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传承问题范文

时间:2023-09-22 17:1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传承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俗文化传承问题

篇1

舞香火龙本称“龙舞”,流传于粤北南雄市百顺镇一带,至今有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关于该活动的起源,据当地老艺人介绍:康熙年间,百顺一带有一年大旱,瘟疫流行,蝗虫肆虐。某日,村里一老者梦到村边响水塘的一块地方有两条金龙飞起,四处游走,金龙到过的地方,灾害尽除。第二天,老人带人去响水塘地方察看,看见那地方堆着两堆干稻草。老人想,莫不是梦中的两条金龙就是这两堆干稻草幻化成的?于是,老人让村民用稻草扎了两条龙,还在草龙身上插满了燃香,叫村里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打着香火龙四处转悠,以此来驱灾祈福。没过多久,天就降雨了,旱情解决了,疫害也没有了。为此,每年的初二到元宵节都要组织舞龙活动,一直流传至今[2]。从1986开始,舞香火龙民间艺术表演队在南雄市成立,该表演队除了每年春节期间在巷道、田间游走祈福外,还多次参加了省级、国家级的艺术节。2009年,中国文化部组织有关专家评议了全国申报的3136个项目,表示粤北南雄传统舞蹈舞香火龙的独特造型,是民间艺术文化精髓的充分体现,也是岭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3]。

2南雄舞香火龙的社会价值

2.1历史价值

舞香火龙经过几百年历史的发展、衍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间舞龙艺术,现在已深深的根植于粤北大地。可以认为,粤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和传承的缩影就是舞香火龙的发展史。这既褒扬了舞香火龙,还能看出舞香火龙这一民俗体育活动已经融入了粤北人民的生活,成为粤北人民的精神寄托。另外,舞香火龙的功能还体现在娱神和祈福上,内涵了中华民族向往太平盛世,欢快热闹的生活理念和民族文化,并且伴随着很多的传说与故事,这对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粤北客家文化,拾遗补缺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作用。

2.2文化价值

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要有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又要有丰富的精神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社会是不完整的社会。民俗体育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的民俗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舞香火龙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表现如下:首先,舞香火龙的队员通过刚柔相济的表演动作体现出了粤北人民拼搏向上的时代精神;其次,通过参与舞香火龙的表演以及观赏活动,可以提高村民的文化修养,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从而对农村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3商业价值

舞香火龙与粤北人民的生活联系紧密,乡土气息浓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又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游客求异、求奇的心理,如今全国都在加大对地方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发力度,力求通过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现阶段,舞香火龙运动正以其巨大的商业影响力不光推动着粤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成为了当地城市文化名片的代言词。

2.4社会和谐价值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和谐与稳定已成为了当前党和政府要实现的首要目标之一。舞香火龙是粤北地方民俗文化与身体运动的结合,融合了粤北人民的聪明才智。粤北地区每逢节庆都会举办规模盛大的舞香火龙,观看此类表演使人们得以从繁忙的日常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加强了沟通,进而身心得以愉悦。另外,民俗体育活动又是一种可以超越语言的障碍,克服生活中的不平等来进行平等竞争的活动,通过民俗体育的宣泄,可以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的稳定,是一条解决社会问题有效的途径。

3南雄舞香火龙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3.1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挤压了舞香火龙的生存空间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城镇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全球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广大农村地区进入了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道路[5]。城镇化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和挑战,而这当中,文化领域是矛盾问题的多发地带,民俗体育文化又首当其冲:首先,随着人民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向城市聚集,舞香火龙逐渐失去了传承和发展的空间;其次,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民俗体育中信仰成分减少,新娱乐方式进入,也为舞香火龙的生存提出了很多问题。

3.2后备人才缺乏,传承人出现断层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就叫民俗[6]。可以认为,传承和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的首要环节就是传承人。通过对南雄市的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舞香火龙的传承方式虽然有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等多种途径,但这几种途径都面临着严重的继承人问题,很多没有从小受家庭熏陶的年轻人对这类民俗体育活动不感兴趣,舞香火龙活动练习者的子女中很多都没有练习这种民俗体育活动。主要原因如下:选择率最高的是没时间,其次是子女年龄太小,排在第三位的是对民俗体育活动没兴趣。很多舞香火龙练习者的子女和他们自身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担负家庭生计的责任,经常需要加班,难以保证参加民俗体育的练习时间,因此没时间成了阻碍舞香火龙练习者子女参与并传承该民俗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另外,通过深入分析上述三种传承方式,我们还了解到大部分技艺性很强的舞香火龙技巧动作都是通过家庭传统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就师徒传承方式来说,大多数的只是传授一些基础性的技艺给徒弟,不会传授精髓性的技艺的,最终导致传承人的越发式微。

3.3经费短缺是制约舞香火龙进一步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经费的支撑,农村经济基础长期处于相对薄弱的水平,这是舞香火龙进一步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大多数农村的经济收入较为单一,多数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通过走访了解到,南雄市专项的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与保护经费目前几乎没有,随着三农政策的实施,该村的体育文化建设有了初步的开展,但是经济建设仍然是重点,只有很少一部分经费用在了舞香火龙上。再加上目前为达到舞香火龙的艺术效果,需花费大量的经费来更新以及购买道具、乐器和服装,此外还有队员的表演费用等,因此,要真正使南雄舞香火龙真正发展壮大起来还任重道远。

4南雄舞香火龙传承与发展的思路

4.1静态传承

首先,收集并整理舞香火龙的有关资料,并建立档案。作为粤北地区民俗文化的代表,舞香火龙参加了多次国家级的大型比赛和表演,也取得很好的成绩。要完整记录和保存舞香火龙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可以通过现代影像与数字技术将这些比赛和表演的过程记录下来,制作成光碟、影片,这样既利于长期保存,又可以向更多的人群进行展示。其次,建立舞香火龙表演的相关理论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建立理论体系对于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并成立一个由政府牵头,教育学者、民俗专家、民俗体育主要传承人参与其中的编撰小组。这样既可以保证编撰小组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为丰富相关理论体系内涵与外延扩展提供支持。最后,各级政府需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完善,为传承与发展舞香火龙提供政策支持与法律保护,以发挥法律法规在保护、挽救、传承民俗体育工作中的作用。另外,相关的体育部门还应积极协助和参与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立法工作,切实提高传统体育保护的立法层次与水平。

4.2动态传承

篇2

关键词:民间民俗;群众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

在现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徜徉在科技的海洋。人们不再像以前科技不发达的时候,娱乐全靠看演员面对面表演,或者只有上集市上才能看到杂技表演者的表演。现在许多娱乐都可以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实现,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变得多样起来。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些文化宝藏来不及登上时代的大船,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该文就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开探究,呼吁大家保护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

1民间民俗文化不断地发展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每个时期的文化发展水平,就体现了当时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说文化和经济基本上是挂钩的。一个时期的经济水平如何,完全能够从文化发展水平看得出来。比如,在和平年代,文化发展水平基本比较高,因为和平年代大家都吃饱穿暖,温饱问题解决了,就会思考更高层次的问题了,那就是会想着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再比如,在战乱的年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个时候天天打仗,饭都吃不饱命随时可能会没有,谁有闲余时间去提高文化呢?由此可见,了解了前人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基本上就可以窥探过去古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把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1.1传承民间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共有的文化。有文化的产生就必须要有传承,要不然这个文化就会失传。而群众就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作用。只有通过群众的口耳相传,代代流传,有许多古时候的民间民俗文化才能够被传承下来,呈现在当代人的眼前。群众文化大多都是大家共有的文化,而传承民间民俗文化就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群众文化的作用,但是传承也有失误的时候,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难免会出现误差,但出现误差的传承依然能够让我们窥见当时年代的辉煌。

1.2传承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之路

中华上下五千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人们不知道给我们积累了多少文化的精华,可是现代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快餐文化,对古人留下来的民间民俗逐渐遗忘。中国好好的传统节日不去过,反而要去过外国的节日。还有多少人记得“小年”这个节日?大多数“00后”估计只知道外国的平安夜、圣诞节。而我们中国有许多像节日一样的民间民俗文化渐渐被人遗忘。说起中国画、工笔画,又有多少人了解,大家现在所熟知的大概都是水粉画、油画之类的绘画技巧吧。还有关于技艺方面的,有许多民间老艺人,因为找不到静下心来学习技艺的弟子,而导致手艺失传。大家也许看过“变脸”的杂技,只觉得好看精彩,又有谁知道这个技艺也快要失传?还有用复杂手法制作出来的油纸伞,古朴又美丽,但是又有多少个人关注过它复杂的制作过程?现在民间民俗文化在渐渐没落,要想发展群众文化,就必须先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传承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之路。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的确很艰难,但是万事开头难,做好第一步之后接下来的就都容易了。而发展群众文化的第一步其实就是开展娱乐文化活动。毕竟娱乐文化活动最接地气,最容易将群众聚集在一起。而且现在大家最感兴趣的活动估计也是娱乐文化活动。可以先从老年人入手,可以以广场舞或者打太极的活动将老年人聚集起来,然后慢慢将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思想渐渐渗透到老年人当中,老年人应该会更容易接受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思想,毕竟许多老年人也是从封建社会走过来的,对许多民间民俗文化可能会了解得更加全面。然后再由点到面,再慢慢向中年人、青年人以及儿童传播民间民俗文化,发展群众文化的思想。娱乐文化是最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让彼此熟悉起来。所以开展娱乐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打入群众内部的切入点,是一个发展群众文化的绝佳办法。娱乐文化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将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思想渗透到群众中去。

1.3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动力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群众文化也不例外,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即民族性和民主性。因此,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切不可将这两大特征丢失,否则将不再具有文化意义。且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使其快速地传承下去,达到又好又快的效果。

1.3.1发展群众文化中的继承从字面上也不难理解,群众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群众文化来源于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又寓于群众文化之中。因此,群众文化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传承性。受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传统的群众文化的发展较为缓慢,或者说举步不前,甚至可以说呈现出倒退趋势。另一方面,群众文化还有一个相对的特征就是独立性,简单理解为即使经济体制瓦解甚至灭亡,群众文化中优秀、突出的部分仍然可以被传承下去。由于人们过度的依赖于电子科技产品的使用,导致民间民俗艺术文化严重缺失,久而久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就会变得很淡薄,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未来的每一代人,他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科技产品的味道,民俗文化的发展将更加困难。且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式又过于单一,对两者文化传承的积极性不高,无法完全融入进去。再者我们在传承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文化衍生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淘汰,也要适当的做些借鉴。例如,在商周时期,人们会举行一些祭祀活动,虽然现在这种文化已经不存在了,但也说明了我国的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应该保持理智的态度去看待这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审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3.2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是无数的积累、创新和扬弃的过程。因此,群众文化的创新,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方面是内容的创新。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也是容易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组成元素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是形式的更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同时是思想交流和表达的渠道,要求我们要学会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更新。而无论是从本质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要保证两者的辩证统一性。

2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方式

2.1通过旅游业来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娱乐项目的建设。不难发现,旅游业在近几年的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人们工作之余必备的娱乐项目了。尤其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乡镇旅游是一项高度放松的活动,让他们在身体得到享受的同时,精神上也得到很大满足。笔者想绝大多数人喜欢旅游的原因无外乎是欣赏美景,而这恰好为民间民俗艺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渠道,所以,民间民俗艺术文化相对浓厚的地方就更适合发展旅游业来传播当地的文化了。但是,凡事都要掌握适度原则,过犹不及,虽然要发展商业化,但是也不能过于商业化。要在保证当地居民收入的基础上,更加地注重文化的传播,而不是商业的发展。

2.2适度整理、加工及规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和群众文化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看它相似的、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其缺陷的一面。而对于两者文化,我们不仅要了解其精髓所在,还要了解其缺陷所在,然后通过合理地挖掘、整理,将其发展传承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民间民俗文化中优质的部分,要进一步整理和挖掘,而那些不太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则可以淘汰,推陈出新,将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

2.3依靠民俗文化资源,造就地方文化品牌

所谓民俗文化也就是蕴含着传统的文化,是对过去精神和文明的一种别称。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飞快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节奏飞快,如果想要将这些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首先要保证它能与时俱进,因此,我们需要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创新,加入一些与时俱进的元素。不难发现,在近些年,我国的GDP总值上升得很快,也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改变都将民俗文化的发展推向低谷,使它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创新才能让其继续传承下去。民俗文化既然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其创新当然也不只是简单的加入一些新元素就可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其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将现代工艺和技术融入进去,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接轨,变成一种群众文化,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随后才能延绵不断地被传承下去。例如,我们可以将民间艺术品发展为工艺品、在乡俗风情较浓重的地方开发旅游景区、将民间文化列入世界文化范围内以及利用网络来发展民俗文化等。虽然群众文化是财富的源泉和保障,但民间民俗文明才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将民间民俗文化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才能将群众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此来造就地方文化品牌。

篇3

关键词:民俗文化;体验式设计;国际旅游岛;海南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43-03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核心问题是把海南岛建设成为独一无二、充满魅力的热带岛屿,而海南岛除了拥有灿烂的阳光、绵延的沙滩、蔚蓝的大海、精致的岛屿、挺拔的椰树……其最大的独特性还在于我们对于海南岛独特民俗文化的诠释,让来到这座岛屿的人们感受到别处无法感受到的民俗文化魅力。

一、民俗文化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重要

地位

1.民俗文化元素是海南旅游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海南岛要真正走向国际化,对民俗文化的整理和开发是一个关键性因素。一个地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文化传承形成特有的民俗文化特点,海南岛更因其岛屿的特殊地理位置,保持了相对原生态的民俗文化特点。这种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也正是海南挖掘独特文化魅力的源泉,也正是海南旅游走向国际化的基石[1]。

2.民俗文化元素是海南度假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海南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度假游客,但是度假模式相对单一,更缺乏独特文化元素的主导。这就对度假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潜在的威胁,因为仅仅是阳光+海水+沙滩的度假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谓竞争激烈,而阳光+海水+沙滩+独特海南岛文化的感受之旅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可见对海南民俗文化元素的深度保护和挖掘才是培养海南度假旅游的核心。

3.民俗文化元素是海南人文生态工程的核心基础。建设国际旅游岛应从人文生态视角将海南的民俗文化元素重新构建,将其纳入海南人文文化建设体系,形成独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系统。一个区域人文生态的丰富多彩和延绵传承,形成这一区域的个性魅力。构建海南岛良好人文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海南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展示海南岛文化内涵和个性魅力,增强亲和力和吸引力,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构建海南岛良好人文生态环境,应以彰显地域历史文化及民族文化内涵、构建重点人文景观保护区域、凝练人文精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为重心,形成特色的海南岛“名片”。

二、海南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体验性弱

海南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神秘而充满魅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开发模式中,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多感受到的不是神秘而是野蛮,不是魅力而是排斥。其中非常关键的原因还是海南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形式体验性不强,例如,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也许能看到像竹杆舞表演,甚至还能加入到跳竹杆舞的队伍中,但是这种体验却是片面没有系统的。这种片面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是所有来海南的游客都有机会体验,对海南岛的民俗文化理解自然不相同;另一方面,游客即使体验到了这样一种竹杆舞的形式,可能并未能体验其他各种民俗文化而对海南的整体文化形象认识有偏差。

1.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的区域性明显。海南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东线的开发是较早也是较成熟的,现有的民俗文化开发项目也大都集中在东线上,比如黎村苗寨、槟榔谷。这就对全面而整体的展示海南岛的民俗风情提出了挑战。而且民俗文化展现的形式大都局限于景区内,出景区门则很难从周边的村落和环境中感受到景区内的风土人情。但是民俗文化的强大魅力是一定要人置身其中去充分体验的。单一的依靠范围有限的景区让人们来了解整个海南岛的民俗文化是不现实的。

2.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的功利性太强。海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相对于自然风光的旅游开发项目,还处于相对较弱的位置。特别是像黎村苗寨这样的项目,重复性很高,为什么重复性会这么高?利益驱使。为什么有利益?正是源于海南民俗文化的魅力,而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却被利益主导,利用游客对海南风俗民情的好奇心理,采取了一些不妥当的手段。例如,进入黎村苗寨,体验婚俗的一个项目,在游客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让游客体验黎族婚礼,最后强行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会给游客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从而扭曲对海南民俗文化的理解。这种形式的体验不仅不利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反而造成体验错觉。

3.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的可介入性弱。海南民俗文化具有神秘、原生态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如果没有以人及生活形态为载体,民俗文化的开发就很容易走入低俗、野蛮的窘境。民俗文化的开发旨在向人们展示海南岛人民的生活艺术和文化,如果加入过多的商业开发成分,例如为了赢利,在景区内设置与民俗文化展示格格不入的文化元素,把民俗文化展示变成了大杂烩,只要有赢利的项目都可以上。如何介入并引导海南的民俗文化到一条和谐发展之路,正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三、体验导向的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系统设计

(一)设计的核心基础:海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系统的设计旨在对不可再生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发展,以推动海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所有民俗文化的保护一样,海南的民俗文化保护同样面临传承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年青人向往现代都市生活,并没有认识到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而对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传承方式也缺乏政府主导,让年青人看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之所在。政府需要给予相应的政策及经济支持,使得海南民俗文化不仅能得以传承,还会增加海南的国际化魅力,从而促进民俗文化本身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设计的基本理念:突出海南民俗文化的体验性

海南民俗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人,而人之所以传承一种文化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或是热爱。民俗文化之于海南,是形成国际化形象的立足之本,生存之需。但是现阶段民众缺乏对传统文化意义的理解,一部分人对传统民俗文化并不了解,一部分人热爱传统民俗文化却迫于生计不得不放弃,陷入无人承继的局面,这就需要通过引导让人们了解文化的价值、体验文化的魅力,并且通过政策引导让民俗文化在展现魅力的同时缓解文化传承者的生活压力。我们通过一定的开发模式,让更多的游客来体验这种民俗文化,参与其中,让他们更加了解这种文化,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经济的支持。

(三)设计的主要策略:保护优先、重点突破、市场介入、大众参与

1.保护优先:全面整理和保护海南民俗文化的各类载体。海南岛具有稀缺的岛屿文化和民族文化,但是稀缺的文化资源却没有被充分、完整的展现给游客,没有形成核心的文化竞争力。海南岛也致力于对这些民俗文化的保护,目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53项。但是这些民俗文化都面临载体――人的缺失。为什么这么稀缺优秀的文化资源却面临这样一种无以为继的尴尬局面呢?因为生存与文化之间,人只能先选择生存,如果我们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渠道使文化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这些宝贵的资源才能保护下来,并得以发展,而文化的载体――人也得到了最好的保护[2]。

2.重点突破:开放一些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海南的黎苗风情是其民俗文化中十分重要且最具特色的部分。而目前海南展示少数民族风情的旅游景点和项目,有些不但没有让游客接受和热爱黎苗文化,反而心生恐惧;有些项目向人们尽可能全面、客观的展示黎苗文化,却缺乏体验性项目让人们走马观花,缺乏深入的理解,更谈不上将黎苗文化打造成为海南岛特有的文化核心竞争力。可以加重力度建设一批古朴、充满民族特色的村寨,让游客能全方位的体验海南特有的生活方式。

3.市场介入:将民俗文化融入高端度假旅游体验之旅。海南岛目前主要以观光和度假休闲旅游为主,其中自然包括一些对民俗文化进行了解的项目,但是没有高端的民俗体验线路设计,而这样的线路设计,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高端客户,另一方面也对海南的民俗文化进行最广泛和有效的推广。当前,三亚崖洲古城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很好开端,能成为补充三亚及海南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不足,再现海南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3]。

4.大众参与:用群众运动确保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我们要改变民俗文化传承通过个别的传承人,通过限定的景区来实现的观点。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有这个地区民众的深深热爱,然后要有丰富多样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如果少数民族的歌舞随处可见;如果琼剧、海南八音、崖洲民歌能相随耳畔;如果有幸居住在船型屋;如果能穿上黎族姐妹织的黎族服饰;如果能参与海南特有的节庆活动……对游客来说这就是最快乐的旅行,因为在旅行的过程中体验了一种文化,并参与和传承了这种文化。

(四)设计的核心领域

1.视觉体验系统设计。海南的特色要通过视觉展现给游客的主要是独具岭南风格的回廊式建筑和少数民族服饰。我们应该通过政府的主导,将一些古建筑群进行修缮和整理,将海南乡村的船型屋、城镇的岭南回廊式建筑为标志的建筑特色展示在游客眼前。海南有黎族、苗族和回族,在民族聚居区域应鼓励少数民族保有自己的服饰文化,并通过全民的参与,让游客感受到海南的与众不同。海南现有的岛服文化是一种非常好的视觉体验典范,这使得游客非常有参与和认同感,但是岛服文化的内涵有待深度的挖掘,也需要更多元化的产品。

2.听觉体验系统设计。海南有很多的民间音乐戏曲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其中有很多都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儋州调声、临高人偶戏、琼中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海南斋醮科仪音乐、琼剧、海南八音器乐、文昌公仔戏(三江公仔戏)。如果通过整理能将这些音乐戏曲向游客展示,一方面让游客通过音乐了解海南民俗文化,另一方面也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得以解决。

3.味觉体验系统设计。海南美食继承了南方饮食的特点:清淡、讲究原汁原味,同时也结合了海南的地方特色,不仅有美味的小吃,更有已经为大家所知的四大名菜“文昌鸡、嘉积鸭、和乐蟹、东山羊”,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饮食资源与民俗文化展示进行整合,例如,专门开辟一条海南美食街,将海南的小吃、名点,著名菜式以快捷、卫生、物美价廉的形式呈现给游客,想必大家都会非常愿意去品尝,从而更深入的了解海南的饮食文化。

4.行为体验系统设计。很多游客来到海南不仅为了领略海南的岛屿风光,更是想体验海南的热带生活方式,尤其是黎苗等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建设一批能展现海南特色的农场、村寨,提供给游客充分体验海南民居生活的场所和机会,就像云南的丽江、湖南的凤凰等等这样的古镇,通过一种生活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更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特有节日的节庆活动,让游客真切感受海南的民俗文化。

5.精神体验系统设计。精神体验系统的设计旨在通过文化作品,包括文学、影视等形式向社会大众传播海南清闲、自在、快乐的精神。首先是收集与海南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整理出不同系列让人们感受历史长河中的海南,其次创作出现代影视作品,让海南通过荧幕走向社会大众,让没有来过海南的人向往海南,让来过海南的人留恋海南,让海南岛不仅存在于一个地理位置,更存在于人们心里的某一个角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在,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海南民俗文化体验性开发需要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高度实施“政府主导、民间参与、企业投资、社会收益”的总体策略,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挖掘本土文化[J].新东方,2009,(6):14-19.

[2]李壮丽.如何做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在保护中实现有序开发[J].民族论坛,2009,(1).

[3]张军.对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J].旅游学刊,2005,(5):38-42.

How to Develop Hainan Folk Culture Under the Context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Design by Experience

WU Jue

(Hainan University,Tourism College, Haikou 570228,China)

篇4

关键词:民俗文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化建设 乐亭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04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

保护与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内涵所在和有效途径,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并非是建立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之上,农民是它创作的主体,乡土是它创作的空间,民俗文化则构成了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先决条件。

过去的民俗学家总是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完全割裂开来,认为民俗文化即完全历史的文化,与现代社会有着楚河汉界之分。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和列维的研究成果逐渐改变了人们将现代与传统二元对立的观念,使人们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社会不外是现代社会的连续体,无过去即无现在,无现在即未来去。民俗文化作为一个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传统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综合产物,是当地人民群众性格气质、娱乐生活和审美观念的集中写照,它深深地植根于当地现代人的血液和生活流程中。这正如吉国秀博士所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当地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不是现代社会的过去现象,而是现代社会成功的先决条件。”[1]这种先决条件不仅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而且既涵盖了序化的规矩,又囊括了非序化的规矩等等。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2]。生活在滦河流域的乐亭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缔造了灿烂的文化,如乐亭“三枝花”、呔商文化等等。尽管岁月流长,时过境迁,但是,乐亭先民们积淀的那种开放、包容和创新的精神,却仍在哺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乐亭人开拓创新,继往开来。

(二)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

强调一个国家的强盛与繁荣,离不开文化的昌旺和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复兴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俗文化。优秀的民俗文化真可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助于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悠悠古韵,生机勃勃,每逢佳节,由农民自导自演的乐亭皮影戏、敲大鼓、扭秧歌、唱莲花落、登高跷、舞狮子、赛旱船、耍龙灯等习俗的演出活动,都会吸引上千名观众,其中不少青年小伙子、小姑娘还成了他们的知音和粉丝,这真叫人仿佛置身于古代乐亭,那幅“酬神三宿影,待客一壶茶”,“邻村鼓声相闻,路不绝人”[3]的场景历历在目。第二,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助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是新时期我党占领新农村主流文化阵地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所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应有之意。乐亭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民俗文化,对于激发当代乐亭人民的爱国情怀,规范当代乐亭人民的道德行为方式,提升当代乐亭人民的生活质量,维系乡村社会的和谐,至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可见,建设“乡风文明”离不开对优秀的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第三,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助于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民俗文化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涉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当前的生态危机,先知先觉的乐亭人秉承道家学派所倡导的“道法自然”思想和儒家派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积极创建了生态和谐的赵蔡庄村文化,实现循环发展、生态和谐、人居幸福的理念具体化,它为我国农村实现自然、社会和人协调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三)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为繁荣新农村文化提供了间接的经济支撑,还是促进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具体来说包含以下两点。

第一,民俗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宝贵财富,它为繁荣新农村文化提供了间接的经济支撑。民俗文化是一张无形的名片,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向海内外展示着它迷人的人文情怀和质朴的乡土民情。正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与时俱进的乐亭人民正在集全县之智慧,竭力打造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乐亭形象。“有了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乐亭人的努力,引起无数了企业家的关注,许多大公司、大企业纷纷落户乐亭,如我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等等。乐亭经济的腾飞,为进一步繁荣新农村文化提供了重要经济支撑,同时也为现实社会和谐发展、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可见,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不失为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二,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促进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新农村文化建设并非是要求全国上下一盘棋,而是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发掘本土所固有的优秀民俗文化。因此,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民俗文化成为了有效地促进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乐亭人民在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批极具文化特色的村镇,这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还吸引了众多的参观旅游团,繁荣了第三产业。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分析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加大了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力度,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现状分析如下。

(一)申遗工作积极展开,但文化遗产流失严重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截止2010年底,我国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已多达34项,居世界第一。同时国内也积极组织申报县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亭作为文化大县也正在积极组织申遗工作,其中两项即乐亭地秧歌和乐亭大鼓已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项即乐亭皮影、刘美烧鸡和牛角雕刻等已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项即吊桥缸炉烧饼、罗锅子香油已经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个项目即乐亭大鼓、乐亭皮影戏、乐亭地秧歌、乐亭民歌、吊桥缸炉烧饼、罗锅子香油等已经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复兴。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国政府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保护力度不够,文化遗产流失仍然十分严重,其流失的内容之多,时间之快,远远超出了我想象。从乐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看,虽然许多文化遗产已经被列入“遗产录”,但是与未列入“遗产录”的名单相比,可谓是“挂一漏万”,这些未列入名单的“遗产录”有珍贵实物和资料,有传统的技艺,还有一些依靠口传心授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等等,要么已经遭到毁弃,要么正在被毁弃,要么已经濒临消亡,要么正在消亡,亟待抢救与挖掘。

(二)传承活动蓬勃进行,但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为了更多的让海内外人士了解自己,关注自己,进一步展示自己的魅力所在,各地市加强了区域特色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传承活动蓬勃展开。

乘着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东风,乐亭人民积极传承自己的民俗文化。其主要活动有:第一,除了在传统节日和各大旅游区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外,还踊跃参加中央、省、市、县和乡镇举办的各种民俗文化节的演出活动,并且常常远赴港澳台以及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进行演出。第二,在乡村积极举办民间艺术大师和传承人的评选活动,并广招门徒,加大培训力度。如自2011年起,乐亭县政府开始定期举办乐亭大鼓、皮影等培训。第三,成立了民间文化项目的传承保护协会。如“夕阳红秧歌队”“夕阳红艺术团”“日月星艺术团”“连心桥艺术团”“乡音艺术团”和“流河镇老年文体协会”等50个多个民间组织。第四,充分发挥媒体宣传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自2011年以来,乐亭电视台 开辟了皮影、大鼓等民俗文化的专题。

虽然各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力度空前加大,但是,就整体而言,辐射范围仍然较小,影响力度不大,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以乐亭大鼓为例,尽管乐亭大鼓已经被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就唐山市以外的人来说,很少人了解乐亭大鼓,甚至许多人都从来没有听说过亭大鼓是什么。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二是文化的传承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还必须广泛发动的民间的力量,使人人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使人人成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其三是现代的民俗文化作品更多的是追求的艺术效果,符合“阳春白雪”的口味,而它们没有更多地从现代鲜活的乡村生活中剪去素材,离农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过远。如乐亭大鼓演奏的题材还多数来自于史料,像《青云剑》《五凤朝阳刀》《八卦雌雄剑》《南京要案》和《大刀飞龙》等等,关于现代新农村文化风俗题材的演奏却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

(三)研发力度空前提升,但经济贡献率较低

民俗文化的研发工作是其实现产业化的科技助手,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腾飞和文化发展插上了翅膀,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源泉和后劲。因此,各地纷纷加强民俗文化的研发工作。乐亭县当然不会例外,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搜集和整理工作,组织领导班子和专家编辑出版和发行相关民俗刊物、拍摄专题片和纪实片。如政府曾先后7次组织专家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三省对呔商后裔、研究学者和知情人士进行了实际调研,并在查阅了呔商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著成了35万字的《呔商之路》,同时以此为蓝本拍摄了同名六集专题片,预计在2012年央视10套《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第二,建设呔商博物馆,组建民俗文化保护和研究机构,支持民俗文化的学术研讨和会议交流,鼓励文学作品和学术的创作和发表。如张玉洁的长篇小说《老呔商帮》的创作和出版发行就得到了唐山市委宣传部、唐山市文联和乐亭县政府的鼎力协助和大力支持。第三,积极推进和探索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与机制,鼓励多元投资。如乐亭人以老呔商帮百年商史为素材,在今天乐亭县的金融街以南、北新街的北侧投资共计9460万元正在建设“老呔商城”,以吸引更多的商家企业落户乐亭。

与往昔相比,民俗文化的研发工作的确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从整体来看,民俗文化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还比较低,经济贡献率不高,在实现文化产业化的道路上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程要走。从“全国文化先进县”乐亭来看,经过乐亭人民的不懈努力,截止到2012年4月份直接旅游收入已达1.63亿元,但是,其收入不还不及年收入的15%,尚待挖掘的潜力较大。

(四)组织机构已经建立,但基层重视程度不高

组织机构是保障其职能顺利履行和工作任务顺利开展的物质载体。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热的广泛兴起,县、市、省和国家等四级保护与传承机构体系正在日臻完善。遵照国务院文化部的要求几乎每个乡镇都成立了综合文化站,但是,基层领导重视程度不高,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资金投入上来看,虽然各级政府的投入比例逐年有所增加,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有心无力,而且“多数乡镇对文化站实行财政脱钩断奶,造成业务活动经费严重短缺”[4]。从组织机构上来看,虽然每个乡镇政府都设置了综合文化站,但是大多数都是有名无实,甚至是“挂羊头,卖狗肉”。从人员设置上来看,虽然每个乡镇政府的综合文化站都配备了工作人员,但大多数都是兼职,职能不分。乐亭县政府虽然在其所辖的14个乡镇都建成了“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为广大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搭建了平台,但是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吉国秀.东北民俗文化:区域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与社科学版,2007(5):8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3]乐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乐亭县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226.

[4]薛连珍.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繁荣发展农村文化[J].内江科技,2009(9):15.

作者简介:

篇5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昆明市主城六区10所小学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情况调查,并对学校进行S1—S10编码(见学校调查统计表),内容涉及学校引入民俗文化资源及课程情况、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呈现形式、学校教授民俗文化课的人员构成、学校民俗文化教育面向的对象、学校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制度或措施等方面,并随机抽取各个学校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教师对学校所在地民俗文化资源的认识发掘使用情况。

二、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引入的民俗课程涉及手工、表演、绘制、体验、活动等多种类型,异彩纷呈。但学校民俗文化的教育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民俗文化资源的实践存在碎片化、形式化、外在化的问题。“很多学校试图通过民俗文化要素体现学校特色,但更多局限于形式或活动的丰富。”仅限于热闹的外在形式。1.学校民俗文化教育教师多为本校教师,专业性不强。“民俗教育中‘实际拥有和使用的知识’多是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它是基于教师的个人角色、个体经验和个性特征而积累起来的。”在调查中发现,只有S5、S7、S10三所学校有专门的民俗文化课程教师,但是教授的课程并不多,其余7所学校,基本都是由校内的音体美、班主任等科任教师兼任民俗文化课。在访谈中发现除个别教师会一些民俗技艺外,大部分都只是了解一点儿皮毛。“目前的民俗教师多为‘兼职’角色,但无论兼职还是专职,都应具备民俗教师的相关专业素质,如此方能胜任民俗教师角色。”教师为完成学校任务也只是带着学生仿照图片或视频简单制作一些小东西,根本谈不上专业化与体系化。2.学校民俗教育对象及范围窄化。现行学校民俗教育存在于多数人之外,部分课程的开设成为个人的学艺场,不涉及学生全体且结果多以表演形式呈现,更像民俗展演的才艺秀和舞台剧。S1、S2学校对于滇剧、舞龙舞狮、花灯、滇派风筝等要求较高的由非遗老师挑选专门学生来收费教学,时间灵活但次数不多。除了被挑选学习的少部分同学,其他同学对这类引入的民俗并不了解;其次,学校民俗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是师生全体,只有S1学校有针对教师的葫芦丝课程。非民俗教育教师排除在民俗教育之外,使得民俗教育只是民俗教育者的事,范围窄化,责任淡化,没有形成共同民俗文化认同感。3.本地丰富民俗文化资源与学校民俗教育的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体系。“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文化元素,还包括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访谈时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本地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丰富,但部分学校引入的民俗文化照搬其他省市或地区的经验,仅仅把“吹拉弹唱”等置入即可。S5学校老师表示:所在社区位于老昆明市中心,老昆明文化相对丰富,状元楼祈福,真庆观,尚义花街这些民俗文化并没有很好融入学校校本课程或校园文化里。S6学校老师说:就算是云南的民俗文化,实际上也没有全部容纳在课程里,而且不成系统,没有固定的教材。许多学校的剪纸艺术,没有把云南特有的剪纸文化融入进去。舞龙舞狮只是随大流,使得学生所了解的民俗只存在于课程或教学之中,在生活中从未见过或听过,与现实相距甚远,极少起到润化作用。4.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品萌芽,但囿于校园,传播范围狭窄。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呈现萌芽趋势,S1、S2、S4、S9学校利用扎染制作舞台演出服、班服、围、包等。S5学校利用昆明老童谣创作课间操。S6学校把民俗文化融入校服设计。S7学校把身着民族服的卡通娃娃印在衬衣、背包、水杯、书签、笔记本上,作为文创产品进行义卖。S8学校通过对民族纹样及服装上的装饰布局的了解,购买并进行自己服装纹样的设计,利用收集到的纹样在团扇、折扇、纸伞上绘制纹样,形成创意作品,结合纹样并利用现代审美为生活小物增光添彩等。可见在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学生已不再满足于课堂讲授和模仿操作,也不满足于远离自己生活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而更愿意积极探索和开发生活化、个性化的民俗文化创意产品。但是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只囿于校园,许多优秀的创意没有走出校园,在更为广阔的社区传播。5.民俗文化以讲授+制作的体验性教学为主,民俗文化教育处于浅层传递水平。“当下,学校民俗教育的内容、形式及现状也凸显出一些不足,表现为抽象的思想理论教育、简单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平庸的说教训导教育等,使得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主导型过强、注重书本与说教,教育活动学生实际参与度不高,主体体验性较差等。”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流于书面,教师讲授后带领学生简单模仿制作,作品精细度不足,以体验性为主,学生在离开课堂后迅速遗忘。在调查中发现,S1、S2、S4、S9、S10学校都是以课程讲授民俗文化知识为主,并在课堂上动手制作一些东西。其他学校涉及一些活动内容,但也仅限于热闹的外在形式。6.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缺乏相关制度规范,处于松散状态。制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在调查中发现,只有S8学校每月检查班级民俗特色文化建设,并将此作为加分考核项;其他学校都没有相关的制度或措施,只是作为兴趣班开设,由校内外老师安排,在节日或学期末有成品展示的反馈。S3学校都是音体美老师给孩子进行展示教学,没有课程规范性的东西;S6学校由各校区的科学老师自行设计和开展,也没有太多的监督。由此可见,学校民俗文化教育处于松散状态,缺乏制度规范和监督指导。

三、对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篇6

参与民俗文化保护,意味着综合档案馆在社会文化服务体系中生态位置和活动空间的调整与延展。相对而言,民俗文化具有分布范围广、群众基础深等特点,开展民俗文化调研与保护工作,将综合档案馆的活动延伸至民众生活地区,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民俗文化及民族地区群众档案需求的了解,也将密切综合档案馆与广大公众的社会联系,拓展其活动空间和业务范围。同时,在民俗文化保护过程中,文化、科研、政府、企业等机构离不开综合档案馆强有力的支持与合作,这也十分有利于综合档案馆在这些部门的业务触角的延伸和生态空间的成长。有利于功能生态位的丰化。档案馆功能生态位表征的是档案馆在特定生态系统中职能承担和作用发挥的情况。在社会文化服务系统扮演的角色越多,发挥的作用越大,档案馆的功能生态位就越大。如前所述,在以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家范式”主导下,综合档案馆服务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制约,严重限制了其社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在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中,综合档案馆或可为其提供文献、人才、经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或可直接参与对民俗文化的记录、收集、转化、管理、开发与创造,为民俗文化传承及民间文化生态的维护作出具体贡献,从而成为民众生活记忆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这将促使综合档案馆树立民本化的服务倾向,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促成其服务功能的丰化与拓展。

加强合作,提供指导与帮助。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形态多样,具有群体共享性、多态性、变化性等性质。因而,民俗文化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文化、旅游、社区管理、科研、媒体以及当地民众等多重主体。各主体之间司职恰当、协调统一,民俗文化保护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综合档案馆要在民俗文化保护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强化与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以及民族地群众等机构或个人的合作,充分利用自身在档案资源及其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多种支持。其一,利用馆藏的历史文化档案或民俗文化记载,为已经或即将消失而具有传承价值的民俗文化的修复、再现提供原始参考;有条件的综合档案馆还可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承担民俗文化保护的课题研究,为民俗文化保护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其二,提供民俗文化档案构建、征集和管理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在民俗文化的调查、确认、登记、研究、保护与宣传过程中,通常会形成大量的记录资料,这些资料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及后续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综合档案馆作为保管党和国家档案的科学文化服务机构,在档案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储备,这些正是相应的职能部门所欠缺与亟需的,综合档案馆应在方法、技术和方案等角度主动为这些记录的建立及后续的立档、保管辅以指导与帮助。

参与调研,构建民俗文化档案。2011年,国家档案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列入其的《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第一批)》,明确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专业主管部门、省级专业主管部门应根据《目录》要求编制本地区的相应种类的专业档案归档范围和管理办法,这标志着建立、管理民俗文化档案不仅是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档案部门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因为大部分民俗文化即为通过口头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综合档案馆要安排专门人员,独立或合作参与政府、文化保护等部门组织的民间文化调研活动,有序、深入地进行民俗文化的普查、鉴定和确认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职能辖区内民俗文化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文化生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加强对民俗文化历史档案的收集,通过多种途径使其进入档案馆得到科学保管;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进行档案化转换,建立“活态”档案。根据民俗文化的具体特征和差别进行记录,形成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各种资料,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处理,构建起特色突出、涵盖各种内容的民俗文化档案目录与数据库。从国内外民俗文化保护的经验和要求来看,其内容除了上述提及的民俗文化历史档案外,还应包括:⑴有关民俗文化调研及其保护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原始资料;⑵对民族地区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手工艺术、民间观念、宗教巫术、婚丧嫁娶及房屋建筑等民俗物象及其演化的各种记录;⑶民俗文化空间即民俗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及其变迁的记录;⑷针对非物质民俗文化无形、易流失,且一旦文化传承人死亡就难以挽回的现实,应着重加强对非物质民俗文化传承人档案的构建与管理。

促进开发,营造文化保护氛围。按照“集体记忆理论”奠基人莫里斯•哈布瓦赫的观点“,无论是历史记忆还是自传记忆,记忆都必须依赖某种集体处所和公众论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才能得以保存”。在因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浪潮冲击而急速走向衰亡、消失的背景下,作为特定时空内民众集体记忆的民俗文化要想得到很好的保存,就离不开以档案馆这类集体处所和公众论坛为媒介而搭建起来的文化交流、接触与审美活动,以帮助人们寻找“文字记载的历史”,唤醒“事件与感觉的记忆”。因而,综合档案馆还需积极促进对民俗文化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为民俗文化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宣传效应。首先,考虑到民俗文化的生成、传承主体多分布在边远落后地区,经济、技术欠发达,获取民俗文化档案的途径相当有限。因此,在民俗文化档案库的建设中,应照顾本地民众的语言特色和使用习惯,引入双语字典,使用民族语言,建立便于检索和浏览的档案数据库界面,方便本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对档案的查询与使用。其次,开展对民俗文化档案的编研与阐释。为保障民俗文化情境化,一些已经固定下来的民族(历史)文献,可能已经失去当时的情境,零散而不能提供内在联系,需要注释和分析。再者,很多民俗文化档案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传统及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与隔阂,在利用过程中需进行研究、诠释和翻译。再次,要定期举办各种民俗文化主题活动、展览、论坛和专业性讨论,组织专家开展讲座等,以激发民众兴趣,加深民众对民俗文化及其保护事业的认识,自觉加入到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中来。最后,要努力利用档案网站、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使民俗文化得到深入广泛传播,帮助扭转其在传播上的颓势与边缘化的地位。

作者:康蠡 周铭 单位: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篇7

民俗文化独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在全国各地大力倡导文化旅游的契机下获得了蓬勃发展,为增强地区旅游竞争力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提供了新的动力。近年来以少数民族聚集区尤为突出,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村。

随着民俗村、民俗镇的不断兴起,陕西出现了一些知名民俗村,如党家村的古建筑群、凤翔六营民俗村的泥塑、袁家村的民俗、富平陶艺村的陶艺、平利龙头村的乡村美景。这些民俗村或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或发展农耕文化通过民俗民风的实体展示凸显出具有当地乡土气息的独有文化,吸引了周边和外地游客的目光。宝鸡作为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加之“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不胜枚举,民俗文化更是众多,但是宝鸡虽然农家乐发展很早,却没有对民俗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尚未形成知名的民俗村镇。因此,宝鸡应在借鉴周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后发制人,兼容并蓄为宝鸡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点。

一、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括

宝鸡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从静态的民俗工艺品到动态的社火表演,无不彰显西府风情,据粗略统计宝鸡市有市级以上非遗保护项目78个,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宝鸡民俗旅游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宝库。笔者根据陕西省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将宝鸡市的省级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成册见表一。通过此表就可看出宝鸡的民俗资源主要集中于隶属宝鸡的关中平原一带,且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之地,同时宝鸡的民俗文化除竞技类外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别,足见其的种类繁多。其中以传统手工技艺数量最为丰富,而且涉及范围最广,动静皆有是值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分析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当前文化旅游的主打项目不仅具有文化旅游的文化历史传承性,而且还将文化旅游中存在的物态化表现力缺失通过民俗中的相关实物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由于其独有的地域特征使得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获得了更好的体验。因此在宝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契机下,民俗文化首当其冲是旅游开发的重点。

(一)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从宝鸡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来看,最早开发的当属岐山周公庙民俗村,随后在宝鸡各个县市得到了响应,但是主要是以单一的“农家乐”形式通过单调的起居饮食习俗来进行旅游活动,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2012年底市区建成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并积极申请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2013年2月在陇县成功举办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的活动使得宝鸡民俗文化家喻户晓。虽然初具规模,但是依然属于旅游开发的初期,在深入学习袁家村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确定了千阳县黄里古镇、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目前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已开业运营,通过典型的民居建筑和饮食习俗为游客营造和体验出具有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从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总体开况来看,静态展示多于动态的生动表演,仅仅是通过民俗工艺品陈列,蜡像泥人的场景再现对民俗风情进行简单的表现。而对于动态的社火、西府曲子等除了民间特定时间地点的表演外,基本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体验场所,更无从说将民俗文化动静结合的整体呈献给游人。民俗文化是对当地社会生活、精神态度的高度凝练形成的具有当地民众特色的涉及日常各个方面的信仰、社会、生活、经济的民俗。与当前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谋而合,即对旅游地的社会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但是要生动再现民俗文化不是简单的摆几个场景,放几件工艺品就能够完全做到的,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需要一个整体的氛围,让民俗文化能够活起来,不仅仅是对动态的锣鼓、戏曲,还包括对传统手工艺的过程的展示和参与。这样才能将民俗文化的精髓通过体验和传承获得不断的发展融合。

2、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强

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因地而异者也。”对于民俗文化正是在宝鸡这块优越特定生态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民俗文化的产生与自然地理因素息息相关,只有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自然山水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宝鸡民俗文化旅游目前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对人文环境的展示,缺乏对文化大环境的重视和烘托,这也造成了民俗文化旅游商业化气息严重,产品类型单调,体验和参与性几乎没有的状况。

3、缺乏相关市场营销手段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下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民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风格鲜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其中凤翔木版年画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朴自然的风格、夸张饱满的造型、强烈鲜艳的色彩闻名全国;凤翔泥塑以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胆夸张的造型在全国泥塑艺术中独树一帜;宝鸡民间社火以其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宏大气势而久负盛名。它们现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社火脸谱绘制技艺、炎帝陵祭典、西凤酒酿造技艺等不胜枚举。但是这些民俗却由于开发手段和宣传力度不够几乎并不为旅游者所知。

笔者通过对宝鸡各县区旅游网站的查阅发现明确将民俗单独罗列提出的仅有眉县和扶风两县,但仅对其工艺品做了图片展示。旅游产品中基本将民俗文化的工艺品做为旅游商品售卖,没有将其作为旅游相关项目参与产品设计,因此对民俗文化的宣传根本无从谈起,很多具有民间浓郁乡土气息,旅游吸引力极强的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推销。

三、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人类长期生活延续下来的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巫术以及婚丧嫁娶等相关活动。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脱离了自然环境下的民俗就失去了其真正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千丝万缕的关系。宝鸡的众多民俗就是依托自然景观共同形成的,比如信仰民俗,这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不能正确认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精神寄托,这类民俗在西府地区流传甚广,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虽有些已经消亡或发生了变异,但有些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甚至有些地方还产生了新的信仰民俗。社火表演和龙门洞、灵山庙会以及春节、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盛行的敬神祭祖都是民俗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宝鸡市重修了炎帝祠、炎帝陵,在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初七,两处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民众祭祀典礼活动。平时,海内外炎黄子孙亦来此寻根祭祖、观光旅游。此外,在渭滨区的峪泉村、天台山,凤翔县的槐原村和陈仓区的桥镇白荆山,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一、三月初三和七月初七,都要举行祭祀炎帝及炎帝之母女登活动。祭祀炎帝已成为西府地区的民俗活动。

除传统的节目外,近年来新设立的有“清明祭祀炎帝典礼”、“炎帝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法门寺国际佛教文化节”等。这些民俗文化旅游不仅为宝鸡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也为游客更深入的了解西府文化提供了生动直观的视觉盛宴。

(二)引入品牌化营销理念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民俗文化旅游火热发展的同时,品牌化是其在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唯有建立属于自身特色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旅游吸引力。因此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要重点开发,推出具有典型特征的民俗村,民俗镇,并且利用智慧旅游和互联网+的助力创新营销方式将其展示给游客。

金台区的古陈仓印象,凤翔县的六营民俗文化村,岐山县的食为天公社,太白县的黄柏塬生态休闲古镇,凤县的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计划项目无不各具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后期重点在于对其的营销。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进行网络营销、病毒营销等手段让众多游客了解宝鸡民俗,产生对宝鸡民俗的参与和体验需求,从而吸引其前来。同时加强智慧景区建设,让游人能够实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与景区互动交流,达到高效高质服务的效果。

(三)合理规划发展特色卫星城镇

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具有典型的不可移动和模仿性,因此在百里不同俗的宝鸡地区,有重点、有计划、有特色的开发民俗村镇形成以围绕宝鸡市区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特色卫星城镇,进而带动宝鸡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建立卫星城镇并不是简单的选择宝鸡周边的乡镇,而是在全面的城乡规划中,通过调研寻找具有典型民俗文化资源,交通及基础设施利于发展旅游业的村镇。唯有此才能在既便于外地游客前往,又具有强烈旅游吸引力的前提下达到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为地方经济提供新的起飞点。

(四)形成政府保护引导,企业经营,本地居民参与共赢发展模式

民俗文化尤其是具有稀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的手工工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后工业时代的碾压正面临消亡的局面。如何保护和传承将是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这些民间文化找到了维系的纽带,也通过旅游的方式为现代人展示了古老民间智慧的精髓,从精神层面给世人以新的推动力。

篇8

引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国,有许许多多的文化旅游资源,其中民俗文化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满族民俗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它也对周边的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展满族民俗文化旅游时为了拓宽旅游服务的领域,展示地区、民族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并满足旅游者了解异地民俗风情的需要。合理的开发满族民俗旅游不仅能为满族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引导,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满族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与旅游价值

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使民俗文化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满族作为中华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并且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民俗文化更是有很大的旅游价值。

(一)满族民俗文化的形成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王朝的少数民族。这也对满族特殊的民俗文化形成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满族的医药、宗教、民间艺术、服饰等都是满族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满族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分析

开发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能推动旅游发展,更为保护传承满族民俗文化提供了保障。旅游者通过亲身投入到浓浓的满族风情中,满足旅游者休闲、猎奇、求知、审美等需求,并且在与当地人民进行平等、相互尊重的情感交流中,加强相互的了解和友谊。

1.满族的建筑、服饰、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满族民俗旅游的开展,能为旅游者提供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让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满族人喜爱各式的娱乐活动如狩猎、跳舞、摔跤等,开发各种有满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不仅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还能更多的吸引游客。满族不仅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也有自己特色的民族节日,其中大多数都带有娱乐性质,让旅游者体验文化的气息同时也参与了其特有的娱乐活动。

3.满族民俗文化体现着满族人的精神面貌

满族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满族族人之间的情感。通过参与其民俗旅游活动,对于游客来事,可以深入的了解不同地区区域所呈现出来的特色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策略

近年来,随着全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悄然兴起,但是针对满族民俗旅游开发而言深度是不够得,目前还处于低层次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挖掘满族民俗文化的内涵,提升价值

挖掘深层次的内涵对满族民俗文化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俗旅游是通过实物和活动来动态展示的旅游产品,更是一种以观光为主的旅游项目。在日趋激烈的文化竞争中,能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制约满族民俗资源开发的关键。

(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目前许多高校已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目前没有开设民俗旅游研究方向的学校。为了加快培养这方面人才,建议一些高校开设民俗旅游专业,进行系统的民俗旅游专业知识讲授,并将理论知识与旅游实践结合。利用高校和专业的旅游培训中心构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地,同时可引进一些高级管理或经营人才用来满足民俗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

(三)开发特有的满族民俗文化的旅游精品,打造品牌

民俗文化相关产品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更深层次的体现出满族民俗特有的文化,与其它旅游产品相雷同。所以每个地方都要开发自己特有的民俗风情高品位旅游产品,正确的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通过开发这些有满族特色旅游产品,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使产品不仅仅只有外部的形态,更是一种包含着深厚文化底蕴,能展现出文化内涵的承载品,让游客从中亲身的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活动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和熏陶,从而吸引游客的重复游览,提高了趣味性和参与性,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四)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特有的满族民俗被同化

要使满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不被其它所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旅游者两方面采取保护措施。通过教育和宣传引导旅游地居住民自觉地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沟通与教育的工作,让居民深刻的体会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自觉的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随波逐流的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生活[6]。政府及相关部门也需对一些即将消失或淡化的传统和民俗习惯进行挖掘和再现,使其得到保护并完整的流传下来。

三、结论

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对策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各方面都大不相同。所以,各民族形成了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科学合理地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况

(一)民俗文化资源的内涵

民间风俗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主要包括民间信仰习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习俗、节日习俗等[2]。

(二)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特征。民俗文化资源是具有多种属性和特征的文化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性。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不同阶级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形态。民俗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多样性。民俗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文化资源的种类多,二是民俗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众多。3.传承性。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人类世世代代相传的。4.时代性。民俗文化资源是某个时代特定的产物。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不同的特征。

二.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的开发过分商业化。在开发过程中,由于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而使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的原始价值逐渐流失。(二)外来文化侵入带来的冲击。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外来文化在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同时也侵蚀着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三)重开发,轻保护。一些景区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无限制地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而忽略了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这是与当代“可持续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三.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持民俗文化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最淳朴的本色,不经任何刻意的修饰,不跟风模仿。2.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在我国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以保护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为先导和前提,不单纯追求眼前的利益。3.正确认识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与外来民俗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二)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指导和政策性扶持(1)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严格化、科学化。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之前,应向有关部门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开发方案、效益预测报告等书面报告。相关部门对其评估,并严格审批。(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相关部门对已进行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监督。对那些合理开发利用的,相关部门应鼓励并给与大力的支持。对于那些不科学的开发利用,应依法取缔。(3)加强立法保护。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进行保护。(4)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大众树立保护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了解保护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让他们主动地、自觉地保护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

2.科学合理地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

(1)因地制宜地进行旅游开发

根据当地的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及区位优势等。利用当地现有的民俗文化资源,将其自身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其他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

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能只是单一的,仅仅包括风土人情,而应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并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增强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吸引力。

(3)重视质量,走精品化道路

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该深入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注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着重突出我国的民俗文化特色,走精品化道路。

(4)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在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时,也应该贯彻这一观念,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创新

(1)思维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所以要求从思维上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推出主题性较强的民俗旅游。

(2)方式创新

包括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方式、旅游线路设计方式、旅游内容安排方式等。资源开发方面,可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单独资开发或中外合资开发的方式。

(3)科学技术创新

虽然民俗文化资源本身与科学技术并无关系,可是这里所说的科技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科技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二是运用科技再现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

4.培养专业的民俗旅游从业人员

国家和政府的宏观指导固然重要,可培养专业的民俗旅游人才才是问题的关键。培养专业的队伍,运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及民俗旅游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分析,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出现问题时,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前景较为可观,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当前首要便是处理好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与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护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使其获得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促进我国民俗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法)列维・斯持劳斯.历史学和人类学――结构人类学序言[J].哲学译丛,1976(8).

篇10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旅游开发与保护;宝山石头城;纳西族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转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二、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俗,就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民族文化。民俗的传承,保证了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繁荣和长久性;民俗的变迁,是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在当代仍然有其极重要的价值,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作用。

(一)传承中华文化,是传统文化载体

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赓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

(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

在民间,深藏着博大雄沉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中华民俗文化。

(三)维系民族团结,团结中华民族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寄托民众情感,调节大众心情

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如教化人心、匡正风气等功能。

(五)现代产业利用的资源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早已为旅游业所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同时,它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变迁总的状况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一)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农历七月十四、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即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味道淡化和洋节越过越热闹。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来无人。

(二)民俗文化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

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2.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

很多地方民俗文化被注册成商标并运用于商业操作。例如被称为“铜鼓之乡”的河池没有注册铜鼓商标,但远在北京、上海、广州就纷纷有人抢着注册铜鼓商标。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3.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

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4.粗俗文化遗毒未尽

有些地区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宝山石头城纳西族民俗文化资源

宝山石头城是全国不多见的建在石头上的城市,也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集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

纳西族的男人一般是汉人打扮,只是脚上穿的是马靴,但女人们穿的都是纳西族的典型服式――“披星戴月”。所谓“披星戴月”,就是头上带着七个手工缝制圆形垫子,代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后背披一块羊皮,前面系围裙,加上各种颜色的花边修饰,华丽但不张扬。

宝山石头城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就东巴文化而言,东巴教有“四大派”之说,其中的一派就是“宝山派”,指如今丽江宝山、奉科、鸣音、大具这几个乡的东巴文化,因上述地区在历史上属于宝山州,因此称为“宝山派”。在这些区域里,很少受到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保留得比较完整,因此,“宝山派”对纳西族东巴教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950年以前,仅宝山行政村(今宝山村民委员会)就有40多个东巴祭司。

石头城的居民十分重视祭祖,一年祭祀两次,在农历六月的祭祀称为“塔补”,农历七月半举行的祭祀称为“波敬”。

除了祭天、祭大自然神“署”等这些纳西族传统的节日外,宝山石头城的纳西人还保留着一些丰富多彩的节庆,如“洗牛角”, “喊谷魂”等。

在石头城的夜晚,经常听到歌声,那是一种舞蹈伴奏音,而这种舞蹈,纳西语叫“打跳”,是纳西族特有的一种舞蹈,以前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而纳西族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也是通过“打跳”这样的方式相互认识甚至私定终生。现在有游客到村子观光旅游了,所以村民不定期地会自发组织到一起进行表演,作为一个旅游项目。

一块0.5平方公里的巨石承载着纳西族1300多年的历史。在风雨洗刷后,更清晰地表达着纳西族的点点滴滴。自纳西族先民在石头城聚居,完成了从游牧到畜牧农耕文化的转变,到经济发达、信息畅通的今天,石头城依然以它原始的面貌屹立于此。

五、宝山石头城纳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宝山石头城拥有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将成为政府重要的任务。

政府应该将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实施总体规划时又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一落实,政府更加注重通过政策和立法手段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使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迅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尊重民间文化传人,加强培训,建设好队伍,建立人才库。面对濒临失转的民俗文化,文化传人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被世界公认“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面临着使用人数越来越少的尴尬境界,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学校在中小学阶段创建双语教学班并创建纳西东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纳西于东巴文化。

关注生态建设,建立民俗文化“保护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应在石头城周边建立宝山石头城纳西文化民族博物馆,建成以后成为云南纳西人民文化中心。建议在宝山石头城、丽江、玉龙等纳西人民聚居的地方建立“纳西族自然生态保护区”,对纳西族民俗文化进行集中式保护。

政府应该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宝山石头城实地考查,参加民俗文化发展规划,为石头城开发保护民俗文化献策献计。与大专院校(特别是民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基地,一方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挖掘和记录,另一方面也对当地文化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扩大环江民俗文化在外界的影响。

结论

民俗文化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民俗文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跟应该注重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注重经济效应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效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保护有法可依,让民俗文化健康发展。相信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及努力,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保护肯定做得很好!(沈阳师范大学2008级旅游英语;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 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年12月4日.总893期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百度百科

[4] 冯骥才《关于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穿墙网

[5] 国家民委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6] 马树春《论民歌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9卷第2期

[7] 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年12月15日.总896期

[8] 大河网-河南日报――《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之根》

[9] 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29卷第5期

[10] 南国早报――《警惕“民俗”被“低俗”化》

[11] 天添资源网――《反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