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思路范文
时间:2023-09-22 17:1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划设计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思路;规划要点Abstract: With the complex whole function expansion of the city scal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 city system, the city planning requirements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importance of city planning is also more promin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idea and design key points of planning and city planning,.
Keywords: City planning; design; planning point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城市规划思路三个显著特点
2.1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2.2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
2.3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需要说明的是,城市规划方案的确定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承载力和供给力指标的约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的排放因子和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特性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大和资源供给力的加大,以及城市系统允许发展规模上限的扩大。可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3城市环境规划设计要点
3.1理布局与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问题的地域特征十分鲜明,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密切。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同时,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功能来制定的。不同的区域功能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同。规划要避免将对环境影响大的活动布置在对高功能区有影响的地方,而应将之布置在环境容量大,对高功能区无影响或影响少的地方。环境功能区划是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表述,体现了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要求。环境功能区划,从环境特征或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活动相和谐出发,规划城市环境功能区,协调环境与经济、人的关系。按照高功能区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低标准保护的原则,环境功能区划为确定不同功能的环境目标、制定详细环境规划和实施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3.2理好环境保护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经济发展必然对环境有一定的压力,不同产业结构的环境压力有很大的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化工、原材料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潜在压力大,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清洁生产对环境的潜在压力要小得多,产业结构决定了环境保护难易的程度。
3.3学管理
(1)污染物排放“输入——响应关系”
城市环境规划要以环境质量为核心。关键问题是建立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的“输入响应关系”,即污染物排放对环境质量的定量影响关系,运用大气或水环境容量模型,将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联系起来。因而污染物排放的“输入响应关系”是城市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污染趋势预测、污染治理方案的模拟和可行性分析都需要应用“输入——响应关系”,必须认真做好。
(2)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先进信息手段,对环境保护规划也同样。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具有表现直观清晰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它使环境规划中的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结合,可以进行各种综合分析和模型计算,分析计算快捷,存储修改十分便利,图形加工能力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环境保护规划值得提倡的先进手段。
4城市规划中的多层面立体化设计
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环境设计是结合地形地貌、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形态并使之方便于人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多层面空间立体化设计理念。反映在城市开发建设具体形态上。主要有多层面公交系统、高架步道系统等。
4.1道路系统。道路是构成城市格局的骨架。从城市总体布局模式上看有网状路网、环形放射状路网等形式。这里谈论的是营造城市特色街道空间的设计方法。城市道路一般可分为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道路两类。不同性质的道路其空间特征各不相同。在设计中应利用各种要素加以控制和引导,强化空间品质。生活性的道路应有以人为尺度的空间,在维持必要车行交通量的前提下,尽量拓宽行人面积,增加路段中人行穿越道,增加人的活动量,并可将公交站、人行道及休息设施综合设计,维持活动的参与性与多样性,强化活动的特征。
交通性道路是以车行尺寸和速度为原则的空间,它也町以展示城市的特色,如高架快速干道可眺望全市及自然景观,市内交通性道路可展示沿途各区域不同的城市意象。设计中道路两侧在市中心高密度区宜以连续的立面塑造整体的街道空间,低密度或开放空间宜以绿化种植强调个性,形成对比。当前城市中的步行系统越来越成为展示城市生气和活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创造出丰富的充满人性化的城市空间,而且也能创造出欣欣向荣的商业氛围。对这一空间处理的关键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类型的选择和细部的处理。
4.2高度控制系统。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高度控制系统包括建筑物体量与城市尺度的关系及高层建筑的分布和高度控制。城市高度控制系统是从城市整体的空间架构与历史自然资源、方向指认、结构管理等因素出发制定的理想的建筑物高度分布状况,以天空为背景的一副或一组建筑物以及其他物体的轮廓或剪影形式的天际线,是城市生活事实的物质反映。一个城市中独特的天际线及建筑物的高度,不仅合乎审美上的需要,同时对于一个城市与市民之间所形成的方向感与认同感等心里上的褒义颇为重要,它能使人在心中留下对城市产生的强烈印象。
城市的功能及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可以从城市建筑群的高度及体量的纹理中表露出来,如体量高大的建筑群及整齐的街道是高密度新区的意象;而有机的街道系统及有时间痕迹的细碎体量是旧市区的特征。在规划设计中一般应强化旧城区的现有纹理、街道组织及建筑物体量关系,保持现有高度发展模式,避免大体量或不适宜的高层建筑及无限度的拓宽道路。
5城市规划单体系统设计
5.1城市绿地系统。城市景观物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欣赏建筑美为主的城市硬质景观和以植物等自然景物为主的=跋市软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不仅能美化城市,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将硬质的景观进行“软化”、“绿化”,如对城市建筑物表皮进行改造,通过建筑立面绿化、屋顶绿化、桥梁设施绿化等措施来提高绿化率。
5.2城市平面绿地设计。不同地域的城市绿化应有自己的特色,通过绿化来彰显城市个性,重视建群种的筛选、引种,以使城市绿化更接近自然,保持其稳定性,提高生态效益,体现城市特色。具体可从广植乔木、巧植灌木、普植花卉、草坪这三个方面来完成
5.3城市水系统设计。水体系统不仅能美化市容,还具有生态调节作用。在滨水区开发中应保护其自然格局的完整性,还应保护水体不受污染。滨水绿化应多采用自然化设计,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还可设绿色通道,打造城市慢速交通系统,创造宜人的开放空间。
5.4节能与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广场设计。广场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应针对城市的气候条件,提高广场的舒适性,降低广场的能源消耗,改善广场周围的微气候。在炎热地区的广场,可增强周围建筑界面围合度,以减少广场的夏季太阳辐射。广场设施的材料、色彩和布局也要根据具体城市的气候来选定。广场的地面铺装应从节能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来提高其低反射率、渗水性等相关的物理性能。
6结语
目前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项建设事业正蓬勃的开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做好城市整体规划设计,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关 键 词:物流配送中心 规划设计 原则 流程
中图分类号:U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zing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data in earlier stage, planning principl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how to do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planning and design, came up with a plan to design train of thought, while the analysis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s and reasons.
Key Word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 Technological process
引 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的发展,人类居住地的高度集中,为了应对人类对物资的需求,方便人类的生活,城市出现了大量的超市和便利店。因而就必须有为这些超市和便利店提供物品的物流配送中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物流仓库。
我们所想要的物流配送中心是一个怎样的东西?它的形状、功能、性质、建设都是我们所必须预先考虑的,要做好物流配送中心,必须做好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下面就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探讨。
1规划物流配送中心前期资料收集
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物流配送中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同时也需要了解物流配送中心所面对的存储物品和配送范围;其次,我们需要考虑长期的发展和短期的投产使用;最后,我们需要考虑现实的建设问题。因此规划一个物流配送中心时要收集以下各方面的资料。
1.1配送产品的种类
物流配送的存储产品是多种多样的。例如,P&G的物流配送中心是存储日化用品的,TESCO的冷冻物流配送中心是存储食品的,DAIMLER的物流配送中心是存储汽车零配件的,GRUNDFOS的物流配送中心是存储水泵设备的。存储产品不同对仓库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因此对仓库建筑物的高度、仓库地坪的荷载、货架的尺寸、托盘的尺寸都有影响。有些人在物流配送规划分析需要1万个托盘,因此建一万八平米,或者两万五千平米的仓库。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为什么不是三万平米,或者是其他?存储物品造成使用需求不一样,造成托盘尺寸不一样,也造成仓库面积不一样。
1.2配送的区域范围
当你在规划物流配送中心时,你要确定你的存储容量,这会与很多因素有关,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你配送的区域。你是面对单独某个城市还是某个城市内一个区域,这与你整个公司的配送规划有关系。如果你的配送是面对整个华东或者华中或其他,那样你的仓库面积和托盘数量也将会不同。根据配送的区域决定了仓库内托盘的数量。如我们做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时第一步就是要考虑托盘的数量,为什么是一万而不是二万或五千,往往需要经过分析,而不是某个人的需求。你做模型的时候,可能完全不一样,可能我还会支持另外不同的销售模式,或者是生产模式,或者其他的等等,他们直接决定物流配送中心未来的一个模式。
1.3未来扩展性的需求
我们建立一个配送中心,一般比较大的话,可能要经历两三年时间,两三年之后什么样,我们可不可以说清楚,如果建成之后就没有办法用,仓库的容积什么的都发生了变化,还有对于现在快速消费品来说,你的销售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做通路的,后来就做零售,或者是直销的,这些零售量,完全发生了变化。我未来是什么样,未来的模式,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这也会决定仓库的变化。
1.4建设工期的要求
建立一个配送中心,可能需要两三年,急要保证马上投入实用,还要支持未来可能五年甚至十年的需求。马上投入使用,物流中心会建得非常简单,而如果考虑未来,需要考虑到拓展性等方面,建得相对复杂。这样你就得考虑你准备多长时间建好这个物流配送中心。
1.5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1)土地问题,对于一个工厂来说,我肯定是要把物流配送中心建在工厂旁边,尽量的离生产线越近越好,但是是否有这样的地方及有多大的地方,这个对不同情况得具体分析。
(2)成本问题,大家肯定是希望成本最小越好。
(3)易用性问题,这个仓库好不好用,对于高层来说,可能相对来说好一点,但是对于一线的员工来说,如果操作不了,会把很多问题搞得非常复杂,而因此会造成很多问题。
(4)设备问题,未来用什么样的设备,支持什么样的作业的效率,等等这些设备的选型,等等都需要考虑。
(5)岗位的问题,这个仓库建立之后,需要多少人操纵它,以达到既定生产效率,岗位怎么样划分,每个人需要做什么。
(6)流程的问题,未来的操作流程如何设计等等。
(7)信息系统问题。怎样控制仓库的作业,我们做物流中心,在我开工之前,我要想好所有的东西,避免做修改,调整的东西,这样会造成浪费等各种问题。
对前期资料收集,这对规划我们想要的物流配送中心至关重要。
2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原则
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前期资料收集后,我们下一步应该对前期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规划设计原则。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原则主要包含四项。
2.1作业管理原则
作业管理包括入库作业管理、保管作业管理、拣选作业管理、加工作业管理、出库作业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管理。这几个作业管理原则的确定对规划物流配送中心非常重要,它们决定了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量,是建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础参数。这几个作业管理囊括了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内容,包含进货、搬运、储存、装卸、拣选、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以及与供货商、销售商的连接方式等内容。
2.2价值工程原则
最求价值工程在于找到功能和成本的最佳平衡点,物流配送中心涉及的成本包括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配送成本。物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对配送的及时性和货物的满足率等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建设高性能物流配送中心和提供高质量配送服务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建设成本和后期配送成本。不能一味追求性能的极致而不考虑成本的付出方面。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必然会耗费巨资,首先对多个规划方案进行比较,找到一个最低成本方案,其次对后期配送成本进行分析预测,找到一个相对合算的配送方式,最后找到一个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配送成本的最佳平衡点。
2.3软件硬件配套原则
物流配送中心的运作离不开物流软件和物流硬件,在物流配送中心的运作过程中,各种软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物流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使用软件,如何对其进行选择是个很困难的问题。在选择前,必须对将要建设的物流配送中心的经济、即使、使用范围、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要切合实际,合理选择先进的物流软件,充分发挥物流配送中心高效率、多功能的特点。物流硬件主要是指货架、叉车等物流设施。硬件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足物流作业要求和与物流软件相配套为原则。
2.4未来扩展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流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的规模也是不断发展的。在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前景,所建设的物流配送中心必须能适应物流量增大、经营范围扩展变化的需要。
3制定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流程
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是一件复杂的工程,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流程,确保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顺利进行。如图一。
图一
对此流程中,实施规划方案是包括五个分项规划:作业功能规划、建设选址规划、建筑设施规划、物流设施规划、信息管理规划。
3.1作业功能规划
作业功能规划是将配送中心作为一个整体的物流系统来考虑,依据规划原则来规划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功能,首先需要针对不同的物流配送中心确定相应的作业流程,其次完成作业区域的功能规划,最后对工作区的作业功能进行规划。
3.2建设选址规划
物流配送中心拥有众多建筑物、构筑物及固定机械设备,建成后很难搬迁或者搬迁成本大,在规划时应考虑周边建筑对它后期使用有何影响,未来扩建是否允许,当地政府对投资经营的开放程度,当地自然环境对物品的储存温度影响,这些都是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建设选址规划主要考虑以下内容:分析影响因素(地域自然环境、建筑地址周边建筑物、地区基础设施状况、地区经营环境);选择选址方法;评估选址结果。
3.3建筑设施规划
根据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功能规划,在整个地块内布置各功能建筑设施,在主体建筑内布置各作业区域的面积和范围界限。其主要内容包括整块场地区域布置规划、主体库房规划、装卸货平台设计、货场及道路设计、其他辅助功能建筑规划。
3.4物流设施规划
物流设施主要是指物流设备(货架、叉车等)选型、各功能区内设备、整个地块内公用设施。物流设施规划涉及到建筑模式、空间高度、设备安置等多方面的问题,在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中规划好物流设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简化作业流程。
3.5信息系统规划
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统规划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与应用。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统规划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满足内部作业的要求,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第二要满足同外部的信息系统相连,方便及时获得各种信息。
4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看到完成的规划设计方案,可能认为这个东西是完美的,但是我们在建设完成之后进入使用,往往发现存在很多漏洞。因为物流配送中心在规划设计时会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目前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里面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被人为来操纵。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个人有意来做什么,或者是无意做什么,更多是取决于数据分析的人对物流的经验,以及个人的理念,做规划设计的人一旦发生了意识偏差会影响后面的结果。
我最初接触过宝洁仓库,觉得这个东西应该很容易,结果两家公司根据同样的前期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进行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一家公司设计用了八个分区,每个六千平米,一共四万八千平米。而我们另外一家公司做规划,只需要六个分区,一共三万六千平米。由此可以看出,在规划设计中对前期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后期的运作影响非常大,如果用百分数来衡量,至少有50%以上的影响,如果前期数据分析存在误差,将直接导致物流配送中心在运作时出现各种问题。
第二,物流配送中心的用途不确定性影响着设计人员规划各作业之间的关联度和各个区位之间的位置,直接对今后物流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作业强度、作业难易度等方面产生影响。
我接触过普洛斯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由于他们建好物流配送中心租借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而其物流中心建设则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式,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运作。这也造成了第三方物流的操作困难,对它们来说,作业的特性非常特别,客户不固定,货品不固定,就决定了物流配送中心做得非常灵活。
国内有些企业往往走向这样一个极端,就是干脆不要做规划,因为不知道未来怎样变化,或者装上货架,丢上叉车,标准化的东西,反正每个客户都这样,因此他的物流配送中心规划非常简单。这样就导致他未来出现波动之后,会非常被动、麻烦。对他们来说,把各行业的经验抽出来,得到一个通行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们的策略是完全灵活,采用不要策略的策略。
5结束语
影响做好物流配送中心的因素很多,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有一个明晰的规划设计思路,才能指导我们做好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才能建造出我们想要的物流配送中心。
参考文献:
[1] 陈达强等. 配送与配送中心运作与规划.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 冯耕中 李毅学 华国伟.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思路;珠海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关于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欧美国家称之为国家公园,日本称国立公园,中国等国家称之为森林公园。1969年,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联盟(IUCN)将其统称国家公园,并制定统计标准,明确须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
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展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物种、景观和生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意义,或区域内涵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2)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展,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特征得到充分的发展。
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我国对森林公园的类型划分有多种方式,如按景观特色分类、按地形地貌分类、按旅游半径分类、按经营规模分类、按管理级别分类等。本文所研究的珠海市凤凰山森林公园属按旅游半径分类中的城市型森林公园,即位于大中城市市区或城周边的森林公园。
2、珠海市凤凰山森林公园项目概述
项目地属珠海市中心城区与唐家湾新城,总占地面积约70.08平方公里,是珠海中心城区的重要生态核心和城市“绿肺”。公园用地北至北师大和翠湖高尔夫球会;东临港湾大道;南抵梅华路,西与中山交界。广珠城际轻轨和金凤快速路南北向穿越公园。山体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植被种类丰富。区内水库众多,古道、古村、摩崖石刻、佛寺等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山景、海景、城景、水库、古径、史迹都是凤凰山森林公园的特色所在。
3森林公园规划思路探讨与应用
3.1立足场址、科学分析,拟定规划着眼点
凤凰山森林公园规模较大,现状复杂。规划首先基于场地调研成果,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进行综合性评定,并按照风景资源的特性和相关程序进行分类、分级。
在该评定方法中,把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分为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和天象资源五类,每类资源各包括六项评价因子,按评价因子之间的相互地位和重要性确定评分值,评分值之和为该资源类的权数。
表1 珠海凤凰山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定
表2凤凰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表3凤凰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按N=M +H +L式计算:
式中:N——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
M——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
H——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
L——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
从凤凰山森林公园各因子评价得知M为14.4、H为7.7、L为7.5,则N为29.6.根据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确定标准,得分29.6,符合三级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
从对影响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三项要素中不难看出,凤凰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整体良好,这与珠海作为全国生态城市相吻合。在评价开发利用条件的因子中,公园面积、旅游使用期及区位条件三项为满分,外部交通相对完善,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与之相比,内部交通和基础设施则逊色许多,规划首先需完善内部交通,加强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三项要素中,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得分最低。其中以生物资源和人文资源两项因子尤其低。生物资源由于各种原因长时间被忽视和破坏,自然森林所剩无几,目前大部分山体为人工林,以低矮的灌木为主,动物栖息地也破坏殆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文资源比较丰富,其中不少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由于普遍缺乏保护,面临湮灭的命运。若能以此次规划为契机,对生物资源、人文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改善,那么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定会明显的提高。
3.2总体保护,有限开发,寻找效益平衡点
森林公园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将成为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的稳定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凤凰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需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利用、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将森林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与保护和旅游者的森林游憩体验的双重目标统一起来。在不破坏自然生态正常运作循环的体系下,发展民众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及游憩康乐设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游憩休闲需求。
1)总体保护
作为城市型生态公园,规划应首先对凤凰山森林公园进行总体统筹的保护规划,对四周用地进行严格监管并合理地规范用地性质与用地的范围,有效地遏制森林公园用地内其它开发建设项目的持续增加。此外,对公园内部进行系统的保护规划,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水源保护规划、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规划、防火系统规划、安全防护措施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统一建筑的形式,限制建筑高度,保护山体原有的天际线等。
2)轻度开发
凤凰山森林公园规划应与区内现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整合与共享。旅游管理部门、文化部门和林业部门需要协调合作,通过对公园及附近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平衡旅游发展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凤凰山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山体及其周边的景观旅游资源,使其综合效益最大化。通过建设特色性文化景观,提高凤凰山的知名度,以适当的旅游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整合资源,提炼特色,探索规划创新点
3.3.1设置“边界”公园,以界面对话城市
规划通过挖掘公园四周的闲置场地,设立“边界”公园,建立公园与市民的交流沟通平台,最终形成市民开展各种山地活动的场所和休闲运动健身的好去处,让人们在休闲运动的同时体会到自然之美,感悟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打破原有公园与市民生活脱节的现象。
3.2.2提炼用地特色、打造主题景区
1)景观主题:“山海大观、古道寻幽;城市山林,绿色田园”
规划利用凤凰山原有的山海地貌和区内特有的古道资源,在公园的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以“山海大观,古道寻幽”为主题营造公园特有的山海特色景观和人文历史景点。在公园的西片区,则利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区内保存良好的古村田园风貌为基础,打造“城市山林,绿色田园”的山林田园景观区。
2)主题景区及各区相对独立的小公园体系规划
公园的开发建设借鉴国内外大型森林公园的先进经验,通过分区建设管理模式把公园分成四个游览区,各游览区根据自身特色,建立独立的公园体系和长期的发展规划。
白沙叠彩景区:该区位于城市中轴线和规划珠海市行政区的北端,现有石溪摩崖石刻景点已形成一定客流,规划将以"色彩绚丽"的植物景观将该区打造成城市中轴线的背景山体、珠海政务区的"后花园",同时也形成为周边居民服务、可供短途登山、健身、休闲的场所。
白沙叠彩景区包括红门楼公园、白沙岭公园、石溪摩崖石刻、大镜山体育公园和香湾公园五个公园。
凤凰揽胜景区:利用古道沿线的古树、古村、普陀寺、烈士陵园、摩崖石刻等历史人文资源,并加以保护和适当景观展示,规划以"古道寻幽"为主题的游览路线,打造具有珠海特色风情的人文景区。同时利用凤凰山山顶景色开辟山顶公园,近可观山林石瀑、水库风光,远可望海上日出、暮色中的万家灯火。
凤凰揽胜景区包括普陀寺、革命纪念主题园、凤凰顶、凤凰洞和农科奇观(已建成)五个公园。
唐家黉岭景区:森林不仅是一种景观,也是一种产业。该区通过森林课堂、溪谷课堂、木材加工与利用区、林间间伐与更替试验区等森林体验点的规划,为一些有兴趣的市民及周边大学校园学生、志愿者团体提供认识森林、参与森林维护、体验森林工作与森林资源利用的区域,打造森林科普教育示范园。
唐家黉岭景区包括森林课堂、溪谷课堂、森林花园、手工艺制作园和林业体验园五个公园。
金鼎耕读景区:规划整合现有农田、鱼塘、果林等资源,形成以农业观光体验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园。池塘垂钓、果林采摘、田间劳作、古村文化,为城市人逃离繁杂的城市生活,酣畅淋漓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体验田园生活趣味。
金鼎耕读景区包括垂钓园、采摘园、赤花山公园、农耕文化展示园、农耕体验园五个公园。
3.4动态规划、长效建设,保障规划落脚点
3.4.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城市的上级主管部门应针对凤凰山的行政区划状况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凤凰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打破凤凰山横跨两区的行政机制,对凤凰山森林公园实行整体性的统筹规划管理。
3.4.2 “各游览区相对独立的小公园体系”的分区、分期规划建设模式
由于公园规模较大、内容丰富,建设资金庞大,其建设工作应在满足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统一规划,兼顾管理的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进行分期实施,为远期的发展留有足够的余地。各游览区根据自身特色,建立独立的公园体系和长期的发展规划,通过持续性公园建设和人性化的公园管理制度逐年分期建设完善公园的各种设施和景点,保证公园的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语
本文就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思路及其在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相信经过新一轮的规划建设,作为珠海市城市重要的“绿核”之一的凤凰山森林公园必在为珠海城市发展提供绿色源泉与动力的同时,也为珠海市民及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山林游憩环境和运动休闲场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凤凰山森林公园将会成为展现珠海特色滨海山林风貌的城市新名片。
参考文献:
[1]兰思仁.国家森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8.
[2]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吴协保,黄哲,杨楚藩.湖南桃花江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03)
篇4
1.盈利模式不清,建设目标模糊
以北京为例,全市4000家日间照料中心2/3关闭。为什么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运营服务的角度讲,一是我国有2亿多的老年人,其中年轻老人约占1/3强。这些老人并不需要天天坐着看电视,而是需要小饭桌,需要组织一些活动。二是大部分失能老人不方便去日间照料中心,他们更需要的是上门服务、陪医。这就是日间照料中心很难运营的原因。
2.法规与设计存在一定冲突
最近,新的消防法规从严执行,阻碍了机构养老的建设,原因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当中写到,“老年人活动场所不应超过3层”。这里的老年人活动场所指的是老年人的公共活动场所,比如说多功能厅、活动室、餐厅等场所,不应该设置在3层以上,而并没有说老人住的房间不可以在3层以上。但是消防审批当中,因为各个层级的人都不愿意承担责任,所以就从严执行,反正说不宜,所以就不批,很多项目因为3层以上有老人住的地方,就都不批。法规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很大,所以很多项目都被卡住了。
国外对老年人建筑的消防疏散解决方案是宜隔不宜疏,即便老人都住3层以下,也不可能一个一个把老人背下去,发生了火灾,靠这种手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首先要隔离,让老人呼吸到新鲜空气。像日本的房间阳台是打通的,可以用于火灾时的疏散,等待救援。还有一个办法是把公共活动空间的消防门关上,预备好供老人生存的食品和饮用水,让老人在那里等待救援。解决消防疏散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并不是不上3层就安全了,应该更多地在设施设备和空间设计上进行考虑。
二、养老项目创新模式案例――医养结合模式
广东乐善居颐养院,项目定位是中高端医养结合型护理设施,现在一共住了31人。这个项目跟医院建在一起,原来是医院的仓库,现在将其中的三、四两层改成了老年设施,一层用作急救中心,实现了医养结合。
由于这是个医养结合项目,所以对医这方面也特别的重视。比如说这里面有一些房间是按照医疗条件改造的,像药房、诊室、护理站等空间在设计上就必须要符合医疗方面的规范,否则的话报批的时候就批不过。住在这里面的老人就医住院很方便,现在是有病的状态,这个地方就算医院了。如果病好了,就是老人院,老人在这儿不用动,只是换一张卡,是蓝色的时候就是住医院,如果是绿色的时候,就是住老人院,床位不用换,医生可以上门。而且这个医院本来就有医生,也可以提供相应的诊疗服务。这种模式非常受到老人的欢迎,老人可以一会儿处在住院状态,享受医疗保险,一会儿是养老状态。这是比较好的结合方式。
三、养老项目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发展社区复合型养老设施
为什么要发展复合型养老设施?因为老人的状态不同,要求也不同。如果单做日间照料没有什么需求,如果单做一个设施也住不满,所以复合型养老设施最符合要求。在日本也是这样,他们做的是小规模多功能的养老设施。
篇5
关键词:河流治理 规划设计 基本思路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意识到了河流治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高度的重视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中小河流的治理步伐。我们国家的河流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国家之一,统计显示,我国有5万条以上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将近9000条肩负防洪任务、流域面积200到3000km2之间的中小河流。最重要的是在这些中小河流的两岸,由于具备相对优越的水土资源条件,所以人口也相对集中一些。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当前信江的中小河流的治理工程重点在绿色信江的规划建设上,所以河流的保护与治理不但要从其功能性出发,还要考虑生态的因素,要把人类的活动对河流的生态影响纳入治理的范围。
1.当前中小河流的治理所面临的问题
(1)系统的治理体系匮乏,洪涝的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中小河流的治理的建设面较广而且量较大。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很多的中小河流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全面的治理。而且在已经建有的防洪工程中还存在着治理的标准偏低、年久失修的问题,所以这些中小河流的防洪问题较突出,目前我国大概有2/3的河流没有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另外还有很多河流是自然不设防的状态,基本没有抵御洪水的能力。两岸的群众和财产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制约当地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2)薄弱的水利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河道的功能。中小河流的管理力量薄弱是普遍现象,多数地方缺少管理河道的专门机构,设有机构的也多数存在着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经费方面缺乏的现象。堤防基本上是多年失修,建筑物老化损毁,河道严重淤积现象也频见,逐年降低的防洪能力是其最好的说明。除此之外,违章的阻水建筑的设置、建筑侵占河道、向河道内倾倒垃圾等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与日渐增。这样就导致河道的过水断面进一步萎缩,行洪和排涝的功能就大大被削弱了。结果就是在洪水到来的时候,河道的治理及淹没损失的控制越来越难以把握。
(3)中小河流的基础资料较为缺乏,前期的准备工作薄弱。中小河流与主要支流和大江大河相比较而言,其基础资料十分匮乏,如气象水文、地质地形等,这样就给规划设计带来很大的不便。另外经费投入有限,中小河流的治理缺乏有效的投资机制,并且渠道很窄,治理资金不足问题较为严峻,所以一些中小河流的治理规划的前期工作很薄弱,基本上停留在空白的状态。一些开展过前期工作的工程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有办法满足现在的建设需要。
(4)防洪堤线建筑时占用河道。河道的行洪是需要一定的断面的,洪水袭来时也需要场所来蓄洪,这两点是防洪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然而目前的河流治理中,往往会出现占用河道的现象,导致堤岸线过宽,反而阻塞了河道,带来洪水隐患。我们在进行堤岸线的建设时,首先要将堤距控制在最小,避开洪水近岸的一些河滩,这些河滩被洪水淹没的比较深,也要避开低洼地段,这些地段是最容易出现河沙淤塞的。然后需要综合考虑,将防洪堤线建设得尽可能顺直、平顺,越是这样越能减少分洪压力,能够将上下游结合起来。需要提到的是,防洪堤线建筑并不是越新越好的,需要在科学考量的基础上,对那些符合堤距的防洪建筑保持不变。若是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局部堤坝建筑是不适应实际防洪需要的,堤距狭窄容易造成河流淤塞的,可以在保证整体建筑工程标准的基础上退建。
加强中小河流的治理,防洪减灾、合理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成为国家公共服务的重点工程。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效地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合理规划设计思路有其紧迫性和必然性。
2.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设计基本思路
(1)掌握河道的基本现状和治理情况。首先,按照河流治理规划设计的要求,整理收集河流的相关资料,需要对河流流域的自然环境概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形成深入并且全面的了解,比如生态情况、水文气象条件、地质地形、洪涝灾害的历史以及社会经济等资料。其次,要收集整理河道的治理规划的历史记录以及实施的情况,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防洪建设工程的情况。明确相应建设标准和任务,清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工程的投资。另外,还要收集整理分析河道的现状,说明已有的防洪体系和布局。正如有的防洪方案需要整治河道同堤防工程两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也有需要利用上游的一些防洪水库去分担下游的防洪重任;还有一些河道的防洪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洪体系,利用上游的水库、中下游的蓄滞洪区及河道整治和堤防防洪等合力的作用来实现治理的目的。
(2)分析防洪面临的形势和生态现存的主要问题。需要治理规划者分析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生产力对河道治理的需求,明确河道在除涝以及防洪方面面临的形势。以防洪工程的建设和河道的治理现状为依据,分河段的复核河道现有的排涝以及防洪能力,分析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防洪能力不足的,就需要提高其治理标准,若是河道被冲刷严重导致岸坡坍塌的,就要采取护砌措施等。生态环境方面,以信江为例,信江地处江西省的东北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工业社会和城市化的不断开展,用水量不断加大,工业废水的排放,致使其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信江的治理需要以污染减排为主线,急需河涌截污、清淤补水、完善管网和污水处理等。
(3)明确治理的任务和标准。首先,要以当前中小河流的河道所面临的治理的实际形势和所存在的问题为依据,明确当前河道治理的任务,在明确任务的过程中要分区域有重点的进行规划。其次,分析探究防洪保护的对象以及范围,诸如沿岸的农村人口、耕地、城镇和工矿单位,以及沿岸重要的基础设施等。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如果是采取分区域防护的措施时,需要根据分区域保护的实际范围,分别进行统计相关的指标,而对于某些地形的变化较大山丘地区,需要将洪水有可能淹没的估计范围统计在防护区的范围内。最后,要遵从局部服从整体、区域服从流域原则,恰当的处理中小河流同大河大江的干支流、河道的上游下游、河流左右两岸的关系。依据防洪保护区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小河流的生态状况、污染情况,科学地明确防洪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
3.河流治理规划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
规划设计洪水的成果检查。治理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设计洪水成果,如果设计的偏小,就会造成工程的失事,大了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在中小河流治理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是与大河大流比起来,流量的观测资料要相对少太多。所以通常的办法就是设计暴雨的间接来推算设计洪水的,但是这个办法的中间环节比较多,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经过慎重的检查和分析。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检查包括参数、计算方法和采用成果等方面。
在防洪标准的确定方面,中小河流的洪水是大河大江及其分支洪水的来源,中小河流的治理规划设计防洪标准时不但要考虑自身洪水和灾害的相应特点,还要注意到同大江大河防洪标准的协调性。
4.结束语
中小河流的防洪问题和生态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所以针对当前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的问题,确定科学有效的治理规划是势在必行之举,保护信江水运沿岸的基础设施和城镇,坚持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河道管理和中小河流治理问题,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既要做好防洪工作也要做好泄洪的安排工作。把处理好河流的治理,促进城镇的发展,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等作为治理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因地制宜,有主有次的治理好中小河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健.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基本思路与要点[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2(5).6~7.
篇6
道路规划是现在社会交通系统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公路路线的设计,并且能够按照设计的思路设计出适合设计对象的道路建设方案,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人和物的最佳的道路,使得道路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并且能够具有发展性。喝酒时所谓的科学和谐的道路规划制度。一个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方案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一定程度的控制着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另外还能够使宏观经济健康的发展下去。对于特殊的项目的道路规划,比如一些企业的厂区道路环境规划就要按照其特有的条件或者环境而特别设计,除了按照普通道路规划按照土地、城市、环境和生态等条件外,最主要的还要与厂区美化、管线的安置、排水等相结合。
二、道路环境的规划与厂区之间的矛盾
道路环境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道路以及道路的旁边空间会有很大的空间和边界,这样会对厂区的工人造成吸引力,吸引他们过来活动,可是厂区内的道路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的,如果被厂区内的工人占用,就会极大的影响道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作用,影响效率,那么此道路环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了。所以对道路周边的空间要进行合理设计,尤其是厂区与道路之间的空间要有一定的隔离,这样既能防止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对厂区内的工人造成的伤害,又能防止厂区工人到道路与厂区的隔离空间去活动,影响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行驶,并且也同样阻止了机动车的行驶占用了旁边附近工厂工人的活动空间。对于建造在工人活动区域的道路,在道路的周边的空间应该适当的道路的路边空间建设工人活动的空间,但是一定要保证道路能够正常行使交通的功能,保证道路不被破坏,这样形成一个空间共工厂工人使用。
三、厂区道路环境的综合规划设计思路
1.综合规划设计的总思路。
(1)首先必须对厂区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确定厂区需要建设道路环境的风格,明确厂区的规模,比如,明确是在旧的道路基础上进行规划还是在新的地址创新,能够突出企业的形象和品牌意识,规划的设计思路能否满足该厂区的客户的审美需求等等。
(2)对该企业厂区的办公条件,场地设置,生产的流程还有生产的环境要求以及生产的流程及需要和安全,另外还要考虑到没美学的要求,对整个厂区的总体空间和建筑物的了解和把握,按照厂区的需要,对道路环境进行合理的布局设置。
(3)对于厂区中的各种管线应该特别注意,因为这涉及到整个厂区的生活生产活动以及厂区中工人的日常生活,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道路的设计规划上,要特别注意依靠道路的建设来对每一个管线道路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为以后的管理和维护创造良好的条件。
2.对厂区道路环境的规划的专项设计思路。
对厂区的道路环境的专项规划应该按照总体设计的思路进行:
(1)对于厂区建筑物的考虑。厂区的建筑物大部分都是工厂内的生产环境,在生产流程允许的范围内,以及考虑到建筑物的布局、空地的面积、运输所用的设备等等对厂区的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厂区内的道路能够满足生产过程便捷、成本节约的效力。
(2)对道路网的布局规划。道路网是在生产状况以及运输的状况下规划的,只有明确了生产的状况和运输的状况才能设计合理的道路网布局。
篇7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建设
Abstract: The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is a contradictio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roads is lagging behind, outstanding loans too much, a difficult urban transport is one important reason. Urban roa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tself exist with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ontradictions. Popular signs of urbanization, for example, is the expansion of the urban area (size), the city height increas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increased density,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urban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s. All this means tha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rban road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for urban transport func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ependent. Now an urgent need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in the city roa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which is a basic premise of the city the difficulties in traveling.
Keywords: urban roads; plann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前言
由于历史、认识、经济等方面原因,我国道路建设落后于交通需求,道路网络的交通日渐拥挤,出现一系列交通问题和矛盾。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衡量城市道路功能有一系列的指标,在此只是从印象或者是感觉上提出一些评价指标。一个是城市道路密度,即每平方公里拥有的道路面积,道路面积是道路长度与宽度的乘积,当然,道路长度首先取决于道路的数量,不如在一公里宽的截面上,有多少条纵或横的道路,如果平行道路之间的间隔过大,必然会产生道路拥挤的现象。进一步说,在道路长度确定的前提下,道路的宽度将决定着通行的速度,否则,在同一条道路中通行的车辆或者人流,就会感到拥堵。城市道路密度越高,就意味着道路占用城市用地的比重越大,就越是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但是该项指标不可能无限提高,因为在特定的人口数量限制下,要提高城市道路密度,增加城市道路建设用地,就得扩大城市范围,让城市向周边郊区延伸,虽然道路交通速度可能因此而提高,但是,总体上说,路途往返时间仍然不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北京现在城区规模扩大,已经发展到了五环六环线,虽然交叉立体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车速,但是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人们在路上通行的时间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行车油耗。一个是“畅通速度”,前些年,济南交警通过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严管城市交通秩序,创造出“畅通工程”,笔者所在的省会城市,主干道叫做“长江路”,也被当地交警部门确定为“严管街”,旨在保证交通的畅通。畅通总有个速度或者效率的标准。如果在某个交通高峰时段,选择交通主干道的一段,在该时段内考察全部通行车辆的流量 (在高峰时段的车流量一般都是呈饱和状态),或者从该主干道的起点到终点的一段路程中,考察高峰期的平均时速,如果低于城市交通的最低限速 (如 15 公里/小时),那么,显然存在着交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交通拥挤的绝对原因一般都是道路供给不足所造成的。再一个指标,就是考察一个城市的 GDP 总量和道路面积的比例关系,或者将其转为城市 GDP 年均增幅与城市道路面积增幅的比例关系,换个角度,考察一个城区的常住人口总量与道路面积的比值关系,或者是城市人口增幅 (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增幅) 与城市道路增幅的比例关系,如果这些比例关系显示出道路增长跟不上城市 GDP 或者人口增长的特征,城市道路供给相对不足的问题肯定是存在的。
一 城市道路建设的历史问题
这里不能不考虑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历史问题了。建国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存在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欠账过多的问题。城市建设注重工业发展,但是忽视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战备的需要,城市道路设计多呈丁字路口,被司机形象地叫做“断头路” (据说是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城市巷战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缺少大型的交通枢纽 (如“大圆盘”)。因为城市的居住格局多呈单位大院式,很多生活福利乃至购物休闲等需求可以在本单位大院内自行解决,对于城内交通的要求并不强烈,而且,室内交通以公交、自行车为主 (没有私家车以及很少有单位通勤车),结果形成了快车道仅四车道 (来回都是双车道) 加上比较宽阔的自行车慢车道的主干道形式,一般道路只是双车道 (来回都是单行道) 并且没有慢车道的形式。而且,道路沿线的预留空间不够,沿街商店、单位压路建设,甚至挤占人行道,以至于很多城市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进行城市道路改造扩建也变得非常困难。由于城市建设投资经费来源单一,完全通过政府财政预算安排,因此不可能采用大规模的立体交叉设计,多半在平面道路上做改造、扩建等补充性的工作。甚至存在着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的定位不清,格局不明晰,以至于于道路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比较典型的现象是,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理念上带有明显的单一中心的同心圆辐射倾向,所有的道路都向市中心集中,城市的次中心和卫星城镇的功能不明显,造成城市道路的利用率不均衡,有的路段交通过于拥挤,有的道路处在闲置、使用不足的状态。
二 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看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道路密度标准不够,不能满足城市交通的基本需要,如果说,在主要商业区或者是高峰时段交通难的问题在所难免,但是,如果已经看不出交通难的时间和地段特征,总是感觉到交通难就说明城市交通的基本需要不能满足了。道路功能分工不明晰,主干道的功能不突出,在城市纵横通行的主要方向上不能发挥快速畅通、流量巨大的作用,而次干道由于过于陈旧,老化,起不到为主干道分流的作用。道路布局不合理,城市中心道路过于密集,新建城区道路建设不够。道路级别档次不够,具有预见性前瞻性的大手笔道路设计不多,往往在三五年后就发生新的交通难问题。道路建设与拆迁改造的统筹规划和协同施工管理欠缺,有关光纤、给排水、煤气、供热的管线施工此起彼伏,往往封闭道路或者只能单行,加剧了道路使用的困难。配合道路使用的交通管理制度研究和规制不够,比如,前些年,公交公司中巴实行“招手停”,随处停车,公交公司设计公交路线是“无孔不入”,只要有路,就开通公交车,公交站点过于密集,无一例外地都要经过或抵达市中心,加剧了某些地区交通拥挤问题;再有,一些城市的机动三轮车、“摩的”横冲直闯,随意停靠;一些闹市区和交通枢纽的公用停车场缺乏,以至于挤占慢车道等。最后,相对于城市发展而言,道路建设始终是滞后的,不够的,因此,在发展思路和理念上实际上体现着利益群体的博弈问题。
三 结束语
篇8
关键词:低碳办公空间;室内设计;规划思路;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012(2015)11-0065-01
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办公空间的设计是由一定差异的,再我国大部分都是追求的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能够体现企业的标志性的设计,更偏向于平面设计,使用的大都是冷色调,只有少数的传媒等行业的公司设计会比较新颖。而国外则是更喜欢开放式、独立性的空间,更注重与软化办公室的环境,让办公室能够体现出实用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等。
1低碳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理念
1.1设计理念
在现在的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中,并不是一味的追求效益,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用简洁的建筑手法,将灯光、空调以及办公家具的适用性等进行充分的考虑。还有,要注意融入几项基本的要素。第一个是秩序感,就是指整个办公空间看上去简单完整。正是因为秩序感的存在才会使得办公室出现一种安静、平和的环境感,而且,秩序感也是办公室设计的一项基本的要素。如何才能够创造出秩序感,主要可以从家具颜色和样式、平面铺设等方面着手。
1.2明
明是办公室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办公室的环境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会直接导致工作人员提不起工作的激情,从而使得其工作效率降低。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办公室要营造出明,利用色调干净明亮的内部环境以及合理的布置灯光,为员工营造一种明快的办公环境。
2规划思路
低碳办公环境是以设计为基础的,利用低碳的设计原理、理念等进行办公环境的设计,包括后期的工作环节也会进行设计,让其能够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低碳办公环境的目的就是让低碳的意识慢慢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从而让低碳成为人们生活的部分之一,使得我国能够达到低碳经济的发展标准。低碳的办公空间应当优先选择建立在自然景观的环境中,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于办公室的环境建设,让生态环境能够融入到办公的环境中,使用这种措施来降低负面的影响。
2.1雨水收集
这个系统主要是将建筑物的屋顶、马路以及广场等区域所汇集的雨水进行收集,然后在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后,再进行利用。这部分雨水主要可以用于办公室的绿化景观等,以及洗涤等方面,充分的将雨水进行利用,这样不仅把雨水的资源利用了起来,还做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将我国的淡水资源节约了下来。而且,雨水还能够注入到小区或公园的人工湖等处,在办公空间也可以对植物等绿化盆栽进行浇水使用。
2.2光电
虽然说光和电能源都是再生能源,但使用过度的情况也依旧会产生污染,在加上这部分能源也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够使用的,所以,低碳经济不仅是要保证生态环境的问题,还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经济开支。因此,在办公空间中应当使用环保的光电材料以及技术,环保的光电材料种类非常的多,所以,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
2.3呼吸式幕墙
这个幕墙是由两层玻璃组成的,之所以它称为呼吸式幕墙,是因为两层玻璃之间有一个空腔,然后在利用液压通风系统使得空气能够在里面进行流动。这个幕墙的功能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把“光污染”降低,如果从使用的方面而言,双层玻璃能够有效的隔绝冷风,所以,在冬季的时候,只需要将幕墙两端的进排风口关闭,办公空间自然就会形成一个温室,这样还能够减少冬季的暖气费用。如果从舒适度而言,呼吸使的幕墙隔音效果非常强,能够为办公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安静的办公环境,而且并不需要开窗就能够达到换气的目的。从而使得办公室的舒适度增高。还有,因为呼吸式幕墙是玻璃制造的,采光的效果非常好,能够让办公室出现一种原始的自然感,再次促使生态环境在工作人员心中的影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办公室的设计一般都是中规中矩的,但是,在现代化社会中,各种都在提倡创新,所以,办公室的设计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而这种创新的方式就是以低碳经济为基础进行的生态办公环境的设计,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办公氛围,还让人们逐渐的适应低碳经济的生活,使得人们在其它的时段也能够自主的进行低碳生活,从而使得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降低因生态环境污染而出现的自然灾害,变相的降低我国应自然灾害受到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包雅馥.浅析室内设计中低碳办公空间的规划[J].电子制作,2013,(19):282.
[2]孙树霞.减少办公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绿色室内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3]武颖维.现代新型办公空间的室内系统化设计[D].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篇9
【关键词】LTE技术;MIMO技术;室内分布系统;规划与设计
1.引言
LTE是3G通信技术演进的产物,对3G技术的空中接入技术进行了优化和增强,并且引入了扁平化网络结构。LTE技术是目前4G通信的主流技术,因此随着4G牌照的发放,LTE技术也必将获得巨大的发展。在LTE通信技术中,其典型的特点是提供较大的通信数据流量。根据对国内外3G技术发展的经验分析发现,80%以上的业务量集中于20%的用户密集区域,因此在LTE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室内分布将成为其发展的重点和主要的部署方式。MIMO多天线技术是LTE技术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空间信道的充分利用实现了大数据通信,使得LTE技术的信道容量和数据流量大幅度提升。因此,在实际的LTE室内分布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必须将MIMO多天线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予以考虑。
2.LTE室内分布系统概念
(1)LTE室内分布系统结构框架
作为LTE技术实现的重要方式,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分为信号源以及信号分布系统两个主要部分,其中信号源又主要有宏基站、蜂窝基站、直放站等形式。在具体的通信业务实现过程中,即信号源与室内分布系统的相互结合,实现对室内网络覆盖区域的通信业务、用户容量等进行考虑。目前的信号分布系统可以分为无源式、有源式、光线式、同轴电缆式以及混合方式等,在其选取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范围以及通信环境等因素。
(2)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天线类型
在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中,其天线形式主要采用较为简单的单极子形式,此类天线制作成本较低,覆盖范围较大。然而随着通信天线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室内分布系统相关性能和参数要求的提升,双极化天线受到广泛的关注。在LTE室内分布系统中,由于需要采取MIMO多天线技术来提升系统的数据吞吐量,因此天线之间的相互耦合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所以对于LTE室内分布系统而言,双极化天线将会更加实用,即在天线系统中采用极化相互正交的天线单元组成具有较低耦合度的天线阵列,从而充分利用空间环境和分集效果,实现LTE网络的高数据传输速率。在相同的输入功率和通信频带宽度情况下,采用双极化阵列方式可以使得数据量成倍增加,这对于改善LTE室内分布系统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室内分布系统天线选取
天线的选择对于室内分布系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天线的辐射特性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室内分布系统的天线形式选取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进行。目前,应用于室内分布系统的天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采用全向吸顶天线,这是一种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天线形式,可以通过部署多个全乡吸顶天线实现对区域的分布式覆盖;二是定向吸顶天线,主要应用于用户呈现天井状分布的场景,通过定向天线既可以满足区域覆盖要求,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扩展网络覆盖范围;三是对数周期天线,其主要应用场景是电梯的井道内,而且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通信环境选择合适的信号辐射模式,以实现最佳的通信质量。
(4)LTE室内分布系统模式
在目前的LTE室内分布系统模式中,主要有单通道和多通道两种,具体而言单通道模式指的是LTE基站端输出单路信号,在接收端采用多路接收,从而实现1×n SIMO系统,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于对数据流量要求降低的办公楼宇,该种模式也可以作为LTE室内分布系统初期建设的主流方式;多通道模式指的是在LTE基站端和用户端均采用多天线(不小于2)进行收发,该种模式主要应用于对数据流量要求较高的区域,可以充分的体现出MIMO系统的大数据量特点,改善用户体验。同时在具体的天线形式选择过程中,可以采用单极化或者双极化天线,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指标要求进行选择。
3.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和设计方案
在LTE室内分布方案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主流方案,即新建独立LTE网络和在已有室内分布网络基础上进行改造。从建设投入成本的角度而言,运营商往往更加希望在推广新的网络技术时能够充分利用现存的资源,然而对目前的2G/3G室内分布网络进行改造具有较大的难度,而且在改造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无法独立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的问题,因此选取哪种方式需要结合运营商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通过对现存室内分布网络的评估,确定其进一步改造的难度及成本。在目前的室内分布网络建设过程中,主要才用的是单通道、单极化方式,因此在LTE的室内分布网络规划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难题:一是通道数量的确定,采用传统的单通道方式还是更新为双通道;二是馈电系统的规划,是采用独立的新建馈电系统还是沿用现存的;三是天线的选取,是选择传统室内分布系统中常用的单极化天线,还是采用双极化天线。鉴于对上述主要问题的分析,确定了以下几种用于LTE室内分布系统的方案。
(1)单通道LTE独立设计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对现有的2G/3G方案进行改造,在馈电方式上采用传统的单通道模式,在现有室内分布式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套射频通信系统即可,没有采用MIMO多天线技术,在建设的过程中与现有系统相互独立,并且拥有自身独立的馈电系统。此种方案不会对现存系统造成影响,同时可以实现对LTE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设计,然而由于没有选取多通道技术,因此只适用于非热点区域。
(2)采用双通道单极化LTE建设方案。即在通道选取上采用双通道模式,天线选择单极化天线,能够实现MIMO多天线通信,同时与现存的室内分布系统相互独立,并且采用完全独立的馈电系统。采用这种方案需要增加两套新的天馈系统,同时天线数量也要翻倍,并且需要对馈电系统实现电平差值控制,以更好的实现MIMO性能。此种方案与现存方案完全独立,因此其成本相对较高,同时新增加的天线安装也会有着较大的难度。然而此种方案能够充分满足热点区域对于高数据流量的要求。
(3)双极化双通道LTE建设方案。即选择双极化天线方式实现MIMO性能,同时其建设过程中与现存系统相互独立,采用完全独立的馈电系统和具有双极化特点的天线进行辐射。选择该方案需要建设一套完整的室内分布系统,包括天馈系统及相关的组件,同时由于天线具有双极化的特性,因此可以采用一副天线即可。此方案可以实现对于LTE室内分布系统的独立规划和优化处理,同时其由于MIMO技术的引入可以更好的改善热点区域用户体验。
4.结束语
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需要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LTE室内分布系统方案,以更好的发挥LTE技术的大数据流量优势,改善热点用户的通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维,朱恩.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流程[J].信息通信,2012,05.
篇10
关键词:员工归属感;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前言:在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留住人才成为企业管理层头疼的问题,为此,企业做出了多种努力,但是依然存在比较强的人员流动,进而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实际上,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因此,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就必须以员工归属感为出发点,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良好的应对市场竞争。
一、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建设意义
(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
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增强员工归属感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重视员工的作用。企业的经营就是对多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其中,人力资源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资源,人力资源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与弱。企业文化建设在员工归属感的基础上进行,给予员工发展充分的重视,通过尊重员工,有效的发挥员工的重要作用。通过员工归属感的提升,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良好发展,进而实现企业留住人才的目的,并提升企业的价值。
(二)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是经营成败的关键,核心竞争力具有唯一性,其他企业无法进行模仿,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时,企业文化建设是核心措施。当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比较强时,企业就可以实现长远的发展。通过员工归属感的提升,促使员工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这样一来,员工就会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从而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建设完成之后,企业将变为凝聚共同价值观的组织,这样一来,员工就会认同企业,并形成强烈的归属感,进而积极的开展本职工作,同时,员工还会将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基于此,员工就会心甘情愿的留在企业,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个人价值及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努力,最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提升。
(三)企业降低人员异动力的有效手段
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对外开放的程度更加深入,这促使大量的国外企业进驻到中国市场中,这样一来,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实质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十分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及掌握。然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大幅度流动的现象非常严重,人才流动既包含自动离职,也包含非正常离职,无论是哪种离职,都将会给企业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员工之所以会大幅度的离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其他企业所提供的更为优质的选择,二是企业无法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不过,建设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之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会提升,进而增加了员工留在企业的可能性,降低了员工的异动力。
(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及归属感增强之后,员工就会主动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进而激励员工不断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实际上,在一个成功的企业中,并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强迫员工工作,而是让员工在潜意识里认识到自己供职的企业是最优秀的,进而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建设完成之后,员工就会将企业与自身相连接,与企业领导一起,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一)物质文化建设
所谓物质文化建设,就是指为员工营造出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打造出企业独一无二的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自豪感。首先,树立特色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员工对企业的第一印象,如果第一印象比较差,就无法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因此,首先要打造企业的形象;其次,创设舒适的工作环境,企业在对员工的工作环境进行美化时,要注意科学性,对色彩、摆件等合理的布置,以便于保证员工在舒适的环境中提升工作效率。
(二)行为文化建设
在一个企业中,包含员工层和领导层,在建设行为文化时,需要分开来进行。在领导层,要提升领导的素质及能力,在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要改变传统的指挥、监督、控制地位,变为为员工服务的地位,这样一来,就会缩小员工与领导之间的距离,同时,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在员工层,要培养出典型人物,充分的发挥榜样的力量,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都会出现能力比较强、素质比较高的员工,企业可以将其树立为典型模范人物,激励企业员工以此为榜样而努力。另外,企业还需要展开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
(三)制度文化建设
在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度文化的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保证企业的有序发展。企业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应该科学的应用竞岗轮岗制度,从而充分的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实现人尽其用,在实行此项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平性。还需要建立起薪酬考核制度,通过相应的精神激励及物质激励,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有针对性的提升员工的技能及综合素质,进而有效的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为企业的发展积极努力。
(四)精神文化建设
在企业文化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因此,精神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企业在确定发展目标时,要充分的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具备崇高性、共识性的特征。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而是应该充分的重视企业文化的实践作用,同时,还需要建立起清晰简明的价值观体系,将企业的经营活动纳入到体系中,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使价值观体系具备真正的指导性作用。另外,创新是企业兴盛不衰的动力,必须要树立创新精神,通过不断的创新,丰富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论: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以员工为出发点,以提升员工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为目的。当员工的归属感提升之后,员工就会积极主动的投身到工作中,进而有效的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最终实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素银.如何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员工归属感[J].科技与企业,2014,11(10):79.
[2]张进源.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 助推企业软实力提升--以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1(12):170-171.
- 上一篇: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
-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