(12分)、不良事件的处理及随访(15分)、不良事件的评价标准(10分)、不良事件的报告(19分)、不良事件的记录(24分)、不良事件的分析汇总(2分)。详细评分标准见表1。

1.2.3 观察指标 ①项目年均得分:对照评分标准,统计各试验项目的不良事件设计质量的得分,年均得分=年各项目的得分之和/年项目总数。②各要素的得分率和年均得分率:对照评分标准,统计试验项目中各要素的得分率(某要素的得分率=项目中某要素的得分/该要素的标准评分×100%),计算各要素的年均得分率(某要素的年均得分率=年各项目中某要素的得分率之和/年项目总数×100%)。③要素得分点的缺失率:对照评分标准,统计试验项目中各要素得分点的缺失率(要素某得分点的缺失率=缺失某得分点的项目数/项目总数×100%)。

1.2.4 指标比较 ①为回顾性了解我院试验项目的不良事件设计质量,统计2007~2013年各项目的不良事件设计质量的得分情况,计算项目的年均得分及各要素的年均得分率,比较不良事件设计质量的逐年变化。②为集中分析目前我院不良事件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统计近两年(即2012~2013年)项目中各要素的得分率以及各要素得分点的缺失率,以分析我院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

2 结果

2.1 2007~2013年不良事件方案设计质量得分情况

由表2可见,我院不良事件方案设计的质量得分逐年增加。2007~2011年得分较低,位于及格线以下。从2012年开始,得分大幅度增加,至2013年已增加至80分,为2007年均得分的2倍。为进一步分析不良事件方案设计的各要点情况,对各要素的年均得分率进行统计(表3),总体来说,各要素的年均得分率亦逐年增加。截至2013年得分率不足60%的要素有1个,为不良事件的收集(54.2%)。

2.2 2012~2013年不良事件方案设计中各要素的质量得分情况

结合不良事件的评价标准,集中分析2012~2013年项目各要素的得分率以及各要素中质量得分点的缺失率,以评价目前我院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①已知的不良事件,得分率为80%。作为试验药物的安全性信息,各项目研究者手册中均无缺失,在药物标签说明书中有40%的项目缺失该部分信息。②不良事件严重性评价,得分率为81.43%。其中,存在缺失的质量得分点为重要不良事件的定义、不良事件严重性的评价标准、非不良事件的特殊事宜说明和妊娠事件的处理要求,缺失率分别为20%、30%、30%和50%。③不良事件的收集得分率最低,为48.33%,该要素中的缺失率也最高。对不良事件的开始及结束监测时间,90%项目方案中未做明确规定。实验检查值的临床意义判定标准,即不良事件判定标准,40%项目未做明确规定。④不良事件的处理及随访,得分率为70.67%。各质量得分点(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不良事件的随访、严重不良事件(SAE)的随访和妊娠事件的随访)均存在缺失,缺失率分别为30%、20%、20%和50%。⑤不良事件的评价标准,得分率为82%。其中,存在缺失的质量得分点为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评价标准和关联性评价方法,缺失率分别为10%和75%。⑥不良事件的报告,得分率为81.05%。各方案中均说明SAE的报告时间窗、报告方式、报告对象和报告流程,但仍有10%项目未提供报告对象的联系方式,10%项目未详细提供EDC系统的SAE报告流程。重要不良事件及导致受试者退出不良事件的报告要求和药物安全性报告/周期性安全性报告的缺失率较高,分别为70%、50%。⑦不良事件的记录,得分率为75.42%。该要素中缺失得分点集中在不良事件的源文件记录上,80%项目说明了不良事件及SAE的记录内容及要求,但70%项目对源文件记录未做明确说明。⑧不良事件的分析及汇总,得分率为100%,各项目中该要素信息完备。

3 讨论

3.1 本次调研发现问题

本文将试验方案中不良事件的安全性监测计划分为8步:已知不良反应信息的告知、不良事件的定义告知、不良事件的收集、处理及随访、评价、报告、记录和统计分析。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每一环节均影响监测质量,申办方和研究者应充分认识到每一步骤的重要性。只有试验方案中制订完善而周全的不良事件监测计划,才能保证项目中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实施质量[6]。本次调研发现,近年来虽然我院项目方案中不良事件安全性监测计划的质量逐年提高,但截至2013年仍存在一些关键信息的设计缺失,而这正反映出申办方和研究者对不良事件安全性监测警戒意识较薄弱的环节。缺失信息集中体现在:方案中未对妊娠事件的处理流程、非不良事件的特殊事宜说明、不良事件的开始及结束监测时间、实验检查值的临床意义判定标准、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关联性评价方法、重要不良事件及导致受试者退出不良事件的报告要求、不良事件的源文件记录作出明确的规定(缺失率>50%)。另外,部分信息在方案中的规定不够细致及完整,如不良事件的收集方式,各项目阐述深度有差异,有的项目中为研究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收集方式,以保证收集的完整性,而有的项目中只简要介绍标准化提问方式。另外,多数方案中对源文件记录内容的要求并不完整,试验项目信息和受试者鉴别信息是常见的缺失内容。

3.2 方案中不良事件监测计划的规范化设计

不良事件作为临床试验的重要安全性信息,在试验方案的安全性评价中,其监测和管理通常被单独列为一个章节,予以详尽和准确的阐述[7]。结合本次调研发现问题,通过对不良事件监测计划的各步骤细节进行探讨,为完善和规范试验方案中不良事件监测计划设计提供参考。

3.2.1 已知不良事件的告知 申办者应提供该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资料及其他与安全性有关的资料,包括已知的不良反应,列入研究者手册或药物标签说明书中。

3.2.2 明确不良事件的定义 在方案中应对涉及到的术语做出明确定义,如不良事件、重要不良事件、SAE等。对于不良事件的判定和严重性分级也应在方案中明确说明。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性,一般分为SAE、重要不良事件和一般不良事件。不同性质的不良事件,有不同的后续处理流程。方案中应尽可能给出各级不良事件的处理标准操作规程,尤其是SAE,可附录中予以说明。对不良事件的认知有时会受到研究者主观意识的干扰,因此,对不良事件作出明确的定义,对研究者更具有指导意义。对于不属于不良事件的特殊情形[8],在试验方案的安全性监督和报告部分应当予以预先定义或描述。例如,年度体检的行政性入院、在进入试验项目前就已计划或安排的手术或住院程序等“住院事件”通常不需要被当作SAE而进行监督和报告。对于妊娠是否应当被视为不良反应事件以及如何跟踪妊娠结果在试验方案中应当有明确的规定[9]。临床试验中,任何妊娠后的受试者通常应当被立即终止参加试验项目,并在获知后的第一时间里完成妊娠事件报告,上报申办者。对妊娠的后续跟踪监督视对妊娠结果的要求而定,有些到婴儿出生为止,有些需要继续跟踪婴儿的成长直至成年。

3.2.3 不良事件的收集 方案中应明确规定不良事件的监测时间窗。一般对不良事件的监督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或第1次服药之后开始,直到他们完成或退出试验项目或最后1次服用研究药物或最后1次访视后的30 d[10]。不良事件的收集方式,应明确列在试验方案中。常见的收集方式有:建立标准化提问表、建立症状检查清单、研究者开放式提问、日志记录和同期服用药物询问。根据项目特点,尽量采用多样化收集方式,才能避免不良事件监测的遗漏。如针对长期口服试验药物的门诊受试者,可让受试者把访视期间的不良事件经历记录在受试者日记卡中,当访视时,研究者与受试者一起回顾日志信息,并当场澄清任何不良事件的疑问。同期服用药物的询问,常常也能够牵扯出新的不良事件。根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指标而收集不良事件,常常需要与试验方案规定的基线相比较[11]。因此,方案中应明确规定指标异常变动的临床意义判定标准。若判断为异常有临床意义,即为不良事件。若未进行明确规定,则需研究者根据行医经验、行业标准判断是否有临床意义。

3.2.4 不良事件的处理流程 在临床试验中,一旦受试者发生不良事件,均应按照医疗常规进行积极适当的处理。方案中应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给出建议的处理措施。对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一般分为:未采取措施、调整药物剂量、暂时中断试验、服用伴随药物、非药物治疗、永久停药,退出试验、住院/延长住院时间。在双盲试验中,还应明确紧急破盲的标准操作规程。研究者有责任对不良事件进行治疗或监视,跟踪直至有最终结局。试验方案中应明确不良事件及SAE的随访方式、随访频率及随访终点。需强调的是,试验结束仍未解决的SAE一般应被监督到下列情形之一出现为止:事件解决、事件稳定、事件回到基线状态、事件的继续监督变得无法完成(如与事件当事人失去联络等)。如果申办者希望执行所有这些继续监督的要求的话,就应当明确把它们列在试验方案安全性监督部分中。

3.2.5 不良事件的评价 方案中应明确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的等级评价标准。严重程度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亦可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常见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分为4度,在NCI毒性标准未列出的不良事件,可另附等级判断标准。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的因果关系是另一个需要评价的方面,应当对试验方案予以定义,包括关联性评价的分级标准(如5级标准或7级标准)以及评价的方法(如时间挂钩法、滞后期效应法、排除法等)。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因果关系常常难以判断,特别是当不良事件不符合已知的药物安全性信息时,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的确定,可使研究者有据可依,更利于评价。在临床试验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安全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报告,因此,如何判断不良事件是否属于药物不良反应,在试验方案中应明确。在临床试验阶段,所有与试验药物及其任何剂量有关的有害和不期望的反应都被视为药物不良反应。它与研究药物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即药物与不良反应事件的直接关系不能被排除。已知的不良反应在研究者手册中已经进行说明,在试验中尤其应重视未知不良反应事件/非预期药物不良反应。申办方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报告要求在试验方案也应明确列出。

3.2.6 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 根据GCP规定,若发生SAE,要求研究者在获知24 h内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报告。对于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的SAE,一般还需要申办方立即向参加试验的所有中心通报,以使其他研究者提高警惕。因此,在试验方案中应明确规定SAE的报告时限、报告流程、报告对象以及提供相应的联系方式[12]。此环节中需强调的是申办方若使用临床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应明确SAE报告流程。在EDC系统,研究者需要以SAE报告封面页的形式在获知SAE后的24 h内通告申办方有关SAE的发生。若EDC系统具有完全的SAE报告功能的话,申办方可在接到SAE信息通告后直接将SAE报告或表格,从EDC系统中提取出来,直接提交相应的SAE报告。如果EDC系统不具有SAE报告功能的话,研究者仍需要完成书面SAE报告,并打印和附上相关SAE表格作为支持信息,一并上报。对于重要不良事件以及导致受试者退出的不良事件,因其临床重要性,应定期向申办方报告。若大规模临床试验且持续时间较长,普通不良事件要求每季度向申办方汇报一次。诸如此类对上报的时间及频率有要求的,应在试验方案中明确规定。

3.2.7 不良事件的记录 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不良事件,均应详细记录在源文件中并转抄至病例报告表中。源文件的记录是试验实施中常见的薄弱环节[13]。明确而全面的记录要求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研究者清晰地完成不良事件的描述。首先,方案中明确源文件及其记录内容,包括试验项目信息(试验药物信息、试验方案、研究机构编号)、受试者鉴别信息(受试者随机号、姓名缩写、性别、与不良反应事件有关的病史、同期服用药物情况)、事件诊断、事件描述、严重程度、关联性、处理措施、事件结果。另外,SAE还要求记录事件上报情况(上报时间、方式及对象)。其次,指出记录注意事项,如记录不良事件到源文件中时应尽可能采用受试者的原叙述(原话)。在输入病例报告表时由研究者根据医学判断转换成相应的医学名词或术语以及相关的事件归类。

3.2.8 不良事件的统计分析 在试验方案的统计分析部分,应明确指出对不良事件的统计分析策略,以评价试验药物或研究产品的总体安全性。

4 结语

安全性评价作为临床试验中与疗效评价同样重要的一个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与国际接轨,有必要提高我国安全性评价的规范化水平。首先在临床试验准备阶段应当制订良好的项目安全性监测计划[14]。只有通过试验方案制订详细而周全的不良事件监测和管理的安全性评价计划,才能指导研究者和申办者尽可能全面地对不良反应事件的面貌予以了解,以便给患者提供足够的药物安全信息或警讯,并做好管理和预防药物风险使用的工作[15]。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S].2003-09-01.

[2] 刘川.临床试验方法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257-279.

[3] Prady SL,Richmond SJ,Morton VM,et al.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stricta and consort recommendations on quality of reporting for acupuncture trials [J]. PLoS ONE,2008,3(2):e1577.

[4] 邢建民,李迅,刘建平.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报告的规范[J].中国药物警戒,2010,7(4):202-205.

[5] 李少丽,颜敏,吴晔,等.药品临床安全性评价与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1):1-6.

[6] 唐雪春,宋苹,张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对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的监控[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25(3):228-231.

[7] 任明,商洪才,张伯礼,等.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的管理[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8,25(5):452-457.

[8] 范大超.临床试验安全性通报的常见问题[J].中国处方药,2010,6(99):70-71.

[9] 范大超.新药临床试验安全性通报及监测[J].中国处方药,2010,6(98):70-71.

[10] 胡晓民,吴磊.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体会[J].广州医药,2005,36(5):66-67.

[11] 袁延楠,姚晨,阎小妍,等.临床试验中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可视化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4):402-430.

[12] 汪秀琴,熊宁宁.临床研究不良事件的伦理审查[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5):1299-1301.

[13] 沈玉红,张正付,李正奇.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实施问题及对策[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2):173-176.

[14] 陆芳,高蕊,唐旭东,等.如何制定临床试验的数据和安全监察计划[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15(5):584-587.

篇7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管理;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园林建设对于城市的环境和品位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伴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园林建设施工和后期管理也不断提高,园林建设需要不断适应城市建设需求,这就需要通过我们优秀的园林设计,高标准的施工,精细化的管理,打造更为精品的工程,进而实现预期景观效果,满足市民需求。

一、园林设计、施工建设与管理三方关系

作为一项时间长且工作内容复杂的工程,园林工程包括了园林设计、施工和管理三部分。

园林设计是园林工程中的前期性的工作内容,它更加侧重设计理念,通过特色的突出来彰显使用效果。作为园林工程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园林设计如果是没有考虑到施工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难易程度,不能很好的掌握设计理念“度”和“量”的关系,那么,就难以做好与下一阶段或下一工序的沟通,这样就可能会给后期的园林设计带来诸多的不方便,更甚者会造成施工建设与园林植物种植后没有办法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养护管理。

而对于施工建设而言,其属于园林工程的中期工作,是将园林设计理念变为现实的过程,施工建设更为强调质量和进度,更侧重于园林施工项目的进度控制。而园林施工项目的进度控制是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控制目标之一,其可以更好地保证园林施工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降低工程成本。园林工程质量控制贯穿施工各阶段,但受人、材料设备、施工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有质量管理的失控,如混乱的工序、施工方在施工前没有与设计人员充分沟通、对工程创作理念一知半解;或施工方误解设计意图,随意更改,不按验收规范和标准施工等,这些都将影响整个园林工程质量和进度,甚至是园林景观效果。

管理则是园林工程后期工作,侧重于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更加追求实际效果。作为园林苗木成活的关键,园林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对于园林苗木特别重要,“三分种七分管”,种是短暂,管是长期。即使是再好的园林设计和工程施工,一旦养护管理不到位,也会给园林绿化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不间断的精心养护和管理,确保苗木的成活和生长,让园林设计理念得到更好地延伸、展现。

二、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三方相互脱节原因

1、设计方面问题

园林设计人员理念没有很好的结合好当地实际,只是把甲方提供的原始图纸和有关设计说明作依据,造成设计图纸和方案与现有条件不符,造成施工方无法施工;相关绿化指标模糊不清,误导施工方造成无法实现园林设计意图;园林设计人员不熟悉施工工艺和工序,园林设计布局对植物品种搭配考虑不周,造成设计图纸和方案面对施工现场而无法施工,而一旦施工方按实际调整和多次更改,设计方案或图纸就有可能会面目全非;精致的效果图掩盖质量不高的园林设计,造成设计图纸与效果图相差较大。

2、施工方面问题

施工方不熟悉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未充分领会设计方案目的意图而急于施工;施工人员不按有关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施工;施工人员不按园林设计施工图纸和组织设计方案施工。如园林植物配置与种植,设计人员为使园林设计达到某种效果,采用过多的珍稀而又价格昻贵的树种或是外来植物,但当选购遇到困难或有其它可变因素时,经常被随意替换,从而使原有园林艺术效果和园林空间美感受到一定影响;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不熟悉园林工程每道工序施工工艺或下一个阶段工作,不熟悉在建工程所需园林植物,放样随意,不按园林设计施工图纸种植,特别是价格昻贵的树种或外来植物。

3、设计、施工双方问题

施工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和园林设计人员未按要求到施工现场进行会商解决相关问题,或技术交底不清晰;当施工方发现园林设计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与基地现有条件和施工现场有较大误差时,仍按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设计方也存在主动性不够、设计变更不及时等问题;在施工建设中,设计、施工双方沟通少,施工人员只凭经验或主观想法施工,与园林设计意图相差甚远。

三、园林设计、施工建设与管理三方协调主要对策

1、设计意图应贯穿园林施工、管理全过程

园林工程的施工就是把园林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的园林景观,所以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园林设计人员的预期效果,施工方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严格按图施工并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作品或是优良园林工程。如清远市区金海湾豪庭居住小区的园林植物配置和种植,设计、施工双方共同参与小区所选用园林植物的采购、放样种植,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了居住小区园林景观效果。

管理同样也要贯彻园林设计的理念,要正确理解管理重点。要有创新管理模式的潜在意识,这是打造一个成功园林设计作品和创建优良园林工程的基本条件。又如清远市区某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有园林植物搭配作景,也有园林建筑小品点缀衬托,园林植物的层次感只有通过合理的种植、合理的修剪造型,科学的养护管理,才能使居住小区各个功能区域的园林景观效果较好地表现出来,以体现和延续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

2、园林设计与施工、管理三方要协同工作、互相配合

要求设计方:设计方须全面、正确掌握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和流程,方案体现甲方对园林设计要求;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管线分布及地势走向,合理分布园林植物种植放样;在技术交底时,向施工方交代清楚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施工前,设计方需派本项目主设计人员多到施工现场,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多与施工方交流,减少误会。

要求施工方:接受设计方案或技术交底时,施工方须了解、熟悉设计人员设计理念和意图;按图施工如果出现较大误差,则需及时与本项目主要设计人员沟通,争取妥善处理。

要求管理方:施工单位将科学管理贯穿园林施工全过程,不断满足正常消耗性、工具类材料供应,在施工现场严格控制,以降低成本;通过学习科学、先进的方法,以精湛技术和必要养护措施,保证各乔灌木和花草等植物成活率和长势,实现生态景观特殊和预期效果。

3、合理资金安排

在编制园林工程资金使用计划时,设计、施工双方需把预算管理与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相结合,避免资金过量使用,促进设计、施工和管理三方面资金使用计划有序、开支清晰。作为园林工程质量好坏的基本条件,对设计要求为:从园林工程资金安排出发,把握好设计档次,合理园林工程所需材料并控制好成本,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复杂、涉面广、综合性强,对施工方要求为:事先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在进行园林工程材料,尤其是园林植物的选购时,控制好资金,不要过量使用。

四、结论

一个优良的园林工程,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三方须协调配合,任一方稍有不慎都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精心搞好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优化设计方案,合理配置人、财、物、技术、资金等要素,按照计划、步骤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中运用各种更为实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最终保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风景园林;设计

前言

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传统的方式主要是设计人员通过平面规划图、以及方案效果图进行表达,效果难以做到令人满意。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多方位和多角度的、真实的进行模拟,让用户能够更加真实、直观的进行体验。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对于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应用中的特点

1.1能够全面展示风景园林设计的空间

同以往的二维表达方式或者是其他表达方式不同的是,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对单一的空间信息进行传递,还可以进行三维立体表达方式,针对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之处、以及整体把握,均能够完整而又准确的表达出,使园林设计的空间信息更加完善,风景园林设计更加符合实际。1.2远程浏览,方便快捷利用网络技术,更加便于施工企业与设计人员之间的联系。设计人员不需要再到施工企业递送图纸,立体化的设计,利用远程控制系统便可以实现图纸的浏览与讨论,极大程度的节省了双方的时间,对于提供工作效率具有重大帮助。

1.3辅助设计师臻于完美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可操作性,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管是在哪个设计阶段,均可以进入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体验,对于自己设计的产品进行检查和审视,比如说如果存在空间、尺寸以及用料等方面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修改。此外,通过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检查,有利于促进设计人员能力的提升。

1.4大众参与,辅助决策

一般情况下,风景园林设计在实施阶段,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主要是由于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同周围环境做到和谐共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加详细的了解风景园林设计,从而可以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有效衔接了意见决策和大众参与。在人们可以整体认识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上,可以给与后期施工建设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从而使风景园林设计更加具有人性化,实现双赢。

二、风景园林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开始阶段的可操作性分析

首先需要对设计条件进行分析和确认,并且需要设计人员亲自到现场进行调查,对现场的环境情况、地质条件、气候情况以及业主造价情况做到充分掌握。在收集数据信息、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对设计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陈列。其次,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录入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实施前期的模拟和探索,使设计人员能够对建设场地做到整体了解。最后,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针对现实环境场所进行真实模拟,对现实环境中的树木、河流以及道路等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设计概念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阶段,充分发挥了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模型建构技术,从而能够整体规划、综合分析现场情况。最后,对区域本身特性进行考虑,采取Auto技术,进行园林水景的平面图设计,然后利用3DMAX技术,对弯曲起伏的地形着重考虑,以此构建线形弯曲的水体模型。

2.2概念设计阶段中的概念设计分析

利用现实虚拟技术构建完模型之后,设计人员不再受到二维图纸限制的影响。设计人员可以亲身感受在所构建的虚拟现实环境中,并且能够全面整体的分析和研究具体状况,以此获取感官信息。在感官信息的不同刺激之下,有利于活跃设计人员的思维活动,从而针对场地设计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考虑到设计人员无法能够在短时间形成稳定的图形信息,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不稳定的信息输入到该系统中,从而可以随时的对相关设计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确保设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将灵感体现在设计内容上,使设计人员能够对各种设计概念进行挑选和深入。一些设计人员具有非常丰富的计算机三维造型经验,通过采取虚拟现实技术,同时在计算机视觉体验的影响下,形成全新的设计思想,从而使设计出的图形更加具有创新性。

2.3设计发展阶段的主体构思工作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人员能够使所刻画的场景更加具有真实感,实时成为三维图像。场景中的各种造型和特征,也可以进行调整,有利于激发设计人员的创作灵感和感官想法。此外,考虑到风景园林设计本身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所以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阶段,除了需要对物体造型本身进行考虑之外,还需要合理结合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空间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等,以宏观的角度设计风景园林。虚拟现实技术还具有交换功能,设计人员利用此项功能,能够对场景进行实时控制,有利于获取更加有效的交互平台,能够对风景园林中的要素模型做到及时调整和更换;在不断的比较和审查过程中,确保设计方案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比如说,在设计城市展览馆的过程中,建设位于城市体育馆附近,并且同繁华路段紧密连接;展览馆的设计高度需要控制在20m以下。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对该区域内的重要建筑物进行模拟摘选,然后在虚构场景中,放入已经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模拟,再次,针对建设进度,在虚拟场景中,再次放入两种设计方案,实施模拟和调整。最后,在同一场景中比较不同的设计方案,经过对比挑选出最为合适的方案实施建设。

三、总结

尽管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较晚,但是在几年时间内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和运用,对于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更加具有可行性。因此,为了确保虚拟现实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还需要我国设计人员不断努力,加强研究,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以此保证风景园林设计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苏小惠.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4,(2):152-152.

篇9

1.1根据各地区实际环境来进行园林设计

由于各城市间地域差异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城市对园林设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要准确把握各地区城市的环境要素,这将对城市建设和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市政园林设计的有效性,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具体环境来进行方案设计。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实行“区别对待”。首先就需要对各地区城市的经济、文化、历史、生态环境等进行全方位考量,严格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类型化的区域板块划分。其次,要根据城市格局来进行仔细测量和设计,保证所作出的市政园林设计方案能够符合城市规划需求。一般而言,在进行市政园林方案设计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各区域的基本职能来进行确定,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各个区域之间的职能划分为教育区、居住区等。教育区就是一个人们进行学习的地方,这个地方就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在进行市政园林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学习环境,通过建设绿地角等为学习者营造出一种安静、温馨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还应该相应地设计几个可以释放压力的场所,使人们来到这个地方能够释放压力,激发灵感,可以栽种一些绿色植物,如桂花、红梅等一些带有扑鼻香气的植物,可以让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释放压力,并且感受到到生活的美好。居住区主要就是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场所,这个区域的人员组成相对比较复杂,由于年龄差异、文化差异、地域差异等方面的不同,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就可以在小区周围适当地建设草坪、休闲场所等,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健身器材,草坪的建设不仅可以使人们放松心情,而且还可以美化环境。除此以外,居住区周围还应该栽种一些防尘植物,以此来隔离汽车尾气和灰尘。所以,因地制宜地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还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1.2优化植被配置,合理完善排水给水系统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利用植被来改善生态环境是基础,也是市政园林设计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但是,不同植被的功效和用途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植被种植时要避免单一化,要对植被进行合理配置,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还可以降低费用,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对绿色植被的优化配置需要市政园林设计主导者对不同植被的功效了解清楚,要保证园林设计恰到好处,将植被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另外,城市的排水、给水问题还是一个我们关注的问题。在大多数城市,人们仍然采用的是人工浇灌,降水量少时,对植物的浇灌也就变得捉襟见肘;当降水量充足时,直接将雨水引入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之中,对这些雨水不能充分利用,这样就造成了水源的极度浪费。所以,在市政园林设计中,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对降水进行储存,在植被需要水分又没能及时降雨的时候给予,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结语

篇10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园林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下,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促进我国风景园林的长远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风景园林建设的特色内涵和设计

风景园林建设涉及建筑、园艺、生态、文化、艺术、伦理、哲学等诸多领域,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园林,在这其中中国园林更是集众家之大成,悠久而美丽,例如文明于世界的苏州园林。而当代中国的园林建设理应继承传统,结合实际,立足当下。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时代风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个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不仅关系到表象上所表现出来的城市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更与当地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风景园林它自身就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系统,而生活于其中的居民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长居于此,个人的审美、素质都会或多或少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由此可见,风景园林建设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点却常常为人所忽视。在园林设计方面,首先,风景园林建筑工程实施前,一定要慎重考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各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否与生态和谐,是否具有人文价值,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整体品味并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其次,要考虑其在施工上是否先进科学合理,建筑结构方面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是否能达到投资商与消费者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与稳定。第三,要考虑风景园林建成后的使用功能是否完善,以及是否具有科学审美的人文内涵。这些都要求在设计制定之前,项目负责人要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并各个击破,找出符合各方利益的设计方案。建筑设计师们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作图纸要准确反映所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准确无误的计算,各方各面的积极协调合作,以及施工进程的有序进行;而且,建筑设计师还要综合考虑所建建筑的科学人文内涵,让建筑成为城市的文化品位的标尺,以及对当地生态的影响,要做到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不科学、不合理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没有从生态、科学等方面进行考虑,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检验,导致风景园林设计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使城市园林建设受到极大影响。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专业性不强

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没有完整的标准体系,缺乏有效管理制度,大部分城市园林建设没有全面规划,使风景园林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受到极大影响。由于风景园林设计的专业性不强,导致风景园林设计水平无法提高,在生态环境改善和城市园林建设上,不能给出可行、高效的意见,严重影响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

(三)设计中缺乏科学性

在设计时树立科学的态度,也不具备设计的立足点。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设计时都不尊重科学,对已经设计出的方案也不进行科学的检验,这样就不能保证园林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导致修建出的园林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比如说,在有些设计中只考虑了设计的美观性,却没有考虑设计的可行性,这样在实际操作时就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设计方案的修改或者是放弃。还有的方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土体情况和基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这样在设计时就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所以这种设计是不可取的。

(四)技术水平相对比较滞后

另外就是在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由于在沟通方面的问题,一些设计的意图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出来,一些比较好的设计思想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在效果上体现的不理想,这也就造成了施工技术不能够得到恰当的运用,再者就是由于我国的风景园林的市场还没有得到成熟的发展,在秩序的管理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而在施工中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园林质量得不到保障。

(五)草多树少,空间利用单一

近几年来我国大多数的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主要是以种植草地为主,这样做虽然可以使绿化的面积和绿化效应得到了扩大和提高,但是绿化的生态效果却并不明显。街道两侧的行道树和大面积的草地,都是单一的空间利用,在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应注重层次的凸显,注意花草灌木的的综合利用。

三、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对策

(一)风景式园林趋向社区化、复杂化

未来的风景式园林的规划设计需要的不仅是设计师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开发商和社会各相关领域的合作,设计师不仅要设计图纸,还要参与相关咨询、政策制定、流程管理、以及完工后的意见处理等服务,未来的风景式园林设计将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随着设计的多元化,面对大型综合项目时要与很多不同专业的企业合作,就必须拓宽设计的宽度。设计师可以大胆创新,运用各种不同元素和风格,使用各种艺术与科学新技术,创造大众喜爱的风景式园林。

(二)加强成本控制

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主要包括采购策划、预算控制、任务分配以及质量管理等。采购人员需要按照采购计划来开展采购工作,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防止出现工程成本增多的情况。还要加强对预算的控制,使得各个部门能够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提高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降低施工能耗。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返工的情况,降低不必要的工程支出,这样不但可以确保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可以保证施工进度。

(三)设计者尽量避免随意性

从整体出发,利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结合考虑当地的发展需求和人文历史进行整合设计。只有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发展要求与周围建筑物的合理协调,才能真正达到科学合理的目的。同时,风景园林绿化植物在配置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园林自身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及时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生长形态,及气象环境条件对其的影响,从而对植物的配置做到科学合理的同时,避免植物在配置中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更加可以凸显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及独特的风格艺术形态,使其更进一步的提升风景园林的整体绿化品位。

(四)加强风景园林乡土树种优势的发挥

在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对风景园林的绿化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风景园林的观赏也能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乡土树种是指在本地区域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树种。这些乡土树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性、观赏性以及抗逆性等优良特点,而且相对于其他外来树种而言,乡土树种更能适应园林建设施工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确保植物在生理、生化 、生态方面的功能均可正常且健康运转,继而进一步的使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得到充分展现出来。

(五)对园林设计进行低碳施工和管养

建造一个低碳园林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要付出行动,将园林建设成型,创造一个低碳园林实体。既然是环保节能的园林建设,那就是在园林施工过程中依然要采取节能环保的措施。具体的措施是减少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的使用率。除了采取节能的施工过程外还要注意对园林的养护工作。在园林养护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减少二氧化碳污染的方法之一就是用生态的方法和手段来处理生态系统的变化,例如在园林中多种植一些乔木,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等。

(六)选择施工单位时采用招投标的制度

若园林绿化的规模符合了一定标准,其主管部门就要实行招投标的制度。应该选择施工技术较强并且施工资质较高的单位,这样以优胜劣汰作为原则,选择出信誉高、施工的质量好以及施工资质老的单位,就能够将施工队伍资历不够的问题进行解决。

(七)向着可持续性和生态方向发展

现代风景式园林在规划设计中要注意与自然相和谐的原则。在最大限度的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按生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是构建现代风景式园林的要求。在现代风景式园林的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视倡导生态审美观,主张自然的野外之美,打造真实的生态之美,是因为这些因素是我们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就需要规划设计者在将来的设计思维中不再停留于表面的美丽形式,而是将生态价值观与自然生态美学相结合,对于形式、功能和思想内涵的提升有更高的追求。在规划设计中还要注重可持续性,设计者要在节约用水用地、及时补充地下水、新清洁能源的运用以及恢复和保护本地特有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多样性进行提升。在可持续和生态问题上的思考是风景式园林发展趋势的关键。

结束语

传统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一直没有引起行业和社会大众的关注,这使得在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着雷同感、陌生感、品味不高、文化内涵不丰富等问题,这不但会影响到市民对风景园林的欣赏和享受,更会对城市建设有着负面的制约。新时期,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彻底改变,通过行业内的积极思考,从积极发动公众参与、加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科学行政管理、倡导结合等角度,形成风景园林设计的新体系和新方法,全面提高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水平,为城市进步和发展、市民的休闲和生活,提供一个和谐、友好、清新、健康的场所。

参考文献:

[1]李泉煌.浅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