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教育特点范文
时间:2023-09-22 17:1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教育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德国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它不但在工业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农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这些成绩与其优秀的农业职业教育工作不无关联,本文主要从德国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入手,谈谈德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1. 德国农业发展现状
统一后的德国包括16个州,人口约8200万,国土总面积为35.7万km2中,约一半用于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黑麦、燕麦、甜菜和马铃薯等,畜牧业多饲养肉用、乳用牲畜。农业产值约40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
德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动物生产仅次于法国,居欧盟第二位,植物生产居第四位,农产品出口名列欧盟前列。特别是农业机械出口在欧洲“保持冠军”地位。
2. 德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分析
德国历来就重视职业教育,并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德国学校职业教育系统积极与已取得培训资格的企业开展合作,推进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2.1以法律形式保证农业职业教育的实施
德国职业教育典型的特征是“双元制”,就是通过《联邦职业教育法》(1969 年) 确立的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企业占主导地位;之后 《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1981 年)和《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2004 年) 颁布,构成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三大法律,进一步强化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职业教育特点;其中最具特点的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当企业提供职业培训岗位数不足时,将会被征税。
2.2先进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已有相当完备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学校教育机构和农场培训机构组成。
2.2.1“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制”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为典型的特征。所谓“双元制”就是企业和学校双元共同参与,以企业为主导,将企业中的实践培训与职业学校里的理论学习相结合的职业培训形式。它的核心是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学校的理论学习可以在企业中进行实践。
(1)学校职业教育系统
学校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农业职业学校、农业专科学校、高级农业专科学校、高等农业大学构成。并且这4种学校教育相互衔接、有机结合,保证了农业教育的连贯性。
学生在初级中学毕业后或是取得了相应的资格,可进入农业职业学校学习,农业职业学校毕业后,学生可继续上农业专科学校学习3个学期,并在毕业后工作1年争取考入高级农业专科学校。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和大学主要培养农业技术人员。这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参与,为德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2)农场培训系统
在德国农业职业教育过程中,农场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学员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前,必须找到一个具有培训资格的农场签订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的劳动合同,并登记备案,在农场师傅的指导下参与农业生产。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参与农业农业生产。
2.2.2学校全面实施“学习领域”的方案
德国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严格按照农协会制定的教学大纲,全面实施“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以牛饲养专业为例,该专业学习的领域包括:种牛的繁育与销售、牛犊和青年牛的饲养、肉牛的生产与销售、优质牛奶的生产与销售、管理现有牛群。
2.2.3农业职业教育师资高度专业化
德国农业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教师培养要通过两次国家考试、两阶段实习。第一阶段时限为52周,前26周在申请农业职业师范教育专业前完成,后26周可以在大学学习期间在农企里完成。进入大学后,学制一般为5年,大学毕业前,学生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证的第一次国家考试,考试通过后,即可进入第二阶段实习,即2年教室预备实习期,第二阶段实习结束后,由农业职业学校对实习生做出评价,至此,经过7年多的努力,才可以走上农业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岗位。
2.3充足的农业职业教育经费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每年德国政府在农业职业教育上都提供了大量经费,而州政府主要负担农业职业教育系统的行政管理、校舍建设和维修等方面的费用。同时,政府也鼓励企业或个人对农业职业教育进行捐助,增加农业职业教育经费。
3. 对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启示
3.1完善农业职业教育立法
完善的农业职业教育体制,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作为保障。虽然我国已在2006年10月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没有针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专门法案。为了推进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我们有必要采取立法措施支持农业职业教育,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它的重要地位,规定和鼓励农民接受职业教育,促进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3.2深化农业职业培训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中专以下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占到80%以上。而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 53%的农民受过职业培训。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
首先,政府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通过函授、示范、技术培训班、电视广播授课等方式指导农民学习新技术,获得相应职业技能。
其次,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当前,国家已经通过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农民科技书屋等方式深入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但推广面还很有限。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职业培训,加大国家在农业职教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发挥农业公司和农业合作社的培训功能。由于农业公司和农业合作社与农民接触较多,可鼓励他们根据自己主营的农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
3.3保障农业职业教育投资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有可靠的经费保障。
一方面,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为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各级政府必须保证农业职业教育的经费逐年增长,保证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等资金的科学使用,并且提供稳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
篇2
(一)农业职业学校办学定位不明确
农业职业学校对于自身定位相对模糊,没有明确的进行科学定位。首先,对于农业职业学校自身在办学过程中,对于自身定位不明确,与其他职业学校无明显差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扩大招生规模等,不顾及自身特点,追求开设社会“热门”专业,逐渐失去了农科职业学校的自身特点。其次,办学方向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盲目的追求职业学生的升格升级,近些年很多农业职业学校与其他院校进行合并或升级为高等职业院校。其次,服务方向和人才培养上缺乏明确的定位。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应该是根据学校所在区域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地方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工性的人才。
(二)专业设置相对滞后
农业职业学校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同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专业设置相对滞后。绝大多数的农业职业学校,由于农业类学生的招生较为困难,学生招收较难,因此绝大部分的农业职业学校并没有立足农科类自身的专业建设,而是转向了其他社会热点专业,因此农业职业学校的专业还是以传统的园林、种植、果蔬等传统专业为主,而对于新兴的农产品经营营销和农产品运输和仓储等专业的设立相对较少,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的要求。主要是是现代化农业对于农业职业技术院校提出的人才专业培养的新要求与农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相对落后的矛盾。
(三)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有待加强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产业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农业成果转化渠道单一,转化率低,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需要农业研究、农业推广和农户二个子系统协调合作,而目前,我国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大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农业技术员培训力度小。第二,农业推广领域狭隘。
(四)绿色证书制度实施范围相对较小
目前,我国急缺为农村产业化经营服务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领导公关人才,而绿色证书制度现状实施的范围较小,缺乏为农业生产者、经营管理者设置相应的岗位。
(五)农业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
现在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还是按照粮、棉、油、植保、土肥、畜牧、兽医等传统农业理论知识来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这适应不了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粮、棉、油专业为主的技术人员呈现知识滞后、人员相对过剩,而养殖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园艺、动植物防疫检疫、农林经济与企业管理等都市型现代农业所需的人员严重不足。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作用
⒈扩大免费农业职业教育实施范围为了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的发展现代农业,可以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拨款力度,鼓励涉农行业兴办职业教育;突破原有工程培训的时间、群体上的限制,建立长效的稳定的工程培训机制。⒉进一步推动农业绿色证书制度的实施应扩大实施绿色证书的范围。农业中专学校、农广校、农机校是各级农业行政厅局的事业单位,它具有体系完整、贴近基层、直接面对农民的特点,因此,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农业职业中学等应主动承担相应的绿证培训任务,提高培训质量。⒊改善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条件首先要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其次要积极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业职业院校建设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引导和支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合作办学。最后国家可以利用国债基金支持各地需要改扩建符合标准的农业职业学校,建设好一批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
(二)推进学校改革
篇3
关键词: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专业学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45-02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急需大量高层次高学历的专业型、应用型、务实型、复合型农科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改善我国农业高级人才匮乏的现状。自2000年开始招生至今,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人才。但作为一门开设仅十余年的年轻学科,它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迫在眉睫。
一、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
1.学生来源广,个体差异大。从我校招收的生源来看,农业推广硕士学员大部分来自农渔业或者其他涉农企事业单位,其中来自农业管理一线的人员达到一半以上,其他学员有来自高校、科研和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金融等服务部门。从就学年龄层来看,最小的二十几岁,最大的四十来岁,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学员在工作经历、知识结构、专业基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目前教学课程在体系设置上存在着特色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学生自主选择性较差等问题。
2.实践能力强,基础理论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绝大部分是大学毕业后已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且多在农渔业管理及相关服务一线工作,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和基础。但农业推广硕士学员由于已离开学校多年,在理论知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基础相对薄弱,接受新知识速度较慢,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记忆力差、注意力集中不够等问题。
3.在职读学位,时间交叉难。一方面,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学员绝大多数来自生产和管理一线,由于工作性质、时间和地点等因素限制,很难找到统一的实践和地点进行系统学习[1]。另一方面,虽然一手资料和实践内容充分,但在文献查找、辅导资料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2],加之与导师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较少、繁琐的工作又牵扯过多精力,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往往较低,学术素养较差。
二、国外农科专业学位的基本做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日本,专业学位被称为“专门职学位”。法国专业学位教育分为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学生必须获得本科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学位,才能进行研究生教育,“LMD新学制”颁布前实施“高等专业学习文凭”教育,之后逐渐向“职业硕士”(Master Professional)教育过渡[3]。
1.以培养目标为核心的课程设置。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各学校没有统一标准,各大学的农科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往往根据自身实际安排,甚至有些专业差别相对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灵活性较大。以林业硕士为例,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培养目标各不相同。耶鲁大学主要培养林业经营及管理人员;加州大学的方向是林业管理与林业环境;而俄勒冈州立大学更多的是对学员农业技能的培养。
2.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培养模式。美国不同的学校对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生有不同的毕业考核要求。主要包括:完成毕业论文;不做论文但要完成相关实践活动;教案加口试;完成学术报告;修满相应学分即可等等。
3.以职业为方向的发展路径。国外学位制度中,职业学位有的归属于研究生教育层面,有的归属于职业性工作的服务学位,可见其归属的学位体系并不一致。例如,加拿大把农业教育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和研究为重点的代表国家农业科技教育水平的学历教育;第二类是以职业技能培养和训练为重点的职业教育;第三类是以证书培训为重点的农场工人、农民的绿色证书培训。而后两种类型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4.以工作经验为重点的师资构成。日本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没有设立导师制,却强调必须单独设置专任教师岗位。专任教师的人数应该多于普通的研究生教育的专任教师,通常一个专业要求在11名以上,原则上不允许其他课程的老师兼任。并且要求专任教师中设置一定比例的有特定职业经验的工作者(一般要求5年以上的职业经验),比如教职大学院要达到教员中的4成以上。
三、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建议
1.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在培养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一方面要考虑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生基础较差,加强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农业科技最新进展的传授,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学生来自一线的特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数偏少、教材不特定是农业推广硕士的两大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及课程特点,突出重点,降低难点[4,5],加大实践应用方面的内容,增加案例分析的教学课时。
2.教学方式。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多数课程教学,基本采用利用双休日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平常无法上课的问题,又可使学习内容具有连贯性。由于大部分学生在集中授课后的其他时间不在学校本地,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尝试采用远程视频,对某一办学点学生进行教学[6];网络、电子邮件、专门网站为授课提供了技术保障[7],使处于不同地域的师生可以进行交流探讨,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
3.管理方法。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边工作边学习的特点,其培养管理方式不能完全按照全日制研究生的方式进行[8],需要导师和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最佳的培养模式。针对农业推广硕士生“在职”这一特点,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学校与单位、研究型导师与实务型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管理。既可以区别农推广学生与学术型学生培养之间的不同,适应和满足学生理论与实际的指导,也可以实现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和研究的指导,使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可以为提高学生研究水平、确保论文质量提供保障。
4.导师队伍。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关键[9]。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的涉及面较广,学科交叉多。因此,导师队伍需要多学科结合,可以采用以学校导师为主、一线专家为辅的双导师培养制度,导师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共同指导、优势互补,形成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导师队伍,以便培养合格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使农业推广硕士尽快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茜,张晖,张大勇等.“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06):45-49.
[2]张远英,田维波,张萍.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01):92-93.
[3]朱媛.中外比较视野下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以农业推广硕士专业为中心的讨论[J].农业教育研究,2011,(04):8-10.
[4]张君.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浅议[J].高等农业教育,2001,(S1):87-88.
[5]张立,胡新喜,李阿利,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02):49-50.
[6]罗兴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培养对策[J].高教论坛,2006,(01):111-113.
[7]金宝莲,周剑锋,杨宇,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7(3):325-327
[8]李春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和培养问题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4,(03):41-43.
篇4
Explore the Demand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o Agricultural Special Talents
XIE Lifeng
(Har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8)
Abstract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needs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modern agricultural demand for talent, agricultural colleges to market-oriented agriculture,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and constantly deepen educational reform,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pecial talent,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special talen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initiativ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pecial talents; vocational education
1 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农业机械、原材料及农业生产资料等大多来自农业外部,且农产品主要是供应给城市居民,形成一种外部循环。所以,我们要大力增加农业以外的能源和物资的投入,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农业商品率不断提高。但农业现代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全面的渐进式的过程。
一是内容的动态性。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变迁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变化。与二十世纪所谓的农业现代化相比,其内涵不仅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等,还包括农业标准化、质量化与信息化等,内容具有动态性特征。二是内容的包容性。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还涉及经济关系、农业政策、环境影响等。三是地域性和阶段性。不同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因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的差异而制定的农业现代化的标准也是不同的。美国因农业技术水平高,所以它的农业现代化是通过先进农业机械的运用,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来衡量的。而日本由于人多地少,其必须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高产的经济作物品种来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和产值,从而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国人口众多,而耕地面积相对不足,所以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推进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四是历史承继性。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在因循的基础上推进与实现,将传统农业中合理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等继承下来,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化发展。
2 适应农业现代所需的人才
从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不难发现,要想实现现代化,农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是关键因素。
一是懂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满足高质量、高数量的市场需求,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而这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研发队伍。因而,在人才培养中我们要以此为导向,针对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课与实践指导,以培养尖端技术人才为主,兼顾对农民进行科技知识普及,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二是有技能――农业技术推广现今已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科研成果要尽快尽早地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努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农业人才培养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支技能精干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三是善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着眼全球视野,培养一支擅长经营管理,能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农业经济型人才队伍。
除此之外,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还需要培养乐于服务农村,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人才是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得到社会认可的优秀劳动者,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结构分布不合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在农业产业化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还比较弱,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认识加强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作为实施人才战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总之,发展现代农业,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养一支既懂科技又有技能和善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农业专业人才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是办学经费紧张。虽然中央不断强调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力度和增加资金投入,但由于具体指导政策不明朗,导致执行力度不够,转移支付不足,而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本身由于各种客观条件又缺乏相应的筹资渠道,最终使得维持其正常运行的经费捉襟见肘。由于办学经费不足,使得对学生进行基础培训的设施和设备都很缺乏,扩大教育规模成为空谈。同时,教师没有经费出去进修,很难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教学中,限制了学术视野,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职业学校自身办学的吸引力。
二是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且知识水平偏低。如前所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我们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复合型人才,这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教师与足够的师资数量作为保障。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办学经费、人才待遇及重视程度等条件制约,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且现有师资水平整体不高。
三是就业前景严峻。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扩招严重,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大众化教育趋势,精英教育褪色,且师资数量与学生数量不匹配,教育细分化不能得以实现,导致教育水平不同程度下降,培养的学生质量严重下滑,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不能找到适应的工作岗位。加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向社会释放了大量的多余劳动力,就业变得越来越难。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发现,近年来,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总体水平偏低,农业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只在30%~70%之间,明显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情况。
四是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农业职业院校不顾自己的办学宗旨和师资条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迎合社会“热点”需求,盲目上一些专业,比如开设二、三产业的专业,这很难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再者,即使本着自己的办学宗旨,一些农业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存在短期行为,不能与时俱进地及时完善培养目标和及时调整相应专业设置,导致专业结构设置不尽合理,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差。同时,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一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内容并未走进教学视野,导致岗位能力需求与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出现脱节,所学与岗位契合度低,学生不能适应岗位需求,影响了学校声誉。另外,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育现象,重知识、轻能力,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只会“纸上谈兵”,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 培养农业专项人才职业教育需要的变革
一是加快转变观念,重新树立人才观。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多层次、不同类型的多样化人才,不仅需要既懂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科学家和掌握精尖技术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各层次高级专业人才,还需要各层次的初、中级层次的专门人才和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一种新的人才观,根据社会差异化需求,培养大量的既懂理论又有应用、操作技能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近些年,随着不断深入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我国农业企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我国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应该以日益丰富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地进行专业调整,明确农业职业教育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到“按体裁衣”,加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专业性。
三是改革教学设置,优化培养模式。农业职业教育要牢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服务和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的宗旨,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改革。具体做法是:(1)周期性地对现有农业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更新其农业知识,培养新技能;(2)要根据农村与农业发展现状,不断开发新专业,设置新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学生和受训人员具有知识够用和技术一流的特点;(3)要采取贴近农村实际的培养模式,灵活办学。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与相关联的高等学校合作办学,以共享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专家下乡的方式,深入到乡村亲自指导农业从业人员学习。
篇5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目标;培训方案;培训方式;培训效果
当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将实现中国梦贯穿始终。同时,在培训实施中要注意把握政策、熟悉下情、加强交流、注重效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要对培训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由于农民培训种类较多,培训目标不同,因而实施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是2006年由农业部、财政部组织实施,主要针对我国大量没有接受过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缺乏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民而开展的,目的是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增加收入;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在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其主要培训对象是种植、养殖、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村经纪人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培训目的是培养一批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根据2类培训出台背景分析,两者在培训对象、培训要求上存在明显差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是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并把农业生产作为终身职业,从技术型的农民转变成市场化的农民,因此更加注重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基层农广校在制订培训方案、选择培训对象时,要充分理解这种差异,有的放矢地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
二、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
(一)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区域经济是综合反映区域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掌握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特点是科学制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的前提。因此,应注重加强对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现状、布局、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要求在培训方案中予以体现,同时根据培训对象、产业特点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二)掌握区域农村的劳动力现状
充分掌握区域农村劳动力现状,如劳动力年龄、性别、素质结构与数量比例、务工务农比例、人员区域分布等基础数据,重点瞄准农业生产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养大户等培训人选,这群人具备成为职业农民的潜质,可以培养成为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端“职业农民”。
(三)掌握区域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以主导产业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地方发展,形成贸工农、农工商、产供销、农科教等一体化经营模式。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农业产业化。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规模化、市场化、一体化(产业链)、科技进步与农村社会发展5个方面评价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并对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三、要加强对培训形式的创新
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中国尚处于理论探索与实践试点阶段,且与传统的农民科技培训在培训对象和要求上存在着本质差别,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艰巨性,在因地制宜开展培训基础上,应合理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培训经验,实现培训形式的创新。
(一)借鉴先进国家培训理念
国外比较成熟的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分为东亚、西欧和北美3种。其中东亚模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这一地区共同的特点是人多地少、资源有限,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西欧模式以法、英、德国为代表,主要指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模式;北美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主要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点,构建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所以,应结合国情和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有选择地借鉴先进国家职业农民培训理念。
(二)借鉴发达地区培训形式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基本可分为“三类十一型”模式。其中,政府主导类包括政府工程型、院校培育型、远程教育型、创业扶持型和文化活动型;政企配合类包括园区依托型、推广服务型、科研项目型和科技示范型;市场运作类包括合作组织型、产业促进型。所以,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a业领域、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并实现由政府主导类模式向政企配合类模式转变,条件成熟的可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模式。
四、要确保培训实施效果
一是培训选时应根据农事、农闲或开展专项活动前后等,便于扩大培训范围。例如,农作物种植培训课选时应抓住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秋种前、开春后、小麦拔节期、果树幼果期等,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时段。
二是要善于利用地利,因地制宜,合理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和培训地点安排等。在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现状等基础上,围绕主导产业设置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常规的种植、养殖技术外,应开设农产品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经纪人实务等专业课程。在培训地点安排上,除常规的课堂集中教学外,还可将课堂搬到田头、地头、船头或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提高培训实效。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教育、共青团、妇联、财政、基层政府等部门,因此应善于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经费、人员、政策、物资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建立起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四是许多农民培训工作之所以变成“走过场”、“花架子”,其共同原因是培训工作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百姓。所以,一是要“走近”群众。采用送教下乡、教师进村等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二是要“求教”群众。甘当小学生,真心实意地拜群众为师,;三是要用群众语言。用农民耳熟能详的语言授课,使农民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避免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培训。
参考文献:
篇6
党的十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我国的农业安全受到耕地减少、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条件的制约,农业发展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制度风险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威胁,特别是农业劳动力后继无人现象严重,农业生产能力后劲不足。大量的兼业农民致使农业生产副业化现象普遍,农业生产短期行为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农业安全。中央农村工作小组副组长陈锡文2012年11月29日在《财经》年会2013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中国进口粮食数量增长非常快。2012年1—10月,按中国口径统计,进口的粮食已经超过6千万吨,达到了6088万吨,从2011年开始,三大谷物,小麦、大米和玉米,中国也都已经成为净进口国家。如果农产品全部自给,中国大约有20%左右的缺口。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除了加强水源保护和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还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十报告)。然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有多种路径可以选择,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新型职业农民,因为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职业农民,资源就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
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从职业意义上看,所谓农民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并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①占有(或长期使用)一定数量的生产性耕地;②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③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④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职业农民也必须符合这些条件,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除了符合农民的一般条件,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一般具有较高的收入。②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而且后继有人。稳定性是农业特点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以区别于对农业的短期行为。③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特点既保留了传统农业经营的优点,又避免了小农户的弊端;既可以发挥家庭经营的优势,又有助于融入现代农业要素;具体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作用:
1. 新型职业农民的稳定性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运用;
2. 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耕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3. 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
4. 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政府支农政策的落实;
5. 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
二、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养的主要做法
(一)美国的“三位一体”农民教育模式
在美国,农业大学和学院是把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统一体,教授们在从事农业教学研究的同时,还广泛深入农村,从事农业科技方面的推广、示范、咨询工作,开办技术培训班等,将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新技术及时推向农业生产一线。美国农业技术与职业院校规定,学生必须到农场、公司参加生产实践,并帮助完成某一生产课题、解决生产实践问题才能毕业。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拿到毕业文凭和专业技能鉴定证书。美国的农民培训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在公立学校开展的培训和公立学校外开展的培训两种。前者是美国农民教育培训的最主要形式,培训对象一般为青年学生和准备务农的青壮年农民。具体培训方式又可以分为4种:①辅助职业经验培训(SOE)。这是正规农民职业培训的一种典型形式,授课者多是一些专家学者,主要教授有关生产管理和农业投融资方面的技巧。② FFA 培训。FFA是“未来美国农民”的缩写。这种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领导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给青壮年农民建立自信,拓宽其在农业领域的就业渠道。③辅助农业经验(SAE)培训模式。这是一种“在干中学”,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方式,即学生将课堂学到的农业生产经营等技能应用到自家农场或当地社区、企业,教师进行家访并进行指导。④课堂指导的农业培训模式。美国公立学校提供的农业教育培训,很大一部分是在农村地区的高中开设农业课程,这种培训方式为未来的农民教授种植养殖技术和农机具的使用方法,以此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后者的培训对象是成年农民,一般都是由当地高中教师在夜校进行培训,时间大多安排在秋冬季的农闲时期。
(二)日本重视农民继续教育
日本十分注重农民培训工作,其农民培训由国家统筹规划,政府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分工指导和协作。日本的农民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农业高中教育、农业继续教育、农业技术普及组织教育和国内外研修制度。
篇7
关键词:农科;创业教育;途径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探索、冒险、创造精神与技能的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创业教育同专门培训联系在一起,通过培训,提供急需的技能、技巧和资源,使人能够自食其力。1972年年联合国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就提出创业素质应为公民的基本素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举办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直到1995年,又在其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提:“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应当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就突出强调了创业教育的两个内容,即“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还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精神和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
二、农业农科专业创业教育不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创新精神的缺失。在计划经济影响下,长期的统包统分就业模式,带来了学生思想的凝固,重学习而轻职业生涯规划及工作准备。中小学奉行的应试教育在大学显现其弊端,大多数高校在校生仍然沿袭着应试教育下的“上课——考试——拿学分”的固有学习模式。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学校没能将创业教育引入培养目标及其课程设置中,于中学相比学校培养的学生仍然过分注重书本知识,重视考分,这样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些“考试机器”。另外,我国农业农科专业实施的主要是专业教育,专业面比较狭窄,课程内容也比较陈旧。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农科与理工科改革相比步子较慢,加上原本存在的底子较薄,设备条件较差的历史轨迹,这些都导致了农科学生的基础理论差,知识面窄,社会适应性较弱,创新能力显然不能达到创业要求。
2.专业凝聚力的不足。创业动力来自于对行业的认同以及对未来前景的看好。但是目前农科专业的师生却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受歧视农业的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仍有“农业院校=低水平院校”,“农科=低水平学科”的偏见。对于大学生毕业从事农业产业,周围的人总会用不解的目光关注。这就造成了农科学生创业动机的偏低。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上片面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轻视农业、轻视农业科技、轻视农业教育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样的环境带给广大农科师生对本专业的价值认同减低,不愿意到农业战线工作,更不愿意进行本专业相关的创业活动。
3.生源局限性影响。首先,由于社会对涉农专业的不良看法和成见,一些人认为学农科没有前途,学农科低人一等,导致农科专业生源本身素质方面具有局限性。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调查,对技术类教育的选择,城市居民中倾向于农业院校的只有1.6%,农村居民中把农科专业作为子女求学首选的也不到13%,重点高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将农科专业作为首选的不到1%。显示出不仅城市的学生不愿学农,农村的学生也不愿意首选农科专业,这种普遍的轻农、嫌农情绪无疑深刻的影响着创业教育的开展,没有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连学好知识都困难,更别说结合专业进行创业实践。其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的现实使得农科教育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农村的环境造就了学生具有朴诚、节俭、勤奋的优良品格,但其相对封闭的农村生活经历,往往又使这些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大多数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但思想保守以及观念陈旧,甚至存在胆小怕事没有闯劲的情形,这些都在客观上阻碍了创业教育的展开。
4.当前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农科教育在我国作为一项专门教育,倾向于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环节不利于开展创业教育,首先,在师资队伍方面,农科专业的教师知识结构对于创业教育的开展不尽合理,由于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行业院校而非综合性大学,其专业知识较为扎实,但非专业性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较少,知识结构单一,这大大限制了进行创业教育的进行,农科教师培训大多数没有把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纳入其中。其次,农业工作者通常需要深入基层,下到田间地头,非常艰苦,且农业科研周期长,难出成果,这样教师精力上无暇顾及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农科教育注重实践性、应用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熟练掌握农业技术操作规范和技术技巧。因此学生陷入大量的繁琐性操作和实验之中,客观上致使学生的素质教育等与创业能力密切相关的教育的缺失。
三、强化我国农业院校农科创业教育的途径
农科创业人才的培养必然应结合学科特点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各项教学活动中,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采取多种途径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培养农科学生的创业意识。农业院校应针对其生源特点,激发他们的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念,使他们树立想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使之具备勇于探索、知难而进、艰苦奋斗、顽强竞争的创业精神。在进行创业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业意识,通过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举办就业、创业知识讲座。特别是邀请创业校友和在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创业经验和知识交流,学生从中增加对创业过程的感性认识,体会和理解创业意识的内涵,懂得只要靠自己的顽强努力,锐意进取,都有能力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2.开展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是基础要素,决定着其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素质的实现。从现实的层面审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农科课程专业性强,学科交叉课程少,缺乏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人际沟通等人文素质课程。专业课程除了专业理论外,更侧重于实验。大量的实验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来保证,但目前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也导致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创业所必须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的交叉,打破学科课程间壁垒,注重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特别是加入职业指导课以及创业课程以及现代企业相关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较扎实理论的创业型人才。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专业实验到位。引导学生介入科学实验与课题研究,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农科院校大学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为高素质人才培养莫定坚实的基础。
3.模拟创业实践训练。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要转变为创业能力,必须进行系统的训练。在学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之外,可以通过创新项目和创业计划大赛来实现。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第一,模拟创业活动。定期举办学校创业计划大赛和类似的班级层面创业计划探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第二,模拟创业活动。农科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从农业科技的新发现出发,结合市场分析从发现商机到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融资和创业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模拟,以提高学生对创业过程的感性认识,达到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目的。第三,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支持计划。学校为可能的创业尝试提供资金和场地,如在校园中采取轮岗形式,让学生分批或轮流经营文印社、小店铺等。农科专业更应该利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对农科人才和农业技术的认可,组织学生利用实习、寒暑假等走出校门接触广泛的农业产业基地、农场和养殖场,在基地参加社会劳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同时,这种紧密联系专业特点的创业观摩更加能实际性的积累学生的创业经验,极大拓宽他们的创业思路和创业信心。
创业教育为农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思路,重视开展创业教育,结合专业、立足广大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创业能力为重要培养目标、以全新的课程结构及教学实践方法为手段,建立富有农科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能更好地解决当前教育困境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在洲,胡成功.合并高校农科教育发展之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篇8
创新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淘汰落后的思想、事物,创造先进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事物的活动过程。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主要特征在于:①新颖性;②社会历史性;③个体差异性。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起点,只有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为成为创造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2]。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核心。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所以,必须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向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对于农科大学生的培养可以将数字农业技术,与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这样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2数字农业教育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是农业大学可以借鉴的一种新型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应明确农业各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高等农业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相关专业进行分类,在国家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的基础上,使数字农业知识融入到各学科中[3]。(1)农学类。包含:农学、植物保护、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乳品工程等。重点设置课程内容包括:虚拟植物与虚拟农业、农业数据统计分析,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信息化等。(2)农业经济管理类。包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农林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村区域发展等。重点设置课程内容包括:决策支持系统、农林数据处理技术、农业数据统计分析、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信息化等。(3)资源管理、环境类。包含: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重点设置课程内容包括:决策支持系统、农业数据统计分析、“3S”技术等。(4)农业工程类。包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田水利工程等。重点设置课程内容包括:决策支持系统、“3S”技术、精准农业技术、虚拟农业技术、农业数据统计分析、农业信息化等。根据以上课程内容设置,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博、专结合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将数字农业教育作为农业大学特色教育可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大学对学生个性、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重视不够,缺乏特色教育,使创新型人才培养失去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然而,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基础在于个性的和谐、全面、自由发展。因此,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应建立一个内容广泛的课程体系,实现普通教育与特色专业教育的平衡。避免存在过分专业化的倾向,加强普通教育课程,提高专业特色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农业大学开设数字农业特色课程教育,广泛设置跨学科课程、甚至跨学科辅修,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数字农业教育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对策
高等农业教育要适应数字农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引进新观念,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数字农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专业调整、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与创新;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现代化农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体系。具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明确高等农业院校的地位
在数字农业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数字农业人才的基地。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功能是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由于高等农业院校具有多学科的优势,所以它能为农业的发展培养输送大批的农业人才,不仅能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特别是能培养出数字农业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3.2调整相关课程设置
按照数字农业的要求,拓宽各专业口径,调整各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数字农业所涉及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如进一步加强“3S”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库原理等课程的教学,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如可以给农科相关专业的学生增设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课程,在现有大学计算机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
3.3运用数字农业学科特点,激发创新意识
数字农业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具有文化性、应用性、发展性和模块化等特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对数字农业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引发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尽可能挖掘学科的创新思维因素,在导入新课时尽可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景,介绍最新的数字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3.4实施任务驱动
培养创新能力,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任务是一堂课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外在动力。在设计数字农业教学的时候,应当注意布置与学习内容相应的任务,如为让学生掌握专家系统的创建,可以布置专家系统的基本使用任务,收集某类专家系统的知识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操作,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要多问、多讨论,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班,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4]。
篇9
地方农业院校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为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涉及的培养领域基本囊括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2],而且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与管理,更加注重国家的方针政策、农业操作技能、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领域中能够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全局的专业型人才。地方农业院校的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究
(一)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鼓励教师到实际的农业推广实践中去,接受农村发展的综合实践锻炼,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1.增强综合性学科意识。教师在农业推广实践中会发现农民素质、政府导向、相关政策、传播方式、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制约一项技术或理论的应用,任何社会问题都不可能靠单一学科得以解决,必须确立综合性学科的意识。关注农业政策的研究,以及农民的需求和行为特点,使得更多的农业科学应用到解决“三农”问题中,建立更多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2.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应用型农业推广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更加关注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思考问题的解决,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开放的实践环境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农业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预防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生。3.获得实践经历与经验。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教育应重视实践经验和实践经历,如果教师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理解理论的实践价值,他们就能够形象地教授理论知识,使理论作为抽象的思维在经验的基础上呈现更具操作性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的创新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培养农业与农村管理机构、农业服务、农业技术等岗位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职业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教学中,并没有把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出来。实际上,很多农业院校的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缺少能够适应应用型人才的优秀教材与案例,有的培养单位甚至直接使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材或将其简化后使用,或者将国外的教材和案例拿来使用。建设适合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综合性课程,建立符合自己学科特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内容的创新是十分有益的。
(三)加强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的开放性
对于现有的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术性与实践性相隔离等这些问题,建立开放性的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对于突破这一传统学术理念的束缚将是有效的措施。[3]“双导师”制是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能够采取并且会继续扩大使用的措施,校外导师的参与使得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体系更加具有开放性,除了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增加外聘教师的比例。为了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加开放,应用性更强,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型,加大具有实践经验外聘教师的比例是必要的。在论文选题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把应用型专家放在突出地位。2.在实践中寻找论文选题。应用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最重要是克服论文的学术倾向,要从实践出发,选择直接解决实践问题又适合个人能力与客观条件的课题,这就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以及其性质和研究方法。研究者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实问题,从中凝练出论文题目。这些实践性论文的完成,就需要学生必须深入实践,坚持调查和实证研究,而不是对现有文献进行堆砌、描述和解释。
篇10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业现代化;关系
在我国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对各类工作关系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分析,保证可以发挥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工作作用,使其可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点分析
第一,农业推广含义。主要就是为农业社会服务进行延伸处理,在农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农民提供农业相关技术指导,全面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与机械设备,保证可以满足农民在劳动中的需求。同时,在农业推广期间,相关部门可以站在农民发展角度考虑各类问题,创新工作形式,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利用科学的方式提高农业生态文明化发展程度,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改善农民的生活。第二,农业推广特点。首先,具有一定的技术特点,可以及时发现农村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为农民提供先进的技术指导服务,保证可以根据农村需求投入足够的技术支持。其次,具有服务特点。农业推广属于社会化服务,需要为农民提供市场数据和信息、产品加工服务等,建设专门的推广机构,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相关推广活动,有利于加快农村发展速度。最后,具有科学化特点。在农业推广期间,会对各类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推广,根据新时期下农业发展需求,完成科技推广任务,以此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1]。
2农业现代化概念与特点
2.1农业现代化概念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与管理形式等。对于农业现代化技术而言,就是相关部门用科研方式,研发农业生产技术与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对于农业现代化管理而言,就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以此提高农业管理工作水平。
2.2农业现代化特点分析
第一,农业设施不断完善。我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部分区域已经建设了农业水利工程,可以优化灌溉体系,在提高灌溉效率的情况下,提升农村的经济效益。第二,科技与管理相结合。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相关部门已经将农业科技与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提高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利用创新方式为人们营造健康的农产品市场。同时,国家已经开始利用先进的包装与运输技术支持农业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管理工作成效,还能满足其发展需求[2]。第三,专业化与产业化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向着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专业化而言,国家已经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引导农民开展专业生产工作,在节约社会资源的情况下,对农业用地进行整合,提高规模化经营经济效益,满足农民实际发展需求。对于社会化发展而言,主要就是国家已经开始引导龙头企业带领农民发展,相关企业可以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民抵御市场农产品的销售风险,逐渐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3]。第四,农业教育与技术发展。在我国农业发展期间,农业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国家已经开始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同时,国家已经要求职业院校开展农业教育活动,安排技术人员到农村进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农业技术转换成为农民的劳动生产技能,在提高农民专业素质的情况下,培养农民的职业道德素养,创建新时期农业人才体系,保证可以提高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3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分析
在新时期下,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有利于对“三农”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建设完善的方针政策,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联合,可以更好的提高农民专业素质,提升其经济效益,推广农业技术与机械设备,达到预期的管控目的。在此期间,需要对传统观念进行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意识,将农民作为主体,政府部门作为主导,对农业技术与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推广,建设完善的农业服务组织体制,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服务工作,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形式,保证可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对推广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创新,制定完善的考核方案,建设专门的服务组织,完善新时期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标准,保证自身工作质量。在此期间,相关部门还要建立考核机制,将农业推广与工作人员绩效挂钩,以此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挖掘工作人员潜能[4]。
4结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需要做好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利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开展管理活动,利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开展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管控工作。
【参考文献】
[1]罗朝玉.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探析[J].科学种养,2016(3):227-228.
[2]唐红兵.新时期农业推广的内容及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J].北京农业,2014(30):312.
[3]邓杰.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推广的关系研究[J].魅力中国,2013(31):276.
- 上一篇:工程项目管理项目案例
- 下一篇:国有资产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