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核心任务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项目管理核心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项目管理核心任务

篇1

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内涵核心人物管理措施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施工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工程质量,为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促进今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工作开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及今后投入使用之后的各种事宜,因此说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十分必要,本文就结合自身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stage including design preparation stage, design stage, construction stage and completion settlement stage, the main task of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stage is to through the management allows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goal, this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work for the entire proje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the core characters, management method and phase four aspects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management measure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main purpose is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obtain the biggest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 and set up a good image to promot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nagement work of adequacy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nd put into use in the future all kinds of matters,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work experienc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tself is discussed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内涵就是指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要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的手段,使得工程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以及质量目标都能够实现,即通常情况来说,就是要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从实施阶段一直到竣工结算阶段,工程的费用、材料使用状况、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进度等各项内容都需要纳入到管理的范围内,以保证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要贯穿到工程进行的始终,即要做到决策阶段的管理、实施阶段的管理以及试用阶段的管理。在这三个阶段的工作中,需要对参与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进行管理,即要对投资商、开发商、设计者、施工者以及材料供应者进行管理。

二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更加广泛,一提起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大家就会想到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包括施工费用的控制、施工进度的控制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而在这个管理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工程建设和使用的增值。工程建设的增值主要表现在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提高工程的质量、利于进度控制并且利于投资成本的控制,而工程施工的增值就是要保证工程使用的安全、要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环保和节能、建筑项目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要有利于降低工程运营的成本以及维护的成本,无论从建设增值还是从使用增值来看,这都是建筑工程施工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说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必需要实现建筑两方面的增值。

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最为关键的是对施工成本、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

(一)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要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以及合同措施四个方面进行。

组织措施即要求项目管理者建立起项目管理责任制,落实好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好各人员的责任,做到职权分工和责权明确。同时还需要编制好施工成本管理的计划,制定详细的管理流程,通过对施工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以及动态监管,实现有效的控制管理。

技术措施即要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好最佳的施工方案,同时在满足建筑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经济措施是人们最易于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者需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好施工成本的管理目标,并对施工成本的管理目标及逆行那个风险性分析,制定好风险防范措施。对于各种施工支出,需要做好资金的使用记录,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好各项开支。

采用合同措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需要贯穿在整个合同周期,即要从合同谈判一直到合同终结。管理过程中首选需要选对合同的结构,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在谈判中争取到适合于工程规模和特点的合同形式;其次需要在合同的条款中仔细注明影响成本和经济效益的一切因素,这样便于今后管理。

(二)对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措施

对进度进行管理也需要从组织、经济以及技术手段进行。

在组织措施中,首先需要定义好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系统组成,对各类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审批程序以及调整程序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出多套管理方案进行比对,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同时需要建立起对进度控制的动态监管机制。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进度,需要制定和项目进度相符的资源需求计划,包括人员需求、材料需求以及资金需求等,通过计划反映出每个施工时段的施工进度情况,并通过对资源的分析合理的对工程进度进行管理。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充分的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施工,这样能够提高施工的进度,在管理中需要对工程的设计技术和施工进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在工程施工进度受到阻碍时需要分析是否是对技术运用不当造成的,看是否为了实现工程进度而变革施工技术的必要。

(三)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需要从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人员的技术以及管理者的素质三方面着手。

在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上,需要严把材料采购管理,确保采购者在合格厂商进行材料采购,除此之外,在施工使用之前还需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防止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对于施工设备的质量也需要重点把握。

从施工人员技术方面考虑,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努力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这样对于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同时积极的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积极借鉴其他先进经验,并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造出适宜建筑施工的技术手段以提高施工质量。在这整个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管理监督。

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对于工程的质量的高低也有很大的影响,有些管理者消极怠工,不能够进行现场管理,一些施工疏漏很难发现,这样就会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因此说在今后管理中需要加强管理者素质,建立奖惩机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上文中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核心任务以及管理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那么今后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如何呢?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近些年来不断发展和前进,因此其今后的发展也是向着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方向发展,其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将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以及项目运行阶段的管理相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具有共同的管理规则和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在统一思想的指导下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进行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其次在新技术的带动下要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包括管理信息技术和项目信息门户技术,也就是业主和建筑项目各方共同参与,并在电子信息平台上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充分利用高科技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今后发展的总体趋势。

结束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进度的关键,因此需要引起和工程项目相关者的高度注意。本文结合自身管理工作的经验,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核心任务、管理措施及今后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四个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管理措施方面又具体从成本管理、进度控制以及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今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新祺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组织管理探讨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2013年第5期

[2] 李庆华 浅谈如何加强项目施工组织管理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5年第06期

[3] 吴竹天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8期

篇2

1. FIDIC合同条款中D-B模式与EPC模式风险分担的差异

1.1 在FIDIC合同条款中,阐述D-B模式的是黄皮书《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Condition of Contract for Plant and Design-Build),阐述EPC模式的是银皮书《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Condition of Contract for EPC/Turnkey Projects)。该两种模式大致相近,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承发包双方风险分担的方式不同。按17.3款的规定,雇主在D-B模式中比在EPC模式中多承担的风险为:

1.1.1 雇主使用或占用永久工程之任何部分,除非合同可能如此规定;

1.1.2 由雇主人员或雇主对其负责的其他人员提供的工程任何部分的设计(如果有);

1.1.3 不可预见的,或不能合理预期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应已采取适当预防措施的任何自然力的作用。

1.2 正是因为承发包双方承担的风险不一样,FIDIC建议,有如下情况之一的,应采用D-B模式,不采用EPC模式:

1.2.1 如果投标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资料,以仔细研究和核查雇主要求,或进行他们的设计、风险评估和估算;

1.2.2 如果建设内容涉及相当数量的地下工程,或投标人未能调查的区域内的工程;

1.2.3 如果雇主要严密监督或控制承包商的工作,或要审核大部分施工图纸;

1.2.4 如果每次期中付款的款额要经职员或其他中间人确定。

1.3 另说明,D-B模式中雇主的风险与我们熟悉的FIDIC红皮书《施工合同条件》(Condition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是一样的。在此,如果仅从承发包双方承担的风险看,D-B模式更靠近C模式(施工承包)。

1.4 从本文1.1.3可以看出,FIDIC最主要的划分风险的原则(承包商承担风险的范围以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能否合理预见为限)在EPC模式中失效。进一步,结合银皮书中的4.12款和5.2款看,实际上,EPC模式要求承包商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负责,并承担由此而引起的风险。

2. 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界定

2.1 指导意见对工程总承包的界定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的或若干阶段的承包”。该概念界定存在如下问题:

2.1.1 以工程总承包企业界定工程总承包,难免有概念循环之嫌。

2.1.2 全过程承包自然是工程总承包,若干阶段的承包就未必如此,比如,只承包勘察或设计或采购任务就很难被认定为总承包。

2.2 与总承包概念相对的是分承包。实际上,与FIDIC的银皮书、黄皮书和红皮书相对应的承包都是总承包,三者的共同点是承包方承包了施工。

2.3 建设项目展开的阶段一般为:计划、设计、施工、运转。(此处的计划主要指可行性研究,不包括勘察设计。)从此阶段划分看:

2.3.1 EPC模式承包的阶段包括计划、设计、施工;

2.3.2 D-B模式承包的阶段包括设计、施工;

2.3.3 本文1.3中的C模式(施工承包)仅包括施工。

2.4 应说明,总承包概念容易引起的误解是人们喜欢将之等同于建设全过程承包,指导意见亦未能完全避免该误解。若立足于建设全过程,则唯有EPC模式可堪称总承包;若立足于项目的全过程,即考虑2.3中项目的运转,则可能只有BOT及其派生模式可堪称总承包。

2.5 因此,工程总承包的概念宜界定为:承包方受业主委托,按合同约定对项目的诸阶段-计划、设计、施工、运转-之全过程或至少包括施工的若干阶段的承包。除此之外的其他承包可称为阶段或分项承包,但按承包的应有之义,只承担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任务不应属于专项承包。

2.6 与2.5相应,工程总承包企业可界定为:具备相应资质,能对项目的诸阶段-计划、设计、施工、运转-之全过程或至少包括施工的若干阶段进行承包的企业。

2.7 2.5中对工程总承包的界定与指导意见有所不同,按指导意见,不包含施工的承包,比如设计-采购(E-P),也属于工程总承包之列。但是,这种不同不应该影响到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界定(请参见本文4.2.2)。

3.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界定

3.1 指导意见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界定为:“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的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的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该概念界定存在的问题如下:

3.1.1 与2.1.1相似的问题;

3.1.2 “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的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并不能与指导意见对总承包的界定区别开来,比如,承担项目的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任务(指导意见中的项目管理承包PMC),到底是工程项目管理还是总承包?

3.2 在指导意见中,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应是相对的,即工程项目管理总是在代表业主对工程总承包(指导意见中的总承包)进行管理。如果我们不这样理解,按指导意见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界定,则工程项目管理完全可以回到业主自营的时代。另外,指导意见已明确同一企业或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两企业不可同时承担一个工程的项目管理和总承包,-这即说明,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之所以相对,是要力求二者互补。

3.3 明确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系相对互补的关系,则按本文2.5的界定,不论是工程总承包或是专项承包,都可需要项目管理的介入。但是,对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则可能构成例外,即,对于包括可行性研究的EPC模式,需项目管理的介入,应不会有过多的质疑,但对于只承担可行性研究的项目管理服务,是否需要另一项目管理企业介入项目管理,则是值得质疑的。

3.4 考虑到项目管理的目的是受托方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按指导意见的陈述),而控制和管理最原初的依据即是可行性研究,因此,0对只承担可行性研究的项目管理服务,应不需要另一项目管理企业介入项目管理。-FIDIC在本文1.2.3中的建议也即是此理。

3.5 有鉴于此,工程项目管理宜界定为:受托方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的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或专项承包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3.6 与3.5相应,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可界定为:具备相应资质,可对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或专项承包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服务(包括承担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做作为可行性研究之必要结果的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的企业。

4. 二企业的比较及市场培育

4.1 对比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4.1.1 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力求一种相对互补的关系;

4.1.2 工程总承包以施工为主导,工程项目管理以可行性研究为主导;

4.1.3 在总承包EPC模式中,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在可行性研究方面可能会有所融合(后者对前者更多的是参与而非管理)。

4.2 4.1中的分析不是绝对的,但是,对于目的是要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而言,以此界分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应是适当的。理由如下:

4.2.1 不具备施工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与不具备可行性研究能力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一样,都缺乏核心竞争能力。

4.2.2 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在一个具体的项目上,可能只侧重一二方面任务的承揽,比如,工程总承包企业可能只进行设计-采购(E-P)承包,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可能也只承担设计和采购管理,但具体的承揽任务的方式不应该影响两企业的界定。在指导意见中,之所以会出现2.1.1和3.1.1中的循环,也是出于此种意识。

4.3 以我国目前的现状看,在项目的诸阶段-计划、设计、施工、运转-中,设计与施工都有实力较雄厚的企业来完成,但计划与运转环节则相对乏力。因此,

4.3.1 加强企业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能力几乎既是行业界所期,也是指导意见的一个侧重。在指导意见中,无论是项目管理服务(PM),还是项目管理承包(PMC),可行性研究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指导意见将EPC模式作为工程总承包的第一推荐,也无非是要强调可行性研究。人们易于将工程总承包等同于项目的全过程承包,更像是出于这种行业期待。但是,

4.3.2 以目前的情况,培育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以加强企业的可行性研究能力为重点,应无可非议,但不宜急于以行政的力量将EPC模式作为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重点,因为这里不仅涉及到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同时,培育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可行性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与EPC模式相适应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得以诞生的前奏。

4.3.3 涉及项目运转环节的总承包,比如BOT,只是在EPC模式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融资问题(FIDIC出版其银皮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适用于BOT项目或类似投资模式下的设计采购施工合同),可与EPC模式的总承包一并考虑,并可以此藉市场需要来促进与EPC模式相适应的总承包企业的发展。

4.4 鉴于4.3的分析,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培育发展适应D-B模式的总承包为宜,这可以通过勘察设计企业或施工企业的改造和重组,或通过二者的结合,得以便捷地实现。-在这一点上,指导意见是十分中肯的。但是,指导意见同时鼓励勘察、设计、施工企业发展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应的能力,还需注意两点:

4.4.1 按指导意见,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承接业务的最大范围是项目管理承包(PMC),因此,即便勘察设计或施工企业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它们也更愿意承包设计或施工任务本身。另外,勘察设计或施工企业也不能界承包失败之后再承接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因为一般而言,后者发生在前者之前。

4.4.2 以4.3.2的分析,如果勘察设计或施工企业还没有发展成为与EPC模式相适应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则其在能否发展具备可行性研究能力方面可能会受到局限。如此,按4.2.1的分析,该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必然缺乏核心竞争能力。

4.5 因此,培育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宜通过建筑业中的中介机构,比如咨询公司、监理公司等,经整合而完成。但值得强调的是,在此整合过程中吸收建筑师的加入应系十分必要。

4.6 应说明,指导意见的目的之一,是意欲通过建筑行业结构的调整,以使其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本文从FIDIC合同条款中D-B模式与EPC模式风险分担的差异入手,分析界定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目的就是要廓清二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但是,一种企业能否发展,还需具备制度层面上的发展空间。以本文对二企业的分析界定,届制度空间充分时,二者之间的相对互补关系即可组合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各种工程管理和承包模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通信工程 管理系统 设计与实践

通信工程主要指的是以项目管理系统框架为核心,将业务流程、核心业务模块通过科学合理的理念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由于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充分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内、外用户提供充足的通信需求。通信工程项目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强、功能性强、方便性强等。它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十分广泛。本文就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设计与实现展开讨论。

一、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项目管理逐步成为社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多数项目管理公司也开始将项目管理软件作为项目管理的主要途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模块主要包括项目立项管理、合同资金管理、施工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由于它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通信工程项目未形成清晰的管理界限;没有完善的信息保存模式;通信工程各环节间没有形成流畅的体系;通信工程未形成先进的管理体制等等。

二、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1、通信工程项目立项管理。通信工程项目立项管理是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申报的立项申请出进行审核。首先,其应将项目所需资金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比如,资金数额大于30万按照30万的审核方式进行审核。其次,根据不同类型的项目对其进行审核。由相关部门主管或经理对其进行审核。工程图纸和设计文件的审核批复是项目立项审核的主要内容。最后,项目工程立项后,将立项文件转给施工部门和采购部门。2、通信工程合同资金管理。通信工程合同资金管理主要指得是通过相关工程管理部门公示的工程项目通知,对工程合同资金进行相应的管理。如果要更好的管理各个工程的资金状况,需要对每个工程进行财务编码。这有利于对资金管理进行查询。由工程合同的相关规定,对工程款支付凭证进行填写。通信工程系统会根据相应的信息自动生成数据,以便事后进行审核。在通信工程合同的资金管理完成后,会为各部门进行拨款。3、通信工程施工管理。工程变更功能、停工申请功能、工期调整通知是构成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块。工程变更功能主要指得是在施工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变更使工程施工更加完善。停工申请功能主要指得是由于某种因素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运行,需要及时进行停工处理,使工程的损失降到最小。工期调整通知主要指得是由于受天气原因或其他因素所导致工程不能正常施工,需要对工程的工期进及时调整。4、通信工程物资采购管理。通信工程的物资采购对于整个工程的实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进行的是采购任务管理,其主要包括对采购任务的收纳和整合。其次,要进行工程用料招标管理,将施工单位所需的材料以招标的形式投放出去。最后,要进行的是工程用料变更通知管理。如果遇到工程材料库存不够,且公司不能及时对其进行补充,需提交工程用料变更申请,使工程用料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

三、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实现

1、通信项目工程立项管理系统。在经过相应权限的受理后,专业人员可登录后进行相关的操作。通常情况下,在登录系统后,就可以进行立项申请书的浏览。专业人员可进入系统对相关立项申请书进行浏览。浏览完成后,可提交给上一级人员进行二次浏览,从而保证立项工程的准确性。在层层审核通过后,将分类完成后的项目进行上报,从而拟定出较为完善的立项管理方案。2、通信项目工程合同资金管理。通信项目工程合同资金管理的实现主要是由工程通知的接受、合同内容的审核、合同财务支付凭证的制作构成的。根据不同类型的资金收集,可以将资金拨付过程更加合理化。由于通常情况下,合同资金数量较多,需要多重审核才能细致的将合同资金中的问题提出并解决。3、通信项目工程施工管理。通信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实现,首先用户登录相应的平台,通过对开工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停工管理、复工管理、工期调整管理的分析,对施工工程展开细致的规划。JavaScript可以将多种管理的隐藏功能提取出来,使施工管理的设计更加完整。工作人员在对所有的数据填写完毕后,要将其录入相对应的数据库中,在进行施工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对相关数据做出变动。

四、小结

本文主要简述了关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分析。首先,说明了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多个问题的分析,简述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现状。其次,说明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通过对合同资金管理、施工管理、采购管理、立项管理的分析,使设计内容更加全面。最后,说明了通信项目工程管理系统的实现。通过对多个管理模块的分析,简述其实现方式与途径。由于个人经历的有限性,不能使所讨论的问题面面俱到,希望广大读者可以多多提出自己的宝贵建议。

篇4

关键词 建筑施工;管理模式

目前工程建筑市场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但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而且存在许多问题。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还没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下面我就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1.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组织协调。

(1)进度控制。进度控制的目的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和时间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进行进度控制首先要编制施工计划。施工项目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的标准是施工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中的工作阶段应精确到旬,分部精确到周,分项精确到日。为保证在合同工期内竣工,必要时须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和补充。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计划施工,这样才能使计划不流于形式,而是施工的有效指导。

(2)质量控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领域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与否,同时也直接响到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工程施工成本的高低。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企业来说,为了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应该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术目标,使之更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业主(或监理)的监督是质量保证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现行的管理机制赋予这种监督很高的管理权限。由业主委派或委托的质量监督小组常驻工地,对工程中尚未施工的、正在施工的和已经完工的工程以及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的监督。

② 监督和控制施工过程管理人员 要严格对施工人员进行工序技术交底,现场检查施工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发现问题应随时指出并纠正。

对施工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可通过编制质量控制书的方式,详细说明问题,指明对策。

(3)成本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为完成工程项目的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能够体现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客观依据。要使成本控制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保证工程项目最大限度的产生合理的经济效益,我们在项目成本控制中就要坚持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原则。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的“三控制”是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也是难度很高的管理工作。项目经理的高效领导、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组织体系是有效完成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

2.工程土木建筑施工管理创新

(1)观念创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深刻认识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并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2)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旋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同时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 建设承包公司对项目部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合同履约要求进行资源配置,下达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考核指标,以保证实现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同时逐步建立健全一套项目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规章制度,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人及建设承包公司与各施工生产单位的管理责任,规范项目管理行为,制定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等,促进项目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篇5

社会与科技处于快速变化中,工程项目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不断提高了对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影响工程项目管理的因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内部因素与外界因素这两方面。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管理呈现不稳定性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管理:第一,尽量减少不稳定的因素,例如风险、人为、人力资源等因素,将这些不稳定性因素变得稳定些;第二,对原来就比较稳定的因素进行优化处理,使其变得更加稳定,例如让成本计划、资源、技术等稳定因素变得高效而经济。

一、和谐管理理论及其意义

管理系统是否和谐最主要是看系统与系统成员、子系统之间是否相互协调,系统整体与各个元素间是否均衡发展。多种事物内在与本文由收集整理外在协调关系的体现即和谐系统,和谐系统具体是指子系统元素、子系统内部要素以及子系统这三者之间的协调性与稳定性,子系统内部元素和谐是系统整体和谐的前提,只有系统达到全面和谐才是最佳状态。和谐管理理论是由席酉民教授所提出的一种管理学领域的核心理论,和谐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以每个子系统的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整体和谐,和谐管理的计划方案是在各种不稳定的环境下,通过优化与降低不稳定因素来处理问题。和谐管理理论就是依靠环境的和谐来解决问题,管理活动中的“和”其实是注重人、人群、行为在整体活动中的表现,调节不稳定的人为因素来达到内部环境中的“和”以及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谐”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关于物这一要素的投入与使用,可通过计划来控制管理,按照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实现。/

二、和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哲学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管理

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物种的自然发展看做是第一位,而人是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和谐的发展建立在事物平等的基础上,每一种要素都能得到均衡发展,而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以人类发展作为核心,任何事物的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保障人类的稳定发展。人是活跃在世界中的主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这两者在概念上既充满了矛盾,其中又含有诸多相同的元素,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谐发展是多样化的发展,可持续则表示一种稳定的状态,和谐管理所追求的就是多样化与稳定相结合的状态。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和谐理论的哲学意义

和谐系统论是将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将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元素,例如人力、物力、财力等作为子系统,和谐管理是通过微观和谐、中观和谐、宏观和谐这三个层面实现系统的和谐。

三、工程项目的和谐管理

目前工程项目管理对稳定要素的优化工作已达到成熟的阶段,通过成本的计划、资源的计划使其发挥出最佳的效益,网络技术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工期。但在这个成熟的优化管理方式下,还是会出现工程超期、预算超支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稳定的人为因素产生的,致使工程项目管理无法发挥效用。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减少不稳定因素,和谐管理理论就是从和谐系统的意义出发,强调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和谐所占据的哲学地位,构建和谐模式,下面对和谐管理理论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做出了几点设想。//zuowen/

(一)制定和谐主题

工程项目的建设要经过计划、决策、建造、实施、运营等阶段,如果将工程项目管理当作是一个不断改进与完善的活动,也是事物逐渐改变的过程,那么事物的和谐就必须依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子系统环节来开展,制定清晰明确的工作重心,而后一切的和谐皆围绕着重心发展。工程项目的和谐发展也是如此,虽然工程项目管理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但围绕着项目计划来处理问题,之后不断有亟需改进的问题产生,但只要工作重心不变,问题总会得到解决,最终将直接反映出工程绩效。

(二)人与物的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和即是工程项目内部环境的氛围,人与人、人与岗位融洽,员工对工作充满热爱,自愿积极地创造工作价值。和谐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内部环境的营造就要通过工程项目和谐主题的建立,使人正确了解到自我的地位与职责,规范行为与道德,增加其责任感,勇于对自我负责,通过竞争的形式,充分调动职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谐是工程项目子系统当中的资源,对其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获得效益。工程项目建设可通过缩短工期、节省成本与资源利用等方式,找出物品与资源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工程项目的优化。/

(三)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发展

篇6

满足建筑市场长期发展需求。目前,工程投标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互相压价、过渡竞争等现象层出不穷。现有的买方市场环境下,合同中有许多不合理情况,承包商往往处于十分被动的位置,经常出现职责错位的情况。还有少数地区对行业和地区的保护过度,对市场的正常发展造成阻碍。建筑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仍有很多问题难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有效运行,且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经验表明,时代的发展浪潮是势不可挡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呈度的加深,只有创新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运行。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方法探讨

要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本方法就在于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工作。创新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道路,找到一套能够满足企业要求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1)理念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理念创新时,需要以全体工作人员的协作、交流以及配合为基准。企业对项目管理人员的教育应趋向于多层次任务和多角度形,强化项目管理人员的市场观念、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科学管理理念。项目工程管理人员要重视市场规律分析,积极进行市场调查,对市场变动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努力创新项目管理方法,使之适应市场需求,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位置,主动的创造机会而不是被动的等待机会。项目管理从根本上来看就是对人的管理,项目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均为人。因此项目工程管理应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对工作人员的内在潜力进行发掘,使项目个国家顺利进行,使企业逐渐发展。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过程较为复杂,涉及的元素也很多,只有全面、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顺应各个组分的相互联系,从而使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保障。

2)创新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施工项目往往涉及到较大的工程量和时间跨度,所涉及的人工、材料、环境、安全等因素较多,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具有较大难度。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项目管理时,要严格精简相关生产关系,减少和简化项目管理层次,管理模式从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向新型扁平管理模式进行转变。把握项目工程管理的重点,并对各种相关要素进行多方位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加强项目成本核算以及对责任制的控制,促进扁平管理模式成功运行。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要树立经理责任制,并不断进行完善,将项目经理职责落到实处,还应建立相关监督机制对项目经理的权责进行监督和控制,将项目工程责任透明化。

3)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任务,企业可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生产方式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来逐步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的竞争力。技术创新可从市场开始进行反向思考,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产品,然后确定制造技术。新技术是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提。

4)创新人员管理工作内容

管理的主体最终是人,施工企业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然后以此为前提积极进行人员管理工作内容的创新。以下就人员管理创新进行分析。

a.准确把握项目组织的目标。在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将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建立多层次分工明确的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和健全目标考核体制系统,确保项目责任落到实处,使项目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b.重视管理人员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管理知识基础,而且应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不仅能使管理人员详细把握整个项目工程施工情况,而且对管理人员与各组分人员的沟通、矛盾化解十分有利,双方达成一致共识才能使整个项目参与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保障。

c.强化法制教育。相关研究发现,大多数建筑项目施工事故是因工程参与人员缺乏相关法制意识所造成的。施工事故的发生,不仅对现场人员造成伤害,而且对工程进度造成严重影响。可见强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企业要重视对施工参与人员的法制教育工作,努力向“人人知法,人人执法”的局面进行转变,从而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使工程按预期推进。

3结语

篇7

我国铁路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投资规模大,而且技术标准新、质量要求高。因此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大力推进工程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探索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全面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本文着重对构建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框架模型问题进行研讨。

1.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框架模型的构建

1.1 框架模型的构建依据

    1.1.1系统控制理论

按一定的秩序或因果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着的一组事物所构成的体系,称为系统。从系统论的观念看来,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有相当数量的系统是受控系统,这是系统控制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对受控系统分析的任务,除了研究它的结构、历史和预测发展趋势以外,最重要的是研究系统可能的受控方式和受控行为,即以何种方式控制或影响系统演化或变化进程,使之向最有利于人们所期望的目标发展。任何控制工作都是以既定的系统目标为出发点的。

1.1.2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先进管理方法,具有层次性、关联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目标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目标设定、目标分解、目标执行、目标评价。

1.1.3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把项目管理知识划分为9个知识领域(集成、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和釆购),每个知识领域包括数量不等的项目管理过程。PMBOK把项目管理过程分为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结束5类,并根据重要程度又把项目管理过程分为核心过程和辅助过程两类。

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推行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还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的、先进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作指导。

1.2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框架模型

目前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我国还远未成型,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还很少,国外关于铁路建设管理的体制和模式与我国也有很大差别,可以直接借鉴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因此,构建科学的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框架模型,对推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的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框架模型由内核(项目目标管理体系)、中间层(项目管理支撑保障体系)和外层(运行动力机制)三大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1)内核是由“质量、投资、工期、健康安全、环保”五大目标控制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系 “项目目标管理体系”。铁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明确项目的总目标,要制定科学的建设方针,确立先进的建设理念,贯彻一流的指导思想。在建设管理过程中,要围绕实现项目的总目标,确立“五大控制目标”,形成科学的“项目目标管理体系”将各目标要素视为矛盾统一的有机体进行整体综合控制,以达到对项目管理的全局优化。

(2) 中间层由“信息管理、资源管理、组织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六大要素构成,形成了“项目管理支撑保障体系”。中间层为内核目标管理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系统,并为项目实施提供全面的管理措施保障。

(3) 外层由“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协调机制”三大要素构成。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需要认识和把握其各部分、各环节之间的作用关系与过程,建立有效的“运行动力机制”作为支持,使得整个系统有序而高效地运行,促进系统不断地优化和完善。

2.项目目标管理体系

铁路工程项目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的动态系统,面临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干扰因素众多、计划实施难度大的问题,在项目管理中实施有效的目标管理控制,是实现项目总目标和各项具体目标的关键。因此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建立“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全员参与、全方位落实、全过程控制”的目标管理体系,指导项目的实施[1]。铁路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的流程和基本方法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从本世纪初开始,铁路工程项目推行“五大控制”同传统的“三大控制”相比,“五大控制”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以青藏铁路建设管理为例,2001年7月1日青藏铁路刚开工,即提出该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高原冻土铁路。依据研究成果确定了路基稳定性、砼结构耐久性、设备可靠性及列车运行速度等具体目标。随后,制定了工程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工期、投资“五大控制目标”[h。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胜利建成,全面实现了总目标和各项具体目标的要求。这一成功经验,已在全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推广,效果甚为显著。青藏铁路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如图4所示。制定了项目目标管理体系后,工作的关键在于目标控制的执行和落实。要在明确具体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科学的标准、程序、方法等,并建立责任制,提高项目管理控制的规划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使项目管理控制内容落实到位。

(1) 质量控制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包括:优化工程设计,完善质量保证,严格流程控制,加强工程监理和政府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合格、优良。

(2) 安全控制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包括:健全安全制度,完好设备状态,加强人员培训,改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人员健康安全。

(3) 环保控制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包括:依法规范环保管理,依靠科技突破难点,落实全员环保要求,把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

(4) 工期控制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包括:总体部署,合理安排,突破重点,加强协调,实现合理工期,防治盲目赶工。

(5) 投资控制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包括:严格概算管理,控制变更设计,规范资金使用,加强审计检查,把总投资控制在总概算以内。

3.项目管理支撑保障体系

3.1 信息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的成功高度依赖于其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项目的实施过程总是伴随着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处置、储存和使用等信息管理过程15。信息是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决策、计划和进行控制的依据。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以项目管理软件为核心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引入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6]。目前国际上开发推广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有美国Primavera公司的P3(PrimaveraProjectPlan¬ner)、STPM以及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小型项目管理软件等。国内开发的具有代表性的建设项目管理软件有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RCPMIS)等。

现阶段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与国际上运用现念和信息技术、实施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建设领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建立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库作为技术支撑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及时、正确、高效地进行管理,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信息支撑。

3.2 资源管理

铁路工程项目生产力的组合与项目施工的管理存在着矛盾,生产要素配置粗放,不能适应项目管理的动态需求,致使要素效率低下,闲置浪费严重,影响施工的形象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特别对于人力资源来说,项目部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力量不足,施工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资源管理系统,寻求企业资源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其既能满足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动态配置调整、实现最佳组合;又能保证在企业整体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见表1。

3.3组织管理

优质的组织管理能够使得项目组织结构更为合理,管理更加科学,组织职能更加集中有效,组织运行高效顺畅。对于高效、优质、低耗地完成铁路工程建设任务,实现项目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铁路项目组织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组织架构、组织职能、组织流程等要素:

(1) 组织架构选择。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组织架构有多种模式,要根据这些组织形式的特点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的具体条件确定组织架构模式。

(2) 组织职能界定。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协调的、平衡的、统一的关系。必须科学界定组织职能,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保证组织高效顺畅运行,以促进组织目标任务的实现。

(3) 组织工作流程设计。为了确保组织结构能正常运行,还必须对铁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职能管理工作都进行详细的工作流程设计,明确工作进行的各个阶段、阶段之间的约束条件,明确项目团队相关人员在各个阶段的工作程序,为项目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4技术创新管理

随着现代铁路技术的发展,专业共性和关键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不同专业技术系统集成任务越来越重,铁路工程项目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将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施工费用、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提供技术方法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项目技术创新管理实施中,铁路工程重大关键技术应由铁道部组织联合攻关,同时设计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加强,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

    ①做“架子队,,技术骨干短缺,是普遍现象。1ElecttonicPublis好选题的论证和评价,实现先进性与可行性的统一;

②研究落实经费,为推动技术创新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③组织研究力量集成管理,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铁路技术创新体系;④分阶段评审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工程实践,使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5合同管理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五大目标值来源于合同的约定。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目标的来源,又是实现管理目标的约束条件,合同是目标管理的基础。

合同管理在铁路工程建设的各阶段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着合同双方的经济利益,也关系着合同双方的发展。只有一切从合同出发,将合同管理作为项目目标控制的关键手段,通过经济与法律相结合的方法,使项目参建各方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上建立多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且项目和有关单位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相互协调、默契配合,共同实现五大目标,才能保证项目取得成功。

3.6风险管理

铁路工程项目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施工管理风险(质量风险、工期风险、安全风险、合同风险)、自然风险和技术风险等,风险管理的框架如图5所示。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要首先在质量、安全、环境、技术等风险大的重要工程项目强制推行,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应合理利用项目风险管理的工参考文献.具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化解风险,并不断探索预防、控制、转移工程项目风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应对和监控手段如图6所示。

4 项目运行动力机制

    4.1 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项目运行和发展的推进器。对铁路工程项目管理而言,设计激励机制时应充分考虑项目目标体系和行为规范、分配制度、信息沟通、社会环境影响等因素;激励机制运行时应注意团队与成员间的相互交流、阶段性评价、年终考评与奖酬分配以及信息的再沟通等方面,从而保证项目的稳定、高效运作。

4.2约束机制

健全的约束机制是保证项目高效、有序、规范运作的监控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要通过牵制、监督、检查、考核、惩戒等方法,制定制度、组织、合同、法律法规等约束,从而规范项目组织成员的行为。充分发挥项目组织的作用,确保项目管理体系规范、有序的运转。

4.3协调机制

良好的协调机制是实现项目和谐管理的剂。针对铁路工程项目,协调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内部与利益相关者两方面。协调机制主要通过协调目标一致、加强组织间的信任和各参与方的协商来实施,从而提高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并通过协调优化不断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篇8

关键词:城市建设 工程项目 管理费 合理列支 必要性 原则 策略

一、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合理列支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用于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多产生的各项支出费用总和。管理费用项目种类多,包括工资福利费用、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绿化费、租赁费、物料消耗和技术类费用等等,是企业的主要费用支出。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则是指城市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争取、建设、保养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支出总和,对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用进行合理列支规划,对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合理列支的必要性

(一)社会经济形势的要求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逐步深化,我国市场经济与全球各国的市场经济的联系日益增强,依赖程度也逐日增加,国外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运行影响程度偏大,从国外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爆发依赖,我国通货膨胀的危害越发明显,物价快速上涨,带动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用支出增加幅度进一步提高,成本的上升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下滑,生存受到威胁。

其次,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强势企业逐步进驻中国,给我国的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企业争取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虽然具有先天性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管理,节省开支,获取利润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长远的竞争道路上,势必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最后,企业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如果企业不尽可能规范管理费用合理列支,增加收入,必然会导致破产,走向死亡。为了获得生存,就会出现工程建设不合理节省,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影响社会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

(二)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用的合理列支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

对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用进行合理列支管理,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节省企业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用,增加企业在城市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利润收入,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盈利资金,用以支持企业自身的规模扩展和自身实力增强,以便在未来的激烈国际市场竞争中,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能力,参与到与各类强势企业的竞争当中去,并能够发展核心优势,获得广泛的市场空间,争取更多的市场消费者,获得竞争优势,寻求生存和发展。

三、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合理列支的原则

(一)依法办事的原则

法律是依据公民的公共意愿,为了保障社会安全的标准准则,依法办事是中国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每个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遵守的义务,所以,就算是要进行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用合理列支,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必须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文件和法律条款,只有这样,才能够存在于中国社会当中,才能够在社会中进行经营管理。

(二)工程第一的原则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社会基层设施质量的好坏,由于基础设施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必要设施,也关系着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城市化进程,所以,企业在进行管理费合理列支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工程项目第一的原则,将工程项目列为首要任务,做好工程的建设、规划和管理,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四、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合理列支的策略

(一)转变思想认识

首先,领导者要转变思想认识。领导者要加强自身的培训学习,多参与集体转业培训班,增加与各类企业负责人和管理者的交流和沟通,在集体中探索,在交流中突破,在沟通中寻求创新,要通过这些途径,不断地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转变对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合理列支的认识和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从长远出发,做出战略性的符合管理费合理列支原则的决策。

其次,要促使企业员工转变思想认识。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合理列支需要企业全员参与,所以,必须要做好企业员工的管理,增加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促使它们转变思想认识,增加自身的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企业员工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费用列支,从而做好管理费用的合理列支。

(二)做好管理费列支规划

做好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用列支规划,需要管理者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费用项目拟定,做好费用列支范围管理标准,确定管理费用列支执行团队建设规则。在进行管理费列支规划的时候,重在财务团队的建设,要为财务管理提供高素质财务人员,规定财务人员做好管理费用账簿管理和规划表的制定和下发,让管理费列支的各大项目能够进行量化,明确考核标准。

五、总结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合理列支是企业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原则,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要坚持依法办事、工程第一、效益最大化和全员参与四大原则,重点做好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做好管理费列支规划和控制,从而促使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费合理列支的有效进行,促使企业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吴军.如何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 今日科苑 2008(08)

[2]刘松桥,吕永忠.代建管理费的合理标准研究[J] 中国工程咨询 2008(10)

篇9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质量;成本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various aspects requirements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traditional closed due to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ay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condition limit,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o to explore a suitable for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model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and then sums up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n from the five aspects discuss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nnovation model.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nnovation; Quality; The cost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市政工程项目的特点

(一)项目复杂

市政工程项目复杂程度高,市政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比较大,相对时间长。

(二)项目进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

市政工程项目复杂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周边社会关系等较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承包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上项目自身建设中的问题其不确定程度高。

(三)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

目前,市政工程大部分具体施工任务还是由项目部将劳务队和自由机械设备、自供材料组织起来完成的,专业化程度低、劳务队伍素质不稳定、项目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对劳务队进行管理。项目的管理水平也被拖住,不能提高,工程项目还处于粗放型的阶段。

目前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意识不强

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有的为了献礼或向媒体交代或应付检查,往往重视工期而忽视质量,有时出现抢干和蛮干。各责任主体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有的人认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与结构安全无多大关系,大不了坏了再修,人为地降低了质量。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与工程不同步,表格不统一,后补资料甚至出现假资料。

(二)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大多都是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这些单位经常会依仗自身的权力,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按部就班的执行,忽略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以及合同管理制。有的工程甚至在开工多日之后还没有签订正式的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也有一部分市政工程在未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以及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时就开始施工作业,在检查时才进行补办,更有一部分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所谓的政绩,一味的压缩设计周期及施工工期,这些现象都极易导致市政工程在项目设计及项目管理上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降低工程质量。

(三)监理机构不健全

在我国,坚持执行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与注册制度是保证监理人员质量、监理工程质量,维护监理秩序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建设监理市场规范制度尚未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在个人对监理工作的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持证人员由于身兼数职、不能面面俱到而不能上岗监理,相反这就让另一些未取得监理资格证书,不具备监理资格的监理人员钻了空子。与此同时监理部门的培训工作大多流于形式,不能深入贯彻,效果不明显,对监理队伍建设及监理工作的展开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到1991年才成立全国性的项目管理研究会,也仅仅只是个二级学会。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多偏重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方面,忽视了对投资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模式

(一)创新管理机制,提升运行质量

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性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建立完善的项目科技创新体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要坚持以难点、重点工程为中心,以科技成果转换为核心,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通过创立合理的项目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人员科技创新,建立起一个以项目管理领导班子为核心、以科技机构为辅助,以高、精、尖工程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格局。

加大项目管理技术监管力度,确保技术工作能够一步到位,形成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加强对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力度,不断研究出更优异、更合理、更经济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使技术难题事先有预案,靠创新技术保证施工质量,以质量控制促进技术创新。

(二)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必须信息化、网络化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各方面的信息流铺天盖地,纷至沓来。面对如此宏大的信息流,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显然已无能为力了,我们必须寻找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计算机的引入标志着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有了新意,同时也给社会创造了效益。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既是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好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方面的工作,真正实行网上办一切事。

(三)提高项目管理成员的自身素质

工程建设项目的一次性决定了项目班子的针对性。作为项目负责人,在组建班子时首先应明确这样一个认识,这个班子必须满足完成这个项目任务的各种要求。基于此,作为项目负责人最先要研究该项目工程的基本特点,包括规模、结构、工期、质量要求、可能遇到的恶劣气候情况,以及其他指令性特殊要求等,为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打好基础。同时,班子成员还必须具有敬业精神,有良好的素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建筑行业引进并创造了大量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使得行业总体施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这种形势下,不断提高项目管理班子每个成员的自身素质,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

(四)抓好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

1、质量管理

制定完善的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程序、措施。对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中按监理模式进行分工、授权,使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要分清同承包

方的责任界限,既要认真负责,又不能越俎代庖,做到严格管理、责任明确。

2、进度管理

应依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款中有关工程进度、工期的规定,采用先进的方法对工程进度进行管理、控制。同时,要结合市政工程特点制定明确的进度管理工作制度及决策机制,明确职责,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提前预见多专业、多单位交叉施工的矛盾,及早采取措施,避免因业主协调原因延误工期,并公平、合理地处理承包方施工进度偏差。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综合平衡,适时调整工期与投资控制计划,保证工程总目标的实现。

成本管理

(1)从实际出发,按照图纸清单和承包价格在项目认真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好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确定合理的目标利润和上交指标。

(2)建立健全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责任体系,使目标成本层层分解,横向分解到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工序工程等不同施工部位的费用控制,纵向要分解到施工准备、主体施工、收尾交付等不同阶段的费用控制并签订成本承包责任合同,强化责任风险。

(3)加强作业层的责任成本包干定额,防止效益流失。根据现场施工性质,同作业层签订材料、机械包干使用合同,采取激励和约束机制,把作业层纳入到项目成本管理中来。

(4)对项目经理管理层、分承包队伍、劳务队进行成本承包,使成本控制落到实处。

技术管理

要形成以项目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质量网络体系。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对重要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工艺和技术措施,使技术难题事先有预案。要重视现场技术管理,重要部位、关键工序,技术人员盯岗到位。同时加强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和技术、质量的日常工作,并通过加强质量的三检制度,来检验技术方案的可靠性,靠技术保质量以质量促技术的创新。

(五)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如实行工程履约担保和保险制度完善招标投标制度,特别是要逐步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评标定标方法。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了更多地吸引外资,引入国际竞争,就必须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和健全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培养和发展我国市政工程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

结语

综上,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地进行。因此,作为项目管理者,只要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就能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唐金林.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探讨[J].科技资讯,2012.10.

[2]任利锋.浅析市政工程项目管理[J].价值工程,2011.22.

篇10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教育服务为宗旨,以有效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掌握未来所从事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学校教育和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其知识涵盖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未来的工程管理人员,因此课程不仅注重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规范和标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相联系,来提高其应用性价值,从而为实际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教学目标,着重强调知识的教授,而非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就变成了如何确保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对于知识与岗位需求的联系被割裂和遗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的工程项目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茫然和错觉。长此以往,学生要么失去学习兴趣,要么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无论哪种结果,都无助于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观念落后。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往往过分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角色,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丧失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知道被动接受,无法创造性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再加上一些教师往往倾向于偷懒的做法,不会针对课程内容去设置情景、布置任务,结合案例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长此以往也就丧失了职业教育本应具有的特点和目标。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如果我们过分强调教师的知识讲授,而不去结合实际的项目管理去设置案例,就无法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实际项目管理的过程,那么学生学到的只能是这一学科的理论体系而已,根本无法将课程中的内容与未来的职业相联系,将来步入社会,面对具体的工作,根本无法下手。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的创新思路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的体系的传授,而忽视了基于工作过程这一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根本无法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人才的目标要求。因此,必须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从课程的目标出发,找准课程内容,创新授课方式,优化课程评价,以实际工作的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将理论体系融入其中,才能到的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1明确课程目标是前提。作为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必修课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工程范围管理、投资管理、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将这种方法和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相联系,从而提升他们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中,我们必须始终围绕这一课程目标,注重理论知识与工作过程的结合,使其真正成为衡量我们课程教学能否成功的标准。

2找准课程内容是核心。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进行分解和落实,而分解落实的过程就是课程内容确定的过程。就工程项目管理这一课程而言,其课程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了解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管理活动的内容,使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不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还对其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重点有所了解;二是让学生掌握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中有关投资管理、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的基本管理方法和技术,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上述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去实现工程管理的目标;三是让学生利用了解的基本知识、基本管理方法和技术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也就是通过引入实际工作案例,实现学科教学与工作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从而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创新授课方式是关键。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授课方式,把项目管理的一个个核心课程内容变成一个个实际的工作情景,采用案例授课的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把教学内容通过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串联,让学生通过了解工作实际过程来掌握相关的知识,而这种有机的结合不但可以提升其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一个个学习小组本身就是一个个项目管理的小组,每个成员在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分配不同的任务,从而确保整个小组目标的实现,因此,小组学习本身就是体验项目管理的一个真实的过程。通过创新授课方式,使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使他们真正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达到教学的目标。

4优化课程评价是保障。课程评价是检验课程目标是否实现的有效保障,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但在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在于实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程评价上,我们要摒弃传统教育的结果导向的评价模式,在评价方式上要兼顾结果和过程。以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为例,在课程教学的前期就要明确的告诉学生,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课程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平时成绩的考核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学生是否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讨论和小组学习中,只要参与都会拿到一定的分数,这是对学习态度的奖励;其二就是小组的表现,每个小组的表现决定了个人的得分,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又可以提高他们集体荣誉感,对于他们未来快速的融入社会有很大帮助,这是对团队意识的奖励。最后,通过课程的最终考核实现对个人能力的评价。通过优化课程评价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态度、团队意识和个人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而达到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能力。

结论