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9-22 17:2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

篇1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元素

广告在现代传播领域有很大影响力。为了充分挖掘商品市场的潜力,吸引消费者眼球,它把目光放在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上,力求通过表现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来塑造和体现商品的价值。“当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时,就不能不重视民俗文化。”广告创意的竞争,就是广告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竞争。①在广告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广告在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之时更加严谨,不至于误导消费者,也不会曲解民俗文化本来的意义,因此探索民俗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

民俗就是的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②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社会,在特殊的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民俗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不断衍生出来并世代传承的。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③民俗之所以能形成文化,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这些点滴的文化逐渐构成文化元素,在共性下又具有个性,因此可以给民俗文化元素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民俗文化元素,是指群体生活下的民众伴随时间、地域和民族的变化形成的点滴生活文化的集合,并随着年代传承不断发展变化,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实体性意象。

(二)民俗文化元素的构成

民俗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民俗”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国家。早期民俗文化元素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人们经历这些民俗的创造、使用和传承的过程,实现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实用价值。

民俗文化元素包括了很多层面,具体来说,包括了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以及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基本框架。

1、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物质民俗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种现实存在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④它包含生产民俗文化元素、饮食民俗文化元素、服饰民俗文化元素、居住民俗文化元素、交通民俗文化元素等。

2、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继承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涉及了从个人到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人生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社会组织文化、民间娱乐文化等文化元素。

3、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有些民俗文化元素不单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它恰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意义。例如,形态、色彩、纹饰、文字形象、意象元素等。

例如中国结,它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它是由一根完整的丝线编制而成,意为连绵不绝、源远流长。⑤“结”在中国象征力量、和谐,它有很多种编法,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在古代中国结有实际的用途,可以作为腰带扣或者身上的装饰物使用,现代的中国结依然保留了千变万化的编制方法,可是物质层面的功能性逐渐减弱,人们在家里悬挂中国结,通常是体现美观以及寄托美好的愿望,精神层面的功能性加强。中国结把各种结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祥和的生活气息,也有吉祥如意之意,体现了个性和中国式的审美观念。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

电视广告具有独占性特点,因此其广告的效果相对于报纸和广播来说,传播的效果更好,但是对创意的要求也更高。由于对民俗文化了解肤浅,广告中有运用不当甚至滥用民俗文化的现象存在,因此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在广告中正确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会避免由于民俗文化的滥用所起到的截然相反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广告有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电视广告的特点,有助于根据这些特点来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既能吸取经典民俗类广告的成功之处,为以后的民俗类广告作品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

(一)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与文化性

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有利于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和文化性。电视广告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要求电视广告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复传播内容丰富且印象深刻的信息。在电视广告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会使受众产生亲切感,增强电视广告的文化底蕴。

我国的传统节日较多,许多广告商选择在重要的节日前夕推出自己的广告,一方面会增强节日的气氛,另一方面也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中国邮政曾推出一个“EMS中秋月饼别忘寄”的广告:大家都在询问“你寄了吗?”后来才把问题明朗化,“中秋的月饼你寄了吗?”并说明EMS给大家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后的广告语是“月饼寄亲情,千万别忘寄了”。通过介绍邮政的优质服务,告诉消费者可以采用邮政方式在节日期间“寄”月饼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寄”又跟“记”同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在节日期间给亲人尽孝道。这则广告主要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思想品质的精神内容,通过这样的广告形式可以提醒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记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谐音字的运用也使得消费者在感动之余了解邮政产品的服务内容,达到宣传的目的。这里的月饼成了广告表现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增强了节日期间广告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不乏文化的内涵。

(二)提高电视广告的视听效果

电视广告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视觉和听觉的结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广告的内容。不管是色彩、图像、形态,都可以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民俗文化类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为了提高电视广告的视觉效果,广告中常出现民俗吉祥图案来表现自己的广告主题。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类似于图腾的表现文化的民俗事象会因为生活习俗或是精神层面的崇拜而形成,产生意象元素,它属于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一个具体的事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弱化了物质层面的功能,精神层面的意义日益凸显。很多广告中都会出现这些意象元素,使受众了解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涵义,而加深对广告产品的印象,如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它们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很多产品广告适合通过这样的图案来表达。红双喜文化传播公司的广告中,带有红色喜字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寓意喜庆传承,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喜字就是一种带有精神含义的意象元素,它的出现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汉字的意义。该广告的表现简单明了。

电视广告不光运用视觉的冲击加深受众的印象,还增加了听觉上的冲击力,双重的表现形式使受众在欣赏包含厚重文化内涵的广告之时逐步加深对产品的认同。当今媒体广告的发展程度大大加深,受众对广告文化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媒体广告竞争的严峻形势下,电视广告需要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与民俗文化元素的结合势必会使电视广告的发展再上台阶。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的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文化情节,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还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结语

以上的广告分析是给未来的广告创作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各地区的人们都有其民族性,诸如此类的民俗文化元素就是在民族发展的特殊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广告的目的是宣传形象、推销产品,它必须借助于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力,来获得消费者的民族认同感,而广告与民俗的结合才会使得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达到最终的传播效果。民俗文化是广告出奇制胜的法宝,而广告业的壮大又给民俗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传播交流的平台,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以及成功的广告范例不光是在商品的盈利还是社会的影响力上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不管是民俗文化还是广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才能让它们在互相借鉴互相辅助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①庄杨:《现代交际: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以公益广告为例》[J].2010(3):48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③蔡丰明:《民间文化论坛: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J].2005(5):40―44

④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0―111

⑤李笑恩,《中国结的含义及来历》,

篇2

【关键词】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现状;对策

民俗文化是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都蕴藏着特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内涵。[1]学者们对其概念、特点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市场开发利用的状况。已有的对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系统概述,现对已有的关于民俗文化文献作一介绍和评述,了解学界研究动态,为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下面从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市场开发利用意义、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等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作一评述。

1.民俗文化的概念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3]菜志荣则在其文章中提出,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3]著名学者钟敬文强调,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简称。[4]

综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概括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人民生活不可分离的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繁衍历史、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容的文化,并随着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以不同的载体流传至今的宝贵文化。

2.民俗文化的特点

蔡志荣认为民俗文化是最草根、 最朴素、 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文化,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3]鲁芊在提出民俗的内部属性大体上显示出三个特征:即民族的区别、阶级或阶层的差异、以及全人类的共通性。[6]尹伊君,王国武总结出,民俗文化作为生活文化,具有群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寄托性、形象性五大特征。[7]杨静如认为民俗文化具有内容广泛、形式丰富、雅俗共赏性、独特性的特征。[5]

综合来讲,许多学者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从各个角度都出了不同的观点,总结其中所言,可简单概括为历史悠久、范围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具有民族特色、贴近人民生活。

3.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之后,文化建设的新正在涌起。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力培育并开发文化产业等等,无一能离开民俗文化。[7]民俗文化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还具有增强人民文化认同、城市建设、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3.1维护社会生活稳定,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

作为一个群体或者阶层共同遵守和具有的规范,民俗起到了维系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纽带作用。[6]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无形中扩大了民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覆盖率,间接地增强人民文化的认同感。

3.2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

张月婷认为民俗文化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民俗文化是塑造特色城市文化的基础,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源依据,是一种地方文化价值,能转化出新的价值。[2]杨静如提出,民俗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论是投资经商还是旅游考察,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情况。[5]

3.3对国家经济有促进作用

谢科提出,民俗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民俗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8]曹瑞琴强调,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9]

4.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4.1民俗文化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

4.1.1在影视传媒业中的运用

在《试论我国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在广告业,许多广告商通过在重要的传统节庆前夕推出广告和在广告中运用民俗吉祥图案以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表现广告主题、提高视觉效果。[10]“功夫”和“熊猫”两个民俗文化符号被外国人拿去后,通过艺术的再加工市场化运作,使《功夫熊猫2》获得了市场的青睐。[11]

4.1.2在餐饮业中的运用

餐饮业也利用节庆做营销活动。许多饭店还将民俗技艺融入饭店营销当中,推出传统的曲艺表演项目,如木偶戏、皮影戏等。[12]

4.1.3与旅游业相结合

这其中结合的最好的当属旅游业,无论是民俗主题公园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俨然已形成产业。董祖斌,冉红芳提出在全国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13]

4.2主要问题

我国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我国的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水平并不高,且在市场开发利用过程中,与民俗文化本身的保护也产生了冲突。

4.2.1市场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产业化运作

上海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的学者强调,我国民俗文化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有三点问题:产业化意识不强,对民俗产业的开发价值认识不足。市场机制不成熟,集约化程度低。产品开发度不足,缺乏文化创新与内涵提炼。[14]

篇3

关键词:民俗文化;教育;学习

一、让民俗文化渗入幼儿生活中

1.幼儿需要传承民俗文化

新时代伴随着“文化入侵”。很多次,每当问到幼儿:“你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很多孩子不能说全,有的甚至把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纳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可见孩子对民俗文化的匮乏。民俗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对幼儿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2.幼儿教育需要有效地渗入民俗文化

在现在的幼儿园教育中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为活动而活动”,为一个知识来开展一个活动,或者是根据提供的教材来开展活动。这些活动有时候会忽略幼儿本身所接触的条件,成为幼儿的“鸟笼”。教师应该针对幼儿身边的一个疑问或者是所需能力、情感来开展活动。民俗文化本身就来自生活,把“生动的”民俗文化适当地融入一日活动中实现“教学做合一”,可以打开学校和社会连接的大门。

二、适当的民俗文化“敲开”社会大门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这里面有易有难。所以如何选择民俗文化渗入活动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在我工作的幼儿园里,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子女的人数比例约6 ∶ 4。这些外来人员分别来自不同地域和不同的民族。幼涸暗卮λ罩菀桓龊苡形幕特色的水乡内,这对于各民族的民俗有不同于其他幼儿园的资源,所以对此开展民俗文化渗入活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3~6岁幼儿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难度。比如:3月、4月正是茶叶上市的时候,很多小朋友的家里都买了茶叶。从幼儿的发展来说,选择幼儿身边接触到的、直观的民俗文化,再结合幼儿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能使幼儿有效地对民俗文化进行了解。像这样“生动的”民俗文化是敲响社会大门的契机。

作为一个伙伴一样的引导者,教师要为幼儿创造环境和提供机会:

1.小花园种植茶树解放幼儿

幼儿园占幼儿社会学习的一大部分,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让幼儿更加贴近自然,从而在自然体验中发现、探索并解决。所以在茶文化的主题中,我们幼儿园在小花园里种植了茶树,请幼儿去观察和照顾茶树。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和实验,再进行记录。这样通过“做”所得出的结论,不仅能让幼儿学会“学”,还能解决自己的疑问,养成爱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2.探索发现实验室解放幼儿

在幼儿园我们专门设有各种体验馆来供幼儿发现自然的神奇,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设有很多的工具可以供幼儿观察操作使用。比如茶文化的主题中,我们就有茶文化体验馆,里面提供了多个品种的茶叶,幼儿在观察茶叶的时候,发现卷卷的碧螺春用水泡开之后就会变成嫩绿的芽状。还有的小朋友发现用不同温度的水泡碧螺春,泡开的时间不一样。这样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就学会了观察、思考。

3.在一日生活中解放幼儿

其实民俗文化的渗入只在一个活动中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深入地体验民俗文化,了解民俗文化,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渗透会更好。还是拿茶文化来说,在了解到茶的各方面的文化后,茶的“礼仪”同样也在点心和午餐时间体现,幼儿相互礼让减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争抢”。像这样渗透进生活中,让幼儿把学到的用起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合一”。

4.引导者的支持解放幼儿的空间

如果我们只有民俗文化,没有合适的引导者也是行不通的。在一个文化面前用不对方法,用不对时间,不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即使这个民俗文化是“生动的”,也不能被幼儿接受、理解、喜欢进而产生兴趣。要满足以上的活动条件,就需要一个熟悉的引导者作为桥梁支持,才能有效实现民俗文化的“教学做合一”。

幼儿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幼儿时期让“生动的”民俗文化深入生活,实现“教学做合一”,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篇4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人们对于汉语的学习,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语言教学了,而是对隐藏在语言文化背后的文化因素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也就意味着对外汉语教学,也不应是仅仅着眼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教学,更应当是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的教学。而要想进一步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完善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则应首先着眼于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是语言文化构成的基础,而语言又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民俗文化不仅是连接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也是引导汉语学习者融入汉语文化的沟通纽带。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必须涉及的。而民俗文化,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文化的起点,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难点所在。

二、民俗学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民俗”是一个从日语中借来的词,、在英语中被称为folklore,直译为“人民的知识”、“群众的智慧”。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一个民族最源远流长,最富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最富有特色的文化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这样一种文化交汇的语境中,凸现的便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而民俗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现象。

1.民间语言

民间语言,是一个民族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蕴含了大量文化因素的语言。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称谓语、流行语、吉利语、委婉语、俏皮话、禁忌语、祷词、招呼语和在特殊场合或仪式中使用的行话、黑话、隐语、咒语等。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难点,但也是深入了解汉文化的突破点。

2.节俗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节俗便是其中的典型性的代表。通过节俗文化,学习者们可以了解一些中国特色的词语,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仪方面的词语等。例如:在教师介绍春节时,会涉及到“过年好”“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等词语。在介绍端午节时,一定会涉及到“粽子”“龙舟”等词语。在介绍元宵节时,一定会涉及到“元宵”“汤圆”“灯谜”等词语。这些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陌生的,也是新奇的。因此,必须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拜年、发红包、吃粽子,赛龙舟、猜灯谜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俗,才能使学生明白并掌握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节俗词语。假若学习者只是简单了解却不理解这些词语和礼仪背后的民俗文化以及这些节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便更加不可能学习好、利用好汉语了。

3.称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节俗和一些特有的汉语民间语言,还要注意在口语交际中的民俗语言文化。例如:在称谓方面,中国人喜欢称与自己对年龄差不多的男女为大哥、大姐。或者在姓氏后加上哥,姐等,如“张哥”“王姐”等。这事实上是中国人热情、淳朴、豪放的表现,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平等意识。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一个陌生人为什么叫自己的哥哥或姐姐,使得他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4.表达方式

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方式往往偏于谦虚、礼貌、委婉。例如:中国人在面对夸赞时,往往都会回答:“哪里哪里”,而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在面对夸赞时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因而,在他们热情夸赞中国人,却往往得到一句“哪里哪里”的回复时,可能会不理解,甚至认为中国人虚伪。而此时,单纯的进行交际问题告诫,并不会使留学生完全理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必须将蕴藏在语言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讲解给汉语学习者,使他们真正明白中国人在称谓中体现的谦逊、热情。因此,中外文化差异常常造成语言交际上的误解。中国人的含蓄委婉常常时留学生觉得中国人虚伪,不真实。而国外文化的开放直接常常使中国人难以理解。只有使汉语学习者理解中国语言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语言交际中做到举一反三。

5.特有的民俗意象

中国的农耕经济使得牛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正面形象,而狗、狼、鼠则常常是奸诈狡猾的反面形象。因此,许多与狗有关的词语,例如: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鸡鸣狗盗、猪狗不如等,往往都带有贬义。而西方文化是在采集狩猎的经济生产模式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在采集狩猎过程中需要狗的协助,因此,一些与狗有关的词语,例如:luckydog,jollydog,worklikeadog等词语中,狗都是表示可爱的,努力的。所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面对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学习者,我们如果只是简单的将语言的含义教授给学生,必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再次面对类似的语言现象时,仍旧不能够学会处理,只有我们将民俗文化的内容以及形成的原因告诉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理解,避免闹出笑话并在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学会独立处理这种语言现象。在颜色方面,中国人一直喜欢喜庆的红色,将白色作为丧葬时使用的颜色。因此会有红红火火、三尺白绫等词语。在学习这些词语时,如果是一个日本学习者,看到这样的词语,一定会将红红火火认定为不好的词语,而将三尺白绫认为是积极向上的词语。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民俗文化和日本的民俗文化对于红白两个颜色所象征的含义是完全相反的,这就需要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全面了解各个国家的民俗文化与中国民俗文化的差异,就必须处处注意带有中国民俗文化特色的词语,这样才能使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都能够全面深刻的学习语言知识。

三、民俗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篇5

[关键词]《白鹿原》;关中民俗;跨文化交际;分类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1N17)。

电影《白鹿原》的电影海报上的翻译一直用的是White Deer Plain。由于对白鹿原的熟悉,再加上对实小说《白鹿原》的喜爱,一些学者提出:“将《白鹿原》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其中以plain(平原)一词对应‘原’,这样的翻译是不够准确的。简单说就是由于译者用词不当,把原著中的白鹿原的‘原’变成了‘平原’,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白鹿原》是关中民俗文化的结晶,小说通过对白鹿原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祖求雨、驱鬼祛邪等民俗的描写,反映了关中人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心态、礼仪、信仰所折射出的该地区独具特色并且积淀深厚的关中民俗文化。翻译是理解另一个文化和本地文化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桥梁,但是英语和汉语归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有着各自独有的特征,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它们,就会在两种语言翻译的过程中产生阻碍。而多数译者认为翻译的过程中最大的难处是文化差异,能体现这个难点的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如果这类英译能得到恰当的处理,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民族间乃至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又可以保持各自独有的文化个性。

本文以《白鹿原》中关中民俗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关中民俗文化的深入理解,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列出英译问题所在并按类分别予以深入分析。

一、关中民俗文化及英译现状

民俗,通俗点说,指的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人们长期世代延续而形成的习俗惯制、信仰、礼仪等民间大众文化传承现象的总称,是经过人民群体以及社会大众约定俗成,并使之流行、得到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1]

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并延续传承的中下层文化,是民间的“日用而不知”“集体无意识”文化,和上层文化相比较,它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特点。民俗是民间民众的大众文化,英语中的“民俗”一词,这里“民”指民间,“俗”意为大众。民俗这个词是由撒克逊(Saxon)语中的folk和lore两个单词合并而成的,意思指的是“民众的知识”或者“民众的智慧”。民俗也是一种口语文化,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书面文化,另一种是口语文化,民俗是口语文化。这就说明民俗的传承和沿袭主要是以口头为主。美国民俗家理查德・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关中民俗文化指的是关中地区人们创造的中下层文化,也叫做关中民间文化。关中民俗文化展现着关中历史,是历史在现实的沉淀及延伸,所以它既是现在的,又是历史的。

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北到黄土高原,南抵秦岭,西到宝鸡,东到潼关,是东西延伸的矩形。东、西方向分别与山西、甘肃、河南等省份交界,南、北方向与陕南山地以及陕北的黄上高原相邻,是陕西经济文化的顶梁柱。“秦中自古帝王州”,号称天子脚下的关中从古就有许多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生活习俗和生活习惯。

关中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这里的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关中成为我国最早走进农业文明的地方之一。由此为当地的关中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证,使他们得到温饱。农耕就成了关中地区的最基本的生产方式,三千年从未改变。“男耕女织,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方式就从那时起一直流传至今。

与此同时关中地区又是在历史上一个争夺较为激烈的焦点,伴随着一次次不同程度的战乱,民族大变迁以及大融合。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迁徙和许多河南灾民、回民的定居,都对关中纯正的民俗文化和方言起到了融合作用,之后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以关中地区传统民俗为主体,以多样特色的地方风情为格局。

任何地方的民俗都可以归为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历史根源性。[2]尤其在人类生产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可以说民俗在最大限度上要依赖自然环境,也可以说民俗是人们为了适应地理环境而取得的成果。特别是物质民俗中包括的居住,饮食,服饰习俗等,他们最易辨别,也最容易反映出民俗与环境的关系。关中民俗亦如此,它是该地域人民在和自然环境的对抗斗争中取得的经验中传承下来的,也反映出这里的自然与人文关系。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可以制约某一个领域人们的思考方式。通过研究关中民俗,可以深入了解该区域文化,了解自然区和文化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

陕西关中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自从有对外交流之初就从未间断,但大多都是处在非系统的零散的研究,尚未形成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体系。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是部分的,即各景点、民俗传承单位自主进行的翻译,其结果和效果各异,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及对外交流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二、关中民俗文化的英译分类

关中民俗文化的翻译必须要掌握住一个大方向,使得在英译的过程中保证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的并重。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表达出语义,而且要体现出地域的民族色彩或者地域色彩,以确保民俗文化的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并达到不同文化之间有效交流的目的。关中民俗文化英译中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归类的办法,将所有的难点重点分门别类,然后根据“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并重”的原则,通过不同的途径翻译,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以促进关中民俗文化走出去。

(一)图像传译

很多关中民俗,在目的语的文化中,很难找到类似的标的物,而且该类民俗文化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目的语的读者又对该民俗不甚了解,因此采用图片的形式去展现关中民俗的特点,用附之于一定的文字来达到解释说明的意图,这种就比较直观、简洁,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锅盔”(guokwei),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类似于西方的面包,整体呈圆形,浅锅小火烘烤而成。“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二)模仿法

模仿法(音译法),指的是用目的语模仿源语所传递的信息并附加于一些阐述说明的文字,简单点说,用目的语复制或移植源语的信息,这种方法也叫做直译。模仿法运用了人的通感,尤其是形象的通感来传递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要求译者在英译的过程中应该将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原汁原味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比如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差别,要求译者对原文本中的单词保留源语发音,并作出一些解释或者补充,达到可以再现源语的文化色彩。比如:饺子jiaozi;豆腐脑Doufu Nao;秧歌yangko;社火shehuo等音译词。

作为文化交流的译者应意识到,随着文化交流频率越来越高,英语逐渐表现出对外来文化包容接纳的发展趋势,这就鼓励英译者在对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可以更加自信地采用音译法。[4]

(三)意译法

意译法或者称作替代法,指“易词而译”。替代法的可行性主要根据是审美有效性和文化适应性相近,最终取决于语境。《白鹿原》中提到的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家家户户的小孩儿都会有小名。把“小名”翻译成“pet name”就脱离了原语境,这只是在表层结构上实现了文字的转换,却没能实现目标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信息对等传递。熟悉源语文化的人看到“小名”这个词自然会理解其深层结构,它是一种“贱名文化”,常选用一些贱、俗、土、丑的字眼,人们认为小名起得越卑贱,越容易养活,也直言不讳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所以只有理解了这一深层结构,译为“childhood name”,才是对原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翻译。电影《白鹿原》用Bailu Yuan的汉语拼音是不可取的,那会让人读成一个简单的中国人的人名。如只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或Plain of White Deer,则又少了故事中“白”和“鹿”家的含义。因此,可以采取意译法翻成成“Two Families in Fifty Years”。

(四)阐释法

用翻译、疏解的方法解答源语文化的信息,也可以称为加注补义法。阐述法是一种很有必要的翻译手段,也是一种跨文化翻译的补偿手法,在民俗文化内涵的翻译中用得非常多。加注补义更好地向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文化。加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长可以短,可以在文内括号注、脚注、题注以及边注等,除了上面说到的直接表达原文包含的信息外,也可以包括与原文内容相关而并非原文本身包含的信息部分。众所周知,小说《白鹿原》出版至今近20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也有14年,但至今还没有英文本《白鹿原》面世。如果在英译时能采用阐释法,用脚注的形式介绍有关关中民俗的重要观念和风俗习惯,会帮助不熟悉这方面知识的外来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相信这方面的空白不久会被填补。

(五)淡化法

民俗翻译中的淡化法是指语际转换中,对原语境意义的淡化或者消除,也就是将原文中有些词汇甚至句子在译文中不予译出,这是因为在译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原文的词汇,但是其原文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完整了。为了取得有效的交流目的,对那些失去很长时间的民俗习惯的词汇就能够采取省略不予翻译的方法。也就是省去那些影响理解的跨文化冲突的字词甚至语句。[5]

三、结语

《白鹿原》的英译至今为止还是一个空白,好的影片英译要充分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在尊重原文、电影主旨的前提下,通过译文的语言艺术,达到最好地体现异国风味效果。关中民俗作为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具备很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特征,而翻译交流的另一方却完全没有任何理解该民俗文化的基础和心理,要达到观者乐于欣赏、易于理解的目标,就需要理解对方的文化以及对方的民俗,有相通或相似处才更有利于理解,也更有利于对方产生共鸣而对我们的民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推介我们的关中民俗,让民族的民俗成为世界的民俗的目标。这既是对民俗翻译工作的巨大挑战,也要求译者具备更高标准的综合素质。在全球化的今天,充分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差异,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语言在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丁树德.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5(03).

[2] 苟小东.陕西省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0:42.

[3] 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03-105.

[4] 李淑玲.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象及应对策略[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04).

篇6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产业的兴起,教育事业也是其中之一。广西近年来对教育的发展可谓是不遗余力,对教育的质量更是精益求精,对所培养的人才也是力求全面发展,因此学前教育作为教育阶段的启蒙无疑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本文将对广西学前教育专业融入地方性儿童民谣课程进行研究,从两者结合的必要性着手,给出相关课程的设计,预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给出预设解决方案,希望对提高广西学前教育,培养德育全才有所助益。

【关键词】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三、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教育关乎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纷繁复杂的学前教育中,各种形式的融合此起彼伏,而学者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基于幼儿对事物认知的限制,本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寻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启发诱导教育,并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已成为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学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立足于儿童需要,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活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通过儿歌、童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儿童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懂得一些道理。当然对于融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需要进行筛选,要选出利于儿童接受,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综合凡此种种,学者一致认为童谣是最适合融入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由于各地方民族构成的差异,及长久以来的生活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各地方儿童民谣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出于对儿童接受能力的考虑,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歌谣融入地方学前教育是最适合、也是最理想的。这些儿童民谣多是以教育为核心目的,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中华美德也囊括在内,是儿童启蒙、情感培养、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课程设计与研究

(一)理论基础1、人类学基础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本身有着严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创新。而课程又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育的关系就像心脏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规律,具备文化的一般特质,是人类文化中的理念。2、民俗学基础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俗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和利用民俗的价值,引导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以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正确分辨、选取民俗文化,也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有利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分辨、蹄选、整理、运用。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3、心理学基础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依次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儿童周围直接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构成的环境、更广泛意义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因此,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必须切入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必须首先选择与儿童身边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事象,再遵循从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区为中轴范围进行课程资源选择,然后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更一般意义的文化知识经验,这是选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规则。4、教育学基础在地球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民族和最古老的文明系统。但在教育领域中,我国长期以汉文化为主,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出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不相融等现实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课程目标1、理论依据对于课程目标的依据,历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强调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本位论”,有强调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中心论”,有强调学科知识的“学科中心论”等。由于儿童的兴趣爱好具有跳跃性,我们需要考虑其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迎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否则课程目标就成了放任自流、丧失教育功能、远离教育宗旨。因此,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了解使得我们获得一些儿童学习的知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这既对我们制定和细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实施和评价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2、基本要求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在对儿童、社会、知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选择,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须符合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差异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灵活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等基本要求。3、目标体系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是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统筹,是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幼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实施、评价、创生课程,也便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1、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通过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和儿童发展需要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诸要素的过程。课程选择是一项价值判断的工作,且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方面。本研究拟从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选择原则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2、内容的组织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组织简称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对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操作,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因此,课程实施涉及课程组织者的课程组织取向,以及对课程诸要素的考虑、课程组织结构的架构、课程组织标准的选择等,是联结目标与实施的直接通道,其成败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四)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把课程设计付诸现实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动的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课程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应,否则,设计得再完美的课程,一旦束之高阁,便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同时,课程设计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对旧有课程设计的变革,课程设计的实施就是把这种变革导向教育实践,使之产生现实效应的过程,也是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过程。课程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课程釆用、教学和创新阶段。

五、小结

千百年来,人们多数时候只顾低头前行,脚下步履匆匆,却往往忽略了原本一同上路的文化灵魂。我们经常说适时放慢脚步,好让灵魂追上来,其实我们更应该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带着民族文化上路,伴着灵魂前行。将民俗文化融入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只是我国教育迈出的一小步,今后教育事业的改革完善尚待筹备开发。走好今天的一小步,为今后大步的跨越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4(10).

[2]侯艳青.广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6(1).

篇7

1 要把握民俗摄影创作的重要前提

民俗摄影创作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掌握好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因为,搞民俗摄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具有极强的学科边缘性,它既是民俗学、社会学的组成部分,又与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相联系,其自身也涉及摄影艺术的许多门类。因此,民俗摄影工作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具有一种特定的民俗文化的观察力和较强的民俗意识,对具体民俗事象的形成、发展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能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民俗事象的深厚内涵,拍出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

但是,就目前民俗摄影队伍而言,由于对民俗摄影的特性、内涵、原则及应具有的技术技法等比较模糊,致使一些同志的创作思路长时间停留在单纯为了猎奇而纪录,或囿于唯美的艺术而创作。要知道,从事民俗摄影创作离不开民俗文化知识的指引,要懂得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懂得国家民族政策和当地民俗习惯,了解民俗知识和民俗风情。许多颇有摄影经验的同志经过一段波折后,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搞民俗摄影,不学点民俗学知识就不知道哪些该拍,哪些不该拍,应该从哪个角度拍,通过学习才明白,原来民俗摄影的题材如此之广,范围如此之大,既大有作为,又大有学问。”

实践证明,从事民俗摄影创作必须着重学习以下基本知识:一是民俗学,通过学习弄清什么是民俗,民俗学及民俗的范围;二是学习民俗摄影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拍摄技法;三是学习有关民族政策,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的民俗民风特征及民俗禁忌,熟悉国家对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有关政策。过去,由于一些同志对民俗文化的学习不够,对宣传内容与研究资料的界线不清,把本应作为内部学术研究的资料拿来公开宣传,结果虽满足了一些读者的猎奇心理,增加了刊物发行量,但却严重伤害了少数民族同志的感情。这样的教训告诫我们,掌握好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对于民俗摄影创作是何等的重要。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学习和掌握民俗文化相关基本知识,不仅刚涉足民俗摄影的同志要重视,即便是从事民俗摄影有相当资历的同志,在采访前也要先学习有关民族政策、民族习俗、民族心理等,才能“打好有准备之仗”。

2 要把握民俗摄影创作的基本要点

(一)要坚持就地就近为主的原则。坚持就地就近为主的拍摄创作的原则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组织形式。植根当地的民俗摄影工作者,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可使创作得心应手、从容自如,更有可能拍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对作者硭担家乡故土是最熟悉、倾注感情最多的地方,对当地的各种民风民俗也最为了解,把当地做为自己的创作基地,经过充分准备,有步骤地将各种民俗事象作为特定的地域文化现象,深入观察体验,细微探索考证,用相机去揭示、展现、研究,一定能拍出更多的风格各异、技艺品位俱佳的民俗摄影作品,一定能出色地完成当地民俗抢救任务。同时,这种形式可省却到外地创作食、住、行等大量的开支,可减少到外地采访的诸多困难和不便。当然,我们这里提倡就地就近为主的原则,并不否定适当地组织民俗摄影工作者外出开阔视野,结合创作进行业务培训、研讨、观摩或交流;也不排斥集中力量对某些老、少、边、穷地区及民俗摄影力量薄弱地区的民俗文化进行突击性抢救。但从宏观部署上,我们应提倡广大民俗摄影工作者把着眼点放在就地就近方面。

(二)要遵循既可再现、也可表现的规律。再现,即客观记录,真实地记录种种民俗活动的过程、程序、现场和细节,寻找那些民俗文化的来龙去脉及背后的故事,使其呈现出古老的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而表现,指民俗摄影也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在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的基础上,琢磨其富有内容意义的闪光点、典型瞬间,即那种场面、那种动作、那个特写,用艺术的手段捕捉、固化、结构、渲染美点,除了表现场面之外,应抓住最佳瞬间,刻画共同的、个体的、差异的心理、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用镜头去定格那一个个精彩瞬间。民俗摄影,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拍摄一个体载,内容越拍摄越知其难而欠缺,况且村村民风民俗各不相同,要善于发现拍摄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点,沉得住,不急功近利,抓得准,有创意,才能拍摄出具有典型性的民俗风情。“文化”,是民俗摄影的根源,也属于人文摄影范畴,要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民风民俗中的具体事象,找出它们内在关联的线索,用历史和文化的眼光去观察,去捕捉精彩的镜头。同时,要善于调整拍摄的技法和手法,在形式上考虑以单幅、专题或是组照进行表现,只要不怕困难,克服懒惰,敢花时间和力气,并且坚持不懈,就能拍摄出与时俱进的无愧于时代与美的作品。

(三)要学会“小题大作”的方法。广泛拍摄,全面搜集纪录,是就民俗摄影的宏观职能而言的。而小题大作,则是在宏观原则的指导下,对某项具体拍摄活动的要求。小题大作,就是要求拍摄者要善于抓住千万种有民俗特色的事象之一,进行有深度、成系列的透彻反映。例如民俗事象,分若干大类,其中一大类是物质民俗,物质民俗其中之一是服饰民俗,而服饰民俗又包括装饰(服佩)民俗,装饰民俗又可细分为头饰、衣饰、鞋饰三种,如此多的种类、层次,我们从哪个种类层、次拍起呢。根据小题大作的原则和要求,我们不仿从最低的层次最具体的事象――头饰民俗这个小题目中做文章:把某一民族支系的头饰种类和式样现状及其演变过程尽可能全面的搜集拍摄下来,不就是很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吗?若再以此类推,把一个民族所有支系的头饰乃至全国各民族的头饰逐步收集拍摄下来,加以整理说明,就是更大的篇章。

(四)要发扬多看、多听、多问的作风。反映民俗民风,重要的是要抓取有代表性的、有典型性的、有特色的符号。典型与特色需要作者深入生活去发现、去挖掘。到一个地区进行民俗摄影创作,不能只图求新鲜的、刺激的、热闹的、好玩的去拍,必须要多观察、多询问,从观察到的大量民俗事象中,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提出问题,去问历史、问发展、问内容、问意义,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性深刻的本质认识中,概括出典型环境、典型民风、典型事物、典型特色。要为拍摄做好选材的准备,定出选择画面的标准,并依标准去衡量哪些是有代表性的、哪些是有特色的、哪些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东西。只有如此,我们所拍摄的东西,才能有意义,才能做到以少量画面,反映一个民俗文化的博大内涵。在看与问的基础上,要多想、多思考。即想想如何去表现典型,从什么角度,用什么光线,画面怎么安排,构图怎么处理……等等。想好、构思好,这是一幅艺术作品成功的基础。构思的程度,就是作品优劣的程度。切不可无构思的一味盲目按动快门。盲目是出不来好作品的。我们在拍摄民族题材的作品时,除了注意他的外在形象,更多地应透过外形,去着力表现内心的真实精神,这是创作的根本。表达内心世界,需要反复深入的观察,然后去捕捉,捕捉那微妙的一瞬、精彩的一瞬、深刻的一瞬。抓住那一瞬,就抓住了成功。拍摄,只是一瞬即可完成的,而要观察、发现并捕捉到一瞬,则需要刻苦研究,随时随地做有心人,不懈地去思考与追求。

3 要把握民俗摄影创作的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在一次拍摄活动之前,认真地、有重点地做好先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对采访拍摄成功的程度影响极大。通常,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将要拍摄的主要民俗事象进行先期调查研究。 具体方法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也可以请了解情况的人介绍,还可以事先找当地群众座谈。通过调查,力求对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活动的方式内容、特点、意义等心中有数,这样,就可以做到对拍摄对象的活动程序有先见之明,予有准备,打有把握之仗。

(二)做好预测及拍摄计划。 根据将要拍摄的民族地区的特点,对民俗活动开始、中间、结尾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突发事件做好预先构想,然后订出概略拍摄计划。

即便在拍摄过程中,当拍完一个情节后,也要迅速对下一个情节中可能出现的带有实质性的内容进行预测,从而提前做好各种准备。一旦预测的情况出现,就不会因只顾调光圈、速度、构图等效果而失去拍摄民俗事象本质的机会,就不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

篇8

关键词: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措施

一、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1.民俗涵盖率高。广西省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丰盛的地区之一,由于广西少数民族最多。根据相关调查,中国壮族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广西,有少数聚居在其他地方。除了壮族,广西省还有另外十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于此。广西的少数民族民风十分淳朴,在漫长的历史当中,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乡土气息浓厚。在这片宽广的土地上,这些少数民族创造出使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伴随历史的推移,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居民共同将传统民俗文化延续到了今天,直到旅游业在此兴旺发展。因为民俗覆盖面广,产生的民俗文化越来越有丰富的内涵,人们可以研究,通过欣赏民俗文化享受生活的美好。因为这个原因,抓住时机努力开展旅游业,有利于广西省民俗的传播,使游客对这个地方产生良好印象,于此同时使少数民族实现富裕,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不止。

2.传统文化数量丰富。广西民俗文化数量种类相当多,主要囊括下面几个方面:(1)传统习俗。中国汉族传统风俗习惯相当多,例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之道,在待客之道等方面。广西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比较大。例如瑶族,始终实行一夫一妻制,坚持婚姻自由,碰到自己心爱的男女时采取特别的求爱方式表达内心,倾诉衷情。白裤瑶是女方主动示爱,与汉族女子完全相反,却是直接赠给心爱的对象信物。在待客方面,侗族自古用打油茶招待客人,与汉族稍有不同,但也相似,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大融合。(2)节日习俗。我国汉族从古至今有春节、重阳节、盂兰盆节等等,少数民族还有众多拥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而广西的少数民族也拥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

3.文化古迹丰富。在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文化古迹也是一大特色。传统民俗的每个方面都融入了文化古迹的建造过程中,例如古迹上面刻画的壁画是少数民族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象,建筑的取材体现着少数民族传统住宅的风格,古迹的结构也完整展示了少数民族民居的独特建造形式和建筑艺术风格,是扩展旅游市场的一个兴奋点。然而,伴随着历史的推移,有不少的古迹受到时间的风化和认为的损害,不少古迹面临毁坏和倒塌,当前工作的重点便是加大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文物古迹得以顺利的传承下去。

4.民族文化重视化。随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已经成为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提倡传播民俗知识、保护民俗文化,力争尽所能来留存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也是中国人民族意识的体现,极具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少的人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保护抱有信心,一批批的民俗文化研究者还在不断的涌现出来。政府注重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发扬,使得逐渐多起来的人对民俗文化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感受民俗文化当中独特的民族风味,在繁忙的工作之外还能体验不同风情不同生活的美好。所以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发展广西民俗旅游资源是一件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的事情。

二、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难题

1.景区景点平庸化。在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景区景点的平庸化。首先,每个地区的景区景点都逐步向平庸化靠近,在景区结构中,除了自然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外,其他的能够体现民俗风情景点十分稀少,游客大多只游玩过一遍就了解了,不会成为回头的顾客;除此之外,为了使得景点多一次神秘感,给景点景区虚构了许多子虚乌有的神话故事传说,在吸引游客眼光的同时,也逐渐失去了景点的真实性和信用度。加上虚构的故事大都平淡无奇,或者严重造假,往往招致游客反感得不偿失。此外,在景区规划建造中,把经济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歪曲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真正意义,一些极有文化内涵、历史研究价值的景点就因为开发资金问题而被丢弃,使真正具有开发价值的景点埋没,造成了一种文化资源的浪费。

2.景区重点模糊化。一个严重的缺陷还存在于各个景区之中:景区重点不明确。为了取得大众的关注度和丰厚经济效益,一些景区在景点的文化背景当中掺杂了无关紧要的文化知识,误导游客走入误区,民俗文化的精髓无法真正的被了解。并且,在景区的介绍当中,出于某种目的把民俗文化曲解,使民俗文化的特殊感尽失,民俗文化重点往往被忽略了。而且在旅游者参观过程中,导游员的素质也是关键。但是很多导游基本都只了解一些皮毛,甚至非常肤浅,对景区的民俗文化没有深入了解,在介绍过程中缺少真实性、可行性,使得景区游览重点模糊化。在景区内部,景区介绍十分不清晰,令游客朋友们的满足感大打折扣。

3.交通通达度问题。交通问题对于开发旅游资源来讲可以称为致命一环。首先,对于广西省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交通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地区处于偏远的山区,要想改善交通的现状,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逐步完善。当然,所投资金的数目也是相当之大的。再者,广西的偏远山区由于地形和天气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滑坡,一旦发生滑坡,不仅游客的正常行程会被耽误,游客的安全问题也会受到严重威胁。旅游出行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便捷度的问题,如果景区周边距离公共交通比较远,这里的旅游业发展也将面临巨大挑战。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开发旅游业本身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但如果因为交通、品等问题没办法迅速解决的话,就会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反而会由于资金花费过多造成资金周转不良,资金不能快速回笼的问题。导致旅游者自带东西,这样长此以往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污染,导致生态环境的毁坏,得不偿失。

三、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解决措施

1.加强调查研究。在解决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全面调查,才能科学合理德进行开发工作。首先需要从广西民俗文化的起点开始开展调查工作,了解原汁原味的文化、少有人知的民俗资源特色。可以让工作人员走进少数民族村寨,在少数民族居住区生活一段时间,谈话和生活交往,亲身体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并如实记录,把有趣的有特色的风俗习惯整理好,有利于开发民俗资源。还有可以组织专家论证、安排大会讨论等形式来规范广西民俗文化开发建设,积极挖掘有价值可利用的建议,精简建设的规划,力争准确精炼。其次就是针对广大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游客最景区的兴趣点,挖掘景区本身最有价值的景观,根据游客需求来开发景点。

2.加大宣传力度。想要振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宣传工作必须要加大落实。可借助新闻、网络等途径来传播民俗旅游资源,把景区内的相关信息传播到媒体上,使旅游者了解认识景区,对广西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产生兴趣,想一睹她的风采。并且,加强宣传广西的各个少数民族的工作,让当地群众了解到旅游业的进步发展会对当地整个经济整个社会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带动作用,让当地群众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投身到旅游也中来,给旅游者展现当地淳朴的民风民俗,展现出民俗文化旅游的深刻内涵。

3.完善制度规划。制度规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交通制度。交通问题的解决是旅游业发展肯定会面临的挑战。首先要讲的是偏僻的山区里的交通,要请专业人士来进行道路勘测,采用最科学最先进的技术来考察论证,选择最便捷最经济的线路来修建。二是导游制度。对景点景区的导游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训方法,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援,向游客展示广西省少数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三是环境制度。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是旅游业的展给广西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在环境规划之中,一定要综合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努力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找到解决方法,尽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垃圾和资源的分类回收等等,尽量在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保护资源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四、总结

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尊重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好体现。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本身拥有很大的魅力,所以在发展中有非常大的优势,但与此同时开发工程中也会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笔者相信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即使遇到问题也总会有解决方案。当然,方案实施过程之中,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当地居民的帮助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参考文献:

[1]闫飞.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筑空间中的存在方式,存在价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邢莉.钟敬文的中国民俗学理论新建树――对“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探讨[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格桑德吉,斯朗永宗.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相得益彰 打造日喀则特色旅游[N].日喀则日报,2010年.

[4]吴水金.民俗文化中仿生现象的历史考察――以华南少数民族为典型[D].暨南大学,2003年.

篇9

中国民俗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1.对艺术家的心理影响

艺术家在成长和发展当中必然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以意志为转移,艺术家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影响且作出回应。在我国民俗文化当中,诸如众人偏爱红色,认为红色喜庆;在过年也有吃鱼的习俗,寓意着年年有余;喜欢喜鹊,代表吉祥;热爱牡丹,崇尚高贵大方等。除此之外,我国人民还会信仰神灵,膜拜历史人物。这些民俗心理和信仰,都集中体现了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的希冀。而艺术家作为广大人民当中的一份子,即便职业不同,也同样会受到这些民俗文化的影响。比如郭润文的《本命年》、顾黎明的《吉祥如意》等作品,都集中体现了艺术家受到民俗文化影响,进而通过油画创作反应出来。

2.民俗和艺术家的审美欣赏

早在洞穴时代艺术就开始萌芽,这充分的说明人类和艺术是无法分离的。每个艺术家都存在客观世界当中,相应的客观世界就会对艺术家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民俗文化作为当中的一个部分,自然也会对艺术家造成影响。油画艺术家在进行创作当中,必然无法缺少对民俗美的需求,并且将这种民俗美通过画笔充分体现出来。由于每个人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性,所以针对每一种美的欣赏品味也存在不同。同样的艺术家自我的修养和个性,决定了作品品味。比如王沂东的作品《新娘》,整个画面色彩以红、黑、白为主。其中对于红色的突显,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民俗体现,代表着红火、吉利等含义。

3.民俗和艺术家的情感洽合

部分人认为民俗不登大雅之堂,属于平民文化,和油画几乎不可能产生联系。从某些方面来说,油画并非本土文化,而是来自西方的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然而将两种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非但不会有任何的违和感,反而使得两种文化得到更好的体现和传达。油画艺术家利用民俗文化进行油画创作,还和其的艺术情感有所联系。情感是孕育艺术的源泉,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和感悟,并且通过油画创作表现出来。艺术家在感受民俗文化之时,受到某个形象、动作等的感染,进而在创作当中抒发这种感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4.用油画传达民俗感悟

首先是本土文化的影响。艺术家通过民俗感悟人生、生活等,在当中发现美感受美,然后产生一种冲动,想要通过自己的油画技巧将其表达。比如王宏剑由于长时间的生活在河南,加之中原文化发祥于河南,所以其对于中原民俗文化非常了解。在《冬之祭》这个作品当中,就展现了当地的丧葬礼仪。其次,对异地风俗的猎奇。部分油画作家好奇心强烈,常常前往一些少数民族集聚地,或者较为偏远的地方进行采风。由于长期的居住因此受到的影响较大,比如刘秉江的《塔吉克族婚礼》。最后,喜好民间美术,进行研究并运用在创作当中。这些艺术家在研究当中进一步的传承了民间美术传统,同时和油画的结合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费正的《元宵夜》,则是融合了剪纸艺术,以及色彩元素。

油画和民俗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1.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需求

在全球化大背景之下,我国不仅在经济之上受到各种冲击,面对着挑战和机遇,在文化之上同样如此。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传统文化就是精神支柱,是不同的民族之间最大的区别。为了保障在全球化之下完好的保持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需要不断的进行继承和发扬。而艺术家在油画创作当中加入民俗文化,不仅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继承和发扬。

2.中国油画的创新需求

中国的油画创作要得到发展,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拓展,摆脱西方的影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艺术家自己个性的创作风格。因此将民俗文化加入油画创作当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题材上、方法等方面融入民俗文化,是一种积极的传承方式,也是我国油画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油画创作当中加入民俗文化具有其必要性,是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油画发展当中一种创新需要,无论是对于艺术家还是对于文化而言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篇10

散落性与渗透性是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最大特征。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一般包括节日、民居、服饰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再现了民风民俗,蕴含着为人处事的准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传递着人们朴实的审美观念,彰显着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无不渗透着民俗教育的意义和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实施民俗文化教育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民俗文化教育实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切实提高对民俗文化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东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人受西方思潮影响,社会责任感缺失,文明礼貌失范,这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一个民族如果在文化传承过程中遗失了自身优秀文化的DNA,造成“民族记忆”的断裂,便会丧失自己民族历史的根脉,“这个民族很可能就会逐渐演化为无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民俗教育的特殊功能。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受到民俗文化教育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民族文化。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1.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存在具有零散性,而且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在考虑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兼顾文本中有关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如《刷子李》一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均需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析方可获得。《刷子李》语言朴素,使用天津方言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单口相声的风味,冯冀才在塑造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时,充分利用“天津味”的语言来显现人物的形象与技艺的高超。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的关键,是要寻找到教学主要内容与民俗文化结合点,这需要教师对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组合、归类,并非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都要讲解,应根据课文实际内容,参照课堂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做出合理安排,把握全局,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2.抓住时机讲解民俗知识,切身感受民俗文化。中国的节日大多都有来历,遇上民俗节日的日子,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民俗知识讲解的时间。这样不仅抓住了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良好时机,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还可以根据节日和学生开设民俗活动,如举办民俗主题班会课、民俗欣赏课等。节日习俗非常贴近生活,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节庆活动事项,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深的民俗认识。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又充分体会到了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智慧,切身感受到了百姓执着追求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厚情感。尽管这些制作工艺有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乐于相互切磋手艺。

3.作文教学中,书写民俗。在小学语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两次习作课是关于书写民俗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抒写民俗。如在上《说说端午节》这一习作时,可先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等手段来激趣导入话题。也可让学生说见闻、讲风俗、谈过节感受等手段,激趣,引发想写动机。然后阅读课文素材,自选资料构思起草。本课没有“例文”,可以准备“下水文”,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何筛选需要的资料,怎样做到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说写法,议写法,明写法,接着让学生仿照,或是模仿,对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馈、评价,鼓励那些灵活模仿有创意、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的习作。这样既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学目标,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民俗。

三、在课外教学中延伸民俗文化教育

课外教学主要是在延伸性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延伸性阅读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读基础上的迁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作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①《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卷”和“风俗宝鉴”,其中包含的民俗文化内容包括游戏、酒茶、婚俗、丧葬、节庆、戏剧、建筑与园林等,内容之丰富堪称社会百科全书。学习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可鼓励学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去阅读《红楼梦》,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人物及表达内容的理解。在汉文化中,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生,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每逢此日,民间有登高的风俗,又称“登高节”,是我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主要有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登高等活动。如今,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历来被称为是吟唱重阳节最脍炙人口的诗章。学完此诗后,可让学生课后收集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或文章,也可参加登高望远活动,既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印象,又受到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使学生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此外,学校还可适当布置一些关于民俗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民间,收集、调查民风民俗,把调查到的结果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探究式学习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四、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②它是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民俗校本课程意义重大。小学语文课包罗万象,涉及知识多,根据小学生心理的特点,所能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材不能花太多篇幅来宣传民俗文化,所以各个小学应根据地方特点,开发有关民俗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在教师方面,校本课程民俗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可不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加深教师对民族文化、文化认同等的理解,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学生方面,可让学生在民俗选修课的学习与实践中,拓宽民俗文化知识,更深切地体悟民俗文化的魅力,感悟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使其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学校方面,立足于当地资源的校本课程民俗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有助于改变“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校本课程建设模式,促进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