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本原理的主要思想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基本原理的主要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组织;管理;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组织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结合形式,管理是组织的特征和功能。组织管理活动不是盲干,更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讲究方法、讲究技巧的人类高级智慧性和创造性活动。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和研究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已发现和认识了管理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管理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帮助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方法的概括性和通俗性表述。管理的基本原理,不是管理的全部理论和方法,而是管理理论中最关键、最核心和最常用的理论和方法。组织管理者能够系统、娴熟地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并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管理活动中,就能做到驾轻就熟、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一
组织是什么?在本质上,组织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它用特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手段,将一定的资源置于组织的麾下。而这种集中资源的过程,就是组织通过其管理活动,将游移于组织之外、处于自然分散状态的资源相对集中起来,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比如:将分散的个人集中起来形成人群、群体、组织,产生超越各分散个人力量总和的集体力量,俗语云:“人多力量大!”如集体狩猎、作战、生产、科学研究等活动,都是集中一定人力、物力,明显地彰显“众人”集体力量的优势与效果;又比如:将分散的物质资源集中起来,诸如土地、原材料、燃料、设备、运输工具等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的生产资料、资本,从而构成更强生产能力的企业,增加产能、产出和效益。人类以往的实践活动,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样一条经验:基于组织及其管理活动而达成的各种资源的集中(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等),都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益”,人类发展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集中资源和不断增进福利的历史。在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同时,人类管理活动在资源集中和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对资源的深度发掘和利用,即从资源的“内涵”上做文章,通过管理活动,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使资源利用更加科学,使资源效用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集约性,它是在资源量的集中和规模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功效的质的飞跃,通常是在对资源的功能开发与提升,资源之间的兼容与匹配上下功夫。如人力资源培训、扬长避短与优势互补、团队建设,组织变革实践中的优化组织结构、优化劳动组合和组织功能再造,生产活动中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诸如太空育种、转基因食品等,它是一种“内涵”式的管理增量活动,这种管理方式,在面对人口增长和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是人类文明与进步过程中管理的最高境界和终极追求。
规模集约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对资源进行量的相对集中以发挥资源的规模效应,以及在资源量的集中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深度利用以增强资源效用和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资源集中――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规模增量和内涵增量――高效率与效益
二
管理是一项组织性活动,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动员、配置和利用组织资源的过程。组织资源就一般形态而言,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在组织活动中,相对而言,人是组织资源中的核心和关键资源,因为人是能动的资源和具有创造性特征的资源。因此,管好人和用好人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人与人之间各有差异也各有所长,管理好人首先是用其所长,根据组织成员各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去,各尽其能,优势互补,这就是管理学教科书上常说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如基于性别优势的分工,男性做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女性做轻巧精细的工作,俗语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又如基于性格特点的分工,细心沉稳者安排做财务工作,粗放勇敢者安排做探索性工作。再如基于经验、知识、能力的特点,强者安排做研发和高层管理工作,差者安排做基础性或操作性工作。这样,可以充分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和成果;其次是在分工的基础上,让在相应岗位的组织成员经过专项培训和长时间稳定的重复劳动锻炼,养成专业能力,成为相应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或技术专家;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超过非专业人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工作绩效。历史上关于“针”制作生产的分工实践就是非常直观的例证,通过分工,有专人切割、专人打孔、专人研磨,劳动效率成百倍提高。分工是专业化的前提,专业化是分工的产物。由于分工和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使得劳动者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从事相同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经验和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娴熟以及不断提高和强化,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明显地增加产出和提高产品质量。这一点,在制造业中尤为典型,因为专业化培养和造就大批的技术工人和技术骨干,这些人也成了企业提高产出和产品品质的专业保障。正如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所指出的那样:“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不是将整项任务交由某个人承担,而是将之细分为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单独的个人来完成。各个员工都仅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67)分工解决的是适合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解决的则是更好地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是对分工的强化。分工与专业化,是现代人劳动过程的基本方式和支撑,也是管理活动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分工专业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将组织成员基于其特长和潜能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相对稳定地从事同一工作或劳动,使其经验和技术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分工协作――专业化与技能强化――技术专家――增量产出和增质产出――高效率与效益
三
组织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建立和维持组织生存、运行所必备的秩序与环境条件。组织中的秩序如何建构?一般主要通过组织设计来实现,包括组织的物理结构、职能设定、岗位设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文化取向等,以此来构建组织内的关系和秩序。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组织各单位(部门)、各团队、各成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规定,包括纵向的层级关系和横向的协作关系,由此形成组织内的关系与秩序网络,使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对应起来和对称起来。从纵向来讲,就是建立基于职权的指挥链,解决上级的命令权和下级(下属)对谁负责与报告的问题。从横向来讲,就是建立部门之间和成员之间的协作网络关系,解决在彼此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与配合问题。在这一原理中,首先是权力的界定与分配,组织内各层级、各部门以及相应岗位有什么样的权力?比如决策权、人事权、财经权等;各种权利由谁作为主要责任人来享有和行使?比如: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兼管人事和财经;副校长A分管教学和科研;副校长B分管后勤和学生工作等。其次是在确权的基础上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职责(即责任或工作目标)。比如:融资额度、人才引进层次及要求、后勤工作的保障程度与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等。权责关系的明确与对称,是组织运行秩序的平衡器,它能促使组织成员做到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对等,分享利益与承担责任对称。这样,组织内的秩序才可能有效得到维持和维护。罗宾斯在讨论指挥链问题时指出:“所谓职权,是指管理职务所固有的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为了促进决策和协调,各级管理者作为组织中指挥链的一环,需要被授予一定程度的自以便履行其职责。而在管理者协调和整合雇员工作时,这些下属员工也被认为负有执行任务的义务。这种对完成任务的期待或义务就是职责。”(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70)如果说分工专业化原理是以组织资源的外在属性(物质与技术的尺度)为特征进行的管理活动,那么权责秩序原理则是侧重于组织资源的内在属性(思维与精神的尺度)为依据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并且这一层面的管理活动对组织运行的影响更加深刻。这一原理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组织有目标、部门有岗位、工作有标准、人人有权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职责明确、秩序井然。
权责秩序原理,就是通过管理明确组织成员各自的权力与责任,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组织内的层级和并行关系,形成满足组织运行所需要的关系结构与秩序格局,服务和促成组织目标全面实现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岗位与职责――权利与义务――指挥链与协作网――组织秩序――高效率与高效益
四
组织向何处去?组织如何运行?这是组织产生后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可能性上,组织面临着多重选择,如设立一个企业组织后,对行业与经营范围就面临多重选择;设立一所民办高校后,就面临专业与学校类型的多重选择。如何取舍?如何准确地把握方向和目标?需要借助管理的决策活动来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管理决策活动及其过程,就是对多种可能性情况与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权衡的过程。决策的过程,就是广泛收集和分析有用信息和资源的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多套备选的临时方案;然后进一步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比较,根据各个方案的可行性与价值效用情况的程度差异排出先后顺序与等次,经过综合权衡后做出取舍,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正式方案实施与执行。决策的过程,就是系统分析比较和辨别影响组织发展方向和运行目标的各种复杂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科学的决策理念、科学的决策方法、科学的决策程序等系统的支撑和支持,能够确保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决策最优化,即组织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组织运行目标的科学性、组织运行计划的合理性。罗宾斯指出:“因为涉及管理者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都希望制定正确的决策,也就是选择最佳方案,实施它们,并且决定是否应考虑所处环境。”(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173)决策,科学决策,是组织运行状态最佳、组织运行结果最优的基础和保障,决策在本质上,就是(方案)择优的过程。方案是组织行动的纲领,统率着组织的各种活动与行为,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处于前置决定性的地位。所以,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一项要求很严格的管理活动,它不是简单地、随意地做出决定,而是要求充分占有信息和材料、系统分析信息和材料,同时还要求根据现实条件、环境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与判断,尽可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的备选方案;在广泛听取组织成员意见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及时果断地做出抉择和决策。没有决策,就不可能有择优;但有决策并不必然地就会产生择优的结果,决策只能为择优提供可能。择优是决策的目的和结果,它是在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基础上的产物。因此,决策的理论、决策的方法、决策的程序,一切影响决策合理化、科学化的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择优”。
决策择优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科学决策活动,形成完整系统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比较,抉择、筛选出适合组织运行的最佳方案,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复杂性问题――可能性方案――择优方案――执行方案――高效率与高效益
管理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各类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候用到管理的基本原理的一个或几个原理,有时可能同时用到全部的管理基本原理。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按照主流的管理理论的表述,通常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即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从管理过程来看,其基本路径为:决策――执行――反馈;在这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中,分别涉及到“决策择优原理”、“计划规范原理”、“执行效率原理”、“控制反馈原理”等原理的应用,同时也潜在地或间接地运用到其他几个原理。而从管理职能角度来看,管理的职能系列由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构成。每一种管理职能都比较直接地对应于一种管理的基本原理,也同时内涵地涉及到运用其他管理的基本原理,如“领导”职能就涉及“权责秩序原理”、“激励创新原理”等。虽然从理论和逻辑分析的角度可以明显看到管理过程对管理基本原理的分别运用,但从组织运行的全过程和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来看,则是综合运用管理基本原理的过程。每个管理的基本原理在分别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彼此交融,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支持系统。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组织运行的成功,正是管理的基本原理分别作用与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我们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上述管理的基本原理都必然地存在并作用于其间。任何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也正是成功运用这些管理基本原理的结果。在管理学著作,特别是管理学教科书有关管理问题的介绍和论述中,基本上都是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主线,是对管理的基本原理针对性运用和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因此,全面、系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学好管理学知识、用好管理学知识、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和关键。
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要解决的一个前置性问题,是如何把它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区别开来,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上讲,这二者之间是明显有别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给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确定范围、界限和底限,是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分界线,遵守它,则有可能把管理工作做出成效;违背它,则管理工作必然失败。而管理的基本原理,侧重于教给管理者如何把工作做好的方法和技巧,更确切地说,它侧重于管理工作的经济、便利、快捷和高效。它是衡量管理者是苦干还是巧干的标准或分水岭,按它的要求去开展管理活动,就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不按它的要求去做,则可能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当然,在管理学理论框架内,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和前提,它为管理基本原理的形成和运用提供范围、界限和底限,它的作用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护栏和行车标志与行车规则,是确保车辆道路畅通和高速行驶的前提和保障;管理的基本原理内在地包含管理基本原则的精神与要求,它是在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就像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驾车的技巧,如何望、保持车距、控制速度、超车、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情形。再直接一点,比如司机驾车过程中,必须“系安全带”是管理原则,怎样“系安全带”是管理原理。管理基本原则的作用是“护驾保航”,它告诉管理者做正确的事――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管理基本原理的作用是“驾轻就熟”,它告诉管理者正确地做事――能够做什么,怎样做什么?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五
组织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在更具可操作性上的层面上管理组织运行?需要对决策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和程序化。例如,某高等学校在作出创国内一流大学的决策方案之后,就需要以该方案为基础,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投资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建设计划、科学研究计划、校际合作计划、校企联合计划,等等。计划就是将决策方案的大概念,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事项、或项目、或任务,并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加以量化和指标化,比如引进人才的计划,包括数量和要求,诸如专业方向、学历学位、职称、社会影响等;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项目名称、总投资额、设备购置与安装、调试、期限,等等。计划是组织运行的路径图,是组织实际运行的直接依据。因此,计划的精细化和精确化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组织运行的结果。制定计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给组织运行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程序与路径。组织运行的过程,也是贯彻和执行计划及其意图的过程。一个成熟的现代组织,其运行过程本身就是在组织计划引导下的运行过程;组织目标的实现,就是组织计划得到忠实执行和实现的结果。计划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是由计划编制、计划体系、计划管理、计划修订、计划评价等内容构成的。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组织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也正是计划的这一特性,确保组织运行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严格按计划方案和规定运行。如军队按作战计划打仗;企业按生产计划生产;学校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国家按计划(如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组织经济社会发展活动。著名管理学家莱斯利・W・鲁认为:“计划能使一个管理者或一个组织主动地影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未来。”“组织的成功总是与好的工作计划有关的。”(莱斯利・W・鲁《管理学》第1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P136―137)由此可见,计划在组织运行规范化(程序化)上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计划是组织运行规范化的前提,规范化是计划实施的结果。
计划规范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计划活动,使组织决策的方案具体化、精细化、计量化和程序化,从而在此基础上保障组织运行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决策方案――任务分解――指标与路径――执行计划――高效益率与高效益
六
决策和计划,是组织运行意图的文本化。从管理的全过程来看,他们只是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真正付诸行动让组织运行起来的,是管理过程中的执行环节和阶段。执行,就是贯彻决策和计划意图的过程,就是推动组织按决策和计划的基本思路运行的过程。决策和计划的目的,就是让组织运行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路径精确、程序规范、控制有效、结果最优。但好的决策和计划要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有“执行”环节的紧密配合与支持。执行或执行力,是现代管理的一个新名词,它特别重视执行过程中对“决策意图”和“计划任务”的忠实程度,并且强调“创造性”地执行“决策”与“计划”。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决策和计划是为组织高效运行提供行动指南。而组织运行过程的高效率,实际依赖于管理过程的执行力。因此,执行或执行力――严格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既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前提也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保障。执行在本质上,就是将决策和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执行,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和领会决策与计划意图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忠实地按决策和计划方案行事;另一方面又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研究新情况和新环境,在不违背决策和计划基本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执行不仅是一种照葫芦画瓢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它是以决策和计划方案为基本蓝本,在执行过程中对决策和计划不断创新的过程。并且通过执行的创新,寻求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更好路径,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执行过程中,组织中的全体管理者,需要有共同认识和统一行动;需要彼此的默契配合和强烈的整体意识、系统观念。执行是一项特殊的团队性活动,优化组合、优势互补、高度认同的团队文化与组织信念,是执行力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有人总结说:“决策是基础,执行是关键!”
执行效率原理,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活动中管理团队执行的水平和能力,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从而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更好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方案与计划――研读与理解――执行计划――创造性执行――高效率与效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3]莱斯利,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4]杨孝伟,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
[5]贝特曼,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
[6]哈默,管理大未来,中信出版社,2008.7.
[7]刘筱红,管理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8.
[8]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8.
篇2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体系日渐成熟化、科学化,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模式也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这些新方法、新模式的教学成效如何?选取各种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否科学?是否存在将教学方法目的化的倾向?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围绕教学目的来选取教学方法
近年来,案例教学法(Case-teaching)、抛锚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实地观察法等新的教学方法不断进入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之中,成为学生学习掌握行政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有效工具和有效手段。这些方法的大力推广和使用也成为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向创新型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成为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的有效途径。但是正如任何变革都会存在风险和挑战一样,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即过于注重教学方法本身的大力推广和使用,而忽视了教学方法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这一基本属性,忽视教学方法实效性的研究,将手段目的化、工具目的化。这一倾向往往脱离教学内容的基本需要,脱离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效适用环境,将引入某一创新方法当作“时尚”,为了创新而创新,最后导致在
“摸石头”(教学方法的探索)中乐不思蜀,而忘记了“过河”(教学内容的传授)这一根本目的,结果只能是使学生感到课程学习的趣味性远远大于知识性,对多种方法的适用组合“目不暇接”,却没有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行政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与行政管理学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大相径庭。
作为公共管理学科和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行政管理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行政管理主客体组成、行政管理环节、程序、方法等各要素的讲授,—方面使学生们牢固掌握行政管理学基本原理,熟悉行政管理过程,掌握行政管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行政管理基本理论思考、分析、解决行政实践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夯实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功底,为更有效地学习、领会其它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为培养实践性、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始终围绕这一目标,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以行政管理学教学价值目标为指导、为核心、为判定标准,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探索,为培养出一大批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能适应行政管理实践需要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特性来选取教学方法
毋庸置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之间是典型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围绕内容,为内容服务。因此,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和重点、难点、社会焦点问题等不同性质的内容来选取适用的教学方法。例如行政管理学发展史及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思想等需要学生牢固掌握的基本理论、体系框架可以采用生动细腻的讲授法,使学生对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系了了然于胸。而在讲授行政领导艺术和方法这类理解难度小、实践操作性质强的知识点时则可以采取角色模拟教学法,即由学生扮演行政领导者,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行政领导情境,例如模拟布置工作、主持会议、公开演讲、同下属谈话、监督协调等工作流程,使学生在角色的模拟和扮演过程中掌握领导艺术和方法。
三、基于学生具体情况、学习背景来选取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活动中一个主要的变化就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这种转变是时展的必然结果。世界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各种信息媒介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和自主学习的有效渠道,有时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新鲜程度甚至超过了教科书和教师的知识体系。在这种情境下,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熟悉信息获取的新方式,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背景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早在20年前,我国教育界诸多学者就针对传统教育中学生盲目、绝对的被动身份提出质疑,倡导教师的角色和理念进行转变,要由原来的“点菜者”(学生无自主选择权)转变为“菜单的提供者”(提高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性也成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
在倡导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理论体系中,建构主义是一种主流代表思想。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重视学生的主动建构型和社会互动性。1对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背景来选取有效地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建构者,他们不是一张白纸,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或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00例如,针对行政管理体制中“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学生在政治学、管理学等前期所开课程中都已学习过,但这一问题又是重点问题,必须再次强调。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所讲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两种教学方法。一是自主学习法。教师提出问题,并布置“集权”与“分权”问题的相关阅读书目,由学生自己根据学习背景进行有重点、有选择的阅读,然后提交读书报告。二是由教师提出一个“集权”与“分权”关系的衍生问题,例如我国建国以来集权与分权的发展历程考察等,按时间阶段分成几个小题目,由学生组织成对应的备课和讲课小组,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充分讨论、具体讲授以及教师点评来整合学生已有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此问题的认识。
四、根据各种方法的特性来选取教学方法
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和渠道,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即适用环境、特点、优势与劣势等。因此,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到每一种教学方法的特性,根据其适用环境和特点来进行选择,同时还要从系统整体观念出发,注意发挥不同教学方法之间优势互补的功能,使各种教学方法都能有效地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教学目标服务。
在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体系中,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它的优势是知识传授的直接性、明确性和易掌控性。行政管理学内容体系等基本知识点应该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例如行政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五大部分,即主体论、客体论、过程论、保障论、目的论。每一部分又派生出基本章节,即主体论包括行政组织、人事行政和行政领导;客体论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过程论包括行政决策、行政实施等;保障论包括行政伦理、依法行政、行政方法、公共财政、机关后勤管理等;目的论包括行政绩效、行政改革等。这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逻辑框架,也是学生宏观把握行政管理学的入门钥匙。尤其是针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后期所开设的专业课从某种程度上是行政管理学课程某一章节内容的细化(例如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人事行政章节的细化;行政领导学是行政领导章节的细化等)。掌握好行政管理学的逻辑框架,有助于学生把握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内容体系,更有助于学生把握行政管理专业各门课程间的有机联系,为学好行政管理专业乃至公共管理学科奠定基础。因此,类似于这种性质的行政管理学基本原理应该采取讲授法,使学生直接、明确掌握基本知识点,夯实行政管理学基本功。目前讲授法的运用过程中,出现了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等异化的表现形式,这并不是讲授式教学方法本身的问题,关键是运用方法的主体是否认真地运用这种方法,是否充分地发挥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因此,在行政管理学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讲授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不断完善讲授法。一是讲正确,内容不能出现谬误。二是要讲清楚,内容不能模棱两可。讲清楚的前提是想清楚、思路清晰。教师对讲授内容不熟悉、自己没有完全理解内化,也就不可能给学生传达出清晰的思想。三是讲生动,内容形象自然。语言是教师履行职责和使命的主要媒介,语言能够让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讲授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是需要每一个教师长期锤炼的基本功。
专题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抛锚式教学法等在使用时也都有应注意的问题。专题教学法灵活性强,主题明确,理论联系实际效果突出。例如在行政组织改革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2008年大部制改革为专题,2梳理建国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历程,使学生在对改革实践的归纳思考中总结出行政组织改革的基本原则。但专题教学法并非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尤其不适合内部逻辑结构缜密、需要严格逻辑推理过程的教学内容。另外,专题教学法对受众体也有严格要求,对具备一定相关基础理论、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学生较为适合。案例分析法、抛锚式教学法形象生动,学生感兴趣、主动性强,内容也有针对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实施有效的掌控、监督和评价,则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都会大打折扣。
五、立足于教学条件状况来选取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领域。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的人才,笔者认为一个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为企业更好地服务。然而,长期以来,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观念落后、教学体系僵化、内容缺乏前沿性,这种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要求管理学课程教学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一、《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的开设缺乏专业针对性
现行的管理学课程设置专业针对性不强。由于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其多样性与适应性,对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求就不同,所以管理学课程在不同的专业中有不同的设置,应从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侧重上区别对待。
(二)教材内容陈旧
现行的管理学教材在内容上主要讲述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五个部分,这些内容只是针对原有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研究的,落后的管理理论、管理理念、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需要,急需进行更新。
(三)教师梯队不稳定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属于理科学校,对于管理学这种文科课程缺乏长远的规划,再加上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课程门数较多,管理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变动较大,教师梯队不稳定,没有核心教师,也不重视后备教师的培养,不适应课程建设的需要。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应该说,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管理学的基本原理都能看懂并理解。但学生普遍反应其困惑在于如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做到活学活用。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及实验设备不足,使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性环节,不能从更深层次领会管理的本质。
(五)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法单一
传统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以黑板和粉笔为媒体,教师讲课为主,未引入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系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效率。考核方法上形式单一,全部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目设计也缺乏创意,客观题较多,发挥性的主观题较少,只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难以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要
现代企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要不再是片面地考虑相关专业知识,而更多地关注相应层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希望所需人才具有开放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以及知难而进、求同化异的能力,学习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事务处理及应变决断的能力等。作为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上能力以胜任目前和将来工作的需要,就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二)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其理论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和抽象,也服务于社会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也越来越强,一方面要求有更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来满足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管理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样,管理学的教学也应该紧盯时代的步伐,摒弃过时的理念和方法,吸取新的理论和策略。
(三)完善学生心智模式、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管理学》这门课程教给学生的不是一两项实用的技术,也不是纷繁复杂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其实是完善学生心智模式的过程,是长期的、点滴的潜移默化,这就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学内容和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内外兼修,塑造自我。
三、《管理学》课程的改革思路
(一)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动态地、及时地反映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对管理带来的影响,以及预测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管理职能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思路来安排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法。①介绍两大管理学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观念;②讲授管理四大职能:计划与决策、组织与人事、领导与沟通、控制与信息处理。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管理技能的基础和前提,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主体与中心。同时,还应制订新的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必须删除陈旧的、不合理的内容,充分反映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化。
(二)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学的教学课时都较少,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管理学原理就必然成为教师上课首先面对的难题。在实际教学中既要讲究知识体系的完整,又要讲究重点突出,既要实现理论够用,又要突出技能本位。基于课堂教学,本文认为专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是适合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的优秀教学方法。
1.专题教学法。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完全覆盖管理学原理的全部理论,但又要让学生建立起管理学的基本架构,专题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即,以管理学的各个范畴为专题,一堂课就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这样既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又不失重点。
具体来说,根据“两大基础”可以将管理学原理设立为两大板块若干专题,一是管理理论基础,包括管理系统专题、管理思想专题、管理原理专题等;二是管理技能基础,包括计划专题、决策专题、组织专题、领导专题、控制专题、企业管理实践专题等。
2.案例教学法。管理学传授的应是管理能力、管理素质,而不限于单纯的管理知识,是在培养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心智模式的训练。这种训练不可能依靠记忆,只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真实情景的体验获得感性的认识,进而融会贯通,从实践中升华、提高。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再现企业管理活动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进入管理现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应该把握好一些基本环节,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价值。一是要精选案例,选择的案例应该遵循针对性、现实性、典型性、差异性的原则。二是要贯彻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案例教学前要有针对性地作相关理论铺垫,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大胆地去思考、去发挥、去创新。三是要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思路和方法,即如何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推理、判断、论证。四是要组织讨论,这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也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要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五是评定成绩时,要重点考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1.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管理学教学中,应积极提倡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综合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参观学习、开办讲座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掌握,让学生对管理的理解不仅仅有理性的,也有感性的。
(四)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强调期终考试重要性的同时,应该适当缩小期终考试分数的比重。学生上课出勤率、课堂发言频率和质量、科研小论文、课后作业、社会调查等都应占有一定比重。
(五)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教师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研究教学规律,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完善课程内容体系;教师还应该学习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以便懂得或在教学中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六)完善教材建设
教材的建设和改革包含教材内容的改革和教材形式的改革两方面的内容。教材内容的改革,一般指教学内容的改革,前面已经叙述。关于教材形式的改革,一是要打破过去单一的文字教材形式,研制和扩大应用电子教材,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使难以理解的内容通俗化、生动化;二是要注意发挥理论教材、实践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等各类型教材在专业教学中的协同作用,形成科学的教材体系;三是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案例辅助教材对教学的作用,淡化教学中过重的理论色彩,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更应更新教学观念,课程教学要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树立“以教为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要适应时展需要,不断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马雪蓉.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10).
篇4
摘 要:《管理学》是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是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管理素质和管理绩效观,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设计了一套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一定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管理学 实践教学 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66-03
高校《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是使学生了解管理的思想、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具备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基层管理者的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增设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搭建一个平台。文章总结实践教学经验,并进行文献调研[1-3],设计了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1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地位:管理学课程实践是一座桥,桥的一端是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桥的另一端是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课程实践应运而生。
(2)实践作用:第一,可以激发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兴趣,因为管理学本身理论性强,比较枯燥,课程实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目标
选用的教材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依据教材,制定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四大管理职能。
(2)能力目标:①制定计划、编制计划书的能力;②绘制组织结构、编写职务说明书的能力;③有效激励下属的能力;④控制会议时间和进度的能力;⑤解决实战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具备基层管理者应有的素养。
3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对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管理学课程设置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这些学生求知欲比较强,但是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而且该专业招收学生中往往是女生较多男生较少,所以班级整体比较内敛、课堂上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
基于上述教学对象分析,采取了针对措施。第一,实践内容的设计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这样可以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第二,实践小组的划分要综合考虑性别和性格因素,每个小组5~6人,必须男女搭配,而且每个小组至少1~2人性格开朗,积极活跃,这样可以带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第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
4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内容
选用的教材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学重点是管理的四大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因为实践学时有限,所以针对这四大职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分别设计实践项目,最后设计了一个综合项目,共有5个实践项目。
(1)策划一台班级晚会,制定计划书。(划能力)
晚会对于学生并不陌生,如2周一次的团日活动、元旦晚会等,所以这个实践项目对于大一学生非常适合。
(2)调查本校组织结构,绘制组织结构图,编写职务说明书。(组织能力)
社会调研有一定难度,而调研本校相对简单,学生可以通过上网、实地职能部门咨询访谈,来完成这个任务。
(3)如果我是班长――为班级制定激励计划。(激励能力)
这个实践项目最贴近学生生活,结合所学知识,为班级献计献策。
(4)某研究所周五下午例行会议的控制。(控制能力)
这个实践项目主要是对会议时间和进度的控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何把会议精简又能处理所有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是学生需要解决的。
(5)实战分析――视频案例:黄女士的蜂蜜事业。(综合能力)
这是个视频案例,选自赢在中国第一季,这个案例非常经典,学生通过这个案例的解决,可以调用所有的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方法
针对上文设计的5个实践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实例演示法。第一个实践项目是晚会的策划和计划书的制定。先给学生演示一个足球比赛策划书,讲解其中的要点,比如计划书的框架组成、5W1H的体现等,给各小组制定晚会计划书提供必要的参照和借鉴。
(2)调查访问法。第二个实践项目是对本校组织结构进行调研,并编制职务说明书。给学生讲解调查访问法一些要点,然后各小组可以用互联网搜索、实地调研等方法,完成任务。
(3)头脑风暴法。第三个实践项目是以班长的角度,为激励班集体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在完全不受约束的环境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4)启发引导法。第四个实践项目是对会议出现时间拖沓问题的解决。引领学生回顾管理中控制的类型和含义,以此启发各小组如何使用恰当的控制策略解决问题。
(5)视频案例法。第五个实践项目是一个视频案例,视频能声情并茂地展现问题,吸引学生,激发最大的热情和兴趣。
6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学时
根据所在高校情况,制定实践课时为12学时,具体分配见表1。
7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组织
7.1 实践的教学组织流程
上文设计的5个实践项目,在学生分好小组之后,每一个项目的教学组织流程如图1所示,有6个环节。
第一步,布置实践项目。首先把实践项目布置给学生,并在课堂上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步,搜集资料。学生理解项目的内涵和要求之后,各小组就要搜集材料,可以去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等等,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有用资源。
第三步,小组讨论。在搜集资料后,各成员带着自己搜集的材料,在自己小组里面进行讨论,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并撰写项目报告书。
第四步,成果汇报。在撰写报告书后,各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以课件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
第五步,教师点评。各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进行点评,对优点进行表扬,指出尚待解决的不足和问题。
第六步,成果完善。各小组在听取教师的点评后,修改和完善报告书。之后开始第二个实践项目,以此循环。
7.2 小组成员角色分工
根据学生人数,5~6人为一组。每个小组的角色应有:组长、资料搜集员、记录员、撰稿人、发言人。
组长主要负责主持大局和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由各小组成员选举产生。在小组讨论中,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冲突,组长就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激励和协调。
资料搜集员必须是全体小组成员,组长对需要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分工,避免对资源的重复搜集。
记录员应该有1~2人,负责记录和汇总小组讨论中所有成员的发言。因为小组讨论时可能比较激烈,出现的意见比较多,所以组长应该任命本组中文字工整、具备速记能力的人担任此角色。
撰稿人负责对汇总后的发言再提炼总结,撰写成果报告书。因为信息量较大,需要撰写出结构清晰、辑缜密的报告书,所以组长应该任命本组中思维逻辑强的人担任此角色。
发言人负责在全体班级成员面前,用课件的形式汇报本组成果。因此组长应该任命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善于课件制作、不惧怕三尺讲台的人担任此角色。
8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评价
采用综合考评的策略对各小组成果进行评价,实践成绩由成果考核和过程考核两部分组成,即“实践成绩=成果考核成绩(70%)+过程考核成绩(30%)”。
其中,成果考核方法见表2,过程考核方法见表3。
9 结语
文章设计的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多年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秋霞,高洁.管理学课程多样化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6):128-129.
篇5
关键词:课程论文;管理学;教学模式
《管理学》是关于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科学,是管理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其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的重要地位而受到普遍重视。课程论文是各高校《管理学》教学中常用的形式之一。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不仅可以考查学生运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领域中的前沿理论或热点问题的关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
一、当前《管理学》课程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前准备不足,目标不明确。课程论文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写作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当前不少高校对课程论文教学还没有相应明晰的管理规范。教师对课程论文教学的随意性也比较大。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完成课程论文的教学环节,甚至只对学生在字数或格式上有所要求,至于论文的选题、内容、形式等则由学生自定了。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那些有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学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但《管理学》涉及的内容广,对于多数同学这种没明确写作目标的情况大大影响了课程论文的教学质量。
(二)写作过程中投入不足。有质量的课程论文不仅写作前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还应该是学生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或与教师和同学沟通讨论后,认真撰写出来的。但现在在就业导向的推动下,相当多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考证过级或考研课程的学习上,真正用于专业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特别是《管理学》这类学生们自认为可以完全看得懂教科书的课程。学生学习投入的不足造成其专业知识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明显不足,有的同学甚至不知道如何系统性地检索和查阅文献;有的同学为了应付,甚至直接提交的是网络上下载粘贴的内容。而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受高校科研导向的影响,也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帮助学生解决课程论文写作过程遇到的问题,撰写专业课课程论文的任务也敷衍了事了。
(三)写作后评价体系不健全。关于课程论文的评价,目前还没有非常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而且《管理学》本身就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对管理问题的评价也是见仁见智,要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有一定的难度。当前对课程论文的评价,一般都是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标准判定成绩等级。多数教师会从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和写作态度两个大方面来考查,而这其中又会有很多应该考查的指标。但各个任课教师根据自定标准来评价,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片面性、主观性。评价体系的不健全不仅会影响课程论文写作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而且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课程论文写作的积极性。
二、系统控制的相关理论观点
控制作为确保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主要是指监视活动的进行,如果发生偏差,纠正偏差的过程。根据控制论的观点,控制活动按其作用时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三大类。前馈控制又称事前控制、预先控制,是指尽可能在系统发生偏差之前,根据预测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同期控制,又称为现场控制、实时控制,是指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一旦发现偏差出现,立即纠正偏差。同期控制的目的是要将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反馈控制是一种在计划执行一段时间或结束后进行的事后控制,主要为下一步计划的实施总结经验。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各有优缺点。
(一)前馈控制的优点。前馈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偏差可能造成的损失;控制措施对事不对人,不会引起被控对象的心理不满;适用性广,能用于各种组织的多种工作;有
利于促使管理人员科学地预测在计划执行中可能发生的事件。但前馈控制需要投入的资源和精力较大,运用起来比较复杂,只有对计划与控制系统作认真深入的分析,才能提升预测的准确性。(二)同期控制的优点。同期控制的优点主要是能在偏差刚刚出现时,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减少偏差所造成的损失;有利于发现那些在实施中才会暴露出的趋势性问题;可借助技术创新实现同期控制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但现场控制对管理人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要求较高;易造成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的矛盾;自动化及智能化的现场控制系统成本高;有的工作难以实施同期控制。
(三)反馈控制的优点。反馈控制是一种针对结果的控制,其优点主要是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便于总结规律,为下一步工作的实施创造条件;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提高效率。但反馈控制是通过事后的检查活动才发现偏差,有滞后性,在纠偏前,偏差已出现,甚至损失已造成,无法挽回。
三、基于系统控制思想的《管理学》课程论文教学模式
为解决当前课程论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借鉴系统控制理论中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的思路,构建基于全过程控制的课程论文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写作前做好充分准备。
1.选择合适的时机。课程论文是课程教学的环节之一,因此为了较好地配合课程教学的内容,在安排课程论文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不同研究主题要选择不同的时机,但一般在《管理学》课程论文写作前,应已完成对管理学的学科内容概述、管理的基础概念,以及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这些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先了解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管理的基础概念和理论的发展沿革这些内容,即在学生对课程总体有一个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再开始进入课程论文环节。
2.精心设计研究主题。教师需要针对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学生的能力,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课程论文的选题进行认真筛选和精心设计。教师可先指定比较宽泛的研究主题,然后在学生中开展启发式讨论。在启发讨论氛围中,不断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课程论文主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3.明确写作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在写作前对课程论文的写作目标、内容,以及基本写作规范等进行明确要求,还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研究方法和参考书目。
4.将课程论文作为课程考核的内容。写作前教师应向学生明确课程论文的成绩是该门课程考核的内容之一,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合理安排时间精力。
(二)写作过程中做好指导。课程论文作为《管理学》立体化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其目的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写作能力。
1.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相关文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二手资料。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相关文献,教师首先需要指导他们解决“找什么、哪里找、怎样找”的问题。文献找到后还要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述评。
2.拟定具体题目和论文框架。虽然在写作前学生基本确定了一个研究主题,但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学生确定具体可写的题目和论文的框架结构。在进行相关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下问题:“研究题目大小适中吗?研究有创新性吗?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研究论述?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能收集到吗?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完成论文吗?”。当学生对这样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后,其论文的具体题目和框架也就产生了。
3.进一步明确写作规范。教师可以通过优秀的硕博论文、期刊论文,向学生展示规范的论文格式;也可以利用一些优秀的往届学生论文作范本,指导学生规范撰写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图表,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
4.开通师生互动平台,及时答疑解惑。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安排时间,通过面对面指导、邮件或其它交流平台和学生建立有效的联系,及时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疑惑。
(三)写作后科学评价。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课程论文评价指标和评分规则。通常可以从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论文写作规范四大方面来确定二级指标和指标权重。
2.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最终成绩的评价,将学生互评成绩与教师评价成绩相结合。如果是以小组方式完成的课程论文,为避免任课老师由于信息不完全给课程论文评价带来的片面性,则可以由小组成员自行对论文贡献率进行分配,有效避免小组中存在的“搭便车”行为。
3.反馈评价结果。当课程论文的最后成绩评定后,教师应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在肯定学生们努力的同时,明确指出他们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四、结语《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其课程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管理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课程论文教学不仅能以有形的论文形式显示作者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和归纳等方面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构建的基于系统控制思想的《管理学》课程论文教学模式,分别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对课程论文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能有效促进课程论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唐泳 张强 卢启程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程云喜.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管理观察,2015,15:113~115
[2]李小明.《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O14,8:51~53
篇6
1.《管理学原理》的课程定位
《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发展中的科学,它既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抽象性特点。随着我国企业模式的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转变,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既要重视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更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运用。
目前我校《管理学原理》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当落后、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我校的《管理学原理》课程面临着严峻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更好地响应学校培养创新基层管理应用型人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号召,实施“做管理思想的践行者”的商科理念,促进同学们对管理的实践认知,其教学改革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甚至是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极探索创新高效的教学方式,应改革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我们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应用知识,但是“管理学” 课程现行的教学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我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对管理学教学的反馈我们发现学生对“管理学”教学中的教材内容、课堂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看法。
(1)课堂教学内容照搬教材较多,“管理学”教材不符合我校高职高专教学和促进创业的要求,目前校所用的“管理学”教材虽然属于高职高专专用教材,但教材的编写理论偏多,实践内容较少,并且与我校学生日后所从事职业的相关度很低。因为在我校所有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专业的 “管理学”教学中,教师用的是同一本教材。虽然说管理是具有普遍性的,管理理论普遍适合于各类组织,但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可忽视了管理的艺术性,也就是它的权变性,当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时,管理方法同样有所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所用教材应有所针对性。在我们的管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 “ 教教科书”,而学生则是“学教科书”。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对教科书中的知识懂了没有,学生最关心的是对教科书中的作业能否顺利完成。
(2)授课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目前,我们的“管理学”课堂教学大多仍然以口述加板书为主,几乎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而且一讲到底。这种“填鸭式”、“满堂灌”依然是高职院校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主旋律,教师只铭记 “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忽视了学生个性需求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中,教师其实只是仅仅传递了教材上的字面信息,由于“管理学” 的学科特点,这些信息其实学生自己基本上也能看得懂或者至少自我感觉能够看得懂,这样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兴趣去听。这对我们“管理学”的教学是相当不利的,因此,对“管理学”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3)案例分析课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校的教材每章后面会有一个案例,在“管理学”的课堂上,教师也想用一些生动的案例去吸引学生的兴趣。但问题是我们缺乏适合教学的合适案例。但我们的教师普遍实践能力欠缺,案例多选择国内的企业案例,案例的适用性差。特别是对我们的高职教育来说,更是要注重学生实际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所选的案例最好要与他日后所从事的行业相结合,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普遍都没有行业的实践工作经验,因此使案例教学变成了案例介绍,失去了其应达到的教学目的。
(4)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尽管“管理学”的特点对该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现有“管理学”课程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偏重于理论讲授,案例和现场实践教学较少。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眼下对很多学校来说,要实现这样的实践教学显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去实现。
3.我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路
3.1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要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结果如何?教师如何指导?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50分钟的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理论教学内容,又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内容中,不仅包括传统的基础理论,即各种管理学教材中介绍的管理的基本职能,更要包括现代不断发展创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等。在实践教学内容中,要结合我校作为高专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我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导向来精心选材,比如案例分析课中案例选择要贴合实际并能加大比重,更要让学生能把课堂转化为模拟实践的舞台,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改善课堂上师生间的沟通效果。我校可以将“案例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融入案例分析课堂,因为“案例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在案例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的“案例式”教学与“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相加,它是将“案例式”教学容入到“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去,将课堂最终还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管理情景和管理过程,从而建立真实的管理感受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上尤为重要。
转贴于
3.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3.3.1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我校由于可用资源的限制,多媒体教室比较紧张,除了工商和连锁经营专业外,其他专业的《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环节仍然在普通教室进行,基本上采取的是老师口述和板书的传统的“填鸭式”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即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也不免如此。显然这种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我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应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活动的能力。因此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景,让课堂成为我校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课堂教学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需要运用更加灵活有效的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管理游戏法就是通过教学游戏让学生领会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管理思想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使学生在决策过程中面临更多切合实际的管理矛盾,决策成功或失败的可能性都同时存在,它需要参与者积极地参与训练,运用有关的管理理论与原则、决策力与判断力对游戏中所设置的种种遭遇进行分析研究,采取必要的有效办法去解决问题。 也可以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推出生活说管理、故事懂管理、小品演管理、看图说管理等系列课堂互动教学活动,实现了课堂内外学习充分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管理思想与日常行动高度统一。
3.3.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一方面可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丰富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综合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通过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大量的电教片和教学软件可以更多地运用于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传播信息,为教学手段的进一步现代化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篇7
论文摘要: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是否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社团组织是否调动了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社团是否会有发展等问题都离不开社团的有效管理。行为科学阐述了影响组织效能的关键因素,本文仅从行为科学视角提出增强高校社团管理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以促进高校社团中组织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作为现代管理科学主要三大学派之一的行为科学自20世纪40年代末诞生以来,给美国、日本、瑞典、中国等很多国家的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基础。高校社团作为一个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行为科学理论可以给高校社团的管理提供一个科学的方法,以促进高校社团健康迅速地发展。
一、行为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对于行为科学的概念,国内外各学术界(如社会学界、心理学界、管理学界等)有不同的解释,综合起来主要分广义行为科学和狭义行为科学。广义行为科学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规律的学科群。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以人为核心的现代管理科学,它应用行为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包括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这三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此外,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的知识对行为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有重要贡献,它们也是行为科学的基础学科,而哲学是基础中的基础。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行为科学注重研究人力资源因素对组织的影响,强调人的需要、动机、认知、情绪、态度、群体关系、领导行为、组织结构以及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科学的主要原理为: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产生动机的原因,一是内在条件,即需要,二是外部条件,即外部的刺激,当外部条件不变时,内在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根据需要动机理论,在设计组织的目标时充分考虑成员的需要,把组织利益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激发动机,才能使人们努力追求组织目标,这就是激励理论的基本原理。著名的管理学家法约尔和利克特都认为激励是管理的核心;人们在群体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群体环境会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一个组织兴衰的关键因素在于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有效的领导行为能够使成员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工作,相反,团队成员会出现消极倦怠的情绪。具有有效领导行为的组织能够合理地协调人们的活动,实现高效的组织效能,无论从目标的实现还是从社会影响度和成员满意度的提升方面,都会有很好的表现。
三、行为科学理论对高校社团管理的启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认为人类行为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函数,是人的内在需要和环境影响的结果。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
b=f(p·e)
其中,b(behavior)代表“行为”,p(person)代表“人”,e(environment)代表环境,代表函数符号。
影响人的行为因素一是内因,二是外因,内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外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与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群体、领导和组织)。高校社团是一个由个体、群体、领导和组织构成的系统,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的可调整的组织结构。
(一)把握社团成员的不同心理需要是社团有效管理的基础
需要,作为人的“内心意向”,构成了人们活动的原动力,是形成价值的“始因”。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其产生的心理动力也就越大,对人们行为的支配力量就越强。在社团管理中,首先要了解社团成员的成长环境、生活和社会经历、目前状况和未来追求,正确地分析每一位成员目前的迫切需要层次,才能根据不同成员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才能激发成员的热情、形成高效的组织效能,因为不同的社团成员在同一时期的需要可能不尽相同,同一个成员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马斯洛又补充了两个需要层次:求知的需要和求美的需要;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把人的需要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我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提出“一项需要在获得满足后便不再成为行为的激素”的观点。而每一个需要层次又有它的细分类别,如食物的需要、休息的需要、运动的需要、保护的需要等属于生理的需要;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对熟悉或已知食物的选择等属于安全需要;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属于爱的需要;归属需要、结社需要、被他人接受和接纳友谊等属于社会需要;希望自己有信心、有实力、能胜任、独立、自由是自我需要的一方面体现,另一方面体现在希望被尊重、被关心、被赏识;个人潜在能力的发挥、自我的不断发展、创造性的发挥等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同一个成员也可能同时有几项需要,所以对社团成员的有效信息管理方式是形成一个常态化的沟通、了解机制;建立个性档案,并随时更新。
(二)激励原理的应用是调动社团成员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高校社团管理的核心是激发成员的动机,诱导他们的行为,广泛倾听成员意见,实施授权式管理和参与管理,注重培养团队精神,使每个人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激励的方法是实施激励过程的具体形式。对大学生激励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目标激励法、情感激励法、榜样激励法、竞争激励法等。
在高校社团管理中,要选择能够调动成员积极性的激励因素,如选择富有挑战性、发展前途、成就感和责任感等的任务交予成员来完成,而不能误把非激励因素(如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当成激励因素,否则就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社团组织增强激励效用的生命力的有效办法是对激励进行正强化。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指出:人的行为随着外部条件的刺激而变化,通过不断改变外部环境的刺激因素可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效果。正确地评判社团成员的成功或失败,能防止因误判而导致的对成员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的影响,从而防止误判影响成员的后续行为和绩效。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等人提出的归因理论,把人的绩效、成功或失败归因为: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度、运气与机会。
另外,防止社团成员积极性降低的另一个原则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无论是奖励、惩罚还是表扬、批评,或者升职或降职等。如果成员(回报/贡献)比率与他人(回报/贡献)比率相等,他就会认为公平合理,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因为感觉不公平而影响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发挥社团成员主观能动性的推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伏隆提出“期望理论”,即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效价是指目标的价值,期望值是指对实现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高校社团目标管理可以遵循确立目标、授权并明确职责范围、有效激励和客观评价总结这样的步骤。其中,确立目标时,要同时兼顾总目标的制定和各级子目标的制定,并尽量实现子目标与总目标的协调统一,实现共赢。
(四)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是促进社团和谐发展的保障
行为科学认为,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除了正式关系(如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外,还有一种没有隶属关系的群体关系,即由兴趣相投、比较合得来的人们形成的一种关系。这两种群体关系对个体的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高校社团管理中要注重增强群体的积极作用、减弱或消除群体的消极影响。
高校社团可以在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促进群体成员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建立友谊、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如各部门之间的各类竞赛、各部门内部的民主管理等形式。
(五)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是社团保持凝聚力的前提
高校社团要保持凝聚力,就要做好领导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选拔时要关注候选人的素质、技能、领导风格、领导艺术等因素。优秀的社团领导者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能够保持有效的时间管理、建立高效的工作秩序;
(2)注重满足成员的高层次需要,即自我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3)注重激励;
(4)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5)能够做到民主管理和有效决策。
(六)社团组织的高效能是社团发展的必备条件
组织发展是指组织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扩大的要求,从组织结构、工作设计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系统地调整,改善组织中人的因素,以达到组织的最佳化和高效化。组织发展有两个目标:一是提高组织效能,二是提高组织成员的满意度。
高校提高社团组织的效能可以通过对组织结构和体系的再设计(如工作范围的扩大化、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工作时间的弹性化等)使组织中的人力和物力发挥到最大。衡量高校社团组织的效能的一个方面是要考察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又分为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团组织对社会的影响度。高校社团组织具有开放性,它是一个“输入一培养—输出”系统,输入的是新成员,新成员经过社团组织理念的熏陶、其他社团成员的影响、组织内部的培训、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成长为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才,社团组织也完成了输出的过程。
个体是群体、组织的最小单元,它是群体、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高校社团管理中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重视考虑成员的需求、重视激励对行为的影响、重视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重视领导行为的影响、重视组织结构的改进、重视组织的发展才能提高社团的效能、切实增强高校社团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冬青.揭开行为的奥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2]高惠珠.马克思需要理论与价值哲学创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1).
篇8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管理学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管理学也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财政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该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最新发展,而且能够运用基本原理指导现实中的实践,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管理学还是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但从这门课程的课程内容来看,一般学校还在沿用传统管理学教材的理论框架,偏重于理论讲授,而案例和现场实践教学很少或是没有;从教学方法来看,多仍然以口授加板书为主,基本都是教师从头讲到尾;从考核方法来看,目前,大部分院校教师课程考核方法主要是较大比例的考试成绩加上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主要是出勤、听课态度加上作业或笔记。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为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对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展开研究。
1.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管理学课程虽然是一门和实践有密切关系的课程。但一般学校的教学内容都偏重于理论教学,很少涉及到运用部分。为了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
(1)通过课堂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消化理论知识的能力
如在每一节教学内容前,先导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案例,然后通过所选案例的关键词或中心思想引出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最后让学生再根据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案例。这种在课堂上用鲜活具体的实际案例把管理的理论形象化地表示出来的授课方式,可以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感受到管理的实践环境。
(2)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
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和一些大企业搞联谊活动,并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调查、企业咨询等实践活动,或到各类工商企业生产经营现场进行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调查、企业咨询实践,或者邀请企业家来校举办管理学讲座,并面对面和学生交谈。
(3)构建实验体系,模拟管理实践情景
管理学课程是一门和实践有密切关系的课程。但由于条件的限制,管理学很难通过真正的企业管理实践去体会。因此,探讨管理学的实验教学有助于改进管理教育的模式。如用友公司的ERP沙盘模拟电子化与手工结合的训练软件,以及最早产生在国外的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赛区的竞赛应用的软件等等都是专供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模拟管理实践和实战演练。通过模拟演练使管理学基础这门课更具有生动性、启发性、趣味性、可操作性。
(4)开展创新实践教学,动员学生充分参与管理学基础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
如借助学生会的“经济管理学会”等学术团体,组织学生参加优秀管理学小论文和案例的评选活动;指定专业教师担任技术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论文大赛、全国大学生沙盘大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能力。
2.以综合运用能力为考核内容,按照过程重于结果的原则,构建过程考核体系
为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在改革考核内容的基础上,改期末突击并一次考试定终身带来的知识与能力掌握不扎实的弊端,改革考核方式,对课程教学内容可按照平时作业(习题、案例分析)、单元模块、实习报告和学期综合进行考核,并分块加总确定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在实训中或实习前,首先确定好实习企业,教师将实践课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在实习前通过网络资源对该企业及企业所处的行业做深入的了解,以便实习结束后能完成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的撰写,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培养,提升教师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其理论,还要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因此,管理学的师资队伍不仅要求教师的学术性,而且要求教师的工程实践性。
高校的管理学任课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存在着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专业实践技能薄弱、知识与技术能力相脱离的现象。因此,教师亲自参与了管理实践,就能克服远离实践、“纸上谈兵”的弊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贴近现实。如教师到企业中兼任相应管理工作职务,通过参与生产实践与企业管理,就会对现代生产管理模式、企业理念,团队协作意识等管理学的理论有比较具体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学术特长,参与企业的一些研究项目,为企业进行咨询服务,这样既能够较全面地熟悉整个行业的运作,把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也在贡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参与生产管理咨询服务,可以紧密跟踪行业的发展,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因此,只有深入企业,参与生产、参与管理,才能深刻体会管理的精髓,这对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把实际生产中的案例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去教学,突出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了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对于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也有极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吴菁.挂职锻炼是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2011(5).
篇9
关键词: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大数据;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47
1 引言
管理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统计学方法和理论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应用性学科,它通过收集、分析、表述、解释数据来探索经济管理问题的规律,并辅助企业进行管理决策和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统计学关注小规模数据下的数据描述、推断和科学分析用。与之相应,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统计学原理的讲述、小数据的推断分析和经济管理问题的简单应用。
然而,自2008年Nature杂志发表“Big data:science in the peta byte era”以恚大数据的发展方兴未艾,备受学术界,企业界等关注。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不仅在互联网、金融、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也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决策等活动带来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企业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规避企业的决策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管理统计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在于:大数据的分析主要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使得大数据可视化;而挑战在于:当下管理统计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难以匹配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分析从业者的要求,这就要求对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以期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新要求。
如何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结合丰富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增强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意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是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这也促使管理统计学教学工作者不得不去探究、优化甚至改革现有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育模式。
2 传统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概述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来自于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承担全院《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实践和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当中发现:现有的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尽管相对较为成熟,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而这些不足恰恰难以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对管理统计学教学带来的挑战。
2.1 注重理论讲授,忽视应用教学
受技术发展和数据规模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管理统计学教学大都采用理论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师依托教材,注重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传授,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等关注较少。
尽管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会涉及到一定的应用案例,但是这些案例大都简单,陈旧,数据来源单一,难以接触实际原始数据,统计建模思路也相对固定,这些教学案例既不能反映管理统计学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思想,也无法将其带入企业经营的情景,对企业决策过程缺乏了解,这些因素都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2 注重数学推导,忽视工具应用
管理统计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教材也都有较多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忽视了培养学生应用SPSSvSASvR等统计软件工具解决统计问题的操作能力。
根据经管类专业的培养定位,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相比于统计的数学公式,真正实用的如何借用SPSSvSASvR等统计软件工具来解决企业经营决策面临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处理海量、复杂、多源、异质的高维数据。这些是单凭数学推导和简单的手动计算无法完成的。
近年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类新型且前景广阔的职业方向-数据分析师。综合数据分析师的职业要求,可以发现,这些职位大都要求从业者了解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SPSSvSASvR等统计软件工具,并应用这些工具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
2.3 注重知识考核,忽视项目训练
受限于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手段等因素,目前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大都以闭卷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学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简单案例的综合能力。
然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除了要求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更应培养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往往涉及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探索、统计建模、模型检验、模型评价、模型解释、模型部署和模型修正等数据分析的全过程,这种综合能力的掌握是无法通过现有的知识考核来达到的,这些必然要求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或模拟情景来实现。
3 大数据背景下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结合丰富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增强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意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是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而现有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匹配大数据时代对其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对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以期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新要求。
篇10
关键词:微课教学;《企业物流管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42-02
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1]。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得益于20分钟以内教学视频短小精悍的特点,微课教学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2]。自2013年起,全国已开展两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3],本课程内容作品曾先后参加两次比赛,比赛中不断提升,并积极探索将微课教学引入到日常的本科生课堂教学中,与现有的大纲体系相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企业物流管理》课程概述
企业物流是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物流的基础。《企业物流管理》是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企业物流管理》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航空物流方向的成组选修课,教学计划学时数为36学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企业物流运作管理有一个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概念,使学生正确理解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企业物流问题的分析,具有解决一般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本校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本专业课程设计主要围绕航空物流展开,本课程虽然是普通高校物流专业的重点课程,但在本学校的物流学科中属于非特色类课程,学生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总是觉得将来从事民航领域工作用到的可能性相对较少。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经过近三年的时间相处,同学之间具备了较高的相互熟悉度,讨论开展相对较快,较容易得出基本问题的答案。因此,课程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民航特有课程提供支撑为原则,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梳理,突出重点,以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三、《企业物流管理》课程知识体系
本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36个学时的教学要求,本课程所选用教材为机械工业出版社赵启兰主编的《企业物流管理》。通过对11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六个模块:模块一:企业物流的战略与组织。主要分析企业物流和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重点理解企业物流战略的含义、地位、目标、内容和框架。重点理解延迟战略、运输集中、预期性与反应性战略。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组织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有关因素、建立物流组织结构的原则、企业物流管理组织的职能范围设计、企业中的物流组织的设置,了解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模块二:企业供应物流管理。主要了解供应物流管理的概念,供应物流管理的内容,供应物流管理的理念。重点理解供应计划管理,采购流程的控制与管理,供应商选择。模块三:企业生产物流原理、计划与控制。主要了解生产物流的含义、生产类型。重点理解生产运作系统设计与生产物流、运用科学的系统设计方法优化生产物流系统。重点理解MRP、MRPⅡ和ERP的基本原理、理解JIT系统的结构体系、TOC的理论依据及原则。并了解柔性制造系统中的物流系统、基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模块四:企业销售物流管理。主要分析销售物流的功能、组织与管理等。了解电子商务背景下的销售物流。模块五:企业库存控制理论。主要分析企业物流活动中的库存控制理论与技术。理解库存管理思想、库存控制目标、库存控制模型。重点掌握定量订货模型、定期订货控制系统、ABC分类法、零库存的概念,实施环节及运作形式。模块六:企业物流绩效、标杆与质量管理。主要分析企业物流绩效指标、标杆管理以及通过变革改善企业物流绩效等。
四、微课在《企业物流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微课教学一般可以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分为新授类、习题类、问题解决类、复习类、思想方法类等[4]。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可以发现,对于本课程教学最有用的当属新授类和复习类小型知识点的微课教学。学生普遍反映,前序课程部分知识遗忘,影响课程内容消化吸收,影响课堂讨论效果,同时部分新授内容,对于已经做好自学的部分同学,再在课上进行相当长时间讲解,占用过多时间,将逐步打消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因此,针对本课程知识体系中的6个模块,梳理出可进行微课教学制作的点如表1所示:调查研究表明,教学质量评价一般从教学态度、教辅材料、教师素养、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评价[5]。其中,教辅材料和教学内容是最容易完善的两个方面,并能直接看到教学质量提升的效果。可见,以微课视频丰富教辅材料,充实教学内容,是促进《企业物流管理》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洋,伍京华,王冬梅.基于微课程理念的高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学园,2014,(20):63-64.
[2]樊宁.利用微课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基础教育研究,2015,(14):62.
[3]冉雪峰.论高质量物流微课的制作———学习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作品的启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2):129-131.
[4]张园园.论如何利用微课提高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J].新校园(上旬),2015,(06):10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6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