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于外国文化很是纠结。__战争以前,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可以说是嗤之以鼻,但随着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传入,人们又一哄而上,大力吹捧西方文化的种种好处,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虽说现在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也不再面临文化丢失的危机。但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力却从那时起就从未改变。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诞生最早的文化之一。无论是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两宋时期的"古文运动"......都见证和发展了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又以其包容性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进程。它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不断沉淀,最终铸成我们灵魂的支柱,而这也是与西方文化不断作用的结果。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正确认识到中华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更要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力。
坚定文化自信力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肯定,更是对历史辩证的认知和评价。当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祭祀孔庙的仪式还要从韩国"引进"时,这以不是文化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对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来说,这恐怕也是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史例。
坚定文化自信力就像是给民族文化打了一支镇定剂。它能让民族文化持续朝健康方向发展,在文化发展观念淡薄的今天,这无疑文化发展的救星,更是文化前进的动力。
文化自信力就是抵御外来文化的一面盾,它的后面是源源不断的文化信念。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浪漫的法国人以一种善意而真诚的嘲弄来重新理解法国文化的严肃,德国人也在谦虚中以现代的眼光展现曾经的德国,而毕恭毕敬的我们却正犯着一种将历史遗产供奉起来的毛病。"诚如实,我们的文化自信力的后盾也逐渐被这种文化理念消磨,直至文化丧失的那一刻。
在坚守文化自信力上,我们与其他国家存在明显地差异,这也是我们的文化观念和信念落后于其他国家的根本原因。在一百多年前,我们面临着被殖民化的危险;而现在,无时无刻的文化入侵和文化战争也使我们面临着不亚于百年之前的危险,或许它已悄无声息的潜伏在你身边,只是你从未发现。
清政府时期,洋务派李鸿章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清楚地阐明了当时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我认为这也应该是现在的我们持有的态度。而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力。才能达到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文化自信力是一个国家人民对其文化的真诚和坚守,文化自信力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文化自信大学生的心得体会
当欧风美雨席卷亚洲众人争相追捧,当崇洋已成潮流国民日益沉沦,我们的传统文化日益没落。无论是旅游创意园展出高仿真山寨版狮身人面像,还是国内诸多开发商竞相模仿国外特色建筑,无不昭示了我们日渐萧索的传统文化,不禁想问,我们的文化自信都去哪儿了?
中国,一个存在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别具一格的无价珍宝。我们不是没有享誉世界的著名建筑,也从未失去倾倒众生的文化内涵,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越来越避讳属于我们自己的灿烂物化遗产反而去追逐他国的历史古迹?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本土文化被遗忘在角落里落满灰尘而外来者却被竞相追捧呢?
正如方哲萱所言:“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功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的确,在标榜西化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西方节日风靡全国气氛浓厚,而传统佳节的风俗却鲜有人能够记起,一座座四合院被强行拆除,尘烟还未散尽之处一栋栋高楼大厦却拔地而起……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现代文明,却也冲击着我们悠久而厚重的传统文化。
然而,比起飞速发展的时代,更加强烈侵蚀着传统文化的,是丧失了民族自信心的我们。受那一点点“拿来主义”思想的驱动,我们忽略了清幽淡雅的案头山水,却迷失在现代主义错综复杂的抽象线条之中;我们很少懂得那一抹江南烟雨的淡淡哀愁,却沉醉在异国他乡的阳光之下不愿醒来……不禁怀疑,在这“冷漠侵蚀心灵,热忱反而被强行流放”的今天,有多少人还保留着一颗赤诚的心,去挽救、去珍视我们自己的文化?
篇2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我有幸参加了晋城市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校长华中师大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本期培训是在晋城市教育局精心安排下,郑州中科教育中心主办下,华中师范大学承办下进行的,我们晋城市九十位校长度过了紧张充实而又意义非常的七天,通过七天的学习与思考,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为此,由衷感谢晋城市教育局领导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锻炼的机会。
在这七天里,我们聆听了七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他们精辟风趣、浅显易懂的讲解,引导我们融入教学中,使人如沐春风,这在我以前的学习中都是没有经历过的,尤其是这次培训安排的学习之紧张、内容之丰富、学识之渊博、理念之创新,拓展了我的视野,扩大了思考范围,解决了实际问题,增强了应用能力,受益匪浅。参观考察了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的《水果湖第二中学》、《水果湖第二小学》两所名校、还有《洪三中学》、《吴家三第三中学》等学校,人文参观考察了一天半。
1、陈佑清教授的《国内著名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分析》。陈佑清教授在归纳了魏书生的语文课堂结构改革实验,邱学华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卢仲衡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模式,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模式,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五种教学模式的共同点:第一,最为突出的是,这些教学模式基本上放弃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教学活动结构;第二,普遍运用了学生自学活动,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第三,将个体学习与交往学习结合起来;第四,普遍注意了学习的反馈和强化的环节。五种教学模式也存在共同的问题:第一在教学目标上,绝大多数教学模式偏于认知性的学习,对教育目标的其他方面并未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去完成或落实;第二,普遍缺少感知性和动作性的学习活动;第三,普遍缺少探索性学习活动,大多数学习活动是接受的。陈佑清教授还从学校整体层面推行的课堂教学过程改革实践,课堂教学过程改革经验的透视,两方面形成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2、于春祥教授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讲座中有很多经典语录值得我们学习。如: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尊严的活着。
教是彼此的紧,不教是相互的松。
别指望一个老师能照顾所有的后进生,只有小组合作学习是照顾后进生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假合作是无独学,未落实对学、群学就是假合作。
独学有反馈,对学有落实,群学见效率。
越分享越精彩;越分享越精彩。
把学生当作天,天的精彩,就是咱们的精彩。
知识两三点,能力两三点,总共六七点,一点就学完。
让他一次学够,决不一次放单。
咬定课改不放松,任它东西南北风。
想好就干,遇难就学,有果就写。
还有刘欣教授的《校长的管理效能与领导策略》、佐斌教授的《教师的幸福》、田友谊教授的《像教育家那样思考与实践》、万美容教授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漫谈》、吴继德教授的《教学管理艺术》等。教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文笔糟糕,不能够将所有的感触都通过文字显然于纸上。但是我还是尽力绞尽脑汁,以祈求能将培训后心中所想所获能表达出来。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结合平时的管理经验谈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培训转变了管理思想,更新了教育理念。
通过学习,我真切地体会到优秀的管理就是最好的调动。抓学校的规范管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重创新、讲实效,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的方法、教师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艺术的提高,为每一位学生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最佳的营养套餐。其次要制定好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学校务必要求真务实,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落实目标,提高质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其结果,更要关注实施的过程,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从而激励教师、学生,有效地工作、学习全面和谐的发展。
培训使我意识到要学会管理。学校管理中要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即以人为本------这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精髓。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教师,念人之功,容人之过。让教师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张扬个性,发挥潜能。领导要努力在教师中建立一种有威信、没架子的融洽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彼此尊重,相互信赖的情感关系。只有达到了这样一种和谐的境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的调动,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引导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又一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与学生互相信任,和谐共处,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培训也使我明白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先锋模范作用,还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尽管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但还是必须要挤出时间,脚踏实地的加强教职员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在平时,要多鼓励教职员工多关心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教职工思想觉悟才能进一步提高,才能进一步巩固已有的良好工作成绩,在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只要学校领导班子带头、全校教职工严以律己,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就一定更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也证明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那句话: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业务上的指导,其次才是行政管理。
第二、培训增强了责任观念,提高了服务意识。
校长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就要养成三种习惯,这是管理者强身之本,即(1)锻炼的习惯;(2)学习的习惯;(3)反思的习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教育理论层出不穷,竞争十分激烈,对于一个优秀校长来说,要保持清醒头脑,有效履行职责,防患于未然,注意经常进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反思更新管理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心理和文化素养。校长要有三情,即:热情、激情、感情,感情就是校长要有爱心,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校。
校长应站起来能当伞,俯下去能做牛,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镇守住自己的学校,正确处理好班子间的工作、生活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互相支持不拆台,做到思想同心,事业同干,做到层层分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把握好领导班子建设、职工的思想进步、学校的科学决策等问题。校长要公道正派,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带好班子,去影响教职工。校长应多一点人情味;多一点教育渠道,少一点发号施令、少一点空洞说教。尊重、信任班子的每一个成员,让他去想办法、出思路,遵循现在是同事,永远是朋友的理念,从各方面关心好每一位同志,建立好友谊。
第三、培训提供了交流空间,拓展了治校视野。
通过学习我的视野变得开阔了,几位教育专家和教授讲的学校的管理、发展战略与长远规划,使我很受启发,这次的学习我深感到学校与个人均需长远规划、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适应形势要求。以后的工作本人要以求真、务实和创新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加快学校发展这个中心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要紧紧团结在班子核心周围,积极发挥集体的力量,同大家共同履行好自己的义务。要提倡奉献精神,要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校长手里不是拿着鞭子,而应举着旗子走在前面。
第四、培训告诉了老实做人、强调了认真做事。
在培训中,我摘录的几句管理名言是这样的:第一句,教育是事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第二句: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第三句: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高度。第四句:校长只有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此,今后我在学校的工作管理中,要重新审视几个问题:一是坚持民主,严格按照廉洁自律要求自己,实行校务公开,不以权谋私,始终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从大局利益出发,秉公办事,求真务实。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二是明晰身份,校长只是一种荣誉,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服务和奉献;三是注重业绩,要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兢兢业业从教。对校长来说,做校长不是一辈子的事,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书育人才是一生的功课,在任职期内,应该多做点成绩,在校史中应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为才有位。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管理育人,为人师表,狠抓落实。树立一切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的意识。作为一校之长工作应有激情、有状态,应做一位有理想、有行动、有奉献的人。培训讲座或交流研讨中,无不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和育人理念,管理是校长在管理,管理的对象是人,是班子成员、教师、学生,甚至关系到学生的家长、社会相关人员,因而做人最关键,做老实人才能做好事。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校长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总之,经过培训学习,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修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这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我校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不断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人性化管理,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更好地服务社会,让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时也希望领导们以后多为我们提供这样经常学习和交流的好机会!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非常幸运地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赴上海华东师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这些天的学习,专家教授言谈之中充满哲理的思考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激发智慧、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在培训班上,我领略到了众多专家的精湛理论和人格魅力,真是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收获着、快乐着、成长着,真可谓期待而来满载而归。
一、专家们精彩的讲座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
高级研修培训班为我们创造了条件,搭建了一个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的平台。无论是王斌华教授、吴亚萍教授、还是李政涛教授和程华教授?他们渊博的学识,钻研的精神,风趣的讲座,都让我们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明晰了教育的真谛。 教授们站在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使我们眼界大开,多角度、前瞻性的讲座,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更新、相关知识结构得到完善,我们享受着心灵碰撞带来的震撼与兴奋,享受着精神洗礼带来的幸福和愉悦。《备好一类类课在教学转化中促进学生养成》是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亚萍教授的讲座。吴教授根据自己对教学的长期观察和研究,用翔实的课堂案例,生动分析了我国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并介绍了新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教育的转化难点及策略。 她的备好一类类的课,才能上好一节节有关联的课,以及三放三收的教学过程设计,让我重新认识了观课的意义与评课的实质。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这是吴老师的点睛语,也会成为我成长的座右铭。培训中,我按要求认真
撰写学习心得,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并不断梳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智慧需要教师有终身的学习力
优秀的教师需要有博学多才、视野广阔、令人折服甚至崇拜的学识魅力。她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底气所在,是来自于长年累月不断学习、吸收文明的成果。富有学识的教师会为学生开智引慧,为学生打开知识之窗。但我们许多人在庸庸碌碌的工作中却失去了学习的能力,认为就是这样了,结果是教书教了三十年水平只有三年。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个职业并让我产生了无尽的向往。
教师的成长源于内心的觉醒,而内心的觉醒源于对幸福的追求。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个很时髦的话题,也现实的话题。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教师绝不能坐吃山空,只做知识的消费者,而需要做个终身学习者。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影响自己的教育行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只有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创造条件完善自我,拥有智慧,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来追求,我们才会由从业到敬业最终乐业,才会由教书匠成长为真正的数学教师。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但是不平庸。也许,我没有成为教育家,但是我依然可以享受教育的幸福;也许,我没有桃李满天下,但是我依然可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三、用心为学生的发展浇水捉虫。
新课程改革将课堂还于学生,以学生的学为主。过去的教学我们关注的是知识的积累,现在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更要追求学生的养成教学,即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探究、整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定位,我们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伙伴、鼓动者、裁判甚至是学生的欣赏者、供学生分析批判的参照物或靶子。其次要转变思考的维度,不应仅仅思考把什么给学生,还应思考把什么东西不给学生,什么东西用什么方式给学生可以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思考和收获,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可以给
学生带来激励性的评价。再次我们还要有转变教学成果意识,它包括有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还应有方法、能力、意识,更有教师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加深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生就像植物,需要浇水、施肥、治病、捉虫,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自由发育生长。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多读书,广读书,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反思,在读书中成长。
2、阅读一些和自己业务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书籍报刊,从中汲取精华,运用到实践中去。
3、选取一些名师、名家的案例在课堂上加以实践。
4、通过系列的学习与研究,使自己成为一位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篇3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但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十分严重,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社会进步。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随后,国务院总理10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在高校中,也大量存在着学生旷课、考试作弊、毕业论文造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随意毁约等诚信缺失的现象,这不仅给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也给高校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因此,在构建全社会征信系统的大趋势下,有必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其诚信意识,培养其诚信习惯和行为,建设诚信校园。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意义。《吕氏春秋・贵信》篇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没有诚信,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素质、国家政治文明建设,以及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诚信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基石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国家的希望, 其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既关系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在学校,老师不会放心地把一项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不信赖的学生去做,同学也不愿意与一个虚假伪善人的交往和生活在一起;在社会上,金融系统和银行不会与一个有诚信污点的人发生经济往来;商业行为中,也不会有人信赖你,与你合作;工作中,单位领导也不会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只有诚信,才能让你拥有更多的朋友、合作者,才会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才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立身诚为本,处世信为基。”这是大学生诚信手则中的第一条内容。由此可见,诚信,作为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是中华民族道德之魂,更是个人修养的基石。大学时期是学习各种知识本领,锻炼、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青年成人成才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生既要努力获取各种知识和技能,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其中,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素质,是一个人的“身份证”。
2.大学生诚信状况是展示高等教育的重要名片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要求学校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等教育。掌握先进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若没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做支撑,也只能是“危才”。万事“德”为首,“诚信”是德育的一块基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的生力军,作为未来社会的希望,如果他们没有诚信观念和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将是不良的导向,高等教育也是失败的。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有道德、有理想、讲诚实、守信用的,所以,大学生诚信状况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成败。
此外,大学生在就业中的行为和毕业后在单位的表现关系到学校的名誉和发展。当前,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有些学生为了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不惜以牺牲诚信为代价,在个人求职简历中编造各种虚有的荣誉证、资格证和学习成绩,杜撰一些不存在的学生干部履历和社会实践经历。还有一些学生,为了自己的单方利益,撕毁协议,频繁跳槽,给招聘单位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给自己和学校的发展都蒙上阴影,影响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使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推荐工作表示怀疑,失去对学校的信任,可能长久之内不愿到学校来挑选毕业生。这势必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影响以后毕业生的就业。所以,高校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教育学生无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必须有“诚实守信”这样基本的道德素质,做到为人正直,工作塌实,吃苦耐劳,忠诚爱岗。让诚信成为学生个人生活、就业、工作的名片,也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一张名片。
3.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利于社会道德体系建设
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这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担负着促进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任,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合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代大学生是建设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在校期间若不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必将给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加不稳定因素和潜在危险。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所以,高校必须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公民,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水准的合格人才。这既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合格人才,也利于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学校步入社会的桥梁,此时的诚信教育既是巩固诚信教育的成果,又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宽和延伸,是为学生一生的诚信奠定基础。那么在中央着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在诚信观念培养、诚信氛围的营造、构建诚信评价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尽快与社会征信系统接轨。
1.培养诚信观念是基础
习惯决定命运,习惯成就未来。树立诚信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是诚信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和重要基础。要深入挖掘诚信的教育资源,在学生中大力加强诚信教育,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确立人无信不立的理念,有目的的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培养诚信品质,不断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和现代公民意识,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自觉做诚实守信的人。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离不开诚信实践,只有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处理大学生生活实际问题中去,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检查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是否符合诚信要求,及时改正不符合诚信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养成。要将诚信教育的内容贯穿到高校的各项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去,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各种诚信教育载体,把诚信教育与教学科研建设、师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会、讨论会、辩论赛、文化艺术活动等教育方式,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成为学生评价自身行为规范性的道德标尺。
2.形成讲诚信的良好舆论环境是关键
诚信观念的培育,需要持之以恒的道德教育,更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和约束。要在社会绝大多数人中形成共识,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营造守信者受尊重、失信者遭鄙视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和形成诚信之风。要加强诚信的舆论监督作用,利用文化活动、新闻媒体、网络等舆论载体,大力宣传诚信行为和文化,对诚信者予以道德褒扬和精神奖励;大力曝光失信行为,对失信者进行道德谴责和精神惩戒,在全社会形成对失信行为和失信者“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学校要形成良好的讲诚信的校园风气、校园环境和舆论氛围,对于学校的违规办学、违规收费,教师的造假剽窃他人科研成果、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的篡改成绩、伪造简历、逃废国家助学贷款等现象要进行大力打击和曝光,让失信者付出惨痛的代价,使所有人不敢造假,不敢失信。要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和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做好表率,宣扬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倡导校园诚信文明。
3.加强诚信评价体系的建设是重点
一个人诚信行为如何被确认,社会对他怎么样评价和监督,评价体系的指标有哪些,这是社会形成良好诚信行为氛围的保证。这关系到诚信行为能否被社会认可,能否长久坚持。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就要把学生在校期间与信用有关的日常行为、个人品德、学习考试情况、还贷情况、奖惩情况、就业协议等信息建成数据库, 进行跟踪记录和动态管理,并做出相应的信用评估,在条件成熟时与社会征信系统对接,供金融系统、就业单位等部门查阅。同时,学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遵章守约的行为进行诚信评价,作为大学生各项评奖评优、竞聘干部、申请助学金、入党、研究生入学及就业推荐、信用贷款等行为的主要依据,对于出现的学术抄袭、考试作弊、求职材料造假等行为直接给予负面评价,增加失信成本, 督促大学生自觉维护个人诚信,营造优良的校园信用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诚信监督系统,通过学生自我监督、同学相互监督、老师全面监督、家庭协助监督、社会共同监督,形成一个完善的诚信监督系统,使学生在强有力的监管之下,不能做出失信行为。
4.建立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是保障
“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词,曾一次次拷问着我们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诚信危机就还会爆发。在目前诚信还没有成为普遍的道德自觉时,必须建设公平正义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度,弘扬诚信正义,抑制歪风邪气,努力形成人们之间相互信任,真诚相待的良好社会氛围。
首先,国家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不健全的法制,无力的监管,缺少舆论的监督,使得失信行为逃避了应有的处罚,带给社会不良的导向。其次,政府要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政府诚信行为对公众起着示范和表率作用,它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政府部门要带头宣传诚信,践行诚信,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第三,高校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以约束性的制度引导和管理学生、老师,使他们养成自觉遵规守纪,诚实守信的习惯。同时加大打击失信行为,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的无利可图,使诚信者得到保护和赞誉,使诚信行为走上良性循环的轨迹。第四,社会和学校要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要加快建设社会征信系统,尽快把学校、社会的个人信用融合,引导个人增强诚信观念,抵制失信行为。
三、结语
诚信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重在通过教育活动, 培养、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形成讲诚信的良好校园氛围,促进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很广,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尽快完善和健全社会的诚信制度,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大力宣传诚信文化,构建诚信评价机制,形成人人讲诚信的社会氛围,大力惩戒失信行为,奖赏守信者,努力构建诚信社会、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高滨,赵丽芳.浅议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信息,2011,18.
[2]马冬香.大学生诚信危机及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2009,25.
[3]王旭涛.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7,3.
[4]许薇.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1,3.
[5]艾政文.高校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实践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6]王晓荣.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再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4.
篇4
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概括的讲就是,深化改革开放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和保证,推进科学发展是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一、这是从我们党近30多年来理论体系建设的历史经验中获得的重要启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而党的以来的全部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即一般规律性上把握,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二、这是破除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阻力和障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现实中,在人们的头脑里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转变思想观念,完善体制机制,最根本的要靠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比如河北省在“干部作风建设年”中出改革重拳为科学发展清障,最为典型的就是对房地产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的集中清理,由原先的166枚审批公章一下子“砍”到26枚。破除“公章围城”,打开科学发展之门。
三、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科学发展、推进和谐发展的共同心声和强烈愿望。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关心和参与科学发展,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兴盛的力量源泉和希望所在。顺民心、应民意,就必须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深化改革,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使科学发展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科学发展征程上能够集中更多的群众智慧,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
总之,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才能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效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才能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进而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篇5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文化 价值 内化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gnitive Features and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Socialist Ideology under New Conditions
ZOU Ping
(Xiangsihu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8)
Abstract The overall tendenc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plays down, the apparent existence of fuzzy cognitive value of socialist ideology. As an important bas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university education must be based on practice, many college students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education to develop the system, and efforts to enhance the degree of socialist ideology within the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world, the main path is to enh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visual - listen - feel trinity campus culture system constructed; strengthen and build life practic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socialist ideology; culture; value; internalization; practice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观念形态的总和,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突出作用。党的十七大、十先后提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任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当前社会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混杂性、功利性、模糊性等特点,如何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及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认同,强化其在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内化融合及其对大学生实践的指导引领作用,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中最受关注的领域,必须直面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动态地掌握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实际,切实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认同情况,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观念意识世界中的内化程度。
1 当下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认知特征
当前,我国正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文化观念领域日新月异,各种社会思潮、社会文化交织碰撞,社会思想、价值观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局面;同时,网络信息时展方兴未艾,尤其是近两年手机网络的新发展、微博等资讯交流工具的广泛运用,人们越来越被“信息大爆炸”所衍生的巨大能量所包围,面对四面八方、千奇百怪的海量信息,面对文化价值多元的、生活方式多样的社会环境,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世界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观念意识形态上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当代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观念淡化的总体倾向明显。当下,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上表现出明显的实利主义,注重实际和眼前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知识学习、轻视道德人格培养;关注个人和小团体、忽视集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待意识形态问题也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冷漠,主要表现在大局意识薄弱、政治观念淡漠,政治参与热情不高,对非娱乐性质的集体活动兴趣不大;在理论学习方面,重视专业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不高,甚至认为其无用。同时当代大学生群体追求个性,突出自我,他们崇尚“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价值观,对统一而具权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往往抱以排斥或质疑的态度,这使他们对共同的意识形态的问题有所回避,表现出淡漠的情绪,不愿意过多谈论,不关注、不感兴趣。
(2)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价值认知上的模糊化。面对当前社会充斥的多种多样的思想认识与价值取向,部分缺乏辨别能力的人往往容易模糊认识、丧失方向。青年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逐步稳定的阶段,他们富有年轻的热血和激情,对社会矛盾问题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但对于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想还不具备成熟理性的分析鉴别能力,可以说,大学生群体中不少人存在思想认识模糊混乱,容易盲目跟风,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识往往也很片面,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不自信,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出现的某些问题认识模糊,只看到现象和表面,看不到原因和实质,对某些问题一味否定,却又说不出合理的原因,因此,当一些错误认识通过华丽的包装,在似是而非的说理之间宣传某些歪曲论调,大学生就容易受到蒙蔽,使自身陷入迷惑。
2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内化程度的具体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是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内容得到认知主体的认同,并融入认知主体的观点信念体系当中,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并逐步作用于认知主体的判断、行为等实践活动。意识形态功能主要通过社会成员主体的内化过程得以发挥,只有通过内化,意识形态的有关内容才能影响主体实践,成为主体实践的指导。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知总体淡漠化的局面,高校必须立足实践,多方面着力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养成的体系,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观念意识世界中的内化程度,通过内化使青年大学生群体自觉地为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成长成才,在其工作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而面对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越来越突显出其弊端,灌输式、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脱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在新的条件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加强实践性教育模式的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中立足实践、面向社会、联系实际并在授课过程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就是将这种实践性贯穿于教学的新模式。例如有学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定义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①实践性教学模式能够有力地帮助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有关理论,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在体验中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关内容。因此,也有学者直接将内化的过程作为实践性教学的要素,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精心组织下,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使学生通过调研、研讨等方式,利用图像、案例、情景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感知社会,体验人生,实现“教化”与“内化”,“知”与“行”相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②可见,只有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探索实践性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引导和带动大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关理论。
2.2 加强视―听―感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构筑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内化程度要求高校大力营造多层次、全覆盖的校园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视―听―感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宣传栏、广播、刊报、影视、网络等校园文化载体的作用;二是充分利用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空间,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关思想内容融入宿舍文化、教室文化、食堂文化、办公室文化;三是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于各种各类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与校园的节庆文化、晚会文化、社团文化相结合,使大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有关思想内容。
2.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实践体系构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可以通过教育和各种活动成为大学生所见、所闻、所感,还可以通过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实践,长久地鼓舞、陪伴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路径相结合,从进入大学开始,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设定自我成长的核心价值观,以此为指导,制订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和学年计划,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定期进行总结和分享,在展示和交流中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就和自我激励。其次,注重创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校外生活体验平台。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体验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升华思想。第三,应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能有效感染和带动大学生的辅导员队伍,在师生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关内容的认识。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名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有效性及内化路径研究”,项目负责人邹萍,项目编号2013SZKT04
注释
① 姜廷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功效及特性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郑向东,申群喜.健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社会纵横,2007.7.
② 陈友放.创新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新模式.职教论坛,2010(12).
参考文献
[1] 马艳青.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篇6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60-02
物理化学是一门无处不在的学科,是化学、化工、材料、高分子、医学、药学、食品、环境、生物技术等诸多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物理化学的特点是“两多三强”:概念多、公式多,理论性强、系统性强、逻辑性强。如何能让学生既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又能很好地掌握其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是教师在教学教法上不断探索和总结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就作者在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探讨了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要注重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推导的技能技巧
物理化学研究的是化学中原则性、普遍性的规律,它大量采用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推导,由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得到物理化学的有关理论和数学的表达式。逻辑推导过程具有重要的严密性,所得到的结论也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1]而且物理化学公式繁多,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反复推导才能熟练应用。因此,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和训练学生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推导的技能技巧。例如在推导单组份体系热力学基本函数关系式时,只要记住最基本的关系式:dU=TdS-pdV,知道H,F,G的定义,就可以一步步推导出其他三个热力学基本关系式:dH=TdS+Vdp;dF=-SdT-pdV;dG=-SdT+Vdp。在物理化学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了高等数学微积分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强化数学思想与物理化学概念及公式的关系。例如,在讲单组分体系的摩尔量和多组分体系偏摩尔量的概念时,我们要强调从数学中全微分和偏微分的概念来理解。另外,在讲化学势这部分内容时,也要引导学生巧妙的运用数学思想,例如,求化学势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其实就是求化学势对温度或压强的一阶偏微商。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具有实际意义,那些看似无用的理论推导和公式不单单是一些符号和字母,而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例如,对医药检测等专业的学生,在讲物理化学相关知识点时,最好以医药检测相关知识为示例;在讲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知识时,作者通常以研究人体能量代谢与代谢速率为例子引入问题和进行公式推导,同时介绍与之相关的药物稳定性预测、药物的生产过程等;在讲相平衡、表面化学及胶体化学等物理化学知识时,就以从天然药物中分离提取有效成分为例,介绍与之有关的蒸馏、萃取、吸附、乳化等原理和方法;在讲电化学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与检验方法相关联。在学习表面现象这一章时,我们可以通过引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引入“表面张力”的概念。例如,雨水打在荷叶上,荷叶为什么不湿?为什么荷叶上的水珠是椭圆形而不是三角形或长方形?
三、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有机结合
物理化学大量采用了逻辑推理学及数学推导的方法,它处理问题的着眼点和方法与以往学过的一般化学有很大的差别。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方法上要多种方法综合使用,各取所长。[2-5]
1.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学校教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大课堂信息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虽然能生动、形象、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但在物理化学的教学中,绝不能单一依赖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的板书演示相结合,尤其是在公式推导这个环节,切不可图省时省力,一定要切切实实、认认真真的通过板书详细推导和讲解,让学生的思维能紧跟教师的进度,掌握推导的技巧和技能。
2.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使用多媒体和板书进行教学的同时,应辅助其他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综合运用,如采用提问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实践证明,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出学习的新内容能快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式教学则通过层层引导,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互动式教学则通过师生“对话”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并获取知识,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此外,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还要善于使用比较(对比)教学法。物理化学中有些公式形式上非常相近,容易混淆,如化学平衡中的范特霍夫公式ln■=■(■-■)和动力学中的阿累尼乌斯公式ln■=■(■-■)非常相像,学生在记忆和使用的时候经常容易混淆。两个公式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第一个公式中K1o和K2o表示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而后面公式中的k1和k2则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对公式的记忆区分,通过比较找出公式的共同点和关联性,从而加深对物理化学知识点的理解。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直注重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坚持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活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及时复习,善于小结。物理化学逻辑性、系统性强,章节之间的联系密切,因此加强对课程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阐述,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基本脉络和内在联系,从而统领全局、一目了然。作者每次讲述新的内容之前都会将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做一下简单的回顾,除了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加深印象外,还有利于让学生找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容易抓住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并顺理成章地引出新问题。章节内容讲解结束后,还要及时的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清晰的脉络,课后复习起来也有重点和方向。课后还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强化并掌握所学的知识。课外辅导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总之,教好物理化学并非易事,以上只是作者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在近几年的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中,笔者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学科特点,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还在不断研究、探讨和改进,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濮良忠,谢吉民,廖力夫,丁敏.物理化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陈小全,周鲁,邵辉莹,翟虎,周秀艳.浅谈对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9,(6):64-68.
[3]王高军.化工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J].广州化工,2010,38(6):275-276.
[4]韩冬冬.高职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教法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178.
[5]张旭.《物理化学》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教学实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0):214-215.
篇7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环境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广大师生都比较重视。但是,该课程概念抽象、公式繁多、内容逻辑性强,不仅涉及无机、分析、有机化学知识,还要综合应用物理学及高等数学知识,大多数学生感觉学起来难度大[1]。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地学习和掌握物理化学知识,是物理化学教学的关键。笔者就物理化学的课程特点,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谈谈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的讲解。
物理化学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有些概念非常抽象,不好理解。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通俗化、简单化,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或实例来引发学生思考。下面以“过程”和“途径”这两个概念为例说明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的重要性。可以假设学生从宿舍走到教室这个过程,有的同学直接从最近的路走过来,而有的同学则经过食堂买好早点再到教室。尽管两者起点和终点相同,但两者途径不一样,经历的路程不一样,宿舍和教室间的位移是相同的。再将这个过程类推到两个状态间的转变过程,两个状态间的转变可以有多种途径,但其状态函数的改变只与始终态有关系。
除了基本概念之外,物理化学中还有大量的基本公式,而且应用条件严格。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公式的记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采用推导法、类比法[2]。对于简单的公式可以采用推理法。例如热力学基本方程的四个关系式,只要记住dU=TdS-pdV这一个最基本的关系式,以及H,G,F的定义就可以推导出其他三个基本关系式。从dU=TdS-pdV这个关系式还可以看出变量是S和V,因此可以得到U=U(S,V),写出它的全微分表达式并和基本方程式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U的一阶偏导数关系式。物理化学的不同章节中,还有一些形式相同或相似的公式,比如热力学中的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化学平衡中的范特霍夫等压方程,以及动力学中的阿累尼乌斯方程。可通过将类似形式公式放到一起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相关性,从而让学生准确记忆。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学生自己深入知识框架体系中,自己尝试推导各种公式能让其有深刻体会。
二、理论联系实际,与学科发展前沿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
我们周围的生活中物理化学原理无处不在,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化学知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使书本上的理论变得生动而容易理解,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化学不是一门距离自己很遥远的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酶催化时,可以举例小锅炒菜色香味俱佳是由于酶催化和化学反应速率的负温度系数在起作用。在讲解表面化学内容时,可向学生解释人工降雨的原理,荷叶上的露珠为什么是球状的;在讲授稀溶液的依数性时,可以提问为什么在积雪道路上撒盐就会使积雪融化;在讲解相平衡的时候,可以提问生活中冻雨是怎么形成的,等等。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促进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2.与高新技术和科学前沿相结合。
大学教学与中小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学老师需要及时根据最新的科研成果更新原有知识、原理体系,要向学生介绍科技前沿。物理化学的教学同样如此,教学要跟上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就必须将新的物理化学思想、内容、方法及应用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中,即“常教常新”[4]。在物理化学相关内容的讲授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现代高新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物理化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胶体与界面化学部分章节时,可结合最新的科研前沿——蛋白质微乳分离技术。该技术利用表面活性剂两亲特性,生成油包水(W/O)型微乳。由于多数蛋白质是水溶性的,可通过调节pH大于或小于等电点,将不同的蛋白质溶入水核中,从而达到分离提纯蛋白质的目的。蛋白质微乳分离技术密切联系物理化学中的相平衡原理及胶体与界面化学中表面活性剂和乳化作用。讲授最新科技前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最新的科技前沿学习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的相关原理,同样在讲解胶体与界面化学部分,还可举例现今热门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纳米粒子粒径只有1~100纳米大小,如此微小的纳米材料是怎么制得的呢?在引发学生思考的情况下,说明目前化学家的一种常用方法——利用了胶体化学中具有纳米尺度的反相胶束(油包水)作为纳米反应器用于制备纳米粒子。
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1.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模式[5]。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将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通过图片或动画形象地演示出来,使学生易于理解消化,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时,教师可以将碰撞这一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难点,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绝不能抛弃黑板和粉笔,对于物理化学中一些复杂的、抽象的、重要的公式,采用板书的形式在黑板上一步步演算和推导,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只有将这两种手段完美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常的做法是用多媒体辅助讲解,用粉笔板书知识框架提纲,这样的好处在于:板书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时间,黑板上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对知识体系来龙去脉有个明确的认识。
2.及时总结,合理安排练习。
学习具有较高抽象性的物理化学内容,不仅要求教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而且要求学生能及时总结各个知识点,多看各种版本的教材,并进行适当的练习。教师最好能给出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答疑辅导。在适当时候,就典型例题,教师应给出详细解答过程,帮助学生学习理解。
以上内容只是笔者在教学中的认识和体会,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学理论体系的至高至深体现。部分内容还受到数、理知识的局限。要学好这门课,教师和学生势必都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从笔者几年的物理化学实践教学来看,尽管教学效果较令人满意,但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常感到其课时太少。因此,我们认为还应当进一步引起重视,增加物理化学的课时量,进一步提高物理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芳,张树彪,那立艳,华瑞年.谈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的做法和体会[J].教学研究,2012,35(1):75-78.
[2]朱想明,向建敏.物理化学教学中公式理解记忆法探讨[J].科教文汇,2008,07(下旬刊):136.
[3]张志斌.物理化学教学与兴趣教育[J].大学化学,2006,21(5):13-16.
- 上一篇:高三数学导数及其应用
- 下一篇: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