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文化的理解

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集体文化权利;文化自由。

中图分类号:DF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6-0021-07

文化和文化活动根植于整个人类社会,是一切人生活尤其是体面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因而从人性的角度而言,文化权利就成为人之为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利。文化权利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其中文化需要的比重正在逐渐上升。其次,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们国民素质提高的步伐落后于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增长的步伐,相应地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使我们的社会进步受到了不应有的影响。再次,文化权利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密切相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就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他的文化,否则,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无从谈起。

少数民族也同样如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更应当受到加倍重视,这是由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的人们因为人口少等种种原因,在国际社会往往成为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他们的人权状况格外令人关注,其文化权利就更容易受到损害。中国在积极加强少数民族人权尤其是文化权利的保障的同时,也特别重视少数民族人权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的首要议题之一就是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界定,如果离开了这一基础,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探讨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内涵就成为本文的第一要务。本文将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与其相关概念的比较来分析其内涵,进而具体界定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

一、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的定义

(一)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不同观点

屈学武认为,少数民族享用自己文化的权利,是少数民族权利的内容之一,简称民族文化权。它是指多民族国家或国际社会通过国内立法或国际约法的形式确认和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民族文化方式生活、学习、工作的权利。

翟东堂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权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自然的,不可让渡的权利。”他还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外延做出了界定,认为文化权利包括:文学艺术权利、语言文字权利、饮食和服饰权利、节日权利、少数民族用品权利、少数民族建筑风格权利、历史遗址和文化的权利、传统体育权利、新闻出版权利、其它权利等。

肖泽晟认为,对文化权利加以保障的重点,应当是尊重少数民族以及边缘化群体的成员,同他们群体的其他成员一样,共同享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信奉和实行自己的宗教或使用自己的语言的权利,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这些群体的文化因民族一体化的推进而消失,因为即使没有国家的干预,即使没有存在毁灭它们的恶意,现代社会的权力关系结构、经济制度、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一般的教育政策,少数人文化非常容易在无形中被蚕食和侵吞。从中可以看出,该种观点认为集体文化权利主要是少数民族的集体文化权利。

《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七条规定,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五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国承认人人有权:参加文化生活;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有受保护的权利。本公约缔约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为保存、发展和传播科学和文化所必需的步骤。本公约缔约国承担尊重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自由。本公约缔约国认识到鼓励和发展科学与文化方面的国际接触和合作的好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的规定,在那些存在着人种的、宗教的或语言的少数人的国家中,不得否认这种少数人同他们的集团中的其他成员共同享有自己的文化、信奉和实行自己的宗教或使用自己的语言的权利。毫无疑问,从国际人权法的角度,文化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少数人群体(包括少数民族)保持其固有生活方式及文化特性的权利,即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国内学者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这一权利可以定义为提供适当方法,包括差别性待遇,以使少数人有别于人口大多数人的特征和传统得以保留,确保少数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并在尽可能的程度上与大多数人享受同等的条件。

根据一般的法治理论与平等原则,从外延上说,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应包含在公民的文化权利之中。《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五条中规定的文化权利的内容为每个公民所享有,当然包括少数民族成员在内。但是,如果仔细比较二者的内涵,少数民族由于其相对于普通公民而言的弱势地位,其文化权利具有天然的特殊性,即保持其文化特性以及固有的生活方式的权利,这又是普通公民所不具有的。概言之,从一定意义上讲,二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二)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的定义

通过以上对不同学者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概念的比较分析,本人认为,根据相关的国际公约以及中国《宪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包含少数民族成员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所享有的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以及对个人进行文化艺术创造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有受保护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二十七条确认了少数民族享有自己的文化、信奉和实行自己的宗教或使用自己的语言的权利。前者是少数民族个人的文化权利,后者既是少数民族的个人文化权利又是少数民族的集体文化权利,这种权利不仅意味少数民族成员个人发明创新及享受更多文化成果等权利,而且意味着少数民族个人坚持自己的文化的权利,即个人出生时所在群体的文化、个人生活环境的文化和个人认同的文化的权利。

人权事务委员会《关于“第27条”的第23号一般性意见》中也指出,虽然依照第27条受到保护的权利是个人的权利,他们取决于少数人群体维持其文化、语言和宗教的能力。对文化权利的保护,包括与土地资源的使用有联系的特定生活方式,这种情况在土著人中尤其如此。这种权利可能包括打渔、狩猎等传统活动和受到法律保护的住在保留区内的权利。其实,前述的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两个方面又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

首先,少数民族所进行的文化活动与创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植根于其传统文化的,少数民族保持 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是其参与文化活动和开展文化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在享受自己的文化成果。

其次,少数民族“对个人进行文化艺术创造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有受保护权”这项权利主要由知识产权法加以规定,而知识产权法也是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一个重要手段。从保护措施上看,前述的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两个方面也是有共通之处的。

鉴于本人的能力以及本文的篇幅限制,本文所探讨的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主要指中国内部的各个少数民族集体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的权利,这是因为生活方式在人们的整个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

二、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集体文化权利

肖泽晟认为,从广义上讲,文化权利既包含了自由权意义上的文化活动的自由,也包括受益权意义上的文化权利。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和两个人权公约主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并得到了多方面的系统阐述。文化权利有个人的文化权利与集体的文化权利之分。作为集体的文化权利,指的是一个国家内的各群体,不被强加异域文化而得以保留自己有个性的文化(包括艺术、历史、文化财富等),以及发展自己有个性的文化的权利。作为个人的文化权利,指的是人人有权要求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保障自己可以自由参加文化活动,自由进行科学研究和创作活动,享受本人参加文化活动所产生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利益,并分享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

2006年1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对经经文公约第15条发表了第17号一般性建议,强调该条源自所有人的尊严和价值,这使人权与知识产权相区别,这种权利属于每个人,在一定条件下属于个人或社区组成的群体。从中可以看出。经社理事会也认为文化权利是可以作为集体权利而存在的。因而,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既是集体文化权利,也是个人文化权利。

(二)少数民族文化自由

认为,自由是以必然性为根据的。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法学意义上的自由是指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的自由,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规定自由的性质、种类和范围;二是法律通过将自由转化为权利和设定法律责任两种方式来保护自由。

当自由转化为权利时,以自由权利形式表现出来的意志已经是国家的意志,由国家强制力加以保障的。对这个问题,可以从历史和规范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历史的角度看,在早期社会,法律对文化的规定较少,对权利的规定也很少,人是自在之人。在社会的发展中,因人类生活的复杂化及面临的问题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自由客观上需要法律的界定,关于权利的法律也多起来了。从规范意义上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行为都是自由的,换言之,法律为人设定了自由的空间。另外,法律没有规定的,当然这里仅指赋权性规定,皆是人的自由空间。而这样的自由也是有界限的,即以不侵犯别人的权利为界限。此外,还有公共利益、公共道德、善良风俗等因素对法律的立法缺失的补充。因而,法律上的权利与自由的内涵是一致的,只是在其对应的义务的实现方式上存在着细微差别。简单地讲,与权利相对应的义务,强调义务人的积极作为来配合权利人行使其权利,多数情况下,没有义务人的履约行为,权利人的权利将无法实现;而与自由相对应的义务,则强调义务人的消极义务,即只要义务人不干涉、不阻碍、不作为,自由的享有者就可以顺利实现其自由。

(三)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与集体文化权利、少数民族文化自由的比较

基于目前的资料,我们有理由认为,联合国的相关文献为我们确定了一个经典的文化权利的内涵,主要集中于文化权利的范围方面,但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文化权利的内涵会有新的发展加之世界上存在着众多发展程度不一的不同民族(种族、族群、文化集团),因而必然会对文化权和这一概念基于不同的立场而有多种理解,中国《宪法》对文化权利的规定比较明确,但不是特别全面。

这里所谈的“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与肖泽晟教授所说的“集体文化权利”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之所以不使用两位学者所使用的这两个概念,是因为少数民族的集体文化权利并不限于“少数民族保持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的权利,还包括其对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和传统知识的权利或者说“文化产权”。其实,依照规范的法律术语,个人权利(个体权利)应称之为“自然人权利”,集体权利应称之为“组织权利”,因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作为一种法律主体的表述方式,可见于很多部法律文本中,由于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是大家约定俗成的术语,可能这也是一种“文化”,本文也使用这一术语。本文主要是从集体文化权利的角度探讨少数民族保持其固有的生活方式的这一基本文化权利的。

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与文化自由也不例外。文化自由是人们所拥有的一种选择自我身份的自由――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以及不被剥夺其他重大选择的自由。文化群体的价值、制度和生活方式得不到尊重或承认,受到基于文化身份的歧视和处于不和境地时,文化自由就遭到了侵犯。

而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则要求政府履行积极的作为义务,提供各种支持或创造必要的条件来促使少数民族能够顺利实现其文化权利。在目前的国际人权法的体系内,少数民族的文化自由已经上升为一种法定的权利,即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事实上,我们平时所谈到的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是包含少数民族的文化自由在内的。

通俗地讲,我们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时必须要尊重这种文化的创造者――少数民族――的意愿,而不能违背它的意愿,不管涉及的是个人还是群体,不能用强迫的办法,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选择自由。这不只是因为我们要尊重主体的自由,也因为没有主体的配合,我们就不能达到保护的目的。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少数民族生活在一种“不变的”状态里面。因此,要保护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重要的是为少数民族提供选择和创造的机会,即尊重他们的文化自由。例如,我们要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应该给这种文化的拥有者从小就具备了解自己文化的机会,让他们有可能对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产生认同感,有可能去创造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如果给了他们这种机会,即使最后他们选择了离开,我们也应当表示尊重,因为这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自由。而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对文化自由选择的权利,给他们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维护其自由发展的轨道,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选择、采借、整合外来文化,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内涵的界定

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内涵的界定主要是界定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范围,以及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将这样两个基本问题搞清楚了,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的内涵也就明晰了。

(一)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范围的界定

由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属于在外延上不确定的概念。人们可以主张保护的对象到底有哪些,分别是什么,等等,都是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此外,这种对象的不确 定性还在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会随着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状态。

这也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障增加了相当的难度。一般认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有形文化财产和无形文化财产两大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使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珍惜和保护,其保护范围相当于有形文化财产,包括少数民族的有形文化财产,即少数民族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少数民族的无形文化财产应包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之中。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最后文本里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根据这个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大的方面:一是口头的传统和表现方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是表演技艺;三是社交习俗和仪式节庆事件;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手工艺。这是一种立足于整个世界范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适用于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一般的、普遍的分类方法。可以通过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进行保护的不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我们可以排除的是前述的有形文化财产,尤其是列入中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规定范围的文物,这些文物属于国有。这些有形文化财产,不管是可移动的还是不可移动的,都应该从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的保护中排除。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无形文化财产中哪些可以成为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的客体,对于无形文化财产,现在通用的名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法律保护是非常必要的,但本人认为,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部法律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部问题,而应根据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不同特点以及在其保护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类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出于法律保护研究的方便,可以粗略地分为这样三个大类,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包括口头的传统和表现方式、表演技艺等)、传统知识(包括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和传统生活方式(包括社交习俗和仪式节庆事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个方面可以归到前面所提的三个大类中,同时适应目前的立法现状。这样的分类仅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做的粗略分类,事实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做出明确的区分和分类。前述几种分类方式都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前辈学者对文化分类所做的“二元结构说”、“三元结构说”、“四元结构说”等分类方法都是有科学道理的,尤其是“四元结构说”中所单独列出的“行为文化”这一类应属于传统生活方式的范畴,包括人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婚姻与家庭方式及各种风尚习俗、节日等。

对于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伯尔尼公约》第15条中规定,对于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身份不明,但有充分理由可以认定该作者是本联盟某一成员国之国民,则该国可立法指定某主管机构代表该作者在本联盟成员国内维护与行使该作者的权利。成员国在指定后应以书面声明方式通知wIPO总干事,后者再将此声明通知其他成员国。中国《著作权法》也将“口述作品”作为作品的一种进行保护。并授权国务院对民间文学的保护制定行政法规。可见,只要延长作品的保护期限,对于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法律保护问题,可以在著作权法的范围内解决。

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并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的领域是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传统知识范围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过程,最初认为传统知识既包括产业领域的技术性知识,又包括民间文学艺术。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于传统知识的定义,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标记、名称和符号;未公开信息;和所有其他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发明和创造”。即把传统社区的全部知识活动和知识生产的产物划入其界域,所有一切在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内,以传统为基础的由智力活动产生的一切创新和创造,都属于传统知识的范畴。后来对二者进行了区分,把传统知识界定为产业领域内的技术性知识,即在狭义上使用这一概念。(本文也是在狭义上使用传统知识这一概念)由于传统知识蕴涵着重大的经济价值,并成为生物科技时代技术创新的强有力的推动力,因而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内学者对传统知识也有不同的看法,本人认为,传统知识的概念包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于传统知识的定义的内容,即使是广义的传统知识,即“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发明和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可以囊括传统知识的这些方面,因而,我们没有必要单独为传统知识立法进行保护,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某一方面的传统知识进行单独立法,这些内容都可以认为包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关于传统知识,由于中国各地区都有着丰富的传统知识,中国的少数民族在这个问题上不具有特殊性,应该进行一体的共同保护,而不必特别强调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尤其是地理标志是有效的保护途径之一,因而,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也不必单独立法。

(二)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

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则主要是由于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有别于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这里的“生活方式”,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生活方式”条目,是指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也有学者指出,生活方式是主体凭借一定的社会条件把生命纳入一定的文化模式而呈现的稳定的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即劳动生活方式、物资消费生活方式、社会政治生活方式和文化娱乐生活方式。

应对其进行特别的保护,应成为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保障的主要对象,主要有生活状态、本土风格、习俗、风俗、仪式、礼节、争端解决方法、管理方法、宗教、民间信仰、崇拜、语言等。当然,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保障的对象还包括与其生活方式不可分割的一些其他传统文化。因而,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也包含少数民族保持其固有的生活方式的权利,因为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讲,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就是保护其传统生活方式。就是保护这个民族。当然,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中一些偏狭的、排他的、封闭的和落后的因素应予以排除。与此相对应的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因为其处于强势则不需要对其提供特别的保护。

虽然学者对“生活方式”一词有不同的理解,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所说:“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

篇2

摘要: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关系密切,没有民族文化为底蕴,民族音乐教学就和其他音乐形式教学就没有区别;没有民族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就难以在民族音乐教育中得到传承。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要使音乐教学的各种教学要素成为文化融合的途径;而文化融合途径的真正实现,还需要文化融合的思想意识来强化,需要提高民族音乐师资的民族文化素质来推动。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民族文化

作者:王婷婷(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学校教育是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民族地区原有音乐生存空间被压缩,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显得愈发重要。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关系密切,如果对民族文化不了解或者是完全忽视文化和音乐之间的关联,民族音乐教学就难以保证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原汁原味教学,也难以使民族音乐通过学校教育得到更好传承发展。因此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必需要融合民族文化,使得教学路径下的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和原生民族音乐同样具有一致的文化血脉。

一、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分支

按照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丰富,从民族服饰、饮食等日常生活文化到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等都在民族文化范畴内。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每种文化形式相互关联,共同建构了民族文化体系。可以说每种民族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都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种文化成分相互协作,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文化语境,对于各种文化因子的认知都必须基于民族文化体系才能得到正确结论。民族民间是民族音乐的原生场景,民族音乐在民间的传承,自然便置身于民族文化体系中,而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实际上就是把在民族文化土壤中长出的民族音乐之花移植到新的环境中,离开了民族文化语境的民族文化很容易因失去文化滋养而失去自己的本色,因此必须要在音乐教学中把民族文化融合进来,使教育工作者能够把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同时传授,从而使学习者借助民族文化的融合,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音乐。

(二)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少数民族音乐是在民族民间形成的艺术形式,民族音乐在民族民间有实用功能,或者是祭祀音乐,或者有交流沟通功能,抑或是特定场合展开的仪式音乐。和生活紧密关联是民族音乐的特征。民族音乐也因此蕴含着各种民族文化知识,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土家族哭嫁歌为例,其中就对应土家族民众关于家庭伦理关系的理解,与当地民族婚姻文化紧密相关。特别是对于某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民族音乐就是其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通过特定民族音乐的世代传唱,少数民族的历史源流、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等民族文化核心便得到了代代传承。因此文化性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特征,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民族音乐的重要象征。学校教育是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是对民族音乐整体特色要素的共同传承,而不仅仅是对民族音乐形式的传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民族文化融合进来才能使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更加完整。[1]

二、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路径

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实质上就是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形成民族文化情境,使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得以呈现,使学生能够把音乐学习和文化理解结合起来。基于这一逻辑,民族音乐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融合路径主要就是民族音乐教学的各种基本教学要素。

第一,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在当前的民族音乐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是各种音乐专业性知识以及音乐技巧等,如曲调、结构等内容,这些都是民族音乐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应该掌握的内容,而对于民族文化基本没有涉及,因此可以在教学中把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渗透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各种民族专业性知识教学时把相关民族文化内容也糅合进来,如民族音乐的调式、音色与民族语言的关联,以及民族音乐歌词内容与对应的各种民俗文化知识的关联等,都可以把民族文化融合进来,在学习者掌握民族音乐的专业知识时,自然也会对相关的民族音乐知识有较多理解和认知。

第二,民族音乐的教学方式。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往往会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来进行各种音乐内容的教学,虽然教学方式不一,但是总体来说可以归结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方式,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可以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路径。以实践教学为例,教育者可以创设特定民族音乐作品对应的文化情境,如对山歌的形式或者各种人生礼仪场景,在学习者在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练习实践时,其对相关民族文化自然也有所了解。

第三,民族音乐的教学环境,民族音乐的学习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来进行,加上环境熏陶,民族音乐的学习相对容易。但是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学习者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完全脱离了民族音乐的原生环境,学习者很难找准民族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此在民族音乐教学时,可以在教学环境上融合民族文化,如播放民族文化视频、观看民族文化影视作品或者是摆放各种民族特色文化符号装饰等,形成民族音乐特殊的民族文化环境氛围。这种教学环境方面的民族文化融合,一方面有利于促成学习者的音乐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者对民族音乐的全面认知。

第四,民族音乐的教学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文化性是民族音乐的基本特性,文化内涵是民族音乐的基本要素,因此把民族文化融合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是民族音乐教学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学校教育体制、理念以及有关民族音乐的理解、师资等因素制约,民族音乐的教学往往忽略了民族文化的融合。要使民族文化能够彻底融合到民族音乐教学中,还可以在民族音乐的教学评价环节中融入民族文化要素,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倒逼教学各环节中对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对于教学评价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要素融入主要是指在有关民族音乐的教学评价中设置各种民族文化和音乐关联的评价指标,如民族音乐的歌词结构和民族语言的关系等,民族音乐演唱中各种唱音和民族语言的关联等,在民族音乐的教育评价体系把各种民族文化知识融合进来时,实际上这种体系也就成为了民族音乐融合民族文化的重要路径。

三、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促进

(一)强化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融合意识

虽然少数民族音乐教学需要和民族文化进行融合,但是这种必要性是从民族音乐的完整传承需要所做出的结论,而并不是民族音乐教学设定的具体要求,加上部分地区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民族音乐理解不透彻等等各种原因,使得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学生各方面往往并没有对民族音乐的文化性有太多关注,缺乏民族文化融合意识。[2]加强两者的融合意识是音乐教学渗透民族文化的第一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向各方面普及民族音乐文化特征知识,各方面对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意识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知识欠缺,因此要加强文化融合意识。首先,要把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相关性知识进行普及。其次,要强调民族音乐中文化培养的重要性。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换句话说,民族音乐需要民族文化内涵作为内在支撑,缺乏民族文化特质的民族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意义。最后,强调民族音乐教学中文化融合的教学意义。民族音乐教学目的是进行民族音乐传承发展,文化是民族音乐的一部分,文化融合是民族音乐教学的应有之义,虽然在现有教学设计中并没有强调文化教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文化融合,才符合民族文化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素质的音乐师资力量

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是在学校中由科班出身的音乐教师来执教,而对于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要么没有民族生活经验,要么就缺乏对民族音乐的认知,或者就不具有民族身份,等等。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与民族生活的疏离使得其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关联理解不够深刻,对于民族文化本身也缺乏了解,在此情况下,由其把民族文化知识融合到民族音乐教学中,显然有些脱离现实。因此要促进民族音乐教学的文化融合,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提升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素质。首先,要对音乐教师的民族文化水平进行分类。民族音乐教师由于族别、生活环境等因素,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致,要对其民族文化水平进行提升,就需要在民族文化水平上的表现进行区别分类,这是民族音乐教师文化素质提升的基础。其次,要根据民族音乐教师的民族文化水平设计不同的提升方式。对于在职民族音乐教师来说,民族文化素质缺乏是普遍现象,但是每个人的文化素质也有差别,加上时间方面的限制,其在民族文化方面的提升可以通过入职培训、集中学习等方式来进行。最后,要加强民族音乐教师对民族文化素质的考核。民族文化是民族音乐的基本要素,具备相应的民族文化素质是民族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水平,但是由于教育培训、体制、观念等因素影响,对于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民族文化方面的素质水平疏于考察,从而使教育工作者本身也疏于此方面的素质提升,因此还需要通过素质考核等方式来强化教育主体的关注力。[3]

(三)构建蕴含民族文化内容的音乐课程体系

民族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融合主要是通过教育内容来实现,因此对于民族音乐教育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促进也必须着重于教育内容对应的课程体系,从而构建出蕴含民族文化内容的音乐课程体系。首先,要对民族音乐相关的民族文化内容进行总结。民族音乐相关联的内容较为广泛,从民族音乐中直接蕴含的民族文化知识,到民族音乐相关的各种民族文化知识,要根据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对这些文化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其次,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有着密切关联,在民族音乐课程设计时,一方面要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另一方面还需要把民族音乐的专业性内容和文化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民族音乐教学的整体内容。再次要把整合后的民族音乐和文化内容结合课时进行课程分配,无论是知识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形成音乐和文化的共存格局,最终形成民族音乐文化内容的课程体系。在形成民族音乐文化内容课程体系时,音乐教育工作者对于每个课程的开展实际上也都是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实践。

(四)审定民族音乐教学的具体文化评价指标

民族音乐教学的评价是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融合路径,而从评价的功能和意义上来说,评价也是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文化融合促进的重要方式。评价具有导向和牵引功能,在教学中有指挥棒作用,可以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发挥促进文化融合。以民族音乐教学评价的强制性意义,促成各方面对于民族音乐教学的文化融合关注。要加强这种文化评价的导向意义,主要是设定合理的民族文化评价指标。首先是确定民族音乐所涉及的文化内容的文化评价指标。主要是和民族音乐相关的各种民族文化知识,如民俗节庆知识等,这是了解民族音乐的基础。其次,是要设定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关系理解指标。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要理解民族音乐,必须要对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有深刻理解。最后,是要对民族音乐中民族文化运用能力进行考核。民族音乐教学中文化融合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民族学生对这种文化性进行传承发展,必须设立有关文化应用的指标才能使这种能力培养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得到重视。

四、结语

文化融合是民族音乐教学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当前民族音乐教学并未重视这一问题。从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出发,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文化融合,使民族音乐教学转变成为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只有完成这种质的蜕变,学校教育才能够真正彻底承担起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韦华峰.论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J].学术论坛,2010,(10).

篇3

很多少数民族甚至正在面临即将失语的困境。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反向来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积淀着该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现代社会中,无数少数民族同胞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这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个很大的遗憾。文字的传承对于文化研究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的形式,都可能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理解方面的误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或图片记录的载体可能会慢慢老化,甚至可能会存在遗失、损坏等问题。因此,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影像记录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渠道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以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的保护。只有活态传承才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在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博物馆”式的记录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及传承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文化毕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存与生活中形成的产物,即便是口与口的传播中都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像的记录因为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能。通过影像资料,人们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避免前人的思维定式。这种“原生态”的记录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拓宽了思路,民族文化的传播显得更加全面而客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数民族人口涌向都市,留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稀缺,而外来者对少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存在着文化上的隔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活态”传承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十分重要。就好比一个人学习一门语言,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起来会很吃力,但如果他身临其境,主动来听、说这门语言,那么很快他就可以成功。其实,文化的传播也是如此,人们一般更容易接受的是活灵活现的事物,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死知识”。例如纪录片《云朵上的民族》,就用影像的形式展现了羌族神秘的祭祀文化。片中真实记录了羌族的“夬儒节”,在纪录片的镜头下,无论是祭山会还是羊皮鼓、羌戏、特技表演等,都以一种活灵活现的真实状态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展现羌族舞蹈和羌族戏剧的过程中,运动镜头的使用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神再现增添了魅力。“动与静的关系是纪录片镜头语言艺术中重要的标志,运动镜头可以使纪录片更好、更直接地向客观事实所靠近。”④于是,在拍摄祭祀山神的场面时,纪录片镜头的运动模式对羌戏、萨朗舞、羊皮鼓舞、特技表演等进行了富有生气的展示。有时候利用摄像机的运动镜头来完成对环境的介绍或对动作和节奏的展示;有时候又运用摇臂和升降镜头来全面呈现羌族舞蹈的整体氛围。可以说,在原汁原味地展现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方面,纪录片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对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思考

篇4

【关键词】文化再现 理解教育 德昂族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基于文化再现理论的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研究――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编号:EMA10045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35-01

再现指一组建构与沟通意义的实践。人透过再现而让他们的世界有意义,并在社会世界里有所定位。文化再现指出“文化”作为物质与意识再现的对象,反映再现的隐喻和演变。理解教育简单的说就是为促进理解而进行的教育,笔者认为理解教育可以概括为各民族“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尊重彼此”的过程,也是民族团结、稳定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再现主体

云南省临沧市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的汇聚区。除汉族外,还有23种少数民族,其中有彝族、佤族、傣族、德昂族等11种世居少数民族。德昂族、彝族(俐人)一般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地区,傣族、佤族和少量汉族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各少数民族垂直立体分布的状态也使得他们处于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之中。

二、德昂族文化再现的象征符号

德昂族居住在边远落后的山区,生态环境相对独立封闭,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往往聚族而居,以村寨为单位居住。独特的环境形成了有特色的德昂族文化象征符号。

1.色林的表意方式是:由坚硬木材雕刻而成的木桩安置在半径约为5米的围栏正中。祭祀时,女性只能在围栏外跪拜祷告,男性则拥有脱鞋进围栏对心中的神灵近距离跪拜的权利。祭祀过程中举行念诵经文、祭祀跪拜、跳摆等仪式。核心意义是心灵寄托、祈福平安。

2.缅寺的表意方式是: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等重大节日都要到缅寺去朝拜。核心意义是祝福、祈祷、团结。

3.妇女服饰中上衣的“红色条带”和腰箍的表意方式是:德昂妇女是虎精变化而来,因老虎吃血,故服饰上衣有两条红色条带,成为辨认德昂族的标识。佩戴的腰箍越多越精细,说明妇女越聪明、越勤劳。核心意义是老虎代表勇敢、自信;腰箍代表聪明、勤劳。

4.泼水节的表意方式是:节前所有信徒要准备丰富赕品,做糯米糖粑粑,制造旋转喷水筒、赶制新服饰等。第一日,做好泼水节的各项工作。第二日,采花。第三日,泼水。 第四日,堆沙。第五日,祭寨门。核心意义是纯洁、善良、勤劳、纯朴的民族品质。

5.开门节的表意方式是:农历九月十四日前,信徒要准备纸花、小幡旗、食物等供品。核心意义是团结、活泼;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6.关门节的表意方式是:农历六月十四、十五,全寨长老和年满40岁以上老人携带佛礼赕品前往寺院供佛三日,由家属送饭。核心意义是相互尊重、平等、友善。

三、主体民族文化的冲击

首先,汉族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传入德昂族村寨,同时德昂族的房屋建筑仿照汉族式样;此外,由于轻便、耐用、美观等特点,汉族服饰受到德昂族的欢迎。其次,傣族的宗教文化对德昂族的影响十分深远。他们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缅寺开展滴水、浴佛、念经等活动;都庆祝相同的节日:泼水节(堆沙节)、开门节、关门节。此外,临沧地区部分德昂族村民能说傣语,能与傣族进行民族语言的交流。

四、德昂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云南临沧地区的德昂族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较弱的世居少数民族。笔者调查发现,德昂族很少有意识的对下一代进行族源、族称和族谱的教育,仅有极少数宗教人士和民族精英知晓。此外,德昂族对自身的民居建筑、服饰、饮食和等缺乏民族符号的识别,迫切需要通过口口相传、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不断的加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同时也需要加强外界对德昂族的理解和认同。

五、德昂族理解教育的途径

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理解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帮助每一个人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和他人,增进各个民族间的理解与宽恕,并懂得尊重其他人及其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民族历史和精神价值等,在达成理解与共识的基础上平等而主动地与他人交往、交流与合作,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世界彼此相互依存性的客观存在与合理存在,最终实现学会共存、共赢。

1.家庭理解教育。首先,父母通过带领孩子参加生产劳动获得生产知识;其次,生活经验、人生哲理的教育和传承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以及一些谚语或家训获得;此外,道德规律和行为准则的教育与宗教的教规教义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家庭理解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对祖先的历史和文化等内容的传授主要由年老的长者以口传的方式完成,成为家族团结和内聚的源泉。

2.社区理解教育。(1)政府投资建立社区的活动中心。作者调查发现,德昂族大部分的宗教活动和节事活动都集中在缅寺,而村子里的缅寺却是一间简陋和粗糙的砖瓦房;(2)保障社区节事活动的原生态性;(3)合理开发社区教育项目。例如举办专题讲座或培训,内容包括有民族政策、民族精神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普及等。

3.学校理解教育。(1)学校显性课程的设置,包括双语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少数民族村落,让学生以新颖的方式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觉自愿的学习本民族文化。(2)积极开设特色学生第二课堂,例如举办校园民族艺术节,或是兴趣小组(民歌合唱班、民族舞蹈班、民族武术班等),既增强了学生对少数民族体育和歌舞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让德昂族学生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自觉地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3)理解教育手册(读本)的开发。

云南临沧地区的德昂族是一个纯洁、善良、勤劳、纯朴的边疆少数民族,受到地域文化和主体民族文化的冲击,德昂族自身的民族认同感薄弱,民族文化的标识趋于消亡。在挖掘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强德昂族自身的理解和认同,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外界对德昂族民族文化的理解。学校、社区和家庭是最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和理解的途径。

参考文献:

[1]Barnes, Trevor J. and James S. Duncan (eds.). (1992). Writing Worlds: Discourses, Text and Metaphor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 London: Routledge.

[2]Anderson, Kay and Fay Gale. (eds.). (1999). Cultural Geographies (2nd edition). London: Longman.

[3]赵世林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6.

[4]许光主编《宗族・神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60-62.

[5]临沧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临沧地区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86-97.

[6]俞茹著.德昂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86-197

作者简介:

王婷(1982-),女,云南蒙自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教育。

陈亚颦(1965-),通讯作者,女,云南昆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

篇5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63-02

提到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欧美文化。但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输入文化,因此一定要注重中国民族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虽然英语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但是怎样去解读和理解西方文化,就十分需要丰厚的民族文化基础。这就意味着在传达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民族文化不仅是一种依托,而且还是根基之所在。一旦离开这一根基,就难以对西方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一来,外来文化也只能成为虚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我国的改革开放自然也需要引入更多国外先进文化,然而,先进外来文化一定要由本民族的语言进行表达,才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但是,如今中国民族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却是在了解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对于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掌握却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程度。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基本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这不但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社会现象。这就意味着在高校英语教学之中,中国民族文化的应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一)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的需要

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已经形成了自身十分独特的文化形式,主要有民族歌谣、舞蹈、曲艺、民间故事等各种以民间文化、物质文化、口头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多种形式。比如,我国侗族地区的耶歌与琵琶歌等歌谣,瑶族所创作的歌谣《盘王大歌》,壮族所创作的史诗《布洛陀》等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以及文学性。以上优秀文化均为我国民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要素。鉴于我国大量民族本土文化均没有文字性的记录,只能依靠言传身教进行世代流传,只有有土生土长的本民族接班人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民族文化之精髓。比如,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生源主要就来本地区,这些大学生从小就是在其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成长起来的,理所当然地是民族文化最为理想的继承人。而这批大学生之中的英语学习者肯定会成为民族地区实施对外交流的重要主体。因此,地方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强化民族文化之输入,从而让大学生们成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二)对外宣传中国民族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并非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所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型的民族共同体。这里书说的一体,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之中结合而成的,彼此依存的统一体。中国多元化文化在实质上主要是由不同的区域民族文化所组成的部分。民族文化主要有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等两个组成部分。前者是指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精神,具备代表性的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华各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我国所特有的节日等。后者则是指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西方外来文化之中吸收有用的成分,并且和现代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相互结合的文化,可谓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延伸与升华。由于民族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多,所以十分有必要加快民族文化的传播速度。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英语人才的过程中,不仅担负着为当地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是对外交流的重要使者,其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将是传播中国民族文化的基础与保障。

二、中国民族文化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现状分析

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之中,不仅要注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而且还有必要输入目标语当中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让大学生们能够正确地理解与判断其所接触到的英语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信息。学习英语语言需要尊重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以及文化交流所具有的双向性。在学习英语语言之同时,我们也应当进行文化的输出,学会运用其语言来介绍自身的文化。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之中,大学生们所接触到的素材主要是关于英美等国的文化、历史和现状。所以,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介入量显得非常少。除了教材自身的原因之外,英语教师所具有的本土文化意识不够强大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当英语教师在介绍西方文化时,几乎很少会想到让学生们学到更加本土化的民族文化知识,由此而导致学习了十多年英语的当代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来描述糖葫芦、三轮车等十分常见的物品,更别说要准确地翻译出牌坊之类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了。然而,一旦大学生群体的民族文化的输入十分匮乏,那其今后在国际交流之中也就很难准确地解释与弘扬民族本土文化,所以也就容易在国际上失去文化话语的主导权。

篇6

民族文化传播对提高民族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作用

民族理论课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运用民族文化传播,提高教学效果,以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使学生普遍具备民族文化特征,为民族文化的大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 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民族理论课教师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全方位整合,把民族文化融入民族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既能促进民族文化传播,更能有效地加强民族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渗透。民族理论教师要加深认识民族文化传播的特点,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整合教学内容。要以传播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认同为准则,以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为目标,以强化对民族文化进行现代意义的诠释为重点,使民族理论课程内容在多个层面上展开。促进大学生对学校所处区域内各民族文化的学习,给学生提供系统学习中国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比如关于世界民族与中国民族概况这一章的教学中,要明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经济等多种形式交流的现实情况。不仅要重视帮助全体学生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更应使学生们接纳和欣赏我国乃至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认识到文化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必须要剔除偏见,打破文化的界限。2. 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民族理论课教学要把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和树立民族自信心作为课程价值评价的核心部分,积极进行以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为主要任务的独立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推动民族文化进课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阐释民族文化精神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感。如针对中国各民族与国家统一这一章的讲授,从中华文明起源开始,随着夏商周三代更替,华夏民族内部和华夏及四裔民族之间,通过民族文化传播,形成了民族文化繁荣的景象,强调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国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而学习,达到提高民族理论教学效果,真正起到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的作用。只有把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内化成为自身的信念与价值观,才能将自我实现融入中华民族的发展之中。只有培养中华民族认同感才能使中华民族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有效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3、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理性的中华民族意识。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会不断产生出困惑和疑问。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大学生,面对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文化选择与自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痛苦和矛盾情绪,在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主流文化的强烈碰撞中陷入疑惑状态。大学生要明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形成、特色和发展趋向,“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所以民族理论课程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达到同志所提出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要求,注重引导学生把朴素的民族情感转化为理性的中华民族意识。4. 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民族理论教学中必须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运用民族文化传播提高民族理论教学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

( 一) 以民族文化传播为教学重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现在大学生过多的关注于流行文化、西方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也不具备,如我国 56 个民族当中的一些民族的名称都会叫错,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和学生对民族文化漠不关心的态度密不可分。另外,学生平时也很少有机会接触民族文化,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但是对民族文化元素,却是一无所知或者是一知半解,民族文化知识的欠缺,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民族理论教师要提高自身民族文化水平,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将民族文化内容授之于课堂,把民族文化同各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进行结合,改变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加学生民族文化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民族理论课在民族文化传播中优越于其他课程之处,就是作为公共必修课,民族理论课可以有效地引导各专业的学生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融入他们的本专业当中,在各学科中进行渗透。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与学校主流文化疏离,有形而无神,忽略了民族文化对民族价值观等的生成作用,是不符合学校教育的育人取向的[3]。在民族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宣传的同时,要让学生不仅仅是了解浮于表面的常识,更要从深意入手,挖掘出新意,让学生真正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有选择地吸收并进一步利用民族文化对本专业进行创意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 合理设计民族理论课堂教学,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民族理论课堂是各专业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基本场所。民族理论课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实现民族文化融合、共享的地方,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双方获得文化的提升。要优化民族理论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文化传播效果。特别注重精心选择细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组织方式进行全面优化组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巧妙利用教学艺术,通过优化设计民族理论课堂教学,以实现民族文化的高效传播,不断地提高民族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可以进行多种尝试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与风俗习惯这一章,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讲解具体民族文化特性时,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用大量图片和适当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民族文化。比如针对民族服饰文化,可以先用图片或视频对比展示我国各民族的古今服饰,引导学生指出民族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特点,折射出各个时代的民族发展状况。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性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选择与主题有关或者有相同寓意的民族文化,讲解他们自己对民族元素与所选主题结合创作的一些想法,同时,教师可以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比较,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让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可以采取表演方式个性化地传达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例如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家乡的民族讲起,从熟悉的生活当中找寻民族文化对自己的影响,在同学们的相互交流和补充中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让大量有关各地民族文化的信息,通过本班学生间具有亲和力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使大家更好地接收。( 三) 确定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恰好与民族文化的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契合,是适于民族文化传播的极佳途径。要重视民族文化实践教学,突出与民族文化传播相关的民族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积极和相关部门进行联系,确定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民族文化活动,如民族文化保护、文化旅游、文化宣传等。民族理论课要以传播民族文化为目标,灵活设计活动主题,如组织学校民族文化传统活动、参观民族古迹和民族文化、民俗博物馆等形式。目前民族理论课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数量较少。如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民族理论课,每个教师都带有7 -9 个合班,一个教学班人数在一百人左右,有的班级甚至超过了二百人,难以实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现在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在各合班内选个别代表或者抽一个小班去进行实践,不能真正实现全面民族文化实践教育。其次,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民族理论课程民族文化实践环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开展实践环节需要经费支持,用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基地的设置、购买所参加活动场馆的门票、提供学生进行比赛活动的奖品等。经费不足就导致实践教学的手段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带领学生参观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设施场馆,就只能选择一些免票的项目,或者选代表参加活动。对于在民族文化社会调研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小组,只能给以精神鼓励。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民族文化传播实践教学的形式,需要更进一步完善。总之,在民族理论教学当中,教师要尽力挖掘、整理、研究各民族文化元素,全面开展民族文化传播。坚持创新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积累、形成典型案例,探索出民族理论教学中开展民族文化传播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以此提高自我的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渗透,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发展。

作者:刘海池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院

篇7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8―0122―01

一、幼儿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这为我们在幼儿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政策性依据。

幼儿时期是个体接受各种文化熏陶的启蒙时期,幼儿获得的文化经验对其终身具有印刻性、根基性影响。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文化。”在幼儿园开展本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有利于幼儿接触到优秀的文化成果,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以及初步形成民族文化心理,让他们理解并喜欢本民族的文化,让祖先传承了数百年的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同时文化教育正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哈萨克族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在其区域幼儿园里开展本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从幼儿教育开始加强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对幼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哈萨克族民族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创优教育环境,凸显民族文化特色。幼儿园可将园所文化建设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前沿阵地,注重把民族文化元素及时地贯穿到环境创设中,形成环境育人的大氛围。再如,在幼儿园内,可用具有哈萨克传统建筑特色的图案来装饰护栏、走廊及展板,使幼儿每天踏入幼儿园就能在视觉上感受到传统的文化艺术;或组织幼儿园教师在班级的区域活动中设民族服饰专区或“民族小屋”等区角,通过服饰表演和角色扮演让幼儿领略多彩的民族服饰和传统礼仪文化;或在各班民族主题墙上展示不同的哈萨克民族生活场景和图片,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或在班级图书角投放有关哈萨克族的民间故事、儿歌、童谣等图书和影像资料,便于幼儿欣赏和阅读,最大限度地在幼儿园环境建设上为幼儿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展现民族文化魅力

1. 结合民族特点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在常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着力搭建适宜民族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积极探索并尝试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如,可开展民族幼儿家庭才艺展、民族手工作品展和民族民间游戏活动等。同时还可结合纳吾热孜节等哈萨克族民族节日、参观民族博物馆等内容,精心设计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使幼儿亲身感受到哈萨克族的民族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

2. 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以“环境熏陶人,活动感染人”为活动载体,把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幼儿的每日活动之中,让幼儿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感受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其传递出来的文化魅力。例如,在幼儿主题实践系列活动之一――“哈萨克族待客风俗”中,我们将哈萨克族的保尔撒克、奶茶、酥油、奶酪、散子等美食搬上各班幼儿的小餐桌,由幼儿分别充当小主人和客人进行用餐。教师先向其他幼儿介绍各种美食的名称及做客的基本礼仪,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然后由小主人请客人入座围坐在花毡上,开始按照哈萨克族传统习俗用餐,共同品尝家乡的美食。让幼儿在共同享受美食的同时,理解并喜欢家乡的民族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对自己家乡民族的喜爱之情。

篇8

关键词:蒙汉翻译 文化交流 作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10-02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1 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2 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由此引发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在蒙汉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

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1]。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翻译的文化意义,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虑。宏观可从文化层次上进行分析,而微观则是通过句子的构成来探究。在对语言的微观意义研究上,可从通过四种方式表现,即象形、映射、折射和暗示。我国对文字的运用手法极为丰富,人们在抒感、描写事物以及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写作的目的,通常会借助修辞手法加强表现效果,因此,在蒙汉翻译中,对语言修辞手法的解读将加强翻译的感染力,从而使译文更为生动。

3 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极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2]。蒙汉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交流,同时也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对于文化差异的认知,将决定翻译的好坏,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传真”的原则,以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桥梁,使蒙汉文化能够相互影响,共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3.1 文化的凝聚功能

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传真”,所以说,翻译也是文化翻译,也只有这样,翻译才算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蒙汉两个不同民族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在社会活动交往过程中,翻译有效地避免了两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以及理解上的误区,进而突破了交流的瓶颈,使社会活动更为活跃。蒙汉翻译将文化交流变得顺畅,实现了不同民族在某以方面思想上的共通,所以,翻译的凝聚功能对民族核心文化的交流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3.2 文化教化功能

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3]。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一般来说,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差异,才能发挥出蒙汉两种文化的教化功能。

4 结语

蒙汉翻译作为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知,这不仅能使翻译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两个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使接受者能够受其影响并能够自觉接受这一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推动不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贡献力量。蒙汉翻译是凝聚蒙汉两个民族的重要纽带,为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乌恩巴雅尔.浅谈蒙汉翻译工作[J].青年文学家,2015(20):140.

篇9

云南本土纪录片,表现主题必然是以云南本土文化为核心的,从广义上讲,云南本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本土文化与中国其他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从狭义上讲,云南本土文化则是植根于云南这块土地上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在云南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①《最后的马帮》《学生村》无疑是表现云南本土题材纪录片的佼佼者。

由于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其居住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各不相同,再加上社会的、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云南长期以来以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以各多民族杂居地区为主的区域文化、以各聚居民族为主的地方文化共同发展,互相影响并不断融合重组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文化元素不断被发掘,新的文化概念不断在形成。面对纷繁复杂的云南民族文化现象,我们如何从影视创作的角度,用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表现云南民族文化。以具象的物质文化(物态文化)为载体,表达抽象的非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准确表现云南民族文化的精髓――心态文化。这才是我们进行云南本土纪录片创作的真正目的。

作为纪录片的视听语言构建,是建立在视点之上的。本文所指的“视点”,并非摄影机的物理视点,而是作品给观众的整体视觉感受,一种超然于影片的心理视点。虽然纪录片是非虚构的,但不同的“视点”会让观众得出不同的视觉解读。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必然是其成功的视点建立。上述作品“视点”的建立无疑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一、开放视点

当90年代末由云南电视台魏星执导的纪录片《学生村》和郝跃骏执导的纪录片《最后的马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现象纳入中华民族社会、文化文化发展进程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中,建立起一个极具时代特征的开放性视点。“学生村”、“马帮”的出现和消逝,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不难看出,作为云南本土纪录片的作者,其视点是建立在对云南本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之上的。“对云南民族文化的研究,首先必须将它放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前提和背景中进行研究和分析,才能在民族文化的普遍性中找出其特殊性,才能准确全面地发掘出云南民族文化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内涵。”②

作为具有典型电视栏目纪录片特征的上述作品,虽然“全知视点”、“声迹优先法则”、“碎片似的影像构建”痕迹主导了影片的表现形式,这是播出要求,在所难免。但其高位的视野,含蓄的表达,自然流畅的纪实镜头,仍未影响纪录片带给观众的品味与思考。

给我们的启示之一:表现云南民族文化的纪录片,应将其纳入全国乃至世界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来思考,使作品具有明显的时代感,不应将其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否则将会出现一些感官刺激的猎奇之作;启示之二:关照现实,关照传统。作者如果没有对云南本土文化深刻的理解、深厚的情感以及时代脉络的把握是无法定位视点的高度的。这就要求纪录片作者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修养;启示之三:开放性视点应是我们确定选题的重要指标之一;启示之四:视点的建立与创作的目的有关。崇高的精神才会产生高尚的视点。

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对待民族文化的心态。作为一个纪录片作者,不能仅凭自己的价值观来臆断民族文化现象,更不能主观狭隘、急于求成,而是要换位思考,研究其存在的合理性,才能拓宽视野、淡定包容,建立起相ψ既返目放性视点。

二、历史视点

“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其实这是纪录片作者应具备的、起码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这就要求我们以人类学的严谨来对待我们记录拍摄并呈现给观众的镜头。负责任的历史视点,是纪录片作者在创作中杜绝出现曲解、杜撰甚至伪造民族文化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上述纪录片中,最让人欣慰的是作者并没有盲目追求表象的“民族元素”,即一概而论的要求被摄对象穿民族服装,而是在视觉上尊重现实,给历史留存真实的影像。《学生村》是在大理州云龙县天登乡彝族聚居区拍摄的,其中的主角都是彝族,但没有一个穿的是传统彝族服装;《最后的马帮》是在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拍的,镜头中的主人公是傈僳族、独龙族、藏族、怒族等少数民族,但鲜见民族服装,大多穿的都是汉族服装。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社会发展,文化融合的结果,这是历史的必然。片中主人公的生活空间、生活状态、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音容笑貌等等视听信息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他们就是云南的少数民族。

纪录片主题的呈现正是通过多种视听信息经观众思维重组后而明晰起来的,这并不是一两个构成元素所能决定的。恰恰是这种未经修饰的纪实,构成了现实的真实、历史的真实。作者自觉的历史责任感,为我们的子孙留存相对真实的影像,留存相对真实的本土文化内涵,正是云南本土纪录片人类学价值的意义之所在。

三、人文视点

纪录片中的人文视点,笔者认为其实是作者价值观取向的基点,是作者站在什么立场来看待民族文化的问题。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接受主流文化的教育、熏陶,作为已经边缘化了的民族文化,我们的认知,可以说是支离破碎的、片面的;看待、理解民族文化现象,往往是以主流文化的标准来评判、读解,甚至是以“文化沙文主义”的观点来解读民族文化。纪录片本来就是关照人文的,这里所强调的视点,其实是作者的主观视点,取决于作者视点的角度。我们是采取俯视、平视还是仰视,在纪录片中,这种视点会通过影片直接作用与观众,影响观众的理解判断。

《最后的马帮》和《学生村》的作者在作品中,采用的是平视的角度,表现在拍摄中对其文化现象的客观记录,例如《最后的马帮》片中女马锅头格丹娜和儿子在高黎贡山雨夜宿营的拍摄;马帮出发前的仪式;对马帮内部规矩的描述,《学生村》学生家长为什么盖房子的讲述;民办教师和妻子的对话等等,作者都是用客观镜头,采用“直接电影”的方式拍摄的,其人文视点在影片中自然而然传导给了观众并影响了观众的思维结果。对于《最后的马帮》,就人文视点来说,给人的感受是:公路修通了,文化消失了。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是一首委婉悲凄,无可奈何挽歌!当然,从发展的角度看,公路修通了,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必然改善,不觉又会产生一种由衷的释然。纪录片纪实美学的魅力正是通过这种客观的人文视点而散发出来的。

四、民生视点

关注民生,呈现状态,引发思考,是纪录片的一大功能。如果说《最后的马帮》的民生视点是“致富路”,“发展路”的话,那《学生村》的民生视点就是“一种生存状态的呈现”。对于植根于云南的本土文化,必然带有区域的、历史的烙印。作者将“学生村”这一云南社会发展特定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给与了极大的关照,起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云南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甚至有的地方很落后,这是客观存在。但是这里的人民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学生村”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是一种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这也是云南本土民族的希望所在。在这种开放视点的前提下,作者并没有在片中进行说教,而是用视听语言来表达:(镜头)简陋的木板房、没水没电的现状、下课后孩子们下山取水、孩子们生火做饭,孩子们褴褛的服装等等。这里不用说教,表达主题一目了然,现状与追求的强烈对比,民族的心态文化自然呈现。

民生视点在云南本土纪录片中,并不是一味的表现贫穷落后,博取观众廉价的同情,而是在贫穷落后状态下的民族进取精神,否则我们的本土纪录片将流于自然主义而失去了积极的意义。

五、精微视点

“尽精微,致广大”。作为纪录片创作,我们常说“细节决定风格”。云南民族众多,风格各异,创作云南本土纪录片,为使其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学价值、表达主题深刻,我们绝对不能浮躁、急于求成。无论是前期的田野调查还是后期的拍摄,都要以一种观察入微的态度来进行,才能创作出无论是表现还是内涵都具有深度的作品来。

《最后的马帮》且不说确定的中心人物是藏族女马锅头和围绕她所拍摄的详尽细节,为表现赶马人是有不同民族组成的,在细节拍摄中抓拍了女马锅头的藏式围裙、马笼头的特殊装饰,男赶马人傈僳族的上装,男赶马人独龙族的挎包等等,展示出马帮队员来自不同的民族……;《学生村》那对兄弟,展示了他们不同的个性:哥弟两利用星期天休息上山采药上街卖,卖完后两人分钱,各个拿钱去买新华字典,弟弟卖馒头吃;每月只有100多元报酬的代课老师与妻子的对话……等等。正是这些细节的精细抓拍,塑造了鲜活的人物的个性,展示了主人公的精神境界。也是这些细节构成了不同的故事结构,制造出不同的叙事,环环相扣,才使得对这些细节知之甚少的观众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关注探讨的欲望,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视性”。

在纪录片的拍摄中,细节所包含的信息往往是我们无法预计的,这就需要我们作者在拍摄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迅速判断细节的价值。

今天再看这些纪录片,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云南这么多民族,要真正创作一部好的民族题材纪录片,细节是不可忽视的。

六、结语

笔者认为:《最后的马帮》《学生村》是云南这些年来表现云南本土题材纪录片里程碑的式的作品,至今影响犹在。前无古人不敢说,后无来者应是不争的事实。其视点定位对我们如何创作云南本土纪录片,无论从选题、拍摄、制作都值得借鉴。

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保护让人堪忧,猎奇大于理解,索取大于包容。由于人们对文化价值双重性理解的偏颇,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甚嚣尘上,违反科学规律的、掠Z式的开发,导致杜撰民族文化、伪民族文化泛滥。我们敬畏自然,怎么就不敬畏我们的文化?作为云南本土纪录片作者,保护云南本土文化,为子孙后代留存真实的民族文化精髓,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篇10

一个民族不能丧失在别个文化的侵染下,沦为其他民族的文化奴仆,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而不倒,就要大力保护并弘扬传统文化,当然在现阶段要以保护为主。现实看来,在气势汹汹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护传统文化变得刻不容缓。

(一)民族文化和民族文物的关系

民族文化与文物是内容和载体的关系。民族文物是民族文化在物质世界里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为民族文物做出定义:“民族文物是反映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迹和遗物,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他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一个民族近现代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是研究民族历史,特别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出,民族文物是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可见,民族文物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产等各个方面的物质资料或者精神资料,包含面很广,范围很大。在地大物博而又历史悠久的我国,民族文物更是不胜枚举。

(二)民族文化发展滞后,民族文物保护困难重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方式受到了猛烈地冲击,新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变迁速度越来越快,但与之相应的则是文物保护的落后。由于我国的民族文物事业是建国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在这之前,民族文物遭受到了战争、盗墓贼等许多方面的损害,可以说会坏的十分严重,许多珍贵的文物工艺品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未能保存下来。就现在而言,由于市场经济机制不完整,没有完好的制度对民族文物进行保护,也是造成民族文物流失或者损毁的重要因素。再加上民族工艺学习艰难,现代人更容易转向更容易赚钱的职业,导致民族文物制作工艺长期得不到传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一些文物成为仅有的遗留,而制作工艺因为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以,文物保护工作一直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对文物市场加以规范,健全制度,促进文物市场良性成长;另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坚决打击贩卖倒卖文物的行为;第三,要尽力传承文物制作工艺,发展这方面的专门人才;第四,利用国际影响力,促进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归。

与之相应对的是,民族文化一蹶不振,重新繁荣不可预期。在文物遭受严重灾难的同时,我国民族文化也在时代的大潮中飘摇不定,面对文化侵略势力,显得疲弱而毫无反击之力,许多文化现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和削弱,有些民族文化为了生存还不得不改头换面,向世人摇尾,从而使得社会上对于民族文化的印象一提起就是诸如算卦、烧香一类的糟粕产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阻止民族文化繁荣起来的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从异种文化强势入侵以来,甚上溯到封建社会末期,民族文化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没有了新思想新元素的注入,民族文化生机全无,没落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现代社会要重新振兴民族文化,就要吸收新的思想,对民族文化进行充实;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大的改进,使其适应时代需要,成为人民乐意接受和学习的文化,这是从根本上振兴民族文化的办法。

二、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为适应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民族文物工作必须提升到事业的高度。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博物馆一直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者和宣者,是弘扬、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是多种文化展示、交流、学习的载体。民族博物馆作为民族文物收藏保护、宣传展示、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还担负着开展民族文化调查、保护及开发利用民族文化和民族文物的重任,是抢救和保护民族文物的主要力量。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文物工作和博物馆事业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和使命。宣传民族文化的精华,延续民族文化的命脉,创造新的民族文化,民族博物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博物馆展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能维护民族文化的连续性,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还能增进人们对彼此之间文化差异的认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各族人民对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帮助社会建立起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同时,民族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还以传播新文化、新观念为目的,在展示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增加他们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能力,使现代观念、现代意识、现代生活方式逐步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促进各民族的现代化进程。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