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符号 语法 变形 分裂 构成 设计 配合
引言
环境艺术是一门研究城市空间景观设计的综合学科,它运用植物、水、石材、不锈钢、灯光多种材料,吸收文化、历史等人文内容,并结合特定环境创造出色彩丰富的、形态各异的活动空间。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环境艺术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和环境建设之中。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多年来一直是环境艺术设计关注的焦点。其实,从语言学的观点看,这一矛盾就是语言的稳定性和变易性之间的矛盾。作为设计者在形式设计上的得失成败取决于所掌握“词汇”的丰富程度和运用“语法”的熟练程度。美国著名建筑师查尔斯•摩尔设计的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就是在设计中大胆抽取各种古典的要素符号,并以象征性的手法将其再现出来。整个广场以巴洛克式的圆形平面为构图,以逐渐扩散的同心圆及黑白相间的地面铺装向四周延伸出去,直至三面入口的街道上。
1“三位一体”概述
“三位一体”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建筑、城规、景观三个专业需要三位一体地考虑。必须是三个专业,尤其是城市规划要和景观规划合作。第二层面是生态环境建设,也包含三个层面的工作:通过行动解决城乡的形象风貌;通过这一活动,以人为本,进一步满足人们户外活动休闲以及城乡地域生活、娱乐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活动本身需要三位一体的努力:决策者、规划者和公众参与。以往我们决策者是花了不少时间,规划者也下了不少工夫,但是,这还不够,还需要公众参与。我国规划实践中,尽管公众参与已经开始,但是,公众参与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等景观规划中还应进一步地突出。关于第一个层面,即三位一体专业的问题,这个理论研究和框架体系10年前就提出了。除了三个专业要联合以外,另外考虑的内容不仅仅是我们的土木、绿化等,我们还要考虑的活动一当然绿色仗部分是重点。
2初步的总体构思及修改
基地现场收集资料后,就必须立即进行整理,归纳,以防遗忘那些较细小的却有较大影响因素的环节。在着手进行总体规划构思之前,必须认真阅读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或设计招标书)。在设计任务书中详细列出了业主对建设项目的各方面要求:总体定位性质、内容、投资规模、,技术经济相符控制及设计周期等。在这里,还要提醒刚入门的设计人员一句话:要特别重视对设计任务书的阅读和理解,一遍不够,多看几遍,充分理解,吃透设计任务书最基本的精髓。在进行总体规划构思时,要将业主提出的项目总体定位作一个构想,并与抽象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层的警世寓意相结合,同时必须考虑将设计任务书中的规划内容融合到有形的规划构图中去。构思草图只是一个初步的规划轮廓,接下去要将草图结合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补充,修改。逐步明确总图中的入口、广场、道路、湖面、绿地、建筑小品、管理用房等各元素的具置。经过这次修改,会使整个规划在功能上趋于合理,在构图形式上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美观、舒适(视觉上)。
3、方案的第二次修改 文本的制作包装
经过了初次修改后的规划构思,还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方案。设计人员此时应该虚心好学、集思广益,多渠道、多层次、多次数地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不但要向老设计师们请教方案的修改意见,而且还要虚心向中青年设计师们讨教,往往多请教讨教别人的设计经验,并与之交流、沟通,更能提高整个方案的新意与活力。
由于大多数规划方案,甲方在时间要求上往往比较紧迫,因此设计人员特别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只顾进度,一味求快,最后导致设计内容简单枯燥、无新意,甚至完全搬抄其他方案,图面质量粗糙,不符合设计任务书要求。
第二,过多地更改设计方案构思,花过多时间、精力去追求图面的精美包装,而忽视对规划方案本身质量的重视。这里所说的方案质量是指:规划原则是否正确,立意是否具有新意,构图是否合理、简洁、美观,是否具可*作性等。
整个方案全都定下来后,图文的包装必不可少。现在,它正越来越受到业主与设计单位的重视。
最后,将规划方案的说明、投资框(估)算、水电设计的一些主要节点,汇编成文字部分;将规划平面图、功能分区图、绿化种植图、小品设计图,全景透视图、局部景点透视图,汇编成图纸部分。文字部分与图纸部分的结合,就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划方案文本。
4 基地的再次踏勘 施工图的设计
4.1参加人员范围的扩大。前一次是设计项目负责人和主要设计人,这一次必须增加建筑、结构、水、电等各专业的设计人员;
4.2踏勘深度的不同。前一次是粗勘,这一次是精勘;
4.3掌握最新、变化了的基地情况。前一次与这一次踏勘相隔较长一段时间,现场情况必定有了变化,我们必须找出对今后设计影响较大的变化因素,加以研究,然后调整随后进行的施工图设计。
现在,很多大工程,市、区重点工程,施工周期都相当紧促。往往最后竣工期先确定,然后从后向前倒排施工进度。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打破常规的出图程序,实行先要先出图的出图方式。一般来讲,在大型园林景观绿地的施工图设计中,施工方急需的图纸是:1、总平面放样定位图(俗称方格网图);2、竖向设计图(俗称土方地形图);3、一些主要的大剖面图;4、土方平衡表(包含总进、出土方量);5、水的总体上水、下水、管网布置图,主要材料表;6、电的总平面布置图、系统图等。
同时,这些较早完成的图纸要做到两个结合:1各专业图纸之间要相互一致,自圆其说。2、每一种专业图纸与今后陆续完成的图纸之间,要有准确的衔接和连续关系。总的说,每一专业各自有特点,在这里就不赘述。
5 施工图的设计
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大项目、大工程的产生,它们自身的特点使得设计与施工各自周期的划分已变得模糊不清。特别是由于施工周期的紧迫性,我们只得先出一部分急需施工的图纸,从而使整个工程项目处于边设计边施工的状态。
前一期所提到的先期完成一部分施工图,以便进行即时开工。紧接着就要进行各个单体建筑小品的设计,这其中包括建筑、结构、水、电的各专业施工图设计。
另外,作为整个工程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往往同时承担着总体定位、竖向设计、道路广场、水体,以及绿化种植的施工图设计任务。他不但要按时,甚至提早完成各项设计任务,而且要把很多时间、精力花费在开会、协调、组织、平衡等工作…上。尤其是甲方与设计方之间、设计方与施工方之间、设计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更不可避免。往往工程规模越大,工程影响力越深远,组织协调工作就越繁重。
6结束语
生态园林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绿化的营造,通过建设,还要继承发扬传统,使得生态园林城市更有文化;还要考虑人的活动行为,使生态园林城市更加的适宜人们的使用;另外还要美,所以还要考虑形象风貌。这些内容的理论依据就是三元论,即三位一体的哲学观、景观与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
参考文献
1.詹和平. 《后现代主义设计》. 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8
2.梁朝昆. 《符号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装饰装修天地》2001.3
篇2
关键词:生态景观学;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景观生态学知识体系完备,对于当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较强的指导性。景观生态规划可以用于指导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全面提高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实现园林景观达到多样化发展目标。
1景观生态学对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影响
1.1提高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性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引入生态学基本理念,可以提高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有助于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要,对于促进城市园林快速发展、消除环境污染、优化环境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学的视角下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实现美化城市,构建和谐的城市景观体系,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长远需要。在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协调发展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更有优势,可以有效节约设计成本,保证园林景观更好地符合地方环境现实需求,这对于解决园林景观建设施工难题有重要意义。基于生态学的园林景观,实现了园林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2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
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而且还要符合城市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只有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审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才能满足城市绿化内在需求,做到在满足审美需要的基础上,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人性化。运用生态学方法可以科学分析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理性标准,有助于加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科学指导。同时,运用生态学方法,可以实现地方绿化元素的有效运用,做到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统筹,更好地发挥地方植物元素的应用价值。另外,在生态学视角下,可以进一步根据城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排放的有毒物质情况,发挥园林景观改善环境作用,对于解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侵蚀问题有重要作用。
1.3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实用性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合理运用园林植物,发挥不同园林植物的应用价值。基于生态学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现了从单一景观向综合性景观设计的转变,可以结合植物的生态习性与生物学特征,实现树木的优化配置。首先,现代景观生态学充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绘、全球定位技术,收集可以用于园林景观规划的数据,这对于解决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结构布局问题有重要意义。其次,园林景观规划在生态学的关注下,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设计的转变,园林景观规划更注重垂直结构的植物配置设计,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营建符合长远需要的生态发展模式有重要价值。最后,生态学理论还可用来检测园林景观规划方案的可行性,有利于对园林规划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指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不足,完善设计方案。
2景观生态学指导下园林设计规划原则
2.1自然优先原则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当遵循自然优先原则,注重实现自然条件与园林规划的有机结合,在充分保留自然环境要素的基础上,发挥园林规划的实际价值。例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从地方自然环境气候与现有园林资源出发,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进行园林景观规划。从地方植物特点与土壤环境特征出发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实现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充分运用。只有充分尊重地方自然环境,从当地的河流湖泊、山地树木等条件出发,才能更好地发挥现有生态资源的应用价值,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符合生态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园林景观植物的美学价值。景观生态知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完整的知识体系更有利于实现详细、合理、全面综合的设计目标。
2.2生态协调原则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园林规划设计应当实现人与环境的有机协调,做到人的审美需要与园林自然属性的有机结合。强调在满足人们园林使用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全面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性与有效性。园林景观设计应当在人与自然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园林景观规划的多样性目标,能够结合不同的生态知识,满足人对园林景观的多样性需求。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应当注重自然景观与城市发展的平衡。只有做到既注重园林景观的社会效益,又注重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才能达到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应在生态学知识的体系下,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形成完善的园林景观设计体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3融合发展原则
生态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应当注重整体平衡和满足园林发展持久需求。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当保持工业生产、城市交通、园林景观的整体协调。做到在了解城市生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自然景观是由多种生态系统共同打造,需要提高各方面资源协调性,使整体效益得到最大化。与此同时,在生态效益的视角下,运用生态学知识,审视现有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生态漏洞,从而实现各种生态元素的有效融合。
3景观生态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美化园林景观
一方面,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美学设计上,应当结合人们的内在需求,科学合理的设计,满足人们美学需要;另一方面,运用理论标准衡量园林景观设计,从园林生态学角度审视设计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更好地达到人文性与自然性的统一。例如,云南倘甸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全面借鉴了生态园林设计规划思想,主要结合转龙镇区位优势,借助转龙镇树木林立和水系纵横的特征,发挥东川红土地资源价值,以大山的情怀和红土的厚重为基本设计理念,重点营造以湿地漫步、休闲水岸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以保留原有植物为方法,搭配常绿树种,达到展示纸马古道观景的目标。
3.2优化景观要素
生态学原理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规划应当把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合理利用自然材料的基础上,提高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质量。首先,应充分了解园林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当维护园林的多样性特征,凸显园林景观的个性,同时,合理运用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元素。其次,将多样性与其它非生物因素有机结合,在重构生态体系的基础上,满足地方生态系统发展需要。最后,在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方面进行有效的协调统一,在发挥生态效益最大潜能的基础上,使生态环境建设趋于全面合理化。例如,为了提高园林景观绿化的有效性,2015年昆明市公布了城市绿线,重点加强了对龟龙湖公园、洛龙公园、入城公园绿化植物的规划保护工作。
3.3完善绿化植物建设
生态学涉及动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观赏学等领域,这些具体的生态学知识都可以用于园林绿化植物建设。因此,在园林景观绿化过程中,应当合理运用不同生态学原理,全面提高生态工程建设的综合性效果,切实发挥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价值。例如,昆明“十三五”时期规划新建74个重点公园,围绕滇池草海环湖湿地、风景林地为设计主线,按照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现有格局,实现一心、二轴、三环、四横、五纵的综合布局规划思路。以“碧鸡秋色、金马朝辉、滇池夜月”为主题,重点种植常绿开花乔木,从而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
篇3
【关键词】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方法
1 当前城市园林规划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1.重视园林景点建设,忽视城区、郊区一体生态大园林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2.重视片面的绿地指标(如人均园林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导致了城市园林绿地在面积上达到了一定的数量,而总体绿量不足。为追求气派而过分强调草坪的作用,或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种植,而忽视乔、灌、草、地被植物群落式立体配置的重要性。3.在园林风格上受欧美文化的影响较大,忽视传统园林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4.缺乏健全的政策、体制、机制保障体系。
2 城市景观园林的重要作用
2.1 改善城市环境
改善城市面貌,美化环境,增加城市居民幸福感,这是城市景观园林建设的首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众多的工业企业把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之中,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城市温度,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新鲜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对人居环境有着极大的改善。城市景观园林不仅体现物质文明,同时也象征城市的精神文明。城市景观园林应该布局合理,建筑精美,设施配套齐全运转有序,管理完善,四季葱翠,绿茵遍地,繁花似锦。人们生活在生态环境和谐、景色美丽的这种城市里,有利于保持居民的身体健康,充满精力,带有旺盛的创造力。这样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使城市变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因此,城市景观园林的建设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2.2 推动城市发展
园林和社会的进步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社会和政治以及文化等等的内容都展示在其中。同时景观园林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反过来对经济和文化也有促进作用,可以极大的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其对于城市的进步来讲,可以提供一种非常优秀的发展氛围,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带动物质和精神活动的进步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景观园林建设的发展,同时优美的环境又促进了城市经济和文化的更加繁荣。
2.3 城市文化内涵的展现
景观本身就是城市的代言,是其韵味的反应,其展示的是城市的意义。在开展园林建设的时候,要涵盖多项要素,比如所在区域的风俗以及天气和活动情况等,此类要素被设计者综合的放到设计活动之中,同时还获取高速的发展,通过艺术的模式展示出。当群众看到此类要素的时候,就会激发出内心的情愫,进而就会对其有着一种自豪的心理。
3 城市景观园林规划的设计方法
3.1 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其规划设计必须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常会见到由于过于注重景观规划与建设,没有认识到植物引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仅要注重景观的美观与实用,还要注重景观所采用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此保护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在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尽量选用城市所在地特有的或原生植物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避免由于外来引入植物对本地植物的影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积极选用本地植物,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保护当地生态平衡。积极选用本地植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打造城市特有景观或植物景观奠定基础,促进城市综合文化氛围的建设。例如:在哈尔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丁香花作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植物,极大的提高了哈尔滨打造丁香之城的脚步,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2 结合园林文化主题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常以多种表现方式突出园林的一个主题,以此为园林进行命名。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原因,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主要由原有场地改建以及新建两种方式。对于城市原有园林场地的规划设计中,城市园林由于原有基础建筑的风格决定了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这也使得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对园林原有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同时了解原有建筑历史、故事等,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对于新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根据园林主题结合场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态特点、生长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以此开展城市园林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
3.3 以互动性城市园林景观为设计方向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以互动式景观为基础开展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利用互动性的景观为居民生活与休闲提供更加丰富的娱乐活动。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以“景”“观”为目的进行,注重“景”的设计而忽略了人们的与景观的互动性。例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立体景观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单一景观或局部景观的中心思想,人们在园林中的休闲活动也以“观”为主。根据现代心理研究与园林设计理念,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更多的注重景观与游人的互动,以互动的方式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更多的乐趣。虽然在现代园林景观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水景来提升整体景观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利用水景来达到互动的效果。虽然也有将水景喷泉设计成为互动的形式,但是其并不能很好的达到人们与经管的互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因以互动为方向进行景观的设计。例如:通过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桥或在水流上建设秋千式吊桥等方式使人们在进行景观观赏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娱乐活动,促进城市园林氛围的建设,在注重景观观赏价值的同时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娱乐性。
3.4 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城市园林景观
由于现代城市土地的紧张,城市园林面积多为中小型园林。这也使得其绿化面积较小,其尽管设计应以中小型景观为主。积极利用立体绿化园林景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的同时也为景观规划与设计打造了良好的平台。在进行立体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多年生植物运用的原则,以及植物生长期的特点,打造持续性的绿化立体景观。同时注意利用园林景观中可以利用的墙体、灯柱、休息座椅高架绿棚、栅栏、凉亭等建筑,打造独特的立体绿化景观。通过利用可以利用的立体结构增加城市园林的空间划分,给人以视觉上、感觉上的空间扩大,同时也利用立体绿化景观达到吸附浮尘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为提高城市环境奠定基础。
4 结束语
我国的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起步较晚,整体规划设计水平还不高,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要强化对该项活动的认知能力,在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具体状态,要结合国家的具体情形,打造出一条有着优秀的社会主义特点的规划之路,进而带动建设活动朝着更加积极合理的方向发展迈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造景艺术;街道景观;应用
1 园林规划设计与造景艺术概念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功能区交流的纽带,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对外整体面貌的主要体现,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规划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等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制作出既可观赏,又能休憩的理想生态环境。
造景艺术则是在园林绿地中,因借自然、模仿自然、组织创造供人游览观赏景色的手法。该手法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并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与规模,来创造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完美景观。
2 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人性化城市街道场所空间逐步缩小
许多城市为了满通之需,为了适应汽车及其它新型交通工具行驶,随意将城市空间要素尺度增大,呈现出以车类尺度取代人的尺度状况。在基于有限土地资源框架下,以挤占人行道的方式拓宽机动车道,妨碍行人正常使用,致使步行者不得己而进入机动车道,使得城市街道建设在有限的场地中,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交通秩序难以管控的局面,增加了交通的风险性。
2.2 整体性与连续性要素在景观建设中表现不力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整体性体现在对每一条道路景观设计时总体考虑。而在现实设计中,很多方面却孤立评价道路景观要素,没有将道路整体性与自然美结合起来,时常出现一条完整的道路由一段段片段拼凑及堆砌而成。
城市街道空间的连续性是评价街道空间质量要素之一,一条幽美的街道不能缺少两侧建筑物的连续性衬托来构成界面。现实情况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弊端及规划设计者对城市文化氛围、历史渊源缺乏了解,因而造就了沿街建筑形式间断,不能很好贯通与串联起来。
2.3 个性和可识别性风格在城市街道空间表现匮乏
城市街道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是一种潜在的,在原机体上的生长。但是,不少传统街道在规划设计时基于一种简单化的全盘改造,失去原有的空间尺度和难以复制的界面,重新界定的景观设计对居民来说是缺乏生机与活力,致使我国许多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和设施设计缺乏个性,模式单一。
2.4 城市街道环境质量差
环境质量差是城市街道现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尤其是街道绿化系统不健全,设计者往往侧重于城市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而忽视绿化设计在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不会和谐处理绿地与周围建筑群的宾主关系。另外,人口的剧增、建筑容量的增长及交通设施功能的不健全,形成人车混杂,人的主体地位逐渐丧失。
3 应对问题的基本原则
3.1 “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好的街道景观改造设计要处处为人着想,从宏观到微观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才能吸引人,给人留下美好印象,才能真正达到街道景观改造设计的目标。因此,要把人作为街道空间主体进行研究设计。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特殊人群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同时还要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空间,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资金,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憩场所。
3.2 连续性与整体性原则
城市街道的景观建设应力求自然和谐,强调可以自由活动的连续空间和动态视觉美感,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追求景观整体风格的统一。每一条街道,在其空间尺度、色调、历史文脉的理解与表达上求得统一。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加强视觉连续性。与城市自然景色、历史文物有机联系在一起,把街道景观空间与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并做出一体化的设计,这样才能体现出城市街道景观改造设计的整体性。
3.3 个性化原则
个性特色是指街道在布局形态与空间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与其它景观设计所不同的内在本质与外部特征。
城市街道景观的改造设计应突出城市自身的个性特征,在符合区位特点、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文脉、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反复推敲、不断升华,使城市街道既具地方性、时代特色,又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有机交融。因此,应特别注意与城市整体环境风格的协调,背离了城市整体环境和谐,街道的特色也就失去了意义。
3.4 尊重历史文脉原则
在考虑城市发展的同时,对于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街道景观的改造不应进行大拆大建的整旧变新,也不应一味地模仿,而应该认真研究城市的发展历史,必须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全面体现地方文化标志特征,增强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提高街道景观的历史、文化及旅游的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景观园林也随之经历着由简单粗糙到专业精致的转变过程,而这一专业名词也渐被更多的城市人所熟知。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对原场所缺乏理性的分析,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缺乏总体考虑、不能根据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配置植物,不考虑使用的人群和投资的价格等因素,导致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很难让人满意。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应该坚持科学、务实、理性的原则,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能只流于表面、只追求形式、必须要重视细节。文章探讨了景观园林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原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水平,创造出最佳的景观效果。
1城市园林概念
环境的综合性决定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综合性。综合多样的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人工景观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
从宏观而言,可用隔离绿地加以分隔,若用地定性为隔离绿地,则因不许侵占绿地而将保证隔离功能的实现,大片绿地,甚至一条绿带,都具有这种隔离作用。从微观而言,绿地植物能有效地以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调剂过于平滞和呆板的建筑线条、人工形体、质感、色彩和气氛。从理论上讲是“以素耀艳”。
2园林规划设计考虑因素
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提高国林绿化的艺术品味。高品昧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应考虑历史文化内涵。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3园林规划景观设计方法
人们心目中的公园形象,基本上是绿荫下的亭台。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途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
3.1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就是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地利用各种植物创造出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这些植物景观与其他园林景观一起构成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们对良性生态的需求。
3.1.1植物景观带来精神审美
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的中心,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是最终评价园林设计质量的标准之一。植物是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同时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它们在不同的时节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色泽,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美学感受。每个人都有奔向大自然的欲望,植物是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还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感受和熏陶。
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在充分认识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的,因此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不仅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还可以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塑造出一个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让置身其中的人得到美的享受。
3.1.2植物景观三大功能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三大功能,分别是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指植物可以创造景观空间,建造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的合理运用,可以建造出形态各异、有着极高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影响空气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与其他各类景观比起来,其有着更大的生态学价值,它可以提高空气质量,改变园林中的小气候,给人们以舒适、惬意的感受。观赏功能即是因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特征能充当景观中的视线焦点,即植物因外表特征而发挥其观赏功能。
3.2建设生态景观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问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闻林没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
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徽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篇6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的绿化成为了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城市生活的舒适度以及幸福度有着重要影响。园林绿化维系了城市环境与自然的平衡,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同时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布局对园林绿化的质量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以下就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1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概述与重要性分析
1.1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城市园林设计规划的关键环节是景观的主题思想,按照不同主题设计不同特点风情的景观。景观规划设计前,设计者应该仔细推敲,匠心独运的确定主题思想。如某公园用荔枝树作为主题,设计为岭南风情的休闲长廊,进行植物配置时,长廊两边沿着草坪种植荔枝树,并设杨贵妃雕塑讲述了当年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呼应景观主题。又如广州亚运会广州的很多公园以五羊(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和运动主题,设计了很多与五羊和运动有关的雕像、园艺等。对于城市景观主题思想的确定还应该考虑园林绿地功能。
1.2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分析。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除了单纯的植树、摆雕塑、种草等简单流程外,还应该按照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以及划分空间达到不错的视觉效果。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不仅要达到城市美观的效果,还要注重景观功能性体现。其重要性的体现为:一是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可以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也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综合环境;二是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营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舒适生活重要保障;三是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与城市居民居住的舒适性、开展休闲运动、投资环境建设、人们素质提高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2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2.1采用立体绿化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立体绿化的积极采用让城市绿化面积大范围的提高,也为景观的规划设计建立了一个新的发挥空间平台。进行景观立体绿化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植物生长原则和植物生长特点,设计可持续性的立体绿化景观。进行立体绿化时还可以利用园林中的灯柱、墙体、座椅、栅栏、高架、绿棚、凉亭等可以利用的建筑,增加园林空间,设计出独具风格的绿化立体景观,让人在视觉、感觉的空间变大,还能够利用绿化立体景观吸附浮尘,净化空气,成为城市高质量环境的重要保障。
2.2根据生态环境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着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保护改善的作用,因此规划设计中城市的生态环境因该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现代化的景观设计中常常出现过于看重景观的建设、规划形式,从而忽略了植物引入造成的城市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与危害。就此看来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设计员除了把握好美观与实用,更应该重点所用植物以及种植方式等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全力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可规避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的方法有是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可尽可能的选用该城市特有的或原生的植物,规避外来植物的侵犯。本地植物的选用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完善与发展,使当地生态保持平衡,一定程度上也为可以达到打造特有城市景观的目的,加快了城市综合文化的氛围建设。如南方某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木棉花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公园、道路等景观设计规划所用到的主要植物,快速的提高了某城市木棉花故乡的城市名片的知名度,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3结合文化主题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常见方式是以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同一主题,并以该主题命名园林。城市发展规划导致了园林建设形式分为两种,分别是改建与新建。(1)改建。园林规划设计在原有园林改建基础上应该保留原来的建筑设计风格。进行规划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该实地进行考察,对原建筑进行分析,对建筑的历史故事、建筑损耗、设计原理灯光进行了解分析,为新园林的设计规划做好充分准备。(2)新建。景观规划设计应该按照园林的设计主题与场地的地形、城市气候条件、本土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点等综合因素进行结合与分析,最终确定景观设计主题并开展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2.4将互动式园林景观作为设计方向。现代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已经成为了常态,缺乏互动缺乏沟通。因此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互动式原来景观为反向,能够让人们在互动景观的带动下增进感情,丰富休闲娱乐活动,促进沟通。现代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该打破以前的“景”“观”的观念,不能够只注重设计“景”忽略人的与景的互动。如,在很多城市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采用立体的石头雕塑、植物雕塑等突出景观的局部中心思想,导致人们进行休闲活动时仅仅局限在“观”上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和园林设计的理念相结合,注重景观和游人之间的互动性,用互动形式提供更多的、更丰富、更有趣的休闲娱乐。如,很多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中,利用水景突出整体景观视觉效果,但并没有达到很好的互动效果,部分水景喷泉设计互动形式,加入了音乐的概念,引起人们的注意力与之产生很好的互动。以互动作为原来景观设计方向,已经成为了当展的趋势。如,在水流的上方设置秋千式的吊桥让人们观赏景观同时也可以进行娱乐活动,该设置既注重了景观的观赏价值也提高了城市园林的娱乐价值,也使得园林氛围建设得到促进。
3 开阔景观设计方式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活的要求、生活环境的要求都在进一步提升,因此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园林景观设计员应该将设计思路更加放开,用多样的形式提升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如将园林景观路面规划设计使用小路用泥地、零散铺石方式进行,还将道路两边设置模仿的野生环境,设计成郊外自然风景。泥地、零散铺石方法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园林绿化的面积并提供了便捷条件,泥地和路石之间缝隙大大增加了园林里绿化草种植的面积,有助于打造独特园林景观,提高园林绿化面积。
4 结束语
城市园林在现代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对城市的投资、居住等环境有着直接影响作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是园林绿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设计除了要考虑空气净化、噪音吸收等问题,还应该根据景观设计对空间进行分割、对园林环境进行美化;除了提高园林的观赏性、节能型、科学性,还要考虑城市的文化氛围营造、生态平衡的把握、城市综合建设的协调。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基础上,开始重视生活环境的质量。其中,园林以其贴近大自然,能净化空气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实际的城市园林设计和规划由于很多条件的限制,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设计者需要不断的学习和钻研,以便加强城市园林的设计能力,给人们提供一个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的、舒适的园林,而不仅仅是只有用钱堆出来的美观而无法与整个城市生活环境相融。
1、我国城市园林规划中常见的问题
1.1忽视生态效应
一些城市园林设计者园林设计的经验缺乏,往往简单的把园林设计和规划看做是城市景观的附属品,而没有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导致园林的设计和规划不能充分的改善城市环境,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质量环境。在规划时一味的追求视觉效果和整体对称,盲足的追求景观的特色,没有综合考虑城市的人文和地理环境的特点,没有意识到园林对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环境的的重要意义。有些城市的园林规划从视觉上看十分的美观,观赏价值和艺术表现力都很高,但追究细节,会发现其植物的品种单一,且一般都是观赏性高实用性低、抗旱抗病害能力低的植物。如浙江诸多城市,为营造景观,近几年大量引种海枣等热带植物,由于气候条件等的限制,即增加维护费用又无法形成预期的生态效应。
1.2生物多样性不合理
园林物种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保证种类多样性,这是由于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群落发展的稳定性。因而在设计和规划城市园林中,为了保证其协调性和稳定性,往往需要配置丰富的物种。然而在一些城市园林设计和规划中,设计者误解了生物多样性的含义,错误的认为物种越丰富越名贵越有利于群落的稳定,忽视物种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在一片园林设计和规划中出现上百种的树种,且出现多种名贵树种,造成园林的生物多样性不科学,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园林生态。
1.3日常管理不规范
一些城市政府为了追求业绩,往往加大对城市园林的投入,但是对已完工的园林,日常管理松懈,管理经费往往不足,导致养护管理设备比较落后和缺乏,园林逐渐衰败。再者一些城市虽然重视园林的管理,经费也比较充足,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园林管理和养护人才,导致园林的日常管理不规范、不合理,致使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质量逐年变差,与原规划设计背道而驰。
2、园林规划的改进措施
2.1园林规划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由于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其自然环境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在设计和规划园林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实地考察,综合考虑城市的气候。温度及土壤结构等,设计出适合城市环境特点的园林规划方案,同时还需要考察城市的人文、历史特点,确保设计能够体现城市丰富的文化底蕴,保证园林的规划和城市的建设协调发展。如沿海港口城市宁波,再城市园林的规划和设计中即要有体现江南水乡的温婉一面,也要有展现港口开放城市现代、大气的一面。
2.2 重视园林的生态效应
自然界中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新陈代谢和自身能量循环的功能,其中最完美的生态就是自然生态。因而,为了实现城市园林的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应该尽量把园林建设贴近当地的生态环境,例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城市,园林中应该多种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树种。此外,在选择物种的时候,除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可以科学合理的选择优质的外来树种外,补充丰富本地植物种类,也为植物造景提供更多素材。在树种的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的物种,以便降低养护费用尽快融入当地生长环境,形成有效生态。由于园林规划涉及了多方面的知识,如建筑学、植物学、美学、林业学以及生态环境、城市规划等,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繁琐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设计规划园林过程中,要不断的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技术,在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过程,综合考虑园林的生态效果,以便实现园林的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生态意义。如美国的一个小镇格林斯堡,在经过2007年飓风的毁灭性袭击后,设计师制定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运用生态设计的手法进行了重建,特别是道路景观,设计者将雨水管理技术、创新材料、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纳入其中,强调了雨水的回收利用,同时也注重环境生态保护,其运用的所有元素都是生态的、可持续的。
2.3注重提高植物绿量
园林造景作为城市的自然空间,供人舒闲与娱乐,这个空间的主体就是植物。植物绿量是否能够满足和改善环境的效益,决定因素是植物的光合效率,为城市制造更多的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有害物质、净化空气,隔离噪音。它是一座永不停歇的绿色工厂,这就是绿量决定城市环境质量的基础。就如我市而言,城市用地需要增大,人均绿地指标相对较低。如何用较少的绿地,增加更多的绿量,在植物景观中,应选择耐污染适应性强枝繁叶茂的植物,来增加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废气,制造更多的氧气。因此需多种乔灌木丛及林荫树来增加绿量。在绿化栽植时应尽量向地面和构筑物及天面开拓,使绿化向立体化扩展,形成海、陆、空多层次,多景观的绿色体系。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考虑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多品种组合,营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使植物不同类型优缺点互补,达到相对稳定的园林覆盖层,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在城市绿化中,要有一定限量的草坪,但大面积布局,则显得绿量不足,这样造景比较单调,层次单一,削弱了其生态效益功能。这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特别注意的。
2.4做好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
当园林的设计规划初步达到重视生态,美化环境的作用之后,下一步还要做好园林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要想实现园林最大的效益,达到一年四季景色宜人,除需要设计者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之外,还需要管理者的精心管理和辛勤培育。在管理植物时,要结合植物的特性,选择合理的培土、施肥、灌溉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并按照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整体景观的需要进行精心的修剪和护理,保证整个园林景观的可持续生长。做好园林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因而园林管理者需要不断的吸收引进经验丰富且技术性强的人才,实现园林景观效果和生态作用,发挥园林最大的作用。
2.5建设居民参与式园林
在设计规划园林的过程中,设计者不能一味地凭自己的喜好来设计,园林是公众的园林,应该结合公众的对公众进行自然式与规则式景观的偏好调查、市民对街道花卉和树木组合的偏好调查,能充分的掌握公众的喜好和需求,实现群策群力,设计出符合公众需求的园林景观。在实际的园林规划中,不仅要将公众意见落实到整个园林规划设计中,还要引导和鼓励居民通过庭院绿地建设参与到城市绿地规划中。这样一来,一方面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丰富了物种多样性,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爱护园林植物。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者要不断的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园林设计知识、经验和技术,融会贯通,结合具体城市的实际特点和生态状况,设计出满足人们各方面需求,同时也与整个城市环境相融相交的园林,不仅能给城市环境以美化和净化,同时也能给人们提供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健身好去处。
参考文献:
[1]滕明君、周志翔、岳辉、杨玉萍.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J].中国园林.2012 (4):40-43
[2]常俊丽、张鑫磊.单纯与震撼-极简主义园林艺术解析[J].安微农业科学.2011(24):14841-14844
[3]陈鹭.继承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的探讨与思考[J].中国园林.2010(1):41
[4]刘伟强.浅谈园林植物景观的布局[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4
[5]乔立、刘新军、刘勇.小议苏州园林当中的中国园林的人本精神[J].现代园艺.2011(7):67
篇8
【关键词】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园林景观规划
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并对世界园 林产生过巨大影响。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园林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广泛地借鉴、利 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将园林学科与其它新兴边缘学科接轨已势在必行。园林 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决于生态园林.在景观生态学中有“斑块”、“廊道”、“基质”、 “结点”等概念,景观生态学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赋予了新的内涵.
1、当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问题
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建筑美与自然相结合的建筑艺术,不仅对建筑物本身的质量有极高的要求,而且需要极高的现场施工的控制和管理能力,是在不破坏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建筑施工的工程项目。也只有充分落实于实践,遵循规律,保证建筑物质量,才能将人工建筑和自然完美结合,从而创造出集美感、艺术和人力智慧于一体的园林建筑。而我国的生态理念下的园林建筑艺术起源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是结合我国传统的建筑建筑文化和西方的园林意识而成的。就我国而言,生态理念下的园林建设仍然属于一个新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许多阻碍。尤其是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时,园林设计师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和专业素质,往往是照搬西方国家的园林设计或者是自己闭关进行设计,这样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都是缺乏合理性的。园林规划设计必须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例如要提高居民对园林的使用率,不能将园林当做一个展示品;要完善园林内市民活动的基础设施,如椅子、运动设施、小型活动广场等等。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整个园林的通达性,使其更具备使用性能。园林景观设计不能只关注图片或者想象中的效果,要从实际使用出发,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和人文历史文化,从根本上使建筑、人文以及自然融为一体。
2、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2.1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房子、住所、家务或生活所在地,“Ecology”原意为生物生存环境科学。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和人及自然环境的生态结构、相互作用关系,是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指以整个园林景观规划为对象,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方法,所营造的园林绿地系统。主要研究景观规划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原理、景观地域审美格局,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等内容。
2.2生态园林景观规划基本原则
把生态园林的景观规划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完成的,这项工程十分复杂,系统性极强,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从最大程度上实现生态园林规划施工的预期效果,要遵循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原则和理念。第一,施工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当地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构成为基础和依据种植树木,充分发挥园林建设的美化、绿化功能,美化城市形象;第二,合理的选择植被。要很据地形准确计算出树木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不同树种之间的搭配也很重要,不要造成树种的单一性,为了避免单调性,应该选用不同种类的树种,并予以恰当合理的搭配,给人以超享受的视觉盛宴;第三,园林建设不能铺张浪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最高的回报,以节约为原则,尽量满足政府的低碳标准。第四,园林施工要兼顾美化和实用,主体景色和搭配景色比例要恰当,给人以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感觉。
2.3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构成要素
(1)地形地貌。自然地形地貌决定了某个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属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规划设计诉求。高山、平原、沟壑、河谷等地形地貌既有表达出环境特征,也体现其美学价值。因此,在充分挖掘利用地形优势,因地制宜,并通过改造、遮蔽、借景等手法,规划出最适宜的空间结构。
(2)气候。园林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当地的自然气候,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来进行园林建设施工时间的规划和园林内个物种的选择,以此来保证园林的顺林建设和长久使用。要掌握其自然气候规律,尊重其规律,利用其规律,更好的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3)水体。自然水体不仅给人各种感官的享受,同时也往往是区域内景观设计的精华所在(如溪水、泉水、河流、湖泊等),“亲水性”使得滨水空间成为极具人气的景观。因此,应加强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如河流水体堤岸的生态功能设计,避免混凝土或砌石陡岸,维系好水体与陆地之间的物种连续性;尽量使用自然排水引导地表面径流;利用生态方法设计湿地净水系统,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等。力求达到水环境的生态功能与景观审美享受并重的目的。
3、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构想
3.1尊重自然,协调物种关系
植被的选取与种植是与园林规划设计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植被的种类和布局可以说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欣赏效果,所以选择植被这一环节务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以尊重自然为基本原则,将园林内各物种生存条件考虑入内。使园林充分发挥它减少污染、使人们赏心悦目的功能,美化城市的外在形象,协调城市各部分环境,发挥其美学价值。观赏价值重要,使用价值同样不能忽略,兼顾欣赏和使用价值是最好的,这样才能保证植被自身的协调性。
3.2以人为本,关注人文生态
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理念之一,这是因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是在自身历史和自然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性,这其中与自然的交流和共进必不可少。因此,在人的天性中就存在于自然相亲近的本性,这是人类生存在这个自然中的根本所在。所以,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规划时一定要考虑考绿化与自然,让园林真正的使人们能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让生态园林充分发挥出它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效益,让它成为地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一大特色。
3.3技术支持,科学造景
在园林建设上利用遥感和gps技术可为是一大进步,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了园林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促进园林建设的发展,各种先进科技的使用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支撑起了城市园林的发展。这些先进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中的引入,能够体现城市园林的现代化,这也从根本上区别了我国生态园林发展的阶段时期。
4、结 语
在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普及的现代,我国生态理念下的园林建设不断突破与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就当前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分析探究,以此希望能够给予我国园林规划和建设一些帮助,并且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引起相应的重视,在未来城市园林的发展上能够更加光明和迅速。
参考文献:
[1]金长明,基于园林景观设计在生态规划理念下的相关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8(5).
[2]黄莉群.生态园林[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3]魏兴琥.景观规划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乡村景观;融入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090-03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基本得到满足,由此开始对周围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居民、乡村居民都更加重视居住环境所带来的精神变化。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无论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是一些三线城市都在快速扩张,这就使得城市的版图逐渐向郊区乃至农村推进,逐渐模糊了城市与农村的界限。乡村景观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兼具人文性、自然性,无形中契合了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田野生活的要求,但对于城市居民而言,真正地回到乡村生活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尽管城市版图的增大使其原有的居住地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但其对于城市马路、高楼的居住环境仍然难以适应。综合上述分析,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在满足城市居民对农村生活环境向往的同时,还能解决农村居民不适应城市生活的困局,而且这也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导向,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1]。在上述背景下,本文旨在结合已有实例,探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的可行性及意义,为此后的城市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1 乡村景观的融入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
乡村景观是当地人文、历史以及劳动人民经过多年的劳作形成的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的景观,是最为淳朴、自然的乡土景观[2]。通常,这种形式的景观能够有利于来访者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多样化的乡土特色景观也给居民营造一种独特的大环境氛围,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同时这种乡土景观也为园林规划设计者们提供了设计的灵感源泉。
1.1 能够改善园林景观的品质 以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整个方案的规划设计侧重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园林规划,这也是很多老城区普遍存在绿化面积偏少,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即使部分城市在规划设计时将风景园林部分纳入了统一规划,其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也是土地的敞开性而非风景园林的景观品质,这样设计原则指导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无法发挥其景观作用。由此,将乡村景观作为城市园林景观的一种延续,进行融合设计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园林的景观品质,大幅度改善城区内开放空间的环境质量,从而有助于发挥园林景观的作用[3]。
1.2 能够使乡村特色得以保存 城市的发展伴随着大量宝贵的农田、耕地、林地等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景观用地就必须依赖于改造距离居民区更远的土地的景观,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居民对该景观用地的利用程度就会越来越低,这样景观园林地就失去了其设计之初的作用。但如将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不仅距离较近,交通方便,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的休闲娱乐场所,而且能够保存乡村的特色,减少城市建设对乡村特有文化的破坏。
1.3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如果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不融入乡村景观,必将导致大量农民失去耕地,大量的农作物被铲除,由此造成巨大损失,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进行统一的规划,使之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与风景园林实现融合。这样一些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农作物如油菜、西兰花,在收获前可以提供非常美丽的乡村美景,在收获后可供给城市居民卫生、新鲜的食物。同时乡村景观的存在还能够吸引居民来此游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为农村居民拓宽经济来源,增加收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 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合的必要性
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融合既有营造景观的生态需求,也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现实需求。如在一些大面积的平原地区,尤其是在大面积农业用地的平原地区实施风景园林规划,完全根据风景园林规划挖人工湖、堆人工山,再营造一个人工的“自然环境”,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而且难度极大。换个角度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每片地域都有其特色,乡村区域本身就有它自身生长、演变的过程,本身的地貌、植物条件、文化内涵和历史文脉都是属于这个地块本身的“自然”,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景观,而不是人类强加于自然的。将其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融合是对当地特色景观的继承与发扬[4]。
3 乡村景观与现代风景园林规划的实践
3.1 水渠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处置 我国农村很多地区为灌溉农作物都修筑了水渠,这些水渠在传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通常是完全拆除。而根据乡村景观融入的观念就明显不一样了。比如设计人员在浙江镜湖地区成功地将水渠作为风景园林规划的一部分,不仅保留了水渠,而且营造了宜居的环境。具体的在景区中规划出两个区域为水渠景观带,其中一处位于整个景区的南侧,在水渠的两侧种植草本花卉,同时规划多条景观小道,或进行草地绿化,作为风筝放飞地(如图1);另外一处位于整个景区的北侧,炎水渠横向肌理线性种植园林观赏树木、名贵树木(如图2)。
3.2 鱼塘景观带的设计 鱼塘作为农村独具特色的一个景观,往往每个村落里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鱼塘,这里往往是村民夏天纳凉的地方[5]。因此,将鱼塘作为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符合农村居民的意愿。通常的做法是在水塘中种植各类水生植物,放养部分观赏鱼,并可在水塘的湖面修筑若干木质景观道,建设水中亭阁,供居民散步、纳凉等。
3.3 农业景观区 部分农作物在某个生长期可呈现十分迷人的景色,其中目前作为景观开发最为成功的应为油菜,如安徽歙县(图3),江苏兴化(图4),虽然同为油菜花,但与不同地区周围环境相互映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景。安徽歙县在群山环绕中的一片片方块状油菜花海,加上近处环绕花海的溪流,远处的几处民居,衬托出世外桃源般的美丽景色。而江苏兴化位于长三角经济带北缘,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水乡美景。“兴化千岛菜花”位于兴化市缸顾乡,以千岛样式形成的垛田景观在全国范围内均享有盛名。据考证,750a前,缸顾乡农民在水中取土堆田,整齐如垛,并在上面种植农作物,逐渐演变成如今美丽农田生态景致。每年的清明前后,在辽阔的水面上,千姿百态的垛田形成了上千个湖中小岛,岛上开满金灿灿的油菜花,在水面上形成一片金黄色“花海”,一望无际,令人叹为观止。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乡村景观自然的融入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成为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自然延续,可以看做是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的成功范例。此外,除了油菜花,部分中药材产地,如安徽亳州的芍药花,河南洛阳的牡丹等都是远近闻名的农业景观区。
4 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的基本原则
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融合并非二者的简单拼凑或相加,为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际执行中应遵从一些原则的指导[6]。首先要坚持保护和规划相结合,对乡村特色的景观资源进行保护,以求尽可能的降低对耕地、鱼塘等资源的破坏,同时注意风景园林规划的整体效益,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其次,要坚持开放性的原则,这就要求在融合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将私家田园或私家庭院式的景观纳入规划中;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尽可能做到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统一,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乡村景观在整个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呈现出统一性。
5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的方法
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融合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人文、历史景观以及其他诉求综合全面考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乡村的文脉、历史进行延续,在乡村原有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现代风景园林规划加以传播,同时凝聚浓厚的乡村气息,凸显地狱特色,从而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此外,还要对农业生产区进行保护,避免大面积破坏耕地、林地以及鱼塘等农村居民的核心利益,这些农业生产资料的保留除具有现实的经济效益外,还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农业体验。更为重要是要善于借景田园风光,对原本存在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乡村景观,尽可能的不去改变其原有的特点。如在温泉公园的设计中,通过设计一条通向周边乡村环境的林阴道,使人们在现代化风景的尽头能够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
参考文献
[1]王有林.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1:3-4.
[2]赵东燕.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现代园艺,2015,02:83.
[3]王文海.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J].中国园艺文摘,2015,01:140-141.
[4]陈蕾.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5,08:101-102.
[5]成振瑜.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中国园艺文摘,2015,10:133-135,154.
篇10
关键词: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措施
现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居民已经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窗外。居住小区配套环境景观愈加的被重视。如何提高绿化造景的水平,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要求,更好的为居民服务,实现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在以后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更加适合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
一、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
1、 能够改善民众的居住环境
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率的逐步加快,为城市带来了严峻的污染,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等都造成危害。而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不但能够将城市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吸收,发挥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城市内的噪音减弱,推动经济的良好发展,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园林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吸滞大气污染物、提高空气环境质量,减轻雾霾污染上具有显著效果,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与绿地景观类型及其空间布局有密切的关系,国内外通过对城市绿地环境效应的分析发现,当绿化覆盖率小于40%时,绿地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状况更显示出其重要性。所以,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应受到人们的关注。
2、 能够推动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
对于城市来讲,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为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力量保证,反过来看,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也能够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的精神文明,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最近几年,很多大中型城市在发展期间对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极为关注,并且很多区域已经获取了不小的成效,不但良好地美化城市,同时也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城市变得更加繁荣。
3、 能够提高城市的形象,增加城市的内涵
在进行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期间,涉及到的元素很多,不但容纳了施工区域当地的民众生活习惯与风俗,同时也结合了城市中建筑与文化的特点,使其共同呈现出来,进而提高了城市整体的形象,增加了城市的内涵。
二、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1、住宅小区园林设计应该尽量的考虑小区居民的感受
在小区内修建园林景观的目的是为住户提供舒适优雅的环境,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住户的感受,要让人感到舒服,适当的设置锻炼设施,能让小区居民能更好的锻炼身体,要让小区居民尽量的与绿色接触,多看到园林景观,尽可能的让人们能随时随地的享受到清新、惬意的环境,呼吸新鲜空气,让人身心愉悦,促进小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要对景观进行统筹安排,在保证人们环境的情况下,也要有效的节约小区的公共面积,使得更多的景观能恰到好处的融入小区的环境中,尽可能的做到一步一景,广阔的场景不太适合中小型小区的建设。
2、 重视人性化的设计,提高小区的整体形象
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要注意设计细节,对小区园林景观的文化主题进行优化设计。尽可能的避免不同文化的融洽,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在小区的水景之中,可以饲养金鱼,添加鸭,鹅等动物,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接触,也为儿童的成长带来良好的学习和促进作用。
3、 小区的园林风格的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适合当地的风情,响应周边环境的信息,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不同的居住环境要搭配不同的设计主题,达到优化配置的作用。东方的园林景观以中国的园林为基础,以自然山水的表现形式,适合环境幽静的设计风格。在小区的设计过程中,要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方法,地方风格的住宅要和当地的民俗文化相契合,设计符合地方特色和历史痕迹的园林景观。
三、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措施
1、全面认知景观园林规划的内部结构
对于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其融合了教育、科研、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并且创建了独立的产业系统,在进行设计与规划期间,需要同我国当地的特色相结合,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由整体出发,进行科学规划,确保把景观园林与城市发展融合在一起,使其成为城市建设期间不可或缺的内容,尽可能把我国建设成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化城市。
2、保留原有植被
大型居住区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保留该地区的原有植被,这也是小绿地建设过程中常常被人们忽视的一项重点问题。原有植物的保留不是将之前的植物一股脑的全部保留,而是需要依照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有选择性的保留。一般在城市之中,因为常年的开发,所以难以留下一些原生的植物群落,比较多的都是人造的,因为这些植物在和其生存的环境有长期的共存,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关系,所以这些植物一般情况下都选择保留。
3、调节植物关系
有些植物之间生存在一起,能够互相依存,互相获利,而有些植物的存在会影响其他一种植物的生长。因此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的关系做协调处理。例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生长就有裨益,而胡桃和苹果则不宜种在一起。
4、园路植物配置
平坦的通途一般使用规则式的配置,最好选择观花乔木,并且用花灌木作为下木,能够丰富整个园区的色彩。主路的前方若有建筑物作为对景,那么可以密植两旁的植物,突出建筑主景。蜿蜒曲折的道路,植物的配置不要过分“规矩”,而是用需要彰显自然式的特点。
5、水体植物配置
在一些小型的园林中,水体的表现形式都是水池。为了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植物的配置常常需要将个体的形态表现出来,或者借助植物将水面空间做分割,强化层次感和空间感。水池边上可以配置一些洋金凤或者文定果,起到疏密有序的效果,不但不影响视线效果,而且增加了植物的层次等级。
6、结合居住场地特征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土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项目执行这个标准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居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总而言之,小区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是建设城市重要的构成内容,对美化、改善城市环境,确保民众生活安全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迟晓辉.谈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J] 城市建设: 下旬,2010( 4 )
- 上一篇:农村小学办学特色亮点
- 下一篇:工业设计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