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化学学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次实习我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我能吃透这些经验,将会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公司的日常工作都会比较繁琐,而且几天下来也会比较枯燥,就是需要你多动脑筋,不断地想方设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寻找或是设计简捷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所需时间.实际上勤于思考在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当你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你将留下更多的时间去放松,去学习,去和别人打交道,这对你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我个人是一个比较喜欢创新的人,在工作的时候不喜欢单调、枯燥、机械的处理任务,因为本来这类任务的处理是有规律的,完全不需要重复地做,如果动一动脑筋使用批处理或是其他方法就能大大减少处理的过程和步骤,从而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就比如我在实习的时候,一次要使用电子e管家来进行邮箱账号的激活,本来是项内容重复的任务,就是登陆每个邮箱,编写3条短信然后发送出去,通过使用来激活.刚开始我采用的是单次发送的方式,即每个账号分3次发送激活,可是这样子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在经过一番探索后,我尝试了模版群发和直接群发等方法,对发送流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我也充分使用快捷健等操作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使工作进程提高了近一倍.在最后,我选用了一种最快捷又最准确的方法,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第二:在与别人打交道时一定要主动积极.我自己本身是个相对比较内向的,不擅长主动和别人交流打交道,在此次实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在刚开始实习的几天内,我比较怯生,和办公室的几位同事打过招呼后就不敢说什么了.虽说我是怕影响他们工作,也因为不了解工作环境不能顺利交流,但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面对沉默不语的尴尬,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与别人主动交流.在公司里一个新的职工到来时很平常的,老师傅们也没有必要主动和一个新职工主动打交道,这时候你就应该主动去和别人交流,介绍介绍自己啊,拉拉家常,关心一下工作啊,都会让大家认识你,了解你,对你留下良好的印象.在后来的实习中我已开始能和大家愉快的交流,就是出于自己的积极主动.
在工作的时候同样也要积极主动地和别人交流.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工作不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那是几个人或是一个团队的工作,而且你还必须去帮助别人或是接受别人的帮助已完成工作.因此你不能期望你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任务,或是看到别人有困难也不去帮助.虽然此次我是来实习的,由于对业务的不了解以及专业知识的不熟悉,只能够在领导的安排下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工作,但是我也很积极地去帮助别人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就比如在实习中,在领导没有分配任务的空暇里,我就常主动询问周围的工作人员有没有需要帮忙的,有时候别人也不好意思麻烦我,我就主动承担他们的工作.这样子不仅锻炼了自己,帮助了他人,还融洽了你与别人之间的关系,在今后的工作中人家也更乐意与你交往了.
第三: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一个职员在公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的,这就要求他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小心谨慎,一丝不苟,不能老是出错.有时候一个失误不仅仅使你自己的工作进程受阻,还会影响他人,甚至受老板批评责备,因此认认真真地做每一件事情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不使自己前功尽弃,我们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对自己的工作要十分重视,如果有必要一定要检验自己的工作结果,以确保自己的万无一失.在你对工作开始了解并熟练后,你会发现自己已能不用检验就能保证工作的质量了.而此时你也许不需要总是重复检验工作结果,但还是要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对待,以免失误.
第四: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会使你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位上有所作为,一定要对自己职业的专业知识有所熟悉,对自己业务所在范围内的业务技能也要熟练掌握,这样你才算是一位合格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的你将会发现自己在工作时左右逢源,在处理各种难题和困难都能很顺利地去应付.
篇2
关键词:大学化学;学习效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43-02
大学化学不仅是化学化工专业的基础课,同时也是材料、环境、机械、地质、食品、医学、海洋工程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它不仅阐述了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也对上述概念和原理在工程材料、生物医疗、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与治理,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紧密关联。与此同时,大学化学在目前仍然是许多专业必修课的基础性课程,对大学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极大地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与理解,因此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在整个大学课程学习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尽管如此,目前许多学生对于大学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仍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课程理论性强:课程内容包含许多烦琐的公式推导与抽象的化学概念,内容相对枯燥[1,2],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2)与高中化学脱节:授课时往往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学生无法从中学化学知识中找到相应的支撑点,容易使学生产生断档的感觉,从而增大了学习难度。(3)教学模式单一:“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十分被动,无法有效地与教师交流,更无法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与应用。(4)知识结构框架不够清晰:章节学习完成后未该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与提炼,使学生无法构建知识结构框架,导致对所学知识点无法进行融会贯通。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在自己大学化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学学化学效率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与高中化学相衔接,建立学学化学的信心
大学化学课程往往开设在大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该时期学生不仅要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而且还要适应高中教学与大学教学的教学进度上巨大差异;加之大学化学课程理论性强、公式繁多,若此时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断档的感觉,无法找到他们心中的化学基础支撑点。久而久之,学生对大学化学学习的信心将逐渐丧失,甚至到最后会出现一种“不求甚解、只求及格”的状态。
事实上,大学化学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高中化学知识基础上的,可以说大多大学化学的知识点是对高中化学的深化与推广。因此,当学生们翻阅教材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似曾相似”,但是当他们继续细看后又会发现其中的知识点较高中化学要抽象得多、复杂得多,出现一种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针对该现象,授课教师必须要思考如何将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中类似的知识点顺畅地衔接起来。例如,学生在高中化学中学习了吕・查德里原理,学会了对化学反应平衡的移动的定性判断,而在大学化学中的化学反应基本原理这一章节对该知识点进行了深化,要求学生不仅要判断反应平衡移动的方向,而且还要掌握定量计算平衡移动到了哪个程度。在阐述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应该首先复习吕・查德里原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唤起该知识点的回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高中未掌握该知识的学生进行一个补充学习,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随后教师才可以引出吕・查德里原理成立的热力学理论依据,分析反应平衡与吉布斯函数变、反应熵、标准平衡常数间的热力学关系,并用公式进行逐步推导。在经历上述步骤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感觉也不会突兀。总之,将大学化学与高中化学进行适当的衔接不仅可以逐渐建立学生学学化学的信心,甚至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激发大学化学学习兴趣
大学化学这门课程涉及了许多公式推导与抽象概念,容易使学生产生困难感、枯燥感与厌倦感,从而恶化大学化学学习效率。笔者曾在课堂上发现,凡是讲到一点社会热点问题时,学生的兴致颇高,但是一讲到烦琐的公式推导、理论计算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逐渐下降了。如果整节课一直在传授理论性知识的话,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很低。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尽可能将讲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与科技前沿相结合起,激发大学生学学化学的兴趣[3,4]。
例如,在讲述电化学这章节内容时,可以将环境能源与海洋防腐与电化学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正经受着雾霾的侵袭,而雾霾的形成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有较大的关系。如果采用燃料电池来取代目前的柴油或汽油动力,可有效地解决汽车尾气排放问题,同时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还可以成功地替代石油这类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通过燃料电池又可引出原电池装置以及其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并进一步引申到电极电势、电动势的求解。电化学知识还可以跟海洋防腐紧密结合起来,包括利用电解生成金属氧化物保护膜来隔绝氧气与水汽,从而起到防腐蚀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使用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法等电化学措施对海洋浪花飞溅区钢构进行很好的保护。在配位化合物学习中,可以将王水为什么能溶解金、铂等贵金属的原理与配位化合物理论相结合起来,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推动学生加深对配位化学物理论的理解。通过上述等串联,学生在学学化学这么课程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单调,学习积极性也将显著增强。总之,在大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强调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示化学令人振奋的发展前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强烈的探索精神。
篇3
关键词:网络化教学;问题式教学模式;大学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88-02
“大学化学”是针对全校理工科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一般是为大一学生开设,其授课对象基本涵盖了高等学校中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类的大部分专业。由于学科差异大,所以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也不尽相同。为了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模式,仅通过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为此,本课题将教学课堂进行外延,利用网络化QQ教学手段,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来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来达到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巩固。问题教学法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一种比较成功的教育方法,[1-8]但是该问题教学法主要是组织学生分组现场讨论问题,教师也是现场给学生讲评问题,该环节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去组织学生聚集在一起,给学生以及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带来了不便。为了解决该问题,网络化教学手段被引入到教学中,即本文提出的“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在这类课上,教师根据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自身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各个章节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并主要通过网络QQ的形式将问题提前给学生,以促使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分析、讨论并解决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反馈的讨论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导。由此可见,“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既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便利高效的交流和探索平台,也激发了学生对“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一、“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的作用
“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应用于“大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改变了教师现场“满堂灌”的授课模式,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QQ形式随时随地和学生进行互动。教师通过对每个章节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第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有利于将“大学化学”知识贯通到生物类专业各学科中。各种生物的新陈代谢、植物的培植和生长等都与大学化学的知识有关。“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的使用,有利于促使学生将大学化学知识融入到生物类相关专业的学科中,并和实际生命活动、生物繁殖以及生物保护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第三,“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有利于教师将自身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是成功上课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准确地解释问题,所以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
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问题的设计
“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的关键是每个章节问题的合理设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且与生物专业相关,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等因素,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也要有层次性,即由基础性问题到综合性问题,再到实际应用性问题。例如:根据“酸碱平衡中的缓冲溶液”这一章节教学内容提出了以下问题:问题一:什么是缓冲溶液?其缓冲原理是什么?一种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二:对于一个给定的酸碱滴定反应,如何来选择缓冲溶液?问题三:缓冲溶液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以及生物体的培植中各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在基因工程中,缓冲溶液起着什么作用?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思考问题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问题一是针对基本知识或概念的理解,问题二是在基本知识或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如何来运用基本知识或概念,问题三是基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只要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也就掌握了整个章节的内容。这些问题的提出既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也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2.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均衡地分成“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和“满堂灌教学模式班”两个学班,每个学习班42人。然后对“满堂灌教学模式班”按照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进行教学,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则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建立网络学习小组:将“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分成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7人,并推出一名组长。每个学习小组建立一个QQ群,组长为群主,负责本组问题的讨论。教师给每个小组设立的问题是一样的。每个小组围绕这些问题主要通过网络QQ展开讨论、分析和归纳总结。第二,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以及讨论结果汇总:针对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学生课前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教材,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该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把每个章节设计好的问题提前发给学生,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每个学习小组内的学生之间主要通过网络QQ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介入点拨,但教师的点拨不要介入太早或过晚,否则会阻碍或挫败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小组长都要把本组每个学生的答案以及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和汇总,并把汇总的结果主要通过网络QQ传输给教师。第三,教师课堂讲评以及课外辅导相结合:教师对每个小组汇总来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结果,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并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对在课堂上还未听懂的学生,教师可以课后通过网络QQ与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直到学生理解为止。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章节内容,教师还应适当地安排相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具体实验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三、结果
1.理论测试结果
学期末,对“满堂灌教学班”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两个学习班进行期末理论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试卷满分是100分)。由表1可知,“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得高分的人数明显高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班”,低分人数少于“满堂灌教学班”。该结果表明,“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优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
2.问卷调查评价结果
为了评价“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的教学效果,在学期末,教师还采用问卷的形式对“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进行问卷调查。从表2中的六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发放问卷42份,回收42份,回收率100%。
表2 “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的评价结果
评价内容 很好 好 一般 差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16 21 5 0
提高对大学化学的学习兴趣 14 20 5 3
提高网络化学习运用能力 19 17 4 2
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12 22 4 4
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8 23 2 1
增进团队合作精神 17 14 9 2
从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见表2),对“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80%以上,其中对提高网络化学习运用能力的肯定排在第一,对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提高大学化学学习兴趣的肯定排在第二。此外,对其他各个方面内容的评价也较高,充分说明“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是值得应用的。
四、结论
通过对“满堂灌教学模式班”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的调研结果发现,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将知识系统地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这些枯燥无味的知识,激发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的使用,增强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网络化的使用,便利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学化学”作为基础课一般是在大一开设,而大一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加之大学教学内容较多,课时少,且大学的教学特点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因此,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他们还很难适应大学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这也是“满堂灌教学模式”所教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满堂灌教学模式”的缺陷。
尽管不少高校开设了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互动,但学校设置的网络教学平台使用起来没有网络QQ方便。究其原因在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设置还不是很完善,进入该网络教学平台的程序较复杂,且速度慢,甚至常常进不去,这样会影响教学互动。而网络QQ却便利得多,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所以在本课程教学中采用网络QQ的形式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弥补了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不足。但是“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对大一学生来讲,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可能会占用学生在其他课程上的学习时间等。尽管如此,“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在多方面较传统的“问题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不用聚集在一起现场进行讨论,只要通过网络QQ便可实现互动。由此可知,“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是值得应用和推广的,甚至在大学的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应用。
参考文献:
[1]祁丽.问题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班),2002,15,(5):90-93.
[2]刘锋.论问题教学模式中的问题设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4):49-51.
[3]王爱苹,孙贵玲.问题教学法在“数学建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114-115.
[4]陶艳.问题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教育),2012,27(8):136-140.
[5]丁大鹏,马文丽,吴清华.问题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65-66.
[6]何晓玲.问题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91-96.
篇4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深入,大学化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对学生观察力、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科研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设计性实验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立足于多角度考察方式;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设计,能够提升实验教学效率与质量。对此,笔者根据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就大学化学实验中的设计性实验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大学;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分析
根据化学实验能够将化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整合、应用,对化学实验效果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设计性实验将实验方法作为中心,继而创新化学实验模式,并做好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有较大研究价值。
1设计性实验特点
1.1全面性
设计性实验涉及学科内容众多,化学实验应凸显科学、综合、灵活性思维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思维模式。如:在无机制备与有机合成知识融合中,进行表征任务分析或是利用催化剂与性能检测融合等方法。
1.2研究性
不同实验中包含一个实验课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自主进行资料搜集;同时结合设计实验方案与操作性书写论文。在课题研究中,学生应自主、独立进行课题探究,掌握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法。利用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了创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化学实验研究性具有重要影响。
1.3创新性
大学实验教学中,应立足多样化、创新、环保项目内容,扩大学生知识视角与创新思维。在设计性实验内,教师应将科研成果转为设计性实验,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最先进的实验知识,对后续学习具有帮作用。
2大学化学实验中设计性实验不足
一些院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为有机实验与无机实验、分析设备监测、物理化学实验等,使得学科项目被分解,缺少学科有效连接、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特点体现,多为验证性实验。种种原因造成教学资源使用效率平平、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落实,多数院校开始致力于教学革新中,增加设计性实验教学课时。不过在事实教学中,并未有明显教学体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2.1实验管理制度问题
设计性实验对实验设备、教师水平要求较为严格;同时,相对于传统基础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成本投入高于普通化学实验。受经济因素限制,使得设计性实验一直未得到推广与普及。一些院校为达到基础评估需求,而选择进行一些设计性实验;但在实际实验教学中,缺少化学实验教学的融合,较为形式化,缺少完整的管理机制。现阶段多数院校化学实验管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实验教师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优势,实验教学报酬得不到有效保证,理论知识教学较多而影响实验管理,造成设计性实验难以继续开展下去。
2.2教学内容落后
在设计性实验中,教学内容落后成为重要教学问题。通常状态下,设计性实验主要是增加综合实验内容,而缺少有机、无机等学科融合,课程教学缺少直接连接,以及有效教学形式进而达到全面培养目标。尽管多数学校已经致力于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中,但缺少有效的成果转变机制,使得学生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目的,造成学习兴趣的降低。
3大学化学设计性实验方法
3.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大学阶段,学生对化学知识已经有一定基础,了解有关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对此,在这一过程中应科学应用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创造更多知识运用机会。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对能力的提升、兴趣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实验任务探究阶段,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内容进行方案设计,进而找到有效方法与结论。在其过程中,学生完全自主独立解决问题,当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论则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自豪感。这对化学知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化学设计性实验中。
3.2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在设计性实验中,能够将被动科研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设计性实验中涉及众多化学概念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无限的空间遐想创新思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利用创新型思维与探究性思维,将所思所想体现在实验设计中。当学生完成实验阶段,创造思维得到了启发,提升实践能力进而发挥教学主体作用。学生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需要自主进行方案设计与资料搜集,结合实验目的选择有关实验设备与方案。在其设计阶段,学生需要独立面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灵活运用思维得到实验答案。在这一形式下,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实践能力。在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是一个将实践转变知识概念的过程,需要学生有严谨的思维模式与总结思维,对实验中的不足与解决方法转换为文字形式。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方法总结能力将得到有效培养,对学生综合素养的的提升也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3.3完善学生化学知识结构
设计性实验包含众多学科内容,例如:二级学科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其实验阶段,学生运用多个学科知识融合过渡至实验中进而解决问题。在其过程中,扩大了学生知识视角、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材料、环境概念知识融入至实验教学内能够有效弥补以往实验教学学科内容两极化问题,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4结语
综合分析,设计性实验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下的产物,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有关院校引起高度重视,提倡应用设计性实验教学。笔者着重对大学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进行分析,希望各院校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融合理念进而做好化学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肖,熊建文.微信企业号支持下的设计性实验教学——以“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01).
[2]郭俊青,李佳,吕国伟,王海霞.甲基橙插层水滑石的制备及表征——一个大学化学开放性实验设计[J].大学化学,2017(01).
[3]李子强,张圆.PBL与异法同步设计性实验结合模式的建立和应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1).
篇5
一、晶体结构与性能的辩证统一
在自然界中,固体物质可以分成晶体和非晶体2类。晶体是原子、离子、分子等微粒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晶体中微粒在三维空间周期性地排列是晶体的基本结构特征,也是区别于非晶体的根本。但是,没有任何缺陷的“完美晶体”只有绝对纯净的物质在0K时才能存在,此时,其熵值等于零。所谓“完美晶体”就是严格按照周期性排列形成的理想晶体。然而,在实际晶体中,由于或多或少存在若干空位、位错或杂质原子,使实际晶体偏离了理想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点阵结构,从而产生了晶体的缺陷。缺陷本意是欠缺、不完美的意思。对于大多数大一的学生而言,缺陷是一个贬义词。事实上,晶体的缺陷确实导致晶体的某些性能下降。例如金属晶体中存在的位错会使原子间结合力减弱,造成其机械强度降低。然而,晶体的缺陷也能使晶体的某些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甚至在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和热学上出现新的功能特性。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科学研究者还在晶体中人为地制造缺陷,研发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晶体材料,这极大地促进了材料科学的进步。所以,“周期性”和“缺陷”是晶体结构上2个相互矛盾对立的方面,但2者却在晶体优良性质上统一。因此,我们对晶体结构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设计(见图2)。首先,选取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食盐为例,通过展示NaCl晶体的图片,让学生直接观察晶体美丽的外观,尤其是NaCl晶粒整齐的几何外形。然后,展示更多其他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具有整齐几何外型是晶体物质的基本性质”的结论。与此同时,将晶体的其他基本性质介绍给学生,并明确晶体物质的性质决定于其结构的周期性;周期性是晶体结构最基本和本质的特征,也是晶体完美的根本体现。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完美晶体”,在此基础上,告知学生完美晶体存在条件的苛刻性;实际上,在自然界中晶体缺陷是普遍存在的。由此引入并介绍晶体缺陷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介绍单晶硅及其掺杂形成的P、N半导体的结构、性能、应用以及给信息产业带来的革命性变革,使学生认识到“晶体缺陷显著影响着其性能”,而且这种影响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另外,通过介绍固体电解质、激光器晶体材料和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等功能材料,进一步证明晶体缺陷与材料功能性的关系,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缺陷对开发材料功能性的重要性。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使他们学会利用对立统一的观念来认识和掌握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逐渐建立起辩证思维的世界观。
二、结束语
总之,在“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为传授知识而教”的观念,对大学化学知识体系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寻找化学学科和哲学的密切联系。以传授化学知识为媒介,将辩证思维的思想观念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学会以动态和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为将来服务于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余丹梅 甘孟瑜 李泽全 单位: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篇6
多彩英语角
二.活动时间
xx年10月21日
三.活动地点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南门
四.主办者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社团部英语吧社团
五.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1.英语吧社团于上周结束纳新工作,为了进一步的贴近新社员,了解新社员,特举办英语角活动,以此缩小新老社员的距离,增进其有好关系。
2.为广大爱好英语的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展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带动更多的人热爱英语,使人人都能开口说英语。
3.为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特别是英语表达能力,创造出有利的条件及环境。
六.活动的前期工作
人员准备:副社长辅助社长筹划整个活动
策划部整理活动策划书,并以书面形式提交活动报告
文艺干事选定主持人及开场节目表演者
邀请外国朋友及英语专业研究生
组织部维持全过程秩序
材料准备:将带有单词的卡片装入气球中(保证每个气球中至少有十张卡片) 宣传条幅 音响设备
七;活动内容
1.开场歌曲 待定
2.free talk
将到场的社员分为五组,每组由社员和英语专业或外国朋友(组长)组成。组长带领大家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大家自由发言,时间为50分钟左右
3.互动环节--猜单词
每一组选出2人,每组各选个气球。其中一人将气球扎破,拿出卡片,用动作比划,让该组的另一人猜。在1分钟内猜出卡片最多的一组获胜。获胜一组奖励小礼品
4.畅谈感想
每组派一名同学用英语总结今天的感悟(有小礼品)
5.以一首英文歌曲结束英语角(待定)
八:奖项设置
小礼品赠送获奖小组
九:活动经费预算
宣传海报 10元
小礼品20元
十:活动应急预案
如当天天气不好,我们会快速转移地方,转移地点待定
十一:活动负责人
活动总负责人:唐福艳
文艺:程帅文等
主持:万连坡等
纪律维持:孙茜,李琛琛等
秘书处:王利旭,陈爽等
宣传;马军等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篇7
关键词:绿色化学;大学;化学实验;策略
大学化学属于工科院校非化学化工专业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大学中唯一的化学类课程,其教学效果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化学面对的是非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绿色化学理念,具有独特的优势。现阶段,绿色化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化学科研工作的前沿,受到了各国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1绿色化学的概念与意义
绿色化学,也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者清洁化学,是一门基于化学学科,具备明确的科学目标和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从概念上分析,绿色化学是指在进行化学品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原料的有效利用以及合理的操作,尽可能消除废弃物,减少和避免对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使用。发展绿色化学的主要目标,是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从源头上进行污染的防治工作,将环境治理从治标转为治本。与传统化学相比,绿色化学最为显著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最大限度的对原材料进行了利用,二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从科学的观点分析,绿色化学是针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与创新;从经济的观点分析,绿色化学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从环境的观点分析,绿色化学能够从根本上对污染进行治理,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1]。推动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当前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受到了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基于绿色化学原则,构建全新的大学实验化学体系,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体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从目前来看,绿色化学已经逐渐成为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相应的研究和实践,能够对化学实验室中的常见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保证了实验过程的绿色化,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环保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大学化学实验污染问题的诱发因素
就目前而言,在大学化学实验中,环境污染问题频发,其主要诱发因素有几个:
2.1认识不足,经费欠缺
当前,许多高校在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中,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经费往往只能用于购买实验药剂,或者进行实验器材的更新,没有直接针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设备,在污染防治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同时,部分高校对于化学实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缺乏到位的认识,在实验中一味强调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忽视了对于药品、设备以及学生操作的管理。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环保意识,认为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可以直接忽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实验室会直接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倒入垃圾桶或者下水道,而气体废物则直接排放,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
2.2重视不足,安排不当
在对化学实验的内容进行安排时,由于缺乏环保意识,没有重视污染防治工作,导致实验的设计不合理,容易引发环境污染。另外,部分高校没有及时对试验教材进行更新,使得化学实验的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甚至仅仅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掌握化学实验的步骤和结果,对于实验可能带来的污染问题则直接无视,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3理论不足,回收缺失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类型多样,回收处理流程繁琐,从目前来看并没有专门针对化学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理论指导,严重影响了实验室废弃物的回收工作,也是造成化学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3]。针对上述问题,高校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强化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逐步推进高校化学实验的绿色化,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绿色化学背景下化学实验有效策略
3.1提高环保意识
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其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应该认识到,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传统化学正在逐渐朝着绿色化学转百年,而绿色化学并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任务,更是需要整个化学领域的共同参与。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相应的案例,讲解国内和国外的一些环境污染事件,使得学生能够清除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例如,在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讲解时,可以引入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针对一些比较典型的环境问题,展开讨论:空气污染有哪些危害?雾霾的诱发因素是什么?如何正确处理塑料袋便捷性、经济性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其能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认识到发展绿色化学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4]。
3.2加大资金投入
绿色化学实验的开展离不来资金和设备的支持,对于高校而言,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室建设,增加相应的设备。例如,可以在通风管道出风口设置气体处理装置,同时在实验室中统一设立废弃物分类系统,由学校组织专人人员进行定期收集和处理,避免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学校设置废水处理系统,在提升污水净化效率和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作为环保教育的一个基地。3.3规范实验操作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对进行药品取用、物质称量、加热处理、器皿洗涤等操作是,动作标准规范,运用灵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并不能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操作,甚至存在着试剂量越大实验现象越显著的错误认识,不仅导致了药品的严重浪费,而且引发了更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此,教师应该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进行规范,减少浪费和污染问题,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演进的实验态度,引导其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另外,可以在定性实验中,对药品的使用进行定量化,例如,在制作氧气时,可以结合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依照需要的氧气的量,对所需高锰酸钾的用量进行估算,以此为依据取用药品,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浪费问题。
3.4倡导微型实验
所谓微型实验,实际上是一种化学实验操作技术,通过尽量少的试剂,获取尽量多的化学信息,相比较常规的化学实验,微型实验具有节约药品、现象明显、减少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在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峻,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进行微型实验的普及和推广意义重大。需要注意的是,微型实验并非是简单的对常规化学实验进行压缩,而是在绿色化学原则背景下,以预防化学污染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对常规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利用尽可能少的试剂获得预期的实验目标,可以说,微型实验是绿色化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种典型体现。例如,在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气体,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会带来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如果想要对其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的设备。对此,可以重新对实验装置进行设计,引入微型实验。在具体实验中,可以在经过消毒的针管内,放入铜片,排尽空气,然后吸取少量的稀硝酸,以胶塞堵塞针头。当观察到蓝色溶液,同时活塞被气体推动后,将针管内的溶液注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蓝色沉淀物的出现表明硝酸铜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拉动活塞吸入空气,看到针管内部逐渐变成红棕色,将其注入到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棕色逐渐消失,对NO的性质进行恶劣验证。这样的实验不仅操作简单,可靠性强,而且不会产生污染。
3.5改进实验操作
在部分化学实验中,会生成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引发环境污染问题。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可以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对实验操作进行适当的改进,减少污染。例如,在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中,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仅气味难闻,而且对于人体的危害较大。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讨论,看如何才能够避免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硫气体的泄露,同时对其性质进行验证。经讨论和总结,将原本的实验装置改造成了图1的样式(略去了夹具和酒精灯)。经检验,该装置具有较强的密封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反应或者停止反应,也可以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检验,更能够对废气进行处理,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要求。图1改进实验装置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绿色化学逐渐兴起,并且迅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构建绿色化学实验室,对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大学化学教师而言,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贯穿绿色化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对污染进行治理,营造出一个绿色健康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学芳,刘红梅,宋士涛,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课程研究与讨论[J].教育,2016,(7):170.
[2]缪陈亚.浅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5,(1):24-25.
[3]王盼盼,丁建超,姜煜.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的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2):113,121.
[4]胡小建.浅谈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增强环保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31):71.
篇8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大学新生;教学质量
无机化学作为“四大化学”之一,在化学与相关领域的学科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校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食品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化学课程。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化学由理科单科卷调整为理科综合卷(含物理、化学、生物)的一部分,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大幅下降,导致学生的化学基础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大学阶段无机化学课程的信息量基本没变,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基础知识。大一新生学习无机化学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影响其对大学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因此,面向处在由中学到大学过渡期的大一新生,如何有效衔接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化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无机化学授课教师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多管齐下了解新生化学基础,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法
(一)新生高中阶段化学学习内容和标准降低
新课标高中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体系。新课标高中化学以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可持续性发展为必修内容,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化学等教学内容放入选修课程,大幅改变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要求。同时,理科综合高考试卷中高中化学分值为100分,占高考总分数的13.3%,比150分的化学单科卷在高考总分中的比重减少6.7%。而且,由于化学试题多为容易和中等难度,导致近年来高中化学教学课时、学生投入学习时间显著下降,大部分新生的高中化学基础变差,底子变薄,他们进入大学后学习无机化学感到困难。
(二)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基础,使学生初步建立改变学习方法的意识和预期
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省对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有不同要求,学生个体的化学基础也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生的化学基础、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与困难、对教学方式的期望和建议,引导大学新生尽快改变依赖教师教学内容和计划的被动学习模式,积极适应大学自主性学习方法,教研组老师在正式上课前对大一新生进行了不记名方式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高中化学基础、新生喜欢的大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自主学习的频率等8道选择题及对大学阶段学习方式的思考和对无机化学课堂教学的期望等2道开放题。我们期望通过调查问卷活动调整大一新生的学习心态,引导大一新生初步建立一种意识,即大学阶段和高中阶段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
(三)从绪论课开始,着力实现高中化学与无机化学学习的无缝衔接
无机化学是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既传授基础知识,又教授专业性理论。该课程具有比高中化学更为扩展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具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大一新生处在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期,对校园生活和学习模式尚不适应。教师需要从绪论课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着力实现高中化学与无机化学学习的无缝衔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研组通过在绪论课上与新生讨论、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指出大学阶段和中学阶段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模式。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教育方式有很大不同:一是大学课表没有中学时排得满,学生在课外有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二是大学课堂教学节奏快,信息量大,大学一节课的内容是中学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授课时往往只讲授重点、难点和疑点,很多知识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学习、消化和掌握;三是大学学习中没有大量的习题、频繁的考试、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大学生不能像中学生那样完全依赖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展学习,而是需要在课外进行自主性学习,掌握课堂内容,实现多层次学习目标。通过教师在绪论课和后续课堂上的引导,大一新生认识到了自主性学习和改变以往填鸭式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时我们再引导大一新生重视学习的三大环节(预习、听课和复习),重视知识点的归纳和整合及前后所学知识的关联,促使其实现高中化学与无机化学学习的无缝衔接。
(四)以典型应用案列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几乎全部属于基础无机化学的范畴,特别是基础理论部分很少涉及无机化学的实际应用,不能反映无机化学在现代科技发展和当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导致有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学习无机化学没有意思,因此对其缺乏兴趣。我们在讲授基础理论时注重引用科技前沿和生活实际应用的案例,或无机化学与物理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学科交叉的典型案例,这样做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无机化学在科学和应用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了学生掌握知识、思考问题的兴趣和动力。例如我们讲解熵变、焓变和自由能变时介绍天然蛋白质的G298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G298若太大即稳定性太强,则蛋白质不易降解或难以发挥生理功能;G298太小对稳定性又是有害的,会使得蛋白质对微小变化过于敏感;天然蛋白质的G298位于-30~30kJ/mol之间,其稳定性既不强也不弱。我们讲授沉淀-溶解平衡时结合幼儿吃太多糖容易产生蛀牙的原因及用含氟牙膏可防止蛀牙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沉淀-溶解平衡。这些典型应用案例不仅拓展了学生对无机化学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知识的认识,而且促使学生将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深入思考并理解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和结构知识。案例教学极大地调动了新生主动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元素化学部分是无机化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与高中化学内容联系比较多的一部分,包括s区、p区、d区、ds区和f区元素,几乎涵盖了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其中卤素、氧、硫、氮、磷、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铁等重要元素和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是高中化学的必修内容,大学阶段可根据元素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次教学。第一,课堂讲授。理论性较强的重要结构、化合物性质可重点讲授,以点带面,使学生举一反三,如大π键和极化对碳酸盐分解的影响。第二,实施“问题教学法”。教学采用预先布置问题课前自学课上讨论与讲授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熟悉、易懂的内容,从而有耐心、信心、能力去思考问题,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三,学生完全自学。一些简单易学的教学内容(如氢、稀有气体等)可安排学生课后自学。教学中将讲授、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进行合理分配,既节约了课时,又提高了元素化学的教学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无机化学的积极性,并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师在讲授元素及化合物重要内容时,应突出微观结构决定或影响性质与性能这一内部规律,引导学生将元素核外电子结构、价键结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等前半部分学到的化学理论贯穿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学习,培养学生由物质的微观结构推知其宏观物理及化学性质的能力。同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宏观性质及其应用再反过来理解化合物结构,把微观与宏观结合起来,将相关理论知识与枯燥繁多的化合物性质前后呼应起来,使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变得较容易理解和记忆,以此培养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自主应用化学理论寻找解决方案的科学意识。
三、创新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考核基本上沿用以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大学生为考而学,没有将学习目标和重心放在掌握知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向上。无机化学中的不同教学内容有着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考核也应采取适应教学目标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方式,以引导学生将学习重心和关注点放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上,自觉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采用不同形式的考核方式,如期末考试、专题小作业、课堂提问与讨论、平时作业等。元素化学部分以课堂提问与讨论、专题小作业为主,期末考试为辅;基础理论以期末考试为主,课堂提问与讨论、专题小作业为辅。期末卷面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课堂提问与讨论+专题小作业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为6∶2∶2。创新考核方式不仅能对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评价和导向调节作用,还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其将精力主要用在综合理解、灵活运用各种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创新上。通过教学改革,大多数新生学习无机化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气氛也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能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人才。(文字编辑:李丽妍)
参考文献:
[1]龚孟濂,乔正平,巢晖.基础无机化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1,26(1):20-22.
[2]张燕.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3):47-48.
[3]徐志珍,张敏,田振芬.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2(2):102-104.
篇9
关键词:环境学科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制药、医学和材料等专业的重要的基础学科,有机化学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以及各类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等[1]。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内蒙古地区环境(大气、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而环境污染检测与治理人才匮乏,少数民族人才更为稀少,针对这一现象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2004年开设环境科学专业,2015年向蒙古族考生招生,培养地方性、民族性的环境专业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在我学院环境学科专业课程设计中有机化学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理论基础上开设的必修理论课程,其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然而,从有机化学课程性质而言,理论性强,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各种官能团结构性质不同而反应机理不同,不过众多有机化合物只有C、H、O、N少数原子组成,各类官能团的化学反应有规律可循,其影响因素主要与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等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有关。虽说学生常常感到难理解和掌握,但是通过教学改革创新,有机化学完全可以让学生简单易懂,且记忆深刻的学科。另外,由于教学内容颇多,而课时相对少,正所谓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压力大,查询相关文献的时间相对少,从而学习兴趣不高,失去学习积极主动性,因此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目前,加强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面对有机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地方性和民族特性,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以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内蒙古师范大学是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奔着培养环境人才为目标,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对环境专业设置了合适的培养方案及目标。对环境专业学生而言,有机化学课程为必修理论课程,其教学内容要服务于后续开设的环境专业课程,要起到其上承下的作用。并其教学目的为:通过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学习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熟悉有机化合物微观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掌握有机基本的反应类型及反应机理;并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环境问题,激发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运用有机化学理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学校特色和环境专业特性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应优化课程内容,体现专业特性。
1.1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
以我校环境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大二学年要完成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学习以外,环境专业必修课程学习,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及其实验等基础课程学习,有机化学学习分为理论和实验部分,其中理论教学在一个学期。不同专业,有机化学内容侧重点不同。首先,根据环境专业要求,精选教材。我学院通过比较非化学专业使用的教材,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汪小兰主编的“有机化学”进行课堂教学。这本教材涵盖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结构、命名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分子轨道理论以及现代光谱学原理等内容,重点介绍了反应机理和立体化学。其次,结合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结合目前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制定了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计划。由于后续开设了有机分析和波谱分析等相关课程,所以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结构分析以及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删减。除此之外,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学其结构和性质,与含氧和含氮化合物类似,作为学生自学内容。
1.2体现环境科学专业特色
非化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轻化学知识”的观念,于是学习有机化学首要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从而触发学习激情[1]。自入学起,环境学科的学生有困惑,那就是环境专业为何学化学知识?于是要求教师讲授有机化学时,注重与环境学科之间链接。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手段与环境科学专业后续开展的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检测等环境专业必修及其实验课程和相关选修课程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将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与环境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可以结合地方特性,举出身边的例子,比如黄河水内蒙古段干、直流水源是呼和浩特市人民主要饮水来源,其中有机污染物直接危害到本地区的人民(包括学生本人),来详述有机污染物的来源,结构,检测以及治理方法等。另外,教师通过介绍国内外环境科学的发展情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比如白色污染塑料等高分子材料通过化学手段降解形成燃料,使学生豁然开朗,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查阅文献,切身感受到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及其在环境科学中应用[2]。
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环境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结合环境科学国内外发展、地方和学校实际情况、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理论需求、学生学习状态,以教师深入学生,以提高学习兴趣,以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查阅学科前沿为辅助,以进行针对性的实验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1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环境科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注重理论的教育忽视专业特色。因此,教师应因材施教,以培养环境科学人才为目标,针对环境专业的特色进行系统的有机化学理论教学的同时发挥专业特长,以介绍国内外环境污染情况,污染根源以及治理措施并用专业角度分析其原理等,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
2.2旁搜远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在环境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环境责任感的同时激发应用所学的知识去改变世界的创新想法。教师巧用具体例子,促使学生认识学习有机化学理论的重要性。比如,在绪论中讲述有机化学的进展,日常生活中的有机化学,有机污染物以及药物有机化合物等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与人和社会息息相关;在讲述烷烃过程中,汽油的“辛烷值”、汽油柴油的区别、石油醚的成分等为例,讲别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其化学反应在官能团的周围发生,而且化合物之间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引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带着兴趣去掌握和应用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从介绍苯系物对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介绍此类化合物的机构、性质等,引导学生去查阅文献,使了解污染源以及治理方法;以举实例如“三聚氰胺”的形成及其危害、“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叠氮化合物的爆炸性、禁用偶氮染料的结构性质及生态环境的危害等等,详述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转换等,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另外,教师布置学生查阅学科前沿文献,扩展知识体系。在我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第一学年有“专题讲座”课程,三位环境专业科班出身、具有出国留学背景、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科研项目并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承担这门课程,系统的介绍学科发展,学术前沿。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特定的内容布置相关的查阅文献任务,组织小组讨论,总结写查阅文献报告。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环境学科中有机化学理论的应用,进一步体现有机化学与环境学科之间的衔接,培养查阅文献能力,文献总结归纳能力。另外,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探究能力;扩展知识体系,初步形成科研意识[3]。
2.3殊途同归,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不同内容
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反应机理中涉及到电子转移、重排以及立体化学,教师使用单一的讲述形式,使学生感到枯燥,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同学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从而很难达到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多媒体手段,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讲述旋光异构现象时,使用FLASH展示物质的实物和镜像不重叠的性质———手性,用图表列示物质的异构现象以及旋光异构的范畴,使用PPT简单的动画形象的描述手性物质的费歇尔投影式表示方法;在烯烃的亲电加成和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的立体化学的讲述假如使用传统的板书展示,学生很难领悟其中立体变化,使用简单的动画视频演示物质结构和反应中的立体化学可克服此类困难;再如,单糖的结构特征,结构转换以及通过不同糖苷键形成不同类型的双糖、寡糖和多糖,氨基酸的结构特征以及通过肽键形成多肽和蛋白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这两个章节内容较多,涉及到的结构复杂,使用板书讲述耗去大量的课堂时间,无法重复展示和对比介绍,使用生动的PPT和简单的动画演示,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同时克服课时少,内容多的弊端。然而,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积极与学生互动,观察学生的反映来调整进度,重复放映或者进行对比,忌讳教师脱离主体,唱“独角戏”[4]。
2.4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后续开设的专业实验操作与有机化合物密不可分,需要选作针对性的实验,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包括:(1)物理常数测定实验:固体化合物的熔点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和沸程、旋光活性物质的旋光度的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折光率的测定等,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的测定操作,了解物理常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2)分离提纯实验:蒸馏方法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重结晶和升华的方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纸上层析的方法分离氨基酸,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和手段,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其分离提纯的依据;(3)简单合成实验:合成简单的环烃、醚、羧酸衍生物等有机化合物,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熟悉根据反应物质和反应产物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力求达到较高的转化率,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以及相关的操作手段;(4)性质实验:在有机化学理论教学中,醛酮的化学反应较复杂、反应种类多,学生很难记牢,通过性质验证试验加深理论知识,经过观察反应速度和沉淀颜色等实验现象,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在后续环境化学实验中,设计到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定量分析、用气质联用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测定等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延伸性以及实践性[5]。
2.5南腔北调,教学语言母语外语兼用
目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型词汇屡屡涌现,有机化学教学语言需要南腔北调,解决目前出现的教学难题。我校介于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授课班需要使用汉语兼英语教学,蒙语授课班需要蒙语兼汉语、英语进行教学,以此克服某些教学中专业术语难解释、难理解的困难。教师在专精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中,结合地方性和学科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的专业要求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根据整体培养计划注重环境学科专业的其他课程的衔接。结合实际情况,将教师、学生、多媒体、学科前沿、实验、教学语言等五个因素有机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实现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素玲.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实践创新探索———以环境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134-136.
[2]陈春钰.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5,13(22):1672-3791.
[3]常雁红,李天昕,陈月芳,等.兴趣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教育,2013(5):1-3.
[4]何兴权,刘大军.有机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9(S1):98.
篇10
关键词:师范生;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11-02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预备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后备力量。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化学是以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1]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对塑造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所地方高等师范专科院校,我系大部分学生来自小县城和农村,学生实验能力薄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动手差、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过程中被动、缺乏创新意识的现象。笔者对目前的化学实验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探究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促进高师化学实验改革,培养优秀高师化学师范生。
一、结合目前实验教学,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实验课程过分依赖理论课程。由于实验内容体系的限制,导致学生实验多是验证性实验,实验操作训练内容多是一些简单的机械重复,而范围狭小,学生实验能力得不到培养。许多学生误认为实验只是为了验证理论课上的一些知识,实验仅是理论课的附属。致使学生实验态度不端正,不重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更谈不上科学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验内容重复、陈旧。由于实验课太过于依赖理论课,实验内容没有自身的一个完整体系,各门实验独自为营,缺乏相互联系,实验内容多有重复,导致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及科学方法的训练仅限于简单重复、机械模仿。加之实验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生产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3.实验方法单一、落后。具体表现在学生实验以验证性实验多,综合设计实验少,对实验描述过于详细、具体,留给学生思索的空间较小,学生实验时只需“照方抓药”地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无暇顾及对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
4.实验室基础设施简陋。实验资金投入较少,实验设备简陋,只能完成大纲要求的实验。学生综合性实验、设计实验及对毕业生毕业设计的实验均较难完成。
5.师资匮乏。由于实验基础设施较差,实验教学工作繁杂,实验课时量少,许多教师不太愿意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骨干教师,使得实验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二、针对上述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应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1.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观念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先导。当前,新的人才观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诸多原因,高等教育观念和思想还相对滞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迫在眉睫。当前至少要转变两个观念:一是转变学生的实验观,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体而是实验的主体,并且这一主体是一名准教师,其操作能力、科学态度对未来的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转变教学观,当前高等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过程要由过去教师传授知识转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2.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改革实验附属理论课的设置,增强实验课的独立性,改变各门实验“各自为营”的状况,加强各门实验教学的联系,使各门实验课程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统筹训练,各门实验知识相互浸透,相互融合,避免简单重复。建立“化学基础实验―综合应用―设计研究”为一体的高师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这既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也可弥补实验资源不足的状况[2]。
3.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鉴于目前实验教学内容验证性实验较多,综合设计实验较少的状况,合理删除部分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实验,避免简单重复[3,4]。同时,在实验课时较少的情况下,可在既保持实验课独立性,打破实验课过分依赖于理论课的格局,又加强与理论课的联系,使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进行整合。例如在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等内容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在充分作好实验预习的基础上,先进行实验,然后通过师生交流讨论,进行总结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5]。这样通过由原来的“问题-原理-结论-实验”的验证性被动实验变为“实验-问题-讨论”的探究性实验,既改善了验证性实验较多而实验课时较少的局限,又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由被动实验到主动实验[6]。此外,在进行实验基本操作训练的同时,要经常穿插综合设计性实验,使能力的分步培养和综合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依次按“化学基础实验―综合应用―设计研究”体系推进实验教学。
4.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主体。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实验教学不仅要给学生实验动手操作的机会,还得要给学生以思索、探究的空间。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实验为主,多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学生在实验中常会遇到困难,教师应适当提示,引导学生冷静思考、深入钻研,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训练他们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凸显学生的实验主体性。
5.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进一步加大实验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实验仪器设备,增加实验药品供应,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氛围。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化学实验技能比赛、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协助教师作实验准备等,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化学知识,提高实验能力。同时,注重实验教师的在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管理技能。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和掌握本学科的系统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培养。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力求在实验教学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化学实验教育满足培养高素质师范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长龙,等.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黄驰,席美云,程功臻,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大学化学,2006,21(6):20-23.
[3]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中山大学,等.无机化学实验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闵卫国,傅淳.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 上一篇: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 下一篇:对管理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