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流程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篇1

摘要:良好的施工项目管理流程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 ,把项目所需的各种物质和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 ,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项目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项目管理 质量验收 安全管理

前言

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如缺少某些重要环节;个别管理流程不明确 ,致使有关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流程颠倒 ,使得施工项目管理流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 ,并结合笔者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核心GBD商务区的工程项目管理,根据从业经验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工项目管理业务流程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建设投资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基建管理部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职能作用,进一步规范立项报批与投资管理、工程款支付、技术管理、施工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管理。作者总结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若干重要环节的管理流程进行汇总。要求基建单位必须严格履行职责,加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管理,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办事程序,依法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各项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一、严格按基本建设的程序报批,完善项目建设手续

立项前应组织人员,并委托咨询机构进行市场调研、划策;对项目建设标准、规模、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决策;建立健全组织,制定制度及工作流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委派中介机构进行跟踪审计;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工程项目和材料设备的招标,并按招标文件和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严格按基本建设的程序进行报批,完善项目建设手续。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规范和阳光操作

在项目决策的同时,提出了“建好一幢楼,培养一批人,不倒一个人”的总体要求,从组织上、制度上着手,防患未然。针对基建项目建设实际,专门制定了若干制度,从项目决策、招标组织、材料设备的招标、现场管理、工程款的支付、工程变更的审批等各方面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制度及操作流程,使工程建设的每一步都在阳光下规范进行。项目重大事项由基建项目指挥部研究决定,对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研究决策。指挥部下设招标机构、现场机构、监管机构。招标机构负责工程和材料招标;现场机构负责项目的建设及推进,下设质量组、安全组、材料组,分别负责质量、安全及材料供应等监管和组织;监管机构对项目招标和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管。基本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管各司其职、协调一致、运作有序、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规范和阳光操作。

三、依法依规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确保项目在阳光下操作,首先在阳光下选择承包商,制定了项目招标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的所有承包商必须依法招标确定,招标工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机构进行,并受项目监管机构监督。严格按规定执行。首先办理项目的报建手续,确定招标项目内容、范围、规模;其次公开招标公告;再次对各单位进行资格预审,这也是招标工作的重点,事先制定了预审办法,对报送各单位进行打分、评审,择优确定入围单位;编制详细针对项目特点的招标文件,招标前工作充分,详细,确保招标工作平稳执行。通过各项工程招标工作推进,可合理节省工程投资。

四、严把材料设备采购及质量验收关,择优选择材料和设备

工程项目建设除工程外,材料设备占一定比例,材料、设备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建成后运行的好坏。材料设备采购成本直接影响到项目成本,材料设备采购是否顺利及时,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能否顺利推进。为了确保材料、设备采购及质量,制定项目材料、设备质量验收管理制度,规定了材料、设备采购活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规定了依法招标的必须进行招标。对一部分难以招标的材料、设备以公开竞争方式,进行市场调研,确定合格供应商,按公开竞争工作要求择优确定。通过公开招标,充分竞争,降低投资,排除人情关系,同时也减轻了工作压力。

五、加强项目施工组织、质量、投资控制及安全管理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工程建设实施有效管理,制定项目施工质监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设工地例会、建设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等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现场管理工作,并且在开工前明确了廉洁责任合同,明确廉洁自律要求。

(一)明确各方责任,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1、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的要求,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责任主体建立档案资料,严格执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督促施工单位按投标文件的内容,完善、健全项目部,明确项目部人员的职责。

3、责成承包商按项目的特点进一步修改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对质量安全有重大影响的施工方案要报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质量安全部门审查批准,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再实施。

4、督促监理部按项目的特点编制监理计划,并在监理计划的基础上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确定工程建设关键点,进行重点控制。

5、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较重大的技术问题,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技术人员召开专题会,充分讨论,明确实施方案后再施工。

6、建设单位专门成立现场质量督察组,独立行使质量检查职责,确保施工质量。

(二)加强投资控制,尽量节省投资。

工程建设的同时,应专门委托中介机构进驻现场,对工程造价进行跟踪审计和实时控制,确立了甲方现场部、监理部、跟踪审计三位一体的现场投资控制体系。现场部对事、量进行控制;监理部对方案(施工)、工程量进行控制;跟踪审计根据合同规定,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三方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范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在工程款的支付中在正常程序中增设了跟踪审计审核,项目财务部审查关,严格控制资金使用。

(三)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是施工企业,监管人是监理单位,但安全生产事故的最大受影响人是建设单位,因此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把对安全生产的监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成立现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小组,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部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同时责成监理部与施工方联合组成安全生产管理协调小组,每旬组织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并及

时整改。同时甲方做到:1、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及时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地下管线资料并保证真实、准备完整。2、建设单位保证按时支付工程款,保证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的投入。3、对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物资不得用到工程上。

六、规范开展项目决算审计,严把项目决算关

建设单位应成立决算审核组,配合现场决算,重点开展对照合同变化部分审核把关工作,严把项目决算关。现场部组织监理、跟踪审计等单位对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料、变更签证进行梳理,进行竣工决算,有力控制工程项目投资。

篇2

【关键词】:基建工程 档案管理 有效管理

一、基建档案的作用

基建档案是指从建设工程项目酝酿、立项、施工到竣工使用整个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必须进行整理立卷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像、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包括工程项目前期文件、勘察测绘文件、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文件、监理文件、设备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等内容,基建档案是单位档案的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真实过程,基建档案为单位事业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条件。基建工程建设是单位不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按照基建工程建设规律收集、整理、保存起来的齐全、完整、准确、成套系统的基建档案资料,是基建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创造的知识成果,对提高单位发展水平,加强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单位整体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合理化、规范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建工程项目是指在同一个计划任务书和总体设计内进行施工,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的基础设施或建筑物,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基建档案具有技术含量强、系统成套性、原始记录性、完整准确性等特性,基建档案为基建工程各阶段建设活动的决策、文件编报、施工、竣工、使用、等工作提供依据和凭证,是单位维权的依据,是工程项目的宝贵财富。所以,需加强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为提高基建工程管理水平发挥档案作用。基建档案记录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真实反映了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和工程实体的现实面貌,基建档案具有比工程实体本身更长久的寿命,规范、准确的基建档案是工程进行维修、管理、改扩建、使用的凭证和依据,如有时单位部门需要工程管线的具置,就到档案室查找相关工程竣工图,这时档案资料就发挥了方便、准确的服务功能。基建档案是工程质量的反映,工程档案管理纳入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工程质量关系到人员安全、财产保障、使用保证等方面,在工程建设中形成、积累的基建档案质量好坏控制了工程项目质量,工程人员根据基建档案规范工程技术管理手段、程序,对工程事故原因分析、认定责任、提出改进方法提供技术依据,通过基建档案质量管理,提高工程项目质量。

二、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面对发展机遇,国家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也颁布了一系列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档案管理法规、标准,在传统的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时产生了问题和困难。基建工程具有工程周期长、流程长、阶段多、涉及部门多等特点,使基建档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成套性等特点,由于经济利益或赶工期等原因,人们只重视工程本身,轻视工程档案管理,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与工程建设不能协调开展,造成了基建档案工作滞后,反而影响了工程各方面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工程项目管理和技术文件资料处在分散、损坏、丢失等情况下,制约了单位经济和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领导和档案人员对基建档案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够,基建档案工作的学习宣传力度不强,基建工程队伍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使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严重脱节,档案资料流向不清,工程各参建部门缺乏相互沟通交流,工程档案管理职责没有落实到具体人员。由于基建工程和档案的专业性,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互相不了解专业和技术知识、工作程序,缺乏工程档案管理的实践能力,对基建档案管理的观念和认识是做好基建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目前,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适应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新要求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能采取规范标准的管理方法和操作流程,基建档案管理各环节不符合质量要求,由于工程参建单位多,档案工作标准得不到统一,如归档的基建档案质量不一,格式和内容不相同,给档案部门带来一定的负担。基建工程档案管理.cn工作程序不规范,没有履行监督、检查、指导等职能,基建档案管理措施不完善,对当前的改革形式和现代管理方法缺乏研究和思考。

基建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由于工程建设单位人员和经费的原因,许多单位没有建立基建档案管理部门,基建档案管理网络不健全,档案人员由其他管理人员兼职,没有设立专职档案人员,没有专门的档案工作场所,档案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基建档案管理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档案管理需要,基建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不能适应单位和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计算机应用仅是打字的水平,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基建档案管理的对策

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正逐步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积极宣传《档案法》,正确认识基建档案重要性是提高基建工程管理和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和保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基建档案人员应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有为才有位,使档案人员和各级领导达成共识,齐抓共管,提供基建档案管理水平。根据基建工程项目特点和基建档案管理要求,各参建部门都应设立相应的档案机构,配备专职档案人员,明确各自管理职责,建立基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深化职能,加强各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沟通。基建档案业务工作是基建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严格按照基建档案管理程序、标准进行档案管理和保管利用工作。?组织各参建单位档案人员参加档案业务培训,掌握档案整理立卷规范操作方法,使工程人员了解基建工程档案管理知识,档案人员了解基建工程建设程序和基建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基建档案管理应推行计算机管理技术,适应基建工程项目现代管理模式,探索基建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根据基建工程和单位信息化管理实际情况,使用档案管理软件,实行基建档案网络远程传输、查阅、保管,逐步实现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工作规范、有序,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提高基建档案管理效率。基建档案反映基建工程项目的真实面貌,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是单位事业和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项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工作。在新的时代,紧密联系改革、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档案人员应具有爱岗敬业、认真踏实的精神,做好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基建档案工作自身价值,为发展和谐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档案服务,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基建工程建设水平。

【结语】: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基建工程项目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基建工程档案管理也随之发展起来了。如何加强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是提高基建工程质量 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加强基建档案管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基建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为发展和谐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档案服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基建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雪杨.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J]. 黑龙江史志. 2014(11)

[2] 郭璇. 基建工程项目档案验收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19)

[3] 闻豪. 试分析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档案资料管理与监控的重要性[J]. 建设科技. 2014(0 8)

篇3

关键词:基建;档案;管理

一、概述

一个基建工程项目按实施过程一般分为项目前期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按时间顺序一般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交付使用阶段。项目前期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包括前期各种手续办理及勘察设计工作;实施阶段,这个阶段基建工程项目管理部门需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质量计划、施工安全、资金使用计划;审核监理单位编制的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办理施工许可证,下达开工令,组织甲供材料、机电设备的采购招标工作,按工程进度、施工合同审核工程进度款,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进度、安全、造价进行全过程的控制管理和协调工作;交付使用阶段。组织工程项目的规划验收、消防验收、煤气验收、特种设备验收、办理竣工档案验收等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办理《污水排放许可证》、《竣工验收备案证书》,并将工程移交给使用的部门,协助审计、财务部门做好工程项目竣工结(决)算工作,办理产权登记和后期维护等工作。

二、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缺乏项目管理的人才、经验和制度。由于业主单位往往在新建、扩建、改建等任务来临时才临时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项目建成后即撤消,所以积累的经验或教训也不能作为今后项目的借鉴。造成基建工作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队伍缺乏项目管理的专门人才和经验,缺乏项目管理的程序、方法和制度,因此难免存在管理不善的现象,如各主要环节设计、施工、设备选型和物资供应之间互相分割与脱节,工程建设周期长,工作效率不高,在过程中随意变更和乱签证,投资效益低下等缺点。

缺乏总体规划意识。多数企事业单位往往轻规划重功能,仍停留在建一栋算一栋,只求建设成不求建设好的无规划被动局面。究其原因:首先多数业主是由小到大逐渐发展的,而非一次规划而成;其次经费紧张,常常是在急需用房时才建楼,有的甚至“看菜吃饭”,有多少经费建多大楼,不够用时另建楼,最大限度地追求实用,很少考虑与生态的关系、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与业主成长的关系、与审美的关系以及与城市的关系。造成文化的脱节,环境的不协调,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对立等诸多消极影响。

缺乏严谨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工作。一个项目,其功能设置的合理、投资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阶段工作。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显而易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施工只是对设计方案的执行。

资料信息的共享、查询和处理缺乏科技手段。由于建设过程中经常存在多个在建或拟建项目同时在进行,致使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任务非常繁重,管理人员需要同时掌握多个工程项目的关键信息以及项目的相关资料;并且每个工程项目在不同的阶段产生的各类资料比较繁多,通常采用手工或者是半手工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信息处理的速度比较慢,共享不及时等,造成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推进缓慢,未能很好地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各类资料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录入、查询和处理。同时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对工程造价及最终的工程结(决)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工程资料的及时管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三、基建项目管理中的档案管理

基建档案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国家档案局、国家计委在《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基建档案是指在整个建设项目从酝酿、决策到建成投产(使用)的全过程中形成、应归档保存的文件,包括基本建设项目的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勘测、设计、施工、调试、生产准备、竣工、试生产(使用)等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材料等形式与载体的全部文件材料。同时规定各单位要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档案的原则,管理好基本建设项目的档案资料,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基建档案记录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应始终同它所反映的工程实体保持一致。基建档案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能采取规范标准的管理方法和操作流程,基建档案管理各环节不符合质量要求,由于工程参建单位多,档案工作标准得不到统一,面对发展机遇,国家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也颁布了一系列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档案管理法规、标准,在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时产生了问题和困难。基建工程其有工程周期长、流程长、阶段多、涉及部门多等特点,使基建档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成套性等特点,由于经济利益或赶工期等原因,人们只重视工程本身,轻视工程档案,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与工程建设不能协调开展,造成了摧建档案工作滞后,反而影响了工程各方面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

四、加强基建管理的措施

加强学习,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由于基建财务核算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专业性强,一个单体工程就涉及土建、设备、供水、供电、门窗工程、装饰工程等十几项分项工程核算,有些还涉及到拆迁费、赔偿费等明细核算,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比,基建工程核算连续性强、时间跨度大。因此,基建财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及补充规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解释;了解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工程知识,还应当认真学习招投标法、合同法、建筑法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如建设项目概预算控制、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规定、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基建材料、设备采购管理规定、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控制制度等,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得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分离、制约和监督。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规范运行,项目支出真实、合法。

参考文献:

[1]冯安怀,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转到设计阶段,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10年

[2]席群峰,对政府投资重大群体项目管理与控制方法的思考[J].建筑技术.2010(6)

[3]蒙琦,广州大学城建设的组织与管理[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0(6)

篇4

关键词:档案管理;基建;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infrastructure file management work more and mor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ase the infrastructure file management face, therefore,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he File management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frastructure file management elaborate, and take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For counterparts reference!Keywords: file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基建档案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国家档案局、国家计委在《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基建档案是指在整个建设项目从酝酿、决策到建成投产(使用)的全过程中形成、应归档保存的文件,包括基本建设项目的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勘测、设计、施工、调试、生产准备、竣工、试生产(使用)等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材料等形式与载体的全部文件材料。同时规定各单位要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档案的原则,管理好基本建设项目的档案资料,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基建档案记录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应始终同它所反映的工程实体保持一致。基建档案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首先它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稽查、审计、检查、监督的重要依据;其次是对工程事故原因分析、责任认定、提出改进方法的技术依据;第三是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工程质量的必备条件;第四是建设单位维权的依据;第五是工程进行维修、管理、改扩建的凭证。 

二.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能采取规范标准的管理方法和操作流程,基建档案管理各环节不符合质量要求,由于工程参建单位多,档案工作标准得不到统一,如归档的基建档案质量不一,格式和内容不相同,给档案部门带来一定的负担。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程序不规范,没有履行监督、检查、指导等职能,基建档案管理措施不完善,对当前的改革形式和现代管理方法缺乏研究和思考。

(2)面对发展机遇,国家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也颁布了一系列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档案管理法规、标准,在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时产生了问题和困难。基建工程其有工程周期长、流程长、阶段多、涉及部门多等特点,使基建档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成套性等特点,由于经济利益或赶工期等原因,人们只重视工程本身,轻视工程档案,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与工程建设不能协调开展,造成了摧建档案工作滞后,反而影响了工程各方面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工程项目管理和技术文件资料处在分散、损坏、丢失等情况下.制约了单位经济和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3)基建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对档案保护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基建部门出于方便工作考虑,不能主动上交基建文件材料。从专业角度来讲,档案人员虽具备档案专业知识,但缺乏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不熟悉基建项目流程。而基建部门工作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虽有较丰富的基建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但对于基建档案的日常积累和保管缺乏经验和必要的重视,双方各有所长却不能互通有无,缺乏沟通与交流,导致基建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4)收集难度大。基建档案收集难是众所周知的问题,由于基建档案具有成套性、专业性、形成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等特点,使基建档案的收集工作具有相当难度

(5)档案知识缺乏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一致,对档案的知识特别是对基建档案知识了解得不够,缺乏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基建档案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是搞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维修、改造、扩建,健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系列制度。进行多项改革,随着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日益增多,边建设、边报批、边设计的事情常有发生。这给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应制定相应的基建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基建档案前期的收集工作,力求后期档案的完整、真实,使基建档案资料具有真实性,从而确保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

(2)加强文件形成者、档案管理者的业务培训.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发挥档案价值作用的前提。一套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必须发挥全体参与人员的档案意识,一起参与档案收集,特别在项目建设初期,遵循项目建设和档案形成的规律,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树立科学的档案观,让科室内每个工作人员都知道、了解、重视基建档案管理这项工作,各负其责,大家尽量配合把好自己的关口。这是做好基建档案工作的有力保证。

(3)提高业务素质和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随着基建档案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迈进,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注意学习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现代医院管理中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熟悉基建专业知识,掌握电子文档管理和网络技术、现代管理理论的技能。以业务素质的提高为着重点,可以争取各种机会参加有关基建政策文件、档案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不能光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 (4)增强档案意识,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理念。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正逐步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积极宣传《档案法》,正确认识基建档案重要性是提高基建工程管理和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和保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基建档案人员应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有为才有位,使档案人员和各级领导达成共识,齐抓共管,提供基建档案管理水平。 (5)完善基建档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基建工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基建工程项目特点和基建档案管理要求,各参建部门都应设立相应的档案机构,配备专职档案人员,明确各自管理职责,建立基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深化职能,加强各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沟通。

篇5

关键词:基建管理;策略;审计控制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正 文:

建筑业是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最近几年,随着建设需求的高涨,国家和相关部门对基建工程的投资不断加强,这也对基建工程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内在要求。因此,强化基建工程管理势在必行。

一、关于基建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阐释

1、基建工程

基建工程也可以称之为基本建设工程,指的是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投资进行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活动及其相互联系的其他经济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实现国定资产的再生产。对于基建工程而言,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重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其一,建筑安装工程。主要有水利工程建筑、土木建筑、生产、运输事业设备安装等;其二,设备的采购。主要就是对与生产相关的器具、工具和设备进行购置;其三,勘察、设计、科学研究实验、征地、拆迁、试运转、生产职工培训和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等。

2、基建工程管理

基建工程管理指的是对基本建设的具体过程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基本建设开始之前的计划、规划、设计情况;建设过程中资金的使用以及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施工质量监督、财务计划和决算等的管理;建设完成之后的竣工据算管理、建筑质量验收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

和其他管理工作相比较,基建工程管理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其一,综合性。综合性指的是在基建工程管理中,每一个建设项目都是需要建设单位、工程施工方、工程施工具体环节和方案、工程资金材料供应、建设项目验收等部门综合协调完成;其二,长期性。长期性主要是指建筑周期的长期性,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有些项目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完成;其三,多耗性。多耗性指的是建筑物资、物料使用的多样性。由于建筑周期长、建筑综合性大决定了建筑管理的多耗性。

二、强化基建工程管理的策略选择

1、理顺基建程序,健全基建制度

基建工程管理中,每一个建设项目都是需要建设单位、工程施工方、工程施工具体环节和方案、工程资金材料供应、建设项目验收等部门综合协调完成,因此,优化基建工程建设的程序尤为重要。从基建工程项目开始,先进行立项、评估及相关的可行性研究,再到设计、招标、具体施工,直到工程使用完毕验收,每个环节都应该高度重视,不可偏废。通过,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基建工程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文件中政策,对基建程序进行系统完善的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严厉的惩罚,保证基建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强化基建工程监督,规范基建管理

首先,规范招标管理。在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市场存在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所以,一些建设管理部门就成为建筑市场眼中的“香饽饽”,工程回扣和好处就成为基建工程中不成文的规定。很多单位在招标过程中被人情钻了空子,最终影响了工程施工的健康运行。所以,一定要加大对工程招标过程的监督,从源头上予以控制。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招投标制度规范,另一方面则需要相关纪检部门加大监察力度,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其次,规范工程质量管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履行基建制度,从招投标到具体施工、从施工到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必须强化监督,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再次,规范工程效益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它是一个集经济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因此,除了技术层面,还应该做好工程施工的费用预算、支持以及最后收益,不断深化工程造价审计监督,提高投资经济效益。

3、优化管理队伍,提升服务意识

基建工程管理的专业技术结构应齐全,应配备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工艺、工程设备、造价等专业人员,否则工程管理的系统集成能力不足,将不具备大家期望的交钥匙工程的实施能力。从事基建管理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有关本基建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财务预决算能力、法律及管理知识以及一定的协调管理能力。同时还要兼具年富力强、踏实肯干、作风正派不谋私利的优良品质。对于一个基建项目来说,完成竣工验收并不意味着基建管理任务的结束,还需强化管理服务意识、积极跟踪后续使用,征求使用方的意见,配合及时改进,并做好工程的质量保修工作。同时,还应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在提升管理人员信息化能力的同时,要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地掌握基建施工的总体质量水平和发展态势,进而保证基建工程的顺利开展。

三、结论

基建管理工作作为一个单位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基建管理工作,深化基建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把基建管理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只有通过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现代管理手段才能适应现阶段飞速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社会。相信随着基建管理工作的日趋成熟,必将有利于建筑市场的规范与良性发展,有利于建设工程质量与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杨晓辉.关于加强电力基建工程结算审核工作的几点看法[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12)

[2] 郭靖.探讨企业基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及解决思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12)

[3] 毕元章,王萍.参照基建管理程序加强防汛岁修水毁应急度汛工程全过程管理[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2(04)

篇6

下文中以某全球规模领先的特大型公共服务行业国有企业的相应研究应用为范例,介绍了一种通过深入研究项目可研、采购计划编制、采购履约、竣工决算和转资业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财务在项目建设中物资采购管理中的管控点,建立统一“两端”、规范“三线”的项目过程管控,加强采购全过程管理,提高决算编制效率,实现竣工决算由手工编制向辅助生成转化的基建工程项目采购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一、业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该企业在基建工程项目中的采购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应用中,工作核心是分析项目建设中物资采购管理中的管控点,部署关键环节信息系统强控制工具,在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设置财务可以掌握的管控工具,推动业务的执行;推动设计环节、验收环节、结算等环节信息化应用系统内和系统外工作的衔接,促进业务与财务融合,实现工程物资采购和设备采购的前推、后移,提高决算转资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系统开发,实现和应用了“基建工程采购全过程管理增强功能模块”,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基建工程采购全过程管理增强功能模块”的设计核心为“统一两大关键端、规范三条业务线”,即强化设计端和结算端管理,加强合同线监控管理、成本线强控制管理及资金线信息融合共享管理,同时提高竣工决算过程自动化水平。

二、业务流程说明

(一)统一两大关键端、规范三条业务线

1.设计端

设计部门在完成项目前期设计工作的同时出具项目资产清册(设计稿),该清册应列明各项固定资产所包含的设备和材料采购明细。该清册旨在从设计源头明确项目建成时的资产明细,并建立资产、设备、采购物料的对应关系。项目部门审核资产清册,并将其导入企业ERP系统。同时,启用信息系统强制校验,要求物料采购必须挂接到WBS(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最底层。最终,ERP系统根据挂接结果,自动形成资产设备和工程物资的采购申请。

2.合同线

通过信息系统建立合同台账,实现合同执行过程监控,促进成本及时入账。(1)在物资集约化对于招投标流程设计的基础上,提出财务部门的管控意见。(2)要求在合同条款中建议新增便于财务管控的条款,为财务后续资金支付的控制手段提供法律基础。

3.成本线

通过在项目实施、结算等环节增加管控点,促进集成业务入账时点与实际收发货,服务确认时点的一致性,实现成本入账的及时性,准确性目标,推动工程形象进度与财务付款进度相匹配。(1)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工程形象进度与财务进度的展示机制。(2)设备投运后,系统禁止发生新的采购申请和采购订单。(3)在企业ERP系统中开发管控工具(可开启和关闭),实现在投运公告30天后不允许新增采购申请、采购订单。

4.资金线

梳理资金支付环节的集成关系,确保在进行资金申请时,能够与项目、采购订单进行一一对应,并在金额方面进行逻辑校验,同时根据合同执行进度监控和控制合同付款情况。(1)支付时,校验合同累计支付金额不能大于合同金额;(2)在采购订单未及时入账的情况下,财务人员触发冻结付款指令。

5.结算端

统一财务对结算资料的审核标准,提高线外信息与线上信息的一致性,保证以结算促决算的有效衔接。(1)ERP系统中出具资产清册(验收稿)作为设备现场验收的基础,资产清册中具体设备/材料信息来源于资产级WBS下挂接的采购订单对应的相关物料参数。(2)项目部门、运检部门、财务部门依据该清册核对现场实物。(3)按照出具的资产清册(验收稿)中的信息建立设备台账,保证后续自动产生的资产带有WBS标识,满足按照WBS标识自动价值新增的要求。(4)ERP系统出具项目成本归集单,与业务部门提供的结算单据进行比较,为竣工决算的出具和资产卡片价值新增提供基础。(5)结算报告中将建筑、安装等费用明细至具体的资产层和分摊层,实现结算对决算的支撑。

(二)实现竣工决算自动化辅助功能

依据项目转资标示符和结算格式,进行费用分摊程序的开发;开发应用辅助出具竣工决算报表的系统工具,总部统一规定竣工决算报表的格式、内容、维度等信息,保证各单位出具竣工决算报表的标准化管理。

三、信息系统应用

“基建工程采购全过程管理增强功能模块”在企业140多家下属单位获得广泛应用,帮助企业实现了从设计到转资的全过程信息化管控。自2012年12月这一增强功能模块初步建成和应用以来,在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加强工程物资采购计划与采购行为管理、增强物资采购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业务融合能力、提升竣工决算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基建工程采购全过程管理增强功能模块”的支持,企业每年过百亿的基建工程获得了更多的安全保障,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风险,提升了全业务链工作效率,这一管理模式提升和相应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为企业的业务稳健和经营持续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结束语

“基建工程采购全过程管理增强功能模块”针对大型企业基建项目工程物资及设备采购业务中的难点,从业务全过程角度着手,着重分析和解决基建工程采购全过程管理切入点零散、业务融合与数据共享困难、强制控制手段缺失等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了管理模式的固化,实现了管理思想的落地,其所形成的信息化工具具有高度可配置性,具有一定通用意义。

(作者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篇7

关键词:城市燃气管道 基建工程 进度风险

中图分类号:TK22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Progress risk management

in City gas pipelin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Abstract: project progress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date of city gas pipelin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and influences the date of consumers using the gas. This article is to find out the efficient manage measurements to decrease the progress risk based on the overall analysis in possible progress risks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icient progress management for shorting the construction date and providing consumers the gas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City gas pipelin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Progress risk

1 引言

城市燃气管道基建工程指运营商区域内的,用户建设红线外,由运营商投资的燃气管网工程,是保障用户燃气输送的基础设施。用户能否使用燃气、何时能够使用都依赖于基建管网的建设计划及进度。与其他市政管道不同,燃气管网的建设与用户终端设备息息相关,不同的使用压力及用量需通过不同压力级制和不同口径的管道进行供应。受制于规划前期用户使用要求的不确定性,为保证基建管线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建设工程往往须等待用户报装,从而产生正常建设周期较长与用户用气时间紧迫的矛盾。因此,一方面为保证用户紧迫的用气需求,另一方面为尽早地实现供气经济效益,针对基建工程应加强工程进度的管理,核心是进行进度风险的管理。

2 基建工程的进度风险

2.1 基建工程建设流程

按照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基建工程需要经过申请项目立项---办理规划意见书---勘察和设计招标(同时征求专业部门意见)---施工图设计---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和监理招标----办理施工许可证-----工程开工建设---实体通气验收---竣工备案等主要环节。按照不同阶段,可大致分为施工前期工作流程,建设实施流程和调试验收流程。

2.2 施工前期工作流程中的进度风险

基建工程施工前期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相关手续的办理及勘查设计工作。

办理相关前期手续时,各个阶段环环相扣,每一阶段的完成时间直接影响下一阶段进度,故风险分散在每个环节。例如立项阶段的水土保持、环境评价、安评、水务、铁路等相关部门的意见都需要一定的周期,且任意一个条件的缺失都会影响立项审批;在办理施工证期间,将对沿线可能涉及的市政专业公司征求意见,如产生交叉施工还需提交保护方案等,涉及水、电、通信、交通等专业公司,每个专业公司出具意见后交由政府窗口进行审核。所以,在征求这些专业公司意见的过程中,出具意见的速度将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前期手续办理的进度风险主要集中在此环节。

勘查设计过程中存在两项进度风险,一是勘察设计单位由于内部的组织管理问题从而导致工作进度不能按要求完成,导致后续施工进度的延迟。二是由于勘察设计成果质量存在问题,如现场调查不仔细、设计方案不合理带来交叉施工太多等,发生施工过程中的工序无法实施或方案变更等,影响施工进度。

2.3 建设实施流程中的进度风险

2.3.1组织工作导致的进度风险

工程的建设实施是人员、材料、机械的合理组织与有效调配的过程,有效地组织协调是完成计划进度的前途。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准备不足,如人员和机械没有及时到位,影响按期开工;由于施工组织方案未涉及细节,对不同工序的工期安排存在误差,造成交叉施工或者工序错乱,从而出现返工等情况;采购方面,不常用设备可能需要工厂重新生产,生产周期影响其交货时间;很多材料和设备并非由当地采购,在运输过程中可能经过汽车、火车甚至飞机等交通工具,受这些交通工具的时限,影响其在途时间;很多设备在运输途中由于装卸不当或者搬运方式不正确造成设备零件损坏的事件时有发生,从而造成部分设备返厂或者重新发送新设备,影响施工进度。

2.3.2 管理工作导致的进度风险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涉及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管理缺失,都会影响其他环节。例如在施工承包商审核把关不足,部分施工单位受技术水平限制或施工能力不足,施工组织设计缺陷等因素影响,在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窝工、特定工序无法实现、某些设备无安装调试能力等,从而造成工期延误;在施工计划上未充分考虑与其他同场施工的企业交叉施工的影响,从而导致没有施工工作面,导致进度影响;在质量控制方面,由于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手段限制或者工序检测不全面从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如阀门安装不规范、调压箱进出口装反等导致返工,引起工期延误;部分材料设备在出厂前的检验中未发现质量问题,但在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后经过在线压力、气密试验发现存在质量问题,从而造成拆装返厂调货或者退换等过程,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2.3.3 突发事件导致的风险

施工期间遭遇意外事件(如奥运期间强制停工);或由于恶劣天气(如百年一遇大雪、大雨、大风、雷电等天气)必须停工;或由于施工现场环境等影响,必须停工等情况,都会带来一定的进度风险。

2.4 调试验收流程中的进度风险

调试方案的制作审批进度,将直接影响调试作业的时间;调试人员对作业的精通程度也将直接影响调试作业的进度;带气切、接线一般由专业公司作业,由建设公司提出申请,划拨相应款项,签订作业合同,负责切接线工作的公司安排具体作业队伍,制订作业计划,其手续办理进度和作业时间由专业公司控制,将直接影响运行调试时间。

3 进度风险管理措施

针对不同阶段流程中存在的进度风险,在明确主要风险的前提下,可通过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及经济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和控制。

3.1 组织措施

3.1.1 制定有效的进度管理体系

进度管理体系是进行进度管理的大纲,是管理流程的系统化体现。进度管理体系可以细分为组织体系、计划体系、核查体系、纠偏体系和保障体系。有效的管理体系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工作或口号上,一定要与具体的工程相适应,各个体系之间应相互联系,在一个整体的系统框架下运行。

3.1.2 建立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的具体落实就是岗位的安排和人员的落实。每项工作都应该有相对应的人员负责,可以一人管多事,但绝不能存在工作没有人管理或交叉管理的情况。落实责任制是有效实现进度管理的前提。只有明确了每个人员的具体工作,才能有效地进行详细工作计划的跟踪及核实,并在出现问题后有效的进行纠偏监督。

3.1.3 编制进度计划

对于项目的总体进度,应有明确的进度目标,并充分论证目标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度计划的编制,应按照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的分解,将每个阶段用数字进行量化,明确各个时间段内的任务,并分配相应的人力及物力以保证实施。

3.1.4 重视核查体系

计划是理想状态的构思,计划的落实需要依靠监督。日报、周报、月报、季报等形式是建设方了解工作进度的一手资料,根据项目的大小不同和进度要求不同,对上述资料应采取阶段性或临时性的检查,以保证汇报材料的准确性。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动态跟踪,并同进度计划相比对,掌握工程实际进度及预期进度存在的问题,为纠偏决策给出依据。

3.1.5 完善纠偏体系

发现问题就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有行之有效的纠偏体系。利用现有的纠偏理论,对出现的进度偏差,通过技术、经济等各种手段使其在任务时间段内或关键节点之前有效解决,避免造成整体问题。

3.1.6 落实保障体系

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空谈计划执行及纠偏是纸上谈兵。所有的工作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投入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配备适当的机动储备力量和材料设备,而不至于出现问题时无法执行。例如可以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在合格供应商范围内选择设备厂家,可以有效保证产品的供应周期(如双方约定交货期7天)。

3.2 技术措施

3.2.1 确定关键工作,进行节点控制

不管什么项目,一定会存在对整个项目的整体进度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工作。因此,对于关键工作的控制是整个项目进度控制的节点,保证了节点的工程按时完工,整体工程的进度风险就大大减轻。对于燃气管道而言,非开挖、破路等往往是整个工程的节点,这里面主要涉及到手续问题等,因此应提前做相关事务的手续工作,通过提前入场,提前实施等方式保证节点工作进度。

3.2.2 采用进技术、新方法

针对复杂的管线工程,往往由于外界环境等因素,常规施工存在很多的困难。人口密集区的拆迁工作,采用传统的先拆后建变数极多。可以采取边拆迁,边顶管的方式,从而规避拆迁时间不确定带来的进度风险。

3.3 合同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要通过多家单位合作协调完成,而合同是联系合作单位的纽带。实际工作中,合同中的问题对项目进度产生影响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在合同管理工作中,针对与进度控制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业主需要将所有的工作进行细致分解,使得每一项工作都有合同承包主体,保证工作的落实。同时,合同也应完善,保证每个承包商对于合同的范围、工期、质量要求等有清晰的理解,避免出现过程纠纷;另一方面,合同条款对于进度的执行需要有明确的控制要求,例如里程碑要求、纠偏要求、监督要求和整改要求等。针对承包商的内部管理问题而导致的进度风险,更需要通过相应的合同条款对其进行约束,并结合相应的经济措施保证其实施力度。

3.4经济措施

通过增加额外投入,例如在具备条件时不间断施工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加快工期。对于建设方而言,需要通过核算工程延期可能带来的损失,与投入的额外支出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有必要通过经济措施加快工程进度从而减少整体投资风险。

4 结语

基建工程中的进度风险管理核心在于对进度控制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并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进行规避或者纠偏,保障进度管理的有效性,从而保障工程工期。

参考文献:

篇8

    一、高校基建工程竣工决算滞后的现状及影响

    高校自98年扩招以来,招生人数从108万人到2005年招生人数的504万人,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各项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基建投资日益增大。如某省教育厅的数据显示,05年省属高校的在建工程是25.4亿,拨款是32.05亿,多数高校工程竣工后虽已交付使用多年,但仍以在建工程的形式存在的有9.7亿,占总在建工程的38.2%。竣工决算的滞后与基建工程的特点有关联,但多数还是其他的原因引起的,因为多数高校基建面临的是繁重的项目管理任务,为了学生能够如期入学,工程项目要赶工期,赶进度,学校注重的是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施工阶段的控制管理,管理的目标是按期交付使用,却忽视了工程项目竣工的后期工作,造成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滞后,进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影响。

    1、竣工决算滞后影响了办理固定资产财产帐的管理。建设项目在竣工后多年没有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只能先交付使用造成固定资产已使用,但没有资产帐。而且长期不进行竣工决算,时间一长,资料提供不全,更难以进行竣工决算,进一步影响了工程项目结转为固定资产财产帐,易造成学校资产的流失。

    2、竣工决算滞后导致资产管理与使用脱节。建设项目没有及时办理竣工决算,相关手续不齐,国资部门不能办产权证书,未纳入学校资产的核算管理。而使用部门管理的重心是教学,缺乏资产管理方面的经验,这容易使资产的管理出现“真空”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教学设施及设备的管理上,由于管理的缺位,影响了学校对资产的正常管理与合理使用。

    3、竣工决算滞后导致资产成本人为增加。在工程交付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维修费、配套设施等支出,由于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该工程的这些费用被摊入工程成本。而且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随意地将非本项目的维修费、更换配件等摊入工程成本,人为地增大建设项目的成本。另外,工程结算取费系数每年都在发生变化,迟报工程决算,会引起工程成本的增加,使资产的成本与实际成本不相符,造成资产计价的不实。

    二、基建项目竣工决算滞后的原因分析

    1、校领导对竣工决算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不完善。(1)校领导对投资资金管理经济效益的意识不强,且学校管理的重点是教学科研,因此校领导更关心的是工程的进度、完工日期以及学生能否按期入学等问题,却忽视了对竣工决算的办理,学校认为欠缺的只是竣工决算的手续问题,并不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的交付使用。因而,基建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就被搁置,若遇上领导换任,易造成基建历史遗留问题。(2)各职能部门缺乏沟通与协调。基建、国资、财务、院系等部门之间由于缺乏沟通,相互配合不够,在工程项目完工后,基建部门对竣工决算所需的材料或程序不了解,使基建材料提供不完整,竣工决算不及时,最后国资部门按小于基建工程项目帐面数给予入帐,导致帐面数与实际资产数严重不相符。而工程后期所发生的费用是以资产入帐还是使用部门以修缮费用入帐,这些费用在财务管理上分得清,但在部门之间因涉及局部利益却较难分清。如某高校的基建部门,工程项目食堂在98年初已完工,食堂附属设备在98年购买,由于该项目超投资且手续不完整,食堂及锅炉的竣工决算至今没有办理,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未入学校资产帐,造成实际资产与帐目严重不符。在今年使用部门已多次要求对该设备进行报废,但国资部门因锅炉设备目前为止还未办理资产入库手续,因而其设备即使报废年限已到期也无法办理报废手续。由此可见,部门之间协调与否,影响着竣工决算的及时性。

    2、基建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素质问题影响竣工决算的及时性。(1)高校基本建设工程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以致于一人多岗、超工作量地工作,及管理人员队伍的不稳定性,造成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缺乏制度的制约,而且还很难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投资的效果进行有效的监督。比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既要对现场检查、隐蔽工程进行现场签证,又要进行工程造价的审核,还要负责保管工程的有关资料。在人员超负荷工作以及岗位职责不清、岗位职能交叉的情况下,一旦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出现哪一环节的问题,管理人员之间容易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使竣工决算所需的前期工作断层,造成竣工决算不能如期进行。另外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对竣工决算知识的缺乏、工作经验等职业素质方面的欠缺以及法律意识的淡薄等,也会造成竣工决算的滞后。(2)基建财务人员问题。多数高校基建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更新慢等方面的问题,造成新时期的基建财务人员衔接不上,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专业知识跟不上经济时代的发展。基建财务人员对项目建设经常停留于表面的工作,如某高校的基建财务人员,在退休时,所移交的帐面显示基建项目已完工,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业已送达,财务人员却没有向主管部门申请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报告。基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实践经验的丰富与否、良好的职业道德等也影响着竣工决算的及时性。

    3、对财政性资金结余的操纵导致竣工决算滞后。高校的基本建设资金应严格控制在工程预算之内。但高校基本建设对工程项目常常是贪大攀比,盲目扩张,脱离实际,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更改设计,使得在建工程经常是超预算进行,而在超预算缺口的资金不能落实时,就容易造成竣工决算的滞后。同时高校的基本建设项目资金不是单项的专户专用,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自行调剂建设项目资金,学校在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基建财务报表时,隐瞒了建设资金结余的情况,而主管部门在竣工决算方面的监管乏力也潜在的助长了学校的这种做法。因此,高校在工程完工后,并不急于进行竣工决算。

    4、承建商存在工程质量问题。一般情况下承建商在工程完工后,应提供竣工决算的材料,但承建商在竣工决算时,对工程量的计算、工程定额的套用、材料差价的确定等高估冒算,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与高校建设方的工程质量要保证,要节省资金、降低工程成本方面,两者财务管理的目的不同。另外承建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建设方认为应对承包商进行经济上的处罚,而承建商反过来则认为这是因设计缺陷而导致的技术问题,在质量问题的责任认定上,承建方与建设方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双方在质量、定额套用、取费问题上存在比较大的歧义,导致了竣工决算无法按正常程序进行。

    三、竣工决算滞后的防范措施

    1、校领导重视竣工决算,加强和完善管理。(1)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创造竣工决算的良好外部环境。领导要高度重视基建工程项目的后期工作即竣工决算,强化项目管理意识,认清竣工决算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经济意义与作用。成立以校领导为主,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组成成员的基建竣工验收会,负责基建的竣工决算工作,校领导要在关键问题、重要环节如验收环节要亲自参与,以使基建的最后环节竣工决算能够顺利开展。(2)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作关系,提高管理效率。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应相互沟通,相互协调,提高部门间相互配合的工作效率,做好各项基建材料的基础性收集工作,档案收集与项目管理同步进行、实时同步地检查,不断补充,避免因文件的缺失而造成竣工决算的滞后。校领导对基建的历史遗留问题确实是建设方责任的,要责成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经办人把该补办的材料补齐全,办理清楚,确保竣工决算的顺利进行。

    2、加强人员素质管理。(1)制定岗位规章制度。基本建设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职责范围等规定,并对基建工程项目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确定“谁负责的项目,谁负责竣工决算”的原则,实行负责到底的办法规范工程项目的办事流程,形成管理人员照章办事的自觉性,有效地规范基建管理人员的行为,使基建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2)提高人员素质。首先,基建部门平常应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与业务知识的教育、鼓励大家参加社会上的专业知识考试,在提高理论的同时积累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把职称评定、提拔任用与平常的工作表现、工作效率相结合,切实提高基建管理人员的待遇,既能体现学校对管理人员辛勤工作的肯定,又能对其管理行为的效果进行奖惩。学校应避免管理人员的频繁流动,以保证基建工程项目工作的连续性。其次,基本建设工程的周期长、跨度大,财务人员在基建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就应开始收集、整理、分析原始资料,着手准备竣工决算的各项事前工作。财务人员除了业务素质强之外,还要经常随基建管理人员到施工现场,加强了解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学校应对基建会计设置A岗、B岗,两岗人员相互互补,相互补充,避免由于人员的流动、退休等外在的原因造成竣工决算的滞后。基建财务人员因基建的特殊性,接触社会上的人杂,在工作要求上对财务人员比较苛刻,财务人员复合型的知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着竣工决算的及时性与准确性。(3)设立内部档案管理员。基建部门要单独设立一个内部档案管理员,管理员既要懂基建专业知识又要熟悉档案知识,负责保管和收集工程项目的有关资料,对资料系统整理、分类归档,以使每个项目的资料文件得到保全,为竣工决算提供完整、齐全的数据资料,确保竣工决算的及时性。

篇9

关键词:高校 跟踪审计 基建工程管理 嵌入

中图分类号:G647、F23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90-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期。根据教育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为适应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及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政府和高校通过多种融资方式不断加大高校基建投入,仅2009年新增产权建筑面积达33585461平方米,正在施工建筑面积38541668平方米{1}。近5年来普通高等教育基建支出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均在15%以上,每年基建支出总额近4000亿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如何确保高校基建投资合法、高效地使用,审计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教育部2007年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教财[2007]29号),明确提出“各部门、各单位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应实施全过程审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同时提出,“加强经费管理,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应该说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已成为解决基建投资动态监管和评估的行之有效的内控方式。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及分类

跟踪审计又称为实时审计、同步审计,目前理论界对其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看法,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内容,基本可定义为:跟踪审计是审计部门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及结(决)算部分阶段或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和固定资产形成过程中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维护国家、业主及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有效控制和如实反映工程造价,促进管理和廉政建设,提高投资效益{2}。它是一项集咨询、监督、评价、管理于一体的新型审计方法,是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和结果所实施的一种全程的、动态的、有效的经济控制和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按照跟踪审计的时间跨度可分为阶段性跟踪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阶段性跟踪审计是根据需要对基建工程某个或几个阶段进行跟踪,阶段性跟踪审计延伸至基建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即转变为全过程跟踪审计。按跟踪审计强度可为驻场审计、环节审计和分期审计。驻场审计是审计机构在项目建设现场全天候进行的审计;环节审计是根据项目建设过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出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踪审计;分期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在项目建设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地进入项目建设现场开展跟踪审计。以上跟踪审计模式的选择可根据基建项目规模、建设周期、投资额度及审计部门的工作重点和审计力量配置情况确定。

二、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实践存在问题

基于高校自身特点和行业规律以及内部职能部门管理能力不同,目前我国高校基建管理分为以下四种模式:即项目管理公司参与模式、校方项目部项目管理模式、施工总承包模式和代建管理模式。除代建管理模式根据政府制定的代建管理办法规定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托进行稽查审计外,其它三种模式均由高校作为项目主体进行管理。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基建工程跟踪审计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特别是校内基建管理力量较弱的高校,希望通过引入跟踪审计加强基建工程管理控制力度,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基建工程内控方式,各层面都还处在探索阶段,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没有跟上跟踪审计工作实践,部分进行跟踪审计的高校虽然针对性地制定了有关的内部规章,但内容较笼统,可操作性不足,致使审计部门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导,工作难以深入展开。

2.学校各方面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足。跟踪审计涉及到基建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基建管理部门的配合。传统观念认为审计就是“专挑毛病”,基建工程管理是基建职能部门职责,况且一定规模以上的项目都要施行工程监理制度,审计部门工程管理专业性不强,跟踪审计介入会影响工程管理顺利实现。即使在审计部门内部也存在认识不足,部分审计人员将审计工作凌驾于管理部门之上,要求管理过程必须由审计部门确认方能实施,使审计部门与工程管理机构直接对立起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建设管理部门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使跟踪审计工作受阻。

3.跟踪审计力量不足,审计目标难以实现。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源于学校内部财务和经济责任审计,缺乏具备工程管理和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配备,难以适应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的需要,面对如此繁重的审计任务、如此详细的审计内容、如此长期的审计过程,或无从入手,失于控制,或事无巨细,疲于应付,不能及时适时找到工程管理各阶段关键环节的嵌入点,缺乏应对复杂问题的协调沟通处理能力,加大了审计风险。同时在选择社会审计单位时,如不能全面考查审计单位的资质、信誉和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会降低审计质量,使预期的跟踪审计目标难以实现。如何实现高校跟踪审计与基建工程管理的良好嵌入,是高校跟踪审计工作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实现高校跟踪审计与基建工程管理有效嵌入的途径

(一)跟踪审计的嵌入原则

1.独立性原则:跟踪审计是审计单位独立于基建项目各管理单位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评价活动,在任何情况下,审计监督都不能替代项目管理,审计单位和人员要坚持把独立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明确审计工作程序和任务。

2.效益性原则:效益性是跟踪审计的目标之一,基建项目建设过程复杂、涉及专业和单位众多、专业性强,无论是审计部门还是引入社会中介机构,都存在如何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实现审计效益的问题。为此,在现有的审计资源下,利用成本效益原则,在跟踪审计项目选择、审计方式及方法上必须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对于资金量小、周期长、次要环节及审计风险大的基建项目,不应采取跟踪审计。

3.规范性原则:跟踪审计要健康运行,必须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在熟悉贯彻相关审计法律法规的同时,不断根据跟踪审计实践总结完善目标与责任、项目选择依据、信息等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流程和审计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使跟踪审计工作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的放失,提高审计科学化水平。

(二)跟踪审计的嵌入方式

根据建设项目规模、复杂程度和管理要求不同,跟踪审计通常采用点式和线式两种嵌入方式。

1.点式嵌入方式:也称松散型嵌入跟踪审计,是对建设规模小、投资少、项目内容单一、工程造价明确的小型工程的关键节点的工作内容进行重点介入跟踪审计并及时提出审计意见,通常适用于中、小型基建及修缮项目,由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实施。

2.线式嵌入方式:也称紧密型嵌入跟踪审计,即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技术经济活动以及参与单位相关经济行为进行实时介入,全面的审计监督,出具审核意见。一般在发改委立项的主体工程项目和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及项目投资总额较大、对资金控制要求非常严格的项目应列入此范围。在实施中根据嵌入的阶段线长度不同分为:

(1)全过程跟踪嵌入:对应全过程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由审计机构跟踪建设程序,有计划地从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项目立项及可行性研究)就介入,延续到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直至项目竣工决算的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这种嵌入方式要求审计机构针对各阶段的工作特点投入较多各类专业人员,同时对组成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阶段性过程跟踪嵌入:对应阶段性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由审计机构根据对项目监督重点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或几个建设阶段介入审计。比如:①从施工阶段介入至工程竣工验收,这是目前高校跟踪审计的主要嵌入方式,重点跟踪项目建设实施中合同履行即“三控两管一协调”的执行情况。随着跟踪审计的不断延伸,阶段性跟踪嵌入方式逐步深入。②从招投标阶段开始介入,招标文件和合同是全面表述项目招标人实质性需求的法律性文件,对确定合同价、明确合同各方权力、义务和责任起着决定性作用,审计重点是对招标文件和合同重要条款和关键内容的严谨性把握、监督。目前高校延伸开展线式嵌入跟踪审计的项目,通常从招投标阶段开始介入。③从设计阶段开始介入,根据项目建设各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和多次计价过程的关系及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75%以上,因此重点加强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审计介入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嵌入方式的选择要依跟踪审计的对象情况具体确定,合理选

择嵌入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跟踪审计的嵌入环节

基本建设程序将项目建设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施工与竣工验收阶段、竣工决算阶段{3}。在制定跟踪审计实施方案时,要紧紧围绕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目标来开展审计工作,加强对各建设目标分析和评价,抓住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嵌入环节和关键点,做好各建设目标的平衡与优化{4}。

1.决策阶段的审计。决策阶段对建设项目造价及建成后的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及发改委等行政审批部门不断加强了对项目审批的深化和细化,鉴于现行法律法规未赋予审计部门对项目可行性出具审计意见的权力,此阶段着重审查:学校重大事项决策体系的建立及实际落实的监督、立项决策是否进行了论证,是否符合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和校园总体规划。同时可与建设管理部门一起做好经济指标分析,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建议。

2.设计阶段的审计。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投资的关键环节,重点包括设计招投标程序、设计任务书的内容、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是否符合决策目标,设计概算编制的准确性、合规性及可控性。

3.建设准备阶段审计。建设准备阶段包含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签订。招投标过程是通过市场竞争确定建设工程价格的过程,要重点审计招标程序是否合规,招标文件对工程范围、工期、质量与验收标准、报价原则及变更结算调整方法要求是否明确表达,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是否完整、准确,合同文件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三者是否统一,合同中对工程质量、工期、及各方责权利等关键内容表达是否明确、严谨。

4.施工与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施工阶段是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主要审计内容有:施工组织合规性和合同进度相符性监控、工程质量体系完整有效性及同设计要求相符性监控、隐蔽工程真实性监控、材料价格与市场价格关联性监控、现场变更签证合理有效性监控、资金拨付程序规范性和与工程进度一致性监控六大节点。

5.竣工决算阶段审计。竣工决算阶段审计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实现建设项目管理目标的关键环节。主要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清单(定额)套用的正确性、工程取费的合规性及材料价差调整的合理性监控点进行控制{5}。

(四)跟踪审计嵌入风险防范

基建工程跟踪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和发展方向,要确保跟踪审计目标实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防范跟踪审计嵌入风险。

1.制定跟踪审计规定,完善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内控制度。《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及相关行业审计规定是开展工程审计工作的依据,但尚未针对性地制定跟踪审计职业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只有通过法律法规形式把跟踪审计确定下来,才能使跟踪审计有法可依。同时高校内部应积极探索和总结跟踪审计实践成果,依法建立一套适合本校且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和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的配套操作规程,用以指导和规范跟踪审计行为,明确跟踪审计各方责任,监督如合同审签制度、工程变更签证权限制度等内控制度的落实,及时解决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跟踪审计工作有的放矢,有章可循,确保审计计划顺利实施。

2.加强高校内审力量,合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首先要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高效廉洁的内部审计队伍是跟踪审计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针对政策性强、业务量大、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跟踪审计工作,要着重充实高校内部基建工程审计队伍,适当引进有实际管理经验、懂施工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到跟踪审计队伍中来,加强审计人员执业素质培养和专业能力的培训,立足现有条件,不断提高跟踪审计实践水平和审计效果。在充分发挥校内审计部门作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技术力量强、信誉好的社会审计机构,制定周密的跟踪审计实施方案,更有效地加强跟踪审计管理,扩大跟踪审计的覆盖面,是解决短期内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降低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及时有效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的有效途径。

3.高校基建审计要更新理念,准确定位,合理嵌入。首先,做好跟踪审计工作,审计部门要树立跟踪审计“免疫系统”的理念。努力做到“两个转变”,即:实现传统的查错纠弊决算审计到跟踪审计的转变,从揭示和查处违纪问题到实现预防为免疫系统转变{6}。其次,要把握审计监督的定位。要坚持审计独立性原则,跟踪审计是一种过程监督,是以堵塞项目建设漏洞,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为目的,其作为第三者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而不是作为建设管理部门行使职能。要严格恪守《审计法》规定的监督职能,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提高服务意识,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建立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和谐的审计关系,发现问题应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并书面反映,而不应直接干涉相关建设单位的工作,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充分沟通、协调和意见交换,使问题得到依法解决;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分析研究,及时反映情况,促进相关部门健全制度;合理定位跟踪审计嵌入深度和嵌入时间,把全天候地跟踪审计变为“重点关键环节”的跟踪审计,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最大的审计效益。

通过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有效嵌入研究和实践,加强高校跟踪审计验收交流,将使跟踪审计在高校基建工程管理监督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注释:

{1}教育部.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

{2}周和生.新清单计价模式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Z].北京:北京金马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08

{3}关柯,王宝仁,丛培经.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丁立仁,景东华.跟踪审计研究[R].北京:审计署审计科研所,2010

{5}李庆红.试析高校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关键环节的控制[J].当代经济,2010(4)

篇10

关键词:油田基建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 TE34 文献标识码: A

施工现场是油田基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是油田基建工程项目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维护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缩短工期,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油田基建项目能够稳定发展,需要将油田基建施工现场工作重视起来,提升油田基础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水平,重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保证油田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1]。

一、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油井井场施工现场管理主要工作包括施工作业管理、物资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现场整体管理等工作。

(一)减少施工浪费

减少施工浪费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施工内容,通过有效的监督、组织作业,保证生产经营的高效率,按照定额确定材料消费量,限额领料,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规定的限额进行分期分批领用,超出限额领料需要对超出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纠正措施。

(二)进行人力资源优化

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织人员培训,提高全员思想素质、技术能力水平。基建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素质,有着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且要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2]。管理人员需要提高整体素质,对施工现场进行精心管理,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以及操作规程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三)定额管理

定额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定额管理,减少施工现场的物耗和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对资金的占用,控制成本。在油田基建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管理乏力,可能会导致材料浪费和窝工现象,增加了工程项目成本[3]。管理材料要求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和仓储造成的损耗。

(四)合理的施工组织

重视基础工作,保证施工现场有序可控。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定期进行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保证工程合格,避免出现返工导致的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和施工成本的增加。

二、油田基建施工现场管理重点

(一)重视技术管理

施工前准备阶段,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需要对施工技术材料的可行性、完整性、合理性进行全面审核,保证技术资料、行业标准、施工图纸、施工组织、技术交底等内容齐全、详实,并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4]。如果施工技术资料出现不齐全、设计不合理、交底工作不到位等情况时不能审核通过,需要对施工技术资料进行适当调整,并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能够对新技术充分掌握,并对技术规范严格执行。

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对入场的施工设备、机械、人员、材料情况对施工技术方案要求的符合情况进行调查, 检查施工作业指导书是否齐全,尤其是出现技术变更时需要审批手续齐全后才能够进行施工,并且重视工程施工技术档案的整理和保存,保证工程项目能够按照施工方案紧凑、有序的施工。

在竣工阶段,需要按照技术材料和技术要求对基建项目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工艺性能进行审查,重视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如果存在工艺技术不达标的情况,需要勒令整改,并且竣工验收合格之后需要撰写施工技术总结,进行施工档案的管理和存档工作,为后期维修改造和故障分析提供数据服务。

(二)优化施工工艺流程

油田基建工程有着很大的工程量,工艺步骤众多,随着油田地面配套技术的发展,油田基建工程的施工流程逐渐简化,称为油田基建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新措施。因而,我们需要对当前的地面建设基本流程进行充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复杂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调整,减少流程中的冗余步骤,对同质化的工艺流程进行合并,并在立项之前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充分调查, 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建设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减少布站级次,合并地面建设资源和设备共享布站,并对现场资源配置方案进行优化,降低设备维护和管理难度,减少工程施工技术风险,控制成本支出。

(三)加强材料管理

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油田基建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在施工现场进行材料管理,是控制基建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需要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管理。

1.编制精细的施工材料供应方案

施工设计阶段,需要针对施工材料的供应方案,进行施工环境的调查和材料供应市场的调研,并进行投资估算和可行性分析,对施工材料的数量、种类、规格、产地、尺寸、价格进行详细的规定,编制出详实的材料供应方案,保证材料供应能够满足施工建设的要求,同时还能尽量减少工程造价和材料运输成本。选择材料供应商时,必要时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保证材料供应稳定、可靠,价格合理。

2.控制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的控制包括采购和进场两方面。确定了合适的供应商之后,需要按照材料施工方案或者招投标中标合同中规定的材料采购情况下采购订单,对于大宗交易,需要逐一核实采购材料准确新,减少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造成的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对采购来的材料和订单合同核对之后,对入场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合格之后按照施工图纸规定的存放位置和存放方式存储材料,对于特种作业或者易燃易爆危险品需要按照安全施工管理办法保管,防治出现存放过程中造成了材料质量破坏和安全生产问题。

3.检查施工材料使用工序

编制严格的施工领用料制度,对监督情况进行严格监督,领料需要填写材料调拨单,交由主管领导审批,通过之后方能发放使用,并且在当天施工结束之后清点材料,避免材料出现丢失浪费。按照材料调拨记录材料领用情况,对不同工序的用料情况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出现偷工减料、偷梁换柱现象,减少材料浪费的同时还要保证工程施工过程材料供应稳定,保证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

(四)重视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从领导层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充分重视,将安全问题纳入到议事日程中,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定期亲临现场进行安全指导,抓典型,保安全。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方往往制订了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制度的遵守往往不理想,基层现场和作业面仍然存在着违规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工作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加强监管。当然单纯依赖被动监管是不够的,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严抓纪律,消除现场隐患,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为了调动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考核,避免发生事故。

未雨绸缪,做好预防工作。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便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而事前控制才是安全工作的重点,需要认真做好危险点的辨识工作,发现苗头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于油田基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质、高空作业、高压、防火等问题,需要编制可靠稳定的操作规范、安全规范和应急反应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结束语

油田基建施工现场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有效提高施工劳动效率,是控制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安全和控制施工进度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陆燕.浅析施工控制和管理[J]经济师,2012(3).

[2]蒋晓燕.工程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巧妙结合[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