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构思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划设计构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划设计构思

篇1

【关键词】花卉小镇;规划设计;景观设计

1引言

山东省日前公布60个特色小镇的名单,其中临沂市有5个,罗庄区也纳入特色小镇战略规划。特色小镇是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罗庄区拟打造“一城一区十小镇”的整体规划,带动镇域经济发展。(1)考虑花卉小镇的基础条件①罗庄所属的临沂市素有“物流之都”之称,强大的物流支撑为花卉事业外向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②鲁南花卉市场、三岗花卉批发市场、苗木博览城等共同形成了罗庄花卉市场规模支撑。并且现阶段土地面积广,价格相对较低,有发展空间。(2)考虑打造花卉小镇的要求①定位明确:着重突出罗庄特色花卉产业。以此为基础,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盘活整体经济体系。②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兴业。优化功能布局,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有机结合,实现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③宜居宜游:罗庄的鲜花产业旅游特色鲜明,打造特色鲜花小镇一方面改善民居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亦可发展旅游业,实现第三产业外向型发展的目标。

2总体规划设计

2.1方案构思

这里提出两个方案:(1)方案一:结蓝织绿,两翼延展针对基地空间有限的现状,将现有环境纳入研究范围,统筹考虑大系统色小镇塑造。右侧大片住宅区占据沂河最好的景观面,场地内结合水系重塑地块景观中心和绿道网络,利用中心湖面带动周边发展,实现小镇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2)方案二:触媒带动,廊带串联针对现有存量土地,通过科技服务、会议交流、文化展览等触媒功能的引入,实现功能区的联动。通过绿廊休闲带和旅游环线等系统组织,将规划区内部各功能区进行联通,从而发挥有限空间的整体作用。

2.2功能结构规划

整个场地分为四个功能区,十里堡驿站风情小镇和花木博览城是花卉小镇的外延组团,与花卉小镇配合发展。还包含五个分区,总部基地+主题创业示范区、产业升级聚集区、文旅产业示范区、住宅区和外延板块。其中产业升级聚集区主要以物流、金融、会展、旅游、花艺培训、花卉衍生产品、电子拍卖中心、文化艺术等业态为主。住宅区包括国际教育高端社区、高端健康国际社区(羲之文化园+海棠花城小区)、高端生态国际社区和花卉主题社区。

2.3旅游路线规划

本设计包括两条旅游路线,路线一为沂州路-双月园路-祝丘路,主要景点包含市花文化馆、梦回沂州新剧场、国际百花城、“花为媒”婚纱摄影风情街、高端健康国际社区。路线二为双月园路-沂州路-湖北路-祝丘路,主要景点包含市花文化馆、梦回沂州新剧场、国际百花城、“花为媒”婚纱摄影风情街、高端健康国际社区、国际花木博览园、国际教育高端社区、陷泥河文化街。

2.4交通系统规划

交通规划原则包含步行、智能、机动三种方式。步行是为鼓励和引导花卉小镇园区市民与行人优先考虑步行来抵达目的地,利于创造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增强出行的情感体验,营造开放舒适的生活环境。智能交通方式多样,增强了交通的便捷性。主要交通方式有汽车、单轨、自行车、游船和步行等。机动车交通便捷、快速,加强基地的可达性。

2.5水系规划

罗庄区地形具有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便形成了主河道自北向南的流向。境内有沂河、青龙河、陷泥河等主河流及25条干支流。罗庄区生态用水缺乏,河道生态的径流量较小。城镇供水不足、河道缺乏综合治理,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根据“北水南下”、“东水西调”的指导思想,以岸堤水库作为水源,自北向南沿陷泥河与青龙河补水,用于改善生态用水的水质及水量,满足河道沿线人工湿地等水环境治理的要求。青龙河从沂河的小埠东橡胶坝口取水,由东向西向干渠补水,解决生态用水、城镇用水、工业用水等需求,并实现横纵向水系连通功能。花卉小镇可以充分利用陷泥河、青龙河及电厂渠等水源的供给来实现河道水环境治理及生态绿化,达到打造特色水乡的目的。陷泥河自北向南穿过花卉小镇,在小镇中央形成湖泊景观。整个水系以陷泥河流域为主线,青龙河水源补给为辅,横纵连通,实现湖泊动态流动,进一步保障河道景观及生态绿化的需求。

3景观规划设计

3.1设计理念与定位

本案的设计理念为“生态罗庄,人文小镇。”定位是衔接贯通区域的生态廊道、形成城市地块的绿色屏障、构建融入城镇的绿道系统、打造舒适宜人的带状公园、展示花卉小镇的区域主题。

3.2景观规划结构

花卉小镇景观规划结构为“一心连三轴”,其中“一心“为花卉小镇罗盛湖中心湖区;三轴包括城市绿带发展轴、陷泥河空间景观轴与青龙河生态防轴。

3.3河道景观规划

花卉小镇内主要河流为陷泥河与青龙河。陷泥河相传在隋唐时期,唐将罗成与苏家庄庄主苏定芳交战,罗成身骑白龙马陷于此淤泥河中,被乱箭射死,此河因此而得名。青龙河古称护城河,修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现对两条河流进行景观改造与提升,一方面解决河流水质问题,一方面传承其历史文化底蕴与价值,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达到“两岸风景带、十里清水河”的效果。河道景观主要包括魏巍沂蒙、苇荡荷香、罗成文化、书圣遗风、白鹭小憩和临河拥翠等。

3.4健康运动分析

本案为建设罗庄新中心,创造健康新生活,所建项目中配备室内运动场馆2座,容纳多种运动类型;室外运动场地包括足球场(5人制)、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门球场、滑冰场、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区等多种类型,通过绿道与慢行系统的串联,服务范围可渗透至本项目的全部范围。在健康运动发展迅猛的今天,只有通过每天的锻炼,才能使生命活力十足,心情舒畅,远离疾病。本案的运动场馆设计符合现今潮流的发展。

3.5景观桥梁规划

为“弘扬罗庄精神、传承先贤文化”,车行桥梁以临沂历史先贤人物的品格与为据进行命名,包含忠(诸葛亮)、孝(王祥)、智(刘洪)、勇(蒙恬)、勤(匡衡)五种品格,对应桥梁名称分别忠圣桥、广孝桥、达智桥、华勇桥、勤安桥;人行桥梁与五种特定花卉的寓意相结合,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城市,分别为沂州海棠、康乃馨、兰花、梅花及百合,对应桥梁名称分别为烟雨桥、瑞馨桥、兰雪桥、问梅桥、百花桥。

3.6海绵城市规划

海绵城镇就是比喻城镇能够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镇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通过打造海绵城镇,实现生态绿园,建设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小镇。

4结束语

本次规划以低影响开发,综合管廊等技术手段为支撑,实现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既而带动产业创新发展,将本案打造为产城游融合的罗庄四季鲜花小镇。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025号),2016.

[2]赵佩佩,丁元.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及其规划设计特点剖析[J].规划师,2016(12):58~62.

[3]建设部课题组.新时期小城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吕在利,曲娟,张彤.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

篇2

关键词:景观规划;方案构思;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47-0086-03

1工程概况与项目分析

1.1区位分析

“云秀康园”项目位于春城昆明的官渡区,距离城市中心区约6km,规划总占地面积约66万m2,规划净用地面积约为43.8万m2,东北侧临城市干道广福路,交通较为便利,地块所在东南片区将成为昆明综合型经济三角洲,并成为连接昆明主城与呈贡新城的枢纽,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1.2自然景观资源

基地西南面有规划中的大型湿地公园———“西亮潭”公园,将成为整个片区的主体公园;从基地南面远眺可见有“睡美人”之称的西山;基地内部有进入滇池的广普大河蜿蜒而过,通过整治将有望成为本项目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基地内规划中的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及教育用地内绿地。保证了整个片区的生态环境。

1.3人文资源

基地所属官渡区位于高原明珠滇池北岸,是云南省会城市昆明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官渡区官渡古镇历史悠久,是滇文化发祥地之一,古镇内文化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在不到1.5km2的面积内就有唐、宋、元、明、清时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基地北侧的云秀书院属于新昆明建设核心工程之一的云秀片区工程(包含中小学、党校教育楼、学生教师宿舍、图书馆及国投大厦等设施),由官渡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云南官房企业集团联手开发建设,致力营造中国“儒家”文化的氛围空间。此书院的诞生赋予了整个片区更高的文化空间品质。

1.4基地现状分析

整个基地场地平整,内有广普大沟河道河水由北向南穿梭而过,流向滇池,河道现有驳岸以自然驳岸为主,河水污染应考虑主要用生态的湿地处理手法进行景观设计。场地树种主要由五种植物———垂柳、桉树、无花果、蓖麻、杨树组成,以柳树数量最多,桉树次之,其余不均匀分布在场地中,大部分树种沿河分布,已经有一定的生长年限,不宜作大规模移栽,故在沿河树种设计的时候应尽量使用现有树种,设计有当地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

2方案构思和设计理念

“云秀康园”项目主题:“临湖·眺山·闻书香”———“临湖·眺山”体现的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闻书香”则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方案构思和设计理念由此主题展开,思索自然与人文的关系,致力营造一个两者和谐统一的人居环境。

2.1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自古人以地成,地以人传。在时间的运演中,山水催生人文,人文见证山水,山水将自己的特征深深烙进人的灵魂,而人又以自己的个性及其所创作造的文化反射山水的特征,人与自然因此互相构设,互为主客,形成彼此依存而又各自独立的自然史和人的历史。18世纪科学技术革命和工业发展以来,推行人统治自然的哲学,人的主体性和优越感不断的过分张扬,自然界失去它的重要地位。人与自然领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的问题。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新审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与本次项目相关的广普大沟以及滇池的污染问题也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产生的,因此希望通过我们的景观规划设计能为减轻污染尽一份微薄之力。

2.2中国传统园林景观

中国传统哲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大自然为审美认识和审美表达的对象,这些作为中国传统园林指导思想体现在“师法自然”、“中得新源”等园林创作手法中,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处理手法: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追求诗情于画意相融铸的情境,理水讲求曲折有致营造深远意境,园林花木配置保持自然原生态不露人工修饰痕迹等等,这些都极好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关系,切合这次项目的主题。

2.3基于对本次项目主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用地现状的分析

基于自然与人文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中国传统园林造园理念,造园方式的回顾,我们选择中国传统园林的风格作为此次项目的景观风格,以中式传统的造园理念为指导,用现代景观建造方式进行创作,紧扣“临湖。跳山。闻书香”的主题,利用项目周边及内部景观绿化资源的优势,融入丰富的人文资源,营造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大型生态社区。主题定位:我们精心挑选七种影响中国文化的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植物元素:桃花、杨柳、玉兰、竹、莲、桂花、山茶,并使他们分别与:桃园、春景、龙、书香、瑶池、月色、私家“后花园”七种元素相关联,营造七种不同特色而又相互渗透的景观空间。

2.4七个主题景区主体解读

2.4.1芳林春晓(梦桃园)

设计目标:我们把此区作为整个景观的开始考虑,重点要展现整个片区的景观风格定位,创建标志性景观,把我们的设计理念展现出来。主体解读:芳林春晓(梦桃园)———“春”是一年的开始(也是对昆明四级气候宜人的美誉);“晓”是一日的开始;“桃花源”是国人心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

2.4.2鸟鸣春涧(杨柳岸)

位置:此区为基地内广普大沟河道以及沿河退让绿化带。广普大沟河道河水由北向南穿梭而过,流向滇池,该河道及沿岸景观是本项目有别于其他项目的独特景观资源,其对于整个片区绿化生态空间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们这次设计的重点之一。设计目标:因河水污染不可做景观水,我们对河道的处理主要考虑使用生态湿地的处理方式,湿地潜在的自然生态过程也是水源净化的过程,利用湿地的净化原理,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河道水质净化的问题,种植大量本土水生湿地植物营造一个幽深静谧的浅水湿地景观。河岸的处理主要在设计两种标高的河岸步道,使个重活动空间分布其上。河堤标高比常水位高约2m结合现状的条件设计自然过度的大缓坡草坪和植物群落,与河道的湿地生态群落交织融合。另外,此主题区因广普大沟河道的穿梭与其它4个主题区发生联系,故设计的时候并非孤立考虑,而是把它和各个主体联系,致力设计出不同特色的河岸景观效果,使其成为人们游赏、休息、聚会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主题解读:鸟鸣春涧(杨柳岸)———“春”是主题的延续,“杨柳”是河道现状的主要树种,以杨柳做主题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因地制宜”的体现,“鸟鸣春涧”来自王维的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我们利用缓坡、木栈道、小瀑布生态植物群落的搭配,以及鸟类,小动物、昆虫类的引入,营造蕴含生机的幽静景致。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作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在这里我们也把“杨柳岸”与“春”结合,再根据“杨柳岸”的位置按春天的来去先后分为“迎春”、“赞春”、“留春”三个主题。

2.4.3朝露夕菊(藏龙地)

玉兰树是昆明的市树,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洁的人格。此主题“朝露夕菊”就取自此诗。“女龙花”,又叫大理木兰,花色洁白而馨香。此主题以玉兰树做主题树,配以中国元素“龙”作为主题元素,设计龙头喷水小品,龙形围墙游廊等,打造此中心景观区成为一块“藏龙地”。陶渊明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区特意设计“采菊”为主题景观小空间,与其主题“眺山”相呼应。

2.4.4清风竹林(闻书香)

此区以竹作为主题植物,中国是竹的故乡,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植物资源中,非竹莫属。自古文人偏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孟浩然有诗云:“逸气假豪瀚,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此区主题“清风竹林”取自于此。“闻书香”在此点题。

2.4.5瑶池碧莲(观云起)

采用中国传统的挖池筑山“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设计有三个绿岛的湿地池塘景观,种植“莲”为主题植物,搭配喷雾的水景效果,营造瑶池仙境效果。云南:彩云之南,此区特意设置供人们观赏晚霞彩云的“观云榭”、“观云亭”等主题休闲空间。

2.4.6月移花影(听桂落)

此主题主要是针对靠北面的10m宽狭长绿地空间定义的,这里设计安静舒适的散步道,主题植物使用以桂花为主的香花植物,自古桂花总是与月色相关联,我们取自欧阳修“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的“月移花影”成其主题。

2.4.7四时灿漫(后花园)

在这里,我们用《园冶》在“园说”中写道:“收四时之灿漫”为主题致力营造有四季变化的,丰富多彩景观特点的“私家”后花园。主题园林植物山茶花。

3结语

篇3

关键词:村镇规划管理;法理;机构建设

引言:村镇是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组织形态,其以村庄和集镇为单元,是一种生产力空间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为推进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村镇是面向农村地区且与城乡相联系的关键点,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对村镇进行规划是新时期我国发展农村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当前的村镇规划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法理依据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规划,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加上经费缺乏保障等问题,我国村镇规划管理法理与机构建设亟待完善。本文就对村镇规划管理法理与机构建设思考及地方实践体会进行必要的分析, 从而为我国城镇规划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完善村镇规划管理法理与机构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做好农村工作,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发展,更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村镇是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组织形态,是农村日常管理的重要形式,其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村镇规划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繁荣、稳定。但是,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村镇规划仍然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如何更进一步完善村镇规划管理法理与机构建设已经成为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可以说,只有加强对村镇规划管理的法理与机构建设,才能更好地保证我国农村地区的稳定,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全面的进步。由此可见,完善村镇规划管理法理与机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我国当前村镇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村镇形式已经在我国有了很长时间的历史,其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且为我国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在长时间的发展完善基础上,村镇规划和管理工作越来越完善。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说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当前的法理依据缺乏足够的指导性

目前,我国城乡统筹以及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村镇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因为如此,村镇的规划工作者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创新规划编制,将村镇建设与实情相结合,更好地利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来提升规划管理水平,进而使村镇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完善,进而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然而,我国当前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而其他的法律法规也几乎没有涉及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内容,这就让我国村镇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支撑,当前的法理依据缺乏足够的指导性。

(二)规划编制工作存在滞后性

很多地方对村镇进行规划编制时缺乏必要的重视,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当资金不到位时甚至还会对村镇进行简单的拼凑,造成了村镇编制工作的质量下降。另外,村镇规划管理过程中还缺乏必要的、详细的计划,而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出现执行力不高的问题。总体来说,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存在滞后性,规划前缺乏充分的调研,往往是沿用原有的城镇规划的模式,且过分地追求全面,这造成了部分内容根本不符合实际需要,让村镇规划工作变得非常复杂,不利于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村镇建设管理的职能存在交叉

当前,很多村镇规划建设没有统一的协调部门,在设置结构时往往会出现平行的问题,致使工作出现干扰,造成了行政效率的降低。而以“块”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受到上级部门的指导,缺乏灵活性。而这种管理结构也造成了一系列违法行为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当前村镇规划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及地方实践体会

要解决当前村镇规划管理中存在问题,就要立足实际,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本文就以云南省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一)制定和出台地方法规、文件

近几年来,云南省正式启动了《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的立法工作。根据《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于2012年1月21日起正式施行《云南省镇乡规划编制和实施办法》。该办法明确提出镇乡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及实施的要求等。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城镇、打破城乡界限、消除城乡分割,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并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二)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云南省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欠发达省份。由于历史、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原因,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严重滞后,村民无规划建房现象普遍。为切实解决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滞后和管理缺位问题,云南省于2005 年启动了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在2007 年又制定并下发了《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2006―2010)》。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深入探索、积极推进、结合实际,做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截至2012年8月底,云南省累计编制完成村庄规划118808个,其中,行政村总体规划10335个,自然村建设规划108 473个,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89.8%(扣除迁村并点村庄数量)。

(三)努力保障村镇规划编制经费

为了确保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几年来,云南省共安排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5多亿元,专项用于各地村庄规划编制补助。各州、市人民政府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安排补助资金,确保配套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保障;县(市、区)人民政府全面抓好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省、州(市)资金补助不足的地区,由县级财政自筹。同时,云南省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规划编制成本的控制,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地使用财政资金。通过各级财政对规划编制经费的有效补助,云南省基本实现了村庄规划编制的阶段性工作目标,为下一阶段村庄规划的持续完善和全面优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结论:村镇是我国农村重要的组织形式,是我国为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随着我国城乡统筹以及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村镇形态已经有了新的面貌,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紧随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村镇规划管理法理与机构建设,从而使我国农村地区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更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郭凯峰.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特征、路径及对策研究[J].规划师,2011,(12):95-100.

[2]汤书福.欠发达地区村镇规划编制的主要矛盾及对策[J].城市规划,2008,(I2):62-64.

篇4

关键词 园林规划设计;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59-01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在园林、园艺、风景园林、环境艺术等专业中都作为专业主干课。课程范围包括各类公园、小游园、道路绿地、工厂区绿地、居民区绿地、农业观光园等[1]。由于该课程综合技术、工程、艺术等内容,因而要求学生具备精湛的技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严谨的科学设计精神和创新精神。目前,在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对设计任务难以下手,对所学的理论无法运用自如,给实际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此,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理论,对其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授课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仍然是以理论课时为主,授课的模式都是先讲理论,而抽象概括的理论不免空洞,缺乏感染力。尽管目前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大量图片加以说明,但学生单从图片仍难以理解和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在实践中比较盲从,无法将理论知识与设计实例相结合,由此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造成学生缺少主动思考、探究、创新的能力。

1.2 实践课程虚拟化

在实训阶段,所给的设计任务大多是虚拟的,与现实联系不紧密,学生无法到真实环境中去体会,没有体验设计过程,也无法掌握实践设计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设计作品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实践课程也出现诸多问题,如建筑小品的尺度把握不当,植物、建筑材料、铺地的选材没有考虑到经济实用性,主题的表现抽象等。一些学生也反映学校的实践实习课程缺乏实用性,与社会脱节。

1.3 考核形式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是理论试卷和图纸形式,考核方式单一。理论考试通常是临考前背诵,考试结束后也很快忘记理论知识。图纸形式的成果也不明显,学生经常套用其他的优秀设计作品,或没有章法的随意“填充”,缺乏创新,学生的潜能没有完全发掘。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很难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削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园林规划课程改革的建议

2.1 构建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2]。在园林规划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即教学过程全由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操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直接传授知识的方法。新型教学方法的授课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将组织学生在外界环境中实地调查、测量、拍照、记录,由此做到按需教学。学生可以亲临设计作品中,分析设计目标的整体布局、景观小品、综合规划、造景手法等内容,通过亲身感受空间尺度,客观评价园林设计的优劣。最后学生可以实际测量设计,绘制平面图,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知识进行创作。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明显增强,发挥的空间也明显扩大;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的身份,将以指导、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同时教师要制订设计项目的整体内容,设计任务的每个细节均由学生操作,由教师管理和调控整个动态教学过程。项目教学的初始阶段,学生对设计项目的整体操作制订计划,然后再思考、建构知识体系,最后组织小组交流,每个组对负责内容要作最终总结、演示和答辩,最后由师生研讨评价小结等自主过程。

孝感学院项目教学法课题组在教学中实施了项目教学法,以校园内生态园景观规划为题,以实际项目为例进行教学。首先,分析项目设计的知识点,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具体任务,分发设计任务书,监督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核对、补充所收集的图纸资料。如:现状的建筑、树木等情况,水文、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同时,带学生到现场,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条件,进入艺术构思阶段。项目设计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场地及环境行为分析,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设计的布局、设计的原则以及苗木的情况,确定全园的总构思,经过分析、研究,着手绘制图纸。学生有差异,进展有快慢。教师要巡回,了解、检查、督促、指导学生操作项目进程,把握教学动态,掌握全局,帮助后进,解决困难,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各小组完成初步方案后,组织一次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其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各小组将方案以多媒体演示的形式,派1名同学讲解,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当指导。教研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提高了学生参与整体设计活动的效率和综合能力。

每个组的设计任务完成后,由组员代表在30~40 min内向其他小组展示规划设计成果、阐述构思、叙述过程,由教师主持、引导、鼓励。其他学生可针对项目作品提出问题,由主讲人解答问题。通过小组式交流讨论,对设计项目的每个步骤均获得比较清楚的认识和理解[3]。

2.2 与设计公司合作

设计公司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且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便于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岗位。学生首先对设计任务书解读、分析,与甲方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带领学生对现场进行勘测、记录,对相关项目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再结合各类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充分发挥创意思维,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形成符合设计任务要求的创意构思。创意构思成熟后,运用图形语言,将创意构思形成设计方案。获得甲方签字确认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将方案具体化。依据国家相关设计标准,用规范的图形、符号语言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具体的图形表达。配合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协助甲方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督,选定各种面材的样式、质感、色彩。通过引入典型设计实例,使学生最直观地接触到实际的设计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可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使学生掌握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和原则,效果较好[4]。

2.3 建立多层次考核体系

实施项目教学改革后,检验教学成果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过程,考核体系是考查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的标准和依据。传统的考核方式比较重视教学结果,不仅容易造成设计的形式单一和抄袭风气,还无法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和思维方法[5]。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主要传授设计过程和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不仅重视教学结果,还应更加重视教学过程。实施项目教学法后,在考核方面,将教学内容分解,每个小节由具有专业优势的教师担任指导者,即节点教师。每个节点的教学中,由指导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依据包括学生的调研报告、基址分析、课堂陈述、课余讨论、方案生成、最终的表现图纸、小组合作及社会实践能力等。当结束一个设计项目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结果包括多名教师的考评,可有效降低教师的主观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而且便于因材施教,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势和缺点。该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观念和意识,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设计潜力[6]。

3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的目标

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够有效激励与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欲望,使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就业意识,明显提升了教学质量[7]。通过明确设计任务,基于专业的理论知识,构造以设计过程为主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实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项目设计教学”[8]。通过设计和实施每个项目,力争使学生的设计思维建立在对现场的理解和地形尺度的把握之上,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景观规划的原则和理论,最终使其设计的作品具有可实施性。另外,通过学生的交流以及与教师的互动,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胆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从而增进其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与认识。

4 参考文献

[1] 赵丽艳,汪殿蓓,李国元.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214-215.

[2] 焦泽昌,李艳.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3(4):44-46.

[3] 陈建新.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实训》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199,201.

[4] 罗德泉.以项目为核心的室内设计教学法――室内设计课程改革探索[J].天府新论,2008(6):245-247.

[5] 李春梅.21世纪园林专业面临的新形势与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园林,2001(4):13-14.

[6] 商书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06-108.

篇5

然而,目前的场地构思,忽略了交通组织、功能分区以及相关的场地优化配置,致使场地构思缺乏细致周密的论证和考虑,过分强调视觉效果而忽略其本身的功能组织,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功能。

使用心理的忽略目前,许多场地构思考虑过于简单和肤浅,如采用大而不当的硬质铺地广场,未考虑使用者驻足停留时需要绿荫遮阳,以及休憩的设施配备是否齐全等,片面的注重视觉上的华丽和壮观。同时场地构思时也未舍身处地的为使用者着想,为实现较好的心理过渡的疏导和引领。此外,在建筑设计的场地构思中,容易对周围环境进行太过简单的处理,如未设置或设置有限的休息设施,各种引导标志标识设置数量不足和不够合理等弊端随处可见,使得场地构思的人文关怀及以人为本的理念无法落到实处。

2关于场地规划设计的一些思考

2.1场地构思的整体理念场地构思需要设计者在构思的初期要有一个整体的和综合的考虑和衡量,充分论证其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可行性。而在场地构思的过程中,要重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涉及空间关系时,要从总体上考虑主要涉及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位置、场地内的高程关系、建筑物的尺度等;②场地所涉及的整体性的功能组织,例如场地的对外交通出入口组织、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人流组织、休憩空间的设计等;③周边环境与场地整体所呈现的风格和特色要具有较高的协调程度,例如建筑的风格应当与环境设施、植物配置应互相融合,整体协调和高度统一。事实上,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中,我国城市总体呈现出一种感人至深的整体性,其主要原因是较好地秉承了三位一体的建筑设计理念,即规划-建筑-园林三位一体。

2.2场地设计的功能组织当设计者进行场地构思时,需多方参与完成其功能性需求分析和设计。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在此过程中需充分和良好的进行沟通和协调,并十分深入和透彻地完成场地的功能组织构思,设计者要处理好场地的功能问题的首要条件,设计者主要完成交通线路图、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安排以及其它规划,重点围绕上述问题,展开透彻和深入的场地构思。整体和全局的考虑是场地构思的核心,它需要设计者对场地的建筑物和周边环境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科学合理的体现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思想,即规划-建筑-园林三位一体整体化。建筑与场地周边、建筑与景观环境能否良好的结合,能否在场地设计中对功能差异较大的组织构建功能清晰的功能流线,能否有效地将车流、人流、货流以及后勤服务等功能流线布置在场地上,都成为场地构思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2.3场地设计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采用分段式,人为的将系统完整的设计过程割裂开来,成为建筑设计中较为明显的不足。故本文作者建议改变传统设计流程中的缺陷,而采用与分段模式完全不同的整体和系统模式,最大限度的体现三位一体的建筑设计理念。在设计之初就应成立一个共同的设计小组,该小组由景观师、建筑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由景观规划师主导完成场地构思和设计的方案论证设计和深入,参与各方应该及时高效的沟通、协调和商议,尽量避免孤立和割裂的缺陷,以达到方案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景观设计规划工作中,业内普遍采用整体性的思想,从整体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完成工作流程和工作框架,该种思想同样适用于建筑设计中的场地构思,它是一种优越的工作模式,体现了设计和构思过程中的动态性、完整性、系统性的思想。

2.4场地设计师的社会职责设计者在进行场地构思时,除考虑业主的需求外,还应兼顾设计设计过程中自身的社会职责。设计者应立足于城市整体的全局,而非以局部的场地设计为主。从全局构建起整体的空间和时间核心价值理念,尽可能地在设计的同时,促进场地周围区域的环境和神态有所改善和提高。另外,建筑设计者的核心价值理念应为促进社会公平,优秀的场地构思应在以下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如塑造城市景观、完善城市功能等;同时,在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地为公众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建筑中的场地设计成为一种交流和沟通的媒介,满足人们能自身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3总结

篇6

【关键词】理性;感性;城市;规划设计

1 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

首先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我们要建设的城市要满足广大市民以下三种需求,一是生活、交通、医疗的需求;二是交流、活动、休闲的需求;三是方便,安全的需求。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需要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但要体现在总体规划设计中,而且应贯穿于建设城市的始终。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恰恰是城市规划设计理性设计的一个典型特征。

其次突出环境主题,把城市建设成“城中之园,园中之城”:创造生态化、森林化、园林化的城市景观是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设计的中心理念。城市要象一座涵盖多种功能体的缩微城市,建设后它将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并辐射周边地区,成为一个滋养理性、聚集人气的核心。在园林景观中散布城市建筑,将空间景观系统的设计提高到实体建筑设计上,漫步整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使人感受到融入秀美的绿色大自然中。在中心市区区中营造一片自然、休闲的生态绿带,作为市民间共享交流的自然空间,也是新校区的景观共享核心。自然形态的绿地与折线构图的步行廓道相结合,成为城市自然景观中的点睛之笔。

最后突出人文主题,强调继往开来: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建校历史,新老校区人文精神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故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所强调的大的空间设计中,以及每个细节上都要注重人文教育的主题。

本文以上几个设计理念基本体现出了城市规划设计的思想,同时也满足了城市规划设计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要求。但是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这些理念从理论上起来,都是非常美好的,但要落实起来,就很难。所以,如何避免把这些设计理念不空洞化,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城市的环境规划、绿化、美化

城市环境规划、绿化、美化问题要请专门环境规划、绿化、美化专家研究,但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要着重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2.1 注重立意,突出环境感染力

“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城市环境来说,把城市发展的理念在城市环境建设中表达出来显得更为重要。城市具有特定的发展精神,而景观元素正是表达这种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和带有启迪性环境氛围的素材,创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是城市绿化设计的目标。

城市休闲绿地平面构图常采用方和圆的组合,小品设计常从引导市民做人、积极生活和鼓励市民勇攀高峰等方面寻找创作思路,设计时应从构思立意入手,创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环境氛围,使广大市民从环境中也能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积极工作,创造更多精神财务和物质财富的决心。

2.2 简洁明快,突出时代特色

从表现形式上看,城市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城市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要比较经济,可行性强。同时考虑服务对象的要求,设计时还应注意体现时代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表现主题,显现时代的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的城市,将给市民或外来旅游者以强烈的第一印象,也是市民终身记忆。在林林总总的城市中,似乎每一所城市都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城市发展理念、特色,但实际上却并非每一所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独特的城市“精神”往往是难以言说的。

2.3 因地制宜,突出特点

通过充分利用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冬季景观特征,体现季节的互补性,搞好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建生态城市,应以森林、乔木为主组成不同的生态森林区,建筑物之间、开阔地可适当搞灌木、草坪。尽量使用本地树种,力求突出有一定的特色性。为了达到这一点,在设计时,一是从整个城市以及城市周边大的环境分析,充分重视体现城市文化因素,让远处能看到本绿化地段的人一目了然;二是从小环境分析,充分了解本绿化地段紧临的空间环境,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条件来组织景观,从而形成特有的区域特色。对城市来说只有有山、有水,才有灵气。水是生命之源,北方特点是每年有近五个月冻冰,但可建冰场;根据南方的特点,可以在城市内建一定规模的鱼塘。我国大多数城市缺水,因此搞水必须解决水源、水量、水质、水处理,解决好固水、流水、废水排放,适当地搞一些中水利用。城市环境应当是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景观来消除市民们的各种压力。创造宜人的室外学习环境离不开绿化,尤其是合理的配置,但要强调的是,城市休闲绿地在以绿为主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

2.4 交通组织要通畅、方便、愉捷

交通组织要体现通畅、方便、安全、快捷的原则。城市规划要突出数字化和智能化

城市作为市民生活工作学习的聚集地,城市建设中智能化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城市的建设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大计,智能化建设铺就了城市的神经网络。智能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城市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因此这个问题不可忽视。

在城市城市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市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一也是城市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市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出人口附近,方便市民顺路购买。垃圾处置设施的位置合理分配等。在城市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内部生活服务处,避免设于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也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在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上,应注意便于垃圾清运和处理,不要使清运垃圾的车辆横穿城市城市,造成污染的扩散。

3 结论

笔者认为理性和感性结合的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用理论上看似美好的设计理念,更要有切实可行的城市建设的方案。笔者认为理性与感性的城市设计,应具体的涉及到本文以上所探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郑明仁.城市规划整合论[J].建筑学报,2008,(3).

[2]高冀生.中国城市规划的思考与再认识[J].世界建筑,2007,(9).

[3]曹坤梓.当前城市规划初探[J].四川建筑,2009,(4).

篇7

关键字: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单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huangwei Lishui project are studied, from the design concept, an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project of the monomer design analysis.

Key words: planning and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monomer design

一、项目概况

溧水县隶属江苏省南京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上海经济区的西缘,建县于隋开皇11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全县总面积1048平方公里,40.39 万人,下辖8个镇、8个农林场圃。溧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5度,年平均日照2146小时,年平均降水1037毫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溧水投资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县城距南京50公里,距禄口国际机场18公里,距南京新生圩港60公里,是南京的南大门。在溧水周围100公里范围内,几乎等距离分布着镇江、常州、无锡、苏州、马鞍山、芜湖等一批新兴的中等城市群。随着宁高高速公路和禄口国际机场的投入营运,宁杭高速公路即将建成,溧水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交通枢纽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规划设计理念

3.2.1 规划设计理念及布局

整体布局遵循一个大的景观主轴,通过中心泳池、人行景观步道、水系等景观将三个地块串联起来,并在各个地块形成中央景观区。

采用围合式的组团布局,突出整体性、向心性,营造社区环境的领域感和归属感。

通过规划设计,尽可能使社区的每一个住户都能拥有良好的景观,都能较为便利地享受社区的公共设施,从而消除房产开发中的死角,提高社区的整体品质。

建筑布局注重与景观的关系,将建筑融入景观之中。

交通组织实行组团人车分流,车行布置于,或者直接从主入口进入地下车库;组团内为步行系统,仅设置消防车道。􀁹

会所的室外泳池和庭院景观,则考虑结合小区中心公共绿地设计,将人的活动融于其中。�

活动休闲场地沿绿化带散布其中,营造富有活力的社区核心公共空间。

3.2.2 空间形态

规划设计时强调空间上的序列感和层次性。可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次:大型社区公共界面,一般强调公共景观的放大、共享,强调轴线。

第二层次:组团内部次一级公共界面,建筑多以点板结合的行列式布局,实现户型均好。

第三层次:入户、前院空间,对公共界面打开,入户简洁、直接。

3.2.3 配套功能

地块用地较大,对商业、幼儿园等配套功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沿街布置商业,来满足小区生活需要,并在本项目的东南角设置幼儿园,服务于整个地块及周边。

三、规划设计

4.1 本社区规划设计力图实现以下属性:

4.1.1 整个居住社区统一规划。综合配套,充分体现环境、商业、休闲概念。

4.1.2 统一考虑沿路的空间轮廓和城市设计,形成统一有序、层次丰富的景象。

4.1.3 居住规划设计有明确的创作理念、独特的建筑个性。住宅布局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居住社区空间布局轴线感强,有收有放,充分考虑的景观要求。建筑群体风格统一,造型高雅尊贵,环境和建筑造型既有时代的超前感,又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4.1.4充分利用环境综合资源,居住区的环境更和谐、更贴近自然。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共同利用,内部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区内外环境的交融渗透,步移景异的人景互动。

4.1.5 规划注重环境、因地制宜,妥善处理现状地块环境、建筑与道路、绿地的相互关系。绿化设计点线面结合,充分注重人与环境的亲和性,营造亲切宜人的休闲环境。

4.2 规划设计

4.2.1 设计构思:

整体规划遵循一个主轴串联三个次轴的原则,以西面高层区入口为起点,通过大草坪,景观泳池,景观人行步道,水系,景观等形式将3个不同的物业形态串联起来,并且每个形态均设置交通环路,以此将地块划分成几个区块,并通过组团形式布置各项功能。

4.2.2 功能布局构思

本项目主要的住宅有高层住宅、小高层住宅、多层住宅、排屋(三期地块),配套功能有沿街商业、商场、幼儿园、会所等。

二期地块,在沿街布置商业街;高层住宅主要放在西面,在沿河和沿街布置最高的26层,然后在高层区的中心景观区布置高品质的18层高层,再往东布置11层小高层;多层住宅跟会所自成体系布置在区块的东面;在地块的最东南角布置幼儿园。三期地块南区布置排屋,北区布置高层和小高层。这样各个地块的功能分区明确,并且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都是由低到高布置,天际线轮廓清晰。

4.2.3 道路交通结构:

遵循主轴线方向,小区主要入口均布置在轴线方向。小区内设置交通环道,组团内部以人行为主,仅设置隐形消防车道。

四、建筑单体设计

建筑立面风格:高层建筑为新古典,多层建筑为法式,整体大气、尊贵,建筑推崇优雅、高贵和浪漫的。建筑突出轴线的对称,恢宏的气势,豪华舒适的居住空间。

建筑房型设计:充分尊重地方的生活方式和居住习惯,根据不同目标住户的需求和特点,对户型面积和居住空间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细致的推敲。在户型配比上,强调适应性和多样性,高层住宅、小高层住宅、多层住宅等多种类型,以满足各类业主对住宅产品的不同需求,同时严格控制户型建筑面积和户型比例。户型设计上采用入户花园、两层高阳台、设备阳台、飘窗等手段,每套户型在原来套型基础上有一个拓展空间,提高附加值,赠送比例大于10%。

篇8

关键词: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规划;构思分析;规划设计要点

1引言

在整个大中华文化圈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对建筑人来说有责任把我们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学习生活环境改善成为具有高水准的培养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美好家园。笔者试图通过下面的实例及多年来从事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的一些领悟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项目背景

兰州新区地处兰州、西宁和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职教园区位于兰州新区中东部。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的中部,用地为创智西路以北,维二十六路以南,科体路以东,北斗路以西区域;地块东西方向长度约510~820m,南北方向长度约950m,用地呈等腰梯形;在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5月11日给我公司发出的关于“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概念性规划方案”的邀请函当中得知,该建设用地面积56.54114万m2;总建筑面积:27.8674万m2,其中地上26.74万m2,可见由地上建筑面积除以建设用地面积得出容积率为0.473。

3项目背景资料梳理

位置特征:该项目位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的最核心部位。因此本规划设计要增强区域识别性及标志性。周边关系:南北西三边毗邻各个学院,只有东毗邻公共资源共享区,而且紧邻主要道路北斗路,因此在东边要打造我们的对外形象设项目主要出入口。建筑类别:从容积率只有0.473有利于设计发挥,同时为控制成本建筑可全部采用多层。设计目标:把学院建成西北一流校区,体现智能化、人文化、生态化的设计理念。

4空间规划结构

活力环概念的引入:我们所规划的校园需要有一个主要共享区、将城市卷入校园,城市和大学在这里相遇,人工与自然在这里交汇,所有这些挤压在一起的差异刺激着交流和思维,激发出巨大的活力,因此把这个区命名为活力环。环图对外呼应关系:环图对外要呼应,出现两个节点即入口节点、对景节点,从而形成三个序列空间即外部空间、主入口空间、内部空间。空间组织:结合环图,开拓一心一带的空间结构,采用路径的迂化来改变空间关系,丰富视角,形成主要空间网络结构。共享空间轴:从主入口空间开始,沿主景观空间到开放性很强的报告厅、图书馆及食堂,最后到室外体育场地空间,形成共享空间轴线。

5设计要点归纳

5.1要理清职业技术类院校的特点

通过实地、相关院校的考察,查询相关资料理清楚职业技术类院校的设立的目的。职业技术类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区别在哪里。在此基础上注重实践性的培训。

5.2要注重所涉及职业技术类院校的专业特色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省内外公路、铁路、国土资源、汽车、机械、建材、交通物流、交通信息、航空服务等领域10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训基地。那么我们在规划设计时,需了解上述校企的相关实训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

5.3要明白教学模式

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因此要立足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步入国际化的轨迹越发明显,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和人的社会角色多样化使得交流成为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传统教育模式的乏味封闭空间与对外开放自由交流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应该趋向开放式。这样要求我们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开放的公共的共享空间。

5.4要对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总结

学习分析经典案例,如新加坡共和理工大学,将多种功能综合在一个二层的大型椭圆形公共空间内,资源共享;纽约大学,大学建筑直接散布在城市之中;北京大学,校园以园林为校园中心组织空间等等。通过一些典型案例能给我们提供一些规划思路。

5.5要留出共享空间

提供共享空间,这个共享空间包括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共享空间有图书馆、食堂、学术报告厅、体育馆等;室外共享空间有广场、绿地、亭子、林荫道、操场等。总之将小城市卷入校园核心形成一个容量巨大的共享区域,构成大学开放式教育的核心区。

5.6要正确把握功能结构

根据规模合理划分功能结构,如建设规模及用地规模很大时校园需要分区,各个校区根据需要自成完整的教学、生活体系。将公共性强如图书馆、报告厅、食堂等安排在共享区,将开放性弱的设在;将体育运动区靠近生活区。

5.7要重点打造出校园亮点

除了根据专业特点要注重功能空间及其外观的特色打造外,重点突出整个校园的中心主题,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成为北大的标志一样。

6结语

篇9

关键词:园林景观 规划 主题 文化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城市的投资环境、居住舒适度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对城市园林绿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不仅要达到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等目的,还要通过景观设计分割空间、美化园林环境。作为城市休闲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要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节能性以及科学性。通过科学选择园林景观植物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还要通过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提高城市综合文化氛围,为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居住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1]。

1、主题与文化对于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意义

正如人们总结园林是以有植物并可以提供游憩为特征,主要由积淀了如历史、 文化等诸多信息内容的不同风景单元及其有机组合为主要构成形式的所谓理想的生活境域。园林景观规划不仅是要满足园林本身的功能性需要, 还承载着表达文化的职责。观赏者对园林景观的欣赏通常分 3 个阶段: 观—品—悟。观主要表现为观赏者对园林中感性存在的整体景象的直观把握,这一阶段,园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进一步深化, 还需要品。品则是观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文化素养、 思想感情等,运用联想、 移情、 思维等心理活动,去扩充、 丰富园林景象,领略、 开拓园林意境的过程。但园林欣赏的最高境界还在于悟。如果说观和 品是感知的,是想象、 是体验、 是移情, 那么 悟就是理解、 是思索、 是品味,是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哲学思考, 从而获得对园林意义深层的把握, 引导观赏者达到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者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则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来烘托主题,并通过主题来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2]。

2、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2.1因地制宜,随势生机

依据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内在联系与营造园林景观的目的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园林景观规划是一个园林艺术的构思过程,也是园林的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创作过程。先要确定拟建园的功能与性质,然后根据功能与性质确定主题,根据主题立意构思。立意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如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 它担负着满足政治、 文化、 商业、 休憩等多种功能,是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表达的窗口。规划过程中我们就应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 又要站在今天的历史地位有所创新。游园是供人们休憩、 交流、 游玩为主要目的的, 应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构思, 以适应不同年龄、 不同阶层、 不同职业游人的多样化需要, 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尊重[3]。

2.2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其规划设计必须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常会见到由于过于注重景观规划与建设,没有认识到植物引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仅要注重景观的美观与实用,还要注重景观所采用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此保护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在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尽量选用城市所在地特有的或原生植物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避免由于外来引入植物对本地植物的影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积极选用本地植物,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保护当地生态平衡。积极选用本地植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打造城市特有景观或植物景观奠定基础,促进城市综合文化氛围的建设。

2.3结合园林文化主题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常以多种表现方式突出园林的一个主题,以此为园林进行命名。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原因,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主要由原有场地改建以及新建两种方式。对于城市原有园林场地的规划设计中,城市园林由于原有基础建筑的风格决定了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这也使得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对园林原有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同时了解原有建筑历史、故事等,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对于新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根据园林主题结合场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态特点、生长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以此开展城市园林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

2.4灵活运用,构景得体

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从整体到局部, 要围绕主题进行布置安排,鲜明地反映出主题,并且把构成景观诸要素进行艺术处理, 使主景和衬景互相联系,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 具有特定的审美价值。此外, 园林类型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功能要求也不同。设计中要把握各种类型的园林功能要求上的特殊性, 使得主题与文化与功能要求相得益彰。在规划过程中既不能生搬硬套, 一味抄袭和拼凑,也不宜追求另类,或是简单意义上出乎意料的创新。

3、结论

总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增加互动性景观为重点,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以此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这就要求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以综合城市基础信息与园林基本情况,以本土植物为重点,科学合理的引入外来植物打造互动性的园林景观,为现代城市综合居住条件的改善奠定基础,为人们休闲娱乐活动提供更加富于观赏性、娱乐性的城市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张超逸.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与技术[J].园林景观资讯,2009.5

篇10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问题

0 引言

就我国当前风景园林规划工作来看,人们对风景园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种花种草、美化绿化层面,设计师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过重的追求形式,不注重风景园林的功能,以至于风景园林难以真正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风景园林规划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就必须做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确保风景园林规划符合城市化建设需要。

1 当前L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1.1 专业的设计师不足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项技术性且复杂的工程,对设计人员要求非常高,但是就目前来看,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员能力还不足,难以满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的需要。同时,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抱着敷衍的态度去工作,忽略实际,盲目的追求效果,从而造成设计出来的结果在执行时困难重重。

1.2 抄袭现象严重

就目前来看,抄袭是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时候大多是按照以往的设计经验和方法来进行设计,缺乏长信,忽略不同地区的地质、人文等情况,只知道一味地模仿他人的风景园林,以至于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大致相同,没有特色。

1.3 园林规划与城市建设不相符

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风景园林规划必须符合城市建设要求,只有科学、合理的园林规划设计,才能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好的效应。然而就目前来看,园林景观设计严重背离了城市建设的需要,没有结合城市规划来进行设计,许多风景园林设计只重视外观,忽略了风景园林的实际价值,以至于城市风景园林不合理,

1.4 设计理念落后

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好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来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还比较落后,依然停留在园林绿化上,没有结合现代城市发展以及区域特点来进行设计。同时,风景园林规划属于一项经济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造成环境的不协调,而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环境的保护,从而造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不合理。

2 当前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问题的对策

2.1 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人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1]。为此,针对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强化设计人员能力的培训意义重大,只有不断能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做好风景园林规划工作[2]。针对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强化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从而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人才队伍。

2.2 加大传统文化的利用

就我国当前风景园林规划工作来看,抄袭现象盛行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素材的缺失, 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往往苦于素材的限制,从而大量的借用他人的设计模式。针对此类问题,设计人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3]。针对素材的限制,我国传统文化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设计人员可以借鉴我国传统文化,深层次挖掘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是一个独特的景观区,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最能体现该地区的特色,丰富的传统文化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合理的利用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丰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抄袭现象的存在,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4]。

2.3 注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知识产权的保护

作为现代城市化建设的一部分,风景园林规划也需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风景园林特色,这些风景园林是一个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人们一想到一个城市就会想到该城市的风景园林,一想到一个有特色的风景园林,就会想到这些风景园林属于哪个城市。因此,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问题,应当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关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作品的知识产权,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5]。

2.4 设计理念的转变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其目的就是为城市营造一个好的园林环境[6]。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形势,那种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不符合现代城市规划要求,为了推动现代城市的发展,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就必须转变其设计理念,要树立全新的生态理念,既要保证风景园林的功能性,同时也要保证风景园林的生态效益,实现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风景园林规划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景园林规划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因此,引起高度重视。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结合实际要求来进行设计,要转变设计理念,要善于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同时,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实事求是,加大创新,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吴小琼,秦华,杨棚淅. 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值得思考的问题[J]. 山西建筑,2009,13:346-348.

[2]张晓瑞. 传统与现代――浅析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J]. 安徽建筑,2004,05:9-10.

[3]韦泰红. 浅谈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39-40.

[4]王霞. 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值得思考的问题[J]. 现代园艺,2013,10:89-91.

[5]周进. 科学的艺术的风景园林 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学科发展的思考[J]. 风景园林,2011,04:83-85.

[6]董细. 当前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知音励志,2016,19: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