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早期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儿童早期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

篇1

关键词:学前 特殊儿童 生态化支持保障体系

分类号:G760

1 支持特殊教育要从学前抓起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将党和政府对特殊教育的重视推向了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高度。从十七大的“关心”到十的“支持”,虽然只是两个字的转变,但这个转变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更高、期望更大、发展的思路更清晰。

学前特殊教育处于整个特殊教育链条的起点,是整个特殊教育大厦的基础,支持特殊教育应从基础抓起。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可以更好地克服或减轻身心障碍造成的不良后果,从而使特殊儿童的缺陷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和矫正。因此,对学前特殊教育提供有力支持,保障学前特殊儿童能得到更完善的服务与帮助,对整个特殊教育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学前特殊教育亟需加大支持力度

虽然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事实上,由于早期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而特殊儿童本身又是一个弱势群体,因此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地区学前残疾儿童的支持保障机制并不健全,学前特殊教育亟需加大支持力度。

2.1 相关政策缺失

特殊教育的立法以及相关政策对保障特殊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权利至关重要。世界上一些特殊教育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学前特殊教育的法律或政策。美国早在1968年就颁布了《援助障碍儿童早期教育法案》,1975年又颁布了《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94—142法)。很多国家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都是在法律的保障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也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中提到学前特殊教育的有关内容,例如《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但这只是一些长期的发展规划,其内容不够详尽,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我们发展“幸福教育”的目标。

2.2 教育机构匮乏

目前,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状况堪忧。有研究发现,全国3-6岁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为43.92%,远低于普通幼儿入园率(70.55%)。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特殊机构严重匮乏,普通学前教育机构缺少接纳残疾儿童的师资力量和相应设施,学前特殊教育机构远不能满足残疾儿童的入学需求。

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除了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康复比较普及外,其他类型特殊儿童的学前特殊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更谈不上通过融合接受学前教育。

2.3 专业人员数量及资质不足

合格的师资队伍以及专业人员的服务是保障特殊儿童接受专业化特殊教育的基础。从我国目前的学前特教师资来看,首先在数量上无法满足特殊教育的需要。据上海地区学前特殊教育教师调查显示,学前特殊教育的师生比约为1:5.8,这个比例较日本学前特殊学校师生比1:1.7要低很多,与英美等国也差距甚远,在不发达地区情况可能更加严重。其次,目前工作在一线的学前特教教师只有极少数是特教专业出身,大多是从普通幼儿专业转过来的,特殊教育专业水平不足。另外,对于非专业出身的学前特教教师和实施全纳教育的普通幼儿园教师的培训也较少,系统的专业知识及扎实的执行能力的缺乏是限制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瓶颈。

2.4 社会认识偏差

对特殊儿童的正确社会认识是改善特殊儿童生存环境的前提。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至今,对特殊儿童的认识虽已有进步,但仍有待改善,没有实现从养育到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社会大众普遍认为国家和社会所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给残疾人提供最好的福利待遇,使他们不受生活的困扰,但是却忽视了残疾人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受教育权的实现。我国部分普通幼儿园教师片面地认为,招收特殊儿童入园影响正常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认为会有损幼儿园的名誉,降低生源。而在特殊儿童家长方面,部分家长由于无法接受自己孩子残疾的现实而选择逃避,拒绝承认孩子有问题,剥夺了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机会,从而对特殊儿童的康复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此外,特殊幼儿要融入普通幼儿的群体,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歧视与嘲笑的现象还时常发生。这些不正确的观念态度从根本上导致了我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滞后,阻碍了“幸福教育”目标的实现。

2.5 家庭教育状况堪忧

特殊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在特殊教育的全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有研究表明:家长发现特殊儿童问题的时间普遍较晚,有60.29%的家长是在孩子3岁以后才对孩子的病情进行确诊,错过早期干预的关键时期,给后续的训练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其次,学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在学前家庭教育过程中接受过“残联”、“民政”和“康复机构”帮助的家长加起来不足15%;此外,学前特殊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有限,资源也相对比较匮乏,这使很多家长难以得到系统的咨询和指导,严重的“供不应求”现象成为了制约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3 构建学前特殊教育生态化支持保障体系

针对上述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薄弱环节,基于特殊教育生态学理论,下面探讨如何构建适应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生态化支持保障体系,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生态学模式把特殊儿童的“特殊性”理解为儿童以极其复杂的方式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从儿童的行为与环境关系去理解“特殊性”,注意儿童的行为和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从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多个维度去了解、分析学生生活的环境,以建立整合的、自然的支持保障系统;主张各类资源的相互协调、配合,包括教师、家长、医生、康复人员、科技人员、各类社会人员,同时包括各种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形成一个整合的动态网络系统。根据生态学理论构想,笔者认为学前特殊儿童的支持保障系统应如图1所示,以行政支持、学校支持、家庭支持、社区支持、技术支持、自我支持以及其他支持七大系统形成完整的生态支持保障系统。

3.1 行政支持——生态支持保障体系的框架

学前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实现,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支持。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可以把行政支持的保障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将保障的内容分为输入、过程和输出三个部分。其中,输入保障主要是指提供教育支持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教育资源的保障;过程保障主要是制定与实施教育支持的细则,对教育支持实行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校正;输出保障是指对教育支持的成效进行恰当的评价。三个部分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整体。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行政支持,建构起学前特殊儿童生态支持保障体系的框架,指导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保证相关制度的实施,为整体优化学前特殊教育提供行政上的宏观支持。

3.2 学校支持——生态支持保障体系的主导

目前,鉴于学前特殊教育机构数量匮乏的现状,可依托省市两级的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已成体系的康复机构,建立“特殊儿童教育资源中心”,作为整个生态支持保障体系的主导力量,对接纳特殊儿童的普通幼教机构教师、特殊儿童家长进行培训,为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起到指导、示范、研究的作用,具体作用如图2所示。同时承担0-4岁特殊儿童的上门指导服务工作,定期到特殊儿童的家庭,指导家长教育训练特殊儿童的方法;定期到普通幼儿园进行巡回辅导,帮助普通幼儿园教师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3 家庭支持——生态支持保障体系的主体

对处于早期发育阶段的特殊儿童而言,家庭是其完成生涯发展的最重要环境,家长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的支持是整个生态支持保障体系的主体。要充分发掘家庭的潜能,创造有成效的自然支持系统。做好家庭咨询、家长培训、家长辅导,建立家长相互沟通学习的渠道,促进家长的积极参与,是特殊儿童的环境生态教育的最重要一环,并且在实际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社区支持——生态支持保障体系的重要中介

学前特殊需要儿童逐渐学会适应社会生活,首先体现在适应社区生活中。社区的支持是学前特殊教育向生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体现,是综合运用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促进特殊需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是紧密联系整个生态支持保障体系的重要中介。概括起来,社区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改变群众观念,形成接纳态度,创设全纳学前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2)发挥康复中心、医疗机构、助听器公司等社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社区康复,补偿儿童缺陷,保证儿童的社区身心健康。(3)开展社会教育,配合“特殊儿童教育资源中心”工作,加强社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机构的联系,实现资源互补,整合普教、特教力量。(4)提供技术支持,满足儿童的特殊需要。(5)提供精神和物质援助,解决儿童的实际困难。

3.5 技术支持——生态支持保障体系的重要维护

在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过程中,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由于自身的特殊功能而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整个生态支持保障体系中发挥着独有的维护作用。首先,这些技术能够促进特殊儿童的康复;其次,辅助特殊需要儿童学习和教师教学,并且使得特殊教育服务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以在整个特殊儿童生态支持保障体系中广泛传递。这些技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特殊儿童的需求,既顺应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又适应了信息社会的要求,把科研成果通过新技术引入特殊教育中为特殊儿童早期服务,可以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减少残疾带来的障碍。

3.6 自我支持——生态支持保障体系的最高目标

篇2

关键词: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现状;策略研究

所谓特殊儿童,即有器官缺陷(盲、聋、肢残)和智能障碍(唐氏症候群、自闭症、智力低下)的儿童。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在0―6、7岁之前因发展异常和其他原因造成的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的教育就是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在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起步较晚,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较弱,随着对幼儿的重视程度提升,学前特殊儿童家长开始寻求学前特教。因此,全面分析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对发展学前特殊教育及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我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

政策导向是发展学前特殊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发展学前教育”,确立了学前教育的战略地位,为特殊教育发展学前教育指明了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首次从法律上规定要“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残疾人教育条例》专门设置学前教育内容,明确规定“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一次重申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这些法律法规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把学前特殊教育摆到了重要的位置,体现了国家对于学前特殊教育的关注。

二、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首先,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投入不足也是阻碍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缺乏资金学前特殊教育机构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活动和康复训练的开展受到影响,一些特殊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对学前特殊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中师资不足、水平不高的题较突出。

其次,管理方法不科学,社会支持保障系统不完善。目前特殊教育管理工作不受重视,保障系统还不完善,本应单设的特教部门被“精简”掉,对特殊教育管理的不规范,缺乏专业指导,影响到学前特殊教育质量的提升。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与养护社会支持系统和服务网络,社会在妇幼保健、科学喂养、医疗矫治、发展监控、早期教育等方面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满足特殊儿童家庭的需要。

最后,家长、教师态度消极。在一些家长看来,家中有特殊儿童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他们不愿意把这样的孩子送到特殊教育机构去接受教育,怕被人知道,受到嘲笑。很多家长认为,这样的孩子即使被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将来也不可能成才,还不如待在家中由家长照顾。

三、特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特殊教育的认知。经调研发现普遍的现象是:部分教师对特殊教育认知不足,沟通渠道不顺畅,有些家长把残疾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推给了学校,这种“卸包袱”的思想,导致在教育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综合的教育模式,势必影响到特殊教育的质量。二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特殊学校地理位置较偏避交通不便利,给孩子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埋下了安全隐患,也导致了由家长陪送来上学的孩子,一旦家长有事情脱不开身,就出现了部分孩子不能按时来上学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对残疾孩子的系统性规范性的教育。三是师资力量缺乏。残疾儿童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很多教师不愿意从事这种工作,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存在不安心本职岗位工作的情况,这就要求从事一线工作的教师要摆正思想,积极地投入到特殊教育工作中来。

四、改善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现状举措

1.规范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残疾儿童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法律层面来看,针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旨在通过强化法律责任来保障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权利。只有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制化进程,才能迅速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2.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社会观念。提高特殊学生的入学率,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导致残疾儿童未入学的因素:一些家长对特殊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残疾儿童就近学校、教师服务主动性不够;受特校办学规模的限制。特殊儿童也是一个生命体,也需要别人的关爱与呵护,让人们真正关注特殊儿童群体,避免出现歧视的现象。转变家长的观念,做好对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教师要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们积极参与到特殊教育中来,一起来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

3.加强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打造素质高的特殊教育团队,教育部门必须建立特殊儿童教育支持体系,改变传统的特殊儿童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一是在聘任教师时,要制订专业准入制度,提高学前特教师资的专业化水平。二要加强对普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让更多的教师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她们更愿意接纳特殊儿童,让更多的特殊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受教育。

4.加大学前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完善的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是改变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不健全和入园率不高的首要措施。各地应根据学前特殊教育的实际需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公共财政为支撑、社会广泛参与、多渠道投入和家长合理付费分担教育成本的投入机制,鼓励各类学前特殊儿童入园,提高入园率,使之受到满足其特殊教育需要的学前儿童早期教育。

5.优化整合资源,推动特教全面发展。创办学校时应根据当地残疾儿童的分布情况选取学校地址。为减轻家长负担,应选取寄宿的教学管理,加强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采取就近入普通学校就读,学校应该多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改进教学内容,不断地研究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的潜能,探索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定时定期对残疾儿童进行咨询和指导工作。

6.重视学前特殊教育,树立学前教育新理念。教师要树立以特殊学前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特殊学前儿童身心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并不相同。如有的听力有问题,表现为内向、不合群,有的肢体方面有问题,表现为退缩,缺乏自信心,教师需要掌握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认识到特殊学前儿童的特殊性,了解他们的需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促进特殊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7.遵循三项原则,实施个别化教育。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制定的全过程应当具有科学性。二是发展性原则。对特殊学前儿童提出要求,包括最终水平、先后次序、发展的各个领域,以尽可能地促使他们发挥最大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三是可行性原则。方案内容应符合特殊学前儿童的水平,以保证计划得以贯彻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周兢.论学前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1995(03).

篇3

(一)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特殊儿童接受学前3年教育的比例,到年达到65%,年达到80%;特殊儿童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或接受1—3年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比例,到年达到50%,年达到60%;障碍青年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比例,到年达到8%,年达到15%。到年,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普通儿童少年同等水平。

(二)加快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现代化步伐和国际融合进程,鼓励学校创建自己的特色,重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市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特教班的教学质量。市特殊教育学校年创建国家级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力争到年成为国内知名特殊教育学校,并把学校建设成为特殊教育实习实验基地、资源中心、培训中心和教学研究中心。

二、完善特殊教育的管理体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

(三)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特殊教育的法规、政策及发展规划,负责制定本市特殊教育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以教育部门为主,计划、民政、人事、财政、劳动、卫生、计生委、残联、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研究解决全市特殊教育事业的重大问题。

(四)教育部门是特殊教育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特殊儿童少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包括学前聋儿语训教育)和高中段教育。

财政部门负责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专项拨款,将特殊教育事业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对从事特殊教育的教职工特教津贴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免费教育款项的足额配置,设立特教专项补助费和省特教专项补助费配套使用。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足额按时到位,提高学生助学金标准,并按“两个增长”的原则逐年增加。

人事编制部门要会同教育、财政部门严格按照上级制定的编制标准要求,负责配足特殊教育教师编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与教育行政部门配合,做好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指导工作;还要配合残联按照市政府第26号令“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精神做好障碍者的就业工作。有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私企应严格按一定比例安排障碍者就业,并保证障碍者平等参与工作的权利,同时建立和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

卫生部门会同政府建立一套完整的0—6周岁特殊婴、幼儿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等筛查网络体系,每年向残疾人联合会提供一次全市特殊儿童的准确数据和联系方法,为开发特殊婴、幼儿早期教育提供可靠依据和信息。开展特殊儿童的筛查工作,并指导经医学确诊的特殊儿童康复工作。

计生部门要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生殖健康为大家”活动,广泛宣传科学的优生优育知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减少先天性或继发的三类障碍人群的发生数量。

残疾人联合会负责收集、汇总每年0—6周岁特殊儿童数据,并配合教育部门指导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工作,包括对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和特殊儿童应选择何种教育形式的指导等。加强对障碍者的对口职业培训,提高障碍者群体的职业技能。残联要与教育、民政、劳动等部门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并帮助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三、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五)创设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机制。成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协调小组,提供与建立一套对0—6周岁特殊婴、幼儿完整的网络筛查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教育咨询、指导等援助机构。积极发展特殊儿童的学前康复教育。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班,保证障碍儿童顺利完成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

(六)构筑良好的社会教育扶持体系。将我市建设成无障碍城市,为盲人和聋人创建无障碍人文环境,以开启他们接受社会教育的绿色信息通道,逐步做到公用设施宣传媒体语音化,创设影视节目、通讯系统、公共场所、手语服务四无障碍环境。发展社区康复教育机构,对特殊儿童家长进行康复技能培训和指导。

(七)营造普特一体化的教育环境。特殊教育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自主招生。全市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必须依法招收适龄轻度障碍儿童和达到二级以上康复标准的聋童入学,并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以保证我市障碍儿童在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或随班就读这一特殊教育主体形式的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将各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考评条例之中,为我市随班就读的学生构建“绿色通道”。

(八)促进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学生素质均衡发展。加强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定期对教师的特殊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个别化教育评估。对无法入校、生活无法自理的障碍学生,提倡送教上门,以保证每一个儿童都能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九)积极开展特殊教育的教育科研工作。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引导教师结合实践开展教学研究。加强特殊教育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加强对随班就读的研究,逐步建立我市的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增强特殊教育教师素质

(十)大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要将特殊教育内容纳入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范围,鼓励在职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确保绝大多数任课教师都能接受比较正规的各类特殊教育培训,掌握基本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法。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尝试建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双证(教师资格证、特殊教育培训证)上岗制度,提倡部分教师有“三证”(双证及专业技能等级证),建立手语等级标准及其它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等级标准。积极加快我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步伐,推进特殊教育“名师工程”。

(十一)要努力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的待遇。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儿童福利机构教职工的特教补贴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从事特殊教育满10年并在特殊教育岗位退休的教职工,退休时特教津贴计入退休费基数。教育部门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及承担随班就读任务的教师在评优、评先等活动中应优先考虑;依法保障特殊教育教师在进修培训、职称评定、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五、切实加强领导,为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二)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特殊教育工作的领导,把特殊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研究制定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服务机构,逐步形成管理网络。

(十三)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特殊教育经费。坚持特教特办,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筹资相结合的投入机制。确保特教专项经费按时足额拨付,确保每年每生的公用经费不低于2000元,并随教育经费增长逐年递增,确保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岗位奖。

残联要继续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50%用于障碍者职业培训,要酌情给予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能培训补助及在校学生特殊教育补助。重点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职业教育,资助特殊儿童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

对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附设的特教班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免收杂费、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本费和必须的簿本费,以及保育费、管理费、住宿费(免收住宿费专指义务教育阶段的聋哑学生)。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教育阶段(3至6周岁)也纳入特殊教育学校的免费教育范畴。财政部门根据各校在册学生名单发放专项拨款,保障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篇4

【关键词】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特殊教育绿皮书;沃诺克报告

多年来,英国社会一直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自1978年沃诺克报告(WarnockReport)提出以来,英国整个特殊教育政策开始向融合教育发展。〔1〕英国在其早期教育原则中明确指出:“幼儿不能因种族、文化或宗教、母语、家庭背景、特殊的教育需要、缺陷、性别或能力不足而遭到排斥或被置于不利地位。”(宁征,2001)本文拟从近年来教育政策发展、教育参与人员和教育实践等方面简述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英国学前融合教育政策

英国的教育政策重视特殊儿童教育权利的获得,重视对特殊儿童的全方位教育和保育,也考虑到家长参与以及家长与专业人员合作的重要性,这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提出要关注学前儿童的早期健康和发展,对儿童早期发展存在的困难进行鉴别,还要关注儿童家长及专家参与的重要性,强调训练者应从儿童的利益出发,与儿童家长合作,同时从其他专家处寻求帮助及引导。〔2〕1978年沃诺克报告的提出使融合教育成为英国特殊教育的核心政策。在这个报告中,融合教育按层次由低到高被分为:场所融合,即在普通学校中为特殊儿童提供专门服务,但特殊儿童不属于普通班级成员;社会融合,即特殊儿童在普通班学习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功能融合,即特殊儿童成为普通班级中的一员,教师全力帮助特殊儿童,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3〕1997年,英国政府颁发了特殊教育绿皮书,要求所有学前儿童均要在普通学校注册,同时建议优先考虑对存在感官障碍、肢体障碍或中度学习困难儿童的融合教育。〔4〕

2001年,英国政府提出了特殊教育实施章程,提出要在学前教育环境中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诊断、评估,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该章程规定,一旦儿童被鉴别出存在特殊教育需要,教育者应及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该章程同时赋予儿童家长更多知情权,也强调要成立有效的多学科工作小组,为特殊儿童提供融合教育服务。〔5〕

二、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参与人员

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强调多机构间的互相合作。学前融合教育需要教育、卫生、社会服务、志愿者机构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以及儿童家长的参与。这些融合教育参与者分别具有不同的职责,他们的相互合作促进了学前融合教育情境下特殊儿童的发展。

在教育部门中,参与学前融合教育的专业人员包括教育心理学者、早期特殊教育支持教师、视/听/语言障碍行为支持教师、融合教育协调员以及学习辅导教师。这些专业人员主要负责参与学前儿童的法定评估,鉴别学前儿童的发展困难状况,为融合教育教师及家长提供教育建议,并为融合教育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其中融合教育协调员和学习辅导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融合教育协调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前特殊儿童的特点,为儿童提供可获得的资源;对融合教学提供建议,进行融合教学示范,监测融合教育政策的实施质量及效果;为教师提供专业建议,帮助教师正确处理与特殊儿童及同事的关系,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与特殊儿童家长保持合作关系等。〔6〕学习辅导教师必须了解学前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与教师讨论对儿童有利的课程安排,增加儿童学习主流课程的机会。同时,学习辅导教师还应经常使用开放式问题向儿童提问,鼓励儿童讨论所学知识及他们理解的内容,为儿童提供分享展示的机会。学习辅导教师必须记录儿童的学习成果以及所提供的支持策略对儿童的影响效果。此外,学习辅导教师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7〕

卫生部门的参与人员包括一般干预者、健康状况巡访员、儿科医生及儿科顾问、

学校健康服务人员、言语语言治疗师、生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听力/视力学家及临床心理学家,还包括其他参与人员,如儿童精神疾病护士、精神疾病顾问、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和其他领域工作者。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员主要在幼儿入学评估中提供医学方面的评估诊断以及干预意见,具体责任包括:鉴别儿童生理问题,对儿童的特殊需要进行鉴别和诊断,定期监测儿童发展状况,及时与儿童家长联系,为家庭提供合理的干预训练策略,监控干预训练过程及特殊教育服务质量等。

社会服务部门中参与融合教育的专业者为社会工作者,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通常与专家小组一起工作,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一些专业技能和资源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服务。如果儿童家庭在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当服务时出现困难,社会工作者会评估儿童家庭的困难情况,为儿童家庭提供指导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就某些问题指导儿童家长向相关机构或专家求助。在某些家庭得到有关机构或专家的帮助后,社会工作者会经常对这些家庭作巡访,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总之,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在家庭情境中对儿童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支持,推荐儿童到相关机构接受服务,监控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向家长提供建议等。

志愿者支持机构通常是一些慈善机构。志愿者机构主要负责向公众宣传融合教育观念,为特殊儿童提供午餐,对融合教育者进行培训,为融合教育研究者提供研究数据等。

三、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实践及其存在的不足

自“融合教育”概念被提出以来,英国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学前特殊儿童逐步走向主流学校,参与普通同伴的学习活动。

在英国,教师注意充分发挥学前特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调动儿童的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儿童多种智能的参与,通过儿童喜欢的教学方式吸引儿童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儿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具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各不相同。比如,对需要培养听觉技能的儿童,教师主要采用讨论、口头反馈等方法;对需要提高视觉能力的儿童,教师主要采用看录像、绘画等方法;对需要加强运动知觉能力的儿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让儿童触摸教具,进行实际操作,促进儿童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8〕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促进了全纳教育思想的推广和传播,但是离真正的全纳教育还有一定距离。英国学前融合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者思考。

Scruggs和Mastropier(1996)对教师的融合教育观念进行调查,发现仅有40%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对大多数儿童而言是现实可行的目标,认为自己已具备相关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不足1/3。〔9〕如果教师没有接受足够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技能,缺少相关资源支持,英国政府正努力开展的融合教育实践将很难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需要调拨更多资金用于融合教育实践,培训更多专业教师,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更多支持。

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虽然在英国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无法证明融合教育的绩效,教师对融合教育的利弊众说纷纭。例如,有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对特殊儿童大有裨益,却影响了正常儿童的受教育情况。〔10〕因此,开展大量的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提供更多令人信服的研究资料,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融合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4〕陈明聪。英国融合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争议〔EB/OL〕.〔2006-01-10〕.140.130.42.78.

〔2〕〔5〕〔9〕KATEWALL.Specialneedsandearlyyears:A

practitioner’sguide〔J〕//雷江华。全纳教育之争。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

〔3〕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69-206.

篇5

关键词: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康复训练

目前,我国的残疾儿童主要包括身体残疾、智力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等几种类型。他们承受着心理与生理双方面的痛苦,随着社会人文主义思想理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也得到了提高。为保证其将来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水平,早期康复教育和训练显得尤其重要。

1 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康复教育及训练所发挥的作用

儿童残疾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先天条件导致也可能是后天外力条件导致。0-6岁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更强。在这一阶段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康复教育是帮助其恢复部分身体机能,提高今后生活能力的重要方法。可以说,早期发育时期是残疾儿童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生理习惯和基本技能将会让其受益终生。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对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及康复训练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的缺失导致这项工作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并且,残疾儿童由于在身体或是智力方面的缺陷,经常被一些社会歧视现象困扰,长此以往会让他们失去生活的信心,并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早期康复教育及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帮助残疾儿童重拾生活的希望,以更加乐观阳光的态度面对生活。

2 为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及训练造成困难的因素

近些年来,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事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部分地区,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相关工作的效果却成效颇低,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残疾儿童的康复费用是比较高的,对于条件一般的家庭而言,这种高花费的康复疗法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很多家长在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后,第一反应就是带孩子参加康复治疗,但是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因为经济的原因不得不停止,等到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进行接下来的康复教育及训练工作,这就导致这项工作缺少连续性,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虽然相关福利机构也会提供帮助,但是这种治疗缺乏针对性,康复训练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第二,早期康复教育是指针对0-6残疾儿童进行的教育训练工作,这一阶段的儿童尚不具备足够的自我认知,在康复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需要相关的医护人员或是家长对其进行照看。在这一过程中,看护人员的语言和行为方式都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可能缺乏足够的耐心,对残疾儿童出现的错误宽容度较低。或者在M行一段时期的康复教育工作而没有取得效果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这会在心理层面上对康复儿童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此外,智力与精神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在早期是不易发现的,很多情况下都会被当做某些技能发育迟缓,没有得到家长的足够重视,这样就耽误了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教育。因此,家长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一定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学习模仿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最后,国家财政针对残疾儿童的康复项目的投资力度比较有限。近些年来,残疾儿童的病情种类以及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目前,福利机构的早期康复教育只针对孤独症、脑瘫等几种类型残疾进行,而且相关的康复设备也并不完善,康复教育工作者所使用的训练方式也比较落后。

3 关于提高残疾儿童早期康复与训练效果的相关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可以对相关部门及相关康复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首先,国家一定要加大对残障事业的投入力度,为相关的康复机构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对残疾儿童家庭也应该依照具体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减轻其经济压力。同时,国家应当完善相关的康复设施,目前,国外对于残疾儿童康复的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在设备上也比较先进,相关康复机构可以从国外引进一些专业的康复设备。也可以定期要求国外的一些相关专家到我国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进行经验指导与交流。同时,康复看护人员应当对自身的心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康复工作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时也要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对儿童进行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家长也应该树立正确的心态,因为残疾儿童的康复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早期康复教育及训练知识其中的一个阶段。一定要避免对孩子遭到不良期待,因为这会加大孩子的压力,对其产生不良的反作用。相关的康复人员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及康复治疗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肢体、表情语言对残疾儿童的康复起着重要的影响。给孩子的鼓励越多,康复的效果就越好。

4 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措施

(一)通过立法保障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一是尽快制定并颁布特殊教育法,完善现行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从世界各国的特殊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政策和立法一直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强大助推剂。我国也不例外,促进残疾幼儿教育公平的基石仍然是特殊教育立法保障;二是细化现有相关法律条款,加大执法力度。明确责权关系,细化相关法律中对特殊教育的规定,突出法律条款的指导性和操作性,避免相关部门执行时相互推诱;三是明确法律法规中对未履行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部门、机构、个人逐层问责的条款,使特殊教育法律条款真正发挥相应的法律效力。

(二)加大政府对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资金投入。首先,政府对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逐年增加财政投人,更多地关注缺少早期教育机会的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将资金“天平”更多地倾向残疾幼儿这一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其次,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虽然在我国还远不可能使所有残疾儿童及其家庭都能获得同等质量的早期教育服务,但至少要通过政策的调控,缩小而不是扩大这些差距,不能剥夺弱势群体接受早期服务的机会,如逐步分阶段实施0一6岁的早期干预服务,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一定的资助(如经济补助、政策优惠等)。

(三)构建为残疾儿童提供专业服务的早期教育体系。残疾幼儿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成效越好,其早期干预需要专业团体提供的普及化与个别化服务,既需要特殊保育与向下延伸的特殊教育,也需要兼顾残疾幼儿的个别差异辅之以“个别化家庭服务方案”。为此,世界各国都积极兴办各种各样的早期教育机构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同时鼓励社区和家庭积极参与早期教育,进行合力教育,从而促进早期教育的不断发展。因此,我国应分区域适度推进多样化的早期教育机构建设,倡导合力教育D发展公办与民办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与服务机构,构建为残疾儿童提供专业服务的早期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为此,国家财政一定要加大对相关福利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康复机构充分发挥其为残障儿童服务的作用,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的方式减轻家长所需承受的经济负担。社会一定要加大对残疾儿童的关爱力度,帮助残疾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江然.江门市残疾人康复保障制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万慧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王妍.济宁市残疾儿童康复问题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篇6

【关键词】美国;早期教育;质量提升;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4-0044-05

早期教育质量与儿童的发展质量密切相关,是家长、教师以及管理部门、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提高早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众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最近几十年来,美国学界围绕早期教育质量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在提升早期教育质量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文拟对美国早期教育质量(主要是指早期教育机构为0~5岁儿童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提升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与分析,从而为我国有效提高早期教育质量提供借鉴。

一、20世纪70年代前

一个国家的早期教育理念往往决定其教育政策的走向。20世纪70年代前,早期教育质量问题不是美国政府的重要议题。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美国社会将家庭看作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唯一适合教育年幼儿童的场所,母亲是最佳的教育者。因此,美国政府在保障家庭私有权(包括养育权)的基础上,着重巩固家庭在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在20世纪70年代前的美国,早期教育机构提供的服务被看作是一种慈善事业或社会福利,政策的介入主要是为了帮助那些无力承担子女教育责任的家庭。例如,在20世纪初,美国的移民数量激增。为此,社会上曾经出现大量旨在帮助社会底层家庭和移民家庭的日间托儿所。然而,受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美国公众认为日间托儿所是对母亲这一儿童最主要教育者的传统角色的挑战,会对传统家庭生活的稳固造成不良影响。有人甚至认为日间托儿所的儿童无法接受母亲的照料,等同于孤儿。基于上述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二元对立观念的影响,这个阶段的美国政府并未对日间托儿所等早期教育机构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以致这些教育机构很快就衰落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逐渐发生变化。随着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不断改变,加之女权运动的冲击,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二元对立的态势逐渐被打破,二者逐渐融合。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政府开始关注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的融合问题,旨在促使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共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共同促进儿童发展。伴随着机构教育地位的不断上升,早期教育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1〕

二、20世纪70年代后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妇女大量走入职场,早期教育成为社会的重大民生需求。Barnett和Yarosz(2007)的研究表明,美国幼儿的入园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上升,5岁儿童的入园率从1965年的60%上升到2005年的超过90%,4岁儿童的入园率从1965年的不足20%上升到2005年的接近70%,3岁儿童的入园率也由1965年的不足5%上升到2005年的超过40%。〔2〕

在美国,早期教育质量日益受到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相关研究表明,早期经验对儿童未来的社会情感及认知发展影响重大,学前期读写能力和数概念的发展对后续的学业成绩也有重要影响。同时,经济学相关研究显示,早期教育能带来积极的经济和社会回报。〔3〕这意味着早期教育的质量提升不仅对幼儿及其家庭有益,而且有益于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在早期教育机构大发展的同时,大量政策调研报告开始关注早期教育的质量问题,比如《日托机构观察》《国家危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等。一批关于早期教育质量提升价值的研究报告也陆续刊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比如《改变命运:“佩里学前教育方案”的追踪研究》等。与此同时,各级专业组织,包括国际性组织(如国际儿童教育联合会)、全国性组织(如全教协会)以及地区性组织(如南方幼教联合会),通过倡议、报告等形式,呼吁政府提高对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所有这些对早期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美国政府日益关注早期教育质量问题。1965年,美国联邦政府实施“开端计划”(Head Start),该计划面向3~5岁处境不利幼儿,试图通过教育机构为他们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进而改善他们的状况。1969年,第一个专门为早期儿童服务的联邦办公室——儿童发展办公室成立。“开端计划”实施至今,规模不断扩大,且日益向纵深发展。1994年,联邦政府又推出了旨在保障、促进婴儿和学步儿健康发展的“早期开端计划”(Early Head Start)。

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主导责任在各州政府。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各州政府为提升早期教育质量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北卡罗莱纳州率先实施了“聪明起点计划”(Smart Start),旨在确保该州每一名幼儿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从而为其未来成功打好基础。这一项目不仅提升了该州的早期教育质量,也为其他州树立了榜样。在提升早期教育质量方面,各州政府的举措大致可归纳为:(1)制定全州或特定区域的质量提升方案。(2)为早期教育质量提升提供资金支持。(3)制定专门针对教育或健康领域的行动方案。(4)形成政府出资和私人赞助合作的质量提升方案。此外,各州之间还加强合作,共同提升早期教育质量。例如,“早期听力障碍预防与干预项目”通过立法的方式在美国42个州实施,旨在持久改善有这方面特殊需要的儿童的健康状况,促使其更好地适应机构教育。

三、美国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特点

1.更全面地定义质量

近年来,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都致力于思考如何为“质量”下定义。尽管目前人们对于“质量”概念的争议仍在继续,〔4〕但在实际操作层面,目前的普遍共识是,质量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过程性质量和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是指直接影响幼儿早期发展的实际教养过程,包括教养者与幼儿的互动,教养者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的情感回应与生活照料,确保幼儿安全与健康的教育实践等。结构性质量是指教养者及早期教育环境的特征,包括儿童与教养者的人数比、机构中工作人员的专业资质等。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来提高早期教育的结构性质量。为此,研究者开发出不少质量评估工具,并对这些评估工具进行了信效度考察,如侧重过程性质量的“教室评估得分系统”,综合取向的“环境质量评估量表”等,〔5〕为各州政府选择并使用恰当的评估工具用于早期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了便利。

更全面地定义质量也为有效监控早期教育质量提供了指引。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质量监控应当涵盖有关质量的所有维度(包括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等),同时应当涉及所有儿童接触到的教育环境(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机构教育环境、半日制及全日制教育环境等),涵盖所有类型的儿童(包括不同能力、不同母语、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以及涵盖所有类型的家庭(包括不同收入、不同母语、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

2.建立有效的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

建立标准化的质量评估系统有助于收集与教育质量相关的数据,也有利于借助反馈机制促进早期教育质量的提升。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许多州都在致力于建立旨在提高早期教育质量绩效的责任系统。这些系统目前被统称为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quality rating improvement system)。

一般而言,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包含五个组成部分:(1)质量标准。(2)质量标准监测程序。(3)质量提升支持程序。(4)激励机制。(5)面向家长及公众的信息传达。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以质量为抓手,整合了以往较为零散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提高了质量提升的效率。〔6〕

1998年,俄克拉荷马州首先建立了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命名为“星级评定系统”。此后,有24个州陆续建立了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目前,另有22个州的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正在建设之中。

迄今为止,已有不少研究考察了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的效能。总体来说,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有利于机构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幼儿在早期阅读、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从而更顺利地实现向小学的过渡。

3.更加重视师资培训

近年来,职前、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备受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的重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2001)、“良好开端,聪明成长”(Good Start, Grow Smart)议案(2002)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促使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早期教育师资的培养。具体来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高教师质量,而“良好开端,聪明成长”议案则在激励各州提出早期学习标准的同时,鼓励教育机构负责人考虑如何让教师掌握相关技能,进而有效指导、帮助幼儿达成相关标准。虽然新近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与早期教育机构的质量、幼儿的发展水平之间没有显著相关,但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正如Hyson, Tomlinson和Morris(2009)所言,一个低质量的培训项目很难培养出合格的教师,因此也无法保证幼儿所受教育的质量。〔7〕

要解决教师质量问题,方案之一就是加强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建设。目前,几个全国性专业组织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有关幼儿园教师的相关认证标准。这些专业组织包括全教协会、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早期教育分委会、专业认证委员会以及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等。其中,全教协会制定的标准主要针对从事0~8岁儿童教育的教师,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主要针对已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幼儿园教师。此外,师资培训机构的认证标准制度建设也受到了重视。例如,全教协会与全国师范教育鉴定委员会合作,修订和完善了覆盖副学士、学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的“新教师与高级教师的专业准备培养方案标准”。该标准自2010年起在全美推广。

四、美国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美国各界对提升早期教育质量相当重视。学术界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通力合作,提出了不少有利于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举措。下述几方面可视为未来美国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发展趋势。

1.建设童年早期系统

联邦政府和一些州政府近年来试图建设各州的童年早期系统(Early Childhood System)。尽管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对于如何界定“童年早期系统”仍有不少争议,但普遍的共识是,建设童年早期系统的最重要目标是将服务于年幼儿童的各个子系统(如早期教养系统、家庭支持系统、身心健康与营养系统及特殊需要/早期干预系统等)相互协调起来,从而为年幼儿童的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建设童年早期系统可能是未来美国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发展方向。

架构童年早期系统涉及的内部要素包括各项标准、人力资源建设、服务项目、管理、资金支持、质量监控与提升以及向其他系统的过渡等。〔8〕由此可见,童年早期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尽管意义显著,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以及多方利益的协调,很难一蹴而就。另外,系统的架构和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来逐步实现和完善。

2.充分体现教育公平

近年来,人们将质量与公平密切联系起来,将公平视为质量的基本组成部分,认为所有儿童都应享有同等质量的早期教育权利。换句话说,如果儿童没有接受公平的教育,那么无论从定义还是从原则考量,这一教育系统都不能被称之为是高质量的。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否受到公平的对待,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具体包括是否为所有儿童,不论性别、文化、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生理心理需求以及能力,提供有质量的课程、有资质的带班教师以及能促进同伴间互动的学习环境。〔9〕

尽管美国已经在早期教育的公平性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比如近几年一些州开展的“普及早期教育”(Universal Preschool)计划,但是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例如,种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受教育程度、母亲的职业、英语的掌握程度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仍然是决定幼儿获得何种早期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各个州早期教育的政策支持与投入力度,各个州的早期教育水平以及各种形式的机构教育质量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显著;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及社会地位普遍较低,仍受到明显的不公平对待,等等。这些都是未来美国早期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3.提供高质量师资

美国早期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当前面临诸多范式的变革。当传统以知识为导向(knowledge-focused)的专业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后,如何建构以实践为导向(practice-focused)的专业发展模式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Zaslow,Tout,Halle和Starr(2010)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包括:(1)系统地融合知识导向和实践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2)优先考虑实践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3)知识源于实践,而非先于实践。〔10〕

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挑战是如何将与实践导向联系密切的现场个性化专业培训纳入正规的培训体系。为此,一方面,在职培训体系需要设计相应的现场个性化专业培训确认程序;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逐步融入相关实践内容,不仅要考察知识,更要考察实践能力。另外,随着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资源,通过主题会话、虚拟互动等形式建立网络化的教师学习社区,形成互动的资源共享模式,有效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既是未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4.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政策

所谓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政策(evidence-based policy)是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毫无疑问,当代科学研究为早期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支持。本世纪初,神经科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均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价值。〔11〕但即便在美国,大多数儿童的潜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开发。有学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儿童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是由于当今政策制定缺乏对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的有效应用。

尽管近年来美国各级政府在早期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均加大了对于科学研究的强调程度,例如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要求对每一个“开端计划”方案都进行严格评估,并强调研究证据对基金项目进一步实施的重要性,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与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有关年幼儿童的科学研究结论应用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来,如何有效利用研究证据来引导和调节政策的实施,诸如此类的问题均需妥善解决。可以确定的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政策,对美国早期教育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纵观美国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发展历程,值得关注的是观念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美国在早期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可归功于人们对早期教育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推动美国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要素,首先是系统观。无论是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的建设,还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童年早期系统的建设,都强调系统设计、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其次是公平观。教育公平是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体现,质量提升的方向就是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再次是标准化。近年来美国已经制定了各项早期教育相关标准,如机构认证标准、课程标准、早期学习标准、教师标准等。这一系列标准既是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也是衡量教育公平的准则。最后是师资建设。培养专业化的早期教育师资队伍,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发展渠道的有效性,是质量保障与提升的基本前提。

总之,早期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推进社会文明和发展的时代标志。提升早期教育质量既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LOMBARDI J. Time to care: Redesigning child care to promote education, support families, and build communities〔M〕.Temple:Temple University Press,2003:29-53.

〔2〕BARNETT W S,YAROSZ D J.Who goes to preschool and why does it matter〔J〕.Preschool Policy Matters,2007,(11):3.

〔3〕HECKMAN J,KRUEGER A B. Inequality in America:What role for human capital policies 〔M〕.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4.

〔4〕REED M,CANNING N. Implementing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change in the early years〔M〕. Worcester: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11.

〔5〕SNOW C E, VAN HEMEL S B. Early childhood assessment: Why, what, and how〔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8.

〔6〕ROGER N. Quality rating and improvement systems: A strategic movement for defining quality〔J〕. Exchange, 2009, 188: 66-68.

〔7〕HYSON M,TOMLINSON H B,MORRIS C A. Quality improvement i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 Faculty perspectiv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9,11(1).

〔8〕KAGAN S L, KAUERZ K.Building early childhood systems〔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2012.

〔9〕MYERS R G. Quality in program of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ECCE)〔R〕.EFA:the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2006.

篇7

关键词 早期学习标准;中小学学习标准(K-12学习标准);学前教育;美国

中图分类号 G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604(2008)10-0052-04

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标志着美国教育领域的关注重点由对教育公平的诉求转向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美国中小学学习标准(K-12学习标准,K指附属在小学的学前班,12指12年级)的出台正是这一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K-12学习标准的出台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它规定了从学前班到12年级的学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最初,这并没有立即影响到美国学前教育领域。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有关儿童早期发展和学习能力的研究结果的公布,幼儿期的学习潜力以及早期教育经验的重要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实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让幼儿为入学做好准备”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美国的早期教育机构形式众多,要保障早期教育的高质量,迫切需要一种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早教机构的办学质量。与此同时,在教育界推行的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水平(学业成绩)的问责制度的实行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早期学习标准(Early Learning Standards,简称ELS;也被称为学习与发展标准,Early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Standards,简称ELDS)的制定被逐渐提上议事日程。

截至2007年年初,美国有49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已经出台了早期学习标准,此外还有1个州正在制定早期学习标准。本文将总结美国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实施情况,概括研究者们提出的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早期教育领域学习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一、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情况

1.早期学习标准内容分析

2000年,美国开端计划项目署提出了《“开端计划”儿童发展结果框架》(以下简称《开端》)。《开端》已成为各州制定早期学习标准的重要依据。2002年,“良好开端,聪明成长”(Good Start,Grow Smart,简称GSGS)项目组获布什政府批准,督促各州制定早期学习标准。此后,各州纷纷开始制定自己的早期学习标准。截至2007年年初,美国共有49个州及1个特区相继出台了自己的早期学习标准。

各州的早期学习标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名称为“标准”(standards)或者“指导纲要”(Guidelines)的早期学习标准通常侧重于指出各个领域内幼儿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如《早期学习标准模型》《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导纲要》;而名称为“表现标准”(Performance Standards)或者“基准”(Benchmarks)的早期学习标准则侧重于描述幼儿被期望达到或表现出来的水平,如《佛罗里达州3、4、5岁幼儿入学准备行为表现标准》。

2005年,美国大部分州制定的早期学习标准主要针对3-5岁幼儿。2007年,个别州的早期学习标准进一步向前延伸,扩大到0-5岁幼儿,一些州还专门针对3-5岁的特殊儿童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早期学习标准通常由六个部分组成:学习领域概括(如语言、数学)、各领域内的知识技能、对幼儿总体能力的要求、对幼儿具体知识技能的要求、幼儿表现举例和教师行为举例。但各州制定的早期学习标准很少全部涵盖以上六部分内容。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已有的43个州的早期学习标准中,近1/2的州的标准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学习领域概括、各领域内的知识技能、对幼儿具体知识技能的要求、幼儿表现举例),1/3左右的州只包含三部分内容(学习领域概括、各领域内的知识技能、对幼儿总体能力的要求),仅有1/10的州包括了除教师行为举例外的其他五部分内容。

2005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州的早期学习标准包含了身体协调与运动、社会性与情感发展、学习态度、语言与交际、认知与常识五个领域的内容。后续研究表明,各州早期学习标准中受关注最多的是认知与常识、语言与交际两个领域。其次是学习态度,对社会性与情感发展、身体协调与运动这两个领域的涉及较少。

每个领域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的指导性条目的数量,表明了各州对这一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关注程度和侧重程度。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各州早期学习标准中,在身体协调与运动领域,约1/2的指导性条目与运动技能有关。与身体协调性、健康与发育相关的条目较少。学习态度领域更多的条目指向幼儿的好奇心,而创造力和想象力则较少被提到。在语言与交际领域,有关书写技能、词汇掌握和创造性语言运用的条目相对较多,涉及提问方法、沟通能力方面的条目较少。不难看出,早期学习标准各领域内具体知识与技能的指导性条目分布并不均衡,技能性的指导条目数量明显居多,如运动技能、书写技能等,而沟通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则被忽视。

2.制定早期学习标准需要考虑的问题

(1)与中小学学习标准(K-12学习标准)的关系

早期学习标准与K-12学习标准的关系一直是各州在制定早期学习标准的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Scott-Little等人2007年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在被调查的41个州和1个特区中,大部分州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将早期学习标准与K-12学习标准相结合。有27个州将中小学学习标准作为早期学习标准制定的依据和基础;11个州出台早期学习标准后,对其与中小学学习标准的联系程度进行了分析;2个州重新修订了K-12学习标准中的幼儿园标准。不同的处理方式反映了各州标准制定者对早期学习标准与K-12学习标准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有的州将早期学习标准仅仅看成是中小学学习标准的向下延伸,而有的州将中小学学习标准作为制定早期学习标准的依据,同时还考虑到了早期教育领域的特殊性。

(2)与课程的关系

如果不和儿童所学的课程相联系,那么早期学习标准无法真正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协调早期学习标准与课程的关系同样是标准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在Scott-Little等人调查的41个州和1个特区中,有26个州已经将两者结合起来,7个州正在行动中。各州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进行两者关联度的分析;要求早教机构选择与早期学习标准相一致的课程;通过培训、发放资料等方式帮助早教机构了解早期学习标准与课程结合的重要性等。虽然许多州采取了不同措施来实现早期学习标准与课程的结合,但这些措施

的有效性如何尚不能确定。

(3)与评价的关系

早教机构仅仅按照早期学习标准开展教育活动仍是不够的,还需要利用评价体系了解标准指导下的幼儿的发展和学习情况。因此,早期学习标准与评价的关系同样受到关注。然而研究显示。到目前为止,美国各州在将早期学习标准与评价相结合方面所做的努力仍然不够。许多州的评价体系与早期学习标准是脱节的,评价结果不能真正反映出早期学习标准的目的,也不能为完善早期学习标准提供帮助。

(4)幼儿的差异性

遗传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所接受的早期教育形式的不同,决定了幼儿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如何使早期学习标准适用于不同背景的幼儿,尤其是特殊背景的幼儿,这同样是标准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在美国,特殊背景的幼儿主要是指低收入家庭、非白人家庭、非英语母语家庭的幼儿和残障幼儿。200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州的早期学习标准很少提供专门措施来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幼儿。2005年的情况大为改观,有30个州已经或正在采取相关行动,如在相应的文件中写明怎样促使早期学习标准适用于非英语母语幼儿的指导要点,如何采取相应措施使早期学习标准适用于残障幼儿等。

二、早期学习标准的实施情况

截至2007年年初,共有39个州的早期学习标准被应用于获得州政府资金支持的早期教育机构中。其中,23个州通过法案或者规定的形式要求这类早期教育机构使用早期学习标准,另外16个州则由这类早期教育机构自愿使用。除了接受政府资金支持的早期教育机构外,各州还积极促使其他早期教育机构使用早期学习标准。

2002年,各州主要是通过邮寄资料或网站宣传的方式来宣传早期学习标准。2005年,各州采取的宣传措施显著增多,有41个州广泛地发放了早期学习标准文件,36个州还为早教机构的教师提供相关在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帮助早期学习标准使用者熟悉标准,了解如何将早期学习标准与课程、评价相结合,以及如何考虑到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等等。

高等教育机构的参与也是促进早期学习标准实施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将早期学习标准纳入大学相关课程中,对师范生进行职前培训,或与早教机构的教师合作,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早期学习标准等。2002年只有4个州的高等教育机构涉足早期学习标准的实施工作,2005年已经增加到24个。

为了确保早期学习标准的实施,到2005年,已经有17个州制定了监测机制,4个州还在制定过程中。各个州的监测频率从半年一次到五年一次不等,大多数州是每半年或者一年监测一次。监测的方式主要有:检查早教机构的教育计划、每日课程计划、个别教育方案中早期学习标准的使用情况;检查早期学习标准与课程、评价的结合情况,等等。部分州还通过进入班级观察的方式来进行检查。

三、进一步完善早期学习标准的建议

1.对制定早期学习标准的建议

详尽的、清晰的标准能够帮助教师、家长全面地了解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评价幼儿的发展等,因此早期学习标准应该尽可能全面地包含“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领域概况”“领域内的知识技能”“对幼儿总体能力的要求”“对幼儿具体知识技能的要求”“幼儿表现举例”和“教师行为举例”等内容。

高质量的早期学习标准应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现有的早期学习标准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不能均衡兼顾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此外,各州的早期学习标准虽然是根据各州实际情况制定的,体现了各州的特色,然而现在家庭流动性大,幼儿很可能要跨州学习,如何缩小各州早期学习标准内容的差异,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相关研究建议,早期学习标准的用语应当尽可能全面细致、表述清晰,这样使用者才能更清楚地理解标准的含义,更准确地判断幼儿的学习情况。早期学习标准应尽可能包含更多的信息,以更详尽地表述和解释标准的内容,还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例子,便于教师操作。

此外,如何基于中小学学习标准来制定和完善早期学习标准,同时兼顾早期教育领域的特殊性,如何帮助教师灵活地运用标准为课程和评价服务,如何更好地为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服务,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者深入思考,妥善解决。

2.对实施早期学习标准的建议

教师是实施早期学习标准的核心力量。在以“儿童中心”和“发展适宜性”观点为主导的早期教育环境中实施早期学习标准,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虽然美国各州的教师培训种类比较多,但培训时间相差太大,有些州的培训时间得不到保障。因此,相关机构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以期进一步保证早期学习标准的有效实施。

篇8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高危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存活高危儿后遗症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给后期的干预带来挑战。0-3岁是人的一生中体格、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早期干预是指以发育性认知、社交或感情功能障碍的儿童为对象,旨在减轻障碍程度,促进身心发展的干预手段。近几年来,早期干预越来越强调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中心,注重儿童及家长的参与度。

二、基础教育阶段特殊学生需要多样化安置

20世纪60年代末发起的回归主流运动,主张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形式的非隔离性和最少限制性,揭开了融合教育的序幕。美国学者德诺(Deno)提出了多种形式安置残疾儿童受教育的“倒瀑布体系”,强调尽可能地使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从隔离的环境向主流环境过渡,通过一系列安置环境的变换,走向主流环境,从而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实现交融。我国随班就读的广泛开展促进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的了解、理解和接纳。在实现了形式上的融合之后,伴随着对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探讨,融合教育从“理解接纳”阶段发展到“有效学习”阶段。上海市长宁区充分发挥区特教中心和特教学校的推动作用和专业优势,为基础教育阶段特殊学生提供多样化安置与支持。积极发展特殊幼儿学前融合教育,通过幼儿园特教班、普通班等多种方式接纳特殊幼儿就近入学,基于评估开展学前特殊幼儿公益性康复训练。家、医、校协同编制并实施针对性强的康复训练方案,加强特殊幼儿的家庭康复指导。根据随班就读中小学生的需要,提供普通班级、资源教室到特教学校康复训练的多样化安置与支持的融合教育安置与特殊教育支持。通过委托服务,发挥特教学校师资优势,推进随班就读,形成区域管理、课堂研究和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做法。为不能到校学习的特殊学生提供“满足家庭需求”的送教服务。

三、成年和老年残障人士需要持续的教育

有研究显示,大多数残疾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只能留守家中,依靠自己的基本助残补助和家人的收入维持生活。而一小部分获得了工作机会的残疾学生,也常常因为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障碍而失去工作。而且,由于学校之后的教育和康复训练不足,这些残疾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呈现退化趋势,被隔离于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生活质量堪忧。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要根据特殊学生学习需求、特点、能力和学习背景等具体因素,提供多样化的特殊教育支持。如开设成人高考复习班,丰富智障人士高等教育学习体验,增强就业能力;与家长合作挖掘特殊学生潜能,开展职业教育之后残疾学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等。对老年残障人士,可邀请医学、艺术等各方面专家开展医学保健与闲暇系列讲座,提供个性化特殊教育服务,满足老年残障人士的终身教育需求,提高老年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

四、残障学生需要终身转衔服务

篇9

版块

对象

正常儿童

聋哑儿童

社会情感

1.能够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2.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3.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

4.最初,幼儿对自我的认识通常比较乐观、积极,当然也有点过分地高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概念趋于实际。

5.3岁的幼儿由于其认知发展的自我中心性,自我认识水平还比较低,对自我能力有着过高的估计,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以后,倾向于独立地去做些什么。

1.自卑:由于自身的缺陷,此类孩子更容易偏向自卑。

2.孤僻:缺陷给特殊儿童带来了与正常儿童之间的隔阂,他们常常无意识地将自己排除在正常儿童之外,渐渐形成了独处的习惯,只愿与自己的同类伙伴交往。

3.依赖:一些特殊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缺陷感到自责,认为是自己的疏忽所致,内心倍感愧疚,所以对孩子过多地呵护和照顾,渐渐促成了孩子依赖的习惯。

4.痛苦沮丧:有的特殊儿童长期沉溺在由生理缺陷带来的负面情绪中,整日忧郁沮丧,丧失了直面挫折的勇气,这阻碍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进步。

5.敏感多疑,自尊心强:常常对他人的行为产生误解,总是凭着感性思维对事物表象加以推测、臆想。即便面对与自己无关的事物,也会显露出怀疑、抵触的情绪,并且十分明显地表现在面部表情和语言中。由于自身缺陷,他们渴望他人尊重的同时也害怕别人会歧视自己,他人稍微显露出不尊重就会刺痛他们的内心。

6.暴躁: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曲解其原意时,极易激动,举止冲动,待人态度生硬,乱发脾气,不听劝告,常常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一触即发,对人无礼貌,好表现自己。

语言表达

3—4 岁时,幼儿在与成人、同伴交往中往往出现有趣的“集体讨论”现象。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很热烈地交谈着,但实际上内容是毫无联系的,或者由他人的谈话很自然地联想起自己所要说的内容,其中却没有任何逻辑顺序。这时,幼儿已有了向别人独立表达思想、讲述自己经验的愿望,但他们常常不敢或不善于在大家面前讲话,所以说起来断断续续,带有很强的情境性。另外,他们的讲述还表现出明显的无逻辑性,如主题不明确,只罗列具体事物或现象等。

 4—5 岁的幼儿,他们逐渐能就某一个主题展开谈话,并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讲述的重点。幼儿能独立讲故事或叙述各种事情,连贯性、完整性也有所增强,在叙事物时有了时间、地点、起因、经过与结果的概念。 

5—6 岁幼儿讲话的连贯性、逻辑性更为突出。在连贯性、逻辑性发展的同时,幼儿也能逐渐掌握和运用一些说话的技巧,如表情、语调、速度等,这一时期,有些幼儿已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了,但这些能力的获得,主要来自成人的培养和教育。

听障儿童获得语言与正常儿童有着根本的不同。对于多数听障儿童来说,如果他们的父母也是听障人,用手语的自然对话情况也许与正常儿童的一样,但是手势交流与视觉交流(如读唇)的相互混合都会影响后期儿童的语言发展。大多数听障儿童的父母是非听障人,也不懂手语。因而父母与儿童互相交流的作用在听障儿童语言获得中就更为复杂。很多听障儿童都是在人生的青少年时期以后才学会手语,他们的语言并非从父母那儿得到,而是从伙伴那儿学来的。

学习能力

3—6岁是养成良好学习能力的关键期。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4~8岁)通过实验发现聋哑儿童依据视觉的鉴别和比较区别重要特征和细节分析的能力,对色彩刺激的视觉记忆能力和视觉辨别能力。对事物间相互关系的概念和认识环境的能力较强。记忆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主要是因为聋哑儿童缺少听觉和语言所致。

思维特点

正常儿童思维发展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聋哑儿童思维发展也大体这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发展,并不比同龄正常儿童落后,只有在第三个阶段显出落后。思维概括程度较低,很难看出物体之间的更为“一般”的共同因素,和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更显出畏难情绪和缺乏积极性。

教育方式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1.要像正常儿童一样进行早期教育:家庭在施行这种教育时,要特别注意聋哑儿童心理活动上的特点。孩子入学前,因失去听觉或无法用语言表达思想,只能凭眼睛的观察,片面理解他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所以,难免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也很容易产生猜疑心理或急躁情绪。这时,最需要家长的耐心。家长有必要学习和创造一些生活上经常使用的手势语,配合口型清楚准确的普通话口语,以较为简单的词、短句,同孩子进行语言交往。

2.聋哑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别于正常孩子,这其中需要家长更多的配合:一个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众多的,孩子对家庭、对父母的依赖远远大于学校。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决不能以学校教育代替家庭教育,尤其是对待这些有听力和言语障碍的聋哑孩子。家长如果撒手把聋哑孩子交给学校不管,这些本来更需要关心、爱护和帮助的聋哑孩子就会有一种失落感,天长日久会养成不求上进、放任自流的坏毛病。

篇10

〔关键词〕自闭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2-0004-03

一、引言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儿童发展疾病,由于其大脑神经组织受损,造成大多数患者出现社会交往、语言发展障碍,同时伴有一定的刻板行为、兴趣狭窄等特征。目前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是我国幼儿残疾发病率的第二大源头,仅次于弱智。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自闭症患者已达到了3500万人,而我国自闭症患者人数在700万以上。2012年深圳自闭症儿童“被退学”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无论是数据还是事实都表明:自闭症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自闭症儿童并不像感官残疾和肢体残疾儿童那样有明显的身体障碍,从身体发育和外表上来看,和正常孩子大致一样[1]。加之自闭症儿童大多对人和事表现冷淡,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对他们的教育一直被社会所忽视。轻度自闭症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但普通学校教师缺少教育自闭症儿童的信心和能力,结果“随班就读”成了“随班坐读”[2],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特殊学校。这不仅不利于自闭症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而且不利于开发其潜能,有碍自闭症儿童的健康发展。

2008年,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一切从“积极”出发,从积极的视角发现积极的途径,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思想,用积极的思想找出问题的积极因素,从而在积极的过程中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强化积极的效果,成就积极的幸福人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心理教育理念不再强调就问题解决问题,找病源下对药的传统病理式教育,而是强调寻找儿童身上的各种积极因素(包括外显和内在的),重在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为目标,创造幸福人生为终极目标[3,4,6,7]。积极心理教育以“积极”和“发展”理念为价值取向,为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当前自闭症儿童教育的不足和局限性

(一)自闭症儿童教育的缺陷取向,阻碍自闭症儿童潜能开发

郭文斌、方俊明等人认为,我国近十年来针对自闭症儿童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学龄前儿童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围绕自闭症儿童存在的发育障碍进行诊断治疗和训练;教育方式主要是缺陷补偿的教育治疗法,针对自闭症儿童存在的行为障碍、语言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实施补救措施[8]。这种教育方式片面注重自闭症儿童的身心障碍,不注重开发他们的潜能;过分关注自闭症儿童的“缺陷”,忽视他们的“能力”,从而导致自闭症儿童积极性越来越低,自信心下降,严重阻碍了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我国自闭症融合教育发展不足,无法满足自闭症儿童教育需要

学校教育是自闭症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外全纳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本土化的融合教育取得了较大进步。“反标记”和“常态化”的教育思想使得部分轻度自闭症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9],和普通孩子一起接受教育。然而,伴随融合教育班教师的消极对待以及家长的积极反对,自闭症儿童的这一有效的教育方式受到极大阻扰。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困难,比起其他特殊儿童,他们更需要社会环境的包容和历练。在学龄阶段,进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共同交往至关重要。但统计发现,我国大概只有18%的自闭症儿童能够接受融合教育,其他自闭症儿童的这一教育需要不能得到满足。

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人们正确对待他们,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自闭症儿童由于发展障碍,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特点。积极心理健康理念倡导的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事物,有助于我们从积极心理出发,看待自闭症儿童的这些特征,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在认知方面,研究表明(Osterling﹠Dawson,1994),自闭症儿童缺乏必要的眼神交流;对周围人的注意明显不足,甚至更倾向于注意物体;但是有的自闭症儿童在空间知觉、机械记忆、计数、艺术和操作等方面表现出超凡的能力[1]。教师或家长立足于积极的理念,引导自闭症儿童加入与人的交流和嬉戏中来,强化他们的能力,帮助其建立生活和学习中的自信心,有利于他们追求幸福生活。

一般情况下,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冷漠,对新奇的事物缺乏应有的兴趣。但在遇到不顺心或是看到讨厌的东西时,又表现出不适宜的、异常、激烈的情感反应。实行积极心理健康理念教育下的自闭症儿童教育要求人们在理解和宽容自闭症儿童的基础上,从自闭症儿童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出现情绪问题的原因和接受程度,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相应的措施处理加以处理。

(二)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去标签化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倡导潜能开发,减负增效。即倡导人们消除先入为主的观念,任何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需要积极开发其潜能,尽力降低其劣势,使其优势最大化。

提到自闭症儿童,人们会想到诸多不好的表现,如大哭大闹、攻击性强、智力低下、不理会别人等。自闭症儿童的标签化,使得家长和教师对他们能够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1938年特南鲍姆(Tennenbaum)提出的标签理论表明,个体被贴上标签后社会将对其另眼相看,个体的自我形象将加强,逐步使自身标签行为合理化[10]。标签效应的危害性显而易见。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的自闭症儿童教育,将从关注自闭症儿童的“障碍”转移到关注他们的“能力”,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缺陷补偿,而是更多关注他们潜能的开发,由此把自闭症儿童从“问题儿童”中分离出来,有助于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积极发展其社会性。自闭症儿童在音乐、画画、记忆力方面的才能,证明自闭症儿童不仅具有接受教育的能力,而且在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的前提下,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发展。将贴在自闭症儿童身上的标签去掉,努力挖掘其潜能,是实施自闭症儿童有效教育和适合教育的前提。

四、基于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反思和建议

自闭症儿童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自身的价值。我们不仅要运用积极心理健康理念实行自闭症儿童教育,还要根据自闭症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实施教育,其中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对其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转变观念,抛弃社会偏见和比较心理,以创造幸福和谐的人生为终极目标。

(一)积极接受自闭症儿童

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最好的教育干预时期是在三岁以前,此时干预能够使其症状大大缓解。自闭症儿童表面上不易被察觉,他们的安静常使父母忽视问题的存在,即使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察觉,但是常无法相信自己生了有障碍的孩子,耽误了自闭症儿童的早期治疗。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早期教育的效果最为明显,这一阶段的耽误,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终身无法弥补的。家长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首先应积极接受孩子的情况,耽误时间就等于延误孩子的生命质量。另外,父母对孩子的积极接受,能够影响教师及身边人群对自闭症儿童的接受度。自闭症儿童只有在被接受、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够正常地学习和交往。

对自闭症儿童的接受,是人们心态放平衡的积极表现,周围人群的漠视、偏见减少,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积极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

(二)积极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自身发展优势,最大限度挖掘其潜能

据广州市最大的自闭症儿童就读学校——公立越秀启智学校的校长陈凯鸣介绍,学校就读的自闭症儿童中,有些六七岁大的孩子能把广州自来水管的走向摸得一清二楚;有的对美国白宫研究非常透彻,知道总统住哪间房子,警察和保镖的住处在哪里……自闭症儿童虽然存在兴趣狭窄的不足,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范围小,造就了他们对事物的高度关注,拥有比常人更好的记忆力。天才的一个必要共性就是高度的专注力,“牛顿煮怀表”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自闭症儿童确实存在社会交往困难、刻板行为等缺陷,但这并不妨碍其发展某一特长的可能性。台湾大型纪录片《遥远星球的孩子》中的自闭症患者庄天岳,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父母教他穿衣服可能要花好几天甚至是用月、年来计算的时间,但只要是他听过的音乐,他就能完整地将其弹出来。在钢琴演奏舞台上,他就是钢琴家,没有人能够看出他是个自闭症患者。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智力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等。现阶段我国教育评价中过分注重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有失偏颇,且不利于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整体智力水平,误导其片面发展。这样的评价体系对自闭症儿童更是不公平。一般来讲,自闭症儿童比正常儿童智力偏低,但有的自闭症儿童在空间知觉、机械记忆、计数、艺术和操作等方面具有超凡的能力。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当正确看待自闭症儿童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学会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深度挖掘自闭症儿童的个人潜能,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自由且充满尊严的社会环境

自闭症儿童有时在公共场所表现出极不适宜的行为,如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就去摸;看到讨厌的东西就要摔了等,更糟糕的是自闭症儿童有时伴有打人、咬人等攻击,使得大众对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外在的表现,导致社会公众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带有明显偏见,甚至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缺少家教的表现。部分父母在这种言论的压力下,选择尽量少带孩子外出,使其远离人群。这样教养的方式不仅剥夺了自闭症儿童的自由,还将加重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恐惧症状。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关系,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全员参与实来现教育目的。因此,在自闭症儿童教育过程中,提供一个安全、自由且充满尊严的社会环境很重要。一方面,家长应尽可能地为自闭症儿童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应正确看待自闭症儿童,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社会环境;最后,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权利,为其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自闭症儿童是儿童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社会的公平对待。

(四)构建自闭症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积极发展自闭症融合教育

在国际上,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融合教育已成为主流。相关研究表明,融合教育对自闭症儿童具有积极的影响。自1988年公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中首次正式提出随班就读(融合教育)这一概念以来,融合教育在我国取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学校、教师和其他正常儿童家长的不支持,我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呼吁我们普通学校、教师及家长,能够正确地对待自闭症儿童,关注自闭症儿童的能力而不是缺陷,积极实施融合教育,使自闭症儿童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

目前我国自闭症融合教育的对象十分狭窄,这与世界“全纳教育”理念是不符的。自闭症融合教育的发展急需构建自闭症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为自闭症融合教育提供保障措施。这方面我国的经验还较少,但是不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澳大利亚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其模式是针对整个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但其中的“自闭症融合支持计划(ISP)”是为自闭症儿童更好地进入普通学校而设立的。该计划要求普通学校中具有自闭症专业知识的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校长和其他教师与负责人一起为建设融合校园努力。另外,澳大利亚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中建立了一项在线教学支持计划——“以能力为基础的学习和教育支持计划(ABLES)”[11],这项计划的鲜明特色就在于把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中心,确保评估过程基于学生的“能力”,而不是“缺陷”。这样的教育理念对自闭症儿童潜能和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体现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观,值得我国自闭症融合教育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方俊明主编.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96-306.

[2] 高健.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小学现状的探究[J].现代特殊教育,2005,137(2):33-34.

[3]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有成人生[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3-8.

[4]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奏响幸福主旋律——先让学校幸福起来[J].中国特殊教育,2011(9):5-7.

[5]孟万金.支持特殊教育 共创幸福美好未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 开创特教新局面[J].中国特殊教育,2013(1):3-6.

[6]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92-96.

[7]孟万金.和谐社会呼吁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创新[J].中国特殊教育,2008(4):7-10.

[8]郭文斌,方俊明,陈秋珠. 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的我国自闭症热点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2012(1):128-132.

[9]吴重光. 当今特殊儿童教育思潮概述[J].学前教育研究,1996(6):14-16.

[10]冯维,王飞飞.国外学习障碍儿童的非标签化教育取向[J].中国特殊教育,2005(6):46-50.

[11]刘鲲,杨广学.澳大利亚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维多利亚的模式[J].中国特殊教育,2012(9):13-17.

[12]魏轶兵,卢珺等.改善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状况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7):37-41.

[13]连福鑫,贺慧中.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1(4):30-36.

[14]雷秀雅,杨振,刘愫.父母教养效能感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0(4):33-36.

[15]甄俊,袁爱玲.幼儿自闭症的教育治疗[J].研究与探索,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