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计划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计划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计划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学校文化管理;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民主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86-02

学校文化管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以来就受到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学者们从多种角度对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学术成果。同时,学校文化管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未来学校管理的发展方向。在当前正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与特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

明确概念的基本内涵是进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确定研究尺度、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深度的准绳。列宁曾经深刻的指出“要进行论争,首先就要确切地阐明各个概念。”[1]正因如此,无论是研究学校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还是分析学校文化管理的相关实践问题,都应该对学校文化管理概念的基本内涵进行清晰和确切的界定。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学校文化管基本内涵的相关探讨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学界对学校文化管理概念基本内涵的探讨可谓见仁见智,各执一词。却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清晰明确的界定。这是我们对学校文化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一大障碍,也是我们对学校文化管理概念继续进行探讨的价值所在。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管理以全体师生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以全体师生和员工的为最终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是文化管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是在整合全体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基础之上,逐渐发展成为全校师生和员工共同认可和接受的主流价值观以及独特的学校文化来熏陶和感染学生、激励教师和员工。学校文化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强调软要素、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统一以及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观整合。[2]有的学者认为学校文化管理是综合运用学校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从而为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主体价值创生服务,同时也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文化环境和支持。[3]还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管理就是主要依靠对学校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氛围以及协作意识等文化因素进行经营与整合,从而促进教师的思想情感、教学态度以及基本价值观等实现升华和提高,从而为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4]对以上各种观点和看法进行系统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学校文化管理基本内涵的看法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却都蕴含着一些共同的基本内涵:都重视教育环境中人的情感、意识等因素的作用;都强调协作的意识;都是以教师价值的体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

由此,本文将学校文化管理界定为:是在尊重学校不同人群文化的基础之上,以“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以协调师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基本追求为基本准则,培育具有特色的组织文化,从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来熏陶和感染师生员工,从而使教师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理念或模式。学校文化管理既可以避免传统的经验管理过于强调人的经验和一些规章制度的弊端,又可以规避近代科学管理对人的价值和能动性的忽视,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学校文化管理的特征

学校文化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具有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和民主化等基本特征,接下来对这些特征分而述之。

(一)学校文化管理的人本化

学校文化管理的人本化即是以人为本,也是对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一种尊重和认可。以人为本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传统的学校管理理论通常都是以任务为中心,所有行动都是围绕任务而展开。教师处于从属的被动地位,仅仅是按着学校领导指令行事的职员或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激情难以激发,教育教学热情更是不足,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这种情形中的学生通常处于客置,而不是理所当然的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天生活力被各种规章制度所束缚,无穷的潜能也难以被激发,个性更得不到张扬和释放。如此以来,学生难免会消极对待学习,而被动的跟着教师的节奏走。那些保障学校各项正常开展的后勤服务人员的价值更是难以体现,他们只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服务人员,不被重视和尊重。

学校文化管理背景下,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都得以尊重。尊重学校中的每一个人是学校文化管理理论的题中之义,也是学校文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所以说人本化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当然,人本化并不是一句空白的说辞,也不是学校粉饰形象的一个宣传口号。因而,学校实行文化管理策略,以人为本要先行。要对全体师生员工“灌输”人本化思想和理念,使人本化的思想和理念牢牢的扎根于全体师生员工心中。

篇2

    一、海洋行政管理学发展现状

    海洋行政管理学始自20世纪后期人类对于海洋利益的高度重视。超越陆地,走向海洋,拓展人类生存发展空间成为社会共识,如果说古代海洋开发利用与近代航海时代停留在尚未完全成型、统治管理职能不够明晰的政府的引导之下,那么近几十年来海洋事务的兴盛,则是由成熟的管理型行政的政府统摄之下推进而成,海洋行政管理获得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内涵。海洋行政管理学正是在工业化时代背景下研究人类海洋事务管理规律,服务于社会对于海洋快速增长的需求。中国海洋行政管理学发端于上个世纪90年代,学者与海洋部门官员对于海洋领域具体管理问题的论述。进入21世纪,学者逐渐开始由实证研究转向理论提升的过程,作为一门学问的海洋行政管理学也在其中不断地得到展开,如郑敬高于2002年出版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目前学界的研究集中在海洋行政管理学定义以及海洋行政管理学框架体系设计上。最初的研究尚无明确的“海洋行政管理学”定义。学者通过基于海洋管理学探讨“海洋行政管理”,略加阐述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学界对于海洋管理学的定义突出政府的主体作用,这与海洋行政管理学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相合。

    王琪在《海洋管理:从理念到制度》一书中引述以往有关海洋管理的定义,如美国学者J.M.阿姆斯特朗和P.C.赖纳在《美国海洋管理》对于“海洋管理”的定义:“指政府能对海洋空间和海洋活动采取的一系列的干预行动”。早期国内学者对于海洋管理的理解近似于海洋行政管理的定义,比如“海洋管理市政府对海洋及其环境和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而王琪等编着的《海洋管理:从理念到制度》多是从倡导海洋管理的高度,着重介绍海洋管理的已有研究成果,并且将海洋管理归于公共管理范畴,认为“海洋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的涉海公共组织为保持海洋生态平衡、维护海洋权益、解决海洋开发利用中的各种矛盾冲突所依法对海洋事务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这一思路与世界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一脉相承,海洋行政管理学只是以专业名词的身份出现,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篇章,也没有构建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2013年3月出版的《变革中的海洋管理》一书中在公共管理的思路下审视行政管理,辟有“海洋行政管理”一章。在该书中,王琪等认为“海洋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尤其是政府部门依法对涉海行业及涉海事务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并且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海洋特色、系统性、以政府为核心等原则,将海洋行政管理体系划分为基本理论、管理组织、管理行为以及工具、具体实践、海洋行政伦理、海洋行政管理发展等六个方面,并结合国内海洋管理实际,具体分析了海洋执法体制与海洋政策问题。这部分论述关涉海洋行政管理定义、构建原则、体系设计等基础内容,可以视为学界系统探索海洋行政管理的代表,为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以及海洋行政管理学自身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海洋行政管理学》一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总结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的着作。

篇3

关键词:课程思政;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实践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管理学原理”中嵌入思政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实施中对学生发展的人文关怀,让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同步,以两者协同效应的发挥,带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输出。

一、树立正确育人目标,建立长效育人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是长期性的工作,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高校应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让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让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从而形成教书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的长效育人机制。高校要进一步明确“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应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知识;技能目标应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领导、控制、组织协调及创新能力;情感目标指“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实施中应关注学生情感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四个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掌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树立现代管理的市场观念,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二、深入挖掘与探索,创新“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

一方面是于基础知识教学中增加学科前沿热点信息,另一方面是在管理技能的传授中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此基础上让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具体来说,于基础专业知识教学中增加学科前沿热点内容主要是在讲解管理活动具体方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的社会政治环境、现有的技术条件、当前的经济状态让学生学会以发展的思维去制定战略、决策、编制计划,做好人员配备[2],进行创新管理。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教师应增加学科前沿热点信息,例如讲解环境分析时,应重点介绍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互联网+”技术变革的时代态势,将其与企业目标管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中明确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并思考管理中面临的挑战,提出有效的改善举措。学生根据现场环境、时局态势制定新的发展规划,提高管理效果,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将学科前沿热点引入知识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发展挑战。再如教师在讲解管理控制时,可以增加现实生活中某些企业因控制失误、不当,甚至恶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等案例,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师将前沿热点信息、具体案例融入教学中,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管理学原理”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到创新者应有的品质素养,为学生的创新发展、创新管理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在管理精髓的传授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管理学原理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对学生的思维启迪具有积极意义。当前世界经济、国际政治格局、技术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只有审时度势,基于发展的眼光寻求自身的发展,制定新型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根本性的发展。对于学生同样如此。知识的学习应与自身职业定位、职业规划相结合,使得自身的发展与时俱进。教师在讲授管理活动的全球化时代背景知识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意识,让他们自觉地将个体发展与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创新者。教师在讲解管理计划时,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展示国家五年发展规划,指导学生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让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细化到学期学习计划、月度学习计划、周学习计划等,让学生不断分解学习目标,并确保学习目标落到实处。教师讲解人员配备知识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朝着全方面的方向发展,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进取,不断归纳总结,最终问鼎成功[4-5];在内容的变革创新中,也应着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建构出管理学知识的基本框架后,能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当学生学习了“管理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后,可以基于学到的知识进行社团管理,进行活动的策划和人员的部署,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研、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也应当清楚地看到“管理学原理”以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为主线,这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密切,蕴含的思政元素较丰富,主要表现在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管理智慧、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教师可借助特定情境,融入思政元素,如在讲授如何塑造组织文化时,可借助全民公祭日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以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情景和庄重氛围,衬托和彰显课程主题。

三、积极创新与调整,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管理学原理”课程一般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开设,而第一学年高校学生正处于从高中进入大学的适应期,过多的理论课程讲解对高校学生来说接受难度较大,需要教师着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做好课程优化设计,给予学生正确的课程学习指导。“管理学原理”本身涉及大量的管理理论、管理观点,教师应调整教学方式,讲解知识点时尽可能地列举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例子,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同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也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以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新鲜感、趣味感。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比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华为、海尔、蒙牛等品牌发展案例,通过生动的案例故事来诠释管理学的精髓,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6],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探讨与思考。教师可使用讨论教学法,提前发给学生案例,让学生阅读思考,然后让学生在课堂规定时间内,分组探讨、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内部交流、课堂思辨,于学生的交流思辨中去矫正学生思想认知上的偏差,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学原理”相关知识,并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也可选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当学生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且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可以有目的地选择部分主题,采取任务驱动型的翻转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完成管理任务。以组织文化章节教学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学组织文化的结构内容,搜集中国的文化内容,以点带面地展示文化的内涵及外延,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民族企业,研究其具体的文化核心内容,思考其文化形成路径,最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师生互相点评。这种教学作为案例教学的补充,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发现、思考、总结。再如采用教师可以专题参观与讲座的教学模式,邀请本地知名企业家或优秀的管理者亲临学校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与学生面对面探讨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学原理”中相关的管理学知识、规律技巧,也可以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到企业参观定岗实践,让学生知行意统一,扩展学习视野,加深对课堂内所学知识理解。此外,教师可引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让思政元素融入“管理学原理”课程,以理论思想为引领,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优秀组织管理经验等内容,将思政元素贯穿课程人才培养全过程。具体来说,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将教学分为课前预习(线上)、课中融入(线下)、课后作业(线上)三个阶段。上课前,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利用雨课堂线上预习任务,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教师通过案例讲解、播放视频、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把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另外,将每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实施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教学方法,完成课中、课后实践任务,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课后通过雨课堂布置作业,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思政元素融入知识中的意义[7]。

四、教师做好榜样示范,并加强培训学习

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榜样,要定期地学习理论知识,参与党性教育,参与社会调研,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使得自身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敏感性,并自觉地将思政教育贯穿到“管理学原理”教学全过程中。学校方面也应为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创造条件,如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推行课程教育结对制度[8],聘任邀请学院思政教师指导“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由专业思政教师指引专业课教师挖掘课程思政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师也应积极参与日常思政讲堂、交流探讨活动,以真正做到整合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例如,在讲解管理思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管理智慧,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尊重历史,关注传统优秀文化。在讲解人性假设范式变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不同人性假设下不同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能基于现代化管理理念做好管理工作。在讲解管理决策的影响要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思考价值观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从而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与判断。在讲解激励理论之公平理论时,教师可让学生查阅资料,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让学生保持公平公正观。在讲解领导权力的来源时,可以让学生分析领导者的自我修养对于组织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在讲解管理沟通技巧时,教师应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尊重、诚信、自信。“管理学原理”课程任课教师必须统一课程思政教育思想,共同备课商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就课程思政案例的选择达成统一意见,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吸取其他教师、专家的意见,做好专业课思政教育质量的把关;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定期地上传有关哲学、国家历史、人物故事等相关的素材,从而实现课堂内外的全过程育人。

五、结语

当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及实现思政教育全过程育人具有现实必要性,“管理学原理”作为管理类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关注专业知识讲述的同时,也应关注思政教育。教师应挖掘“管理学原理”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增加与之相关的思政教育案例,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育人机制的调整,让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真正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用正确的道德理念去做好管理工作,解决实际的管理难题。让题“管理学原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跨界融合,才能带来“管理学原理”更理想的教学预期,培养发展更全面、素质更高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芳.管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途径思考[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1,31(02):149-153.

[2]彭芳.应用型转型建设背景下“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就业与保障,2021(10):162-163.

[3]张海燕,张银银.“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29(04):158-160.

[4]陈幼红.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企业,2020(05):149-150.

[5]薛维峰.职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策略分析———以“管理学原理”为例[J].大科技,2021(16):46-47.

[6]禹玉环.基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4):108-109.

[7]樊艳丽.浅谈“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创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9):157.

篇4

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始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传统的管理理论受到了挑战。最典型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最重要的资源与驱动力,传统管理强调的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与知识相比,在创造财富方面,难以比拟传统的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理论,似乎在知识这个生产要素上面难以得到体现。知识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各种信息的有机集成,而且往往依附于人本身。而管理的实质是一个知识的集成、人员的组织协调过程。因此,管理学原理的学习者需要通过任务型教学来掌握知识集成的途径和以价值、文化为特征的新的管理理论的内涵。

二、当前的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现状及其主要特点

在当前的管理学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二是学习管理学原理的学生本身社会经验与工作实践也不足,觉得管理知识比较空洞与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性学习、情景演练、模拟决策等,给学生提供一条参与教学过程的途径,将学生引入到正确的学习思路上来,积极地将当前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社会、企业等涉及管理学知识的信息与事件整理成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有效解决管理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兼容问题。主要特点如下: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关系表现为二元对立。教师自认为,也被学生认为拥有渊博的知识;相反,学生自认为,也被教师认为一无所知。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教学内容,学生则认真记笔记。这种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与洗耳恭听的学生是二元对立的,没有对话与交流。教师总是课堂活动的中心,学生的一切行为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很难交流。

(2)教学内容完全照搬教材,教材是圣经。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教科书,学生学教科书。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完教科书,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完教科书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教材显然成为教学的中心。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对教科书中的知识懂了没有,学生最关心的是自己对教科书中的作业能否顺利完成。知识成了目的,成长与发展被置之脑后,教学失去了教育的色彩。而目前高等学校管理学原理教材的编写主要参照国外相关教材,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把教材当圣经,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它的原文原意。然而管理学理论日新月异,昨日科学的管理理论今日可能不正确,如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认为,管理过程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组成。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经营国际化等外在环境和对管理内涵的认识的变化,管理过程除上述构成部分外,还应包括创新、激励等管理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批判吸收、融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与教材对话。当前这种把教材当圣经式的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不利于教师教育个性的发挥。

(3)教学方法单一,以传授为主。即使偶尔使用其他方法,也只是有其形而无其神。如当前教师在课堂上也经常使用讨论法,但讨论的主题和进程都是由教师控制的。讨论的内容限于认知性问题,教师关注的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应用,缺乏哲理的启悟、潜能的诱发、生命的助长;问题的思维含量或智力价值不高,多是将课本的知识陈述转换成问题形式,答案就在书中,不过是对课本知识的变相复制;学生被剥夺了问的权利,实际上课堂教学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应该来自学生,因为只有它才能反映学生的需要和困惑。

三、任务型教学简介

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实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者自然的和有意义的学习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者技能习得和内化的支持环境。所设计的任务,往往以一系列活动的形式,由学习者通过小组完成或学习者与教师共同完成。课堂任务以小组活动为主要特征,它能增加学习者技能操练的机会,提高学生技能习得和交流的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

(1)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

(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3)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问题的解决。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

四、“任务型”教学环节

任务型教学可分为3个环节:

(1)任务前。教师先介绍主题和任务,帮助学生回忆或学习有用的理论、原理和技能等,明确学习任务,促使其产生学习或使用技能的动机。

(2)任务环。学生在教师的监控和指导下,完成相应的任务,进行理解、交际等真实、自然、有意义的活动。这一环节又包括:任务――学生执行任务;计划――各组学生准备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篇5

循环经济为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该种经济模式的本质体现为在能源、物质的循环再生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得到有效实现。在应用该种经济模式的过程中,人类所进行的生产、分配、消费等过程中均需融合于自然界物质能量的循环过程中。促进循环经济得以发展的重用提前条件表现为严格遵循自然界的能量、物质所具有的循环再生规律。

二、管理学研究缺位具体表现

(一)管理学研究成果的缺位

循环经济研究中,管理学研究的缺位首先表现为,目前研究所得的成果还不能为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创造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健全的分析工具。在循环经济研究中个,对管理学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还存在较多的内在缺陷。因此,管理学研究还无法很好地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求,进而导致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管理学研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位。研究成果缺位具体表现为,管理学研究成果通常较难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检验。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现阶段的管理学研究过程中所应用的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缺陷。同时,在管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滥用数学工具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解决该种缺位需要加强对我国学术研究评价体系进行有效改革,同时还需积极应用学术研究风尚来进行引导。

(二)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缺位

现阶段,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其所需要的理论支撑表现出多样性,囊括了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社会组织行为、企业运营机制等诸多内容。在我国,传统应用的管理学研究路径范式表现出明显的缺位现象。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通常选择单一的出发点展开深入研究,理论范式表现出明显的相互割裂。这种研究范式无法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无指导意义。导致这种缺位状况出现的原因表现在以下结果方面:第一,一些管理学的研究者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定为研究的主要出发点,进而导致管理学和经济学二者相互交融的研究模式形成。第二,直接沿用行为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应用的分析范式,将团体、个人的行为方式作为实施管理学研究的主要依据。该种研究范式普遍被应用于我国管理学研究中。该种分析范式主要强调的是通过对人进行激励和约束的机制来实现对人进行管理,因此其无法成为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有利管理工具。第三,一些管理学家在进行研究过程中,给予国内基本国情,提出根据实际国复兴古典管理理论这一主张。这种主张实质上是继续使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

(三)管理学研究缺乏原创性所造成的缺位

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时,企业管理实质上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延伸,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未能按照市场变化来对自身的生产产量、价格等进行调节。所以,我国在,于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学理论还较为匮乏。改革开放后,诸多西方管理理论进入我国,成为经济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趋势。但是西方的理论并不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经济发展。因此,管理学研究必须要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有原创性才能本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解决循环经济研究中管理学研究缺位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企业发展理念

想要还需为政府决策提供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的理论依据,从宏观角度上,必须加强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进行统一管理和制约。经济学研究者在对企业发展模式选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往往将企业假设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具有主体性的理性“经济人”。在不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企业通常不会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即使有利可图,企业也不会直接放弃传统生产模式而选择循环经济。因此,经济学研究者们认为,必须加强法律建设,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来促进循环经济得到有效发展。站在政府规制的角度上看,经济学研究的实施必须具有实效性。但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经济学对人、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适应情境变化的能力均往往被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政策的应用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在管理学中,高度重视人、企业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并且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来实现对该两种能力进行不断激发和有效引导。对其企业的发展来说,法律及政策的强制、市场优胜劣汰、技术发展等外部压力特别重要。这些外在压力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刺激作用,进而促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被动地遵循相关法规政策。但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其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内在动力。除了利润的趋势之外,企业社会价值观、企业道德责任感等也对企业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管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加强重视对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等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塑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

(二)加强企业运行机制建设

经济学研究者认为,在生态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从生产方式、运行机制进行变革。运行机制为企业实施相关生产活动的制度环境,其可促进企业内部形成具有统一性的目标,促进企业的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进而使得企业中的各个员工均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企业生产中,真诚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可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会积极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监督,促进企业生产不断向规范化发展。在具有生态化的运行机制中实施生产方式的变革,才可促进企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生态企业建设均是重视对生产方式进行变革,而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等的建设均较为滞后,因此生态企业建设未能取得理想成效。因此,管理学应加强对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企业目前的运行机制,积极分析其与生态企业建设的适应性。然后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行机制作为试点,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并针对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不断改进,进而促进生态企业建设成效得到有效提升。

(三)企业情境应对策略

在经济学中,基于对宏观政策服务目标进行充分考虑,往往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视为是被动的。例如外部性理论的提出就是将企业假设为不负责任的环境中的行为主体。但是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结果显示,企业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时,通常均可以快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甚至能够预先做出反应。例如随着循环经济相关政策地不断出台,政策的内容从笼统逐渐发展为具体,其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需要主动地进行吸收和消化,通过实际行为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能够更好的适应相关法律政策的具体要求,进而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管理上,可通过绩效评价标准变革等方式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当企业微观、宏观环境均不断发生变化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将绩效评价作为对经济效益进行衡量的唯一标准。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过程中,应是将多元利益相关者作为评价的主体,将创造企业价值的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评价的客体,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赢作为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总目标。由此可见,在管理学中,基于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多元化目标,其可促进企业能够在循环经济环境中得到更好发展,提高企业应用多变生产环境的能力,进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束语

篇6

《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分析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分析、基础写作。

(一) 语言知识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字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古今各种文体知识;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在文学史学上的地位;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及名句;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阅读分析

对于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意,段落层次,主旨或中心论点,哲理内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态度,作品所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比兴、白描、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引用等)能进行准确深刻的欣赏分析。

(四)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具体掌握书信、通知、通告、通报、请假条、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总结、调查报告、广告、合同、申请书、产品说明书等的写作;二是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标点准确,书写整洁,不少于800字。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试卷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现代文学作品约40分,古代作品约50分,作文约60分。

5.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0分,填空题约20分,阅读分析题约50分,应用文写作20分,命题写作40分。

四、参考教材

季孝良编著《专升本大学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相洲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徐秋儿主编《现代应用写作实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曾湘宜著《应用文写作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 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1、组织及组织工作。深入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2、组织结构的设计。理解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任务和组织设计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理解管理幅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理解部门与职权划分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组织结构、集团结构的优缺点,及管理特点,了解如何发挥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作用。

5、人员配备。理解人员配备的涵义及原则;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管理人员的来源及对管理人员工作评价的原则;理解管理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方法。

6、组织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理解和认识直线与参谋两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关系;理解委员会的概念。

第五章 管理的领导职能

1、领导理论。理解领导的概念,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工作的实质,领导权力的来源。理解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了解领导的修养与素质以及主要的一些领导方法与艺术。

2、激励理论。深入理解激励的涵义与作用,激励的作用过程;理解最主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熟悉常用的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

3、沟通。深入理解沟通联络的含义与作用;熟悉沟通的类型和常用的沟通方法;理解沟通障碍及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1、控制的一般理论。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统的构成(基本要素)、组织运转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控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标准的涵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熟悉管理控制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管理控制方法:专项控制:计划控制、时间控制、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以及综合控制;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涵义

第七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创新职能概述。理解创新职能的内涵及其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意义;熟悉创新的特征、种类与内容。

2、创新的过程、原理、方法与管理。了解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类型、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原理及创新方法;理解创新管理的涵义。

二、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考教材

篇7

关键词:财经大类;工学结合;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高职财经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一)高职财经大类基础课程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财经大类的分类,笔者汇总了金融管理、国际金融、保险、资产评估与管理、投资与理财、证券与期货、农村金融、财务管理、会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14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纲要,挑选出了6门基数较大的共同类课程。主要是“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会计基础,财政金融基础,统计基础,经济法基础”等6门课程,通过研究明确每门课程的学习目标、能力标准要求、内容结构、主要内容描述、能力训练与测试、教学资源配置、课程内容衔接与职业发展学习指引、教学时间分配建议等课程标准要素,为各高职院校财经大类专业基础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特别以管理学基础课程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二)高职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在我国现行高职领域,对人才的职业技能培养特别重视。而如何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来达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架构、课程标准的开发又尤为重要。将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执行标准相对接,通过项目、任务的方式展现出来,建立以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的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管理学基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财经大类14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教与学,以“技能+案例+训练”的形式从实际工作需要的角度出发,突出对时间管理、目标管理、决策管理、团队管理以及执行力管理等管理技能的提炼以及对如何获得技能的指导,使学生正确掌握管理的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并能综合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管理学基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设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专家、学者与企业管理人员等对管理类专业相应的经营管理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量,按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项目,为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适用于培养经营管理领域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本课程标准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主导任务型、实践型、目标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掌握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参与、实践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角色扮演,完成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企业管理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营运管理与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模拟、团队计划、角色扮演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在分析与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管理知识的理解与技能运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四、《管理学基础》课程学习目标及能力标准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内涵,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职能的原理及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方式与创新思维的思考模式,并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会计资格证书、经济师、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等其他资格证书。学生应该达到相应知识、技能与素质的要求。知识要求:1.培养学生对管理的兴趣,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常识;2.对管理有一个轮廓性的认识;3.懂得合格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4.熟知管理四大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的基本内涵和具体方法;5.能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提供扎实的理论指导。技能要求:1.能陈述管理学的基本理论;2.能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3.能制定系统规划和活动方案;4.能发展创新组织架构,并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要素关系;5.能激励和领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6.能对组织各主要活动环节进行控制以确保活动过程正常运作;7.能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与方法开展管理活动;8.能不断变通和创新管理理论与管理手段。素质要求:1.热爱管理工作;2.注重仪表端庄;3.具备敬业精神;4.具备健康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心态;5.具备亲和力;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7.具备一定的自修能力;8.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9.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10.具有变通和创新能力。

五、《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核心。教学方法按照模块教学要求,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践场地等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课时的分配按照教学内容能够灵活组合;开展小组化教学,从第一节课开始就组建团队,将团队模拟的任务操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利用课余时间,选择部分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参观访问。主要方法具体如下:

(一)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引入管理类的视频进行播放,同时可借助微课、建立课程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增强感染力,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建立内容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库。

(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一大亮点。一方面调动学生查阅世界知名企业(以世界五百强企业为主)的管理实践案例,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提升对管理思维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选取较为典型的、较为新颖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案例。案例分析时,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应在学生的讨论基础上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三)情景模拟

以虚拟企业为背景,设计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来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锻炼学生的管理控制能力。

(四)角色扮演

给出案例,分配角色让学生扮演,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培养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五)调查与访问

安排适当的课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去到校企合作企业参观,并与一线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课堂讲座,给学生呈现真实的管理问题。

(六)网络自学

现代教学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包括教材、期刊、视频、管理类教学网站、知名企业网站等。让学生充分获取行业企业的最新信息,了解现实企业状况,学习最新管理知识,思考与分析现实管理问题。改革管理学基础的传统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指标要与学习目标相一致。根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进行,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形式。针对每一个能力单元,提出相适应的鉴定方法和鉴定要求,并通过考核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提高学习效果的更优途径。1.通过课堂提问、小组作业等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2.通过团队合作、方案设计、模拟谈判等考核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沟通能力、综合素质等。3.通过学生反馈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实现以教促学、以评促教,达到学生教师相互成长的目的。

六、《管理学基础》课程师资的培养

(一)学习职业教育理论,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通过集中学习、自我学习的方式领会国家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并学习国内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比如工作坊、学徒制等。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专业、课程建设研讨会,多与兄弟院校加强沟通交流,并学习国家示范、国家骨干、课程国家资源库建设院校的先进经验及方法,结合课程所在专业的情况,推进课程及专业的改革和建设。

(二)促进“双师”队伍的发展,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进一步强化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安排教师进行不定期或集中下企业锻炼。通过近距离接触企业,实际参与企业的项目运作或顶岗,吸收实战经验,并第一时间搜集企业案例、行业信息作为教学素材,不仅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也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行业企业的需求。

(三)加强校企合作,“双导师”提升学生技能

通过教师下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双导师”教学。引入一线管理岗位的企业人员进入课堂,分享实践经验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既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也真正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技能,为学生进入社会铺设基础。

作者:翁文娟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范战朋.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研究[J].才智,2014(5).

[2]董常亮,周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2013(39).

[3]张蕾.高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3(2).

篇8

关键词:行政管理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从注重管理转向注重公共服务和协作,起初的行政管理与服务的对象和范围、管理与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理应加以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民主价值诉求的发展需要。为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体现理论和实践强有力结合的教学体系,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注重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编制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1、政治学类和管理学类的课程所占的比重偏多

这种课程设置实际上反映了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教育主要存在着两种取向,即政治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行政管理学界的这种取向上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目前中国行政管理学在学科基本范畴上的模糊不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表现为,政治学类课程和管理学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分别占有几乎不相上下的比重(行政管理学类的课程除了公共财政学和行政法学之外都是属于管理学范畴的课程)。

2、课程之间的设置缺乏联系和必需的衔接性

这尤其反映在公共财政学和公共政策分析这两门课的设置上。公共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必须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是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专业基本上都没有开设这两门基础课。如果没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学生是不可能学懂公共财政学的。当然,目前国内大多数行政管理学专业所用的财政学教材是建构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没有现代经济学的知识也可以被学生理解。

3、公共政策的课程比重过小,并且缺少相应的基础课程

如果将政府行政管理管理活动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偏重于内部管理方面,外部管理方面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少,即公共政策方面的课程极其少。

4、经济学类的课程相对较少

由于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界对于行政管理学的基本范畴之争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之上,因此对于经济学类课程的重视就显得不够。当然,有些院校主要是因为缺乏经济学类的师资。所以,目前只有极少数院校的行政管理学专业开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三、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1、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训

为适应社会需要,行政管理人才理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人格品质的塑造。

行政管理专业以培养行政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针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开设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从管理者的观念、品格、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强化训练。如开展务实、敬业、拼搏、创新精神的训练,伦理道德、毅力、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加强人际沟通、表达能力、创业策划、情商训练和社交礼仪等素质的培养。现代政府存在与活动的合法性是建立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立足于为少数人或行政官员自身利益服务的基础之上。这是对政府及所属行政工作人员的基本伦理道德要求。行政管理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只有在这种专业意识的指引下,才能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

2、同等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安排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除设置大量的理论课程外,还应包括更多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使学生能真正胜任公共服务工作。把科研引入教学之中,通过专题研讨会、课程论文等形式,要求学生独立研究公共服务领域里存在的问题,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公共服务领域活动深层次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整合的能力。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提高专业人才应用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同等重视定性与定量课程

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高等数学、公共管理统计学等定量课程的教育与学习,有助于为该专业的学生学习定量课程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高其公共管理定量技术分析的能力,从而准确地将在实践中统计的资料应用于政府公共服务中,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4、改革单一的政治学取向和单一的管理学取向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及其管理对象的广泛性与复杂性,决定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体现诸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发展的取向。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微观管理职能的逐渐削弱,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逐渐强化,社会对行政管理的技术和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

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注重在多学科综合走向上创新。因此,行政管理学在学术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方式等方面,应更多地与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紧密联接起来,达到互相借鉴与渗透,相互促进与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化、知识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多元研究方法为行政管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陆锋明.浅谈高职教育中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社科纵横,2009(8)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构筑;管理平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66-02

观察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情况,高职院校在管理理念更新、管理能力提升、管理要素整合、管理目标设定、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技巧运用等方面已占据了制高点。基于管理学角度来分析管理绩效,则必须建立管理平台。近几年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着力破解管理平台的建设问题,提出了内涵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五力模型”,积极构建“一个系统六个管理平台”,这对高职院校建设管理平台具有导向作用与启发意义。

管理平台的概念与构筑的必要性

对高职院校来说,尽管管理平台已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字眼,但却没有言之确切的语义。从语言学来看,管理平台是“管理”与“平台”的有机组合。“平台”具有广泛的内涵与公众意识,是人们进行交流、交易、学习的具有很强互动性质的舞台。“管理”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发展要义,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的更有效的过程”。从传播范畴来讲,管理平台是任何组织的重要资源,是最基本的制度框架。它是面向公共应用服务按照标准规范而建立的互动工作台,能够产生重大的冲击力,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综合性集成系统。

基于管理系统观点与学理分析,高职院校管理平台是在原有组织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结合实际应用与权衡利弊,对原有管理进行延伸与革新,以实现高职院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能力的提升。它是针对业务的需要,组合人员、事务和时间等要素,采用多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基于业务发展匹配的多维管理空间,与组织中长期发展战略相适应。

无论任何组织都离不开管理平台。如果管理者不能迅速判断自身组织的生存环境以及存在的竞争,并迅速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管理能力,那么这个组织很快就会在残酷的竞争中走向衰退,甚至不复存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与推进,使得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高职院校管理能力的强弱又是事关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这就对高职院校管理平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显然,高职院校构筑管理平台,已成为内涵发展的关键性战略问题。

构筑管理平台的实践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注重把国家高职教育的政策转化为实践,跟踪并梳理先进办学院校内涵建设的做法,形成了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概念化的内容与模型。如对内涵建设与内涵发展加以区分,把内涵发展定位在高端设计上,以高职教育的使命为导向,解码自身发展的宗旨、任务、战术、市场区域、驱动项目、管理模式等,构建内涵建设发展的“五力”模型,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社会需求与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

近三年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选择五所国家级示范院校作为跟踪研究的对象,组织开展访问活动与个案分析活动,发现高职院校之间的业务平台建设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而管理平台则具有很大的差异。造成管理平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认识不足、投入不足;信息不畅通、人员不专业等。为此,我们提出内涵建设“五力模型”,从人员、事物和时间等角度构建多维管理,形成了“一个系统六个管理平台”。目前,“一个系统六个管理平台”在理念创新、教学改革、工作推进、业务考核、评估评先、合作共建、理性探索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以内涵发展“五力模型”为基础

基于管理学原理,依据竞争优势构成要素,针对高职院校管理问题开展逻辑式的追问,提炼高职院校成功办学的可复制与传播的方法与体系,编制出内涵发展“五力模型”的理论文本与实践工作文本。两种文本的主要内容是:

内涵发展“五力模型”的理论文本 (1)设计响应使命的自适应能力系统,构建院系发展的通力与合力,培育核心发展优势与基础。(2)内涵发展力(高职策划力、基层执行力、学生服务力、区域整合力、系统支撑力):高职策划力——在市场竞争中筹划获胜的能力;基层执行力——基层把事情做对的能力;学生服务力——持续服务赢得学生满意的能力;区域整合力——引领区域办学同目标合作的能力;系统支撑力——维持办学利益相关各方相通的能力。五种力量的积聚,构成一个相对完美的系统化的发展支柱。“五力模型”是一个360°闭环式发展模型,可以结合本身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找到全面创新或改革的切入点,建立策划控制点、执行落实点、就业价值点、整合成长点、支撑基础点。通过点与点的连线,形成多种业务结合的发展力系。

内涵发展“五力模型”的实践文本 (1)建立管理者在角色特质、知识特质、行为特质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培育自我发展的系统思考、自主管理、技巧拓展、资源导流、凝聚融合的机制。(2)内涵发展有效性=目标管理体系+过程管控标准+关键能力要素+流程优化+运行组织。基于内涵发展“五力模型”的理论,从实践层面提出使命、战略等工作性的目标管理体系;角色、技能等层次性的过程管控标准;就业、发展等职业性的关键能力要素;校企、产教等合作性的流程优化;资源、衔接等保障性的运行组织。形成了具有启发性与操作性、模块化与结构化的实务细则并编制成工具手册,使工作信息的形成、加工与使用进入系统管理体系。例如,推进工作项目时,必须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来设计具体的要求,明确具体规范与标准,明确相应的方法与监控,建立责任制度与工作制度,建立过程记录与纠查台账,组织终结评审。

基于现实与实战的角度,寻求内涵发展的“营养”元素,着眼于技术线路与文化线路建立结果导向的标准和要求。在技术线路上,围绕学院使命、宗旨与任务对工作组织有效分解,建立有效制度;在文化线路上,贯彻以人为本,切合员工需求,建设学院文化氛围。针对管理高层、中层与基层的实务工作,提炼对事管理、对人领导的素质与能力,构建责任驱动、科学评价等方面的方法与手段。注重考察组织智慧与群力行动,评价员工参与度;考察办学资源投入与浪费情况,评价资源利用情况;考察发展阶段工作的进程与结果,评价目标达成情况。这三个“注重”,使得内涵发展走上了既重效率,又有效果的发展之路。

(二)内涵发展“五力模型”管理平台的形成

随着内涵发展“五力模型”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对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争论,主要是呼吁管理工作实行商业化,引进更好、更适应的员工,成果的量化等问题。我们检视“五力模型”实践的问题,辨识业务的关键问题与潜在问题,发现内涵发展现实业务中存在着约束与瓶颈,这就是管理工作系统不能匹配业务系统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快管理系统建设,建立管理活动的工作台。

我们从管理理论视野、内部岗位层次、内外衔接融合三个方面讨论存在的问题,把策划控制点与执行落实点连成一线,研究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把策划控制点与服务价值点连成一线,研究高职院校自我价值力的管理;把策划控制点与整合成长点连成一线,研究高职院校自我发展力的管理;把策划控制点与支撑基础点连成一线,研究高职院校自我约束力的管理;同时,把学生服务力与区域整合力有机结合,把服务价值点与整合成长点连成一线,研究高职院校品牌塑造力的管理,等等。在讨论与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业务研究对象与系统管理体系的匹配关系,组合人员、事件、时间、目标、任务、行为等要素,运用麦肯锡公司的“七步成诗法”,即问题描述、分解、找出关键问题、工作计划、论证、论点的建立、对客户沟通这七个步骤来构建管理通路,找出了管理的“营养”元素与管理平台的生成思路,形成了“一个系统六个管理平台”的内容。

内涵发展“五力模型”与管理“营养”元素 检索发展与管理文献,开展业务与管理研究,运用辨证观点以及管理学理论与方法,我们对“五力模型”的“营养”加以区分,设定业务的“营养”元素与管理的“营养”元素,通过以小见大的观察与由表及里的调查,对两种“营养”元素进行系统化和条理化的整合,形成了内涵发展“五力模型”对应管理“营养”元素的一致看法,主要是:类型与使命的共通理念、自我管理的解码与合成、专门化组织、职责与衔接的界定、活动与时间以及机制等。我们站在高端思考使命管理与远景管理,站在底层思考实务管理与技术管理,从纵向分析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从横向分析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把内部的人员、事物与时间等要素组合为多种管理维度,开展正反分析与实证分析,对管理“停滞点”进行导航,着力构建新系统与新平台,在辨析内涵发展“五力模型”的基础上,让管理的“营养”元素各就各位,形成了“一个系统六个管理平台”。

“一个系统六个管理平台”的主要内容 (1)一个系统。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与使命的规律,把握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共通特征与要求,依靠组织内部的驱动力与外部的拉动力,构建特有关键性能力、区域经济响应性、内部高效率与低成本这三个方面的协同管理系统。(2)管理平台。①战略思考平台:依托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发挥校内外专家学者的作用,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管理创新升级,谋划未来战略引领项目,设定战略目标转化的任务,组织绩效辨识与评估,培育自我发展的知识源平台。②高职策划平台:依托学院愿景管理委员会,发挥高层与中层管理者作用,遴选富有效率的工作与人员,序化工作目标与任务,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团队建设,设定全方位评价的机制,增强权变管理与自主改进的能力,培育特有发展的关键性平台。③基层执行平台:依托效能建设领导组织,搭建及时信息的渠道,实施信息定时监控与反馈,明晰正确做事与做正确事的规范,开展做人与做事的教育交流活动,推介高效率工作的经验、方法与手段,实施激励措施与自我控制,培育内部合力的协作性平台。④服务学生平台:依托院系两级学生发展中心,构建服务学生的可控标准,建立客户管理细则与制度,完善学生职业生涯体系,开展德育、素质、就业等方面系列活动,推进“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与投诉跟踪管理,培育学生成长的服务性平台。⑤区域整合平台:依托校企合作领导机构,搭建校企合作的链条,建立内外合作契合的载体,构建校企“双向、双促进”(产学、工学)的体系,实施专业建设项目合作的联动管理,拓展融合嵌入的内容与融通衔接的形式,谋求低成本产学一体化,培育内外通力的集成性平台。⑥系统支撑平台:依托院系两级组织,界定结果导向的目标与计划,确定工作事项内容与进度关系,推进专案进度表工作模式,建立检视、激励、检查与指导的措施,推进总结、评审、改进与再循环工作的机制,实施技能培训与例外管理,培育动态适应的控制性平台。

取得的成效与启示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构筑“一个系统六个管理平台”以来,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高层管理者主要精力集中转向对学院未来的研究与谋划之中,摆脱了具体事务;中层管理者主要精力集中转向对管理绩效的取得与内涵建设之中,增强了管理意识。基层管理者乐于开展工作创新,提升了管理能力。高层、中层与基层形成了职责明晰、系统集成、运行顺畅的和谐管理系统。学院不断改变或调整取得和组合资源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善于根据区域社会需要的变化向社会提供新的服务。

实践证明,“一个系统六个管理平台”具有基础性地位,应用领域广,而且相互补充,又自成一体。在具体实务中,战略思考平台应建设成为对其他五个平台的统领项目,使之发挥导航功能与引擎作用;高职策划平台要贯彻科学管理与发挥计划作用;基层执行平台要注重人本管理功能与彰显激励作用;服务学生平台要贯彻效果管理与强化评价作用;区域整合平台要贯彻衔接管理功能与凸显标准作用;系统支撑平台要贯彻目标管理,起到综合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能力 理念 基础 水平——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特点评述[N].中国教育报,2008-04-17.

[2](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管理学(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美)米歇尔·罗伯特.新战略性思考[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4]孙继伟.问题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张耀平.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发展模型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6]张耀平.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五力模型”的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7]李泽尧.有效管理:十八项技能[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2004.

篇10

一、工程及工程管理概述

从工程科学的角度来看,工程指的是人类为了实现生存与发展,运用科学与技术,有组织性地利用资源,以实现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造物或者改变事物本身的性状的集成性活动。而工程管理则指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通过有效地使用资源,对工程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计划、组织、决策、指挥、本文由收集整理协调与控制等。工程管理具有综合性、系统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此外,工程管理学则是围绕工程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产品管理科学、技术管理科学与产业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二、工程管理理论的解析

(一)工程管理学科的特点解析

1、研究对象规律性

从某种层面上来看,工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实就是工程技术活动的管理问题,其主要解决的便是工程技术活动及与之有关的管理规律。换句话说,工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实就是基于工程技术的一系列管理规律。工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其自身固有的行业特征,因此,不同的研究对象所依赖的研究方式与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从当前来看,工程管理学科较为典型的特征是:工程管理自身的共性知识同所在的行业技术特征之间形成了有机结合。

2、发展具有互动性

工程管理学的发展需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也就是说它的发展是互动性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降低相应的工程成本,同时优化工程的进度,相关技术与工作人员一直坚持不懈地探索着如何更好的运用经济学、项目管理以及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与不足,形成自身的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成为了当前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必须要去履行的职责,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推动工程管理的发展与进步。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与完善,从而反作用于工程管理的实践水平。因此,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具有不可分割的互动性。

3、应用领域广泛性

工程管理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可见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总的来说,工程管理的应用领域主要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管理(工程规划与论证、工程勘察与设计等)、重要或复杂的新型产品管理(研发管理、制造管理、生产管理等)、企业的技术改造创新管理等。

(二)工程管理与其相关学科的联系解析

1、工程管理与工程学

工程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门技术工程,其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特点,它在研究领域上也会因为工程技术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这便决定了在研究工程管理的时候需要对其所处的行业技术特点与相应的管理理论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工程学的创新也需要工程管理的发展加以促进。由此可见,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

2、工程管理与管理学

如前文所述,工程管理学主要研究工程管理的相关规律,而管理学则是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与一般方法的科学,由此可见工程管理学隶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属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俩是子系统与母系统、小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涵盖了工程管理学的相关规律,管理学的理论不断发展会推动工程管理学相关理论的发展,而工程管理通过不断的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也会丰富管理学的内涵。

3、工程管理与经济学

工程建筑中,除了要保障其工程质量外,还应该注意的就是经济性问题,这是工程师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工程建设中,整个工程都与经济问题挂钩,工程的设计、施工、竣工等方方面面,都牵扯了经济管理。工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从产生开始便渗透到了工程管理之中。随着经济学理论不断发展,其在人类活动规律的认识上越加深刻,其对工程管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前,新兴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理论诸如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已经广泛应用在了工程管理中。

4、工程管理与系统论

系统论指的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规律及结构的学问,并研究了各个系统的共同特性,它是一门带有一定数学性质与逻辑思维的新兴科学。新时期的工程管理,需要系统的思想与理论作为指导,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系统论就显得格外重要。管理者应该从整体系统出发,利用系统论的相关思想与理论知识研究其内部要素之间及其内部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

此外,工程管理还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它所蕴含的哲学基础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并且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指导与影响其正常开展工作;工程管理还与信息科学息息相关,毕竟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电子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普及化的工具,因此工程管理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进入信息科学化领域,实现工程管理质的飞跃。

三、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意义

工程管理的经验要想得到有效提升,就得将已有的经验与理论进行必要的梳理,利用工程实践与相关科学技术的推动,构建工程管理新的理论体系,改变我国传统的依赖于国外理论知识体系的工程管理,从而开拓出新的局面。总的来说,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研究,能够更加科学地界定工程的各种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进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揭示工程本质特征;2)通过研究,使得工程管理的理论内容更加丰富与完善,从而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提供一定的支撑,同时也为其操作运行提供有效的、科学化的指导。

(二)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框架

简而言之,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构建之后,其涵盖的内容包括了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层次关系与逻辑结构,而将这些内部关系梳理清楚,指导和推动工程管理的发展,则是理论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

1、工程管理集中了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一般理论与实践方法,其将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整合,从而得出了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由此可见,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基础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工程管理的进步,而工程管理理论的成熟则体现了基础理论的价值。

2、工程管理活动属于其管理体系的逻辑起点,换句话说若没有工程管理实践活动,则不会产生相关的管理理论,自然就谈不上管理理论体系。从当前来看,工程管理活动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规划与决策、生产与施工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设计管理等等。这些工作的基本价值得以体现,则相应的为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条件,也就为体系的构建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