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2 17:1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本农田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本农田规划方案

篇1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22-01

1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状

1.1 基本县情

同心县位于宁夏山川结合部,属吴忠市所辖,全县共有12个乡镇,219个行政村,754个自然村,总户数8.32万户,总人口为32.52万人。有耕地232.1万亩,其中:水浇地29.0万亩、旱耕地203.1万亩,有基本农田45.5万亩,林地26.67万亩,草地283.42万亩,封山禁牧150.0万亩,退耕还林120.1万亩。

1.2 自然灾害

同心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频发的地方,灾害类型多,干旱、霜冻、洪涝、冰雹、大风、沙雹等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多种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成为制约同心县农村经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干旱,基本上十年九旱,据资料显示,从1949—1995年的47年统计,旱灾发生有39年,80%的年景受旱灾影响,其中绝产面积超过50%严重干旱年份有10年,绝产面积超过80%极端干旱年份有4年。长期的干旱造成农村粮食减产减收,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很多村庄要在几十公里外用车拉水,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同心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由于特殊自然状况的原因,农业生产条件和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仍较低。

1.3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绩

在“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坚持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枸杞、红葱、中药材、油料、小杂粮、设施蔬菜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加强,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抗灾增收能力,加速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十二五”农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至2010年,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增灌溉农田7.0万亩,全县扬黄灌溉面积到29.7万亩,修建骨干坝12座,控制流域面积357.2平方公里,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12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4.9平方公里,完成基本农田43万亩,旱作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9亩,全县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五个一”(即每家农户建一片经济园、一眼水窖、一个沼气池、一座牛棚、一个硬化院)+“三配套”(生态环境配套、路渠配套、庭院文化配套)为核心的户办工程和新农村工程,是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的组装配套的“六小工程”,是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重点。广大农民把“户办工程”作为农业来办、产业来兴、企业来管。以户为主的种养业提供了综合经营、良性互动的条件。经济园建设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家禽家畜的规范圈养,并与建沼气,改厨、改厕、改土、改圈结合,既提高肥力,变废为宝,又实现了净化,保护了生态,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全面推进“户办工程”和生态小康建设,改变了千百年来广大农民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性和观念,促使农民学习掌握农村实用技术,提高科学务农水平,有利于培养农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户办工程”和生态小康新村工程,涵盖了夯实农业抗灾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

2 存在的问题

2.1 水利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1)水利建设。①水利化程度较低,骨干工程少,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制约着同心县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同心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区及气候特点,造成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与农业需水分布极不协调,同心县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因此,我县仍需建大量的水利工程,特别是要建蓄水工程把降水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重新分配,尤其需要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增强抗大旱能力,以适应工农业发展需要。②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很多工程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设计标准低、工程运行时间长,全县有19座水库、骨干坝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③还需加大节水工程建设力度,在今后一个时期,节水将作为一场技术性革命。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我们要在灌溉方式、管理方式和调整种植结构上下功夫,采用科技含量高的节水灌溉措施,降低农作物的用水成本,提高渠系利用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佳效益。

2)防洪工程体系有待完善。我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差,山大沟深,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七、八、九月,降雨历时短,暴雨强度大,洪涝灾害频繁,严重危及山区人民和清水河、苦水河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此,亟待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提高防洪标准,增强抗御灾害的能力。

3)急需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紧紧围绕“淤地坝”建设,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保方针,坚持以县域为单位,以大支流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龙头,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努力做到规模开发,一步到位,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巩固一片。在“十二五”期间力争治理面积达到80669公顷,建成水保骨干坝54座。

4)农村饮水、乡镇供水有待改善和提高。“十二五”期间,根据同心县当地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其危害,结合当地经济条件,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规划将重点解决我县干旱山区饮水困难及存在饮水安全问题,涉及总人数为219464人,其中存在饮水安全人口为169727人。计划将用五年的时间,建引水工程34处,把同心县存在饮水困难和安全饮水问题全部解决,为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耕地质量较差

同心县耕地质量较差,全县耕地面积170.1万亩,其中:水浇田29.0万亩,旱地面积141.1万亩,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2.95%,旱地面积中主要是坡耕地,其坡度大,耕层薄,土壤结构粗、养分含量低,因而抗旱能力弱,且水土流失严重。同心县中低产田改造任务也相当严重,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增肥地力建设的任务极其艰巨。

2.3 林业建设任务重

同心县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荒山荒地和坡耕地治理难度大,部分地方水土流失、大面积的荒山耕地出现严重退化和沙化,干旱洪涝等生态、地质灾害较为突出,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的威胁仍然严重,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2.4 农村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县、乡镇发展不平衡,普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通达率、路面铺装率比较低,发展不均。

二是技术状况良莠不齐。由于通乡公路和通村公路的规划、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工程技术状况良莠不齐。有的质量好,有的质量较差。技术标准普遍把握得不够好,有的线形太差,纵坡太大,随弯就弯等;路基填方未按规范施工和碾压夯实,砌筑工程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等。许多工程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水毁特别严重,晴通雨阻的现象随时发生,道路通行能力十分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公路的应有作用。

3 结论

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三农”密切相关。因此,在今后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中,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方案,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同心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M].

篇2

第一条为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保障农业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规划人口增长的需求,依法划定、特殊保护、长期稳定的耕地。

本条例所称耕地是指种植粮食、油菜、蔬菜、饲料以及其他农作物的土地。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划定、保护、建设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基本农田的义务;对侵占、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有检举、控告的权利。

第五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领导。

市和区、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条例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和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管理。

第二章基本农田的划定

第六条确定基本农田面积,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

第七条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应当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并与区、县域规划、村规划相协调。

第八条市人民政府对基本农田面积实行指标控制,全市基本农田划定方案由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全市基本农田划定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基本农田划定方案。确需改变的,必须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九条下列耕地应当划为基本农田:

(一)国务院主管部门和市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油生产基地;

(二)市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蔬菜生产基地;

(三)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种子生产基地;

(四)本行政区域内高产、稳产、优质农田;

(五)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

(六)农业教学、科研试验基地;

(七)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划定的其他耕地。

第十条基本农田的划定,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划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不得低于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指标,并应当绘图、登记、造册外,建立档案。

划定的基本农田,由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并予以公布。

第三章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

第十一条区、县和乡、镇人民政府要把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列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由上级人民政府监督检查。

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对基本农田每年进行一次普查,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第十二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但禁止在基本农田内挖鱼塘、种果树;禁止控沙、取土、烧砖、建坟、采石、采矿、建房等非种植业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禁止倾倒垃圾、渣土等废弃物和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

第十三条严格控制征用、占用基本农田。除国务院和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国家重点工程外,其他建设项目禁止征用、占用基本农田。确南征用、占用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按照《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严禁无权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严禁超越批准权限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非法批准的文件无效,所占用的土地按非法占地处理。

第十五条征用、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必须依法支付征地费。其中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照《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上限计算,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征用、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除依法缴纳耕地占用税外,还应当缴纳基本农田开发建设基金,用于基本农田的建设和开发。

基本农田开发建设征收标准和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七条征用、占用基本农田,实行“占一亩、补一亩”的原则,补建的基本农田,由农业集体组织负责建设、费用从基本农田开发建设基金中给予补助。

补建的基本农田,由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纳入基本农田管理。

第十八条严禁荒芜基本农田,对荒芜基本农田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责令限期改正,凡弃耕地一年以上的,征收土地荒芜费,征收标准和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乡、镇人民政府和区、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基本农田的监督管理,及时查处违法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的案件,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章基本农田的建设

第二十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基本农田建设规划,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减少风沙危害,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把基本农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

第二十一条基本农田当按照土地分级标准分等定级,并实行地力补偿制度。

鼓励基本农田经营者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在承包期间,地力升级的,由集体经济组织给予奖励;地力降级的,由经营者予以赔偿。基本农田分等定级标准,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市和区、县农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基本农田肥力监测网点。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提交基本农田地力状况和地力保护措施的报告,并为基本农田经营者提供指导服务。

第二十三条市和、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环境保护部门对基本农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并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提交基本农田环境质量与发展趋势的报告。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非法占用、破坏基本农田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规定,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地貌并处以罚款。

第二十五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非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直接责任人,由其所在机关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3

关键词: 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 MAPGIS; 龙湾区

Abstract: Taking Zhejiang Longwan ar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d MAPGIS database construction of basic farmland demarcated, expound which basis data extraction, data extraction and outcome mapping technology in detail.

Key words: basic farmland demarcated database; MAPGIS; Longwan area

中图分类号:S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按照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据法定程序确定的特殊保护区域。笔者尝试借鉴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的方法,结合龙湾区基本农田划区定界的具体情况,探讨基于Mapgis的县级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的建设。

1 龙湾区概况

龙湾区是浙江省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位于瓯江入海口南岸,地理位置在东经 120 ° 42 ′- 120 ° 51 ′和北纬 27 ° 54 ′- 28 ° 1 ′之间。东朝东海,南接瑞安市,西邻鹿城、瓯海二区,北濒瓯江,与永嘉县、乐清市隔江相望。龙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龙湾区区域面积 381.15平方公里,2005年全区耕地面积8.13万亩,内陆水域面积2.33万亩,养殖水面4.7万亩,主要养殖品种有文蛤、对虾、青蟹、沙蟹、鲢鱼等,其中灵昆的文蛤驰名中外。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花岗岩、高岭土等矿种。龙湾区地势相对平坦,坡地集中在大罗山和黄石山。以山脚线为界,山脚线以内的坡地各种坡度均有分布,山脚线以外的平地坡度大多在5度以下。陆域内平地沿瓯江和东海岸线呈7字型分布,灵昆岛均为平地,坡度在5度以下。龙湾区社会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平地区。全区基本农田划区定界的对象是龙湾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32529亩基本农田。

2 数据库设计

2.1数据组织

数据库的地理空间特征实体包括点、线、面、曲面和体等多种类型。浙江省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以新一轮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为基础,以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成果,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为校核。然后根据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的内容纳入数据库管理。在龙湾区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中包含的数据有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等;属性数据包括基本农田地类、保护责任以及行政区划等信息。图形数据在MAPGIS 软件平台中是按照点、线、面3 种不同几何特征分别存储的,并按照不同要素不同地类对数据进行按文件分层存储,最终按照《浙江省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案》(2011年)规定建立龙湾区数据库矢量文件。属性数据是以EXCEL 表格和WORD文档的形式存储的。

2.2 建库技术路线和流程

根据浙江省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案,结合龙湾区的实际情况,首先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同时选取MAPGIS6.7及第二次土地调查建库软件作为平台。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建设中利用MAPGIS平台,首先以新一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中提取的基本农田层,叠加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层进行核实、认定。在核定基本农田跳入调出地块后,综合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边界,对其进行编号、记录。然后从中提取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内对应的地类图斑作为基本农田图斑数据,获取地类等现状信息。最后依规范要求录入基本农田保护片(块)与图斑属性,编制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及汇总出表。

3 关键环节中MAPGIS软件的应用及处理

3.1 资料准备

龙湾区基本农田划区定界中作中需要收集的资料有矢量数据库、图件和文字资料。如龙湾区级、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成果、龙湾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龙湾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成果、浙江省农用地分等成果(龙湾区)数据成果以及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红线等矢量数据和龙湾区级、乡(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文本及说明以及县、乡(镇)人民政府、国土资源局等为保护基本农田而出台的相关文件等文字、图件资料。

3.2 图形数据采集

3.2.1 调查底图基础数据提取

龙湾区级、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矢量成果为arcgis数据,通过MAPGIS软件文件转换功能中,将含有基本农田信息的数据层转换成.WP格式,并对数据进行拓扑处理和属性赋值,并提取出新一轮基本农田地块图斑。其他数据均可沿用原MAPGIS矢量数据,但需处理至统一的投影。将新一轮基本农田层和二调基本农田层分析,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中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图层(规划用途层中规划用途代码GHYTDM属性为“G111”和“G112”的基本农田数据)套合到龙湾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上,形成工作底图。

根据工作底图,实地核实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调入调出情况等信息,并在图上标识基本农田调入、调出地块。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图层和龙湾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数据中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图层进行套合后,与龙湾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相比,重叠部分的属于保留,不再纳入新一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的属于调出,新纳入新一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的属于调入,对调入地块重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实地核实。套合二调更新时间数据,对不否符合基本农田划定的地类进行调出,缺少面积进行调入补划。

3.2.2 基本农田成果图形提取

基本农田图斑由外业核查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层与龙湾区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地类图斑层叠加提取获得。在MAPGIS第二次土地调查建库系统中利用提取出来的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提取出基本农田图斑层。提取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内对应的地类图斑数据获取地类等现状信息。基本农田划定和基本农田补划面积应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净面积相一致,地类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认定的地类相一致。对于基本农田图斑层中质量等级代码(ZLDBDM)和“利用等”指数(DYDZS)这两个属性从龙湾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数据中提取获取后,按照国家级利用等指数据与省(县)级利用等指数据转换填写。

3.2.3 成果图件编制

利用MAPGIS6.7平台的输入编制子系统,按照浙江省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案中确定的制图规范,编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镇)级基本农田保护图、乡(镇)级基本农田质量等级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图等成果图件。

图1 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

4 结束语

龙湾区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建库充分发挥了多种空间信息技术优势。工作通过实地外业调查对基本农田保护图斑的补充细化,利用MAPGIS地理信息软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和图斑的空间、属性信息,为龙湾区基本农田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郭红梅,殷宪坤,孙健美.MAPGIS 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J].地矿测绘,2004,20(1):23-25.

[2] 陈昌芬,李团胜,张近凤.基于MAPGIS的县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建设[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32):10543-10544

[3] 宋榕潮,杨木壮,谢鸿宇.基于Map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编制技术与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9,02-0041-05

[4] 侯海滨, 侯海江, 基于MapGIS的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9,01-0136-04

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通知》(国发[*]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31号)、《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17号)和《关于开展全省基本农田保护“争先达标”活动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64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长效管理工作,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一)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6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体系。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各街道(乡)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地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强化目标考核管理。每年街道(乡)、村逐级签定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护措施、考核办法及奖惩兑现等内容,将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执行情况列为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建立基本农田监管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切实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图、地块、村组和农户。由村民委员会向承包户送达基本农田保护监管通知书,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发动群众做好基本农田保护的日常工作。

(三)切实做好保护基本农田“五个不准”。即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

(四)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要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和建设用地规划进行总量控制。坚持“三个不报批、一个从严”,即凡是不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区(园区)和城市建设用地,一律不报批;凡是没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的,一律不报批;凡是没有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一律不报批。从严审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确定的建设用地总规模,对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规模的,不予通过。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严禁擅自修改和调整规划,严禁违规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禁擅自设立各类开发区(园区)和扩大开发区(园区)建设用地规模。

二、认真执行各项政策规定,切实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一)加大基本农田建设的力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国土和财政部门要精打细算,使用好土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专项资金,征收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及耕地开垦费,杜绝挪用、浪费,保证所有资金全部用于耕地开发整理和地力建设,确保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二)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要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严格遵守对非农占地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户,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今后凡没有征求被征地农民集体组织和农户意见的征地方案,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审核报批。

(三)严禁撂荒耕地。对承包经营的基本农田撂荒一年以上的、一般耕地两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要收回其承包经营权,依法追缴土地闲置费。

(四)实行耕地肥力保养制度。土地管理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激励耕种基本农田的单位和个人,增加对基本农田质量建设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整治土地,防止土壤污染,逐步增强地力,提高耕地质量。对因掠夺性经营而造成地力下降者,要责令其限期恢复地力,逾期不恢复的,要收回其承包权,另行发包。

三、严肃执法,进一步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一)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2号)精神,坚决查处各类违法批地、违法管地和非法占地行为。对未批先占、批少占多、占而不建的,要采取强硬措施,该收回的收回、该罚款的罚款、该拆除的拆除,限期恢复耕种条件,并达到原耕地质量。对征收、征用基本农田闲置一年以上、一般耕地两年以上的项目用地,要收回其建设用地使用权。对擅自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挖沙、取土或堆放固体废弃物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土地管理部门要与纪检、公安、检察、法院等执纪执法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办案,对违法占地和严重浪费耕地的大案、要案,要公开调查,公开处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篇5

一、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进行管理。

(一)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经、油生产基地的耕地。

(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护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三)蔬菜和园艺生产基地。

(四)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和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

(五)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既要为经济发展预留出必要的建设用地,又要严防“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的做法。

(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区内,不再保留基本农田。

(七)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铁路、公路等交通路线,城镇和村庄建设用地周边的耕地,应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退耕还林、还牧的耕地,不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二、我严格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基本农田予以特殊保护

(一)基本农田保护列入我党政领导任期考核目标之一,长为第一责任人。

(二)基本农田保护落实责任制。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签定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行政村)签定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村民委员会与自然村以及具体各农户

责任人签定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职责、权利、义务、奖励与处罚,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具体责任人,使基本农田确实得到特殊保护。

(三)基本农田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改变或者占用。

(四)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进行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五)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对荒芜、闲置的基本农田应收取闲置费,直至收回其承包权和使用权。

(六)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

(七)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毁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

(八)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的建设。

(九)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

(十)不准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

三、保护区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严格控制各项非农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禁止基本农田改变用途。

四、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

五、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没有开垦条件或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耕地开垦费,专项用于耕地开垦。

六、级人民政府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将基本农田分等定级、登记备案,经常性对基本农田质量、环境等予以监测,定期评定农田地力等级。

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应当定期评定基本农田地力等级,使基本农田保护落到实处。

篇6

(一)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照国家和省上统一部署,加快组织进行我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既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又要切实注重空间合理布局和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城乡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

(二)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一般建设项目选址,必须选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确需单独选址建设的项目,依法可以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修改方案可以在报批用地时一并报批;其他项目用地涉及修改规划的,按法定程序修改规划后,方可报批用地。

(三)严格执行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制度。各县(区)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利用实际情况,提出下年度须经国家和省市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项目建设用地与城镇村庄建设用地等农用地转用计划建议。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建设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减少的情况,确定下年度土地开发整理计划。各县(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议,应于每年十月底前报市国土资源局,同时抄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不得突破。各县(区)要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把有限的土地利用指标用在重点急需项目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的需要。当年结余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经市国土资源局核实批准,下一年度可以继续使用。

(五)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项目建设单位向项目主管部门申报核准或审批建设项目时,必须附同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预审意见,没有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核准或批准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供地政策、不符合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占用耕地但补充耕地方案不可行、需要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修改方案不可行的,不得通过项目用地预审,尤其对高档宾馆、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不得通过项目用地预审。建设项目选址,同时要符合城市和村镇建设规划。在《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4号)实施前批准立项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报省国土资源厅进行用地预审。

二、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切实保护基本农田

(六)切实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措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必须严格落实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切实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一定要做到“七有”即有保护公告、有保护组织、有保护合同、有乡规民约、有图表档案、有保护图件、有保护标志。

(七)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的规定。基本农田一经划定,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即不准除法律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之外的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平原(平坝)地区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违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意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牧养殖以及其它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对违犯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的行为,要坚决依法查处,严肃追究责任,对有关责任人员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依法按权限给予行政处分,同时,上级政府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农用地转用和征地审批。经国务院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费按法定最高标准执行,耕地开垦费按我省最高标准执行,并补划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确保全市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

(八)严格执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严格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等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确保专项资金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基本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申报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投资到位,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三、严格建设用地审查报批

(九)明确建设用地报批权限。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审查报批土地。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或省政府批准或者核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确需单独选址建设的项目,涉及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国务院批准;除此之外单独选址建设的项目,涉及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省政府批准,其中征收土地面积超过省政府批准权限(征用一般耕地超过35公顷,其它土地超过70公顷)的,须报国务院批准;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须报国务院批准;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涉及集体或国有农用地转用的由市人民政府审批: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未利用地的,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审批,村民宅基地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集体未利用地的,由县(区)人民政府审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其他有关文件没有明确分期建设的,应当一次性报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严禁将单个建设项目用地拆分审批。

(十)严格征地报批要求。征地报批时,必须附具被征地农民对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的意见或者组织听证有关材料。耕地开垦费或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来按规定足额缴纳的、征地补偿费未全额支付到位的,不得批准。

(十一)全面推行农村宅基地“三榜公布”、“三到实地”制度。农村村民需要宅基地的,应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集体经济组织应将申请宅基地的农户张榜公布;公布期满无异议的,集体经济组织应将上报的农户再次张榜公布;经依法批准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审批结果第三次张榜公布。在宅基地审批过程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宅基地申请后,要到实地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等;宅基地经依法批准后,要实地丈量划定宅基地:村民住宅建成后,要到实地检查是否按照批准的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

(十二)严格农村宅基地申请条件。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得批准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政策,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标准。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各县(区)要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清理,对一户多宅或面积超标准的和城镇居民拥有农村宅基地的要依法处理。

(十三)依法界定临时用地的范围。不得将建设用地按照临时用地审批,也不得将农用地按照临时用地审批。已按临时用地审批的建设用地,追究审批责任,符合报批条件的重新报批。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

四、规范土地市场行为

(十四)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要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工业用地逐步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有两个以上用地意向者的,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以协议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协议出让最低价。对非法低价出让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须经依法批准,并在土地有形市场公开交易,按照市场价格减去补偿费用的差额补交出让金;加强土地储备,土地储备工作由国土资源部门统一管理,市场交易价格明显低于协议出让最低价的,市、县(区)政府应当行使优先购买权;对临街具有商业价值的地块,应当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

(十五)土地出让金一律不得减、缓、免。土地出让金必须足额到位,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严禁空收、空转、空支。

五、大力推进集约用地

(十六)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对不符合指标要求的,不予供地或者适当核减用地面积。

(十七)严格土地使用条件。认真执行工业项目用地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等控制性要求。对达不到土地使用条件的,不予供地;对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条件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收回土地使用权。

(十八)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充分利用未利用地,严禁闲置浪费土地。土地征收经依法批准后,县(区)两年内未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农用地转用依法批准后,县(区)两年内未提供给具体用地单位的,按未供应土地面积扣减该县(区)下一年度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提供给用地单位后,用地单位一年以上未满两年未进行实质性开发的项目,依法征收土地闲置费,已满两年未进行开发建设的项目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十九)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工作。各县(区)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修编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农村住宅建设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引导新办乡村工业向建制镇和重点小城镇集中。

六、进一步完善改进征地工作

(二十)完善征用土地程序。全面执行“告知”、“确认”、“听证”的规定。征地方案必须征求被征地村村民代表的意见;对征地的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举行听证;对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必须妥善解决。否则不予受理用地报批申请。

(二十一)合理确定征用地地价标准。各县(区)要在综合统计的基础上,确定当地征地的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土地征收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征用基本农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不得低于年产值标准的30倍。征用其他土地的,要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二十二)加强征地实施过程监督。健全征地款分配制度,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足额及时到位。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对农民的补偿方式上,可以采取直通车、一站式补偿方式,直接向农民发放,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十三)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各县(区)要逐步建立多种措施安置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制度,改变过去单一的货币补偿安置措施。可以采取给被征地农民购买社会保险,对失地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并介绍失地农民就业。对于有稳定收益的项目,农民可以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入股。

七、依法加强土地监督检查

(二十四)严厉打击各类土地违法行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行政处罚要到位,依法应当拆除、没收或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只罚款、补办用地手续,确需补办用地手续的,在补办用地手续时,须附具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意见及落实情况,征地补偿费、耕地开垦费须按最高标准支付和交纳。

(二十五)落实土地督查制度。土地执法监察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宣传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落实土地督查制度。市县(区)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改进执法形式和方式。建立健全土地执法监察网络,继续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强化对土地违法行为的监察。

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六)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土地管理的责任。各级政府要把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作为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周密组织,常抓不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的责任,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各县(区)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负责。市、县(区)、乡(镇)都要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与责任追究制度。各县(区)政府每年要向市政府报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履行情况;国土资源局要会同农牧局、监察局、审计局、统计局等部门定期检查和考核,并向政府报告。政府对认真履行责任目标、成效突出的,给予表彰;对没有达到责任目标的,要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补充耕地和补划基本农田。

篇7

基本农田是我国18.5亿亩耕地中的精华,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红色警戒线,是我们的保命田,我们必须采用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来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人民生活的生命线。

一、新时期基本农田保护的意义

我国拥有13亿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我国的人均耕地在未来相当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减少。

1.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耕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是对新农村建设最大的支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为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2.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随着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随着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和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凸现,“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现阶段,耕地仍然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推进需要一个历史过程,因此,对大多数农民来讲,目前还离不开农业生产,离不开农村生活,离不开耕地。故此,加大基本农田保护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耕地对农村的稳定作用,农村的稳定来自于农民的稳定,农民的稳定又来源于农业的稳定。土地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性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大问题,保护好耕地,等于为农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农田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1.基本农田的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生产水平低下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自然条件所影响,耕地质量表现以中等为主,中低产田所占比例超占60%近年来,耕地质量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国有5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序存在环境恶化和地力下降问题,

2.耕地后备资源严重缺乏,基本农田增加缺乏后续保障

据统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仅为5403公顷即使全部开发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亩,而且建国以来,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后备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干旱缺水,交通不便的新疆、内蒙古、宁夏和低洼易涝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以及沿海滩涂

三、对策建议

加强新时期的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可以从制度、经济、法律、生态和技术等多角度、多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总体来说,要把治标和治本有机结合起来,要在科学发展关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有效协调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法律法规制度

立法是有效划定、监测和管理基本农田的法律保障,国外基本农田保护的成功经验都是把立法做为基本农田保护的基础,从基本农田保护技术规范到管理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加拿大的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通过立法,健立农业保护区,保护耕地,该省早在1973年就成立了农业用地委员会,制订了《农业用地委员会法》、《农业用地法》并建立了农业保护区,将占全省土地总面积5%的470平方公里农用地及可耕地纳入了农业保护区,并对保护区内土地的使用和保护以法律的形式作了明确规定。农业用地委员会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执法与管理机构。《农业用地法》规定,保护区内的土地应优先用于农业,如果要划出保护区或改为非农用途,必须经农业委员会批准;各级政府在制定当地规划及法规时必须考虑土地保护的重要性,支持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避开良田,如无法避开,也要在设计和建造时将其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强化制度的执政与监督

进一步完善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任期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要建立健全省、地市、县、乡、村五级主要领导任期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实行基本农田保护的“一票否决制”,通过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权利与义务,将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的责任落实到位,并列入考核指标体系中。

进一步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各乡镇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显要位置将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图,保护制度责任单位等内容在标志牌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占用基本农田审批制度,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制度,杜绝“占优补劣”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在进行“基本农田异地补充,异地有偿代保”时,必须保证新补充耕地与被占用的基本农田在数量、质量、区位和生态上都达到大致相当的程度。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常动态管理,要应用已有的基本农田信息数据库,建立基本农田统计台帐、完善基本农田登记和日常管理制度,要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相结合,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网,并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如航空、卫星遥感测绘)进行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的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特别是要加强土地变更调查和卫星遥感监测,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监测系统,准确把握基本农田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

3.全方位,多渠道等筹措资金,建立全国范围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开发基金,加大保护基本农田

制定基本农田保护的优先优惠政策,形成基本逐田保护的经济激励机制,基本逐田保护是对优质耕地的特殊保护基本逐田保护区的农民因此而丧失一些发展机会,因此国家应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实施一系列的优先优惠经济政策,弥补当地农民的机会成本,调动地方农民保护基本逐田的内在经济动力。一是国家可以将政府贷款、资源保护工程、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等有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先安排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二是各级政府将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优先安排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三是各级政府每年给予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一定的经济补偿;四是国家给予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依法征收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三项费用的力度,并在全国范围内统筹使用。可鼓励和指引各级政府、单位和农户对其管理和经营的基本农田增加资金、劳力投入,改善基本农田的生产条件,提高基本农田产出率,政府可整合现有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中低产田改造资金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等多渠道的资金,进行集中使用,重点投入,以扩大资金投入的规模效益,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4.加强非农建设用地审查,严禁违法占用基本农田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和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以外,其他非农业建设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符合法律规定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非农建设项目,必须按法定程序报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加强对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用地的审查。法律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以及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用基本农田的各类非农业建设不得报批用地。不得批准对基本农田耕作层造成永久性破坏的工程临时用地。严格执行占用基本农田听证和公告制度,加强基本农田的社会监督。依法批准或经法定程序通过调整规划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按法定的最高标准执行,对以缴纳耕地开垦费方式补充耕地的,缴纳标准按当地最高标准执行。

规范基本农田补划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非农建设项目,要先补划后报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对补划的基本农田进行验收,保证补划的基本农田落到地块,确保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的平衡,防止占优补劣。占用前要将耕作层进行剥离,用于新开垦耕地或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并要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

篇8

一、工作目标

按照“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以我区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不减少为主要目标,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牢基础,综合治理,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二、工作重点

1、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张贴标语、电视广播、6.25宣传、短信群发等多种途径向全区居民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通过每年举办集中学习班,对广大干部进行耕地保护相关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努力形成全区干部群众共同关心支持耕地保护工作的良好局面。

2、合理分解耕地保护指标。根据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最新数据,结合《2006年-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2011年我区耕地保有量指标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合理分解耕地保护指标,并下达到村一级,在此基础上,管委与镇、街道办事处,镇、街道办事处与村层层签订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确保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3、落实各项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在各村张贴基本农田保护规定、基本农田保护图等,明确如何保护管理使用基本农田,违法占用、破坏基本农田将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台账,健全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实行一幅图纸、一块牌子、一本册子、一项制度的“四个一”保护体系,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4、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及异地耕地指标补充工作。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各镇、街道办事处积极配合做好我区2011年拟实施的3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其中,市级项目1个、区级项目2个,确保圆满完成市政府2011年下达我区的290亩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指标任务。

5、加大执法力度。各镇、街道办事处及基层国土所要加大巡查力度,加强对耕地及基本农田的动态监测,发现违背基本农田“五不准”制度、违规占用耕地的要及时汇报,严肃查处,把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中;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坚决拆除违法占用耕地建筑物,并责成相关单位恢复原状。

6、制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纳入各相关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市(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22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我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每年以年终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准,对镇、街道办事处的耕地面积进行比对,核对耕地保有量。

三、实施步骤

全区耕地保护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日——9月15日)。召开全区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任务。各部门、单位对照自身职责,认真梳理排查本系统、本区域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指标,明确标准和时限要求,层层进行动员部署。

(二)整治达标阶段(9月16日——10月31日)。各部门、各单位根据指标分解内容,针对各自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有关措施,限期进行整改,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三)检查验收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国土资源分局联合相关部门对各镇(办事处)承担的任务进行检查验收。同时,各镇(办事处)继续做好查漏补缺、固强补弱工作,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篇9

关键词:调查;基本农田;认定;工作内容

收稿日期:2011-03-22

作者简介:张慧江(1963―),男,贵州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测绘工程检验与管理方面工作。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213-03

1 引言

为了全面掌握册亨县基本农田实际情况,确保基本农田调查工作质量,保证基本农田图件、数据、实地三者一致,建立册亨县基本农田数据库,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合理划定基本农田的保护区,以建设促保护、推进基本农田的质量提高,实现可持续利用,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对该县的基本农田情况作了全面调查。

2 基本农田调查工作准备

2.1 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分工负责

县国土资源局规划股负责提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基本农田调整的有关资料;用地股提供建设项目占用、补划基本农田资料;土地整理中心负责提供土地开发复垦资料、图件;法规股负责提供历年违法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相关档案,表册资料;地籍股负责提供历年土地变更调查涉及基本农田有关的灾毁资料,将提供的资料落实上图;各基层国土所负责现场踏勘勾绘。

2.2 有计划、分步骤,确保进度和质量

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等相关规定制定了工作方案,将整个工作分成资料收集、实地核查、核实认定、数据库建设、最终成果检查验收5个工作步骤。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位,对各部门职责明确到位,对内职能分工到位,规定了各项任务完成期限,有效保障了基本农田调查上图进度和质量。

2.3 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成果质量控制

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基本农田调查上图精神,提高对基本农田调查上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上图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强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基本农田调查成果质量“三检一验”制度,即作业队伍自检、各乡镇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检查、册亨县基本农田上图工作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检查、县级验收确认制度。

3 基本农田调查工作内容

3.1 数据采集与整理

3.1.1 数据采集

充分利用收集的第2次土地调查成果和含基本农田信息的1∶10 000、1∶50 000纸质基本农田分布图以及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调整等资料,采集基本农田的基础资料。

3.1.2 数据整理

将采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县级基本农田划定图、基本农田汇总表、基本农田划定和补划的相关文字资料在内的图件资料,表格资料和文字资料。从而达到了基本农田规划、补划、调整图件与相应批准文件表述一致;基本农田补划、调整的地块标绘清晰的要求。

3.2 调查上图内容

建立基本农田要素层,在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块层和基本农田图斑层。基本农田落实上图,将基本农田保护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反映出调查区域内基本农田的分布状况。基本农田面积统计,统计汇总出调查区域内基本农田的面积和基本农田图斑地类面积。基本农田图件编制,编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分布图及县级、乡级基本农田分布图。

3.3 上图方法

由于划定的基本农田资料没有电子图件,如将纸质的基本农田划定、补划、调整图件扫描矢量化后,与数据库中的土地利用图斑层套合,将会使基本农田划定、调整资料上的保护块的界线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图斑界线之间产生间隙,且会出现很多碎多边形。如用目视判读转绘法,利用地形因素,参照影像判读在调查底图上,确定基本农田位置、范围、地类,从土地利用从数据库中提取相关地类图斑界线作为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界线的方法比较适宜。因此,采用判读转绘法。

(1)依据基本农田划定、补划、调整图件上的基本农田保护块界线,目视判读标绘在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相应位置上,从数据库中提取相关地类图斑界线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块界线。

(2)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中的上图要求,对提取的基本农田保护块,逐一输入属性数据。

(3)对基本农田保护块层数据进行拓扑处理,对不满足拓扑要求的进行修改,对基本农田上图内容、基本农田保护块与提供的基本农田划定、调整、补划数据是否一致进行检查,对不一致的进行修改完善。

(4)将基本农田保护块层与数据库中的地类图斑层叠加,提取基本农田图斑,建立基本农田图斑层。添加基本农田图斑层属性数据。

(5)对基本农田图斑层数据进行拓扑处理,对不满足拓扑要求的进行修改。

3.4 基本农田认定

(1)2009年9月22日原有基本农田采集上图完成后,出标准分幅图和统计汇总表交册亨县基本农田上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用地和基本农田划定部门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认定,提出完善要求,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原有基本农田上图成果。

(2)2009年10月25日根据原有的基本农田成果,由册亨县基本农田上图工作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确定划补的地块后,再进行数据采集、上图,形成成果后。册亨县基本农田上图工作办公室组织用地股、地籍股等相关部门检查核实基本农田调查成果与所提供的基本农田划定、补划和调整的资料是否一致;是否严格遵循《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基本农田上图的位置、界线、范围、分布与基本农田划定图件是否相符;基本农田调查上图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贵州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经核实认定,其成果完全符合相关政策和技术要求。

3.5 数据编制与数据汇总

将数据库中的行政界线层、地类图斑层、线状地物层与基本农田块层和基本农田图斑层叠加,形成基本农田分布图。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中的编制要求分别编制出标准分幅基本农田分布图和县级、乡(镇)级基本农田分布图。

以基本农田保护块为单位,利用基本农田图斑层中“基本农田图斑地类面积”字段属性值,计算基本农田保护块范围内各基本农田图斑的地类面积,生成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统计表”。再由计算机逐地块统计到村,由村汇总到乡镇、再到县形成一整套的基本农田数据,生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汇总表”。

3.6 质量控制管理

(1)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用制度来控制各环节的工作成果质量,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把各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

(2)制定技术操作规范,统一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达到了操作规范,质量标准统一的目标。

(3)及时沟通、请示、协商解决问题,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册亨县基本农田上图工作办公室沟通、协商解决,对无法处理的技术问题及时的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的技术专家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工作进度又确保了成果质量符合规范。

(4)从各个环节的细节抓起,细划了工作任务,从这项工作的开始就严格要求,抓好了原始资料的选用和审核、到基本农田数据采集、上图、建库、检查、图件编制、统计汇总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严格检查审核,无论哪个环节不合格就返工,不把问题带到下个环节,从而确保了工作成果质量。

(5)落实责任,严格检查,对每个环节实行了由作业人员自查,技术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进入下个环节,原有基本农田上图工作完成后,交册亨县基本农田上图工作办公室进行检查审核,并修整存在的问题,待册亨县基本农田上图工作办公室提供补划图件后,先从数据采集开始,到工作完成自检合格后,再提交到册亨县基本农田上图工作办公室审查认定,从而确保了工作质量。

4 基本农田调查工作成果分析

4.1 基本农田的面积及构成基本农田的地类分布状况

通过本次调查,册亨县第2次全国土地调查划定9 918块基本农田保护块,面积为33 143.54hm2,由耕地和其他地类构成,其中耕地31 024.46hm2,其他地类2 119.08hm2(园地0.04hm2,林地65.85hm2,草地5.2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99hm2,交通运输用地458.85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71.09hm2,其他土地1 115.04hm2)。

4.1.1 基本农田地类结构

册亨县现有耕地31 024.46hm2,本次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基本农田净面积31 011.41hm2,其中水田为基本农田的8 149.78hm2,占基本农田的26.28%;旱地22 861.63hm2,占基本农田面积的73.72%。

4.1.2 基本农田的分布情况

者楼镇基本农田总面积1 865.88hm2,其中水田637.31hm2,旱地1 228.57hm2。坡妹镇基本农田总面积4 416.38hm2,其中水田1 005.87hm2,旱地3 410.51hm2。冗渡镇基本农田总面积3 081.25hm2,其中水田538.62hm2,旱地2 542.63hm2。丫他镇基本农田总面积2 622.71hm2,其中水田936.3hm2,旱地1 686.41hm2。巧马镇基本农田总面积4 427.50hm2,其中水田692.49hm2,旱地3 735.01hm2。秧坝镇基本农田总面积1 423.08hm2,其中水田650.58hm2,旱地772.50hm2。双江镇基本农田总面积1 398.76hm2,其中水田328.32hm2,旱地1 070.44hm2。 岩架镇基本农田总面积1 973.14hm2,其中水田578.87hm2,旱地1 394.27hm2。八渡镇基本农田总面积1 274.65hm2,其中水田483.72hm2,旱地790.93hm2。庆坪乡基本农田总面积2 617.76hm2,其中水田520.59hm2,旱地2 097.17hm2。达央乡基本农田总面积930.53hm2,其中水田355.28hm2,旱地575.25hm2。威旁乡基本农田总面积2 868.58hm2,其中水田636.77hm2,旱地2 231.81hm2。弼佑乡基本农田总面积1 218.58hm2,其中水田605.34hm2,旱地613.24hm2。百口乡基本农田总面积892.61hm2,其中水田179.72hm2,旱地712.89hm2。

4.2 基本农田调查上图汇总数据与划定数据分析

4.2.1 基本农田上图概况

原划定基本农田面积31 505.0hm2,其中水田10 761.3hm2,旱地20 744.2hm2,本次调查基本农田上图面积31 011.41hm2,黔西南州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分配给册亨县基本农田保护指标31 000.0hm2。册亨县本次调查基本农田上图面积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积要求。统计结果显示册亨县基本农田现有面积是31 011.41hm2,就是说册亨县现有基本农田面积略大于上一轮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的面积,在数量上没有减少。

但是在基本农田上图的过程中发现基本农田地块范围已经与原来的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因是由于上一次基本农田成图和统计方法与本次基本农田上图和统计方法上存在差异;同时历年来的建设特别是农民建房占用了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加之历年来的土地开发整理和自然灾害、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每一种因素都导致了基本农田在位置和数量上发生了变化。

4.2.2 基本农田减少及补划情况

本次调查基本农田上图面积比原划定基本农田面积减少493.8hm2。通过分析资料得到减少的原因包括1册亨县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占用原划定的坡度比较大的基本农田105.0hm2。因水冲、沙压、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毁损的基本农田占26.3hm2。3册亨县龙滩电站库区淹没区淹没用地占用基本农田362.5hm2,涉及岩架镇118hm2、达英乡59.7hm2、坝赖镇107.63hm2、百口乡68.47hm2、弼佑乡5.46hm2、八渡镇2.65hm2。这部分需补划的耕地,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于2006年在广西河池地区用专款购买了省外耕地指标,以占补平衡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4册亨县平班水电站建设项目需补划4.82hm2,按照基本农田补划原则、依据和技术要求,通过调查摸底、地块踏查、质量评估,基本农田补划领导小组审核,从调查选取的补划地块中,补划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面积5.06hm2。按技术要求上图,从而保证了二次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成果数据、图件和实地3者一致的目标。

5 结语

由于基本农田图件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成图精度不一致、数学基础不一致及其他原因,导致基本农田保护块的范围线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地类图斑界线不能吻合。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充分分析造成界线不吻合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块的范围线。比如因成图精度或数学基础不一致而导致界线不一致,且经过坐标转换和几何纠正处理后,基本农田保护块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地类图斑的空间位置、形状基本一致的,建议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类图斑界线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块的界线;如果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界线不一致,且通过坐标转换和几何纠正处理后,基本农田保护块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地类图斑的空间位置、形状也不一致的,原则上应以经基本农田划定部门认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块界线上图,或由基本农田划定部门确定此类基本农田保护块的界线。

由于册亨县行政村、图斑、面积等变化,基本农田保护责任需要重新调整落实。根据册亨县行政区划的调整,及时与各乡镇、村联系,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行相应的调整合并,重新落实,确定保护面积,落实保护责任;加大土地复垦力度,确保复垦耕地的质量和数量,做到先补后占,实现占补平衡;建立耕地储备库,将可流转型的耕地资源纳入耕地储备库,并加以保护,以备应急。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S].北京: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2007.

[2] 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TD/1016―2007,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S].北京: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2007.

[3] 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GB/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S].北京: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2007.

[4] 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土调查办发[2007]54号[R].北京: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

篇10

一、认真搞好基本农田保护,切实抓好农业环境管理。保护基本农田是国策,农业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抱着对社会、对子孙负责的态度,我们依法依规进行保护和管理。

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民意识

针对我县基本农田逐年减少,农业环境逐渐恶化的现状,我们利用标语、培训等多种方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原创:树立社会全员参与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环境保护的意识。

2、认真调查研究

对群众反映较多、较集中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茶恩青坪国土整理项目耕作层被破坏,经实地调查,我们写出“国土整理应重视耕地质量”一文,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根据文中所制定的改造方案进行整治好。河口三联整理区渗水漏肥问题,在调查后也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方案。

3、积极参与规划修编

今年是基本农田中长期规划修编年,我们积极配合国土部门工作,同时收集过去未收集到的耕地利用现状图和耕地利用规划图。

4、搞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

从农业投入品着手,设定柳桥村为生态农业建设试点村,该村全面推广复混肥和bb肥。

二、搞好肥料生产管理,维护肥料市场秩序。

肥料市场的纯净,是农业生产安全的基本保证,所以我们重点抓源头—肥料生产管理,协作执法大队搞好肥料市场管理。

1、抓肥料生产管理

对我县境内有规模的3家肥料生产企业,一是督促办理各种法定手续;二是不定期检查生产记录,促使各企业规划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2、公布肥料信息

春播期间,经肥料生产企业调查和肥料市场调查,发放了一期肥料信息。

三、积极推广土肥新技术

1、开展技术培训

上半年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对全县232个重点村开设培训班,培训村、组干部3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万份。

2、设立土肥试验

早稻在泉塘子农技站设立不同肥料对比和不同施肥量试验两个。

四、实施好两个项目

(一)标准粮田建设项目

本项目去年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和主要工作,今年重点抓好工程扫尾、验收、资料收集整理等。

1、工程扫尾

田间工程扫尾工作4个标段都在2月份完成,土化室建设经请教多方专家,设计方案,目前正在加紧施工。

2、验收

经市水利质监站主持,邀请县各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验收全部合格,其中c2、c3标段被评为优良工程。

3、工程结算

田间工程结算书全部进行了初审,目前已送县财政局内审。

4、资料整理

4个标段资料全部搜集齐全,基本整理完善好,只差工程验收书盖章手续。

(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该项目3月份申报,被农业部、省农业厅立项后,按照要求、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抓好早稻测土配方施肥

早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30.2万亩,使用配方肥2.1万吨,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1.05万份,设立示范片22个,连片面积8.72万亩,培训技术骨干44人,培训农民近3万人,发放技术资料4万多份。

2、工作人员培训

一是选送4人参加省农科院化验员培训;二是派出3人参加省农业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管理培训;三是对乡镇土肥专干培训,聘请市有关单位专家培训22个乡镇土肥专干,结合乡镇土肥专干的培训,编写、印发规范性技术资料8篇。

3、宣传发动

6月2日,县人民政府召集各乡镇的乡镇长、主管乡镇长、农技站长、土肥专干,对测土配方施肥进行专题研究。原创:各乡镇在县工作会议后,分别召开了宣传会议。

全县出动宣传车22台次,书写宣传横幅22条,永久性标语200多条。

4、编制工作方案

针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量大,细化程度高、专业性较强等特点,制定了工作草案,经局党委集体研究,最后形成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