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篇1

关键词:配电网、评估、负荷组、目标网架

中图分类号: TM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把握区域配电网的整体情况,分析查找出现有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国内配电网相关技术规程为基础,借鉴英国《供电安全导则》ER P2/6,建立了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从10千伏配电网网架、线路运行情况、负荷组、设备、380伏配电网等多个方面对配电网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为配电网规划和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1 国内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1.1 国内评估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大多参照《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1(Q/GDW 156—2006)的相关规定来制定,其中涉及到配电网安全可靠性的部分用“N-1”准则做了一些规定,对于“负荷大小”、“停电时间”、“修复时间”的定义较为模糊,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不同的执行单位和执行人员会有不同的理解,依此而制定的目标与标准体系缺少客观性,可操作性不强。

1.2 国外评估指标体系

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发源地和传统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既具有深厚的产业发展底蕴,又能够代表近现代企业管理的国际主流。英国电力委员会制订的“《供电安全导则》ER P2/6”(ENGINEERING RECOMMENDATION P2/6,工程推荐标准P2/6,即英国配电网电力可靠性标准)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结构性、实效性等方面优点,强调在电网投资和供电可靠性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英国《供电安全导则》ER P2/6是英国电网规划和运行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监管方的安全标准规定。这个文件既适用于配电网,也适用于输电网安全可靠性校核。ERP2/6标准核心思想为:以最终客户的供电可靠性作为规划目标,将系统安全性与客户负荷大小相关联,按照负荷组大小划分级别,用“N-1”和“N-1-1”法则作为衡量手段,给出了各级电网所应达到的不同安全和可靠水平。

1.3 国内外评估指标体系比较

与英国标准ERP2/6相比,《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需要在突出防欠投资和过投资作用、进一步量化和精确化、结构进一步协调等方面优化改进。具体比较如下:

1、英国标准区别了大小负荷组,提出了下级转供负荷的具体要求,从实质上对电网结构层次进行了规划,促进了下级电网支撑上级电网。《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的标准结构性并不太明显。

2、英国标准使用有条件的“N-1”准则,负荷越大要求越严。《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参照输电网标准提出了层层“N-1”要求,可能导致整体规划建设标准和投资上升。

3、英国标准通过对负荷恢复时间相关要求的精确描述,从实质上对二次系统的功能目标和适用场合都提出了框架要求。《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的标准没有相关的量化规定,对二次系统的要求不够明确。

4、英国标准的量化准则较多,例如负荷组、恢复时间、损失多少负荷等概念提出。《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标准中使用“部分负荷”、“规定时间”等描述,没有量化,可能带来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5、英国标准不使用容载比指标,《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使用容载比指标对整体变电容量进行宏观描述。容载比指标一般适用于经济高速增长期,是用作描述变电站布点和变电容量总量及帮助控制投资的宏观指标。容载比不是生产运行指标,不能用来决策具体方案。

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以国内配电网相关技术规程为基础,借鉴英国《供电安全导则》ER P2/6,从10千伏配电网网架、线路运行情况、负荷组、设备、380伏配电网等多个方面建立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不片面追求指标的全面化,而是选取配电网核心指标构建反映配电网核心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指标体系。

1、10千伏配电网网架指标:网架结构、供电半径、导线截面;

2、10千伏线路运行情况指标:线路负载率、线路N-1校验、负荷转供能力分析;

3、负荷组指标:负荷组N-1校验;

4、10千伏设备指标:环网柜、开闭所(开关站)、配电室、柱上台变、柱上开关、无功补偿;

5、380伏设备指标:380伏网架、380/220伏线路、380伏配电设备。

3 配电网评估

3.1 评估目的

以最大可能提高供电可靠性为出发点,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10千伏及以下电网现状评估,查找不满足标准的情况,为规划编制提供支撑。

1、定性分析:对照目标网架和线路分段的要求,分析10千伏网架结构是否满足农村区域目标网架要求、分段是否合理,找出网架结构、分段数不满足标准的线路。

2、定量分析:引入ER P2/6标准中负荷组概念,对照线路分段要求将10千伏线路细分为负荷组,针对每个负荷组进行“N-1”校验,找出不满足要求的负荷组。

3、10千伏其它方面评估:对照标准,找出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导线截面、负载率、负荷转供能力、“N-1”校验以及10千伏配电设备等方面不满足标准的情况。

4、380配电网评估:对照标准,找出380伏网架结构、导线截面、配电设备等方面不满足标准的情况。

3.2 评估流程

第1步,收集线路名称、联络线路、主干线长度、导线型号截面、负载率等,调度系统获取线路负荷数据等基础数据。

第2步,统计分析基础数据,分析和评估10千伏网架结构现状、10千伏线路运行情况、10千伏设备现状和380伏配电网现状。

第3步,从生产PMS系统获取10千伏线路单线图,将10千伏线路单线图简化为10千伏线路结构示意图。

第4步,在10千伏线路结构示意图上合理划分负荷组,在分析各种可能的负荷组划分方案后,选择其中一个最佳分组,统计负荷组内装接容量、配变台数、联络线路等。

第5步,对负荷组进行分析评估,同时对线路分段中的重要用户进行单独分析。

第6步,得出评估结论及规划建议。

3 结论

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配电网现状评估的顺利实施,全面分析配电网现状的同时,查找出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并给出对应的规划、改造建议,从而使得后续的配电网规划工作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规划方案和项目。

篇2

关键词:中低压 配电网 建设 规划城市配电网与发电、输电需求相比,显然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供电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如今,用户经受的停电影响,大多数因为配电系统故障造成。电能质量下降与配电网落后也有直接影响,配电网消耗了降级大半部分的电力能量,造成配电网自动化、自能化等明显落后与输电网。所以,高质量配电网的全面建设已成为城市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

1. 城区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电网行业中虽然不断引进和研发高配置设备和高水平技术,然而国内城网的技术操作质量仍跟不上国外电网发展水平。[2]大部分城市排除系统电源故障而干扰电供给后,供电可靠性仍低于99.6%。所以,城市电网现代化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供电行业发展及经济运行速度,进而科研工作和新技术推广逐渐走下坡。城市电网中,特别是配电网设备普遍陈旧、落后,小截面老旧线路、老式油断路器、老式柱上断路器,三令五申已淘汰的配电设备等仍在大量运行。

2.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的目标

城市配电网规划主要负责区域:指挥和领导城市中低配电网的构建和规划,以保证城市配电网跟上现阿代城市科学经济的发展步伐;提高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技术操作水平,使其超前飞速发展,进行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结构优化、加强设备引进层次,进而全面提高供电稳定性和长久性。为社会全体人民提供一个安全、优质地供电,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1)供电可靠性。应遵循电网供电安全准则,按照用户用电的要求严格操作,配电网络结构必须满足“N-1”安全准则。

2)电能质量。安全用户供电电压质量需保证10kv及少于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与-10%之间。

3)供电区分类及配电目标值。配电网的构建及规划标准,应参考中期负荷密度和负荷重要程度区分电区类型,电网改造也是有对应指标规定,严格依照供电区域指标的划分,有目的性、科学性的进行,充分体现不同区域配电规划目标是不一样的,以提高投资经济性。

3. 对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几点建议

3.1 精心做好全面规划设计

统一改造城市配电网之前,重要把握和制定科学的城市配电网方案。比如中小城市配电网改造和建设参考资料多数来自于《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和《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加上对城市原本发展现状的调查和统计,总结考虑和探讨,制定出有效可行的规划设计目标,以及规划设计与改造的技术原则[3]。以便顺应和符合现代配电网的建设原则和要求,最大空间的提高配电网输出电量和供电质量保证,实现负荷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城市发展建设相协调。

3.2 改造现状电网运行中难题突出的线路

经研究,如今重载运行的变电站,需慢慢向新建变相比趋于供电站或对轻载使用的变电站向负荷转变;然而对于线路转供能力弱的而言,需依靠必要的联络模式的支持和帮组,重视对线路负荷层次的把关,包括联络线路的负荷转供达到100%;针对负荷量较多或自身具有的配备容量较大的线路,需减少线路的供电长度或对负荷统一进行再次分配,保证和周围线路保持一致,减少负载率;对于供电长度较长的线路,需参考电源变电站的供电范围严格控制,保证符合全电网优化目标;对使用时间较长的线路和线路较小难题及时进行改造,并将其作为改造项目的重要关注对象[4]。

3.3 合理规划配置电源点容量及位置

需详细了解供电状况和用户分布特征,依照整体布局科学安置公用配电器,增加电源点使用数量。[5]依靠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原则,配电变压器最适合安置的地方是负荷中心位置, 并可以根据并列配电变压器组式的线路连接方案统一安置,以有效提高供电使用性和可稳定性。还可以熟悉和了解供电周围分布情况,将距离近的部分公用配电变压器构成的小型低压配电变网络建立互通连续的搭建,形成小区域环网配电,提高相互传送的能力和途径,降低变压器断路断电的发生次数和时间。这样既能提高连续供电的可靠性,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配电变压器供点能力,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变压器的缺相运行而烧坏低压用电客户设备现象的发生。

4. 总结

全面建设现代化城市电网,必须具有创新高水平并且与城市整体发展方向统一的电网设计方案,伴随未来智能电网的飞速发展,加快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研究速度对于我国经济行业的壮大具有深远的意义。有资料显示,重要用户停电70%-80%是由城市电网故障引起的,线损大部分也是在这部分网络,需要加强配电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为此,建议政府部门、电力公司及各供电局应相互紧密配合,加强各级规划报告的编制、评审、实施的管理程序;拓展规划新思路,积极开展电网规划工作,做到“超前规划、提前分析、合理实施”,从而保证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

配电网属于电力工程最后的施工阶段,其能否稳定畅通的输送电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否可以安宁的生活。科学有效的配电网设计是配电网能够长久、快速、优质运行的前提。配电网骆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全面展开大规模建设,为国家赢得了利益和争夺了国际威望。通过科学的中低压配电网络规划配电网络将逐步形成供电可靠、经济合理的网络结构,为供电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多方面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邓桂平;李帆;夏水斌;;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性能测试研究[J];湖北电力;2010年03期

[2]许盛;易浩勇;汪晓岩;中压电力线信道性能的自动测量技术[J];电力系统通信;2010年01期

[3]唐良瑞;张勤;张平;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基于迭代插值的低压电力线信道估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篇3

关键词:配电网结构优化;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配电网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它直接面对用户,涉及到生产、生活各方面,配电网的安全经济性能及供电可靠性是影响人们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小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对城市配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现阶段,中小城市配电网建设的主要特点:

1.中小城市经济个体规模较小,经营灵活多变,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用电结构差异性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配电网规划建设存在阶段性和地区性特点,使配网建设存在较大的反复性。

2.中小城市配电网建设主体多元化,虽然配电网主体网架由供电企业建设管理,但在用户终端,存在大量由用户投资建设并管理的供用电设施,分布在各个电压等级。

3.城市配电网涉及供用电设备数量众多,用户用电需求和系统接入要求差异大,大量供电设备技术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

4.当前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配电网设备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配网建设水平滞后于电力系统整体建设,中小城市配网建设任务繁重,给配网运行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

二、目前中小城市配电网存在的几个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建设存在“重发轻供”的发展模式,加之中小城市配电网建设常由地方经济主导,配电网建设相对滞后;供电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供电企业自身发展存在诸多矛盾,配电网建设与城市建设未能充分协调,配网经济性、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质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中小城市配网装备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电网建设规划目标考虑不够周详全面,配电网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中小城市建设与改造常受政策等突发性因素影响,任务急,时间紧,规划论证往往不充分,项目仓促上马,事后又来重复修改。而配网建设周期受自身经济性制约,配网设备选择难以长期适应经济快速增长和负荷高速发展要求。中小城市周边环境变迁快,线路走廊拥挤,水、电、气、通信管网错综复杂,既要考虑综合配置又要考虑其专业属性,需要城市建设与电网建设规划统一考虑,配套一致。

2.网络结构不合理,系统可靠性与经济性不协调。

中小城市配电网普遍存在电源布局不合理,系统容载比不能满足要求,供电半径长,导线截面小,无功补偿不合理,电压调整水平低;安全防范措施薄弱,容易遭受外力破坏,损耗大,供电质量差,可靠性较低等现象。

3.新技术应用效果欠佳,配网自动化程度不高。

三、关于当前中小城市配电网改造与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配电网络结构规划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用户用电需求是配电网建设的最终目标,科学合理的配电网络结构规划是提高供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配电网经济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做好配电网络结构规划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合理地选择规划目标,按照《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和《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的要求,以系统可靠性、用电安全性、网络经济性、运行灵活性、技术先进性、合理预留发展空间等为目标,并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分区、社会经济条件、线路走廊、用电需求、运行指标、近期使用、远期发展等约束条件,选择科学的规划模型和计算方法。二是做好负荷预测与电力电量平衡和投入效益分析;找出现状及规划水平年运行状况较差的线路和区域,以电源布局、网络接线模式、线路路径、架设方式为重点,按照远近结合、减少占地、负载率均衡、沿主干道布置、多点联络、满足“N-1”准则的要求,规划确定网络电压等级、网架结构和网络接线模式,选择电源地址、确定设备容量、供电范围,确定线路主要通道、线路路径,确定开闭站数量、位置及进出线。三要以供电可靠性指标、电压合格率、线路负载率、容载比等指标开展配电网络结构规划技术性评估,以线损率指标、成本效益、故障损失等指标进行配电网络结构规划经济性评估,以美观协调、噪声污染、电磁辐射等因素进行环保评估。

(二)做好电网无功规划

配电网无功规划是配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系统有功功率基本平衡的基础上,解决电网无功功率的输送和供给,达到改善电能质量、降低网络损耗的目的。配电网无功规划应根据已确定的配电网架结合无功负荷分布情况,按照“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依照《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等技术规范要求,合理选择无功补偿方式,确定合适的无功补偿装置和补偿点、补偿容量和组数,保证配电网能安全、优质、经济地向用户供电。配电网无功补偿主要有变电站集中补偿、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线路杆上补偿和用户终端分散补偿等方式,分变压器高压侧补偿和低压侧补偿,高压网络的无功规划通常以负荷预测为基础,选择合适的配网无功规划目标如:补偿容量最小、有功损耗最小、电压质量最优、总费用最小等,规划方法可采用解析法、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动态规划法、二次规划法、人工智能算法等。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规划通常以配变低压侧典型日负荷曲线为基础,综合考虑无功补偿的投资效益和电容投切的动态控制策略,最终确定最佳的补偿电容器组数、单组容量及投切方式。

(三)积极推行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

推行典型供电模式的意义在于:供电模式的选择不仅涉及到配电网络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建设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当前中小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用电负荷增长迅速,但不同地区,其负荷密度也不同;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经济个体,其用电需求也不一样,在供电网的建设中,受技术水平、设计力量制约,配电网络的规划设计工作往往不够细致,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因此,不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技术安全角度,在中小城市配电网建设中推行典型供电模式可以极大提高电网可靠性和适用性,对提高配电网建设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小城市配电网络中典型供电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A、架空线单电源分段辐射:该供电模式接线简单清晰、运行管理方便、建设投资少;但供电可靠性较差,每条线路可满载运行。

B、架空线分段联络供电模式:该供电模式线路利用率为67%,满足N-1准则要求,运行灵活。

C、架空线分段三联络供电模式:该供电模式线路利用率为75%,满足配电网N-1准则要求,运行灵活,操作较为复杂。

D、架空线双电源拉手式环网供电模式:该供电模式通过一个联络开关,将不同电源点(变电站母线)的两条馈线连接起来,满足N-1准则要求,线路各具备50%的备供能力

E、电缆单环网供电模式;该供电模式主要以环网柜为主要元件,实现手拉手供电,满足N-1准则要求,运行灵活

F、电缆双环网供电模式:该供电模式一个环网柜设置3个联络开关,接线完善,运行灵活、供电可靠性高,但投资比单环网增加一倍,一般适用于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双电源供电的重要用户或供电可靠性较高的配电网络。

E、电缆三供一备供电模式:该供电模式以三条辐射式供电线路通过环网柜与一条备用电源线路及联络开关构成环网供电,供电可靠性高,设备利用率高。

(四)加快配电网改造,推广应用配网自动化,提升配电网新技术应用水平,构建坚强的智能配电网。

中小城市配电网分布面广、接线复杂,交叉跨越多,线路走廊拥挤,设备分散,种类繁杂,运行状况时时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用电需求不断升级,传统的配网模式已难适应对配网维护管理,大力推行配电网自动化改造与建设已势在必行。配网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用户管理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建立配电网与用户互动的动态管理模式。其目的是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配网自动化主要包括了馈线自动化(FA)、变配电站自动化、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制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及用户管理自动化、配网运行管理自动化、配网分析软件与其他系统的接口等内容。其结构一般分为配电主站系统、通信网络、子站系统、远方终端(含馈线远方终端FTU、配电变压器远方终端TTU、配电站监控终端DTU)四个层次。

开展中小城市配网自动化改造与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配网结构和一次设备现状分析与改造。对供区负荷进行分类,确定负荷重要性、明确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通常一类负荷为独立电源供电或双电源供电的重要用户,如医院、政府机关等;二类负荷通常为地理电源点单环网供电用户,如工厂、商场、写字楼、高档小区等;三类负荷如通过同一开闭所母线单环网供电居民小区、普通商业区,以及其他供电可靠性要求较低的负荷。二是根据负荷分类情况,进行设备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改造,实现相变单元、开闭所、变电站的自动化要求;三是根据负荷统计情况,结合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要求,进行馈电线路的改接和拓扑优化,优化变电站和开闭所布局和网络接线方式,对特殊重要用户采取必要的特殊接线方案等。四是合理选择配网自动化结构模式,对配网自动化的主站、子站及终端进行合理配置,配网自动化的主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中心,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相关数据的获取及后台处理,根据采集的数据,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测与分析。配网自动化子站的功能是优化数据的传输,对所管辖的区块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配。配网自动化的终端是远程工作站,它是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延伸,它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采集上传数据,实施就地监测和控制。五是结合不同区域和层级的配电网管理的要求,合理选择自动化系统功能,对SCADA、FA、AM/FM/GIS电子地图、GPS抢修、TCM投诉、遥视、自动抄表、用电营业等功能进行配置,选择主通讯方式和特殊区域的备用通讯方式,选择通讯主站的规模、站址、服务器结构,选择通讯子站(集控站)的模式和通讯方式,自动化终端的接口设置及合适的应用软件等。六是要注重整体设计、分阶段实施。

参考文献: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370-2009)

篇4

关键词:1OkV配电网:电网规划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in the process,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use cognitive science related theory to guide, and pay attention to plan of flexibility. Once the actual load changes, the substation planning scheme and the network planning scheme should be able to adapt to these change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power supply.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every step all need planning personnel, planning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many experts repeated proof after correction, to be su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ximum number of uncertainties in the planning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Keywords: 1 OkV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grid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镇1OkV配电网规划8个步骤

1.1 明确小区规划的总体原则与目标

小区配电网规划要遵循《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以及各地的城市电网规划规范与相关原则。小区配电网应适应本地区电网的发展,即中压配电网的规划要与高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的发展相协调。小区配电网规划应定位在远景饱和规划,根据需要,可做中间年的过渡期规划,但中间年规划一定要与远景规划相协调。

小区配电网规划同城市电网规划一样也需在满足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等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使运行与投资费用达到最小。

1.2数据调查

小区中压配电网规划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详细的用地和建筑密度控制规划资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为进行详细规划,应收集规划区规划的详细说明书、电子配套图纸、详细的电子地图以及各类建筑负荷指标参考资料、变电站及电缆的造价等等。

1.3 小区划分

首先依照开发小区的用地规划,将小区划分成用地性质相同的小的区块,然后再根据相关的配套规划标出每一小区块的建筑面积或容积率、建筑控制高度等参考信息。根据小区的不同类型,其用地通常划分为纯工业区、纯商贸区、普通居民住宅区、高档居民住宅区、工住区、商住区、仓储区、机关区、学校区、绿地、公园等,规划人员可以对每一种用地性质的小区块单独分析。 .

1.4 负荷预测

这是整个小区规划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准确的预测小区远景负荷及负荷分布情况。这里通常不需要城市电网规划中所必需的分类电量及分类负荷预测。由于小区按新区进行规划,基于传统历史数据的预测模型不再适应小区的预测。一般采用比较实用的负荷分布预测方法— —功能小区负荷密度指标法。该方法根据国内外同等城市相应小区在主要历史阶段的分类负荷密度进行测算,分别测算出各个不同用地性质小区块的负荷,汇总成该小区的总负荷:

(1)

式中: —— 小区总负荷;

——不同性质用地区块的负荷密度;

——小区块的面积(负荷密度如是单位建筑面积负

荷密度,则为建筑面积;负荷密度如是占地负荷密度,则为占地面积):

T——为同时率(调查日负荷曲线得来,一般取为0.7)。

1.5 变电站选址定容

在城镇小区1OkV中压配电网规划中,既要考虑中压1OkV配电变电站(变压器)的位置与容量选择,又要考虑35kV或11OkV高压配电变电站的选址定容。

根据规划区的负荷分布预测结果,采用分区分片的方法,首先确定各1OkV配电变电站的容量和位置,然后利用规划软件的优化计算,确定35kV或11OkV高压配电变电站的容量和位置以及高压配电变电站的供电范围,可根据需要形成2~3个较优秀的变电站选址方案。其中,既要考虑供电的经济性,又要考虑供电半径的限制。

1.6 10kV中压配电网规划

根据35kV或11OkV变电站的供电范围的计算结果,将1OkV配电网按供电范围分区,对1OkV配电网络分区进行规划,形成2~3个优秀的配电网规划方案。规划中要重点考虑选择适合地区特点的10kV网架结构,采用不同的供电模式来实现有关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具体要求,必要时要校验某一高压变电站全停时负荷的满足程度,从而适当考虑不同高压变电站之间10kV联络线的设置。规划方案需满足各种系统的约束条件(如:短路容量限制、电压水平限制、线路过负荷限制及N一1安全性准则等)。

1.7 规划方案的综合比较

对变电站选址方案和10kV配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找出一个在经济性、可靠性、环境适宜性、可行性、可接受性等方面综合最优的方案作为规划的最终方案。

1.8 撰写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要论述配电网规划的思路及理念,对规划的适应性、灵活性进行全面论证,并阐述该小区10kV配电网规划的特色。规划文本要包括必要的图纸及相关说明。

2规划应注意的关键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2.1小区负荷指标的确定

从(1)式可以看出,获得小区块负荷或小区总负荷的关键是确定不同性质用地的负荷密度。该负荷密度的确定一方面需通过调查国内外类似功能小区的负荷情况获得;另一方面,要结合小区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小区饱和负荷密度。

现以某一小区普通居民用电为例阐述负荷密度确定的方法。首先,详细分析该小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及其发展情况,从该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出发,具体分析每户居民的电器用电情况(如照明用电、空调用电等等),结合该区居民的建筑面积,即可确定该小区居民的负荷密度。同时,可根据国内外类似小区的发展情况及负荷状况估计该小区的负荷密度,并与上述结果比较后确定最终的负荷密度。在实际规划中也可以采用高低两种方案来进行预测,高方案即对负荷密度估计较高的方案:低方案即对负荷密度估计较低的方案。应用这种负荷指标确定的方法,小区负荷预测的精度大大提高。

篇5

关键词:配电网;一流配电网;问题;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配电网直接面向客户,是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一、配电网的分类

配电网分为高压(220、110kV)配电网、中压(35、10KV)配电网\低压(400/220V)配电网三个部分,其中中压配电网目标网架是“一流配电网”建设中的一个重点,直接影响配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业园区工厂配电网等。

二、一流配电网的合理规划

1、国家电网“十二五”规划设计的目标

(1)通过逐年建设和改造,提升国家电网供电能力及优化主网架,并通过计算提出主网合理的运行方式;

(2)通过逐年改造和建设,满足“十二五”期间本地区用电负荷的增长需要,并适度超前,留有一定裕度;

(3)至“十二五”末期,建成结构合理、分层分区清晰、适应进一步发展、能够安全可靠、优质高效运行的城市电网;对农网线路卡脖子、设备老旧、农林场、养殖场、人畜饮水等关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用电问题等问题予以解决、进一步减少低压故障率;提高“N-1”线路比例,消除供电孤岛区域,全面提升农网运维水平。

(4)根据现有电网的具体情况,遵循制定的技术原则,逐步使变电站主接线形式、主变压器容量、中压配电网结构、导线截面等标准化和规范化;

(5)通过优化网络结构、改造薄弱环节、更换高损耗变压器和小截面导线、采用先进装备、推广应用节能技术,逐步提高电网运行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6)根据远景发展目标,为与电网主网架相协调的通信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分步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7)在主网架规划时,从智能电网的角度,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需要,尤其是考虑区内大容量风电场的接入需要;

(8)在配电网结构方面,考虑故障隔离和负荷转供的需要,为将来实现配电网运行的智能化打下基础;

(9)在通信系统规划时,充分考虑智能电网发展的信息交互需求。

2、配电网工作中存在的薄弱问题

(1)电网规划的要求可操作性、适应性和指导性,但是实际操作中,我县电网尤其是农村电网有电送不进、用不上的问题十分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2)配电网规划的流程存在不到位的问题,有些配电网规划不能有效地开展,职责落实不到位、不规范、不明确的项目还存在问题。

(3)配电网规划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还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还需要更加完善。

(4)城市和农村配电网规划与建设存在较大差距,在配电网规划工作中,不能墨守成规,不考虑实际的发展情况而采用一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3、配电网的规划流程

做好配电网的规划工作,首先需要对规划目标,规划标准和规划年限做出决定,而对这些内容决定工作的展开。还需要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处理工作,包括基本的经济数据、电量数据、电网分电压等级、载荷量和设备数据等等,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给规划工作做出基础保障。在规划编制上,首先需要贯彻国家要求和具体省公司的要求,在规划内容上要结

合国家要求与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规划技术导则,在经过调研和修订后保证配电网规划的科学合理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最后做好规划的审批和修改工作,任何规划工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对于高中低电压配电

网的完善工作中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保证政府与电力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局面。

4、城市与农村的配电网规划

城市的电网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保证着城市的正常发展和每天的电力需求。在城市一流配电网的规划中,首先要注意解决供电能力上的问题,避免出现供电(卡脖子)现象的出现和发生,在保证供电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城市的供电可靠性,因为城市生产对电力需要巨大,要有降低自然灾害对配电网威胁的能力,降低线损,保证电压合格率,配电网规划要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不扰乱城市环境为前提保障。

而对于农村配电网的规划工作,首先应该将注意力放在解决农村低电压突出的问题,主干线路线径偏小、供电半径过长、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差等问题上,保证基础电网设施的完善。由于农村相对城市来说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电力需求没有城市那么大,所以很容易出现设备陈旧的问题。例如某公司在处理农村配电网规划的问题上,对全部农配网线路进行统一规划,严格按照省公司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面对农村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时加大投入,严格按照一流配电网建设要求对农村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改造。为全部配电网供电结构的合理化、经济化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一流配电网的合理规划的建议

1、政府各级部门需要加大对电力企业和电网建设的支持。从政策上和管理上在到资金的投入上都要加大力度,以国家关于电网工作的指导战略为方向!,积极开展电网的建设和规划工作,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各方工作,合理资源配置,加强电网规划工作的管理,让电网规划工作有可操作性,协调农村和城市配电网的工作,加大科学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让配电网建设免除地方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保证供电企业整体运营水平的提升,并加强系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坚持走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供电企业要在合理规划配电网

要符合国家关于电网工作的要求和指导思想,在企业内部建立配电网规划科学评价和考核体系并打造一支配电网规划专业团队,规范和统一配电网项目的评审管理,让配电网规划工作有序开展,引入配电网精益化规划理念与方法,以可靠性为导向,针对不同类别区域、不同电压等级或组负荷,明确差异化要求,通过研究制定更为量化的配电网规划目标

和标准,为开展配电网规划工作提供了规范统一、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标准。并可结合规划实践对规划目标与标准不断修正完善,保持其先进适用性,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保证企业配电网工作给当地带来效益,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管理效益等方面之间的关

系,有序推进各个项目的进程,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技术经济综合最优。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深入,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和合理规划问题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供电企业对配电网的合理规划工作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就目前的电力市场来看,做好配电网的规划工作要以国家的发展要求为依据。结合自身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到强化规划统筹、强化计划管控、强化技术支撑,提升发展质量、提升管理效率、提升综合效益,规划一个本、计划一条线、管理一个口、信息一平台等等,以科学的规划为指导思想,在一流配电网建设的工作中,达到企业与社会双赢的局面,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孙志娟,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

篇6

【关键词】配电网评估;体系结构;结构设计

前言

伴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配电网的建设需求与日增加,同时,配电网建设呈现出覆盖范围广、规模大、涉及的相关因素众多等特点,这些因素促使配电网的规划改造和建设成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配电网规模的逐渐增大,配电网规划设计问题逐渐成为了电力工程师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3]。为了实现配电网建设的经济或安全最优,就需要对配电网的运行水平进行全面的、准确的评估。因此,配电网评估能够为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大大地减少了依靠人工判断所带来的建设不合理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4-6]。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构建准确而实用的配电网评估系统对配电网具有重要的意义。

1.配电网评估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配电网评估是配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用于尽可能全面、可靠地评价配电网各方面运行情况,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提供可靠参考的重要手段。配电网评估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准确性和规范性原则。评价指标的定义清晰明确,统计来源和方法无歧义,重复计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明确。评价指标的分类、计量单位、计算方法、调查表式等应有统一的规范性要求,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评价指标应方便不同地区之间和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状态下配电网规划建设情况的相互比较,突出导向性效果。

(2)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要有可靠的统计数据渠道,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暂时不能统计又十分必要的指标可先设置,随着公司信息系统的完善而后进行统计。

(3)客观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能够真实地反映所统计的对象,客观的了解和掌握配电网的实有状态。

(4)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所组成的体系结构应尽量覆盖配电网运行的方方面面,确定单个指标与整个指标体系所要表达的范围无盲区。

2.配电网评估体系的主要内容

配电网评价体系需要以电网供电公司EMS/SCADA系统的数据库数据或者其他内部数据资料为基础,以数学统计方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短路电流计算、层次分析法以及其他数学方法等为工具,最终以数值的形式实现对配电网各方面的量化计算。配电网评估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

(1)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应满足指标层次结构分级清晰、指标结果全面可靠精确、统计计算方便以及实用性强的特点;评估指标不能存在相互联系重叠、重复计算等缺陷。评估指标应该能够真实的、准确地反映配电网方方面面的运行情况,切实为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提供有效依据。

(2)评估指标计算与评分。根据国家标准、供电公司企业标准等,完善评估指标的统计方法和口径,明确地给出评估指标的计算公式;同时,根据指标的合理性范围,确定评估指标的详细评分标准,并利用分段函数或连续函数予以精确地表示。

(3)权重体系。权重体系是决定了各评估指标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其直接决定了配电网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利用准确有效的数学和电力系统方法来计算权重体系的值。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专家决策法、德尔菲法和模糊评价法来计算权重体系。

(4)评估计算与结果。评估计算根据电网公司信息系统或其他内部数据,在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计算与评分和权重体系的基础之上,最终计算得到配电网的评估结果。评估计算可基于层次分析法逐步地计算上层指标的得分,直至得到配电网评估总指标的得分。

3.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1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为节约系统开发成本和便于系统设计维护,配电网评估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构架即该软件系统的安装、升级和维护全在服务器端予以解决,用户只需要浏览器既可以运行全部模块,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该体系可采用三层结构,由上而下依次是Web操作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Web操作层只能与业务逻辑层交互,业务逻辑层只能与数据访问层交互,这种体系结构保证了数据信息流的确定性,便于系统的开发设计。

Web操作层的主要作用是为用户、电力工程师以及系统管理员等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为用户提供简单友好的业务功能操作界面,为电力工程师提供评估指标体系的维护界面,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用户和电力工程师账户管理与维护界面。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实现基础数据的处理、自适应体系的计算、各评估指标的计算等功能,是配电网评估实现的主要逻辑功能层;该层接收Web操作层的数据和操作信息,根据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规则对信息进行处理,并与数据访问层进行数据的交互。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存储配电网评估系统的本地数据,实现本地数据与数据库数据的交互以及完成相关的数据读取、数据存取等请求的响应。

基于以上的软件体系分析,配电网评估系统将应用程序以静态或动态网页的形式存储于Web服务器,将数据库安装于数据服务器。用户运行该系统软件时只需要在用户电脑的浏览器上输入相应的网址,选择用户类型并输入账号和密码即可进入配电网综合系统界面并进行操作,操作指令发送至Web服务器;Web接收到操作指令值按照业务逻辑对相应的信息进行操作,并与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交互,完成相关数据的读取、修改、储存等操作;最后将相应的结果传回至用户电脑并通过浏览器予以显示。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3.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配电网评估系统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电力公司用户提供配电网现状或规划年的评估方法,分析配电网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为了保证评估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可维护性,引入电力工程师参与配电网评估系统评估指标体系的实时维护。在用户进行配电网评估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基础数据输入、自适应权重体系计算、配电网评估指标计算和评估报告输出等功能,需要对整个配电网评估系统进行功能模块进行分工管理。因此,配电网评估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块图如图2所示。

4.结语

本文在分析配电网评估概念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了配电网评估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种配电网评估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完善了该评估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和功能结构设计。该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能够为配电网评估系统的构建提供可靠的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超,王主丁,王骏海等.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及评估软件开发[J].供用电,2012,29(6):1-7.

[2]韩震焘,黄志伟,葛少云等.城市配电网综合评价体系[J].电网技术,2012,36(8):95-99.

[3]肖峻,高海霞,葛少云等.城市中压配电网评估方法与实例研究[J].电网技术,2005,29(20):77-81.

[4]李晓辉,徐晶,李达等.基于层次分析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21(3):69-74.

篇7

[关键词]农村电网规划设计现状及分析

第一部分 农网现状及分析

1.1农网发展概况

重庆市江津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电区域幅员面积为 2780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办事处,1个管委会,22个乡镇,供电内总供电户数为29.85万户,计118.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7.06万人。

江津电网供电区域分散,除几江城区外,均为农村负荷,负荷不集中,仍以35千伏电网为主要供电电压等级,以110千伏变电站作支撑,在短时间内仍无法消除35千伏电压等级。

1.2农网现状

1.2.1高压配电网现状

截止到2007年底,35千伏及以上线路共计30条457.3935千米,其中110千伏线路7条191.0745千米,35千伏线路23条266.319千米。设备完好率为100%。

公司管辖变电站全部为有人值班变电站,共16座,其中110千伏 变电站4 座,35千伏 变电站12座。管辖变电站主变压器共 28台, 32.86万千伏安。其中:110千伏 7 台,19.45万千伏安;35千伏 21 台,13.41万千伏安。

1.2.2中压配电网现状

截止到2007年底,10千伏配电线路共计93条1942.85千米。其中架空线路1922.80千米(含绝缘线33.59千米),电缆20.05千米;绝缘化率2.76%,电缆化率为1.03%,环网率76.5%。

公用配电变压器共计1748台,容量119415 千伏安,其中:柱上城网配变126台,总容量28995 千伏安;农网配变1622台,容量90420 千伏安。2007年新增公用变压器323台,容量20265千伏安。设备完好率100%。专用配电变压器共计881台,容量105050千伏安。

1.2.3低压配电网现状

低压线路总长为12179.15千米,同比增加1668.321千米。其中:裸线8246.85千米、绝缘线3932.30千米,绝缘化率32.29%,同比提高2.44%。

第二部分 农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江津110千伏电网以220千伏龙井站作为枢纽变电站,双宝、白沙、贾嗣、付家为负荷分配中心(贾嗣、付家于2004年投产),110千伏网架接线方式除双宝站是双回接线外,其余均是单回放射式接线,未能满足N-1要求,在故障时只依靠下一级电网转移部分负荷。

2.2几江城区供电可靠性低。几江镇城区是江津市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较高,负荷密度大。而几江铜锣站为35千伏线路单回供电,与东关村站之间只能由部分10千伏线路互供,负荷高峰时负荷转移极为困难,已不能满足负荷增长,必须将铜锣站升压或异地新建110千伏变电站。

2.3 35千伏电网接线主要是双回路的环式接线,35千伏电网之间或35千伏电网与110千伏电网实现环网,供电可靠性有所提高,但经济运运行、保护配合困难。虽是双回供电,但在主供回路故障时依靠另一回路供电电压质量差,随着负荷增长,将不能全部转移负荷。

2.4江津几江城区负荷占全网负荷的35%左右,除几江城区外的供电区域绝大部分是农村乡镇负荷,工业负荷较少,由于农村负荷小,供电区域分散,只能依靠35千伏电网供电,与重庆市公司要求简化35千伏电压等级的技术要求相矛盾。

2.5江津供电公司电网小水电电源多,并网小水电73座,总装机容量接近6.9万千瓦。发电负荷受天气、降雨影响,导致购网负荷峰谷差大。降雨多时购网负荷小或向大网送电,而在夏季连晴高温时却无水发电,购网负荷增大,增加了主变储备容量,造成变电站主变利用率低下,经济运行困难,更难以满足容载比要求。

第三部分 农网发展规划

3.1农网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我公司电网特点,我公司电网发展的思路是: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为指导,满足我公司供电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建成结构优化、经济、安全、稳定、确保电能质量、较低电网损耗,供电可靠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完全满足全社会用电需要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电力网,为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及实现“314”战略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高速、有效的推动江津地方区域性经济的发展,满足江津建设成为地主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需要。彻底解决江津几江城区负荷增长过快,电力设施落后的现状。

3.2农网规划原则

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则,充分利用江津电网资源优势,合理依托江津局电网。要认真研究,科学分析能源分布,合理规划和布局电网的骨干网架结构。

电网配套发展原则。电力的生产、供应和销售是相对独立但又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必须同时加大输变电设施、调度通信自动化设施等的规划和建设。

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对于新建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必须从城市经济建设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严格的科学计算,经济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使电力建设符合客观规律,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同时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城市高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淘汰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设备,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3农网规划一般要求

按《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等规程规范中的规定,根据本地区实际,确定本地区农网规划应遵循的一般要求。

3.3.1农网规划应服从于上级电网规划并以上一级电网规划作指导;

3.3.2农网规划应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满足运行经济性和灵活性的要求;

3.3.3农网规划是在负荷预测、变电容量与供电负荷平衡及相应变电所布点的基础上拟定网络方案;

3.3.4处于起步阶段的网架,部分项目可考虑提前建设;

3.3.5近期设计与远景规划相结合,便于过渡;

3.3.6中低压配电网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其规划与建设工作应纳入县城总体规划、建设和改造工作中,争取同步实施,电力先行;

3.3.7重视城区道路建设管线综合工作,城市道路的新建、改造、拓宽必须预留电力线路的专用走廊;

3.3.8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应与市政工程相结合,与高压电网的规划和建设相结合,与业扩报装工程相结合,与旧配电网的改造工程相结合;

3.3.9中压配电网应规范化,载流元件配套一致;

3.4农网规划技术原则

3.4.1.发展方向

满足电网运N-1安全运行水平。

3.4.2.电压等级及供电半径

110千伏线路不超过120公里,66千伏线路不超过80公里,35千伏线路不超过40公里。

城区中低压配电线路10千伏不超过8公里,380/220伏不超过400米,负荷密集区不超过200米。

农村10千伏不超过15公里,380/220伏不超过500米。

3.4.3.供电可靠性

变电所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配置;满足N-1原则;重要一类负荷有可靠的备用电源(含自备电源),双电源或多电源用户,各电源之间有可靠的机械或电气连锁,任何情况下不得向电网反送电。

3.4.4.农网接线方式

电源点靠近负荷中心,各级电网有充足的供电能力,下级电网具备支持上级电网的能力,变电所进出线容量配合,整体布局和网络结构合理。

根据变电站布点、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分区分片供电,供电范围不交叉。

重要城镇10千伏主干线路实现环网布置、开环运行的结构,达到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

其他配电网络较长的线路按规定装设分段、分支开关设备,满足有郊限制故障范围、保证供电可靠性要求。

3.4.5.容载比

农网中性点运行方式;针对公司电网结构及运行方式,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安排原则为,双宝、贾嗣、付家、白沙等4个10千伏站,保证一台主变110千伏侧中性点直接接地,35千伏系统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在双宝站35千伏侧装设一台消弧线圈进行自动补偿。

35-110千伏变电所容载比达到1.8-2.5;

农村配电变压器容载比达到1.5-2.0。

3.4.6.农网无功补偿

无功配置符合无功补偿原则,无功容量满足功率因数相关规定。对于220千伏、500千伏电网,宜力求保持各电压层面的无功功率平衡,尽可能使这些层间的无功功率流动减少,以减少通过降压变压器传输无功功率时产生的大量消耗;对于110千伏及以下的供电网的无功补偿,遵循用户就地补偿是最大的原则,实现无功功率的分区和就地平衡,防止电压大幅波动。

高压供电的工业及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设备的用户,功率因数为0.95以上,其他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0.90以上,趸售和农业用户功率因数为0.8以上。

3.4.7.降低网损的措施

调整网络布局,电网升压改造、简化电压等级、合理调整运行电压,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换粗导线截面、更换高能耗变压器,增加无功补偿容量等。

3.4.8.电压调整与电压损耗分配

建议优化电网无功补偿装置配置;

充分利用无功补偿装置调节能力,做到无功就地平衡;

加强各电压等级无功分层平衡工作,开展对运行人员无功电压知识培训,按照无功补偿设备投切原则结合有载调压变压器分头调整,减少无功的级间流动;

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寻求最经济的运行方式;

提高全网高峰时段电容器投运率,进一步改善高峰时段供电电压;

3.5农网规划目标

3.5.1.以市公司新建的龙井22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完善110千伏网络结构,增加110千伏变电容量,重新划分各变电站供电区域,满足供区供电需求;

3.5.2. 完成35千伏变电站布点及电源规划,提高供电质量,实现双电源供电。

由于江津广大农村负荷密度低、用电可靠性要求不高,建设110千伏变电站投资效益不高,同时由于供区内用电大户相当长的时间内对35千伏电压负荷有较大需求,江津供区内暂不淘汰35千伏电压等级,由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电压等级为专线用户及35千伏农村变电站提供电源。

结论:

2008-2015年期间,江津供电公司电网需新建及升压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座,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19.45万千伏安,新建110千伏线路151.36公里。新建及改建35千伏变电站11座,新增35千伏变电容量6.42万千伏安,新建35千伏线路47公里及配电网络改造。

在2008年至2015年间江津电网通过对以上规划项目的逐步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我公司电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降低电能损耗,保证供区内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促进电力增供扩销。通过电网建设改造,将产生以下积极效果:使负荷供应能力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了城市建设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的用电;扩大了直供区域,拓展了电力市场;完善了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降低了电能损耗,实现经济运行。

[参考资料]

最新10Kv及以下供配电线路、供配电装置设计与安装图集 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4

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篇8

【关键词】配电;故障分析;防范措施;线路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县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证用电的优质、安全和可靠显得非常重要。其中,作为配电网络中的主要部分,10kV架空线路故障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更为关键。今夏仅寿县城关地区用电负荷就超出20.177万千瓦,县城电网供电压力巨大,愈来愈不能满足用电负荷的需求。寿县供电公司应当利用当前国家投入、政府支持的有利时机,结合新城区规划,对县城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按照电网改造有关规定标准,建改后县城电网供电可靠率应达99.965%以上,电压质量合格率达到99.845%以上,综合线损率和低压线损率在8.85%和10%以下。因此,对以往10kV架空线路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对处理方式和解决办法进行总结,使得供电企业能够快速、高效的排除故障、恢复供电,是县城配网运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就县城供配电线路设计及常见故障防范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1 造成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的主要原因

1.1 外力破坏

(1)在公司、酒店、宾馆开业或重大庆典活动中,在电力线路附近燃放鞭炮和彩带,城市中的垃圾塑料袋,周边农田的塑料薄膜等,春天时放的风筝。这些对运行中的设备线路造成隐患,容易引起短路跳闸等事故。

(2)机动车辆违规行驶、碰撞电杆。造成倾斜或撞断,引起线路设备故障。

(3)很多不法分子盗窃变压器或线路,然后卖给废品收购站赚钱。经常在盗窃现场能看到这些不法分子只盗取了变压器铜芯,其他构件散落一地。

(4)施工挖断电缆,电缆敷设好后,由于市政工程建设的需要,政府部门或用户在不了解电缆走向的情况下随意进行施工,将电缆挖断的事故时有发生。

1.2 自然灾害

在每年的夏季雷雨天气中,设备线路遭受雷击。部分农村地区还受到过龙卷风的破坏。

1.3 树障

由于退耕还林,绿化进入高峰期,在带来宜居环境同时,对配网线路设备的影响很大。公司安排各供电所定期对其辖区进行清障,但部分单位、人员认识不足阻碍、要天价,造成树障得不到清理,一遇上刮风下雨,就会造成放电或树枝掉落搭线,严重时会出现树断砸线,引起断线事故。

1.4 运行维护经验不足,巡视检查不能到位

2 故障应对措施

2.1 防外力破坏措施

(1)为减少机动车辆碰撞杆塔事故,可在交通要道和道路转弯处涂反光漆或者装设反光牌,拉线上可加装红白相间标志管,以引起驾车人员注意。

(2)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工作,重点指出高压线附近放风筝、烧秸杆、钓鱼、违章作业对人身伤害,并在杆塔上悬挂警示标志。

(3)加强警企联合,加大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查处打击力度,严厉惩治犯罪分子。

(4)各运行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所辖范围的线路、杆塔进行巡查,发现缺陷、违章建筑及时上报公司,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处理。

(5)电力电缆埋设后,沿电缆走向要在地面上安装醒目标志,以防误挖。

2.2 施工及运行维护管理措施

(1)导线在施工安装时要压紧、扎牢,防止接触不良。

(2)在线路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负荷分布情况,防过载运行。定期做负荷测试,出现过载及时进行调整。

(3)在10KV线路装设故障指示仪,当出现短路时,能够及时发现故障点和排除故障,减少损失。

(4)施工单位应对检修计划进行合理安排,按规程要求及时处理故障和隐患。

(5)加强对巡线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知识和建立奖惩机制,使巡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巡线、护线。

3 供配电线路设计

3.1 高压配电网

(1)县城配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应简化变压层次,为避免重复降压,变电站应尽可能深入负荷中心;对于一般的县城电网应选择110kV作为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县城区域逐步取消35kV电压等级;对于经济发达的县城电网,可选择220kV作为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

(2)高压配电网应为城区负荷提供多个电源点,各点互为备用,为今后环网供电打下基础。

3.2 中压配电网设计

(1)10 kV中压配电网应实现环网接线、开环运行的接线方式,主干线要能分成几段,在分段处装设真空断路器和隔离刀闸,实现手拉手供电,在检修工作时,互为转移负荷,提高可靠性。

(2)10 kV中压配电网的路径设计,应结合市政建设发展规划,预留线路走廊。

(3)10 kV中压配电网主网架导线截面选择,应根据县城负荷现状及增长规律,考虑10-20年的发展规划,并经允许电流计算、允许电压计算、经济电流密度计算和满足供电可靠性以及电压质量要求后,进行技术经济方案比较,确定导线截面。在早期的农网改造中,缺乏认真细致规划设计,造成供需不平衡,重复进行线路台区改造,造成投资建设的浪费。

(4)城区就选用15米及以上杆高强度钢筋混凝土杆,在转角、耐张、T接和终端处可采用钢管塔等自立杆塔;埋设地点要避开道路拐弯和上下坡的地方,应选在稳固的位置进行埋设,以免水冲、下沉后,造成杆塔倾倒。

(5)为提高县城供电可靠性,线路绝缘子可选用新型复合材料系列绝缘子,

3.3 低压配电线路设计

在往年的夏季,暴露的问题有:一是变压器容量小,造成过负荷运行,直接导致烧毁;二是低压线路老化,故障点多,电压质量差,居民电扇、空调、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没法使用。针对这引起问题,在此探讨下低压配电线路如何规划设计比较合适。笔者认为,应按实际需求设计,但也要对未来负荷预留空间。

城网低压主干线最好采用架空绝缘导线,也可使用低压电缆,但是成本太高,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导线的选择应有远期规划。这样当负荷上来后可以更换配变,而不要更换导线造成浪费。

4 结束语

供配电线路是电力与用户相连的桥梁,运行情况复杂。它的安全运行影响电力企业经济社会效益。所以我们要重视供配网络的运行维护,通过对防外力破坏、设备隐患消缺、加大对农网工程投资力度等措施,减少和降低线路设备故障率。使之能够更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关于上报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甘计基础函号)

《甘肃省农村电气化发展“十五”计划暨年远景目标规划》

《陇南地区及武都县电网发展“十五”计划与年远景目标规划》

⒋《武都县城区总体规划》—年远景目标规划

二、武都县城区概况:

武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县城是陇南地委、行署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面积约平方公里,按自然地理位置共分四个片区,即旧城区(北峪河至东江水)东江区(东江水至王石坝)、钟楼滩区(北峪河西至灰崖子)、城南区(白龙江以南),居住人口达万人,年用电量万千瓦时,占全县用电量的,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三、武都县城区电网供电现状:

目前,武都城区供电主要依靠灰崖子变电站。该变电站始建于年代,几经改造,主变容量为×,电压等级为,由两水变电站供给电源。出线回,⒊线路专供城区,互不联接分段;线路专供灰崖子变以西、武都县水泥厂等用户,线路主供东江工业区,线路主供城南及汉王镇,共有线路公里,配变电台台,线路公里。设备运行年限长,容量小,供电可靠率差,随着农网改造工作的深入,城区供电问题日异紧迫。年第一批批复修建的东江变电所现已建成竣工并投运,共有出线回,实现了向城区双向供电和郊区三乡一镇分片供电的格局,初步缓解了武都城区供电紧张的局面。

武都城区配电网建设始于六十年代,建设初期的武都县城占地面积小,街道狭窄,是全省有名的最小的地区所在地县城,全城仅有二巷三街(即唐家巷、清真巷、人民街、中山街、新市街),居住人口不到现在的五分之一,约万余人,用电负荷最高不到千瓦。城区配网由于受当时城市经济发展限制以及规划思路、规划方法和规划手段的影响,对城市发展前景和电力发展需求认识不足,严重缺乏电网规划的前瞻性、延续性和总体思路,只是单纯随着城区发展而被动增补供电设施,致使城区电网供电容量始终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求。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供电电源单一,供电可靠性差。由于电源单一,不能互供,变电站负荷高峰时满载、超载,不得不被动限电,严重影响城区工业生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和居民生活正常用电,也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困难。变电站及供电线路故障时出现大面积停电,供电质量难以保证;

二、电网供电线路问题严重。城区线路建设早,设备陈旧老化、网架结构薄弱,架设的电力线路大多采用米方杆和木制杆,加上设备运行年限过长,自然损坏程度高,选用的导线线径小,配电容量小,经过多年运行后存在严重的破股线、电杆老化等现象;

三是低压电网问题突出。线路供电半径太大,迂回架设多,大多超过公里,覆盖面积小,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和安装位置不合理,无法灵活调换,不能实现动态运行。同时线路老化、弧垂过大,低压架空线路常与居民住宅和线下树木碰撞,形成树线争空,导致短路,造成安全故障和电量损耗;

四是电网布局设施不能适应城市供电要求,已严重制约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五、城区配电网建设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武都县经济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武都县城区用电负荷也由原来的不到千瓦增加到今年用电高峰的千瓦。近年来,虽然武都县电力局贷款对城区配电设施进行了多次改建,但由于资金不足,仅能缓解当前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区电力供应能力停滞不前与电力需求不断发展之间的矛盾。尤其是一九九八年武都县确立了深入人心的“撤县建市”建设目标以来,省、地、县为加大武都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扩建改造了武都城区,使原来窄小的县城成为了历史,代之而起的是一座道路宽阔高楼耸立的城市,处处呈现出一幅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而低短杂乱的配电设施,过低的供电质量和可靠率,随处可见的电网安全隐患,成了影响武都城区发展建设的一大瓶颈,不仅造成了很大的线路损耗,降低了电压,使很多重要用户和大负荷用户无法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了电力局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还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城区电网建设改造也因此而成为全城人民密切关注强烈要求尽快上马的一项重要工程。为了配合武都城区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功能和基础建设水平,提高城区供电质量和可靠率,彻底消除电网设施安全隐患,降低损耗,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改造武都城区电网已是非常必要,势在必行。

六、规划设计的思路及目标

(一)加快中、低压电网建设进度,完善低压配电网络结构,彻底解决中、低压配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供电可靠率及供电质量,基本做到各架空线路之间互相支持、容量互补,合理分担负荷。城区内做到一户一表,各公网配变根据负荷变化可相互调换,居民用户的低压线路可满足居住区内负荷发展的需求。

(二)进一步优化中、低压配网,建设功能较强的运行网架结构,使供电可靠率、供电质量及线路损耗等各项运行指标达到部颁标准及运行规定的要求,满足规划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调整、各出线,完善网络构架

⒈改造两水至灰崖子变、灰崖子至大岸庙变线路,提高网络供电容量。

⒉调整大岸庙变出线间隔至东江变,减轻两灰线送电负担。

⒊调整灰汉线间隔至东江变东汉线出线,减轻灰崖变供电负荷。

⒋新建灰崖变至东江变双回城区线路,建设线路开闭所两项,装设线路分段联络体系,确保城区供电。

⒌改造灰东线至白龙江大桥段,主供城南片,加装线路分段联络开关,与东江变东民线联络开环运行。

⒍完善低压供电网,加强户表改造及低压用电管理。

(四)规划设计目标:

⒈经济技术指标;

.供电可靠率达到;

.电压合格率达到,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合格率标准为额定电压的±

.城网综合线损率降低到以下。

⒉通过改造旧设备及新建配电线路,增加一定数量的配电开关以及低压线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将城区配电网之间建成环网供电开环运行的网络。

⒊开展配电自动化的试点和建设工作,完善灰崖子变、东江变对城区双向供电配套设施,以达到及时分段切除故障点,缩小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七、城区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原则:

(一)总则:

⒈本规划根据武都县城区供电范围、城市电网建设及电网发展与电网结构变化实际情况制定。

⒉本规划依据能源部颁发的《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原则》制定。

⒊本规划设计依据满足电网供电安全准则和满足用户用电要求来考核。

⒋本规划满足国家规定的城市配电网“—”准则。

(二)网络结构:

⒈配电网的结构是规划设计的主体,配网结构根据武都县城区的建设规模和预测的负荷密度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合理选择接线方式,点线配置。

⒉配电主干线导线截面按远期(年)规划负荷密度一次选定,当负荷增加、供电能力饱和时,以增加配电站布点、增加变台容量,缩短供电半径等方法解决,使供电网架结构基本上保持不变。

⒊每座配电站、每条配电线路都应有明确的供电区域,防止穿插供电、迂回供电或近电远送。

⒋架空线路主网架,在城区内采用环网结构,开环运行,郊区采用树状辐射线路,主网上装设一定数量的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实现“手拉手”供电方式。对于负荷为及以上的点负荷,采用变电所专线直接供电。

⒌配电网的经济供电半径在一定的负荷密度下,应按年运行费用最低来确定,进行电压损失校验。配电线路达到城区不超过公里,郊区不超过公里。

⒍架空导线包括裸导线和绝缘导线,在导线与建筑物安全距离不够、树线矛盾突出、人口密集、繁华街道、高层建筑物处采用绝缘导线。

⒎配电变压器装设尽量靠近配变供电区负荷中心,容量按—选择,变压器抬架按容量一次建成,淘汰所有高耗能变,选用节能型配变。供电半径控制在以内,负荷密集区在—以内。采用低压无功补偿方式,降低无功电压损失。

⒏城区直线杆全部选用的钢筋混凝土杆,转角及跨越公路、河流处和交通繁忙、繁华商业区等,选用钢杆。

⒐主要大街广场、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全部采用电缆引入。

八、建设(改造)规模:

⒈改造两水变电站到灰崖子变电站线路共公里,导线采用—。

⒉改造灰崖子至大岸庙线路,将原有导线更换为导线,为大岸庙至洛塘线路供电提供通道。

⒊建设、改造城区线路公里,城区主干线采用米钢筋混凝土电杆和钢杆,导线选用—,分支线路选用绝缘导线和电缆,以及部分—、—导线。

⒋建设、改造线路公里,导线容量按供电区内负荷发展一次选定,主线路导线选用—绝缘线或电缆,部分选用钢芯铝绞线,分户、下户线选用集束导线,截面不小于铝线⒉铜线。

⒌新增、改造高耗能配变台,总容量。

⒍新增线路分段联络开关—断路器台。

⒎增装低压无功补偿。

⒏改造低压户表户。

⒐新建配网自动化工程项。

⒑安装配电计量装置台。

九、投资项目资金估算:

⒈改造两灰线、灰大线共计公里,需资金万元。出线间隔回,需资金万元。

⒉新建线路公里,其中电缆和绝缘导线公里,需资金万元。

⒊新建线路公里,其中电缆和绝缘导线公里,需资金万元。

⒋改造线路公里,其中绝缘导线公里,需资金万元。

⒌改造线路公里,其中绝缘导线和电缆公里,需资金万元。

⒍改造、新增配电变台台,总容量,按元计算,箱式变台,按万元台计算,共需资金万元。

⒎增装低压无功补偿千乏,需资金万元。

⒏加装线路分段、联络开关台,需资金万元。

⒐户表改造户,需资金万元。

⒑配网自动化工程两项,需资金万元。

⒈加装配电变台计量装置台,需资金万元。

以上各项工程共需资金万元。

十、改造后效益评估

本建设与改造项目实施后:

⒈武都城区电网结构将趋于合理,输变配电容量将有较大的提高,不但可以解决当前供电的卡脖子局面和不安全因素,而且为拓宽电力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⒉城网结构得到了加强,实现了线路手拉手式互相支持互为备用的供电格局,提高了城区供电可靠性。

⒊增加了低压无功补偿,提高了功率因数,使无功功率得到就地平衡,消灭迂回供电、超半径供电的缺陷。

⒋中、低压配网导线绝缘化,彻底根治树线争空的矛盾,使线损率由原来的下降到以下,年减少损失电量达到多万千瓦时,电压合格率将达到,同时堵塞了诸多安全隐患。

⒌将大幅度提高城区的供电能力,使武都城区能够充分利用电力这一洁净能源,来代替燃煤炉,不仅有效地减少空气污染,为增加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作出较大的贡献,而且能大幅度提高供电量,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

⒍改造结束后供电网络更趋合理,各线路相互支持,互担负荷,减小停电范围,城区有效负荷将增加左右,年增长供电量约为多万千瓦时,年预计城区有效负荷可达到。

附:⒈武都县城区电网改造(建设)工程规模表;

⒉武都县城区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计划表;

⒊武都县城区电网改建投资估算汇总表;

⒋武都县城电网现状图;

⒌武都县城电网规划图;

⒍武都县城网建设规划材料表;

篇10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能配网技术;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我国十就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一就是大幅度提升信息化水平,这也是我国决定大力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所以,目前各大城市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新型城市,而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就是必须建立关于可再生资源且智能化电网的应用机制。

一、智能配网技术的概述

在了解智能配网之前,必须首先了解智能电网的概念。智能电网简称SG,它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未来能源联盟智能电网工作组命名的,它是具备完善性能且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的输配电系统,这套系统包含了信息与通信技术、高级传感技术、监视技术和现代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的建设非常复杂,不仅包括发电、变电、输电、配电、调度和用电6个环节,还包括支持这些环节运作的通信信息平台。

智能配电网简称SDG,它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智能配电网比传统的配电网更安全,自愈能力更强,不但有较高的资产利用率和电能质量,而且可以大量接入分布式电源,来帮助与用户互动以及可视化地管理配电网及其设备。

二、我国智能配网建设的现状

目前美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关注点在于升级更新电力网络基础架构,欧洲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则在于逐步接入可再生资源。我国则因为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状态,因此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过大,所以我国目前智能电网建设的要点就在于着重发展低碳经济,提高消纳大规模间歇式能源的能力,以提高电能质量和保障供电可靠性。

智能配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石,其配网环节包括建设与改造配电网网架、配电自动化试点、接入与控制分布电源、互动应用配用电系统以及对信息孤岛的整合和关联等。通常情况下,配电网是指在电力网中负责电能分配的网络,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杆塔、线路、开关、配电变压器和无功补偿装置等设施。目前而言,我国的配电网都是电压等级不大于35kV的电网。

三、我国智能配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智能配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对智能配网建设不够重视,不但投入资金有限,而且对顶层的规划和设计都比较落后,配网设备档次较低,调度运行的技术支持也不够,同时,都是采用手动为主,电动为辅的断路器操作方法,例如柱上刀闸、接地刀闸等都是手动操作,总体很难实现遥控操作,据统计,目前只有6.7%的配网可以实现自动化。

而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城市和地区,一次设备更是全部手动化,配网设备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电控操作机构呈现敞开式,且容易发生氧化严重或者机构卡塞等问题。

(二)智能配网通信平台的技术支持和管理能力不够

我国目前的配网设备不仅数量比较多,而且分布非常散乱,这样就要求配网自动化设备必须配置足够的采集控制终端,才能完成智能配网系统与终端设备的通信和互联。目前采集终端的主要通信手段无论是光纤等有线通信方式,还是GPRS等无线通信方式,都存在通信手段单一,无法满足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功能和维护等缺点,而如果采用多种手段结合的方式,通道建设和管理难度就大大增加。

(三)智能配网电源的配置过于复杂

智能配网技术可以在故障发生时,快速准确地对故障区域进行定位,并及时通过遥控的方式清除障碍来保证供电,这就要求必须在现场安装足够的终端装置来提供工作电源,来实时采集线路信息。

在目前的配网系统中,如果出现停电现象,配网系统中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都会掉电,只能通过安装蓄电池或者充电器的方法来保证终端设备在停电后依旧保持工作状态,但这样做后期维护的难度又会有所增加,进一步削弱了主站作用。

(四)智能配网的网架结构存在偏差

我国大部分城市目前的配网网架结构都存在偏差,不够科学合理,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负荷分布不均衡、单辐射线路多、变电站布点与负荷中心区距离过远以及手拉手供电的半径太长等,也正是这种配网网架结构的缺陷,导致智能配网的科学性和智能化程度都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

(五)智能配网调度的技术支持不够

目前我国智能配网的调度缺乏技术支持,配调指挥系统缺乏运行监制和控制功能。很多调度部门为了节省资金,都采取了将配网工作站设置到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模块的方式,很少有部门单独建设了调度指挥系统,致使技术支持力度和范围都有所欠缺。

四、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配网技术的优化策略

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当最大化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将人的智慧与物的价值互相结合,互相补充,进而实现经济活动最优化。智能配网技术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完善和优化:

(一)进一步完善电网结构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重视智能配网技术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规范规划方案。按照国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的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结合城市区域的电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好中远期目标;

二是做好与上机电网的协调和衔接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配电网的动态修订体制;

三是必须统一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安装的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