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与规划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设计与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是由美国著名的职业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在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错。目前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考虑的因素常常具有多样性和不稳定性,有时候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如待遇、地域、职业声望、传统观念等。这正反映了大学生在职业错的探索与定位环节上的薄弱。不论是选择职业还是更换职业,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的信念和原则应当是始终如一的。只有这样,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才是连贯的、有效的。在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既是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新途径,也是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
随着大学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变得尤其必要。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人生导航的必然。南通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以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贯穿职业生涯理论,旨在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观念、择业心理、个人职业特征评价等方面的辅导,以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形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宣教式职业辅导,可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但是其教学方式的单一及对学生自身需求与能力的忽视,易流于形式,已不合时宜。南通大学教师在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吸收了心理教育中团体辅导的形式,以活动体验结合知识启发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广泛参与、积极体验,并从中获得感悟,掌握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三、课程的实施方案
课程目标:通过团体辅导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职业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学习、掌握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手段,自我探索职业错,并为未来的职业自我实现打下基础。课程用时:32学时,每周3课时,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适应的教学人数:每班60人以内为宜。课程方案分如下四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导向与暖身
1、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基本知识。目的与要求:帮助团体成员了解职业生涯团体辅导的基本知识和具体要求,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认真的精神投入到学习、活动和体验之中。具体活动:自我介绍、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基本知识讲解。
2、相互认识、建立家庭。目的与要求:营造生动活泼的团体活动氛围,促进成员在以后的活动中自如地展示自我,积极地关注他人。建立小组,促进小组成员相识,营造安全的小组心理氛围,促成小组凝聚力的初步形成。具体活动:轻松拍打(热身活动)、马兰花开、心有千千结、亲人大团圆(结成小组)、心灵连线、我有一个家(建立小组)、团体辅导宣誓活动、握手告别(结束活动)。
(二)第二阶段:职业自我认识
1、自我关注。目的与要求:在形成小组凝聚力的基础上,促进成员开始关注自我(包括自己的生涯发展),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具体活动:抓与逃(热身活动)、捧打薄情郎、自制名片、美好家园、我是一个独特的人、组员心声(结束活动)。
2、自我认识。目的与要求:促成小组凝聚力的加深和小组成员较为充分的自我认识。具体活动:创新接力(热身活动)、我的职业梦想、我的过去与现在、我的家庭与影响、拥抱(结束活动)。
3、职业自我认识。目的与要求:通过电脑心理测试,使成员对职业自我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测试项目:气质测试、艾森克人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
4、进行深入职业自我分析。目的与要求:结合心理测试,进行深入的职业自我心理分析,并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与交流,从小组成员中获取一定的自我信息。并进行喜欢的生活方式、职业能力评估,职业自我综合分析(含气质、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具体活动:假如我有一百万(热身活动)、无价之宝(价值观探索)、我喜欢的生活方式、职业能力评估、职业自我综合分析(气质、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分享与交流、群抱(结束活动)。
(三)第三阶段:职业认识
1、职业实地采访与信息收集。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的实地调查访问,收集职业信息,加深对职业世界的认识程度。具体活动:征集相关职业、确定职业实地采访计划、小组职业实地采访、小组职业采访报告写作。
2、职业风采展现。目的与要求:各小组通过自己的创意活动,进行职业实地采访报告的汇报与交流,以展现多种职业风采,形成资源共享局面,促进全体成员对职业世界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具体活动:注意力辅导(热身活动)、猜职业、小组职业风采展现、职业风采展现评奖、我可能的职业选择、我的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布置课外作业)、小组群抱及告别(结束活动)。
(四)第四阶段:生涯规划
1、职业生涯规划。目的与要求:结合职业自我分析和职业认识,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掌握生涯规划和生涯抉择的方法。具体活动:小小动物园(热身活动)、分享我的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生涯方格练习、生涯抉择平衡单练习、总结与讨论、团队群抱(结束活动)。
2、笑迎未来。目的与要求:引导成员共同解决生涯规划中遗留下来的问题,纠正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中的错误理念,让学生自己探讨生涯困惑并评价职业生涯团体辅导的总体状况,在良好的情境与氛围中结束课程。具体活动:生涯困惑秘籍(热身活动)、实话实说(生涯困惑集体探讨)、誓言执行情况反馈、把心留住(结束活动)。
四、课程评价方式
1、起始评价。起始评价即在课程实施前进行的评价,可以用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座谈会或教育心理测量等形式进行。内容应包含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如兴趣、性格、能力、生活方式等),目标的清晰度(有没有目标,长期目标或短期目标等)、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及兴趣、对学习的专业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无了解及了解程度、对生涯规划有无了解等等。起始评价所得的资料可做来课程设计的参考,也可作为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依据。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前,教师精心设计了大学生生涯调查问卷,含16道选择题,内容涉及自我认识、个人未来五年计划、所读专业与自身兴趣、对于生涯规划的了解程度、找到工作的信心等方面。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制定教学方案。如,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仅限于对职业名称的知晓,对该职业具体是做什么、需要哪些能力却不知道,因此在教学方案别安排学生做调研,通过亲身探索真正了解职业;同时,很多同学自我认识模糊,不了解自我,教师即在教学方案中安排各种心理测试、游戏活动等帮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自己。
2、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即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实施评价,在课程进行时及时收集教学活动信息,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记录课堂气氛和学生反响,并即时调整教学,以适应学生需求。如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价值观并不清晰,而且进入大学后对事物的看法发生改变而无所适从的情况,在课程别安排了价值观澄清的内容。
3、终结评价。终结评价即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课程效果的评估,可以重做起始时的调查问卷或量表,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进行个别访谈、学生满意度调查等。并以此作为改进课程和实施下一步职业辅导的参考,对于学生仍疑惑的比较集中的问题,也可再次以讲座或其他形式予以澄清。课程实践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了解职业规划、提高自我认识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使得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识更加客观、清晰。
篇2
[关键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考核方法
一、《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性质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它在整个专业课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为培养现代物流管理所需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具有概念多、理论性强、模型多、公式多、定量计算多、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除了课堂的讲解还需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由此决定了该课程教与学难度都较大。
二、建立与课程性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该课程理论性强、数学推导多,实践性强,分析和设计手段新。针对上述特点,教学过程中应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1.传统黑板教学。利于学生理解数学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习惯;由于本门课程定量计算多,公式和模型多,板书提供了这方面的便利。学生可利用教师板书期间预习即将讲解的内容,对新知识有一个缓冲时间。也更利于学生动手随老师一起进行公式的推导和求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使之对所学内容印象更为深刻,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2.多媒体教学。表现物流过程生动直观,利于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视觉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可弥补板书教学速度慢、信息量小的缺点。
3.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理论和模型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设计,进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教师仅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设计能力。在设计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新的知识,因此也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它也能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课程设计的结果需以设计报告提交,并要求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在此过程中可提高学生的报告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仿真软件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仿真软件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仿真意识和仿真能力。仿真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可通过学习软件来模拟物流系统仿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模拟物流系统操作实践。
基于上述分析,课程组提出了结合传统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课程设计教学+物流系统仿真软件教学”的模式。将现代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虚拟仿真与实际设计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同时要注意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可以适当插入对业界动态的介绍和评述,使学生了解物流专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前沿问题。在讲解本门课程时必然结合运筹学、预测学科等技术领域,因此在布置习题和任务时要注重学科的交融性,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
三、建立与课程相适应的考核方法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性质,考核方法可以采取如下标准:
总成绩=50%x考试成绩+30%x平时成绩+20%x课程设计成绩;
平时成绩=40%x作业+30%x考勤+30%x课堂表现;
课程设计成绩=25%x设计整体思路+25%x模型的运用+25%x设计报告的书写+25%x答辩情况(语言表达及回答同题的情况)。
四、结论
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深感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整体形成浓郁的学习环境,教学的效果就会非常显著。但兴趣又往往来自于需要,因此,通过课前强调课程的重要性,课中运用适合学科性质的教学法,同时辅以多媒体演示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应该多安排一些实地参观和设立课程设计环节,这样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管理素质和规划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物流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郝勇,张丽,黄建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刘联辉,彭邝湘.物流系统规划及分析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3]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及实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董维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5]贺东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导向性教学;旅游规划;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82
《旅游规划》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基本上国内各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比较重视该课程的设置。旅游规划作为旅游学科的方法论知识体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发展思维,从而对区域旅游发展、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项目投资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积极探索高校旅游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改善旅游规划理论基础,提升旅游规划实践训练,是高校培养旅游规划专门人才的核心。
1 导向性教学法概述
导向性教学法是以一定的目标和效果为导向,教学过程不断向目标和效果靠近的课堂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习者不断向结果靠近的学习和教学过程。根据目前的文献梳理,主要的导向性教学方法涉及行为导向、目标导向、行动导向、成果导向、案例导向、过程导向和问题导向等等。导向性教学,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引导和学习的主动性,也更加符合当前成人学习阶段和高校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在高校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学科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领悟和专业技能的实际操作,引入导向性教学方法,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大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实践能力的掌握。
2 旅游规划课程概述
旅游规划课程在我国开设已有20余年的历史,虽然目前国内各高校旅游学科开设的旅游规划课程名称和侧重有所不同,但大多数都属于旅游学和规划学的交叉领域。部分高校开设旅游规划课程主要基于旅游学科的专家在国内或当地旅游规划研究课题的实践经验;也有一部分高校虽然没有承担旅游规划研究相关课题,但基于发展规划对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义,也开设了旅游规划课程。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开设旅游规划课程的高校一般会设置40至56学时的教学环节,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旅游规划相关理论和案例,开设实践教学环节的高校相对较少。
2.1 旅游规划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旅游规划课程的性质,是基于发展理论和未来状况的旅游发展设计。它是基于旅游事业的现实发展条件,以发展目标和发展理论为指导,设计不同时序下旅游发展状况的战略思维。旅游规划课程的特点主要有综合性、实践性、技术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等等。旅游规划涉及到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发展构想和项目投资修建等方面。与旅游、经济、文化、交通、建筑等各方面存在交叉,尤其是与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土地规划和园林规划联系较为紧密。旅游规划课程需要资源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作为支撑。在旅游学科领域,旅游规划课程需要系统的积累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地理、旅游文化、旅游企业管理等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
旅游规划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具有旅游规划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的应用型技能。该课程需要学生系统了解当前各旅游区的资源基础和发展路径,系统掌握旅游目的地在不同时序下的旅游发展状态。同时,旅游规划课程需要学生系统掌握旅游规划的各种实践性技术和各种规划学方法,能够完成旅游规划的编写和旅游项目的设计规划。要求学习一定的资源调查评价技术,学习市场调查和旅游者需求的技术方法,学习旅游市场形象设计和旅游空间布局的基本技术,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绘图技术等内容。所以,旅游规划课程既有本身的规划技术方法,也要求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技术方法。此外,旅游规划是对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预先判断和设计,是对旅游项目投资建设的提前分析,是对旅游市场趋势的提前判定,具有一定的时序先行和前瞻。旅游规划也是在旅游发展中不断创新和变革的尝试。所以,旅游规划课程也存在较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特征。
2.2 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的目标与困境
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从事旅游开发和旅游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规划制定颁布后具有一定的法规指导性,在中长期的旅游建设中贯彻执行而不能随意变更。这与目前国内各高校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一是旅游规划课程实践训练存在较大困难。旅游规划课程的理论学习,主要集中在旅游规划理论,旅游规划相关学科方法,旅游规划分区等内容。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学习,主要集中在规划案例分析,规划方法训练、规划文本编制和规划制图等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规划案例的相关资料往往具有一定的保密级别。规划方法训练很难找到实训基地或旅游规划项目进行实际操作。规划文本的编写很难掌握规划目标单位的详细资料。规划制图需要专业的制图软件和素材,学生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基础。二是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方法存在欠缺。目前的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学中重理论,缺少方法。绝大多数课程在课堂内完成。学生的专业学习也严重缺少实践技能的锻炼和实际案例的分析。三是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师资水平欠缺。旅游规划课程对高校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要求较高,而很多高校旅游学科的规划能力不强。目前,国内大多数旅游规划由国家旅游管理部门认定的具有旅游规划资质的机构和企业完成,旅游学科的教师参与较少。所以在旅游规划课程的讲授中,高校教师也只能从理论层面开展,而无法开展广泛有效的旅游规划实践教学。
3 导向教学在旅游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旅游规划课程教学中,使用导向性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对课程主旨的把握,也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和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3.1 旅游规划课程理论的导向教学
旅游规划课程的理论学习部分,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行动导向为基础,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明确旅游规划的市场目标和资源开发目标;积极思考旅游区面临的环境,搜集和掌握旅游规划区的背景资料和存在问题;鼓励学生开展旅游市场调查,开展旅游区管理部门、居民、旅游服务人员对旅游区规划的要求和希望。从而系统掌握旅游规划的各种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
3.2 旅游规划课程实践的导向教学
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部分,以成果导向、案例导向和行动导向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旅游区的比较和评价,搜集同类型旅游区的规划实践案例。通过一定的旅游规划技术方法,尝试对旅游区进行规划,提交一定的旅游规划成果。从而使学生在旅游规划实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3.3 旅游规划课程的考评
旅游规划课程的考评应该以效果导向、行动导向和过程导向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水平进行考评。学生学习旅游规划课程的效果,应该是具备基本的规划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完成规划文本的撰写和规划图件的制作展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或个人完成一定量的市场调查、资源评价和规划主题凝练,提交不同学习阶段的成果。在学生学习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对旅游规划不同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知识体系,而不是以试卷考试的形式来简单衡量。
参考文献
[1]郑文俊.旅游规划本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
[2]吴艳茹.旅游规划课程设计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5).
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 园林规划设计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丁廷发(1971-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重庆 40415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36-02
我院园林技术专业以建设市级示范专业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探索,在教学中引入真实工作项目,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作为教学和考核的标准,教学效果显著。
一、我院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的兴起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毕业于普通高等学校,接受以学科系统化课程为主的高等教育,因此许多课程的设计与开展通常是从众多的学科知识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并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加以简化或压缩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要打破学科压缩型的课程模式,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重新思考课程的设计与编排。园林规划设计作为我院的校级精品课程更应走在改革的前列,笔者提出关于园林规划设计改革的思路。
(一)关于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为符合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由此,园林规划设计的课程目标则要融入职业要素,将“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使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体现职业的工作过程特征,体现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具体表现为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培养出以植物配置为主的绿化设计绘图员、园林工程施工员。
(二)关于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上要以项目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要尽可能地将专业课与实训课合为一体,开发出适合时展要求并且适合学院自身办学条件的项目教学讲义。园林技术专业以真实案例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以完整工作过程――规划设计、园林施工、预算、决算等构建教学内容,形成园林技术专业新的课程体系。
(三)关于课程模式
我院以往的园林技术专业的课程模式大多沿袭于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近年来逐渐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MES课程模式、北美的CBE课程模式,但由于国情的差异,这些课程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于此,我院在对现有多种课程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多元整合的课程模式,并将此模式试用于园林规划设计。此模式的课程内容以单个项目规划设计、园林施工、预算、决算等为主线,课程实施过程与园林规划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课程管理采用学分制,课程组织模块化,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质量评价以学生获得的职业素养为标准。
二、我院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理念
(一)课程设计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课程的特色就在于“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因此,园林规划课程的设计首先就应该分析园林公司职业岗位,分析整个园林行业的政策标准,行业的发展趋势,加以提炼形成适合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知识技能框架,并根据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教育规律,归纳形成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内容框架,最终体现出其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二)以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以行业企业标准作为教和学的标准
所谓课程载体,指的是源于职业工作任务且具有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特征,并经过高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转换所构建的符合教育教学原理,能传递、输送或承载有效信息的物质或非物质的形体。为了促使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学习情境的具体化,我们针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相关的职业岗位,确定其典型工作任务,以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逐步形成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与此同时,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构建实践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并把行业企业的标准、规范及用人的标准融入各教学环节中。
(三)课程设计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高等性
以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情境为切入点,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调整理论教学内容,舍弃绿地系统规划、大型项目规划等多个知识点,增加园林意境、新农村规划等内容,每个讲解的知识点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每个专题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高等性。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教学案例、实践项目,甚至细到铺装材质、植物种类等等都随行业实践变化而变化,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开放性。
三、我院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设计思路
我院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可归纳为“搭建一个平台,引入一套标准,融合两个体系,达到相应目标”。
(一)主讲教师搭建教与学的平台
课程主讲教师或课程负责人,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为本课程的教与学搭建一个平台。(1)组建教学团队。围绕规划设计课程组建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教师主要有:课程主讲教师3名,主要负责组织课程标准制订、教学实施及考核评价。1~2名企业一线专家,负责课程标准修改,直接为学生授课,课外指导(学生登门拜访、电话咨询等),提供典型案例。植物配置指导教师,负责植物配置实践指导。企业设计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手工渲染效果图,绘制透视图,文本美工等等。其他相关教师:聘请重庆市园林局或区县园林局负责审规划报建图的教师,为学生讲解审图的有关注意事项;同时邀请企业老总为学生讲解企业的用人观和企业文化。(2)校企合作制定规划设计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分析园林公司职业岗位,包括每个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环境等,分析整个园林行业的政策标准,行业的发展趋势,加以提炼形成适合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知识技能框架,并根据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教育规律,归纳形成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内容框架,制定规划设计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3)提供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平台。包括规划设计课程资源上网、学院图书馆提供相关资料、规划设计专业实训室建设、真实的工作项目、全国100个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资料、近几年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等。
(二)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形成教和学的标准
对应园林公司设计员,一个能让园林公司满意的员工,他设计的项目,他所绘的图纸,必须能让甲方满意,能符合相关部门的审图标准,同时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端正的职业态度,等等。这些要求有些是可以量化的,有些是不能量化的,把这些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引入到教学中来,形成我们教和学的标准。
1.图纸实用和美观的标准。能绘一张符合要求的设计图,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最首要的教学目标,也是该课程作为专业重点核心课程原因之一。一张符合园林公司要求的设计图应该有的特点:设计内容必须满足甲方要求,这是在项目训练中必须要强调的;布局构图美观,教师应学习了解掌握园林公司对园林地形、水体、植物、建筑、铺装、园路等在图纸上的表示方法和技巧,把他们的要求引入到教学中来;以及把当前各种类型绿地的构图方法介绍给学生;把政府部门审核图纸的相关政策规范、技术指标融合到项目完成过程中;甚至包括图纸选用图框等等。
了解学习当前园林公司对园林要素通常采用的造景手法,这些对园林要素的处理方法也是教学要求,如园林地形在成渝两地常见的处理方式以及铺装的材质、植物的选用、亭子的样式。
2.为企业培养爱岗敬岗的员工。把公司对员工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的要求贯穿在每次的项目教学中,包括为公司保密、与领导和同事友好相处、维护公司形象等等。
(三)融合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个体系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片面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忽视设计基本原理和相关历史文化的教育,学生最多就是一个很好的绘图员,很难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以实践教学为主线,适当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1.实践教学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安排设计项目。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采用以企业实际项目教学,根据重庆万州园林规划设计项目,按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由易到难,选取不同形状小块绿地(花境、U型、矩形和扇型等)绿化设计、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屋顶花园设计、新农村规划等作为实践教学教学情境,并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其中每个项目设置为“设计项目招标设计项目投标设计任务书初设方案编制(设计方案提交)详细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向施工方交底”等教学主题单元,每个教学情境和教学主题单元按真实的工作环境实施教学。项目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逐渐成为项目实施的主体,教师由开始的主导逐渐变成对项目的引导和评价,这样既培养了职业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工作方法、职业素质和社会能力,提高了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通过对一个项目全流程的了解,也增加了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2.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强调设计基本原理、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选取理论教学内容主要考虑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以及以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尽量为学生考证(重庆市2008年率先在全国试行风景园林师考证)服务,同时信息量大,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组织知识点讲解,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参考全国统一规划教材、重庆市风景园林师考试教材、全国100个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资料及其他相关参考书等。理论教学内容共分为案例赏析、设计资质园林公司工作过程、中外园林概述、园林空间艺术原理、园林布局、园林造景手法、东方园林意境与文化、园林地形设计、园林水体设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园路与广场设计、新农村规划与建设13个专题。
(四)通过实践和理论教学,达到相应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对应园林公司设计工作岗位,如园林公司绘图员、植物种植设计员。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缩小学生作业与园林公司真实作品的差距,同时使学生在上岗前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对应重庆市风景园林师考证,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使高职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相应三级风景园林师的理论水平和设计能力。作为传统农科院校,我们应发挥植物种植设计方面的优势,把植物种植设计作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初步具备中型或较大型绿地绿化设计能力,如较大型小区的植物配置、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等绿化设计,同时具有良好的与甲方交流沟通的能力。
虽然,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设计能力,但是到第五学期,学生的就业方向有明显分化,有些喜欢设计,有些喜欢施工,有些喜欢预算,所以这学期我们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小班教学,通过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2009(4).
篇5
左侧设置赛车场、举重馆、击剑馆,右侧设置游泳馆、体操馆。各竞赛场距离50m,作为共同使用的广场,加强出入、休息、服务的功能。部分竞技场为地下建筑,梦村土城方向的步行广场的标准面提高形成丘陵。尽量使汽车道路与步行广场有5m的高差。
(4)88场地 在中心广场和梦村土城的南部区间建设一个半径为150m的民俗演出场,称为88场地。88场地如盆地,以同心圆的形式渐渐下降形成竞赛设施与梦村土城之间的缓冲地带。它像一个可以容纳国立竞赛场的碗,内涵着“隐”和“空”。
(5)中央出入口 公共设施为临时建筑,设在中央出入口的左侧,右侧的林带加强了轴线,同时成为休息场所,其中部飘扬的汉城奥林匹克旗帜营造了喜庆的气氛。
(6)种植 在不遮挡广场视线情况下种植植被,以减少热辐射。沿着88场地的自然斜坡种植野生草。在和梦村土城的交界处也有植被,突出梦村土城和民俗演出场。
(7)池塘 竞赛场北边用城内川的水做成池塘,衬托着位于梦村土城旁边的丘陵。水边设计一个小规模的室外演出场,与民俗演出场相呼应。这里的绿地和公共设施为人们提供很大的休闲空间。
4.2善邻纪念公园区
善邻纪念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西部,为等腰三角形,面积22.55hm2。善邻园是奥林匹克公园三个主出入口中最重要的一个。也就是从奥林匹克主赛场经过蚕室大路进入国立竞赛场时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乘地铁和公共汽车来观看比赛的市民最多的出入口。因此是纪念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象征奥林匹克精神、容纳运动竞赛以外的各种文化活动的中心。为了使它成为举行奥运会以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有魅力的场所并跟梦村土城联系,善邻园设计成代表奥林匹克的又一个主题“友好睦邻”的都市化、现代化和表现的场所。在这里不仅有出入口广场,还有可以举行集市、国际民俗活动、纪念游行和群众集会等各种活动的纪念广场和附属露天演出场。在建筑设施上还有奥林匹克纪念馆和对体育有关组织开放的奥林匹克会馆,是建筑设施的核心。其设计理念为:
(1)路线 优先明确道路系统,在蚕室大路不遮挡梦村土城视线的前提下,延长蚕室大路的进行轴使它成为善邻园的主出入口,又连接围绕梦村土城的竞赛场内部道路。此外地铁站还增建了两个辅助出口。
(2)出入口广场 沿着主路建设一个宽800m,长160m的出入口
广场。广场中间辟一条宽20m的人行道和宽20m的丛林,出入口广场的两侧也分别设置一条宽lOm的人行道。主人行道的边缘排放着万国旗帜和丛林以显示喜庆的氛围。在进入广场的门口设置象征奥运会的喷泉和为了纪念第24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设置的“世界和平门”作为景观标识。
(3)善邻纪念广场 宽80m、长300m的纪念广场与出入口广场直交,坐落于南北方向。纪念广场和梦村土城间建设一个宽为80m的池塘,衬托梦村土城的山脊线,在纪念公园内采用水景要素,在水边设计一个圆形露天舞台,用喷泉和会旗来衬托梦村土城的水平线。广场路面利用1988年奥运会象征图案来处理,强调喜庆的气氛。在圆形舞台上方的左、右边,沿着水面分别设计了一个半径为30m的休闲空间,使其与池塘边的园路相连。休闲空间的一侧,利用地形的高差筑围墙,嵌入富有民俗内容的壁画。
(4)万国纪念广场 万国纪念广场展示了汉城奥运会各参赛国的传统与文化。同奥林匹克所追求的理想一样,是宣传和平与友好睦邻的场所。这里有直径150m左右的平坦空间,用园路分划六个区域,象征着六大洲。它的周围以圆形的边界来限定空间和阻隔从外界传来的噪音。此地还可以引进各参赛国有特色的树种来建造纪念树木园,用各国特色建筑和庭院来装饰,不仅有纪念意义,还可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友谊之场所。
4.3参与性体育公园区
参与性体育公园毗邻公园中央的竞技场设施地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南部,面积为12hm2。此地为国立竞技场的次出入口。因为与竞技场相连,功能和设施方面有辅助功效,更因为与运动员村相邻,所以在奥运会期间该园与体育学校一同用于运动员的练习场。奥运会之后,随着运动员村和记者村被民间使用以及“可乐洞”地区的大规模居住区被开发,该园将成为重要的近邻公园。其设计理念为:
(1)土地利用 因考虑使用价值,该园分为运动设施区和休闲绿地区。前者在运动员村及体育学校方向,后者则建设在原有的丘陵区及其下端。
(2)路线 为了畅通,国立竞技场的次出入口分为两部分,直接通过其中心至竞技场的设施区。但这样可能产生空间上的隔断感,所以建设丛林式的街道公园,使其与小广场相连。使入口和周围空间融为一体,也使街道有了变化。公园内部设计为环状格子形街道,方便它与中央广场和体育学校的连接以及运动场的利用。
(3)入口广场 在两个道路的交叉处,设计一个五环旗形的花坛和升降旗帜用的绿地来突出国立竞技场。里面设一个圆形出入口广场,成为人们休闲、谈话、会面的场所。周围设置凳子,其中心为圆形花坛和象征性雕塑,构成焦点景观。
(4)运动竞技场 运动竞技场由为运动员比赛及体育教育而设的曲棍球场、手球赛场以及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组成。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运动场与基地方向互相平行。
(5)体育中心 体育中心为体育公园的主要设施及国立竞技场的补充设施。它为运动公园及利用者提供便利、休息、教育、购物等环境。体育中心必须要从四面八方容易接近。它的建筑形态是设计两层以下的人字型屋檐以便与周围的水平景观相协调。
4.4梦村土城——历史公园区
梦村土城,地处低丘陵地带,其面积是公园全面积的25%,即421700m2。这一地区还遗留着土城的痕迹。周围环绕着高度为30-45m的低山丘陵,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梦村土城的地区是20度以上的陡峭地形,与其周边地区有显著的区别。土城内部地区是由较低丘陵和盆地构成的有变化的地形,与外部地区在视觉上完全隔绝,环境幽雅,使人联想到它的名字“梦的村子”。
4.4.1规划宗旨
(1)保护 调整土城保护区,用指定出入口限定向上城的接近,赋予视觉上的开放和景观上的连续性,调整周围土地利用及开发程度来体现其文化价值,并对破损部分做好复原工作。梦村土城的保护区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保护区是土城上部地区,要防止对土城的直接损害;第二级保护区是土城外壁及内壁的倾斜面下部的积存植物生长良好的地区,防止对地形及植物生长的破坏;第三级保护区是土城内向地区和外向毗连区,为了文化遗迹保护,形成缓冲空间。
此外,保护区一定距离内的周围毗连地区要作为调整地区,防止与保护宗旨有冲突设施的进入,规定对设施物的高度标准。另外,梦村土城的具体复原工作要先恢复保护区内的土城及护城河。这个护城河可衬托梦村土城,为公园提供丰富的景观要素,因此同时恢复条形湖泊。护城河的复原方法是在土城附近设置一个堤坝,贮存城内川的水。这样形成的湖将从土城的西侧绕过北侧,抵达东侧的小湖,形成延长线长度为1.9km的河流。与土城及休闲绿地相邻的湖岸做缓坡处理,种水生植物营造柔和的感觉。
(2)利用方案 在梦村土城的内部,设计一个连接南入口、东入口和北入口的主路线,作为出入路线和服务路线。沿着土城开——个环形散步路,与望月峰到城廓的十字形路连接。土城的内部禁止大规模人工设施的进入,在维持原有的地形及植物生长的范围内,允许形成静态的空间。南入口和从善邻公园到竞技场的地区用步行路相连,形成土城的主出入口。此地可以利用梦村土城的遗迹成为百济文化的展示场。北入口是宽广的缓坡地区,所以在此可以设置民俗表演场、建造屯田作为游戏和学习的场所。东入口环境幽雅有利植物生长,所以作为休闲及野餐场所。况且因为与竞技场地区的水景休闲空间邻接,所以可以利用为与其相辅相成的有机空间。
(3)种植 加强对原有的松树、栗树、麻栎群落与地被植物的保护,淘汰刺槐和白杨。为了造成缓冲地带,在主要植物群落处要种植灌木类及草本类植物。沿着因耕地和苗木场而损坏的山坡,种植乡土树种,在陡坡面作防沙种植。
4.5风纳街路公园区
风纳街路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北侧拐角处,面积7.54hm2。此地与连接蚕室地区和千户地区的两个路相连。园内有以北斜坡为背景的城内川流过。这里是低于地表面10~20m的洼地,易受雨水侵袭。为了治水,在此设置水库及堤坝。这个地带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主出入口之一,可使地区间的交通流畅。因考虑奥运会结束后公园设施的利用率会大大提高,所以要为居民设置运动及休闲空间。其设计理念为:
(1)路线 建设一个连接22路和风纳大桥及江边道路的迂回道路。千户洞方向的主线则利用三街路段的交通信号,使其平面交叉。在公园里面建设广场以便于出入。
(2)运动广场 水库的上方设置运动广场,作为附近居民们运动场所。在这里设置排球、篮球、网球、羽毛球和四轮滑冰等大众运动设施。在蚕室大路边铺设绿地以取得隔音和防尘之功效。在它的下面设置露天集会所,形成幽雅的内部环境。
5 种植计划
本着“稳定原有生态系统,保证原有自然景观”的原则,充分考虑公园空间构成的功能性、象征性和审美性,进行种植设计。园地分为自然环境地区、缓冲地带地区和人工环境地区。
5.1自然环境地区
梦村土城的贫瘠薄地、荒废野山、苗木场及河边坡土等约26.4hm2的土地属于此类型。为了将这些荒废的土地改变成环境优美的地区,首先,改善植物生长条件,对区域内的陡坡地进行防沙工程和防沙种植,清除原有的刺槐及灌木树种,调运客土和实施迫肥。其次,利用乡土树种种植速生树,原有的主要林木作为标志种植,与地区景观不适合的苗木林全面更新,针叶林和阔叶林的比率调整在3:7左右。为了生态的稳定需做多层种植,灌木和草本类混合种植成为树林的低部植被,水边陡坡地区采用防沙的树种。
5.2缓冲地带地区
这里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地区互相连接的场所,因此担当生态环境的稳定及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缓冲功能。梦村土城的主要植物群落地、河流及道路周边地区、竞技场周围地区、野生景观地区等31.5hm2的土地属于此范围。这地带种植原则:在主要植物生长地区周边造成一个宽为10m以上,用灌木、藤蔓植物和草本类造成群落景观;城内川边根据水边地区的断面特性分为稳定地带、半稳定地带和不稳定地带以及浸水地带,在这里营造适合各个地带的草本植物生态群落;设置物周围的花卉园要用季节性强烈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花草类装饰,在要求野生景观的地区种植喜欢阳光的多年生花草类植物。
篇6
关键词:景观;设计策略;生态恢复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生态设计的含义
随着景观生态设计概念的发展延伸,当下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理论甚至更广泛的生态学理论(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以及人类生态学知识等)为基础,通过景观设计手法以及工程技术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创造生态功能良好、美学价值高以及满足人休闲游憩活动的景观格局。 从地区绿色廊道规划到公园场地设计都属于生态规划设计的范畴。生态设计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而不是强调“人类中心论”或“自然决定论”。 从而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根本目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2.生态设计的原则及目标
景观生态学旨在使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相互达到平衡。景观生态学将各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的效益要大于所有子系统之和,各生态系统以自我稳定与自我组织为运行原则。生态景观设计遵循三个目标:维持整体景观的统一性,提高景观的可持续性,突出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特点。
①自然优先原则。 自然有其演变和更新规律,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尊重自然过程并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
②最小干预、最大促进原则。设计最大限度借助自然力,尽可能减小对场地的干扰,并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 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保证生物多样性。
③“4R”原则。“4R”即 Reduce、Reuse、Recycle 和 Renewable。“Reduce(降低 )”减少对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谨慎使用可再生资源;“Reuse(再利用)”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件进行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建立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Renewable(可更新)”利用可回收材料与保留下的资源,创造新的景观,服务于新功能。
3.生态设计的手法
①生态优先、模拟自然。 设计师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在人造景观中通过简单模型模拟复杂的自然过程,做到保护原有场地的生态环境。 这在湿地和河流景观的生态设计别重要。一直以来很多针对河流生态驳岸的研究反对河岸固化,破坏湿地与河流与陆地交接处的生态多样性以及阻断水陆的物质和能量交流。 生态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补枯、调节水位,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对河流的生物过程也有重要作用, 是人工景观简单化模拟自然过程的良好运用。
②利用自然、植物造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有其自身演变和更新规律,自我维持和恢复能力强。 利用自然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更有效率,很多设计师利用植物造景特别是乡土植物种植来实现场地生态框架的构建。 自然界的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生态功能,可以有效处理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进行生态修复,且易于维护管理,同时提供绿色的、宜人的自然风景。 例如在成都府南河治理工程的活水公园中,就运用水生植物来净化被污染的河水,生态价值高,生态效益好。
③借助科技、运用生态材料。 利用高科技技术和材料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也是当今生态设计的重要手法之一。 例如,现在一些公园运用太阳能灯具等等。在材料的运用上,设计师应该力求寻找一种耐久性长,本地生产的、低维护性、低能耗的材料。近来,生态材料得到广泛运用。生态透水材料的使用就是生态优先的体现。 城市中大量的硬化材料不透水、吸收和储存热量能力强,造成城市地下水源得不到补充,下雨时城市的雨水系统的压力巨大,热岛效益增强等,生态透水材料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两大难题。
④再利用场地材料。 充分尊重场地历史,保留场地的原有材料再次利用。这种处理手法让人们怀念场地历史的同时也节省了材料,避免了对场地原有生态环境再次人工化。1972 年,设计师理查德・哈格在主持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景观设计时, 就注重保持原本地貌,选择性保留了基地中的旧工业设备。 工业设施和厂房被改建成餐饮、休息、儿童游戏等公园设施,重新获得了景观价值,同时营造了场地的记忆感,能够通过景观唤起人们的共鸣。
三、我国景观生态设计实践
1.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是我国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实践代表。活水公园是以水为主题的生态保护公园。公园在景观设计立意上就着眼于生态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公园取府河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展示被污染的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过程。景观化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技术与植物种植相结合,水过滤的机理主要是:①基质的过滤,物理过程净水;②植物的吸收,生物的过程净水,利用自然做功;③微生物对有机物污染物的降解。 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水体循环利用过程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公园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还满足了美学价值和游憩功能,是景观设计作为生态修复途径的典范之作。
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
近年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也成为生态与艺术相结合的工程典范之一。在处理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的污染问题中, 风景园林师参与到环境保护的传统领域,与环境工程师进行了跨学科合作的探索。 合作中设计师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 不仅将垃圾处理场作为环境工程的改造对象,也依托垃圾场作为生态恢复的物质基础,同时利用大地艺术的形式把环境工程设施和园林景观设施作为整体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安排经营。 并在此项目的基础上提出工程技术、生态恢复与艺术效果相综合的理念。完成了从垃圾处理场地到城市公园景观的转变,形成了尊重场地精神、体现生态伦理的后工业景观。从场地现状出发,通过对垃圾的填埋体进行整形,在填埋物上构筑最终覆盖层,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建造地下周边收集系统收集垃圾渗沥液,并在场地周围设置深入隔水层的垂直截断墙作为垂直防渗系统,把堆放场改造为卫生填埋场。 并通过大地艺术的手法适当进行地形改造和表层改造,加上环境设施和景观设施的一体化设计取得了生态修复和景观美化的双重价值,将一处废置的城市垃圾用地转变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四、总结与问题
景观规划设计作为生态恢复和保护的一种重要途径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实践。 通过生态设计,是以可持续的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通过生态设计来修复已经污染的城市地区以及以生态设计面对待开发的地区,这样才能营造与自然友好、与未来友好的人居环境。但同时,我们在强调生态设计时也存在一定问题。生态景观设计的完善和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态效应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监督和评估以及专业技术指导。 而我国目前普遍缺少这种长效的保护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公众参与 规划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公众参与是指具有共同或不同利益基础的社会群体对政府有关公共事务的决策及其过程的介入和干预。让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就要使公众拥有参与权和发言权。公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规划的管理,而是规划的拥戴者和实施者。所以说,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是确保规划编制合理、实施顺利、决策科学的重要手段,其过程本身与规划成果或规划决策同等重要。
城乡规划,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问题之外,重点是关注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与基本需求,强化对公共资源、公共产品与服务配置的引导性和可实施性;在体现政府配置资源的导向的同时又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倡导公众参与,做到政府引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政府管理与公众监督相结合,将促使城乡建设与发展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社会和谐的统一。
一、我国目前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现状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1950年代,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12.5%,2000年代为35.8%,这一数字到2030年将上升至50.5%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印证了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进步,另一方面,也为城市规划提出了更加严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提高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度,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应对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卫生、治安等方面的系列问题。随着行政法治的逐步确立,我国政府部门行政行为的规范化、透明化程度逐步提高,公众参与也有了相当的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还只是一种自上而下、较为泛化的制度安排,积极、自主、规范的公众参与范式有待进一步建立,特别是,政府特定职能履行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有待进一步落实。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中,规划牵涉到公众的切身利益,与城市更新、城市发展等诸多重要经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和有效保证。城市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不仅要体现科学,更要体现一种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要力求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发挥积极的影响。在我国,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仍有待树立,其实践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城市规划的政治性、社会性、公益性特征决定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引入公众参与。首先,政治的过程,本来就是参与、博弈与妥协的过程,在城市规划中牵扯到公众的切身利益,且公众对于规划信息、规划成果和规划理念均有一定的了解,这必然形成参与的巨大动力,在现代社会,对于公众有强烈参与诉求的领域,通过机制保障参与、规范参与是唯一可行的政策选择。同时,规划还影响到公共利益的实现和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而促进公益,解决问题也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广泛支持。因此,加强参与、规范参与、疏导参与是城市规划的内在要求。具体来说,加强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有助于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有助于确保规划的可执行性;有助于确保规划的公共利益取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随着对民主、自治理念的广泛认可,关于公众参与的著述被大量翻译和引进:如亨廷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卡尔罗•佩特曼的《参与和民主理论》、约翰•克莱顿•托马斯的《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乔治•S•布莱尔的《社区权力与公众参与――美国的基层政府》等等。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对公众参与的概念、形式、意义,公众参与和民主的关系、公众参与和立法、公众参与和公共行政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本土化的思考。代表性的著述包括:俞可平的《公众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魏福明的《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公众参与》,高武平的《公众参与的分析》,李图强的《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众参与》,莫泰基的《公众参与――社会政策的基石》,杨雪冬, 陈家刚的《立法听证与地方治理改革》等等。这些文章从整体把握,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公众参与的价值、意义、机制设置等宏观理论问题,为我国参与理念的树立、参与机制的完善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相较而言,从微观操作层面探讨公众参与的著述则相对较少,将公众参与与城市规划等具体职能领域相结合,从细节入手,可以与现实紧密结合、直接指导政府部门实践的理论文章则接近空白。
与此相对的,西方理论界对于公众参与的研究则更为细化、更为务实。这些细致入微的研究,立足于详尽的比较与实证调查,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对公共治理、公共参与形成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西方政府部门也经常性地指导各职能部门吸纳公众参与的实用性手册。在政府网站上,有大量关于公众参与的详细规定。这些是西方各国在政府治理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的政策保证,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学习和借鉴提供了丰富可用的资源。
三、我国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对于西方各国,我国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参与的法律基础不够充分。我国1989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就只针对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情况规定了公众的复议权和诉讼权,对于表达、申诉、听证、志愿参与等方面,则没有相应的法律和规制予以规范和保证。在行政法中,虽然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听证事项也适用于规划程序,但在立法方面也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六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第四十七条“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 而对于什么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行为”,什么是“设计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则没有相应的解释和细则。这种立法上的模糊加大了政府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而不利于人民力量的增长和公众参与的扩展。
2、参与的程序设置不够完善。公众参与特别是对抗性公众参与的程序设计是以法律、法规、规制为基础的,立法的不完备必然导致参与程序的不完善。对于没有法律保障的公众表达、申诉等参与形式,其程序之不完备自不待言,即使有法律依据的听证方式,在程序上也是有很多漏洞的。表现在:听证主持人的遴选机制不健全,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听证主持人问题语焉不详,缺乏详细规定,导致在实践中,经常出现行政部门做自己的法官这种明显违背自然正义的事件。例如,在城市房屋拆迁听证中,各地规章就通常规定由城市房屋主管部门的同一部门工作人员主持听证。听证缺乏反馈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但怎样的决定可以算作依照听证笔录做出?法律中没有相应的评价方式,也没有要求公共部门对公众的要求做出回应,这就导致了听证结果在决策中的影响难以落实。
3、缺乏保证公众参与的专门机构。在国外,规划的相关规制中会指令专门的机构听取公众意见,并对其听取意见的效果做出要求,如“机构中必须有专门的针对残疾人的设施,以方便其表达自己的需求”,“要有针对非英语公众的意见表达机制,以保证语言障碍不成为影响参与的因素。”等等,但在我国,却缺乏类似的机构设置。在北京市,区一级的规划部门并没有设有科,通常的都由办公室接待,再转入相关职能部门。由于办公室具有繁杂的日常事务性职能,对于公众的参与和抱怨往往难以投入过多的精力,这就为公众参与的扩大带来了不便。
4、建议式公众参与数量较少,方式单一。数字统计显示,我国基层民众的规划参与多表现为方式,并以监督投诉为主,咨询次之,建议数量近年有较明显增长。但是总体看来,参与总量仍然较低,以海淀区为例,2004年全区总量为120件,2005年上升至229,2006年又回落到117件。这样的参与数量是不容乐观的。从方式上看,国外常用的设计小组、数字可视技术、视觉偏好、参与游戏、建筑使用后评估、专家咨询会,在我国仍少有出现。因此,在参与方式上仍有大量创新空间。
5、市民社会不发达,志愿式参与缺失。在我国,长期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窒息了市民社会的发展,社会力量薄弱,社会组织不健全,难以形成卓有成效的自治自主发展。目前,以政府职能转化为主导的行政改革,强调政府放权,培育社会自治精神。然而,一方面,由于现有的市民社会力量薄弱,政府难以找到适当的放权对象,另一方面,由于对组织化的本能排斥,政府部门事实上也不能完全信任社会组织的自由发展,这表现在严苛的社团审批制度之上。根据1998年9月25日国务院第八次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理》第三条“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理》)的规定进行登记。社会团体应当具有法人条件。” 这一规定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非官方色彩社团的出现和发展。 上述因素,导致在规划中,难以有效引入和利用市民的志愿式参与。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在今后的规划中公众参与别注意:
1、完善立法:立法是参与的基础和保证。目前,宪法中对于私人合法财产的保护,以及《物权法》的出台,为保障公众权利,增加公众力量,发展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奠定了坚实的法理基础。然而,专项立法的薄弱和行政法规的模糊仍然造成了很多现实问题。对此,必须进一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并根据规划法的精神制定和修改地方法规、规章,以保障公众的参与有法可依。同时,对于行政法的完善也势在必行。随着全球化的脚步和中国加入WTO,国际力量对于中国行政法的监督力量逐渐增强,进一步完善行政立法,规范行政行为,增加政府透明度,是我国行政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这一瓶颈一旦突破,规划及其他领域的许可、惩罚、强制、听证、申诉、复议、诉讼等程序的规范化、法治化都将会有巨大的进展。从这意义上说,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程度是与我国行政法治的脚步紧密相的。
在立法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尊重人的多样性选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乡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人的生活情趣、行为习惯和多元文化需求,构建人性化和谐空间,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坚持城乡统筹。根据城市、镇和村庄发展的不同要求,发挥城乡规划在改善人居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调控导向作用,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乡空间布局、镇村布局、生产力布局、交通布局。坚持民主公开。倡导公众参与,推行规划评估、听证制度,使城乡规划从过去的专家规划逐步走向市民广泛深度参与的规划,将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等全过程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提高规划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障规划决策的民主科学。坚持与时俱进。在保持规划理念和总体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阶段城乡建设的主要矛盾和法定程序,适时进行检讨评估、动态修编和滚动更新,使得规划编制更加精细化、成果更具可操作性。坚持优化发展。正视区域资源支撑不足、环境容量超载的压力,加强城乡空间管控,用规划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强化“531”行动性规划的编制、实施,发挥规划在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更好地推动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2、健全程序:健全程序是引入参与的关键。程序不健全,公众的参与就无法落到实处。以规划听证为例,没有健全的主持人遴选程序、听证告知程序、听证组织程序、听证回应程序,公众听证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严格程序。例如,对于规划听证,必须明确谁主持听证,听证什么,谁参加,听证规则,如何救济,如何回应等问题。完善城乡规划信息公开与反馈制度。做好规划草案的公示工作,依法保障各类规划编制和审批过程的公众参与。坚持让广大市民、社会团体特别是受规划内容影响的市民参与讨论,提高公众对规划的认同感。对各个阶段规划公示收集到的公众意见,合理的要采纳到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加强建设工程规划审批管理公开,按照规定进行规划选址、建设用地和规划设计方案的批中公示。加强规划批后公布,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全面实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公示牌制度。
3、机构保障:专门的机构设置对于扩大规划中公众参与有重要意义。规划行为关系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公众有强烈的参与动力和参与需求,而参与的主要障碍则是成本过高,程序复杂。由于缺少公开的专门的独立的接待公众参与的机构,公众往往不知如何参与,不知向谁反映情况。这种表达机制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公众的参与和表达,抑制了通过非对抗的咨询、建议、监督方式代替对抗式参与的可能。因此,必须努力畅通参与渠道。而设立专门机构,公开其职能和行为方式,将对畅通渠道、扩大参与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4、方法引入: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公众参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这些方法同样也可以在我国适用。客观的说,规划的高度专业性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众参与的可能,降低公众自主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特别需要从适当的方法入手,引导公众,使其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从这一意义上说,规划小组、参与游戏、视觉偏好、数字可视技术、建筑使用后评估,都是较好的选择。
5、自治培育:公众积极主动的志愿式参与,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城市规划也是一种利益重组,其中必然会有部分公众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引入参与和正当程序,可以使其更好的认可公共利益,更好的认可决策的合法性,从而保证不满因广泛的参与而得以消除,利益争执通过心平气和的对话得以和平解决,这就极大地减少了对规划结果事后怀疑和抗议的危险。另一方面,公众的自主参与也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公众可以自主地保护环境,建设和维护公园绿地等等,这些行为一方面大大减少了管理的直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自治唤醒了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可以更好的自律和他律,因此,也可以大幅度降低公共部门的宣传和监督成本。
篇8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odern cit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literature search and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s, to the modern city planning design a comprehensive thorough exposition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ecological desig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discussed,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city ecological planning.
Key words: city; landscape ecology;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6.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体现博爱原则
“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 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度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如运动场地,交往空间,无障碍通道等。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发生变化,城市景观设计应适应变化的需求。
2.尊重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 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 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古代人们利用风水学说在城址选择, 房屋建造, 使人与自然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榜样。今天在钢筋混凝土森林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构想反映了城市中的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渴求。
3.协调统一多元变化原则
城市美体现在整体的和谐与统一之中。古人云:“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说明了整体美的重要性。漂亮的建筑的集合不一定能组成一座美的城市, 而一群普通的建筑却可能生产一座景观优美的城市, 意大利的中世纪城市即是最好的例证。城市景观艺术是一种群体关系的艺术,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只是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把城市比作一首交响乐,每一位城市建设者比作一位乐队演奏者,那么需要在统一的指挥下,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4.整体设计原则
景观生态设计是对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设计目标是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生命系统,要保证城市各组成元素达到最优的配置就必须正确定位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向,综合研究城市土地功能布局和公共基础设施组织。
5.综合设计原则
景观元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实现理想景观生态设计的多学科性, 以此才能确保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构筑一个协调、多样、具有鲜明特色的物质环境空间,就必须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研究城市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及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和协作。以往我们的城市规划一般是由建筑及城市规划部门完成。
二、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模式
斑块(patch) 、廊道( corridor)和基质 (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这种语言和景观与城乡规划师及决策者所运用的语言尤其有共同之处,因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观察结果很快可以在规划中被应用。这也是为什么景观生态规划能迅速在规划设计领域内获得共鸣的原因之一,特别在一直领导世界景观与城乡规划设计新潮流的哈佛大学异军突起。美国景观生态学奠基人Richard. Forman与国际权威景观规划师CarlSteinitz紧密配合,并得到地理信息系统教授Stephen Ervin的强有力技术支持,从而在哈佛开创了又一代规划新学派。目前,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高级研究中心(包括设计学博士计划)中已专门设有景观规划与生态这一方向,使景观生态学真正与规划设计融为了一体。
运用这一基本语言,景观生态学探讨地球表面的景观是怎样由斑块、廊道和基质所构成的,如何来定量、定性地描述这些基本景观元素的形状、大小、数目和空间关系,以及这些空间属性对景观中的运动和生态流有什么影响。
三、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1.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发展区)规划
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勾勒出了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该规划方案包括生态等级分区、土地利用规划、植被规划、交通生态规划调整、人口容量、湿地恢复规划、能源环保规划等多项量化的、可具操作的内容。该规划的产生标志着中关村科技园区生态化建设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中关村科技园区将在一个高位平台上建起。
生态规划与以交通因素为主的传统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以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为依据,指导土地利用的规划。根据海淀园后地区的资源特点,此次规划选择了坡度、地基承载力、土壤生产性、植被多样性、土壤渗透性、地表水分布、用地成熟度、景观价值等8个评价因子进行了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最终确定了核心生态保护区、生态保育缓冲区、生态建设缓释区、中低度开发区和中度开发区等5个生态等级区,同时,在城市交通的布局、跨跃道路的设计与建设、地下水开采、地面渗水率、河床的蜿蜒度、河岸的植被以及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等具体内容上都做出了具有操作性的量化要求。该生态规划还对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利用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2.广州科学城规划
在广州科学城的建设中,设计师将生态规划方法引入其中,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质量等生态因素分析评价入手,以自然生态优先为原则,全面分析科学城发展环境中的自然生态特点,制定生态敏感性模型,进行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发展用地、居住用地、产业用地、科研用地、绿化用地等)的适宜度分析,从而揭示了科学城适宜发展用地及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为科学合理地制定科学城结构形态和功能布局提供了依据。
3.中山市景观生态规划
中山市景观生态规划注意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Connectivity)和完整性( In2tegrity) 。
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应把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尤其应注重城市边缘带的土地利用格局。这就需要分析景观生态过程,通过其动态和趋势的模拟来判别对维护景观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景观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即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Security pat2terns) 。中山市城区在向东南山地扩展中尤其应注意山地与水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成都景观生态建设
成都市不久将在外环路到三环路之间的区域逐步建成8大景观生态片区,并由这些片区构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生态圈,将中心城区紧紧包围起来,让蓉城真正成为森林城市。这些生态“氧吧”以外环路为边界,向中心城区发展到三环路,部分生态元还跨越三环路进入到中心城之内。
5.三亚市景观生态建设
海南省三亚市把城边防护林工程与城市景观、城市绿化美化相结合,连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着力建设三条城市生态景观带。三亚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三亚将种植“三边林”130公里( 90多万株) ,营造一座“森林城市”,争取在五年内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8%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三亚市把城边防护林工程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今年年初,三亚市已正式启动建设三条城市生态景观带:以狗岭、 临春岭、鹿回头岭、金鸡岭森林绿化带为主体的山头森林带;以三亚东西河为主线的河流、港湾生态景观带;以三亚湾、大东海、亚龙湾等滨海岸线绿化保护区为核心的滨海绿化环境带。三亚市的“三边林”,主要以酸豆树、红豆、重阳木、雨树、凤凰、木棉、相思树等树种为主,突出热带森林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校企合作;项目教学;建筑法规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167-02
高职教育主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突出实践能力强在人才培养中必须高度重视职业能力培养,这要求职业教育课程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体现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建筑法规》课程为例,探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建筑法规》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土木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集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一体,主要让学生掌握工程建设中可能涉及的法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并能利用相关法律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课程。
一、实施基于校企合作项目化课程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凸显职业能力培养
传统《建筑法规》授课以讲授为主,主要依据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条文组织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因脱离作业现场,与工作实际不能有机结合而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而项目化教学将有关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融合到一个个现场实际或模拟项目中,对应具体工作岗位,更具体、更形象,既突出了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也突出了教师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了教、学、做合一,更能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课程教学实施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在教学方法、社会阅历、课程设计等方面具备较高综合能力时才能把课程教好,实现课程教学目的。而传统的《建筑法规》教学以教材为依据,以法条讲授为主,教学内容也主要以理论为主,一般不涉及实践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能促进教师重新审视《建筑法规》课程建设与教学,重视与企业、社会接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走出传统束缚来强化自身教学能力。
(三)强化校企深入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项目化教学需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以满足岗位能力需要为出发点。这就赋予学校和教师更高要求,需要学校和授课教师要走出校门,强化与企业交流、合作与调研,获取一线项目资源和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相关情况,以此为基础和依据设计不同的教学项目,让学生能亲身体验来实施教学,其中还可以聘请企业专家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如此才能彻底摒除传统满堂灌的弊端,起到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更有利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如此,双方合作不仅培养了学生、成就了教师,还为企业培养了合格人才,对企业、学校、学生、教师而言都有利。
二、基于校企合作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程教学关键在于对接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应坚持以校企合作为支撑,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并基于岗位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来实施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支撑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力求实现学生学习自主化、趣味化、形象化、质量化。
(一)组建主体多元化、合作多样化的教学团队
我们在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时,注重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由校内主讲教师及企业专家组成,实施课程建设双带头人制度。来自企业的课程带头人注重选取在施工现场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有利于项目教学的项目设计。课程共建中除实施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中厂等培养学生外,还要邀请部分企业人员来校兼课、课程研讨、讲座、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制定,更要注重选派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调研、兼职或挂职锻炼,为课程项目教学的项目设计、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二)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丰富项目选取与设计
《建筑法规》课程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涉及到的就业岗位主要有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机械员等员十岗位。为了更好的与这些岗位对接,对此我们选择了负责学院在建图书馆项目企业为合作企业,以图书馆建设项目为例,设计了图书馆工程报建、图书馆工程施工许可证申领、图书馆工程项目招标、图书馆工程现场安全管理、项目监理等16个教学子项目;根据岗位面向的工作任务的不同,设计了法律关系确定、项目报建、企业资质申请与管理、执业资格考试、招标公告、项目投标、合同订立等38个项目学习任务,此外我们还结合与我们合作的建筑企业目前在建的建设项目来进一步完善我们的项目教学案例,以便形成体系完备,集课程知识、技能于一体的项目化结构课程体系。
(三)以企业专家为主导,设计学习项目与任务
建筑法规课程是建筑企业诸如施工员、安全员等员十岗位面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我省建筑企业岗位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学生就业领域非常明确,能力要求也非常明确。我们在明确课程主要职业岗位(群)及任职要求后,结合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学习情景,并在企业专家指导下设计了一个个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学项目与任务,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结合现实中的实际项目和任务来自主学习。如安全员主要涉及督促安全制度落实,协助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工伤事故上报、开展安全活动岗位职责,基于此可根据图书馆建设项目设计现场安全制度落实任务、安全技术交底任务、安全检查任务、工伤事故上报任务及安全活动竞赛策划任务等系列任务。
(四)基于学生学习规律,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包
在基于校方教师具有“理论知识较好、时间较充裕”,企业人员具有“实践经验丰富、工作繁忙”的特点基础上,形成以校方课程专任教师为主导,企业专家为辅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在基于遵循学生知识认知及能力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实施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参与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其别要注意结合企业岗位及工作过程来安排课程教学内容,设立基于真实或仿真的教学任务。任务设计要注意结合“情景模拟、案例讨论、分层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需求来予以取舍和整合,以及序化课程内容。整个过程还有注意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最终形成学生易于学习,教师易于操作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项目和工作任务组成的课程的教学资源包,资源包中各项目及任务的逻辑关系非常明晰,要能很好地对应课程教学逻辑关系。
(五)设计现代教学方法,践行“教学做合一”
《建筑法规》课程应实施以项目驱动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改革,该模式能较好实现培养方式由“以理论传授为主,实践训练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凸显学生和教师双主体地位,真正实现“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对此在该模式下要基于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岗位的需求,并结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及认知规律,综合运用项目驱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专题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如项目驱动教学法是针对工程建设中具体的工作任务,如企业资质申请、施工许可证申领、进场材料检测等,在教学中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参与想、讲、学、做、评等步骤实施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掌握知识,学会技能目的。
(六)实施多方参与评价,完善反馈与优化机制
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如果成功,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对实施中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其效果的优劣须经过科学评价方能得出,不能单纯由授课教师和学校管理说了算,而应取决于学生、企业、用人单位的评价。对此,在对《建筑法规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后,还应建立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主要以学生、企业、用人单位等为主进行评价,以便真正了解课程改革后的真实效果及不足之处。作为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方应根据评价反馈的结果进行调整或改正。如项目设计不合理,须重新开展职业岗位分析与工作任务分析,进一步优化项目教学设计,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不断反复,最终才能形成更优的能运用于课程教学中的项目与任务设计。
三、结论
篇10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多元评估
多元智能评估的主体是学生,评估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主要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8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引人多元智能评估,是为了对学生的多种智能进行科学准确地评价,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和家长认可我们的教学评估。正如戴维·拉齐尔所说的:“评估应该是一个增加学生学习信心、强化学生学习动力以及重视学生学有所成的机会。”
因此,我们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引人多元智能评估理念,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为主线,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引入多元智能评估的意义
职业技术进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综合基础知识较多、实践操作较强和能力运用较广的一门课程。它需要学生掌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必须用到的园林美学、造园理论、规划设计等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自然观察、语言表达等基本素质,以及熟练运用数学逻辑、CAD制图等基本能力。因此,要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科学全面的素质能力评测办法。
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引人多元智能评估就是为了突破传统的纸笔测验考试(体现语言和数学逻辑两种智能)的局限,客观地考察学生多种智能和综合素质,更全面地检测学生在园林专业的理论素养和技能水平。引入多元智能评估的理论与实践,能准确地测评学生的学习收获,检验实际教学成效,同时也能让教师有针对性地拓展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让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吸收所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技能。这不仅符合职业教育培养园林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与当前我校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相符合。
二、多元智能评估的原则
1、建立评估的多元化原则。
多元智能评估不仅是评估智能的多元化,还包括评估体系的多元化、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针对学生各种智能培养设计多元化的评估指标,还要综合运用各种评测手段现实评估体系的多元化,更要动员多方力量、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具体实践中,可组织学生自评、小组评议、教师评议等场景活泼、氛围活跃的多种评估形式,也可组织教师、家长及专家学者在适当阶段参与评估,形成多视角、不同知识结构的评估体系。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家长理解、重视并协作我们进行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通过专家的指导,更直观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作品设计方案的不足和能力素质的缺陷,从而有利于我们开展针对性教学,对学生进行有目标的拾遗补漏。
2、建立评估的发展性原则。
科学的教学评估应有发展的测评理念,运用发展的评估指标,对学生进行动态地智能素质测评,从而获得学生的真实情况。我们引入的多元智能评估体系强调在学习中进行评估,在评估中进行学习,融评估于学习当中,而不是如以往那样将评估从教学活动中孤立、分离出来。针对《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可按课程的内容制定出不同的项目工作任务情景,对每一个工作任务建立学生的智能评估档案,评估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作品的质量。如“屋顶花园设计”,要求学生能结合园林造园理论进行设计构思,绘制屋顶花园的平立面图、效果图和施工图,学会编制设计说明书。由于完成这项工作任务需要一段过程,对学生进行的智能评估随着工作任务的进展也是在变化的,评估结果在不断变化中形成智能发展曲线。学生能依据各项智能发展曲线不断完善自己,谋求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这种多元智能评估是一种过程性评估。
3、建立评估的高效率原则。
高效率的多元测评是科学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关键。因此每一次评估都应当慎重,充分考虑到评估所产生的各种后果,使评估起到最大的激励作用。重点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确立多元智能评估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办法,从教学初期建立学生的各项智能评估档案,并坚持多元智能评估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二是善于在评估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运用多元智能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多挖掘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学生的强项,有利于从一开始并持续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自觉进行多元智能锻炼的积极性。三是掌握统一的标准。学生是一个爱比较的群体,只有标准统一,评估才客观属实,对学生才有说服力。要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提高了某种智能,就能获得教师的肯定。四是善于对评估结果的修正。评估内容、体系、形式、角度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容易形成评估结果的差异,因此适时对评估程序和结果进行复核,充分考虑学生、家长或其他方面对评估反映意见较大的问题,并给予合理地解决和修正,这样才能适时把好评估的质量。
三、实施多元评估的具体实践
为了探索多元智能评估在职业技能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我们着重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教学中进行了三年的尝试,我们认为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元智能评估,能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智能强项,锻炼弥补学生的智能弱项,引导学生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最终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以《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教学为例,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多元智能评估。
1、建立学生的智能发展档案。
根据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课程教学要求,将教学任务划分为园林五要素造景设计、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屋顶花园设计、小型园林绿地设计、园林景观模型制作等5个方面,并对每一个工作任务建立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作品评估表,综合形成学生的智能发展档案。
2、科学制定智能测评指标。
根据《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教学内容和技能培养目标,设计如下五个指标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详见附表)。一是学生个体的智能特征。从多元智能的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8个主要智能要素,通过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弱项及发展倾向,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制定后期的学习目标。评估中,要着重注意每个同学在不同的工作阶段表现的智能强项不一样,随着工作任务的发展,智能的发展也在变化。教师应当通过情境化评估和过程化评估及时掌握学生的智能特征,鼓励学生发挥强项,弥补弱项,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重点考察学生造园理论在园林绿地设计中的运用,要求学生熟悉行业规范与管理,具备手绘与计算机绘图能力,能进行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能完成小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三是图纸作品和模型作品的质量。主要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评估学生的创新与想象力、美学判断能力与技巧、视觉空间感受等。要求所绘图纸应符合国家标准,园林五要素配置合理,图面整洁美观,模型比例恰当,生动逼真。四是文字编辑与交流能力。主要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设计作品的汇报与交流,评估学生语言归纳与交流能力。具体表现为作品的名称与主题是否确切,作品的设计任务书编制是否规范,汇报演讲能力是否突出等。五是自我反思能力。他人评估对学生的智能发展是被动的,而自我评估是一种主动式的促进。自我反思即学生回顾已进行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评估进展、提出改进方案或从他人身上学到知识的能力。通过自我评估,能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形成自我反馈,进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3、做好评估的跟踪、综合与反馈。
建立评估结果的跟踪、综合与反馈制度,定期整理学生智能发展档案,综合分析各项教学实践对每一个学生的成效,制作学生各项智能发展曲线。同时,学生智能评估结果应定期选择适当场合与学生、家长进行反馈,并作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接受学生的质询。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年——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上的演讲[J],人民教育,2003.
[2]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David Lazear,落实多元智慧教学评量[M],郭俊贤,陈淑惠,译,台北:远流出版社,2000.
[4]张国祥,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J],学前教育研究,2003.
- 上一篇: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下一篇: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