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科学性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的科学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管理学理论目前已经形成符合当前管理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知识结构框架,解决了理论的普适性问题。目前管理学理论中存在着诸多分歧和争论,这是管理学领域特有的现象,体现了学科的特点以及规律。这一特有现象和问题在未来仍需要漫长的时间去解决。
关键词 :管理学 科学理论 普适性
一、困扰管理学理论界的问题
纵观管理学科的发展过程,其科学性、实践性、艺术性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受美国管理学家争论和学科发展的影响,加之对中国管理学本身思想框架的理论研究,加剧了中国管理学界的争论之声。争论变得愈发复杂。近几年,在《管理学报》发起的“中国?管理?实践”论坛和“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就相关管理学理论展开探讨研究,进而对中国管理学理论研究历程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纵观我国管理学理论发展历程,在管理学中是否存在基础研究、是否存在中国管理学、管理学者是否能够在探究理论的过程中脱离实践等问题,时常困扰着管理学界。
二、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探究过程
在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关于科学与学科的科学性探究等问题的探讨有很多。笔者认为,只有在众多有关于管理学的理论当中,找到其根本的科学性,才是管理学研究的真正目的及意义。只有找到其科学性,才能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进而完善一门学科。
学术界将从学科、专业、基础理论三方面对管理学理论展开研究。根据管理学理论常识、规律以及管理学的自身特点探究其理论的科学性。并将其在组织管理活动或工作特点上的体现加以总结和概括最终形成理论。人们通常称之为“狭义管理学”。在这一领域当中,管理学理论被应用在对组织的研究上。具体包括:研究组织如何建立、如何发展壮大等。在管理学理论体系中,人是最基本的元素,因此在管理学理论中,主要研究人、组织和组织中的人。
法约尔是推动人类管理活动走向科学管理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其对理论的实践得到人们的认同,也因此被称为“实践者”,即将管理学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的理论家。由此可见,实践对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证实,尤为重要。
三、管理学理论科学性的研究方法
1.发挥其他学科的辅助作用
由于管理学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人、组织以及组织中的人。管理学家希望通过对人的研究实现组织健康,发展稳定。因而出现很多学者,尤其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其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人和组织上。这种做法不仅使得学者在对问题的分析上多视角化,而且也使管理理论界出现“丛林现象”,即管理理论的复杂化;甚至使管理学者对管理学理论是否还存在更为基础的理论产生疑问和怀疑。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一书中提到:“现实中的组织、规模和形式千差万别。”“从一开始,组织研究就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书中提到,在组织中存在着差异,依据研究者不同的兴趣爱好、专业课程、以及从事职业的不同,将组织划分为多个层面,进而产生研究时的多种视角。例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专家研究的对象不同,即使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也会从不同角度出发。因此,想要对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发挥其辅助作用。从多个角度入手对其理论的科学性实施研究,其结果必然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2.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
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客观性、规范性、实证性与概况性上。人类社会之所以取得很大进步,与科学研究息息相关。管理学家在研究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时,曾试图采取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但其可行性一直遭到质疑。实际上,在管理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组织,与自然科学不在同一范畴。因此将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应用到对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当中去的说法行不通。
四、寻找管理学理论科学性的基本结论
第一,由于管理学理论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组织,研究组织的运行过程、方式以及组织中人的思维、行为以及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管理学被称为最具有特殊性和动态性的学科,需要我们在对其理论科学性的探究中,对具体的理论以及管理职能特点有清楚的认识。第二,可以对管理中涉及到的人和组织从多个学科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组织,推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管理学理论科学性的探究可以发现,在管理学理论体系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这些问题和争议大都与学科属性与构建方法密切相关。想要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就要严格区分管理与其他职能的本质区别,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管理学理论进行研究与创新,以提高其理论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谭力文.寻找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J].管理学报,2014,2(3):190-197
[2]柴政.管理学实证方法的语义分析模型[D].武汉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科学性
档案工作现代化不仅涉及新的技术装备、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而且涉及档案事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现代化问题,涉及档案干部队伍素质的现代化以及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等诸多问题。可以说,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关系到整个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档案工作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计算机软件技术、机器系统正在不断完善,微型计算机日益普遍,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是档案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普遍运用。这是因为计算机能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能带动其他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并能控制各种现代设备的使用,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电子计算机具有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功能,能以极快的速度读入、存储和输出数据,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因而在档案管理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和明显效果。它可以大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存储、处理、控制档案情息的能力。并由此推动档案工作的全面改革和发展。
光盘技术是运用激光方法进行读/写的信息处理技术。光盘存贮的程序近似于磁盘。将档案文件置于光电脑扫描系统内进行扫描,文字和图形信息被转换成二进制数据输入光盘存贮器,并用其控制激光束的发射,使其在极短促的时间内发比极细的激光束,在特制的高速旋转的光般表面,烧蚀出反映信息数据的小坑。读写过程因记录介质不同而有所区别,有的介质被烧蚀为凹坑,打的形成凸起,有的介质则产生晶相变化或磁力场变化。这样就形成了记载档案信息的光盘。信息输出时仍需通过弱细的激光束照射高速运转的光盘,经过处理的光盘由于烧蚀位置与未被烧蚀位置对激光的反射不同,反射光信号经过光电处理,就可在显示器上显示出原始档案文件的图像。
2 现代管理思想是现代化管理行为的基础
现代管理科学是以管理实践为基础,吸收了诸多学科的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原则方法法建立起来的―门综合性学科。现代管理理论对管理行为的现代化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必须以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为依据,才能加快其进程。
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是档案管理手段方式上的一场革命,更是管理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必须从我国档案工作的具体情况出发,克服思想上存在的落后观念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代之以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思想,以此促进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发展。从我国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实践看,首先应在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在制订了比较科学、周密的计划和方案的基础上,再来实施具体的现代化措施和步骤,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一个档案机构中运用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必须经过反复论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才能最后确定;是采用缩微摄影系统还是光盘系统作为档案存储现代化的手段,也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综合管理的问题,其结果仍然取决于管理思想现代化的水平。
3 档案组织管理方法科学化
3.1 档案组织管理方法
档案组织管理主要是指档案事业管理,包括对档案行政机构、档案业务机构的管理。从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基本的组织管理方法是行政管理的方法。
行政管理的方法。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通过运用有关行政法规、制度、计划、协调、监督等于段进行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是达到档案组织目标的主要方法。
经济方法。档案组织管理应注重经济效益,善于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档案工作投入产出问题,在有效的人力、物力范围内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系统管理方法。档案组织从整体上看是国家社会组织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自身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运用系统方法应采取综合前馈信息管理与后馈信息管理相结合。
预测方法。其基本步骤包括确定预测对象、收集有关资料、预测分析、建立模型、确定预测结果,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行为科学方法。档案组织管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的管理。行为科学在国外又被称为组织行为学、组织与人事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主要研究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行为的因素,探索行为规律,提高控制能力,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
档案组织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可以运用的方法应是综合性、多样化的。除了上述方法外,法律的方法也是基本的方法。
3.2 档案组织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运用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运用何种手段对档案组织进行科学管理,都要从我国和当地档案工作的实际出发,综合分折各种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并要考虑到下列要求:不同管理方法应相互协调、互相补充;不同方法的使用要力求准确、客观;要考虑其适用性,不同管理环节应采用相应的方法;要有―定的灵活性;要注意经济性,尽量选择简便易行、投入较少的方法;要特别重视管理方法的可操作性,即这些方法是可以投入实际运用的,而不单纯是理论的、空洞的。
当然了,在这里所说的科学性与现代化必须是与时俱进的,更要必须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用现有的科技,实现档案管理和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这些都与我们所有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与工作热情是分不开的。
现在我国常见的管理包括:经验管理,以个人或别人成功的经验和教圳为依据进行管理;行政管理,以法律、法令、计划、条例、会议为依据进行管理;科学管理,以管理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这些管理有着内在联系,经验管理、行政管理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管理方法的运用。
档案工作从本质上看是一对管理工作。不仅要管理档案,也要管理档案机构。管理档案人员只有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对档案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才能达到档案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勇.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支撑点在于“网络化”建设[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9(S2)
[2]李志青.档案管理现代化浅议[J]. 河北水利. 2006(03)
篇3
关键词:管理;科学性;艺术性;基础;创新;转化。
“成功的管理,靠科学还是靠艺术?”———这曾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出现这一争论,主要是因为言论双方所站角度或立场的差异造成的。强调管理是科学,是言者重视事实知识与原理知识的结果;认为管理是艺术,是论者重视技能知识与人际知识的结果。现在,人们都已承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这两方面的知识。正如罗斯·韦伯所说:“没有管理艺术的管理科学是危险而无用的,没有管理科学的管理艺术则只是梦想。”
1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的内涵。
1.1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在各种组织当中是纷纭复杂,别具特色的,但其中仍存在共通之处,存在着规律性。大量学者和实业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检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中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好让其他人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有矩可循,有据可依,提高成功率和可行性,不至于盲目和被动。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说,管理学是科学的,具备科学的特征。
科学性是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管理者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相关知识,就象哈罗德·孔茨认为的那样:“医生不掌握科学,几乎跟巫医一样了。高级管理人员不掌握管理科学,则只能是碰运气,凭直觉,或用老经验。”;而有了系统化的科学的管理知识,他们就有可能在严谨、量化、合乎逻辑的科学归纳基础上,对组织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因为科学的管理注重自然规律、客观数据、分析结论、程序化、规范、规则、惯例、理性体验、同一性和经验运用。科学性是一种行为的严谨,为组织带来平衡和稳定,犹如骨架和躯干的作用。管理者学好管理学,能减少因违背管理的基本科学规律而造成的低效率和失误。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又时常看到一些饱读管理经书的学者,在管理实践中却屡遭败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片面强调了科学性,盲目照搬国外的管理理论;将书本上的管理原理当作教条;而管理的科学性对现实的要求过分理想化和理性化,它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它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管理又具有艺术性。
1.2管理是一门艺术,它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
艺术,就其本义而言,是指用形象反映现实并比现实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是指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管理艺术,则是表现为灵活高超的管理才能和艺术化的管理方法,是打开管理活动奥妙的钥匙。
由于管理对象分别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的产出要求、不同的资源供给条件等状况下,这就导致了对每一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没有一种惟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特别对那些非程序性的、全新的管理对象,则更是如此,从而造成了管理活动的成效与管理者对管理技巧的发挥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事实上管理者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者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另一方面由于在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与责任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管理方式、手段多种多样,因此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用于现实的管理之中,这也是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一种艺术性技能。
管理属于软科学,没有最优解,只有满意解。如何更好地管理,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更受管理者本身的价值观、风格和偏好的影响。如果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艺术的管理注重的是灵活多变、逆向思维、创新创造、情感认知和审美感悟。艺术性是一种思维的升华,带来活跃与发展,如同流动的思想、气质和血液。艺术性是管理变化创新的灵魂。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所以,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1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
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内涵可知,卓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管理活动必须接受管理理论的指导,以管理的基本规律为行动指南。对一个管理者而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十分重要的,管理的专业训练不可能培训出“成品”的管理者,但却是为通过实践进一步培训管理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培养出色的管理者在理论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
管理的理论价值,有别于其他学科,比如工程技术。在工程技术应用上,只要遵循它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通常都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例如用同样的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飞机,一般都能飞得起来,一般无需对每一架飞机作个别的特殊处理。但在管理上则并非如此。由于每一个被管理者的性格、心理不同,不同的阶段情绪也不一样,以及每一种管理情景也有所差别,导致了同一种管理手段和技术,在管理效果上必然存在差异性。所以,仅靠“背诵原理”来进行管理活动,必然是脱离或忽视现实情况的无效活动。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在变化着的管理实践中对管理理论加以灵活运用;懂得针对现实及管理与被管理对象的特点对科学规律进行巧妙运用,不断求新求变,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正是管理者艺术水平高低的体现。
2.3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以相互转化。
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就是艺术化管理知识与科学化管理知识不断互相转化的过程。艺术化的管理知识要不断地转化为科学化的管理知识,作为管理知识体系中规范的一部分,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反过来,也只有对科学化的管理知识进行艺术化的运用,边运作边探讨,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我们必须重视一线管理者的直觉、悟性或经验,从中感悟和提炼科学化的管理规律。没有他们的直觉、悟性或经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创新的源泉。
2.4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各有自己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
由于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其理论体系相对严密,而管理的艺术性决定了其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相对灵活,所以两种属性在作用的发挥上各有侧重点。科学性侧重喻管理理论的学习、研究方面,艺术性侧重于管理实践的应用方面;科学性借以提高管理效率,艺术性借以提高准确性、管理适应能力;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程序化和逻辑化,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非程序化和非逻辑化。管理劳动密集型企业会较注重科学性,借鉴一些成功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而管理知识密集型企业则可能较注重艺术性,要靠管理者更高层次的技巧去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管理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比例也可能是变化的。在企业创业阶段,艺术管理可能更为需要;在发展阶段,科学管理可能更为重要,而到成熟阶段,艺术性可能又上升到较重要的位置。管理的科学规律为企业实现目标指明了一条最短路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危机或使危机最小化讲究的就是管理艺术。
综上所述,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既有规律又不拘泥于成法,它为管理者指明了一个行动方向,又给他们留下了想象和发挥的广大空间。认识管理的两重属性,对组织和管理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管理者才能运筹帷幄,组织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杜。我眼中的管理。中外管理研究,2001,11.
[2]熊鹭。论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清华管理评论,2001,10.
[3]。管理与用人。特区文化论文"target="_blank">企业文化,1996,2.
篇4
关键词:即兴教学;案例教学;即兴能力;热点案例;现场案例
作者:黄劲松,周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91)
0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方法,它是工商管理学科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2]。不过,在以往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相关性较低。现有案例发生的国家情境、行业情境、产品情境大多与学生的工作情境不匹配,很多案例也不涉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案例的适时性较差,学生收获略显不足。其次,学生的参与意愿低。案例教学有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大量阅读、讨论并制作演示文稿,但教学实践显示出很大比例的学生没有按要求完成案例阅读和讨论。最后,教学效率较低。在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大型案例,这类案例需要消耗大量的阅读和教学时间,但一个案例的知识点往往是有限的,这就导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知识覆盖不足,教学效率不高。为了在案例教学中提升相关性、学生的参与意愿和教学效率,可以考虑使用学生自己的案例,使用正
在发生的热点案例,这些案例并不成熟且需要临场即兴教学,因此是一种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即兴案例教学(improvisationalcaseteaching)。本文的目的是针对这类即兴案例教学进行分析,提出即兴案例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从而丰富工商管理教育的案例方法并提升案例教学的效果。
即兴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被大量应用于音乐、历史、民族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之中[3-4],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即兴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音乐[5-6]和舞蹈[7-8]的教学。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即兴教学尚没有被重视,但它是一种可以操作的教学模式,原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即兴案例教学可以提升学员的学习效率。这类案例教学不要求学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案例的阅读,学生在课堂中就可以通过案例获得知识,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其次,即兴案例能够较好地满足实时性和动态性。即兴案例教学能够较好地把握时事热点,从而可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最后,即兴案例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与案例的相关性。由于很多即兴案例可来源于学员的企业,所聚焦的管理问题与企业实践密切相关,教学过程与企业实践高度结合,有利于解决学员的实际经营问题,从而提升案例教学效果。
1文献评述
1.1即兴的概念
即兴一词来源于拉丁文improvisus,它的基本内涵是无预见、无计划、无准备[9]。即兴是在资源(时间、知识、数据等)缺乏、动态环境和高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进行的行为[10],它是根据未曾预料到的想法对已有事物的改造过程[11],它利用可获得的素材、认知、情感和社会资源,实时自发地整合知识、过程和结构,并且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2]。即兴是一种临场发挥的行为,一项活动其设计与执行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则即兴的程度就越高[12]。
即兴的操作被广泛应用于音乐、舞蹈、管理等方面的行动和研究之中,它最初起源于爵士和戏剧等表演领域,讨论的是通过“演奏”和“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即席地表现乐手的情感和个性特征,形成乐手之间的默契配合[13]。随后,即兴的理论和思想逐渐被管理领域的学者所借用,成为研究创新、组织绩效的重要理论[14]。即兴也大量出现在教学研究中,它被认为有助于弥补脚本教学的弊端,有助于体现教学中的即时性与敏感性、自发性与灵活性、趣味性与创造性等特点[9]。
1.2即兴的实施框架
根据即兴相关的研究[10,15],本文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研究框架。在这一框架中,即兴能力对即兴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14],而即兴能力由自发性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三个方面构成[11]。另外,即兴绩效也与一些调节因素有关,在本文的框架中,重点关注两个调节因素,即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8]。
首先关注的是即兴绩效。即兴绩效指即兴操作所导致的行为结果,它是即兴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10]。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即兴绩效,包括新产品开发结果[15]、团队绩效[16]、创新绩效[15]、组织记忆[17]等,本文中的即兴绩效指即兴案例教学所带来的教学效果。
然后关注的是即兴绩效的驱动因素。从以往的研究看,即兴绩效主要受到即兴能力的影响。即兴能力包括自发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等三个方面[18](图1)。自发性能力是指在即兴行动中需要做出立即反应的能力。在即兴的情况下,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是预料之中的,很多活动必须是在线(online)和实时(real-time)的,即兴的操作者必须在有很大时间压力的情况下做出响应,这种操作往往不是先计划后行动的。在即兴案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也可能是出乎教师的预料的,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因此自发性能力显得非常重要。第二个构成即兴能力的因素是创造性能力[14]。创造性能力指在即兴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原有的方案失效之后,执行者能够采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所遇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能力要求即兴执行者能够在复杂、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提出有用和有效的方案。在即兴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原有教学方案失效的情况,此时需要教师能够提出新颖而且有用的方案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第三个构成即兴能力的因素是资源利用能力。在即兴的过程中,执行者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如资金、设备、信息系统)、智力资源(如企业家现身说法、学生参与提出观点)、情感资源(如参与者的热情)、社交资源(如参与者的社会关系)等,这些资源将直接影响即兴能力的构建。一般而言,足够的物质资源将可以使执行者更好地完成即兴的任务。在即兴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构建自己的资源并在教学现场有效地利用资源是即兴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
即兴能力对即兴绩效的影响还受到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这两个维度带来的调节影响[14]。即兴方法的这两个维度组成了四种不同的即兴模式[10],如图2所示。第一种是计划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即兴的程度是最低的,它的特征是时间压力低且环境不确定性低。计划模式并不是即兴的一种主要类型,因此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第二种即兴模式是发现性即兴模式。发现性即兴模式的特点是时间压力低,但环境不确定性较高。在这种即兴模式下,执行者即使有时间也不可能事先做出很多计划和行动,因为执行者很难搞清楚所有的信息,对于事态的多种可能性无法在之前做出判断。他们只能够边做边总结经验。发现性即兴模式要求的自发性能力很低,但是要求的创造性能力很高,需要执行者有很丰富的知识。发现性即兴模式要求执行者有很好的知识储备,能够临场给出正确和有效的方案,这要求执行者主要通过创造性能力来完成即兴的操作。
第三种即兴模式是修饰性即兴模式。修饰性即兴模式发生在环境不确定性低,且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的即兴行为中。在这类即兴活动中,如果没有做出快速的响应,就会带来严重的结果。一般认为,修饰性即兴的自发性能力要求很高,即需要做出快速反应,但创造性能力要求很低,即不需要给出新颖的、创新的结果。一般认为在即兴之前进行的准备工作对修饰性即兴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种是全面性即兴模式。在全面性即兴模式下执行者会在环境不确定性高且时间压力高的情况下做出反应,这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即兴。全面性即兴一般发生在环境高度动态变化或者紧急且危机的状态下。此时执行者无法用惯例来进行相关的操作,也没有时间进行充分准备,这就需要即兴的执行者不但有很高的创造性能力,而且具备快速响应的自发性能力。
2即兴案例教学的框架设计
2.1即兴案例教学的基本要点分析
按照以往关于即兴的相关研究结果[18-19],本研究认为在即兴案例教学过程中,仍然遵循图1所示的即兴框架。首先,要获得很好的即兴案例教学效果,需要有很好的即兴能力,以往的研究中对此也有相关的研究讨论。例如,吴育蔚[6]和崔宝榆[5]均讨论了视唱练耳中即兴能力所产生的作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即兴能力包括自发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即兴案例教学中的自发性能力指教师能够在即兴案例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和讨论结果迅速地做出反应,从而提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感知质量。即兴案例教学中的创造性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在即兴案例的高不确定状态下提出新颖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即兴案例教学中的资源利用能力是指教师在解决即兴案例教学问题时能够利用已有的案例资源和资料、学生资源、社交资源等有效提升即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过程中的即兴绩效。
在即兴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和教学过程所产生的环境不确定性以及案例教学过程的时间压力将导致即兴案例教学效果的差异。环境不确定性是指即兴教学过程的环境存在着大量的涉及行业、企业、学员情况等的不确定因素,教师在教学之前很难控制和把握这些因素,这时即兴案例的教学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当进行现场的即兴案例教学时,教师发现很多学员是案例企业所属行业的专家,而自己又不是非常熟悉该行业,此时教师必须面向行业专家讨论自己不熟悉行业的案例。即兴案例教学的时间压力是指案例教学过程中将会出现多种问题需要不中断教学来解决,这时,教师也无法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时间压力将会影响即兴案例的教学效果。时间压力与教师的自发性能力是不同的概念,时间压力来源于教学过程不间断并需要短期给出解决方案的压力,自发性能力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短时间处理信息并给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时间压力和教师的自发性能力可能交互影响教学的效果,对于自发性能力较低的教师而言,时间压力大将可能导致即兴案例教学效果不佳。相反,对于自发性能力较高的教师而言,时间压力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提升自发性能力来降低时间压力的影响。
从图1所构建的框架模型中可以看到,如果要提高即兴案例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做以下方面的工作:①提升教师的即兴能力。即兴能力是由教师的自发性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方面构成的。自发性能力是指教师在即兴案例教学中的反应能力,这种反应能力与教师在本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有着很强的关系。创造性能力指教师在即兴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够提供新颖的案例分析过程,或者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资源利用能力不但包括课堂之外的资源利用能力,例如掌握其他类似的案例、掌握相关的理论,也包括课堂内的资源利用能力,例如对学生解决方案的借鉴。只有综合提升教师的自发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才能够很好地提升即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即兴案例教学的效果。②降低环境不确定性和时间压力带来的影响。为了达到降低环境不确定性和时间压力的影响,可以进行两种操作:一是提升教师针对不确定性和时间压力的应对能力,即教师需要提高其自发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二是在即兴案例教学中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并缓解时间压力。如果教师能够在即兴教学中采用减少不确定性并缓解时间压力的操作,就可能有效提升即兴案例教学的绩效。
由上可知,要提升即兴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可以采用以下的操作:①提升教师的自发性能力;②提升教师的创造性能力;③提升教师的资源利用能力;④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⑤减少时间压力。这5个操作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即兴能力的提升,以及不确定性的减少和时间压力的缓解。
2.2即兴案例教学的操作框架
根据前面的分析,要有效提高即兴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解决上述操作问题。由此可以构建两个方面的操作策略,分别是能力培养策略和风险控制策略。即兴案例教学的操作框架如图3所示。
即兴案例教学的效果提升包括两大类策略:①能力培养策略。能力培养策略指通过提升教师的自发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来提升即兴能力。②风险控制策略。风险控制策略主要是通过资源整合、范围控制、预案设计、过程管理等操作来有效降低不确定性,并缓解时间压力。资源整合即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各类人力、信息、知识和案例等资源;范围控制策略即在选择即兴案例时进行案例范围和知识范围的控制;预案设计即教师在教学之前进行预案的设计,模拟即兴教学可能的情景,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和缓解时间压力。过程管理即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管理减少不确定性和缓解时间压力。
在能力培养策略方面,教师首先需要提升自发性能力,即有效改善教学临场的反应能力;其次,教师需要提升创造性能力,即提升案例解决方案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第三,教师需要提升资源利用能力,即提升教学前、中、后的资源利用能力。上述三种能力的建设并不是短期能完成的工作,它与教师的经验积累、知识积累、临场能力培养等有很大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一般而言,教师只有构建了完整的管理工具体系和思维框架体系,积累足够多的实践案例,并了解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和难点,才能够在临场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方案。
在风险控制策略方面可以考虑4种不同的子策略:①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对于减少不确定性和缓解时间压力均有较大的影响。教师所拥有的资源在教学前、中、后是不一样的,教师需要有效整合相关的资源。在教学前,教师的资源包括类似的案例、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相关的企业资源等;在教学中,教师的资源集中在参与案例讨论的学员;在教学后,教师的资源是已有知识资源和学员讨论的结果。在每个阶段,教师都需要很好地整合各类的资源,从而有效提升即兴能力、减少不确定性和缓解时间压力。②预案设计。预案设计发生在即兴教学之前,教师需要预判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预案设计主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教学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事前的系统化设计,通过系统化设计有效减少反应时间,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教学影响。例如,当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教学时,教师需要将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关键点列示出来,并采取自问自答等方式进行准备,从而有效减少教学时的不确定性和缓解时间压力。③范围控制。所谓范围控制,是指教师将案例或所教授的知识点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从而控制案例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和缓解时间压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品牌建设时,可以明确告知学员当前讨论的是企业的品牌管理,案例讨论和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围绕品牌管理方向进行。当教师事前预设了案例的范围和知识点之后,学员不按照这个方向进行案例讨论的可能性会下降,这将有效地减少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和缓解时间压力。④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学员的资源,包括学员的经验、智力和时间资源,结合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如果教学过程管理得当,教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学员的资源降低即兴案例教学的不确定性和时间压力。
3即兴案例教学的实施
3.1即兴案例教学的类型及其特征
如果将时间压力和环境不确定性作为两个维度,就可以按照Crossan等[10]所提出的即兴模式将即兴案例教学划分为三种类型(图2),第一种是发现性即兴案例教学,第二种是修饰性即兴案例教学,第三种是全面性即兴案例教学。在表1中,描述了这三类即兴案例教学的特征。
在发现性即兴案例教学模式下,案例教学的不确定性很高,但是教师的时间压力不大。热点动态类的案例具有发现性即兴案例的特征。所谓热点动态案例,是指媒体报道的热点案例,它的特征是案例的详细情况有多种角度的解读,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较多的媒体资料阅读,它对教师现场反应的时间压力不大。但是,这类案例的视角往往不是唯一的,而且学员掌握的信息与教师所掌握的信息没有什么差别,教师要用这类案例作为即兴案例教学就必须提出更有创造性和新颖性的观点,这样才可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这类案例具有低时间压力、高不确定性的特点。
在修饰性即兴案例教学模式下,案例教学的不确定性很低,但教师的时间压力很大。学员自主类型的案例就属于修饰性即兴案例。所谓学员自主案例是指教师通过在班级中招募愿意展示本公司案例的学员,在给定的时间内向教师提供资料,学员准备展示资料,最后在课堂讨论的案例。由于前期采用了招募的方式,同时让学员提供相关资料,因此案例的不确定性相对较低。但是,这类案例往往在展示过程中需要在熟知企业的学员面前快速回答各类提问并给予解决方案,这对教师有很大的时间压力。
在全面性即兴案例教学模式下,案例教学的不确定性很高,同时教师的时间压力很大。教师在教学现场临时选择的学员案例是现场即兴案例,就属于全面性即兴案例。对于这类案例,教师并没有进行事前的准备,也不是非常了解案例的内容,完全凭借已有的创造性能力、自发性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等即兴能力来进行案例的分析与讲解,这类全面性即兴案例教学具有极大的挑战。
3.2即兴案例教学的实施要点
热点动态案例、学员自主案例和现场即兴案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有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资源能力准备阶段是相似的。但三种即兴案例的教学过程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它们处理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的方式不同[16]。按照图3所提出的即兴案例教学的操作框架,本文对三种类型的即兴案例教学的实施要点进行比较分析,如表2所示。
3.2.1热点动态案例
热点动态案例往往是借用短期内出现的轰动性事件,例如乐视欠款事件、马云的新零售、红黄蓝虐童事件等。这类案例用于课堂中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17]。热点动态案例在新闻媒体和网络公众号中往往已经存在大量深入的解读,教师在教学之前就能够获得大量的公开资料,但是,这类案例如果仅将公开的信息展现在课堂中,往往并不能够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提出新视角和新解读才能够获得学员的认可,从而提升教学效果[20-21]。为此,本文设计了热点动态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22-23](表2)。
第一,资源整合策略。教师需要整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资源、案例资源和可以获得的信息,并提升自身的即兴能力,从而形成可以即兴解决热点问题的基础资源和能力。第二,范围控制策略。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选择热点动态案例,避免那些自己知识储备不足的热点事件,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在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可以降低对教学过程中的自发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依赖。第三,预案设计。由于热点事件已经存在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对这些资料的综合解读有利于减少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不过,正是由于已经存在大量的报道和分析,要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有新的观点和视角。因此,预案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在消化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新观点的教学方案。第四,过程管理。一般而言,学员对热点案例都有所了解,很容易形成讨论的氛围。在即兴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员资源进行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时间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学员的评论和观点,从而完善和补充教学总结。
热点动态案例的信息资源一般而言是比较丰富的,但它的主要难点在于这类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很多学员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很难在教学中被改变。如果教师的观点和视角与学员的观点之间存在冲突,就可能在教学中出现问题。为此,在热点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的信息,充分了解学员的不同观点,并通过某个框架和理论视角对案例进行解释,从而降低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3.2.2学员自主案例
学员自主案例是教师通过提前招募的方式获得的学员案例。一般而言,教师会给予学员一段时间的准备期,让学员采集资料,完成PPT制作。这类案例与学员的企业直接关联,参与学习的其他学员一般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由于学员自主案例涉及的行业和企业并不一定是教师熟知的,而教师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案例企业的操作进行总结,因而这类即兴案例教学有着非常高的时间压力。
学员自主案例与热点动态案例相比,缺少了教学的预案设计(表2),这是由于学员企业往往在课堂上讲授之前都是由学员自主采集资料和完成准备的,教师一般不会干预和介入整个案例资料的采集过程。由于预案设计的缺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压力将会较大程度地上升。不过,学员自主案例与热点动态案例相比多出来了“学员解答”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案例企业的学员将会就讨论过程中的方案和问题进行一定的解答,描述当前企业正在实施的操作。这一环节将使教师获得新的信息,有利于最后总结的展开,从而降低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
第一,在学员自主案例的教学过程中,资源能力准备环节的重要程度高于热点动态案例。教师要具有结构性的、比较系统的和全面的知识框架体系。如果教师要讨论的是商业模式问题,那么教师需要对当前已经存在的各类商业模式框架有非常完整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后的教学总结时完整清晰地描述出学员企业商业模式存在的要点、利弊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第二,在学员案例的选择阶段,教师需要界定清楚案例所聚焦的问题和范围,只选择那些有良好知识储备的案例问题,这样做就能够降低即兴教学的不确定性,减少时间压力带来的问题。第三,在过程管理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众多学员的聪明才智,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展示不同学员的解决方案,同时,利用“学员解答”环节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的操作和信息。第四,在“教学总结”环节,教师如果能够利用一些较为系统的框架体系来解答学员的问题,并融入学员的一些好观点,将会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一般而言,学员在讨论时大多形成的是对知识点的认识,很难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教师能够表现出高于学员水平的方面是有更系统、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学员熟悉而教师不熟悉的案例中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3.2.3现场即兴案例
在现场即兴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现场随机选取学员,由学员进行企业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则针对性地组织案例教学活动。在现场即兴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对企业的情况和具体问题均不了解,无法提前进行案例准备,这就使教学过程有着非常高的不确定性,而且教师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出解决方案,这使教学的难度大大增加。但是,由于现场即兴案例是现场随机提出的学员企业案例,往往会大幅度提升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总结时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将会大幅度提升教师在学员中的威信,对后续的教学实施有很好的帮助。
与热点动态案例和学员自主案例相比,现场即兴案例省略了范围控制和预案选择两个环节(表2),这就导致资源能力准备之后就进入了现场教学阶段,因此,现场即兴案例对教师的资源和能力准备有着极高的要求,只有具备充足的知识资源和很高即兴能力的教师才可以尝试此类教学。在资源和能力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对正在讲授的知识点非常了解,特别是需要掌握理论和知识点背后的实际操作体系。另一方面,教师的创造性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和自发性能力等即兴能力的提升是现场即兴案例教学效果的保证,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包括实践经验、案例积累和知识等的积累。表3对不同类型即兴案例教学进行了比较。
在过程管理阶段,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来降低不确定性和时间压力,这几乎是现场即兴案例教学过程中唯一一段能够给予教师思考的时间,因此建议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①通过对学员的提问增强对案例企业的了解,并基于教师自己的知识框架构建可能的解决方案;②通过学员个体的观点展示来获取其他企业的操作经验和技巧;③通过小组讨论和板书的方式获得学员们的主要观点,并增加教师的思考时间。
在教学总结阶段,教师可以总结案例的关键问题和学员的讨论结果,但最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完善和系统的框架下提出一套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与学员自主案例的教学过程是类似的。当教师能够在一个系统的框架体系下给予一个解决方案,一般都能够很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并使学员在整个案例教学中有所收获。总体看,现场即兴案例教学有着非常大的挑战,为了降低这类案例教学可能的风险,也建议采用多位教师组团教学的方式实施教学,从而有效降低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
4结论与建议
本文提出了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即兴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案例教学法相比,即兴案例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传统案例的教学过程为“教师准备学生阅读与准备学生分析与演示案例讨论教师点评”,但即兴案例的教学过程全部或部分省去了教师和学生的准备环节,典型的教学过程为“案例事件展示案例讨论教师点评”,这就带来了很大的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从优劣势角度看,即兴案例教学能够增加教学的实时性,加强学生的参与感,提升案例与学生之间的相关联程度,但是,即兴案例教学也有其弊端,体现在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案例教学过程风险较大,讲授的知识体系完整性一般较差。即兴案例教学更加适合针对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原因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可以直接提供案例素材。
即兴案例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控制和管理即兴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此,需要先关注有哪些影响因素会影响即兴案例教学的绩效。从以往的研究看,影响即兴教学的直接因素是即兴能力(图1)。而即兴能力由自发性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构成。总体而言,一个高质量的即兴案例教学需要基于教师的上述三种能力来完成,即教师需要能够在现场快速响应并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地利用各类资源,包括知识资源、经验资源、案例资源、合作者资源和现场学员资源等。即兴案例教学的另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压力,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前的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来降低教学的不确定性和时间压力。
从不确定性和时间压力两个维度来分析,可以得到三类需要重点掌握的即兴案例(图2),分别是热点动态案例、学员自主案例、现场即兴案例。对于这三类即兴案例的教学,基本思路仍然是提升即兴能力,降低环境不确定性,降低教学的时间压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要求,本文提出通过资源整合、范围控制、预案设计、过程管理和教学总结等阶段来降低不确定性和时间压力。
为了提升即兴案例教学的效果,本文提出以下5个方面的建议:
(1)积累和建立教师的知识框架体系。在营销、人力资源、战略等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知识体系往往并不具有唯一的标准,这时教师需要积累和建立自身的知识框架体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操作即兴案例教学。
(2)积累和建立热点问题的解决工具体系。当前企业管理问题的变化是相当快速的,教师需要基于不变的思维体系和变化的实践体系构建多种教学工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即兴案例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3)关注即兴案例教学中能力的提升。即兴案例教学需要有资源利用能力、创造性能力和自发性能力等三个方面的能力,教师需要不断通过案例分析训练来提高相关的能力。
篇5
在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中管理学课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目前研究生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与班级授课之间的矛盾以及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期望能将其引进研究生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当中,探讨出一条更适合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改善我国研究生管理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翻转课堂;研究生;管理学;可行性分析
一、绪论
当前研究生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①教学内容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师在课堂中倾向于向学生灌输高深的理论知识,但现实社会生活中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学生难以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并以此来指导实践。同时,管理学课程中的案例贴合研究生实际情况的比较少,知识转化能力较弱;②教学方式方法较为落后,考核方式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填鸭式”教育等。研究生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降低了其教学效果[1]。笔者认为,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环境的多变,需要对管理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其符合时展的需求。翻转课堂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思路,可以供我们在实践中运用来解决问题。
二、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
翻转课堂,即教师将知识片段化、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制作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中教师对分层知识点的讲解、在课中通过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来完成作业以将知识吸收内化、并且在课后学生可利用教学视频来进行复习巩固的一种教学形态[2]。
三、研究生管理学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当前研究生管理学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管理学教学内容设置缺乏合理性。目前在很多高校中的研究生管理学课程中,很多都是以管理学理论课程为主,实践类课程较少,难以满足高校的研究生教学需求。同时,这些管理学教材版本较陈旧,没有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发展来进行调整。教材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不合理,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某些管理学教材中所运用的案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少,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厌倦心理,影响了其学习积极性及课程表现。
2、教师教学方法较落后。在很多高校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课堂讲授。课堂讲授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课,而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讲。学生不需要动脑思考,简单的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学习。这不利于培养研究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学方法落后导致研究生学习自主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3、考核方式单一。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二者采用不同的权重。平时作业所反映出来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限。同时,最终成绩中期末考试分数所占权重较多,部分学生因为一次考试失误而没有得到理想的分数。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四、翻转课堂在研究生管理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1、翻转课堂较适合在研究生管理学教学中翻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之而“红遍大江南北”的翻转课堂,能有效改变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前在新媒体上需要学习的课程、视频,学生学习后在课堂上与教师讨论,可以改变传统研究生管理学课堂教学的教师独自一人的“精彩演讲”和学生们听的“睡意绵绵”的现况。同时,翻转课堂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能有效提高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与可视性。翻转课堂可以利用新媒体通过视频来进行知识的传递。为实现“翻转”这一目标,教师通过将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录制成视频,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让学生能够提前学习。教学视频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可以由教师本人录制,又能够使用其他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或者网络上优秀的管理学经典视频资源。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复习,查缺补漏。
3、能丰富教学考核方式。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丰富教学考核的方式。如采用线上考核和课堂上考核相结合,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来评分或者在课堂上进行随堂测试,如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来加以考核。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与统计软件等来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如数据显示出来的教学视频的点击量,在论坛等新媒体媒介上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活跃程度等,并以此对学生进行考核。翻转课堂的实施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也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督促与互助,因此考评环节,可以采用由教师、学生、室友共同评价的方式。翻转课堂有助于形成多方面了解研究生真实学习情况的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度。
4、可以实现教学安排的翻转性。翻转课堂有助于实现教学安排的翻转。教学安排的翻转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首先,在学生已有管理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某些“热点”或者简单的管理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思考。并在课前对教师进行学习情况的反馈。在学习过程中解决教师之前提出的问题,遇到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最后,教师在课前收集学生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与学生进行上讨论与互动来解决问题。
五、结束语
翻转教学课堂符合时展潮流,虽然目前依然处于尝试阶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但对于研究生管理学教学是可行的。要想全面、高效地应用于管理学课堂教学仍需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辛巍巍.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5.
篇6
关键词: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外科护理
本病是一种绞窄性动力性肠梗阻,以老年人居多。由于肠管可能在短时间内广泛坏死,术前诊断困难,术中需要切除大量肠管,术后遗留营养障碍,故病情较一般绞窄性机械性肠梗阻更为严重。
1 一般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测量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若病人脉搏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为休克征象,应立即报告医生。
(2)禁食、胃肠减压:给予持续胃肠减压,可减少肠液积聚,减轻腹胀,改善肠道血供,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3)腹痛护理:密切观察病人腹痛的性质,若由腹部绞痛转为持续疼痛,提示有肠坏死、肠穿孔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手术前准备。对于明确诊断病人,可以遵医嘱适当给予解痉镇痛药,缓解疼痛。
(4)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酸碱平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输液速度。
2 心理护理
护士要主动热情接待,予以关心、同情病人。首先评估病人恐惧与焦虑的原因与程度。向病人解释腹痛的原因,讲述手术的重要性,以具体病例讲明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与其支持系统如亲戚、朋友的联系,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多给病人生活上和心理上的支持。
3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患者腹部体征。
(2):全身麻醉清醒后改半卧位,以减弱切口疼痛及有利于引流。
(3)早期活动: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防止肠粘连的发生。
(4)胃管、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
(5)抗凝治疗的护理:术后3~5天持续静脉注射肝素[1mg/(kg·d)]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U/d),至改用口服抗凝药。护理中要注意注射点压迫时间较正常延长,观察有无出血现象,监测出、凝血时间及活动度、血常规。
篇7
一、利用好学科体系规律性.
1.课前准备具目标性
课前准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标,联系学生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例如: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准备齐“三棱锥、正方体、长方体、六棱柱、球、圆柱、圆锥、圆台等等”,课上让学生从实物去理解,胜过用语言去抽象说明这些立体图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讲授知识具突破性
1)数学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系统性。知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学习任何一部分时,都有和生活和过去有联系的。所以在讲授这一概念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入,自然界中很多的事物都有对立相反性。例如强与弱,大和小,对与错,真与假等。而数学中也存在这样的相反问题。引领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问题,例如实数中有正数和负数,运算中的加法与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命题中的真命题和假命题、原命题与逆命题等。都是数学上的相反问题。那么函数有没有相反问题呢?所以首先复习函数的有关知识,如复习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特征。然后可通过多个具有实际背景的函数实例来找找他们的相反面,看看变换位置后的是不是函数,和原来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并且要让学生对同类问题中归纳共性和比较不同点。显然这样的引入过程使得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2)在对同类实例的概括总结中体现数学的抽象性。学生在对同类实例的概括总结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汇集同学的各种说法,给出反函数的概念。给出概念后还要对概念的充分解读,以利于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如要将出反函数的本质和外延。提出一些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如反函数和原函数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求反函数的一般程序,哪些函数有反函数?可以存在哪些题型?对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体现出数学学科的科学与严谨。使学生有了对数学学科的深入了解并能产生兴趣。这样的做法化解了知识的难点,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使每个层面的学生得到了锻炼。
3.巩固知识具强化性
1) 巩固性练习:对知识驾驭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定律的运用。 转贴于
2) 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学习“角的比较”时,可以通过寻找这些角的共同点及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 变式练习:摆脱学生一昧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例如在学习教育储蓄问题时,可以加强变式练习,可出现“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4) 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除了掌握所教的几种常见几何体的截面图形,还要启发学生发现剩余几何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和其他特殊立体图形的截面图形,把普通的,特殊的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4.课堂小结具反馈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时会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应采取措施,及时调节,或评价,或回授,或纠错,教师更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组织下一课的教学。
5.课后作业具系统性
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必须将新授知识全面的体现出来,作业难易结合,循序渐进,随时从作业中发现课上的不足或缺漏,反馈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及时补充加深,及时讲评纠正,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知识,牢固掌握知识。
二、利用好学生认知的规律性.
1) 注重启发的策略。不要搞那么一些不大不小、不深不浅的问题不断地问学生,没有任何思考价值。我主张策略,你就有意地设置一些知识陷阱,设置一些知识墙,对学生进行激疑,引起学生深入地思考,带动整个的一堂课。
2) 要遵循思维的规律。我们很多老师总是埋怨学生启而不发,不配合,实际上这些老师是忽视了思维的规律。要从以下五点上下功夫第一,打好思维的基础。第二,建立思维的层次。第三,是教给思维的方法。第四,要体现思维的发散。第五,要建立思维的结构。
三、利用好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
1)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摸准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倾向,并极大地给予满足。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让学生产生表现的欲望,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了课堂。
篇8
【关键词】机能实验;设计性实验;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1 引言
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并相对独立地改革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2012年在温州召开了全国首届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论坛暨机能实验技术研讨会。大会探讨了机能学实验的重要性和现阶段的改革和建设。数年来的机能学实验的成功实践显示了机能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较好平台。因此,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是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2)。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积极开展机能实验教学改革,这些均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不过,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基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教学不同程度的揉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机能实验的共性。1998年由
韩志远,讲师,广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510182),15919686676,email:.
我们学校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室整合而建立机能学实验,从此开始机能学实验的实践、理论完善和不断改革。最革新一点是开设开放性的设计性实验的的设计与实践。而且多次获得教学成果奖和省精品课程。另外,我校主编的人卫版《机能实验学》更新机能实验学的知识,增添了部分改良的实验方法。这说明了我校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成就。作为生理学教学的教师,参与编写《机能实验学》和机能实验的实践,因此从生理学角度谈谈自己对高校机能实验教学的作用、意义以及今后因注意的一些问题。
2 正文
2.1 机能实验促进生理学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是其它医学基础课程和各种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学好《生理学》对每一位医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生理学》 内容相对抽象、复杂、难以理解,且学生接触较早,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机能实验教学,尤其是综合实验部分,都是密切结合医学临床的动物实验。这对于医学生来说,实验当中的未知的部分,往往会产生神秘感,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这是一种自发的内在需求,能大大激发学习兴趣。生理学实验是机能实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机能学的基础。一方面机能学实验中约1/2的内容涉及到了生理学,另一方面生理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的活动过程和规律,不了解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和规律就不能掌握疾病状态下的机体偏离正常的活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其奠定了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机能学实验是生理学理论的延伸和实验依据。通过机能实验学的学习和学生的实验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概念。这里以“连续刺激对心肌和骨骼肌影响的特点”这一实验为例来说明。这个实验主要观察骨骼肌和心肌两种不同肌肉受不同程度电刺激的收缩反应,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生理学上动作电位和收缩之间的关系:给予极低强度的单一电刺激(0.05mV)坐骨神经,其支配的腓肠肌不会发生收缩;随着电刺激强度加大,逐渐超过阈上刺激(1mV),我们会观察到单一阈上刺激后腓肠肌出现一个收缩反应即时我们加大到10mV电刺激强度,腓肠肌出现的收缩程度不会加大;低频率连续阈上刺激(多个5mV电刺激),腓肠肌出现多次收缩;加大阈上刺激的频率,腓肠肌会出现持续的强直收缩反应。学生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这一现象,也很容易结合生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即单次阈上刺激引起一次收缩;连续阈上刺激可引起多次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不可以叠加,但肌肉收缩可以叠加从而引起强直收缩。这是骨骼肌的特点。结合心肌的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特点,通过比较两种肌肉的收缩特点,学生会主动去探索这两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距,这样就促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动作电位和肌肉的收缩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生理学的理论知识。
2.2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促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理论知识的深化
近5年,我校机能学实验积极开展开放性的设计性实验的改革,加大投入力度, 学生在带教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自行设计并开展实验,这有利于学生去理解深化理论知识,也利于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通常会选取一个生理学的理论知识点入手,这本身就是一个验证理论的实践过程,从而理解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第二.学生找到切入点后,会思考怎样去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想。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主动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中外文数据库工具来查找相关文献来解决相关问题,如:采用什么方法手段比较客观、科学、公认,这个假想的研究进展或背景怎样,以及怎样初步确定自己的探索性实验的初步准备工作 、有没有备用计划等等。这些均是科研思路培养的必须。第三.实验设计后实验操作的过程同样重要,实验过程中遇到与假想不一致时,学生会主动思考和分析出现的原因:技术原因、实验设计原因、抑或理论本身原因,有时可在实验操作过程解决,这是科研思维培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培养方式可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3 结语
生理学作为机能实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本专业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实践结合理论,尤其是生理学理论的能力,从而加深理解生理学的理论知识。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可在不同方面极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因此,为促进包括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我们更应重视机能学实验的教学和改革。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高校课堂教学 “隐性逃课” 管理学释义
课堂教学管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优化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也是在课堂教学长期发展过程中提出和逐渐形成的一种有序的、规范化的教学行为方式。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不仅是引导者、促进者,而且是组织者、管理者。然而如今的常态课堂,其实然状况又是如何呢?
一、课堂中“隐性逃课”的现状
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师生之间通过互动来碰撞和激越智慧火花的主战场,可是目前在高校课堂内竟然出现了“课堂冷漠”现象,其中逃课是最突出的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1]:大学课堂基础课的逃课率为25%以上,专业课为20%,哲学、历史等公共课的逃课率达到了50%,大学生中有逃课经历的占82%,经常逃课的则占11%。可见,逃课在大学生中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大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受到影响。
另外一种情况更是让人担忧,那就是“隐性逃课”。“隐性逃课”是针对“显性逃课”而言的,这种现象在大学课堂中显得更为突出。所谓的“隐性逃课”即学生按时上课却没有听课,而是“形在而神不在”,无视课堂与教师的存在,我行我素,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绝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遭遇到“上课没人听、提问没人答”的尴尬局面。我依据自身10多年的从教经验,发现“隐性逃课”现象多半与学生的心理、思维、情绪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
二、“隐性逃课”的原因
(一)学生缺乏集体归属感。
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课堂只是暂时汇聚的一个场景而已,场景中没有可以束缚个体内心世界的管理机制,为其的思维奔逸提供了自由而又开放的空间。
(二)教师缺乏教学智慧。
范梅南[2]认为,教学智慧在教学中有六大表现:表现为克制;表现为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表现为尊重孩子的主体性;表现为“润物细无声”;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表现为一种临场的天赋。实际上,在以“促进学力发展”为目标的课堂上,之所以强调教学智慧,那是因为教学智慧能够实现如下重要的功能:保留孩子的空间;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防止伤害;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使好的品质得到巩固和加强;促进孩子的学习和个性成长;加强孩子的独特之处。教师的智慧性教学行为对学生学力的成长无疑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急速增长,专业的高素质的教师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教学智慧型的教师尤为缺乏。据调查,有些老师由于害怕学生对自己的评教分数低而对于“隐性逃课”听之任之,这无形当中又为这种消极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助力。
(三)学校教育的天枰仍然倾向于知识的习得。
对学生而言,学校教育的目的应是把外在的知识和感受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传授必要的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而在目前的大学中,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没有完全真正体现这一点。
三、建议
(一)学生管理方面。
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完善奖励机制等手段控制学生“隐性逃课”的现象,同时出台一些奖励措施,对上课认真听讲并能很好配合老师教学的给予适当奖励。另外,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一有利时机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和了解,明确学习方向,学有选择,学有目标。
(二)教师教学方面。
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而言,可以通过积极获取教学智慧来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希望。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开始,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管理技能。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改进课堂管理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当具有本课程领域内广博而深厚的专业知识,生动有趣的教学风格,而且对学生的专业背景及兴趣爱好有清晰的了解,能熟练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形式;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恰当地与学生沟通,对班级的学风、学习成绩及学生的专业和兴趣爱好有更多的了解。
另外,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也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保证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仅会影响他自己的学习,而且会影响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从而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对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也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学校管理部门。
学校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对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控制、调节教育教学过程的信息反馈机制。在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是惟一的评价主体。除此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人参与教学评价。这样一来,教学评价都是教师一言定论,缺乏全面性。由此,建立科学的和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达到评价目的和顺利实施评价活动的关键。可以采用对全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法,广泛征求意见。另外,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便实现“做中学”的趣味课堂。
参考文献:
[1]谭璇.高校“课堂冷漠”现象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篇10
以课外活动为契机,把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有效的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例如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有一个活动课,对附近的抗日英雄或者抗日遗址进兴走访,因此,我进行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了烈士陵园及其博物馆,让学生聆听了专职讲解员的讲解,以及实地感受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事迹,对日本在中国所犯的滔天罪行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课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历史中的英雄人物的楷模作用尤其重要,如: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的身上,在他的身上,无疑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特别是林肯屡败屡战的这个性格特征。课堂上,讲到林肯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书上林肯说的一句话:“悲伤的时候,工作就是良药”,然后,不失时机地和学生一起分享了关于林肯的一段资料:林肯(1809~1865),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选举八次都落选,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天下无敌,而且他从不放弃。学生边听边会流露出各种表情,发出了各式评论:“他真倒霉”、“怎么会有这么倒霉的人”……。等学生发表完意见以后,可以趁势对学生说:“林肯的一生,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在悲伤中度过的,但是他没有气馁,凭借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凭者自己屡败屡战的坚强个性,他终于获得了成功,希望同学们能够从林肯的故事中获得一些启示”。
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意味着老师作用的弱化。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不作为或少作为,那么课堂将走进形式主义的误区,互动变成了胡动,参与变成了演戏。历史课缺少了他本该有的浓厚的历史味道。同时学生在看问题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是多元的,有的甚至彼此是冲突的,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此时,老师对讨论中的所有观点都简单地赞扬肯定,那么就会使学生陷入价值观取向的茫然之中,甚至形成偏激,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对中中国战败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英国太可恨了,要踏平英国去报仇;有的学生则认为物竞天择,中国战败是应该的,英国入侵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因而要感谢英国。面对这两种迥然相异的观点,如果老师简单的总结:“大家考虑的很深刻,观点很新颖,老师很高兴,希望保持这种探索精神。”那么,这堂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就是失败的,只能培养出愤青或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6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