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目标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金融资产管理;理论基础;功能定位;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91-2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理论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产生的理论分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通常是在银行出现危机时特别成立的用来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专门机构,是一种特殊的融资类金融中介。在合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经济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这三大前提下,不良贷款债权方与债务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包括处置前的逆向选择问题和处置后的道德风险问题。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可能因较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刺激造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收购及其管理理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着手收购不良资产之前,必须先行确认具有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售资产资格的机构,确定资产类别、资产规模和价款支付标准及方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收购不良资产时,必须有明确有力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1)快速实现债权的转移,无须取得债务人同意。(2)法律条文规定资产交易中涉及税费减免。(3)完备的债权转移的法律文件,如重签贷款合同或签订债权转移协议、变更抵押登记等法律文件。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有三种:一是购买制,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国有商业银行“购买”不良债权,债权的所有权由原来的母体商业银行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二是制,即将不良债权直接转入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但是与原来母体商业银行的权属关系没有变化,资产管理公司处置的后果由母体商业银行承担;三是信托制,即母体银行将不良债权以信托方式划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和处置。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特点与功能定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特点。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相比,有许多共性,这一点比较明显,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使命的特殊性。国外同类机构一般只有单一的处置不良资产的使命,而中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债权的同时,还要积极推动国有企业重组改造,最大限度地提升并实现资产价值。资产处置目的及手段的差异性。国外同类公司在资产处置速度与回收率的权衡更多的侧重于处置速度,因而在处置方式上偏重于止损、出售、变现;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首先考虑的是怎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处置上偏重于债务重组等在近期名义上回收率比较高、未来损失不能锁定的方式,譬如债转股、债务重新安排等。机构和人员规模较大。国外同类公司往往是以发包商的身份来处置资产,大量的处置业务是由中介机构来做的,因而机构和人员规模较小;而我国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大量的资产处置业务必须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己来做,因而机构和人员规模较大。接收的资产质量状况更差。国外银行资产按照通行的五级分类标准来区分资产质量的,不良资产中的损失资产一般由银行自己消化,只有“可疑类”和“关注类”交由专门机构去处置;中国银行业目前的不良资产标准是所谓的“一逾两呆”,不仅口径比国外银行的不良资产标准狭窄,而且受不良资产剥离规模和剥离顺序的限制,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银行不良资产中,均属质量很差的不良贷款,其中一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不良贷款中呆帐和事实呆帐达到1/3,有的甚至达到一半。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功能定位。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理解角度的差异,目前业内和外部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议论很多。一是认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使命是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尽快处置接收的不良资产,因而业务运作的重点应该是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迅速变现,优先使用拍卖、折价出售、分包、委托等手段,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资产处置任务,然后清算注销。二是认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保全资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为目标,因而业务运作的战略选择应该是商业银行资产保全功能的专业化延伸,对公司存续期不应有硬性规定,经营计划管理上不应有年度现金流的设置,避免行为短期化。三是认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着特殊使命,即在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要逐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因而业务战略的选择上不应该简单行事,应该是在对不良资产进行科学分析分类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性质的资产,分别采取相应的止损战略和提升战略。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以及在运作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业务应该是:以最大限度回收资金、提升资产价值、减少损失为根本目标。以重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为重点,确立资产重组和资产管理的市场专家地位,逐步发展成为以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为主业、具备投资银行功能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功能的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
三、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发展目标及模式不清晰。从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商业性金融机构过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如何选择自己的商业发展目标成为首要问题。《关于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的通知》明确了AMC商业化的方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分别提出了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发展目标,但这还只是从业务、机构功能和法律形式角度进行考虑的形式层次定位,没有准确定位公司在未来资本市场和企业控制市场上的核心特征。机构投资者和产业投资者这两种资本市场角色的核心能力是完全不同的,确立什么样的商业化发展目标,成为AMC未来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资金来源不足。公司资金来源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损失分担的问题。众所周知,按照帐面价值收购的不良资产不可能按帐面价值处理(否则就不是不良资产了),也就是说投入公司的资金必然有许多无法收回。于是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尤其是政府与银行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必须就亏损分担即出资比例达成一致并形成规范。另外,目前AMC只处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并不只限于四大商业银行,各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坏帐问题,现在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处理好并规范化,有利于以后处理其他银行的问题。
运行机制不完善。作为所有者国家要求AMC要实现资产处置回收的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AMC就必须按市场化的原则,以市场手段进行操作。作为社会经济调控者,成立AMC主要目的是化解银行风险,促使国企脱困,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AMC从成立的那一天起,机构性质、目标和任务就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政策性。AMC正是由于运作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目标,导致经营中经常会陷于两难境地。例如,在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在申请企业破产时,职工的顺利安置和社会稳定也是AMC不能不考虑的问题。这往往使AMC在与资产买方谈判时处于被动地位,一些可以实现回收价值最大化的处置方案也因此而搁浅。
四、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发展的保障措施
构建并完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体制。为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AMC经过合并、股份制改造及新建之后,应采取集团公司制的管理模式。将各省的办事处改建为子公司,或根据业务领域分类组建专业子公司。集团的控股权在总公司,总公司可以向子公司选派董事长,但经营权在子公司。子公司在其决策范围内是相对独立的,可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自主开展业务,只要不偏离总公司的目标,总公司就不能直接干预子公司的具体经营。
合理确定资金来源和损失承担。央银行的再贷款是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一种工具,借以调节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借助货币工具增加市场上货币供应量的做法是可取的。但当经济处于平稳增长或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不需要扩大甚至需要收缩再贷款规模时,这种做法就缺乏可操作性。而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需要轻装上阵,金融债券的大量发行会增加其负担,尤其是当AMC无法偿付金融债券的本息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危害就更大。
要对不良资产进行科学的分类,准确的评估。AMC应对收购的较大和复杂的不良资产进行分类,以便于从各种处置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置,这是处置不良资产的基本前提。分类后,就应对不良资产及时评估,以便尽快变现。如果不良资产不能在收购前进行评估,那么AMC也应当尽快在收购时对这些资产进行独立的、专业的评估,以确定合理的价格,这是处置不良资产的核心。
建立有效的人员聘用和激励机制。金融资产管理和处置业务不仅难度大,而且要求高,属于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涉及金融、证券、房产、评估、财务、税务、法律等多个专业,需要大量既有实践操作技术和经验、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专家来估量、管理和处置资产,以形成多技术、多专长、多领域的综合性人才组合作。因此,AMC应该把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战略加以实施,吸收和培养一大批精通金融资产管理的人才,为未来的战略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放鸣.探索之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五年历程回顾[A].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0):27-29.
[2]王柯敬,王君彩.关于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前景的现实思考[J].金融论坛,2005(3).
篇2
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并提高其收入占比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实现盈利可持续增长的要求,资产管理业务已逐渐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是推动传统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和演变的要求。
(一)商业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是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和内在发展动力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外部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是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宏观调控政策复杂多变。二是传统的盈利模式下商业银行盈利空间不断受到打压。三是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不断强化商业银行发展方式转变的刚性。四是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不断收窄商业银行利差收入。五是客户需求的多元化要求商业银行推进创新经营模式的转变。内在发展动力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得到了较快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存贷款客户市场已经基本分割完毕,新增客户群体十分有限。同时,商业银行间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要持续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将各商业银行与市场需求、与国际商业银行管理经验进行比较并寻找新的亮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亟须进行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国际商业银行发展历程规律。商业银行发展史就是业务不断转型升级的历史,其业务领域总是随着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而不断拓展,其业务重点总是随着市场需求和竞争而相应改变,如从最初的货币兑换业务到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直到现代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这是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规律,也是其适应金融市场演进,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业务一般都由个人银行业务、公司及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三大部分组成,而资产管理业务一直是国际金融机构发展最快、获利最丰的业务。
(三)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历程。工商银行从2006年开始大量发展理财业务,2006~2010年,理财产品发行量年均增长率达133%,中间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达78%。目前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工商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工商银行总行先后授权30几个分行开展区域资产管理业务。在此背景下,2010年,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成立了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委员会,制定了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和业务流程。同时积极改革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的理财新途径,按总行要求积极开展债权融资类信托、集合信托等新模式理财业务,不但缓解信贷规模压力,又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2010年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累计向总行推荐项目近100亿元,并成功发售了福建工行首笔自营(区域)法人理财产品。2011年以来,客户融资需求与贷款规模日趋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不断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做大做强资产管理业务,积极开展委托投资票据、委托贷款、财产(权利)收益权信托、集合信托、代为推介信托计划等资产管理业务新品种。
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促进工商银行经营转型
加快经营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目前宏观调控政策下,资产管理业务对于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经营转型及利润创收具有重要作用。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改变目前存贷利差收入占比偏重局面,形成多元化的盈利增长格局。同时,代客理财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投资资产不计入银行风险资产,不占用银行资本,是推动传统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优化资本使用、提升抵御周期性风险和增强经营稳健性的重要依托,有利于形成资本节约型的业务发展模式。
(一)有利于缓解信贷规模压力,维护客户稳定。目前,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客户信贷需求十分旺盛,而分行的信贷规模相对有限,通过理财资金投资项目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缓解规模压力。2011年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理财资金投资项目发生额达到贷款增量的50%以上。在目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普遍紧张的情况下,通过理财资金投资项目能够满足商业银行优质客户融资需求,有利于在维护本行现有高端客户的同时争取他行优质客户。
(二)有利于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通过理财资金投资项目不仅能够缓解贷款规模压力,也能为商业银行带来项目推荐及管理费、销售费及投资管理费等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2011年,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资产管理业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超亿元。
(三)有利于节约经济资本占用,提高分行创造价值的能力。因为资产管理业务在表外运营,不占用工商银行的经济资本限额,100亿元理财投资项目可为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节约经济资本占用5000万元以上。
三、工商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严重。目前我国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在该体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空间受到极大制约,大多数中资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仍然是围绕组织存款进行的简单组合,理财服务仍停留在咨询、代销产品与提供简单投资建议等浅层次上。而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包括投资规划、合理避税、遗产管理、资产管理等多项功能,不仅能提供顾问型理财服务而且能够依照客户的理财需求进行委托投资理财与深层次服务。
(二)营销体系缺乏效率。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将个人理财产品与法人理财产品分开营销,没有形成联动营销,资源未得到整合利用。就目前情况看,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资产管理业务除个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销售情况较好外,个人本外币期次及法人理财产品销售情况均不理想。在各家银行大力发展理财业务的情况下,理财产品销售力度薄弱将对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维护优质客户、留存资金及揽存增存带来很大挑战,也增大了今后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开展投资组合模式的资产管理业务的流动性风险。
(三)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滞后。理财业务作为一项新型银行业务,蕴涵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项风险。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大多设立了专门机构依照一套严密规范的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该项业务的风险管理。相比之下,我国诸多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仍处于粗放型的管理阶段,大多数中资银行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与技术,少数商业银行对风险疏于管理甚至漠视风险的存在。
(四)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理财人才。银监会对理财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提出了刚性要求,未取得个人理财产品销售资格认证的人员均不得销售理财产品。目前,各类银行理财产品趋向复杂化,每款理财产品均包括多种投资方向,对风险程度、收益率实现的描述都比较复杂。个人理财业务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了解银行的各项产品和功能,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各方面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但长期以来的金融行业分业经营使国内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理财服务能力。
四、政策建议
在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传统优质贷款客户减少以及“金融脱媒”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传统的靠存贷差生存的盈利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工商银行必须顺应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最终实现“投行先行,商行跟进”的经营转型。
(一)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从福建省目前的监管环境看,监管机构对理财产品监管趋严,创新产品需要获得监管机构认可。工商银行应积极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创新理财产品业务,认真做好理财产品的报告工作。
(二)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业务转型的实现必须以经营理念的转变为前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期,商业银行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官本位思想和官僚作风严重,部门利益、员工利益往往高于客户利益。但在市场经济中工商银行应以盈利最大化为终极经营目标,必须改变以前存在的各种本位主义,真正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三)加强创新增强产品差异化程度。在宏观政策环境没有突破的背景下,工商银行应当主动创新求变,通过增加产品差异性的途径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开展业务:一是产品设计基础资产的差异化,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将基础资产由原来的金融债、央行票据拓展到企业短期融资券、一般性金融债等,将资产组合的基础资产延伸到境外股票和结构性产品等;二是期限多样化,合理配比收益率,实现多样化的流动性选择基础上的期限收益最佳搭配;三是人民币资产与外币资产结合,引入外币理财产品,实现本外币产品联动;在不同的风险水平上打破固定收益的管理,实现收益浮动化和产品系列化;四是拓展“另类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另类理财”产品投资标的不局限于银行理财产品传统投资对象,如股票、基金、债券、票据等,而是投资于红酒、普洱茶等财产受益权产品,农产品、贵金属的期权理财产品,“二氧化碳排放权”和“全球水资源指数”等奇异标的理财产品。五是严格分层化服务。按照资产总额、偏好和生命周期等变量对客户进行细分的同时也对客户经理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的客户指定不同级别的客户经理提供服务,实现以不同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金管理;运营管理
一、对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认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主体,而资金管理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经济生活中的血液。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是在利率管制、金融脱媒、分业监管环境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金融创新性质的业务。不管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中观角度,或是微观角度来看,资金管理业务都有其不可被取代的重要作用,如推动银行业经营模式转型、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构建银行业的新型盈利模式、满足客户投资和财富管理的需求、保证银行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提高社会资金的流动效率等等。与传统业务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定位、运作规律和风险管理方式。实践证明,加强商业银行资金管理,对于保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传统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支柱的盈利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以创造中间业务收入为特色的资产管理业务迅速崛起,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力。2014年全球GDP总量为74万亿美元,而全球资产管理总规模是76.4万亿美元,资产管理总规模已经超过了GDP的总规模。据测算,未来五年,全球资产管理规模将增长36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将成为重要的增长区域,贡献大约60%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亚太地区经济和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军者,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二、商业银行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流动性状况持续紧张,流动性管理“权、责、利”不统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形成了相对全面、多层次的流动性管理体系,基本满足日常经营需要,但流动性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如流动性持续紧张状况有待缓解、流动性管理和操作的不统一、流动性管理“权、责、利”不统一等。2.商业银行资金管理风险问题。一是信贷业务经营活动中存在道德风险。通过审计发现,部分银行存在有些经办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纵容实际用款人提供虚假合同、协议等证明性材料,甚至仅以取得借款人身份证复印件替代贷前调查和面签工作,对被套取的信贷资金实际用途放任不管。同时,也存在部分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通过采取伪造中标通知书、销售合同,利用关联企业虚构项目等违规手段套取贷款用于其他用途的现象,降低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二是信贷业务管理程序上存在操作风险。以个人贷款业务为例,在发放贷款前信贷人员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对于提供的贷款抵押担保也没有严格办理相应的评估抵押手续,抵押率严重不足,部分抵押权变现能力弱,抵押担保形同虚设;而贷后管理更是不到位,对信贷资金专款专用意识不足,贷后资金用途不实,期限管理不规范,为掩盖不良贷款,美化报表数字,延续了债务追索期限等,使信贷资产始终处于高风险状态。3.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面临的问题。一是净息差不断收窄。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萎缩,信用风险逐渐加大的背景下,银行可投资资产出现短缺,高收益资产更加稀缺,收益率下降明显。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行业内竞争的加剧以及“资金池——资产池”带来的期限错配,很大程度上压制了银行资金成本下降空间,从而导致了银行净息差的不断收窄,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经营带来了很大挑战。二是信用风险逐渐积聚。在“资金池运作”及“刚性兑付”的大环境下,银行资产管理产品作为利率市场化的代替品,并未真正将风险传递至投资者手中,而是在银行内部不断积聚,使得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成了“银行的影子”。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自身模糊的定位,为日后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打破“刚性对付”,回归代客理财业务本质,成为我国资产管理业务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4.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方式单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还是比较广泛的,如政府支持、债券回购等,但与之相对应的资金应用就比较单调了,主要以贷款为主,虽然也有些银行进行过新内容的尝试,但效果却不甚理想,资金运用方式单一。此外,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首要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但又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实际上,资金运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过分追求利润而忽略长远发展,对资金的合理性流动操控不强,无形中加大银行经营难度。
三、提高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对策
1.进一步优化流动性管理。一是坚持以核心客户存款作为非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二是面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挑战,商业银行要从稳定负债构成、分散负债来源、强化主动负债、控制负债成本入手,通过发行同业存单、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等方式,提高负债质量;三是合理规划债券投资,保持适度的流动性缓冲;四是不可过分依赖批发性资金来源,以有效控制资产负债错配;五是考虑由司库全权负责流动性管理及操作,实现流动性管理的“权、责、利”统一,提高流动性管理效率;六是整合研究力量,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研判,提高流动性管理的前瞻性。2.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一是要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前移风险防范关口,落实审贷分离制度,抓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环节,防范操作风险。将贷款的调查权和审批权分别落实到不同的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重视对客户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情况的实质性分析调查,严格执行贷款审批制度,落实授信准入条件。二是提高贷后管理效率。信贷人员应及时掌握和运用风险控制预警体系中的指标和信号,对信贷资金实施动态监控,并采取财务报表审查与现场实地检查相结合的贷后检查方式,防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产生。三是健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稽核监控在线影像查询系统,延长贷款影印原始凭证存储期限,确保贷后管理人员及外部监管人员便捷调阅查询影印原始凭证,及时掌握贷款资金的真实用途,控制信贷资产风险。四是要加强信贷资产稽核监督,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通过加大内审力度,转变内部稽核监督方式,从以事后监督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相结合,从以合规性审计为主转变为合规性审计与风险防范性审查相结合,及时找出风险点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五是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职责,对造成巨大损失的贷款不仅要追究经办客户经理责任,也要对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问责。3.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推行业务转型升级。为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要着眼长远,积极谋求转型,回归资产管理本质。具体而言,要重点推进以下五方面的转型:即产品转型、销售转型、投资转型、管理转型及盈利模式转型。4.打造交易型银行。交易型银行主要指在债务资本市场、场外资产和衍生品交易市场里起中间商作用的金融机构,欧美银行在交易业务方面起步较早。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及“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催生了大量的商品交易、货币及资本市场交易需求,国内商业银行的交易型银行建设也开始快速发展,但交易收入占比仍相对较低,而且在交易业务结构方面,存在主动性投资债券及金融衍生品交易占比较小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交易型银行建设,商业银行需更加完善交易系统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市场研究和客户营销,科学定位商业银行交易型银行的目标、市场及客户等,不断提高产品创新与管理水平,大力研发低资本消耗产品,增加业务流量,拓宽盈利来源;同时,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满易业务跨境、跨业和跨市场风险管理要求,以交易型银行建设为契机,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资金营运效率。
参考文献:
[1]邹金山.关于农商银行资金营运管理及对策分析.财经界,2016(15)
[2]刘健,仇高擎.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5(10)
篇4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业务外包实质上是商业银行对其贷后管理业务,包括贷后检查、贷款回收、不良资产管理等通过转包给银行外的专门外包机构来操作的一种方式。因此,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业务外包具有不同于一般债务管理的特征。
(一) 不同于讨债公司的特征
商业银行外包的贷后管理业务的专门机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讨债公司,二者完全迥异。首先,为大众所熟悉的讨债公司具有非法特性,但是外包机构行使商业银行业务的追索权利属合法行为。专业的外包机构通常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商业银行作为债权人的合法地位和相关权益,算是一种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其次是两者的催债方式的区别。外包机构通常运用鼓励手段或者法律方式进行债务催缴,对债务人的人身安全不会构成威胁。其催款的凭证是商业银行与贷款单位的贷款合同,针对即将到期的贷款发送相关的告知还款文件,以及一些还本付息、催收或加罚利息等通知事项,对贷款人采取鼓励其在银行允许的措施下提前还款的方式,至于某些借款人经常拖欠贷款现象,外包机构则需要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在正式贷款人周转不灵的情形下,会依据相应抵押情况或担保情况予以宽限;如果经营状况太差的话,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其改善经营状况;如果是无法挽救的贷款人,需要拒绝贷款,及时拿起法律武器追诉部分有效贷款;如果是故意或恶意拖欠贷款的情形,则应该采取法律手段向人民法院诉讼,利用强制措施取得还款。第三,两者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有所差别,讨债公司的目标只是讨债,而外包机构需要全面负责和管理银行贷后管理的债权。
(二) 不同于资产剥离
虽然贷后管理业务外包机构和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业务上雷同的部分,主要表现在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管理上,但是也同样有着显著差别。首先,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初衷是尽可能剥离商业银行已有的不良资产,而外包机构只是商业银行进行委托的部门,双方的契约关系不以剥离资产为目的。根据实际需要商业银行会选择对部分不良资产进行剥离给外包机构来处置,其所有权仍属商业银行。作为外包机构是在得到授权下管理贷后业务,以便规范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工作,使得效率有所提高。其次,外包机构显然不是负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理管理的,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贷后管理避免或降低不良贷款的产,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使命有着本质区别。由于只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把部分不良资产交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对于更多的中小商业银行或民营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处理只有通过专业外包机构来加以解决,从这一点来看贷后管理业务外包的出现是管理体制创新的具体表现。
二、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业务外包的风险
(一)法律风险
由于在处置不良资产的时候可能遇到债权转让的状况,一旦债务人拒绝受让人的话,商业银行需要相应的法律措施来进行维护。但是与之对应的法律制度没有配套,纠纷处理机制缺位,在违约现象出现时,银行的法律保障是缺乏的。现在已有的是对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的监管,出台了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其他业务外包均无涉及。这样产生的问题就是遇到纠纷事,在缺少无法可依的处理程序和制度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仅要支付社会及经济成本,还要考虑相应的法律风险。
(二) 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业务外包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委托关系。不可回避的是委托人与人的经济利益不同,要是合同不作明确规定,一旦外包机构出现信用问题的话,如其服务质量低劣,存在欺诈行为,将客户资料泄露等,实现不了银行预期的目标。都是要导致银行的利益的损失,因此,银行在把贷后管理业务外包时必须面临相应的外包机构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三)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业务外包执行时,即便外包机构做大量工作,不能解决债务人的信用风险,仍然故意拖欠贷款的话,不论是道德还是法律层面都不好处理。这种现象如何既可以既保护商业银行的利益,又保证外包机构的工作的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四) 经营管理风险
可以说,贷后管理业务外包使得商业银行对外包机构依赖性有所增加,商业银行因此会丧失了对贷后管理业务的部分控制或者管理的动力。长此以往的话,商业银行自身完全可能丧失贷后管理的能力。再者由于合同期限的约束,可能无法在必要时将外包的贷后管理业务收回,而终止合同的成本又相对较高。
三、 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业务外包相关对策
(一)加强外包法律法规制定,形成有效法律氛围
首先,相关法律方面的制度保障需考虑到银行贷后管理业务外包的范围、贷后管理业务外包合同的规范性、贷后管理业务外包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贷后管理业务外包中出现纠纷时的处理程序和机制等内容,是该业务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其次,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时,关于有关债权转让的内容,可以按照《合同法》的规范进行操作。
(二) 选择合适外包商,避免规避可能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确定外包机构时,应该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考察外包机构资质,衡量其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以及在行业内的认可度。另外,必须避免外包机构利用非法途径向债务人催款,降低其道德风险。合同中约定外包机构的业务执行情况并出具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给商业银行,以便全面掌握贷款的实际情况等。如果发生借款人串通外包机构的现象,使得银行追不回贷款的话,银行方面就有凭证,减少可能的损失。
(三) 规范合同制定,较少合约纠纷
双方在签订外包合同之前,必须明确合同执行中的权利、责任以及最后验收标准,各项条款尽可能细化和量化,对潜在的纠纷或问题规定应急的解决办法。就拿债务人的信用问题来说,处于平衡商业银行与外包机构的利益的考虑,可以实施重奖轻罚的手段,降低合同双方不必要的争端。
(四) 加强控制力度,注重沟通实效
篇5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展望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动力强劲。“十三五”期间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势头。发展动力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民财富扩张,资产管理需求扩大,需求引致资产管理行业大发展。在共同富裕的愿景下,“十三五”期间居民财富将大幅增长。居民的资产管理需求显著提升,将推动资产管理行业高速发展。2015年末资产管理行业规模93万亿元,以未来年均增长15%保守估计,五年内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将轻松突破150万亿元。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恿Ρ浠需要一个强大的资产管理市场作为支撑。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趋势下,相比间接融资市场,资本市场更能承担起为创新创业型企业配置资源的角色。而一个强大资本市场发展需要一个强大资产管理行业作为支撑。三是影子银行风险的弱化使资产管理业务没有历史包袱地健康发展。在“四万亿”出台之后,巨量债务累积、各种游离于监管之外的业务衍生形式使得主要存在于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子银行风险急剧上升。经过近几年监管的引导,影子银行风险积聚的高峰已经度过,例如银行理财中投资于“非标资产”的比例已降至30%以下。影子银行的风险弱化使资产管理业务轻装上阵,没有历史包袱地向前发展。
刚性兑付矛盾将进一步化解,信用利差扩大将提高资产管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随着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破产制度等的逐步完善,刚性兑付也将弱化。刚性兑付的弱化将压低无风险利率,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纠正长期以来影子银行信用风险定价体系的错配问题。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台阶,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债务的违约风险逐步提升,刚性兑付的打破将使金融市场风险利差扩大,从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行业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将使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风险等级的资产管理机构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机构投资者群体发展壮大,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将是一个泛资产管理的时代。资产管理市场横跨银行、信托、基金、证券、保险、私幕、互联网金融等不同门类。资产管理创设机构多样化、机构投资者群体发展壮大将导致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一是灵活管理的私募基金,特别是阳光私募的爆发式增长,将冲击传统资产管理行业。二是以BAT为背景的大资管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优势,有着贴心和个性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吸引80后、90后的资管需求,会搅局已有资产管理市场。
跨境资产管理大发展。未来五年将是跨境投资快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一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开放步伐加快、“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产能相对过剩的企业向外扩张的内在动力强烈。二是出于追求高收益资产、分散风险、移民等多方面因素考虑,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倾向于更多地配置境外资产。企业和个人资产“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将加速我国居民的离岸财富积累。据波士顿《2015全球财富报告》预测,我国离岸财富到2018年底将达到12.4万亿美元,大约70万亿元人民币。财富的全球资产配置中,固定收益类、房地产和股票是跨国的主流投资类别。
高端资产管理业务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后期,在工业化完成之际,产业资本已初步完成积累,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阶段顶峰。根据波士顿咨询估计,到2020年,介于中产阶级和超级富豪之间的中国富裕消费者将达到2.8亿人,占中国城市人口的35%、中国总人口的20%。这部分人群的消费额将增至3.1万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额的5%。如表1所示,预计2020年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将达73万亿元,高端资产管理行业的收入将超过5000亿元。高端资产管理业务有两个特征需要高度重视:一是财富传承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我国高净值人群主要集中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群,这些高净值人群在“十三五”期间将呈老龄化特征。在实现财富稳健增值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开始思考和规划如何将物质财富有效、有益地传递给下一代。二是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模式的需求。我国高净值人群以私营企业主和私营企业管理层为主。这类人群实业投资经验丰富,但金融投资能力整体不强,因为关注主业、精力有限等原因亟须专业化资产管理服务,以实现其财富的多元化和国际化配置。
存在的问题
“刚性兑付”问题依然存在。由于银行理财账户与银行支付账户存在天然关联,其预期收益的形式发行与存款一致,银行理财成为存款的替代性极强。在理财法律规范清晰、风险承担责任厘清之前,商业银行事实上承担了理财产品的兑付风险。商业银行在顾忌商誉风险的情况下,“将错就错”地强化了理财产品在投资人眼中储蓄替代品的倾向。理财产品在透支银行信用中的规模不断扩大,虽然解决了吸存等问题,但也扭曲了理财业务的本质,危害未来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首先,从投资者角度看,它会导致投资者只关注投资收益而忽视风险。对风险的不敏感使投资者难以形成风险收益匹配的投资观念。其次,从资产管理者角度看,刚性兑付会使其较少地重视风险约束,刺激其过度冒险,盲目提高杠杆率,偏好于高风险、表内信贷禁投的行业,甚至不严格履行受托人义务,放松对项目的尽职调查及存续期管理等。最后,从更大范围来看,刚性兑付会不断强化社会公众对银行兜底的预期,进一步扭曲金融体系风险定价体系,引发更多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
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分业经营和刚性兑付的约束,各银行没有差异化设计理财产品的动力,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类型主要为类存款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期限、风险特征描述均高度雷同。资产配置上,投资品种主要集中在债券、信贷资产等。发行模式多为按预期收益模式发行,净值模式占比很小。
“资产池”模式流动性风险隐患仍未完全化解。“资产池”运作,是通过滚动发售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持续募集资金以保持理财资金的来源和理财资金运用平衡,通过产品及其资金运用之间的期限错配或项目错配,以获取收益的理财业务运作模式。因为没有对冲手段的期限错配是一种非常冒险的投机行为,“资产池”运作模式隐藏了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用滚动的短期理财资金去对接长期投资项目,在多数情形下可以用相对低廉的货币资金价格来赚取错配带来的期限息差。但是,这种操作面临流动性风险和再融资风险,当短期利率大幅上行或流动性紧张时,就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银行理财法律关系不明确。目前,广受诟病的银行理财的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以及背后的理财产品投资运作不透明、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其产生根源之一就是银行理财的法律关系不清晰。银行理财的性质到底属于何种法律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委托关系”,有人认为是“信托关系”。“委托关系”论的支持者主要依据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答记者问中明确界定“个人理财业务是建立在委托关系基础之上的银行服务”。言下之意理财业务的法律关系定性为委托法律关系。委托论观点在一个问题上难以自圆其说,即银行理财在管理资产时以商业银行自己的名义进行,有悖于委托法律关系中,受托人在履行受托义务时,对外应以委托人的名义。“信托关系”论的支持者主要依据银行理财业务具有“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现代信托制度的含义,契合我国《信托法》关于信托的定义,认为银行根据受托合同帮助客户投资理财,作为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而不是以客户的名义进行投资,资金管理与处分权在银行手中,这属于信托关系。但我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业务。并且保证收益理财产品银监会要求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管理,即银行与保本产品的法律关系为债务关系,有悖于信托法理,受托人仅以信托财产为限,对受益人所付的债务承担有限清偿责任。
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展望
银行理财将达到成熟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银行理财已成为国内资产管理的中流砥柱,是国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已拥有稳定的客户来源和相对稳健的风险控制手段。但是这一阶段的银行理财大多因承担监管套利功能,如规避贷款规模管理、在存贷比的限制之外多放贷款、超越利率浮动限制吸收存款等,整体仍处于资产管理的初级阶段,即推销和财务咨询阶段。
未来五年,在利率市场化、刚性兑付矛盾减弱、银行理财与银行“风险隔离”明确的基础上,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将迅速迈向成熟阶段,即财富管理阶段。银行理财在成熟阶段,将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人生阶段的理财需求,通过科学和专业化的资产配置,为客户提供包括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税收和遗产规划、信托服务、离岸金融、研究分析等多元化金融服务。一是银行理财的定位将由替客户投资获取收益迅速转变为以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为核心的大资管业务。二是银行理财产品品种将从偏重固定收益领域,延伸为涵盖了融通股权、债券、物权、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多市场标准化和非标领域。三是银行理财的角色也从单一的产品提供者上升为产品设计者、交易参与者、客户需求引导者等多种角色,将承载投资、融资、资本中介、通道等全方位功能。
银行理财将承担银行转型的重要任务。未来五年,我国将真正迈向利率市场化时代。伴随着混业化和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将逐步向全能型转变。理财业务将肩负着商业银行未来转型发展,跨界、跨业布局资产的重任。一是国内财富管理市场空间巨大,足以支撑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目前,银行理财余额已经突破25万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国内仅零售资产管理市场的潜在规模就将达到80万亿~120万亿元,这还不包括机构理财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带来的巨量境外人民币理财需求。如果按照国际市场理财业务创造的平均1%左右的中间业务收入比率测算,仅80万亿~120万亿元的零售理财市场能够为银行创造的中收就将达到0.8万亿~1.2万亿元。以2016年银行业2万亿元左右利润为基数,加上每年5%的利润增长水平测算,由理财创造的中收将在银行业未来利润的占比中超过40%,足以支撑银行业的经营转型。二是理财业务是银行混业化、盈利模式中间业务化的重要突破口。理财业务因为不占用银行资本、知识技术密集、财富驱动、分层服务等,仍将延续突破传统存贷业务的盈利模式,引导投行业务、托管业务、私人银行等中间业务的发展。
银行理财差异化、专业化竞争格局会日益清晰。当前各商业银行理财同质化现象严重。未来五年,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化市场将使资产管理业务的运作机制更加复杂。追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内在动力会使各银行理财业务逐渐呈现分化格局。通过差异化的体制及模式创新,各具特色的内外部合作,以及不同优势资源的整合,有些银行理财业务会做大类资产配置,强调平台化建设,而有的银行理财业务会在优势领域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优势。从组织架构上看,不同银行的理财业务将差异化地实施集中经营、事业部制、子公司制等组织架构探索转型。由于设立理财资管子公司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规模的银行会根据自身理财的发展阶段和战略定位,选择适合自身的组织架构。大型商业银行将会积极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采取公募基金的管理模式,推动海内外分支机构设立,并争取早日上市。中小银行将以理财事业部制的管理模式,定位于特色化服务,保持在区域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从管理模式上看,不同规模的银行理财业务将定位于综合服务商模式、核心服务商模式或专业服务商模式。大型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将倾向于综合服务商模式。基于之前积累的投资管理能力和客户规模,通过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协同,为客户提供三位一体的服务。中小银行则倾向于核心服务商模式和专业化服务商模式。通过“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或“资产管理+投资银行”模式,集中优势资源,突出特色化服务,重构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银行理财参与资本市场的紧密度增强。未来五年,银行理财将成为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改变目前投资标的主要集中于固定收益领域的现状。随着监管放松,未来将允许以理财产品的名义独立开立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等相关账户。一是扩大直接融资,积极布局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先股发行、新股发行、管理层收购、员工持股、定向增发、股指期货投资、杠杆融资、并购贷款、券商两融等资本市场的品种。二是形成完全市场化的净值类投资组合。通过资产管理的组合投资,包括不同类别、不同久期的资产,实现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组合管理。三是积极配置金融衍生品,达到套期保值、单边投机的配置需求,实现金融工程组合投资和风险对冲,为熨平理财投资资产负债表的波动以及分散收益风险提供支持。
跨界合作仍是银行理财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资产管理是多元化、多市场、多层次的投资和风险管理。跨市场、跨国境、跨基础资产的多元化投资和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将促进资产管理理念和方法论的创新。未来五年,银行理财会实现从监管跨界迈向互联网跨界和投行跨界合作的转变。一方面,积极跨界互联网,探索全新的服务内容、业务模式和销售模式。利用互联网便利的平台化优势,从原来标准化产品服务向社区平台服务转变。通过数字云、模块化的服务,把灵活单元投资和多元组合相结合,为每个单一客户提供更精确的基于目标投资组合的资产管理配置计划。这种目标的实现需要技术服务、技术更新,通过模块化组合加以达成。另一方面,积极跨界提升与投资银行业务的协同效应。通过投行跨界,将中观层次资产配置理念与微观层次的金融创新或者企业融资工具创新相结合,使得银行理财的投资与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结合得更加密切。
银行理财法律关系将归入信托关系。“十三五”期间将完成《商业银行法》的修改。预计修改后的《商业银行法》将明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信托性质。一是运用信托制度统一调整和规范资产管理市场投融资行为,同时推动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迈进。二是明确商业银行在代客理财中的角色定位,以有效界定商业银行在代客理财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边界,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促使其回归资产管理本质。
净值型产品将占据主流。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两种,一种是净值型,一种是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是监管部门力推的产品类型,它可以像公募基金一样定期公布净值,投资者根据净值选择申购赎回,有信息透明度高的优势。净值型产品的比重会逐渐增大。银行做净值型产品最大的困难是非标投资品的估值依据。现在各银行理财产品均投资了较大比例的非标债权。中国信用风险违约率曲线没有形成,信贷资产和非标债权缺乏流动性,其公允价格就很难及时获取。交易是评估定价的基准,未来随着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扩展,在活跃的、流动性充分的市场环境下,非标投资品可以通过证券化市场交易,定价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过渡时期的预期收益型产品也将不会是现在刚性兑付的预期收益型,而是围绕业绩基准波动的预期收益,是将预期收益作为收益的参考基准或参考范围,而不是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预期收益的计算是以市值评估为基础的,这将是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改造的方向。
管理费模式将成为新的收费模式。无论是净值型还是预期收益型,在收益的分配上,实行管理费模式取代利差模式将是大趋势。“基本管理费+业绩管理费”的收费模式,可以约定:如果产品达到预期收益,银行只收取基本管理费;如果超过预期收益,则在基本管理费的基础上加收业绩管理费。该模式既可以激励管理人为投资者尽可能多的获取收益,也可以保证投资者分享大部分投资所得,符合资产管理业务规律的产品设计思路。
理财事业部制改革后将迈向资产管理子公司。从国际先进银行同业来看,资产管理规模与表内业务规模的比例几乎是各占半壁江山,事业部制和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模式,是资管业务发挥信息科技、专业人才和研发能力优势的关键。对于我国当前银行理财而言,银行理财与银行的“风险隔离”是银行理财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来监管部门颁发的一系列规范文件均在“栅栏”原则的指导下引导银行理财创新,要求做到归口管理、单独核算、行为规范。银监会下发的银监发[2014]35号文《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推动资产管理业务事业部改革,契合了银行经营转型的节奏,为银行理财转型的组织架构调整指明了方向。理财事业部制的重点在于强调拥有充分的经营和管理授权,强调财务、人力资源和风险管理等独立,强调资源支配权与责任相匹配,为银行理财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型提供组织架构支持,为银行将来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奠定基础。
y行资产管理子公司将迈向多牌照经营。在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宣布申请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后,预计各大银行将纷纷申请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通过独立经营的组织架构,实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银行理财与银行的“风险隔离”,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资产管理子公司的组织模式是资管业务发挥信息科技、专业人才和研发能力优势的关键。预计银行资产管理子公司将在两个方面积极进取:一是在独立法人模式下,积极扩展经营牌照,如养老金、企业年金等的管理牌照;二是伴随着差异化发展的需要,银行资产管理子公司的并购重组也会随之风起云涌。
(文中观点不代表作者单位立场。)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金融市场月度资讯
浑水:正致力于曝光两家港股公司可能的异常情况
3月27日,美国做空机构浑水创始人卡森-布洛克称,浑水正致力于在两家香港上市的公司财报前曝光其可能的异常情况。此前,浑水狙击的目标之一辉山乳业周五暴跌85%,报收0.42港元,市值蒸发40亿美元。
超4万亿置换债正面临专项核查 部分资金挪用严重
3月24日,财政部及银行会对部分违规举债的单位和个人开出“罚单”,比如撤职、暂停村镇银行市场准入申请等。叠加财政部驻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正在对2016年置换债券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和调研。
财政部:27万亿债务占GDP36% 仍有发债空间
3月23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在分论坛上表示,中国政府对债务的管控体系正逐步完善,现在的债务风险可控。当前债务加起来是27.3万亿,占GDP的比重只有36%,未来仍有空间。
“3・15上海金融信息安全论坛”举行
3月15日,由上海市经信委指导、黄浦区金融办支持、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主办的“3・15上海金融信息安全论坛”举行。本次论坛聚焦金融信息发展与网络信息安全,探讨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前沿话题。
首只PPP资产证券化产品完成备案
3月15日,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中信建投――网新建投庆春路隧道PPP项目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11.58亿元。于1个工作日完成备案核查出具备案确认函,首只PPP资产证券化产品正式完成备案。
顺丰首份年报:净利增279.55%
3月12日晚,顺丰控股公布了自借壳上市并更名以来的首份完整成绩单。年报显示,2016年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574.83亿元,同比增长21.51%;实现净利润41.80亿元,同比增长279.55%,而职工薪酬下滑38%。
花旗将中国纳入其债券指数 中国债市认可度提升
3月7日,花旗将中国债市将被纳入其三大政府债券指数―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亚洲政府债券指数和亚太政府债券指数。同时,花旗还将设立新的政府债券指数、世界政府债券指数、发达市场指数和世界政府债券指数。
篇6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新一轮债转股开始实施。《意见》对此轮债转股实施企业、贷款范围、实施机构、操作方式、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等做了详细规定。积极稳妥推进此轮债转股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同时也将对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此轮债转股的背景
1. 商业银行处于业务转型过程中。世界范围内,主要发达经济体商业银行普遍经历了业务转型,从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以息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单一业务转变为以零售和中间业务为主、以非利息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多元化业务体系。通过业务转型,发达经济体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实现了综合化经营。次贷危机后,全球金融市场环境出现较大变化,各主要国家在提升监管标准的同时亦基于实际探索对金融体系进行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监管标准的提高旨在寻求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平衡,通过改善金融监管更好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非使商业银行由综合经营退回单一经营状态。
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取得较大进展,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中间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伴随中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而来的是,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逐步由传统的以公司业务为主向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和金融市场类业务并重的局面转变。未来,中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趋势有望持续。
2. 企业部门债务率高企。来自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全社会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不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率高达131%,如果将融资平台债务纳入统计,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率将提高至156%。
3.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攀升。银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二季度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连续14个季度上涨。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493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6%,其中,次级类贷款率为0.76%,可疑类贷款率为0.77%,损失类贷款率为0.23%。
此轮债转股将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转型
中国于1998年针对国有企业债务快速积累、银行体系不良贷款迅速上升等问题首次实施了债转股,并取得较好成效。通过债转股从整体上实现了企业和银行部门的双赢,企业负债率显著降低,银行借助剥离巨额不良贷款得以修复资产负债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有些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没有坚决破产,反而使国有资产受到更大损失,有些企业存在逃废债现象等。
1998年债转股对象为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圈定的“因改建、扩建致使负债过重,造成亏损或虚盈实亏,通过资产负债结构可转亏为盈”的重点工业企业,虽然通过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剥离了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但并未显著改变银行的业务类型,债转股前后商业银行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与1998年不同的是,此轮债转股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提出采用市场化与法治化的方式进行,即债转股企业的选择、定价、资金筹集、股权退出等均由市场决定,这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非存贷款类业务比重,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首先,市场化债转股可视为银行对自身持有资产的一项投资。在中国,企业的“债”(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债)主要来源于银行机构的信贷投放。从银行机构的角度看,由信贷途径产生的企业“债”是银行机构的一项资产,记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银行对这一资产拥有所有权与支配权。市场化债转股意味着银行通过市场途径将具有优先偿还权、收益率相对较低的债权转换为收益性和波动性相对较高的某种形式的企业股权,这可能为商业银行带来高于信贷投放的回报,因而可以视为商业银行对自身持有资产的投资。
其次,市场化债转股将促使银行进一步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市场化债转股的目标不仅在于将银行持有的企业债权转换为实施机构的股权,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盘活资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即债转股实施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股权经营机构,要在银行债权形成的资产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经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债转股过程中,实施机构要对拟转为股权的企业债务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评估、定价、筹资以及交易;债转股完成后,如何借助持有的资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债转股实施机构的主要目标,金融市场上多种形式的金融工具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如可借助资产证券化盘活资产,提高流动性水平。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债转股实施机构为银行附属机构时,市场化债转股将提升银行在债权定价、转让以及后续经营方面的能力;当实施机构为非银行所属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时,银行在债权转让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关金融工具准确评估转让债权的市场价值,这亦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在资产评估、定价等方面的能力。
市场化债转股给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带来新的风险与挑战
近两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出现下滑。2015年一至四季度,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分别为1.37%、1.32%、1.31%和1.20%;2016年前三个季度的这一数据则分别下降为1.29%、1.20%和1.17%。在中国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完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金融领域对内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的背景下,市场化债转股作为一项阶段性任务,将给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带来新的风险与挑战。
此次市场化债转股对处于转型中的商业银行来说,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债权转让企业的风险向银行转移;二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
1.转股债权企业的经营风险。通常意义上,债转股中的“股”是指普通股。银行债权转为企业股权后,实施机构作为股东依法可按照所占股权比例行使相应权利,此次《意见》也提出“市场化债转股实施后,要保障实施机构享有公司法规定的各项股东权利,在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范围内参与公司治理和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但这可能导致债转股企业出现经营风险,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原因在于,《意见》提出,此次市场化债转股对象企业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在经营中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即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主要受债务率高企影响,而非经营决策失当。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及银行所属机构,其所擅长的是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而企业经营中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则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缺乏将容易导致实施机构派驻企业的管理决策人员做出错误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导致企业出现亏损,进而对实施机构的业绩产生影响。进一步,如果实施机构为商业银行所属机构,则企业经营风险将会进一步传导至商业银行,从而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
2.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通常,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投放因其利息率固定而风险水平相对较低,其价值在一定时期内以固定常数体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产生不良贷款的除外)。市场化债转股后,银行原先持有的企业债权将以实施机构持有的企业股权的形式进入金融市场进行流转、交易,股权价值将受到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并给实施机构带来不同回报。此外,转为上市企业股权的银行债权还会受到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对于以银行附属机构作为实施机构的债转股而言,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将通过实施机构传导至商业银行。
风险防范措施
1.推动银行所属实施机构建立风险传导“防火墙”。商业银行附属机构作为债转股实施机构时,实施机构的经营状况会合并进入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直接影响商业银行业绩。应通过推动实现商业银行附属实施机构财务独立,建立风险传导“防火墙”,避免出现附属实施机构风险传导至商业银行。
2.拓宽“股”的范围。一是将债权转换为优先股。如前所述,普通股因其具有企业经营的重大决策权而可能对企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此,《意见》也提出,要“完善优先股发行政策,允许通过协商并经法定程序把债权转换为优先股,依法合理确定优先股股东权益”。优先股介于债权与普通股股权之间,不具有投票权,不能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因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较为中性。二是将债权转换为可转换股权。允许股权持有者在一定条件下将股权转换为优先股、普通股或其他债权。
3.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当前,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一方面有助于资本市场和资产价格保持平稳,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债转股参与各方客观评估转股债权价格水平,避免因货币政策大幅波动而引起的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传导至商业银行。
篇7
一、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是7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它是将信贷资产流动,将其从银行借贷向以市场上可以买卖的债务工具为载体直接融资,使商业银行成为证券发行者和购买者,并且使资金筹集和运用两方面的证券化运用比率上升。它的产生是由美国经济环境所决定的。由于西方国家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对银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表现在:一是银行的资金产生分流,金融市场的高收益吸引了大量资金;二是银行贷款非流动性加大了经营风险。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及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期限不断延长,使贷款风险不断增大,贷款流动性成为各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资产证券化不仅使信贷资产具有了流动性,还使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具有了标准化和表外化的特点。它缓解了商业银行保持资本充足率的压力,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非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也使商业银行不再是单一的信用中介,成为证券发行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到90年代美国每项证券化业务均达上千亿美元,为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债转股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开端
债转股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将银行对企业的部分债权转换为股权的行为。在西方国家它不仅能增强信贷资产流动性,还可以化解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我国的债转股是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有条件不良资产收购下来,然后再由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原来的贷款转化为股份,成为企业的股东,帮助企业脱困;待企业扭亏为盈后,将企业包装上市,出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本,收回不良贷款所占资金。它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脱困的手段之一。
(一)我国实施债转股的理论依据。债转股的理论依据应从不良贷款成因说起。
1.大量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虽然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定,但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政府职能也没有彻底转变。由于政府的过多干预而导致的不良贷款不仅过去存在,现在也时有发生,由此产生的不良资产占银行不良资产的比例十分可观。
2.经济转轨时筹资渠道单一是银行大量不良资产形成的又一主要原因。由于企业筹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是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从而大量借贷资本执行着产业资本的职能,企业过度负债,导致了大量资产不能及时回流。所以大量借贷资本充当产业资本,这是大量不良资产产生的又一根源。
3.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理念滞后,也是形成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因此企业则千方百计扩大筹资,不计成本,不计偿还能力而过度的负债,导致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大量贷款不能回流。从银行方面看,也因放贷审查诸环节存在漏洞而导致大量不良资产形成。
从上面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与西方国家不良资产存在着很大区别。但也有相似之处:
从宏观经济看,实施债转股可以改变由财政核销不良资产的单一方式,从而减轻给财政带来的巨大压力,有利于财政职能的发挥。
从我国经济环境看,金融市场发展已日趋规范,特别是证券法的出台,标志我国金融市场又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已为实施债转股企业的上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从国际发展趋势看,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活化沉淀资金,而债转股恰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保证信贷资产的回流,又增加了企业资本金。所以说债转股的实施,无论从银企关系上,还是从宏观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经验上看,都是具备可行性的。
(二)债转股的经济影响。债转股是我国化解不良资产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家对债转股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债转股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改善经济环境,所以说债转股的意义是深远的。
第一,有助于“亏损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化。从90年代开始,国企陷入困境的势头日趋严重,直至出现了净亏损,致使我国经济一度陷入困境。虽然我们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国有大型企业的脱困目标,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企脱困问题,使原来就不正常的银企关系更加扭曲,信用关系遭到破坏。而债转股的实施,就是为了解开银企债务链,使信用关系正常化。
第二,有利于推进经济深化改革。从80年代开始,我国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企业改革中,注重借鉴西方国家的负债经营,而忽视了企业必有足够资本为基础;注重给企业放权让利,而忽视了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建立;注重提高企业短期效益,而忽视了企业长期发展潜力。其结果使企业平均负债率高达80%,有的竟高达100%.银行改革,也是注重上规模、创业绩,而忽视了深层次存在的问题。如:银行长期受政策性因素制约的问题;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银行产权制度不明晰、权责不明确的问题。只有通过债转股,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和国有企业负债比率,解开银行与企业债务链,才能以全新的面貌去推动新一轮的经济改革。
第三,债转股是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做准备。众所周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金融业、企业是机遇也是挑战。外国银行、外国产品将进入我国市场,所以我们必须在外国企业、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前这段时期,尽快改变我国银行、企业被动局面,债转股正是减轻银行、企业债务的手段之一。
三、债转股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断定,债转股是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而自我国实施债转股至今已两年,13000亿不良资产的拨离,目前看的确减轻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压力,但是随之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债转股成为企业“逃债”的渠道。债转股在企业的眼里,是他们可以获得的最后“免费晚餐”,所以债转股实施后,企业减轻了沉重包袱,对于债转股的不良资产,企业在管理上不予配合,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受阻,其结果是靠债转股的资产就难以活化。
(二)不良资产收购价格不能体现供求,阻碍了不良资产的活化。债转股以1:1的比例收购,不符合市场经济价值、价格规律的要求,也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承担了过多的风险。
(三)债转股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数量上的均衡性。从西方国家债转股的发展历程看,债转股应成为银行增强资产流动性的长期手段,把流动性差的资产平稳地进行债转股,而我国却一次性将上万亿的不良资产实施债转股,特别是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刚刚成立,不仅体制上存在缺欠,也不具备债转股的经验,因而造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消化不良”,使债转股成了一次数字游戏。
(四)存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道德风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同国有股份制企业一样,体现不规范,责权利不明确,所以低价处置资产,包庇企业逃废债务的现象无法杜绝。
(五)债转股缺少多方面配套改革。目前我国企业体制改革不规范,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更是缓慢,再加政府职能没有发生根本转变,都成为债转股实施的巨大障碍,导致债转股的失败。
(六)债转股的对象不应以发生的时间为界,应以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为限,即对那些充当企业产业资本的流动性差、无法收回的不良资产实施债转股。而目前我们是对1996年前产生的不良资产实施债转股,这就难免对那些因企业管理差形成的和企业整体效益低下形成的不良资产实施债转股,其结果就导致债转股的资产不能活化。
基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我国理论界也特别关注,甚至有一种观点要取消债转股。但我们觉得这一说法也有不妥,其理由是:
1.资产流动性差这一问题不是我国特有的,是经济的迅猛发展、银行业竞争的必然结果,那么创造化解不良资产的手段是必然的,也是不可少的。债转股恰是其中之一。
2.我国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化解的手段不能是单一的,应通过财政核销、银行内部消化、资产证券化和债转股多种手段综合利用,才能彻底化解大量不良资产。
篇8
债转股是债权转股权的简称,是指以国有商业银行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贷款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社会各方对债转股都寄予厚望,债转股目前已经在全国开始实施,其将取得的正面效应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债转股作为一项前所未有的重大举措,在其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理论和现实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妨碍债转股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其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国企债转股中谨防出现的几个问题
1.谨防引发道德风险,出现“赖帐经济”。道德风险有三个来源:一是企业尽最大可能赖帐,将原可还贷款变为投资,变为投资后又不思进取,使银行股权降值;二是经办银行为降低不良资产比率以获得更多的新增贷款额度,有可能把一些较好的资产或回收希望较大的不良资产转成了股权;三是地方政府协助企业舞弊将债权变股权,日后在银行与企业就股权发生争执时,又偏袒企业,致使银行股东权益得不到保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呼吁要警惕“赖帐经济”。尽管债转股的方向和初衷都是要从“呆帐经济”走向“信用经济”,但如果机制设计不好,或实施出现差错,就会成为“债务大赦”变相豁免企业债务,甚至有出现“赖帐经济”的危险。这是因为:其一,债转股容易给地方政府和企业造成某种程度的债务豁免的预期,他们会千方百计地争取这顿“免费的午餐”。许多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到国家有关部门去活动,争取把自己列入债转股企业。因为所有的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都是有工作年限的,毕竟这又不是他们自己个人拥有的企业,在这种前提下,谁能在任期争取到债转股指标,对他们而言,就相当于豁免了债务,这将使他们眼前的日子好过得多。至于将来赚钱如何给股东分红,也许就是下一任的事情了。其二,银行会在债转股中不知所措,在产权约束不强的情况下,银行也有道德风险,即放弃资产保全的战斗,听之任之,一笔贷款是否能收回与银行的努力程度关系极大,如果银行在巨大的压力下厌战,不能奋力保全,那么我国的不良资产会迅速上升。其三,由对债转股的误解而演绎出来的“债务大赦”,会对那些按时还本负息的好企业带来打击,甚至摧毁其“借债还钱”的道德观念,这很可能使按时还钱的好企业越来越少,赖帐的企业越来越多。这样的结果便是“赖帐经济”的出现。
2.谨防出现“帐面游戏”。如果债转股从指导思想上就不是要解决企业的深层次问题,而是要把帐面数字搞得好看一点,就必然会把帐面上的数字游戏也当成解困,并把资产管理公司当成推行这种解困游戏的工具。同时,由于国企三年解困的目标,有关方面会面临过大的行政压力,从而不能按照纯粹的资本市场的规则来运作而变成单纯的帐面游戏。比如说企业总资产是2亿,现在负债率比较高,有16亿都是借的,假如利息率为10%,现在企业的税前利润只有1000万,当然扣了利息还亏600万。这16亿都转成股,没有利息了,于是,企业就有了1000万的税前利润,交了所得税后,企业当然就赢利了。但是这赢利只是把利息变成了利润,只是在帐上调了一下。因此,这种所谓的扭亏为盈,是否意味着企业真正好转,企业经营效率是不是提高了,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3.谨防出现债权股权双损失。债转股将债权转为股权后,债权人失去了对不良贷款本息的追索权,股权人则背上了企业亏损风险及企业不道德经营行为风险,可能遭受由于企业亏损不支付红利造成的收益损失以及企业破产造成的股本金损失。企业在无盈利状态下无须对股权人支付红利而必须对债权人支付利息,而且在国有产权不明、国有股东权益压力软弱、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债转股使企业可将债权压力及偿债风险转移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投资预期收益良好且缺少资金的情况下,企业愿意背负付息还本的负担借贷投资,但在企业投资失败陷入严重亏损困境之后,债权转股权则给企业带来减轻利息负担,推卸投资损失的好处。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难度较大因而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对国有企业来说,模糊的国有股权压力比国有银行债权压力弱得多。企业无论盈亏都必须按贷款利率对银行付息,而且企业拖欠贷款本息会受到银行不再对其贷款的惩罚。然而,企业对股东只有在有盈利时才可能分红,在国有股权对企业控制软弱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可有意减少盈利或维持亏损甚至假造亏损而对股权人根本不分红,或者不作利润再投资,致使国有资本权益得不到应有的增大。债转股有可能使企业在免除债务负担之后获得无偿享用股权资本金的好处。使国有资产的债权权益和股权权益双双落空。
4.谨防债转股操作中出现失误。一是债转股目标企业如何选择。尽管有关政策规定可以入围的必须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并要求满足产品适销对路、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领导班子强、机制活等条件。但这些都是定性的规定,缺乏定量的标准,认定时必然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灵活性。很容易造成一哄而上,使债转股工作难以开展。二是银行的债权如何划分。资产管理公司接受的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回的那部分银行的不良债权,但存在着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可能把完全不能收回或只能收回很少部分的不良债权进行甩债,扔给资产管理公司,使资产管理公司很难将这部分由债权转成的股权盘活,但究竟属于哪种类型的不良债权,是不好界定的。三是不良债权如何作价。现在资产管理公司是按照不良债权帐面价值购买的,实际上,企业的不良债权其不良程度是有差别的,资产管理公司购买银行的这些债权,应该存在一个作价问题。将这些债权转化为对国有企业的股权,其股权也有一个作价问题。这个价格的高与低,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四是资产管理公司以后如何退出。资产管理公司将银行债权接过来变为股权,它需要经营盘活这些原来的不良债权,盘活以后,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退出。而其退出要依赖于资本市场,中国目前缺少这种市场。
二、亟待完善的措施
1.针对道德风险发生之源,建立一套约束企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机制。目前看来,有三项工作必不可少:其一,银行必须获得对债转股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权。但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企业可能不愿意让渡监管;作为国有性质的银行也没有能力监管企业,因此,比较现实的办法是稀释对企业的监管权。现在国家同意债转股,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国有银行应该利用这个时机,以可能损失为交换条件,要求政府在法规上作出改进,为上述思路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其二,严格掌握债转股目标企业的选择范围,规范选择标准。债转股目标企业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未来的经营风险和债转股方案的成败。因此,在确定债转股目标企业的选择范围时,应严格掌握政策要求,谨慎行事。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会同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制定一套科学而又规范的指标体系(如产品市场占有率、投资报酬率、设备更新率、无形资产占有率、社会贡献率等指标),以此作为债转股目
标企业的选择标准。同时,为了保证选择标准的刚性,政府必须放弃行政干预,给予资产管理公司独立的选择权,真正做到让市场选择企业。只有这样,债转股方案才能运作成功。其三,必须让企业、地方政府明确自己的责任。比如交出管理权、解决债务企业重组过程中的工人再就业问题等等。
2.建立和规范具有市场公信力的中介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商业银行承接的不良资产是按照帐面价值买入的,转股时,资产应如何评估,是关系到债转股操作的重大问题。在进行资产评估时,可以由中介机构来操作,但是,我国目前还非常缺乏具有市场公信力的中介机构,这无疑会给资产处置带来不便。因此,应该着手成立和规范此类机构。
3.增强资产管理公司的实力,切实加强对股权的管理。债转股后,第一步是财务重组,通过财务重组实现债权转股权;第二步是管理重组,管理重组才是债转股的实质。如果资产管理公司没有管理能力或者不具备客观条件,那么,债转股只是把不良资产变成不良资本,把不良债权变成不良股权,岂不是白白浪费财政资金?因此,我国的债转股仅靠几家资产管理公司是不够的,必须加快发展各种中介组织,比如“重组基金”等等。面对几千亿元的投资股权管理,还必须逐步建立一支熟悉各行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胜任金融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
4.逐步完善资金市场,重视建立和完善股权退出机制。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债权的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国际流行的资产运作模式。它的成功运作必须要有资金市场的成熟与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的股权,在经营状况好转以后,最终将通过多种形式,把这笔资金收回。但对已上市公司来说,目前证券市场法人股尚未流通,转配股亦未上市交易;对非上市公司而言,没有在深沪两市交易之机会,柜台交易又被取消,靠市场完成股权转让的可能微乎其微。为此,政府应扶植股市稳定健康发展,为不良资产股权的变现创造条件;从政策上尽量拓宽股权推出的途径;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外资和个人成为股权投资的购买者,原则上应该允许外资进入。只有这样,上千亿股权的抛售才有接盘,巨额不良资产才能变现,债转股方案的实施才能成功。此外,法制保障对债转股的成功也很重要,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时,必须要把大批根本救不活的企业推向清算程序,此时特别要注意对债权人利益的有效保护,以保障债转股的顺利实施。
5.标本兼治,推进国企改革。债转股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之一,而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还有体制与制度的不完善。如果债转股后,国企和银行的制度创新跟不上,结构调整没有大的进展,却形成新的“赖帐机制”,这样,存量中的不良资产不但不能变现,增量中的不良资产又会产生。而且,通过债转股化解不良债务,各方都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既然花了钱,就要买个好机制,借此彻底根除形成不良资产的制度基础。所以,无论是国企还是银行都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强化自身的约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现代企业和商业银行制度,使债转股真正作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邢爱芳,杨亢余债权转股权的理性思考[J].市场经济研究,1999(5)
[2]金晓,周晓娟“债转股”酝酿出台[J].新华文摘,1999(11)
篇9
债转股是债权转股权的简称,是指以国有商业银行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贷款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社会各方对债转股都寄予厚望,债转股目前已经在全国开始实施,其将取得的正面效应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债转股作为一项前所未有的重大举措,在其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理论和现实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妨碍债转股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其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国企债转股中谨防出现的几个问题
1.谨防引发道德风险,出现“赖帐经济”。道德风险有三个来源:一是企业尽最大可能赖帐,将原可还贷款变为投资,变为投资后又不思进取,使银行股权降值;二是经办银行为降低不良资产比率以获得更多的新增贷款额度,有可能把一些较好的资产或回收希望较大的不良资产转成了股权;三是地方政府协助企业舞弊将债权变股权,日后在银行与企业就股权发生争执时,又偏袒企业,致使银行股东权益得不到保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呼吁要警惕“赖帐经济”。尽管债转股的方向和初衷都是要从“呆帐经济”走向“信用经济”,但如果机制设计不好,或实施出现差错,就会成为“债务大赦”变相豁免企业债务,甚至有出现“赖帐经济”的危险。这是因为:其一,债转股容易给地方政府和企业造成某种程度的债务豁免的预期,他们会千方百计地争取这顿“免费的午餐”。许多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到国家有关部门去活动,争取把自己列入债转股企业。因为所有的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都是有工作年限的,毕竟这又不是他们自己个人拥有的企业,在这种前提下,谁能在任期争取到债转股指标,对他们而言,就相当于豁免了债务,这将使他们眼前的日子好过得多。至于将来赚钱如何给股东分红,也许就是下一任的事情了。其二,银行会在债转股中不知所措,在产权约束不强的情况下,银行也有道德风险,即放弃资产保全的战斗,听之任之,一笔贷款是否能收回与银行的努力程度关系极大,如果银行在巨大的压力下厌战,不能奋力保全,那么我国的不良资产会迅速上升。其三,由对债转股的误解而演绎出来的“债务大赦”,会对那些按时还本负息的好企业带来打击,甚至摧毁其“借债还钱”的道德观念,这很可能使按时还钱的好企业越来越少,赖帐的企业越来越多。这样的结果便是“赖帐经济”的出现。
2.谨防出现“帐面游戏”。如果债转股从指导思想上就不是要解决企业的深层次问题,而是要把帐面数字搞得好看一点,就必然会把帐面上的数字游戏也当成解困,并把资产管理公司当成推行这种解困游戏的工具。同时,由于国企三年解困的目标,有关方面会面临过大的行政压力,从而不能按照纯粹的资本市场的规则来运作而变成单纯的帐面游戏。比如说企业总资产是2亿,现在负债率比较高,有16亿都是借的,假如利息率为10%,现在企业的税前利润只有1000万,当然扣了利息还亏600万。这16亿都转成股,没有利息了,于是,企业就有了1000万的税前利润,交了所得税后,企业当然就赢利了。但是这赢利只是把利息变成了利润,只是在帐上调了一下。因此,这种所谓的扭亏为盈,是否意味着企业真正好转,企业经营效率是不是提高了,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3.谨防出现债权股权双损失。债转股将债权转为股权后,债权人失去了对不良贷款本息的追索权,股权人则背上了企业亏损风险及企业不道德经营行为风险,可能遭受由于企业亏损不支付红利造成的收益损失以及企业破产造成的股本金损失。企业在无盈利状态下无须对股权人支付红利而必须对债权人支付利息,而且在国有产权不明、国有股东权益压力软弱、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债转股使企业可将债权压力及偿债风险转移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投资预期收益良好且缺少资金的情况下,企业愿意背负付息还本的负担借贷投资,但在企业投资失败陷入严重亏损困境之后,债权转股权则给企业带来减轻利息负担,推卸投资损失的好处。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难度较大因而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对国有企业来说,模糊的国有股权压力比国有银行债权压力弱得多。企业无论盈亏都必须按贷款利率对银行付息,而且企业拖欠贷款本息会受到银行不再对其贷款的惩罚。然而,企业对股东只有在有盈利时才可能分红,在国有股权对企业控制软弱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可有意减少盈利或维持亏损甚至假造亏损而对股权人根本不分红,或者不作利润再投资,致使国有资本权益得不到应有的增大。债转股有可能使企业在免除债务负担之后获得无偿享用股权资本金的好处。使国有资产的债权权益和股权权益双双落空。
4.谨防债转股操作中出现失误。一是债转股目标企业如何选择。尽管有关政策规定可以入围的必须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并要求满足产品适销对路、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领导班子强、机制活等条件。但这些都是定性的规定,缺乏定量的标准,认定时必然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灵活性。很容易造成一哄而上,使债转股工作难以开展。二是银行的债权如何划分。资产管理公司接受的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回的那部分银行的不良债权,但存在着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可能把完全不能收回或只能收回很少部分的不良债权进行甩债,扔给资产管理公司,使资产管理公司很难将这部分由债权转成的股权盘活,但究竟属于哪种类型的不良债权,是不好界定的。三是不良债权如何作价。现在资产管理公司是按照不良债权帐面价值购买的,实际上,企业的不良债权其不良程度是有差别的,资产管理公司购买银行的这些债权,应该存在一个作价问题。将这些债权转化为对国有企业的股权,其股权也有一个作价问题。这个价格的高与低,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四是资产管理公司以后如何退出。资产管理公司将银行债权接过来变为股权,它需要经营盘活这些原来的不良债权,盘活以后,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退出。而其退出要依赖于资本市场,中国目前缺少这种市场。
二、亟待完善的措施
1.针对道德风险发生之源,建立一套约束企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机制。目前看来,有三项工作必不可少:其一,银行必须获得对债转股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权。但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企业可能不愿意让渡监管;作为国有性质的银行也没有能力监管企业,因此,比较现实的办法是稀释对企业的监管权。现在国家同意债转股,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国有银行应该利用这个时机,以可能损失为交换条件,要求政府在法规上作出改进,为上述思路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其二,严格掌握债转股目标企业的选择范围,规范选择标准。债转股目标企业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未来的经营风险和债转股方案的成败。因此,在确定债转股目标企业的选择范围时,应严格掌握政策要求,谨慎行事。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会同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制定一套科学而又规范的指标体系,以此作为债转股目
标企业的选择标准。同时,为了保证选择标准的刚性,政府必须放弃行政干预,给予资产管理公司独立的选择权,真正做到让市场选择企业。只有这样,债转股方案才能运作成功。其三,必须让企业、地方政府明确自己的责任。比如交出管理权、解决债务企业重组过程中的工人再就业问题等等。
2.建立和规范具有市场公信力的中介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商业银行承接的不良资产是按照帐面价值买入的,转股时,资产应如何评估,是关系到债转股操作的重大问题。在进行资产评估时,可以由中介机构来操作,但是,我国目前还非常缺乏具有市场公信力的中介机构,这无疑会给资产处置带来不便。因此,应该着手成立和规范此类机构。
3.增强资产管理公司的实力,切实加强对股权的管理。债转股后,第一步是财务重组,通过财务重组实现债权转股权;第二步是管理重组,管理重组才是债转股的实质。如果资产管理公司没有管理能力或者不具备客观条件,那么,债转股只是把不良资产变成不良资本,把不良债权变成不良股权,岂不是白白浪费财政资金?因此,我国的债转股仅靠几家资产管理公司是不够的,必须加快发展各种中介组织,比如“重组基金”等等。面对几千亿元的投资股权管理,还必须逐步建立一支熟悉各行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胜任金融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
4.逐步完善资金市场,重视建立和完善股权退出机制。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债权的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国际流行的资产运作模式。它的成功运作必须要有资金市场的成熟与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的股权,在经营状况好转以后,最终将通过多种形式,把这笔资金收回。但对已上市公司来说,目前证券市场法人股尚未流通,转配股亦未上市交易;对非上市公司而言,没有在深沪两市交易之机会,柜台交易又被取消,靠市场完成股权转让的可能微乎其微。为此,政府应扶植股市稳定健康发展,为不良资产股权的变现创造条件;从政策上尽量拓宽股权推出的途径;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外资和个人成为股权投资的购买者,原则上应该允许外资进入。只有这样,上千亿股权的抛售才有接盘,巨额不良资产才能变现,债转股方案的实施才能成功。此外,法制保障对债转股的成功也很重要,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时,必须要把大批根本救不活的企业推向清算程序,此时特别要注意对债权人利益的有效保护,以保障债转股的顺利实施。
5.标本兼治,推进国企改革。债转股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之一,而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还有体制与制度的不完善。如果债转股后,国企和银行的制度创新跟不上,结构调整没有大的进展,却形成新的“赖帐机制”,这样,存量中的不良资产不但不能变现,增量中的不良资产又会产生。而且,通过债转股化解不良债务,各方都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既然花了钱,就要买个好机制,借此彻底根除形成不良资产的制度基础。所以,无论是国企还是银行都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强化自身的约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现代企业和商业银行制度,使债转股真正作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邢爱芳,杨亢余债权转股权的理性思考[J].市场经济研究,1999
[2]金晓,周晓娟“债转股”酝酿出台[J].新华文摘,1999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度量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商业银行产生以来,流动性风险如影随形伴随着商业银行的整个经营过程中。因此,如何解决流动性问题成为全球金融领域面临的共同难题。尤其是在中国最近出现的银行业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中国金融业的整体稳定,再次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推向风口浪尖。本文认为2013年中国银行业出现的普遍的流动性不足暴露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缺陷,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于商业银行(特别是我国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的管理,从自身实际出发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研究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本文将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实际特点,探讨我国当前股份制银行存在的流动性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改进。
二.国内外研究背景及动态
2.1 国内外流动性风险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世界性的债务危机的背景下,Diamond和Dybvig(1983)发表了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即D-D模型,指出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一方面在为存款人提供活期存款合约同时向借款人提供期限较长的贷款,商业银行作为这样一个转换中心把短期流动性负债转换为非流动性资产,这种转换为存款人提供了一种流动性存款合约并最终为金融市场创造了流动性,但其中流动性负债与非流动性资产的转化导致银行承担了相应的流动性风险,这就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姚长辉(1997)认为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存在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表面原因是由于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不匹配造成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深层原因则是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存在矛盾很难兼顾。另外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央行政策导向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有相当大的影响。傅一书(1998)认为在防范银行所面临的其他风险的基础上,强化流动性风险的防范意识,合理进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匹配以及制定切合实际的流动性管理计划,提高资本充足率和中央银行政策支持措施,从而能够对流动性风险从更深层次进行防范。Duffle和Alexandre(2001)通过建立流动性风险模型研究银行最小交易成本与保持流动性关系,说明流动性资产与非流动性资产处理的选择问题上,如果目标是要保持流动性就应先处理非流动性资产,如果目标是交易成本最小化就应先处理流动性资产。
2.2 国内外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2.2.1 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的三个阶段
商业银行从产生到发展的几百年间,其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也随之不断发展,由资产管理理论发展为负债管理理论、直至目前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其中资产管理理论,包括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其共同的特点是从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方面来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商业贷款理论主要观点是银行只能将资金进行短期贷款而不发放长期贷款以防范流动性风险。资产转换理论则认为为了应付提存所要求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流动性较高的证券上。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在预期收入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即使长期贷款也可以安全收回。而负债管理理论则主张银行通过主动负债来获得流动性但该理论不足之处在于主动负债依赖外部借入资金会增大银行的经营风险。由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将二者有机结合便演变出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应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并重,针对资产与负债的缺口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动态调整。
2.2.2 微观层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Mckinney(1977)提出流动性的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对最糟糕情况的数据分析来测算小银行的流动性需求。Kane(1979)指出许多大型商业银行运用负债管理理论的思想,通过主动负债进行流动性管理,但此举也扩大了其流动性敞口因而增加了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Duffle和Alexandre(2001) 通过建立流动性风险模型研究银行最小交易成本与保持流动性关系,指出当面临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在流动性资产与非流动性资产的处理上存在不一样的选择。Kashyap(2002)提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决策模型。Thomas和wang(2004)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应对流动性冲击。
2.2.3 宏观层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微观层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着眼于研究通过改善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来应对流动性风险。而仅靠银行单独来应对风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业系统的流动性问题,必须进行宏观政策干预。而宏观层面的流动性管理研究,则主要是从制度层面提出应对风险的机制,包括暂停支付机制、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制度。
1. 暂停支付机制
主要通过经验数据测算出银行的一个风险临界值,当市场情况接触到临界值时,银行应立即采取暂停取款人的提款要求。此机制的理论基础来源于D-D模型(1983)的主要观点,该模型提出存在无挤兑的高效率均衡和发生挤兑的低效率均衡,而低效率的挤兑均衡结果往往比简单持有资产更糟,此时实行暂停支付可以防止挤兑均衡的出现。
2. 存款保险制度
D-D模型证明当存款者发生恐慌时出现的挤兑是存款者的预期变坏造成的,可以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或为银行存款提供政府担保等方式改变这种预期,避免挤兑出现。Mcculloch和Yu(1989)研究了存款保险制度中政府扮演的角色。而Ely(1986)则认为,D-D模型中没有考虑到道德风险的因素,存款保险能够避免挤兑风险的前提是存款保险人本身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否则,这种银行挤兑风险不能从根本上被消除。
3. 最后贷款人制度
Bagehot(1873)系统地研究并提出了最后贷款人制度,指出各国的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由中央银行承担。由于完全依靠市场还能够完全应对流动性的冲击,而最后贷款人在流动性问题发生时为商业银行提供短期贷款,从而为商业银行的稳定经营提供了保障。Repullo(2000)研究了关于最后贷款人职能的最优配置,他认为中央银行应该在较小的流动性问题出现时作为最后贷款人;而当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时应由存款保险人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职责。
2.3 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方法
1. 财务指标法
即运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计算衡量流动性的财务指标,分析银行流动性的状况。常常运用存贷比率、现金比率、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率和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等进行综合衡量。
2.市场信号体系
财务指标法着重于从资产负债表项目之间的关系中获得行流动性状况的信息,而市场信号法则是银行经理通过观察市场对银行的反应来捕捉银行流动性的信息。例如,通过分析存款的变化、证券价格的变化、银行发行债务工具的溢价、资产变现成本、在中央银行的借款情况等来综合评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3.线性规划法
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要求合理配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而线性规划法是讨论如何有效配置资产的一种方法。相关文献也广泛存在,例如出现较早的理论研究由Kalman (1 967)通过线性规划模型说明如何对银行资产管理最优选择作出决策。但线性规划模型仅考虑了证券组合的风险而忽略了资产负债的匹配性和交易成本等其他不确定性因素。
4.VaR法
VaR风险价值方法将杠杆、相关性和当前头寸的组合风险纳入风险度量模型,是一种科学的度量方法。巴塞尔委员会对VaR方法的应用也提出了书面规定,在2004年全面且正式推广运用VaR对资本充足率提供计算基础。Engle(1982)提出了更能够模拟现实情境的基于ARCH和GARCH模型的VaR法。此外,针对涉及较长周期的风险投资组合有学者提出了长程VaR的估计,目前常用的是平方根法则。
三.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思考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背景和动态来看,国外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研究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均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基础之上的。在我国,流动性风险虽然也有相当的理论研究基础,但是并没有太多理论学者关注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及应对问题,相关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仍旧缺乏。而我国随着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我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性意味着一味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并不会适应我国国情。本文从当前的银行业普遍存在的流动性问题为出发点,来研究和总结现有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相关理论,并从中汲取养料提出针对于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建议。(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Diamond和Dybvig.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1983.
[2]姚长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科学,1997(4)
[3]傅一书.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1998(10).
[4]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 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
[5]Duffie,Alexandre.Liquidity shortages and banking crises.Journal of Finance,2001(2).
[6]Mckinney Gorge W Jr.A Perspective Oil the Use of Models in the Manag of Banks Fund.Journal ofBank Research,1997.
[7]Kane E.The Three Face of Commercial Bank Liability Management.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licy Making,M.EDooley et a1.eds.Beverly Hills/London:Sage Pubications.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