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概念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划设计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划设计概念

篇1

关键词:校区规划 建筑设计 概念引发

1、项目背景

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由于近60年来学校一直位于老校区,即地处国家大遗址保护区——隋唐遗址保护区内的“修业坊”、“恭安坊”、“温柔坊”三大里坊区上,区内遗址丰富、层层叠压。随着国家对文物遗址保护不断加强,学校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必须跳出大遗址区另辟新校区。

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充分延续了洛阳“山水园林”城市文化内涵和洛阳传统建筑特色,将“城苑”、书院和传统大屋顶的意境和表现手法融合到规划设计中,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图1)。

2、规划理念

本规划方案充分发掘洛阳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对水体的处理和土坡的堆砌,营造出洛阳传统山水城市的意蕴,形成校园的文脉传承。学校拥有山坡、树荫、水岸、廊道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场所,意在营造自由务实的学术氛围。通过不同围合界面控制、景观设计形成优美的生态环境,校园中生态景观带的设计既是美观的自然生态景观,也为学生提供了实地学习操作的场所,实现了“园中校、校中园”的布局(图2)。

从“城苑”到现代校园:洛阳城园林化的一大特色是“城苑一体化”。洛阳城的北、西、南三面皆为“林苑”,洛、伊两河从中穿过。校园规划借鉴“城苑”概念,通过将洛阳历史古城图底进行拓扑变换形成教学实践区布局,生态景观带则由城外“林苑”抽象变形而成,同时引水体穿越城内,形成贯穿校区的三层水系(图3)。

从传统书院到现代合院:书院不是研究所,也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传达“天人和谐”的自然观以及“授人以道”的教育观的场所。学校设计在沿袭书院精神的同时营造出具有现代特点的合院空间(图4)。

从大屋顶到现代轻质屋顶:洛阳传统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造型优美的大屋顶,屋顶形成了柔美的曲线,极富装饰性。校园建筑引用此元素并将其改良为更具现代特点的轻质屋顶(图5)。

3、规划策略

3.1 功能分区

依照任务书要求和大学功能特点,学院划分为六大区域(图6):

(1)校前区:主入口和校前区位于基地南面,包括大门、行政综合楼、对外交流中心、网络中心和教师活动中心。大门东侧的行政综合楼庄重大气,是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2)公共核心区:位于学校中心位置,呈环抱姿态面向核心水面,由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和美术馆组成。三组建筑均立于连贯的半围合生态土坡之上,突显其标志性地位,并营造出良好的景观界面。

(3)教学实践区:围绕公共核心区四周布置教学实践区,由四组按照学院规模和性质组合而成的组团构成,分别为:艺术组团和医学院、理工科组团、教育管理和文科组团、公共教学组团。各组团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形成宽松而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教学、科研环境。

(4)学生生活运动区:位于教学实践区周边,学生生活区分别与各教学实践组团直接对应,形成学习一生活的大组团布局,方便了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校的使用效率。

(5)公共体育区:位于校区的西南侧,紧邻校园次入口,在为校园内部提供设施的同时还为城市新区服务,包括体育馆、游泳馆和网球馆。三馆由连贯的平系起来,构成了良好的群体建筑效果。

(6)教工生活区:位于校园东北角,相对独立,同时配有会所、幼儿园、小型商业服务、物业管理和公用设施等用房。

3.2 空间结构

该学院规划空间结构严谨有序,层级关系明晰可辨,理性而又丰富多彩。以圈层发散的方式,结合两轴线,层层展开(图7)。

(1)圈层:即最中心的公共核心带、外侧的教学实践带及最外侧的学生和教工生活运动带。圈层看似独立的单元中间存在一系列公共活动区和生态景观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形成整体,而圈层也将整个校园串联起来。公共核心带为师生提供了共享的教学资源,中层的教学实践带与外层的生活运动带则对应联系,形成组团式布局,由内而外层层发散。

(2)礼仪轴:从校前区一直延续到公共核心区的南北向轴线,是校区的核心轴线。借鉴了隋唐洛阳城以南北轴线为主导作用的理念,强调其对称性和礼仪性。礼仪轴以核心区的山水景观为背景,形成清晰简洁的空间节奏,拥有显著的标识性,建立庄重的校园门户形象。

(3)景观轴:从校园西边次入口延续到公共核心区的东西向轴线,按照新区总体规划要求,景观轴两侧不布置建筑,而设置绿化景观,将这两个区域同公共核心区联系起来,为东西向的沟通提供便利。

3.3 景观结构

学校景观系统由景观水系、生态景观带、建筑组团绿化三大部分组合而成,形成全方位的景观体系(图8)。

景观水系作为校园景观的核心,借鉴了古代洛阳城池中“护城河”的概念,沿校园最外侧设置一圈护校河,区分校园和城市界面。中间一圈带状水系联系整个校园的景观体系,最中心的湖面则成为校区的核心景观节点。

生态景观带由苇滩湿地、稻田飘香、书香果园、药草园地、百花芬芳和麦田守望六部分组成。各部分形成绿带环绕在教学实验区四周,将教学、实践与生活很好地联系在一起。

建筑组团绿化以公共绿地的形式分布在各个建筑组团当中,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

4、建筑设计

校园建筑形体与色彩是教育建筑功能的外在表现方式,应通过总体设计加以适度的引导和规定,并结合洛阳传统建筑文化特质,对传统元素加以现代阐述。

校前区建筑体现学校门户形象,要求庄重大气,和谐典雅。三组建筑围合校前广场,体量和高度的差别呈现出一种引人入胜的空间张力。材质上采用干挂石材和金属屋面,在统一的整体形态中彰显出特殊的精神气质(图9)。

公共核心区建筑要求形象突出,空间处理可以灵活多样,体量大小相对自由,材质和色彩的使用也以突出标志性为主要目的。图书馆体量经过圆角处理,印花玻璃和U型玻璃的配合使用增添了其现代感。博物馆由方形体量经过切削演变而来,呼应整个核心土坡的形态,深灰色石材更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深沉。而音乐厅和美术馆的组合体量则相对活跃,同样呼应土坡形态,全金属的封闭表皮为散发着艺术的神秘气质(图10~12)。

教学实践区建筑秉承书院布局,呈围合的空间形态,飘檐屋顶架于相对厚重的体量之上,金属和面砖的材质对比增加了现代感,同时也呼应了传统特质(图13)。

公共体育区建筑采用现代化的空间和材质处理手法,体现出体育建筑的结构特点和景观标志性,吸引西边新城区的人群(图14)。

学生和教工生活区建筑则注重功能性,符合居住建筑特点,材质采用面砖点缀,与整体校园风格相呼应。

篇2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 概念性设计 规划设计

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十堰市儿童医院)是湖北省十堰市唯一一家集保健、临床、科研、教学、健康教育及基层卫生指导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妇幼保健机构,隶属于十堰市卫生局。

近年来,医院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60人,年门诊量40万人次,出院量1万余人次;开设有4个保健科室、13个临床科室和4个医技科室,拥有4个省级保健重点专科、3个市级保健重点专科和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年分娩量5000余人次,占城区分娩总量六成以上。

一、方案规划设计背景

《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为目标,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形成四位一体、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和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要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幼保健体系建设将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的服务支撑。

同时,目前十堰市正在积极实施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打造百万人口城区的战略目标,必将对十堰市的妇幼保健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十堰市儿童医院)承担着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责任;承担完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以及妇幼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专题调研的重要任务;同时需要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医疗服务,并指导全市各县(市、区)及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工作;组织实施母婴保健技术培训,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并提供技术支持。而医院现有的基本建设、人才结构、技术水平、装备情况、后勤保障以及管理模式等,亟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妇幼保健院、所建设标准》(1992年报批稿)第五章“用地指标”第十八条规定:“妇幼保健院、所设置正规床位的,按相同规模的综合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床位用地指标相应增加”,参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报批稿)意见,医院现有编制床位300张,占地面积应为65000㎡(约合100亩)以上,而医院在人民路现有占地面积仅为5970m2(约合9亩),土地四周已没有任何空间可以扩展。尤其是医院没有正规出口,急救通道经常被堵塞,存在严重的医疗安全与消防隐患。

在这种形势下,建设一座设施齐全、环境优美、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的,影响鄂、豫、川、陕区域的妇幼保健医疗中心势在必行。

二、大型妇幼保健院现状分析

大型综合妇幼保健院本身所具有的人群、环境等方面的特点,为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所以一般实行区域内疑难复杂危重疾病治疗,从而细分病种并细分临床专科及亚专科,科室规模大且庞杂。对医院管理者来说,面临着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及医疗模式的流程再造。一旦形成超大规模后,就诊流线变长,交通人流复杂程度难以估计。因此,稳定的医疗体系模式的确定对大型医院设计来说尤为重要,十堰市妇幼保健医院应该找出一种更好的医疗体系。

三、设计理念

(一)有机结合,强化联系

考虑人流、物流、消防、节能以及医院未来的发展,在概念性设计中,我们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王”字型布局方式,即以门诊在前、病房在后、医技居其中的形式布置,降低建筑密度,提高联系效率,优化环境质量。

整体规划用地划分为8个功能区域:综合门诊、急诊区,医技区,儿科大楼,妇科、产科大楼,妇女、儿童综合楼,教学科研办公区,后勤保障区,院内生活区。

门诊区、急诊区位于用地东侧,临城市主干道建设一路设置院区主入口,符合十堰市城市规划的需要,便于人流物流的疏散,能有效缓解就诊、探视人流对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压力。

医技区位于用地的核心位置,连接南北、贯穿东西,南面连后勤保障区,北侧接门诊区和儿科综合楼,东侧有门诊、急诊、儿科中心、产科中心、妇科中心,西侧有儿科综合楼、妇女儿童综合保健楼、妇科产科综合楼,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医技的使用效率。

行政教学科研区、院内生活区位于用地的北侧,与南侧医疗区适当分隔,避免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其中行政教学科研区北侧设置独立出入口,将行政教学科研与医疗流线分离。

后勤保障区在用地南侧设置独立出入口,靠近地下车库出入口。将部分后勤保障用房布置于地下,缩短污物在院内的穿行距离。

门诊区通过医疗街与医技区相联系,清晰而紧密。病房区通过医疗街串联各病房楼,直接而高效。两条医疗街通过医技区医疗街的水平连接,构成了医疗区简洁高效的步行系统。通过医疗街的梳理,不但整合了各种复杂的功能流线,也同时实现了各功能分区的便捷联系,更重要的是实现了门诊、医技、病房三者之间的无障碍连接。远期发展的门诊、医技和病房直接与门诊医疗街连接。

(二)环环相扣,简洁顺畅

道路交通的组织以顺畅快捷、互不干扰为出发点,尽量减少人车交叉。

车行系统:以环型道路为院区车行系统核心,串联各个功能分区的小环路,减少车辆迂回对院区主动脉的影响,各功能单元之间的联系也更加顺畅快捷。

人行步道系统:对外来人员,以门诊前区景观广场以及探视广场为主组织分流;对于住院患者及医护人员,以医疗区内部贯通南北的步行景观带为核心,辅以医疗街、连廊、地下通道等设施,形成立体交通,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车流线的交叉干扰。

(三)清晰流线,各行其道

医疗区可通过步道或连廊到达。在院前区广场南部设置地面临时停车位,地下设门诊地下车库。

探视流线:探视人员由探视入口到达各病房楼。探视人员临时停车设置在探视广场,设探视地下车库,与门诊地下车库联通,共享资源。

办公流线:办公人员由院区主入口进入后通过前区广场到达办公楼。办公停车靠近主入口广场。

生活流线:工作人员由单独生活区入口进入,停车区域置于地下公共部分,减少影响区域。

污物流线:污物由各功能单元经专用电梯发出,在地下层集中,由院区南侧污物出口送出。

供应流线:由探视入口进入,从医疗区内部广场送达各功能单元。

消防车流线:建筑周边均设有消防车道,供消防车通行,满足灾害发生时的扑救要求。

(四)景观良好,绿化丰富

在院区北入口处设置喷泉,周围设计大片的绿化景观。院区其他入口也设计景观绿化及休闲绿化。在医疗区中设计多处绿化景观广场,整个院区以植物景观为纽带,联系各景观区域,以期达到绿化随车走、景观随人行的效果。

北入口广场以先收后放的空间处理手法凸显了建筑的主体性,东入口广场以绿化为主形成一道绿色屏障,有效缓解了广场停车对院区的影响,同时为患者提供了优雅的休息场所。病房区设置3处休闲绿化区,方便患者就近休闲活动,同时各楼均有良好的景观视线。

(五)以人为本,优化空间

沿街布置优美的植物景观,隔离城市噪音,在主要出入口及视觉焦点处设计景观广场;病区布置在远离城市干道的位置,以满足患者的康复修养需要,并且在病区间设计中心花园,使患者能充分感受自然与健康。

病房朝向安排在东南、南侧,较好地保证了病房在冬季的日照时间以及春秋季节东南风的自然导入;在满足正常功能的同时,考虑设计大的观景阳台、晒衣房、阳光房等,让住院患者有在家的温馨感受。

为保证医务人员的工作及休息,合理布置与划分使用功能,保证各房间都有自然采光与通风。

四、立面设计

建筑风格力求简洁大方,摒弃繁冗的建筑符号,通过纯粹的几何形体的穿插,以医技部分为核心,通过材质脉络的延伸,强化建筑的整体性。

本方案建筑设计多以弧形为设计元素,运用大面积的条形幕墙来美化建筑外立面。采用简单的横向和竖向线条划分立面空间造型,并将建筑形式与节能综合考虑,病房朝向安排在南侧,符合十堰的气候环境特点。

门诊楼的多个分支以类似航站楼的手法处理,表现建筑的秩序性,与病房楼有序排列、相互呼应。整个建筑群体协调统一,整合而不呆板,自由而不凌乱。立面细部采用细腻统一的处理手法,柔和、和谐的材质搭配,便建筑更具亲和力。

五、照明设计

当前世界各国医院使用的照明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医疗专用照明,主要包括医院检查与手术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具有特殊功能性要求的专用照明设备,如手术无影灯、医疗检查灯、医用头灯以及紫外消毒灯等等;二是医院室内通用照明,如病房、办公室和楼道使用的荧光灯或节能荧光灯,以及大空间的公共场所使用的投光灯,应急照明使用的储能灯、指示灯和外墙装饰使用的霓虹灯、白炽灯等。

医院照明设计应与医院功能特点相符合,不仅要考虑到能够缓解医护人员精神及身体的疲劳,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的正确诊断、治疗创造好的条件,而且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精神需要,给他们带来舒适、清洁、安静的环境,舒缓其不良情绪,让患者感到轻松和安全,并给他们带来康复的信心。

医院照明设计追求的是功能性与舒适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医院各个不同功能科室对光源的照度、色温和显色性的特殊要求;

医院照明灯具力求简单,避免过于复杂而影响患者的心情及治疗效果;

医院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急救与手术都对照明提出了安全照明的要求;

注意照明的高效性和节能的要求,选用的照明灯具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条件下,应选用效率高的灯具。

在各种照明光源中,LED灯作为医用照明光源较传统光源具有较大的优势。在该方案中,我们在各个功能区域使用LED光源的情况如下——

门诊入口门厅和通道:选用LED冷白光的照明灯和日光灯。

以检查为主的科室:配置高显色性的LED检查灯和LED头灯。

ICU、VIP病房:采用生物钟节律照明系统。以LED色温可调平板灯为主,可根据地球生物钟的变化实现色温可调,模拟生物钟周期变化过程,实现ICU病房光照色温的自然变化,达到患者需要的最佳康复照明效果,提高ICU病房的康复治疗效果。

医生办公室:以冷白光LED日光灯照明为主。

手术室:手术台是手术室的照明核心,其手术部位的照度为2000Lx以上,可采用色温连续可调的LED手术无影灯。

医院CT室、核磁共振室、X光室:可采用平板式LED日光灯。由于LED照明灯是直流供电,亮度高、色温可变,避免了原来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电磁干扰必须将照明灯具关闭的矛盾。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该方案规划用地面积67090m2;总建筑面积150980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8428m2,地上建筑面积102552m2;建筑密度22%;绿地率55.5%;容积率1.53%。

行政综合楼建筑面积1426m2;教学科研综合楼建筑面积9814m2;儿科综合楼建筑面积14020m2;妇女儿童保健综合楼建筑面积18226m2;妇科产科综合楼建筑面积23834m2;后勤综合楼建筑面积2788m2;门诊中心建筑面积4244m2;急诊中心建筑面积3280m2;儿科中心建筑面积3280m2;产科中心建筑面积3280m2;妇科中心建筑面积4680m2;医技中心建筑面积13860m2。

自行车停车位185个;机动车停车位1600个,其中地上450个,地下1150个。

篇3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拿地前;规划概念方案;设计

Abstract: the real estate developers to take before the concept planning scheme design in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cess appear extremely important, it can be for developers to provide more professional advice, that it was well enough before project the cornerstone of the anticip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ase that from the project analysis, planning concept design, design difficulties and suggestion and so on aspects elaborated how to begin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lanning scheme design concept,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fessional advice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to take before; Planning concept plan;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房地产开发前期拿地阶段,规划设计人员根据当地规划局出具的规划条件,初排设计方案,同时给予专业的意见和建议,让开发商拿来作为参考,甚至可以结合成本专业给方案做个经济测算,让开发商对项目有个预先较为准确的判断,这在现如今房地产形势越来越严峻的非常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2.项目分析—洛阳某项目

2.1项目简述

项目位于洛阳市,地块东侧道路红线宽30米,南侧道路红线宽95米,西侧道路红线宽30米,北侧道路红线宽65米,中间有一条洛宜路穿过。地块共分为三个小地块,各项指标如图所示,其中1地块和2地块指标可以平衡。

2.2项目现场考察

项目地块南侧是城市主干道;西侧是在建楼盘,为80-100米高层住宅,从规划图纸上看,该楼盘东侧沿街设了商铺;地块东侧为某科研楼,据当地人反馈,私密性要求较高;地块北侧是洛阳的母亲河洛河,将来会改造成湿地公园。

2.3项目制约因素

规划条件制约

1地块和2地块:用地面积(1地块66274m2,2地块40335m2),用地性质R2/C2(二类居住用地兼容商业服务业用地),容积率3.0~3.5,建筑密度15%~25%,绿地率不小于35%,建筑限高100米,日照要求满足大寒日3小时;

3地块:用地面积33252m2,用地性质:C6(科研用地),容积率3.5~4.0,建筑密度25%~35%,绿地率不小于35%,不限高。

3.规划概念方案设计

3.1 总平面设计

规划布局注重中轴对称和空间围合,体现较强的仪式感和层次感。

地块容积率较高,考虑纯高层系列,间距需满足当地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以及日照要求。洛宜路将地块分割成南北两个组团,为提高项目品质,两个组团分别考虑较大的中心景观区域,可结合会所、泳池等设计。

交通组织上考虑完全的人车分流,车行从小区直接进入地下车库,不进入地面园区,人行主入口考虑在洛宜路中间位置设置,南北两个地块形成呼应与贯通,同时结合小区入口设置大堂,让业主步行通过大堂进入园区,提升园区整体品质,创造一种归属感和尊贵感。

根据前期市场调研,该片区的商业比重偏低,因此该地块应适当多的布置商铺,一方面可以提升片区配套,另一方面从房地产销售角度考虑,商铺去化率会相对较高。沿街商铺考虑在地块西侧、北侧以及洛宜路两侧布置,西侧商业可以跟现已在建的其他楼盘形成商业氛围,北侧商业可以吸引洛河湿地公园的人流,中间道路两侧营造内街氛围,东侧由于相邻的科研楼私密性要求较高,不适宜布置商业。

3.2空间设计

建筑点板结合,组团考虑较大的中心景观区域;整个地块沿中间道路两侧建筑较低,营造较为舒适的内街氛围,然后往南往北分别逐步递升,整体空间高低错落,通过起伏变化,达到较好的天际线效果。

整个园区建筑底层架空,可将景观延伸进来,避免高层建筑给人带来的压迫感,同步提升项目品质。

4.设计难点及建议

4.1 难点

项目规划条件中对容积率的要求较高,特别是1地块和2地块要求3.0~3.5,经过初步测算,在保证较好项目品质的前提下,要做到容积率下限3.0有一定难度;日照要求满足大寒日满床日照3小时以上,对南北间距要求较高,从侧面限制了容积率;项目地处相对较为偏僻,设计时要考虑与周边道路的关系,创造宜人的街景效果。

4.2 建议

针对1地块和2地块容积率做不足的情况,建议房地产开发前期人员与当地规划局进行沟通与协商,是否可变更规划条件,不然建议开发商慎重拍地;建议开发商成本专业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经济测算,为公司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拍地时有个心里有底;建议营销公司等介入,做充足的市场调研,以明确定位,如:住宅地块户型配比、客户群体、科研地块定位等,对项目有个更为完整的预判;建议配合园区服务体系,做适当面积的配套设施,以提升园区整体价值。

5.小结

篇4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引 言

我国城市住宅政策由建国初期的集体住房演变为单位分房到现在的商品房阶段,发展经历至今,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促进了住宅小区的设计思路。在这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我国住宅小区的设计程序日臻成熟。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繁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能独立地作为住宅小区的设计工作而完成。因此对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人员来说,需要对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法理论进行系统的认知,全面地掌握各种理论方法,才能做好规划设计工作。

1、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水平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起着重要影响作用。住宅小区需要为居民提供完善的功能和生活便利的同时,还需要为人们在此环境下生活感到足够的舒适。为此,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时,需要基于下述几点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步伐加快,居民生活水平升高,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理论也随着时代根据新需求调整,需要结合居民对于住宅环境的新要求,为其提供具有特色的高质量住宅环境。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随着全球资源逐渐减少,我国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着眼于人居环境的构建。城市住宅小区规划时应将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保的原则。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遵守的生态环保原则,核心目标就是保证居民生活在绿色环保的环境中,使其保持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在通风、日照和采光上做好相关的规划设计,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为城市住宅小区居民提供绿色环保的人居环境。

(四)整体规划的原则。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所在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以及小区所具备的物质条件,将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与地方特色相结合,使之与城市文化形成有机的整体,加强居民对于城市的存在感。

2、规划设计住宅小区的价值定位

不同的居住区规划项目在面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和市场情况时,对项目自身设计要求和设计条件会有所区别。在居住区开发项目中,价值取向的不同会直接导致项目的市场定位、消费人群、建筑品质控制和建筑形象的风格取向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在现行的居住区开发项目中,根据居住区的使用者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

第一是将通常所称“经济适用房”的住宅小区开发项目进行价值分析,简单地理解就是指的政府为家庭经济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的城市居民提供的住房政策,这类开发项目的责任主体依然视房地产开发商。此类住宅小区的特点就是,居民在购买经济适用房时,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经济补助,它的价格本身较其他商品房更低。但由于经济适用房本身是属于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其核心目的在于攫取其中的经济利益,所以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压缩建设成本,从而在其更低的房价中获取利润。因此经济适用房的住宅小区的整体品质不如其他商品房,但需要满足国家对于住宅用房的基本技术标准,所以该类住宅小区的规划上就显得格调单一、建筑形态和色彩简单。

另外一种开发项目是企业为自身员工提供“福利”的住房,带有一定的企业行为。面对企业员工进行“低价”销售。一般会由企业开发建设或者委托其他开发商进行开发。此类项目具有一定的特点,同样也是带有“福利”色彩的开发,但从产生的影响来说,是直接面对企业自身,无论是项目的品质和形象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形象,所以在项目的设计要求上会突出一定的企业特色和品质要求,最为突出的可能就是企业自身的特色。从使用功能和形象要求上都带有一定的个性色彩。

第三种是以开发商个人行为进行开发控制的纯商业性开发项目,此类项目开发的操作空间较大,项目差异化也比较大,主要从居住区的使用者进行一定层面的划分:

1)一种是普通的面向大众的开发项目,符合大众生活的基本需求。

2)另一种是面向一定范围的消费客群,客群可以是按经济消费能力和文化程度的标准来划分,此类项目多数会经过前期的策划,对消费人群进行定位分析和调查,随着地方文化的差异化,项目特色会越明显,居住的使用功能会更完善,环境和交通会适度的考虑人性化设计,建筑形象更为鲜明,在对环境的要求上会更加的注意和设计。

3)第三种就是为少数消费人群量身打造的高档居住区。

由于居住区使用者的划分所产生的项目价值取向的区别,使项目本身从前期设计定位到工程建设阶段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3、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理念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理念多数在小区的规划概念设计初期进行,一般地,我们将概念设计定义为:“在对预设目标充分理解后,确定设计理念,构想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采用适合预设目标的表达形式,构成多种可行方案,评价和决策最优方案,作为详细性设计的依据的一种设计过程”。设计理念提出之前,需要规划设计人员充分考虑了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小区的价值定位、销售群体、潜在住户对于住房的需求特色的要求。现有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对现场调研之后,有的设计者会通过自身以往的设计经验,从而总结此类项目本身的特点以及如何挖掘项目的亮点,争取做到“有卖点”“、有标签”,这个是设计中惯用的口语表达方式,实际就是找出项目在同类项目中的突出特点,从而提出规划设计的概念。有的会从现有的条件中挖掘,如果没有,设计者将会通过设计创造出“亮点”,这个阶段一般会伴随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形成同时进行。对于设计“概念”的确定主要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相关的概念策划机构或企业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和基本的设计要点,规划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概念的最终方案,并立足于概念的限制进行设计,这样就导致了概念策划人员与规划设计人员必然存在理解的偏差和设计的脱节情况;而另一种方式就是建筑规划设计在前,当设计方案完成后,根据方案的特殊再找概念,这种浮于表面的概念更多的是形式上,经不起细节的推敲,从而与真正的概念设计存在较大的偏差。而对规划结构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控制经济指标计算的基础上,所以在此也要将方案设计与经济指标直接建立联系,要在指标控制的范围内对建筑的数量、层数、包括布局形态进行安排,这个过程是规划结构建立雏形的重要阶段。

4、结 语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住宅小区的价值定位的不同进行合适的规划设计,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供业主方选择。要做好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充分考虑居民对于生活品质的新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的人文特色,使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融入城市文化特色建设中,并做到绿色环保,实现住宅小区可持续发展,使居民在小区生活区域内保持身心健康,就是一个成功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城市规划资料集:第 5 分册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胡纹.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当代艺术、景观规划设计

当代艺术是艺术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也是最复杂的时期,现代主义坚强的意志还尚未离去,后现代主义的大旗已经高高挂起,艺术进入到一个叛逆、多变而又朦胧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艺术很难给予精确和科学的定义,因而它与其他学科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特别是与景观规划设计这门与大地艺术密切相关的学科,当代艺术家参与景观规划的内容,同时景观规划师也积极参与了当代艺术的创作;景观规划设计涉及的内容都必须与审美相关的所有内容关联,而当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已经早已脱离博物馆或美术馆模式,更多地涉及到室外,与景观融为一体。如今的艺术再也不接受边界与界限,他交融了文化、科技和哲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多维度地参与和改变世界,而景观学作为人类聚居背景营建的学科,其核心的三大领域中视觉领域就是与当代艺术交集的区域,笔者试图归纳和阐释这些交集区的当代艺术和景观,解读两者的并行发展与结合。

定义当代艺术和景观规划设计

当代艺术的三种用法,一种是褒义的,一种是贬义的,一种是中性的。同一个词语,在同一种语境中,有如此对立的用法,反映出当代艺术的状况是混乱的,人们对待当代艺术的情感是复杂的。要澄清当代艺术的复杂混乱局面,首先需要做些概念上的澄清。艺术圈中所使用的“当代”概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思,即时间概念,类型或风格概念,评价概念。首先,在艺术圈中所说的当代艺术,通常指的是一个有时间长度的概念。一般说来,绝大多数国外艺术机构都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艺术统称为当代艺术。明确地说,所谓当代艺术就是指1945年以来的艺术。其次,“当代艺术”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且是一个风格或类型概念。如果某个时代的艺术没有发生剧烈变化,人们就不会将它与此前的传统割裂开来,就不会多此一举或标新立异地给它重新命名,将它称作当代艺术。抽象表现主义、波普、极简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风格的艺术,以及装置、行为、影像等等类型的艺术,通常被归入当代艺术,原因就在于它们具有颠覆性的特质。再次,当代艺术还是一个评价概念,所谓“当代艺术”就意味着一种最先进的艺术。

景观规划设计涉及景观资源保护、环境营造、户外活动管理等领域,范围包括国土、区域、乡村、城市等一系列公共性与私密性的人类聚居环境。其实践方面主要包括是三个方面:一、视觉景观环境形象。二、环境生态绿化。三、大众行为心理。这三个实践又有三个层次的追求,一、景观感受层面。二、环境、生态、资源层面。三、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层面。如果狭义定义景观规划设计,那么主要对应第一个方面,即主要基于景观感受层面,是关于视觉的所有自然和人工形态及其感受设计。

从景观规划和当代艺术两者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有很多共通之处,景观规划作为设计领域较之纯粹的艺术而言它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而在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它复杂的定义背后,重点还是在于“当代”,即能够反映当前主流的意识形态以及面对的各种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问题。不论是现代、后现代、极简主义等是否具有当代性是评价的重点。如果研究景观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景观是后于基础性建设的,过去作为一种锦上添花的角色在建设中扮演建筑和规划的配角,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生存环境的恶化,景观的概念被重新定义了,它弥补了规划与建筑无法涉及的领域,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景观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它所具有的“当代性”也是最强烈的。如果狭义地看待景观设计,将其看作一门视觉艺术的话,那么如今中国景观行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就直接反映了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老百姓审美意识的觉醒,以及对美的体验的不断追求。如果广义地看待景观,将它作为一门关系人类生存环境的学科,我们又不难发现它在城市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以及国土资源规划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对于提高生态水平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面对解决环境污染和提高生态效益等热点话题。因此,景观规划的当代性与当代艺术从评价概念的角度来看它们是一致的。

当代艺术与景观规划的潮流与人物

纵观景观历史,发起专业变革活动的基本上多不是景观规划设计本行,而是建筑师、规划师和艺术家。其中艺术家思维敏锐灵活,天马行空,成为主要力量。当代设计风格流派其实就非常多,但与景观规划设计产生比较明显的作用的是极简主义和大地艺术。而这些设计风格是以艺术家思潮为先导的。后现代主义之后,世界上已经没有主导型的权威艺术思想流派。比如之前席卷全球的国际式现代主义,之所以遭到唾弃,就是因为它粗糙、漠视人性,因此后现代主义才会有这样一个奇特、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闪亮登场,成为一个时代的主导思想,而历史证明后现代主义的大部分理论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以多元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可以接受与容纳比人不一样的观点,这一点对当代艺术影响甚深。

从艺术和设计之间关系的规律来看,新的艺术思想和新的艺术形式必将通过设计活动来发挥它的价值,同时设计必须通过当代的艺术来预测社会的文化走向。当代艺术在当代的建筑设计,当代的景观规划设计,当代的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和工业设计都得到了推广,并且已经产生了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许多艺术家在景观领域也进行了创作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许多著名景观大师的设计也更多的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出现,很难再归纳是一个设计作品还是一件艺术作品,这种交融与结合是当下最流行的潮流。

跨越景观规划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典型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彼得沃克、玛莎施瓦茨和保加利亚艺术家克里斯托佛与珍妮夫妇。其中彼得沃克是极简主义的代表人物,综观他的作品,在平面布局上,沃克善于运用一系列的几何形体进行重复的罗列,交叉或者叠加,形成复杂却井然有序、美丽而无比巨大的图案,无论向下俯瞰或者是置身其中,都令人过目难忘。在德国慕尼黑机场凯宾斯基饭店的环境设计中,大楼前的庭院平面布局形式为两组巨大的互成角度的重叠网格,由低矮的黄杨篱,彩色沙砾、圆柱形栎树和草坪构成的一个矩形网格系列与另一个与之斜交的网格相互重叠,色彩多变,气势恢弘。此外,保加利亚艺术家克里斯托佛与珍妮夫妇是大地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德国和美国的一些创作,耗资巨大,历时漫长,覆盖范围广阔,产生视觉冲击力强烈而视觉意图背后的意图更加令人深思。克里斯托夫妇的“大地艺术”中最为人熟知的,是把桥梁、公共建筑物、海岸线等包裹起来,形成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景景观。最后,作为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拥有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玛莎・施瓦茨,一向以不走寻常路和挑战传统的设计手法而享誉国际景观建筑界。她的作品很注重形式美的表现,诸如方形,圆形及椭圆形等纯几何空间与形体,充满重复韵律的简洁平面;网格以及它的三围拉伸形式――方块与超尺度的物体并置而变得生机勃勃;抽象艺术与极简艺术的排列手法;点、线、面、体、明暗、色彩等元素的运用,施瓦茨认为,景园是一个与其他视觉艺术相关的艺术形式,景观作为文化的人工制品,应该用现代的材料建造,而且反映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价值。面对她的作品,人们都会被其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气氛所打动,这也是她作品的过人之处――艺术与景观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

3.景观设计与当代艺术家

由艺术家牵头发展起来的景观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中国,如火如荼的景观建设已经进行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每年都耗费着数千亿的资金,同时吸纳着大量的设计师、规划师、艺术家的参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是建设的中心,也是诸多著名项目的发祥地,其中旧区改造项目是最为特殊的一种类型。如北京的798艺术园区、上海的M50莫干山路艺术园区、深圳的画家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北京的798艺术园区,原798厂废弃多年的破旧厂房,因这些年来一大批艺术家的涌入,798摇身一变成为荟萃中国尖端艺术作品的殿堂。LOFT和SOHO两大概念的798刚一出现,便吸引了众多惊喜的目光、人们将其比作巴黎的“左岸”、美国的“SOHO”。798艺术家门制造梦想的工厂,也是观光者思想的驿站、梦游的天堂。起因是2002年一些艺术家用较低的租金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画室、摄影棚、展厅等艺术场,他们重新规划和设计这些厂房,使得它们极具个性和吸引力,成为了彰显艺术家个人艺术修养和品位的载体,得到了众多的艺术家青睐,于是798艺术家群体的队伍就慢慢发展壮大起来。798艺术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与美国纽约苏荷区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100多家艺术机构租用了这里大约2万平方米的旧产房,798成为拥有百家艺术中心、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时尚品牌的当代艺术空间,形成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群落和LOFT生活方式,被人们称作后现代主义艺术基地、民间艺术村。

当代艺术与景观设计的融合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相关性

城市规划设计是整个城市功能具体表现形式,是城市建设当中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反映了城市的功能性,建筑设计则表现了建筑物内部空间布置的合理性、美观性。并且建筑设计要在整体风格上与周边环境、城市文化底蕴等的相互协调,让城市能够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基础概念

1.1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在国家在城市规划设计发展当中产生发展的一项学科,他在城市规划发展和建筑发展当中有机结合,使城市的建筑群体得到有机的结合。在城市建设持续进行过程中城市规划理论也在持续发展。

1.2建筑设计的概念

在建筑设计之前设计者需要对城市的整体规划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进而对建筑进行设计。与此同时也应当对建筑物自身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建筑物详细尺寸,材料做法等。

1.3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二者的联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在建筑概念设计到建筑建成之后后期跟踪的全部内容,是社会发展历程当中的一种综合实践。通过对各个建筑进行设计并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对整个城市进行规划设计。通过系统的建筑设计理论对建筑物进行整体构思与设计,同时建筑物作为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必须要与城市的建筑风格协调,下面将具体介绍二者之间的影响:

1.3.1强制性规划指标与建筑协调

建筑设计的强制性表现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调性上,建筑设计需要对整个城市整体规划有所体现,在具体建筑设计当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局限性。

1.3.2规划各阶段的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对整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不断发展完善的进程中,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将城市中各项要素进行整合,借助系统的规划理论具体更好更具象的体现出城市规划的宗旨。

1.3.3从城市规划出发的建筑设计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在实际的规划过程当中需要照顾到各方面因素,因而建筑设计当中必须对各项要素有相应的取舍结合,从而形成完整的城市体系。城市建筑具有整体和秩序性的特点,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当中注重设计的整体秩序和设计形式的逻辑性。例如重庆某地临江住宅区的建筑设计,在城市最初进行规划时将这一片区域规划成临江景观区,住宅区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城市整体建筑风格,但是该住宅区在设计过程中过分的表现建筑物本身,违背了建筑设计的原则。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相协调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二者之间存在协调性关系,文章将以江苏省某城市为实例,进一步说明江苏省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二者的协调性关系。

2.1江苏省城市的发展历程

江苏省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城市建设规模较小,城市建筑风格也不尽完善。江苏省作为滨海城区,有着独特的资源,地理条件优越,但是在城市建设当中没有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特色,发展过程中过分注重经济建设而忽略了文化建设,造成了城市发展不平衡。表一详细介绍了江苏省的发展历程。

(注: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的文化密不可分,城市规划发展离不开城市历史文化,而城市不断发展同时在不断推动城市的文化发展。江苏省的发展历程是城市历史发展的典型表现,而且江苏省城市文化逐渐变成城市间区域竞争最基础、最深远的有力竞争力。城市规划设计主要位于城南新区,由东到西、由北向南,总面积约为53.4km2。依据江苏省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城南新区会成为一座容纳45万人的城区,将成为江苏省集行政、教育、文化一体的新型住宅区。

2.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统一

城市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是建筑,建筑代表了城市的社会属性与建筑学双重属性,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城市整体的建筑风格,从城市整体风格出发确定建筑风格,从而达到建筑在社会功能和建筑学属性的一致。建筑设计必须着眼于整座城市的规划设计,根据整体规划确定建筑设计方向,做好细部斟酌工作,做到整体比例协调,使建筑风格完整统一。例如重庆中心区建筑多为老旧建筑,虽然建筑大部分是抗战时期的风格,线条相对比较粗糙,但是整体建筑风格较为统一。

2.3江苏省城市建筑设计规划

(1)人性化城市。城市给人带来的应当是人性化的活动空间。

(2)绿色生态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应当尊重生态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人文城市。城市需要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并且需要给居住者提供适量交流空间。

(4)适度密度。在建设中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城市高效运行。

(5)全天候。城市功能综合,全天候不间断持续发展。

(6)智能化。在信息处理方面加大投入。

(7)立体化。寻找更加科学的交通解决方案,使城市更加立体。

通过上述七点可以得知,建筑师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城市建设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的考虑,尤其在场地设计中,必须对城市整体规划与城市建设用地用途的方向进行必要控制,场地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规划用地的性质与规划范围进行详细分析,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与交通入口位置做出详细恰当的规划。

2.4住宅间距的设计

住宅区建筑正面日照间距的确定对城市规划设计极其重要,一般根据城市所在位置、气候条件、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情况来确定。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中住宅朝向偏南,在建筑设计理念不断丰富过程中,住宅区的朝向也不断丰富,不再是单一的南面朝向。

根据日照原理计算太阳位置相关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cosA=(sin hs*sin K-sinγ)/(cos hs*cos K)

sin K=sin K*sinγ+cos K*conγ*cosΩ

Ω、γ、K分别是及时角、太阳赤纬角和地理维度。

A、hs分别为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

满足某一日照标准时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

Dt=ot*cos A

ot――满足某一日照标准的棒影长度

A――满足某一日照标准的t时刻太阳方位角

Dt――满足某一日照标准的住宅建筑间距

由上式知,满足某一日照标准的日照间就系数计算公式为

Lt=Dt/h

h――前幢建筑(遮挡建筑)的建筑日照计算高度。

由建筑日照原理可知,

ot=h * oct h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得出某日照标准下A、Hs值,进而计算得到某一日照标条件下由计算得到的正南向平行不止的住宅建筑日照间距系数,确定了建筑设计的具体数据。

3.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现存缺点弊病

我国在城市发展当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3.1缺乏创新与独特风格

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城市的建筑设计都大致相似,设计思路普遍较为单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也在寻求创新,从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城市独有的建筑风格。规划是需要考虑到城市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市民的风俗习惯等条件对城市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规划。

3.2城市建筑的设计程序不合理

城市建筑设计时一项系统的工程,不能够将城市与建筑物互相隔离开来,建筑物的设计当中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格局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如若不然,可能会造成整个城市的混乱。

3.3缺乏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

我国城市建筑设计多数都存在着与城市规划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并且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较为随意,不能够对城市整体规划有很好的体现,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进行指导。

4.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关系剖析

4.1创新规划与建筑设计

图一: BIM团队协作工作模式

如图一该模型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三维建筑效果图集成为一体,方便了设计过程,并且设计图能够自动更新,方便了图纸的后续更改过程。

4.2与场地设计相互协调

场地规划设计就是对建筑主体一级其周边的各项设施进行系统详细的规划设计。通过对各项设施的统一规划从而确定建筑物的整体设计,保证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表二具体列举出了城市各地区绿色面积制定DI与WBGT指数。

表二城市各地区绿色面积制定DI与WBGT指数

注:O绿色面积/总用地=平方绿色面积/1000平方米各地区土地面积

DI为不安指数,WBGT为黑湿球温度

这些公式通过使用下面的统计条件获得:DI=-1.19*10+72.84

标准差=1.21363 R?=0.32224 显著性F=0.0412

5.结语

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建筑设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解决城市使用空间以及经济性问题的系统方案,让城市能够持续发展。在计过程当中必须要注重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克炎,马会军,谈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8):45-47.

[2] 李宙英,浅谈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12-14.

[3] 邝杏苗,建筑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J].科技致富向导,2014(09):56-57.

[4] 袁兆森,青海风压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初探[J].青海气象,2013(07):56-57.

篇7

关键词: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问题

前言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一、当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模式固定,缺乏特色。现如今,住宅小区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模仿现象,缺乏创意和创新,不能紧扣时代脉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小区特征不明显,特色不突出,表现在建筑外形单一或外立面装饰华而不实、空间布局形式缺少变化、组团特征可识别性不强、内部空间单调、外部轮廓缺乏韵味等。

2)过分追求形式美,缺乏安全性、实用性和参与性。在住宅小区规划中,例如某些区内的大广场,表面上很气派,但因其空间尺度过大,容易形成缺乏人性的、旷散的消极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业主生活私密性和安全感的缺乏;花坛和水池锐利的边角、周围没有护栏的水池成了威胁小区居民安全的潜在因素。

3) 可预见性差、前瞻性不足,与小区未来发展不相适应。部分设计人员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考虑。如未考虑停车位规划或规划不足给业主生活造成的不便。管线预留不到位导致未来改造中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智能化设计考虑不足导致小区包括安全防范、通讯网络和物业管理等智能化系统建设落后于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等。

4) 盲目跟从市场潮流,复制概念,造成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脱节。如为追求异域风情,将国外的一些设计模式照搬过来,标榜什么欧陆风情,其实只是简单地复制概念,在实际的设计中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概念应表达的文化和内涵,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脱节,同时也造成我们中国自己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品味的缺失。

5) 刻意于人造景观的建设而缺乏对所在地区自然资源的加工提炼和充分利用。如未详尽分析小区环境现状和发展前景,对现有自然资源未充分利用,使本可在 “山”、“水”上做文章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的规划设计,而被众多人工景观所取代,不但失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也增加了开发建设成本。

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要点探析

一般说来,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总平面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主要反映新房屋的位置、朝向、标高、道路和绿化的布置、地形、地貌以及原有环境的关系和临界情况等,是新建房屋施工定位、施工放线、土方工程以及绘制施工总平面图的依据。由于总平面图设计一般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就已基本确定,且其内容涉及面广,需要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专业协调配合,其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的成功与否。因此,无论是成片土地开发建设或是小区住宅建设,都应该重视规划设计总图。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1.户型的确定

楼形与户型决定规划平面,户型决定楼形,销售策略决定户型,任何的开发项目都是以销售为中心的。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变成开发产品后,最基本的要求就是 “好卖,快卖”,否则就是有问题的设计。然虽是总平面设计阶段,也不可置户型于不顾,因为户型是规划设计总平面的细胞单元,对总体规划有着极重要的影 响。户型肯定是根据销售策略来设计的。一个项目的核心竞争力落实到设计上,很大程度是对户型的设计与设计突破。主要应确定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主力户型与其他户型的每户销售指标、各种户型的户数比例;每户起居室、卧室、厨卫等主要空间的面宽进深尺寸;针对项目目标客户所确定的关于舒适度的其他各种配置。这些决定了一个项目主要的楼形,即应该以塔楼的形式还是以板楼的楼形式或其他的形式来实现整体住区的规划: 应该以一梯两户、一梯三户、还是更多的 户数集中于一个单元里。再加上满足总建筑面积指标(即总销售面积)的要求及同户型在社区中的最佳位置要求。如何将以确定的适合销售定位的楼形有效地组织在总平面中就成为了规划设计的主要工作。

2.朝向与通风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居住建筑的通风问题,直接影响着居住生活质量。小进深的垂直主导风向布置的板式住宅能得到最佳的通风效果。但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避免板楼过长,形成“风影”等不利于通风的做法。关于朝向的问题,各地区有明 显的差异。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几乎都以南北朝向为最佳;而南方的部分地区,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由于气候炎热且空气潮湿,对于建筑的朝向并不敏感,而对通风的要求强于北方。总平面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布置户型及楼形。

3.景观与园林环境

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景观与园林环境的设计及考虑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项内容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项目用地以外的公共景观,可成为项目的 “借景”,尤其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如: 杭州的西湖、三亚的亚龙湾、北京的香山、武汉的东湖等。第二部分即为项目自己内部通过规划设计所营造的社区园林环境。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在总平面设计中都应因势利导的将户型及楼形在景观与园林环境方面的排序原则进行落实。

4 层数

一般看来,层数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众所周知,居民在买房的过程中,其价格是随着层数的不同而不同的。因此即便是完全相同的户型在同一栋楼的不同层数,其价格都是不一样的。此外,各楼座的总平面布置中是会出现前后楼的对置或错动的情况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楼座的层数相差较大,不同层数的户型的舒适度会差异较大,层数与价格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复杂。

5.居住密度

无疑密度越小就会越舒适。在规划中结合空间的设计、道路的组织、园林景观的营造,建筑也会出现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布置。设计中应将舒适度高,面积大的户型及楼形布置在密度较小的区域,反之亦然。

6.中心区域及同质人群居住

特别是大型居住区,中心区的做法多种多样。而其中一种设计做法是将密度 较小、品质较高、户型面积较大的户型集中在中心区域,该区域的园林景观更加 丰富高档,甚至可能全部按精装修后出售,还可实施独立于全区的物业管理,形成所谓的“园中园”。这样,相对集中高品质的生活单元于一区,使基本相同素质的居住人群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中。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设计人员应加强总平面规划的要求。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即使是一幢建筑物也要研究总平面的设计问题。要将建筑设计做好,就必须处理好该建筑与地形道路、绿化、相邻建筑和周围环境等之间的关系,这样建筑设计师对人们的居住模式、居住心理和居住观念才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采用更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在小区特色的确定上作出变化,从而创造出一个高品质、高效益的人居空间,实现城市环境、住户与开发商多方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S].

篇8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项目管理;

一、管理要点一:调查研究

一个建设项目的成功运作,归根到底是市场需求的结果,而市场需求的发展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发展商的引导和媒体的渲染促成的。建设项目的实现通常需要三个特定阶段: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出租、销售和经营。其中,前期规划设计阶段是项目运作的龙头和开端,他包含了发展商最初的投资决策、目标分析和项目定位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深入研究,项目产品将来的客户对象的特征。销售是实现投资赢利目标和商品价值的重要阶段。重点工作一是放在前期规划设计上,一是放在后期销售上。而这都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1、市场调查

甲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委托专门的调查公司展开当地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建立起动态的资料补充和修正机制,以期随时准确反映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和发展特点,并能及时反映到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在实施前或实施中能快速适应市场的细微变化。 管理要着重于检查资料的全面性、来源的可靠性、时间性、细节的准确性和竞争公司的内部情报。市场调查的目的是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住宅,是做豪华住宅,还是普通住宅,还是小户型住宅等,至少要有几套比较成熟的项目选择方案,便于下一步决策时进行判断。

2、规划调查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研究地产市场的发展和项目的规划选址问题。土地开发和建设总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购买土地之前一定要弄清城市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情况,要与当地城市的规划设计院和管理者保持亲密的关系,对城市的现状、规划结构和发展计划以及城市的战略要有深入的研究,要结合土地储备和规划选址通盘考虑,比如,公司要树形象,先上短而快的项目,就不能在城市郊区选址,最好选择城市新开发密集区或中心商业区,因为是城市鼓励优先发展的地段,而且可能较多的地产公司聚集在一起,如果有精心策划,建成精品,会很快打开局面,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当然,如果有好的市场追捧,选择在城市的边区进行开发,也未必不可,只要踏准了市场的节奏,有鲜明的主题和优秀的规划设计,再加上优质的施工建设必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二、管理要点二:设计前期

房地产公司进入市场,首要的门槛是土地,而后是资金,最后是人才。人才可以通过高薪去争夺和挖掘,资金也可以通过银行去融资,土地则较复杂,如果有良好的政府资源和当地政府的支持,购买土地会简单一些,毕竟在内地很多城市,土地市场依然是一张不透明的网,看不清,摸不透,没有一定的政府关系很难开展土地的扩张、储备工作。土地扩张不是简单的购买和储备,要与公司发展的战略计划和整体布局以及市场增长紧密结合起来。

建立与当地规划、国土部门良好的工作关系。如果在当地有很好的政府关系,那对前期土地的储备和扩张将很有帮助,在土地成本、区位和数量方面将能够按照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进行,为进一步的实施开发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高的优势。

三、管理要点三:规划设计方案

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必须在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后,在占有第一手基础资料后,并经过多方面、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后,才能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项目是否成功,需要一系列的运作和精心策划才能逐渐达到所定目标,其中,规划设计是龙头,是关键。尤其是大型项目的规划设计,更应重视。大型项目的规划设计,要结合项目的复杂程度和市场情况,分阶段进行规划设计,将规划设计的目标逐步进行深化和细分。所以,对于一个大型项目的规划设计首先要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概念,而后要清楚开始做什么,中间做什么,实施时做什么。总之,要将项目的整体运作和策划精神贯穿到每一步中去,并逐步进行落实和反馈。做好一个规划设计方案,离不开三个前提条件:甲方的指导和目标激励,

高水平善沟通的设计单位,推出优秀作品的机制和设计方式。这三点相辅相成,互为推进。

1)甲方的指导和目标激励

谁也无法代替甲方作出最后的判断,甲方或许在某些环节需要设计方、监理方、顾问公司的积极配合,这些伙伴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或观点,但只有甲方能够从项目的整体上进行选择和判断。

项目的运作,自始至终是甲方自己的事,从投资决策到市场调查、项目确定和定位,规划选址和购买土地,每一步都是甲方精心策划的结果,里面都隐含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代价,而目标也在一步步的进展中逐步调整或加强。所有这些发生或将发生的故事及来龙去脉,也只有甲方掌握和清楚,而这些细节或故事不可能告诉设计师,设计师也不可能在一下子就能消化吸收。所以,甲方作为全过程的统筹策划方,一定要清楚应该让设计师在哪一个环节发挥作用,决不能将所有问题都交给设计师来解决,一来设计师永远不可能代替甲方来作出判断,二来有些原则性问题,必须由甲方进行拍板。设计师只了解你让他做的那部分,他无法从项目的整体运作上看到问题所在,这是作为设计人员的角色所限。我以前作设计,就是这样,你可以有很多想法,而且也可以在方案中体现,但如果不获得甲方的认可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多数情况下,设计师因为沟通或对项目的认识深度或甲方提出的要求过粗或背景资料太少,设计师稍不注意就会偏离甲方的目标,作出一些无用功,浪费时间和精力。

设计过程中,甲方加强设计跟踪和指导,不能仅通过几次会议或汇报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比较复杂的问题要主要依靠甲方的主要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商量,必要时,甲方应派驻工程师与设计人员一起参与设计,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甲方工程师可及时返回公司向领导汇报寻求解决方案或意见,这种措施可有效的将一些细节或不大的问题解决好,而且因为有甲方代表的旁站参加,设计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得到加强,工作效率会大幅提高,由领导拍板决策的范围缩小,节省了领导的精力。通过汇报会,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向领导通报方案的进展和中间成果。二是就方案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寻求解决方法或意见,以便于下一步设计的继续。

甲方的指导,影响到设计的进展和方向。在设计大的原则和目标上,甲方应比设计方更高明、更前瞻,在某些方面来讲,甲方对于一个方案比设计者更能看出和发现问题所在,眼光更高一些。所以,甲方的指导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方案的整体布局和框架。二是经济技术指标。三是方案的风格和创新。甲方的指导不要具体到每一个具体设计的细节中,要积极想办法调动设计人员的设计才能和积极性,将他们的才华施展出来就成功了一半。通过设定一定目标激励设计师进行创造,设计出甲方满意、大家满意的作品。甲方的指导不可有太多的随意性,比如确定了的设计原则和意图,不要轻易改动,因为设计人员已经按甲方的意图作出了很多努力,如果不说清楚,突然改动,会给设计人员造成很大的压力和打击,因此,甲方作出的决定一旦作出后就不要动,否则会造成设计方案久而不决的局面,这方面的实例很多。

2)高水平、善沟通的设计单位

作为开发商,为做好一个项目的规划设计,都愿意拿出更高的成本来雇请一家高水平的设计单位。但是高水平的设计单位不一定就适合,原因有很多,一是一个项目从前期策划、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设计、单体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有很多阶段,每一个阶段对设计的要求不一样,因此,方案能力强的不一定做好施工图,而策划作得好不一定代表可以做总体规划。随着设计专业分工和市场的细化,配合设计各阶段的咨询顾问公司、方案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公司、施工图设计公司等更加专业的公司会更加适合阶段设计工作的需要,而且会作得更好,更专业。所以,在相应阶段邀请该阶段高水平的公司来做,不要张冠李戴。如做市场研究,要请市场调查公司,做项目策划,请地产策划公司,做概念规划,最好请国外的顾问设计公司,交通规划要请交通顾问公司,而详细规划设计则可以通过国际招标来选择,施工图让国内设计院来做更塌实。

3)推出优秀作品的机制和设计方式

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好的设计方案,是值得考虑的,但要考虑到成本和收获的价值比较。对于大型项目,如果比较复杂,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单位进行咨询,可以帮助甲方理清思路,获得一些创新性想法和启发,这一阶段的成果可以作为甲方的部分意图贯彻到下一步的设计中去,咨询会有一些费用,但不是太大,得到的信息却很多。

如果甲方愿意,可以在咨询成果的基础上,选出1-2家单位展开下一步的规划设计工作,可以在原先的立意基础上深入发展,形成一个基本确定的方案,供甲方进行选择,这种方式,可以发挥设计单位的积极性和设计空间,推出优秀作品。

所以,创新性或概念性的东西,让国外的公司做可以吸引更多先进的设计概念和理念,提升项目的内涵品质和层次。而务实性的设计则让国内设计院来做。

参考文献:

1、IT项目管理【著者】王金玉 时郴 凯西.施瓦尔贝机械工业出版社

2、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3版)又名:PMBOK2004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美)Meredith,J.R.电子工业出版社

3、工程项目管理实务手册【著者】阎文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9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125-02

1引言

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林业资源进行更加充分的利用,则应该要做好林业规划工作,比如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加强林业产业的规划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林业生产水平的提升,是当前很多地区在进行生态环境改善过程中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具体规划时,应该对林业基本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进行林业生产之前,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林业资源概况进行调查,如森林树木的种类、面积等,从而对林业资源进行大致的了解,然后对林业生产进行有效地规划,比如设计具体的生产方案,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地分割等,从而使得林业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地利用。

2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管理现状

2.1缺乏调查规划设计意识

当前很多地区的林业生产还处于探索和转型阶段,尚未完全建立起科学、规范、系统的林业生产工作机制。在林业开发建设过程中对于林业生产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查和设计,从而使得林业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林业资源的了解并不多,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正是由于缺乏调查规划设计的意识,对林业资源只是一味地索取,没有考虑到林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没有进行足够的调查规划设计,这项工作出现严重的滞后现象,没有明确的林业生产用地和林业生产控制标准,给现在的林业生产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2调查规划设计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当前我国对森林建设的重视程度较高,无论是退耕还林还是森林资源的保护,都体现出我国对森林资源的重视。虽然对林业调查规划也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在管理方面还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或者对于一些已经成形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完全落实和执行,对一些规章制度中所规定的技术规范的理解也不够全面。比如当前很多林业部门在进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对相应的工作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而且一些技术方法也不是对所有的森林都适用的。

2.3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需要专业化的人员,当前很多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森林的调查规划一般由林业部门来负责,没有高素质的调查与规划设计队伍,因此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管理过程中效率不高,所得到的数据也不是很准确。

3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的建议

3.1加强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认识和了解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认识不到位是影响林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林业生产工作中,一方面要积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林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将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以及发展林业产业纳入到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等条件确定适宜的发展规划,从而将各种具体的规划落实,比如在对林业生态系统进行建设的时候积极加强对其他后续配套产业的发展,以推进当地林业生产发展为核心,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发展,使得森林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加强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重视的基础上,还应该要加强对这个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了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林业调查。林业调查是进行林业生产的基础,主要是对各种林业资源档案进行搜集、整理和归档,比如对森林的面积进行测量,对森林资源的总量进行了解、对林业资源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解等。第二,林业规划。林业规划指的是在林业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林业生产的要求和目标对各种林业资源进行规划,对林业资源的应用进行宏观规划,从而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林业设计。林业设计是落实林业生产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进行林业设计的时候,应该要对整个林业生产规划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然后根据具体的林业生产目标进行具体的设计。相关部门要对这个概念有充分的认识,才能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方案,促进林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2完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管理制度

制度的完善是促进各项工作得以落实的重要过程,在具体的调查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要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一方面,要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程的总体设计。要想提高森林的调查规划质量,对森林资源进行更加充分的利用,则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合理,使规划到位,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这就需要建立在对森林资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森林的调查规划不仅包括对各种森林资源进行测量,还应该要结合现代化理念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进行充分的规划,从而使得森林建设水平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另一方面,还应该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沟通制度,要加强调查规划与设计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将设计方案落到实处,设计人员应该要对调查部门得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森林建设的目标进行合理地设计,从而使得林业生产能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3.3培养专业化队伍

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规划和设计,需要有专业化的队伍作为保障。由于我国的森林面积十分广阔,因此调查任务比较繁重,规划设计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在进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要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在进行调查规划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员要担负不同的责任,比如调查人员要明确进行林业调查的目标,要对哪些具体的项目进行调查,从而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规划人员则应该要对林业生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对林业生产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人员应该要对调查规划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从而能够将大体的规划方案落实,比如对森林的开发面积进行细分,对具体的开发任务进行设计,对具体的开发步骤进行设计等,从而使得林业生产的调查规划能够得到有效地落实。要招聘不同专业的人员,共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落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

4结语

当前我国对林业生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为了要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加强林业规划设计,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林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针对当前我国的林业现状,要加强林业的规划调查和设计,从而使得森林资源可以产生生态效益也能产生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提高的具体策略分析[J].现代园艺,2015(15).

[2]许春菊,李延星,王琳.对提高森林资源调查质量的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00(14).

篇10

关键词:现代城市;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

Abstract: as China's city construction, the quickening of the process of villages and citi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built-up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village inside city" reform is the national in many big cities facing urbanized question, so the renovation of the villages is immin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s, need to tak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odel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system, social culture, and the political policies and physical form the perfect space. Combining with the project examples, the modern city "village inside city"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desig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 modern city; Villages modif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城中村”的含义

“城中村”是在我国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和文化背景下,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问题。对于“城中村”的定义,个人表述各有差异,实质内涵却基本相同:第一,都涉及“城”和“村”的概念 ,体现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第二,都指出“城中村”的实质是一种农村社区,实行的是农村典型的集体管理体制;第三,都指出“城中村”在物质形态构成和生活结构方面已经非农化。城中村的明确概念:城市化过程中依照有关规定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及继受单位保留使用的非农建设用地的地域范围内的建成区域。

二、规划背景

2.1 城市概况

该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闻名天下。

2.2 区位及周边关系

规划区域为新村的“城中村 133”安置范围,位于该市北部的尖草坪区。规划区西侧为公园;东侧为30m规划路;北侧临30m规划路,与北郊污水处理厂绿化带相邻,南部规划50m道路与河对岸相接,有着很强的交通区位优势,特别是南部的森林公园及由太钢凉水池改造的水域公园对提升区域的环境品质至关重要。

2.3 场地分析

基地情况复杂,以工业、居住、耕地、水域及沙地为主,还有小学及服务性商业设施,区域周围的城市道路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仅村庄内部道路,路面质量较差,除局部区域高差较大外其余部分基本平整。

三、规划依据

3.1 城中村控规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城市管理依据,也是进行下一步规划设计的指导与依据。

控规中规定了片区以居住用地为主,配合有部分商业、市政、停车、绿地公园及为居住服务的中小学、幼儿园等配套设施。从建筑空间上来说,片区北部以高层建筑为主,中部以高层、中高层为主,南部以小高层、多层为主。

规划区用地 58.14 hm2,处于片区中部偏西。控规中对外联系的主要道路及出入口位于规划区两侧,是片区对外的窗口,同时亦是联系南北两个分区的重要纽带。基地中规划有商业、小学、幼儿园等服务设施,这些设施为周边的地块提供服务,同时控规中其他的服务设施也为本地块开放。

3.2 与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关系

在控规的指导下,该市为整个片区进行了概念性规划设计,作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概念性规划设计首先体现了该市“南移西进、北展东扩”的城市发展战略,随着该战略的实施,未来该片区就是城市中心区的一部分。在紧邻城市北部的近郊区,应前瞻性地发展与城市形态相似的都市形象,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使现有的城市近郊与城市发展同步,实现整体的城市空间形象。其次,滨河东西两路作为城市南北方向上的快速交通干线,其两侧区域均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在该区域内建设大规模的小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城市日益稀少的交通资源,且有利于人群的快速疏散与可达性,合理使用城市资源。再次,穿越城市的河流区域一向是城市建设的热点与重点,亦是城市形象展示的

窗口。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延伸城市的发展轴线,更好地体现城市形象与发展,为河流沿岸构建一条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同时以热点带动整个城市北部区域的大发展。

概念性规划设计对区域的空间关系的整体性与完整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并最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区域空间、景观关系,是控规的有力补充、完善。通过平面到空间再由空间到平面的相互作用,使规划区各部分之间达到相融与统一,避免了单纯由平面控制造成的空间环境的差异与非匀质性。

四、规划目的

4.1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面向 21 世纪,针对村民和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更新,研究其新特点,满足居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种需求以及解决好村民向居民转变的各种相关问题,尤其是居住、工作、就业等问题是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关系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

4.2 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推进绿色转型是该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该市推进绿色转型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满足日照、采光和通风的基础上,着重进行绿地系统规划,规划采用高层低密度住宅形式,最大限度地扩大绿地面积,保护该区域的绿化生态环境的完整与可持续性,使居民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

五、规划理念

本规划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充分利用基地周围森林公园、滨河公园、带状绿化公园及水域公园等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建筑群充分地融入自然环境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创造森林湖光山色的优美画卷。

(2)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运用具有时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做到户户观景,为村民创造高品位的居住小区。

(3)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体现“部分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