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人教育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人教育调研报告

篇1

在家庭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在监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是近年来逐渐衍生和正在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为创建“和谐**”、“平安**”的需要,区妇联与区关工委关爱团组织了联合调查组,对当前**区范围内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现状作了调查。希望通过调查,摸清情况,找出问题,采取措施解决,以便让这部分未成年孩子能与普通未成年人一样,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同时也让那些在监服刑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安心接受改造,早日获得新生,为努力打造全国最美丽城区贡献力量。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近三年来,仍在服刑的有90余人,其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共21人(户),共有未成年子女23人。其中双浦镇8户10人,文新街道7户7人,转塘街道和灵隐街道各2户2人,西溪街道和**镇各1户1人。23个未成年子女中,男11人,女12人。按年龄段分,6岁以下女4人,男2人共6人;7—13岁女4人,男7人共11人;14—18岁女4人,男2人共6人。7岁以上孩子全部在校读书,没有辍学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极少数未成年人的抚养和生活存在困难。**区因经济比较发达,无论城与郊,居民生活条件一般都较好。但一旦有人服刑,家庭势必受到经济收入的影响,在孩子的抚养和生活上出现相对困难。以上未成年孩子当前的抚养与生活状况,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况:(1)父母一方服刑,而另一方因学历高、单位好,收入稳定,一方服刑对生活虽有影响,但不会发生抚养和生活困难。这样的情况共5户,不到四分之一。(2)住在城郊结合部,原先生活水平和对生活要求并不高,经济条件也还可以,父母一方服刑后,另一方基本能承担子女的抚养,应当说生活上虽有困难,但问题不大。这样的情况有10户,约占一半。(3)另有5户中,父母一方服刑,另一方抚养子女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他们将孩子放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其中有两家的祖辈原先经济条件尚可,对孩子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另三家祖辈本身经济条件并不好,无可奈何地承担起孙辈的抚养,勉强维持生活。(4)真正困难的仅1户,女孩聂某父亲服刑后,母亲带着她回安徽老家发生车祸,母亲受伤住院,这一重大变故,使聂某生活发生很大困难,连住房都没有(原在杭居住的房子因其父涉及经济案件被法院查封抵押),现与母亲暂时在安徽老家生活学习。

2、对这些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极需加强。目前,**区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呈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父母另一方负责教育和管理,但由于要工作和生活,他们往往缺少时间和精力来管教孩子,有的因文化低、无水平、无能力管教孩子,这和那些父母双方共同管教孩子相比,效果要差得多。二是虽由父母另一方来管教孩子,但实际上这一方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管教,自己不问事,而爷爷奶奶往往只管孩子的生活,而对孩子的思想和文化学习管得较少。三是父母一方服刑后,父母又离异,负责对孩子监护的一方无心事管教孩子。四是父母一方服刑,另一方遭车祸负伤,无能力管教孩子。如女孩聂某,今年7岁,其父服刑后,其母回安徽老家又遇车祸住院,现无能力照顾聂某的生活和对她的管教。以上说明,这些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弄得不好,会产生社会问题。

3、这些未成年人极需心理疏导。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的群体。这群孩子本来应该是阳光少年,但他们的心灵因父母一方被判刑,被迫罩上了阴影。他们中,有的因看到别人的异样眼光而深深受到刺激,有的因父母一方被判刑而在同伴中抬不起头,他们在心灵上受到沉重打击。这些未成年人与其他未成年孩子一样需要父母和社会的关爱。在我们调查了解过程中,感到一般情况下,这些孩子都需要心理关爱,而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更有待心理疏导。在校高一学生白某,初二前较开朗,自其父因盗窃入狱后,情绪明显低沉下去,同学间相处也趋低调。今年高一入学后,在班级里很难听到他的声音,老师说他是“听话”、“不违纪也不声响”,这显然有着较为严重的自闭心理。另一职高一年级女生袁某,父亲入狱后,父母离异,判给母亲抚养,初中毕业后直升职高。她感到父亲已如此,母亲也不爱她,周围的人不关心她,她很渴望别人能给她以关爱的眼光。这些学生,大多存在自卑、自闭或自尊心过强的心理,在性格上表现出敏感、多疑等特征。调查中发现,这些未成年孩子一般不愿意暴露家庭情况,以至不少班主任根本不知道这些孩子的身世。说明他们都已在精神上造成了心理压力,所以表现出不愿与同学、老师沟通,不愿接受别人帮助等自闭心理,从而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这种情况尤以初三与高中在读的学生为甚。所以,要关注这一群体孩子的心理问题,正确地加以引导,特别要把重点放在初高中这些学生身上。

4、对这些未成年人教育和关爱的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据我们调查发现,人们对解决服刑人员未 成年子女问题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1)认为**区经济较发达,这类孩子的生活基本上不成问题,九年制义务教育早已实施,教育也不成问题,所以不会构成社会问题。(2)认为在城市里邻居相互间不了解,即是有的孩子父母服刑,连邻居都不一定了解,这就不可能给这类孩子有歧视行为,因而他们也不会产生心理压力。(3)对这类孩子的帮扶、教育和管理至今未提到有关方面的议事日程上来。

目前关注这类孩子的有司法、民政、共青团、妇联和关工委,他们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调查摸底和帮扶工作。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没有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依据,也没有相应的工作机制,上述部门基本上也属于“随带做做”而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监护、心理、教育、管理等问题。

三、对策与思考

1、提高认识,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关心这一群体孩子的成长。**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没有像经济欠发达地区那样处于生活困难、无人抚养、流落街头、辍学严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境地,但这不等于没有问题。再说,我们的调查仅仅是把触角开始触到这个群体,深入下去,一定会有更多的问题。这一群体的孩子应当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地生活、学习、发展、成长,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应当继续加强调查研究,关心、帮扶这些孩子的成长,这也能促使服刑人员加速改造、重新做人。

2、社会各方联动,营造帮扶良好环境。在当前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妇联组织可以牵头做些调研,同时司法、教育、民政等有关部门和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应当联动,尤其是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动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爱、帮扶的社会环境。学校更要关注这些学生,从学习、生活上关心他们,心理上给予正确疏导,让他们有良好的教育,谨防“罪恶遗传”。

篇2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研究;新农村;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对人才的需要,在宪法中增加了公民受教育权利的规定。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保护农民受教育的权利已成为时代主题。而我国目前由于政策不完善以及条件限制的原因,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状况并不理想。为了改善当前的不利局面,本文我们将就农村成人教育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当前的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建议,同时对我国未来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做出展望。这对于推动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建设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有关农村成人教育的研究

1.1 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约8亿,农村成人教育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显得愈发重要,但是就农村成人教育开展的现状来看,依然不尽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1 教育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成人教育支出远远小于义务教育,农村教育人均支出小于城镇、贫困地区教育人均支出小于富裕地区的现象依然突出。而且,我国农村应受教育的人口基数大,经济状况不一,不少地方甚至缺乏最起码的办学条件,财政投入明显不够。资金问题仍然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1.2 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教育者的素质对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直接影响。由于农村成人学校的教师工作条件艰苦,造成教师大量流动。农村成人学校教师向当地中小学校流动,而流出的往往都是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流失、非职业化教师的增加,导致农村成人学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学校的教育质量。

1.1.3 教育对象素质较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下。国务院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由于受自给自足生产方式的约束和禁锢以及封闭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普遍缺乏依据市场变化调整和组织生产的能力。加之缺少适时的农业技术培训,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不高,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不强,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要求。

1.2 农村成人教育模式的探讨

然而,现在多数的成人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譬如,部分学校的教学内容仍停留在小麦何时浇水、何时施肥、葡萄何时扦插、如何嫁接等低级技术,当然,并不是说这些技术不用学,而是成人学校应当与时俱进,拓宽教学内容,让现代农民们学到更多科学有用的知识。

1.3 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成人教关系的论述

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发展机遇。农村成人教育应该建立在适应并服务于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这一教育开展基础,更加切合实际地规划农村成人教育的开展路径。这为农村成教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未来农村成教的发展趋势。

1.4 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

农村成人教育应该以农民全面发展及农村教育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与农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相一致,其教学内容也应该贴近农村实际生活。具体来说,对于青年农民,重点进行实用技术、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加强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力与技术的教育,以培养现代农业所需要的现代农民;对进城务工的农民要加强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安全生产知识,营造农村人力资本培育的良好环境,提高他们的竞争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第二三产业及现代化小城镇中从事非农产业的迫切需要,为实现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的非农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研究趋势与展望

2.1 解决成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成人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要着力解决。一是改善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和管理不善的问题。农村地区师资力量是教师队伍中最弱的,且优秀教师流失率很高。发展农村教育必须采取妥善措施留住人才并积极引进人才,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解决农村建设人才缺乏的困局。三是调整农村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

2.2 创新农村成人教育模式

依据国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转化的经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的走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走出农村,到城市第二三产业及其他管理部门就业;二是到现有农村空间内发展起来的新兴小城镇从事非农产业;三是留在已被改造了的具有现代化性质的农业生产领域就业,即现代农民。农村劳动力走向的趋势,事实上已经给农村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个课题,提供了一个方向。农村成人教育应该在传统的模式上进行创新,使教育能够真正地顺应当前农村的发展需求。

2.3 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需求

现阶段,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加速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问题也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人才结构提出了全新要求,这就要求农村成人教育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适应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既要注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科技水平和专业技能,又要注重人才的多样化。

2.4 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农村成人教育和谐发展环境

长期以来,农村发展受到政策和自然环境的制约,进而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只有先形成良好的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才能为农村成人教育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要提供便利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给农民创造更多的生产机会,进而更好地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由此逐步提高农村自身的经济和社会能力。只有农村自身经济健康发展了,才留得住人才和资金等资源,才会让人们对发展农村和农村成人教育充满信心,让现代农民就地生根,落地开花。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3

成教学生经历了从学校到社会,再以从业者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出现在校园中的身份变换过程,这样的经历使他们的眼界得以拓展,对社会、人生进行了一番观察、思考和理解,他们的思想有成熟的一面;同时,社会上的一切思想、道德、作风、生活方式等都已给他们深刻的影响,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展开,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涌入我国,直接作用于他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成教学生比一般在校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

成教学生学习行为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功利性。鉴于成教学生一般都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他们的学习往往以某种实际需要的满足为牵引,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注重处理工作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轻视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成教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既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度,也凸显了增强成教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必要性。

增强成教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对策思考增强成教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结合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改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观念是增强成教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前提。要提高成教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必须改变轻视甚或漠视思想政治教育、把成人教育简单看做是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错误观念。需要改变观念的不仅仅是成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包括参与成人教育的其他人员;还需要通过适当的教育途径,改变成教学生轻视、漠视提升自己思想政治素质的观念。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没有成教学生观念的转变为前提,所有的努力都将沦为空谈。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是增强成教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必要手段。由于成人教育集中面授时间短,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多,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避免满堂灌以及空洞的理论说教。要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需用选择适合成教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由于成教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因而他们更愿意接受讨论式、交流式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仅仅依靠几次集中面授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信息技术发展、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为课堂教学延伸提供了平台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站、公用电子信箱,及时把教学案例、讲义、课件及其他相关资料放在网络平台上,便于成教学生查阅;可以在网上为成教学生答疑释惑,解决学生的学习、思想等问题;还可以通过QQ等聊天工具组建网上班级,为成教学生畅所欲言,讨论学习、生活提供平台,以期提高成教学生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改革考核方式是增强成教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考核方式只能考核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至于成教学生接受教育后的思想变化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无从体现。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考试评价体系改革的探索者和尝试者,改变以往陈旧、呆板、机械、单一的考核方式,要向多元化、多视角、全方位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转换。要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引入考核评价体系,搭建起成教学生的班主任、各个任课教师、成教学生所在单位联手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平台;要把开卷与闭卷、平时操行与卷面成绩、课内学习与课外表现、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出勤率与学习效果、论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网络沟通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考核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篇4

关键词:工科成人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知识库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工程教育改革正在全国有关高校掀起,作为首批试点高校之一的同济大学为进一步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卓越工程师是指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的创新型人才。目前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多数高校还只是停留在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层面上开展,实际上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其面广人多,学生又是来自企业一线,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对其工程创新教育更有必要。成人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势必会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对工科成人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我国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这将对我国的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我国只有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才能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虽人数上世界第一,但人均产值很低,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中国工程院对我国500强企业中的部分企业调研报告表明,尽管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都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创新潜力,但因受传统教育模式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其创新精神、创新目标和创新毅力明显不足。不少企业反映,目前大学工程教育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例如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往往使学生“死读书”,创新能力和素质得不到培养,甚至还会抹杀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再如,工程教育中对工程实践和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致使很多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对既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又具备创新意识和素质的综合性高级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参加成人教育的学生一般为在职从业人员,已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和进修的目的是希望学到一些新的知识和技术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竞争能力,即学生注重课程知识的实用性。而现有的教学培养计划和教学模式还是套用全日制的,很难适应培养创新人才这种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创新人才一般是指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运用自己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凭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在物质领域或精神领域能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个体。这里应特别说明的是,工程创新是多层次的,不仅指宝塔尖的高技术,也可以指某项工程,在不影响质量情况下节能、降耗,缩短工程工期等。所以创新也可以理解为把事情做得更好。对创新人才而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创新的条件,能力是创新的保障,三者的协调发展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理论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以宽专业为基础制定教学计划,提倡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构建由基本模块和各种专用模块组成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其中的基本模块为公共专业基本课程,而专用模块是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的专业课程,同时应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和更新。

(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工程教育中学生的素质包括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两部分,前者指学生在工程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表现出来的技术品质和人文品质的统一体,具体反映为应具有较好的工程创新意识、较高的工程技术水平、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观念、情感、毅力等综合组成的内在品质,它包含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是进行工程创新活动的基本条件,因此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十分重要。

(三)注重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指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自身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从事创新活动的保障。在工程教育体系中的能力培养包括实践工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加强学生上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人才教育的重要环节。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和桥梁,实践教学环节的功能是理论教学无法代替的,其设计和安排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培养出来的创新人才水平高低。

三、构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按照上述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我们以同济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试点,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其主要内容为:

(一)构建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

为了培养学生在土木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一线的技术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应以宽专业为基础来制定教育计划,并体现不同方向的需求。同济大学网络学院在前几年已把土木工程专业分为一般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和钢结构等三个方向,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满足工程界对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需求。按照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目标,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也必须进行改革,要对现有课程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提供多层次学习平台,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中基本要求学习平台是每个学生必选的,讲授的是经精心选择和浓缩的课程基本知识和精华部分。拓展课程学习平台、实验演示和工程应用平台、知识库学习平台用于创新教育,使学生有选择地进一步理解课程的背景知识、学习相关的新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课程的讲解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应适当简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具体应用。对课程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尽量利用三维动画、视频讲解、照片等手段实施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近几年同济大学组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针对成人业余学习特点创建了多门网络精品课程。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多门课程已被评为国家网络精品课程。

(二)构建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毕业设计模式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改革现有的工程成人教育毕业设计模式。其改革和创新的基本思路为:构建工程设计基本训练+技术应用和工程创新培养的毕业设计新模式。这样既锻炼和强化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又提高了工程技术实际应用的水平,有效激发学生进行工程创新的意识,满足其自主型和个性化的需求。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其工程设计基本训练可以重点选择外形简单、规则的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进行,设计的内容可以精简为框架结构布置方案确定、基础选型和平面布置、梁板结构布置、板和梁的计算和施工图设计、楼梯计算和施工图设计等,重点训练和强化结构概念、设计步骤和方法、施工图设计等,以此作为土木工程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而技术应用和工程创新则可以完全针对学生从事的工作展开,在学生对某项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状况分析和总结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研究和探索专业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和创新的途径,最终撰写相应的毕业论文。技术应用和工程创新课题都来自实际工程,这样毕业设计成果既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又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好处、提高其认真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三)构建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知识库

由于缺乏全日制学生教师的面对面指导,成人教育的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活动的指导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为此,2007年同济大学就开始着手组织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编制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多媒体知识库。知识库的目标是建设一套既能充分反映同济大学土木专业优势、又适合于网络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实用性的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环节多媒体知识库。知识库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为:

(1)知识库的设计及内容安排应充分考虑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

(2)知识点的设置突出工程应用为主,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风格;

(3)学习资源丰富,综合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4)除课程视频外,还提供术语词典、参考资源、例题和习题、工程案例和应用等有特色学习模块。该知识库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建筑施工等4个知识库。另外,为了便于学生自学,还将配套编写一本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毕业设计指导书。

四、指导方式和教学管理的创新

由于学生的分散性和在职性,工科成人教育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工程创新活动的指导工作如何在不过多影响学生工作前提下有效地开展,历来是实际教学中面临的比较棘手问题。我们认为,产学研结合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所以应尽量聘请学生所在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和创新活动,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信优势,加强“教学互动”。通过学院毕业设计平台“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问题”、“学习园地”等模块顺利实现学生与老师、同学与同学的互动交流,增加教师对学生日常教学引导和答疑。另外,再适当安排一定的面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开展创新教育,学校相应的教学管理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摒弃以往的管理制度僵化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弊端。教学管理人员树立创新的意识,努力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积极为创新教育做好服务工作。

五、试点的实施效果

按上述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对2009年以来的三届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和网络教学点(江西、安徽)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的同学进行了试点教学,学生共计120名。试用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教学点、教师反映良好,普遍认为精品课程突出重点,注重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介绍,知识库对学生完成创新型的毕业设计任务有很大的帮助,毕业设计课题理论联系实际,使毕业设计既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又有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的结构概念明显增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尤其增强了创新意识和信心。例如安徽教学点的某同学在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负责人共同指导下,结合其单位施工的银都新城市广场基坑支护方案的制定进行毕业设计。在对基坑支护工程中基坑开挖、支护桩施工、锚杆施工、基坑降水以及变形监测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后,通过计算制定了合理的方案与措施。该方案实施后得到了工程上的成功,并为该单位以后重大型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编制提供了重要参考。其毕业设计成果得到了建设单位和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赞赏。再如,宁波教学点的某同学是宁波西八路1#桥的施工项目经理,我们要求其毕业论文结合1#桥的实际施工要求来展开。该斜拉桥索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以上高度为15.2m,采用实心矩形截面,纵桥向宽度为3.0~2.5m,按圆曲线变化,横桥向宽度为2.1m,索塔布置在中央分隔带上,塔顶设有鞍座(分丝管),以便拉索通过,每根拉索对应一个鞍座,斜拉索横桥向呈双排布置,鞍座亦设双排,塔两侧设有蝴蝶形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装饰板。索塔施工采用定型钢模板,分2节施工,由于桥面高索塔模板结构的施工安全是该项目整个工程的难点,故该同学结合此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毕业设计。在指导教师和施工方公司副总工程师为副导师的联合指导下,该生利用结构计算方法对模板系统在风荷载和施工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变形进行了认真分析计算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施工方案,并在实际施工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由于其毕业设计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因而得到工作单位领导高度重视以及相关企业的好评。

六、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初步模式,试点的成效说明工科成人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成人教育的学生固然在基础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上不及全日制学生,学习环境和条件也有较大的限制,但其受到的工程实践锻炼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明显优于全日制学生,他们了解整个工程实施过程和相关背景,更容易捕捉到工程的创新点,更容易创新。可以设想,我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成人在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等继续教育,如果采用科学和有效的工程教育方法,势必会造就一大批工程创新型人才,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将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人民日报,2010-7-9.

[2]吴启迪.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4).

篇5

通过对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可见,目前必须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体现教师真实的教学现状、体现课程的整体结构、体现教师教育工作的务实性。强化顶层设计,提升教育教育课程的品质,是提高教师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教师教育的课程要从实际出发,切实落实教师职业专业化能力标准。优化顶层设计要从课程框架设计与课程定位确立入手,提升课程品质要从课程目标的设定与课程内容的优化入手。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 顶层设计 课程品质

【正文】

一、在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前期调研

教师教育的前期调研是指通过各种调查方式,得到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的总体特征。在教师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是缺乏调研,或是调研失实,或是搁置调研。

缺乏调研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调研(至少调研报告还是有的),走过场的调研工作,往往在调研伊始就不自觉地主观设定了调研结果,甚至是调研后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已经安排就绪。这种结果其实就是专家的臆断。

调研失实是由于调研内容的片面性、调研对象的不完整、调研评价的不客观等因素,造成调研结果的严重失实。也有的调研工作是由于对结果的统计、评定缺乏科学性,造成调研报告无法直接指导教师教育工作,调研结果只能搁置起来。

(二)中期管理

比较规范的教师培训机构,教师教育过程的管理制度还是非常完整的,很难说是“管理缺位”,但从实际的管理效果看,依然流于形式。

教师教育的管理者,依然延续对中小学生的管理模式,如参培教师出勤登记、作业登记评分等等。所有的这些培训管理都只是形式。点卯式的管理是教师教育管理的通病。

(三)后期评价

教师教育的评价,应该包括教育环境评价、师资状况评价、教学过程评价以及教学效果评价几个方面。

在教师教育过程中,一般比较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当然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关键性评价指标,而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包含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创新性发展、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协调性、促进性等评价,而这又往往是目前教师教育评价所缺乏的。

(四)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创新性发展、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中,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是最直接。而在目前在教师教育工作中,由于对教师从事的职业的认识不足、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认识不足以及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不足,大部分教师会认为教师教育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无足轻重。

鉴于上述原因,在教师教育中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提升教育教育课程的品质。

二、教师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方法

(一)顶层设计的概念

顶层设计并非新词,在工程学里它是一个常用概念,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要素和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强调一项工程“整体理念”,力求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的方法。

顶层设计的概念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追根溯源,二是统揽全局。也就是在思考个体性基础上的整体性,在整体性指导下的个体性。前者和调研密切相关,后者才是设计的问题。

(二)如何实施调研工作

教师教育的前期调研工作应该包括:人才培养需求、学科(专业)基本情况、师资队伍现状、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以及教师教育现状。

目前的教师教育调研,主要是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研(如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等)。对于人才培养需求、学科(专业)基本情况、师资队伍现状的调研,特别是教师教育现状的调研还是非常欠缺的。

教师教育工作调研由五部分组成,即摸底调查、普遍调查、专项调查、总结调整和针对性调研等。

摸底调查要在总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下一步调查的各种计划、提纲、问卷以及统计方案等。普遍调研是按既定的计划,全面地实施调研工作,形成总结报告。通过对总结报告的评估,有计划地对各个专项内容进行深入的专项调研。以前三步为前提,最终总结调整撰写完成调研报告。针对性调研是就调研中不能详尽的的突出问题加以补漏、深入、探究性的调研工作。

教师教育调研的内容一般分为5类、17项,并分别在摸底调查、普遍调查、专项调查中实施,此外针对性调研是按需要有针对地实施,最终总结调整形成完整的调研报告。

(三)教师教育课程的分类

一般讲,从课程的组织形式维度可将课程划分为:综合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从课程行政管理维度可将课程划分为:校本课程与区域课程。从课程的框架结构维度可将课程划分为:核心课程与专业化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应按照课程教学的对象划分为系统性的普适课程和针对性的发展课程。

系统性的普适课程是面向全体教师的课程。针对性的发展课程是面向某一特定群体的教师。

普适性课程包括育德能力提升课程(涵括师德修养、德育教育、德育研修和人文修养等)、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课程(涵盖教学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学研修等)、学科专业能力提升课程(涵盖学科知识结构、学科发展趋势等)。这三块课程原则上是平行的,是面向全体教师的,课程的具体是与时俱进的。

发展性课程包括在育德能力提升课程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课程基础上的教育学术课程、在学科专业能力提升课程基础上的学科前沿课程。教育学术课程面前各个发展阶段的优秀教师,是以教育规律和教育理论思想总结(实践)研究为主的课程。学科前沿课程是面前学科(专业)优秀教师,重在将产业发展重点、学科(专业)研究新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的研究型课程。

(四)如何实施顶层设计

由于教师教育工作的调研内容包括人才培养需求、学科(专业)基本情况、师资队伍现状、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以及教师教育现状。从这些调研成果中,要理顺各个环节的关系,明确教师教育的重点,确定教师教育的内容,实施教师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建构课程框架,并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的系统性、针对性、普适性和发展性。

顶层设计要体现教师真实的教学现状、体现课程的整体结构、体现教师教育工作的务实性。

1、体现教师真实的教学现状。所谓的真实是与主观臆断相对立的,也是与教条不相融合的。比如德育修养课程,不能主管地臆断教师在德育工作的的各种失误,或将个别教师的工作失误作为普遍现象,并将这些所谓的案例串联成一门课程。德育修养课程应该与当时、当地的社会背景,与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结合起来,重点不在发现德育工作中的失误,而在于如何正确地树立教师的时代形象,引导学生的科学地发展。德育修养课程不能简单地指导教师学习几个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法律法规,将这些法律法规教条地、僵死地运用到教师教育中去,而要将法律法规和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结合,赋法律法规予时代性、现实性。

2、体现课程的整体结构。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分类中已经就教师教育的课程框架加以说明,问题是要稳定课程框架、发展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式。这就如同一幢高楼,建筑的框架百年不变,室内的装修十年一换,家具的摆设因人而异。教师教育课程框架是顶层设计的核心。

三、提升教师教育课程品质的方法

(一)课程品质的内涵

课程品质是指稳定的课程信息状态,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案以及相对稳定的课程评价等。

课程品质应该体现文化性和学术性。课程文化性表现在课程的区域性与校本性、时代性与历史性,课程的学术性表现在课程的理论性与务实性、社会性与人本性。

(二)课程品质的提升

1、课程定位

教师教育课程框架中每门课程的定位一般是稳定的。这种定位和调研获取的教师需求是一致的,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标准是一致的。每门课程之间彼此“接壤”而又互补“重叠”。

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定位准确的是有效课程,但低效课程一般是无法避免的,而无效课程是必须杜绝的。无效课程的存在或低效课程的云集,课程框架就肯定存在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是调研结论的错误,就是课程制定的盲目。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联系,课程目标是课程制定过程中既定的为参培者达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整体目标地一部分,每门课程目标之间通过教学活动连接成一个整体。课程目标体现了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

3、课程内容

课程定位是既定的,课程目标是宽泛的,课程内容是发展的。教师教育中比较重视的是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特别是实践性知识。

比如实践性知识具有六个特征,即敏感性(与经验同步的,对教学中的细微差异的感知与判定)、背景性(教学中对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具有的无用语言表述的沟通与理解)、情境性(寻根溯源,建立教学环境,设计具有细微差异的行动方案)、范式性(针对新问题,改造原有范例实施新的工作方案)、可交流性(教师之间的具有主观意志的有效交流)和前瞻性(依据“元”知识形成的不可预见的知识更新)。这些知识的教学,必须通过工作任务的设定,在教学中通过任务的接受、分析,计划的制定、实施,最终的评估、反馈,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其中的课程内容就变得灵活。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课程的内容又是依据现有的区域、校本教学特点有所差异的。

4、课程评价

广义的课程评价包括课程设置的评价、课程教学的评价以及课程学习的评价。一般课程评价是由四个一级指标(即培训方案,培训条件,培训管理,培训效果),及其所含二级指标组成;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由评分重点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权重、得分构成。课程评价具有相对稳定性。

教师教育课程的评价要从实际出发,切实落实教师职业专业化能力标准。在评价“培训方案”时,要推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在评价“培训条件”方面,要突出学科(专业)的“真情境、全真化、仿真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能力培训;在评价“培训管理”方面,要突出组织领导和培训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人性化;在评价“培训效果”方面,要通过教师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仅仅看最后的结果,提倡采用多重巡回反馈等先进的动态评价方法,更多地了解参培教师的满意度及参培教师能力的提高。

总之优化顶层设计要从课程框架设计与课程定位确立入手,提升课程品质要从课程目标的设定与课程内容的优化入手。强化顶层设计,提升教育教育课程的品质,是提高教师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

【主要参考书目】

篇6

1.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一”);另一种模式是使用营销模拟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二”),即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营销模拟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营销实际操作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缺欠。就“模式一”而言,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上都以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如“可口可乐”、“海尔”的营销战略等,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针对“模式二”,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兴趣不大,以完成任务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实践归实践,教学归教学,两者不能相辅相成。

2.校外社会实践收效甚微

为了弥补学校实验、实训条件的不足,一些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从长期运作的结果看,校外实习基地仅起实习场所作用而已。大多单位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怕泄露商业秘密。结果到实习岗位去却接触不到本岗位的实质工作。例如,到财务部门实习的学生不能看财务账目和做账,显然这种实习是难以达到实习效果的。

3.教师结构失衡严重,实践教学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能胜任实习实训指导工作的专任教师不多,而聘请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兼任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又相当困难。可以说,目前在高职院校还没有真正形成能有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这种现状,离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对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对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1.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

首先,应改变原有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法:(1)案例分析教学法。现在多数教师都使用案例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案例的选择和安排方面应该突出针对性和地方性。通过团队备课,共同研讨案例来提高任课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2)体验式教学法。传统营销教学方式,“黑板上搞营销,教室里做市场”,学生只有认知,而没有体验。学生进入企业实际营销岗位往往感到茫然无措。只有通过对实际营销的体验、感悟,才能提高学生的营销操作水平。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市场、企业,从事市场产品的实际营销操作;另一方面,聘请当地企业优秀营销人员,作为客座讲师,把企业鲜活的营销案例引进课堂。

2.实验室模拟教学法

通过相关实验软件,通过老师提供的模拟公司资料,学生根据公司的现状进行模拟营销的实践,包括:设计市场调研方案;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营销策划方案设计;模拟谈判;模拟公关策划;促销策划方案的组织与设计;模拟营销;模拟竞争对抗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

在考试、考核办法上。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推销与技巧等课程,一改过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办法.强化实际技能的考核。如:市场营销课指导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一个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项目,策划企划案,整个企划案占总成绩的40%。学生们集思广益,收集资料、信息,充分发挥策划能力和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完成了一份份实践得来的答卷。再如,市场调查与预测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营销调研,如彩电市场调研、空调市场调研、房地产市场调研等,从制定调研计划,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样本,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撰写市场调研报告,让学生亲自完成市场调研全过程,并以此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由于考试方法灵活,学生实际动手理论与实际结合密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大了老师设计、批卷考核与学生应试的难度,从而使师生双方都提高了实际运用能力。

4.走校企合作之路,积极创办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由于校外实习基地是真实的工作环境,在企业专业人员和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固化为能力。另外,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践中,通过与企业员工的接触,能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在模拟的环境中是获得不了的。校外实习基地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都得到锻炼。因此,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强化营销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学校能创新观念,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服务的原则,以产、学、研的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这一渠道建立实习基地。作为营销专业,在享受企业提供的实习条件时,可以利用专业灵活、服务范围广的特点,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证明,跟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解决学校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之路。

5.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将营销实习落到实处

市场营销专业通常设有市场营销实习、市场调查技能实习、销售实习、营销策划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不同的实践环节培养的营销实践能力也不同。规范实习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并派专业老师与企业一起管理、指导实习学生,使实习工作更有针对性,避免形式主义,实习结束后,学校对老师和学生实习效果给与客观、准确的考核。再就是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短期的产品促销活动或与企业长期挂钩,参与营销管理或营销策划,学校尽可能提供相应政策支持。

6.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的任务和特色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要建立起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一是鼓励教师走出去,参与社会实践,使教师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教师也可到企业、行业等单位挂职实践,在虚心向企业员工学习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为企业进行营销人员的培训工作。二是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业务人员到学校担任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实习。这种优势互补,不仅缩短了小课堂与大课堂的距离,同时也为专业课教师向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职院校只有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才能推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使高职教育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东雷.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史保金.普通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5).

篇7

关键词: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顶岗实习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从而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最终实现高职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的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顶岗实习并没有很好地收到预期效果,所显露的问题层出不穷,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及时解决,让顶岗实习作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顶岗实习在实施过程中显露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我们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性不强,合作单位的持续性不理想,必须作好调研,以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

由于传统和观念上的原因,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总体上滞后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专业设置未能与时俱进,课程体系过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技术实操,导致人才培养无法有效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情形反映在顶岗实习,就表现为部份学生无法进入到专业对口的企业或岗位实习,或者到企业后又不能满足其要求。学生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自信心受损,让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多数企业不愿意让专业技术不过关的学生到企业实习,不愿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导致持续合作的单位不稳定,学校每年都要为顶岗实习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事倍而功半。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立足于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真正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因此深入市场作调研,走进企业求合作是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走的改革之路。学校应该主动出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与本地区的行业龙头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趋势,掌握用人需求和用人规格,以实事求是的调研报告来指导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提升内涵建设质量。教师则需要深入企业第一线,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把握专业的最新动向和发展需求,及时更新课堂知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技术能力。当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学生的所学能够所用,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完美实现,就业目的也就达到,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顶岗实习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当然,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企业一般都很被动甚至不愿意,达到校企合作模式的理想状态还将有一段不短的时间,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来共同解决。

二、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有待提高,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顶岗实习是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次实践,学生在这个阶段表现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多数学生敬业爱岗、吃苦耐劳的程度不够,工作稍微辛苦就不想干了,希望学校和老师更换实习企业。实习过程中迟到、早退、旷工的现象屡有发生。这些情形的出现,一方面是由学生的成长环境造成,学生在蜜罐中泡着长大,不了解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也因为专业不对口技能水平不符合工作要求挫伤其积极性,但更主要的则是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不足,这就为我们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议核心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高职院校要在这个原则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新生入学阶段、顶岗实习阶段、毕业生就业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引导学生在大学的三年时间里,不光要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强调良好的个人品质、职业素养、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及与人协作的精神对现代人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提高素质,提高能力,从而适应社会需求。

同时,各级政府也应该承担起对公众进行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的责任,利用高品质的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不断提升职业意识,增强职业道德,弘扬劳动光荣、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当全民的职业素养普遍提高,对广大学生的正能量影响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的权益受到损害,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

顶岗实习是学生第一次走入社会工作,但又不是真正意义的职场人。一方面由于学生缺乏工作经历,技术水平也有限;另一方面,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份,学生只能在企业阶段性地工作,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并不愿意让学生真正接触实质工作,更多地将学生视为临时杂工,安排他们做与实习计划无关的工作,导致学生的顶岗实习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同时,一些实习企业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支付的工资明显低于同岗位的正式员工,有的企业甚至随意安排实习学生加班,也不支付加班费,还拖延学生的工资发放,这些行为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顶岗实习学生的权益。

顶岗实习学生尽管算不上真正意义的职场人,但其合法权益也不容侵害。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学生实习、维护实习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其中明确要求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应该签订三方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该规定已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顶岗实习是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学校和企业双方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安排,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评判标准,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做好学生的劳动保护、安全工作。不能为了完成“工学结合”的任务,简单地把学生送到企业进行与所学内容完全无关的实习。

综上所述,顶岗实习作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基本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完善,形成科学、系统、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需求研究

国家对义务教育等基础教育逐渐重视,使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对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认为,需求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切实了解教师需求,才能对症下药,满足教师所需,使教师继续教育更加有效。

根据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有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并结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笔者分析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量性研究,忽视质性研究。

教师继续教育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几年,而且发展速度很快,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但总体来看,在研究方法方面,多数研究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所得的结果都是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各个环节问题的简单百分数统计,而缺乏相关因素分析。[1]另外,现有文献中很少采用质的研究、叙事研究和理论基础深厚的深度哲学研究。

2.需求调查多,操作方法研究少;整体性研究多,分类、分层研究少;研究中小学教师者多,研究继续教育师资力量者少。

纵观检索出的文献资料,其中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研究普遍采用调查问卷法,且问卷涉及内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2]

(1)动力研究。包括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看法、所持态度与参与动机等。结论主要在于教师普遍已经认识到时代快速进步,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等理念,大都对继续教育怀有热情,除一部分客观上可以评职称等外部因素外,绝大多数教师还期望能真正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专业化能力。[3][4]

(2)内容的需求研究。教师继续教育所涉及的课程内容主要有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客观来讲,继续教育的内容相对来说广泛。有些学者对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了特定学科的需求研究[5][6];对比来看,有所侧重的研究与整体化研究的结果差异很大。不同的教师(如不同学科、不同学历层次、不同职务层次、城市与农村、小学与中学等)对各种学习内容所做的选择及其优先顺序均具有较大的不一致性。[7]

(3)方法的需求研究。有学者所做研究可知,目前针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方法有讲授法、小组讨论、专家座谈、远程教育、案例分析、观摩教学等,形式多种多样。总结论文中呈现出教师关于教学方法选择的百分比与优先顺序,可以发现,虽然不同教师选择了不同的方法,但总体上最受欢迎的学习方式是专家座谈和案例分析。[8]

(4)途径的需求研究。关于继续教育的组织时间、地点等方面,主要有集中培训、分散培训、业余培训等,其中愿意参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继续教育形式的教师占据多数,也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期望在假期参加学习。[9]在地点上,小学教师更热衷于教师进修学校或市级继续教育机构,中学教师则倾向于省教育学院或师范大学。

(5)评价需求研究。继续教育的评价形式也是继续教育效果得以保障的重要方面,对于通常使用的综合测评、书面化考试、撰写结业论文、示范讲演、小组集体活动、写心得体会等,相当比例的教师倾向于综合测评型的考核形式,而对写心得体会或者书面化考试持消极态度。[10]

(6)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阻碍因素研究。大体上中小学教师认为的阻碍因素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依次表现为工学矛盾、经费问题、继续教育的效果问题、学校管理问题、自身发展或家庭问题等方面。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我国广泛开展尚且时间较短,存在较多现实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如: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随意性大,进行科学理论构建和效度分析得少;很多学者只是研究了现象或者热衷于解决问题,而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进行长时间跟踪调查的较少,大多数是横向对比研究;多数研究只是推理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但很少能够给出切实可行的应用性操作方案;目前研究主要针对接受继续教育的一线中小学教师,却很少涉及进行教育的继续教育师资力量;很多学者对继续教育进行了综合性整体研究,分类、分层、分学科的研究尚且较少。[11]

目前,随着国家多教师素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研究仍在较快发展,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纵观现有研究,今后的研究应侧重考虑以下方面:在研究方法上,要提高问卷编制和实施的质量,注重量化调查与质性研究的协调结合,以深刻的教育理论为基础,以从内部深入挖掘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研究的重心要逐步由综合性的研究转向有针对性的分类、分层次、分学科的研究,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注意研究结果向模式化或理论化的升格,以期对继续教育实践活动有更大的关照力度,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者的需求研究也要跟上。

参考文献:

[1]李莉.关于初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及需求的调查[J].农村成人教育,2000(10):33-34.

[2]蒋菁.江苏省通州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培训需求调研报告[J].继续教育,2002(3).

[3]肖建彬.继续教育:教师想要什么?——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分析[J].教育导刊,2001(11):32-35.

[4]王丽君,王成全.农村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心理需求调查[J].河南教育,1998(6):11-12.

[13]卢真金.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卷调查研究报告[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6):29-35.

[5]张永和.江阴市经济开发区初中教师继续教育需求调查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9(10):28-29.

[6]葛正义.安徽省中等卫校教师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J].中等医学研究,1998(11):13-15.

[7]王生清.生物学教师“十五”师训需求的调查[J].生物学教学,2001(6):31-32.

[8]陈一帆.广东省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报告[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8):74-77.

[9]顾通达.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2(12):13-15.

篇9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高校;领航者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004-03

一、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及其特点

(一)学习型社会的理念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来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

(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发展由来

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在1968年首次提出“学习化社会”的概念。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学会生存》的著名报告,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个概念,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和追求目标。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系统地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之后,这个理论开始发展,并被许多国家采纳,如美国、日本、新加坡和德国等发达国家。

其实,这种构建学习型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理念在中国的教育文化中由来已久。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吸引来社会各个阶层的学生;民国时期,时任北大校长的先生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目的在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发展了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形成了全民学习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以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实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与完善,这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涵。其特点还可被具体表述为:第一,在学习型社会中,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的主动要求,人们具有学习和受教育的平等性。第二,学习型组织普遍存在,包括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等。学习和教育具有在空间上的开放性及时间上的终身性。第三,学习型社会与生活紧密相关,学习是一种大众参与的社会性活动。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学习型社会的建构中,高校应当成为其重要的提供者和服务者。

二、高校为何会成为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一)高校有传播知识、科研创新、培养人才的职能

高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科研机构等是传播知识、科研创新和培养人才的枢纽机构。加利福尼亚大学前校长克尔(Kerr,1972)曾经指出:“知识是社会的中心,现在有更多的人和机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它。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不可逃避服务的责任。”的确,高校在知识的创造、积累、加工、传播和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不仅要保存和传递知识,同时还要通过科学研究创造新知识,培养适应新形势的人才。人才资源的质量与创新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教育和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光荣使命,这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

(二)高校是大众教育的加油站,也是终身教育的主要基地之一

据研究,人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年限大体是:农业经济社会,受教育年限为14岁左右,相当于初中教育;工业经济社会,受教育年限为22岁左右,即大学教育;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不仅要求青少年接受教育,所有人一直到老都需要学习,需要终身受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高等教育行动宣言》提出,必须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并在各个层次和各种方式上采取综合手段使高等教育向所有人终身开放。这就意味着,在学习型社会里,高等教育将越来越走进大众生活中,终身教育也将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的一个新职能。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富余的师资和设备资源都可以被充分利用。

(三)高校是社会的服务者,有奉献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业实践等,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自身也在基层的实践锻炼中健康成长。他们展现出的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对历史使命的积极回应,对时代责任的勇于担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最根本的是,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即“利用其拥有的最卓越的精英人才、体现人类文明的丰富学术成果,对社会主流思想和观念、对社会体制的运行和发展、对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正误,做出准确、公正的评判,同时对社会的愚昧、落后、倒退、保守、专制等现象进行深刻的批判,引领社会发展”。在学习型社会中,高校更应当承担起奉献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三、高校如何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领航者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高校的综合资源

高校有着精良的实验设施、集中的学习场地和完备的信息系统。高校也是教育和科研的中心,有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智力、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这些都是高校的宝贵资源。

1.提高高校固定资产,即教学设备和房产的利用率。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实验室利用率在60%以下。据统计,我国高校仪器设备中20%以上处于闲置状态。在学习型社会的氛围下,高校对内应当开发固定资产的利用潜力,通过制定相关使用制度,让教师和学生能有更多机会使用这些教学设备、教学仪器、实验室、图书馆等,为其教学研究和学习探索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同时,部分资源也应适当对社会开放,允许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通过一些申请程序,有偿使用校内仪器设备、借阅图书馆内的藏书。通过“错开普通教育资源利用的高峰期,利用学校寒暑假、节假日、周末,充分利用学校的闲置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时间资源”,举办讲座、读书会、学术沙龙、培训班等,为大众提供学习活动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让校内和校外积极互动起来,共同加入到“全民学习”的热潮中。

2.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高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就是其师资力量。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及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习型社会更是对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科技和知识的更新速度飞快,教师也只有与时俱进,成为终身学习者,才能更好地面对同样有着广博知识的学生。教师的职能从原来的“知识施与”变为“教育交往”,师生关系必须成为开放、平等的民主式师生关系。同时,大学教育已打破了校园的围墙而向校外延伸,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连成一体,教师也要突破以前的角色,成为新型、开放的交流者。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承担起提高我国公民的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的社会责任。在远程教育、成人教育、校企合作、社会培训、社区教育、送教下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型社会不仅仅要求对知识的方便获取,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即学校。社会为广大的青年学子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课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教育必须建立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四个支柱上。这就要求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努力过程中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今天的高校早已不再是独立于尘世之外的象牙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新时代下的高校学生不仅要把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谱写在校园里,也应把甘于奉献的火热青春挥洒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中。

1.志愿活动或义工工作应该是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的一项实践活动,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志愿者本身就是一种有着利他主义和慈善精神的符号。近年来,我国高校志愿者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把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服务人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文明理念,倡导互助精神,营造和谐环境,为学习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高校要组织学生走人基层、深入农村,感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的现实意义,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高校要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为学习型社会发展献计献策。通过社会调查,促进广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广泛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专业实践活动要联系自身的专业学习,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选择自己未来的就业或创业道路。要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各行各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依托一批产学研结合的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和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使得高校学生在参与专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相关行业,认清内外部环境,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锤炼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为未来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高校管理模式

要建设学习型社会,高校必须首先成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和持续发展需要学习型管理来维系。学习型高校包括“要素”:高校教师、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高校内建有多元回归和开放的学习系统;组织内部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每个人都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大家都能感觉到学习工作化的意义;学习工作化使高校可持续地发展;学校管理实行分权管理,校长授权,教职工、学生家长有权参与学校的决策活动;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学习型大学的校园应向社区开放。

1.建立新形势下的“学习型组织”。叶澜教授认为,“中国学校要从‘近代型学校’向‘现代型学校’转变,应具有‘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学习型高校在形式上,从层级式向扁平式转变;在价值观上,从权威领导向民主管理转变;在目标上,从管理阶层制定目标要求下属达成转向校长和教师一起努力达到共同愿景;在决策上,由自作决定转向授权决定;在动机上,由注重基本、外在的动机和需求转而注重更高层次、内在的动机和需求;在沟通上,由单向、封闭式的转向双向开放式沟通。学校将是一个不断学习与专业化的组织,在个人、团队、组织以及与社会的互动中,学习是一种持续进行、策略运用的过程,使成员与组织同步发展。

2.创建自由、多元的学习文化,倡导学习共享。在“以学习求发展”的新的学校发展观指导下,校园文化特征是:(1)终身学习。整个校园形成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2)全员学习。高校的每个成员,都要建立学习的理念,使所有人都浸润在学习的热潮中。(3)全程学习。将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通过不断学习来应对工作中的问题。(4)团体学习。不同的团体有适合本团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让学习效率最大化。(5)学以致用。对于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而言,要将教育内在的价值取向融入日常的管理和教学目标,并在过程中不断完善;对于学生而言,所学要转化为内在的修养和智慧,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锤炼。

3.突破时空限制,发挥计算机网络的巨大优势。学习型社会最核心、最突出的外显标志是“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无疑,计算机网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1)建立高校与高校之间的链接。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建立高校与社会的链接。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归纳、整理,形成公共学习数据共享与公开。既提高高校资源利用率,也有利于高校与社会的学习互动。(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高校在对继续教育的投人方面有着投资少、质量高、效益好等特点。毋庸置疑,高校应当是继续教育的主力军。(4)扩大高校精品课程对公众的开放。所有学校都可以建立独立的或是联合的统一存放课程的平台,由学校专门小组统一维护,使精品课程真正建成高质量、符合网络学习特点、充分利用技术能力的网络课程,从而让精品课程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终身学习。

篇10

【关键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现状;订单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指中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配置、技术支持、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先学习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和进行一定的技能训练,然后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一段时间,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否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加强中职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因素。

一、工学结合的现状

(1)职业院校的“没条件”。很多学校由于资金问题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上。想让学生学练结合,却没有资金条件,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且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也是有限的。(2)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也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中学校是“主办方”,企业是“协办方”,协办方的积极性除了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如免税政策、减税政策等,予以鼓励外,主办方有责任设法予以调动。这就要从减轻企业负担这个方面出发,学校要做到“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至少要到达双赢的目标方可。

二、工学结合各要素间关系

(1)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模式,是需要学校的来完成的,因此学校又成了实施工学结合的主体。工学结合的成功与否,学校是要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的。一方面,学校要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联系合作的企业,设计合理的工学结合方案,尽可能的得到企业与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加大资金投入,构建模拟实验室,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总的来说,学校在工学结合中是要在人事、财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上全面的投入,方可为工学结合创造可行的条件。(2)工学结合就是要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没有企业的支持与合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企业又成为了工学结合不可缺少的主体。要求企业在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有义务承担起引导学校按照行业发展的要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责任,为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条件、氛围和环境,增加工学结合岗位,配强配足兼职教师,服务和回报社会。(3)工学结合如果没有社会各界及政府的支持,也将是寸步难行的。从那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实践来看,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政府就规定了行业和企业参与TAFE学院办学的全过程,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并支持实训基地建设,负责教学质量评估等;日本的“官学产”教育也要求政府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企业的教育责任与义务,政府在工学结合中就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相结合的一种“高层次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个主体。其中,企业与学校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企业与学生是一种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学生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教育和管理。想要工学结合起到真正的作用,就得要求各个要素精诚合作,寻求共同目标,实现共同的利益,达到“多赢”。

三、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1)“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最常见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进企业学习一般要遵循“工学交替”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双循环工学交替”和“学校教育教学+企业顶岗实践”培养模式。(2)“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要求学校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企业也要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在按照企业要求培养学生的同时,企业要做到“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企业使用”的“一条龙”式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模式。(3)“订单式”、“定制式”合作培养模式。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在外接一些企业的生产、设计任务,让学生进行实习锻炼。例如,本校的装潢设计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就由老师带领学生接一些活来做。数控专业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企业加工一些简单的零件。当然,采用这个模式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得生产能力,否则企业也就不会愿意合作。

工学结合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中职教育面临的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是中职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需要我们同心同德、不懈努力,大胆探索,共同寻求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