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育现状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幼儿教育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引言:
农村地区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不仅是因为其本身的教学设施与教学资源的落后与匮乏,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素质;同时虽然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原因与学习成绩原因而造成的生源流失情况依然很严重。因此做好启蒙教育工作,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与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如何高效地开展农村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是现代农村幼儿教育成果的关键。
1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乡村幼儿园教师资源少:
由于农村教育教学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使得农村幼儿教育的教师资源少,且没有更多的教师资源进行更新换代,导致农村幼儿教师一方面教学压力大、教学任务重;同时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与管理能力弱,无法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科学、系统的幼儿教学指导,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
1.2农村幼儿教学教具资源少:
农村幼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学校所保有的教学器具以及教学资源陈旧。一方面是幼儿难以接受到更加现代化、多样化的幼儿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管理控制能力弱,影响了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不健康的教学器具更容易渗透到农村幼儿教学环境中,对幼儿产生严重的影响。
1.3农村幼儿教育过程容易受到地方文化影响:
农村地区一般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落后性,使得农村环境尤其是民俗环境对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对幼儿的认知习惯与日常行为准则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地方文化意识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与认知深度也会影响其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与投入度,进行对幼儿教学质量与教学情境产生多方面作用[1]。
1.4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小班小朋友基本听不懂普通话:
幼儿本身就需要接受语言表达能力的引导与培训,加之农村地区主要是以方言来进行语言交流与日常对话,其中还夹杂着部分少数民族语言,使得幼儿对普通话的发音与听力具有一定的障碍,一方面影响了幼儿接受更加标准化的语言培训,同时也增强了幼儿教师的教学难度,促使幼儿园需要在语言习惯与语言标准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教学精力与活动安排。
2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对策
2.1强化农村幼儿素质教育理念,做好幼儿教育规划与管理:
为了做好农村幼儿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应该强化农村幼儿素质教育理念。一方面应该提高农村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制定好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计划,将农村幼儿教育过程化、系统化、考核化,进而实现农村幼儿教育标准化与科学化,使得农村幼儿教学过程有规划、有方向、有目标。
2.2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优化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
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培训,优化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不仅需要提高教师对现代幼儿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地掌握与拓展,还应该提升教师对农村幼儿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创新能力,提升教师对幼儿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管理能力。此外还应该做好教师的薪酬制度设计,进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引进一些新的教师资源[2]。
2.3巧用民族文化习俗与农村社会环境因素,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组织农村幼儿教育教学时,教师还应该巧用当地民族文化习俗与农村社会环境因素,使得幼儿教育与农村环境结合起来,避免幼儿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脱节,影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与有效性。同时利用好民族文化习俗可以有效地做好民族文化传承,保障少数民俗文化精神与文化形式可以在幼儿教育中生根发芽,优化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
2.4加强对幼儿表达能力地培养,重点做好幼儿普通话的教学培训: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强化对学生普通话基础发音与表达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应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词汇表达与口语发音。主要可以通过营造普通话的教学语言环境与口语表达实践来进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训,提升幼儿语言兴趣与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养成更加标准的语言习惯,实现幼儿教育的标准性与辅导性[3]。结束语农村幼儿教育是农村系统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认知能力的关键节点,因此一方面应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制定幼儿教育教学目标、优化幼儿教育过程;另一方面做好幼儿普通话教育、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日常生活习惯与认知习惯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农村幼儿教学工作,提升农村幼儿教育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钟柳《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未来英才,2016(16)270-270
[2]谭凤《新时期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7)
篇2
关键词: 农村 幼儿教育 现状 发展对策
发展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对于个体终身发展,国民教育质量与全民素质的整体提升,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乃至我国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均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价值。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农村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许多生活在农村的幼儿开始陆续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我对这些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1.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1)农村幼儿园数量急剧增加。
家庭规模的缩小,幼儿教育利润的刺激,家长对幼儿教育要求的提高,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成为幼儿园数量增加的诱因。2001年教育部门办园和民办园比1995年分别增加了9.2%和16.1%,教育部门办园增长缓慢,民办园数量增长速度比较快。可见,社会力量办园正逐步上升并逐渐成为主体,国家、集体、个人多主体办园的局面基本形成,为更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幼儿园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许多隐患,如各级地方政府对幼儿园的教育还不够重视,对民办幼儿园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如办园资格审定、教师编制及资格审定、校园防护安全设施、食品卫生安全等都存在较大的问题。
(2)布局不合理。
现有农村幼儿园的布局不利于幼儿就近入园和家长的接送,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均衡公平推进。由于乡镇政府对幼儿教育缺乏重视,对幼儿园缺乏整体规划;即使有规划,也难以在市场化方式办园过程中加以实现,这是不同社会力量竞争的结果。民办幼儿园往往以获取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在选址时常常会考虑生源、办园成本、管理等各种因素,导致在优势区域重复设点,弱势区域可能留下空白。从个体角度选址是合理的,但从全局出发就产生了随意性和不合理性,这是市场化办园不可避免的缺陷。
(3)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并且在2003年,我国首次提出幼儿教育“按成本合理收费”,即按每一个幼儿园的实际合理需求核定成本的收费管理办法,但政府对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依然不足。幼儿园的正常开支(教师工资、设备添置等)主要依靠收费解决。幼儿园软硬件配置较差,具体表现:①校舍、活动场地狭小。农村幼儿园相当部分教室的采光、通风条件都达不到要求。②教学设施、设备简陋。大部分民办幼儿园都只是配备简易的活动器具,甚至几乎没有。大部分幼儿园设施、设备配置仅停留在办园时配置的水平上。③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现有幼儿园教师中,取得从业的合格学历(中专及以上幼师专业毕业)教师的比例不高,少数只是初中毕业,并且具有初中学历或职(普)高学历的农村幼儿教师80%以上是在农村民办小型幼儿园。④教师进修、培训缺乏,继续教育的经费不足。由于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知识层面得不到拓展,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没有良好的师资保证,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便失去了智力的支持。⑤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幼儿园因建园时间短,很少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适合幼儿教育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些民办幼儿园连基本的教学常规都没有确立。
2.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对策
(1)制定和调整农村幼儿园布局规划。
按“一村一园”甚至“多村一园”的要求规划布局,规范教育市场,加强未经审批幼儿园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办园。对未经审批的幼儿园根据情况分别对待:对具备办园条件且符合布局规划的抓紧审批;对具备条件或已经审批但不符合布局规划的说明解释,劝其撤销;对符合布局规划但不具备办园条件的,积极主动帮助其创造条件;对既不符合布局规划,又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
(2)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注重身教,在对待工作、同事、家长及幼儿时要体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在新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下,首先提高幼教老师的准入门槛。幼教老师的专业知识面应该适当拓宽,增加心理学、医学等知识,使心理学能力与专业技能并重,注重教育问题、健康指导,智力筛查、心理问题等知识的学习,使幼儿心理培养的师资更为专业化。
(3)创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
幼儿的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动作的内化和新概念的形成,都依赖于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所以,幼儿的教育重点应该在于创设参与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和实践。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使幼儿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亲身体验,可获得感性知识。通过一系列活动,用浅显的道理,丰富多彩的活动,可逐步培养幼儿讲礼貌、乐于助人等优良品格,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
(4)推进幼儿园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主动帮助其创造条件和外部环境,如给予资金筹措上的帮助、有选择的财政补助或以奖代补、减免有关税费、土建使用上的支持等,包括园舍用地、园舍设备、人员素质及待遇、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及实施情况和卫生保健等方面。力求建立一支高素质、数量足够的幼儿教师队伍。园长、教师应具有规定的学历,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和职称,允许并鼓励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幼儿园要根据职称确定工资等级,建立幼儿园教师年度考评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建立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出台相应的实施计划和细则,要把教师参与进修培训与对幼儿园考核、定级、评估挂钩。
我国农村幼儿是社会处境不利和地理位置不利儿童的主体,改善农村幼儿教育是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只有切切实实地解决农村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农村幼儿教育走出困境,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丽.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思考[M].安徽文学,2010,(11).
[2]刘旭.关于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讨论[M].实践与探索.
[3]张敏梅.当前幼儿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M].教育时空.
篇3
幼儿教育教育管理师资力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广泛推广,在河北省教委及各级地方主管部门的管理下,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有了极大的改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幼儿教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看到成绩和光明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诸多困难与不足,本文深度挖掘问题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农村幼儿教育健全发展提出相关性完善对策。
一、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笔者深入农村教育地区了解河北省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归纳整理出如下问题:
(一)幼儿园管理问题
首先,河北省农村现有幼儿园大多为小学附设公办园或个体园,多数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不符合要求,硬件设施短缺,活动室、午休室、室外活动场地破旧,活动设施及教玩具等大小硬件严重不足,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多数处于“懒散无序”甚至濒临关闭状态。
其次,可支配财力有限,政府不愿增大办园成本,因此不仅硬件设施较差,还存在消防安全和食品卫生隐患,幼儿园活动室面积狭小,幼儿活动和休息都受到影响。尤其是私立幼儿园为了“抢生源”,用不具备行驶条件的“面包车”或“三轮车”接送幼儿,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再次,在激烈的竞争中,由于家长教育观念的陈旧和教师素质的局限,为了迎合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部分办园者无原则地满足使得幼儿保教工作陷入严重的“小学化”误区,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
第一,优秀教师流失,教师队伍不稳定。
在农村,幼儿园教师在农村家长的眼中是孩子王,是拿工资的高级保姆,人们尊师重教的氛围不浓,大量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这对于本来就落后的农村幼教无疑是雪上加霜。缺乏尊师重教的氛围,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很难吸引优秀教师长期从事幼教,也难以留住现有的教师,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第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较低。
虽然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学历不低,多数为大专。但这种学历与专业素质和能力不成正比。幼儿教育的问题,如小学化,更突出地出现在农村,究其原因,与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农村的教育条件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农村有城市幼儿园所望尘莫及的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丰富而生动素材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然而,一些农村幼儿园把幼儿关在教室里,忽视了户外广阔的天地,没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和活动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不高有关系,他们没有能力想到或做到。
二、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几点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以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一)进一步端正幼儿教育办学思想,创新科学管理机制
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教育活动以游戏活动为主,培养幼儿各种初步的生活技能,同时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根据乡情、园情,修订、完善适合本园发展的规划和管理制度,包括幼儿园章程、幼儿园中长期规划、日常工作常规、教职工职责、教师教学常规、保育员常规、幼儿在园常规、教研管理常规、后勤保障措施、财务管理制度、年度考核方案以及幼儿安全管理系列制度、职责、预案等,并逐一落到实处,努力实现人本关怀与制度管理的完美结合。
(二)幼儿园领导应注重幼儿园内部管理,培养骨干教师
1.配置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幼儿教师必须实现“专任”化,建立起一支具有过硬的幼儿教育工作专业知识且热爱幼儿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形成专业化的管理,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立足现状,实施“青蓝结合工程”,即中老年教师向青年教师学习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新颖的教育理念,青年教师则向年长教师学习敬业精神和请教教学经验。幼儿园内中高级领导应加强内部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形成较为稳定的教研队伍,加强教学指导与研究,以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促进本地幼儿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强有力的骨干教师。
2.改进幼儿教师学习与培训环境
(1)幼儿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树立献身幼儿教育事业的志向,把培养幼儿道德智能、身体素质、情感素养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
(2)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强化幼儿教育系统内外部的交流与学习,多观摩,多研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有效的学习经验,以园(点)为单位,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的业务培训学习(利用每年寒暑假进行),每周开展一次继续教育校本研修的集体学习,平时多进行幼儿保教知识的自学。同时,创造外出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能力。
(3)支配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订购或开发部分教学资料,以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有关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结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幼儿教育事业的道路短暂而又漫长,尽管在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有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有广大幼儿家长的密切配合,只要教师能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在孩子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就会突飞猛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就一定会迎来更加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樊楠.科技创新导报.2009.
篇4
一、幼儿园管理
1.幼儿园
幼儿园是3至6岁的幼儿学习、生活、娱乐及保教的场所,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年龄特征,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同步健康发展的教育机构。
2.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由幼儿园承担的,由专职幼教工作者根据社会需求,对在园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它不仅影响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发展,而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教育管理
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管理是现代化机构的特殊器官,正是这种器官的成就决定着机构的成就和生存。”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必须通过现代化的计划、执行、监督、总结等过程,协调组织机构内的人力、物力资源,以达到高效率的综合性活动目标。[2]
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农村幼儿园起步比较晚,正处在发展阶段,各项管理还不够完善,要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向有序、规范、科学的方向努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管理现状分析
农村幼儿教育基础差、底子薄、情况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管理也出现了困难。属于留守老人照顾的留守幼儿,都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幼儿教育的重担更多落在了幼儿园管理者的肩上。本文就此幼儿园教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办园条件简陋,设施不齐全
(1)教室面积有限。幼儿园是在小学校园的一角腾出的几间教室,教室面积有限。幼儿午休时,没有专门的寝室,只能在教室把书桌叠加在一起,留出空间,铺上简单的床铺让孩子们午睡。
(2)卫生设施缺乏。幼儿园没有单独配备适合幼儿的洗手设备,没有符合幼儿专门的厕所。
(3)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幼儿园投入经费少,玩具配备也少,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教室里的电视机不仅陈旧,而且播放效果也较差。
2.课程设置不合理,有小学化现象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脱离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的现象。校长为了增加生源,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学知识,让教师多灌输书本文化知识,甚至在小班就让幼儿练习写字。有些幼儿感觉背书痛苦,写字困难,就早早产生了厌学情绪,每次来幼儿园上学都带着不情愿的表情。
3.留守幼儿较多,需要关怀教育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将其孩子留给老人,于是就形成了留守老人照顾留守幼儿的现象。教育孩子的责任全落在幼儿园身上。给幼儿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需要幼儿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照顾幼儿,尽力培养他们完善的性格。
4.教师紧缺,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
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和大班,各安排一位文化课教师,无生活教师。因此,教师的工作量大,照顾孩子不周到,孩子的安全问题很难得到保障。农村公办幼儿园的教师难以享受教师应该得到的编制、进修培训、职称评定、评奖等机会,福利待遇又普遍偏低,无聘任合同,造成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配置缺乏稳定性。教师的文化和专业水平较低,处于中专以下学历。
三、加强农村公办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对策
2010年我国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等途径有效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针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缺乏的现实,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发掘各种社会力量投入到学前教育的建设中来。为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本文提出了以下相应的对策。
1.加大教育投资,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以财政拨款、社会投入、家长缴费和公益捐款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用政策措施等改善农村幼儿园教育经费紧缺的现状。同时幼儿园占地、用水、用电等方面要给予适当优惠,解决幼儿园基础设施等问题,进而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为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2.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制定、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职称评定,改善他们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年轻、优秀的教师投身农村幼儿教师的行列,稳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建立省、市、县三级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对现有农村公办幼儿园教师免费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
3.加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加强对家长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加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在二者之间形成紧密的纽带。幼儿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积极组织开展家园合作相关的活动。从而,全面掌握孩子各方面的信息,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篇5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普通话;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29-01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小学习普通话,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对儿童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农村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现状很不乐观,农村儿童说普通话的能力相对城市有相当差距,这既不利于普通话的全面推广,也不利于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一、农村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现状
(一)师资水平
师资力量薄弱,是当前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的关键因素。为了准确掌握农村幼儿园的师资状况,我们对江西省宜春、抚州、鹰潭、上饶、赣州等地271所乡村幼儿园的1235个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学历状况。学历是衡量教师整体素质的主要标尺。四十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如今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上普及了专科文凭,但农村幼儿园的师资状况却仍然十分薄弱。在1235个调查对象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占4.4%,具有专科学历的占18.8%,中专生占27.2%,高中生占24.7%,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有初中文化。我们从走访调查中还发现,有不少农村幼儿园老师的大专学历并全日制,而是通过成人考试获得,根本没有接受过真正的高等教育。
2.普通话水平。在所调查的1235个幼儿园老师中,获得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的只有61人,占3.4%,没有获得任何普通话水平等级的有568人,占总人数的46%。这个事实说明,达到要求的老师只是其中的极少数,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总体较差,亟待全面提高。
3.教师结构。农村幼儿园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从来源上看,老师主要是这几种人:留守妇女、退休女老师、中小学教师家属、未进入体制内就业的大中专生。其中在编老师数量很少,占幼儿园教师总数的14%;从性别上看,95%以上为女性,男教师在幼儿园极为稀罕;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上的老师点48%以上。
(二)教学与管理
1.教学习惯。教学习惯体现老师的观念与素质,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农村幼儿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普通话与方言往往交叉使用。普通话能说好的地方就说普通话,说不好的地方就用方言,有时候,老师为了便于自己表达,学生容易理解,就选择使用方言。他们的“推普”意识差,在普通话教学方面,他们一般没有明确的目标与责任。
3.学校管理。多数幼儿园“推普”意识淡薄。虽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奠定了普通话的法律地位,并明确规定“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校园语言”,但由于校园用语的规范程度是一项“软”指标,不与园长的业绩产生直接联系,也不会成为幼儿园老师的考核指标,所以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到位,因而普通话推广的效果不明显。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幼儿园是家庭式的,老师是双重角色,既是老师,也是老板,教什么,怎么教,是由自己说了算,缺乏严格的教学规范与制度约束。为家长们带好孩子,教孩子们唱几首歌,认几个字,也就完成任务了。
(三)语言环境
农村幼儿学习普通话的主要环境是学校与家庭。在学校,一般都要求老师用普通话讲课,但课堂上交叉使用普通话与方言教学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课间就更加随意。孩子们在课间活动中不受限制,所以,还是习惯于用当地方言相互交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孩子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因此,家庭的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普通话的学习。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在家里陪伴孩子的多是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辈。他们本身普通话水平有限,且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基本上不能培养学生学、讲普通话的习惯。所以日常生活中都与孩子们讲本地方言。在语言教育的关键时期,农村学前儿童没有理想的语言环境,他们几乎处于方言的包围之中。在方言的长期浸染下,他们往往感觉方言交际更加自然,讲普通话反而觉得难为情,讲得不好还怕人家笑话。
二、提高幼儿园普通话教学质量的途经与策略
(一)充实提高农村幼儿园师资
(1)建设公办农村幼儿园。现在的农村幼儿园以私有形式为主,规模小,条件差,教师的待遇低而且不稳定,这既不利于吸收人才,也不利于现有教师安心于本职工作。建设公办农村幼儿园,扩大办学规模,配备硬件设施,是优化农村幼儿园师资,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主要途经。公办幼儿园的人才可以通过两个渠道来解决,一是直接从高等师范院校招聘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年轻,有热情,有朝气,有创新意识,有奉献精神,他们的加盟,将为农村幼儿教育不断注入活力,既可以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实现农村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有文凭、素质好、经验足的民办幼儿教师通过考试的方式吸收到公办幼儿园来,这部分人本来熟悉幼儿教育,又多为本地人,他们一旦获得了政策的礼遇,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更好的待遇,一定会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加努力地工作,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2)创新普通话培训模式。由于公办幼儿园不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私办幼儿园,所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是不可忽略的方式。当前,农村幼儿园老师普通话水平较低,是一个事实,而教育管理部门对他们的培训不到位,也是一个事实。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100%幼儿园老师认为有必要参加普通话培训,但是也有75%老师认为,他们没有没有机会参加培训。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不少一线老师就培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想法,我们觉得下面几点是值得采纳的:第一,轮训制。将各乡镇幼儿园老师在假期轮流到县城参加培训,人数不多,效果会更好;第二,帮扶制。从市县派遣普通话测试员到各乡镇支教,其重点工作就是给幼儿园培训普通话,一乡一人,挂点帮扶;第三,夜校制。幼儿园老师白天要上课,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是合适的。第四,导师制。普通话水平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划分给每个测试员或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乙等的中小学老师,通过电话、网络、面授等多样化方式指导他们学习。
(二)为儿童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着手,尽可能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利于普通话学习的环境。在学校,管理部门与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推普”工作,制定计划,建立健全“推普”有关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利用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园内推广普通话。并使“推普”工作趋向日常化、生活化。校园用语要规范化,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使用普通话,包括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用语、会议、宣传活动中的工作用语、其他集体活动中的交际用语。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内外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培养使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如何在家庭营造普通话学习环境呢?首先,家长要鼓励孩子说普通话,只要孩子们愿意说,就要给予肯定、表扬,让孩子们敢说,爱说,习惯说。其次,创造条件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学习普通话。比如,以光盘或录音机为辅助工具,让孩子听唱儿歌,朗读古诗,听经典的童话故事等。第三,在家庭沟通与游戏活动中,家长要带头讲普通话,讲不好的地方,虚心请孩子纠正,让孩子过把当老师的瘾,孩子们有这个自信与责任后,学普通话会更加有兴趣。
(三)创新对幼儿园管理
(1)严格民办幼儿园审批办证程序,提高办园许可门槛。管理部门一定要对办园审批严格把关,按规定依程序办理。另外,申请开办私人幼儿园,除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要求外,还要把师资水平作为一个硬性条件,园长与任课老师必须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等级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给予办证。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防止某些人以营利为目的开办幼儿园,师资很差,误人子弟。
(2)创新评估机制,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幼儿园的评估管理,不能仅限于资金、校舍、硬件与安全条件,还应注重对幼儿园进行师资水平、教学常规、教学质量方面的评估,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跟踪管理制度,不能让幼儿园的常规教学处于自由状态。建立园长、家长、乡镇长三级质量评估体系,每学期对幼儿园进行质量评估,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并进行公示,不合格的幼儿园限期整改或予以取缔。普通话水平低于二级乙等的老师,退职培训,合格以后方可上岗。
参考文献:
[1]王剑兰.经济欠发达地区幼教师资的现状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4(03).
篇6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2―0085―01
一、问题提出
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性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他们长大步入社会后产生良好的两性关系的前提。那么,在农村地区,幼儿性教育目前开展情况如何?开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笔者以甘肃省陇南市农村为例,对此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目的式抽样法,样本选择陇南市3县共15 所农村幼儿园,每个县5所,其中乡(镇)幼儿园3所,村幼儿园2所。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幼儿家庭性教育的现状
1. 农村幼儿家庭性教育相当薄弱。调查显示,有92.7%的家长认为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根本就没有必要,只有7.3%的幼儿家长认为有必要对幼儿进行性教育,但是都表示自己掌握的知识有限,性教育的尺度往往把握不好,找不到进行家庭性教育的好方法。在一些常见的回答幼儿关于性教育问题时,95%以上的家长表示不知道如何应对,有些家长则表示会制止孩子提出类似的问题;而对于生活中孩子出现不良时,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表示会严厉制止。
2. 留守幼儿是性教育的盲区。留守幼儿的祖辈通常文化素质不高,在教养方式上通常喜欢用物质来满足孩子,很少在精神上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在中国上千年的“谈性色变”的历史中,祖辈们连性教育的观念都没有,更不要说对孙辈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了。近段时期,不断有媒体曝光留守幼儿遭遇猥亵的案件,暴露出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方面的消极被动和家庭中性安全知识教育普及的落后。
(二)农村幼儿园性教育开展现状
1. 农村幼儿园性教育长期“缺课”。幼儿性教育是幼儿园健康领域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部分要么被人为的刻意忽略,要么则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在对幼儿教师的调查中发现,第一,72.8%的教师表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要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更不知道这也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第二,90%以上的幼儿园从来没有组织过和性教育有关的教学和游戏活动;第三,在回答 “是否有必要把有关性器官的知识告诉幼儿” 的问题时, 约54.7%的教师认为“没必要”; 14.3%认为“无所谓”,只有31%的教师认为“有必要”。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地区依然是幼儿性教育的“沙漠地带”。
2. 农村幼儿园性教育材料匮乏、方法过于简单。在现有的幼儿园教材中,关于性教育的图书教材是少之又少,而且良莠不齐。近15年来,我国已经出版了大约 700种性学和性知识书籍,有将近100种报刊在刊登性知识文章。但是, 专门针对农村幼儿的, 依然少而又少。幼儿园由于性教育图书的匮乏,导致幼儿教师无从下手去教,不知道如何正确地面对孩子对性的求知欲望。同时,面对幼儿提出的关于性教育的问题教师感到难以启齿,回答草草了事;面对幼儿出现的诸如、夹腿和玩弄生殖器等不良习惯时,大多数教师表示除了制止和训斥外,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四、对策
篇7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集资;扶持
一、前言
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很多贫困山区,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幼儿教育基础建设和师资队伍都相对较差,这对于农村的学前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幼儿教育方面与城市幼儿教育相差很远,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提升村级幼儿教育基础建设和师资队伍是非常关键的。
二、村级幼儿教育建设现状
目前村级幼儿教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不到位;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队伍不健全。
(一)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不到位
与城市幼儿园相比,村级幼儿园的基础建设相差很远。很多村级幼儿园基础设施少,比如仅有几个简单的滑滑梯,简单的教室等等。这与城市幼儿园配备齐全的玩具房,室外大型游乐活动相比甚远。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园孩子接触的事物少,思维开发方面就会相对处于落后。所以,加快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是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关键。
(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家庭条件比较差,而目前幼儿教育都需要交保育费,这对于条件很差的家庭来说是一个负担。再者村级幼儿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家长也认识不到孩子上幼儿园的好处,所以,目前还有一些较为贫困的山区,幼儿园教学非常不正规,四岁五岁不上幼儿园也是正常现象。这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三)教师队伍不健全
由于农村条件差,大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来农村工作。不仅仅是收入低,交通不方便,与外界交流不方便也是影响因素。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从工资待遇等方面来提升农村教师的收入,让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农村,来关注和帮助幼儿教育。
三、村级幼儿教育脱贫的策略方法
基于以上村级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村级幼儿教育脱贫的策略方法,主要包括: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呼吁企业及包村扶贫单位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扶持;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帮助幼儿教育;加大幼儿教育宣传力度适当集资。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差,设施水平低主要是资金不够。这就要求政府多增加对幼儿园建设的扶持力度。把农村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政府应该为农村幼儿园建设提供配套健全的基础建设项目,同时,要做好这些基础建设项目的维护保养工作。目前很多的幼儿园出现基础项目上了,但后期保养不到位,出现较多安全隐患现象。所以政府应该配备相关维护人员定期对基础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保障农村幼儿基础建设的良好使用。
(二)呼吁企业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扶持
加强企业对幼儿园建设的扶持也是提升幼儿园基础水平的一个关键。目前,国内还是有很多干实事的企业,在企业挣钱后,愿意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尽量呼吁盈利企业多关注农村幼儿园基础建设,为幼儿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比如可以为幼儿园免费购买电子琴,儿童玩具等等。这样企业通过对幼儿园提供帮助,也是为企业赢得好的口碑和名誉,可谓幼儿园和企业的双赢。
(三)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帮助幼儿教育
农村幼儿园脱贫,提升师资队伍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这就要求很多师范类学校多鼓励大学生为中国农村的教育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鼓励大学生到农村进行工作,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大学生在学校中学到了很多好的幼儿教育知识,走进农村可以为农村的孩子带来很多新鲜的血液,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爱学习的习惯,为农村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较多的帮助。这就要求国家和政府,多一些宣传,多一些鼓励,呼吁大学生走进农村,帮助农村的孩子。大学生也要认识到教育的意义,走进农村进行教育工作,其价值能够更大的发挥,为社会提供的贡献更大。
(四)加大农村幼儿教育宣传力度适当集资
首先,应该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幼儿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心幼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的新风尚。其次,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加入。作为幼儿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积极支持幼儿的发展和成长,给予孩子更多更好地鼓舞和帮助。最后,幼儿园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合作,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采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建设、管理和监督当中来。在家庭教育起作用的时候,农村幼儿教育才可以得到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很多农村的幼儿教育水平还非常落后,基础建设差,教育工作者少。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表现的更为突出。所以寻求有效的办法帮助村级幼儿教育脱贫是急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从政府到企业,再到家庭来重视幼儿教育,努力摆脱幼儿园基础建设差的问题,为农村学前教育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赵侠.借势而上借力而行———农村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山东教育,2015,(Z5).
[2]薛金琳.试论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农村幼儿教育现状[J].新课程(上),2015,(09.
[3]李文君,张玉梅.浅谈农村幼儿教育之如何发挥家长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
[4]宋洁.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4).
[5]薛金琳.论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J].当代教研论丛,2015,(08).
篇8
关键词:师资稳定性;教育公平视野;幼儿教育;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45-02
一、引言
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发展西部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然而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在幼儿教育资源上一直相对落后,尤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理念更不相适应。在教育公平视野下,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西部人才均衡发展的源头,也是西部幼儿教育获得公平教育起点的最根本保证。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有关师资稳定性问题是影响师资发展的核心因素,也是师资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维持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师资稳定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国教育改革的长期不懈努力。
二、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师资稳定性现状及后果分析
1.师资流动大,队伍建设缓慢。师资稳定性是幼儿教育完整性的基本保证,也是幼儿教育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师资队伍普遍存在教师资源流动性较大的特点,通常师资流动较大的群体分布在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中,因此严重影响着我国西部幼儿教育的发展。其次,师资队伍的建设机制不够完善,核心队伍资源流失以后,不能保证充足、及时地人力资源补充,使得西部幼儿教育出现短期的师资短缺,甚至教育质量低下的现象。
2.师资流动大导致的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薄弱是西部地区幼儿教育的典型现状,调查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幼儿教育中师生比例与全国平均比例相差悬殊,甚至部分偏远农村的幼儿教育完全缺失,致使大多学生的教育历程中失去了幼儿教育的环节,从家庭直接进入小学,其主要原因是当地办学条件艰难,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有限的教师队伍基本分布于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阶段,而且对现有的师资队伍不能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故而流动性较大,使得大多有经验的幼儿教师流向更加发达的地区。
3.师资流动频繁,导致师资队伍综合素养低下,专业背景匮乏。我国西部地区幼儿教育中,大多机构存在老师身兼数职、一人多用的现象。主要由于具备专业背景的幼儿教师在对口专业的执教期较短,“一人多能”导致幼儿教育质量大打折扣,而且在专业教育素养上相对低下,没有综合教育的理念作为支撑,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教育需求,公平教育视野角度上已经使得该地区的孩子失去了公平的教育起点。然而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师资队伍没有稳定的资源,大多幼儿教师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上相对低下,成为影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师资稳定性因素分析
1.薪资福利水平低,生存条件恶劣。西部农村教育的典型现状是教育经费的缺乏,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因此薪资福利水平成为幼儿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最大障碍。调查发现,西部农村超过50%的幼儿教师薪资水平在2000元以下,可见教师工资总体偏低,甚至执教多年的高教龄老师也缺乏基本的福利保障,直接后果是这些具有一线经验的教师资源不得不放弃现有岗位,寻求可观薪酬的岗位。其次,某种程度上西部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体系的编制规划忽视了幼儿教师的地位,大多该地区的幼儿教师不具备正式编制,该现象不符合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发展模式,也是造成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师资流动性较大的直接原因。
2.培训、进修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执教积极性。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是师资队伍教学素养的高低,包括教学模式、学前视野范围以及对后续教育接轨的铺垫作用等。目前我国西部农村幼儿教师严重缺乏职前技能培训和引导,大多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了习惯性模式,存在较浓的个人主观性,某种程度上缺乏幼儿教育的正规理论作为引导,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无论在职前还是任职过程中教育机构对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进修机制不完善,没有将教师的任教技能实践化,而且从教师个人角度出发,长期缺乏培训或者进修机会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教师对现有岗位的职业憧憬,挫败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一旦遇到更加合适的机会就会选择离职,导致西部幼儿教育师资流动性较大。
3.职业规划不清晰,缺乏专业化成长平台。职业规划是每个人走向职业生涯的基本设想和憧憬,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启发员工的工作灵感和积极主动性。西部贫困地区在岗幼儿教师的专业背景相对匮乏,尤其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识较为浅薄,自己对未来幼儿教育的职业发展方向比较模糊,使得教龄较短的教师对现有岗位失去依赖感和归属感,因此具有较强的流动趋势,间接危及到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师的稳定性。此外,学校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年轻教师在岗成长的平台,教育公平视野下对幼儿教师的成长也必须考虑到在岗职工的未来规划个人成长辅助设施建设。
四、提高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师资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1.改善西部农村幼儿教师的福利现状。我国西部农村幼儿教育机构大多还未纳入国家正规编制,从管理体制和教育理念上都存在缺陷。该现象成为幼儿教师最为关心的因素,因此某种程度上成为西部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的直接原因。传统农村教育的观点认为,教育体系应当具备国家正规编制,这样才能给幼儿教师从个人情感上提供保障,促进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国家对西部幼儿教育的投资力度相对薄弱,尤其对幼儿教师的薪酬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幼儿教师的薪资福利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甚远,甚至不能满足日常家庭生活的需要,因此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不得不放弃西部农村的幼儿教育生涯,导致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稀缺,从根本上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均衡性。可见,改善西部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是保证师资稳定的最有效的措施。
2.构建新型培训、进修机制,鼓励教师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趋于多元化模式,幼儿教育也不例外。西部贫困地区构建新型进修机制是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幼儿教育阶段师资稳定的基石。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显著增强的新形势下,西部贫困地区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对幼儿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例如,学校可以在每学年不定期地举行在岗幼教技能进修以及相关的实践评估,使得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际培训目标相符合,根据实践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同时在进修机制的建设中,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拓宽教学视野,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教育意识,无形中增强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师的积极性,打造从理论到实践的专业化人才,巩固了幼儿教师的师资稳定性。
3.建设现代化激励体系,增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竞争意识。教育公平视野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平衡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对师资成长的公平性要求是其主要内容。现代教育理念下,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体系的发展必须具备符合人本发展的现代化激励制度,尽可能将幼儿教师的产出成果指标化,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下的KPI绩效考核模式,促进幼儿教师的竞争意识,从根本上提升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师的自身素养,对该地区师资稳定性起到间接帮助作用。
随着社会结构的复杂多变,教育公平视野下对西部幼儿教育师资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现阶段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中由于教师所处的生存环境、薪酬水平以及相关的培训机制等因素,导致幼儿教育中师资稳定性较差,使得幼儿教育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为此改善该地区幼师福利现状、构建新型进修机制以及现代化激励制度是维持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师资长期稳定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村 幼儿教育 现实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50-01
一 农村幼儿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民办园发展不够,管理不够规范
城市为民办园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用来满足城市幼儿教育所需,县城对民办园也有一定的需求,但乡、村两级由于儿童较少,需求有限,建不起正规、大型的民办园,达不到效益要求。这样看来,个体幼儿园在短时期内很难发展成一定规模,而且也没有完善的制度来规范个体幼儿园。审批注册时也没有具体、细致的规定;对教学也未提出明确要求,使个体幼儿园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水平有很大差别;对个体幼儿园管理的很多内容也没有具体措施,如教师评估、教师等级划分、教师技能提升等方面;部分地方个体幼儿园管理较混乱,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且没有明确的部门进行监督和指导,导致民办园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不上去。
2.教师队伍难以适应实际需要
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幼儿园编制没有明确规定,有的放在小学编制里,有的占用小学编制,还有受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幼儿教师稀少,结构也不合理。在一些乡、村,由于教师匮乏,一位老师要看管40名左右幼儿。有的小学学前班里面有不同年龄的幼儿,且没有正规保育员,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实际交流和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育中专业幼师只占少数,有75%的教师是职专、职高幼教专业和大专以上学历(只有小部分是幼教专业),很多幼教都由小学教师代替,没有专业的幼教知识和技能。还有25%的教师学历不高,只是初、高中毕业,后期通过短暂培训上岗,现有的专业幼师根本满足不了实际所需。
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普遍存在
经调研发现,幼儿教育受小学教学模式影响深重,加上家长和生源因素影响,幼儿园将知识学习放在首位,忽视了对幼儿的素质教育,这是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很难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也会使幼儿到小学生的过渡阶段变得复杂。这些现象在个体幼儿园中表现明显,由于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不能准确分析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只按照教师自己的想法传授幼儿知识,使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不适应。
二 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对策
1.完善农村幼儿园软硬件设施,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和指导机制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应增加对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建立新型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模式,即以政府投入为主要力量,发展农村公立幼儿园,从而带动农村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幼儿园的成立实行高标准要求,提高幼儿园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等,努力追上城市幼儿园的设施配置。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和指导机制,不断规范幼儿园的管理,特别是在私立幼儿园成为农村幼儿园主体的今天,政府应完善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不断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制定统一的软硬件建设标准,定期对幼儿园进行检查和指导,使私立幼儿园逐渐正规化。
2.加强农村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农村高质量幼教队伍
政府应发挥职能,培养适合农村幼教发展现状的高质量师资队伍。首先,从高校幼教专业出发,提高幼教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一定要循序渐进,如免费为农村培养幼儿教师。另外,在现有教师中严格实行优胜劣汰制度,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升职空间等,进一步留住优秀教师。其次,要想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就要让教师从心底想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这方面,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农村幼儿教育价值观,真心喜欢幼教这项工作,同时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增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3.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奠定孩子终身发展的基础
幼儿有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进行幼儿教育中,要以人为本,真正了解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求,关注幼儿的心智成长;要将儿童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培养他们与年龄相吻合的性格,时刻注意儿童的行为变化,使幼儿的性格、智力、情感、能力等方面符合发展规律;要注意因材施教,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新事物,使儿童不仅能接受知识,还能主动学习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儿童的最大天赋,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养成终身有益的学习习惯。
4.寻觅适合幼儿的科学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只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儿童在学习和活动中表现最真实的自己。幼儿游戏设计得当,教师可以在其中找到很多让幼儿学习的机会。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中常采用游戏方法教学。幼儿在游戏中非常快乐,不会增加他们学习的烦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幼儿喜欢,也使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冬岩、司志本、勾晓铭.部分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2)
[2]张家智、薛亮.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教育保教结合发展探究――以国家农村学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X县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3):124~126
篇10
【关键词】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对策
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有的教育学家认为,确保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是消灭阶级差异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国的幼儿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发展的教育质量不高,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应对措施。
一、我国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
1.城乡幼儿受教育数量不均衡。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城市中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数量要远远多于农村。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教学资源比较落后,教学场所有限,教学人员的素质较城市来说较低。而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各种教育场所层出不穷,相应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也都比较完善,师资力量壮大,两者之间的差异促使人们把儿童送到城市中接受教育。除此之外,国家在教学经费的投入方面,城市多,农村少,差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之间幼儿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两者接收的幼儿数量偏差较大。2.东西部区域幼儿受教育程度不均衡。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的经济发展呈线性结构,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为发达区域;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机会少,为欠发达区域;而中部地区处于两者中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样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的前提下,幼儿受教育程度也存在较大差距,东部经济发展程度高,各种教学资源比较先进,各类教学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可以充分满足幼儿的教育需要,由此,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其教育水平与能力也不同,其中幼儿的受教育成都也随之存在差距。
二、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要想切实保障我国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确保我国人民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及时发现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实际的发展情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缩小不同地区幼儿受教育的差距,以达到尽快实现我国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1.创新教育投资理念、幼儿教育义务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高,人们的基本素养逐渐升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幼儿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对其以后一生的发展都有影响。但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这就严重影响了一部分幼儿的健康发展,造成社会不公。面对这种情况,相关单位、相关部门在教育投资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育投资理念,加大对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资,以尽快的缩小城乡以及区域之间幼儿教育的差距。此外,逐渐引领幼儿教育朝着义务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如果把幼儿教育也纳入到义务教育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2.建立健全投资激励机制、鼓励多元化教育投资。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三种,政府、个人(组织)、政府和个人(组织),由这三部分进行教育投资,以确保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现有的幼儿教育大部分依靠个人(民间组织)投资,国家政府部分较少。但我国幅员辽阔,目前还有很多地区的幼儿教育欠缺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农村等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区域。为了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健全教育投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多元化教育投资,首先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然后鼓励个人或者是民间组织加大资金投入,以改善区域之间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3.创新幼儿教育管理机制。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幼儿教育机制自身存在不足,因此,我们首先要创新幼儿教育管理机制。国家政府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领导部门,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健全相关制服建设、完善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以促进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均衡发展。政府可以帮助落后地区幼儿场所的建设,扩大当地幼儿园规模,帮助其分担建设成本。其次,完善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补偿,完善低收入人群子女的入园问题,充分调动各项资源,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公平的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最后,加强对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监督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条例,对幼儿入园收费、幼儿教师薪资待遇、幼儿教育经费的使用等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协调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差距。
三、总结
幼儿教育,看似简单,但实则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质量。我国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幼儿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由此,国家相关部门要重视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状况,不断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不均衡,以确保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樊红香 单位: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宋占美,张婷婷,丁骞.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
- 上一篇: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
- 下一篇:管理学口诀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