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组建设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班组建设规划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XX厂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班组工作效率为龙头,以班组精管理为基础,以提升班组长素质为关键,以争先创优模范班组为目标,打好基础、健康发展、求真务实,科学建设班组,为XX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总体目标

力争用5年的时间,达到“四个提升”,即:班组长素质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员工业务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员工思想文化道德素养全面提升;实现“五化”,即:班组工作指标化、工作流程标准化、工作步骤精细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精细化;打造“五型班组”,即:和谐型、节约型、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到XX年底,“五型班组”的达标班组至少达到90%,优秀班组至少达到70%,模范班组至少达到40%。

三、主要内容

1、加强班组制度建设。

围绕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等工作制度体系。同时进一步强化执行力,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把各项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到位,使生产操作和经营服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处于受控状态。

2、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组织班组长培训,提高班组长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竞聘上岗等方式,将业务素质硬、组织能力强、班组成员信任的人才选拔到班组长岗位。明确班组长在生产经营、安全环保、现场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权力和责任,切实发挥好班组长的核心作用。对于优秀班组长,制定相应鼓励政策。

3、加强班组创新建设。通过建立攻关团队、创新小组、专业技术协会等形式,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五小”(小改进、小发明、小设计、小建议、小革新)、QC小组、班组劳动竞赛和降本增效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创新活动,不断提高班组自主创新能力。

4、加强班组技能建设。做好技能操作人员“三个100%”工作,即:100%参加培训、100%持证上岗、100%掌握岗位知识和技能。通过“比、学、赶、帮、超”、岗位培训、技能竞赛等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促进员工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履职能力,打造高素质的一线员工队伍。

5、加强班组健康安全环保建设。加强班组健康安全环保素质教育,增强健康安全环保意识,建立健全健康安全环保责任制,把健康安全环保责任落实到班组,分解到岗位。加强风险防范,认真开展岗位风险和隐患识别及应对措施教育;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全面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加强班组思想建设。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职工头脑,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及大庆精神和海油优良传统教育,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要紧紧围绕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提高经济效益等中心工作,结合班组实际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7、加强班组民主建设。要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坚持和完善班务公开、班组民主生活会、对话会等民主管理形式,保障员工享有对企业改革发展、班组生产目标任务和各项规章制度的知情权、参与权,对班组经济责任制、奖金分配、先进评选等事项的参与权、监督权,以及平等享有教育、培训、职业健康等权利。

8、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制定班组共同愿景和班组成员发展目标,形成和谐共进、共同发展的氛围,培育员工共同价值理念和团队意识,建立班组良好的沟通氛围与沟通平台,构建和睦的人际关系,形成班组团队精神,加强班组间的协作配合,努力把班组建设成为一支精干高效的团队。

9、加强班组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班组绩效考核机制,将各项生产、经营、服务指标细化分解到班组,将班组整体收益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形成公平公正、奖惩并举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班组长对班组成员的考核权和奖金分配建议权,增强班组长的行为能力和分配的公正性。实行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制度,形成“在一线工作光荣、在一线工作重要”的氛围。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对班组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班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所属单位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班组建设领导体制和职责明确、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2、统一思想和行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动员,使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领导提高对班组建设的重视程度,自觉地投身到班组建设中去,把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紧紧联系起来,激发和树立抓好班组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各单位要统一思想和认识,齐心协力,狠抓班组建设,积极协商和解决班组建设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3、深入开展班组达标管理工作。制定总体的工作目标和班组建设规划及总体要求,各所属单位结合实际,确定本单位的班组工作目标和规划方案,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各单位根据班组建设的标准,加强整改,开展岗位竞赛和创优争先活动,激发班组创优争先的积极性和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热情。

篇2

[关键词]煤矿;基层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一、概述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是企业实现安全长治久安的强力支撑,也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环境的重要内容。班组是煤矿企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单元,是一切安全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孕育企业安全文化的细胞。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搞好班组管理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从班组抓起,健全每一个细胞,才能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抓住了班组,就抓住了煤矿安全管理的根,只有把根激活,安全这棵大树才会四季常青。只有抓实抓好抓牢班组安全建设,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才能顺利推进和实施,才能见实效,才能真正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才能达到企业文化管理的最高境界。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受职工的文化结构、素质的制约和影响,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而发展、技术进步而进步、工艺变化而变化,只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丰富内涵才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和完整的个性特征。同时,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又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我们有必要给予全面认识、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使其不断完善、发展和创新。

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1.班组是安全生产之基。加强班组安全生产建设是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组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基层组织,也是安全生产的执行层。抓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实现班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是夯实煤矿安全基础、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推进煤矿企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企业安全生产的最终归宿是员工,安全生产的目标是为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而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现场单元作业,要依靠班组员工的安全作业和规范操作来实现。员工的安全素质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的命运,班组的安全生产状态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的效果,员工和班组是安全生产管理木桶理论的“最短板”。煤炭企业应该树立“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注重班组安全建设,保障生产效益稳定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战略目标,确立“依靠员工、面向岗位、重在班组、现场落实”的安全文化建设思路。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三基”(基础、基层、基本功)的根本。

生产班组是执行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主体,也是贯彻和实施各项安全要求和措施的实体,更是杜绝违章操作和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主体。因此,生产班组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班组长和班组成员是阵地上的组织者和战斗员。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上有千条线,班组一针穿。特别是现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以及安全科学管理方法的普及应用和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都必须落实到班组。反之,班组的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不到位,规章制度得不到执行,将是事故发生的土壤和温床。

2.班组是事故发生之源。加强煤矿班组安全生产建设是减少“三违”、防止事故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生产企业所发生大量事故资料统计分析,98%的事故发生在生产班组,其中80%以上事故的原因直接与班组人员有关。因此,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心必须放在班组,工夫下在施工现场,措施落实在岗位和具体操作员工的每一个作业细节。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遏制事故发生的源头,这是企业安全生产保障的根本保证,也是落实安全生产监管重心下移的具体体现。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与生产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是客观的,能否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关键在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最终取决于班组;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的有效性,关键在于班组;尤其是当班组生产任务较重,当安全与效率、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成本发生矛盾时,如果班组长和员工“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安全意识不强,必然会出现“三违”现象,从而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三、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1.班组作业组织体系。班组是为了完成一系列的生产任务而建立。建立合理的组织体系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为定额、定量、定时完成生产任务,班组必须形成与之匹配的人数、人员、工种构成,同时具有本班组明确的生产任务、作业范畴、作业性质和作业范围。我们平时强调的定额管理和定员管理便是班组作业组织体系的一项具体要求。

2.班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煤矿企业要有系统的班组建制,建立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班前会制度;(2)班组长随班工作制度;(3)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班组和各岗位安全评估制度;(6)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7)事故分析处理制度;(8)安全检查与奖惩制度;(9)班组学习培训制度;(10)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制度;(11)交接班制度;(12)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制度;(13)安全绩效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

3.班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班组是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实行班组长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负责制。安全检查员、质量监督员、群众安监员和瓦斯检查员按职责做好班组相应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4.班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实行风险超前预控,提高员工对生产作业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5.班组现场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班组的任务和目的在于生产,而班组的不安全行为和事故又在施工过程中形成和发生,所以在一个完整的生产循环中用“安全四预”、“三三整理”、“手指口述”等系列手段和方法保障班组的个人安全和整体安全。

6.班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把企业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实行班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效益结构工资制,加大安全构成比例,严格考核奖惩,将安全生产作为班组、班组长、班组员工推优评先、效益工资分配的“一票否决”指标。煤矿企业对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每月进行一次集中考核,对考核结果实行备案管理。

7.班组安全信息体系。建立健全班组信息管理系统。班组要做好班前班后会安全信息记录和生产、施工等作业记录;认真填写出勤、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班组员工到岗、培训等信息,提高班组安全信息基础管理水平。

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主要途径和方法

1.做好班组基础工作,强基固本促文化。一切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均源于基础,基础强则发展强,基础好则发展好。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更需要在夯实基础上下工夫,具体包括:员工整体素质、员工行为规范、岗位规范、员工薪酬管理、规章制度、团队建设等等。

2.加强班组长能力培训,提高班组长的素质。班组长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责任,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实践证明,班组工作好坏,主要取决于班组长素质的高低。

3.将班组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前移至生产现场。企业的一切生产任务都要在班组完成,把班组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生产现场,是企业把整个安全生产目标转化为实施运作的有效途径。

4.通过民主评议活动发挥每个班组成员的作用,强调集体力量。班组建设是一种群体行为,只靠班组长和几个人远远不够,特别要应对现在工作任务,必须发挥出每个班组成员的作用,班组的各项工作才能到位。“木桶原理”大家都非常清楚,我认为班组可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十分重视个人的作用,发挥其主人翁积极性来解决“短木板”问题。

5.开展班组危险预知活动。危险预知,就是预先知道生产或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进而采取措施,控制危险,保障安全。实践证明,班组开展危险预知活动是安全工作之法宝。班组成员要对本班组管辖范围或承担的工作做到明确无误,对重点、难点、危险点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相应的事故预案和措施,防患于未然。

6.按规章制度办事是班组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统计,企业中所发生的事故有90%发生在班组,班组中有80%的事故是由“三违”现象引起的。因此按规章制度办事是班组安全的重要保障。班组应配合“三个文化”建设,把班组成员的行为限制在制度标准之中,从根本上制止违章作业、心存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等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7.营造班组安全文化。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想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可是为什么在我们身边不安全的现象却屡禁不止呢?最根本的问题我认为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班组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营造正确的安全文化氛围非常重要。

8.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做好文明生产。我认为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最终也是为内容服务的。试想置身于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员工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的去工作,在体现班组精神风貌的同时对安全生产也必然是一个重要保障。

五、做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现代煤炭企业制度的建立形成和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日益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我国各煤炭企业纷纷踏上安全文化建设之路。我们作为煤炭基层管理,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着如何做好基层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并已见成效。但随着工作的深入仍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病,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及时纠正和改变。

1.强调基础,稳步推进。既然大家深知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存在一蹴而就,同时夯实基础更是为安全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环境。所以在具体工作实施中不要目空一切、不切实际。现实工作中大部分企业单位的班组仍存在人员配置不合理、基本素质过差、薪酬体系不健全、装备陈旧落后、技能培训无实效等基本问题,强制推行安全文化建设无异于沙地起楼、根基不稳。只有在基础问题逐一解决和完善后,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会顺理成章地稳步推进了。

2.注重实效,避免花俏。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固然离不开宣灌、造势、树型、推广等方式和手段,但其宗旨在于杜绝“三违”、避免事故和实现本质安全。实质就是用正确、先进的理念引导行为,正确行为养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孕育安全文化的过程。

3.切合实际,避免形式。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是基于对班组实际状况的充分认识,要在调研分析基础上形成切合实际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实施更应考虑员工的承受能力、认知能力、执行能力和素质条件。不要过于盲目、流于形式、走过场、出风头和吹虚作秀。只有从员工的实际出发,方可深入人心,全员参与,共同实现。

篇3

一、班组长培训内容的定位

班组是企业内部根据劳动分工和协作以及管理的需要,把工作过程中直接协作或相同职能人员组织在一起从事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组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石,虽然企业的种类繁多,大小不等,组织的层次和管理部门有多少不同,但班组大致分为生产班组、辅助班组、职能班组、服务班组四种。它具有“小”而“全”,“细”而“实”的特点。现代工业企业中班组的设置一般遵循运作高效、职责分明、分工合理和协作紧密的原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班组成员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班组长正由技能型向智能型转化。班组长的培训的内容地位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素质

班组长必须敬业爱岗,严以律己;要以身作则,勇挑重担;要平等待人,办事公道;要实事求是,诚实质朴;更要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在培训内容上,必须要设计出加强班组长职业道德素质的课程和内容。

(二)文化技术素质

班组长应熟练掌握本工种、本岗位生产的基本操作技能;精通本岗位、本工段、本车间产品的技术指标、工艺规程、操作要领;熟悉本班组生产设备和工具的性能、构造、维护保养知识,并能排除较复杂的故障;对生产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和技术质量问题,有正确果断的组织处理能力;善于学习和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善于组织革新创造,是生产技术上的多面手。这个方面也是班组长培训的重点和核心所在。

(三)管理素质

班组长应具备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要掌握班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劳动管理等班组基础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确保生产运行。班组长由于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除了要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之外也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四)心理素质

班组长要懂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在生产和管理中注意协调人和人的关系,依据心理学原理,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实行人性化管理,在生产中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来共同实现企业目标。

二、提高班组长培训效果的对策分析

(一)做好班组长培训的需求调查分析,科学确定班组长培训重点

现代培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即通过培训来实现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和态度的转变,增强文化素质,提高技术技能、开发智力和潜能等方面的目标。因此,班组长培训不仅要符合公司的统一要求,还必须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此,有必要在认真组织研究公司的统编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对企业班组长培训实际需求进行详细的需求调查。一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了解企业对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二是了解企业生产班组长基本素质和能力现状以及按照公司要求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三是了解企业生产班组长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和目标。在这些需求调查基础上,按照企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训需求整合,确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内容和方案。

在对班组长培训做需求调查分析时一定要从班组长实际需求以及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出发,切实能够把班组长的最新现实需要同企业短期或长期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并根据这些调查资料来制定企业班组长培训计划。由于班组长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具备双重技能,既要掌握本工种技能,又要掌握班组管理技能所以对他们的岗位技能要求是比较复杂的,强调做好结训需求分析,就是要以班组长岗位技能要求为基准,通过对班组长进行岗位分析、能力评审、绩效考核和学习期望的了解,找出班组长能力上存在的差距,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实际的原则确定结训需求,制定班组长结训的目标,通过有针对性培训来弥补能力差距。

(二)精心设计班组长培训课程内容

培训标明确了,培训内容的确定就成了结训效果好坏的关键,班组长如何管人理事及班组长“愿管、会管”的培训是没有现成教材的。为此,需要组织了精通教育教学规律的高级讲师。培训部门领导和车间领导组成课题开发小组,使业务专家与教育行家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进行“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培训内容的开发,在具体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可以确定班组长管理技巧、班组长业务管理创新思维与技术革新及班组长自我定位等四个培训模块班组长管理技巧模块主要在于培训班组长如何交流与沟通;如何建立团队精神;如何正确决策的方法与步骤;班组长工作艺术,目的在于培训班组张管人理事的技能;班组长业务管理模块由班组建设、班组长日常管理实例分析及情景模拟、班组长工作方法探索等内容组成,主要通过教学以及实地视察和交流讨论的方式来提高班组长业务管理能力;创新思维与技术革新模块主要在于通过一些案例来激发班组长创新思维以及培养班组长技术革新的意识和主动性;班组长自我定位培训主要针对班组长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培训中对班组长的价值观探索,班组长自我定位和素质要求承受挫折和压力能力的培养,以期能提高班组长的综合素质。

(三)采用灵活多样培训方法和手段

篇4

一、 上半年的工作回顾

㈠ 加强epc联合体项目内部管理,提高epc项目管理水平

根据分公司与油建签署的《联合体内部协议》,临沂输气管道工程总承包项目创造性地建设了epc联合体项目部,共同承担管道工程的设计、采办和施工以及工程质量、安全和建造成本等风险,根据《协议》,各方承担的工作和风险各有侧重。大体上,分公司承担该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工作和《协议》规定的大部分设备/材料采购工作,油建承担该工程的施工和《协议》规定的少量施工材料和站场设备采购工作;双方各自承担工作范围内的质量、安全、成本风险,建造成本基本上按业主批复的工程概算划分。

根据以上联合体背景,epc项目部坚持监督、指导、协调、服务的总承包管理理念,结合项目部成员自身素质特点,在项目部内部加强细化管理和柔性管理,进一步完善epc项目组机构,明确责任目标。

⒈ 组建epc联合体项目部的各职能部门,并制定部门和关键人员的岗位职责:epc项目部由控制部,综合管理部,设计部,采办部,施工管理部,qhse部和外协部等7大部门组成,部门成员皆从公司和油建抽选若干骨干组成,7个部门基本覆盖了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范围、质量、进度、成本、人力、沟通、风险和采办)职能,避免了在工作中出现人浮于事,管理界面不清,管理范围有空白点的现象。

⒉ 由于联合体双方都是第一次涉足国内天然气长输管道epc总承包工程,同样都面临着epc项目管理经验不足,加上管理团队成员年轻化,大多数管理人员在项目启动之初表现出对总承包项目管理无从下手。后经过epc项目部内部大力挖潜,找相对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行epc总承包管理体系的授课,对团队成员进行epc文化培训;同时在epc项目部与设计项目组、采办项目组和施工项目组等各项目组之间建立简易的项目管理协调程序和正规的信息沟通机制,进一步加强了epc项目部对各项目组的协调管理,使epc项目部与各项目组在管理上组成“三位一体”的相对统一有机体。

⒊ 针对epc项目部大多数成员对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程序不了解或了解甚少,epc项目部编制了较为完善的针对各部门和各专业的项目管理程序文件,要求大家边干边学,学以致用。经过半年的实践,大家都感觉到通过这种工作学习方法确实收获不少,使相关专业人员都对epc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如施工设计变更管理流程,采办协调和材料报验管理流程,施工工序报验管理流程,文件资料收发管理流程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并对总承包项目管理所用的标准文档格式应用自如。

⒋ 加大epc总承包项目的宣传力度,扩大epc项目管理的影响力。控制部坚持每周以格式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的周报分别向分公司和业主汇报本周工程进展,图文并貌,获得分公司领导和业主好评;同时鼓励epc项目部成员坚持把身边发生的人或事,工程建设,本地风俗人情,以任意形式写出来,由epc项目部汇成通讯稿件投给公司报社。

㈡ 做好项目开发和优化设计方案工作

本工程作为山东省“十二五”规划的强民富民的重点工程,早在2011年底已经完成初设并通过终审,但由于各种原因,该管道工程没能立即上马投入建设,加上山东省作为沿海省份这几年发展较快,城镇建设规划日新月异,使得已经确定的管道路由与城镇新规划冲突较多;新规划对管道输气能力的要求也有提高,使得设计重新做可研和初设,在当前新规划的人口密集区增加了分输场站和分输阀室;同时,由于初设已时隔三年,管道穿越河流点环境的变化和个别河流穿越方式有变化,致使目前**河、**河和**河等三条河流需要重新做防洪评价和穿越方案设计。

㈢ 优化组织施工方案,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自2月20日现场启动以来,epc项目部在施工管理中,始终把科学管理,优化方案放在工程管理的首位,经常与油建施工项目部不断地在研究和探讨适合工程管理,且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来满足工程需要和甲方需求。鉴于大部分施工分包商技术水平不高,工程管理经验不足,所以在每次重大施工方案的制定中,epc项目部都是根据工程的特点、难点,进行多次论证,并运用科学的态度,加大组织方案的科技含量,并且延伸方案中的科学管理渠道,积极发挥epc总承包项目部的经验和协调组织优势,有力的推动了项目进度。

㈣ 严格质量管理,争创名牌工程

“质量第一”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epc联合体项目部追求的目标。半年来,在epc项目管理中,所坚持的质量管理措施有:

⒈ 落实质保措施,提高监控到位。epc项目部坚持在施工现场管理上严细质保职能,分工明确。坚持做好对施工项目部以及施工项目部与施工班组之间的各项质量文字交底和质量交接记录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每项质量施工都有文字交底,以便更好地指导工程人员按标准、按要求去操作、按交接记录去追踪质量管理以保持项目质量管理的连续性,确保质量监控无空白点;

⒉ 重点部位,重点监控。对于工程易出现质量事故的施工部位,epc项目部坚持设专人把关,并做好监控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隐蔽工程,公路/铁路/河流顶管穿越,焊接质量控制,仪表/仪器效验,电气各种调试和测试等关键工序,epc项目部都严格要求施工项目部提前一天提出检测申请,epc项目部质量管理工程师必须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到工序。

⒊ 严格规范,提高作业水平。epc项目部在质量管理中动员大家要严格按规范去验收,把住每一道工序,要把设计、施工的规范和相关国家标准落实到操作面,使参建人员都切实掌握合格产品的标准,使产品一次成优,杜绝二次返工。

⒋ 层层管理,人人把关。epc项目部始终坚持在项目上形成人人把关的质量管理氛围。质量管理不单是qhse部一个部门的事,质量监督控制也不单是质量工程师一人的工作,其它部门和项目管理人员也要有质量指标也要对质量创优负责,质量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检查、监督和负责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要在层层管理上形成操作人员对各自的施工面负责,epc项目部人员对所属专业负责,胜利油建施工项目部对整个项目质量负责,分包队要对承包区域负责,从而使工程质量管理严格处于受控状态下。为保证临沂输气管道优质工程的实现,epc项目部坚持从源头抓起,严把了材料的进场关,对现场所进各种材料,协同采办中转站管理人员,从材料目测、复试开始,加强材料的验收,不合格的坚决退场;另外,对规范中要求的部分到场材料实施二次复验,复验范围包括材料组分,机械性能能等,这些措施都为工程顺利创优把住了材料关,落实了创优措施,获得业主的称赞。

㈤ 合理安排工序,加快施工速度,确保项目工期

epc项目部在注重工程施工方案、质保措施的同时,对生产进度的落实从不放松,半年来一直坚持;

⒈ 加强关键部位控制,落实计划安排。在施工管理上,epc项目部坚持用施工计划指导和严细现场的作业安排,严格控制施工管理节奏,确保施工进度,按照计划去落实,发现现场施工偏离计划便立即纠正、调整项目计划。

⒉ 加强施工组织,落实资源到位。为确保项目生产顺利,epc项目部针对油建施工项目部现场的料具、劳动力、材料等生产要素的调配密切指导、监督和控制,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提前做好生产要素的测算,工作预见性要强,进而加强了料具、人力的合理配置,保证了施工的连续性。

⒊ 加强工程插入度,落实施工工效。针对epc项目合同范围大、施工作业面广、多工种作业等特点,在合理组织插入上是关键,从设计、采办到施工,从外协、质量管理到地方报批,管理上表现为点多、面广、立体交叉和横向混合,epc项目部坚持的宗旨是:统一协调,统一指挥、合理安排、见缝插针。

㈥ 严细成本管理,提高工程效益

半年来,针对项目成本,epc项目部在控制管理中始终坚持效益是项目立足的根基,没有了效益,项目就意味着乏值。在业主完全没有支付工程款,所有费用全部由联合体垫支的情况下,项目成本的管理风险大大增加了,所以,在成本控制管理中坚持,第一努力做好项目概算和详细工程量清单报价,并按月提交已完工工程量让业主确认,以便最终结算时降低垫支的财务成本;二是提高项目管理费核算意识,杜绝不合理开支。

㈦ 安全/设备管理

在油建施工项目部施工进场的准备期间,epc项目部就组织、指导、监督施工项目部及其分包队伍按照epc项目部文明工地的目标对全线的施工作业区进行了规划布置,根据管道项目工程的特点,制定了设备需用计划,并组织了布置和安装。在施工中,epc项目部坚持将安全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将确保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框架工程,支撑体系和临边防护是安全管理的重点,指导并监督施工项目部及其施工分包商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通过进场时的三级安全教育、上岗时的专项安全交底来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要求epc项目部全体工程人员监督施工项目部与其分包队来加强安全检查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安全隐患。同时,要求施工项目部及其分包队对现场的全部设备实行了专人专机管理,设备进场时项目部统一进行检查,合格后进行接受,施工中,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修理更换,做到安全万无一失。

二、 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㈠ 进一步加强epc项目整体管理,细化epc项目部内部管理

上半年,在联合体各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工程管理部带领临沂输气管道工程epc项目部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不少国内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经验,但是在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上,我们作为新手,必须戒骄戒躁,要敢于虚心向有经验的工程公司学习,向有总承包经验的管理能手请教,并不断总结经验,接受教训,才能进一步坚持在该工程管理中已经取得的成绩,改善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中出现的不足。

⒈ 加强设计(e)、采办(p)、施工(c)之间的工作联系和协调管理。要做好epc总承包工程,必须在企业中培育一种epc文化,当epc文化深入人心,变成一种epc文化场,这时epc自然就会成项目管理中的一种工作语言。epc不是e+p+c,而是设计、采办和施工三大块之间即相互统一又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即常说的“三位一体”。在接下来的半年,epc项目部将进一步加强设计、采办和施工之间的工作流程管理,加大对epc项目部员工的体系培训,专业协调管理能力培训,慢慢在epc项目部内部员工之间培育epc文化,使之成为我们做项目时,人与人之间能够沟通无极限的一种工作语言。

⒉ 进一步完善epc项目的“四个标准化”管理。epc总承包项目的“四个标准化”管理,也就是常说的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内容工作的体系化,epc项目部各职能部门间协调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工程各专业执行工序工作的程序化和工程各专业工序验收工作的过程化。

㈡ 进一步加大合同和费用管理的力度

该工程前期发生的费用是由epc联合体垫资的,但由于该工程在中石油至今还没有立项,所以工程款一直无法到位,《总承包协议》规定的由业主承担的外协费用(包括征地、清赔补偿费用)也迟迟没有到位。目前,甲乙双方之间尚没有签署工程总承包主合同,仅有一份《总承包协议》,也只是个大的框架协议,一旦付诸法律纠纷,其法律效力与工程主合同相差甚远。为了降低epc项目的合同管理风险,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与业主之间的工程主合同和工程量清单报价单的签署,以便我们在项目执行中“有法可依”,同时实现按月向业主申请工程款支付,降低合同管理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

㈢ 加大施工安全管理

随着集团公司对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的加大,各工程公司也按照集团公司政策和安全管理制度采取诸多安全管理措施,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增大安全管理的投资,相应地,作为联合体的临沂输气管道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部,不仅是联合体各方最基本的经济细胞,也是联合体各方安全管理的最基本的安全细胞,epc项目安全管理好了,联合体各方作为大有机体也就少了一份出安全事故的风险。

作为管道总承包工程管理的项目部,下半年,epc项目部将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容易出安全事故的材料/设备吊装、管沟塌方、施工机具伤害和施工用电等高风险作业上,对于以上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作业严格实行作业票制度和工序验收制度,同时,把施工项目部及其分包商纳入到epc项目部安全管理范围中来,建立安全大体系并制定相关安全奖惩条例,按周、月、季、半年度和年度进行安全管理大评比。

篇5

一、高职文化品牌建设的基本模式探索

如何全面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品牌建设,笔者以青岛职院校园文化实践探索为例,尝试提供一种“一主多元、四位一体”的基本模式,即以大学文化为主线,融合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产业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以引领文化发展、满足师生需求、体现院校品味、增强发展内涵为重点,构建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四方面内容的完整体系。

(一)丰富“一主多元”高职文化品牌内涵

1.大学文化:高职文化品牌建设的主线。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实现过程及由此形成的氛围,是理想追求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触动元素的结合体。青岛职院文化品牌建设要紧紧围绕大学文化主线并结合自身特征系统规划和构建,综合吸纳大学文化的核心元素:追求真理和严谨求实,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崇尚道德理念和学术自由,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既大度包容又充满批判精神。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集中体现于“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岛职院文化品牌建设要遵循大学精神的价值追求,提炼完善自身的“学院精神”:在本质特征上要体现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要展现自觉的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和敏锐的时代精神;在精神内核上要体现育人第一的要旨和全人教育的根本使命;在育人重点上,要突出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理想抱负、政治远见和坚定信念,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高尚人格,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等等。

2.传统文化:高职文化品牌建设的根基。我国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自身文明传承的国度,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并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集中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积淀。十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当今时代,文化多元、信息泛滥、鱼龙混杂、良莠难辨,社会主流价值观受到功利主义冲击和影响,如何使经世不深的年轻学子保持内心平静、品行高洁和对价值的永恒追求,传统文化无疑是一剂良药。我国高职教育由于较多专注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个别院校甚至出现了“技术崇拜”的片面化倾向。如何保持高职院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对注重德行培养的传统文化的弘扬。青岛职院文化品牌建设必须发扬高等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功能,主动承担起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庞大体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学院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化品牌建设当中,比如优选《论语》等传统经典列入人才培养方案;邀请百家讲坛等著名学者开办“文化大讲堂”经典传承活动;建造“孔子文化广场”、在墙壁廊柱悬挂孔子名言等,对学生进行渗透影响;组建传统文化学生社团,开展传统文化学习展演等等。通过立体多元的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基本认知和情感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强化爱国情感、民族精神、伦理观念、道德准则、传统美德等,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

3.区域文化:高职文化品牌建设的属性。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是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其基础之上相对稳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我国区域文化包括齐鲁文化、江淮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南岭文化等,各自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高职院校主要功能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区域性和开放性是其重要特征,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是与区域联系更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区域文化所包含的经济政治需求、地方风土人情、现代城市精神等,对驻区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然产生深刻影响。青岛职院文化品牌建设应该深入研究青岛的区域文化特征,借鉴、吸收和融合其优秀文化成果。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大力弘扬“五四”精神、许振超等现当代先进模范事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可以借鉴当地山、海、城等地域特征,构建海草房等特色建筑及景观群落;校园管理文化建设可以依托青岛大企业聚集优势,借鉴行业、企业等成功管理模式和经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可以邀请当地文化名人等担任兼职教授,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国际啤酒节、帆船赛等社会活动组织志愿服务等等。区域文化的融入不仅能够彰显校园文化特色,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和城市归属感。

4.产业文化:高职文化品牌建设的特色。产业文化是在以大工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亚文化,包括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岗位文化等具体内容。产业文化集当代优秀企业文化之大成,代表着先进的工作价值观,集中反映了现代产业条件下的合格公民、合格劳动者、合格企业法人所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规范,也体现了符合现代产业精神的法律制度、相关政策和社会舆论环境。我国高职教育兴起于新型工业化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旨在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在理论上与产业文化有着必然的也是天然的联系。高职文化品牌建设引进和融合优秀产业文化,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为实现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化奠定基础。具体操作上,可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宣传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争取企业冠名活动,建设高仿真的企业生产环境,在教学与学生服务中融入企业化管理规范等。比如,青岛职院的二级学院海尔学院,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引进了海尔集团的管理理念与流程规范等,将6S管理模式融入到教学实训的管理过程,并以图示的方式展示在基地墙面等多处场所。同样,其他各二级学院也都结合专业特征及合作企业的管理经验,在教室和实训环境建设中,突出专业培养目标、关注人文素养提升,增强就业岗位意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围绕产业文化组织专题讲座、座谈会、讨论会、举办工业实物展等,班级管理架构、管理制度、奖惩措施等也都可借鉴企业方式进行。其他高职院校打造文化品牌,均可结合院校自身特色及驻区特征等,将军旅文化、海洋文化、山城文化、草原文化等多元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一主多元”的高职文化体系。

(二)完善“四位一体”高职文化品牌内容

优秀高职文化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创造力、教育力和影响力,高职文化品牌建设将是高职教育新的发展阶段核心竞争力之所在。高职文化品牌建设的内容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环境文化是载体,管理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目标,共同构成完备体系。

1.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精神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接纳的共同价值观,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具体表现为理念和标识两大系统。理念系统是基于对教育活动的理性思考和对学校情况的全面分析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标识系统是对代表院校形象的特定标识进行设计、制作和应用而形成的体系,是对理念系统一种符号性的集中反映。职业院校构建理念系统与标识系统,应汲取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产业文化等要素,铸造学院特色发展的灵魂。青岛职院着重从四方面系统规划精神文化建设。第一,完善理念识别系统(MIS),包括办学宗旨、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总体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等;第二,完善视觉识别系统(VIS),包括基础设计系统和应用设计系统。在基础设计系统方面,以学院标识(LOGO)为基础,完善学院标准名称(中英文)、标准字体(中英文)、标准色彩、象征图案、组合应用、标语口号乃至学院吉祥物等;在应用设计系统方面,系统设计和完善办公事务用品、外部建筑环境、内部建筑环境、交通工具、服装服饰、广告媒体、赠送礼品、物品包装、陈列展示、印刷出版物等。以此塑造清晰完整规范的学院可视形象。第三,构建凸显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在教育教学层面,促进产业文化进教育,行业文化进专业,企业文化进课程;在管理层面,促进技术文化进校园,员工文化进教室,岗位文化进班组。以此实施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熏陶。第四,继承发扬学院优良传统和文化积淀,发掘整理校史资料和景观故事,形成校本文化课程体系,加强对师生的校情教育等。

2.环境文化建设是载体。环境文化是学校建设的各种物质设施及其相互关联构成的体系,是精神文化的载体,传达着学校特有的教育价值观。职业院校环境文化建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物化环境建设,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其物化环境就是一种“职业”环境,以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的适应性。二是师生员工生活休闲的物化环境建设。三是传统的文体设施建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境、用丰富集体生活和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领域最微妙的东西之一。”[3]人创造环境,环境改变人,环境文化是校园精神的外现和物化符号,能够反映一所大学的品位。设计有形,润物无声,正如约翰•杜威所言: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更新自己。青岛职院主要从三个方面规划建设环境文化。第一,建设自然生态校园。十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青岛职院基础建设因地制宜、因循自然,着力打造“绿色校园”;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意识教育,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第二,建设校园职业环境。学院通过建设仿真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征集收藏展示与专业相关的工业产品器具、张贴悬挂专业代表物品发展史等方式,搭建技能训练、职业熏陶的环境。第三,建设人文景观群落。通过制作工业艺术雕塑、建造孔子文化广场、修建创业纪念墙等形景观群落,对学生施加人文素养的影响。正如著名诗人伏尔泰在其《哲学通信》中所说:“我深信只要一见这些光荣的纪念碑决不止激发起一个人,也决不止造就一个伟大人物。”

3.管理文化建设是保障。管理文化又称制度文化,是学校必须遵循的诸多规章制度构成的体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也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管理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章程和各项具体管理制度。章程是学校的“基本法”,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当中,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内容。由于市场竞争的严峻法则,使得最先进的管理往往出现在产业、行业和企业,所以职业院校的管理文化建设,应当吸纳和体现产业领域的优秀元素,这既是为学生未来的社会化过程作准备,又是职业院校强化自身管理、提高办学效率与效益的客观要求。青岛职院着力从五个方面强化管理文化建设。第一,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做好章程修订工作,推进依法民主办学进程。第二,构建科学管理体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并实施好学术委员会管理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制度等配套措施。第三,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实行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及公示、听证、答辩等信息公开制度;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学团组织在促进学院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派和无党派人士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第四,探索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教学管理制度。在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组织与运行机制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职教体系搭建、单独招生及注册入学、职教集团实践等前提下的多元教学管理制度。第五,健全学生管理制度。构建学生学业评定和操行评定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考评体系,遵循“多元智能理论”激发每位学生能量,努力让人人成才。

4.行为文化建设是目标。行为文化是在学院精神文化指导下师生员工所表现出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及其他相关活动,是校园文化在实践层面的表现,只有最终落实到行动上,校园文化才能称为“真正”的文化;培育学院行为文化,才能将学院精神文化、管理文化等内化为师生素养,影响、浸润、改变师生的行为。行为文化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教育教学和管理行为,是行为文化的主体,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二是群众性文体活动,是学校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师生员工行为规范,是社会对学校群体角色的规则性认定。相较于其他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应在行为文化建设中更多表现出职业教育的秉性。青岛职院的行为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构建多元开放的办学体系。学校优化配置政府、行业、企业、社区以至国际教育机构的优质资源,开拓广阔的社会合作交流范围和领域。第二,探索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活动组织等各个方面,进行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系统改革。第三,构建人文关怀的学生服务体系。按照“全人教育”准则,关注学生道德认知、心理健康、情感意志、政治思想、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第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组织师生合唱比赛、技能运动会、师生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第五,细化师生行为规范,日常工作生活中严格遵循,成为养成良好习惯。

二、学院文化品牌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

文化品牌建设是系统工程,要在学院党委和行政领导下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和实施。学院层面宜成立学院文化品牌建设委员会,负责学院文化品牌建设的规划、建设、指导、协调以及督查、总结、考核、评比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学院各部门建立相应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二)理顺机制

学院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实行党委和行政领导、委员会负责、委员会办公室和各工作小组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学院层面制定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意见,纳入总体工作规划。文化品牌建设委员会进行责任分解;下属办公室、学院各部门根据责任分解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学院文化品牌建设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提交分管院领导或学院文化品牌建设委员会审定,重大项目报院长办公会或党委会审定执行。

(三)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