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文化;服饰;歌舞
长期以来,在我国幼儿艺术教育领域中,对幼儿进行民俗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一直是个空白。我园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优势,为“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同时,以蒙古族文化为蓝本,开展了“蒙古族民俗文化与幼儿园艺术教育整合的研究”。以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不断深化课改,探索、建构、优化具有蒙古族民间艺术教育特色的园本文化课程实施体系,落实保教质量的提高、幼儿的充分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让蒙古族民族文化走进幼儿园
蒙古族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上,他们勤劳勇敢、骠悍豪爽,他们与宇宙大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细石坚硕以及其他生物种群的和谐共生,创造了优秀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在情感、认知、审美、创造等多方面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间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幼儿的民族意识,对他们终身发展具有强烈的导向;还可以丰富幼儿真实的艺术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有助于幼儿全脑功能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对弘扬蒙古族优秀的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二、让蒙古族民族服饰文化走进幼儿园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首要标志。蒙古族服饰有着浓厚的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男装倾向于浑然大气,女装呈现为精美。我们开展“蒙古族服饰”的主题活动,请家长帮助收集了许多蒙古族服饰,从网上下载了许多蒙古族服饰的照片,与幼儿一起欣赏这些服饰的色彩、图案、刺绣以及它的功能,激发幼儿的欣赏能力。
三、蒙古族歌舞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渗透
(一)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歌舞的意义
将民间艺术纳入幼儿教育的范畴,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幼儿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适应21世纪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对当今中国课程改革思想的验证和实践。
(二)挖掘蒙古族优秀歌舞艺术内容,丰富幼儿教育课程资源
蒙古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蒙古民歌有着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歌中时时透射出蒙古人胸襟的开阔。我们选择长调牧歌和马头琴独奏曲对幼儿进行民族音乐的熏陶。蒙古族民间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筷子舞、安代、布利亚特婚礼、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我园的教师共同研究,将蒙古族的手位、舞步列入形体训练中;在学习蒙古族舞蹈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互相合作,感受节日喜悦的气氛;并将模仿矫健的大雁、活泼多样的马步、热烈的摔跤和欢乐的挤奶舞融合于律动和舞蹈组合中,对幼儿进行蒙古族歌舞的欣赏和教育,让幼儿从中感受蒙古族豪爽的性格和真挚的情感,充分发挥蒙古族艺术教育的功能,进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萌发了幼儿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蒙古族歌舞艺术课程资源的挖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2
赤峰市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民俗文化是赤峰文化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赤峰市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但由于认识上的或其他的原因,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开发理念,对赤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发内容和模式选择上思路单一,眼界不宽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赤峰市的民俗旅游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提出解决方案。
赤峰市旅游业发展到今天,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从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入手,发掘具有赤峰特色的、高品位的旅游项目,并以此塑造赤峰的人文形象,提升赤峰的旅游品位。但是如何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本文从目前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状况、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组成、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概况、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特色分析、赤峰市民俗旅游发展的基本状况、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赤峰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有特色的赤峰民俗旅游产品系列开发设想、赤峰民俗旅游市场开拓构想等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人来共同关注赤峰市的民俗旅游开发。同时我们要在对赤峰自身民俗旅游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提基础下,对赤峰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为赤峰的旅游添上亮丽的一笔,让更多的人了解赤峰。
[关键词] 民俗 民俗旅游 旅游开发 赤峰市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时期,这时,有意识地将民俗与旅游结合在一起,研究民俗与旅游的关系,探讨民俗如何介入旅游活动并为旅游事业发挥效益,才真正成为民俗学与旅游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旅游。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我国旅游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赤峰地区,在开展民俗旅游方面比前些年有了很大的进展。
一、民俗旅游与民俗旅游发展概述
1.民俗与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由民间创造的,又为民间所通行和传习,为人们共同传承的物质文化生活,包括各种物质生产、饮食、居住、迁徙、岁时、婚丧礼仪以及工艺、农业、游艺等习俗。民俗也是“民间习俗”的简称,广泛的含义是:一个民族流行于民间的全部风俗习惯,具有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现象。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99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1995年,刘印其学者提出“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如寻根祭祖、进山朝香、民间艺术表演、民俗展览、节庆活动、风味食品、旧式交通工具、住民房等,一句话,就是到民间去旅游,到民俗氛围里去切身体验。”[2](p.5-55) 这一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人们在理论上对民俗旅游的逐渐认知与重视。
2. 目前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状况
中国的民俗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刚刚推行开放政策,现代旅游业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首先从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开始起步。为吸引海外旅游者,当时开发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国内最著名的、品位和级别最高的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两个领域,民俗旅游的开发作为补充性产品还局限在比较狭窄的领域,无论是在开发的广度、还是在开发的深度方面,都没有展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国内旅游的兴起,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进入大发展时期,民俗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直至今日。民俗旅游曾被认为具有投入少和取之不竭的优越性而成为近年来我国各地,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于是,民俗博物馆建起来了,民俗旅游村寨开放了,并移植、兴建了许多模拟的民俗风情园或民族文化村、民俗一条街等景点,还举办了各种各样名目的民俗节庆活动。所有这些确实在一定时期内给一些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应看到,许多打着民俗旅游招牌的旅游点或旅游活动项目其实展现给游客的并不全是真实的、健康的、丰富的民俗文化此类所谓的民俗旅游非但不能给各族人民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相反,正破坏着民俗文化,损害了民族形象,造成了极为有害的影响。
赤峰市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民俗文化是赤峰文化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赤峰市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但由于认识上的或其他的原因,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开发理念,对赤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发内容和模式选择上思路单一,眼界不宽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赤峰市的民俗旅游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提出解决方案。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对赤峰的民俗旅游开发进行探讨,期望有益于赤峰的民俗旅游健康发展。
二、内蒙古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概述
赤峰市位于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与河北承德、辽宁朝阳接壤。 “赤峰”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汉译,因城区东北部有一座赭红色山峰而得名。全市总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有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总人口46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82万,是赤峰的主体少数民族。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发现和命名最多的地区之一。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均发源于赤峰。因此,赤峰市在国内外享有“中国北方文化之源”的美誉。有史文明以后,赤峰成为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活动的中心,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赤峰市有美丽的草原风光。赤峰市有草原面积 4.7万平方公里,著名的草原有贡格尔草原、乌兰布统草原、巴林草原,统称为昭乌达草原。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赤峰发展民俗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赤峰发展前景广阔, 经济潜力巨大,是具有很大后发优势的地区, 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建国50年来,特别是党的以来,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以医药、食品、有色金属、能源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自治区东部的工业和农牧业基地。赤峰地处东北与华北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很容易接受北京、天津、沈阳等几个中心城市的辐射。
1.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根据中国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的民俗学分类方法,赤峰的民俗旅游资源可分为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艺的民俗四大类:
(1)经济的民俗
生产习俗如游牧倒场、六畜饲养;围猎狩猎包括放鹰、设地箭、设陷井;特色捕鱼如兜网、旋网、叉鱼冬季“阿围”。
居住习俗如蒙古宫帐、古列延式的蒙古包群、典型的阿寅勒家居、各类毡包、“介”字房、“蔓子炕”、斜仁柱、木刻楞、土窑子、桦皮棚、奥伦仙人柱、马架子、草房。
特色饮食如奶食品、肉食品、酒文化。包括全羊宴、烤全羊、九九全羊宴、蒙古八珍、手扒肉、全羊汤、诈玛宴:野味菜肴、奶食品、“瓦特”饼、“托古列”、苏子馅饼、饮驯鹿奶;兽肉独特烹饪:包括阿斯根、阿素、吊烧、灌血清、老考太、粹腌肉、桦树汁。
(2)社会的民俗
信仰民俗包括萨满教各类祭祀仪式、傩文化、藏传佛教信仰自然、崇拜动物、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特色婚礼包括迎娶式、送亲式、逃婚式、互迎互送式等。
(3)信仰的民俗
包括那达慕、祭成吉思汗、兴畜节、打鬃节、狩猎节、马奶节、避暑节、吉祥节、米阔勒节、敖包会、奥米那楞大会。
(4)游艺的民俗
游戏竞技包括摔跤、赛马、射箭、赛骆驼、掷布鲁、踢乌兰红、鹿棋、布木格、蒙古象棋、马术、棒打兔、滑雪、颈力、放爬犁、踢毽、围鹿棋。民间歌舞包括阿尔丁道兀、布吉格、珠吉格、马头琴、火不思、头管、四胡、乌力格尔、好来宝等。
2. 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赤峰市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美丽神奇的昭乌达草原养育了热情豪爽的 “ 马背上的民族 ”―― 蒙古族,他们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礼仪、祭祀神灵与礼拜祖先的程序,蒙古族婚礼、蒙古族服装服饰、民族歌舞、各种节庆活动和蒙古族饮食等民族文化所包容的内涵, 充分展示出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
赤峰民俗文化的精髓是草原游牧文化。蒙古族文化则是其典型代表,由于历史、地域特点的差异及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蒙古族文化又表现出多元特质和地域性差异,其中赤峰地区的蒙古族民俗文化主要是以巴林蒙古族为代表的。
(1)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
民族服饰格式各异,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旧时牧区蒙古族男人多穿长袍,清代后,官宦知识家庭妇女多穿"旗袍",普通劳动妇女亦穿长衫,但不紧腰开歧;中老年妇女长衫蓝白色居多,宽松肥大,男女长衫都束腰。腰带多为丝绸或成幅红绿幅布。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以肉食品、奶食品为主。蒙古族游牧,骑马是蒙古民族一大特色。牧区迄今10~60岁不论男女外出、串亲、放牧都骑马。牧民另一行具是勒勒车,走敖特尔(牧场)、搬家、拉水、拉运东西均用勒勒车。
(2)待人接物的礼仪丰富多样
巴林蒙古族的主要礼俗为见面礼、祝寿礼、过本年、贺满月、过生日等。
见面礼:对见面礼,巴林蒙古族最为讲究。父母在,晚辈不可与长辈对面而坐,吃不同席,更不可与长辈同桌饮酒和抽烟。站坐须在其自己位置上,在长辈讲话时不许乱插话。外出回来先到祖辈、父辈面前请安问好。
祝寿:巴林蒙古族老年人从60岁开始祝寿,以后逢十便祝寿,但父母在世,儿孙辈即使60岁以上也不为自己贺寿。一般过95岁就不计年龄。寿礼一般是牛、绵羊或皮、棉长袍、靴子、烟荷包、银钱等。
过本年:只老人过。届时,乡亲、朋友、亲戚齐聚,为其举行贺寿仪式。客人带酒和哈达及其他祝寿礼品,先满酒、献哈达、赠礼品,后由主家招待客人。满酒时一般满四、六、八碗,蒙语称“朱来”。祝寿完毕,主家赠给客人烟荷包、毛巾等。
贺满月:巴林蒙古族孩子满月时邀请邻居、亲朋为其庆贺。为使孩子长命百岁,要做“长寿面”食用。这天以奶食招待客人。
过生日:其礼节大体与给孩子贺满月相同。届时要给孩子剃发,戴帽子。宴席开始后,大人代孩子给每个前来祝贺者满酒叩头。
(3)信仰禁忌奇特神秘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 烤湿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炉或脚蹬火炉;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得用刀子挑 火或将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从锅中扎取肉食。
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也不许洗妇女的脏衣服或将不干 净的东西投入河中。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者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 埋在东侧,相当于挂出了“闲人免进”的牌子,以示患者不待客。
产忌:蒙古族妇女生孩子后,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挂弓箭,生女孩挂红布条,客人见此止步。
(4)节庆多彩、民间演艺精湛
蒙古族除过春节(受汉族影响)外,还过“兴畜节”,蒙语“玛力新鲁勒乎”。无固定日期,正月至清明间择日举行。千盏灯节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这是为纪念燃灯佛诞辰和宗喀巴圆寂日,蒙古民族最注重的锅撑子节,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日。
每年农历5月13日举行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那达慕,蒙古族语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盛会传统的项目为男儿三艺比赛,即博克(摔跤)、赛马、射箭。 充分展示灿烂的马背民族文化。 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赛马是蒙古族传统娱乐项目。射箭是蒙古族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蒙古族一向以高超的善射技艺而著称。蒙古族的射箭比赛分骑射和静射。博克是蒙古族最喜好的体育娱乐活动。蒙古族的博克(摔跤)起初具有很大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力量、体魄和技巧。而现在的博克主要成为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与本事的体育娱乐活动。
三、 赤峰市民俗旅游发展分析
1.赤峰市民俗旅游发展的基本状况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浓郁,蒙古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民族服饰,特色鲜明的婚礼习俗,草原那达慕、祭敖包等活动充分展示出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已开发的喀喇沁蒙古族亲王府、白音敖包度假村、乌兰布统草原综合旅游区、巴林蒙古部落、翁根山旅游区、沙布台苏木查布湖旅游区、巴彦塔拉草原旅游区、格根好特民族乐园、贡格尔草原蒙古部落等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其中,喀喇沁旗依托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凭借蒙古族亲王府国家AAAA级景区这一优势,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增强为游客服务意识,从而使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今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15.53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01.12%;接待国内外游客21818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7.98% ,各项旅游指标再上新台阶,创历史新高。下表旅游者的年际变化和旅游收入变化揭示了赤峰市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变化趋势:
从表中可见,赤峰近几年来旅游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2004年随着克旗阿斯哈图石林旅游区、喀旗王府旅游区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区;克旗紫蒙山庄晋升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赤峰市进入中国特色城市200强行列之后,赤峰的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
2. 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赤峰近几年的旅游业发展迅猛,但赤峰旅游业起步晚,旅游市场规模小,一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都还没有引进来,致使赤峰的旅游开发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民俗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更要引起人们的观注,通过本人两个月的在景区实习和大量资料的查阅,确实发现了赤峰民俗旅游开发当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整体水平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赤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没能很好的体现蒙古族文化的精髓。蒙古族文化的精神和灵魂是孕育在日常生活之中的,但在各个景区景点却普遍缺少展示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个别的访问牧户活动,也严重商业化和形式化,特别是各景区景点的民族风情展示和民族歌舞表演更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只重“形”似而忽略“神”似,只重形式而忽略内涵。
(2)民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大多没有开发
赤峰市的民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大多没有开发,少数已开发的景点也仅限于现有资源的简单利用,文化含量和空间容量不足,缺乏应有的旅游容量。赤峰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除一部分不可利用的资源外,仍有相当的部分是可以开发利用的。但目前却基本没有开发,只对少部分资源进行了简单利用,规模小而缺乏应有的文化内涵。如巴林塔拉草原旅游区、贡格尔草原蒙古部落度假村等景区由于没有进行深度开发,本来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有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可是事实上却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愿投入成本而放弃了对景区的深层次的开发,只局限在表面。像巴林蒙古部落这一景区,进入景区只能看见几个蒙古包,一片草原和几匹马,在景区里根本就感觉不到蒙古族那种豪放洒脱、驰骋草原的那种气概,纯粹是商业化的景区,所以无论是在旅游容量上,还是在文化涵量上,都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3)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歪曲原生文化的倾向,甚至掺杂了某些虚假的成分
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歪曲原生文化的倾向,甚至掺杂了某些虚假的成分。有的景点在表现民族文化时,由于对民族文化理解不深,出现了歪曲的倾向,或往原始靠,挖掘了一些不成熟的东西,甚至是一些已经抛弃了的习俗;或往繁华靠,挖掘了一些不属于该民族的文化,从而淡化了民族特点,掩盖了民族文化的实质。在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中,不尊重历史事实,捕风捉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从而使一些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缺乏事实根据,导致文化阐释不准确,甚至严重失实。
(4)大部分景区景点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单一,雷同现象明显
赤峰大部分景区景点的民俗文化旅游基本上都是以被程式化了的蒙古族民俗为主,内容和形式上单一而又雷同。有人戏称内蒙古的民俗旅游是一片草原,一座蒙古包;一条哈达,一碗酒;一首民歌,一块肉;一匹马,外加一堆石头(敖包)。大部分景区景点千人一面,从形式到内容基本相同,给游人的印象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仅此而已,再无开发的余地,不仅游兴大减,而且对这里也失去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5)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中缺乏民间性和可参与性
民俗文化是伴随着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和历史传承的一种文化,是民众生活的体验,它的突出特点是淳朴性和乡土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论是内容还是格调、造型、色彩等,都应按照民俗原生态来展示,以凸现出民俗的民间风格和地方或民族特色,从而给旅游者以亲切、真实、淳朴、乡土的心理感受,否则就成了所谓的“伪民俗”。而赤峰许多景区景点的民俗文化开发正是缺少了这种应有的民间性,所有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几乎都是程式化和形式化的表演项目,演者自演,观者自观,不仅给人以某种失真的感觉,而且还很难使游客参与其中,从而减弱了产品的吸引力。
(6)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对民俗文化和传统缺乏应有的理解
大多数旅游景点的从业人员缺乏起码的历史文化知识,对民俗文化和传统所知甚少,有些甚至根本没有什么了解,所以对旅游景点所体现的民俗文化内涵很难把握,曲解和歪曲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赤峰市民俗旅游开发设想
1. 赤峰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1)保持本色,注重个性
民俗是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要素,是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的。这些特殊的历史和风俗习惯被赋予了强烈的感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求异、求奇”,所以历史氛围越重,文化差别越大,生活气息越足,就越能吸引旅游者来亲身体验异质文化模式带来的奇特感受,能够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得到无穷的乐趣。
所以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就是真实生活中的特色,个性的塑造与展示,取自生活,追求自然、朴实无华的生活内容蕴藏着无限的民俗情趣和文化内涵,更易让游客理解和接受,得到悦目悦神的体验。
民俗旅游的发展就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但“弘扬”是有个合理的度的,“过”和“不及”都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尤其要杜绝对民风民情的亵渎和歪曲,使得民俗文化失真庸俗。这些都不利于民俗旅游的发展和弘扬光大。
(2)要开发的产品必须具有旅游价值
一些具有重大考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一定具有重大的旅游价值。不能用学术价值来衡量或代替旅游价值。有些重大学术价值的历史遗迹,可以开发成为专项旅游产品,但却很难开发成大众旅游产品。开发时必须审慎对待。
(3)产品开发注重知识性、审美性、独特性和可参与性相结合
开发历史文化产品必须尊重历史事实,要有历史根据,不能捕风捉影或凭空杜撰,必须能给游客提供正确的知识。开发民俗文化要符合现代审美观念,重视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的挖掘,坚持文化性、民间性和参与性原则,不能一味求“俗”求“异”。在表现手法上要现代,特别是要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制造氛围,调动起游人参与的兴趣,让游客产生真实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还要引导游人用现代审美观审视蒙古族民俗与历史文化,让现代人在今天仍能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
(4)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
赤峰地区分布着大量的草原牧场和森林,它们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中国华北、东北的气候。所以保持这里的生态平衡,意义深远。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环保工作应提上日程,要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不能只重开发不注意保护。
(5)各区和旗县紧密结合,注重精品开发
赤峰市下辖七旗二县三区,各旗县都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赤峰市民俗旅游具有大分散,小集点。从全市看,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分散,但从局部看,却又很集中,形成了北、中、西三个空间组合体,也就是三个资源区,这样各区要注重协调,避免开发的重复性,紧密联系构建精品景区。
(6)重点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赤峰市民族众多,但最具有特色的和最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还是蒙古族民俗,在内容的选择上,应重点开发巴林蒙古族的民风民俗习惯和蒙古贵族的习俗:如巴林蒙古族的经济民俗(如牧业习俗,狩猎习俗、居住习俗、服饰餐饮习俗等)、社会民俗(如婚俗、岁时节庆、人际交往习俗等)、信仰民俗(如宗教文化、禁忌买习俗等)、游艺民俗(如口承语言、民间歌舞,游戏竞技民俗)等;蒙古贵族的生活习俗也是赤峰民俗旅游的一大特色,应重点突出这一特色民俗。如欣赏王府雅乐,迎宾礼仪、生活习俗,观看王府婚庆典礼、公主下嫁仪式、清代服饰表演等活动。
(7)合理规划,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每一个旅游地的规模及接待总量上有一个合理化的控制。在接待设施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优化筹资、投资方向与投资结构,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外地资金、本地私人资金和其他社会闲散资金、从交通、通讯、供电、供水、景点建设等方面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及文化品位。
(8)重视对景区景点的大力宣传
全面设计主题形象,利用快捷、有效的宣传媒体,呈现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宣传口号,配以声文并茂的逼真图像,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的同时,使更多的人来了解这里神秘而又传奇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民俗。满意的旅游过程必将提高旅游地的形象,间接的口碑将就会使宣传工作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9)加强综合治理,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要完善健全各种法规条例。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经营单位要积极协调、沟通,避免条块分割的弊端导致的有利大家争,有问题互相推的严肃和法律性的管理经营现象。
其次,要保证旅游人力资源的供给,在数量上、结构上、素质上基本适应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或适度超前,制定合理的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再次,各部门的人员设置要合理。例如:在必要的景区要设置保安,根据旅游部门制定的约束和管理条例,保安应在旅游的全过程跟随游客在旅游地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有效地维护区景内的正常秩序。
(10)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源而展开的旅游活动,开发民俗旅游无疑是对各民族、各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但如果利用不得当,必然会对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因此,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必须加以保护,保护不是冻结,不是封闭式的与世隔绝、与时代隔绝,采取封闭式,隔离式的保护,是完全忽视本民族、本地区人民渴望走向富裕、走向现代化的需求和愿望,本质上是禁止了民族文化的进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本民族继承发展自己文化传统的愿望,让各民族自己决定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传习、发展的道路,即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要保护其原始形态不受破坏,体现它的“原汁原味”。在具体开发中,应时刻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他们的后代依旧世代过老祖宗的日子,但我们可以把他们的文化通过记述等形式保留下来,作为一代历史见证。年轻一代的摩梭人可以通过被保留下来的文化特质,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蕴含于其中的文化意义。在这一点上,摩梭文化旅游开发方式值得我们借鉴[3]。
2. 有特色的赤峰民俗旅游产品系列开发设想
(1)草原马术民俗旅游系列产品
“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是人们对蒙古族草原的美好印象,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而赤峰市又是有大片的草原,精心策划,开发出以骏马文化为代表的民俗精品,例如可开发赛马、跑马、骑马、套马、马车、马术、马战表演等系列产品,充分反映辽阔大草原骑马民族英勇豪放的特质。如开发的好,这将成为赤峰民俗旅游的一大亮点和卖点。
(2)草原民居美食民俗旅游系列产品
作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形式的蒙古包,可以说是蒙古族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是一种民族和民族艺术象征,作为一种民俗的产物,它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蒙古族独特的饮食习惯如手把肉、马奶酒和各种香飘袭人的奶食品,以及他们那古老而美丽的饮食茶酒具,都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都是蒙古族独特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蒙古包,开展走入“浩特(自然村)”活动,“住牧民家,吃牧家饭,干牧家活,享牧家乐”。
(3)草原节庆民俗旅游系列产品
蒙古族民间习俗中,祭敖包是最隆重的祭祀活动。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盛会,它起源于一年一度的祭敖包聚会,那达慕最初项目只有蒙古族传统的三项竞技活动:赛马、摔跤、射箭。充分挖掘那达慕的内涵,塑造那达慕品牌,不仅会增强赤峰草原旅游的魅力,而且还会促进商贸流通、物资交流、经济洽谈等活动。
(4)草原婚庆民俗旅游系列产品
以丰富有趣的蒙古族婚俗,开发草原婚庆旅游产品。比如,开发草原新婚游,以蓝天白云,辽阔草原为背景,配以浪漫的民族歌舞,广泛吸引海内外游客,提升赤峰旅游的知名度。
3. 赤峰民俗旅游市场开拓思路
(1)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做好区域协作
①毗邻京津
赤峰市毗邻京津,市区距我国最大的旅游中心城市―北京仅448公里,正处于北京的旅游辐射圈之内,是北京旅游旺季分流的理想旅游地。本区与北京有铁路、公路、航空联系,旅游通达条件较好,开发二者之间的区域旅游,条件十分便利。据悉,赴赤峰观光旅游的有一大部分是经北京方面来的。因此,临近京津,是本区旅游区位的最大优势,要充分利用这种地区优势发展我们的民俗旅游。
②近邻承德、秦皇岛
赤峰距承德旅游区160公里,距秦皇岛旅游区200公里。承德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避暑山庄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承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宏伟完整的皇家行宫建筑群。秦皇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旅游胜地很多。这两区游人不断,可充分利用赤峰地区与之有利的旅游空间联系,发展区域旅游,以发挥他们在旅游开发上的互补增强效应,从而形成一条海滨风光、皇家园林、草原民情、蒙古贵族生活习俗旅游、北方文化的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承德、秦皇岛的窗口作用,把赤峰的旅游形象树立起来,提高在国内外的旅游声望。
③接邻东北辽宁
赤峰市东部邻接辽宁省,一段时间曾属辽宁管辖,经济、文化交往密切,有着和谐的地缘关系。它位于东北林海雪原旅游资源区和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资源区的结合部上,可充分利用地缘关系发展互补旅游,随着赤峰与大连、沈阳、锦州乃至长春的频繁接触,必将为跨区域性的旅游创造条件。
④区内与通辽和锡林郭勒盟为邻
赤峰地区在自治区内与通辽市和锡林郭勒盟为邻,可以充分调动三者之间地缘相近优势,发展一体旅游。这三区结合,以大兴安岭森林、科尔沁沙地景观、锡林郭勒草原风情为主,兼有赤峰特有的民俗旅游等众多的旅游产品,必将是一个旅游的切入点。
(2)发挥资源群体优势,组建全市拳头产品
赤峰地区民俗旅游资源虽特色多,层次多,但大部分为小型拳头产品,规模不大,对广大潜在的旅游者缺乏吸引力。充分认识和利用已开放景区的小型拳头景观,加强合作开发,提高整体形象。抓住资源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利用林东与克旗、喀旗与宁城及赤峰周边的团块优势,推出组合产品以吸引旅游者。本人认为应该是加强喀旗蒙古族亲王府的开发与管理,推出特色民俗旅游项目来构建赤峰市最精华的民俗旅游产品。使赤峰市的民俗旅游得到大力发展。
五、结论与前景展望
俗语有云:“越是民俗的,就越是世界的”。赤峰的民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是少有的,只要好好开发利用,必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为赤峰旅游发展的又一亮点。另一方面,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只要合理开发利用从实际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只要稍加整理、修饰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就可以招揽游客。而且通过旅游,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特别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帮助这些地区摘掉贫困的帽子,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2005年,内蒙古赤峰市旅游行业以巩固提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为动力,全面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全市旅游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赤峰草原水草丰美,风景如画,畜群如云。赤峰地区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富有传奇的魅力,与草原景观相融合,更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地域色彩。蒙古族文化是本区旅游资源的灵魂。突出蒙古族文化特色,挖掘其深层内涵,充实旅游内容,是赤峰民俗旅游开发利用的主题。赤峰市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蕴涵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大力开发民俗旅游精品,塑造民俗旅游品牌,对于拉动赤峰旅游业的发展,全面提升赤峰旅游业的水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赤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周尚意:中国民俗旅游[Z].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出版公司
[2]陶立潘:民俗学概论[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6
[3]袁 利:从克林顿西安入城式想到的[J].民俗学研究. 1999,(4)
[4]马晓京: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民俗学研究.1999.(4)
[5]郭 颖:试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旅游学刊.2001,(3)
[6]吴忠军:民俗学的几个问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1999,3
[7]色 音 乌 云:内蒙草原的民俗与旅游[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8]王 迅:蒙古族风俗志[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
[9]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10]叶 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
[11]徐世明:昭乌达风情[M].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 1991
[12]内蒙古资源大辞典[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13]周尚意 范丽娜:中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浅探[J].国土经济.2001, (2)
[14]郭玉坤:民俗旅游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4)
[15]董莉莉 杨文棋: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 (3)
篇3
关键词:蒙古族;畜牧业;谚语;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232-02
畜牧民族也称游牧民族,指全民族大部分人都从事畜牧生产的民族。蒙古族是黑龙江地区从事畜牧业的少数民族代表,他们主要依靠畜牧业提供的肉、毛皮、油脂、乳汁和骨头为生,故随牲口四处游牧[1]。黑龙江的地理环境对蒙古族畜牧业放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提,他们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嫩江西岸的广大山林、草原地区,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就是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的天然牧场,草原就是他们生存的希望。史载他们的生活:“俗善骑射,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宅,皆东向日”,“戈猎禽兽,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王沈:《魏书》)。他们世代沿袭并发展着祖辈以畜牧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的传统。
畜牧业谚语是生产谚语的一部分,从本质上来说是牧民们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斗争并从中积累和创造的语言财富,它作为蒙古族民族语言和民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产生于在蒙古族生产的过程中,并通过祖辈们口口相传沿用至今。许多谚语都是植根于人民大众实践土壤中的经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些流传至今丰富的蒙古族畜牧业谚语是反映民族生产文化的明镜,是绽放在历史长河中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智慧之花。
一、游牧谚
“游而不定居人遭罪,定而不游牧牲畜遭罪,只有定居放牧,才能人畜两旺。”[2]
“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2]
蒙古族祖先早期过着游牧不定居、靠天养畜的生活,放牧人在草原没有固定的住所,畜群游牧到哪,他们就在哪扎起蒙古包。这种生活漂泊不定,畜群在长期游牧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稳定性,于是放牧人意识到“定居放牧”对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性,不再“逐水草而居”。
正如恩格斯所说:“畜群的形成,在适于畜牧的地方导致了游牧生活。”蒙古族开始小规模的在草原上聚居,进行定居放牧生活。但为维护草场的生态平衡,便于牲畜的饲养管理和保护牧场以及饲草,游牧民族均适时地进行季节性迁徙,即依季节特征,合理地使用牧地。从靠天养畜到科学放牧,蒙古族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完善生产方式,在放牧时掌握好度,不急功近利,才是畜牧业民族长期生存之道。
二、关于放牧工具的谚语
“用料追牛才肥,用鞭打马才飞。”[2]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男女老少都擅长骑马涉猎。谚语中的“鞭”则是骑马时重要的辅助用具,用于驱使马匹按照人类的意愿完成各种动作,皮鞭打在马身上,马则会跑得飞快。民间使用的这种皮鞭,通常都是由牧民亲手制造而成,他们用牛或马的皮切割成细条,再用几股这样的细条编在一起,鞭梢儿的位置仅剩一条,手柄上有时还会刻上家族的名字。谚语中说道:“手不离鞭,走遍山川”,骑马放牧时离不开鞭子,使役干活时更离不开鞭子。
“旅行的人离不开拄棍,放牧的人离不开套鞭。”[2]
这则谚语中的“套鞭”就是我们常说的“套马杆”,是牧民用来套牲口的一种工具,它一头拴着用皮绳做的活套,另一头是长木杆牧民握在手中。套马杆的制作非常讲究,一般用湿牛粪捂过的白桦木制成,是牧民牧马必备工具。使用套马杆是畜牧民族的一种绝活,需要掌握熟练地技巧才能操作的得心应手,套索被抛出去,正好勾住马头,是为最佳。
“套马杆”如同蒙古族的“青稞酒”、“蒙古包”,都是草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就像赫哲族的“鱼叉”和“鱼皮衣”代表着渔猎民族文化一样,从生产工具的不同我们就能看出不同民族独有的民族特色。
三、关于放牧经验的谚语
“毡包要立在阳处,西伯 ① 要安在高处。”[2]
谚语中的“毡包”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蒙古包”。毡包一定要搭建在向阳之处,这样有利于增加包内温度,居住舒适。“西伯”是蒙古语,指圈羊群的栅栏,放牧之后羊群需要回到栅栏以内的范围进行活动,栅栏立在高处,可以相对确保羊群的安全,以免在低处时受到狼群的袭击。
“放牧不近水,三天就后悔。” [2]
蒙古族有句谚语说道:“三日不吃还能放牧,一日不饮出不了门”,可见水对牲畜的重要性。放牧的地点很有讲究,牧民们在长期放牧中总结到,河边放牧牲畜可以边饮边食,一举两得,这样不仅放养出来的牛肥马壮,还提高了放牧效率,节省了放牧时间,凸显了放牧民族的地域特色。
“母羊一大片,公羊一条线,羔羊不离盆场转。”
观察和了解牧区不同物种的性格和生活喜好,是放牧的一大学问。这则谚语正体现了对不同种类的羊群分类的必要性。怀孕的母羊应散放,这样可以保证羊胎安全,以免互相拥挤掉羔。公羊性情刚烈,好乱跑跳,放牧时要使它排成一排顺序前进,以免放牧时秩序混乱,不好管理。羔羊体力差,体制娇弱,喜欢吃嫩草,适宜在地势平坦、草质良好、路程不远的地方放牧。
经验的积累使牧民们因地制宜、分类管理、有序放牧,人与牲畜的和谐共处成为茫茫草原上最美好的画面。
四、关于“马”的谚语
“滩上万畜,马为瑰宝。”
“南船北马。” [2]
“马和歌是蒙古族的两只翅膀。”
有关“马”的谚语在蒙古族畜牧业谚语里独具一格,形象的体现了蒙古族视马如宝的民族特色。游牧民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马被宠为牲畜之珍珠、畜中之王,在蒙古民族的心目中,“马比一切更受重视,没有马,草原经济就无法经营”[3]。对以畜牧业经济生产为主的游牧民族来说,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上,马不仅是生产上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牧民们朝夕相伴,亲密无比的生活伙伴。他们驯育马、熟悉马、依靠马,更由衷地热爱马。对马的深刻感情使他们对马的了解更加深刻入微。
蒙古族畜牧业谚语内容丰富,数量繁多,本文只是针对一小部分畜牧生产谚进行浅析,从中获取更深层次的民俗文化知识。像马克思说的那样――文学艺术都源于劳动。谚语作为源于底层民众劳动生产中的一门语言艺术,它浓缩着人们在点滴生产中认为行之有效、屡试不爽的经验,它所反映的生产方式、民族特色以及民俗内涵,都值得我们今后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覃光广,冯俐,陈朴.文化学辞典[K].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篇4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艺术;标志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蒙古族文化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蕴含着游牧民族创造和审美的情趣。蒙古族文化艺术是在传承草原游牧文化的基础上,伴随着蒙古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等的演化而逐步发展并延续的,其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现代设计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设计元素。蒙古族文化艺术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洗礼后,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广义上的草原文化是指综合了饮食服饰、文学艺术、天文历法、民间工艺、建筑医药等全部领域的文化艺术。本研究限定蒙古族文化艺术中的宗教艺术、文字艺术、民间艺术(民间剪纸、民间图案、民间刺绣)及民俗文化、图腾文化为主要研究范畴,探索将蒙古族文化艺术通过图形化的整合与提炼融入现代标志设计的方式方法与可行性。
一、“同构”构成形式
所谓同构构成,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同构后的新图形并不是元图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或突变,因而能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从图形的表现内容来讲,它使组合后的图形产生了新的意义和内涵,使同构后的标志内涵更多样,是丰富现代标志设计图形构成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构”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现代设计,然而在我国民间图形构成中,同构构成的表现形式的使用是其构成法则中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潜在规律。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试验表明,当一种简单规则的形呈现在眼前时,人们会感觉极为平淡,相反杂乱无章的形则会使人产生烦躁感,而真正能引起人兴趣的,则是那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稍微背离规则的图形。这种图形首先唤起一种注意或紧张,继而是受众对其进行积极的组织,最后组织活动完成,最初的紧张感消失。这是一种有始有终、有有起伏的体验,是能引起审美愉悦的过程。由此我们推导出同构图形的原则:即,“旧元素、新组合”,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图形,以一种新的前所未有的同构方式加以组合。通过这种同构方式得到的视觉新体验使人既熟悉又陌生,会引发观者极大的好奇心,从而使标志的设计变得更加顺畅和自然。笔者在2013年的标志设计教学中,对将蒙古族文化艺术以同构构成的表现形式应用于标志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多次的尝试与实践。作为实践案例之一的赛纳手工艺制作中心的标志设计(该中心是以蒙古族工艺品的研发与制作为目的的机构组织)就是以同构构成的表现形式,将蒙古族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马元素与蒙古族文字相结合。机构名称中的蒙语“(赛纳)”具有“好的(美好的)”之意。在标志设计中,将抽象后的马头鬃毛部分置换为蒙古文字“(赛纳)”,洗练的线条古朴自然,使马形象与蒙古文字浑然一体,形成一种奇妙的组合。整个标志造型新颖,视觉印象明快,寓意传达深刻(图1)。
二、以“线”为主的构成形式
“线”是蒙古族文化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构成与表现手段,无论是雕塑、岩画、服饰艺术还是民间工艺美术,都常以线的造型为基本构成手段。蒙古族文化艺术中的线条无疑是极具概括和抽象双重功能的表现形式,因此,在蒙古族艺术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以线为主的构成形态。例如,蒙古族民间传统图案中的盘肠纹样、回纹、卷草纹等都是以线的形式构成。“线”作为基本构成形态之一,它与现代标志设计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以“线”为主的创作和设计共同体现了实用价值与审美的并存,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交融。以“线”构成的标志设计主要是研究标志图形的骨架部分,不同种类的线所构成的标志具有不同的性格。由直线构成的标志符号给人以严肃、安定之感,直线赋予人的心理印象是速度与紧张感,有锐利、直接、简洁、明快等特征;而以曲线构成的标志图形则相对随意、亲和。另外,在标志符号中出现的徒手随意画的线,则带有很浓的人情味,整体表现更为感性和情绪化。
在标志设计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蒙古族文化艺术中线的表现形式构成标志的方式也进行了广泛尝试。图2为以线的形式构成赛纳手工艺制作中心的标志设计案例。它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肠”的造型,图案本身盘曲连接,无头无尾,无休无止,显示出连绵不断的连续感,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盘肠纹样在蒙古族生活中的适用性很强,是极具代表性的图案。赛纳手工艺制作中心的标志设计把线形的盘肠纹样与蒙古族文字“(赛纳)”相结合,共同组成了铅笔的造型。整体设计以线的构成形式一气呵成,新颖独特。其作品的成功之处源于设计中对传统图形符号的理解、选挑、组合、转换以及对线的构成形式的整体把握。
三、蒙古族文化艺术中“意”的沿用
蒙古族文化艺术中的“意”沿用到现代设计,也是标志设计的一个创新方法。与图形之“意”相结合可以使标志的设计更具说服力。蒙古族民间图形之所以受到艺术设计领域的瞩目,除了其图形符号所具有的审美情趣外,更重要的在于图形背后所隐藏着的精神内涵,即独特的民族文化精髓。例如,蒙古族图案中的卷草纹,是以花草为基础构成的波曲状的花草纹样,细叶卷曲相互穿插。卷草图案委婉多姿,富有流动感和连续性,形态优美生动,具有连绵不断的韵律感。(1)故有生生不息、千古不绝、万代绵长的吉祥寓意。
图3是将蒙古族民间图形的“意”应用于标志设计的教学实践案例,它是蒙古族美术教育研究所的标志设计。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兰萨图案,常与盘肠、卷草组合应用,是生命永生繁衍的符号,具有天地相通、阴阳相合、万代延续的含义。此标志巧妙地将广泛应用于蒙古族生活中的兰萨图案作为标志的基本框架,并与“美”字相结合,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美术教育研究所的民族特色与机构属性,且自然贴切,无牵强之感。
蒙古族文化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同构构成方法与线的构成形式及意的沿用在整体标志构成中是密不可分的。同构构成的方法有时以线的构成方式出现和存在,两者的结合又蕴含着一定的内涵与寓意。而寓意丰富的标志设计通常也借助于同构及线的表现方法。将蒙古族文化艺术应用于标志图形的好的设计通常是三者的完美结合。
蒙古族文化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广泛的题材、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将蒙古族文化艺术应用于现代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仅是对设计表现形式的创新,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推广与传承。
注释:
(1)参见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图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30页。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蒙古族民俗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
[2]王永强,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2:北方卷(上)[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篇5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祭品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在古代,祭祀时,由萨满击鼓念咒,众人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围绕着敖包,顺时针绕三圈,膜拜祈求神灵的护佑与赐福。蒙古族牧民虽皈依了藏传佛教,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沿袭着祖先的,认为高大雄伟的山是多种神灵居住的地方,有着通往天堂的道路。因而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
(一)敖包的构造敖包是蒙古族重要的祭祀载体和场所。蒙古民族敖包祭祀习俗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圣山。据《蒙古秘史》卷2记载:成吉思汗在年轻时被蔑尔乞特人追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记载原文为:“将不峏罕合勒敦山,每朝其祃之,每日其祷之。我之孙之子孙其宜省之。言讫,向日,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跪,洒奠而梼祝焉。”①敖包的外形呈土堆和石堆形式,或土石混筑。作为蒙古族的祭祀圣地,它最初建造于家族领地。“首先由萨满发起,萨满向居民说,保护神需要自己的住所,于是就指定景色秀丽的高山、丘陵或路口作为建敖包的基地,经过若干个仪式后,在划定的小圆形地块,人们动手用土或石造成小堆,这样新的敖包便出现了。”②敖包多数是单个的,但也有两个并立的敖包,或有7个和13个的敖包群。敖包一般都建于高处显眼的地方,而有时在路口,人们认为路口的敖包有挡鬼避邪的功效。敖包给人以神秘莫测、肃穆庄严之感。
(二)敖包的祭祀程序祭敖包的传统方式,主要分为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类。所谓血祭,就是宰杀牛、羊,向敖包献牲祭祀;所谓酒祭,就是扬洒奶酒、鲜乳之类,向敖包献祭;所谓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点燃爬地松及柴火,将肉食、奶食象征性地投入其中焚烧,烧出浓烈的食物气味;所谓玉祭,就是将价值昂贵的珠宝、钱币之类撒到敖包顶上,祈求福佑。敖包祭祀由萨满主祭,元代由蒙古巫觋领其事。《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命兀孙老人及豁儿赤等“衣白衣,骑白马”主祭祀,坐上首,封为“别乞官”。“藏传佛教传到蒙古草原后,在祭敖包时,萨满‘咒祭’被喇嘛‘经祭’所代替;民间祈祷文多有改动,古祭文有所变化;萨满血祭也被果物、牛奶、酒、牛酪所取代。”③如今无论在草原牧区还是在农区,在敖包祭祀中,都将娱神敬神与娱人结合在一起。敖包祭祀形式与内容在近百年变化很大。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已不再是逐水草而居的单一的游牧民族,部分蒙古人已从事了农业。由于农牧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敖包祭祀一般在农历五至六月间举行,有的地方七、八月份举行。“因为五月对于农牧民来说是一个分界线,此时青草已经萌生,大地为绿色牧草所盖。牲畜繁殖,整个草原经过漫长严冬,又恢复了怏然的生机。卫拉特蒙古认为这是神灵所赐给。因此,要举行节日,进行祭祀仪式来表示对神灵的感谢。”④敖包有的一个苏木独祭,也有几个苏木联合祭祀的。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这时草原上风和日丽、水草丰美、鲜花盛开、牛羊肥壮,羊羔开始断奶,马驹渐渐长大。为了喜庆丰收,表达兴奋之情,人们身穿艳丽的服饰,带着食品共聚于敖包,举行祭祀仪式和娱乐活动。敖包祭祀活动都在天气晴好的上午举行。人们首先将敖包清理整修一新,顶上插满新鲜的树枝,换上鲜艳的五色彩旗。人们将马奶酒、奶茶、煮熟的羊肉、点心等敬献在敖包之前,由部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喇嘛作司仪,带领大家念诵祭祀文,共同感谢天地山川为草原带来的丰收和吉祥,怀念祖先的功德。而表达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翼。祭祀仪式结束后,大家按顺时针方向绕敖包三圈,祭祀宣告完成。然后人们在敖包周围的草原上开始举行各种文体活动,赛马、射箭、投布鲁等。有蒙古琴书和民歌手给人们献艺,老少众人随着音乐跳起欢快的安代舞,悠扬的马头琴声响彻在茫茫草原上。
二、敖包祭祀的文化变迁
“敖包神是古代蒙古族萨满神之一,是氏族部落的最高保护神。敖包祭祀的主要对象是天、地、人、龙。”⑤祭祀敖包的目的,是祈禳灾邪、驱恶避瘟,祈祷水丰草茂、人畜两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敖包祭祀起源于古老的萨满教信仰。在当代语境下,虽然敖包祭祀仪式的传统在蒙古族建构敖包形制和祭祀仪式过程中发生着变迁,但其事物的本质属性与时空环境一同呈现的整体状态还依然存在。它表现了草原人传统的生存智慧和生存策略的集体记忆。当前文化与环境的共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敖包祭祀文化所体现的尊重生态文化的精神成为我们现今人类所要遵循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源泉。经历历史的诸多变迁,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被保留了下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的敖包在形状上依旧,但其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的祭祀成份在弱化,由敖包带来的民族文化的娱乐气息却日益浓厚。
三、敖包祭祀的文化意义
敖包祭祀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神化和升华,成为一种神秘的文化现象。如今,蒙古族敖包祭祀依然保留着那些神秘的色彩和文化特征,并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神奇的原生态祭祀文化色彩。它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即涵盖着蒙古族精神、信仰、道德、理念、生存哲理以及风俗习惯、竞技比赛、群众娱乐文化、生产生活技巧等广泛而深层的内容,是多种文化交汇相融的集中表现。蒙古族敖包祭祀活动历史悠久,家喻户晓,影响广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风俗价值、文化价值和传承价值,是一个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敖包祭祀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缩影,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和礼仪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创造力。敖包祭祀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包含了蒙古族的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对研究游牧文化、蒙古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发掘、抢救、保护敖包文化,对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四、敖包祭祀的文化空间保护
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认为:“抢救民俗文化空间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务之急”他呼吁: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和审批中,要把关注和保护的重点向民俗文化遗产的项目转移或倾斜,特别是应把与百姓生活与心理密切相关的文化空间的遗产保护列为重中之重。⑥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保护敖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放到保护文化空间上,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其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第一,文化空间保护的根本,是对能够保持当地文化特征的群体的保护。大力提高农牧民传承人的保护意识,实现传承人社会地位和职业的转换,即由农牧民转换为民俗文化工作者、民俗表演者等。这种转换,一方面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培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文化自觉,使他们在享受习俗传承带给他们的种种好处的同时,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更加乐于保持传统习俗,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二,保护过程中必须找到其合适的载体(人、场域、行为、仪式),使其在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发展,为敖包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三,有必要借鉴“文化空间”的组织管理方式,探索群众文化活动的运作方式社会化。第四,利用敖包等“文化空间”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政府和有关的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和引导。这种管理和引导是科学、有序的管理,它可由地方官员分片划区,依靠群众文化部门的指导与辅导,依靠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层层负责,使整个活动井然有序,体现出新时代的文化特色。
篇6
一、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竞争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表现为旅游开发重复建设、旅游项目雷同、旅游内容相似,并由此产生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替代性竞争。
首先,内蒙古的自然景观以草原景观为主,辽阔的草原成为自然旅游资源的主导形象。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绵亘3000余公里,草原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3,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分为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乌拉特六大草原,草原类型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虽各有特点,但均以草原风光为共同点,草原景观特征突出,在很多区域内景观相似性很强。民俗旅游资源以特色浓郁的蒙古族与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民族民俗文化为主,其中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人文旅游资源的主导形象。因此,草原民俗旅游开发的原材料存在着很强的共性,导致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其次,落后的旅游开发观念是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的另一个原因。贾铁飞先生认为:长期以来,内蒙古一直沿袭着关于旅游发展的一些陈旧观念和认识,如:旅游发展的资源主导观念,旅游业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观念,旅游业只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念,等等。这些观念和认识与现代世界旅游发展的形势很不相符,造成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投资规模小、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多、科技含量低的状况,阻碍了内蒙古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显现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陈旧观念和认识也正是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规模小、内容相似、项目雷同的原因之一。
再次,成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榜样负效应导致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由于成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榜样负效应,使旅游开发者盲目效仿,不但影响了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的形成,而且导致相似的产品在旅游市场上产生竞争。如希拉穆仁、格根塔拉是较早开发的两个草原旅游点,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项目的设置已初步定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典型模式,因而被其它开发草原旅游项目的地区与企业竞相效仿、生搬硬套、低水平重复和模仿,致使全区的草原旅游点出现雷同现象,各地草原民俗旅游点大同小异、缺乏特点,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旅游业发展受阻。
最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载体的模式化倾向导致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目前国内流行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成产品的依托载体多为博物馆、展览馆、民族风情园等,并有发展成为固定模式的倾向,内蒙古各地的规划中也大量采用了此类手段。其中的博物馆、展览馆形式呆板,游客的参与有限,与旅游需求参与性强的趋势相悖;而民族风情园能够满足游客的参与和娱乐需求,但数量过多,会呈现形式单一、项目雷同、重复建设的问题。因此,在建设时就要注意数量,否则从形式上就难于体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再叠加上内蒙古民俗类旅游资源的差异性认同率低的问题,所开发的旅游产品独特性弱,难于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草原蒙古族民俗旅游产品是内蒙古的主导旅游产品,面对有限的客源市场,独特性小的草原民俗旅游景点之间必然出现恶性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市场上游客分流,最终导致旅游点之间形成了替代性竞争。与此同时,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的旅游产品会使客源市场难以拓展,旅游点经济效益增长困难,进而导致经营粗放,难于出现精品,更难于创建旅游品牌。
(二)草原民俗旅游形象体系不完善
旅游形象是21世纪旅游业竞争的法宝。目前,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形象还未成体系,主题旅游形象也不完整,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该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
区域旅游形象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它可划分为总指标层、次指标层、子指标层、组类指标层、基础指标层和原始指标层。作为总指标层的区域主题旅游形象又由次指标层的历史形象、现实形象和发展形象构成。内蒙古的草原、蒙古族民俗旅游的旅游形象是内蒙古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是多年来内蒙古着力促销传播的主题旅游形象,几乎成为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的原生旅游形象。这一形象为自治区开拓客源市场,为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其主要表征为历史形象,体现现实形象和发展形象因素的含量仍然较低,即内蒙古的主题旅游形象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该问题,旅游学界颇有同感,如贾铁飞先生认为:目前,内蒙古并未在全国旅游竞争中形成完整、丰满、鲜明的旅游形象,往往是“讲资源,盲目乐观,论形象,残缺不全。”内蒙古一直将“草原”作为内蒙古旅游的核心形象,这本无错误。但内蒙古旅游无论在对草原概念内涵、外延的探索上,还是在对区域草原资源的配置上,还都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水平上,致使旅游规划与旅游业发展实践严重脱节,远不能担当起草原所应有的深远含义。因此,对于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的核心形象和主题形象亟待作深开发,使之丰满、富有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形象系统。
草原民俗旅游形象体系的不完善、旅游形象的单一以及游客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性认同率低等问题已经直接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性由于在外观上显现得较为明显,如山岳旅游资源与草原旅游资源外观差异显著,故游客的认同率较高。但游客对内蒙古的人文旅游资源差异性认同率较低,且主要体现在民族风情与民俗旅游资源上。旅游者的这种心理因素导致了旅游决策行为出现择一草原旅游地即可的决策模式,直接制约了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整体形象的形成和草原民俗旅游的深入开发,并使旅游地之间产生了替代性竞争。因此,在内蒙古的主题旅游形象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开发应首先研究差异化旅游形象的定位与设计,并在旅游促销时突出差异化的旅游形象,形成完整的区域旅游形象体系,从而去拓宽旅游市场、促使旅游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解决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竞争问题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实施差异化战略
首先,科学规划。王大悟先生认为:旅游规划的核心,就在于把将要开发的旅游城市或景区设计成一个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制作成怎样的产品。另外,旅游规划的核心是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在旅游规划中必须紧紧围绕旅游产品设计这个核心,进行差异化规划,构筑产品的特色和韵味,形成市场的亮点和热点,这样的规划才是成功的。基于对内蒙古各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分析,各地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环境、开发环境都存在着很强的差异,解决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进行科学规划,采取差异化策略,这一点也是目前旅游规划编制方和委托方的共识。
其次,积极倡导旅游产品供给者的高度合作。现今的旅游市场是开放的市场,企业生产具有自主性,而企业生产都是出于获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因此,哪种旅游产品或项目利润大,旅游企业就会生产相应的旅游产品或项目,再加上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原材料共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出现内容相似、项目雷同的旅游景点进行替代性竞争。因此,实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除了需要旅游规划的编制者科学合理地统筹安排旅游景点的布局和旅游产品及旅游项目外,更需要倡导旅游产品的供给者高度合作,采用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生产差异化特征强的旅游产品,杜绝盲目效仿、盲目比附,从而使旅游产品之间的替代性竞争变为互补性合作,实现利益的均增与共享。
再次,建立实施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强大保障体系。旅游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协调工作,需要得到积极的支持与保障。为保证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有必要组建研究机构,聘请研究蒙元文化、内蒙古历史地理、民俗、建筑、艺术及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等各方专家,专门研究该问题,并对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内容与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及时研究反馈信息并实时调控。理顺相应的管理体制,充分运用政策法律计划等宏观管理手段进行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宏观调控与协调,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体系,以达到保证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的顺利进行和实施、解决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的竞争问题、促使内蒙古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增加科技含量
进行旅游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的核心目标是要提高旅游产品在旅游供给市场上的竞争力。旅游产品竞争力表现为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盈利的能力。
首先,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创新应选择合适的创新类型。目前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类型主要有:旅游产品类型结构的创新,内涵创新,功能创新,过程创新,主题创新。
篇7
大部分蒙古族喜欢饮酒,酒已成为这个民族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深深融入蒙古人的血液中。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可能与长期生活在高寒环境有关,更喜欢饮烈性的酒,如《牧人》中所唱的“最爱喝的是烈性的酒,最爱唱的是蒙古的长调”。另外,蒙古人也青睐饮用奶酒,蒙古人酿制奶酒的历史悠久,常喝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蒙古族饮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视煮肉汤的习俗,蒙古族认为肉汤的营养价值比肉本身还要高,吃肉时不喝汤不能离席,他们比较喜欢排骨汤、全羊汤、精肉汤,还有在汤中加入米做成的肉粥。蒙古族的特色饮品还有酸味奶饮料,稀者为酸奶,稍稠些的为酸乳,具有开胃健脾通便美容的功效,也形成了非常知名的乳业品牌。蒙古族饮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视煮肉汤的习俗,认为肉汤的营养价值比肉本身还要高,吃肉时不喝汤不成席,全羊汤、精肉汤、排骨汤、是他们的餐桌常见的。此外还作为高端宴会的“蒙古八珍”和平常百姓爱吃的蒙古小菜。此外,蒙古族的饮食礼仪是蒙古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丰富多彩,最主要最普遍的饮食礼俗有萨察礼、德吉礼、迷拉礼和祝福礼,蒙古族饮食习俗中也有很多禁忌,如禁止扣放盛奶的器具、禁吃变脏的食物等等。
二、蒙古族饮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意义
旅游离不开饮食,二者相得益彰。旅游活动与饮食文化相结合,对提升民族的经济文化价值、促进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蒙古民族饮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包含了蒙古民族的丰富的食材、独到的饮食加工技艺、蕴涵深厚的饮食美学和饮食民俗等文化内涵,它已成为蒙古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散发着艺术的美感。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旅游活动的内在质量,讲究旅游活动内在的文化品位,对饮食也有更高的要求。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蒙古族饮食文化对于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吸引广大旅游者前往内蒙古旅游观光,不仅要有美丽的草原风光、绚丽的历史文化古迹,而且还要有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特色的饮食文化,特别是民族饮食文化,会为我们带来无尽的魅力,会使各方游客有兴趣和蒙古族交流,沟通,对蒙古族饮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去品尝蒙古族的美食,进一步推动内蒙古旅游事业的发展,增强内蒙古旅游的魅力。其次,有助于我区传统饮食民俗文化的发扬光大,增强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我区饮食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游客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的了解人数的增加,蒙古族的饮食被更多的人接受,对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无疑会有极大的推动和宣传作用,从而促进蒙古族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增强我区饮食业的特色魅力,无疑会对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主的旅游业起到推动作用。再次,有助于促进蒙古族特色文化宣传,进一步增强内蒙古旅游的魅力。旅游业的发展中为内蒙古特色的饮食文化,特别是蒙古民族饮食文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展示平台,蒙古族饮食文化要更好适应市场需求,也会对自身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对自身种类工艺不断完善也会加强与其他地区饮食文化的交流,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蒙古民族饮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游客来通过接触到蒙古族的饮食文化,会对整个蒙古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这对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内蒙古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的饮食文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产品受到重视,目前发展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存在如下重要问题:
(一)旅游开发价值认识不够,营销不足
旅游产品的开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然而从内蒙古的旅游发展的实际来看,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价值认识没有引起各级主管部门足够的重视。蒙古族饮食文化只作为旅游活动中的补充,没有把其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加以开发。目前内蒙古各级政府、旅游局及旅行社在发展旅游时,仍然重点宣传和营销传统的优势旅游项目和新兴的旅游项目,如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呼和浩特周边的草原观光旅游;响沙湾、恩格贝等沙漠观光和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探险旅游;以成吉思汗陵园和大小召为代表的文物古迹观光旅游,饮食文化旅游仅仅作为旅游活动的补充,没有把其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加以开发,更谈不上专业的研发和营销团队。
(二)项目单一,参与性差
从旅游发展现实来看,饮食文化旅游项目较为单一,以享受为主,参与性不强。目前主要旅游者能够品尝到的特色饮食主要有草原旅游区包含在团费中的手把肉,访问牧民家庭时品尝的奶茶、奶酪等奶食品以及蒙式早餐,而作为蒙古族独具特色且有较高品质的烤全羊、烤羊腿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较长、价格昂贵只能被列为计划外餐,因此只能被少数豪华旅游团所享用。内蒙古各大城市及旅游区所提供的饮食基本上如上所述,项目较为单一。此外,目前已有的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基本上以品尝佳肴的基础层次为主,并没有考虑到旅游者对于饮食文化的精神需求,端到旅游者面前的往往是已经加工完毕的食物成品,如“烤全羊”制作过程中令人叹
为观止的蒙古族熟练的宰杀羊、剥皮以及烹制的过程旅游者无法欣赏和参与到,再如熬制奶茶及各类奶食品和奶制饮品有趣的制作过程也无法参与。(三)品尝为主,文化和营养价值介绍不足营养价值和文化是饮食类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但在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却忽视对蒙古族深厚的饮食文化和丰富的营养价值的发掘。经营者只是简单提供味道不错的菜肴,游客在用餐之后,留在印象中的往往只是一时的美味,并没有对菜肴的历史、文化典故、食用习俗等文化内涵和营养价值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开发者没有把蒙古族饮食与蒙古族民俗风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游客的精神享受,难以让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游客在饮食过程中,若对蒙古族菜肴的典故和营养价值没有较深的印象,就很难提高旅游地主体文化的综合吸引力,也就无法增加经济收入。
四、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设想
(一)加强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的重视和营销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相比,具有投入较小回报率高,且可不断利用的优势,所以,要尽快把蒙古族饮食文化开发利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把其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加以开发。要对蒙古族饮食文化资源进行系地分析研究,建立资源信息系统,通过准确的评估确定其吸引力和开发潜力。同时,还要加强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营销,充分发挥大众新闻媒体的作用,可以在报刊、电视台、电台开辟专栏、专题,进行广泛宣传。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景点网站也应加大对蒙古族饮食、蒙餐名店的介绍宣传力度。还可将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内容汇集在光碟里,通过光碟进行宣传。也要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活动和经贸活动,例如草原文化节和民族商品交易会等活动大力推广蒙古族饮食文化,还可以将旅游饮食与旅游线路一起开发,共同包装设计,甚至在条件成熟时,在饮食民俗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以饮食为主的专项旅游。
(二)加强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参与性的开发蒙古族饮食就单纯的饮食种类就有百十多种,经常品尝到的仅十多种,所以,今后要改变以往单一的饮食品种,增多饮食种类,如蒙古小菜和面食的种类。同时,蒙古族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应该摆脱以前单纯品尝的模式,大胆引入游客参与制作的环节。现代旅游者不仅要品尝佳肴,而且要求参与并融入菜肴的制作过程中,获得一种有别于以往生活的情趣和刺激的体验。参与性旅游开发就是让游客有一个原生的旅游环境,有一种身在其中,入乡随俗的体验。蒙古族饮食文化者要增强游客用餐的趣味性,加深游客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的理解,满足旅游者娱乐、探奇、求知等目的。总之,开发参与性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者可以寻求到现代喧嚣都市里所缺乏的自然经济状态下的粗犷和质朴,让客人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体味到真正的草原文化。
篇8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的热潮,世界各国民族文化不断的相互冲击与整合,在全球社会追求和谐、平等、公平等人文气息的同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那达慕以其独特的人文价值摆在了世人面前。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那达慕民俗体育活动中人文价值的体现,以期能为促进那达慕的发展与宣传提供参考。
目前全球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注的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化生存的热门话题,全球化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通过在经济上占有优势的发达国家通过贸易关系的优势地位又开始蔓延到文化领域,致使全球化的今天,多个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整合,往往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容易受到发达国家文化的冲击。在全球社会追求和谐、公平、平等,以人为本的今天,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特有的人文价值适应了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蒙古族的那达慕就是其一的典型代表。那达慕民俗体育对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活动内涵深刻的体现了丰富的人文价值。作者简单归述为以下几点:
一、循规守礼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并富有传奇色彩的北方游牧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浓厚游牧文化特征的民俗文化,它融游牧民族宗教信仰、体育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歌舞艺术、建筑文化、交通文化等文化为一体,体现了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特点和民族心理的传统民俗文化。那达慕文化是一种世代相传的体育文化,这种传承性对于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多年的发展当中那达慕具有维系社会安全、丰富文化生活以及规范与教化、物资交流等等多种功能,而且对民族个体的社会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模塑意义,多少年来深刻地、全方位地影响着蒙古人的成长,使蒙古人始终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体系。
表现在那达慕的传统内容赛马、射箭、搏克、打布鲁、蒙古象棋、沙嘎(嘎拉哈)等,不仅源于早期的生产生活,而且又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古老的北方游牧民族从匈奴、突厥、鲜卑等开始,射箭、骑马、摔跤就已经成为家庭孩子必学的生存技能。蒙古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游牧经济兼狩猎经济的特点,必然也十分注重家庭对每个孩子生存能力以及狩猎、驯化和畜牧技术的训练。牧民老少一起参加或参观那达慕大会也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实践延续。
二、人与自然和谐
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蕴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和谐素养,对今天建设和谐民族社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蒙古族那达慕以其特有的气质与和谐品格,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新的启示。
寄托着民族情感、民族智慧和民族道德的传统集会“那达慕”具有着丰富的和谐精神,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和谐相处,竞争和友谊如何合理处理,对手之间如何关爱以及功利和荣誉面前如何谦逊等等,它符合了民众崇尚和谐、自由、美满、愉悦的永恒心理需求,尤其搏克比赛中,尊重对手、爱护对手、服从裁判、公平竞争的作风以及各种奖励方式都表现有丰富的和谐精神,显现着重要的和谐教育意义。
那达慕文化承载着游牧民族自由与生态和谐的文化精神,他们爱护牲畜尊重和怜惜生命,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处处体现着人们对生态平衡的强烈愿望和执著的追求,起到了一种宣传教育的功能,即教育人们热爱大自然、崇尚大自然,并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民族凝聚价值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意识、民族个性、民族爱好与审美等深层次的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无比深刻的历史记忆,是一个族群在历史长河中智慧的结晶。周期性的节日增加了一个地域、一个族群的凝聚力,加强了他们对自己族群的文化认同,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奋进的精神。
每次大小型那达慕大会都会聚集很多的人数,特别是盟旗举办的大型那达慕,少则几万多者十几万人。尽管电视等媒体进行现场直播,但是更多民众为了追求视觉上的刺激以及真实的感觉,男女老少都去参加观看,观众群里经常看到年逾花甲的老者目不转睛地观看。尤搏克比赛为很多群众所推崇,每当那达慕大会上开始搏克比赛时,原本秩序井然的大包围圈会场,会瞬间发生重新整合,变成小包围圈,把搏克手的比赛场地围在中间观看,往往这时维持秩序的民警也束手无策,顺其自然,因势利导。通过那达慕大会的举办,使更多的蒙古族人民聚集在一起,增强了民众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四、生生不息的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是指在一个民族共同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及其文化模式下形成的集体性格,也是一个民族特有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想、习惯、情操、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历史传承的草原那达慕,其核心文化符号是著名的“男儿三艺”即赛马、摔跤、射箭。那达慕三艺显现出了蒙古人族群的民族性格,蒙古族民众普遍认为不掌握“男儿三艺”就不是蒙古好汉。“三艺”技艺高超的人往往在那达慕大会上脱颖而出,象征一种生存能力和男性气概而成为人们心目中崇拜的英雄,从而会有较好的社会地位和择偶的良好优势。那达慕大会也因此成为蒙古勇士和英雄展示英武的舞台,成为满足蒙古人英雄崇拜心理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媒介。无论是激烈的赛马比赛、竞争拼搏的摔跤运动,还是生气勃勃的射箭,都是草原民族肢体语言的表述,这就是蒙古族人民的价值观。这个以牧业为生计方式、以草原为家园的民族在节日里用自己民族独有的方式表述着民族精神。
五、参与平等、诚信守则
那达慕大会的搏克比赛鲜明的体现着现实的生活哲理:搏克比赛规则“不分体重级别”、“人人平等参与”、“一跤定胜负”。这个规则从现代体育竞赛的角度看有些不公平、不合理,但民众认为,人生经历中遇上比你高大的猛兽和敌人时,你不能与对方讲“你的体重比我大,你吃掉我或打死我是不公平的,你只能用智慧和技巧打败对方是唯一出路;还有在严酷的生存路途中,取胜的机会是非常少而珍贵的,往往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不分体重等级和一跤定胜负”是最符合现实生活哲理的。
搏克比赛在每次那达慕大会上都是最亮丽的焦点,观看民众都以搏克而欢呼与自豪。但是博克运动从古至今一直没有排斥过女性,如今女子搏克如同男子搏克一样显现着性格的魅力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内蒙地区各种形式的那达慕大会上也都设有女子搏克项目的比赛,还有不少地区设有女子搏克培训基地,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它正确诠释了社会本有的态度,因为竞争是不分强弱不分性别的,女性同样需要较强的竞争力,尤其在就业压力和传统性别观念根深蒂固的今天,搏克对激发女子平等独立意识、更新传统落后的女性认识观,提高女性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女性全面认识自己,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现代社会中勇于实现自己,以自己的行动挑战社会中仍然存在的性别歧视。搏克运动蕴含着丰富的德性精神,能够让人真正的理解德性、追求德性和实践德性。因此,搏克的竟争和道德并存的精神对人的教育意义具有现实性。
六、审美价值
蒙古族的审美价值往往根植于周围环境和生活现实中。对蒙古民众来讲,那达慕大会是一个充分展现传统文化之美的动态艺术杰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的审美教育大课堂。每当举行那达慕的时候会场的自然环境、建筑装饰、色彩搭配及形状、有节奏的喧嚣、服饰和舞蹈、祝词赞词以及选手形体的线条等等依赖感官的作用合并起来都会给人一种特殊的情调,成为人们艺术和美感的基本原料,使人产生深切的美感,起到一种自然审美教育的功能。
那达慕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草原文化圈的先民们留给后人优秀、丰厚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枝奇葩,处处透视着现代文明所追寻的人文气息。我们在深深的感激、崇敬和景仰之余,应当认真、严肃地思考,仔细盘点、清理整合那达慕文化资源,提炼符合现代气息的物质和精神因素,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促进文化优势的传承,始终坚持以人文本,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国人受益,同时受益与世界。
参考文献:
[1]白红梅.文化传承与教育视野中的蒙古族那达慕.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3
[2]刑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文化影虹,2010(5)
[3]光.蒙古族那达慕辨析.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4)
篇9
关键词:民族文化 舞蹈教学 民族民间舞蹈
民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民间,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制约。诸如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
本身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形式,只是为了自娱自乐而即兴发挥的舞蹈形式。现在多数学校都开设民族舞蹈班,然而由于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对民族民间舞蹈所承载的文化性之理解各异,而使得现在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多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动作和技巧的模仿。教师在教授时,一般仅仅通过演示动作要领,使学生模仿,多做练习以达到学会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学到的只有表面的动作,而没有领会内蕴的深厚情感。各个民族舞蹈的动作形态都是当地文化生活等的抽象体现。鉴于这种复杂性,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的传授舞蹈的动作和形态,更应该把舞蹈文化拓展到民族精神方面,从而使学生领悟到舞蹈的真谛。
一、全面掌握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讲解每一个舞蹈单元时,将其门类与其相对应的民间文化相对应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教授藏族舞蹈的时候,要使学生了解到藏民族高原牧区的生活环境,了解藏民的生活习性和劳作习惯,更要了解到藏民由于海拔高而导致呼吸带有负重感的特殊生活习惯,这就为更好地理解藏族舞蹈中慢呼慢吸的特色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例如,《弦子》这首藏族舞蹈中较富代表性的舞蹈,其中的“屈伸”动作是其的基本律动,用慢吸慢呼可使动作显得沉稳流畅,脚下有根。在学习蒙古族舞蹈的时,要了解蒙古族人民性格豪放,且个个都是能歌善舞的,这些原因决定了蒙古族舞蹈明快的节奏,奔放的热情。蒙古族人民豪放、开朗奔放的个性在蒙古舞中多以“抖肩”和“翻腕”等动作还表现。横拧的动作、后靠的体态,是与本民族的英雄历史紧密相关的。
蒙古舞中粗犷剽悍、稳健豪迈的气息,多由舞蹈演员呼吸上的重拍慢吐气来体现。而在苗族舞中,由于本民族长期聚居在山谷,养成劳作时“一顺边”的习惯,因而其舞蹈中女子“踩鼓”时,身体一顺边的摆动就是这种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的再现。只有使学生在深刻了解学习中的民族舞蹈之深蕴的文化内涵,跳舞时才能更加逼真、生动、传情。
当然,仅仅依靠学生自身去揣摩、体会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还远远不够,作为教师,必须适时地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深入地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内蕴,才算真正理解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才算最终掌握了民族舞蹈的内蕴。
二、剖析动作体态的由来
民间民族舞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舞蹈艺人长期的揣摩、体悟和加工升华之后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任何一种民族舞蹈的形成,都经过了相当长时间地传承和创新,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特征,或者说已经有了一套经典的动作、体态和律动。这些独具特色的动作正是这种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种类的根本之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规定学生动作形体,为了做动作而做动作,而是要对这些体态、姿态、律动进行分析。例如:东北秧歌,它的基本体态是始终保持上身前倾、略含胸、膝部微屈、重心在前,因为他们居住在东北平原,寒暑分明、地势平坦,人们多是从事垦荒、开矿等劳动,他们朴实、直率、坚韧、乐观,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有的基本体态和动律。通过对动作的文化解读,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时,清楚动作的由来,更好的体会动作的内涵。
三、积极创设各种民俗情景
民族民间舞蹈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艺术结晶。它得益于人民在田间或地头中的劳作形态,然而这种纯天然的动作形态想要在舞台上通过艺术的手法来进行演绎实属不易。因为,没有逼真的场景,无法使得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当时庆丰收、扬麦场的场面境况。也自然就无法使得他们感受到这种劳作中所体现出的喜悦与热情。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收集相关的资料来给学生营造舞蹈氛围,帮助他们尽可能快地融入到这种场景中。
1.舞台化的情境
可以借助舞台、灯光、音响等所营造出的艺术效果,来更加真实、生动的反应当时的劳作场面,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例如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身穿维吾尔族的民族服装,头顶小朵帕,梳起十几条维族的小辫子,一下子维族姑娘的灵动感就近在眼前了。这种仿真化的演出,使得学生仿若身临其境而更容易接受。
2.生活化的情景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相关的生活道具,使得舞台做到对生活的逼真化模演,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进入情境而情绪高涨。诸如,排练休息时,也可以喊着东北秧歌中叫鼓时的“嘿嘿”以及藏族舞蹈中的“呀拉索”等。
3.想象化的情景
倘若无法从生活中截取适当的素材来搬上舞台,那么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们产生联想。例如,在讲述藏族舞蹈时,无法对藏民的生活进行还原化全景展现,却可以借助投影仪来播放一些体现藏族风情的图画: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脉,沉静忧郁的纳木错圣湖等。通过这些图片展示教学,学生就能够对藏民的生活环境、地域特征以及等有个初步地了解,再来教学生学习藏族舞蹈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时要时刻提醒自己教授给学生的不光是技术层面的技艺,而更应是对舞蹈内蕴的深层文化的教授。因为民间舞蹈是一种来源于民间生活,而高于民间生活的艺术形式。将民间文化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和传承下来,是中国民间舞蹈教育进步的基础。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民间舞将有更加广泛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充分的领略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魅力。总之,民族民间舞蹈作为生活的一种反映,不仅仅来源于生活,而且更加注重表现高于生活之外的民俗文化,体现着人民对其生活情感和内蕴的深层关注。
参考文献:
[1]许霓.论芭蕾基训在形体训练中的实用价值[J].中国西部科科技,2007,(4).
[2]李静.普通高校芭蕾基础训练教学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4,(8).
[3]柴黎明,长场景.芭蕾基训的基本要素[J].东方艺术,2005,(6).
[4]刘薇.芭蕾基训规范之我见[J].前沿,2008,(9).
[5]潘滨.浅谈高师舞蹈教学中的芭蕾基础训练[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6).
篇10
【关键词】内蒙古;民间美术;教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75-02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由于各个民族的环境和风俗不同,在民间美术的表现上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和乡土特色。内蒙古族民间美术品种就非常的丰富,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包括绘画、雕塑、刺绣、服饰、家具器皿、戏具、玩具、编织等等[1]。内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创作都是有依据的,与民间的民俗、宗教活动是息息相关的,是伴随着民俗、宗教活动而发展的,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民俗活动过程中为了表达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态度而创作的。所以这些创作不拘泥于形式,不会去描摹大自然,而是自由地创作,利用敏锐的观察力,大胆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从生活中创造新的绘画样式,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对于民族高校美术教育来讲,蒙古族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财富,在高校教学中培养出民间美术人才有很大的优越性。所以,高校美术教育不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肩负着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一、发掘与推进内蒙古民间美术在民族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发掘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主观性与自由性。现代的民间美术面临着灭绝与失传的危机,发掘与推进内蒙古族民间美术对于提升民族文化认识非常的重要。由于现代高校美术院校的学生都是通过全国美术联考考上的,受高考模式的影响,学生死记硬背作品,缺少观察力和表现力,作品缺少个性。同时,改革开放后艺术变得多元化,现代教育模式仍然是以西方教学模式为主,学生过于注重造型与写实的能力,注重技巧的练习,盲目地创新,用观念与新奇的技法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导致其作品只注重画面的形式感,而缺少了民族性与个性。所以,在教学中将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特别是对传统民间美术课程的重视,是美院教学的重中之重。
我校美术教育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蒙古族,从小生活在蒙古大草原,对本民族有着特殊的情结,通过不断挖掘和推进蒙古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真正地感受生活,感受民俗艺术。美术创作力的培养大多来源于民间,民间美术可以说是所有艺术的来源,民间艺术家们不但有娴熟的技艺,还有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支撑,他们的作品真实自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点是值得美院的学生学习的。《周易》亦云:“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道为万物之母,道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民间艺术家的作品所表现的最高境界正是我们说的“道”,道法自然。通过民间美术的主观性与自由性的启发,激发了学生想象力,提高了美术作品的创造力。
2.推进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性。内蒙古民间美术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有非常大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内蒙古族的刺绣、雕刻、版画、服饰等工艺非常的精湛,可以说是内蒙古人智慧的结晶。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地也接触了一些,蒙古民间美术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美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有些内蒙古族学生从小学习了一些民间工艺,如蒙古的刺绣和蒙古图案等,他们将现代的工艺技术与民间艺术相结合,创作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他们将蒙古族的图案制作在工艺品、壁毯、服饰、烟荷包、鼻烟壶褡裢、碗袋等上面,大力发扬了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性,使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得以创新。
二、内蒙古族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1.开设民间美术课程。现在多数的民族高校美术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少将民间美术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进行普及。在高校开设民间美术课程是重中之重,就内蒙古民间美术来讲,它不单单是一种美术形式,还承载着太多的蒙古族文化内涵。现在的很多高校似乎已经意识到了内蒙古民间美术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努力研究,所以民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2.加强高校教师的培训。内蒙古民间美术中的各种技艺制作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教师的培训也很重要。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民族民俗、宗教学有着更深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地传授给学生。教师向有成就的民间艺人请教学习,创作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通过总结分析,整理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案,在此期间学校要提供专门的工作室,准备相应的材料,教师和学生齐动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内蒙古民间美术的学习中去。
3.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现代的民族高校美术教育实践的机会非常的少,学生没有动手能力,导致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校外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近距离观看艺人的绘画与创作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学到技法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绘画创造与审美能力;开展校外写生基地,例如内蒙古通辽市是版画之乡,内蒙古民族大学版画专业的学生已经开始去版画的基地观摩学习,感受草原文化的同时,向版画家们学习版画,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加强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同时,民间美术大多数都是以师徒或父子关系等传承的,为了更好地教学,我们要提升民间艺人的地位,可以邀请他们来美术学院任教,艺人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们所创作的作品都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有画诀、绣诀等等。这些都是艺人们总结出来,以传给后人的。画诀对民间美术中的色彩、造型、构图等都有了很好的归纳,和我们平时教学中的绘画理论知识基本相似,民间艺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3]。
三、内蒙古民间美术在民族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内蒙古民间美术具有实用性与装饰性两大特点,不管是绘画、雕塑、平面设计、包装设计、艺术品设计等,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保留传统民间美术的特点、挖掘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的同时,融入新的技法、新的风格、新的感受,创作出全新的具有本地域风俗的作品。挖掘民间美术的内在美,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情怀以及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对民间美术的传承可以起到直接的作用,这在美术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目前在内蒙古民族大学,有个别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比如制作时尚的民族服饰、首饰、装饰性民族绘画、小浮雕等,并且在上学期间有了自己的创意小店,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和教师的光顾,将经济利益与自己的作品相挂钩,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起到了民间美术的传播与交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内蒙古民间美术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技巧,还能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随着内蒙古民间美术在高美术校教学中地位的提升,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也会得到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阿木尔巴图.蒙古族民间美术[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