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办法

篇1

关键词:项目管理 采购 环节 职责 流程

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实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项目采购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购管理几乎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项目采购管理模式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模式和项目合同类型,对项目整体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项目管理、采购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采购在工程项目中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支持服务发展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采购管理也发展成为成本控制和促进项目效应最大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1.明确项目采购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企业规模越大,采购金额越高,管理者对程序的设计越为重视。这里将一般采购作业流程设计应注意的关键环节阐述如下:

1.1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或各工程项目工作包的特点,充分考虑成本控制、设计、施工等因素确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从而确定工程项目采办模式,便于采办成本控制。

1.2实施工程项目采购预算制,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项目采购成本目的。

1.3采购包的划分。要根据设备材料的性质、市场供货商的供应能力和经济批量划分采购包。合理划分采购包,可降低采购价格。

1.4充分利用好工程项目内外部环境。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充分利用采购环境,同样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之一。

1.5供应商的优化选择和管理。工程项目前期供应商一旦选错,将给工程项目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招投标尤其是国外设备招投标要特别慎重。

1.6确立采购全流程成本的概念,应该关注的是整个工程项目流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

2.细化项目采购管理中的的部门职责

科学合理的流程,明确细致责任化的分工,对于规范采购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2.1各部门:负责采购需求计划提出、采购的参与、货物的验收。

2.2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审核专项物资申请(必要性、替代性、可否调拨、数量、型号、品牌),出具专业意见;协助采购对新的专业设备或物料的采购。

2.3行政组:负责监控各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下达各处物品申购计划额度;物品需求申请单审核,负责不定期市场调查和价格监督。

2.4人事行政部采购组:负责采购通用类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生产辅料等,进行采购实施的全过程――询价、供应商选择、下单/合同的制作、追踪到货、退/换货、报销。

2.5生管部采购组:负责采购设备治具类与计量仪器类固定资产、生产材料等,进行采购实施的全过程――询价、供应商选择、下单/合同的制作、追踪到货、退/换货、报销。

2.6行政库房:负责办理出、入库手续;负责辅料、劳保品的存储和管理;负责提供辅料库存月报表和劳保库存月报表。

2.7品保部:负责对到货生产辅料的检验以及协助索赔、出具检验报告;参与计量仪器类资产采购支持。

2.8技术部:负责参与设备治具类资产采购,给予相关专业技术参数支持。

3.强化项目采购管理中的制度执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并完善配套的采购管理制度是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强化制度执行力是推行项目采购管理的有力保障。

3.1建立健全各项采购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按单位企业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采购成本管理办法和制度。在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改进,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性,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目的。

3.2全过程控制。控制总成本在探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成本的问题时,应该确立采购全流程成本的概念,我们所应该关注的是整个项目采购流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

4.采购业务流程管理的注意事项

4.1注意流程的先后顺序及时效控制。应当注意作业流程的流畅性与一致性,并考虑作业流程所需时限。避免同一主管对同一采购案件作多次签核;同一采购案件在不同部门有不同的作业方式;同一采购案件会签部门过多,影响实效。

4.2价值与程序繁简相适应。程序繁简或被重视的程度应与所处理业务或采购项目的重要性或价值大小相适应。凡涉及数量比较大,价值比较高或者易发生舞弊的作业,应有比较严密的处理监督;反之,则可略微予以放宽,以求提高工作效率。

4.3避免作业过程发生混乱。要注意变化性或弹性范围,以及偶发事件的因应法则。譬如在遇到“紧急采购”及“外部授权”时,应有权宜的办法或流程来特别处理。

4.4流程设计应适应现实环境。应当注意流程的及时改进,早期设计的处理流程,经过若干时间段后,应加以审视,不断加以改进,以适应组织变更或作业上的实际需要。

4.5配合作业方式的改善。譬如当手工的作业方式改变为信息化的作业方式时,流程就需要做相当程度的调整或重新设计。

5.结语

梅瑞狄斯在《项目管理――管理新视角》中提到:“在采购设备、原材料和分包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清楚的界定出特定的需要,并且还要找到最低的价格和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项目采购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有效地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是关键,就必须要加强对项目采购的管理与控制,具体方法和可操作模式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实践摸索。

参考文献:

篇2

本文就如何加强管道工程物资采购管理,如何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浅谈个人的工作认识,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

管道建设;物资采购;采购成本;改进措施

1规范采购流程,加强制度管理

采购流程是采购活动具体执行的标准,是采购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无章可循是物资采购的大忌,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流程管理,物资采购过程就失去了管控,增加了物资质量、供货周期、价格、售后服务以及财务等方面的采购风险,甚至滋生采购管理人员的违法行为。因此,规范的采购流程,可以有效地规避采购风险,在程序文件的指导下,通过采用合理的采购方式,选择合适的物资供应商,在确保物资质量与供货周期的条件下,以最低的价格购入工程需求数量的物资,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有效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2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加大招标采购力度

管道工程物资采购方式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采购等。我国招标投标法、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对物资采购的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采购方式选择的具体条件,在采购方式选择的时候必须遵循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招标采购是确保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最有效办法,遵循的是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通过完善招标管理制度,增加供应商数量,扩大物资招标范围等方法,加大招标采购的力度,提高招标采购率,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采购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物资招标采购管理,要从招标采购的准备阶段、招标实施阶段和招标结束阶段这三个关键环节控制采购成本,最终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3发挥项目群优势,整合资源集中采购

目前在中国石油“建管分离”的管理模式下,长输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往往多个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集中建设,产生了项目群管理模式,相对于单个项目工程物资的采购,项目群集中采购体现了更大的采购优势。以钢管等材料物资的采购为例,管材采购具有数量多、金额巨大的特点,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招标管理办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办法》、集团公司一级采购物资授权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的要求,钢管作为一级物资由集团公司授权组长单位集中采购,以物资采购总体计划为依据,结合项目群实际情况,发挥项目群整合资源优势,在保障工期的情况下,将建设期内具备采购条件的所有项目集合在一起,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采购机构组织集中采购,以采购规模大、采购实施持续的特点取得采购的规模优势,对制造商产生持续的吸引力,从而获得较大的折扣和较低的价格,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

4加强供应商管理,提高采购物资质量

质量管理是油气管道建设项目的管理重点,工程建设期间,物资供应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控制,对物资采购成本也产生直接影响。如果物资采购时没有平衡好价格和质量的关系,一味追求低价位,没有质量保证,将会对项目日后建设和运营带来更多的成本投入,并埋下安全隐患,使采购成本控制达不到最终目的。由此看出,确定质量好、价格合理、信誉好、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是保证物资供应质量控制的关键,有质量保证为前提,才可以促使采购成本得到真正控制。建立企业库,设立供应商准入门槛,加强供应商管理,通过实施长期、总成本降低的策略形成竞争性优势,为企业创造价值。

5增加研发力度,加大进口物资国产化

国产化降价法,是指通过将进口物资由国内厂家生产和供应,从而实现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需要采购国外进口物资,通常是由于某些物资国内不具备生产能力或产品性能尚未稳定达不到设计要求,这些进口物资往往是工程项目所需的关键物资,这时就必须求助于向技术成熟的国家进口。进口物资采购价格和运输成本之高,办理关税等操作业务之复杂是可想而知的。此外,由于签订进口采购合同、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采购进口物资也加大了采购风险,提高了采购成本。如果进口物资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物资,势必会大大提高采购成本,而国产化无疑是大幅降低采购成本一劳永逸的最佳选择。

6积极推行电子化采购,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电子采购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进行的采购行为,是一种网上交易,如网上招标,网上竞标,网上谈判等。通过电子化采购,提高了物资采购工作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包括人员出差调研成本,大大缩短了采购周期。同时,电子化采购,引进了监督机制,规范了采购管理,简化了采购流程,减少浪费,杜绝腐败,批量优惠,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以中国石油能源一号网为例,能源一号网是中国石油根据国际企业间电子商务发展、针对能源企业优化产业供应链的需求适时推出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包括采购方案、电子销售方案及电子市场方案三大核心服务。能源一号网作为中国石油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载体,发挥了网络优势和信息优势,通过实施电子商务方案,规范了采购管理和流程,推动了管理体制的变革,通过整合供应商资源,大量缩减了中间环节,在获得采购价格优惠的同时,节约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

综上所述,控制物资采购成本是工程建设项目采购管理的重点,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有很多,而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管理工作,需要项目建设单位/业主进一步完善采购制度,遵循市场规律,建立高素质的采购团队,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不断创新方法,实现双赢。

作者:张莎莎 单位: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特征;重要性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road and bridge project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it has increasing concern of the people on the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road and bridge projec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 it is not onl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ntire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arried out smoothly also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entire project. Construction link road and bridge projec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to do a part of quality management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from the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common problems, started a series of analyzes explore to the importance and how to effectively solve problems. Key words: road and bridge projects;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importance of

中图分类号:U45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路桥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重要工程,近年来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质量是所有施工工程的生命和前提,更是施工项目存在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整个路桥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路桥工程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各种质量问题也不断出现,质量问题的存在

一方面令开发商蒙受损失,另一方面给行人带来不便和困扰。加强工程质量的控制已经是路桥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效的质量控制能为施工企业带来方便,避免后期失误所造成的责任追究。同时也使投资方能够很好地了解到资金的使用情况、有无浪费等,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引起的材料浪费,从而使项目能够给投资方带来效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1 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的特征

路桥工程施工项目有别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它是以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委托为前提,由专门的项目经理领导,负责管理项目从开始实施到竣工全过程的施工生产过程。路桥工程项目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发包和承包关系,而是一种以发包单位的要求为准则,对承包单位的建设过程进行全程控制的手段,路桥工程施工项目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路桥工程的质量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核心。路桥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工程项目的关键,也是整个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工程项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不仅仅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而且会影响施工建设单位整体施工水平的提高。

2)路桥项目的规模变动大,复杂程度高。路桥工程项目一般是以合同量为基础进行项目建设,而普通路桥的项目也有大有小,面对的具体合同量也会出现不统一。作为路桥工程施工单位,其完成的项目合同量的规模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效益。项目规模大,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可能要求比较高,需要考虑环境、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项目规模小,建设施工单位就有可能将工程量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完成,其对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考虑较小。但是,无论是什么种类的路桥项目,由于其投资者、使用者的要求高,使得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建设时,会加强质量、工期等因素的控制,使得项目的复杂程度较普通项目高。

2 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有效的质量管理是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的保证,路桥工程施工项目作为特殊的工程项目,其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目前,市场上的路桥工程项目出现的问题事后查明主要原因都可以归咎于质量管理失效,例如出现的所谓的“豆腐渣”工程,甚至一些政府形象工程也会出现质量问题。面对这样的弊端,路桥工程项目只有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保证项目的照章进行,以合同而行,按工期而进,遇到可能影响到路桥质量的决策性问题可以征集有关专家的意见,结合投资者的要求,进而调整方案,从而保证路桥工程的顺利完成。改革开放之后,面对国际的竞争压力和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路桥工程施工如果要想成为人们放心、值得信赖的项目建设,必须要坚持质量管理的科学理念。保证在优质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成本,从而为投资者和施工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国内路桥施工建设单位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普遍采用施工队承包的体制。加之施工队的管理理念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加强自身队伍的管理建设,使得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目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的政策,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不注重整个体系的管理,使得建设场地建设垃圾堆积较多,机械不按规定停放,更有甚者,一些施工单位现场工作人员精神面貌差,工作没有积极性,作业效率不高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施工项目的质量。

3.2 施工流程中材料浪费严重

施工流程是指施工的各个过程,是一系列连续的活动。现在,由于施工建设单位和投资方的经济地位的对立性,使得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注重成本控制,因此,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严重的浪费。甚者有些施工单位为了保质保量,不考虑投资方的利润等,刻意采用一些新型材料,如此使得施工成本偏高。有一些单位在日常施工结束之后不注重施工材料的处理和回收,加之一些材料会因时间而变质,所以造成了材料的浪费,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3.3 项目采购管理落后

项目采购管理是路桥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是实现项目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由于项目采购涉及到的物资品种极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同时对质量、价格和进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并具有很大的风险。同时市场材料价格变动较大,所以稍有失误就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工期等,甚至会造成承包单位的亏损。现有的施工建设单位的项目采购管理都比较落后,没有加强监控,使得一些材料、技术等成本过高,甚至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随意采购不合格的项目材料,造成项目质量不合格,最终给投资方和施工单位造成损失。

4 提高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4.1 强化控制结构

对施工单位的整体建设进行适当的控制,其结构应该进行加强和完善。控制结构的合理性必然会影响施工单位的整体施工效果,这包括其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效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发生意外事件所做出的相关回应等。施工单位应加强自己队伍的机构建设,为投资方提供一些投资选择参考,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能力。科学的控制结构必然让投资者信服,放心投资。同时,它也能让施工单位更好地进行项目实施步骤,按照具体的结构步骤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采用相关的技术和人员进行监督等,从而保证路桥工程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

4.2 强化施工管理

在具体的路桥工程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除了遵循其制定的相关具体方案之外,也应该有一定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面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施工单位不能总是向投资方寻求解决办法,而应该结合自己的特长,组成突发事件小组,集思广益,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也应该采用独立的监督体制,采用投资方提供的监督人员或者第三方监督人员进行施工过程监督,保证路桥施工的有序进行。

面对着重大的路桥工程,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之前,一定要制定严格的执行方案,进行合理、科学的施工管理。强化施工单位的施工体制,细化具体的施工操作步骤,科学地安排相关人员具体实施,同时,可以建立合理的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出现管理失误而造成的损失时的责任推卸。

4.3 强化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施工单位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它不仅能够让投资者了解投资动向,更能控制投资者的经济支出。施工单位作为整个路桥工程的主体,其每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建设的支出。如果能够加强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做到“该省则省”,不挥霍浪费材料,如此必然会给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有效的成本控制会为施工单位带来良好的形象,令投资者青睐。

4.4 强化管理理念

施工单位应该具有相应的管理理念,摆脱传统的管理束缚,不断进行管理观念的改革。特别在路桥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操作中,施工单位应该考虑不同投资方的要求,结合自己单位的具体实施的可能性,采用合适的、恰当的管理办法。做到管理科学,方法恰当。不仅如此,施工单位应该定期进行再培训,接受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提高自己队伍的综合实力,从而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

5 结语

在路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有效质量管理将是项目成败的关键。施工单位在路桥项目建设过程中,只有坚持以工程质量为前提,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结合具体的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合理、有效地加强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和投资方才有可能真正的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 董关富 . 浅析路桥施工项目管理问题 [J]. 经营管理 ,2010(11).

[2] 苏荣荣.浅析我国路桥施工项目的管理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

[3] 程谦明.路桥施工项目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2010(19).

[4] 徐友虎.路桥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一些问题探讨[J].公路与管理,2010(19).

[5] 罗家俊.论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安全保证措施[J].价值工程,2010(6).

篇4

一、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是随着信息技术和政府采购的不断发展而相应产生的。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本身是政府的一项职能和工作,涉及政府对供应商的管理和审批,属于电子政务范畴;同时,由于政府采购是一种交易行为,又涉及政府与供应商的交易,所以也是电子商务行为。因此,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国政府采购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建设成效。从改革进程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重心已由改革初期的建章立制、扩面增量转向现阶段的程序控制、行为规范上。从实践中来看,我国政府采购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采购范围和采购构成逐步趋于合理,采购分布逐步趋于均衡,逐步形成以集中采购为主、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为辅的采购格局,公开招标成为主要采购方式,政府采购功能实现由管理向多政策目标转变,采购队伍不断壮大,政府采购信息化应用初见成效。

二、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政府采购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加强,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建设滞后,内在冲突明显。目前,我国政府采购法制建设明显落后于政府采购实践要求,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虽然在《政府采购法》颁布前后,分别出台了《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但仍不完善。作为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法律程序设计还不合理。此外,我国政府采购立法与《WTO政府采购协议》之间存在很多差异,立法规定过于原则,缺少与之相适应的实施细则,实践中的随意性较大。

2.采购规模和范围小,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与交易平台。我国政府采购整体规模偏小,与国际一般水平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地区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整合,难以实现批量化采购。同时,采购范围仍然过于狭窄,一些法律规定的采购项目还未纳入政府采购管理范围。如工程项目采购迟迟未纳入政府采购制度管理的范畴,货物类采购所占比重仍显偏大。同时,政府采购信息和交易平台都相对独立和封闭,不能进行全面统一规范。各地区之间政府采购信息化水平的差异,给信息共享、形成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大市场带来不小的阻碍。

3.竞争的缺失,难以充分发挥市场效率。我国各地区和行业在政府采购执行中人为进行地区封锁和行业限制,导致全国性政府采购市场难以形成。市场的分割一方面体现在各地政府采购信息的地域性限制,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供应商准入资格与评判标准的不一致,很多地方依照本地特定企业的产品规格设立招标文件的技术标准,更有甚者强制本地区的采购单位购买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商品和劳务。这些限制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竞争的缺失,使政府采购效率赖以生存的土壤受到侵蚀。

三、完善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针对政府采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完善传统的政府采购相关法律,让政府采购信息化有法可依。一是修订现有的相关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二是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体系,三是明确电子招投标的相关标准。采用立法的形式,明确电子招投标的行为标准,包括招投标程序、环节、内容、操作方式、评审方法、结果公布等方面的标准化,明确电子招投标安全级别的标准和安全评估、审计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2.着力扩大政府采购实施规模和范围。政府采购应围绕财政支出,保障重点,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创造条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逐步扩大公共服务、商务服务及专业服务的政府采购实施范围。在增量扩面的基础上,提升服务类项目政府采购比重。一是增强政府采购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对于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必须由政府集中采购;二是进一步明确公共采购的范围。对满足于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采购,都应当纳入政府采购制度的约束范围内;三是规范工程采购,尽快将工程项目纳入政府采购制度的管理范畴内,强化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监督。

3.加快政府信息化采购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逐步实现从申报到验收、从招标到评标、从支付到监督全方位电子采购流程。疏通采购信息的共享渠道,整合基础信息的互通平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为买方和卖方市场提供最新最快键的信息,增强采购的公平性,规范财政资金的利用。 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统一平台建设应全局谋划,稳步推进,更需要制订由点到面,协调各方的实施计划,才能实现政府采购科学化、管理精细化。

4.加强监管工作,构建政府采购竞争机制。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运行过程中需要建立多部门的协调机制。一是实现监督部门对政府采购的全程监督和采购活动的在线检查,提高政府采购监督的日常化和长效化。二是建立协同认证网络服务,建立与工商、税务、质检、信息工业、等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认证网络服务体系;三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建立采购结果和采购流程执行时间的网上公布机制,提高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的监督,将有助于形成内部和外部监督的合力,促进立体化监督机制的建立。

篇5

关键词:路桥施工;施工管理;成本控制;问题策略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bridge work is also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national life and property of the safety problems. This paper road &bridge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needl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a simple discussion, quality management, from the cost control,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for road &bridge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Problem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级政府和群周都已经逐步意识到路桥交通的重要性, 国家更是针对路桥工程建设大投入资金,积极建设符合国家甚至国际水准的公路与梁等基础性设施,以便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路桥施工更是是意见关系民生的大事,路桥施工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国家资源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路桥施工项目的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路桥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路桥项目进行规划的方法被称为项目管理方法,项目管理办法是一种全局性的施工规划,适用性能比较多用,大多数路桥工程都可以采用这种项目管理方法。为保证及时高效地完成路桥项目,使施工更加科学合理,项目负责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投资和先后顺序来设计具体施工管理办法,以免出现推掉重来以及返工的情形。

近年来,路桥施工事故不断发生,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设计质量不过关,国外针对与路桥建设都有着明确的产业政协以及完善的法律规定,所以,国外的路桥工程施工程序以及设计评估等工作都较为先进,其优点十分值得参阅。同时,国外的勘测技术和设计技术相对较高。我国的路桥建设脚步起步比较晚,缺乏相关的设计和评功经验,其中最严重缺乏的就是路桥施工管理机制,这也是导致路桥施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条件下,路桥施工项目采购管理也相对落后,加上在采购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现象,导致劣质桥梁越来越多,也促成了一些豆腐渣工程的诞生。

2、我国路桥施工项目成本比国外高出很多

施工流程是指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过程,即多部门连续活动。在施工的流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关键环节,所以每个环节都应该为企业以及个人创造巨大存在价值。

根据社会多价值的定义可以看出,价值是指企事业单位运转从开始到结束的多环节活动,这些活动共同为企事业单位创造客观价值。如果在这个流程中的某个环节没有创造价值,就被视为浪费。另外,路桥施工项目中的管理执行率不高,还有采购管理理念落后,信息传递不准确,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承包企业的效益。采购管理涉及的物资品种极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同时对其质量、价格和进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采购管理不当严重制约这路桥工程项目的利润,甚至会导致施工企业的亏损。

3、我国路桥施工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路桥工程存在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就是施工企业员工素质较低,安全意识不到位,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在使用技术设备的过程中都存在的违规操作问题。其次,就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目前,国内很多路桥施工现场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众所周知,施工现场是整个路桥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它是保障工程质量,检验施工设计,实现工程目标的具体环节。同时施工现场过于复杂,比如人员多,材料多,信息多,事情多而,要想真正的实现有效的管理水平稍有一些难度。尽管国家曾经三令五申的强调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坚决杜绝抵制不文明施工现象,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仍没有多大提升。一些施工现场还存在令人堪忧的脏乱现象,建筑垃圾随处可见,施工所需器械没有进行统一安放规划,施工人员没有积极性,施工效率低下。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着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更有甚者会给道路交通带来很大的不便。

我国路桥工程项目施工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团队建设程序

由于路桥施工人员队伍的流动性较大,这及其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稳步发展,由于人员流动性大也给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增加了培养人才的成本,同时会导致团队合作意识地下,施工人员与施工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其次,路桥施工企业以野外施工为主,远离城市,生活工作条件艰苦,项目施工人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对匮乏,使得项目施工人员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还有,路桥施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效率不高,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和员工职业化管理和绩效考评体系。

二、如何加强路桥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问题

1.在路桥施工项目的设计方面,要检查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在技术上以及经费预算上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结构是否可靠安全,是否对施工单位有适当的技术要求等等。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环境的客观实际和施工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路桥工程施工技术部门,制定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流程,管理体系根据国家颁布的路桥施工管理办法分为三级,分别是项目经理部、专业工程施工队以及项目工程施工处达到层层把关的目的。要确定施工单位法人为第一责任人,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即项目经理,工程施工处的处长以及工程施工队各队队长为第一责任人,努力做好质量监察和质量自检等活动。其中,以路桥施工质检处责任尤其重大,不光要前面性的负责项目质量,还要开展组建路桥施工管理实验室,建立路桥施工过程资料库和路桥施工质量自检组在内的一系列具体的施工管理工作。在落实责任人的同时要不断完善路桥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积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始有终,最后,全方位保证工程质量的高标准以及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一切以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为主要原则。

3.加强项目施工质量监督。

在路桥项目施工过程中,在监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逐步进行桥梁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工作,并且是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或质量控制工程师来具体执行的。有监察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审查,督促施工单位将与质量管理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管理工作。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制定监督控制目标和监督控制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同时应该高度重视路桥建设项目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积极消除安全隐患。施工安全的中心问题是保护施工过程中人的安全与健康,保证建设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建立一个好的高效的管理体系,就是间接的建立了一个项目参与人员之间进行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渠道,它不光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气氛,同时也可以提高了项目施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形成整体力量的汇聚和放大效应。因此,一个好的质量管理机构在使用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的同时,就已经达到保证路桥施工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万成.浅议路桥施工过程产生的问题及处理方案[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8) .

[2]白国华,蔡永顺.公路桥梁项目管理浅见[J].商品与质量, 2009,(S6) .

[3]毛仲杰,丰梅梅.论当前路桥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 2010,(20) .

[4]王善贵.路桥施工项目管理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11,(11) .

[5]朱明勇.对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9) .

篇6

【关键词】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实施效果

1、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体系的创建

1.1统一思想,契合企业战略

为平稳顺利地推进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体系的创建,公司应专门组织成员企业开展专题研讨,全面分析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利弊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深入讨论,企业上下形成了共识,一致认为实行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是符合企业公司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跨国企业企业”战略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整体降低采购成本,有利于吸引国内外高端供应商,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1.2领导重视,指导思想明确

公司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企业公司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必须高标准、高起点,科学规范、有序、有力地开展,并以二十四字箴言“坚持正道,遵从规则,注重操守,规范运作,增效降耗,体现服务”作为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原则。为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体现民主决策,企业公司成立了设备物资集中采购招标领导小组,成员由企业公司领导,采购单位主管领导,企业公司相关部门领导组成,为整个管理体系提供了组织和决策保障。

1.3设立机构,搭建两级平台

企业应组建企业公司设备物资采购中心,并明确其管理职能为负责企业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并直接组织进行大型设备、大宗物资的集中采购招标。与此同时,各子企业(改成公司)的设备物资部或资产管理部相应作为本单位的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和招标工作。

1.4建章立制,规范有序工作

1.4.1精心撰写设备物资集中采购招标管理办法和采购中心实施细则。设备物资采购中心成立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制订企业政策性文件,明确集中采购管理和招标工作的规范流程。设备物资采购中心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依照国家有关政策并借鉴外单位经验,制订本公司《设备物资集中采购招标管理办法》和《设备物资采购中心集中采购招标实施细则》

1.4.2建立合格供应商库,从源头把好质量关。在子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基础上,设备物资采购中心广泛收集供应商信息并进行了认真详细地评审,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并随着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展逐步扩大合格供应商的种类和数量。

1.4.3建立全面、专业、权威的评标专家库。为开展好设备物资集中采购评标工作,通过子企业的推荐和引进系统外的行业专家,设备物资采购中心建立专业知识丰富、结构合理的专家库,为评标工作的科学、公平、公正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进而为科学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5上述办法和制度是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纲领,内容详尽,可操作性强,为全企业统一、科学规范地开展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1.5统筹规划,两级平台互动

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是既要体现企业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战略,又要尊重子企业的经营权和决策权。因此,设备物资采购中心对两级集中采购管理平台的管理额度,评标和定标阶段的工作流程都要进行统筹安排。

1.5.1企业集中采购管理平台在管理额度分级的同时,按照“两级集中,动态分流,提高效率”的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有机互动,高质高效地完成设备物资集中采购招标任务。

1.5.2由经济和技术方面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进行评标工作,其中采购单位派遣的代表人数大于整个评标委员会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但不超过整个评标委员会人员总数的二分之一,其余评委由采购中心从评标专家库中选取或从其他相关单位聘请担任。实际工作表明,这种双制衡机制有效保证了评标过程和结果都能够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科学择优”原则。

1.5.3、定标工作是整个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中最核心的环节。为确保定标工作既科学民主,又能充分反映采购单位的意见,设备物资采购中心创新地将定标工作分成三个步骤进行:首先由设备物资集中采购招标领导小组中的采购单位成员书面签署定标意见,然后再由设备物资集中采购招标领导小组中的其他成员根据采购单位意见和评标委员会意见综合定标,最终以设备物资集中采购招标领导小组多数成员的定标意见为准。

1.6科学实施,持续改进完善

设备物资采购中心高度重视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科学实施,并致力于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持续改进完善。

1.6.1在采购招标方式的选择上,设备物资采购中心根据采购单位和使用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采购产品的不同特性,科学合理地利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多种招标方式进行集中采购招标,确保了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有序。

1.6.2、在资源共享采购和补充采购的谈判中,设备物资采购中心积极贯彻“量增价减”原则,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管理平台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为采购单位争取到了更好的价格、交货时间、付款方式和售后服务条件。

1.6.3、在大宗物资的采购招标过程中,设备物资采购中心根据物资供应周期长,价格变动频繁的特点,指导采购单位制订科学合理的调价原则,保障企业利益,防范了采购风险;根据物资供应地域性强、采购金额大的特点,就近在采购单位所在地开展集中采购招标工作,同时加强供应商的资格审查工作,为采购单位选择到了综合实力强、履约表现好的合格供应商;根据钢材供应商习惯于多次报价且通过公开或邀请招标方式不容易取得较低价格的实际情况,主动采用竞争性谈判招标方式,通过面对面交流,多回合竞争,促使供应商最终报出了令我们满意的低价格,为采购单位节约了可观的采购资金。

1.6.4针对融资租赁等新的采购方式的出现,设备物资采购中心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强调风险防范,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采购工作既顺利实施,又风险可控。

2、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体系实施效果

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体系的创建和实施为企业公司的各类投资项目,采购到了性价比高的关键设备和大宗物资,有效控制了投资概算,保障了投资收益。

(1)通过集中科学评价和决策,各子企业树立了既不盲从国外进口品牌,也不一味选择低价的理念。企业设备配置逐步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集中,进一步优化了企业设备资源的结构。

(2)通过集中采购招标和对供应商进行年度评价,一批综合实力强,业绩突出,诚信守诺的供应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合同履约率达到100%,有效防范了采购风险。

(3)通过集中采购招标严格规范的招投标程序,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将招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置于公开透明的环境,将廉政建设和企业、社会的监督机制相结合,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规范招投标市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3、结语

总之,集中采购制度把发生在企业外部所谓“暗箱操作”采购环节,纳入到企业内部进行监督控制,把采购管理中隐蔽的权力公开化,集中的权力分散化,最大限度地堵塞企业物资和资金管理中的漏洞,从而带来建设资金的节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煜.施工企业齐聚京城共商设备物资采购管理新模式[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5,32(5)

篇7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EPC项目;项目经营管理;全过程管理

以设计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是工程施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设计院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在二十年来, 各种建筑设计院由于相关市场主体的限制和自身定位的原因,在工程总承包领域已初显身手。早在2007年, 新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首次涉足项目管理这一相对新兴行业。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积累,2010年首次承接工程总承包业务,为以设计咨询为主,EPC项目和工程设计为主的业务板块布局的调整拉开了帷幕。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影响最大的经营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供同行商榷。克拉玛依昆仑银行项目是新疆院的第一个工程总承包项目,对于院经营部门来说,总承包项目的经营管理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营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主要部分,通过与各个方面的互相联系、互相协作,在完成项目财务目标的同时,协助其他部门完成相应的目标,为项目提供服务。通过不断的学习、摸索、交流、沟通,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下面想透过对该项目经营管理工作中几个关键节点的总结进行分析,做好项目中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为后续的总承包项目积累经验。严格来说,银行项目主要是普通房屋的改造和扩新建,谈不上真正意义的EPC项目,只能称为设计加建造项目,但目前大多数总承包项目应该说都具备了EPC项目,即设计+采购+施工建造的特征,其设计和采购环节更显得更重要。所以,通过对项目的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并结合后续项目,前瞻性的对EPC项目进行分析,将为今后更好的实施EPC项目施工过程经营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1. 介入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

(1)在项目投标开始,经营管理人员应从项目招投标阶段就应开始介入,这样有利于做到事前控制,不仅能从经营层面来保证招投标的规范性,也使经营经营人员能全面掌控项目进程,也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打好基础。经营与项目经理、造价、合约部门以及分包单位充分沟通,可以在投标文件、报价、合同谈判、内部管理办法的制定等工作中起参谋作用,也有利于项目资金安排、成本管理以及与分包方、业主以及税务部门等打交道。

(2)项目中标后,应及时确定项目经营经理,并由其组成小型财务团队,及时投入前期准备工作中,整理中标通知书、报价清单、合同等,并与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联系,携外出经营许可证办理异地税务机关备案及临时税务登记证,按时缴纳与合同、账册等有关的印花税,必要时,还要在项目所在地办理银行开户业务。

(3)从一些项目中试行的相关管理办法中,明确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构架、支付审批、材料采购流程等等,经营经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是严格按照该管理办法执行的,管理办法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EPC项目部应在项目前期,通过充分讨论,针对项目特点,及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这样,财务人员可以较规范的实施财务管理工作。

(4)对于所建项目的经营处理,是将其放在院本部的总账中,按施工成本进行总体核算,在只有一个总包项目的情况下,这样做是完全可以满足各项需要的。而随着院总包项目数量的增加,在经营处理工作中,针对项目设置辅助核算体系,按项目核算收支,以确保每一个项目的核算清楚、收支清晰,并能及时、准确地为决策提供所需的项目数据。现在针对全院总包项目的账务体系已设置完成,可以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和核算。

(5)承包管理模式也是在项目实施前应该明确的,据我们了解,一些简单的总包项目采取的项目经理承包制,但这种方式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比如会计核算的合理性、承包人的个人风险、质量责任主体等等,所以以设计为主导的EPC项目对施工采用分包方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管理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2. 资金管理保证项目资金安全充足和高效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资金始终是一项值得高度重视的、高流动性的资产,因此资金管理是EPC项目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现金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中心理念。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往往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所在。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总承包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复杂多变,通过提升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水平,才可以合理地控制营运风险,提升企业整体资金的利用效率。

2.1 资金来源。EPC项目工程一般规模较大,决定了项目运作需要大量充足的资金作保证,其资金主要来源包括自有资金、项目预收款、借入资金。银行项目因为其项目的特殊性,政府对资金是有一定保证的,虽然经常拖延支付时间,但这个项目基本上对设计院的自有资金没有产生影响。通常来讲,总包项目对承包方自有资金肯定会有一定需求的,比如新承接的天燃气项目就有占用院自有资金的可能,对于暂时被占用的自有资金,必须加强管理和运营,加强催收工作,尽量减少自有资金的数量和占用时间;对于项目预收款应及时收取,以缓解项目前期的资金需求,减少自有资金或借入资金的数量;对于借入资金,应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充分利用银行的信货资金,并尽可能享受简化手续、降低利率、费率和保证金率等诸多优惠。

2.2 资金管理。EPC项目普遍存在资金紧张,而大量采购、施工急需资金,所以必须加强资金成本意识,提高管理手段,进行有效监督、控制、考核。加强资金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2.2.1 资金集中管理要牢固树立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心环节的观念,要建立起适合经营特点的资金运行管理机制。统一银行开户管理,确保货币资金安全。项目集中结算,全面监控资金收付,统一调配使用资金,加强对项目现金的管理,对总承包项目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全面预算管理是对项目运作的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把项目活动中所有的资金收支均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之中。对于EPC项目而言,可按设计、采购、施工及其他制定预算,重点是采购及施工费用预算,占到项目预算金额的80%左右,按月、季、年编制相关的滚动收支预算,保证现金流正常,为项目成功运作提供保证。

2.2.2 加速资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项目流动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提高项目效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项目资金流转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2.1 加强保函保证金的管理。现在国内项目大部分业主发包工程时,都要求提供相应的银行保函作担保。一般情况下,项目需要开出4种保函: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质保金保函。这些保函应尽量使用银行提供的授信额度内开出,节约费用,提高使用效率,若银行要求提供高比例保证金抵押,对于总承包企业资金压力影响较大。投标保函,金额相对较低,时间较短,可提供100%的现金抵押开具;预付款保函及履行约保函,由于金额较大、时间跨度较长,风险相对较大,开出银行一般都要求不同比例的保证金抵押,一般是30%~100%。设计院通常都是银行的优质客户,银行都乐于主动向设计院提供无保证金的信用保函。降低保证金的资金占用和成本的方法有:

(1)尽力降低保函的手续费用,我们在办理保函的过程中,引入了竞争体制,支付了较低的手续费。

(2)保函保证金可根据时间长短,采用定期存款的方式,增加利息收入,降低成本。

(3)预付款保函额度,随着预付款分期偿还而逐步降低,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保函合同,逐步降低保函手续费用。

(4)保函到期,应及时收回保函原件并及时退还保函开出银行,解冻保证金。

2.2.2.2 及时收取预付款。 开立了预付款保函后,根据合同应及时完善手续,由财务及时提醒项目部早日收取预付款。这样就可以解决项目前期费用和设备、物资采购的资金需求。

2.2.2.3 及时收取工程进度款。工程开工后,项目部应按合同规定,每月按实际工作量提交合同规定格式和内容的月报表。由于合同规定从支付报表经业主批准到工程款支付日的时间间隔一般较长,因此,每当收到一笔进度款后,造价、合约等部门应马上着手下一笔进度款的催收准备工作,想方设法争取业主早日付款,避免由于自身原因造成进度款的延付。

2.2.2.4 早日办理工程结算与决算及时收回质量保证金。根据合同规定,工程承包方应尽早提交合同结算资料,同业主积极沟通创造决算条件,决算后才具备收取质保金条件。质量保证金,由业主在每次支付时从应付款项中扣除,比例一般为5%。承包商应根据合同规定,在工程质保期满后,向业主索回全部质保金。

2.2.2.5 及时收回索赔款。承包方对业主的索赔主要是由业主违约(如逾期付款)或非承包商自身原因(不可抗力)引起的。承包方应让参与项目人员包括财务人员熟悉合同中相关索赔条款,在执行合同过程中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当合同规定的索赔情况出现时,承包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业主发出索赔通知,并提交索赔数额和索赔依据等详细资料,索赔一经确认,应落实相关责任人及时催收,保证索赔权益的实现。

3. 加强项目每个环节成本费用控制

(1)由于目前国内承包工程市场尤其是民用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为了中标工程,往往不得不低价投标,所以对项目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对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彭州项目项目属于住宅项目,技术含量不高,即便如此,由于工程总承包行业利润率偏低的原因,向成本要效益显得非常迫切,如果要承接油田,市政文化项目工程难度更大的项目,成本控制就会显得更为重要。

(2)对项目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就需要整个项目参与人员参加,设计、采购、施工、合约、造价、财务和综合管理部门在项目成本费用控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由各部门和财务对各类成本费用制定详细的预算和计划,并加以落实和监控。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强设计阶段的控制。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依靠设计和造价人员完成,设计工作在项目别是以设计为主体的EPC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工程设计图纸和文件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后续几个阶段(采购、施工、运行)的主要依据。设计管理和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安全、进度、费用、质量和材料的控制水平,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利润和外部形象。项目投资的80%~90%是依赖于设计的。因此,设计阶段的费用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费用控制的工作重点。尤其是EPC项目,风险均由企业承担,能否将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合同总价内,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造价要和设计及时沟通,用限额设计的观念控制目标的实现。

3.2 加强采购管理控制。项目采购部门要制订采购计划、确定合格分承包单位、采买、催交、检验、运输、现场物资管理等环节以及采购分包管理。搞好项目采购工作,对节约项目投资,提高工程承包效益是至关重要的。项目采购工作要保证按项目的质量、数量、时间要求,以合理的价格和恰当的供应来源,获得所需的设备、材料及有关服务,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货比三家,公平竞争,严格控制独家供货,用制度来保证报价者间的公平竞争,以获取采购效益。尤其重要的是,应该特别重视采购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及时沟通,比如,在采购计划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要根据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对采购安排提出相关意见,在采购过程中,财务应及时提出可能的涉税处理意见。

3.3 加强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施工过程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在施工过程管理的中心应该是围绕着成本费用控制进行。在项目经理、现场工程师、进度经理、造价管理等现场管理人员核实并按报销程序由相关负责人同意支付后,交由财务人员比合同等相关佐证资料后按实予以付款。同时,对于不符合付款要求或所附原始票据不合规的支付坚决不予支付。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成本开支的预算管理,确保资金收支的安排合理和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尤其是对于部分预算调整项目,应及时通知财务,并按月提供项目收支预算表。

3.4 加强项目管理部门费用控制。对项目管理部门的开支建议实施预算管理,分别对办公费用、招待费用、交通费用、人工费用等可采用总额控制。费用的控制一方面要通过预算进行总量控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日常管理中严格控制,杜绝不必要开支,最终确保项目的利润目标。可考虑对办公费用、交通费用、招待费用等费用建立台账,记录具体开支明细,确保费用发生的真实和准确。

4. 税务纳税条款管理

在EPC项目的涉税工作中,感受较深的现象是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对相关税法和流程的理解和解释都不同,这种现象主要缘于他们业务水平和对税法的研究程度有差异。所以要求项目财务人员自身要加强对税法的研究,加强同税务人员的交流,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

4.1 参与合同条款的讨论。对于一个合同,如何签订,决定着税务方案的确定,因此,在合同的签订阶段,就要考虑税务方案,在签订合同前,通过预测,把税务问题考虑进去。经营人员要从合同的签订过程开始全程参与,特别要重视合同中的有关税务问题的条款,防止该类条款对项目正常实施的影响。

4.2 营业税的纳税筹划。营业税是工程总承包所涉及的主要税种,相对简单,主要是涉及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确认问题,这里特别要注意总承包工程中涉及设备价值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不应包括设备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上,各地方税务局对该问题的处理方式可能不尽相同,有些明确了具体扣除的名单,有的对于建筑安装工程中的设备规定一律不得扣除。而总承包项目中设备总价占合同额比重较大,有的甚至能达到60%,设备的认定对于计税营业税确认有很大影响,住宅项目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公建项目设备数量比较大,因此,财务人员要特别注意处理好该问题。应采取的税收筹划措施有以下3方面。

(1)在合同谈判和签订时,可主动积极地要求将一个总承包合同分拆成两个分合同(设备部分和其他建筑安装部分),将设备部分单列,通过合同分立,避免设备部分再重复缴纳营业税。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取得业主方的认可。

(2)如果无法签订分立的合同,在一个总合同项下,只能向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设备部分的扣除,即将工程项目情况、设备部分比例及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交给工程所在地的省级税务机关,办理设备部分扣除的申请工作,尽量说服税务部门同意将设备价值部分扣除。该项工作需要将工程中的设备部分进行列举,并说明其与工程其他部分具备相对独立的特性。这项工作需要企业与税务机关具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取得税务人员的充分理解。

(3)承包方在采购设备时,对于设备的组件,最好在采购设备时合并在一起采购,不要分别采购,所提供的发票名称为相关设备名称,从而避免造成误解认为是材料造成无法作为设备扣除。

4.3 税务层面为合作方提供支持。

(1)还是以某项目为例,建安公司注册所在地在新疆,根据税法建安企业在异地提供建安劳务,必须由注册所在地税务局开具外出经营许可证并在项目所在地税务局注册、代开发票、缴税。该公司为了规避开具外出经营许可证等复杂程序,希望能够授权其在某分公司代为办理相关结算业务(其某分公司正好在本项目所在地某市A区地税局注册,主管税务所正好为本项目主管税务所)。

(2)考虑到这样的实际情况,通过与A区地税局沟通,税务局提出如果油建公司授权其某分公司办理结算业务的行为得到院与甲方的认可,税务局将视同其某分公司为该项目的分包单位,并按照分包单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当然,这种处理行为还应该符合工程项目工程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

总之,通过这几年在EPC项目经营管理方面的摸索,可以认为,只有做好项目前期经营管理准备、资金管理、全过程成本管理、纳税筹划这几个关键环节的工作,才能确保管理工作对整个项目的支撑,保证EPC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石油工程建设[期刊(2007年) ]增刊.

[2] 罗 军 浅谈国内工程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重点[J] 消费导刊2008(12).

篇8

关于政府采购的定义,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1979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制定的《政府采购协议》对政府采购的定义为:成员国的中央政府、次中央政府采购、租赁货物、服务、工程,以及对公共设施的购买营造。

而在黄恒学老师主编的《公共学》一书中,对政府采购的定义为:政府采购,乃是一国政府及其政府机构或其它直接或间接受政府控制的企事业单位,为实现其政府职能和公共利益,使用公共资金获得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行为。该定义认为政府采购的实质是将财政支出管理与市场竞争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商业管理来管理政府公共支出的一种基本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下面简称《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的定义是: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虽然在政府采购定义的认识上目前还存在一些歧异,但关于政府采购的目标、原则及特点基本是一致的。由于审计监督是依法进行的,本文下面所称的政府审计均以《政府采购法》中的定义为准。

二、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

我国的政府采购试点工作开始于1995年。1995年上海市财政局首先开始进行采购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和经济效益。1998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政府采购试点工作,中央国家机关的试点工作也开始启动。到2000年,政府采购工作已在全国铺开。自1998年国家扩大试点以来,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蛋糕”急速增大。1998年政府采购规模为 31亿元,1999年为130亿元,2000年为328亿元,2001年为653亿元,2002年则达到1000亿元左右。在采购资金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政府采购的范围也由单纯的货物类扩大到工程类和服务类。货物采购由车辆、机设备、医疗设备等标准商品逐步扩大到电梯、取暖用煤、建材等非标准商品。工程采购项目由办公楼建造、房屋装修维修扩大到道路修建、市政设施等大型建设项目。服务项目由会议接待、车辆加油扩大到开发、项目设计等高领域。

当前,我国政府采购事业迅猛,政府采购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政府采购法》的颁布与实施,对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抑制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看到这些喜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目前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政府采购监督体制不完善

《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政府采购法》同时规定,集中采购机构为采购机构,它的职能是根据采购人的委托,以人的身份办理政府采购事务,并以非营利事业法人资格的身份对其采购活动承担风险和责任。而现实情况是,有的地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与采购机构没有单独设立,或者虽然分设,但职责界定不明确。这种做法首先与《政府采购法》的要求不否,另外,监督部门与采购机构在职能上是一种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若两者同出一门,必然会因部门惯性作用,导致监督部门对采购部门监管的掣肘和弱化,同时也不利于采购部门依法独立开展工作。

(二)政府采购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

1、采购管理配套规章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未能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采购机构议事规则和操作规程、采购人员岗位职责等配套规章制度,导致采购管理和运行缺乏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指引。

2、采购的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一些单位由松散的临时性机构来负责政府采购工作,机构组成不稳定,职责界定也不清晰,因此不能很好地协调处理采购需求、预算、计划与运行等方面的关系,难以承担采购管理的重任。

3、未建立政府采购运行评估制度。许多单位未按规定建立评估制度,也未开展采购运行评估工作,导致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采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许多采购管理机构成员多是兼职,年底都忙于各自分内的事务,无暇顾及采购活动的和评估工作。

4、采购管理的内审监督机制没有形成。许多单位没有制定采购管理内审监督规程,实际运行中内审部门往往直接派人参与具体采购事务,既是采购当事人又是监督者,既实施采购事务又履行监督职责,一身二职,失去了内审的独立性和超脱性,不但起不到监督作用,还给事后审计留下了难题。

5、在采购组织管理方面,有些单位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预算观念不强,计划性差,往往以部门预算代替采购计划,在实际采购中随意性大,先采购后立项以及无预算或超预算采购现象比较多。

6、在采购具体实施中,采购方式和程序执行不严,比如评标委员会组成不规范,评标过程缺乏记录,询价采购不制订方案、不作询价记录,采购合同签订未经授权,采购验收无手续等。

7、采购的基础管理工作不规范……一是缺乏采购台账管理制度,很多单位没有采购台账管理办法,多数项目也未设置采购台账。二是缺乏采购档案管理制度,有的采购项目档案资料不全。三是采购账务处理不规范,如原始凭证要素不全,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等。

(三)政府采购的规模小,范围窄,品种少

根据国际经验,一国政府采购的规模一般为GDP的10%以上,或为财政支出的30%左右。无论从那个口径看,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的规模都是明显偏小的。另外,我国政府采购的范围目前也仅涉及有限的一些品目,如电脑、汽车、办公器具等货物类商品,而财政资金投入较大的服务类和工程建设类项目还没有大面积的开展政府采购,这些都不同程度的限制了政府采购的规模。这种情况也说明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的实施仅仅是个开始,大量的采购行为尚未得到规范,特别是中央国家机关的政府采购工作明显落后于地方。

(四)政府采购队伍素质不高、专业化人才匮乏

我国大部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基层单位的采购人员熟悉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和紧缺经济的采购方式,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买方市场的采购方式所必须具备和掌握的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及商品、工程和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目前,在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和采购中心严重缺乏具有商业贸易、谈判技能、产业政策、国际贸易知识以及精通招投标、大型工程项目采购、质量控制、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性能、技术参数等技术人员,而这些都不同程度的了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效益。

(五)政府采购程序不规范

在中央和地方的政府采购活动中,仍存在分割市场、歧视供应商的现象。有些地方通过地区封锁、部门垄断等方式排斥其他供应商参与竞标,同时还存在暗箱操作及其他不规范的问题,而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公开、公正与公平。

(六)对供应商监管不力

目前大多数采购中心人员大员较少,对采购全过程的监督明显办不从心。在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的监督仅限于协议的签订,而具体执行过程全凭供应商的自觉。采购中心虽然建立了政府采购投诉制度等措施,但往往是被动监督的成份较大,在采购活动中不能执行严格的检查,对违反协议的行为也不能实施有效的处理处罚。由于对供应商的监督流于形式,导致一些采购项目出现了质次价高或服务质量不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购人的积极性,不利于政府采购制度的整体推进。

(七)政府采购的效能不高

一是采购时间较长,效率不高。政府采购的优势在于提高使用单位采购和资金使用的效率,但在实际实施中往往由于采购程序复杂、采购时间过长、厂商送货不及时等原因而不能满足采购人急需之用。

二是采购缺乏弹性。由于政府采购的合同期一般较长,而采购价格在合同中一经确定,不能随市场价格变动,虽然对计算机等商品采取价位不变、配置增加等措施,但对于价格的市场波动目前在政府采购中仍缺乏适应机制,从而也使政府采购的整体效果有所下降。

三是政府采购需要资源整合。随着政府采购的全面推进,一些地区建立了专家评审机制,部分地区建立了专家库、供应商名录库和政府采购商品价格信息库,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各地在信息库的建设中各自为战、重复投入,不但使政府采购的整体成本加大,形成资源浪费,而且由于各地资源有限与分散,导致资源不足,进而影响到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

《政府采购法》明文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监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政府采购各当事人有关政府采购活动,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在前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控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为了使政府采购制度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审计机关必须做好审计监督这一关。而要做好对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审计机关首先要搞清楚“审什么”和“怎么审”的问题。

(一)审计监督的对象及

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的监督对象包括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机构。而作为对政府采购的评价即效益情况,也是审计监督的内容之一。

1、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审计

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审计主要关注其预算编制是否遵循法定程序,是否进行调查、充分论证、预测和可行性;采购范围、规模、数量、品种、金额是否合理;有无盲目采购,重复采购;是否按照先验收后结算的规定,通过财政专门账户将采购资金直接拨付给供应商;数字与预算执行结果是否真实,执行过程中是否随意增加支出、突破预算;预算结余是否用于规定用途; 对采购管理是否从资金分配延伸到使用环节,是否对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财产进行清查登记,是否加强对新增固定资产的管理等。

2、对采购人的审计

对提出采购需求的行政事业单位等采购人,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其采购活动及相关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经常性跟踪监督。对应纳入采购机构集中采购的项目,主要审计:采购项目立项情况;采购计划有无事先未作详细预测和安排,随意性较大的情况;采购项目使用、管理情况;采购资金的来源、管理和采购预算执行情况;收到由采购机构分配来的物资后是否适用,不适用是否及时向采购机构申请调剂,是否及时正确建账登账,是否自行处置、调剂、变卖或报废等等。

3、对采购机构的审计

对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的采购机构等单位,审计机关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审计或审计调查。主要审计采购机构的内控制度;政府采购计划是否及时向公布;采购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合规,特别是招投标中是否存在预先内定中标者或者向投标者泄露标底等违规行为;采购合同签订、资金支付及合同的履行情况;资金运作规模、资金管理方式和管理情况;采购活动是否存在违规营利的情况;采购的后续管理等情况。其别要重视对“暗箱”操作等舞弊行为的审计。

4、对供应商的审计

由于政府采购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因此的政府采购审计,往往把重点放在采购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廉洁上,而忽视了对供应商生产过程的监督。政府采购不仅仅只是一个购买过程,在监督采购合同如何签订的同时,也要关注合同签订以后,供应商的后继行为。作为购买者,政府不但要关心所购买产品的质量,还有必要关注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及内部控制。只有这样,作为购买者的政府才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采购活动。因此,政府采购在合同签订后,还远远没有结束,或者说,这只是完成了整个采购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对政府采购的审计也远远不能在这里结束,如对政府工程采购,审计机关有必要对供应商与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的财务收支等进行审计监督。

5、政府采购效益审计

政府采购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提高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政府采购的效益包括:性,即是否实现贷币价值最大化,财产物资利用是否充分、有效;效率性,即必要的财产物资保障及办公设施的改善是否提高了工作效率;效果性,即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是否切实加强了财政支出管理,实际支出是否比预算支出明显下降,以及是否促进了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宏观效益的发挥。审计机关在确保采购货物质量的前提下,要采用量化的,对政府采购的效益做出评价,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

(二)政府采购审计方式

在政府采购审计工作中,根据政府采购工作的特点,应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其开展审计。

1、 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政府采购从内容上包括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和采购管理;从对象上包括监督管理部门、采购方、采购机构和供应商等;从形式上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因此,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既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对政府采购涉及到的各种对象开展全面审计,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典型。

2、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

政府采购审计不同于程序性的预算资金审计,它不仅涉及到财务收支审计、合规合法性审计,而且涉及到效益性审计。其中财务收支情况只是政府采购中的一小部分,而合规合法性和效益性方面的审计则需要通过审计调查的方法来了解。例如对供应商的延伸审计调查,不但可减少供应商的对立情绪,提高审计效率,而且效果可能会优于直接审计供应商。另外,通过改进审计方法,进行审计调查,不但可拓宽审计范围,而且会使审计方法灵活多样,如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可多层面地了解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的看法,丰富审计报告的内容,弥补常规审计的缺陷,提高审计效果。

3、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

政府采购审计既涉及到财政预算的编制、安排和拨付情况,又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对政府采购制度的执行情况,因此,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常规审计的时候,有必要把涉及到政府采购方面的情况一并纳入审计方案,并建立相应的资料库。这样,在进行政府采购专项审计的时候,就可以从资料库中调取所需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并根据政府采购专项审计的要求补充其他资料和数据情况,形成全面完整的审计报告。另外,政府采购专项审计的报告也可以作为常规审计的内容之一,从而实现审计资源的共享,降低审计成本。

4、内控测评和实质性审计相结合

政府采购审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政策性强,因此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再开展实质性审计。即在政策法规认真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审前调查,重点对政府采购主要政策、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政府采购预算计划资金拨付环节内部控制制度、政府采购组织实施环节内部控制制度、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环节内部控制制度等测试点进行调查、测试和评价,初步掌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强点和弱点。这样,既可以针对内部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又可以进一步明确审计重点、步骤和方法,使实质性审计更具针对性。

5、计算机审计与手工审计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高速,使以往的各种管理工作今天都通过计算机管理来实现,政府采购工作也不例外。无论是采购信息、收集、管理还是各种台账数据统计工作,几乎采购过程中的所有工作目前都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对政府采购工作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对提搞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具有无可比拟的好处。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实现全面审计的目标。而计算机高速的检索能力可以很快发现疑点,结合手工审计的进一步延伸,可以突出审计工作的重点。

四、结束语

近年来,政府采购作为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得到越来越快的发展,而政府采购中的各种也越来越多的反映出来,如何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使政府采购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快速健康的向前发展,作为法定监督机构之一的审计机构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做好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工作,应成为审计机构的研究课题之一,希望本文的内容有助于审计机构更好的开展政府采购的审计工作。(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 马社亮)

[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2] 《 提高认识 精心组织- 做好2002年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工作 -国库司副司长周成跃在全国政府采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10月31日 .

[3] 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4] 楼继伟。《政府采购》。《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5] 艾广青、马妍。《政府采购制度对我国的借鉴》。《财经论坛》,1998年第8期。

[6] 《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

篇9

1.构筑体系,初步形成政府采购制度框架

①加强制度建设。《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根据《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三个部长令的有关规定,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积极研究制定了各项政府采购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基本形成了一套制度体系。这些制度主要包括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委托采购、专用仪器设备采购、公务用车采购、公车定点加油、维修和保险、办公用纸张定点采购、办公设备定点供货、信息化项目采购、分散采购管理、招投标管理、投诉处理以及政府采购信息、政府采购内部工作流程、政府采购咨询专家库建设与管理、政府采购供应商库建设与管理、政府采购协管员队伍建设与管理、政府采购社会监督管理等一系列规章文本。

②构建监管体系。市财政局、采购办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研究推动政府采购工作的措施,逐步形成了政府采购的运行机制、内控机制和监督机制基本形成了财政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共同监督的行政监督管理机制。特别是采购办与采购中心进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公后,市监察部门通过网络和招投标活动的实时监控,使这种监督机制更趋成熟。如为了防止招投标过程中的舞弊行为,体现评标公正公平,对评标咨询专家名单实行计算机自动抽取短信通知的方式,同时产生密封名单,采购实施机构工作人员只有在评标当日专家报到时才能拆封专家名单。

③实行管办分离。政府采购工作开展初期,采购办与采购中心虽然是两个机构,但为了减少环节,调配力量,因此是合署办公的。采购办行使政府采购的计划编制与管理监督职能,采购中心承担政府集中采购计划的实施。区、县(市)的采购机构也相继建立。一批有影响,并经过资格认定的社会中介机构提供有关中介服务,政府采购业务。从全国看,管采分离,职责清晰、运转协调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初步形成。我市也不例外,2003年《政府采购法》实施后,把采购监管工作与具体办理采购业务划分开来,特别是采购办、采购中心进驻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公后,采购办与采购中心的工作职责作了彻底划分,采购办主要负责政府采购预算的管理、采购计划的编制及采购实施的监管,采购中心作为事业法人独立开展采购业务,完成了政府采购的管办分离。

④提高队伍素质。大多数地区的政府采购工作是从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职能转变过来的,一般都存在人员少力量弱的情况。经过7~8年的探索,这支队伍普遍实行了管办分离,人数和人员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市还建立了政府采购协管员队伍,通过他们在各预算单位的具体监管,将政府采购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采购监管部门还定期组织培训班,学习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政府采购具体业务知识,公布操作流程,既提高人员素质,又接受社会监督。

2.努力实践,积极探索政府采购新方法

①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得到了加强。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密不可分。然而,在《政府采购法》颁布之前,政府采购预算并不能引起各预算单位甚至财政部门的重视,办理政府采购手续需要预算单位逐项填写申报表,相应也延长了采购周期。2002年6月29日九届人大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政府采购法》后,市财政部门及采购办抓住机遇,在部门预算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就将政府采购预算作为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紧密结合部门支出预算的编制工作,颁布集中采购目录,单独设立指标体系。通过几年的努力,政府采购预算已能较全面反映预算单位的年度集中采购规模,并且与部门预算可合可分,不仅简化了过去繁杂的申报手续,而且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和采购效率。

②严格预算执行,减少临时性采购。过去一些预算单位采购无预算无计划,或随意调整采购预算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现象成为政府采购不规范的重要因素。《政府采购法》的实施,使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有法可依,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在实践中,采取没有预算不予采购、调整单位政府采购预算须事先经过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等工作措施,使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和执行工作都得到了加强。

③政府采购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国库直接支付制度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的运用,对推进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和扩大采购范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2003年起,我市对集中采购项目的资金支付由会计结算中心直接支付给商品或劳务供应商,减少了资金流通环节,增强了政府采购的透明度。2005年市财政又作出规定,将政府采购项目完成后的结余资金全部上交财政,不再由单位自行调剂。这些措施对节约财政资金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对防止擅自改变采购项目、挪用财政资金等现象的发生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④规范采购行为,防范商业贿赂。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市采购监管部门制订了一套采购规程。一是按照上级的采购监管部门的指示,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每年修订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二是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对五种采购形式的选择进行严格区分,非公开招标采购的一律实行报批制度;三是完善政府采购工作流程,明确采购单位、财政部门、采购办、采购中心和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各阶段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四是公开政府采购招投标操作程序,对资格审查、编制招标文件、信息、接受投标文件以及开标、评标、决标和公布采购结果等各环节都作出详细规定。通过一系列的规程控制,防范商业贿赂在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和采购机构发生,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⑤利用信息技术,减少人为因素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干扰。建立采购信息系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办事效率,更在于通过信息系统规范采购工作程序,减少非正常的人为干扰。例如,建立评标专家库自动抽取通知系统,使采购项目评标活动实现一定的公信度,大大减少了投标单位“公关”因素的干扰;设置计算机操作流程,记录了政府采购管理、执行和监督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状态,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树立自律意识,规范采购行为。

3.不断进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了体现

①强化了预算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1998年全国政府采购总金额为31亿元,节约额为4.16亿元,节约率为13.4%;到2004年全国政府采购总金额达到2000亿元,节约额为231.2亿元,节约率为11.6%;1998年至2004年累计采购额5812亿元,节约额达687亿元,平均节约率11.8%.最近有一个资料,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近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7.1%,节约额达380.2亿元.杭州市情况也是如此,1998年至2005年全市政府采购累计总额为55.43亿元,平均节约率为11.6%.在财政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这些节约下来的资金,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②推动了财政改革。我市的政府采购预算是与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同步进行,并寓于部门预算之中的,政府采购预算又必须细化到具体的采购项目,因此政府采购预算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部门预算的细化和完整;而政府采购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又为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打了前站。

③有效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实行政府采购,引进竞争机制,通过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的政府采购交易,政府采购的透明度不断提高,采购制度日益健全,既方便了社会各界的监督,也使过去单位采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从源头上防范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的发生。今年全国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杭州市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和采购中心均没有发现违纪的问题,应该是这些年来严格管理规范采购的可喜成效。

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政府采购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国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与《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和上级的目标要求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政府采购理论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目前,社会上把节约资金当作政府采购的唯一职能,甚至认为只要政府采购就一定能够节省财政资金。这是对政府采购表象化的误解。从总体上说,政府采购比没有实行政府采购更节约资金,这种节约是建立在公平交易基础上实现的。而具体到某一个项目,政府采购所花费的资金高于非政府采购价格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就事论事谈政府采购达不到节约资金的情况,必然导致对政府采购制度认识上的偏颇。

2.政府采购的规模还较小。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采购规模一般为GDP的10%以上,或为财政支出的30%左右。而我市2005年政府采购规模为15.22亿元,只占GDP的0.5%,占财政支出的比重6.38%;其中,市本级政府采购规模为7.6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9%.

3.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力不强。一是政府采购预算还比较粗放,特别是一些工程项目,既有土建、安装工程,又有设备和材料采购内容,采购预算编制时还不能达到细化的目标。二是预算批复还比较滞后,有时人代会三、四月份召开,财政预算批准后再下达到各预算单位,真正实施采购计划只有七、八个月的时间。三是预算调整随意性大,一些单位计划考虑不周,采购项目调整或增加时常发生。

4.政府采购的时效性不够强。由于政府集中采购要走程序,有法定的时间规定,而预算单位总是习惯于要用的时候才考虑采购,这个时间差成为预算单位反映比较大的一个问题。

5.政府采购行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既有政府采购当事人和评标专家的问题,也有政府采购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分散采购没有列入政府采购统一管理的范围。今年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自查自纠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分散采购行为的不规范。

三、“十一五”期间,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要求是《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所有货物、工程和服务,都实行政府采购.这一目标要求对杭州市目前的政府采购规模现状来说是很重的任务。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深化改革,加大《政府采购法》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健全监管体系,规范采购行为。

1.正确认识政府采购的重要作用,提高预算单位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自觉性

政府采购的重要作用,姚振炎同志曾经作过一个详细阐述:一是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节省开支;二是保证采购项目质量,采购单位可以得到质量有保证、价格合理的货物、工程和服务,保障国家机关有效行使职能;三是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保护国内产业、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四是促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五是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六是有效抑制腐败,遏制采购中的权钱交易和其他腐败行为.也有学者提出,节约财政资金不是政府采购的首要职能,政府采购的首要职能是要建立一种长期的财经制度,将所有政府购买行为都纳入到公平交易的市场经济范畴中去,使得政府的消费行为也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

无论专家学者对政府采购职能及作用怎样阐述,政府采购作为国家财经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在实践中发挥着上述各个作用。要将政府采购制度全面贯彻执行,加大宣传力度和对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的普及教育是非常需要的。政府采购监管机构要做好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要通过普法教育,使社会各界认识、理解和支持政府采购,为政府采购工作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各预算单位领导更要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出发,重视政府采购工作,提高本单位执行政府采购法规的自觉性。

2.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涉及的环节和利益主体非常广泛而复杂,要使政府采购行为依法进行,就必须对涉及采购制度的每一个配套环节予以制度化。例如,从政府采购工作流程看,涉及到预算编制、下达计划、采购方式确认、信息公布、供应商投标、专家评标、履约、验收、资金结算和采购评估等;从政府采购行为主体看,涉及到采购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采购中心或中介机构、供应商、监察和审计部门等;从采购中心内部流程看,也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岗位。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政府采购的成功经验,依据《政府采购法》及其3个部长令的要求,建立相应的采购质疑机制、信用追索机制、申诉仲裁机制等。对所涉及的采购人、采购监管机构、采购中心或中介机构、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等行为主体制订相应的制度,明确各自的职责;对采购所经历的预算编制、下达计划、采购方式确认、信息公布、供应商投标、专家评标、履约、验收、资金结算和采购评估等环节的流程应进一步细化,充分体现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确保物有所值。同时也应制订一些相应的配套法规,形成比较完善的制约机制,防范政府采购领域的商业贿赂。

3.完善办法,把政府采购预算推向标准化

杭州市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起步比较早,也没有出现有些地区与部门预算“两张皮”的脱节现象,但是在政府采购预算的指标体系与实际操作的衔接上仍然存在不够细化、不够规范的情况。因此,要完善现有的部门预算编制办法,着力解决政府采购预算简单粗糙和滞后的问题。

①要认真研究采购预算的指标体系。采购监管部门要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的新要求,按照部门预算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的规范分类,制订出标准化采购预算指标体系。对不同商品、工程和劳务等采购项目提出各自的专业化、标准化技术指标,以便于按各自特点归类,为扩大采购规模,提高采购效率打好基础。

②要解决政府分散采购的预算编制问题。从杭州市的情况看,政府分散采购的数量还相当大,与政府集中采购的现有规模相接近,同时部门预算中分散采购预算反映不全、不细、不实的情况普遍存在。政府集中采购走上规范化路子后,加强分散采购应该作为政府采购监管机构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首先要从规范预算编制抓起,把预算编实了,管理和监督也就有了根据。要充分发挥各部门政府采购协管员队伍的作用,建立经常性的沟通联络制度,落实监管责任。

③要协同审核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在部门预算实际编制中处于配角地位,采购单位在部门预算中往往注重预算经费的数量,对政府采购预算难免不够重视。用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喻:部门预算与采购预算是“钞票”与“粮票”的关系,部门预算解决的是资金的问题,采购预算解决的是指标问题。没有采购预算,即使有了资金也是不能实施政府采购的。因此,在年度预算编制阶段,采购监管机构与预算分配部门要协同审核,共同把关,才能把政府采购预算做细做实做规范。

4.调整监管范围,扩大政府采购规模

财政部提出在“十一五”期间,《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所有货物、工程和服务,都实行政府采购。省政府也提出了近期目标,到2007年,政府采购金额要占财政支出15%.而我市2005年政府采购金额只占财政支出的7%,2006年实行节俭措施后,小汽车的采购金额就减少8000万元,离目标更远。按照上述目标要求,必须抓好两方面的工作。

①调整政府采购监管范围,加快政府采购扩面工作。调整政府采购监管范围,就是要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将工程建设项目列入政府采购程序管理。杭州市财政支出规模在全省各城市间排列第一,但政府采购规模偏小,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工程建设项目未列入政府采购监管范围。根据《政府采购法》第二条规定,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均应列入政府采购范围。并进一步解释: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大建、装修、拆除、修缮等。就市本级情况看,2006年地方财力安排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规模就有4.9亿元。这类项目毫无疑问应纳入政府采购法的监管范围。每年还有数十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部分投资情况比较复杂。它涉及城建资产经营公司、运河集团、地铁公司、交通集团等多家国有公司,资金组成也较复杂,既有财政支出安排,又有社会融资和银行贷款。这些公司都是代表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这些建设项目无论筹资渠道、还款方式如何,最后形成的资产都是国有资产,都是城市的不动产。《政府采购法》对此类项目是否列入政府采购范围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用财政资金或以政府名义向社会筹集资金举办的各种文化产品也应列入政府采购范围。我市在这方面已经出台了规定,但要进一步深化,进行实质性的操作。例如重大节庆、重大活动所举办的文艺演出,就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向全国征集,甚至可以反向拍卖。同时对会议、印刷、公务考察等也可研究作为服务类项目列入政府采购范围,进行各种形式的政府采购。

②加强分散采购的规范化管理。政府分散采购是相对于政府集中采购而言的。有的地区把政府集中采购分两个层面做,一个层面是由政府综合集中采购机构直接实施,另一个层面是政府授权由主管部门设立集中采购机构实施。有的地区则把由主管部门实施的政府采购,包括预算单位自行采购都列为分散采购。无论集中采购还是分散采购都属于政府采购,不存在哪个重要哪个次要的问题。因此,都要执行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对分散采购应加大具体指导,研究制订一些分散采购的具体操作办法与工作流程,建立报告制度、公开信息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让分散采购也实施“阳光采购”工程,推进分散采购的规范化建设,接受政府监管机构和社会的监督。

③完善政府采购统计制度。政府采购统计工作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对政府采购工程项目的统计。《政府采购法》第四条规定,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与招标投标法的冲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正是这一原因,政府采购工程没有实质性列入政府采购监管范围,政府采购规模占财政支出比重过小,这是一个重要原因。政府采购工程是否应该列入政府采购的统计范围,我们把“政府采购”的前提条件搞清楚,就有了明确答案。二是对政府分散采购项目的统计。《政府采购法》第七条规定,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这里明确了我国政府采购的基本模式。不言而喻,分散采购也应列入政府采购的监管与统计范围。这方面的统计工作杭州市还很弱,需与各有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将杭州市的政府采购规模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

5.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信息化建设推进了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深化了政府采购工作。从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到完成采购任务进行资金结算,我市已初步实现了信息化。但是与兄弟城市相比,我市的信息化程度依然较落后,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快开发和建设。

①整合信息资源。要通过对现有的部门预算编制系统、政府采购信息系统、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结算信息系统实行联网,形成财政预算编审部门(采购办)、采购机构(采购中心)、国库监管部门(会计结算中心)、采购单位的信息传输网络,实施信息实时传递,提高政府采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②实行网上申报。要改革采购人纸质传递申报采购项目的方式,利用财政会计结算、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主管部门及预算单位联网的条件,实行网上申报。采购单位只要按照年度部门预算中确定的采购预算通过网上点击填报,需要采购的项目即可进入采购信息系统,由采购办列入采购计划,采购机构实施程序采购,供应商送货上门。减少采购单位与采购机构的往来奔波,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