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乡的民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乡的民俗文化

篇1

中国电影中的民俗有些是对民间地域生活风情的展现,如《骆驼祥子》中的北京天桥的平民生活图景,《神鞭》中富于“津味”的皇会民俗,《雅马哈鱼档》中20世纪 80年代的广州市民文化景观;有的带有强烈民间色彩的文化艺术形式,如《活着》和《桃花满天红》里的皮影戏,《炮打双灯》中的民间炮竹文化,《霸王别姬》中老北京的京剧戏班,这些往往与影片的叙事情节和生活空间密切结合在一起,共同塑造被文化传统和现实事件所影响的人物命运,还有一些民俗是被作为片中极有象征意味的仪式典礼来加以强化的。这些并非社会民俗学意义上的民族志电影的故事片,往往通过对民俗仪式进行艺术化改写,突出其文化象征性。这里往往包含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以儒家占主导地位的祖先崇拜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它减弱了对祖先灵魂崇拜的神秘性质,而逐渐成为一种加强了现实功利性的礼治策略。祭祖敬祖一方面是祈求能得到先人的庇佑,另一方面也借此宣扬忠孝之道。但是在男尊女卑、提倡女性守节的封建文化的浸染下,对祖先的祭祀也有了许多严苛的要求,女性往往被排斥在这种隆重的家庭文化活动之外,尤其是守寡的女性。在影片《祝福》中,鲁四老爷旧历新年拜祭祖先的民俗刻画就是与祥林嫂的人生悲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电影《祝福》将鲁迅小说中描写祭祖情节较为俭省的笔墨,扩充为三段对比效果构成的祭祖献福的场景,通过对大量造型各异、极富民族特色的祭器、福礼的反复表现,揭示出宗法伦理文化对女性的摧残力量,揭示这种缅怀悼念祖先的仪式,已经沦为传承根深蒂固封建文化负面因子的蛮。祖宗是我们民族灵魂不死的神话,在影片中,这种神话不仅具有文化构成的风俗意义,而且升格为中国文化形态的象征。电影把小说中鲁四老爷“拜祖宗、祭天地的时候,这些事情都不能让她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这句话延宕成影片备受赞誉的段落。小说中祥林嫂始终没有和鲁四老爷发生正面冲突,也没有为自己捐过门槛进行解释,祥林嫂是在一点一点的精神压抑中,颓钝了半年后被赶走的。而电影中却强烈突出了祥林嫂对于能摆祭品的热切期待和鲁四老爷一家对于祥林嫂接触福礼的忌讳和愤怒。当捐过门槛的祥林嫂欣喜地端着福鱼走向祭桌时,四婶马上厉声呵斥了她。祥林嫂则不断申诉:我捐过了,我捐过门槛了。鲁四老爷则面露怒色:住嘴,什么门槛不门槛的,你捐一百吊也没有用,你的罪孽一辈子都洗不清!正是这句话让始终不放下福礼的祥林嫂彻底绝望,失神落魄地将福礼跌落在地,而愈加恼怒的鲁四老爷则咆哮着:叫她走!马上让她滚!剑拔弩张的对峙为电影中祥林嫂砍门槛铺垫了叙事逻辑和节奏气氛,说明了祥林嫂经济和精神双重毁灭的现实来源。小说中的鲁四老爷基本上是个伪善的道学先生,而电影在刻画他的封建宗法意识之外更突出了他的冷酷和凶暴,电影主题有阶级性内涵的强化。

“祖宗”这一民俗影像中最具文化传统隐喻意味的意象在电影《祝福》中的功能是多面的。影片不仅强化了祭祖的线索,而且把祭拜祖先这一深蕴儒家伦理精神的中国家庭礼俗作为封建文化负面影响的重要象征,那原本寄寓着后人对祖先悼念之情的仪式变成了杀人无形的文化利器,把祥林嫂的个人悲剧的刻画上升到对整个封建文化进行批判的高度。而在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皇帝胁迫皇后参加的重阳祭祖大典也带有明显的象征意味,皇帝以此警戒皇后对家法宫规等级秩序的恪守,一排排的祖宗灵位暗示了这种压抑性男权秩序的历史传承,以此表达导演对权力秩序的批判意愿,可惜的是,这一用意被过于形式化的影像造型所冲淡,其文化反思的力度没有达到 50年前影片《祝福》的艺术效应。

古代社会中,没有举行婚礼仪式的婚姻不能被认为是合法婚姻。“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后世百姓多遵纳采、纳征和亲迎三礼,其中迎亲仪式最为隆重。婚庆典礼的民俗演绎也是中国电影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民族性符号建构。在吴天明的《人生》和陈凯歌的《黄土地》中,有关婚庆民俗场景的渲染都饱含着创作者对古老民族文化的深刻反思。尤其是《黄土地》,影片开篇就把上世纪 30年代末期黄土高原的一次民间婚礼展现在观众面前,“象征着一种千古不变的,近似宗教仪式的东西。没有真正的幸福和欢乐,一切都不过约定俗成而已。 ”[1]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即便在极为贫困的黄土高坡,迎亲和婚典的形式感依旧。站礼先生的高诵吉谚、新人跪拜天地、“自古婚嫁由天定,而今贵福在命中”的门联、堆在床上的聘礼,都延续着古老婚俗的文化气息。传统婚姻家庭本位的价值观、旧俗中早婚的传统、父母之命的婚姻缔结方式等等因素决定了旧时代包办婚姻对于贫民而言是一定程度的买卖关系。

与《黄土地》相呼应的是《人生》在影片的尾段展示了一场陕北旧式的婚典,其热闹富庶程度已远非 50年前的黄土地百姓所能比拟,但是女性在婚姻中的悲剧感依然浓重。导演在此用传统婚礼形式象征旧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态,突出了巧珍最终绝望地被古老乡村文化所覆盖的人生悲剧。与《黄土地》不同的是,巧珍对婚姻的选择毕竟带有一定的自主性,她不是为了钱财而嫁人,这种对土地的依恋和桎梏于土地的矛盾心态更突出了婚姻仪式所涵纳的文化反思价值。此外台湾导演李安的作品《喜宴》也借助中国传统婚宴民俗不无夸张的演绎方式,强调了中国文化中婚姻缔结中的家长意识和群体观念,显示了个人意志和愿望在中国式婚姻中的弱势地位,以此与西方文化作一参照,展示东西两种文化的冲突和最终的妥协。

丧葬文化也是与儒家伦理文化息息相关的一种民俗形态。宋人李觏说:“死者人之终也,不可以不厚也,于是为之衣衾棺椁,衰麻哭踊,以奉此丧。 ”[2]儒家历来主张厚葬隆丧之礼,主张事死如事生,在举丧、居丧、丧服等礼节上一丝不苟。同时通过这种仪式,也达到增强家族、亲属系统内的凝聚力及团结邻里关系的社会整合目伦理精神。在张艺谋导演的影片《菊豆》中,丧葬仪式不再具有血缘关系的凝聚力量,而是通过对丧葬中的拦棺、哭棺民俗的详细刻画,突出了传统家族伦理的巨大钳制力量。葬礼“不仅仅是一次和死者告别的仪式,而且是给生者以暗示和教育的一堂课,它还要承担清理和规范社会伦理和秩序的责任。 ”[3]

阻碍菊豆和杨天青幸福的“祸根”杨金山虽然死了,可是他所代表的家族宗法文化的强大威慑力还在,高高坐在棺头的一脸威严的孩童杨天白成为父亲的人,菊豆和杨天青所追求的超越世俗伦理的生活依然无法实现。长长的送葬队伍、漫天的纸钱和两人不无表演性质的撕心裂肺的哭嚎极为仪式化地传递出张艺谋的父权文化批判立场。这种挡棺仪式和哭丧礼仪也是儒家文化中重视“礼 ”的一种体现,“衣衾棺椁、衰麻哭踊”等古式的丧葬仪礼演示过程在一次次的反复中,将事关生死的观念、信仰反复灌输。这种灌输不是靠外在力量的强行注入,而是逐渐地教化养成,从而使人内在地主动服陷于传统。葬礼上的挡棺仪式体现了死者虽死犹生的威严,家族长老们对杨家染坊的日后生活安排 (让天青搬出院子去住 ),都体现了宗法制度下祖先的越超性法权。

张艺谋最善于捕捉传统民俗的典型仪式来构造电影的视觉冲击力,通过渲染民俗仪式中最具民族性的造型、色彩功能,传递出东方形式美感和文化陋习杂糅的影像奇观。他还在《大红灯笼高高挂》

的,最终传达儒家以孝为先、慎终追远的中臆造出点灯、吹灯、封灯的大院规则,模

仿皇帝后宫的妃子“听召”仪式,突出了男权社会文化下被挤压和操纵的女性命运,揭示出女性灵魂异化的文化根源。尽管这种“伪民俗”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张艺谋所建构的民俗意象并未偏离对传统文化负面影响批判的轨道,只是比较而言,《人生》和《黄土地》对这种陋习弊端的展示和批判更为决绝。正如吴天明《老井》中对乡村宗族之间械斗习俗的刻画,对保守、狭隘、蛮性的宗族文化的展现,其本身就蕴含着编导的批判立场。

此外,中国电影中蕴含儒家文化意识的民俗还通过年节时令、民居构造等更为普泛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黄建中的《过年》、吴贻弓的《阙里人家》、张元的《过年回家》,一个在旧历新年中展现子孙满堂大家庭的纷争,一个借助元宵佳节刻画三代人的恩怨纠葛,另一个则在犯人过年归家的叙事中刻画家庭伦理的缺失与重建。在民族文化特有的团圆年节中,在有限的时空内,悲悼和反思传统文化的优长和弊端,无论从叙事结构上还是主题营造上都富有浓郁的东方神韵。在第五代导演作品中,传统宗族祠堂的大量利用将鲁迅有关铁屋子的中国隐喻进行了电影艺术的外化,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取景于山西乔家大院,《菊豆》取景于安徽黯县南屏大姓叶氏宗祠“序秩堂”。祠堂高大,威严,肃穆,是封建礼教的象征,人处其间必产生敬畏之情。《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乔家大院的拍摄,构图极度的规矩,显示了传统和陈规的堡垒式强大可怕的力量。旧宅院中同的意味,都显现出一种异常稳定、简单延续的秩序和这种秩序的强大力量。 [4]事实上,中国电影中的皇宫景观也有这样的象征意味,《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宫殿都是肃穆封闭的牢笼式的生存空间,里面人物之间的无望挣扎和权力争夺都因此带有明显审视中国文化的主题意蕴。

中国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文化及其民间演变尽纳其中。不过,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民俗风情展览,大部分民俗景观都被赋予了民族文化反思的象征意味,而这也往往与民俗本身所积淀的文化因子有关,尤其是第五代导演曾用仪式感极强的民俗景观创造了“民族寓言”式的影像风格。自强调写实主义的第六代导演崛起后,作为群体性的电影结构元素,渲染民俗蕴含的文化意识的艺术手段在中国电影中逐渐有所失落。

*本论文是

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2013168;辽宁省教育规划项目“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编号:JG13DB246。

注释:

[1]陈凯歌.怀着深挚的赤子之爱──陈凯歌谈《黄土地》导演体会.话说《黄土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77.

[2]转引自徐吉军.中国丧葬史[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

.社,1998:420

篇2

为此,我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全我们庆阳的民俗文化特色,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一、引领学生寻根求源,感受民俗文化的历史魅力

庆阳地区的香包、社火和庙会,历史久远,形式丰富多样。这些已经成为当地喜闻乐见的主要民俗文化活动。作为土生土长的庆阳青少年来说,早已耳濡目染、习以为常了。但若要问起他们对于这些民俗的历史知识,却知之甚少。他们只是跟随着乡村群众凑凑热闹,觉得好玩而已。当然这些民俗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很少有专门的述著。这对于现代青少年来说,如同早已过时的“古董”,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鉴于此,我特意结合语文教学中综合学习活动,设置了“回归乡土,走进民俗”的专题活动,并且设计了“选择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谈谈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要求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向老师和同学介绍)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父母、采访村民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庆阳的民俗文化,追寻历史渊源,探究这些民俗活动中所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学生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我进行了归纳,在班级内举办了“说说家乡民俗”的专题黑板报,进行交流,资源共享。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关注家乡的民俗文化传统,为家乡的民俗文化发展献计献策。

二、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感受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

“正月里,过大年,秧歌社火闹翻天。”社火是庆阳乡村民间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许多乡村的学生,小时候都参加过这种民间娱乐活动,对“社火”有着亲身经历的感受。但对于这种自娱自乐的民间活动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甚至有的同学只看到其迷信的一面,认为是一种单纯的敬神祈福活动,却没有从中发现深厚的传统文化意义。社火之所以安排在春节以后,我想这不仅仅是为了增添节日的热闹气氛,还与北方的农耕文化有关。春节期间,大地封冻,田间地头无农事可做,正是一年中难得的农闲时节。在风吹雨淋中苦了一年的庄稼汉,这时也能享受这短暂的休闲。于是祖祖辈辈口传心授的社火活动,也正好填补了他们精神上的空白,成为表达激情、寄托愿望的精神安慰。

逛庙会,看大戏,是我们庆阳的又一大特色民俗。庙会都以寺院或庙观为依托,以某神的“生日”“坐化日”或“显圣日”为正会日定期举行。后来发展成为一种集祀神、娱乐、交易于一体的“庙会”文化。凡遇庙会必有大戏助兴。唱戏首先是为了酬神,每次庙会的“神戏”必不可少;其次人们借此进行娱乐活动,戏迷们也好过一把戏瘾。每日唱两场戏,戏台前总是拥满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庆阳的庙会还是地域性物资交流的市场。每到地方庙会进行时,各路商贩闻信赶来,商贾云集,摆摊设点,搭棚营业,时新货物,琳琅满目。庙会也是当地饮食文化的综合反映。这期间孩子们总能从大人那得到零用钱,可以买自己向往已久的玩具,也可以大饱口福地解解馋。对于乡村学生而言,他们认识和接触这种民俗活动有着切身感受。许多的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都对当地的庙会有过精彩的描写。如果能加以引导,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民俗活动中,更多地了解当地民俗的文化内涵,那么,家乡的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不仅成为写作的好素材,也能激发起他们更加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倡导学生积极宣传,保护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

篇3

一、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

语文包含了语言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以知识,也应渗透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优秀的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民俗文化。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分析民俗文化现象时,还需充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内涵,巧妙渗透民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蕴涵了民俗文化气息。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专题则是“民俗风情”。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由文章注释、文章中的字词句、阅读提示切入,充分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背景,发掘其中的哲理内涵;亦或由故事情节

切入,把握其中所隐含的特定传统民俗文化内涵;还可从文章的主题出发,抓住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例如:《端午日》的作者沈从文围绕“端午日”这一话题,依照争看划船、竞追鸭子、赛事结束的时间顺序展开,描写了赛龙船、捕鸭子的欢乐场景。课文中的三个“莫不”,活画出湘西民俗、民风的特点。在描写河上赛龙船时,作者着重刻画了划船者的精神风貌,展现出奋力拼搏的画面;在描写竞赛时,引出联想,使人想象到士气高昂、鼓声震天的激烈战斗场面。这样,通过多个精彩场景,向读者展现了湘西茶峒人庆祝端午的热闹场面,表现了湘西人的淳朴民风,并展现出合作争先、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这样,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了解湘西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体会民俗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感受桨手风采,理解合作、拼搏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创设民俗文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增强学生感知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样,在渗透文化教育时,也需要创设良好的文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于文化氛围中,受到文化感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采取对比、外联、内引等方式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同时,情境创设,还需因势因时而异,依据教学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布置教室,教师可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节日风俗画、传统年画,张贴关于民俗文化的谚语诗句等,创设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亦或适当地引入关于民俗文化的歇后语、谚语,让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体会传统民俗文化的美妙与精深;亦或根据教学内容,优选相关的视频等,巧妙地融合语言感染力与审美感受,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化之美。如在学习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我的思念是圆的》时,因这些文章都与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相关,教师可以进行专题教学―――《走进民俗风情》。可创设问题情境,提问民俗知识:在中秋节,我们会吃月饼,会赏月。我们是否因喜爱吃月饼而买月饼?这一晚上的月饼与平时的月饼一样吗?西方有这一习俗吗?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并非是喜欢吃月饼,而是在民族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在中秋佳节中,吃月饼与赏月,象征

着美满团圆、合家欢乐,这是中国的一种特定的民俗。因而这晚的月饼独具意味。同时,中秋节的月亮,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象征着永恒、爱与美等,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意蕴,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因此,吃月饼、赏月,是品味民俗文化,而非简单活动。教学完

后,教师还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咏月的诗词,或以“月的联想”为主题制作黑板报。

三、组织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篇4

1.1对于冲突的认知与表述

考察江西地方民俗的表现形式以及现状,我们认为传统民俗与现代社会之间是存在冲突的,为此,课题组就地方民俗与农村教育是否冲突以及冲突的表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主要采用了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访谈两种形式。现以回收的486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问题:针对“是否曾觉得小学教学与地方民俗有冲突”一项,有12%(58人)的教师选择了经常,36%(175人)的教师选择了偶尔,52%(253人)的教师选择了没有,选择了冲突或偶尔有冲突的教师中,又有8.6%(20人)的教师选择影响了教学内容,37.3%(87人)选择了影响学生入学情况,54.1%(126人)选择了影响教学效果。对影响的原因及表现,表述大意主要有以下几种:1)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无关紧要,教学全靠老师,家庭不能给予应有的配合。2)学生及家长比较重视民俗活动,或因此而请假,从而影响了良好的纪律意识的培养并影响学习效果。3)一些家庭生的小孩较多,生活比较困难,这时候,女孩子辍学是较常见的,有些家长会留女孩在家中做事,能读完小学已经很不易了。4)农村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因此农村男孩入学率比女孩高。5)学生的成绩和家长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如一些家长认为,学生交给学校,就是学校的,考得好,是家长的基因好,考得不好是老师不会教。6)学生在庙会时,帮家长打理生意,从而影响了学习。就以上调查结果,结合其他问题的答案,我们初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有一部分教师认识到了地方民俗与现行小学教育的冲突问题,但是这一比例并不是很高,52%的教师认为完全没有。2)选择有冲突的或者是偶尔有冲突的教师中,有90%的教师,在“您是一位研究型的教师吗”这一问题下选择了“是”。因此,我们认为,越是一个经常思考的,有问题意识的教师越容易感觉到民俗与教育的冲突问题是存在的。3)对民俗与现代农村小学教育之间的冲突关系的感知与学科有一定的关系,语文、思政老师更容易感觉到冲突的存在。而英语、数学老师,几乎意识不到冲突的存在。4)结合教师给出的对于冲突的原因及表现的叙述,可见教师对民俗与现行教育之间冲突的认识更多地是停留在表象上,缺乏基于对民俗本质、教育本质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深刻思考。综上,研究表明:部分一线教师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冲突,并流露出了一种无奈的情绪。但是仍有较大一部分教师未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在此,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即我们的教师对民俗本身又有多大程度的关注,又或者作为与民俗最为接近的农村小学教师们是否意识到了传承民俗文化,并寻求民俗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平衡点的责任所在。

1.2对于二者互利关系的认知与表述

就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来看,农村小学一线教师对民俗与教育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的认同度,远远高于二者之间存在冲突的认同度。在调查问卷“您认为将民俗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能吗”问题的回答中,仅有2%(10人)的人选择了不可能。选择可能且有必要的占到了28%(136人)。另有23%(112人)的人选择了可能,33%(160人)的人选择了不确定。我们以某校25位教师的问卷为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出了如下特征:1)对民俗的关注程度与学科的关系较为密切。本次调查的教师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总体而言,语文教师对民俗的关注度更高,在对民俗关注程度、教学中运用民俗案例等问题的回答中能够有话可说的5位教师中有4位是语文教师。2)教师将民俗引入教学的案例普遍不多。在25位受访者中,对于“你是否主动引领学生接触民俗知识一项中”5位教师为“经常”,3位教师为“没有”,其余17位为偶尔。3)多数教师认为有将民俗引入课堂教学的必要。受访的25位教师中,认为可能的为19人,其中认为可能且有必要的为6人。综合考量问卷的调查结果,考虑到部分教师不认真回答问卷的要素,结合其他学校的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上述统计结果基本可以说明几点:1)多数教师认为是可以将民俗知识介入到课堂教学中的,并有部分教师提出了民俗引入课堂对民俗文化保存及培养热爱家乡情怀的重要意义;2)多数教师对地方民俗知识的挖掘不够,以至于不能主动将民俗知识介绍到课堂中;3)有的教师也在积极进行将民俗知识介入到教学中的尝试,并体会到了教学效果提升的乐趣。有的老师物理课讲解杠杆原理时,将玩龙灯时的撑杆引入到了教学中;有的老师讲授课文《春节》时引导学生收集过春节的习俗,在课堂上加以比较。这些都是教师将民俗知识引入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教学效果提升,老师也获得了教学的乐趣。通过综合考量问卷结果,可以发现一线农村小学教师,感受最明显最普遍的应该是教育民俗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影响。教师地位的高下、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教师与家长互动对教学效果的作用进而引起的教学效果等问题,都受到教育民俗的影响。在访谈中,多有教师表示,家长对学生学习的不重视,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一大障碍。一位刚入职不久的老师,深刻感受到了家乡民众对待教育的态度与工作所在地民众对待教育态度的区别,虽然这两个地方都是位于南昌新建县的村镇。在她的家乡,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每一次失败都会引来家长的关注,家长热衷于积极地与老师进行沟通;在工作所在地,更多的家长抱有的态度是:学习好就继续学,学习不好就去打工。究其原因,她认为是风气好,在她的家乡因别人的孩子成功了,其他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也会提升。

2结语

篇5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综合实践 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为前提,因此整合学校所在地的乡土资源,特别是具备一定趣味性特征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研究。优化资源的配置,弘扬地方特色,发展学校特色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成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出发点与归宿。

一、亲近民俗,在感悟中培养文化自信

1.挖掘地域特色,感受乡土文化的亲和。常州民俗有数千年历史,民间流传的各种有趣习俗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近年来,随着社会开放和新市民的迁入,一些新的民俗随之诞生,极大地丰富了常州民俗的内涵。因此,因地制宜,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出体现地域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资源。挖掘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展乡土文化教育,不仅能继承传统的语言文化,感受乡土的亲和感,而且能重温前人的生活方式,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典范和价值,更能为自己生活学习在这一片土地上而感到自豪。

2.培养鉴赏能力,打开学生审美的大门。丰富多彩的趣味民俗文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增强美感的重要途径。其可以为学生打开审美之门,陶冶性情,进而转变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创造美的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寄情端午点击民俗——蛋壳画》活动中,活动的内容是选用蛋壳作为材料,通过设计、粘贴制作画面。蛋壳是生活中被遗弃的东西,但是如果充分利用,则不仅能变废为宝,还能装饰美化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叩问民俗,在探究中提高实践能力

1.趣味传统游戏,增添课间活动的乐趣。每位学生几乎都是在游戏中成长的。如何在玩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在玩中得到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为此,我让学生简单了解民间趣味传统游戏与现代校园游戏的共同和差异。通过对课间游戏的调查,同学们学会了有选择地游戏,从而激发了设计、创造游戏和改编传统游戏的热情,在玩中学,在玩中长知识,玩出花样、玩出新意。课间时分体验游戏的精彩与快乐,体验合作的快乐、参与的满足,拓宽学生的思维面,丰富学生的生活。

2.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技能教育的良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尤其节日文化更是纷杂繁多。小学生虽已具备一定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但受年龄限定只能选择一些较简单的激发兴趣的传统民俗活动。设计主题活动方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将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人人动手,人人实践”的机会。一个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必然有许多相关的民俗活动,为学生提供许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不仅使得学生学会了一些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耐心的习惯。

三、传承文化,在反哺中提高学习水平

1.在体验中领略快乐成长。一个主题活动开展前,无论指导教师还是学生,兴致都很高。似乎看一切都很简单,真正是做起来才发现问题重重。但无论学生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对这次活动积极性很高。很多活动,只有亲自参与了,才能产生新的问题,研发出探究的活动模式。成功或者失败,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最重要的是,我们——包括学生与指导老师——从活动中收获了什么,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的成长而言,这才是重要的。成长是快乐的。

2.在领略中体验文化交融。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乡而走向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地方都已经找不到纯粹的本地人。学生生源的复杂化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却给综合实践学科带来了探究的良机。学生来源地复杂,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相同民俗在不同的地方的不同的过法。由流动学生带来的丰富的外地民俗文化让本地学生目不暇接,本地的趣味民俗文化同时也引起了流动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有效延伸主体研究活动,在文化交融中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热爱第二故乡”的爱乡情感,增强学生的寻根意识,帮助学生确立情感归属。

四、注重评价,在鼓励中追寻自我进步

1.学习技能评价,让学生在能力中进步。学习技能的评价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课上,指导教师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指导学生反复实践,直至独立地掌握正确的方法。劳动成果的评价,能促使学生对自己从事的劳动保持持久的热情,体验劳动的快乐。在主题活动中,我不仅在课上给予学生高度的评价,还颁发特制的端午节奖状,这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2.学习成果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中进步。我们不仅注重劳动成果的评价,更注重师生在活动中的反思和成长。学生在相关活动中,根据现有的可能资源、自身的已有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查、访问等。这种开放性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自我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因为,他们已经学会在活动总结中反思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得失并分析原因。即使他们失败了,还是有很多收获。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做到课内外资源整合,以课堂为立足点,使“民俗”这一特色辐射到第二课堂,继续巩固和发展民俗文化中的趣味本色。整合民俗文化活动资源,有效地挖掘、利用,势必会为课程实施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篇6

目前,孝感的众多孝民俗文化资源正处于从遗产和文化的阶段向“产业化”过渡发展的时期,各种资源都有着矛盾的生存发展现状。孝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利用得好,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孝感孝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目前面临着一些困境。

困境一:怎样增强孝感孝民俗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保护好传统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如随着外出打工、经商者越来越多,人们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家乡传统的“岁时节庆”逐渐有所忽视,岁时节庆气氛已是消淡了许多,其它的各种庆祝活动也正在减少,近几年,已经难得再见舞龙、做大戏、皮影戏等庆祝活动了。这就要重视对孝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现在,孝感的民间文化艺术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大多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子承父业,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这种单一的培养方式,客观上导致民间艺术人才的“青黄不接”,一些民俗技艺和民间文艺可能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

因此,怎样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和大胆改造,以增强孝感孝民俗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困境二:怎样扩大孝感孝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利用和开发文化产品。

文化的影响既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也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孝感虽说拥有丰富的孝民俗文化资源,但名声随大,影响力却有限,就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大家闺秀。这说明孝民俗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尚需加大。目前,全市有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民间文艺家协会、群众艺术馆、湖北孝文化研究会等社团组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民俗文化进行研究,但活动不多且偏重于理论研讨。至今还没有一个社团专门研究如何利用孝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旅游商品,政府职能部门及民间社团,对发掘孝民俗文化资源使之为产业化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对包括孝民俗文化资源在内的资源如何产品化的研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在孝感市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孝文化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对孝民俗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大,这就使得孝民俗文化发展的步伐缓慢,近年来,孝感地区的民俗产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开发,但基本上还停在简单的“参观型”为主,项目缺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如董永公园的旅游,几乎无一例外是参观场馆;农家乐旅游,大多也还停留在“住宿、餐饮”等浅层次的开发上,在孝民俗文化的利用上,文章还没有做足、做深、做透。

另外,具有孝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产品打造上主要依赖孝特礼品公司等几家小企业,资源尚未得到整合和很好的开发。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的“购”,一直是孝感地区旅游业的短腿。该产品的消费市场很小,再加上工艺品本身制作难度大、价格偏高、外包装缺乏特色和吸引力以及消费渠道不顺畅等原因,如玉石雕、木雕等一些工艺品很难作为旅游纪念品进入市场,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困境三:怎样推动形成孝感孝民俗文化产业格局,打造特色品牌。

孝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不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不多,民企进入文化领域准人的门槛较高,因此,要解决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有序的市场准人问题;以及怎样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利用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培育孝民俗文化领域的投资者,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是孝感孝民俗文化资源产业化面临的困境之三。

困境四:资金和人才的缺乏,政策的滞后,是孝感孝民俗文化产业化开发的难点。

由于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资金投入较大,政府由于财力,尚未进行大的投入。由于缺乏经费支持,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困难较多,民俗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现有的展示场馆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规模不大,影响力小,利用率低,缺乏全方位展示孝感民俗文化资源的高规格展示场馆。此外要形成孝感孝民俗文化产业格局、打造孝感孝民俗文化特色品牌等,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孝感市财政收入少,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也是很少的,近几年孝感市对文化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0.23%。民间资金投入文化发展的也很少。因此,如何吸引足够的资金来发展孝感孝民俗文化产业是一个难点。

还有如何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的民俗文化队伍。队伍是根本,人才是关键。要搞好孝感孝民俗文化的改造利用、宣传传播及产业品牌等,都要有一支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人才难得,如何吸引人才,更是一个难点。

篇7

一、找准学校特色教育的立足点,凸显民俗教育特色。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在校学生398人。学生全部为农村孩子,来自周边八个行政村。学校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前提,以涵盖农村小学办学特色为准则,确立了“为生活服务,为未来服务”的办学理念。由此出发,学校一切的教育工作就是:要让孩子喜欢学校、喜欢家乡――这是热爱国家的前提;让孩子喜欢老师、孝敬长辈――这是热爱人民的前提;让孩子喜欢功课――这是热爱事业的基础。

在特色教育的定位上,我们立足于广大农村,围绕“农”字做学问,认真开展民俗教育进校园活动,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学校文化。民俗教育范围很广,它是在特定区域内人们独特的精神和审美创造过程,其包含的风俗、礼仪、饮食、建筑、服饰等构成了地方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凝聚力和生命力。它是教育学生了解历史、凝聚认同、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载体,也是长久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要挖掘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用乡村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教育学生学会生存,了解过去,珍惜现在,把握未来,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

二、依托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教育活动。

1.学校举行农村生产、生活工具展,将祖辈过去生产、生活的器具进行展示 (分石器、木器两部分)。通过展示,能让学生认识到生产、生活工具的历史与演变,教育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学会分享与合作,注重创新与发展,培养勤劳的品质,增强自豪感。

2.学校以“可爱的农村――我的家”为主题,布置整理农副产品一条街,将家乡主要物产,分农作物、蔬菜、手工艺品、地方特产四部分进行展览。通过给学生集中讲解、参观,谈体会、写观后感,开展“家乡在我心中”、“我为家乡喝彩”等活动,树立了强烈的家乡荣誉意识。

三、以民俗教育为抓手,全力提升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真正发挥民俗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学校紧紧围绕民俗教育这块特色品牌,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1.开辟农村劳动基地。学校所在驻地的宁阳县鹤山乡王卞社区,是土地成功流转的先进社区,有苗木和蔬菜两个种植基地。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与他们签订了合作协议,从整地、种植、生长管理(浇水、施肥、除草)、采收,每一个过程学生均积极参与,然后再由种植户讲解其市场价值、经济效益,学生获益匪浅。

2.开展农村社会调查活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完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农村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是十分必要的。学校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发动学生对广大农村的方方面面进行社会调查,时间跨度60年,对爷爷、爸爸、我三代人进行纵向对比。分三个层次:一是生活水平调查,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展开;二是生产劳动调查,通过生产工具、劳动方式、种植类型、亩产数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展开;三是环境调查,通过植被、土地面积、野生动物种类、大汶河水文变化等方面展开。

3.挖掘整理民间文化,继承家乡优良传统。农村文化是当地百姓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群众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对其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延承,既要继承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农村文化内容众多,可涉及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等诸多方面。学校有责任帮助他们挖掘其精神文化内涵,对孩子们进行取舍教育,这是对农村文化最好的保护与延承。(目前学校已完成了对鹤山岁时习俗的整理,岁时习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由于其区域性特别强,故有“十里路不同俗,一里路改规矩”之说。除国家法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外,鹤山还沿袭有一些地方特色鲜明的节日文化,如正月十六“走百病”、 二月二“龙抬头”等。)

4.组建民俗娃美术兴趣小组。通过兴趣小组,对流传于当地农村的民间手工技艺进行整理、挖掘和培训,如条编、剪纸。兴趣小组吸纳部分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参加,每周活动两次,可邀请部分民间有技术的人兼任辅导员。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了对劳动的爱好与兴趣。

5.拓宽教育渠道,营造教育氛围。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渠道进行教育,如国旗下讲话、黑板报、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低、中、高三个年级,分别以《我爱我家》、《我爱我校》、《鹤山,我可爱的家乡》为主题,定期出版手抄报,精选20多条广泛流传于农村的生产生活类谚语张贴悬挂,这些语言通俗易懂,发人深省。

6.开发整理鹤山文化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通过校本课程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篇8

一、以课堂为阵地,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内涵

1.加强经典著作的阅读和引用

语文是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往往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辛弃疾的“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青玉案》)描写了元宵节的绚丽多彩;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征,突出了天涯游子的孤独之感;秦观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通过七夕相会,为我们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渴望家人团聚等等,这些经典古诗词,让学生能够真正领悟我国的传统节日,因此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应立足课程,合理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通过经典著作的阅读,把传统文化内涵传递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文化应有的魅力,从而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古诗词中的民俗文化除了体现在节日上,还通过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例如,“月”“柳”“菊”“茱萸”“酒”“长亭”等,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其丰富的内涵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除此之外,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些与节日有关的成语故事如仁者爱人、见贤思齐、化干戈为玉帛,谚语或者歇后语,这些都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

2.以读写为载体,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口头语言即说与读。学生将故事、成语以及语段,利用早自习进行诵读,在诵读过程中领悟民俗文化。同时,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人文教育最直接的途径。叶圣陶作文教学的精髓就是“教作文和教做人的统一”。

3.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高中学生年龄大约在16~18岁之间,他们自我意识觉醒,喜欢独立思考,在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不能只满足于对与错,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有关的民俗内容,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那么学生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民俗与人们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们的生活面貌,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传递出对朋友的思念,教给人们珍视珍惜友谊;“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登驾回”表达父母对孩子的挚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教给人们哲理;“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教给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这些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真的指归,这些对学生的熏陶和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二、以社会实践为渠道,拓宽学生认知民俗文化的视野

除了语文课堂教学外,我校还可以利用本地的优势,我们学校有很多彝族的学生,对于其特殊的服饰很多人都充满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彝族文化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还可以带学生亲自观察了解彝族的饮食、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逐一介绍其节日的时间、由来、习俗和人们的庆祝方式,通过这些比较学生不仅能感受节日文化和民俗的迷人之处,还能加深对其文化内涵和精髓的理解。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形成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对民俗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通过竞赛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验自身的价值。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实筑造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

篇9

论文摘要:本文在论述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

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在熟练有效地运用文本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有文字的、实物的,有显形的、隐形的,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生活的。”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处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里的中学生,他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也许我们将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而民俗文化也无时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贴近生活的材料,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进行教学,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和民俗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这样就把民俗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阅历,使学生认识了生活、体验了人生。

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一条走进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径,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对民俗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

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民俗与人民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教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离乡背井时,怀揣乡井土”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苯谈?嗣瞧砀5拿篮眯脑浮??庑┒挤从沉死投?嗣窠】档纳?钚奶?⒚篮美硐耄?庑┎⒎且皇币坏氐姆缦埃????瓿晌?恢置赖姆绶丁⑸频淖非蟆⒄娴闹腹椋?庑┒匝??难?蘸徒逃?遣豢傻凸赖模??馨盐颐敲褡逦幕?械木?璐??淮?忠淮?娜嗣恰T谥醒в镂慕滩闹腥缬猩婕暗较喙氐拿袼字?妒保?淌?沙浞掷?谜庑┟袼撞牧希?匝???星币颇??乃枷虢逃?1热绻糯??闹谐3I婕暗焦糯?娜说摹俺鍪馈薄ⅰ叭胧馈彼枷搿W魑?淌?涂梢愿嫠哐???淙辉诠?ダ??加懈呷斯橐?缋铮??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166_1.shtml>庄子、陶渊明等,但是,绝大多数的文人志士仍然是积极入世、爱国务实为国为民的。

6.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序》,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

2、王显槐、王晓霞、樊海清主编:《语文教育创新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上海《语文学习》杂志2005第一期封面。

篇10

关键词:教研活动 引入课堂

记得鲁迅先生的所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我们国家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民俗文化,那么地方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具有特色地方音乐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生活在鄂温克族自治旗,主要以鄂温克族为主体民族,是全区“三少”民族自治旗之一。鄂温克族人口约3万人,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要把散落在生活中带有乡土气息的地方民族音乐开发出来,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有一定难度,要为音乐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使音乐课堂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鄂温克歌声回荡在美丽的校园,那么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就成了根本。

一、 多方收集,挖掘乡土音乐文化资源

1、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文化传承”,并将“弘扬民族音乐”作为重要的音乐理念,考虑音乐的文化延伸性,利用节假日里开展寻访家乡的民间音乐文化采风活动,同时发动本组音乐教师、学生、家长等收集了相关的鄂温克族民族民间音乐、音像、歌、舞、器乐等资料。并走访了一些鄂温克族民间老艺人和本旗的文艺界人士,收集到了珍贵的鄂温克旗民族民俗文化及音乐作品和民间音乐艺术的发源,提高了自身的民间艺术素质,并有选择地将这些地方民族歌曲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摇曳多姿,瑰丽神奇,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在我校掀起了一股“爱我民族,唱我民歌”的热潮。

2、为了更好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把鄂温克乡土音乐引入课堂,我把收集、整理好的鄂温克歌曲进行分类引用在教学中,如在讲授《鄂温克祝酒歌》的教学中,我把这首原有的民族歌曲进行了改编,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把具有鄂温克族民间民俗特征的三种不同服饰(通古斯鄂温克旗、索伦鄂温克、使鹿部落鄂温克服饰)图片展示给学生,还出示了鄂温克人从前居住的“撮罗子”,介绍了传统运动项目“抢枢运动”、重要节日“瑟宾节”,鄂温克人的饮食文化,及信仰的“萨满教”等等,并做了详细的讲解,学生看后不仅加深了对鄂温克族的印象,对本地区的主体民族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更好的学习做了铺垫,使收集的资料起到了实质性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在讲授《鄂温克祝酒歌》一课的导入时,我采用了带有神秘色彩的语句。如:我们大家非常荣幸地生活在“敖包相会”的地方,吉祥三宝的故乡,也是一个被世界传唱的地方,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乡――鄂温克。随后又介绍了鄂温克人主要居住地及民族民俗文化等,这样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鄂温克民歌的热爱

1、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兴趣教学法,提高学生对“鄂温克”民族歌曲的兴趣。“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巨大作用。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乐学”,因此,教师使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兴趣。例如在教授鄂温克创作歌曲《美丽的家乡莫河尔图》时,我给学生欣赏了鄂温克歌曲《天鹅的故乡》让学生了解了鄂温克辉河湿地“天鹅”自然保护区优美的风景,展现了湿地“天鹅”自然保护区的景美、地美和迷人的天鹅,在欣赏中,了解了鄂温克民歌的魅力,从而领略了鄂温克民歌的魅力,领略了鄂温克民族音乐的特点、风格,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利用舞蹈形式,促进鄂温克民歌教学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民族舞蹈种类繁多,利用舞蹈让学生来理解,因此,我在讲授鄂温克歌曲《鄂呼兰,德呼兰》一课时,采用了舞蹈的形式来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歌曲的曲调,然后学唱歌曲时边唱边跳,鄂温克舞蹈动作主要是以“垫步”动作为主,其次是模仿各种动物如“驯鹿”的动作,并欣赏了舞蹈“彩虹舞”、“鲁日格勒舞”等,并让学生欣赏了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舞蹈,对比这些舞蹈的基本动作,用肢体表现情感,培养了学生民族的自豪感。

3、我把精心收集到的鄂温克歌曲渗透到了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如有《祝福你,鄂温克》、《山野里的鄂温克》、《敖鲁古雅》、《鄂温克小夜曲》等等音乐作品,培养了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四、传承民族文化,用民族语言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