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

篇1

论文摘要:“反思求解期”教师的社会效能感更多是外界对自我的评价,较少关注工作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也就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随外界评判而改变。没有教师自觉参与的教学改革是徒劳的,没有价值认同的学校管理是虚妄的设想,没有研修提供支持的评比无法取得预期管理的成效。学校是否把校本评比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是否在评比后对该项活动有积极的反思?这应当是校本教学评比后期反思的内容。

一个成熟的教师大都经历过适应期、扩充期、高原期、创造期和示范期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存在差别,这主要体现在专业精神、人文素养,以及教育的科学理性上。教师能否顺利从“高原期”发展到“创造期”,取决于教师能否以反思的心态审视自我,通过积极的研修,并借助于有效的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寻求积极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此,通过有效的校本教学技能评比,推动“反思求解期”教师发展,就成为目前学校提升学校教育文化的重要方式。

校本教学活动评比是指学校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于校本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评比。像每隔一定周期举行的校级教学能手评比和科研型教师的评定等,不仅要对其常规教学执行的标准进行评定,还要通过说课比赛、多种课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设计评定、教学反思评比和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审等若干个内容构成一个评价单元。校本化的教学评比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次活动,通过评比旨在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产生明确的定向,并将评比演变成校本研修的学习行为,以此提高教师对学校管理目标的认同度,降低管理的成本。

一、“反思求解期”教师的特征

处于“反思求解期”的教师经过两至三个教学循环的实践,加深了教学准备性知识的体验,对学科知识已经开始从教学智慧的角度进行诊释,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表现丰富的教学机智。通过专业引领和同伴的指导,对自我和同伴的课堂有了更高的认识。教学的形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日臻成熟,初步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成为教材整合与课程的开发者,但还无法从课程的视角对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与重组,哪些知识点该精讲,哪些知识点是承载学科方法发展的逻辑点还不明确,教学只是局限在专业知识的熟练上,还没有内化成教师专业生活的一部分。这也就注定了这部分教师的课堂生活缺少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气息,无法掌控教和学的平衡,很多时候顾此失彼,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力度。教学常规的执行只是外在的一种要求,还没有熟练成教师专业行为的习惯,也谈不上教育实践的创新,此时的教师还处于学习借鉴期,是一群待塑造的未定型教师。

“反思求解期”的教师,他们的社会效能感更多是外界对自我的评价,较少关注工作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也就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工作热情和发展的兴奋点,随外界的评判而不断发生改变。基于自我岗位要求,提高教学预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自我认知评价和自我监控能力,掌握班级管理,人际沟通和交流的艺术,出色完成教育任务,赢得同伴、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信任与尊重,这是教师心理需求趋向社会化的突出特征。通过校本化的教学技能评比,创设多元化的发展平台,以评比推进培训的发展,采取多层次的表彰实施激励,对提高这一群体的职业认同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校本教学评比:搭建专业研修的平台

以教学评比的方式推进以校为本的研修,用评价的方式推动求解行为的跟进,是目前创新学校研修管理的主要方式。各学校基础发展力不同,教学文化背景存在差异,阶段性的校本管理目标和为实现目标实践的管理策略存在着差别,这也就导致校本教学评比的方式、内容和目标存在着差异。

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多数学校停留在“以活动促改进、以评优树先带动大多数”的管理策略,这对于推动教学改良活动的发展是有效的。但很多时候却忽略了评比的校本性、评价的目的性、评价标准的多维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再加上学校缺乏对自我教育文化价值的追求,往往趋外界的评价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舍弃自我的价值定位。体现在校级教学评比中,学校关注更多的是评价内容和制订的标准是否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对接,忽略了学校自身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的需求,即在没有弄清教学评比目的的前提下就开展了评优树先,往往有活动的形式而缺乏文化积淀的内涵,为活动而活动,往往成为这类学校真实的写照。

【案例】某县高中在三年一次的校级教学能手的评比中,改变以往“综合素养+课堂教学评比”的单一模式,实践了“综合素养+过程评定”,即由多项教学活动评定组成过程评价来遴选校级教学能手。降低综合素养评比的分值,由原先的40%降低到10%,这有效弱化了按资排辈的习惯做法,降低了“荣誉叠加荣誉”压制青年教师发展的不良传统。同时限定已取得校级以上教学能手的教师不在参评范围,从而提高了参评教师的积极性。

综合素养从教学绩效、教研绩效和科研绩效三个角度进行积分统计,并限定为近三年来的成就,破除参评教师一劳永逸的错误思想,保证参赛教师基本上都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得到评价。

在注意事项中,对各级别的奖励和科研数量都进行了不同积分分类,保证公平与合理。过程性评价占90%,分为五项内容,其中教学设计评比占10%、说课评比20%、课堂教学评比占40%、教学反思评比占10%、教学案例研究评比占10%。

上述案例体现出:师资队伍建设应当采取分层次推进,以评代管,淡化基础差异,强化过程性指导,把静态的遴选变成过程研修,以此实现专业提高的发展过程。学校通过评价的调控,把外控管理演变成文化的引领,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定向,无限趋近校本管理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评比中,以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主导,也可以依据课型和教师自身的特长,实施教学模式的创新,但必须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必须突出有效的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基于学生爱好的研究性学习。“反思求解期”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比较容易接受学校规范实施的模式要求,但如何推动这批教师的跟进行为有新的发展,该校期望在“第三届校级教学能手评选”中,遴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带动广大教师的发展。

该校经过调研提出了“课前预习与课前教学诊断”环节的强化,期望通过这一环节,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低效的状态。“有设定的预习提纲,能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教学反馈。”这是针对教学预设中是否关注该环节的设计而对教学预设进行的评价。“有效地利用预习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前预设,落实以学定教。”这是判断教师是否依据课前预习的诊断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教学关注生成,通过教学诊断在课堂上再进行二次备课,根据学情来确定施教的内容,真正实践“以学定教”的生本理念。引导教师从重视教开始关注学,努力改观目前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增强教学实践智慧的积累。

在教学案的编写中重点突出“预习提纲”的设计,突出教学案一侧旁注的二次备课检查,将课堂教学引导到学习环节的指导上来。在互评课的内容上,突出对“预习提纲”的检查和教学诊断环节的评价,看教师是否进行二次备课,实施以学定教。

通过教学设计、说课和课堂教学评比,强化了参赛教师对教学常规的研修,通过评比提高了对学校规范的执行力。为提高“反思求解期”教师的校本研究能力,学校将“教学反思评比”规定在课堂教学评比后,参赛教师组织听课人员评议,并听取部分学生的意见,结合自我的预设和课堂实际取得的效果撰写反思研究报告。提高了教师对同伴互助的理解,感受到同伴互助和教学相长带来的力量。

选派资深型教师、教学骨干、教学管理人员、青年教师代表和未能人选却处于“反思求解期”的教师为评委,不仅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同时实现了大面积研修的目的,把教学评比变成了对教学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培训过程。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有利于不同层次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把评价过程变成互动研修的发展过程,使优秀的实践案例成为引导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

三、对校本教学评比的几点思考

基于校本的教学评比,弱化或舍弃已取得成绩的比较、,强调对设定的诸教学环节的评定,是一种典型的以评促训,以评促研,将“相马”变成了“赛马”的管理行为。在“赛”的过程中发现人才,这对于当前的静态式评价无疑是一种创新,它对于推动“反思求解期”这一没有资历教师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会,是一种激励性的评价。但通过对该项活动的调研,以及对评比工作后的反思性总结,笔者对几个问题产生思考:

1.评比的目的有待于理清

校本教学评比为谁服务?为教师,还是为学校的管理目标?评价内容由什么来确定?制订的校本评价标准是否科学?这是校本教学评比价值定位的问题。

依据学校阶段性的发展目标选择评比的内容,依据学校不同的发展层次制订合适的评价标准,这是校本管理的原则。如果一味突出校本特征,是否会偏离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意愿?是否所有的学校都能从师本的角度审视校本管理的行为?我们是否以校本的名义陷人主观主义而偏离了科学的命题,我们是否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演变成约束专业个性的手段?

对评比的过程,我们要审视:是否所有的参评对象都对该项活动投入真实的心力?评价过程是否唤醒教师内心的沉睡意识?学校的期待是否成为教师参评的原动力?评选过后教师能否继续以这种发展的心态对待将来的工作?评比对于教师的教学习惯能有多大的改良?同样,校本评比对于学校管理者,我们是否对每一次的校本评价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有过真正的思考?

2.奖励的方式有待于发展

既然校本教学评比的价值是发展人与成就人,具体到评价结果的管理上,就应当尊重教师专业基础发展力的差异,实施差异性评价。既然每一位教师都不遗余力地参加评比,既然参赛的过程实现了对学校管理目标的无线趋近,我们就应当本着“人人受奖,差异性奖励”的方式对待参评的教师。像基于学科教研组人数的不同发放不等数额的初选指标。诸如确定校级教学能手占初选指标的30%;二等奖占35%,可赋予他们校级优质课一等奖;剩余的35%可设定为教学单项奖。这种方式有效保证了评比的积极性,提高了主动研修的质量。

3.评比的过程期待人文

既然把评比变成引导教师专业研修的过程,就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增强过程指导的人文性,使参赛教师始终处于兴奋和对学校管理认可的状态。在实践这一设想时,强化评价目标的导引就是一种典型的做法。学校研制评比规范,将教学评比诸环节的评价指标印发给参赛教师,学校在进入该项评比之前,组织参赛教师和评委学习,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准。要强调评价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要突出研修过程重于评比过程的认识,这是举办校本教学评比的重要落脚点。

参赛过程中要及时公示各项成绩,在提前告知教师序号的同时,要隐去教师的姓名。及时公示的目的不仅体现评比的公正与透明,而是要告诉教师你哪一项存在劣势,与学校的管理目标有一定的差异,你应当在今后环节的评比中提高对该项工作的认识,这也是缓解教师精神压力的重要方式,不失为科学与人文的并重。

4.评比后反思的行为要跟进

我们提倡教师进行课后反思,管理者是否在校本评比后对评比方式和内容进行过反思?校本评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众多维度中,优先发展什么?重点突出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来引领?这些都是评比工作后需要思考的问题。校本管理只有从每一次评比活动中发现问题,才能为日后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智力的支持。同时,今后举行的教学评比,方式是否需要无限制地创新?校本教学评比的价值引领应定位在什么上?如果为活动而评价,学校将迷失自我,也就无所谓“校本管理课题化”。

篇2

关键词:管理人才;培养;微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138-01

1 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如何有效率地分配使用稀缺的生产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社会科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对组织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基本假设是有区别的,但经济学是管理学理论基础,管理学思想的萌芽、理论发展都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工具。由于培养目标不同,管理学科的经济学教学与经济学科的经济学教学是不同的,经济学科的经济学主要是关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研究,侧重社会整体公平与效率,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务,重在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研究能力;管理学科的经济学侧重微观经济组织和个体的研究,主要为企业的决策与经营服务,注重实用性,重在培养学生经济思维方式和理论运用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研究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以及市场均衡的实现,因此,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其作用体现在:

(1)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资源稀缺性和选择的必然性,了解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并最终形成经济理性思维和认识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和能力将帮助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管理者能够认清管理活动中经济问题产生根源及解决途径。

(2)后继课程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在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运筹学、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课程中都会有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如统计学中需求曲线的拟合、指数分析,市场营销中市场分析、定价策略和原则,财务管理中成本分析、筹融资决策、投资理论,战略管理中环境与条件的分析、博弈竞争与战略选择,运筹学与运营管理中的最优化分析、设备经济管理、库存管理,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关税理论等。

(3)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观经济学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分析工具,如最优化的分析方法在价值工程得到具体运用和发展,成本收益分析也成为管理学中经济原则的体现。而现代微观经济理论更是为组织结构与组织规模、管理成本与激励约束、厂商的竞争与合作等诸多管理活动中的问题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的依据。

2 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设想

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困难,经济学被称作“沉闷的科学”、“最难学的课程”,在实践环节中也表现出应用能力较差。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提出看法。

2.1 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结合

微观经济学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同时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但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本质上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灌输式的课堂讲授,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中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非常严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生“知”,更要懂得如何“行”,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适应这一要求,微观经济学教学肩负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重视微观经济学的结构,又要体现经济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好基本概念,讲清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经济生活实际讲解原理使学生体会到经济学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模型,而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在案例教学中,不仅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训练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此要求教师要注意搜集资料,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2.2 将微观经济学教学与管理专业结合

首先,教师应对管理学科及专业课程有所了解,在讲授时联系相关课程的知识,使学生理解微观经济学对管理学科的基础作用,同时在学科背景下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其次,注意教材的适用与内容的选择。目前多数学校采用人大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这本教材是国家级优秀教材,系统、规范,但由于是面向经济学专业的,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时,就显得内容过多,程度较深,为此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上针对管理专业有选择地讲解,重点介绍供需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

第三,采用专题形式介绍微观经济学新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渗透,出现融合趋势,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及决策理论在管理学的发展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例如,管理学的企业组织理论中的组织设计和组织发展大量借鉴了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而契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组织结构和组织规模问题、组织中的冲突和协调问题、契约机制和契约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管理中的成本、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解决、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正是依赖经济学的委托理论与博弈论。因此,采用专题形式介绍这些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新思想、新理论对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逢锦聚.关于我国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5):31-33.

[2]黎诣远.管理学科的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8,(5):81-82.

[3]高核.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及未来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1(1):121-123.

[4]黄钟仪,刘蓉.经济学传授中的思想与技术[J].渝州大学学报,2001,18(6):56-59.

篇3

关键词:管理思想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东方思维

管理学只是近一二百年才出现的名词,而人类的管理实践却几乎同人类的历史同样悠久。一般认为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标志着现代管理学的诞生,但是一直到现在人们还没有办法给管理和管理学一个可以广泛接受的定义,对管理思想的研究也还局限于管理学自身,没有从社会和历史甚至哲学的角度,也没有从一个更广阔的层面来研究西方的管理思想。从现实的角度看,一方面现代的各种管理方法、理论和思想层出不穷,管理学空前“繁荣”,另一方面管理上和社会上各种问题越来越多,而一贯的解决方法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越来越没有效,其根本原因就是西方管理思想失去哲学基础支撑,不能进行思想和理论创新。本文试着从社会、历史和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西方的管理思想,通过对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哲学基础进行挖掘,得出东方思维对西方管理思想的借鉴意义。

西方管理思想演化的哲学逻辑

管理思想的演化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整个社会的思潮对具有历史性的管理思想影响巨大。而一个社会思潮的形成在于人们的实践和伟大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天才思维。归根到底,管理思想历史演化的背后是其深刻的哲学渊源,掌握了管理思想发展的哲学路线,就能把握管理思想的未来发展方向,为管理实践者和管理学者提供指导。

(一)西方管理思想演化的哲学逻辑

从哲学角度看,西方管理思想的哲学线索有两条,即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1.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和思想的主流。按照一般的理解,理性与迷信愚昧相对立,理性主义泛指健全的理智和思想,具有逻辑化、系统化、规范化等根本特点的思想或倾向。近现代的西方理性主义开始于文艺复兴,理性取代上帝成为时代变换的最主要标志。中世纪的人相信神的启示至高无上,而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人渐渐相信人的理性才是至高无上的。理性主义从古希腊的自然理性开始,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后来发展到经验理性,企图用经验来界定理性的范围,把理性的内涵封闭在经验的范围之内;再后来发展到天赋理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理性主义变为科学理性,认为科学就是真理;后来发展到机械理性、工具理性和数学理性,认为只有那些能用数学和几何学准确推导的才是科学和真理。理性主义的科学思想是还原论,它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被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性质,还原论对应的是分析的研究方法。

沿着理性路线的管理学理论和思想的特点是以“工作”为中心,遵循理性的逻辑和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强调理性的决策、定量化、标准化的管理、稳定有序的组织结构、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限隶属关系、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采用金钱刺激和纪律控制等。理性路线的管理理论和思想有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等。二战后,运筹学的成功,加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管理提供了深厚的科学方法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这时相继出现的数理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等,都从某种意义上表现出对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强化,同时对人性的关注相对忽略。其中尤以管理科学学派为典型,他们强调运用新的科学方法,建立管理的数学模型与逻辑程序。在管理科学学派看来,管理是一门纯粹的科学,完全可以而且只能用数学模型和逻辑程序进行,不容许有半点非理性的艺术成分的存在。

2.非理性主义不是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主流。非理性主义是指那些将人的心理的非理性因素置于优先地位加以强调的思想。它强调人的意志、欲望、情感、直觉的作用,不过分强调理性与逻辑的作用。它的理论表现有生命哲学和心理分析理论。非理性主义是将人心理中与思想无关的因素,如情绪、本能、冲动、直觉等置于最高的地位,进而认为一切存在的最深的本质是非理性的。理性主义是注重研究外部世界,非理性主义则从自身内部找原因。当面对许多问题的时候,理性主义认为“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推导错了,甚至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而非理性主义认为“是我的哪里出了问题,是我心里的欲望太多、太杂而又不切实际,还是我的想法根本就不对?”。它从古希腊的神化故事开始,表示人向一种更高的智慧和力量的屈服;从古希腊一直发展到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它极大发展了非理性主义,牢牢的控制了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在经过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与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交锋后,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非理性主义重新被人们拾回,因为社会和经济等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

(二)西方理性主义的成就与困惑

西方理性主义的科学思想是还原论,方法是公理化研究方法。基于还原论的西方科学体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非常庞大和完整,在它的基础上诞生的工程技术,创造了空前繁荣的人类文明。

西方理性主义对现代社会的贡献不容忽视,但科学所培育出那种理性计算精神,自我膨胀的技术以道德中立的外观加速发展着人类自我毁灭的力量,社会管理日益趋向非人性化的工程化控制方向,所有这些的结合,使对人本身的迫害和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这种负面的影响可以从技术层面和系统层面来看。

从技术层面来看,它本身内部就存在许多的“悖论”。首先,人类科技知识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人类理智和思想力量的强大支持,但人类的理智和思想造出的产品反而压制了人类的思想和理智。其次,由于科技的大规模广泛应用,电子文化乃至人工智能装置却以其精神生产的工业化、平面化、批量化、非个性化消除了人的思想创作的冲动,抹煞了人类的个性。各种应用于生活中的软件设计活动的高度技术化和产业垄断,无形地剥夺了他们培养和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人们必须被动地接受各种设计,人把自己的理性变成了技术,交给了技术,物化的技术理性却抹煞了人的思想和灵魂。再次,由科技发展而来的工具理性,由市场竞争而来的功利理性,以及由货币广泛媒介关系而来的价值理性等,它们都抛弃了培育它们的人文精神,让本来作为手段的它们成了主宰人生的目的,把本属于目的的人变成了服务于它们的手段。

从系统层面来看,首先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发展模式,特别是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走进死胡同,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种模式的劣势在于:虽然使一些幸运的地方富裕和发达起来,却在更多的地方造成了贫困和落后,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虽然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却过度地消耗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存环境;虽然部分满足了部分人们的近期需要,但总体上却牺牲了人类长远的发展利益。因此,这种模式既没有带来全球普遍的和共同的发展,也没能保护好环境。其次,西方理性主义过度繁荣也使得伦理、道德的沦丧,人类的精神家园遭到破坏。这种精神的沦丧并不是由于外敌入侵,而是因为某种错误的学说使我们误入歧途。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实用理性等,所有这些“理性”,都因其方法的简便易行和实际有用而博得人们的欢迎。然而“简便易行”和“实际有用”的代价,却是从最深的根处切断了精神源头的活水。

东方思维对西方管理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借鉴

(一)东方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

东方思维可以概括为:整体论、超级系统论、和谐论、太极思想。根据刘长林在《中国系统思维》里面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人是整体宇宙中的一部分,自然与人类有统一性,统一的基础在人之内。第二是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这种系统整合的思维方式不是一般的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它是一个超级的有机系统,也许目前人类的智慧还不足以完全掌握,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西方文化注重分析,中国思维注重综合,着重从整体上掌握事物,强调事物的结构和功能,不注重它微观实体和元素。第三是以社会和谐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和谐包括人与自身心灵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做事情讲究“合情合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是,宇宙以人为中心,知识以利于人为准绳。“太极思想”是中国又一重要思想,太极图被人们誉为“第五大发明”,但现代人类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价值。在目前人类可以认知的时空状态下,太极思想能被人类认识的至少包括有:矛盾的观念(阴阳鱼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永恒变化的观念、永恒不变的观念。以上这些都是高度的思维方式,它引导西方管理哲学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发展。

(二)东方思维解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困境

西方管理思想自身的理性和非理性维度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自身增长的极限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人类自身心灵和道德的问题。从西方的历史可以看出,物质上极大的丰富却没有真正使西方幸福、快乐起来。

西方理性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必然是东方的实践理性。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方法、流程最终都要回归到人类的实践中来,回到“知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上来,可以有“真空的数理推导”,但不可能有“真空的管理”。

西方非理性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文艺复兴开始全面的快速发展,时至今日,已经从最初的对人自身的关怀悄悄的演变为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他们的本质已经变为把自身欲望的满足和各种动机的得到响应看成是个性的解放与张扬,这种自高自大和自私自利的、不受束缚的自由精神,创造了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环境,但是正由于这种“自由竞争的环境”却不同程度的损害了其他一些人的真正的自由,它在本质上缺乏对人性真正的关怀和对心灵的呵护。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管理思想非理性维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必然是东方人文主义。东方人文主义与西方自高自大、自私自利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有着深刻的不同,东方人文主义主张人类与自身的心灵和谐相处,即所谓“正心、诚意”,在自身心灵得到呵护、合理欲望得到合理满足的同时能增进与周围人的和谐,至少不能破坏这种和谐。东方人文主义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和为贵”、“合情合理”、“和气生财”、“互惠互利”;表现在处理人与自然和周围环境关系上是“天人合一”,共生共荣。

综上所述,西方管理思想无论是从非理性路线还是理性路线最终都要回归到东方思维方式上,这种西方管理思想的东方回归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 管理学; 特性; 探析。

管理学特性是管理学所特有的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根本属性。对管理学特性,在我国一些文献论著和教科书中也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有的内容倾向于表象、形式的特征,和管理学特性的本意有差距; 有的内容是管理学性质的罗列,而不是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根本属性; 有的是把性质与特性混合在一起。

管理学的特性应从以下四个因素来考虑,我认为管理学特性是阶段性、政治性、文化性和综合性。

一、阶段性。

阶段性指的是管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管理学内容框架完善程度不同,理论水平的高低不同。人类社会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管理学具有不同的特性。

资本主义管理学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传统管理阶段的管理学特性是 “人治”。管理者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培养员工靠 “师带徒”的方式,没有科学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管理的内容注重劳动的分工协作和提高功效; 管理是粗放的、家长式的和强制性的小生产的管理方式。二是科学管理阶段的管理学特性是计划性、协调性和标准化。泰罗推行计划管理、标准化操作和培训员工; 法约尔强调在分工的基础上着重协调化,“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集体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三是现代管理阶段的管理学特性是系统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贝塔朗菲强调系统管理,“一切管理必须以系统论的原理为指导”,对企业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的人事管理、全员维修制和全面的经济核算。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理学派等主张在管理中广泛运用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和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和方法,尽可能实行管理手段科学化、电子化。

我国管理学也具有阶段性管理特性。一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管理理论和实践表现了高度的集权型:“一元化”领导; “厂长 ( 经理) 负责制”; “以计划调节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管理理论和实践表现了集权与分权的结合性: 法人治理结构 ( 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 ; 事业部制 ( 总公司为投资决策中心,事业部下属的生产单位为成本中心) ; 领导决策与群众参与; 统一指挥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等。

二、政治性。

管理学的政治性不仅是由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所决定的,而且表现在国情传统上的差异,了解了管理学的政治性,就要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把我国科学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充实到管理学中来,完善中国特色的管理学体系,有效地指导各项管理活动,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学的政治性是它不同于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的最大区别。

管理不仅能够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还作用于生产关系。人类通过管理活动,调整所有制形式,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调整社会财富的分配,从而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作为管理活动规律性概括出来的管理学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生产力的实现过程中,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是实现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在整个生产方式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是分割的,而是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二是在宏观管理的政策性和法制性上。政策不是管局部的,而是管全局的,它反映了生产资料占有者或统治者的意志,受一定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法律的管理方法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和司法实现的; 它是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特殊公共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强力手段; 它的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和平等性体现了管理学的政治性。三是管理制度反映了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政治性。管理制度就是管理者要求组织中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是为了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具体规定。

它不仅体现了制度制定者特定的阶级本质,而且为管理活动的有效实现提供保障。制度的权威性具有制约作用,这就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人们的 “惰性”,使人们积极地工作,完成所规定的任务,这就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文化性。

管理学是一种哲学文化。各国、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人际交往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在管理工作中,其思想、方法、方式都会体现出文化的特点。所以,管理学不但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共性,还反映了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文化是一个由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诸要素构成的各层次复杂系统文化,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文化的影响力有五点: 一是导向作用,体现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所起的引导作用,使之符合组织所确定的目标。二是凝聚作用,来源于文化的同化、规范和融合作用而产生的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三是激励作用,是通过满足被管理者的需要,引导被管理者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起到激发、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作用,使之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四是约束作用,不仅表现在通过其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各种物质形式和规章制度来约束被管理者行为,更主要的是通过文化对被管理者的行为形成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和软性的理智约束。五是辐射作用,文化不仅对组织内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产生影响,而且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辐射和传播。

管理者的思想、行为反映出文化的特点。西方文化过分强调精确化和程序化,因而往往缺乏人文气息的关怀;东方文化人文气息的关怀很浓,柔性有余而刚性不足。西方文化注重分解思维,东方文化注重系统思维。因此,受美国文化影响较大的管理者强调竞争、效率,注重个人奋斗,崇尚个人意识,主讲个体情感、尊严、自由、平等;受日本文化影响较大的管理者更突出团队精神,注重管理系统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讲仁爱、和谐、团结等。东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墨、道、法。儒家 “仁、义、礼”的文化,实践起来就成为中国人常说的“情、理、法”。墨家文化主张 “兼爱”“非攻”,就是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掠夺战争。道家文化主张 “无为而治”,宣扬 “知足” “寡欲”,甚至幻想人类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法家文化提出了以法为中心的 “法、术、势”三者合一的统治术。韩非还发展了法家进步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制定政策。文化不但影响着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还影响着被管理者。要管理中国人就必须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由表层的物质文化、潜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了企业的管理体系,并成功地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形象三结合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新格局,促进了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合理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四、综合性。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学科: 一是它从理论上来看是科学,从实践操作上来看是技术,更是艺术;二是从管理学理论的构成上来看,不仅包括一般的原理、原则; 还包括适用这些原理、原则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模型、习题和案例; 三是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上来看,不仅要研究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运动规律,还要研究人力、物力、财力、科技等要素的发展变化以及管理组织、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特殊性。

管理学的综合性是它不同于领导学 ( 人需要领导,而管理不仅对人,也对财、物、科技等进行管理) 。

一是管理学是科学,是技术,更是艺术。管理学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各层次、不同类型组织、不同行业的管理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理论、原理和方法。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从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丰富。因此,管理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管理方法的科学。二是从管理学所用的知识结构来看具有综合性。管理学研究管理的规律,涉及生产力的合理组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和改革。管理学既研究家庭、工厂、商店、医院、学校、科研所等微观单位的管理规律,也研究地区、部门、国家等宏观范围的管理规律,对于这样广博的研究内容,没有综合知识就很难驾驭。

在管理实践中,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例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技术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地理学、美学、逻辑学、会计学、统计学、审计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被用于管理过程,再从管理过程中抽象出来,必然形成综合性的知识体系,这就是管理学。

五、结 语。

管理是一切组织正常运行的保证。管理有其自身的特性,认清管理学的阶段性、政治性、文化性、综合性的特性有助于管理者将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爱威,耿红莉。 管理学基础[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3.

[2]陈晔。 管理学基础[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2.

[3]黄津孚。 现代企业管理原理[M]。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13.

[4]邹乾印。 现代管理科学述要[M]。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2.

[5]金润圭。 管理学[M]。 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3 -25.

篇5

[论文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 ERP沙盘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探讨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职业定位,研究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体系构成,提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走出就业瓶颈提供可参考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1现状分析

高校的专业设置受到社会分工的直接影响。一般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以满足社会已有专业分工为原则,使大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好地适应专业工作岗位。

然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的设置却有些特殊。中国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尽快与发达国家接轨,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社会专业岗位并不清晰的情况下,中国高校纷纷开设信息管理专业。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管理专业从无到有,发展非常快,至今已遍布全国各大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职业定位从建立至今始终处于探索状态,虽然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探索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职业定位,但是大多没有系统化地从信息管理专业社会职业定位的角度来反思学生的知识构成与专业技能,使得教学体系的改革始终与学生就业脱离,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培养与将来就业的直接接轨。

从理念上说,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的专业,所学的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相关课程、计算机相关课程和信息管理相关课程等。学生的就业方向可以是管理、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侧重在信息管理。

但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聘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技能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能学生不如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市场上提供的信息管理岗位需求比较少,且多数是要求从事电子化办公秘书工作,没有多少专业技能可言,这样的岗位各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胜任。由此反映出现行的信息管理专业在职场上没有体现其特有的、有别于其他专业的自身职业素质和技能,这是影响信息管理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2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定位分析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做了明确规定: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来检索具体的社会岗位需求,发现国家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在招聘的时候很少提供信息管理专业岗位需求,即使提到也是等同于计算机相关专业要求。

国家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信息化战略地位、信息化推进组织体系、 信息化政策规划体系、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已初步建立。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信息化建设期,毫无疑问,社会需要信息化建设人才。

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例,其信息化人才需求包括技术领域、制造领域、管理领域等方面信息化建设人才,同时需要计算机硬件系统购置与维护、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网络环境维护、信息化建设规划等方面人才。

技术领域信息化建设主要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制造领域信息化建设主要要求计算机辅助制造专业或自动化专业;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一般要求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很明显,信息管理专业岗位应该在管理领域(覆盖政府机关、工商企事业单位等各行业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重点要放在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引进、实施与维护上。

从我国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岗位需求没有进行专业细分,它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引进、实施、维护和信息管理等工作需求统归为做软件。因此,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入门要求就是能够编程,包括企业内部覆盖销各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软件,也包括企业各层次网站系统开发。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则以网站系统开发和工作流管理为主。

也就是说,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进入企事业单位的基础技能是软件开发,这一点与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就业要求相近。但在开发过程中,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即在系统需求分析过程中,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更容易理解管理者的要求,对管理理论思想方法的掌握使其能够在理解现行管理系统的同时提出更高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要在信息化建设中找到合适岗位,软件开发技能培养是未来就业的敲门砖,而管理理论思想和方法的掌握则是其未来成为企业CIO的奠基石。

3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体系构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既不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也不是管理人才,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别于工商管理等管理专业。它的专业知识体系是二者的融合,与二者有很多交叉,又有很大差别。在基础理论上它强调管理学基础,在应用技能上则强调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编程能力将是其走入社会成功就业的基本要求。

应对现行的社会需求,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的构成至少要包含下述几个方面:

(1) 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理论知识

要求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掌握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知识面涉及企业计划、采购、生产、财务、销售、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管理理论知识。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基础知识

要求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网络基础知识等。

(3) 管理学思想理论方法综合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运筹学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引导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

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和相关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

(5)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分析现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管理流程再设计,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要掌握必需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不能只是认识和了解,必须经过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磨炼,形成系统化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支持学生进入信息化建设行业中,胜任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引进、实施与维护等信息化建设工作。

4建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需求,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将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专业实践技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分阶段确定培养目标,通过各阶段学习与积累,逐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1) 信息管理专业管理学基础能力培养

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管理学基础。参考教育部规定,开设下述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

(2) 信息管理专业管理运营技能培养

以提高学生的运营管理方面专业素质为目标,在掌握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经营管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设ERP沙盘模拟演练实验课,通过实际运营的模拟演练,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升到实际运用阶段。同时,通过运营能力的竞赛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系统管理思想,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建立立体的管理学思维方式。

(3) 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

在管理学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主要开设下列课程: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

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方面专业素质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简单软件开发能力。结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建立软件开发基础实验室,通过对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应用能力。

(4)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思想的培养

在管理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开设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与应用课程,开设ERP系统操作实验课,培养学生将管理学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设计思想,提高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

(5) 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

开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开设软件开发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全过程中,使学生具备信息化建设人才岗位需要的能力。

5结束语

当然,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推出将对旧教学体系有很大冲击,特别是对本专业专任教师的知识构成和技能要求非常高。

学生专业思维方式的形成是通过每一门课程的学习、每一位授课教师专业思维方式的渗透而逐步形成的。这涉及专业人才队伍知识构成的改变,涉及整体教学课程的调整,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有别于管理专业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更高的专业技能要求。

信息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知识构成要兼有管理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同时要求进行过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否则很难在学生的4年学习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管理问题的完整的、系统化的专业思维方式。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应该具有实际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经验和大型软件实施经验,能够从专业发展角度引领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达到高质量、高目标的专业人才定位。如果以管理学方面教师或计算机方面教师作为学术带头人,由于其专业思想的局限,会导致专业发展向某一方面侧重,造成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只懂管理、计算机相关技能很差,或者有一定的计算机相关技能、管理理论基础却很薄弱的情况。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将编程作为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但更要注重学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的提高。编程能力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基础,而在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助其良好向上发展的应该是分析与设计能力。

在当前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大环境下,如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育与就业的近距离对接,这是当前高校专业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从本科生职业定位入手,研究适合学生专业的社会需求,明确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确定不同的相互关联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将是未来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调整的新思路,也是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就业脱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胡昌平.面向21世纪的中国信息管理类专业教育[J]. 情报学报,1999,18(1):3-9.

篇6

管理哲学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即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在现实的管理领域中,西方管理哲学由于其专业化、系统性、制度规范性等原因,一直处于主流地位。然而,具体哲学总是适用于具体的环境。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区域的管理也应该区别而论。区分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尤为重要。

管理哲学产生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中,同时,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具有反作用。东西方管理哲学都具有实学性,即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提出来的。但是,由于东西方环境的区别、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别、理论基础的差别等,其管理哲学也存在着一些具体的差别。

一、分别基于民本和人本的哲学前提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从《管子?牧民》中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孔子提出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无不是告诫统治者要“爱民”“利民”,与民同乐,即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于“以民为本”。在东方社会中,“家庭”是重要的社会组织细胞,因而东方“以民为本”的管理中渗透着群体本位的思想。“民本”中的“民”本就属于一个群体的概念。群体本位强调以群体为中心,以群体利益为核心利益,即集体利益优于个人利益。此外,它还强调个人对家族、社会等群体的责任、义务和贡献。

而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熏陶下,西方管理哲学以“人本”为前提,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至上的管理思想。所谓的“人本”是相对于“神本”“物本”而言的。也就是说在管理中,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各种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而非客体,人是管理的出发点和目的,而不是工具和手段。因而,在现代西方管理中,管理者更注重被管理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意为管理对象创造有利于激发他们创造力的环境和条件。

曾经西方管理学界认为,群体本位与工业是格格不入的,它不利于人的独立创造性的发挥。荷兰的文化大师吉尔特?霍夫斯坦特还用定量分析法,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国家的自由主义的程度与该国的贫富差距有很大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推翻了霍夫斯坦特的结论,使得人们对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重新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认识。特别是80年代,企业文化使群体本位在现代管理重点地位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非系统性与系统性

东方的文化圈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文化圈,东方各国都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而儒家文化或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在着重探究社会国家治理以及个人修身之道。在整个传统的东方儒家文化圈中,没有专门提出管理哲学的论著或文章,就连修身齐家治国之道也是零散地分布于各大思想家的论著之中。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东方文化中没有管理哲学。事实上,东方管理哲学渗透于关于道德、国家等建设的思想之中。比如“人之初,性本善”这句最为人所普遍了解的命题,包含着对人性的判断,而正是在这种“性善论”的儒家思想的官方指导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从古至今都强调“以德育人”“以德感人”“以德服人”[1],体现在国家管理上,就是强调一国之君要作“贤君”,而不能作“昏君”。正是后人对这些思想的整理和总结,构成了整个具有东方特色的管理哲学。它的原始文本虽不成系统,却依然对管理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都找不到突破口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却得到飞速发展,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之势。与此同时,中国的管理哲学也成为世界管理学界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与东方管理哲学的非系统性相反,西方管理哲学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西方不仅有专门研究管理的管理学家,而且他们形成了各大管理哲学学派。二战后,孔茨在美国的《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他将西方管理哲学主要划分成六大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学派、社会系统学派、数学学派。西方管理哲学经过自然经济与“自然人”的管理哲学、工业经济与“经济人”的管理哲学、知识经济与“文化人”的管理哲学三个阶段,其理论体系越来越庞大而完善,这也与他们系统而逻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思辨性与实证性

东方的管理哲学与东方哲学一脉相承。哲学更注重思辨,通过思辨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万事万物。东方管理哲学更多的是哲学家通过“格物”以“致知”,然后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提出对应的方法论,通过这些方法论来引导各领域的管理实践活动。

西方的思维方式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本身就具有严谨性,具有严格的推理、论证和较强的逻辑性,就像科学家对待自然科学那样既严谨又细致。因此西方管理哲学更接近于管理科学,西方管理哲学本身就是从管理科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更注重实证,通常要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而西方管理科学的研究是通过对一些自发式的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管理活动中具有一般性的,即规律性的知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则形成了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现代西方管理则看到了管理中人的主体性作用,越来越注重人的情绪、需要、价值等非理性因素的发挥。于是现代西方管理也看到了“软管理”的作用,注重管理的艺术性。但是这些改变仍然不能占据西方管理哲学的主要部分,理性依然是其主流。

四、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

由于东方国家封建时期历史更为悠久,国家统领各个领域的现象更为普遍,反映在管理上就是国家从宏观上掌控着各个方面的规范和管理。与之相对应,东方管理哲学则更重注宏观管理。在中国,人们关注的仁、义、礼、智、信、忠、孝等道德行为规范最开始是适用于管理实践的社会领域的问题,这些道德规范流传至今,就逐渐扩展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各个具体的管理领域。而且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关注人的精神,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和谐,因此关注的范围广而抽象。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也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此后,日本开始从国家层面大量学习外来经验文化。这一时期,日本明治政府开始注重国民教育的开展和国民意识的培养。尽管他们大量学习西方的管理哲学思想,但是,作为一个深受传统东方哲学思想影响的国家,他们的管理特色仍然具有鲜明的宏观性,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以政府为主导。

而在西方,国家对具体的领域掌控得没有东方社会那样严格,各个领域需要自行管理,于是为了适应各个领域的管理需要,一些针对具体领域的管理科学应运而生。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西方主要实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代替政府,发挥着更多的作用,“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于是,各经济组织便开始摩拳擦掌,各自探索着自己的管理模式,准备在自由的国家氛围中大显身手。另外,自然科学也较早地在西方得以发轫。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等特点”[2],这种研究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科学,如管理哲学的研究范式和实践范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

东方管理哲学向来重视人的力量,认为人的道德、情感等可以作为纽带,维系一个管理团队。“传统东方管理模式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是‘情、理、法的统一’”[3]。也就是说,东方的管理是以“情”作为纽带的中庸的管理模式。与这种管理模式相符合的代表就是日本企业的“7S”管理模式,即融合策略、结构、制度、人员、技巧、作风和共同的价值观的管理模式。

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的‘论语加算盘’的管理思想,就代表一种将道德与经济相结合,用道德进行经济管理的思想”[4]。日本的企业管理在推行西方现代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同时,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一种柔性管理,而不是刚性管理。这种柔性管理注重对管理对象的价值、情绪和需要的关照,在管理中注意对被管理者的尊重,以及对过错充满宽容。这种管理模式更注重管理中“软”的因素,如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价值观等。

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竞争机制等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其管理模式更是以“法”为重心,偏重理性管理。其典型代表就是美国的“3S”管理模式,即利用策略、结构和制度进行管理与规范的管理模式。

篇7

关键词:管理学 案例教学 教学改革

一、《管理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管理学》是国家教委认定的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是国内高校经济管理类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平台课之一。与其同名或者冠以《高级管理学》、《管理学精要》、《管理学原理》等课程是重要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和MBA基础课程。《管理学》课程有关内容还作为公务员考试重要内容进入考核范畴。作为一门拥有自己的规范和日趋严谨体系的学科,其理论知识能有效地指导具体管理实践,其思维方式有利于增进人们对社会和生活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对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原理、流程及方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知。这是《管理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从学生本科毕业后的职业取向来看,除极个别的学生要攻读硕士研究生外,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要投入社会,从事形形的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所以,《管理学》教学的使命不光在于传播知识,当然这是十分必要的、重要的,而提升超越知识掌握层面之上的认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传统的做法显然是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强调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从客观上说,多年来人们对工商管理“华而不实”的印象以及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报考热情明显滑坡存在相当的关系。显然《管理学》教学的最重要定位在于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增强管理意识、市场意识及竞争意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情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管理的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1]。

二、《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长期的《管理学》教学实践,与很多同行一样有着很深的体会,同时也有相当的困惑。

现有的教材和教学体制与机制不利于《管理学》的教学。目前国内各类高校大多采用的《管理学》同名教材或相似教材,都是来自国内各著名高校的主编教材,也有部分院校采用主授院校自己编写的教材。但不管哪种情况,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都使我们清楚认识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教材从理念上都基于西方理性,尤其是美式理性;从内容和语言上都有翻译,甚至照搬照抄的迹象。因此,这些教材与中国管理实际脱节严重,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很大困难。所以,老师和学生在这门课程投入的精力和情感都很大,但在指导实际方面却不很理想,在提升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方面的贡献不高。常常是学生把一个个管理名词背得滚瓜烂熟,说起来也头头是道,充满了激情。但一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却一筹莫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本门课程一般在本科四年的第一年开课,有时甚至就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开课。面对年龄不大,涉世也不深的青年新生,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授课内容很多无法使学生充分接受,学习者常常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解了问题的表面而浅尝辄止。由于本课程有较多的鲜活人物和诱人的故事可以传授,所以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常常不会太低,但客观上说来,主讲教师通常难以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由衷地满意。以至于不少从事《管理学》教学的同仁们都有这样的感慨,管理学难教,越来越不敢教。

《管理学》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俱强,即本课程具有比较完整的科学和知识体系,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强调管理的环境和时代要求。就其理论体系讲,管理学立足历史、人文和职能等主要脉络,围绕管理活动,道德与社会责任,决策理论及方法,计划编制及组织实施,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领导理论及方式,激励原理及方法,沟通机理有效沟通,管理控制与控制过程,管理创新等问题展开研究。管理的实践性通常是指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由于不具备完全符合管理理论的典型条件,因此要求具体管理活动要实施因人、因地、因时、因环境、因管理主体的意图而变的权变管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播,忽视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固然与教学主体本身实践知识不足以及理论知识相对容易传播而实践知识不容易传播的原因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学体制和机制上存在较多的弊端。比如在教学计划安排时没有或很少设置实验和实践学时,即便有也往往是走形式而徒有虚名。还有在考试环节对实验或实践的内容只做参考,并不计入成绩评定。在考试成绩的评定上还绝对地盛行主讲教师一统天下的模式。所以,现实流行的仍然还是一份考卷定成绩的旧习。

总的说来,管理科学教学中出现典型的“实践迷失”现象,也即为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管理理论(管理学研究成果)难以指导实践、难以解决实践问题[2]。突出表现为管理学教学者和研究者“自娱自乐”、“做练习”式的教学和研究,对实践“插不上嘴”(实务界不应用管理学研究成果)。根据实践者的感知界定,明显的脱节包括重复常识,违背客观事实,颠倒因果关系和同义反复,根据时空适用性来界定,理论在较短的时间后失效等都属于明显的脱节。

三、《管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目标

《管理学》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目标应是在巩固现有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保证课程内容的学术完整性和先进性,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管理素质为目标,努力使课程教学从理论型向理论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化,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精干、教学效果优秀、教学方法灵活,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

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实现以下目的: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作为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管理学》课程教学要注重管理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以及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常规教学外,还通过网上课堂向学生提供大量扩充性、相关性学习资源。包括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拓新、管理学术论文、中外企业案例、管理大师、知名企业家、著名品牌、大学生创业、MBA考试、就业面试等内容。通过这些教学和辅助手段,拓宽学生知识面,牢固基础知识的掌握,加深学生对管理原理的认识和领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与教学思想观念得到转变。“人”是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管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说到底,管理学是关于人性的科学,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从“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发展到“复杂人”、“权变人”、“知识人”。因此《管理学》要培养学生洞察人性、洞悉社会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与研究如何做人、做事、求知和处人的本领[3]。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步入职场才不会感到恐慌和一筹莫展。

立体化教学模式得到强化。《管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思路,是坚持基本原则、基本观点不动摇,又不唯书本,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当今管理前沿理论和观点。同时,为了克服管理理论抽象难懂难学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案例分析、习题演练、情景模拟、漫画故事、成功者箴言、管理游戏集锦等内容,创新并推广结构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真情模拟演练法、管理漫画教学法、管理故事教学法、管理游戏和管理名人名言教学法等,采用这种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多样化考核方式得以实施。依据项目改革与建设目的规划与设计,采用书面考试、口试、案例讨论、小论文等多样化考试方式;同时,变革考试成绩仅有教师一人决定的做法,改变为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估小组、自评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四、《管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管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过程和活动是:

第一阶段:《管理学》教学内容的再设计。要重新定位本科生《管理学》授课内容,在教科书基础上编写包括编写《管理学教学辅导》、《管理学案例分析》等其他教学参考资料。

第二阶段:《管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文件整理汇编。要采撷管理学研究、管理学课程建设和管理学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优秀成果,并作为网络资源供教师和学生学习和研究共享。

第三阶段:制作《管理学》教辅文件。主要是在精炼和完善《管理学》多媒体课件及其他教学文案的基础上收集与制作《管理漫画集锦》、《管理故事集锦》、《管理游戏集锦》和《管理学名人名言录》等教辅课件,并作为网络资源供学生参考使用。

第四阶段:实施管理学教学过程改革。综合运用以主讲教师为主,辅助以学生发言、问题辩论赛、焦点与热点问题评述等手段和方式,充分体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

第五阶段:《管理学》课程网站建设。包括完成网上课堂多个栏目的内容规划与选编。

第六阶段:《管理学》考试方法改革与建设。依据项目改革与建设目的规划与设计,提出书面考试、口试、案例讨论、小论文等立体化考试方式;同时,变革考试成绩仅有教师一人决定的做法,改变为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估小组、自评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4]。

第七阶段:《管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总结与反馈。构建《管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评价体系,邀请专家、同行以及学生代表进行评审,总结成绩,纠正不足,以有利于本课程向更好的目标发展与提高。

实现《管理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推进《管理学》教学改革方案的推进和实施,关键是要变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表明,以案例分析为主导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管理学的教学[5]。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有机会试验他们的主意和想法;有机会彻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机会获得别人批评性的建议;有机会和别人交流思想、分享思维成果;有机会试图说服别人。通过案例教学还可以使学生看到公开的、正直的讨论价值,逐渐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善意地批评别人[6]。关于案例教学的设计及实施问题,本文限于篇幅不再赘述,由另文专论。

参考文献:

[1] 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96-100.

[2] 郭建鹏,杨凌燕,史秋衡.大学生课堂体验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结果[J].教育研究,2013(2):111-119.

[3] 张德江.高等教育质量分析与对策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0(1):38-40.

[4] 周光礼.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有效性:中国的问题与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12(2):10-14.

篇8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

混合式教学是指综合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数字化网络教学模式的一种策略。当前主要是指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E-Learning)这两种典型教学形式的有机融合,即线下线上教学结合。混合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面对面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进行整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管理学原理》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管理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管理学原理的课程体系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综合管理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专业管理素质、社会责任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改革、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到《管理学原理》课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应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可以将《管理学原理》课程实践部分内容按照管理职能分为若干个管理技能模块,在每个技能模块训练中采取学生参与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男生与女生互动等方式,营造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很愿意提出问题、深入探索问题,最后概括总结问题。这样,老师要求学生认真配合课程项目的开展,全员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互联网+”的新形势要求课程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教学改革引入了新的理念。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在从“辅助者”向“引导者”转变。互联网+课程建设,给探索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模式,灌注了新的理念。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课程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基于这种新理念,传统的《管理学原理》课程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进行调整,用信息化改造它,用混合式教学法改造它,以在线学习、MOOC等方式促进《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达到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2.市场对人才新的需求要求更新教学方法。新的市场环境对管理者的素质、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从粗放型向技术型、智力型转变,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高校的教学方式也要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改革。混合模式教学方法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学生在教师面对面的教学指导下,获取理论知识,在线上与老师互动、与同学互动,甚至共享全国名校名师优质课程,从中获取更广泛的知识,理论知识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协调、管理、创新能力。

3.教学对象的变化要求教学模式改革。目前“95后”已成为高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生长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普遍具有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的特点,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模仿学习能力很强;1995年后中国电子信息迅速发展,中国家庭电脑在1995年以后开始增多,更确切地说,“95后”是真正的网络时代人,信息化程度特别高。在教授《管理学原理》课程中,要结合“95后”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引用混合式教学法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强调的原理、方法、原则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管理过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管理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管理问题。因此,管理学原理是工商管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除了学习管理理论外,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管理理论、原则、方法的能力。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是把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中,将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以便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面对面教学。《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中的面对面教学,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管理基础知识,而且指导学生怎样运用管理知识。学生通过分组研讨、小组汇报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讨论课堂中遇到的疑惑及问题。同时,教师针对学生课前网上讨论企业案例和课堂研讨分析企业经营案例的情况,在课堂上结合企业案例和学生讨论结果,讲解各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做进一步的总结、归纳和拓展。此外,教师布置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及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保证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2.网络在线教学。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合于《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完善网络教学环境,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网络教学课件,建立网络教学交流平台等,引进MOOC网络教学,精心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形成新的教学结构,以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可选择的交互方式主动探究管理知识。教师通过网络开展对学生的辅助教学,弥补课堂学习资源不足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3.学生协作学习。要求学生之间进行课程学习的研讨、交流、合作,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运用ERP沙盘模拟是以沙盘教具为载体,进行协作学习,学生运用管理学及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做出生产、供应、营销、技术、财务、人力资源与后勤等有关方面的决策,使学生树立了共赢理念,增强了全局观念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重传统教学与混合教学模式的统一。混合教学中的在线方式虽然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便利的沟通工具、先进的互动手段等独特的优势,但教学中不能完全采用线上教学,如果缺少教师的系统教学设计,缺少教师在课堂的系统教学,教学效果并不会很好。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

2.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定位。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线上教学,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主观上主动学习,特别是《管理学原理》课程,才能真正获取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应该更多地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注重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理论课教学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步探索一种《管理学原理》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根据不同模块的教学目标要求,分层次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管理学原理》课程体系。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的同时,教学团队应该进行教材建设,根据混合式教学新特点,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编写一本全新的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管理学原理》教材,以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需要。

作者:陶会平 单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禹海慧,吴孝政,易想和.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设计思考———基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篇9

关键词:管理会计;整合架构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116.02

1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缺乏整合架构

管理会计认为是上世纪初伴随着“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所创造的企业科学管理而产

生。泰罗所推广的工时与动作研究、劳动方法标准化研究、计件工资制以及提出的“经济人”的假设,对管理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带来了管理需要量化的理念,或说其所倡导的科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和量化标准化管理是等同的。而会计的核心职能之一便在于计量,会计拥有大量的量化数据,这正是当时提倡的“科学管理”所需要的,笔者认为,故而二者一拍即合,管理会计就此诞生。另一个佐证,泰罗所创立的成本会计法,与管理会计发展之初(20世纪初)的首要任务,即尽可能获得精确而又真实的成本,是相一致的。所以,笔者充分认为,管理会计的产生是基于科学管理的产生,管理会计为科学管理的发展提供量化数据用以决策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缺乏整合架构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管理学发展的影响,新世纪以来,管理学与时俱进,昔日的泰罗也成为古典管理学的代言人,管理科学自身就缺乏统一的整合框架,基于其所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缺乏整合框架自然“情理之中”。

管理会计缺乏统一整合框架的另一原因,在于管理会计的多学科融合特性。管理会计融合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致使管理会计与其在内容上交叉渗透重复,使得管理会计学科范围界定不明晰,呈现一种“大杂烩”的状态。该特性的根源在于管理会计“量化”的本质与本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相一致所导致。管理会计诞生之初,其使命便在于为管理提供量化的信息。而量化,即数据化,又是本世纪信息化发展最大的主题及实质。本世纪,随着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增强,大量的科学都朝着量化趋势进行发展,而这些学科量化后的理论及方法,又被管理会计借鉴融合,使得管理会计整体发展呈 “大杂烩”式状态,缺乏统一整合构架。

2管理会计整合架构

2.1实务上需要进行整合架构的原因

管理会计在理论研究领域已拥有大量的工具、理论和方法,笔者认为,这些工具应该首先在实务领域进行整合架构,为实务提供指引,应用于实务。让实务指导理论体系的建设,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前文提到的启蒙时期谬误和后现代主义谬误。

回到本文篇头提到的“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一些著名的实验之上的,诸如金属切削实验、搬运生铁实验、铁锹实验等。可见,管理学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对实务的总结很好地指引了管理学最初的发展。有观点认为,正是从科学管理开始,管理学踏上了沿着伽利略、牛顿等创立的实验科学道路,告别了单纯的经验总结。这或许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对管理学的重大意义之一,但笔者认为,在这条适合自然科学研究但不适合社会科学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后,管理学也逐步进入了启蒙时期谬误和后现代主义谬误。人们开始过分迷信理论与模型,忽视实务的实际效用,过分相信人类自身的预测和改变客观世界的能力,忽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差别以及人的不确定性等客观事实。

笔者期望,管理会计可以适当回到管理学诞生之初的状态,即通过实务指导理论,抛开一些华而不实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实务的总结而产生的理论或许更符合社会科学特征要求。管理会计应更加重视实务领域的发展应用,在实务领域先行建立整合构架,观察其实际效用,以此指导理论研究,为理论研究指引方向。通过实务研究的总结进而回答理论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2.2笔者对于整合架构的理解

笔者将整合架构,理解为一种逻辑思维方式,一种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各种工具的逻辑思维方式。整合架构,给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提供一张清晰的地图,实务使用者可以按图索骥。企业从使命开始思考,再到价值,到愿景,再到如何实现愿景。每一步都可以在相应的位置找到相应的管理会计工具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一个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职能。

2.3以战略为主题进行整合架构

以什么为主题对管理会计实务进行整合架构?在理论上的整合构架,已有观点提出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植、价值管理、预算管理、社会责任管理、公司治理等为主题进行整合架构。但笔者认为,这些观点不适用于实务构架的最大原因在于可操作性较差,前后逻辑连贯性不强。笔者提出,以战略为主题进行整合架构。

战略,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能左右成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笔者认为,战略具有极强的目标性、清晰的思维连贯性和统筹全局性,是管理的最佳形式。基于战略的管理,可以回答企业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目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或说企业应该或可以向目标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即市场与竞争定位的问题;二是企业上下整体如何实现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包括企业组织架构、运营管理、创新管理等,即全局运营问题。

以战略为主题进行整合架构的管理会计,可以也必须回答企业市场与竞争定位的问题。应以市场作为企业行动的导向,重视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形成一个内外部环境综合考量的大的开放系统。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当下的必然要求。传统的管理,如泰罗时期的管理,关注的是企业内部自身的运营,因为当时的市场经济蛋糕是固定的,企业考略更多的是在现有的蛋糕份额下如何降低成本获取更高利润或如何分得更多的蛋糕。而如今的市场经济,企业要想长久生存下去,应该更多地主动寻找新的蛋糕,这便客观上要求企业的管理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内外部环境综合考量和信息搜集的系统,并及时地对环境,尤其是外部环境的改变做出变革。

以战略为主题进行整合架构的管理会计,可以也必须回答企业全局运营问题,实现全局统筹,内外兼顾、前后连贯,逻辑清晰的管理模式。通过前述的市场定位后,企业确定战略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战略,进而组织人力物力朝着战略的方向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过程监督控制,最后对战略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和绩效考核。战略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前后连贯,逻辑清晰的管理模式。战略的全过程是企业价值链推进的全过程,战略为虚无缥缈的价值链或说价值生产提供了实现的最直观方式和最清晰的思维逻辑方式。而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企业运营的全过程。故而,以战略为主题进行整合架构的管理会计可以回答企业全局运营问题,因为这是战略管理的必然要求。

以战略为主题进行整合构架的管理会计,适合什么样的企业,是否所有的企业都适合?笔者认为,理论上应该适合于所有的企业。因为犹如战争,所有渴望获得突破性成果的企业,都应该也必须制定战略。拥有战略的企业,就可以应用以战略为主题进行整合构架的管理会计。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下,在私有制下,不存在不渴望获得突破性成果的企业,只有没有能力获得突破性成果的企业。因为私有制下的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对突破性成果的渴望,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只有拥有企业家精神的私营主,才能在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下长久生存。这样的企业也是管理会计服务的主要目标对象。

2.4价值链分析(迈克尔·波特)和战略地图(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

为了实现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笔者认为,将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和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的战略地图两种理论进行结合,对管理会计进行架构整合。价值链分析主要回答企业市场定位的问题,战略地图主要回答如何朝着战略目标,进行企业全局整合运营,建立战略中心型组织的问题。

提到战略,不得不提到当今战略领域的绝对权威,迈克尔·波特。笔者认为,波特对实施战略的意义可以概括为差异化。波特说,战略是选择一套行动方案,使企业能在市场上创造持续性差异,持续性差异能够向客户传递超过竞争对手的价值或者在相同的价值下提供更底的成本,差异源于行动方案及其实现方式的选择。在笔者最初的思考中,只选择波特的价值链分析,作为构架的基础。但是笔者认为波特的价值链分析在企业市场定位和战略选择上提供很好的思考范式,但在战略具体化实施上没有提供一个自上到下的框架范式。故而笔者选择价值链分析来回答企业市场与竞争定位的问题。而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的战略地图为战略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一个自上到下,思路清晰的范式,用他们的话,叫战略描述工具。

价值链分析构筑在波特的差异化战略基础之上,将价值链分为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笔者望借用价值链分析中的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结合的形式,完成对企业进行市场定位与竞争定位。纵向价值链将供应商、企业和客户视为一个整体,形成一条从原材料投入到产成品提供给用户的价值转移和增值的链条。企业选择在纵向价值链一个或几个节点参与竞争,纵向价值链解决企业市场定位的问题。横向价值链是一个产业内部所有一组互相平行的纵向价值链的内在用作和联系,横向价值链的结果是决定产业内部各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确定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能够为企业取得相对竞争优势的战略。纵向价值链确定了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定位,横向价值链确定了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定位,二者的结合便为企业战略选择奠定了基调。而管理会计在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分析过程中,提供相应的量化工具支持,故而这一部分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完成。

战略地图,主要提供战略全局实施上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架构的框架。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将战略地图表述为通用的战略表述和全局实施工具,笔者非常赞同。战略地图将战略分成四个层面进行表述,分别是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和学习成长层面。战略地图为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极为清晰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先后顺序。通过前述的横向与纵向价值链分析,确定企业的市场与竞争定位。将该定位首先反映在战略地图中的财务层面上,因为不管企业有多么高尚的志向,财务是企业生存基础,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是否得到认可最重要最直接的体现,故而任何企业定位或战略目标最终都应该落实在财务层面。通过财务层面,导出客户层面,客户层面最需回答的问题便是客户价值主张,即定义本公司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而对该问题的回答需要用到前述的价值链分析的市场与竞争定位,然后确定企业从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全面客户解决方案和系统锁定四种基本战略形式中选择其一。财务层面和客户层面都可以属于战略成果层面。由这两个层面,导向内部流程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包括运营流程、创新流程、客户流程和法律社会流程。由前两个层面可以为内部流程层面确定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重点关注流程,平衡四方面流程,并为至少某一方面流程确定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战略主题,而这些战略主题便是一个或多个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集合。由内部流程层面,最终导向学习和成长层面,因为内部流程层面需要学习和成长层面的具体支持实现。学习成长层面,包含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三个维度,是实现内部流程层面规划的三个具体资源。而充分利用这三个资源,需要管理会计的工具的配合支持。至此,战略实施相关的管理会计工具在战略地图中得到整合。

总结,笔者将管理会计工具依据战略分为两类,一类是战略定位工具,一类是战略实施工具。战略定位工具在价值链分析中的横向价值链和纵向价值链中得到整合,战略实施工具在战略地图中得到整合。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管理哲学 学术使命 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C93-02 文献标识码:A

“管理哲学”这一词的出现,始于英国学者谢尔登于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管理哲学》一书。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西方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广泛引入,国内哲学界掀起了从哲学的视角研究管理的热潮,从此管理哲学成为我国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和新的学术生长点。

1“管理哲学”的含义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管理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争议,但最主要的争议表现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上。

1.1学界对“管理哲学”四种界定

什么是“管理哲学”,对于这个问题管理哲学学界主要有以下四种界定:第一种是把管理哲学看作是一种“应用哲学”或“实践哲学”;第二种是把管理哲学等同于系统哲学在管理中的应用;第三种是把管理哲学等同于管理学原理,管理哲学就是管理理论和管理中的普遍原则(谢尔登,1923;泰勒,1911);第四种是把管理哲学看作是指导管理行为,特别是指导高层管理者决策行为的哲学,即企业最高主管为人处世的基本信念、观念及价值偏好(霍金森,1978)。

以上几种观点都是从不同侧面对其作了不同的界定,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没有深刻揭示出管理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具有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性。

1.2“管理哲学”的全面界定

管理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范畴。黎红雷教授认为,所谓管理哲学,就是管理人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这个定义的内涵包括:第一,管理哲学是管理人的世界观。这说的是管理哲学的本质属性;第二,管理哲学是一门领域哲学。这说的是管理哲学在哲学中的地位。第三,管理哲学是元哲学。这是说管理哲学在管理学中的地位;第四,管理哲学是哲学与管理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这个界定比较合理,因为最主要的是它揭示了管理哲学的本质属性,回答了“什么是管理哲学”。管理哲学的努力方向是从管理学中的人性化研究逐渐转向管理哲学的,并推动管理哲学将“人”确立为核心问题。

2管理哲学的学术使命和社会功能

2.1管理哲学的学术使命

管理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哲学学科,它的学术使命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三个方面:

2.1.1研究对象

管理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它研究的是作为管理学建立之前提的基本理论假设,目的在于揭示管理人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知识,为管理实践者提供正确的指导。而管理学则属于实证科学范畴,它直接研究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为人们提供有关管理活动的方法和原理。管理哲学是依据哲学思维的根本特性反思人类管理实践而形成的哲学理论,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管理学的现象描述、管理学的因果解释、管理学的理论构建、管理学的概念系统,等等。

同时,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的反思和批判,是一种“对思想的思想”。所以,管理哲学首先要批判反思的是人类历史上的管理思想或管理理论本身,这是由哲学的根本特性决定的,也是其最主要的任务。而管理学关注的是人类具体的管理实践,并总结人类管理实践的基本规律。如果我们把管理学看作是对人类现实管理实践及其规律的认识、是对关于人类管理活动的理论的思想,那么,管理哲学则是对管理认识的再认识,对管理思想的再思想。

2.1.2研究方法

管理哲学与管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学术使命。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比如系统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正因为如此它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学派等,比如科学管理学派、人本管理学派等。从以前科学管理理论开始,到现代寻求管理定量化、最优化、标准化的努力一直没有降温过。由于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西方管理方法的引入,使得把这种追求发挥到了极端。但是,现代管理活动中更多涉及人的管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却是难以按定量化进行,因而科学的方法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这些问题的解决需求助于哲学思辨的方法,即寻求管理哲学,管理哲学具有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是管理哲学批判反思的对象。

2.1.3研究目的

对于研究目的方面的学术使命主要表现在:管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社会管理及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管理哲学研究的则有两方面目的:一是它通过对人类管理实践的反思,为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一种哲学方法支撑;二是它在对人类管理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关于管理世界的哲学观,达到对人类管理世界的一种整体性把握。相比管理学研究目的,管理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的智慧,其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对各种管理学知识体系进行批判和反思,其直接对象是管理学知识的前提逻辑,试图把管理哲学作为一种智慧来批判和反思具体管理学知识的逻辑体系。

2.2管理哲学的社会功能

管理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哲学学科,在面对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趋势下,也必然面临着新的历史条件下(下转第158页)(上接第152页)的新问题,但它却具有以下特定的社会功能。

2.2.1推动具体管理科学的发展

在管理活动的历史上,管理思想从一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是以管理哲学的进步为标志的,或者说是管理哲学创新的结果。从管理实践创新的角度看,管理哲学是管理科学走向管理艺术的必经之路。管理实践创新的实质,是掌握了先进的管理哲学的管理者对管理科学的创造性应用。而如果没有管理哲学的指导,管理科学将失去活力,因而不会对管理者有多大的帮助。所以,学习管理知识和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固然重要,但掌握一种先进的管理哲学更为重要。

而管理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哲学的指导,管理哲学作为管理的思辨是构成管理学体系不可缺少的基础,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思想支撑和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的管理哲学指引下,才能克服各种现有的管理理论的缺陷,才能为管理科学的发展与繁荣提供科学化、系统化的哲学依据。

2.2.2指导具体管理实践活动

在前面,笔者引用黎教授的观点已经对管理哲学作了相对全面的界定,也就是说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管理,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完善。而“管理的发展必须与人的精神、心理、情感、价值判断、信仰、社会文化和风俗等结合起来考虑。管理者需要管理精神、管理文化、管理艺术,而不仅仅是管理技术。”对现代管理实践来说,这些东西恰恰是其需要弥补的地方,所以,现代管理实践活动迫切需要管理哲学来指导。管理哲学作为对人类管理方法论的批判和反思,其理念内在地反映了管理活动中更需关注人、更需关注人文关怀,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2.2.3促使哲学的新发展

只有在哲学的指导下,科学的管理哲学才能够建立起来。但二者的关系又是相互的,它反过来会丰富和发展哲学,从而促使哲学的创新发展。我们知道,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是哲学只有为现实生活所指引的哲学,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展。而如今哲学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保持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具体科学的紧密结合,并在此种结合中形成各门哲学的应用理论分支。“管理哲学如同科学哲学、艺术哲学等等一样,在我国都只能是哲学的组成部分,是哲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管理哲学“其着眼点是为了哲学重心的转向、变革的实现和创新路径的选择,因而是哲学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总之,管理哲学必须根植于管理实践的管理学土壤中,以各种管理理论作为自己的反思对象,从中概括出管理哲学的基本范畴和理论,从而承担起特定的学术使命和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兰芬,王永明.论管理哲学的学术视野及其功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2] 黎红雷.管理哲学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